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17770A - 推铲装置及吊运机 - Google Patents

推铲装置及吊运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17770A
CN102717770A CN2012102128138A CN201210212813A CN102717770A CN 102717770 A CN102717770 A CN 102717770A CN 2012102128138 A CN2012102128138 A CN 2012102128138A CN 201210212813 A CN201210212813 A CN 201210212813A CN 102717770 A CN102717770 A CN 1027177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shovel body
vehicle frame
hinged
hydraulic r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1281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17770B (zh
Inventor
袁境
张红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31 harbour facilit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21281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17770B/zh
Publication of CN1027177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177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177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1777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tuat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推铲装置,安装于吊运机的车架上,包括铲体、液压油缸、连杆,所述铲体的一端与所述车架铰接,所述连杆、铲体、液压油缸、车架相互铰接构成四边形机构,所述液压油缸驱动所述铲体摆动,所述铲体上设置有与所述车架抵靠的平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吊运机。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推铲可以根据作业需要抬高或降低,使得不管车辆在前进还是后退,在撞到障碍物时都不会对车体内部结构造成损坏,降低了车辆的作业故障率,保证生产的连续进行。

Description

推铲装置及吊运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推铲装置及含有该推铲装置的吊运机。
背景技术
原木正面吊运机在作业时,需要用前脸将散落的木头推成一堆,前脸需要离地面尽量小以便能推到更小的木头。
如图1所示,在前脸1’与车架体2’之间有推动前脸1’上下运动的油缸3’和方便前脸上下运动的导轨,在行走时需要通过油缸3’的上下运动将前脸1’抬起,以避免在地面凹凸不平时前脸1’撞到地面,特别是倒车时,操作手看不到车底部路况,未及时抬起前脸1’将很容易撞到地面障碍物。
现有吊运机存在如下缺陷:操作手在倒车时经常忘记将前脸抬起,导致前脸会触碰到地面障碍物,导致发动机熄火,或导致前脸触碰到地面,从而损坏油缸等内部结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推铲装置,使得不管车辆在前进还是后退过程中,撞到障碍物都不会对车辆内部结构造成损坏。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吊运机。
本发明提供一种推铲装置,安装在车架上,包括:铲体、液压油缸、连杆,所述铲体的一端与所述车架铰接,所述连杆、铲体、液压油缸、车架相互铰接构成四边形机构,所述液压油缸驱动所述铲体摆动,所述铲体上设置有与所述车架抵靠的平面。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将车架、铲体、连杆及驱动装置相互铰接,形成四连杆机构,可根据作业需求将铲体抬高或降低,使得不管车辆在前进还是后退,在撞到障碍物时都不会对车体内部结构造成损坏,降低了车辆的作业故障率,保证生产的连续进行,同时该结构安装简单,制作成本低,可以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铲体铰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液压油缸的一端铰接,所述液压油缸的另一端与所述车架铰接,所述连杆上设置有与所述铲体抵靠的平面。
这样,在液压油缸伸出时,连杆的一侧边会和铲体顶紧,连杆将动力传递至铲体,以使铲体向上翻转抬高,避免车辆行走时撞到地面障碍物,便于车辆的正常行驶。这种方案还使得筒体相对固定,避免缸筒往复运动,便于防止压力油泄漏,提高液压效率,性能更加稳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连杆呈直角三角形,所述连杆的斜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铲体的一端和所述液压油缸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杆的一直角边与所述铲体抵靠。
这样,连杆作用在铲体上的力始终垂直于连杆和铲体的接触面,动力传递效率高;同时,采用三角形结构,还有利于吊运机在后退过程中,铲体遇到障碍物时,可以自动向上翻转,而不需要液压油缸伸缩动作,工作稳定性更好,对环境的适应性强,还可以延长液压油缸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连杆的斜边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圆弧倒角。
这样,连杆和铲体之间、连杆和液压油缸之间相对转动时更加灵活,可以避免运动干涉的发生,同时减小转动阻力,提高机械传递效率,降低能耗。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液压油缸的一端与所述铲体铰接,所述液压油缸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车架铰接,所述连杆上设置有与所述车架抵靠的平面。
将连杆置于车架和液压油缸之间,同样可以将铲体、液压油缸、连杆和车架组成四连杆机构,提高车辆的通过性,降低故障率,提高生产效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连杆呈直角三角形,所述连杆的斜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液压油缸的一端和所述车架铰接,所述连杆的一直角边与所述车架抵靠。
