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89507B -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 - Google Patents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89507B
CN102689507B CN201210077975.5A CN201210077975A CN102689507B CN 102689507 B CN102689507 B CN 102689507B CN 201210077975 A CN201210077975 A CN 201210077975A CN 102689507 B CN102689507 B CN 1026895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printing
curable inks
image
light cur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7797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89507A (zh
Inventor
近藤隆光
高桥透
棚濑和义
和田启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6895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895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895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895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7/00After-treatment of prints, e.g. heating, irradiating, setting of the ink, protection of the printed stock
    • B41M7/0081After-treatment of prints, e.g. heating, irradiating, setting of the ink, protection of the printed stock using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r waves, e.g. ultraviolet radiation, electron bea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41J11/002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 B41J11/0021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irradiation
    • B41J11/00214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irradiation using UV radi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21Ink je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 B41J2/2132Print quality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dot disposition, e.g. for reducing white stripes or banding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印刷装置、印刷方法以及程序。在喷出光固化性油墨而在介质上形成图像时,边缘附近与其他部分相比特别隆起(厚堆现象),感觉印刷图像比实际厚(厚堆感)。本发明的印刷装置具备:喷嘴,其向介质喷出一旦照射光则固化的光固化性油墨;和照射部,其向喷落在上述介质上的上述光固化性油墨照射上述光,在通过涂敷上述光固化性油墨而在上述介质上印刷图像时,按照以比本应涂敷在与上述图像的外框相比靠近内侧的区域的油墨量少的油墨量在上述介质上涂敷上述光固化性油墨的方式,并从上述喷嘴喷出上述光固化性油墨,并从上述照射部向上述图像照射上述光,使上述光固化性油墨固化。

Description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刷装置、印刷方法以及程序。
背景技术
公知有喷出由于光(例如紫外光(UV)、可见光等)的照射而固化的光固化性油墨(例如UV油墨)的印刷装置。在这样的印刷装置中,在从喷嘴向介质喷出UV油墨后,使光照射形成于介质的点。由此,点固化而定影在介质上(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158793号公报
由于光固化性油墨难于浸透介质,因此,若使用光固化性油墨来印刷图像,则例如与使用浸透性油墨(例如水性油墨)来印刷图像的情况相比,构成印刷图像的点隆起而形成。
而且,本申请的发明者发现在使用光固化性油墨并以喷墨方式印刷图像的情况下,印刷图像的边缘附近与其他部分相比出现特别隆起的现象(厚堆现象)。并且,发现若在由于厚堆现象而使光仅在印刷图像的一部分发生镜面反射的状态下识别印刷图像,则印刷图像看起来是立体的,感觉印刷图像比实际厚,成为使印刷图像的画质恶化的原因。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以提高使用光固化性油墨并以喷墨方式进行印刷的图像的画质为目的。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主要发明的特征在于,具备:向介质喷出一旦照射光则固化的光固化性油墨的喷嘴和对喷落在上述介质上的上述光固化性油墨照射上述光的照射部,在通过涂敷上述光固化性油墨而在上述介质上印刷图像时,按照以比本应涂敷在与上述图像的外框相比靠近内侧的区域的油墨量少的油墨量在上述介质上涂敷上述光固化性油墨的方式,从上述喷嘴喷出上述光固化性油墨,并从上述照射部向上述图像照射上述光以使上述光固化性油墨固化。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可通过本说明书以及附图的记载而变得明确。
