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47054A - 一种银杏叶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银杏叶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47054A
CN104147054A CN201410389198.7A CN201410389198A CN104147054A CN 104147054 A CN104147054 A CN 104147054A CN 201410389198 A CN201410389198 A CN 201410389198A CN 104147054 A CN104147054 A CN 1041470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lium ginkgo
content
total
procyanidin
extr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8919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47054B (zh
Inventor
乔洪翔
王如伟
胡江宁
陈琳
何厚洪
瞿伟
陈玲芳
吕丽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ONBA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ZHEJIANG CONBA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CONBA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ZHEJIANG CONBA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CONBA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ZHEJIANG CONBA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CONBA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38919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47054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470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470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470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470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银杏叶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所述的银杏叶提取物中总银杏萜内酯的含量为6%~12%(w/w),总黄酮含量为30%~70%(w/w),原花青素含量为20%~60%(w/w),总银杏萜内酯%+总黄酮%+原花青素%>90%,且总黄酮醇苷含量20%~50%(w/w),其可作为制备用于预防或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如糖尿病性白内障、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或糖尿病性视网膜脂血症的食品、保健食品或药品。其制备方法包括:乙醇水溶液提取银杏叶,提取液浓缩至稠膏,冷水浸提稠膏,过滤后,滤液用大孔树脂吸附分离,洗脱液浓缩干燥后得银杏叶提取物。

Description

一种银杏叶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然植物提取物,具体涉及从一种银杏叶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各国药典中收载的银杏叶提取物活性成分为黄酮和内酯,如《中国药典》2010年第一版收载银杏叶提取物含量测定仅限定总黄酮醇苷和银杏内酯的含量分别不得低于0.40%、0.25%。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报道提示原花青素是植物界中抗氧化能力最强的成分之一,对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的预防和治疗均具有很好的作用。而且,银杏叶中含有资源丰富的原花青素,其在银杏叶干品中的含量可达0.5%~4%,甚至更高。因此,从银杏叶中同时提取黄酮、内酯、原花青素用于开发药物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但目前为止,银杏叶中的原花青素开发利用还比较缺乏,大部分文献研究仍然集中在提高总黄酮、内酯的含量方面,提取物中原花青素的含量仍然偏低,如CN1660224公开了一种葡萄提取物1-99%、银杏叶提取物1-99%的抗氧化组合物,葡萄提取物含有原花青素(葡萄籽中的原花青素成分与银杏叶中的原花青素成分不同,后者抗氧化能力强于前者)和白藜芦醇,银杏叶提取物含有黄酮类物质,或同时含有黄酮类物质和内酯类物质;CN100421680公开了银杏叶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银杏叶提取物中银杏总黄酮>64%,银杏总内酯>11%,原花青素类化合物含7-10%。
