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92796B - 投影机 - Google Patents

投影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92796B
CN102692796B CN201210080886.6A CN201210080886A CN102692796B CN 102692796 B CN102692796 B CN 102692796B CN 201210080886 A CN201210080886 A CN 201210080886A CN 102692796 B CN102692796 B CN 1026927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clamping part
lens
projecting lens
frame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8088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92796A (zh
Inventor
斋藤雅博
坂上惠介
堀子由季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6927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927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927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927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142Adjusting of projection optic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145Housing details, e.g. position adjustments thereof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具备:光源;根据图像信息调制从上述光源出射的光束的光调制装置;投影由上述光调制装置调制后的光的投影透镜;保持上述投影透镜的保持部;收纳上述投影透镜及上述保持部的外装框体;和从上述外装框体的内面突出,从与上述投影透镜的光轴近似正交的方向夹持上述投影透镜或上述保持部的夹持部。

Description

投影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投影机。
背景技术
传统,已知具备根据图像信息调制从光源出射的光束的光调制装置及投影由光调制装置调制后的光的投影透镜,并在屏幕等的投影面投影的投影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另外,近年,已知具备可从接近投影面的位置进行投影(接近投影)的短焦点透镜的投影机。
专利文献1所述的投影机,具备光学部件用框体及在光学部件用框体安装的保持部件。光学部件用框体收纳从光源至光调制装置的光学系统。保持部件保持投影透镜(投射光学装置),向与光轴正交的方向伸出的伸出部被安装到光学部件用框体的侧面。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11114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由于投影透镜的自重和/或对投影机施加的冲击等,有投影透镜相对于光学部件用框体发生下降和/或者错位,光学部件用框体发生破损的危险。若投影透镜下降和/或错位,光学部件用框体破损,则投影透镜的光轴和光学部件用框体内的光学系统的光轴错位,产生投影图像的画质劣化的问题。另外,投影透镜具有可接近投影的短焦点透镜的场合,投影透镜更重,因此该问题变得显著。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的至少一部分而提出,可实现为以下的形态或适用例。
[适用例1]本适用例的投影机,具备根据图像信息调制从光源出射的光束的光调制装置和投影由上述光调制装置调制后的光的投影透镜,其特征在于,具备:保持上述投影透镜的保持部;收纳上述投影透镜及上述保持部的外装框体;和从上述外装框体的内面突出,从与上述投影透镜的光轴近似正交的方向夹持上述投影透镜或上述保持部的夹持部。
根据该构成,投影透镜或保持投影透镜的保持部在与光轴正交的方向中被从外装框体突出的夹持部夹持。因此,投影透镜在与光轴正交的方向中的移动被限制,因此,由自重、对投影机施加的冲击和/或振动导致的错位和/或下降被抑制,稳定维持在预定的位置。因此,即使投影机为具备重的重量的投影透镜的构成,例如具备可接近投影的短焦点透镜等的构成,也可以抑制由投影透镜的自重和/或冲击等导致的画质的劣化,进行高品质的图像投影。
[适用例2]上述适用例的投影机中,优选的是,上述外装框体具有相对于包含上述光轴的假想面相互对向配置的第1框体及第2框体,上述夹持部设置在上述第1框体及上述第2框体。
根据该构成,外装框体具有相对于包含光轴的假想面相互对向配置的第1框体及第2框体。夹持部设置在该第1框体及第2框体。因此,通过固定第1框体和第2框体,可夹持投影透镜或保持部。因此,与由外装框体以外的部件构成夹持部的场合比,可以实现部件数量的削减和省空间化,同时将投影透镜稳定维持在预定的位置。