附图说明
图1A是使用UV油墨在介质上印刷图像后的印刷图像的说明图。图1B是图1A的以虚线所示的区域(边缘附近)的厚度的测定值的图表。
图2A是从上观察图1A的印刷图像的图。图2B是光在图2A的印刷图像的一部分发生了镜面反射后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3A~图3C是本实施方式的概要的说明图。图3A是实施了用于抑制厚堆现象的间隔剔除处理后的图像数据上的全涂图像的说明图。图3B是图3A的以虚线表示的区域的图像数据(像素数据)的说明图。图3C是根据图3B的图像数据而在介质上形成的点的说明图。
图4是打印机1的整体结构的框图。
图5是打印机1的整体结构的说明图。
图6是测试图案的说明图。
图7是计算机110的打印驱动程序的功能的说明图。
图8是图7的间隔剔除处理的流程图。
图9A~图9D是间隔剔除处理时的图像数据的说明图。
图10是全涂图像的边缘附近的厚度的测定值的图表。
图11A以及图11B是其他的间隔剔除处理时的图像数据的说明图。
图12是打印驱动程序的其他处理的说明图。
图13A以及图13B是在半色调处理前进行间隔剔除处理时的图像数据的说明图。
图14是其他测试图案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说明书以及附图的记载,至少明确以下事项。
明确一种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喷嘴,该喷嘴向介质喷出一旦照射光则固化的光固化性油墨;和照射部,该照射部对喷落在上述介质上的上述光固化性油墨照射上述光,在通过涂敷上述光固化性油墨而在上述介质上印刷图像时,按照以比本应涂敷在与上述图像的外框相比靠近内侧的区域上的油墨量少的油墨量在上述介质上涂敷上述光固化性油墨的方式,从上述喷嘴喷出上述光固化性油墨,并从上述照射部向上述图像照射上述光以使上述光固化性油墨固化。
根据该印刷装置,能够使采用光固化性油墨并以喷墨方式进行印刷的图像的画质提高。
优选根据上述图像的线宽来决定涂敷在上述介质上的上述油墨量。由于厚堆现象根据线宽而不同,因此适合的油墨量根据线宽而不同。
优选根据上述线宽来决定上述外框的宽度。因为适合的外框的宽度根据线宽而不同。
优选在上述介质上印刷测试图案,并根据测试图案的检查结果来决定上述油墨量。由此,能够决定适合的油墨量。
优选在不具有油墨接受层的介质上印刷上述图像。在针对这种没有油墨吸收性的介质,使用光固化性油墨并以喷墨方式印刷图像的情况下是特别有效的。
明确一种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印刷方法是使用了向介质喷出一旦照射光则固化的光固化性油墨的喷嘴和对喷落在上述介质上的上述光固化性油墨照射上述光的照射部的印刷方法,在通过涂敷上述光固化性油墨而在上述介质上印刷图像时,按照以比本应涂敷在与上述图像的外框相比靠近内侧的区域上的油墨量少的油墨量在上述介质上涂敷上述光固化性油墨的方式,从上述喷嘴喷出上述光固化性油墨,并从上述照射部向上述图像照射上述光以使上述光固化性油墨固化。
根据该印刷方法,能够使采用光固化性油墨并以喷墨方式进行印刷的图像的画质提高。
明确一种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使下述印刷装置实现如下功能:在通过涂敷下述光固化性油墨来在介质上印刷图像时,按照以比本应涂敷在与上述图像的外框相比靠近内侧的区域的油墨量少的油墨量在上述介质上涂敷下述光固化性油墨的方式,从上述喷嘴喷出下述光固化性油墨的功能和从上述照射部向上述图像照射上述光以使下述光固化性油墨固化的功能,其中,上述印刷装置具备:向上述介质喷出一旦照射光则固化的光固化性油墨的喷嘴和对喷落在上述介质上的上述光固化性油墨照射上述光的照射部。
根据该程序,能够使采用光固化性油墨并以喷墨方式印刷的图像的画质提高。
概要
厚堆现象、厚堆感
由于塑料膜片等介质具有难于吸收油墨的性质,因此,在这种介质上以喷墨方式进行印刷时,有时使用UV油墨来作为光固化性油墨。UV油墨是具有若照射紫外线则固化的性质的油墨。通过使UV油墨固化来形成点,即使对于不具有油墨接受层且没有油墨吸收性的介质也能够进行印刷。
但是,由于以UV油墨形成的点在介质的表面隆起,因此若使用UV油墨在介质上形成印刷图像,则在介质表面形成凹凸。而且,在印刷图像为全涂图像的情况下,印刷图像具有厚度。
图1A是使用UV油墨在介质上印刷图像后的印刷图像的说明图。
由于UV油墨很难浸透介质,因此若使用UV油墨印刷图像,则点隆起而形成。若印刷全涂那样的图像(全涂图像),则由于以UV油墨形成的点填满规定的区域,因此在介质上形成具有厚度的印刷图像。例如,在介质上印刷文字时,在介质上形成具有厚度的文字图像(全涂图像的一个例子)。使用UV油墨印刷的印刷图像的厚度为几μm左右。
图1B是图1A的以虚线表示的区域(边缘附近)的厚度的测定值的图表。图表的横轴表示介质的位置,纵轴表示点的高度(印刷图像的厚度)。此外,印刷图像是以10ng的油墨重量形成点,且以720×720dpi的印刷分辨率进行全涂的图像。印刷图像的厚度是使用三丰公司制的无停止CNC视像测量机QuickVisionStreamplus来测定的。如图所示,该印刷图像为5μm左右的厚度。
图表中的位置X表示印刷图像的最外侧的位置。换句话说,位置X表示印刷图像的边缘(轮郭)的位置。另外,图表中的位置A表示印刷图像的边缘附近的最厚位置(最高的位置)。换句话说,位置A表示印刷图像的边缘附近的突出部分的位置。
位置A位于距位置X约200μm左右的内侧。在从位置X至位置A之间(图中的区域B),以印刷图像越靠近印刷图像的内侧越渐渐变厚的方式倾斜。在图表中纵和横的刻度不一致,但实际上在图表中的区域B中,以不足3°的角度倾斜。另外,在与位置A相比靠近印刷图像的内侧的区域(图中的区域C)中,印刷图像越靠内侧越渐渐变薄,成为与厚度达到5μm左右几乎一样的厚度。
在本件说明书中,如图表中的位置A所示,将边缘附近与其他部分相比特别隆起的现象称作“厚堆现象”。该厚堆现象是使用UV油墨并以喷墨方式印刷图像时产生的特有的现象。
产生厚堆现象的机理并不明确,但大致可按照如下方式考虑。虽然UV油墨与浸透性油墨相比粘度较高,但具有能够以喷墨方式从喷嘴喷出的程度的流动性(这样,需要能够从喷嘴喷出的程度的流动性这一点是与在制版印刷中使用的油墨不同的特有的性质)。UV油墨在喷落至介质上后,直到紫外线照射至完全地固化的期间还具有流动性。认为受到喷落后的流动性的影响,在印刷图像的边缘附近产生了厚堆现象。
