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73186A - 打印机的控制方法以及打印机 - Google Patents

打印机的控制方法以及打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73186A
CN102673186A CN201210062587XA CN201210062587A CN102673186A CN 102673186 A CN102673186 A CN 102673186A CN 201210062587X A CN201210062587X A CN 201210062587XA CN 201210062587 A CN201210062587 A CN 201210062587A CN 102673186 A CN102673186 A CN 1026731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per
nozzle
printer
mentioned
cu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6258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73186B (zh
Inventor
汤田坂新吾
杉本季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6731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731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731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7318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79Detection means therefor, e.g. for nozzle clogg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66Applications of cutting devices
    • B41J11/663Controlling cutting, cutting resulting in special shapes of the cutting line, e.g. controlling cutting positions, e.g. for cutting in the immediate vicinity of a printed ima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05Caps, spittoons or covers for cleaning or preventing drying out
    • B41J2/16508Caps, spittoons or covers for cleaning or preventing drying out connected with the printer fram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41J2/1652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by driving a fluid through the nozzles to the outside thereof, e.g.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the inside or vacuum at the outside of the print hea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41J2/16535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using wiping constructions
    • B41J2/16538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using wiping constructions with brushes or wiper blades perpendicular to the nozzle plat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41J2002/16573Cleaning process logic, e.g. for determining type or order of cleaning processe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打印机(1)的控制方法,在对记录纸(10)打印从主机(80)接收到的打印数据之后,按照用纸切割指示来切割记录纸,在打印结束后执行喷墨头(17)的喷嘴堵塞自动检测处理时,在接受了用纸切割指示的情况下(S1:是),中断喷嘴堵塞自动检测处理(S2)而执行切割处理(S3)。

Description

打印机的控制方法以及打印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对被排出的用纸进行切割的功能的打印机的控制方法以及打印机。
背景技术
在对由卷纸构成的记录纸喷出墨滴来进行打印的喷墨式打印机中,设置有对所排出的卷纸进行切割的机构(参照例如专利文献1或者2)。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4478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268749号公报