[适用例3]上述适用例的投影机中,优选的是,上述保持部具有被上述夹持部夹持的被夹持部及安装上述光调制装置的安装部。
根据该构成,保持部保持投影透镜及光调制装置,由夹持部夹持。因此,投影透镜在维持对光调制装置高精度配置的状态的同时,可抑制由自重、对投影机的冲击、和/或振动导致的错位和/或下降。因此,光调制装置调制的光高精度入射投影透镜,投影机可投影高品质图像。
[适用例4]上述适用例的投影机中,优选的是,还具备收纳上述光源及上述光调制装置并具有固定到上述外装框体的固定部的光学部件用框体,上述保持部具有被上述夹持部夹持的被夹持部,被安装到上述光学部件用框体,上述被夹持部设置在上述光调制装置的光路后级侧,上述固定部设置在上述光调制装置的光路前级侧中包含上述光轴的假想铅直面的一侧。
根据该构成,在光学部件用框体设置固定部,经由保持部安装投影透镜。因此,在构成外装框体的一部分构成部件暂时固定光学部件用框体后,可夹持投影透镜或保持部,因此实现了投影机制造的简化。
另外,被夹持部设置在光调制装置的光路后级侧,固定部设置在光调制装置的光路前级侧,即包含光轴的假想铅直面的一侧。即,固定部相对于光调制装置,在被夹持部的相反侧以不跨越光轴的方式形成。因此,光学部件用框体在构成外装框体的一部分构成部件固定后,即使在夹持部夹持被夹持部时,在光学部件用框体和投影透镜之间,也可抑制扭转等的负载。因此,光学部件用框体及投影透镜可以高精度在预定的位置配置。
从而,可以在实现投影机制造的简化的同时,在预定的位置稳定配置投影透镜和在光学部件用框体收纳的光学部件。
[适用例5]上述适用例的投影机中,优选的是,上述投影透镜具备:在内部收纳有多个透镜的镜筒;和通过相对于上述镜筒旋转使上述多个透镜中的至少1个透镜移动并配置在上述被夹持部的光路后级侧的旋转部件。
作为旋转部件,例如,有调节投影图像的变焦、聚焦的部件。根据该构成,旋转部件在被夹持部的光路后级侧形成,因此,在构成可变焦调节、和/或聚焦调节的投影透镜的同时,容易形成夹持部及被夹持部。另外,伴随旋转部件的旋转,虽然对投影透镜施加了下降方向的力,但是通过在旋转部件的附近形成被夹持部,可降低对投影透镜施加的力矩。因此,在进行变焦调节和/或聚焦调节时,可抑制由投影透镜的下降导致的画质的劣化。
[适用例6]上述适用例的投影机中,优选的是,上述夹持部具有夹持包含上述光轴的假想铅直面而在两侧设置的第1夹持部及第2夹持部。
根据该构成,第1夹持部及第2夹持部在投影透镜的光轴的两侧中夹持投影透镜或保持部。因此,投影透镜在与光轴正交的方向中的移动在光轴的两侧中被限制,因此,由自重、对投影机施加的冲击、和/或振动导致的错位和下降被进一步抑制。
[适用例7]上述适用例的投影机中,优选的是,上述投影透镜具备在接近该投影透镜的重心位置的位置设置的法兰部,上述法兰部由上述保持部支撑。
根据该构成,投影透镜的在接近重心位置的位置设置的法兰部由保持部支撑,与法兰部连接的被夹持部被夹持,因此可以更稳定地维持在预定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投影机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投影机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的概略构成的示意图。
图4是从上方观察本实施例的下外壳及光学单元的平面图。
图5是本实施例的光学装置、投影透镜及保持部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施例的光学部件用框体、光学装置及保持部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施例的投影机的立体图。
标号说明:
1...投影机,2...外装框体,3...光学单元,4...光学部件用框体,5...投影透镜,5C...光轴,6...保持部,7...支撑部件,21...上外壳,27...第1夹持部,27U,28U...上侧夹持部,27D,28D...下侧夹持部,22...下外壳,28...第2夹持部,31...光源装置,35...电光装置,52...镜筒,54...聚焦环,63K,64K...被夹持部,311...光源,350...光学装置,352,352B,352G,352R...液晶面板,621...安装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实施例的投影机。
本实施例的投影机将从光源出射的光束根据图像信息进行调制,在屏幕等的投影面放大投影。
图1是本实施例的投影机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投影机1的分解立体图,省略了部分部件。
投影机1如图1、图2所示,具备构成外装的外装框体2、控制部(图示省略)及具有光源装置31、投影透镜5等的光学单元3。
另外,虽然具体的图示省略,在外装框体2内,除了控制部、光学单元3,还配置有用于冷却投影机1的内部的风扇和/或传导空气的管道、向控制部和/或光源装置31等供给功率的电源装置等。另外,以下,为了方便说明,从光源装置31出射光束的方向设为+X方向(右方向),从投影机1投影的光的方向设为+Y方向(前方向),图1中的上方向设为+Z方向(上方向)。
〔外装框体的构成〕
外装框体2由合成树脂制造,如图1所示,具备作为第1框体的上外壳21、作为第2框体的下外壳22、前外壳23、灯罩24及侧外壳25等,这些通过螺丝等固定。