图2A是从上观察图1A的印刷图像的图。图2B是光在图2A的印刷图像的一部分发生镜面反射后的状态的说明图。在图2B中,将在印刷图像的内侧发光而被识别的部分表示成白色。
由于在印刷图像的中央部分厚度几乎一样,因此能够得到一样的光泽性。但是,由于在印刷图像的边缘附近厚度不一样,因此不能得到一样的光泽性。
在边缘附近,由于厚堆现象,印刷图像不具有一样的厚度,在与印刷图像的边缘(轮郭)相比靠近内侧形成沿边缘的突出部分。其结果,如图2B所示,印刷图像的一部分通过光的反射角情况沿边缘发光而被识别。根据观察者的眼睛、光源以及印刷图像的位置关系、角度,在图1B的倾斜区域发生了镜面反射的光进入观察者的眼睛,如图2B所示那样,印刷图像被识别。
如图2B所示,若观察到印刷图像的一部分沿边缘发光,则感觉印刷图像整体是立体的。例如,像根据计算机图形学(ComputerGraphics)而在显示器上将三维物体作为二维图像来明亮地显示物体的一部分的亮度时那样(例如像利用光线追踪法将三维物体作为二维图像显示时那样),会感觉印刷图像是立体的。其结果,尽管实际为5μm左右的厚度,但印刷图像的观察者也会感觉是在5μm以上那样厚。
在本说明书中,将因为厚堆现象而感觉印刷图像比实际厚的情况称为“厚堆感”。“厚堆感”的课题是使用UV油墨并以喷墨方式印刷图像时产生的特有的课题。
此外,基于通常的制版印刷(苯胺印刷、胶印印刷等)的印刷图像与使用了UV油墨的印刷图像相比,几乎没有厚度。因此,在基于通常的制版印刷的印刷图像中,不产生“厚堆现象”,也不产生“厚堆感”这样的课题。另外,使油墨浸透于介质来进行印刷的印刷图像也几乎没有印刷图像的厚度。因此,使油墨浸透于介质来进行印刷的印刷图像既不产生“厚堆现象”,也不产生“厚堆感”这样的课题。这样,厚堆现象、厚堆感是使用UV油墨并以喷墨方式来印刷图像后产生的特有的现象、课题。
本实施方式的概要
图3A~图3C是本实施方式的概要的说明图。图3A是实施了用于抑制厚堆现象的间隔剔除处理后的图像数据上的图像的说明图。图3B是图3A的以虚线表示的区域的图像数据(像素数据)的说明图。图3C是根据图3B的图像数据在介质上形成的点的说明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保留图像的外框且间隔剔除图像的内侧的像素从而抑制厚堆现象。此外,“间隔剔除”或者“间隔剔除处理”意味着以比本应涂敷在介质上的油墨量少的油墨量涂敷油墨(形成点),或以这样形成点的方式加工图像数据。如后所述,间隔剔除处理包含:在本应形成点的像素上不形成点、形成比本应形成点的大小还小的点。
在图3B中,以粗线表示了利用间隔剔除处理转换了像素数据的像素。在图3B以及图3C中,将“外框行”设为3行,将“间隔剔除行”设为2行进行间隔剔除处理。“间隔剔除行”是实施了间隔剔除处理的行。因此,“间隔剔除行数”是表示实施间隔剔除处理的区域的宽度的值。“外框行”是位于间隔剔除行的外侧的行。因此,“外框行数”是表示实施间隔剔除处理的区域的外侧的区域亦即外框的宽度的值。外框行数、间隔剔除行数利用后述的检查工序而被决定为适合的值。
在图3C中,由于不在间隔剔除行的区域记载点,因此,不涂敷UV油墨而成为缝隙,但实际上,UV油墨喷落在介质上后,UV油墨在介质上湿润扩展,从而在间隔剔除行的区域也涂敷有UV油墨。由此,即便像图3A所示那样在图像数据上留有缝隙,印刷在介质上的印刷图像也成为被UV油墨全涂的图像。
通过本实施方式的间隔剔除处理,涂敷在印刷图像的边缘附近的油墨量减少,图1B的位置A的高度变低。由此,能够抑制厚堆现象、厚堆感。
基本的构成
首先,对用于实现间隔剔除处理的印刷装置的基本的构成进行说明。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是用于在介质上印刷实施了间隔剔除处理的图像的装置。例如,由以下说明的打印机1和安装了打印驱动程序的计算机110构成的装置(系统)相当于印刷装置。而且,打印机1的控制器10和计算机110构成用于控制印刷装置的控制部。
图4是打印机1的整体结构的框图。图5是打印机1的整体结构的说明图。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是所谓的行式打印机。其中,打印机1也可以不是行式打印机,而是所谓的串行打印机(在能够沿纸宽方向移动的滑架上安装有打印头的打印机)。
打印机1具有控制器10、输送单元20、打印头单元30、照射单元40和传感器组50。从作为印刷控制装置的计算机110接收了印刷数据的打印机1通过控制器10对各单元(输送单元20、打印头单元30、照射单元40等)进行控制。
控制器10是用于控制打印机1的控制装置。控制器10根据存储于存储器11中的程序,对各单元进行控制。而且,控制器10根据从计算机110接收到的印刷数据,对各单元进行控制,并在介质S上印刷图像。在控制器10中输入传感器组50检测出的各种检测信号。
输送单元20是用于在输送方向上输送介质S(例如,纸、膜片等)的单元。该输送单元20具有输送马达(未图示)和上游侧辊21以及下游侧辊22。若未图示的输送马达旋转,则上游侧辊21以及下游侧辊22旋转,卷状的介质S在输送方向上被输送。
打印头单元30是用于向介质S喷出油墨的单元。打印头单元30具有喷出青色油墨的青色打印头组31C、喷出品红色油墨的品红色打印头组31M、喷出黄色油墨的黄色打印头组31Y以及喷出黑色油墨的黑色打印头组31K。各打印头组具备在纸宽方向(在图5中垂直纸面的方向)上排列的多个打印头,各打印头具备在纸宽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喷嘴。由此,各打印头组能够一次形成与纸宽对应的点。若从打印头单元30朝向在输送方向上输送中的介质S喷出油墨,则在介质S的印刷面上形成二维的印刷图像。
在本实施方式中,从打印头单元30的各喷嘴喷出UV油墨。UV油墨是具有若照射紫外光则固化的性质的油墨。此外,UV油墨与用于在介质上浸透来进行印刷的浸透性油墨相比,具有粘度较高的性质。因此,即便假设在普通纸上进行印刷时,UV油墨与浸透性油墨相比,也难于被介质吸收。UV油墨使点固化从而定影在介质上,因此即便假设为不具有油墨接受层且没有油墨吸收性的介质,也能够进行印刷。
照射单元40是用于对喷出在介质S上的UV油墨照射紫外光的单元。照射单元40具有初步固化用照射部41和正式固化用照射部42。
初步固化用照射部41被设置在印刷区域的输送方向下游侧(打印头单元30的输送方向下游侧)。初步固化用照射部41照射使UV油墨的表面固化(初步固化)程度的强度的紫外光,以使喷落在介质S上的UV油墨彼此不渗透。例如,采用LED(发光二极管)等作为初步固化用照射部41。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一个初步固化用照射部被设置在打印头单元30的输送方向下游侧,但也可以在4个打印头组的每一个的输送方向下游侧设置初步固化用照射部。
