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65630A - 用于吸收体的制造装置以及所述吸收体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吸收体的制造装置以及所述吸收体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65630A
CN102665630A CN2010800533487A CN201080053348A CN102665630A CN 102665630 A CN102665630 A CN 102665630A CN 2010800533487 A CN2010800533487 A CN 2010800533487A CN 201080053348 A CN201080053348 A CN 201080053348A CN 102665630 A CN102665630 A CN 1026656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ges
distribution
flow path
polymer
absor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5334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65630B (zh
Inventor
星加和彦
今井敦志
一色弘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char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Unichar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charm Corp filed Critical Unichar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6656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656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656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6563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15577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 A61F13/15617Making absorbent pads from fibres or pulverulent material with or without treatment of the fibres
    • A61F13/15658Forming continuous, e.g. composite, fibrous webs, e.g. involving the application of pulverulent material on parts thereof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 Non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用于吸收体的制造装置和所述吸收体的制造方法。一种用于吸收体的制造装置包括:聚集部分,所述聚集部分将在流过导管的第一气体中的吸收液体的纤维聚集到所述聚集部分;和聚合物排放管,所述聚合物排放管引入到导管中,并且从排放孔朝向聚集部分排放混合有高吸收性聚合物的第二气体,其中,形成在聚合物排放管中的第二气体的流动路径具有位于流动路径的排放孔侧处的分布变化区域,在所述分布变化区域处,高吸收性聚合物的分布状态发生改变,以及流动路径的在分布变化区域处的截面面积比位于分布变化区域的上右侧和下右侧的毗邻部分处的流动路径的截面面积窄。

Description

用于吸收体的制造装置以及所述吸收体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与诸如一次性尿布等吸收产品有关的吸收体的制造装置以及所述吸收体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一次性尿布和卫生棉通常被称为吸收产品,所述吸收产品吸收诸如排泄的流体等之类的流体。这种吸收产品包括作为其部件的吸收体,所述吸收体吸收流体并且具有混合在所述吸收体中的微粒状高吸收性聚合物(所述微粒状高吸收性聚合物是高模量聚合物等,所述高模量聚合物通过因吸收流体所造成的膨胀等而具有高流体保持性能,在下文中所述微粒状高吸收性聚合物被称为超高吸收性聚合物(SAP)),并且所述吸收体通过将诸如纸浆纤维的吸收液体的纤维形成预定形状制造而成。注意,吸收体具有厚度方向和相互正交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在所述这些方向中,所述宽度方向沿着一次性尿布和卫生棉的宽度方向定向。
如图1A的示意图所示,这种吸收体1例如通过将流过导管131的气流3中的纸浆纤维2聚集到旋转鼓120的外周表面上的聚集部分121上。换言之,聚集部分121具有多个进气孔(未示出),所述进气孔以预定的布置方案布置,并且通过所述进气孔吸入的空气使得纸浆纤维2聚集以具有与聚集部分121的轮廓大体一样的轮廓,以便制造吸收体1。
另外,导管131具有布置到所述导管131的聚合物排放管141,并且超吸收性聚合物从排放孔141a排放到导管131中。以此种方式,超高吸收性聚合物也连同导管131中的气流3一起流动,以便与纸浆纤维2一起聚集在聚集部分121上。
在此,超高吸收性聚合物和纸浆纤维2均需要以预定的分布状态聚集在吸收体1中。并且具体地,通常需要沿着吸收体1的宽度方向平均分布超高吸收性聚合物。