因此,开发一种原花青素、黄酮、内酯含量都较高的银杏叶提取物,对于银杏叶的综合利用、疾病的治疗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银杏叶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提取物中银杏萜内酯、黄酮和原花青素三者的含量超过90%,其中,总银杏萜内酯的含量为6%~12%(w/w),总黄酮含量为30%~70%(w/w),原花青素含量为20%~60%(w/w),且总黄酮醇苷含量20%~50%(w/w)。
为了获得更好的药理活性,上述银杏叶提取物中,总银杏萜内酯的含量为6%~12%(w/w),总黄酮含量为40%~60%(w/w),原花青素含量为30%~50%(w/w),且总黄酮醇苷含量24%~32%(w/w),原花青素/总黄酮醇苷含量比值1~2。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1)银杏叶经粉碎后,用乙醇溶液30~90%(v/v)提取,共2~3次,每次1~3小时,每次乙醇溶液用量为银杏叶的3~10倍,获得提取液;
2)回收提取液至黑色黏稠状浸膏;
3)浸膏冷却至低于30℃,用水浸提浸膏,水的用量为浸膏的3~10倍,浸提时间为1~48小时;
4)浸提液过滤,滤液用大孔树脂吸附分离,用乙醇溶液进行洗脱,获得洗脱液;
5)洗脱液干燥后即得银杏叶提取物。
作为优选方案,
步骤1)中,银杏叶经粉碎后,用乙醇溶液60%(v/v)提取,共提取3次,每次1小时,每次乙醇溶液用量为银杏叶的8倍。
步骤2)中,回收提取液至黑色黏稠状浸膏,该黑色黏稠状浸膏在50℃时,相对密度为1.25~1.30。
步骤3)中,浸膏冷却至室温后,用4~25℃水浸提8~24h,水的用量为浸膏的6倍。
步骤4)浸提液过滤,滤液用HPD417大孔树脂吸附,水洗后,用乙醇溶液50%(v/v)洗脱,获得洗脱液;
步骤5)洗脱液干燥后即得银杏叶提取物。
本发明人发现,本发明提供的银杏叶提取物所含的银杏原花青素含量高达20-60%(w/w),总黄酮醇苷为20-50%(w/w),该银杏叶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改善模型小鼠的神经功能,可用于预防或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脂血症等。且当该银杏叶提取物中原花青素:黄酮醇苷含量比例在1:1~2:1之间时,上述作用更强。因此,本发明制备的银杏叶提取物,其可作为制备用于预防或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食品、保健食品或药品。
本发明以银杏叶为原料,通过醇提、浓缩至稠膏、水浸提、树脂纯化步骤制备目标产物,获得银杏叶提取物。本发明取得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银杏叶提取物,银杏萜内酯、黄酮和原花青素三者的含量>90%,总银杏萜内酯的含量为6%~12%(w/w),总黄酮含量为40%~60%(w/w),原花青素含量为30%~50%(w/w),且总黄酮醇苷含量24%~32%(w/w),原花青素/总黄酮醇苷含量比值1~2,具有更好的药理活性。
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银杏叶提取物制备方法,包括醇提、浓缩至稠膏、水浸提、树脂纯化四个过程,操作简单,对仪器设备的要求低、成本低,适合工业化生产。
3、本发明提供的银杏叶提取物制备方法中的步骤3回收提取液至黑色黏稠状浸膏,用水浸提该稠膏,所得浸提液可以很好的分离溶液和沉淀,仅用滤纸即可以滤清浸提液,成本低、速度快、且最大程度的保留了原花青素成分,使提取物中的原花青素含量达到20%以上,具有更好的药理活性。
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预防或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药物,可用于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糖尿性视网膜脂血症。
具体实施方案:
下面的实施例,用于进一步说明和描述本发明,但并不意味着本发明仅限于此。
实施例1:原花青素、总黄酮、总黄酮醇苷、总萜内酯含量测定方法
1.原花青素含量测定
1.1供试品溶液:精密称取试样粉末100mg,置50ml容量瓶中,精密加甲醇30mL,超声处理20min,放冷至室温后,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取上清液,即得。
1.2原花青素对照品标准曲线制备:取原花青素对照品30mg,精密称定,置50ml容量瓶中,精密加甲醇30mL,超声处理20min,放冷至室温后,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吸取原花青素对照品溶液0.0,1.0,2.0,3.0,4.0,5.0mL,分别置1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分别取1ml入10ml西林瓶中,再依次加入0.2ml硫酸铁铵溶液,6ml盐酸-正丁醇(5:95,V/V),摇匀,密封,置沸水浴水解40min,水解结束立即置冰水中冷却,于546nm波长处测吸光度值。以吸光度为纵坐标,对照品浓度为横坐标(mg/mL),绘制标准曲线。