正式固化用照射部42设置在初步固化用照射部41的输送方向下游侧。正式固化用照射部42照射能够使介质上的UV油墨正式固化(完全固化)的强度的紫外光。例如,采用UV灯等作为正式固化用照射部42。
在进行印刷时,控制器10使输送单元20沿输送方向输送介质S。而且,控制器10一边使介质S输送一边使打印头单元30喷出UV油墨从而在介质上形成点,并且从初步固化用照射部41照射紫外线,使由UV油墨形成的点初步固化,从正式固化用照射部42照射紫外线从而使点完全固化。
计算机110与打印机1以能够通信的方式连接,为了使打印机1印刷图像,向打印机1输出与印刷的图像对应的印刷数据。
在计算机110上安装有打印驱动程序。打印驱动程序是用于使从应用程序输出的图像数据转换成印刷数据的程序。该打印驱动程序被存储于CD-ROM等记录介质(计算机能够读取的记录介质)。打印驱动程序也能够经由网络下载到计算机110中。
间隔剔除处理
检查工序
在进行间隔剔除处理前,需要预先决定外框行数、间隔剔除行数。因此,由打印机1印刷外框行数、间隔剔除行数分别不同的测试图案。通过从其中选择最佳画质的测试图案,来决定适合间隔剔除处理的外框行数和间隔剔除行数。
图6是测试图案的说明图。打印机1在介质上印刷如图所示的多个测试图案。
各测试图案由矩形图案、外框行数的显示、间隔剔除行数的显示构成。虽未图示,但对矩形图案实施了间隔剔除处理。针对矩形图案的间隔剔除处理的外框行数、间隔剔除行数如显示在每一个矩形图案的下方的数字所示。
图中的左上的矩形图案(外框行数为零、间隔剔除行数为零的矩形图案)是在保持原样的状态下印刷全涂图像的图案。换句话说,左上的矩形图案是未实施间隔剔除处理的印刷图像。通常,在左上的矩形图案上产生厚堆现象,左上的矩形图案与实际的厚度相比被感觉为较厚。
越是图中的右侧的矩形图案,间隔剔除行越宽。
若间隔剔除行过窄,则存在几乎不能抑制厚堆现象的问题。该情况下,存在在矩形图案的内侧沿边缘的光泽被识别,留有厚堆感的问题。像这样留有厚堆感的矩形图案中的间隔剔除行数不能说是最佳的行数。另一方面,若间隔剔除行过宽,则虽未图示,但在矩形图案的内侧缝隙(间隔剔除行)也被识别。这种矩形图案中的间隔剔除行数使画质降低,因此也不能说是最佳的行数。根据该理由,形成多个改变了间隔剔除行数的测试图案。
另外,在图中的上下矩形图案中,外框行数不同。这是因为考虑到由于在厚堆现象中,在与印刷图像的边缘相比靠近内侧存在最厚位置,因此厚堆现象的抑制程度根据外框行数而不同。换句话说,是因为考虑到即便间隔剔除行数相同,厚堆现象的抑制程度也根据间隔剔除行的位置的不同而不同。根据该理由,形成有多个改变了外框行数的测试图案。
另外,也分别形成有线宽不同的测试图案。例如,图中的上侧4排测试图案成为8mm正方形的矩形图案,但在图中的下侧还形成有6mm正方形的矩形图案。这是因为考虑到外框行、间隔剔除行的最佳行数根据线宽的不同而不同。例如,由于在线宽较细的情况下向介质涂敷的油墨量较少,因此,与线宽较粗的情况相比,厚堆现象变小,能够减少间隔剔除行数。根据该理由,也形成有多个线宽不同的测试图案。
检查者观察每一个矩形图案,选择没有厚堆感且在内侧没有缝隙(不能够识别间隔剔除行)的矩形图案。换句话说,检查者观察矩形图案的“光泽”和“颜色”这两者,选择最佳的矩形图案。若有多种线宽的测试图案,则检查者按照每一种线宽选择最佳的矩形图案。然后,将与选择出的测试图案对应的外框行数、间隔剔除行数输入计算机110,并存储于计算机110的存储装置或者打印机1的存储器11。
根据以上的检查工序,计算机110的存储装置或者打印机1的存储器11中存储按照每一种线宽使外框行数和间隔剔除行数对应的表。在若介质不同则厚堆现象不同的情况下,还可以按照每一种介质来准备表。
此外,最佳的测试图案的选择方法不限于检查者的感官检查。
例如,可以检测矩形图案的厚度,并根据检测结果选择最佳的测试图案。在矩形图案的厚度的测定中,能够使用在图1B的测定中所使用的三丰公司制的无停止CNC视像测量机QuickVisionStreamplus。而且,若从多个矩形图案的每一个测定结果中,选择图1B的位置A所示那样边缘附近与比其他部分相比不隆起的矩形图案,或边缘附近的最高厚度在以其他部分的平均厚度为基准的规定范围内的测试图案,则能够选择没有厚堆感的矩形图案。此外,若选择在矩形图案的内侧没有极端薄的部分的矩形图案,则能够选择在内侧没有缝隙(不能识别间隔剔除行)的矩形图案。在欲根据矩形图案的厚度的测定结果而选择最佳的测试图案的情况下,例如可以求得边缘附近的多个测定点的平均值和偏差(标准偏差),并根据平均值和偏差选择最佳的测试图案。
另外,作为其他的选择方法,可以检测来自矩形图案的镜面反射光,并测定镜面反射光的被检测出的行的宽度。换句话说,可以根据图2B所示的镜面反射光的行的宽度的测定值,选择无厚堆感的矩形图案。该选择方法的情况下,可以与镜面反射光的检测不同,利用扫描仪等读取矩形图案的图像,并进行图像解析,从而选择在内侧没有缝隙(不能够识别间隔剔除行)的矩形图案。
上述的检查工序可以在打印机1的制造工厂中进行,也可以在打印机1的使用者处进行。
印刷工序
若打印机1的使用者若对在应用程序上描绘出的图像的印刷进行指示,则计算机110的打印驱动程序起动。打印驱动程序从应用程序接收图像数据,将其转换成打印机1能够解读的形式的印刷数据,并向打印机输出印刷数据。在把来自应用程序的图像数据转换成印刷数据时,打印驱动程序进行分辨率转换处理、颜色转换处理、半色调处理等。而且,本实施方式的打印驱动程序进行上述的间隔剔除处理。
图7是计算机110的打印驱动程序的功能的说明图。
分辨率转换处理是将从应用程序输出的图像数据(文本数据、影像数据等)转换成在介质上印刷的分辨率(印刷分辨率)的处理。例如,在指定印刷分辨率为720×720dpi的情况下,将从应用程序接收的向量形式的图像数据转换成720×720dpi分辨率的位图形式的图像数据。分辨率转换处理后的图像数据的各像素数据是通过RGB颜色空间表示的多级灰度(例如256级灰度)的RGB数据。
颜色转换处理是将RGB数据转换成通过CMYK颜色空间表示的CMYK数据的处理。此外,CMYK数据是与打印机具有的油墨的颜色对应的数据。该颜色转换处理根据使RGB数据的灰度值与CMYK数据的灰度值对应的表(颜色转换查找表LUT)进行。此外,颜色转换处理后的像素数据是通过CMYK颜色空间表示的256级灰度的CMYK数据。