就这一点而言,作为平均分布超高吸收性聚合物的方法,PTL1(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方法,所述方法通过将分布板143放置在聚合物排放管141的排放孔141a的外侧以及使超高吸收性聚合物沿着在以上排放管141中的气流6流动以与分布板143相碰撞来按照分布式方式将超高吸收性聚合物排放到导管131中。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PTL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公报No.2009-112347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然而,在与分布板143碰撞之后,将通过已紊乱的高能气流6使用于允许导管131中的纸浆纤维2流动的气流3受到干扰。例如,在图1B示出的实施例中,将生成沿着大致垂直于导管131的导管轴线C131的流动6a,并且从而沿着导管131的导管轴线C131干扰气流3。即,担心的是,纸浆纤维2沿其流动的气流3将受到因分布超高吸收性聚合物而发生改变的流动6a的影响,并且结果,将不均匀地分布纸浆纤维2。
鉴于诸如上述那些问题的传统问题,已经创造了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吸收体的制造装置和所述吸收体的制造方法,所述吸收体能够在尽可能地对诸如导管中的纸浆纤维的吸收液体的纤维的流动抑制的同时,改变高吸收性聚合物的分布状态。
【问题的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主要方面是:一种用于吸收体的制造装置,所述制造装置包括:聚集部分,所述聚集部分将使流过导管的第一气体中的吸收液体的纤维聚集到所述聚集部分;和聚合物排放管,所述聚合物排放管被引入到导管中并且从排放孔朝向聚集部分排放混合有高吸收性聚合物的第二气体,其中,所述形成在聚合物排放管中的第二气体的流动路径具有位于流动路径的排放孔侧的位置上的分布变化区域,在所述分布变化区域中,高吸收性聚合物的分布状态发生改变,以及流动路径的在分布变化区域处的截面面积比流动路径的位于在分布变化区域的上游侧和下游侧的毗邻部分的截面积窄。
此外,本发明的其它方面是制造吸收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流过导管的第一气体中的吸收液体的纤维聚集到聚集部分;以及从引入到导管中的聚合物排放管的排放孔朝向聚集部分排放混合有高吸收性聚合物的第二气体,其中,所述形成在聚合物排放管中的第二气体的流动路径具有位于流动路径的排放孔侧处的分布变化区域,在所述分布变化区域处,高吸收性聚合物的分布状态发生改变,以及流动路径的位于分布变化区域处的截面面积比流动路径的位于在分布变化区域的上游侧和下游侧的毗邻部分的截面面积窄。
从本说明书的描述和所附附图中,本发明的除了上述特征之外的特征将变得清晰可见。
【本发明的有利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在尽可能对诸如导管中的纸浆纤维的吸收液体的纤维的流动抑制的同时,改变高吸收性聚合物的分布状态。
附图说明
图1A是用于吸收体1的传统制造装置的示意图;
图1B是聚合物排放管141的接近排放孔141a的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施例的用于吸收体1的制造装置10的示意图,示出了所述制造装置10的沿着所述制造装置10的中央部分剖开获得的竖直剖视图;
图3A是聚合物排放管41的沿着所述聚合物排放管41的中央部分剖开获得的竖直剖视图;
图3B是图3A中的部分B的放大视图;
图3C是沿着图3B的线条C-C获得的剖视图;
图4A是示出了超高吸收性聚合物(SAP)均匀分布在聚合物排放管41的截面内的状态的解释性简图;
图4B是示出了以均匀分布状态沿着CD方向分布的超高吸收性聚合物(SAP)数量的图表;
图5A是分布变化区域45的另一个示例的沿着所述分布变化区域45的中央部分剖开获得的竖直剖视图;
图5B是沿着图5A的线条B-B获得的剖视图;
图6A是分布变化区域45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竖直剖视图;
图6B是分布变化区域45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竖直剖视图;
图7是聚合物排放管41的接近排放孔41a的部分的透视图;
图8A是分布变化区域45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竖直剖视图;
图8B是沿着图8A的线条B-B获得的剖视图;
图9A是分布变化区域45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竖直剖视图;
图9B是沿着图9A的线条B-B获得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从本说明书的描述中,至少以下事件将变得清晰。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吸收体的制造装置包括:聚集部分,所述聚集部分使流过导管的第一气体中的吸收液体的纤维聚集到所述聚集部分;以及聚合物排放管,所述聚合物排放管被引入到导管中并且从排放孔朝向聚集部分排放混合有高吸收性聚合物的第二气体,其中,形成在聚合物排放管中的第二气体的流动路径具有位于在流动路径的排放孔侧的位置处的分布变化区域,在所述分布变化区域处,高吸收性聚合物的分布状态发生改变,并且流动路径的位于分布变化区域处的截面面积比流动路径的位于在分布变化区域的上游侧和下游侧的毗邻部分处的截面面积窄。
根据这种用于吸收体的制造装置,因为流动路径的位于分布变化区域处的截面面积较小,所以当超高吸收性聚合物(SAP)流过对应的分布变化区域时,超高吸收性聚合物的分布发生变化,并且由此在超高吸收性聚合物从聚合物排放管排放之后,导管中的超高吸收性聚合物的分布状态也发生了变化。结果,能够改变聚集在吸收体中的超高吸收性聚合物的分布。
