CN214366591U - 一种无油空压机用冷却器及无油空压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油空压机用冷却器及无油空压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66591U
CN214366591U CN202022231893.4U CN202022231893U CN214366591U CN 214366591 U CN214366591 U CN 214366591U CN 202022231893 U CN202022231893 U CN 202022231893U CN 214366591 U CN214366591 U CN 2143665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air compressor
cooler
air
free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3189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胜博
朱彬
贾濠宇
钟周乐
王建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Ruili Air Compressor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Ruili Air Compressor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Ruili Air Compressor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Ruili Air Compressor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23189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665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665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665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油空压机用冷却器,包括:冷却箱体,所述冷却箱体上形成有进气孔和出气孔,所述冷却箱体的部分侧壁由冷却芯片组成,所述冷却芯片内形成有空气通道,所述空气通道与所述进气孔和所述出气孔连通,一级压缩后的气体从进气孔进入,经过冷却芯片内的空气通道后从出气孔排出,冷却芯片对通过的一级压缩气体进行散热,有效的对一级压缩气体起到降温效果,有利于后续进行二级压缩;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包含上述无油空压机用冷却器的无油空压机。

Description

一种无油空压机用冷却器及无油空压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压缩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油空压机用冷却器及无油空压机。
背景技术
无油压缩机指的是在压缩机汽缸内不用润滑油的压缩机。全无油压缩机曲轴箱为干式结构,其连杆大、小孔、曲轴前后主轴承一般均采用双端口密封的含脂球轴承。由于在运行中,无润滑油与压缩气源接触,因此排出的气体绝不含油气。
目前,无油空压机被用于汽车上。公开号为CN109611311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车用无油活塞式两级空压机包括电机、电机主轴、曲轴、曲轴箱,电机直联驱动曲轴旋转;布置于曲轴曲柄上的低压缸活塞连杆组件和高压缸活塞连杆组件便做往复式运动,阀板组件上的低压排气阀片与低压活塞及上方的进气阀片共同作用下,完成气体一级压缩;随后一级压缩气体经缸盖通气孔进入高压腔区域,再通过阀板下的高压进气阀片单向导流进入活塞缸,并在高压活塞及高压排气阀片的共同作用下完成二次压缩;同时通过外置冷却风扇对缸头进行冷却。上述空压机的问题在于,一级压缩的过程中低压缸活塞与活塞缸体内壁直接接触摩擦产生大量热量,使得一级压缩空气温度升高,高温一级压缩空气直接通过缸盖通气孔进入高压腔进行二级压缩,高温造成一级压缩空气体积膨胀通过外置风扇对缸头冷却的方式导致二级压缩时空气难以被压缩,而无法对一级压缩气体起到有效的冷却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油空压机用冷却器,其包括:冷却箱体,所述冷却箱体上形成有进气孔和出气孔,所述冷却箱体的部分侧壁由冷却芯片组成,所述冷却芯片内形成有空气通道,所述空气通道与所述进气孔和所述出气孔连通;所述进气孔与低压排气口连通,所述出气孔与高压进气口连通。
进一步,所述冷却箱体包括前端板和后端板,所述后端板上形成风扇安装口,所述风扇安装口上安装有风扇,所述风扇位于所述冷却箱体内。
进一步,所述前端板上形成网罩安装口,所述网罩安装口上设置安装有网罩。
进一步,所述冷却箱体的非所述冷却芯片形成的侧壁上形成导流罩安装端,所述导流罩安装端上设置有开口,且所述导流罩安装端连接安装有导流罩,所述导流罩与所述无油空压机的缸头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所述导流罩内设有隔流板,所述隔流板将所述导流罩的进气口分隔成两个。
进一步,所述隔流板包括直板和弧板,所述弧板的宽度往远离所述开口的方向逐渐减小。
进一步,所述导流罩外壁上形成有加强筋。
进一步,所述冷却箱体的开口端上设置有支撑梁,所述支撑梁两端分别与所述前端板和所述后端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梁的与所述后端板的连接端部分形成缺口,所述前端板上形成线束卡口。
进一步,所述风扇包括底座和安装在底座上的扇叶,所述底座与所述风扇安装口配合安装。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无油空压机,其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无油空压机用冷却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油空压机用冷却器,所述进气孔与低压排气口连通,所述出气孔与高压进气口连通,所述低压排气口排出的一级压缩后的气体从进气孔进入,经过冷却芯片内的空气通道后从出气孔排出,进入高压压缩腔的高压进气口,冷却芯片对通过空气通道的一级压缩气体进行冷却散热,有效的对一级压缩气体起到降温效果,有利于后续进行二级压缩。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油空压机用冷却器,通过在冷却箱体内设置风扇,所述风扇选择向圆周方向排风的结构,使得冷却芯片周围的空气流动加快,进一步提升对一级压缩气体的冷却效果。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油空压机用冷却器,通过在前端板上设置网罩,可以对风扇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外物侵入造成风扇损坏。