半色调处理是将高灰度数的数据转换成打印机能够形成的灰度数的数据的处理。例如,通过半色调处理,将表示256级灰度的数据转换成表示2级灰度的1位数据。在半色调处理后的图像数据中,1位的像素数据按照每一像素对应。1位的像素数据成为表示点的有无的数据。此外,也可以将像素数据设为2位数据,像素数据不仅表示点的有无,还表示点的大小。在任何情况下,半色调处理后的像素数据成为表示应在介质上形成的点的数据。
如图3B所示,间隔剔除处理是将表示图像的边缘附近的形成点的像素数据转换成表示不形成点的像素数据的处理。
图8是图7的间隔剔除处理的流程图。图9A~图9D是图像数据的说明图。图9A是半色调处理后的图像数据的说明图。这里,1位的像素数据与每个像素建立关联。另外,在图像数据中包含12×12像素的全涂图像。这里,仅对黑色的图像数据进行说明,但对其他颜色的图像数据也进行相同的处理。
打印驱动程序针对半色调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参照图9A)实施边缘提取处理,提取位于图像的轮郭的边缘像素(图8:S001)。这里,图9B的粗框所示的像素作为边缘像素而被提取。
接下来,打印驱动程序根据X方向或者Y方向的边缘像素彼此的间隔来决定图像的线宽(图8:S002)。这里,打印驱动程序根据图9B的粗框所示的边缘像素的间隔,将线宽决定为12像素。此外,在边缘像素的间隔在X方向(图中的横向)和Y方向(图中的纵向)不同的情况下,根据较狭一方的间隔决定线宽。是因为在根据较宽一方的间隔来决定线宽的处理中,例如在图像为横向较长的线的情况下,会误决定线宽。
接下来,打印驱动程序根据线宽来决定外框行数以及间隔剔除行数(图8:S003)。在上述的检查工序中,使线宽与外框行数以及间隔剔除行数对应的表被存储于计算机110中,因此,打印驱动程序根据该表来决定外框行数以及间隔剔除行数。这里,将外框行数决定为“2”,将间隔剔除行数决定为“1”。
接下来,打印驱动程序根据决定出的外框行数以及间隔剔除行数来决定间隔剔除像素(图8:S004)。这里,由于外框行数为“2”,间隔剔除行数为“1”,因此图9C的以粗框表示的像素为间隔剔除像素。如图所示,表示形成点的像素数据“1”与间隔剔除像素对应。
接下来,打印驱动程序将与间隔剔除像素对应的像素数据从“1”转换为“0”(图8:S005)。换句话说,打印驱动程序将表示形成点的像素数据“1”转换成表示不形成点的像素数据“0”。这里,图9D的以粗框表示的间隔剔除像素的像素数据从“1”转换成“0”。
计算机110对间隔剔除处理后的2级灰度的像素数据附加控制数据来生成印刷数据,并将印刷数据发送至打印机1(参照图7)。打印机1根据印刷数据所包含的控制数据对各单元进行控制,并且根据各像素数据,使UV油墨从打印头单元30的各喷嘴喷出,从而在介质上印刷图像。
打印机1根据图9D所示的像素数据,按照像素数据从打印头单元的各喷嘴喷出UV油墨,在介质上形成点。换句话说,将外框行设为2行、将间隔剔除行设为1行而实施了间隔剔除处理的图像印刷在介质上。换句话说,通过在图像的内侧以比本应涂敷的油墨量少的油墨量涂敷UV油墨,来印刷图像。
在间隔剔除行的像素上不形成点,但若设定适当的外框行数、间隔剔除行数,则在照射紫外线而固化前,使UV油墨从邻接区域(外框行的区域、比间隔剔除行靠近内侧的区域)湿润扩展,从而利用UV油墨全涂间隔剔除行的区域。
而且,打印机1从初步固化用照射部41以及正式固化用照射部42朝向图像照射紫外线。由此,利用UV油墨形成的图像固化,印刷图像定影在介质上。
图10是图像的边缘附近的厚度的测定值的图表。实线的图表是表示实施了间隔剔除处理后的测定值。虚线的图表是表示未实施间隔剔除处理时的测定值,是与图1B相同的图表。此外,印刷图像是以10ng的油墨重量形成点,且以720×720dpi的印刷分辨率进行全涂的图像。印刷图像的厚度是使用三丰公司制的无停止CNC视像测量机QuickVisionStreamplus测定的。另外,间隔剔除处理将外框行设为3行,将间隔剔除行设为1行。
在实施了间隔剔除处理的情况下,抑制了在产生厚堆现象的位置A的与其他部分相比突出较大的厚堆现象。另外,也不产生由实施了间隔剔除处理而导致的缝隙。因此,即便观察印刷图像,也不产生厚堆感,且识别不出缝隙。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图像的内侧,以比本应涂敷的油墨量少的油墨量印刷图像。由此,抑制厚堆现象,从而抑制观察印刷图像时的厚堆感。
其他实施方式
其他的间隔剔除处理1(像素数据为2位的情况)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本应形成点的像素上以不形成点的方式来进行间隔剔除处理,从而抑制了厚堆现象。但并不限于此。
图11A是半色调处理后的图像数据的说明图。这里,半色调处理后的像素数据不是1位数据而是2位数据。对于2位的像素数据而言,“00”表示不形成点,“01”表示形成小点,“10”表示形成中点,“11”表示形成大点。
图11B是间隔剔除处理后的图像数据的说明图。这里,以粗框表示的间隔剔除像素的像素数据从“11(大点)”被转换为“01(小点)”。换句话说,以形成与本应形成的大小相比变为较小的点的方式转换像素数据。
即便是这样的间隔剔除处理,也在图像的内侧以比本应涂敷的油墨量少的油墨量印刷图像。由此,抑制厚堆现象,从而抑制观察印刷图像时的厚堆感。
其他的间隔剔除处理2(在半色调处理前进行间隔剔除处理)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针对半色调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实施间隔剔除处理。换句话说,针对表示点的形成状态的图像数据实施间隔剔除处理。但并不限于此。
图12是打印驱动程序的其他处理的说明图。如图所示,间隔剔除处理在颜色转换处理后、半色调处理前进行。
图13A是半色调处理前的图像数据的说明图。因为是颜色转换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因此,按照每一像素与表示256级灰度的8位的图像数据对应。这里,对于像素数据而言,“0”表示白,“255”表示黑,值越大表示越浓的灰。
图13B是间隔剔除处理后的图像数据的说明图。这里,以粗框表示的间隔剔除像素的像素数据从“255(黑)”被转换为“127(灰)”。
若针对这样的间隔剔除处理后的图像数据进行半色调处理,并根据半色调处理后的图像数据,打印机1印刷图像,则在图像的内侧以比本应涂敷的油墨量少的油墨量印刷图像。由此,抑制厚堆现象,从而抑制观察印刷图像时的厚堆感。
其他的测试图案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形成了矩形图案。但并不限于此。
