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75387A - 一种从黄芩中提取黄芩苷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从黄芩中提取黄芩苷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75387A
CN102675387A CN2011100659388A CN201110065938A CN102675387A CN 102675387 A CN102675387 A CN 102675387A CN 2011100659388 A CN2011100659388 A CN 2011100659388A CN 201110065938 A CN201110065938 A CN 201110065938A CN 102675387 A CN102675387 A CN 1026753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icalin
hours
hydrochloric acid
heated
ro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6593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75387B (zh
Inventor
任治军
杨刚
郑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JISHENGTA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JISHENGTA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JISHENGTA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JISHENGTA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06593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75387B/zh
Publication of CN1026753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753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753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753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从黄芩中提取黄芩苷的方法。本发明将活性炭纯化同酸沉纯化相结合,最终得到质量符合药典标准的黄芩提取物。该方法未使用任何有机溶剂,成本低,操作简单,适合于工业化大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从黄芩中提取黄芩苷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材的提取方法,尤其是一种从黄芩中提取黄芩苷的方法。
背景技术
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的功效。黄芩苷是黄芩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在药理上已证实具有抑菌、清热、降压、镇静、利尿、利胆、抗炎、抗变态反应、解毒、抗癌等作用。目前,黄芩苷已成功开发成黄芩苷片、黄芩苷胶囊用于治疗急慢性肝炎;此外,将黄芩苷与穿心莲内酯联用,也已成功开发成感咳双清胶囊,用于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支气管炎。由于黄芩苷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前景,因此对提取和纯化黄芩苷的方法进行研究非常有现实意义。
黄芩苷分子量为C21H18O11,是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其水溶性极小,具有一定的脂溶性。目前已报道的黄芩苷的提取纯化的方法很多,如水提酸沉法、醇提酸沉法、超滤法、微波提取法等[黄芩化学成分及黄芩苷提取方法研究进展,李彤彤等,天津药学2002年6月第14卷第3期,7-8页],另外,高速逆流色谱(HSCCC)、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等新技术在黄芩苷分离纯化中的应用也有报道[黄芩总黄酮的提取与黄芩苷的分离,周芳,武汉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11-14页]。