在喷墨式打印机中,存在以下情况,即,对来自各墨水喷嘴的墨水的喷出状态进行检查,基于该结果,在必要的情况下进行喷嘴清洁处理来消除墨水喷嘴的孔堵塞。在对墨水的喷出状态进行检查的喷嘴核查处理中命令切断卷纸时,该卷纸的切断在喷嘴核查处理结束后进行。因此,从命令切断卷纸开始到实际上切断卷纸为止,等待数秒。由此,没有提高处理能力(throughput),导致工作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高效地进行打印来提高工作的效率,而且能进行良好的打印的打印机的控制方法以及打印机。
能够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相关的打印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用纸打印了从主机接收到的打印数据后,按照用纸切割指示来切割用纸,在打印结束后执行自动地检测打印头的喷嘴堵塞的喷嘴堵塞自动检测处理时,在接受了上述用纸切割指示的情况下,中断上述喷嘴堵塞自动检测处理而执行对上述用纸进行切割的切割处理。
根据该控制方法,如果在执行喷嘴堵塞自动检测处理时接受用纸切割指示,则中断喷嘴堵塞自动检测处理而优先执行切割处理,因此能够大体上去除到进行切割处理为止的等待时间,提高处理能力。
由此,能够高效地进行打印并大幅度地提高工作的效率。此外,在没有接受用纸切割指示的情况下,继续进行喷嘴堵塞自动检测处理,因此能够抑制喷嘴堵塞等的不良情况而良好地打印。
在本发明的打印机的控制方法中,优选上述喷嘴堵塞自动检测处理,在打印结束后即使经过了预定的打印请求等待时间也没有接收来自上述主机的打印请求时被执行。
根据该控制方法,即使经过打印请求等待时间也没有接受打印请求时、即在中止打印的状态下执行喷嘴堵塞自动检测处理,因此即使中断该喷嘴堵塞自动检测处理而执行切割处理也对打印处理的处理能力没有影响。由此,在没有打印请求的状态下通过优先进行所请求的切割处理,能够提高全体的处理能力。
在本发明的打印机的控制方法中,优选在中断了上述喷嘴堵塞自动检测处理后,执行对打印头的遮蔽(capping)处理后,然后执行上述切割处理。
根据该控制方法,在切割处理前对打印头进行遮蔽处理来保护打印头,能够维持喷嘴的弯月面(meniscus)。
在本发明的打印机的控制方法中,优选在中断上述喷嘴堵塞自动检测处理而执行上述切割处理后,重新执行上述喷嘴堵塞自动检测处理。
根据该控制方法,在执行切割处理后,能够重新执行喷嘴堵塞自动检测处理而转移到待机状态,能够始终进行良好的打印处理。
本发明相关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在对用纸打印了从主机接收到的打印数据后,按照用纸切割指示来切割用纸,该打印机具备:喷嘴核查部,其在打印结束后执行打印头的喷嘴堵塞自动检测处理;用纸切割部,其按照用纸切割指示来切割上述用纸;切割操作部,其通过用户进行操作而对上述用纸切割部指示用纸切割;和控制部,其在打印结束后执行打印头的喷嘴堵塞自动检测处理时,在接受了上述用纸切割指示的情况下,使上述喷嘴堵塞自动检测处理中断而执行上述切割处理。
根据该结构的打印机,如果在执行喷嘴堵塞自动检测处理时接受用纸切割指示,则中断喷嘴堵塞自动检测处理而优先执行切割处理。由此,能够大体上去除到进行切割处理为止的等待时间,能够提高处理能力。
由此,能够高效地进行打印并大幅度地提高工作的效率。此外,在没有操作切割操作部的情况下,继续进行喷嘴堵塞自动检测处理,因此能够抑制喷嘴堵塞等的不良情况而良好地打印。
本发明相关的打印机的特征在于,上述喷嘴核查部在打印结束后即使经过了预定的打印请求等待时间也没有接收来自上述主机的打印请求时,执行上述喷嘴堵塞自动检测处理
根据该结构的打印机,通过在没有打印请求的状态下优先进行所请求的切割处理,能够提高全体的处理能力。
本发明相关的打印机的特征在于,该打印机还具备由头罩(head cap)覆盖上述打印头的喷嘴面的遮蔽部,上述控制部,在使上述喷嘴核查部中断上述喷嘴堵塞自动检测处理后,使上述遮蔽部执行由头罩覆盖上述打印头的喷嘴面的遮蔽处理,然后使上述切割操作部执行上述切割处理。
通过该结构的打印机,通过在切割处理前对打印头进行遮蔽处理来保护打印头,能够维持喷嘴的弯月面。
本发明相关的打印机的特征在于,上述控制部,在使上述喷嘴核查部中断上述喷嘴堵塞自动检测处理,并使上述切割操作部执行上述切割处理后,使上述喷嘴核查部重新执行上述喷嘴堵塞自动检测处理。
根据该结构的打印机,在执行切割处理后,能够重新执行喷嘴堵塞自动检测处理而转移到待机状态,能够始终进行良好的打印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适用本发明相关的打印机的控制方法的打印机的一实施方式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打开图1的打印机后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
图3是图1的打印机的概略断面图。
图4是表示图1的打印机中的吸引滚筒以及记录纸吸引机构的部分立体图。
图5是图1的打印机中的记录纸通过的状态的吸引滚筒的平面图。
图6是表示图1的打印机的头清洁机构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图1的打印机的头清洁机构的喷嘴核查状态的断面图。
图8是表示图1的打印机的控制系统的概略框图。
图9是表示各条件下的打印结束后的控制的时序图。
图10是表示在打印结束后执行用纸切割指示的情况下的控制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相关的打印机的控制方法以及打印机驱动器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以及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相关的打印机1为对记录纸即卷纸9进行打印的卷纸打印机。打印机1具有:作为全体呈大致长方体形状的打印机本体2;和安装在该打印机本体2的前面的开闭盖3。在打印机本体2的外部壳体2a的前面形成预定宽度的记录纸排出口4。在记录纸排出口4的下侧排纸导向器5向前方突出,在该排纸导向器5的侧方配置盖开闭杆6。在外部壳体2a中的排纸导向器5以及盖开闭杆6的下侧形成卷纸出入用的矩形的开口部2b(参照图2),该开口部2b通过开闭盖3被封闭。