图14是其他测试图案的说明图。在本实施方式中,替换矩形图案,将文字图像作为全涂图像进行印刷。这样,在检查工序中,可以在介质上印刷文字图像,并对印刷的文字图像的厚堆感、画质进行评价,从而决定最佳的外框行数、间隔剔除行数。此外,优选与在上述的测试图案中形成多个线宽不同的测试图案的情况相同,即便在以文字图像形成测试图案的情况下,也形成多个不同的文字尺寸的测试图案。该情况下,存储按照每个文字尺寸使外框行数和间隔剔除行数对应的表。
其他实施方式
上述的实施方式是用于容易理解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并不用于限定解释本发明。能够不脱离其主旨地对本发明进行变更、改进,而且本发明当然包含其等价物。
全涂图像
上述的间隔剔除处理前的图像数据上的全涂图像是在全部的像素上形成点的图像。但并不限于此。全涂图像是以用油墨全涂介质的规定的区域为目的的图像即可,可以包含一部分不形成点的像素。
行式打印机
上述的打印机1是所谓的行式打印机,相对于固定的打印头输送介质,在介质上形成沿输送方向的点列。然而,打印机1并不限于行式打印机。例如可以是在能够在主扫描方向上移动的滑架上设置了打印头的打印机,并且是交替地反复进行从移动中的打印头喷出UV油墨并形成沿主扫描方向的点列的点形成动作和输送介质的输送动作的打印机(所谓的串行打印机)。
在该串行打印机的情况下,能够以比喷嘴间距窄的间隔形成点列。换句话说,与喷嘴间距相比能够提高印刷分辨率。因此,上述的图像数据的分辨率可以不是与喷嘴间距相同的分辨率,而是比喷嘴间距高的分辨率。
计算机110的处理
上述的计算机110进行分辨率转换处理、颜色转换处理、半色调处理、间隔剔除处理等。但也可以由打印机1一方进行这些处理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在以打印机一方代替进行计算机110所进行的间隔剔除处理的情况下,能够由打印机1单体将实施了间隔剔除处理的图像印刷至介质上,因此打印机1单体相当于“印刷装置”。
附图符号说明
1...打印机(行式打印机);10...控制器;11...存储器;20...输送单元;21...上游侧辊;22...下游侧辊;30...打印头单元;31C...青色打印头组;31M...品红色打印头组;31Y...黄色打印头组;31K...黑色打印头组;40...照射单元;41...初步固化用照射部;42...正式固化用照射部;50...传感器组;110...计算机。

Claims (6)

1.一种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喷嘴,该喷嘴向介质喷出一旦照射光则固化的光固化性油墨;和
照射部,该照射部对喷落在所述介质上的所述光固化性油墨照射所述光,
在通过涂敷所述光固化性油墨而在所述介质上印刷图像时,
按照保留所述图像的外框且以比应涂敷在与所述图像的外框相比靠近内侧的区域的油墨量少的油墨量在所述介质上涂敷所述光固化性油墨的方式,从所述喷嘴喷出所述光固化性油墨,
并从所述照射部向所述图像照射所述光以使所述光固化性油墨固化,
在所述介质上印刷测试图案,并根据测试图案的检查结果来决定所述油墨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根据所述图像的线宽来决定涂敷在所述介质上的所述油墨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根据所述线宽来决定所述外框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不具有油墨接受层的介质上印刷所述图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不具有油墨接受层的介质上印刷所述图像。
6.一种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印刷方法是使用了向介质喷出一旦照射光则固化的光固化性油墨的喷嘴和对喷落在所述介质上的所述光固化性油墨照射所述光的照射部的印刷方法,
在通过涂敷所述光固化性油墨而在所述介质上印刷图像时,
按照保留所述图像的外框且以比本应涂敷在与所述图像的外框相比靠近内侧的区域的油墨量少的油墨量在所述介质上涂敷所述光固化性油墨的方式,从所述喷嘴喷出所述光固化性油墨,
并从所述照射部向所述图像照射所述光以使所述光固化性油墨固化,
在所述介质上印刷测试图案,并根据测试图案的检查结果来决定所述油墨量。
CN201210077975.5A 2011-03-22 2012-03-22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 Active CN1026895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63046A JP5764997B2 (ja) 2011-03-22 2011-03-22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1-063046 2011-03-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89507A CN102689507A (zh) 2012-09-26
CN102689507B true CN102689507B (zh) 2016-01-20

Family

ID=468553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77975.5A Active CN102689507B (zh) 2011-03-22 2012-03-22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960890B2 (zh)
JP (1) JP5764997B2 (zh)
CN (1) CN10268950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931524B1 (en) 2012-12-15 2020-04-15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Control of printing systems to apply treatment
JP6146084B2 (ja) * 2013-03-27 2017-06-1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方法