由于成本、规模、设备等原因,目前商业化生产仍是以传统的水提酸沉法为主。酸沉法是利用黄芩苷在碱性条件下易溶解,在酸性条件下易析出的性质对其进行分离纯化。然而,普通的水提酸沉法(酸沉时溶剂为水)黄芩提取物中黄芩苷含量并不高,周芳等[黄芩总黄酮的提取与黄芩苷的分离,周芳,武汉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53-55页]对黄芩水提物进行酸沉纯化研究,一次酸沉黄芩苷含量为39.98%,二次酸沉黄芩苷含量为40.02%,三次酸沉黄芩苷含量为43.17%,可以看到即使通过增加纯化次数也无法显著提高黄芩苷的含量。而现行2010版药典中对于黄芩提取物“含量测定”项中规定: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含量测定;按干燥品计,黄芩苷不得少于85.0%。CN1454899A公开了一种黄芩苷的水提酸沉工艺,该工艺需要将酸沉后所得沉淀在70-80℃保温静置12小时以上,该步骤能耗大,且所得产物中黄芩苷含量无法达到药典要求,必须再次纯化。
李成文等[黄芩苷提取工艺研究,中成药,2003年8月,25卷,第八期,666-669页]报道的水提酸沉工艺,将酸沉1次所得粗品经水洗后,再经醇洗,其黄芩苷的HPLC含量提高到了79%;胡上达等[黄芩提取工艺的优化,医药导报,2002年7月,第21卷第7期,438-439页]报道水提酸沉工艺,可使提取物的黄芩苷含量(HPLC含量)达到88.5%;CN101475618A公开了一种制备高纯度黄芩苷的方法,所得提取物的黄芩苷的含量较高(92%以上,但未说明是否是HPLC含量)。上述方法都必须在酸沉或洗涤过程中加入大量乙醇,虽然能提高产品中黄芩苷含量,但由于大量乙醇的使用,使生产成本和生产的安全风险都大大增加。
US6290995报道了一种在酸沉1次后加入活性炭进行纯化的方法,但我们通过重复该实验发现其产品收率很低。
因此,提供一种无有机溶剂特别是不涉及乙醇,生产成本低,更适合于工业化大生产,同时产品各项指标均符合药典标准的黄芩苷的提取方法变得十分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寻找一种生产成本低,未使用任何有机溶剂,适合于工业化大生产,产品各项指标均符合药典标准,并且产品质量进一步提升的从黄芩中提取黄芩苷的生产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由黄芩中提取黄芩苷的方法:步骤(1)为将黄芩切段或粉碎后用水提取,提取液过滤后用盐酸调成酸性进行第一次酸沉,静置,过滤、洗涤、干燥得黄芩苷粗品;步骤(2)为将粗品用水混悬,先后加入氢氧化钠、盐酸,调成弱酸性,再加入适量活性炭,搅拌加热后,过滤,滤液加入酸进行第二次酸沉,过滤、洗涤、干燥,得黄芩苷。其中所述活性炭用量为重量/体积百分比含量为0.8%-1.6%,优选1.2%;所述步骤(2)中粗品用水混悬后,先用氢氧化钠水溶液调pH值为7.0-7.5,再用盐酸调pH值为6.0-6.5,优选将步骤(2)中粗品加入10~15倍量水混悬后,加热到80℃,用20%氢氧化钠水溶液调pH为7.0~7.5,再用浓盐酸调pH为6.0~6.5;所述黄芩提取之前优选破碎成粒径在2000微米以下;所述步骤(1)中第一次酸沉后,静置4-22小时后,去除液体;优选步骤(1)中第一次酸沉后,将溶液静置4小时后,倾弃上层清液,再将剩余物继续静置12小时以上。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一种由黄芩中提取黄芩苷的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1)黄芩药材切段或粉后,第一次加10~15倍水,80-100℃加热1.5~2小时,第二次加8~10倍水,80-100℃加热1.5~2小时,过滤,提取液加热到70-90℃,盐酸调pH为1.5~2.0,70-90℃保温1~1.5小时进行第一次酸沉,静置4小时后,倾去上清液,剩余沉淀和少量液体继续静置12小时以上,过滤,水洗,干燥得粗品。
(2)粗品加入10~15倍量水混悬后,加热到70-90℃,用氢氧化钠水溶液调pH为7.0~7.5,再用盐酸调pH为6.0~6.5,加入重量/体积百分含量为0.8-1.6%的活性炭,加热、搅拌,沸腾0.5-1小时,过滤,滤液加热到70-90℃,用盐酸调pH为1.5~2.0,70-90℃保温30分钟-1小时进行第二次酸沉,静置2-4小时,过滤,水洗,干燥得黄芩苷。
本发明又进一步提供了一种由黄芩中提取黄芩苷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黄芩药材切段或粉碎至粒径2000微米以下,第一次加12倍水,100℃加热1.5小时,第二次加10倍水,100℃加热1.5小时,过滤,提取液加热到80℃,浓盐酸调pH为1.5,80℃保温1小时进行第一次酸沉,静置4小时后,倾去上清液,剩余沉淀和少量液体继续静置12小时以上,过滤,水洗,干燥得粗品。
(2)粗品加入10~15倍量水混悬后,加热到80℃,用20%氢氧化钠水溶液调pH为7.0,再用浓盐酸调pH为6.0,加入重量/体积百分含量为1.2%的活性炭,加热、搅拌,沸腾0.5小时,过滤,滤液加热到80℃,用盐酸调pH为1.5,80℃保温30分钟进行第二次酸沉,静置3小时,过滤,水洗,干燥得黄芩苷。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技术优势在于:
1、本发明的整个提制过程中,只使用水作为溶剂,无任何有机溶剂,生产安全系数高,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整个工艺中无需加入乙醇,通过2次酸沉就可以得到符合药典标准的产品。