1.3样品测定: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1mL,照“1.2”自“入10ml西林瓶中”起,在546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含原花青素的浓度,计算样品中原花青素的含量。
2.总黄酮含量测定
2.1供试品溶液:精密称取试样粉末100mg,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甲醇25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30分钟,放冷至室温,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离心,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2.2芦丁对照品标准曲线制备:精密吸取芦丁对照品溶液0.0,1.0,2.0,3.0,4.0,5.0,6.0mL,分别置25mL量瓶中,加水至6mL,加入5%亚硝酸钠溶液1mL,摇匀,放置6min,加10%硝酸铝溶液1mL,摇匀放置6min,加氢氧化钠试液10mL,摇匀,再加水至刻度,摇匀,放置15分钟,以0.0mL对照品溶液制得的溶剂为空白,在波长510nm处分别测定吸收度值。以吸光度为纵坐标,对照品浓度为横坐标(mg/mL),绘制标准曲线。
2.3样品测定: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2mL,至25mL量瓶中,照“2.2”自“加水至6mL”起,在51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含总黄酮的浓度,计算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
3.总黄酮醇苷含量测定
3.1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试样粉末35mg,置250ml茄型瓶,加甲醇-25%盐酸(4:1)混合液25ml,90℃加热回流30分钟,回流结束时取出放冷,提取液转移至50ml容量瓶中,甲醇定容,摇匀,即得。
3.2对照品溶液制备:分别精密称取经五氧化二磷干燥过夜的槲皮素对照品、山奈素对照品、异鼠李素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加甲醇制成每1ml分别含30ug、30ug、20ug的混合液,即得。
3.3HPLC测定(理论板数按槲皮素峰计算不低于2500):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0.4%磷酸溶液(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60nm;进样量:10ul;
3.4含量计算:总黄酮苷含量=(槲皮素含量+山奈素含量+异鼠李素含量)×2.51
4.总萜内酯的含量测定
4.1供试品溶液制备:精密称取试样粉末150mg,置10ml容量瓶中,加甲醇适量,超声处理30min,取出放冷后甲醇定容;精密量取5ml,过酸性氧化铝柱(200-300目,3g,内径1cm,甲醇湿法装柱),用甲醇25ml洗脱;收集洗脱液,回收至干,残渣用5ml甲醇转移至10ml容量瓶中,加水约4.5ml,超声30min;超声结束后取出放冷,加甲醇定容,摇匀即得。
4.2对照品溶液制备:取内酯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50%甲醇分别制成每1ml含银杏内酯A 0.14mg、银杏内酯B 0.08mg、银杏内酯C 0.06mg、白果内酯0.20mg的混合溶液,即得。
4.3HPLC测定:色谱柱: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四氢呋喃-水(25:10:65)为流动相;检测器:蒸发光散射检测;流速:1.0ml/min;柱温:30℃;进样量:对照品溶液10ul、20ul,供试品溶液10-20ul。理论板数按白果内酯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4.4含量计算:用外标两点对数方程分别计算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和白果内酯的含量,即得。
实施例2:提取溶剂的选择
称取15g银杏叶,置250ml茄型瓶,分别加入7倍量提取溶剂(30%乙醇、40%乙醇、50%乙醇、60%乙醇、70%乙醇、80%乙醇、90%乙醇),分别回流提取3次,每次提取1h,测定原花青素、总黄酮、总黄酮醇苷和总萜内酯转移率。
表1提取溶剂对有效成分转移率的影响
由上表结果可得,60%乙醇提取时,各类有效成分的综合提取效率最高,因此选择60%乙醇作为提取溶剂。
实施例3:料液比的选择
称取15g银杏叶,置250ml茄型瓶,加入3倍、5倍、7倍、10倍量60%乙醇,分别回流提取3次,每次提取1h,测定原花青素、总黄酮、总黄酮醇苷和总萜内酯转移率。
表2料液比对有效成分转移率的影响
由上表结果可得,每次提取溶剂量为生药量的7倍时,提取效果最佳。
实施例4:提取次数的选择
称取15g银杏叶,置250ml茄型瓶,加入7倍量60%乙醇,分别回流提取1次、2次、3次,每次提取1h,测定原花青素、总黄酮、总黄酮醇苷和总萜内酯转移率。
表3料液比对有效成分转移率的影响
由上表结果可得,提取3次效果最佳。
实施例5:提取时间的选择
称取15g银杏叶,置250ml茄型瓶,加入7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提取1h、2h、3h,测定原花青素、总黄酮、总黄酮醇苷和总萜内酯转移率。
表4料液比对有效成分转移率的影响
由上表结果可得,每次提取时间为1h、2h、3h,有效成分的转移率均差不多,因此选择每次提取时间1h。
实施例6:稠膏相对密度的选择