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油空压机用冷却器,通过在冷却箱体的侧壁上形成导流罩安装端,所述导流罩安装端上设置有开口,且所述所述导流罩安装端连接安装有导流罩,且导流罩与所述无油空压机的缸头位置相对应,风扇向圆周方向的一部分排风带动冷却箱体内气流流动,另一部分通过导流罩的引导吹向缸头,从而对缸头进行散热,这样,在对一级压缩气体冷却的同时可以对缸头也进行冷却。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油空压机用冷却器,通过在导流罩内设置隔板,将进入导流罩内的风分隔开,避免风流集中偏离在一侧,使得风流对缸头的散热更均匀;同时,所述隔流板包括直板和弧板,所述弧板的宽度往远离所述开口的方向逐渐减小,该结构可以使两路气流在快速导向缸头的同时,彼此接触的气流形成一定紊流状态,散热面积更大,效果更好。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油空压机,通过安装上述冷却器,使其整个工作过程中,可以实现一级压缩气体冷却的同时实现缸头的冷却,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得到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无油空压机用冷却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无油空压机用冷却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图1中冷却箱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导流罩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风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6是图1中风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无油空压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进气孔;2-出气孔;3-冷却芯片;4-空气通道;5-网罩安装口;6-开口;7-前端板;8-后端板;9-导流罩;10-; 11-隔流板;12-底座;13-扇叶;14-支撑梁;15-缺口;16-线束卡口; 17-电源线束;18-网罩;19-加强筋;20-风扇安装口;21-第一安装孔; 22-第二安装孔;100-无油空压机用冷却器;110-冷却箱体;111-直板; 112-弧板;120-风扇;200-曲轴箱;300-缸头;400-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居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一种无油空压机用冷却器100,包括:冷却箱体110,所述冷却箱体110上形成有进气孔1和出气孔2,进气孔1与空气压缩机的一级压缩腔的低压排气口连通,出气孔2与所述空气压缩机的二级压缩腔的高压进气口连通,所述冷却箱体110的部分侧壁由冷却芯片3组成,本实施例优选四方体结构,同时三面侧壁由所述冷却芯片3组成,各所述冷却芯片3内均形成有空气通道4,所述空气通道4之间互相连通,另外,所述空气通道4还分别与所述进气孔1 和所述出气孔2连通,此时,进入所述进气孔1的气体经所述空气通道 4降温后进入所述出口孔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冷却箱体110还包括前端板7和后端板8,所述后端板8上形成风扇安装口20,所述风扇安装口20上设置有风扇120,所述风扇120位于所述冷却箱体110内,依靠所述风扇120工作产生的风力,对流经所述空气通道4内的高温气体和所述冷却芯片3进行散热,具体地,所述风扇120包括底座12和安装在所述底座12上的扇叶13,所述底座12与所述风扇安装口20配合安装,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扇叶13优选无导流外框设计,这样就使得所述风扇的出风方式由原本受导流框限制的轴向出风变成无限制的以扇形向圆周方向出风,进而使得所述风扇120的出风面积更大,出风更均匀;所述前端板7上形成网罩安装口5所述网罩安装口5上安装有网罩18。
进一步,所述冷却箱体110的非所述冷却芯片3形成的侧壁上形成导流罩安装端,所述导流罩安装端上设置有开口6,且所述导流罩安装端连接安装有导流罩,具体的,所述导流罩9端部形成有安装座10,所述安装座10与所述导流罩安装端固定连接,安装时,所述导流罩9 与所述无油空压机的缸头300位置相对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罩 9内还设有隔流板11,所述隔流板11将所述导流罩的进气口分隔成两个,设置所述隔流板11的作用在于将进入所述导流罩9内的风分隔开,避免风流集中偏离在一侧,使得风流对缸头的散热更均匀;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隔流板11包括直板111和弧板112,所述弧板112的宽度往远离所述端口的方向逐渐减小,这样的设计使得既可以将风流进行一定程度的分隔,使散热均匀,也防止所述隔流板11将风流完全分隔开,而减少风流动空间;进一步,所述导流罩9外壁上还形成有加强筋19,用于加强所述导流罩9的强度。
进一步,所述冷却箱体110的所述开口6上设置有支撑梁14,所述支撑梁14两端分别与所述前端板7和所述后端板8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梁14与所述后端板8的连接端部分形成缺口15,所述前端板7上形成线束卡口16,所述风扇120的电源线束17穿过所述缺口15并卡入线束卡口16内,所述支撑梁14用于将所述电源线束17限位。
本实施例中所述冷却器100的安装方式可以根据具体结构进行具体选择。本实施例所述冷却器100优先选择安装在曲轴箱的一端,其可以通过焊接或者使用螺栓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优先选择螺栓连接,其中,所述进气孔1和所述出气孔2为通孔,该两孔的固定螺栓选择空心螺栓,所述空心螺栓在起到固定作用的同时,还要起到气流通道的作用。为了使所述冷却器100固定更加稳固,所述冷却箱体110上还设置有所述第一安装孔21和第二安装孔22,该两孔可以与相邻的空气通道连通,作为转接通道使用,此时,固定螺栓使用空心螺栓;当然,该两孔还可以单独设置。
实施例2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一种无油空压机,包括实施例1中的无用空压机用冷却器100、电机400、缸头300和曲轴箱200。