2、本发明提制所得的黄芩提取物,经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黄芩苷的含量在85%以上,有关物质在10%以下,炽灼残渣在0.1%以下,符合现行药典标准,且经过工艺验证,产品质量稳定;此外,该方法收率相对于药材可稳定在8%以上。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验方案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所有最终产品均按照以下方法进行检测:
1、含量测定(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黄芩苷提取物质量标准):
对照品:购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纯度96.0%,批号110715-201016。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在60℃减压干燥6小时的黄芩苷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60μ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本品7mg,置250mL烧瓶中,加甲醇适量,置水浴回流提取30分钟,放冷,移至100mL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实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水-磷酸(47∶53∶0.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nm。理论板数按黄芩苷峰计算,应不低于2500。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测定,即得。
2、炽灼残渣测定:按照中国药典2010版附录IXJ方法测定。
3、有关物质测定方法:
取本品,加甲醇溶液并稀释制成每1mL中含0.27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适量,加甲醇稀释制成每1mL中含27μg的溶液,作为对照溶液。照含量测定项下的色谱条件,取对照溶液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调节检测灵敏度,使主成分色谱峰的峰高为记录仪满量程的20%~25%;再精密量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进样,记录色谱图至主成分峰保留时间的4倍。
(一)第一次酸沉静置方法筛选
发明人通过大量实验研究获知,在第一次酸沉过程中,静置时间较长,会使得部分杂质随着黄芩苷一起沉淀,产品含量有所降低,而酸沉时间较短可减少杂质的沉淀,但黄芩苷沉淀不紧密,且粒径较小,过滤时容易发生堵塞,这种情况在大生产时会经常遇到,且难以较好的解决。本发明通过大量实验研究获知将酸沉后的静置过程采用分步法,即在酸沉4小时后将上清液倾弃,再将沉淀和剩余少量液体继续静置12小时以上,所得沉淀更紧密,且粒径变大,过滤时较顺利,有效避免了堵塞的发生,使其更适合工业化大生产。其中部分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
实验一:黄芩药材200g,粉碎至粒径在2000微米以下,加水煎煮两次,合并煎煮液,过滤,滤液加热到80℃,搅拌下用浓盐酸调pH为1.5-2.0,80℃保温1小时,静置4小时,过滤,水洗,干燥得黄芩苷粗品,约28.5g。粗品加入15倍量(428mL)水混悬,加热到80℃,搅拌下用20%氢氧化钠调pH为7左右至粗品全溶,加入重量/体积百分含量为1%左右的活性炭,加热、搅拌,沸腾0.5小时,滤过。滤液加热到80℃,用浓盐酸调pH为1.5-2.0,80℃保温30min,静置4小时,过滤,水洗,干燥得黄芩苷。
实验二:第一次酸沉时静置12小时;活性炭纯化时分别加入重量/体积百分含量为1%、1.5%左右的活性炭,其余步骤均和实验一相同。
实验三:第一次酸沉时静置22小时;活性炭纯化时分别加入重量/体积百分含量为1%、1.5%左右的活性炭,其余步骤均和实验一相同。
实验四:第一次酸沉时静置4小时,倾去上清液,剩余沉淀和少量液体继续静置12小时,其余步骤均和实验一相同。
表1第一次酸沉静置方法筛选结果
Figure BSA00000454214500041
Figure BSA00000454214500051
分析及结论:由上述结果可知,静置4-22小时,产品含量都可以达到80%左右。但是可以看到实验二、三同实验一相比,随着酸沉后静置时间的加长,黄芩苷含量有所下降,即使将活性炭的用量加大至1.5%,有关物质也没有明显降低。实验四与实验一相比发现,粗品和最终所得黄芩提取物中黄芩苷含量、有关物质和炽灼残渣都没有明显差异,但是该方法克服了由于沉淀物沉淀时间较短,沉淀物不紧密且粒径较小,过滤较困难,以及黄芩苷损失较大,收率较低的缺点,更适合工业化大生产。
(二)活性炭用量筛选