取1kg银杏叶,加入7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提取1h,浓缩提取物至稠膏状,50℃时相对密度分别为1.05、1.10、1.15、1.18、1.20、1.22、1.25、1.28、1.30。加10L水浸提,过滤,取滤液测定原花青素、总黄酮、总黄酮醇苷和总萜内酯转移率。
表5稠膏相对密度对有效成分转移率的影响
由上表结果可得,当稠膏相对密度小于1.20时,水浸提液如泥浆一样混浊,加入滑石粉、硅藻土等助滤剂后也无法滤清,原花青素转移率明显偏低,所得提取物原花青素含量小于10%。
当稠膏相对密度在1.20~1.30之间,水浸提液无需任何助滤剂,滤纸过滤即能澄清,原花青素转移率大幅提高,所得提取物原花青素含量在30%以上。
实施例7:稠膏冷却温度的选择
取1kg银杏叶,加入7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提取1h,浓缩提取物至稠膏状,50℃时相对密度分别为1.25。稠膏温度分别为50℃、40℃、30℃、25℃、20℃、15℃、10℃、4℃时,加10L水浸提,过滤,取滤液测定原花青素、总黄酮、总黄酮醇苷和总萜内酯转移率。
表6稠膏冷却温度对有效成分转移率的影响
由上表结果可得,当稠膏冷却温度大于30℃,水浸提液无法滤清,原花青素转移率明显下降。当稠膏冷却温度小于30℃,水浸提液无需任何助滤剂,滤纸过滤即能澄清,且各有效成分转移率基本相同。
实施例8:水浸提温度的选择
取1kg银杏叶,加入7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提取1h,浓缩提取物至稠膏状,50℃时相对密度分别为1.25。稠膏温度下降至25℃以下,加10L水,分别在25℃、20℃、15℃、10℃、4℃温度下浸提,过滤,取滤液测定原花青素、总黄酮、总黄酮醇苷和总萜内酯转移率。
表7水浸提温度对有效成分转移率的影响
由上表结果可得,水浸提温度在4~20℃时,各有效成分转移率基本相同,均好于25℃时的转移率。
实施例9:水浸提用量的选择
取1kg银杏叶,加入7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提取1h,浓缩提取物至稠膏状,50℃时相对密度分别为1.25。稠膏温度下降至15℃,并在15℃加水浸提,加水量为药材量的2倍、4倍、6倍、8倍、10倍,过滤,取滤液测定原花青素、总黄酮、总黄酮醇苷和总萜内酯转移率。
表8水浸提用量对有效成分转移率的影响
由上表结果可得,水浸提用量在6~10倍体积时,各有效成分转移率基本相同,考虑到成本和后续上柱用量,6倍体积水用量最佳。
实施例10:水浸提时间的选择
取1kg银杏叶,加入7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提取1h,浓缩提取物至稠膏状,50℃时相对密度分别为1.25。稠膏温度下降至15℃,加入6L水,在15℃浸提,浸提时间分别为1h、2h、4h、8h、24h、48h,过滤,取滤液测定原花青素、总黄酮、总黄酮醇苷和总萜内酯转移率。
表9水浸提时间对有效成分转移率的影响
由上表结果可得,水浸提时间在8~24h时,各有效成分转移率基本相同,优于其他浸提时间。
实施例11:大孔树脂的选择
取水浸提后的滤液,分别上样于HPD750、HPD417、HPD100C、DM130、AB8、HPD826、ADS17、HPD5000大孔树脂,水洗后,70%乙醇洗脱,收集70%乙醇部位,测定原花青素、总黄酮、总黄酮醇苷和总萜内酯转移率及含量。
表10大孔树脂对有效成分转移率和含量的影响
由上表结果可得,HPD417大孔树脂,在富集各有效成分时,有比较明显的优势,总原花青素、总黄酮、总萜内酯含量总和达到95%以上。
实施例12:HPD417树脂洗脱用乙醇浓度的选择
取水浸提后的滤液,上样于HPD417大孔树脂,水洗后,分别用10%、30%、50%、70%、90%乙醇洗脱,收集各洗脱部位,测定原花青素、总黄酮、总黄酮醇苷和总萜内酯转移率及含量。
表11HPD417树脂洗脱用乙醇醇浓度对有效成分转移率和含量的影响
由上表结果可得,用50%乙醇洗脱,原花青素、黄酮醇苷、萜内酯以基本洗脱完全,只有少量非醇苷类黄酮还吸附在树脂上,需要用更高醇浓度的乙醇洗脱,考虑到生产成本,选择50%乙醇洗脱。
实施例13:工艺稳定性考察
取不同批次的银杏叶,各1kg,加入7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提取1h,浓缩提取物至稠膏状,50℃时相对密度分别为1.25。稠膏温度下降至15℃,加入6L水,在15℃浸提24h,过滤,滤液上样于HPD417大孔树脂,水洗后,用50%乙醇洗脱,收集50%乙醇洗脱部位,测定原花青素、总黄酮、总黄酮醇苷和总萜内酯转移率和含量,及银杏酸的含量。
表12工艺稳定性考察
由上表结果可得,该工艺在各有效成分转移率方面稳定性良好,且各提取物中均未检测到银杏酸。
实施例14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
取银杏叶20kg,加入7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提取1h,浓缩提取物至稠膏状,50℃时相对密度分别为1.28。稠膏温度下降至15℃,加入120L水,在15℃浸提24h,过滤,滤液上样于HPD417大孔树脂,水洗后,用50%乙醇洗脱,收集50%乙醇洗脱部位,测定原花青素、总黄酮、总黄酮醇苷和总萜内酯的含量,及银杏酸的含量。
最终得到504g银杏叶提取物,原花青素含量48%,总黄酮含量41%(其中总黄酮醇苷24%),总内酯8%,银杏酸含量0。该批提取物原花青素含量:总黄酮醇苷含量为2:1
实施例15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