如果对盖开闭杆6进行操作,则解除开闭盖3的锁定。而且,如果将排纸导向器5向前方引导,则如图2所示,开闭盖3以下端部作为中心而打开直到与前方大致成为水平为止。如果打开开闭盖3,则在打印机本体2的内部所形成的卷纸收纳部7处于开放状态。同时,对打印位置进行规定的吸引滚筒(platen)8与开闭盖3一起移动,从卷纸收纳部7到记录纸排出口4的记录纸输送路径处于开放状态,因此能够从打印机本体2的前方进行卷纸9的交换工作。
卷纸收纳部7中具备:卷纸9的轴在朝向打印机宽度方向的横放状态下被收纳并对该收纳宽度进行规定的左右的第1侧壁11以及第2侧壁12。这些第1侧壁11以及第2侧壁12为了收纳不同的用纸宽度的卷纸9而能在打印机宽度方向上滑动。第1侧壁11中插入按照第1侧壁11在打印机宽度方向上不移动的方式进行锁定的锁定机构和卷纸施力部件13,在第1侧壁11的前侧的上端部分中,锁定机构的操作部分14露出。卷纸施力部件13的前端部从形成于第1侧壁11的内侧的表面11a上的开口朝向卷纸收纳部7内突出。卷纸施力部件13按照在如图2所示的突出位置、和其前端部的前端面与第1侧壁11的表面11a相一致的退避位置之间进行移动的方式构成,以预定的弹性力始终在突出位置上施力。
如果通过手动操作压入锁定机构的操作部分14,则第1侧壁11的锁定被解除,因此使第1侧壁11在打印机宽度方向上移动,能够对从这里起收纳的卷纸9的用纸宽度进行定位。之后,如果解除锁定机构的操作部分14的压入,则返回到第1侧壁11的移动被阻止的锁定状态。在对收纳宽度进行调整之后收纳卷纸9时,卷纸施力部件13处于将卷纸9朝向第2侧壁12侧而压入的状态,因此被收纳的卷纸9不会松动(ガタ付く)。另外,在图2中,省略了开闭盖3的盖盒3a以及盖开闭杆6。
如图3所示,在打印机1的内部,在打印机本体框15中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分形成卷纸收纳部7。在卷纸收纳部7的上侧,在打印机本体框15的上端水平地安装打印头组件框16。打印头组件框16中配置有:喷墨头17、用于检测喷墨头17的位置的线性标尺18以及编码传感器19、喷墨头17以及搭载有编码传感器19的托架20、对朝向托架20的打印机宽度方向的移动进行导向的托架导向轴21。
喷墨头17按照喷嘴面17a朝下的方式被搭载于托架20上。托架导向轴21在打印机宽度方向上被水平地架设。此外,在打印头组件框16中配置有托架输送机构,该托架输送机构具备用于使托架20沿着托架导向轴21往复移动的托架电动机22以及同步齿型带23。
在喷墨头17的下侧配置有隔开一定的间隔并在打印机宽度方向上水平地延伸的吸引滚筒8。吸引滚筒8在从卷纸9放出的记录纸(用纸)10通过打印位置时,将该记录纸10的被打印面的里侧吸引到表面8a。在吸引滚筒8以及打印机本体2中构成记录纸吸引机构。
在吸引滚筒8的后端安装有在下方弯曲的张紧导向器24,张紧导向器24通过弹簧力而向上方施力。从收纳于卷纸收纳部7的卷纸9引出的记录纸10通过张紧导向器24而在付与预定的张力的状态下沿着经由打印位置的记录纸输送路径被引出。
在吸引滚筒8的后侧,后侧输纸辊25在打印机宽度方向上被水平地架设。在后侧输纸辊25中经由记录纸10而以预定的按压力压入预定宽度的后侧压纸辊26。在吸引滚筒8中的前端侧的部位配置有前侧输纸辊27,在前侧输纸辊27中经由记录纸10从上侧压入前侧压纸辊28。后侧输纸辊25以及前侧输纸辊27通过搭载于打印机本体框15的输纸电动机29而被驱动。此外,在记录纸排出口4中设置有用纸剪切器53,通过前侧输纸辊27以及前侧压纸辊28从记录纸排出口4被送出的记录纸10由用纸剪切器53被切断。在开闭盖3被开闭时,吸引滚筒8、张紧导向器24、后侧输纸辊25、前侧输纸辊27与开闭盖3一起移动。
如图4以及图5所示,吸引滚筒8呈在打印机宽度方向上长的扁平的长方体形状。对由于从喷墨头17喷出的墨滴而产生的墨雾进行回收的墨雾回收部31与该吸引滚筒8一体地形成于吸引滚筒8的侧方。吸引滚筒8的表面8a通过多个纵肋状构件32而被分割为沟状的多个划分室33。由以下部分构成记录纸吸引机构:上述多个划分室33;在多个划分室33的各个底面所形成的吸引孔34;安装于打印机本体框15的背面板上的吸引风扇35;经由各吸引孔34而与各划分室33连通并且经由吸引风扇35而与在打印机本体2的背面侧所形成的排气口36连通的空气通路37。
吸引滚筒8与空气通路37能够连接以及断开。如果打开开闭盖3,则吸引滚筒8与开闭盖3一起向前方移动,因此从空气通路37被断开。如果关闭开闭盖3,则吸引滚筒8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因此处于与空气通路37相连接的状态。如果在连接状态下使吸引风扇35运转,则从吸引孔34吸入空气,因此所输送的记录纸10被吸引到吸引滚筒8的表面8a。
另外,吸引滚筒8的宽度方向为打印机宽度方向,各划分室33的上面开口为吸引滚筒8的吸引区域8b。所谓吸引滚筒8的宽度方向上的吸引区域8b的宽度A,如图5所示,为从吸引滚筒8的左端的划分室33(a)的上面开口的左端到右端的划分室33(b)的上面开口的右端为止的宽度。所谓记录纸10的用纸宽度B为吸引滚筒8的宽度方向上的记录纸10的宽度。
在打印时,打印机1使吸引风扇35运转,将从卷纸9放出的记录纸10吸引到吸引滚筒8的吸引区域8b。此外,打印机1反复进行以下动作:通过使托架20沿着托架导向轴21移动而使喷墨头17在吸引滚筒8的宽度方向上移动并进行打印;和通过使后侧输纸辊25以及前侧输纸辊27旋转驱动而在与吸引滚筒8的宽度方向相正交的方向上以预定间距输送记录纸10。
在打印时所使用的记录纸10的用纸宽度B比吸引滚筒8的吸引区域8b的宽度A窄的情况下,如图5所示,吸引区域8b的一部分在记录纸10的用纸宽度B方向上的第1以及第2纸端10a、10b的外侧上露出。由此,由于该露出部分的空气的吸引而在第1以及第2纸端10a、10b附近产生气流。该气流使纸粉或灰尘等在第1以及第2纸端10a、10b的上方飞散。由于记录纸10的端部为纸的纤维的切断面,因此容易产生纸粉。此外,在本例中,具备从两侧夹持投入到卷纸收纳部7中的卷纸9而防止松动的第1以及第2侧壁11、12,因此在每次输送记录纸10时卷纸9的两侧面与第1以及第2侧壁11,12摩擦而产生纸粉。该纸粉有时会与记录纸10一起从卷纸收纳部7被运送到吸引滚筒8为止。
因此,按照在记录纸10的用纸宽度B比吸引滚筒8的吸引区域8b的宽度A窄的情况下,在喷墨头17的喷嘴面17a位于离第1以及第2纸端10a、10b预定的距离的位置时,进行记录纸10的输送的方式驱动控制打印机1。由此,从卷纸收纳部7运送到打印位置为止的纸粉等飞散而不会附着到喷嘴面17a上。