上外壳21如图1、图2所示,构成外装框体2的上部,下外壳22构成外装框体2的下部。上外壳21及下外壳22相对于包含投影透镜5的光轴5C的假想面(X-Y平面)相互对向配置。
上外壳21的顶面21A如图1所示,在近似中央形成多个开口部,从该开口部露出用于操作投影机1的多个操作键26。在操作键26的后方的顶面21A,设置装卸光源装置31的开口部213(参照图2),该开口部213由灯罩24闭塞。
在操作键26的前方的顶面21A,如图1所示,形成向上方隆起的隆起部211,在隆起部211的后方设置开口部212。在与该隆起部211及开口部212形成的区域对应的外装框体2的内部,配置投影透镜5。投影透镜5的控制杆541从该开口部212露出。
在下外壳22的下部,如图2所示,设置有在投影机1设于台上等时与设置面抵接的脚部221。在下外壳22的-X侧的侧面,设置排出内部的空气的排气口224。
另外,在上外壳21及下外壳22,如图2所示,形成从内面突出的夹持部(第1夹持部27、第2夹持部28)等的多个凸起。第1夹持部27、第2夹持部28以夹持后述保持部6的方式形成。另外,上外壳21及下外壳22的内面侧的构成将在后详细说明。
前外壳23构成外装框体2的前部。在前外壳23,如图1所示,形成模仿上外壳21的隆起部211的形状的隆起部231,在该隆起部231的下方,设置使从投影透镜5投影的光通过的投影用开口部232。另外,在前外壳23,形成投影用开口部232的下侧向前方隆起的隆起部233。
侧外壳25如图1所示,形成外装框体2的+X侧的侧面的一部分,在上外壳21和下外壳22之间配置。在侧外壳25,设置用于取入外部空气的吸气口251。
控制部具备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等,起到计算机的功能,进行投影机1的动作的控制。
〔光学单元的构成〕
光学单元3在控制部控制下,对从光源装置31出射的光束进行光学处理并投影。
图3是光学单元3的概略构成的示意图。图4是从上方观察下外壳22及光学单元3的平面图。
光学单元3如图3、图4所示,具备光源装置31、积分照明光学系统32、色分离光学系统33、中继光学系统34、电光装置35、将这些光源装置31~电光装置35在光路上的预定位置配置的光学部件用框体4、投影透镜5及保持部6。
光学单元3如图3、图4所示,光源装置31~投影透镜5从一端向另一端依次配置,平面上构成近似L字状。
光源装置31如图3所示,具备包括超高压水银灯或者金属卤素灯等的放电型的光源311、反射器312及作为光透过部件的平行化透镜313等。光源装置31将从光源311出射的光束用反射器312反射后,由平行化透镜313使出射方向一致,向积分照明光学系统32出射。
积分照明光学系统32具备第1透镜阵列321、第2透镜阵列322、偏振变换元件323及重叠透镜324。
第1透镜阵列321是将从光源装置31出射的光束分割为多个部分光束的光学元件,在与从光源装置31出射的光束的光轴L近似正交的面内具备矩阵状排列的多个小透镜。
第2透镜阵列322具有与第1透镜阵列321近似同样的构成,与重叠透镜324一起,将从第1透镜阵列321出射的部分光束重叠到后述液晶面板352的表面。
偏振变换元件323具有将从第2透镜阵列322出射的随机偏振光统一为由液晶面板352可利用的近似1种的偏振光的功能。
色分离光学系统33具备2枚分色镜331、332及反射镜333,具有将从积分照明光学系统32出射的光束分离为红色光(以下称为“R光”)、绿色光(以下称为“G光”)、蓝色光(以下称为“B光”)的3色的色光的功能。
中继光学系统34具备入射侧透镜341、中继透镜343及反射镜342、344,具有将由色分离光学系统33分离的R光导入R光用的液晶面板352R的功能。另外,光学单元3的中继光学系统34构成为引导R光,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引导B光。
电光装置35将由色分离光学系统33分离的各色光根据图像信息进行调制,合成调制的各色光。电光装置35如图3所示,具备入射侧偏振片351、作为光调制装置的液晶面板352、出射侧偏振片353、交叉分色棱镜354、框355及支撑部件7(都参照图4)。另外,液晶面板352、出射侧偏振片353、交叉分色棱镜354、框355及支撑部件7构成为光学装置350。
入射侧偏振片351、液晶面板352及出射侧偏振片353按3色的色光具备(R光用的液晶面板设为352R,G光用的液晶面板设为352G,B光用的液晶面板设为352B)。入射侧偏振片351在光学部件用框体4配置,液晶面板352及出射侧偏振片353经由框355安装到交叉分色棱镜354。
交叉分色棱镜354形成由4个直角棱镜贴合而成的平面上近似正方形状,在直角棱镜彼此贴合的界面,形成2个电介质多层膜。
交叉分色棱镜354具有分别安装有各色光的入射侧偏振片351及液晶面板352的3个光入射侧端面。交叉分色棱镜354的电介质多层膜反射由液晶面板352R、352B调制的色光,使由液晶面板352G调制的色光透过,合成各色光。
图5是光学装置350、投影透镜5及保持部6的立体图。图6是光学部件用框体4、光学装置350及保持部6的立体图,是从图5的相反方向观察的图。
框355通过板金制造,如图5、图6所示,以保持各液晶面板352的方式形成。
支撑部件7支撑安装有液晶面板352及出射侧偏振片353的交叉分色棱镜354,安装到保持部6。
支撑部件7如图5、图6所示,固定在交叉分色棱镜354的与3个光入射侧端面交叉的顶面。