而且,将分布变化区域设置在聚合物排放管中。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当改变超高吸收性聚合物的分布状态时由第二气体流动的变化所产生的效果对聚合物排放管的外侧的第一气体的流动产生影响。换言之,能够在不显著影响导管中的吸收液体的纤维的流动的前提下改变超高吸收性聚合物的分布状态。
优选的是,在用于吸收体的制造装置中,与流动路径的截面面积有关的截面是假想平面,所述假想平面以所述流动路径的流动方向为其法线方向,当相互正交并且包括在假想平面中的两个方向被分别设定为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时,所述截面的形状是相对这样直线线对称的形状,所述直线平行于第一方向,并且行进通过截面区域的中心;并且所述流动路径的在分布变化区域处的截面形状是这样的:其使得在沿着所述第二方向的中心部分处的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的间隙具有比位于所述分布变化区域的两侧的部分窄的收缩形状。
根据这种用于吸收体的制造装置,超高吸收性聚合物分布状态可以发生变化,以便在沿着第二方向的中央部分处减少超高吸收性聚合物的数量,以及在同一第二方向的两个端侧部上增加超高吸收性聚合物的数量。以此种方式,能够处理这样的现象:在所述现象中,由诸如聚合物排放管的截面形状的各情形引起了在吸收体的中央部分中超高吸收性聚合物的数量增多,或者处理这样的情况:诸如期望因吸收体的设计特殊性而在两个侧部上的上述部分处增加超高吸收性聚合物的数量。顺便提及,在吸收体的中央部分处超高吸收性聚合物的数量增多的前述现象可能在用作聚合物排放管(例如,具有圆形截面的流动路径的管状材料)时发生。
优选地是,在用于吸收体的制造装置中,位于分布变化区域的排放孔侧的部分的流动路径的截面形状形成为沿着所述第二方向的扁平的形状,并且排放孔具有沿着第二方向的扁平形状。
根据这种用于吸收体的制造装置,流动路径的位于上述排放孔侧的部分处的截面形状和上述排放孔的形式均形成具有沿着第二方向的扁平的形状。因此,超高吸收性聚合物的分布状态能够也保持在上述分布变化区域的下游侧中,上述分布变化区域已经改变了所述超高吸收性聚合物的分布状态。
优选的是,在用于吸收体的制造装置中,位于分布变化区域的排放孔侧的部分的流动路径当接近排放孔时沿着第二方向变宽。
根据这种用于吸收体的制造装置,在位于上述排放孔侧的部分处的流动路径沿着上述第二方向变宽,以便较之上述分布变化区域,更容易将已经由上述分布变化区域改变的超高吸收性聚合物的分布状态保持在下游侧部上。
优选的是,在用于吸收体的制造装置中,流动路径的位于分布变化区域的上游侧的截面形状是圆形,通过将吸收液体的纤维和高吸收性聚合物聚集到聚集部分所制成的吸收体形成有设定为厚度方向的聚集方向,并具有纵向方向和宽度方向,所述纵向方向和所述宽度方向沿着正交于厚度方向的方向,并且第二方向平行于吸收体的宽度方向。
根据这种用于吸收体的制造装置,超高吸收性聚合物的数量沿着第二方向在中央部分处增多的现象(所述现象可能因流动路径的位于上述上游侧的圆形截面形状的原因而发生)由在上述分布变化区域处的分流的作用所引起,上述分布变化区域沿着第二方向在中心处具有收缩部分。另外,对应的第二方向平行于吸收体的宽度方向。因此,沿着上述宽度方向可以实现超高吸收性聚合物的大体均匀分布。
优选地是,在用于吸收体的制造装置中,具有呈正圆形截面形状的流动路径的管道被用于流动路径的位于分布变化区域的上游侧的一部分。
根据这种用于吸收体的制造装置,作为最通常使用的导管材料的圆形管道能够施加到聚合物排放管的上游侧的部分,以便能够以较低成本获得制造装置。
而且,沿着第二方向在两个侧部上增加超高吸收性聚合物的数量以及沿着第二方向在中央部分处减少超高吸收性聚合物的数量(其中,上述分布变化区域在沿着第二方向的中央部分处具有收缩部分),使得能够解决超高吸收性聚合物的数量沿着第二方向在中央部分处增加的问题(所述超高吸收性聚合物的数量在中央部分处增加的问题可能在管道是圆形时发生),并且由此能够使得沿着第二方向的超高吸收性聚合物分布均匀。
优选地是,在用于吸收体的制造装置中,从聚合物排放管的内壁面突出以及形成在分布变化区域处的突出物允许减小分布变化区域的流动路径的横截面积。
根据这种用于吸收体的制造装置,只通过在分布变化区域中形成突出物便可减小流动路径的横截面积。
而且,制造根据本发明的吸收体的方法包括:将在流过导管的第一气体中的吸收液体的纤维聚集到聚集部分;以及从引入到导管中的聚合物排放管的排放孔朝向聚集部分排放混合有高吸收性聚合物的第二气体,其中,形成在聚合物排放管中的第二气体的流动路径具有位于流动路径的排放孔侧的位置处的分布变化区域,在所述分布变化区域处高吸收性聚合物的分布状态发生变化,以及流动路径的位于分布变化区域处的截面面积比流动路径的位于分布变化区域的上游侧部和下游侧部的毗邻部分处的截面面积窄。
根据这种用于吸收体的制造方法,能够实现与上述用于吸收体的制造装置的操作优势相同的操作优势。
===实施例===
图2是根据本实施例的吸收体1的制造装置10的示意图,示出了沿着制造装置10的中央部分剖开得到的所述制造装置10的竖直剖视图。
如图2所示,用于根据本实施例的吸收体1的制造装置10是所谓的纤维堆积装置10。换言之,这种制造装置10包括:旋转鼓20,所述旋转鼓20具有设置在所述旋转鼓20的外周表面20a上的成形模21(对应于聚集部分),所述成形模是凹陷形式并且沿着圆周方向Dc旋转;导管31,所述导管31朝向旋转鼓20的外周表面20a分布纸浆纤维2,以便将纸浆纤维2聚集在上述成形模21中并且形成吸收体1;以及带式输送机81,所述带式输送机定位在圆周方向Dc的设有导管31的位置的下游侧上,以便输送从成形模21释放的吸收体1。
注意,在以下描述中,旋转鼓20的圆周方向Dc也被简称为“圆周方向Dc”,旋转鼓20的宽度方向(垂直于图2中的纸的平面的方向)也被简称为“CD方向”或“水平方向”。另外,平面内的与这个CD方向相交的任何方向也被简称为“MD方向”,例如,上述圆周方向Dc是所述MD方向的一部分,导管31的导管轴线的方向是MD方向的一部分并且稍后描述的聚合物排放管41的导管轴线也是MD方向的一部分。