实验过程:黄芩药材800g,粉碎至粒径在2000微米以下,加水煎煮两次,合并煎煮液,过滤,滤液加热到80℃,搅拌下用浓盐酸调pH为1.5-2.0,80℃保温1小时,静置4小时,倾去上清液,剩余沉淀和少量液体继续静置12小时,过滤,水洗,干燥得黄芩苷粗品。将粗品平均分为四份,每份约28.5g。每份加入15倍量水(428mL)混悬,加热到80℃,搅拌下分别用20%氢氧化钠调pH为7左右至粗品全溶,一份不加活性炭,其余三分分别加入粗品混悬液重量/体积百分含量为0.8%、1.2%、1.6%的活性炭,加热,搅拌,沸腾0.5小时,滤过。滤液加热到80℃,用浓盐酸调pH为1.5-2.0,80℃保温30min,静置3小时,过滤,水洗,干燥得黄芩苷。
表2活性炭用量筛选结果
Figure BSA00000454214500052
分析及结论:上述结果表明,不加入活性炭,产品中黄芩苷含量明显较低;当活性炭用量为0.8%时,黄芩苷的含量可以达到80%以上;当活性炭的用量增加到1.2%及以上时,黄芩苷的含量接近85%,且有关物质明显降低;但活性炭用量加大至1.6%时,产品收率开始降低。由此可知,活性炭的使用可以大大增加产品中黄芩苷含量,其优选用量为0.8%-1.6%,更优选用量为1.2%。
(三)粗品溶解条件筛选
本发明通过大量实验研究获知,在粗品纯化过程中加入活性炭前,可以通过加入氢氧化钠将溶液调成弱碱性,促进粗品的充分溶解,但由于黄芩苷在碱性条件下不稳定,活性炭纯化加热过程会导致产品收率和产品中黄芩苷含量的下降,但如果在调碱后再加入盐酸将其调成合适pH值的弱酸性,可以减小碱性环境对黄芩苷的破坏,且在此特定的弱酸性条件下,黄芩苷较稳定,短时间内不会析出,有利于后续加活性炭纯化的过程。该方法保证了较为理想的产品收率和产品中黄芩苷含量。主要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
实验一:黄芩药材200g,粉碎至粒径在2000微米以下,加水煎煮两次,合并煎煮液,过滤,滤液加热到80℃,搅拌下用浓盐酸调pH为1.5-2.0,80℃保温1小时,静置4小时,倾去上清液,剩余沉淀和少量液体继续静置12小时,过滤,水洗,干燥得黄芩苷粗品,约28.5g。粗品加入15倍量水(428mL)混悬,加热到80℃,搅拌下用20%氢氧化钠调pH为7.0-7.5,加入重量/体积百分含量为1.2%的活性炭,加热、搅拌,沸腾0.5小时,滤过。滤液加热到80℃,用浓盐酸调pH为1.5-2.0,80℃保温30min,静置3小时,过滤,水洗,干燥得黄芩苷。
实验二:粗品溶解时搅拌下用20%氢氧化钠调pH为6.0-6.5,其余步骤均和实验一相同。
实验三:粗品溶解时搅拌下用20%氢氧化钠调pH为6.6-7.0,其余步骤均和实验一相同。
实验四:粗品溶解时搅拌下用20%氢氧化钠调pH为7.0-7.5,再用浓盐酸调pH为6.0-6.5,其余步骤均和实验一相同。
表3粗品溶解条件筛选结果
Figure BSA00000454214500061
分析及结论:由上述结果可知,实验二“直接用20%氢氧化钠调pH为6.0-6.5”由于黄芩苷粗品溶解不完全,使得黄芩苷收率大大降低。
实验三“直接用氢氧化钠调pH为6.6-7.0”与实验四“先用20%氢氧化钠调pH为7.0-7.5,再用浓盐酸调pH为6.0-6.5”相比,有少量黄芩苷未能溶解,溶液呈混浊状态,同时,由于黄芩苷在近中性或偏碱性且加热的条件下不稳定,因此,所得黄芩提取物中黄芩苷含量下降了,有关物质较高。
实验一“直接用20%氢氧化钠调pH为7.0-7.5”与实验四“先用20%氢氧化钠调pH为7.0-7.5,再用浓盐酸调pH为6.0-6.5”相比,黄芩苷粗品溶解较完全,但是,由于黄芩苷在近中性或偏碱性且加热的条件下不稳定,因此,所得黄芩提取物中黄芩苷含量下降了,有关物质较高。
实验四“先用20%氢氧化钠调pH为7.0-7.5,再用浓盐酸调pH为6.0-6.5”不仅使粗品溶解充分,并且在pH为6.0-6.5弱酸性下黄芩苷较稳定,且短时间内不会析出,不影响后续活性炭纯化过程,产品收率和产品中黄芩苷含量均较为理想。
(四)水溶液中酸沉工艺的对比实验
实验一:黄芩药材200g,粉碎至粒径在2000微米以下,加水煎煮两次,合并煎煮液,过滤,滤液加热到80℃,搅拌下用浓盐酸调pH为1.5-2.0,80℃保温1小时,静置4小时,倾去上清液,剩余沉淀和少量液体继续静置12小时,过滤,水洗,干燥得黄芩苷粗品,约28.2g。粗品加入15倍量水(423mL)混悬,加热到80℃,搅拌下用20%氢氧化钠调pH为7.0-7.5,再用浓盐酸调pH为1.5-2.0,80℃保温30min,静置3小时,过滤,水洗,干燥得黄芩苷26.30g。
实验二:取实验一所制备的黄芩苷26.30g,加入15倍量水(395mL)混悬,加热到80℃,搅拌下用20%氢氧化钠调pH为7.0-7.5,再用浓盐酸调pH为1.5-2.0,80℃保温30min,静置3小时,过滤,水洗,干燥得黄芩苷25.85g。
实验三:取实验二所制备的黄芩苷25.85g,加入15倍量水(388mL)混悬,加热到80℃,搅拌下用20%氢氧化钠调pH为7.0-7.5,再用浓盐酸调pH为1.5-2.0,80℃保温30min,静置4小时,过滤,水洗,干燥得黄芩苷25.56g。
实验四(酸沉时加入乙醇):黄芩药材200g,粉碎至粒径在2000微米以下,加水煎煮两次,合并煎煮液,过滤,滤液加热到80℃,搅拌下用浓盐酸调pH为1.5-2.0,80℃保温1小时,静置4小时,倾去上清液,剩余沉淀和少量液体继续静置12小时,过滤,水洗,干燥得黄芩苷粗品,约28.0g。粗品加入8倍量水(224mL)混悬,加热到80℃,搅拌下用20%氢氧化钠调pH为7.0,加入等量乙醇,再用浓盐酸调pH为1.5-2.0,80℃保温30min,静置3小时,过滤,水洗、醇洗,干燥得黄芩苷16.15g。