支撑部件7如图6所示,具有沿X-Z平面延伸的延伸部71,在延伸部71,形成Y方向贯通并插通螺丝SC的3个插通孔。该插通孔在延伸部71的中央部、+X侧端部附近及-X侧端部附近形成。在延伸部71的相邻插通孔间,设置有用于与保持部6进行定位的2个引导孔71G。
光学部件用框体4如图6所示,具备下部框体41及上部框体42。
下部框体41由BMC(Bulk Molding Compound,团状模塑复合材料)等的高耐热材料形成,具备沿下外壳22的底面配置的底面部和从底面部的端缘竖起的侧面部,形成上方开口的箱状。
在下部框体41的一端部(-X侧端部)形成以可装卸的方式收纳光源装置31的光源收纳部411,在另一端部形成收纳光学装置350的光学装置收纳部412。在光源收纳部411和光学装置收纳部412之间的侧面部的内壁面设置多个槽。第1透镜阵列321等的各光学部件配置为侧端部插入该槽。
在光学装置收纳部412,如图6所示,在+Y侧的侧面部设置开口部,在该开口部的两端形成一对壁部4121。
在一对壁部4121的+Y侧的面,设置螺丝孔412N及引导孔412G。另外,在一对壁部4121,在引导孔412G的下方,分别设置向前方突出的突起部4122。在该突起部4122形成上下方向贯通并插通螺丝SC的插通孔4122H。
另外,在下部框体41形成从侧面部突出的2个固定部413、414。
具体地说,固定部413如图6所示,形成为从光源装置31附近的前侧(+Y侧)的侧面部突出。固定部414如图4所示,形成为从包含光轴5C的假想铅直面的-X侧的后侧(-Y侧)的侧面部突出。这样,固定部413、414设置在电光装置35的光路前级侧,即包含光轴5C的假想铅直面的-X侧。在固定部413、414,分别形成插通螺丝SC(参照图4)的插通孔41H(固定部414的插通孔41H的图示省略)。
上部框体42由加入了玻璃纤维的PC(Polycarbonate,聚碳酸酯)等的合成树脂制造,如图6所示,以覆盖下部框体41的上方的开口部的方式形成。上部框体42在光学装置收纳部412的上方中,具有可配置光学装置350的凹部,通过螺丝固定到下部框体41。
投影透镜5具有沿光轴5C(参照图3)配置的多个透镜(部分透镜的图示省略),将从交叉分色棱镜354出射的光在屏幕上放大投影。本实施例的投影透镜5具备有利于短焦点及广角化的透镜,构成为可接近投影。投影透镜5的构成将在后详细说明。
保持部6如图4所示,在电光装置35的光路后级侧配置。保持部6保持投影透镜5及光学装置350,安装到光学部件用框体4。保持部6的构成将在后详细说明。
〔投影透镜的安装构造〕
这里,说明投影透镜5的安装构造。
首先,详细说明投影透镜5。
投影透镜5如图5所示,具备:多个透镜中位于光路最后级侧的前侧透镜51、镜筒52、在镜筒52内配置的多个透镜(图示省略)、透镜框53及聚焦环54。聚焦环54相当于使多个透镜中至少1个透镜移动的旋转部件。
前侧透镜51是有利于广角化的透镜,外形尺寸形成得比镜筒52的外形尺寸大。另外,前侧透镜51如图5所示,具有下侧的端部被削除的形状,入射投影透镜5的光从前侧透镜51向上方出射。
镜筒52如图5所示,具备法兰部521、在法兰部521的光路前级侧(-Y侧)形成的前级侧形成部522、在法兰部521的光路后级侧(+Y侧)形成的后级侧形成部523。
法兰部521设置在光轴5C方向上的镜筒52的近似中央部,向与光轴5C近似正交的方向突出,形成俯视矩形状。法兰部521形成俯视矩形状,在四角形成螺丝孔521N。法兰部521是将投影透镜5支撑于保持部6的部件,通过在镜筒52的近似中央部形成,投影透镜5在接近重心位置的位置被支撑。另外,在法兰部521设置有用于与保持部6进行定位的引导孔521G。
前级侧形成部522如图5所示,具备从法兰部521的光路前级侧延伸的外形为长方体状的角柱部5221及从角柱部5221的光路前级侧延伸的外形为圆柱状的圆柱部5222。
后级侧形成部523的详图省略,外形形成圆柱的筒状,在内部配置有未图示旋转筒和/或有利于聚焦调节的透镜等。
透镜框53保持前侧透镜51,经由未图示部件固定到后级侧形成部523。
聚焦环54形成筒状,被后级侧形成部523插通。聚焦环54在法兰部521和透镜框53之间配置为可相对于镜筒52旋转。
在聚焦环54的外周面,如图5所示,设置向与光轴5C交叉的方向突出的控制杆541。该控制杆541如前述,从上外壳21的开口部212露出(参照图1)。
投影透镜5通过把持控制杆541使聚焦环54旋转,使后级侧形成部523内的旋转筒旋转,移动由该旋转筒引导的有利于聚焦调节的透镜,调节聚焦。另外,本实施例的投影机1构成为通过电气调节的电子变焦,进行变焦调节。
〔保持部的构成〕
接着,详细说明保持部6。
保持部6由铝等的金属制造,如图5所示,形成筒状。在保持部6的+Y侧的端部安装投影透镜5,在-Y侧的端部安装光学装置350。
保持部6如图5、图6所示,具备支撑法兰部521的法兰支撑部61及被镜筒52的前级侧形成部522插通的镜筒插通部62,在镜筒插通部62的外面,设置一对肋(rib)63、64及一对突起部65、66。另外,保持部6不限于由金属制造,也可以由包含玻璃纤维等的刚性高的合成树脂等形成。
法兰支撑部61如图5所示,与投影透镜5的法兰部521对向形成,与法兰部521同样,形成俯视矩形状。在法兰支撑部61,设置插入法兰部521的引导孔521G的引导销61P及被与法兰部521的螺丝孔521N螺合的螺丝插通的插通孔61H。
镜筒插通部62形成俯视比法兰支撑部61小的长方体状。在镜筒插通部62的-Y侧的端部(安装部621),安装光学装置350。
在安装部621,如图5所示,形成插通于支撑部件7的引导孔71G(参照图6)的引导销62P及与从延伸部71的插通孔伸出的螺丝SC(参照图6)螺合的螺丝孔62N。