旋转鼓20在其主体处具有圆筒体,所述圆筒体围绕例如在CD方向上的水平旋转轴C20沿着作为一个方向的顺时针方向通过驱动来旋转。此外,在所述旋转鼓20的周面20a上,多个气体入口22形成在每个成形模21的底部表面处,所述成形模21沿着圆周方向Dc设置在预定节距处。因此,导管31中的纸浆纤维2沿着由通过上述气体入口22吸入的空气所形成在导管31中的空气流3(对应于第一气体)流动,以便分布并且聚集在成形模21中。从而在成型模21中形成了吸收体1,其中这个聚集方向作为所述吸收体的厚度方向。
注意的是,沿着圆周方向Dc,在成形模21与导管31相对的第一区域R1中发生空气吸入,但是在成形模21与带式输送机81相对的第二区域R2处停止或者不发生所述空气吸收。而且,在后述的第二区域R2处,成形模21中的吸收体1通过利用带式输送机81中的抽吸箱83抽吸空气而依次从成形模21释放,并且以此种方式,吸收体1被转移到带式输送机81上,以便此后在带式输送机81上进行输送。作为实施空气抽吸的构造的示例,能够给出一种这样的构造,所述构造包括:分隔壁27a、27b,所述分隔壁27a、27b将位于旋转鼓20的内周侧处的空间分隔成沿着圆周方向Dc的多个区;以及未示出的鼓风机,所述鼓风机连接到位于多个区Z1和Z2中的区Z1,所述区Z1对应于第一区域R1,在所述区域R1处将实施空气抽吸,用于保持所述区域R1处的负压。注意,当然,旋转鼓20的上述空气吸入孔22和在内周侧的上述空间连通,从而允许空气流动。
而且,如图2所示,诸如无纺织物和棉纸的片状构件9能够供给在这个带式输送机81上,用于将的吸收体1转移到所述带式输送机81上。并且在这种情况中,这些片状构件9变成与一次性尿布和卫生棉有关的表层(所述表层与穿着者的皮肤相接触)。
如图2所示,导管31是例如具有大致矩形截面的管状构件,并且定位在旋转鼓20上,其中所述导管31的管轴线方向关于MD方向沿着上下方向(竖直方向)定向,与此同时,位于所述导管31的底端的分布嘴31a在旋转鼓20的外周表面21a的上沿着圆周方向Dc遮盖预定区域。而且,从位于作为与上述分布嘴31a相对的端部的上端处的嘴31b供给由粉碎机35通过粉碎纸浆片2s制成的纸浆纤维2,从而在导管31内部产生包括纸浆纤维2的气流3,所述纸浆纤维2从上侧朝向下侧流动。因此,当成形模21随着旋转鼓20的旋转通过对应的分布嘴31a的位置时,吸收体1由聚集在成形模21中的纸浆纤维2形成。
顺便提及,这种导管31具有从所述导管31的外侧插入并且定位在所述导管31中的聚合物排放管41,用于注入微粒状超高吸收性聚合物(高吸收性聚合物)。而且,混合有超高吸收性聚合物的空气6(对应于第二气体)沿着气流6流过这个聚合物排放管41,用于将超高吸收性聚合物从位于聚合物排放管41的末端处的排放孔41a排放到导管31中。
图3A示出了沿着聚合物排放管41的中央部分剖开得到的所述聚合物排放管41的竖直剖视图。图3B示出了图3A中的部分B的放大视图,图3C示出了沿着图3B的线条C-C获得的剖视图。
聚合物排放管41具有例如作为其主体的弯曲成L状的圆形管道(截面是正圆形的圆形管道)。具体地,聚合物排放管41具有:竖直导管部分42,所述竖直导管部分42具有沿着MD方向的竖直方向定向的导管轴线;和水平导管部分43,所述水平导管部分43具有沿着MD方向的水平方向定向的导管轴线,并且所述竖直导管部分42和所述水平导管部分43通过弯曲导管44连接。而且,上述排放孔41a设置在水平导管部分43的末端处,然而,用于将超高吸收性聚合物供给到聚合物排放管41的超高吸收性聚合物供给机构46设置在竖直导管部分42的上端42a处。超高吸收性聚合物供给机构46具有例如位于所述超高吸收性聚合物供给机构46的上部部分处的螺旋加料器47,以及通过允许超高吸收性聚合物从螺旋加料器47下落到竖直导管部分42的上端42a来按照体积供给超高吸收性聚合物。而且,压缩空气注入装置48连接在这种竖直导管部分42的大致中部位置42b处。并且,预定压力的压缩空气永久地从这个压缩空气注入装置48朝向上述排放孔41注入,从而在上述大致中部位置42b的下游侧的管中的部分处,产生沿着大致的管轴线方向的气流6,以便允许超高吸收性聚合物沿着这个气流6流动以通过排放孔41a排放并且排放到导管31中。
作为这种压缩空气注入装置48的构造的示例,可以给出这样一个压缩空气注入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未示出的罐体,所述罐体贮存压缩空气;管道48a,所述管道48a使这个罐体与上述竖直导管部分42相连;阀48b,所述阀48b开启/闭合管道48a的路径;以及未示出的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将上述罐体内的压缩空气的压力值保持在预定范围内。而且,通过适当地控制阀48b的开启/闭合来控制将压缩空气供给到聚合物排放管41中。
顺便提及,超高吸收性聚合物是例如其尺寸中值介于30μm到500μm的颗粒,并且所述超高吸收性聚合物的容积密度例如是相对较重的0.7g/ml(700kg/m3)。因此,当超高吸收性聚合物沿着聚合物排放管41中的气流6流动时,所述超高吸收性聚合物在聚合物排放管41的流动路径的截面内没有被以均匀的分散状态而是以不均匀的状态进行传送。从而,当超高吸收性聚合物按照上述方式排放到导管31中时,担忧的是超高吸收性聚合物将沿着CD方向不均匀地被分布在导管31中。与此同时,在许多情况中,通常设置鼓20的成形模21,以便待形成的吸收体1沿着CD方向定向,并且在这种情况中,超高吸收性聚合物将沿着吸收体1的宽度方向不均匀地聚集分布,从而导致在吸收产品的流体吸收性能方面产生问题。
如图4A所示,即使超高吸收性聚合物将被均匀地分布在聚合物排放管41的截面内,但是由于聚合物排放管41的截面是正圆形,所以当沿着CD方向观察时,在沿着CD方向的中部处的超高吸收性聚合物的分布量大于在沿着CD方向的两个侧部处的超高吸收性聚合物的分布量。因此,当按此排放时,分布将是这样的,使得聚集在成形模21的沿着CD方向的中部处的超高吸收性聚合物的数量将大于聚集在两个侧部处的超高吸收性聚合物的数量。因此,超高吸收性聚合物沿着宽度方向在吸收体1内的不均匀分布妨碍了均等的分布。