取银杏叶20kg,加入7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提取1h,浓缩提取物至稠膏状,50℃时相对密度分别为1.20。稠膏温度下降至15℃,加入120L水,在15℃浸提18h,过滤,滤液上样于HPD417大孔树脂,水洗后,用50%乙醇洗脱,收集50%乙醇洗脱部位,测定原花青素、总黄酮、总黄酮醇苷和总萜内酯的含量,及银杏酸的含量。
最终得到427g银杏叶提取物,原花青素含量32%,总黄酮含量50%(其中总黄酮醇苷32%),总内酯10%,银杏酸含量0。该批提取物原花青素含量:总黄酮醇苷含量为1:1。
实施例16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
取银杏叶20kg,加入7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提取1h,浓缩提取物至稠膏状,50℃时相对密度分别为1.20。稠膏温度下降至30℃,加入120L水,在30℃浸提12h,过滤,滤液上样于HPD417大孔树脂,水洗后,用50%乙醇洗脱,收集50%乙醇洗脱部位,测定原花青素、总黄酮、总黄酮醇苷和总萜内酯的含量,及银杏酸的含量。
最终得到381g银杏叶提取物,原花青素含量24%,总黄酮含量63%(其中总黄酮醇苷48%),总内酯6%,银杏酸含量0。该批提取物原花青素含量:总黄酮醇苷含量为1:2。
实施例17银杏叶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
实验用药1(GBE01):原花青素48%,总黄酮醇苷24%,总内酯8%
实验用药2(GBE02):原花青素32%,总黄酮醇苷32%,总内酯10%
实验用药3(GBE03):原花青素24%,总黄酮醇苷48%,总内酯6%
实验用药4(原银杏叶提取物GBE):原花青素8%,总黄酮醇苷24%,总内酯8%
配制10mg/ml的Vc溶液,Milli-Q水稀释成1mg/ml、0.8、0.5、0.2、0.1、0.08、0.02、0.01、0.008、0.001mg/ml的浓度梯度;配制500uM的DPPH溶液(2×),用前用无水乙醇稀释一倍;待测样品溶液配制:称取一定量的样品,用Milli-Q水溶解成1mg/ml母液,并依次对半稀释成100ug/ml、50ug/ml、25ug/ml、12.5ug/ml、6.25ug/ml、3.125ug/ml、1.56ug/ml的样品梯度。
测试组:样品100ul+DPPH 100ul;背景组:样品100ul+乙醇100ul;对照组:水100ul+DPPH100ul;混匀后,37℃振荡孵育1h后于517nm下测定OD值。
计算公式:样品对DPPH的清除率%=[100-(样品-空白)×100]/对照
结果各提取物均具有很好的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GBE01的IC50=27.36ug/ml;GBE02的IC50=29.78ug/ml;GBE01的IC50=36.19ug/ml;GBE的IC50=51.24ug/ml。其中以原花青素/黄酮醇苷比例在2:1~1:1的效果更佳。
实施例18银杏叶提取物大鼠糖尿病性白内障的作用
实验用药1(GBE01):原花青素48%,总黄酮醇苷24%,总内酯8%
实验用药2(GBE02):原花青素32%,总黄酮醇苷32%,总内酯10%
实验用药3(GBE03):原花青素24%,总黄酮醇苷48%,总内酯6%
实验用药4(原银杏叶提取物GBE):原花青素8%,总黄酮醇苷24%,总内酯8%
SD大鼠60只,分成6组,每组10只,正常组、模型组、GBE01组(40mg/kg)、GBE02组(40mg/kg)、GBE03组(40mg/kg)、GBE组(40mg/kg)。除正常组外,其他各组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5mg/kg诱发糖尿病。造模一周,开始给药,连续给药8周,观察大鼠双眼晶状体混浊。
表13银杏叶提取物大鼠糖尿病性白内障的作用
组别 左眼混浊只数 右眼混浊只数
正常 0 0
模型 8 8
GBE01 3 4
GBE02 5 4
GBE03 6 6
GBE 7 6
由表13可得,GBE01和GBE02可以明显延缓糖尿病大鼠白内障的进程,效果好于GBE03和GBE,说明在银杏叶提取物中原花青素和黄酮醇苷的比值在2:1~1:1时,效果最佳。

Claims (8)

1.一种银杏叶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总银杏萜内酯的含量为6%~12%(w/w),总黄酮含量为30%~70%(w/w),原花青素含量为20%~60%(w/w),总银杏萜内酯%+总黄酮%+原花青素%>90%,且总黄酮醇苷含量20%~50%(w/w)。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银杏叶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总银杏萜内酯的含量为6%~12%(w/w),总黄酮含量为40%~60%(w/w),原花青素含量为30%~50%(w/w),总银杏萜内酯%+总黄酮%+原花青素%>90%,且总黄酮醇苷含量24%~32%(w/w),原花青素/总黄酮醇苷的含量比值为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银杏叶提取物,其特征在于,银杏叶提取物中总银杏萜内酯的含量为8%(w/w),总黄酮含量为39%(w/w),原花青素含量为48%(w/w),且总黄酮醇苷含量24%(w/w)。