肋63如图5所示,设置在镜筒插通部62的+X侧,从法兰支撑部61及镜筒插通部62突出。
肋63具有沿包含光轴5C的X-Y平面的板状的被夹持部63K及设置在被夹持部63K的后方的L字状的突起部631。
被夹持部63K是被外装框体2的后述第1夹持部27(参照图2)夹持的部件,在法兰支撑部61附近,形成上下方向贯通的贯通孔63H。在贯通孔63H的前侧的被夹持部63K的上下,设置分别与被夹持部63K和法兰支撑部61连接的增强部632。另外,在贯通孔63H的后侧的被夹持部63K的上下,设置分别与被夹持部63K和镜筒插通部62连接的增强部633。
突起部631形成从被夹持部63K的后端向下方延伸后向后方延伸的L字状,在向后方延伸的部位,形成向下方延伸的螺丝孔631N。另外,突起部631的向后方延伸的部位形成为位于光学部件用框体4的+X侧的突起部4122(参照图6)的下方,螺丝孔631N设置在与插通孔4122H对应的位置。
肋64如图6所示,设置在镜筒插通部62的-X侧,形成为具有与肋63近似对称的形状。具体地说,肋64与肋63同样,具有被夹持部64K及突起部641,在被夹持部64K形成贯通孔64H,在贯通孔64H的前侧及后侧设置增强部642、643。
被夹持部64K是被外装框体2的后述第2夹持部28(参照图2)夹持的部件。突起部641的向后方延伸的部位形成为位于光学部件用框体4的-X侧的突起部4122(参照图6)的下方,在与插通孔4122H对应的位置形成螺丝孔(图示省略)。
这样,被夹持部63K、64K形成在夹持包含光轴5C的假想铅直面的两侧。
突起部65如图6所示,设置在镜筒插通部62的-X侧,与光学部件用框体4的-X侧的壁部4121对应形成。在突起部65,形成插通于壁部4121的引导孔412G的引导销65P及被与壁部4121的螺丝孔412N螺合的螺丝插通的插通孔65H。
突起部66如图5所示,设置在镜筒插通部62的+X侧,与光学部件用框体4的+X侧的壁部4121对应形成。在突起部66,与突起部65同样,形成插通于壁部4121的引导孔412G的引导销66P及被与壁部4121的螺丝孔412N螺合的螺丝插通的插通孔66H。
如前述,在保持部6的安装部621(-Y侧的端部)安装光学装置350,在+Y侧的端部安装投影透镜5。安装了光学装置350及投影透镜5的保持部6通过在插通孔65H、66H及插通孔4122H插通螺丝,被安装到光学部件用框体4的壁部4121。然后,光学单元3安装到下外壳22。
〔光学单元的安装构造〕
首先,说明上外壳21及下外壳22的内面侧的构成。
如前述,在上外壳21及下外壳22设置第1夹持部27及第2夹持部28。
返回图2,第1夹持部27具有从上外壳21的内面突出的上侧夹持部27U及从下外壳22的内面突出的下侧夹持部27D,形成为从与光轴5C正交的方向夹持被夹持部63K。在上侧夹持部27U的底面设置螺丝孔,下侧夹持部27D形成筒状,在顶面具有插通螺丝的插通孔。上侧夹持部27U的螺丝孔及下侧夹持部27D的插通孔形成在与设置在被夹持部63K的贯通孔63H对应的位置。
第2夹持部28,具有从上外壳21的内面突出上侧夹持部28U及从下外壳22的内面突出下侧夹持部28D,形成为从与光轴5C正交的方向夹持被夹持部64K(图6参照)。在上侧夹持部28U的底面设置螺丝孔,下侧夹持部28D形成筒状,在顶面具有插通螺丝的插通孔。上侧夹持部28U的螺丝孔及下侧夹持部28D的插通孔,形成在与设置在被夹持部64K的贯通孔64H对应的位置。
这样,第1夹持部27及第2夹持部28形成在夹持包含光轴5C的假想铅直面的两侧。
另外,在下外壳22,如图2所示,设置向上方(+Z方向)突出的单元固定用凸起222、223及外壳固定用凸起225。
单元固定用凸起222、223是暂时固定光学单元3的凸起。单元固定用凸起222如图2所示,形成为位于光学部件用框体4的固定部414的下方,单元固定用凸起223形成为位于固定部413(参照图4)的下方。单元固定用凸起222、223如图2所示,具有前端侧的直径比基端侧的直径小的圆柱状突起2级重叠的形状,在前端侧,设置与固定部413、414的插通孔41H对应的螺丝孔。另外,单元固定用凸起222、223的基端侧的圆柱状的突起在成形时形成为不会凹陷的筒状。
外壳固定用凸起225的详细说明省略,与下侧夹持部27D、28D同样,形成筒状,在顶面具有螺丝插通的插通孔,在下外壳22的角部附近等设置多个。
另外,在上外壳21,在与下外壳22的外壳固定用凸起225对应的位置设置外壳固定用凸起(图示省略),在该外壳固定用凸起设置与下外壳22的外壳固定用凸起225的插通孔对应的螺丝孔。
接着,说明光学单元3固定的顺序。
光学单元3如图4所示,通过使螺丝SC插通于固定部413、414的插通孔41H(参照图6),暂时固定到单元固定用凸起222、223(参照图2)。
在下外壳22暂时固定的光学单元3通过将上外壳21固定到下外壳22而被真正固定,稳定配置在预定的位置。
具体地说,上外壳21通过使从下侧夹持部27D、28D及外壳固定用凸起225的插通孔插入的螺丝紧固到上外壳21的上侧夹持部27U、28U及外壳固定用凸起的螺丝孔,固定到下外壳22。
光学单元3通过使从下侧夹持部27D、28D的插通孔插通的螺丝紧固到上侧夹持部27U、28U的螺丝孔而被真正固定。
图7是投影机1的立体图,是一部分用截面表示的示图。
上外壳21通过固定到下外壳22,被夹持部63K如图7所示,被第1夹持部27(上侧夹持部27U和下侧夹持部27D)夹持,虽然图示省略,被夹持部64K被第2夹持部28(上侧夹持部28U和下侧夹持部28D)夹持。