这样,连杆作用在车架上的力始终垂直于连杆和车架的接触面,使得连杆和车架接触平稳,冲击小,可以减小连杆和车架之间的磨损,降低故障率;同时,在采用三角形结构,有利于吊运机在后退过程中,铲体遇到障碍物时,可绕连杆与车架的铰接点转动,而不需要伸缩液压油缸,工作稳定性好,对液压油缸无冲击,延长液压油缸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连杆的斜边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圆弧倒角。
这样,连杆和车架之间、连杆和液压油缸之间相对转动时更加灵活,可以避免运动干涉的发生,同时减小转动阻力,提高机械传递效率,降低能耗。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推铲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缸筒相连通的溢流阀。
这样,在车辆前进时,如果铲体抬起不够高,撞到地面障碍物后液压油缸受到铲体传递来的压力,使液压油缸有一个缩回的趋势,油路上的溢流阀达到一定压力会打开,从而使液压油缸缩回,铲体绕铰点运动到初始工作状态,在此状态下,铲体设计强度可以承受车辆的最大牵引力,不会损坏内部结构。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吊运机,包括底盘、伸缩臂架、吊具和举升油缸,所述伸缩臂架一端与所述底盘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吊具连接,所述举升油缸用于驱动所述伸缩臂架摆动,还包括上述的推铲装置,所述推铲装置安装在所述底盘的车架上,并位于所述吊运机的前方。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吊具为原木吊具。
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由车架、铲体、连杆和液压油缸通过销轴相连组成一个四连杆机构,当铲体绕车架上的铰点转动到推木头状态时,铲体的下部靠到车架上,无法再向后运动,当铲体受到向后的力时,铲体与车架体形成一个整体,将力传递给车架体,使得不管车辆在前进还是后退时,撞到障碍物都不会对内部结构造成损坏;铲体可以根据作业需要抬高或降低;同时,该装置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制作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相关技术中吊运机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所述推铲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结构中铲体向上翻转的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结构中铲体自动避开障碍的状态示意图;
图5是图2所示结构中进行推铲作业的状态示意图。
其中,图1中附图标记与部件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前脸    2’车架体    3’油缸    4’原木
图2至图5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车架    2铲体    3连杆    4液压油    5障碍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2至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推铲装置,安装在车架1上,包括:铲体2、液压油缸4、连杆3,所述铲体2的一端与所述车架1铰接,所述连杆3、铲体2、液压油缸4、车架相互铰接构成四边形机构,所述液压油缸4驱动所述铲体2摆动,所述铲体2上设置有与所述车架抵靠的平面。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将车架、铲体、连杆及驱动装置相互铰接,形成四连杆机构,可根据作业需求将铲体抬高或降低,使得不管车辆在前进还是后退,在撞到障碍物时都不会对车体内部结构造成损坏,降低了车辆的作业故障率,保证生产的连续进行,同时该结构安装简单,制作成本低,可以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所述连杆3的一端与所述铲体2铰接,所述连杆3的另一端与所述液压油缸4的一端铰接,所述液压油缸4的另一端与所述车架1铰接,所述连杆3上设置有与所述铲体2抵靠的平面。
这样,在液压油缸伸出时,连杆的一侧边会和铲体顶紧,连杆将动力传递至铲体,以使铲体向上翻转抬高,避免车辆行走时撞到地面障碍物,便于车辆的正常行驶。
同时,这种方案使得筒体相对固定,避免缸筒往复运动,便于防止压力油泄漏,提高液压效率,性能更加稳定。
采用液压油缸作为驱动装置,驱动力稳定,便于精确控制,同时结构简单、重量轻,便于安装,同时可以减轻整机的重量。
优选地,所述连杆3呈直角三角形,所述连杆3的斜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铲体2的一端和所述液压油缸4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杆3的一直角边与所述铲体2抵靠。
这样,连杆作用在铲体上的力始终垂直于连杆和铲体的接触面,动力传递效率高;同时,采用三角形结构,还有利于吊运机在后退过程中,铲体遇到障碍物时,可以自动向上翻转,而不需要液压油缸伸缩动作,工作稳定性更好,对环境的适应性强,还可以延长液压油缸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
进一步,所述连杆3的斜边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圆弧倒角。
这样,连杆和铲体之间、连杆和液压油缸之间相对转动时更加灵活,可以避免运动干涉的发生,同时减小转动阻力,提高机械传递效率,降低能耗。
在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液压油缸4的一端与所述铲体2铰接,所述液压油缸4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杆3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杆3的另一端与所述车架1铰接,所述连杆3上设置有与所述车架1抵靠的平面。
本实施例将连杆置于车架和液压油缸之间,同样可以达到驱动铲体转动的目的,只是结构上的互换,具有与上一实施例相当的效果。
优选地,所述连杆3呈直角三角形,所述连杆3的斜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液压油缸4的一端和所述车架1铰接,所述连杆3的一直角边与所述车架1抵靠。
这样,连杆作用在车架上的力始终垂直于连杆和车架的接触面,使得连杆和车架接触平稳,冲击小,可以减小连杆和车架之间的磨损,降低故障率;同时,在采用三角形结构,有利于吊运机在后退过程中,铲体遇到障碍物时,可绕连杆与车架的铰接点转动,而不需要伸缩液压油缸,工作稳定性好,对液压油缸无冲击,延长液压油缸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
更进一步,所述连杆3的斜边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圆弧倒角。
这样,连杆和车架之间、连杆和液压油缸之间相对转动时更加灵活,可以避免运动干涉的发生,同时减小转动阻力,提高机械传递效率,降低能耗。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推铲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缸筒42相连通的溢流阀。