为此,如图3A至3C所示,向聚合物排放管41的水平导管部分43提供了改变超高吸收性聚合物分布状态的分布变化区域45。这种分布变化区域45设置在位于气流6的路径(位于上述大致中部位置42b和排放孔41a之间的导管路径,所述中部位置42b是连接有压缩空气注入装置48的位置)的排放孔41a侧的部分处,即,与上述中部位置42b相比,设置在更靠近排放孔41a的部分处。此外,如图3B所示,这个分布变化区域45的流动路径的截面面积比在分布变化区域45的上游侧和下游侧处的毗邻部分43d、43e的流动路径的截面面积窄。而且,超高吸收性聚合物的分布状态因此而发生变化。
例如,聚合物排放管41的水平导管部分43在图3A至3C示出的示例中是如上所述的圆形管道,并且沿着水平导管部分43的流动路径的流动方向沿着关于MD的水平方向定向。因此,当关于这个流动路径的截面面积的截面被看作假想平面(其中,流动路径的流动方向作为法线方向),以及相互正交并且包括在这个假想平面内的两个方向被分别视为CD方向(对应于第二方向)和竖直方向(对应于第一方向)时,因为上述流动路径的截面形状是正圆形,所以这种相关的截面形状是相对于直线L43线对称的形状,所述直线L43平行于的上述竖直方向,并行进通过截面中心C43。
此外,就在分布变化区域45处的流动路径的在图3C示出的示例中的截面形状而言,沿着CD方向的中央部分是收缩的形状,其中沿着竖直方向的间隙比在两个侧部(两个端侧部)处的部分的间隙窄。于是,当超高吸收性聚合物通过这个分布变化区域45时,沿着CD方向的超高吸收性聚合物分布状态发生变化,使得在沿着CD方向的中央部分处的超高吸收性聚合物的数量减少,并且在两个侧部处的部分处的超高吸收性聚合物的数量增多。
根据纤维堆积装置10的各情形的多种情况(如图6A和6B示出的那些情况)能够被假定为用于改变分布状态的以上方面。假如在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改变分布的所有方面中,将相关分布变化区域45均设定在聚合物排放管41中。因此,能够有效的抑制伴随超高吸收性聚合物分布状态的改变而发生的在聚合物排放管41中的超高吸收性聚合物和气流6的变化对在聚合物排放管41的外侧流动的纸浆纤维2的流动造成影响。即,能够利用对应的分布变化区域45来改变超高吸收性聚合物的分布状态,而不对导管31中的纸浆纤维2的流动造成很大的影响。
顺便提及,改变分布变化区域45的截面面积的方面并不局限于沿着圆周方向的部分具有如图3C所示的局部变窄的截面形状的方面,而是还包括这样情况,其中,流动路径的形状、这个截面的形状是这样的:使得沿着在导管的圆周方向上的整个周长均匀地减小直径。而且,如在图5A的竖直剖视图以及在图5B中示出的沿着图5A的线条B-B获得的剖视图中所示出的也包括在本发明的概念中。换言之,所述方面能够改变超高吸收性聚合物的分布状态。例如在图5A中,即使超高吸收性聚合物在分布变化区域45的上游侧部处沿着流动路径43d以预定的不均匀的分布状态流动,当通过这个分布变化区域45时,超高吸收性聚合物也被具有减小直径的流动路径有力地收集到中心。因此,当通过这个分布变化区域45之后的超高吸收性聚合物退出到直径再一次变宽的流动路径43e时,在流动路径的截面的中央部分处,超高吸收性聚合物的分布状态将会被变成更加密集分布的状态。
在下文中,随后将针对分布变化区域45的结构进行具体描述。
在图3B和3C示出的示例中的分布变化区域45具有一对半球状突出物45a、45b,所述突出物45a、45b被形成为从聚合物排放管41的内壁面41s沿着径向方向向内突出。而且,一个突出物45a形成在顶面的沿着CD方向的中心处,另一个突出物45b形成在底面的沿着CD方向的中心处。以此种方式,在分布变化区域45中的流动路径的截面形状呈收缩的形状,所述收缩的形状的沿着上下方向(竖直方向)的间隙在沿着CD方向的两个侧部处而非沿着CD方向的中央部分处变宽。
正因为如此,当超高吸收性聚合物沿着气流6流过这个分布变化区域45时,气流6被分成沿着CD方向的左侧流和右侧流。并且由此,与在通过分布变化区域45之前的超高吸收性聚合物分布状态相比,超高吸收性聚合物的分布状态被变为在中央部分处较为稀疏而在所述中央部分的右侧和左侧较为稠密,并且此后,超高吸收性聚合物通过排放孔41a排放到导管31中。
在此,在这个示例中,因为聚合物排放管41的截面形状是如上所述的正圆形,所以在通过分布变化区域45之前的沿着CD方向分布的超高吸收性聚合物的数量不均匀,使得由于上述正圆形的截面形状,在CD方向上的中心处的超高吸收性聚合物的数量大于在第一位置的两侧处的所述超高吸收性聚合物的数量(见图4B)。为此,当通过这个分布变化区域45时,通过由于上述分布变化区域45的截面形状所产生的分流的作用引起这种不均匀,结果,将超高吸收性聚合物以使其数量沿着CD方向均等的状态排放到导管31中。基本上保持均等的分布状态,结果,使在成形模21中沿着吸收体1的CD方向的超高吸收性聚合物的聚集分布也均等。因此,能够通过设计成形模21的位置以便CD方向变得平行于吸收体1的宽度方向,从而使得超高吸收性聚合物沿着吸收体1的宽度方向的聚集分布均等。
注意,在图3B和3C的示例中,突出物45a、45b分别以彼此相对的方式设置到顶面和底面,以便使得超高吸收性聚合物沿着CD方向的聚集分布均等。然而,能够根据每个纤维堆积装置10的各情形来适当确定突出物45a、45b的位置和它们的数量。
如在图6A的截面图中所示的那样,例如,突出物45a、45b能够分别设置在聚合物排放管41的内壁面41s的一对右侧面和左侧面(沿着CD方向布置的一组面)上。以此种方式,在通过分布变化区域45之后的超高吸收性聚合物的分布将变成这样的状态,在所述状态中,与通过分布变化区域45之前的状态相比,在沿着CD方向的中央部分处的分布较为稠密,而在一对右侧面和左侧面处的分布则较为稀疏。注意,当沿着CD方向有意不均匀分布超高吸收性聚合物时,两个侧面中的仅仅一个侧面可以设置突出物45a、45b。
替代地,顶面和底面中的仅仅一个可以设置突出物45b。而且,在仅仅设置一个突出物的情况中,如图6B所示可以将所述突出物设置在底面上。这是因为沿着竖直方向的超高吸收性聚合物的分布被认为是不均匀,使得在空间的下半部分中的超高吸收性聚合物的数量大于在空间的上半部分中的超高吸收性聚合物的数量。因此,理解的是,设置在底面处的突出物45b将更加有效地帮助将超高吸收性聚合物流分成沿着CD方向的右侧流和左侧流。