这样,保持投影透镜5的保持部6被在外装框体2设置的第1夹持部27及第2夹持部28从与光轴5C近似正交的方向夹持。另外,保持部6从两侧夹持包含光轴5C的假想铅直面。
如以上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投影机1,可以获得以下的效果。
(1)保持投影透镜5的保持部6在与光轴5C正交的方向被从外装框体2突出的夹持部(第1夹持部27及第2夹持部28)夹持。因此,投影透镜5在与光轴5C正交的方向中的移动被限制,因此,自重和对投影机1施加的冲击、振动导致的错位和下降被抑制,稳定维持在预定的位置。因此,即使投影机1为具备重的重量的投影透镜5的构成,例如具备可接近投影的短焦点透镜等的构成,也可以抑制由投影透镜的自重、冲击等导致的画质的劣化,进行高品质的图像投影。
(2)通过固定下外壳22(第2框体)和上外壳21(第1框体),可夹持保持部6。因此,与由外装框体2以外的部件构成第1夹持部27和/或第2夹持部28的场合相比,可以实现部件数量的削减和省空间化,同时将投影透镜5稳定维持在预定的位置。
(3)保持部6保持投影透镜5及光学装置350,由夹持部夹持。因此,投影透镜5可提高对光学装置350高精度配置的状态的维持,并可抑制自重、对投影机的冲击、振动导致的错位和/或下降。因此,由光学装置350调制的光高精度入射投影透镜5,投影机1可投影高品质图像。
(4)光学单元3在下外壳22暂时固定后,通过将上外壳21组装到下外壳22,可以夹持保持部6,因此可实现投影机1制造的简化。
另外,被夹持部63K、64K设置在光学装置350的光路后级侧,固定部413、414设置在光学装置350的光路前级侧,即包含光轴5C的假想铅直面的一侧。即,固定部413、414相对于光学装置350,在被夹持部63K、64K的相反侧以不跨越光轴5C的方式形成。因此,光学单元3暂时固定在下外壳22后,即使在夹持部夹持被夹持部63K、64K时,也可抑制在光学部件用框体4和投影透镜5之间扭转等的负载。因此,光学部件用框体4及投影透镜5可以高精度地配置在预定的位置。
从而,可以在实现投影机1制造的简化的同时,在预定的位置稳定地配置投影透镜5和在光学部件用框体4收纳的光学部件。
(5)聚焦环54在被夹持部63K、64K的光路后级侧形成,因此可以在构成可聚焦调节的投影透镜5的同时,容易形成夹持部及被夹持部63K、64K。另外,伴随聚焦环54旋转,对投影透镜5施加了下降方向的力,但是被夹持部63K、64K在聚焦环54的附近形成,因此,可降低对投影透镜5的力矩。因此,可抑制由聚焦调节时投影透镜5的下降导致的画质的劣化。
(6)第1夹持部27及第2夹持部28在光轴5C的两侧中,夹持保持部6。因此,投影透镜5在与光轴5C正交的方向中的移动在光轴5C的两侧中被限制,因此,自重、对投影机1施加的冲击和/或振动所导致的错位和/或下降被进一步抑制。
(7)投影透镜5的在接近重心位置的位置设置的法兰部521由保持部6支撑,与法兰部521连接的被夹持部63K、64K被夹持,因此可以更加稳定地维持在预定的位置。
(变形例)
另外,上述实施例也可以如下变更。
上述实施例的夹持部构成为夹持保持部6,但是也可以夹持投影透镜5。例如,也可以在法兰部521形成由夹持部可夹持的被夹持部,以夹持该被夹持部。
上述第1夹持部27及第2夹持部28在外装框体2形成,但是也可以由不同于外装框体2的部件构成。
也可以在上侧夹持部27U、28U和被夹持部63K、64K之间,或下侧夹持部27D、28D和被夹持部63K、64K之间,介入并夹持其他部件(例如,隔热部件、高度调节用的间隔件等)。
上述实施例的投影机1通过电子变焦进行变焦调节,但是,也可以在投影透镜5嵌入可变焦调节的功能。
上述实施例的投影机1采用透过型的液晶面板352作为光调制装置,但是也可以采用反射型液晶面板。
光源311不限于放电型灯,也可以由其他方式的灯和/或发光二极管等的固体光源构成。

Claims (6)

1.一种投影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光源;
光调制装置,其根据图像信息调制从上述光源出射的光束;
投影透镜,其投影由上述光调制装置调制后的光;
保持部,其保持上述投影透镜;
外装框体,其收纳上述投影透镜及上述保持部;和
夹持部,其从上述外装框体的内面突出,从与上述投影透镜的光轴近似正交的方向夹持上述投影透镜或上述保持部;
上述外装框体具有相对于包含上述光轴的假想面相互对向配置的第1框体及第2框体,
上述夹持部设置在上述第1框体及上述第2框体,
上述保持部具有沿上述假想面的板状的被夹持部,
上述被夹持部通过固定上述第2框体和上述第1框体而被上述夹持部夹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保持部具有安装上述光调制装置的安装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收纳上述光源及上述光调制装置并具有固定于上述外装框体的固定部的光学部件用框体,
上述保持部具有设置在上述被夹持部的L字状的突起部,被安装到上述光学部件用框体,
上述被夹持部设置在上述光调制装置的光路后级侧,
上述固定部设置在上述光调制装置的光路前级侧中包含上述光轴的假想铅直面的一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投影透镜具备:
镜筒,在其内部收纳有多个透镜;和