这样,在车辆前进时,如果铲体抬起不够高,撞到地面障碍物后液压油缸受到铲体传递来的压力,使液压油缸有一个缩回的趋势,油路上的溢流阀达到一定压力会打开,从而使液压油缸缩回,铲体绕铰点运动到初始工作状态,在此状态下,铲体设计强度可以承受车辆的最大牵引力,不会损坏内部结构。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
如图2所示,铲体2转动到最低位置时,铲体2下部靠到车架1上,无法再向后运动,当铲体2受到向后的力时,铲体2与车架1形成一个整体,将力传递给车架1,在此状态下可以用来推木头。
如图3所示,当车辆前进,需要抬高铲体2时,将液压油缸4的活塞杆伸出,推动连杆3,连杆3顶死在铲体2上,从而推动铲体2向上翻转抬高。
如图4所示,当操作手倒车时忘记抬起铲体2,铲体2撞到地面障碍物5后会绕着铲体2与车架1之间的铰点向上翻转抬高,从而避开障碍物5;而此时液压油缸4和连杆3通过相应的铰点旋转,不会受到其它方向的力,从而避免损坏液压油缸4和连杆3。
当车辆前进时,如果铲体2抬起不够高,撞到地面障碍物5后,液压油缸4受到铲体2传递来的压力,使液压油缸4有一个缩回的趋势,油路上的溢流阀到一定压力会打开,从而使液压油缸4缩回,铲体2绕铰点运动到推木头状态,如图5所示,在此状态下,铲体2设计强度可以承受车辆的最大牵引力,不会损坏内部结构。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吊运机,包括底盘、伸缩臂架、吊具和举升油缸,所述伸缩臂架一端与所述底盘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吊具连接,所述举升油缸用于驱动所述伸缩臂架摆动,还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推铲装置,所述推铲装置安装在所述底盘的车架上,并位于所述吊运机的前方。
优选地,所述吊具为原木吊具。
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由车架、铲体、连杆和液压油缸通过销轴相连组成一个四连杆机构,当铲体绕车架上的铰点转动到推木头状态时,铲体的下部靠到车架上,无法再向后运动,当铲体受到向后的力时,铲体与车架体形成一个整体,将力传递给车架体,使得不管车辆在前进还是后退时,撞到障碍物都不会对内部结构造成损坏;铲体可以根据作业需要抬高或降低;同时,该装置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制作成本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推铲装置,安装在车架(1)上,包括:铲体(2)、液压油缸(4)、连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铲体(2)的一端与所述车架(1)铰接,所述连杆(3)、铲体(2)、液压油缸(4)、车架相互铰接构成四边形机构,所述液压油缸(4)驱动所述铲体(2)摆动,所述铲体(2)上设置有与所述车架抵靠的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3)的一端与所述铲体(2)铰接,所述连杆(3)的另一端与所述液压油缸(4)的一端铰接,所述液压油缸(4)的另一端与所述车架(1)铰接,所述连杆(3)上设置有与所述铲体(2)抵靠的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推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3)呈直角三角形,所述连杆(3)的斜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铲体(2)的一端和所述液压油缸(4)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杆(3)的一直角边与所述铲体(2)抵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推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3)的斜边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圆弧倒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油缸(4)的一端与所述铲体(2)铰接,所述液压油缸(4)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杆(3)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杆(3)的另一端与所述车架(1)铰接,所述连杆(3)上设置有与所述车架(1)抵靠的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推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3)呈直角三角形,所述连杆(3)的斜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液压油缸(4)的一端和所述车架(1)铰接,所述连杆(3)的一直角边与所述车架(1)抵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推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3)的斜边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圆弧倒角。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推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缸筒相连通的溢流阀。
9.一种吊运机,包括底盘、伸缩臂架、吊具和举升油缸,所述伸缩臂架一端与所述底盘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吊具连接,所述举升油缸用于驱动所述伸缩臂架摆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推铲装置,所述推铲装置安装在所述底盘的车架上,并位于所述吊运机的前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吊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具为原木吊具。
CN201210212813.8A 2012-06-26 2012-06-26 推铲装置及吊运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177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12813.8A CN102717770B (zh) 2012-06-26 2012-06-26 推铲装置及吊运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12813.8A CN102717770B (zh) 2012-06-26 2012-06-26 推铲装置及吊运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17770A true CN102717770A (zh) 2012-10-10
CN102717770B CN102717770B (zh) 2015-07-08