考虑所设定的上述突出物45a、45b的数量,从实际的超高吸收性聚合物分布测量试验等等之类中获得诸如突出物45a、45b的高度、尺寸和形状的细节条件,所述超高吸收性聚合物测量试验等利用聚合物排放管41的内径、每单元时间的超高吸收性聚合物的排放量、每单元时间的气流量、排放孔41a的形状等作为参数的来实施。
顺便提及,在图3A到3C示出的示例中,优选的是,流动路径的从这个分布变化区域45到所述流动路径的下游侧的排放孔41a的形状是这样的形状,所述形状能够沿着CD方向保持超高吸收性聚合物的均匀分布。图7是排放孔41a的示例,示出了接近聚合物排放管41的排放孔41a的部分的透视图,在这个图7和图3A中示出的示例中的流动路径具有扁平的截面形状。更加具体地,流动路径被形成为:使得沿着上下方向(竖直方向)的尺寸朝向排放孔41a阶段式地或连续地减小,或者沿着CD方向的尺寸朝向排放孔41a阶段式地或连续地增大,从而使流动路径形成为具有扁平的大致矩形的截面形状,其中沿着流动路径的竖直方向的尺寸小于沿着CD方向的尺寸。而且,在所述流动路径的末端处,设置有上述排放孔41a。注意,这个排放孔41a也具有沿着CD方向扁平的截面形状,具体地,嘴部分的形状大致是矩形,其中CD方向作为其纵向方向。
在此,优选的是,排放孔41a的沿着CD方向的尺寸等于或大于聚合物排放管41的内径并且等于或小于吸收体1的沿着CD方向的尺寸。而且,优选的是,排放孔41a的沿着上下方向的尺寸是这样的,使得排放孔41a的面积等于或小于聚合物排放管41的截面面积。
通过例如在沿着CD方向加宽的同时沿着上下方向使聚合物排放管41的接近排放孔41a的部分塌陷以具有扁平的管状形状而形成流动路径的这种具有扁平截面形状的形状(参照图7和3A)。
===其它实施例===
在上文中,已经给出了针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解释,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种实施例,并且能够做出诸如以下那些修改方案的修改方案。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在图3B和3C中,具有半球状的突出物已经被例示为设置到分布变化区域45的突出物45a、45b。然而,突出物的形状并不局限于此。例如,所述形状可以是角锥体或圆锥体(诸如三棱锥或圆锥)或具有多个不同曲面和平面组合的独特形状。注意,当设置具有角锥或圆锥形状的突出物时,突出物的底侧可以定位成面向聚合物排放管41的内壁面41s。
而且,作为用于使分布变化区域45的流动路径的截面面积小于毗邻所述分布变化区域45的上游侧和下游侧的部分43d、43e的截面面积的结构并不局限于突出物45a、45b。例如,如在图8A的竖直剖视图以及在图8B中的沿着图8A的线条B-B获得的剖视图所示出的那样,可以使用具有挡板45d的构造,所述挡板45d形成有沿着厚度方向的贯通孔45h、45h,所述贯通孔45h、45h设定到在分布变化区域45中的流动路径。而且,如在图9A的竖直剖视图中以及在图9B中的沿着图9A的线条B-B获得的剖视图所示出的那样,可以使聚合物排放管41的一部分塌陷以使得流动路径变窄,并且将所述部分设为分布变化区域45。
在上述实施例中,聚合物排放管41构造有具有正圆形截面形状的圆形管道。然而,构造并不局限于此,并且只要使用管状材料,那么可以应用任何构造。例如,可以使用诸如正方形管道的截面是多边形形状的管道或截面是如椭圆状的圆形管道。
在上述实施例中,成型模21被示出为聚集部分的示例,所述成型模21形成在旋转鼓的外周表面20a上,并形成为具有凹陷状,然而,聚集部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为了通过将纸浆纤维2和超高吸收性聚合物聚集在作为上述聚集部分的预定区域处而形成吸收体1,可以使用这样的外周表面20a:所述外周表面20a构造成具有大体光滑的表面,其中抽吸力仅仅作用于这个外周表面20a的预定区域中。而且,能够使用链式输送机或带式输送机等以替代旋转鼓20。换言之,成形模21能够被制成为:在上述导管31沿着圆周轨道定位在预定位置处的同时,所述成型模21利用对应的输送机在预定的圆周轨道中行进。
在上述实施例中,纸浆纤维2(被磨碎成纤维形式的纸浆纤维)例示为吸收液体的纤维,然而,用于诸如传统卫生棉、一次性尿布等的吸收产品的吸收体1的多种材料均可以用作这种吸收液体的纤维,无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使用诸如人造纤维和棉纤维的纤维素短纤维或诸如聚乙烯纤维等的合成短纤维。可以以单独或它们的两种类型或多种类型的组合的方式使用这些纤维。
在上述实施例中,没有描述高吸收性聚合物(超高吸收性聚合物)的具体示例,然而,用于诸如传统卫生棉、一次性收尿布等的吸收产品的吸收体1的多种材料均可用作这种超高吸收性聚合物,无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使用淀粉材料、纤维素材料、合成聚合物材料等等。在此,超高吸收性聚合物通常是颗粒形成。作为超高吸收性聚合物,优选的是,所述超高吸收性聚合物吸收并且保持其自身重量20倍或更多倍的液体,并且也具有凝胶化的特征。例如,可优选地是淀粉丙烯酸(钠)接枝共聚物、淀粉丙烯腈共聚物的可皂化的材料、交联的钠羧甲基纤维素、丙烯酸(钠)共聚物等。可以以单独或它们的两种类型或多种类型的组合的方式使用以上超高吸收性聚合物。
在上述示例中,空气3、6被例示为第一气体和第二气体的示例,然而,气体并不局限于此。即,只要气体能够是用于传送吸收液体的纤维和超高吸收性聚合物的介质并且不与这些吸收液体的纤维和超高吸收性聚合物发生化学反应,则气体不必是空气,而且例如可以使用氮气。
在上述实施例中,沿着竖直方向连续的导管31定位在旋转鼓20上,并且所述导管31的分布嘴31a被制成从上方覆盖旋转鼓20的外周表面,以便包括纸浆纤维2的气流3的流动路径形成为沿着竖直方向延伸,然而,所述定位方式并不局限于此。例如,沿着MD方向的水平或对角线方向连续的导管31能够定位为:沿着水平或对角线方向形成气流3的流动路径。