旋转部件,其通过相对于上述镜筒旋转使上述多个透镜中的至少1个透镜移动,配置在上述被夹持部的光路后级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夹持部具有夹持包含上述光轴的假想铅直面而在两侧设置的第1夹持部及第2夹持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投影透镜具备在接近该投影透镜的重心位置的位置设置的法兰部,上述法兰部由上述保持部支撑。
CN201210080886.6A 2011-03-23 2012-03-23 投影机 Active CN10269279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64035/2011 2011-03-23
JP2011064035A JP5799539B2 (ja) 2011-03-23 2011-03-23 プロジェクター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92796A CN102692796A (zh) 2012-09-26
CN102692796B true CN102692796B (zh) 2014-12-24

Family

ID=468583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80886.6A Active CN102692796B (zh) 2011-03-23 2012-03-23 投影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752968B2 (zh)
JP (1) JP5799539B2 (zh)
CN (1) CN10269279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19183B2 (ja) * 2012-10-19 2017-04-2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
CN104142604B (zh) * 2014-07-29 2016-03-09 苏州乐聚一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可编程遥控投影灯
CN105511210B (zh) * 2014-09-22 2017-10-24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机
JP6520146B2 (ja) * 2015-01-26 2019-05-2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
US10782602B2 (en) * 2016-04-27 2020-09-22 Sony Corporation Projection display device
JP6874433B2 (ja) * 2017-03-10 2021-05-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光学装置、プロジェクター及び製造方法
JP2019040007A (ja) 2017-08-24 2019-03-1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
CN210776152U (zh) * 2019-05-29 2020-06-16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装置
JP2021173812A (ja) * 2020-04-22 2021-11-0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投写光学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CN213934360U (zh) * 2021-01-12 2021-08-10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固定结构及使用此固定结构的投影装置
JP2022111504A (ja) 2021-01-20 2022-08-0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固定装置、投射光学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20033971A (ko) * 2000-10-31 2002-05-08 구자홍 액정 프로젝터
JP2002287252A (ja) * 2001-03-27 2002-10-03 Seiko Epson Corp プロジェクタ
CN1754123A (zh) * 2003-10-16 2006-03-2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光学部件用壳体、光学装置及投影机
CN101398599A (zh) * 2007-09-28 2009-04-0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光学装置及投影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03602Y2 (ja) * 1993-09-30 2000-03-15 シチズン時計株式会社 液晶プロジェクタ