实验五(本发明方法):黄芩药材200g,粉碎至粒径在2000微米以下,加水煎煮两次,合并煎煮液,过滤,滤液加热到80℃,搅拌下用浓盐酸调pH为1.5-2.0,80℃保温1小时,静置4小时,倾去上清液,剩余沉淀和少量液体继续静置12小时,过滤,水洗,干燥得黄芩苷粗品,约28.9g。粗品加入15倍量水(434mL)混悬,加热到80℃,搅拌下用20%氢氧化钠调pH为7.0-7.5,再用浓盐酸调pH为6.0-6.5,加入重量/体积百分含量为1.2%的活性炭,加热、搅拌,沸腾0.5小时,滤过。滤液加热到80℃,用浓盐酸调pH为1.5-2.0,80℃保温30min,静置3小时,过滤,水洗,干燥得黄芩苷18.03g。
表4水溶液中酸沉工艺对比实验结果
Figure BSA00000454214500081
分析及结论:上述结果表明,仅仅通过普通酸沉进行黄芩提取物的纯化(实验一),所得产品黄芩苷含量较低,即使增加酸沉次数(实验二和实验三),由于与黄芩苷性质相似的杂质随黄芩苷同步沉淀,黄芩苷的含量并未明显提高。可以看出,在水溶液中酸沉时,杂质与黄芩苷会同步沉淀。已知的一种方法是根据黄芩苷和杂质溶解度的差异,在酸沉时加入有机溶剂例如乙醇(实验四),可以将极性较小的部分杂质溶解,减少杂质与黄芩苷的同步沉淀,使得黄芩苷的含量得到提高。本发明通过活性炭处理(实验五),在不加任何有机溶剂的情况下,就可以获得同实验四效果相当的产品,由于不需要用任何有机溶剂,同时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安全隐患。
(五)2010版药典黄芩提取物制备方法同本发明方法对比研究
2010版药典黄芩提取方法以及胡上达等报道的水提酸沉工艺[黄芩提取工艺的优化,医药导报,2002年7月,第21卷第7期,438-439页],同本发明方法进行对比研究。
2010年药典方法:黄芩药材1Kg,粉碎,加水煎煮两次,合并煎煮液,过滤,滤液加热到80℃,搅拌下用浓盐酸调pH为1.0-2.0,80℃保温1小时,静置12小时以上,过滤,水洗,干燥得黄芩苷粗品,约142.5g。粗品加入8倍量水(1.14Kg)混悬,加热到80℃,搅拌下用20%氢氧化钠调pH为7.0,加入等量乙醇(1.14L),再用浓盐酸调pH为1.5-2.0,80℃保温30min,静置3小时,过滤,水洗,醇洗至pH4左右(约0.3L),干燥得黄芩苷。
本发明方法:黄芩药材1Kg,粉碎,过1号筛(2000微米),第一次12倍量水100℃提取1.5小时,第二次10倍量水100℃提取1.5小时,过滤。提取液加热到80℃,搅拌下用浓盐酸调pH为1.5,80℃保温1小时,静置4小时,倾去上清液,剩余沉淀和少量液体继续静置12小时,过滤,水洗,干燥得粗品,约142.5g。粗品加入15倍量水(2.14Kg)混悬,加热到80℃,搅拌下用20%氢氧化钠调pH为7.0,再用浓盐酸调pH为6.0,加入1.2%的活性炭(25.68g),加热、搅拌,沸腾0.5小时,过滤。滤液加热到80℃,用浓盐酸调pH为1.5,80℃保温30min,静置3小时,过滤,水洗,干燥得黄芩苷。
表5实验结果
 产品重量(g)   产品中黄芩苷含量(%)   有关物质(%)   炽灼残渣   收率(%)
 药典方法  82.80   87.05   8.51   0.04   8.28
 本发明方法  90.40   86.47   9.10   0.06   9.04
表6 2010版药典黄芩提取物制备方法同本发明方法主要不同点及成本对比
注:物料单价为水4元/吨;乙醇7.5元/Kg;活性炭10元/Kg;电0.8元/KWh;该成本只包含物料和能耗费用。
分析及结论:上述结果表明,药典中黄芩提取物制备方法在纯化粗品时加入了等量乙醇,溶解了部分杂质使得黄芩苷的含量可以达到85%以上,但该步骤乙醇用量较大,增加了生产成本,且存在一定安全隐患。而本发明在粗品纯化时只用到少量的活性炭(重量/体积百分含量1.2%),价廉易得,成本从药典工艺的273元/Kg左右降低至本发明方法的158元/Kg左右。本发明生产成本大大降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黄芩药材1Kg,粉碎,过1号筛(2000微米),第一次10倍量水90℃提取2小时,第二次10倍量水90℃提取2小时,过滤。提取液加热到80℃,搅拌下用浓盐酸调pH为2.0,80℃保温1小时,静置4小时,倾去上清液,剩余沉淀和少量液体继续静置18小时,过滤,水洗,干燥得粗品,约142.5g。粗品加入12倍量水(1.71Kg)混悬,加热到80℃,搅拌下用20%氢氧化钠调pH为7.5,再用浓盐酸调pH为6.5,加入1.6%的活性炭(27.36g),加热、搅拌,沸腾0.5小时,过滤。滤液加热到80℃,用浓盐酸调pH为2.0,80℃保温30min,静置3小时,过滤,水洗,干燥得黄芩苷。
表7实施例1实验结果
Figure BSA00000454214500101
实施例2
黄芩药材1Kg,粉碎,过1号筛(2000微米),第一次15倍量水80℃提取1.5小时,第二次8倍量水80℃提取1.5小时,过滤。提取液加热到80℃,搅拌下用浓盐酸调pH为1.8,80℃保温1小时,静置4小时,倾去上清液,剩余沉淀和少量液体继续静置12小时,过滤,水洗,干燥得粗品,约142.5g。粗品加入15倍量水(2.14Kg)混悬,加热到80℃,搅拌下用20%氢氧化钠调pH为7.0,再用浓盐酸调pH为6.3,加入1.0%的活性炭(21.40g),加热、搅拌,沸腾0.5小时,过滤。滤液加热到80℃,用浓盐酸调pH为1.5,80℃保温30min,静置3小时,过滤,水洗,干燥得黄芩苷。