JP6303694B2 (ja) * 2014-03-26 2018-04-04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機能性膜のパターニング方法及び機能性膜
JP6968505B2 (ja) * 2018-05-17 2021-11-17 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塗布装置及びインク塗布方法
JP7068486B2 (ja) * 2018-09-27 2022-05-1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加飾部材製造装置及び加飾部材製造方法
JP2020052872A (ja) * 2018-09-28 2020-04-0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制御装置、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制御方法
JP6713570B2 (ja) * 2019-04-12 2020-06-24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装置、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方法及び印刷処理プログラム
JP7322549B2 (ja) * 2019-06-28 2023-08-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画像処理装置
JP7378262B2 (ja) * 2019-10-11 2023-11-13 スリーエム イノベイティブ プロパティズ カンパニー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ト方法、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ト装置
JP7464378B2 (ja) 2019-11-22 2024-04-09 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塗布制御装置及びインク塗布方法
JP2022081922A (ja) * 2020-11-20 2022-06-01 株式会社ミマキ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吐出位置データの生成方法、吐出位置データ生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4801486B (zh) * 2022-05-30 2023-03-24 深圳市国人光速科技有限公司 利用油墨流动性解决堵塞所致喷印缺陷的喷印工艺及系统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88861B2 (ja) * 2001-11-16 2008-05-21 リコープリンティング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制御装置及び画像記録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27284B2 (ja) * 1992-10-30 2001-11-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ヘッド
JPH08214167A (ja) * 1995-02-01 1996-08-20 Canon Inc 画像処理装置
JP3678301B2 (ja) 1998-11-24 2005-08-0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樹脂硬化型の二液を用い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2002086805A (ja) * 2000-09-20 2002-03-26 Ricoh Co Ltd 画像処理方法
US6561610B2 (en) 2000-10-05 2003-05-13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rinting with reduced outline bleeding
JP3994651B2 (ja) * 2000-10-05 2007-10-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3755434B2 (ja) 2001-01-23 2006-03-1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輪郭の滲みを抑制する印刷
JP2003156616A (ja) * 2001-11-20 2003-05-30 Seiko Epson Corp カラーフィル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液晶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04306392A (ja) * 2003-04-04 2004-11-04 Seiko Epson Corp 印刷装置、制御装置、印刷方法、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5041041A (ja) * 2003-07-25 2005-02-17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のためのエッジ処理
JP2005288905A (ja) 2004-03-31 2005-10-20 Fuji Photo Film Co Ltd 画像記録装置
JP2005324459A (ja) * 2004-05-14 2005-11-24 Canon Inc 画像処理方法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4093250B2 (ja) * 2004-06-04 2008-06-04 Tdk株式会社 オーバーコート積層体内に発熱体を備えた薄膜磁気ヘッド、該薄膜磁気ヘッドを備えたヘッドジンバルアセンブリ及び該ヘッドジンバルアセンブリを備えた磁気ディスク装置