如图6所示,打印机1具备头清洁机构40,该头清洁机构40被配置于喷墨头17的待机位置的下方。该头清洁机构40具备:用于密封喷墨头17的喷嘴面17a的头罩41;用于清扫附着于喷嘴面17a的墨水或异物等的擦拭器42;和用于吸引在喷墨头17的喷嘴内残留或者进行孔堵塞等的墨水的墨水吸引部43。头罩41、擦拭器42、以及墨水吸引部43被安装于头清洁机构40的框44中。框44被固定于支撑托架导向轴21或吸引滚筒8等的打印机本体框15上。
头罩41具备被配置于待机位置的喷嘴面17a的正下方,且与喷嘴面17a正对的向上的密封面41a。头罩41构成为,通过使未图示的驱动机构运转而在相对喷嘴面17a垂直的方向、即与托架导向轴21相正交的方向上能上下地滑动。由此,头罩41在密封面41a上在相对喷嘴面17a靠近的方向或者远离的方向上移动。
如图7所示,头罩41为密封面41a的边缘部41b垂直地竖起来的箱型状,由橡胶等的具有弹力性的材料形成。头罩41为按照由边缘部41b包围的方式覆盖喷嘴面17a的喷嘴形成部分并且能使头罩41紧贴喷嘴面17a的大小以及形状。在由密封面41a以及边缘部41b包围的凹部41c内,连接墨水吸引部43所具备的从未图示的泵电动机延伸的吸引用管道。如果在使边缘部41b紧贴喷嘴面17a的状态下泵电动机运转,则通过泵电动机的吸引力而由凹部41c和喷嘴面17a包围的密封空间被减压,残留于喷墨头17的各喷嘴中的墨水被吸引而喷出到凹部41c内。
擦拭器42为由橡胶等的弹性材料构成的板状的部件,能够保持为通过固定于头清洁机构40的框44中的未图示的导向部件而上下地滑动。擦拭器42构成为,通过使未图示的驱动机构运转而与头罩41同样地,能够在相对喷嘴面17a垂直的方向上移动。在由擦拭器42清扫喷嘴面17a时,在将喷嘴面17a从擦拭器42的正上方朝向横方向移动的状态下使擦拭器42上升,使擦拭器42的前端比喷嘴面17a的高度稍微向上突出,在该状态下使喷墨头17沿着托架导向轴21移动,使擦拭器42的前端与喷嘴面17a滑动接触。由此,附着于喷嘴面17a上的异物或墨水由擦拭器42的前端而被去除。
在打印作业结束而使喷墨头17在待机位置上待机的情况下,头罩41移动直到边缘部41b与喷嘴面17a的周围紧贴的位置为止来封闭喷嘴。由此,能够难以使待机时的喷嘴内的墨水增加粘度而难以产生孔堵塞等。此外,通过使擦拭器42与使喷墨头17移动到待机位置侧或者打印位置侧的定时同步地上升,能够由擦拭器42进行对喷嘴面17a进行清扫的擦拭处理。
在由于喷嘴的孔堵塞等而需要头清洁的情况下,能够执行墨水吸引处理,即,在使头罩41移动到对喷嘴进行封闭的位置的状态下,使泵电动机运转并对由凹部41c和喷嘴面17a所包围的密封空间内进行吸引,使墨水从各墨水喷嘴喷出。
此外,为了适当地保持墨水喷嘴内的墨滴的状态,在使喷墨头17与头罩41相对置的状态下,与打印工作无关地定期进行冲洗处理,即、使预定量的墨水从喷墨头17的所有墨水喷嘴向头罩41的凹部41c内喷出。此外,在期望的定时下执行将比在该定期冲洗处理中喷出的墨滴多的墨滴集中而喷出的冲洗处理,由此也能够进行头清洁来恢复喷嘴的孔堵塞等。作为清洁处理,能够进行上述擦拭处理、墨水吸引处理、冲洗处理中的一个,或者能够将这些处理适当地组合来进行。
在实际上进行上述的清洁处理等之前,进行对来自墨水喷嘴的墨水的喷出状态进行检查的喷嘴核查处理(喷嘴堵塞自动检测处理)。而且,基于喷嘴核查结果来判断是否进行喷嘴清洁,在必要的情况下进行喷嘴清洁处理。
为了进行该喷嘴核查处理,头清洁机构40具备用于检测不良喷嘴的喷嘴核查机构。即,在凹部41c内,配置用于吸收所喷出的废墨水的吸收材料41d,并且按照与吸收材料41d电导通的方式来安装导电材料41e。流过导电材料41e的电信号通过配线等被取出。通过该结构,从喷墨头17的各喷嘴喷出带电的墨滴,能够取出在带电的墨滴滴落到吸收材料41d中时所产生的电流变化的信号。无论是否喷出了墨滴,在该信号在预定的阈值以下的情况下,能够判断为喷嘴的喷出不良。除此之外,作为不良喷嘴的检测方法,还有采用激光等光学的手段来检测所喷出的墨滴的方法。
喷嘴核查处理,具体地,从喷墨头17的喷嘴喷出带电的墨滴,基于该墨滴滴落到凹部41c内的吸收材料41d中时的电流变化的信号来检查来自喷嘴的墨滴的喷出状态。在喷嘴核查处理时,按照喷嘴面17a与头罩41中的边缘部41b的上端之间的间隙L1、以及喷嘴面17a与吸收材料41d的表面之间的间隙L2成为预定尺寸的方式对头罩41进行定位,在该状态下,为了使喷墨头17与头罩41处于预定的电位差,将喷墨头17侧接地,在头罩41侧施加电压而处于预定的电场状态。从喷墨头17喷出的墨滴直到通过该电场而滴落为止都带有预定量的电荷。如果墨滴滴落,则带电的电荷流到导电材料41e中。由此,能够高精度地检查墨滴的喷出状态。
如图8所示,打印机1的控制系统构成为,以具备CPU、ROM、RAM的控制部50为中心。在控制部50中,来自主机80的打印数据经由通信接口51以及通信缓存器52而被输入。此外,闪速ROM等的非易失性存储器54与控制部50连接,该非易失性存储器54作为缓存器而存储保持打印用的展开数据或各种设定值等。
在控制部50的输出侧,喷墨头17、托架电动机22、输纸电动机29、吸引风扇35、以及用纸剪切器53分别经由驱动器55~59连接。控制部50具有打印部60、喷嘴核查部62、喷嘴恢复处理部66、用纸切割部67、用纸吸引部68、以及遮蔽部69。
打印部60对托架电动机22、输纸电动机29进行驱动控制而基于打印数据对记录纸10进行打印。喷嘴核查部62基于从构成喷嘴核查机构的导电材料41e取出的电流变化的信号,进行是否正常地从各墨水喷嘴中喷出墨滴的喷嘴核查处理。
喷嘴恢复处理部66在没有正常地从各墨水喷嘴中喷出墨滴的情况下,进行用于将各墨水喷嘴的墨滴的喷出状态恢复到正常的状态的喷嘴恢复处理。即,进行对头清洁机构40进行驱动控制而从各墨水喷嘴吸引墨水的工作。此外,对托架电动机22以及头清洁机构40进行驱动控制而由擦拭器42对喷墨头17的喷嘴面17a进行清扫。
用纸切割部67驱动设置于记录纸排出口4的用纸剪切器53,切断从记录纸排出口4排出的打印结束等的记录纸10。用纸吸引部68通过使记录纸吸引机构的吸引风扇35运转而从吸引孔34吸入空气,使所输送的记录纸10吸引到吸引滚筒8的表面8a。
遮蔽部69,在打印作业结束而使喷墨头17在待机位置上待机的情况下,对头清洁机构40进行驱动控制,使头罩41移动直到边缘部41b紧贴到喷嘴面17a的周围的位置为止来封闭喷嘴。由此,难以对待机时的喷嘴内的墨水增加粘度而难以产生孔堵塞等。