表8实施例2实验结果
Figure BSA00000454214500102

Claims (10)

1.一种由黄芩中提取黄芩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1)黄芩切段或粉碎后用水提取,提取液过滤后用盐酸调成酸性进行第一次酸沉,静置,过滤,水洗,干燥得黄芩苷粗品;
(2)粗品用水混悬,先后加入氢氧化钠、盐酸,调成弱酸性,加入活性炭,搅拌加热后,过滤,滤液加入盐酸进行第二次酸沉,过滤,水洗,干燥,得黄芩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由黄芩中提取黄芩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的重量/体积百分含量为0.8-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由黄芩中提取黄芩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的重量/体积百分含量为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由黄芩中提取黄芩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粗品用水混悬后,先用氢氧化钠水溶液调pH值为7.0-7.5,再用盐酸调pH值为6.0-6.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由黄芩中提取黄芩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粗品加入10~15倍量水混悬后,加热到80℃,用20%氢氧化钠水溶液调pH为7.0~7.5,再用浓盐酸调pH为6.0~6.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由黄芩中提取黄芩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黄芩在提取之前预先破碎至粒径在2000微米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由黄芩中提取黄芩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第一次酸沉后,静置4-22小时后,去除液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由黄芩中提取黄芩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第一次酸沉后,将溶液静置4小时后,倾弃上层清液,再将剩余物继续静置12小时以上。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由黄芩中提取黄芩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1)黄芩药材切段或粉后,第一次加10~15倍水,80-100℃加热1.5~2小时,第二次加8~10倍水,80-100℃加热1.5~2小时,过滤,提取液加热到70-90℃,盐酸调pH为1.5~2.0,70-90℃保温1~1.5小时进行第一次酸沉,静置4小时后,倾去上清液,剩余沉淀和少量液体继续静置12小时以上,过滤,水洗,干燥得粗品。
(2)粗品加入10~15倍量水混悬后,加热到70-90℃,用氢氧化钠水溶液调pH为7.0~7.5,再用盐酸调pH为6.0~6.5,加入重量/体积百分含量为0.8-1.6%的活性炭,加热、搅拌,沸腾0.5-1小时,过滤,滤液加热到70-90℃,用盐酸调pH为1.5~2.0,70-90℃保温30分钟-1小时进行第二次酸沉,静置2-4小时,过滤,水洗,干燥得黄芩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由黄芩中提取黄芩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1)黄芩药材切段或粉碎至粒径2000微米以下,第一次加12倍水,100℃加热1.5小时,第二次加10倍水,100℃加热1.5小时,过滤,提取液加热到80℃,浓盐酸调pH为1.5,80℃保温1小时进行第一次酸沉,静置4小时后,倾去上清液,剩余沉淀和少量液体继续静置12小时以上,过滤,水洗,干燥得粗品。
(2)粗品加入10~15倍量水混悬后,加热到80℃,用20%氢氧化钠水溶液调pH为7.0,再用浓盐酸调pH为6.0,加入重量/体积百分含量为1.2%的活性炭,加热、搅拌,沸腾0.5小时,过滤,滤液加热到80℃,用盐酸调pH为1.5,80℃保温30分钟进行第二次酸沉,静置3小时,过滤,水洗,干燥得黄芩苷。