工作时,启动所述风扇120,所述风扇120带动所述冷却箱体110 和所述导流罩9内的气流流动,所述无油空压机完成对气体的一级压缩后,一级压缩气体通过所述无油空压机的气体通道后从所述进气孔1 进入,随后所述一级压缩气体流经所述空气通道4,此时在所述冷却芯片3和所述风扇120的散热作用下,一级压缩气体得到降温,最后从所述出气孔2排出进入所述无油空压机的内部管路后流入二级压缩腔内进行二级压缩;同时,风扇扇起的部分气体经开口6进入导流罩9,经过导流罩9的导流对缸头进行降温。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无油空压机用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箱体(110),所述冷却箱体(110)上形成有进气孔(1)和出气孔(2),所述冷却箱体(110)的部分侧壁由冷却芯片(3)组成,所述冷却芯片(3)内形成有空气通道(4),所述空气通道(4)与所述进气孔(1)和所述出气孔(2)连通;所述进气孔(1)与低压排气口连通,所述出气孔(2)与高压进气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油空压机用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体(110)包括前端板(7)和后端板(8),所述后端板(8)上形成风扇安装口(20),所述风扇安装口(20)上安装有风扇(120),所述风扇(120)位于所述冷却箱体(110)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油空压机用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板(7)上形成网罩安装口(5),所述网罩安装口(5)上安装有网罩(1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油空压机用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体(110)的非所述冷却芯片(3)形成的侧壁上形成导流罩安装端,所述导流罩安装端上设置有开口(6),且所述导流罩安装端安装有导流罩(9),所述导流罩(9)与所述无油空压机的缸头(300)位置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油空压机用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罩(9)内设有隔流板(11),所述隔流板(11)将所述导流罩(9)的进气口分隔成两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油空压机用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流板(11)包括直板(111)和弧板(112),所述弧板(112)的宽度往远离所述开口(6)的方向逐渐减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油空压机用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罩(9)外壁上形成有加强筋(1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油空压机用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体的开口端上设置有支撑梁(14),所述支撑梁(14)两端分别与所述前端板(7)和所述后端板(8)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梁(14)的与所述后端板(8)的连接端部分形成缺口(15),所述前端板(7)上形成线束卡口(1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油空压机用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包括底座(12)和安装在底座上的扇叶(13),所述底座(12)与所述风扇安装口(20)配合安装。
10.一种无油空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无油空压机用冷却器(100)。
CN202022231893.4U 2020-10-09 2020-10-09 一种无油空压机用冷却器及无油空压机 Active CN2143665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31893.4U CN214366591U (zh) 2020-10-09 2020-10-09 一种无油空压机用冷却器及无油空压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31893.4U CN214366591U (zh) 2020-10-09 2020-10-09 一种无油空压机用冷却器及无油空压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66591U true CN214366591U (zh) 2021-10-08

Family

ID=779679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31893.4U Active CN214366591U (zh) 2020-10-09 2020-10-09 一种无油空压机用冷却器及无油空压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665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949413B1 (ko) 냉각 장치를 가지는 피스톤 엔진 타입의 공기 압축기
US6886624B2 (en) Compact cooling system
US7856818B2 (en) Compressor
KR100414774B1 (ko) 오일 분리기
EP2521888B1 (en) Reciprocating refrigeration compressor oil separation
US9212598B2 (en) Modular cooling unit for automotive vehicle
BRPI0807304A2 (pt) Dispositivo para a refrigeração de ar de carga, sistema para a superalimentação e/ou refrigeração de ar de carga, processo para refrigeração de ar de carga.
CN102251966A (zh) 挡油组件及具有该挡油组件的旋转压缩机
US8857415B2 (en) Charge air cooler
CN214366591U (zh) 一种无油空压机用冷却器及无油空压机
US20210003294A1 (en) Fluid Machine
JP5530285B2 (ja) 自動車
CN110863981B (zh) 模块化电机泵单元
KR102402054B1 (ko) 엔진에 구비된 열전달 유체 펌프의 하우징을 폐쇄하기 위한 폐쇄 요소
CN209586631U (zh) 一种汽车用电动空调压缩机吸气引流结构
US11973381B2 (en) Fluid machine
CN219607440U (zh) 气液分离器、热泵空调系统及车辆
JP4350603B2 (ja) 気体圧縮機
CN113309701B (zh) 一种罗茨真空泵
KR100781151B1 (ko) 가스 터빈 엔진의 오일탱크 및 이를 구비한 윤활 시스템
CN211019747U (zh) 一种改进的用于煤矿机电设备的降温装置
CN220336969U (zh) 一种发动机复合式冷却系统
CN219139307U (zh) 一种可散热变频空压机
CN118088454A (zh) 压缩机
KR101241220B1 (ko) 차량용 냉각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