主机80为与打印机1相连接的上位设备,该控制部(打印机驱动器)81由CPU、ROM、RAM等构成。从该主机80经由命令生成部82以及通信接口83向打印机1发送打印数据。
控制部81具有打印数据作成部85、打印设定部86以及打印机设定部87。打印数据作成部85根据所输入的图像或文字作成打印数据。打印设定部86进行打印枚数或打印质量等的各种设定。
打印机设定部87进行打印机1中的记录纸吸引机构的吸引风扇35的中止状态等的各种设定。通过该打印机设定部87,打印机1例如被设定为在打印结束后使吸引风扇35中止的中止模式或者在打印结束后使吸引风扇35继续运转的不中止模式。
在上述的打印机1中,从主机80接收打印指令和打印数据时,通过用纸吸引部68从而记录纸吸引机构的吸引风扇35运转,从吸引孔34吸入空气,将所输送的记录纸10吸引到吸引滚筒8的表面8a。而且,如上那样对吸附于吸引滚筒8的记录纸10,通过打印部60而从喷墨头17的墨水喷嘴中喷出墨滴,从而进行打印。被打印的记录纸10从记录纸排出口4被排出,通过用纸切割部67而由用纸剪切器53切断。
此外,控制部50与由设置于打印机本体2的按钮开关等构成的切割操作部70连接。控制部50,在用户按下切割操作部70的情况下,向用纸切割部67发送用纸切割指示,通过用纸剪切器53进行记录纸10的切断处理。该切割操作部70在用户任意地切断记录纸10的情况下被按下。
如图9(a)所示,打印机1在打印结束后进行打印指令等待。该打印指令等待为对打印数据是否发送进行待机的打印请求等待时间,进行预定时间待机。如果在该打印指令等待期间接收了打印数据,则打印机1基于该接收到的打印数据执行打印处理。
在没有接收打印数据的情况下,在经过打印指令等待时间后,通过喷嘴核查部62在大约5秒期间进行喷嘴核查处理,之后在约1秒期间通过遮蔽部69进行将移动到待机位置的喷墨头17的喷嘴面17a由头罩41覆盖的遮蔽,从而处于待机状态。另外,在中止模式的情况下,打印结束后,停止吸引风扇35。另外,打印指令等待时间为不产生由喷墨头17的墨水喷嘴的干燥所引起的不良情况的程度的3秒到15秒程度的时间。
而且,对处于待机中的打印机1从主机80发送打印数据并指令打印时,首先通过用纸吸引部68来运转吸引风扇35,通过该吸引风扇35向吸引滚筒8可靠地吸附记录纸10后约2秒开始打印部60的对记录纸10的打印。
接下来,针对通过用户按下切割操作部70的情况对打印结束后的打印机1进行说明。
如图9(b)所示,在对打印结束后的打印机1,通过用户按下切割操作部70的情况下,在打印指令等待时间中,通过切割操作部70的按下从而用纸切割部67使用纸剪切器53运转。由此,在按下切割操作部70后立刻切断记录纸10。
在打印指令等待时间结束而执行喷嘴核查处理时,控制部50沿着图10所示的流程图进行控制。
首先,控制部50判定切割操作部(切割按钮)70是否被按下(步骤S1)、在判定为切割操作部70被按下的情况下(步骤S1:是),中断喷嘴核查处理,废除该喷嘴核查处理的结果(步骤S2)。
接下来,执行用纸切割部67所进行的记录纸10的切断处理(步骤S3)。具体地,在喷嘴核查处理中断后,通过遮蔽部69进行由头罩41覆盖喷墨头17的喷嘴面17a的遮蔽。之后,通过用纸吸引部68使吸引风扇35运转,通过该吸引风扇35使记录纸10可靠地吸附于吸引滚筒8并将记录纸10保持为稳定的姿态,使用纸剪切器53运转并切断记录纸10。另外,在切断记录纸10之后作为事后工作立刻进行冲洗处理。
之后,判断用纸剪切器53所进行的记录纸10的切断中是否产生错误(步骤S4),没有错误则判定为切断了记录纸10(步骤S4:否),通过喷嘴核查部62再次开始喷嘴核查处理,从最初的喷嘴依次进行核查(步骤S5),之后,处于通过遮蔽部69进行由头罩41覆盖喷墨头17的喷嘴面17a的遮蔽而处于待机状态(步骤S6)。另外,步骤S4的判定能够采用检测有无从记录纸排出口4送出的记录纸10的纸检测器等。
如果判定在记录纸10的切断中产生错误(步骤S4:是),则通过遮蔽部69进行由头罩41覆盖喷墨头17的喷嘴面17a的遮蔽(步骤S7),使切断错误显示于主机80的显示器中(步骤S8)。
针对即使在喷嘴核查处理中按下切割操作部70也不中断喷嘴核查处理的控制(参考例)进行说明。
如图9(c)所示,即使在喷嘴核查处理中按下切割操作部70,也继续执行喷嘴核查处理,在该喷嘴核查处理结束后,通过遮蔽部69进行由头罩41覆盖喷墨头17的喷嘴面17a的遮蔽处理。之后,通过用纸吸引部68而运转吸引风扇35,如果通过该吸引风扇35将记录纸10可靠地吸附到吸引滚筒8,则用纸切割部67使用纸剪切器53运转,切断记录纸10。
由此,在没有中断喷嘴核查处理的参考例的控制中,即使在经过打印指令等待时间后的喷嘴核查处理中按下切割操作部70,经过了进行喷嘴核查处理的最大约5秒、到进行遮蔽为止的约1秒以及到使记录纸10吸附于吸引滚筒8为止的约2秒的处理时间(最大总计8秒)后,也执行记录纸10的切断。即,用户在按下切割操作部70后,必须等待最大约8秒。
与此相对,在图9(b)所示的本发明相关的控制中,即使在经过打印指令等待时间后的喷嘴核查处理中按下切割操作部70,省略之后的喷嘴核查处理所需用的最大约5秒的时间T,经过了到进行遮蔽为止的约1秒以及到使记录纸10吸附于吸引滚筒8为止的约2秒的处理时间(总计3秒)后,也立刻执行记录纸10的切断。即,用户在按下切割操作部70后,等待约2秒左右即可。
由此,根据本发明相关的实施方式的控制,在执行喷嘴核查处理时,如果接受用纸切割指示,则中断喷嘴核查处理而执行切割处理,因此能够大体上省略到进行切割处理为止的等待时间。
即、即使在打印结束后不接受打印请求而执行喷嘴核查处理,也使该喷嘴核查处理中断,能够优先执行所请求的切割处理而提高处理能力。由此,能够高效地进行打印并大幅度地提高工作的效率。但是,如果在喷嘴核查处理中没有接受用纸切割指示,则进行喷嘴核查处理,因此根据该结果按照需要来执行清洁处理,能够消除喷嘴堵塞等的不良情况。而且,能够执行良好的打印处理。
此外,由于在即使经过打印指令等待时间也没有接受打印指令时、即在打印被中止的状态下执行喷嘴核查处理,因此即使中断该喷嘴核查处理来执行切割处理,也不妨碍打印处理的执行。通过在没有打印请求的状态下优先进行所请求的切割处理,能够提高打印机1的处理整体的处理能力。
此外,在切割处理前对喷墨头17进行遮蔽处理来保护喷墨头17,能够维持喷嘴的弯月面。
但是,在执行切割处理后,能够再次执行喷嘴核查处理而转移到待机状态,始终进行良好的打印处理。