CN201110065938.8A 2011-03-18 2011-03-18 一种从黄芩中提取黄芩苷的方法 Active CN1026753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65938.8A CN102675387B (zh) 2011-03-18 2011-03-18 一种从黄芩中提取黄芩苷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65938.8A CN102675387B (zh) 2011-03-18 2011-03-18 一种从黄芩中提取黄芩苷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75387A true CN102675387A (zh) 2012-09-19
CN102675387B CN102675387B (zh) 2015-02-18

Family

ID=468079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65938.8A Active CN102675387B (zh) 2011-03-18 2011-03-18 一种从黄芩中提取黄芩苷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75387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94294A (zh) * 2014-01-10 2014-04-02 河南智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利用闪提技术提取黄芩苷的方法
CN107091889A (zh) * 2017-04-20 2017-08-25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食品药品检验所 一种ase法提取黄芩中黄芩苷的方法
KR20180083422A (ko) * 2015-12-23 2018-07-20 로레알 고농도의 바이칼린을 포함하는 조성물
CN108329368A (zh) * 2017-01-20 2018-07-27 武汉回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从黄芩中制备黄芩苷的方法
CN109705179A (zh) * 2019-03-15 2019-05-03 李小冬 一种从黄芩籽壳中提取纯化高纯度灯盏花乙素的方法
CN111840390A (zh) * 2020-09-01 2020-10-30 北京中医药大学 改善认知功能障碍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4853834A (zh) * 2022-06-01 2022-08-05 诸城市浩天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黄芩苷的环保型工艺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90995B1 (en) * 2000-02-08 2001-09-18 Zhao Xinxian Plant drug for preventing cancer II
CN1554366A (zh) * 2003-12-23 2004-12-15 四川省中医药研究院中医研究所 具自身防腐作用的复方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CN1616012A (zh) * 2004-09-17 2005-05-18 鲁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肝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检测方法
CN1895411A (zh) * 2006-06-16 2007-01-17 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茵栀黄制剂及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90995B1 (en) * 2000-02-08 2001-09-18 Zhao Xinxian Plant drug for preventing cancer II
CN1554366A (zh) * 2003-12-23 2004-12-15 四川省中医药研究院中医研究所 具自身防腐作用的复方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CN1616012A (zh) * 2004-09-17 2005-05-18 鲁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肝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检测方法
CN1895411A (zh) * 2006-06-16 2007-01-17 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茵栀黄制剂及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94294A (zh) * 2014-01-10 2014-04-02 河南智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利用闪提技术提取黄芩苷的方法