在上述实施例中,沿着聚合物排放管41的管轴线方向设定了仅仅一个分布变化区域45,然而,所述分布变化区域45的数量并不局限于一个,并且能够在沿着管轴线方向的多个位置处设定分布变化区域45。
【附图标记列表】
1:吸收体
2:纸浆纤维(吸收液体的纤维)
2s:纸浆片
3:气流(第一气体,空气)
6:气流(第二气体,空气)
9:片状构件
10:纤维堆积装置(制造装置)
20:旋转鼓
20a:外周表面
21:成型模(聚集部分)
22:空气吸入孔
27a:分隔壁
27b:分隔壁
31:导管
31a:分布嘴
31b:位于上端的嘴
35:粉碎机
41:聚合物排放管
41a:排放孔
41s:内壁面
42:竖直导管部分
42a:上端
42b:大致中部位置
43:水平导管部分
43d:毗邻分布变化区域的上游侧的部分
43e:毗邻分布变化区域的下游侧的部分
44:弯曲导管
45:分布变化区域
45a:突出物
45b:突出物
45d:挡板
45h:贯通孔
46:超高吸收性聚合物供给机构
47:螺旋加料机
48:压缩空气注入装置
48a:管道
48b:阀
81:带式输送机
83:抽吸箱
SAP:超高吸收性聚合物
R1:第一区域
R2:第二区域
Z1:区
Z2:区
C20:旋转轴
C43:截面中心

Claims (8)

1.一种用于吸收体的制造装置,所述制造装置包括:
聚集部分,所述聚集部分将流过导管的第一气体中的吸收液体的纤维聚集在所述聚集部分;
聚合物排放管,所述聚合物排放管被引入到所述导管中,并且将混合有高吸收性聚合物的第二气体从排放孔朝向所述聚集部分排放;
其中,所述第二气体的形成在所述聚合物排放管中的流动路径具有位于在所述流动路径的所述排放孔侧的位置处的分布变化区域,在所述分布变化区域处,所述高吸收性聚合物的分布状态发生改变,并且
所述流动路径的位于所述分布变化区域处的截面面积比所述流动路径的位于所述分布变化区域的上游侧和下游侧的毗邻部分处的截面面积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吸收体的制造装置,其中
与所述流动路径的截面面积有关的截面是假想平面,所述假想平面以所述流动路径的流动方向为其法线方向,
当相互正交并且包括在所述假想平面中的两个方向被分别设定为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时,所述截面的形状是相对这样的直线线对称的形状,所述直线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且行进通过所述截面面积的中心,并且
流动路径的位于所述分布变化区域处的截面形状为在沿着所述第二方向的中心部分处的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的间隙具有比位于所述分布变化区域的两侧的部分窄的收缩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吸收体的制造装置,其中:
所述流动路径的位于所述分布变化区域的排放孔侧的部分的截面形状形成为沿着所述第二方向的扁平的形状,以及
所述排放孔具有沿着所述第二方向的扁平的截面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吸收体的制造装置,其中:
所述流动路径的位于所述分布变化区域的排放孔侧的部分随着接近所述排放孔而沿着所述第二方向变宽。
5.根据权利要求2到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吸收体的制造装置,其中:
位于所述分布变化区域的上游侧的所述流动路径的截面形状是圆形,
通过将吸收液体的纤维和高吸收性聚合物聚集到聚集部分而制成的吸收体形成有设定为厚度方向的聚集方向并且具有纵向方向和宽度方向,所述纵向方向和宽度方向沿着正交于所述厚度方向的方向,
所述第二方向平行于所述吸收体的所述宽度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2到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吸收体的制造装置,其中:
具有截面形状呈正圆形的流动路径的管道被用作所述流动路径的位于所述分布变化区域的上游侧的一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1到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吸收体的制造装置,其中:
从所述聚合物排放管的内壁面突出并且形成在所述分布变化区域处的突出物允许减小所述分布变化区域的流动路径的截面面积。
8.一种用于制造吸收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流过导管的第一气体中的吸收液体的纤维聚集到聚集部分;以及
将混合有高吸收性聚合物的第二气体从引入到所述导管中的聚合物排放管的排放孔朝向所述聚集部分排放;
其中,所述第二气体的形成在所述聚合物排放管中的流动路径具有位于在所述流动路径的所述排放孔侧的位置处的分布变化区域,在所述分布变化区域中,所述高吸收性聚合物的分布状态发生改变,以及
所述流动路径的位于所述分布变化区域处的截面面积比所述流动路径的位于所述分布变化区域的上游侧和下游侧的毗邻部分处的截面面积窄。
CN201080053348.7A 2009-11-27 2010-10-19 用于吸收体的制造装置以及所述吸收体的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656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70635 2009-11-27
JP2009270635A JP5386323B2 (ja) 2009-11-27 2009-11-27 吸収体の製造装置、及び製造方法