KR100200141B1 (ko) * 1995-02-15 1999-06-15 전주범 3빔투사방식의 투영기의 투영렌즈 구동장치
JP3598760B2 (ja) * 1996-10-04 2004-12-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投写型表示装置
TW500237U (en) * 2001-10-12 2002-08-21 Acer Peripherals Inc Sustaining structure of projector
JP4023314B2 (ja) * 2002-12-24 2007-12-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光学部品用筐体、光学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
TWI312098B (en) * 2005-01-03 2009-07-11 Qisda Corporatio Adjustable lens module and image projector applied with the lens module
CN101726819B (zh) * 2008-10-16 2013-04-24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镜头组合结构及应用该镜头组合结构的投影装置
JP2010164684A (ja) * 2009-01-14 2010-07-29 Fujinon Corp 投映レンズユニット
JP5245936B2 (ja) * 2009-03-12 2013-07-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20033971A (ko) * 2000-10-31 2002-05-08 구자홍 액정 프로젝터
JP2002287252A (ja) * 2001-03-27 2002-10-03 Seiko Epson Corp プロジェクタ
CN1754123A (zh) * 2003-10-16 2006-03-2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光学部件用壳体、光学装置及投影机
CN101398599A (zh) * 2007-09-28 2009-04-0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光学装置及投影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799539B2 (ja) 2015-10-28
CN102692796A (zh) 2012-09-26
US20120242966A1 (en) 2012-09-27
JP2012198463A (ja) 2012-10-18
US8752968B2 (en) 2014-06-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92796B (zh) 投影机
CN101533210B (zh) 调光装置、照明装置及投影机
CN101261431B (zh) 保持结构以及投射型显示装置
CN107003497B (zh) 投射光学装置以及投影仪
CN101398599B (zh) 投影机的光学装置及投影机
EP3719570A1 (en) Projector
CN102879878B (zh) 反射型偏振板装置、电光学装置、光学装置以及投影仪
CN100426133C (zh) 光学组合体以及投影机
JP5084242B2 (ja) 光学素子調整機構、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投写型表示装置
US6631039B2 (en) Optical unit and projector using the same
JP6232867B2 (ja) プロジェクター
JP4311377B2 (ja) 光学装置、プロジェクタ、および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01995746A (zh) 投影机及其制造方法
JP5245936B2 (ja) プロジェクター
CN107966873A (zh) 光源装置及投影机
JP2005084596A (ja) 光学装置、光学変換素子姿勢調整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
CN101806992B (zh) 光学装置和投影机
US6869186B2 (en) Optical device and projector
JP6623693B2 (ja) 投写光学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JP2006106410A (ja) プロジェクタ
US11287731B2 (en) Optical module and projector
JP2012022118A (ja) プロジェクター
JP2007256437A (ja) プロジェクタ
JP2002350977A (ja) プロジェクタ
CN101154022A (zh) 光学部件用壳体及投影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