另外,上述控制为打印机1通过打印机设定部87而处于中止模式的情况下的控制,但在打印机1通过打印机设定部87而处于不中止模式的情况下,在打印结束后也继续运转吸引风扇35,维持记录纸10吸附于吸引滚筒8后的状态。
因此,在该不中止模式中,如图9(d)所示,在经过打印指令等待时间后按下切割操作部70而中断喷嘴核查处理后,通过遮蔽部69进行由头罩41覆盖喷墨头17的喷嘴面17a的遮蔽处理,使用纸剪切器53运转来切断记录纸10。
由此,在经过打印指令等待时间后的喷嘴核查处理中按下切割操作部70时,在经过到进行遮蔽为止的约1秒的处理时间后立刻执行记录纸10的切断,也能够节省伴随吸引风扇35的重新起动的等待时间,能够实现进一步加速切断记录纸10。

Claims (8)

1.一种打印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用纸打印了从主机接收到的打印数据后,按照用纸切割指示来切割用纸,
在打印结束后执行自动地检测打印头的喷嘴堵塞的喷嘴堵塞自动检测处理时,在接受了上述用纸切割指示的情况下,
中断上述喷嘴堵塞自动检测处理而执行对上述用纸进行切割的切割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喷嘴堵塞自动检测处理,在打印结束后即使经过了预定的打印请求等待时间也没有接收来自上述主机的打印请求时被执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印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中断了上述喷嘴堵塞自动检测处理后,执行对打印头的遮蔽处理,然后执行上述切割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打印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中断上述喷嘴堵塞自动检测处理而执行上述切割处理后,重新执行上述喷嘴堵塞自动检测处理。
5.一种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在对用纸打印了从主机接收到的打印数据后,按照用纸切割指示来切割用纸,该打印机具备:
喷嘴核查部,其在打印结束后执行打印头的喷嘴堵塞自动检测处理;
用纸切割部,其按照用纸切割指示来切割上述用纸;
切割操作部,其通过用户进行操作而对上述用纸切割部指示用纸切割;和
控制部,其在打印结束后执行打印头的喷嘴堵塞自动检测处理时,在接受了上述用纸切割指示的情况下,使上述喷嘴堵塞自动检测处理中断而执行上述切割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喷嘴核查部在打印结束后即使经过了预定的打印请求等待时间也没有接收来自上述主机的打印请求时,执行上述喷嘴堵塞自动检测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该打印机还具备由头罩覆盖上述打印头的喷嘴面的遮蔽部,
上述控制部,在使上述喷嘴核查部中断上述喷嘴堵塞自动检测处理后,使上述遮蔽部执行由头罩覆盖上述打印头的喷嘴面的遮蔽处理,然后使上述切割操作部执行上述切割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在使上述喷嘴核查部中断上述喷嘴堵塞自动检测处理,并使上述切割操作部执行上述切割处理后,使上述喷嘴核查部重新执行上述喷嘴堵塞自动检测处理。
CN201210062587.XA 2011-03-15 2012-03-12 打印机的控制方法以及打印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7318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56660A JP5648540B2 (ja) 2011-03-15 2011-03-15 プリンター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リンター
JP2011-056660 2011-03-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73186A true CN102673186A (zh) 2012-09-19
CN102673186B CN102673186B (zh) 2014-11-05

Family

ID=468060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62587.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73186B (zh) 2011-03-15 2012-03-12 打印机的控制方法以及打印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733882B2 (zh)
JP (1) JP5648540B2 (zh)
CN (1) CN10267318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15230A (zh) * 2015-09-09 2017-03-2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喷墨打印机的控制方法以及喷墨打印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91713B2 (ja) * 2011-11-02 2016-03-2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記録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267030B2 (ja) * 2014-03-26 2018-01-24 キヤノンファインテックニスカ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方法
DE102015116656A1 (de) 2015-10-01 2017-04-06 Océ Printing Systems GmbH & Co. KG Verfahren zum Reduzieren einer lokal erhöhten Viskosität von Tinte in einem Tintendruckkopf eines Tintendruckers während des Druckbetriebs