4.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1)银杏叶经粉碎后,用乙醇溶液30~90%(v/v)提取,共2~3次,每次1~3小时,每次乙醇溶液用量为银杏叶的3~10倍,获得提取液;2)回收提取液至黑色黏稠状浸膏;3)浸膏冷却至低于30℃,用水浸提浸膏,水的用量为浸膏的3~10倍,浸提时间为1~48小时;4)浸提液过滤,滤液用大孔树脂吸附分离,用乙醇溶液进行洗脱,获得洗脱液;5)洗脱液干燥后即得银杏叶提取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1)银杏叶经粉碎后,用60%乙醇溶液(v/v)提取3次,每次1小时,每次乙醇溶液用量为银杏叶的8倍;2)回收提取液至黑色黏稠状浸膏;3)浸膏冷却至室温后,用4~25℃水浸提8~24h,水的用量为浸膏的6倍;4)浸提液过滤,滤液用HPD417大孔树脂吸附,水洗后,用50%(v/v)乙醇洗脱,获得洗脱液;5)洗脱液干燥后即得银杏叶提取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回收提取液至黑色黏稠状浸膏,该黑色黏稠状浸膏在50℃时,相对密度为1.25~1.30。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银杏叶提取物,其可用于制备预防或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保健食品或药品。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新银杏叶提取物,其可用于制备预防或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或糖尿病性视网膜脂血症的食品、保健食品或药品。
CN201410389198.7A 2014-08-08 2014-08-08 一种银杏叶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041470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89198.7A CN104147054B (zh) 2014-08-08 2014-08-08 一种银杏叶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89198.7A CN104147054B (zh) 2014-08-08 2014-08-08 一种银杏叶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47054A true CN104147054A (zh) 2014-11-19
CN104147054B CN104147054B (zh) 2019-05-14

Family

ID=518728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89198.7A Active CN104147054B (zh) 2014-08-08 2014-08-08 一种银杏叶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47054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87657A (zh) * 2015-08-04 2016-02-03 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癫痫病的银杏叶提取物及其用途
CN106214708A (zh) * 2016-08-31 2016-12-14 重庆万物春生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银杏的提取方法
CN106248856A (zh) * 2016-06-12 2016-12-21 杭州康恩贝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银杏叶制剂中有效成分的鉴别方法
CN110477271A (zh) * 2019-08-29 2019-11-22 湖北金银丰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银杏叶提取物的营养挂面的加工方法
CN111166775A (zh) * 2020-02-24 2020-05-19 巴卫松 银杏叶提取物、银杏叶提取物药剂及其应用
CN115219623A (zh) * 2022-07-14 2022-10-21 山东宜岛康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银杏叶颗粒中总黄酮醇苷和萜类内酯含量的测定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11257A (zh) * 2005-08-10 2007-02-14 北京联合伟华药业有限公司 银杏叶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084936A (zh) * 2006-06-08 2007-12-12 天津天士力之骄药业有限公司 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CN102558128A (zh) * 2011-11-28 2012-07-11 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含银杏原花青素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058979A (zh) * 2013-01-17 2013-04-24 南京林业大学 提取银杏叶中原花青素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11257A (zh) * 2005-08-10 2007-02-14 北京联合伟华药业有限公司 银杏叶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084936A (zh) * 2006-06-08 2007-12-12 天津天士力之骄药业有限公司 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CN102558128A (zh) * 2011-11-28 2012-07-11 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含银杏原花青素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058979A (zh) * 2013-01-17 2013-04-24 南京林业大学 提取银杏叶中原花青素的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87657A (zh) * 2015-08-04 2016-02-03 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癫痫病的银杏叶提取物及其用途
CN106248856A (zh) * 2016-06-12 2016-12-21 杭州康恩贝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银杏叶制剂中有效成分的鉴别方法
CN106214708A (zh) * 2016-08-31 2016-12-14 重庆万物春生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银杏的提取方法
CN110477271A (zh) * 2019-08-29 2019-11-22 湖北金银丰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银杏叶提取物的营养挂面的加工方法
CN111166775A (zh) * 2020-02-24 2020-05-19 巴卫松 银杏叶提取物、银杏叶提取物药剂及其应用
CN115219623A (zh) * 2022-07-14 2022-10-21 山东宜岛康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银杏叶颗粒中总黄酮醇苷和萜类内酯含量的测定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47054B (zh) 2019-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653899B1 (ko) 징코라이드의 추출 분리 방법
CN104147054A (zh) 一种银杏叶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641326B (zh) 一种黄芪提取物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
CN103961381B (zh) 一种负压沸腾提取制备低酸型银杏提取物的方法
CN110618211B (zh) 一种低共熔溶剂提取黄芩化学成分的方法
CN104127463B (zh) 一种紫锥菊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070912B (zh) 一种苦参总黄酮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质量检测方法
CN102641317B (zh) 金鸡菊提取物及其在制备抗糖尿病药物中的应用
CN102675387B (zh) 一种从黄芩中提取黄芩苷的方法
CN102219687A (zh) 地胆草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抗病毒药物中的用途
CN103006754B (zh) 骆驼刺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43598B (zh) 一种叠鞘石斛提取物及其配方颗粒
CN100363029C (zh) 一种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CN103239487B (zh) 银杏内酯注射液及含量测定方法
CN111595972A (zh) 一种多穗柯总黄酮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质量检测方法
CN100998654A (zh) 双黄连分散片的制备方法及其质量控制方法
CN103091412B (zh) 一种银杏内酯有效部位检测方法
CN105287839A (zh) 一种湿疡气雾剂的制备方法
CN102091114A (zh) 一种中药冻干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23138B (zh) 一种烟花苷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2670670A (zh) 一种高银杏萜类内酯含量的银杏达莫注射液的制备方法
CN102670698B (zh) 千斤拔提取物在制备防治糖尿病药物中的应用
CN102980958B (zh) 一种检测决明子配方颗粒中大黄酚含量的方法
CN106728436B (zh) 过墙风总黄酮的提取方法及其在制备保肝药物中的应用
CN106511421B (zh) 一种精制水飞蓟茎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