KR20180083422A (ko) * 2015-12-23 2018-07-20 로레알 고농도의 바이칼린을 포함하는 조성물
JP2018538351A (ja) * 2015-12-23 2018-12-27 ロレアル 高濃度のバイカリンを含む組成物
KR102167607B1 (ko) * 2015-12-23 2020-10-19 로레알 고농도의 바이칼린을 포함하는 조성물
CN108329368A (zh) * 2017-01-20 2018-07-27 武汉回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从黄芩中制备黄芩苷的方法
CN107091889A (zh) * 2017-04-20 2017-08-25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食品药品检验所 一种ase法提取黄芩中黄芩苷的方法
CN109705179A (zh) * 2019-03-15 2019-05-03 李小冬 一种从黄芩籽壳中提取纯化高纯度灯盏花乙素的方法
CN111840390A (zh) * 2020-09-01 2020-10-30 北京中医药大学 改善认知功能障碍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4853834A (zh) * 2022-06-01 2022-08-05 诸城市浩天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黄芩苷的环保型工艺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75387B (zh) 2015-0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ang et al. Efficient extraction of flavonoids from Flos Sophorae Immaturus by tailored and sustainable deep eutectic solvent as green extraction media
CN102675387B (zh) 一种从黄芩中提取黄芩苷的方法
CN102702163B (zh) 从茶叶加工下脚料中制备高纯度单体儿茶素的方法
CN101229199B (zh) 北冬虫夏草菌丝体中多种有效成分的综合提取方法
CN101642487B (zh) 黄芩中黄芩苷及黄芩总苷元同时提取分离工艺
CN102212091A (zh) 一种高纯度栀子苷及其制剂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CN102228499A (zh) 一种从紫草中分离出萘醌类有效成分的方法
CN101297863B (zh) 一种具有糖苷酶抑制作用的桑白皮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69788B (zh) 大枣叶提取物及其在制备防治肝损伤药物及保健食品中的应用
CN104725450A (zh) 一种从素馨花中提取高纯度橄榄苦苷的方法
CN104490961A (zh) 一种罗布麻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4147054A (zh) 一种银杏叶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260138B (zh) 一种远志酸和远志皂苷元的高效分离提纯方法
CN103664855B (zh) 一种高纯度低聚体莲房原花青素制备方法
CN1207301C (zh) 黄芩中黄芩苷提取方法
Wang et al. Selective separation of the homologues of baicalin and baicalein from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 using a recyclable ionic liquid-based liquid-liquid extraction system
CN103202872A (zh) 一种小花棘豆黄酮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4606288A (zh) 黄芩总黄酮苷元提取物的制备新方法
CN105541944B (zh) 瓜蒌皮注射液中化学成分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03585208B (zh) 高品质穿心莲内酯组份的制备方法
CN107033113A (zh) 一种高纯度槲皮素制备方法
CN103275049A (zh) 用藤茶制备杨梅素的方法和焦亚硫酸盐的应用
CN104398557A (zh) 一种络合法制备总黄酮的方法
CN103113438B (zh) 一种从桔皮中提取橙皮苷和桔皮黄色素的方法
CN102600217B (zh) 一种常山碱的提取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