WO2020219076A1 (en) 2019-04-26 2020-10-29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Evaluating surfaces
JP7451282B2 (ja) 2020-04-27 2024-03-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18936A (ja) * 1993-01-25 1994-08-09 Canon Inc 記録装置
JPH09240012A (ja) * 1996-03-11 1997-09-16 Brother Ind Ltd インク噴射装置
JP2000108327A (ja) * 1998-10-06 2000-04-18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US20020018092A1 (en) * 2000-05-02 2002-02-14 Toshiharu Inui Recovery processing method and unit of ink jet printing apparatus
US6565185B1 (en) * 1999-09-29 2003-05-20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Nozzle testing before and after nozzle cleaning
JP2004262116A (ja) * 2003-03-03 2004-09-24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5111730A (ja) * 2003-10-06 2005-04-28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US20050270352A1 (en) * 2004-06-02 2005-12-08 Fumiyoshi Iwase Inkjet printer with cutting head having smoothly movable heads
JP2007144785A (ja) * 2005-11-28 2007-06-14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の紙紛対策方法
JP2007268749A (ja) * 2006-03-30 2007-10-18 Fujifilm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媒体のカッティング方法および後加工装置
CN101076451A (zh) * 2004-12-06 2007-11-21 西尔弗布鲁克研究有限公司 带有封盖机构的喷墨打印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60409A (ja) * 2000-11-22 2002-06-04 Noritsu Koki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ー
JP4944631B2 (ja) * 2007-02-02 2012-06-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回復処理方法
JP4946553B2 (ja) * 2007-03-19 2012-06-0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プリンタ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09056742A (ja) * 2007-08-31 2009-03-19 Seiko Epson Corp 印刷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9083167A (ja) * 2007-09-28 2009-04-23 Brother Ind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5281275B2 (ja) * 2007-11-27 2013-09-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吐出検査装置、記録装置、吐出検査方法及び吐出検査プログラム
JP5151606B2 (ja) * 2008-03-27 2013-02-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および記録紙搬送方法
JP2010030184A (ja) * 2008-07-30 2010-02-12 Seiko Epson Corp ノズルチェック機能付き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とノズルチェック方法
JP5724406B2 (ja) * 2010-03-16 2015-05-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101427A (ja) * 2010-11-09 2012-05-31 Riso Kagaku Corp 画像記録装置、及び画像記録装置の制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18936A (ja) * 1993-01-25 1994-08-09 Canon Inc 記録装置
JPH09240012A (ja) * 1996-03-11 1997-09-16 Brother Ind Ltd インク噴射装置
JP2000108327A (ja) * 1998-10-06 2000-04-18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US6565185B1 (en) * 1999-09-29 2003-05-20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Nozzle testing before and after nozzle cleaning