EP1790475B1 (en) 2004-08-18 2017-07-19 Konica Minolta Medical & Graphic, Inc. Image recording method and image recording device
JP4827450B2 (ja) * 2005-07-15 2011-11-3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183778A (ja) * 2007-01-29 2008-08-14 Seiko Epson Corp 2次元コード印刷方法、そのプログラム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2010131911A (ja) * 2008-12-05 2010-06-17 Seiko Epson Corp 噴射方法、及び、噴射装置
JP5223658B2 (ja) * 2008-12-24 2013-06-26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5604790B2 (ja) * 2009-02-04 2014-10-1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方法及び印刷装置
JP5287323B2 (ja) 2009-02-12 2013-09-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方法
JP2010278714A (ja) * 2009-05-28 2010-12-09 Seiko Epson Corp 画像処理装置、印刷システム、画像処理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ープログラム
US9370942B2 (en) 2009-08-21 2016-06-21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Inkjet printer and inkjet printing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88861B2 (ja) * 2001-11-16 2008-05-21 リコープリンティング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制御装置及び画像記録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242766A1 (en) 2012-09-27
CN102689507A (zh) 2012-09-26
JP5764997B2 (ja) 2015-08-19
JP2012196910A (ja) 2012-10-18
US8960890B2 (en) 2015-0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89507B (zh)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
US8807698B2 (en) Inkjet printing apparatus and inkjet printing method
CN102815094B (zh) 印刷装置及印刷方法
JP2011037015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103847231B (zh) 打印装置以及打印方法
CN102689508B (zh) 印刷装置及印刷方法
CN102744972B (zh) 打印装置、打印方法
JP2009220357A (ja) 補正値設定方法、液体噴射装置、印刷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US8789908B2 (en)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storing image processing program
US20120038703A1 (en) Inkjet printing apparatus and inkjet printing method
JP2004521784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のバンディング補償方法及びバンディング補償システム
JP6141030B2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KR101803716B1 (ko) 화상처리장치 및 화상처리방법
JP2014168851A (ja)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US9855764B2 (en) Recording apparatus, recording system, and recording method
JP5802037B2 (ja) 画像記録方法
US20120268538A1 (en) Printing apparatus, printing method, and program
JP6704682B2 (ja) 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方法
JP4635818B2 (ja) 画像の濃度補正の実行可否の判定方法
JP2013166263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2013166263A5 (ja) 画像記録装置および画像記録方法
JP2012045784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JP2023138156A (ja) 液体吐出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15197817A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並びに、印刷物
JP2015223745A (ja) 画像補正パラメータの取得用代用基材の選定方法、画質評価用チャートの作製方法、及び画像補正パラメータの取得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