Family

ID=469436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12813.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17770B (zh) 2012-06-26 2012-06-26 推铲装置及吊运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1777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25279A (zh) * 2021-08-31 2021-10-22 徐州徐工随车起重机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排障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08660Y (zh) * 2005-06-20 2006-08-23 徐州工程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徐工研究院 新型排障装置
CN1833989A (zh) * 2006-04-19 2006-09-20 崔波 散积货专用装卸吊运机
CN202175537U (zh) * 2011-08-01 2012-03-28 厦门金华厦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大吨位叉装车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08660Y (zh) * 2005-06-20 2006-08-23 徐州工程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徐工研究院 新型排障装置
CN1833989A (zh) * 2006-04-19 2006-09-20 崔波 散积货专用装卸吊运机
CN202175537U (zh) * 2011-08-01 2012-03-28 厦门金华厦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大吨位叉装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25279A (zh) * 2021-08-31 2021-10-22 徐州徐工随车起重机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排障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17770B (zh) 2015-07-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250039U (zh) 一种气垫悬浮运输车精确行走伺服电机驱动装置
CN103662859B (zh) 一种堆取料机两端摆动的两段式升降二尾车
CN202107452U (zh) 转移工作区方便的龙门跨机
CN102717770A (zh) 推铲装置及吊运机
CN201650114U (zh) 轮式旋挖钻机
CN208346879U (zh) 一种新型滑移装载垂直举升装置
CN105151057A (zh) 煤矿设备液压自移列车
CN101117202A (zh) 一种新型液压履带式起重机
JP2009526146A5 (zh)
CN211166249U (zh) 一种水力破除路面设备的行走装置
CN205713127U (zh) 泵车的臂架系统和泵车
CN108678044A (zh) 新型滑移装载垂直举升装置
CN210141095U (zh) 一种带辅助转向装置的拖车式水平定向钻机
CN203638774U (zh) 一种堆取料机两端摆动的两段式升降二尾车
CN113464199A (zh) 一种采用前俯仰桥及多连杆联动的薄煤层铲板式搬运车
CN207328645U (zh) 建筑机器人底盘
CN103848352B (zh) 重载型集装箱正面吊运起重机
CN205170277U (zh) 纯机械式无动力升降台
CN204002636U (zh) 一种油缸起升式钻机动力猫道
CN201730122U (zh) 一种平面多自由度可控装载机构
CN206437841U (zh) 一种报废汽车拆解用翻转提升机
CN204896865U (zh) 一种液压冲击式矿斗清底机
CN204161447U (zh) 横置转向的装载机
CN2673952Y (zh) 可增大推土铲切入力的侧倾推土工作装置
CN204235688U (zh) 搬泥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HUNAN SANYI PORT EQUIPMENT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KM GROUP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51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518

Address after: 410100 31 industrial city, Changsha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unan, Changsha

Applicant after: Hunan 31 harbour facilities Co., Ltd

Address before: 410100 Changsha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unan City, the 31 industrial city

Applicant before: KM Group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08

Termination date: 201706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