US20020018092A1 (en) * 2000-05-02 2002-02-14 Toshiharu Inui Recovery processing method and unit of ink jet printing apparatus
JP2004262116A (ja) * 2003-03-03 2004-09-24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5111730A (ja) * 2003-10-06 2005-04-28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US20050270352A1 (en) * 2004-06-02 2005-12-08 Fumiyoshi Iwase Inkjet printer with cutting head having smoothly movable heads
CN101076451A (zh) * 2004-12-06 2007-11-21 西尔弗布鲁克研究有限公司 带有封盖机构的喷墨打印机
JP2007144785A (ja) * 2005-11-28 2007-06-14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の紙紛対策方法
JP2007268749A (ja) * 2006-03-30 2007-10-18 Fujifilm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媒体のカッティング方法および後加工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15230A (zh) * 2015-09-09 2017-03-2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喷墨打印机的控制方法以及喷墨打印机
CN106515230B (zh) * 2015-09-09 2018-12-0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喷墨打印机的控制方法以及喷墨打印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733882B2 (en) 2014-05-27
US20120236061A1 (en) 2012-09-20
JP2012192556A (ja) 2012-10-11
JP5648540B2 (ja) 2015-01-07
CN102673186B (zh) 2014-1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73186B (zh) 打印机的控制方法以及打印机
CN102161271B (zh) 液体喷头的清洗控制方法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US20160031222A1 (en) Printer
US8702201B2 (en) Ink discharge apparatus
US10500869B2 (en)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JP573291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20140035996A1 (en) Print head servicing units and methods
JP592801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7188927B2 (en) Printhead wiper cleaning mechanism for an imaging apparatus
JP4670513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パージ方法
JP2007160795A (ja) 液体噴射付属装置
CN102673188A (zh) 打印机的控制方法及打印机驱动程序
JP2015101073A (ja) プリンター及びプリンターの制御方法
US10696052B1 (en) Submersion cap devices stabilizing ink in nozzles of inkjet printheads
US10710371B1 (en) Inkjet printhead cap having latching system
JP6834518B2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2008149483A (ja) 記録装置のクリーニング方法及び記録装置
JP200626420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198984A (ja) 回復機構及び回復ユニット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201157A (ja) 液体吐出装置のクリーニング制御方法および液体吐出装置
JP7238256B2 (ja) 液体噴射装置及びそのメンテナンス方法
JP2007160796A (ja) 液体噴射装置
JP2004255638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7160794A (ja) 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JP3790754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のヘッド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10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