PCT/JP2010/068312 WO2011065153A1 (ja) 2009-11-27 2010-10-19 吸収体の製造装置、及び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65630A true CN102665630A (zh) 2012-09-12
CN102665630B CN102665630B (zh) 2014-10-15

Family

ID=440662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53348.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65630B (zh) 2009-11-27 2010-10-19 用于吸收体的制造装置以及所述吸收体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280434A1 (zh)
EP (1) EP2505170A4 (zh)
JP (1) JP5386323B2 (zh)
CN (1) CN102665630B (zh)
EA (1) EA201200812A1 (zh)
TW (1) TW201138731A (zh)
WO (1) WO2011065153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098791B2 (en) 2013-09-26 2018-10-16 Zuiko Corporation Crusher, absorber-manufacturing device, and pulp sheet-crushing method
CN110603015A (zh) * 2017-11-28 2019-12-20 花王株式会社 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和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
CN111719327A (zh) * 2019-03-20 2020-09-2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解纤处理装置、以及纤维处理装置
CN113811337A (zh) * 2019-05-07 2021-12-17 金伯利-克拉克环球有限公司 吸收制品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89351B (zh) * 2011-08-09 2013-09-04 李木金 一种卫生用品生产线上的吸收芯成型装置
JP6045302B2 (ja) * 2012-10-31 2016-12-14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体液処理用の吸収体の製造方法
WO2014104118A1 (ja) * 2012-12-25 2014-07-03 株式会社瑞光 粉粒体供給方法と供給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58713A (en) * 1994-10-31 1996-09-24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a pulsed stream of particles for application to a fibrous web
JP2006115999A (ja) * 2004-10-20 2006-05-11 Daio Paper Corp 吸収体の製造装置
JP2008154774A (ja) * 2006-12-22 2008-07-10 Kao Corp 吸収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27582A (en) * 1986-08-22 1990-05-22 Kimberly-Clark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reating a graduated distribution of granule materials in a fiber mat
US5102585A (en) * 1990-01-09 1992-04-07 Kimberly-Clark Corporation Method for intermittently depositing particulate material in a substrate
US5429788A (en) * 1994-03-28 1995-07-04 Kimberly-Clark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positing particulate material in a composite substrate
WO2000023644A1 (en) * 1998-10-06 2000-04-27 M & J Fibretech A/S A plant for producing a web-shaped product of fibres and powder
US6207099B1 (en) * 1999-10-20 2001-03-27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Process for uniform cross-direction distribution of particulate material
US7303708B2 (en) * 2004-04-19 2007-12-04 Curt G. Joa, Inc. Super absorbent distribution system design for homogeneous distribution throughout an absorbent core
JP2008110293A (ja) * 2006-10-30 2008-05-15 Ntn Corp エアロゾル吐出ノズルおよび被膜形成装置
JP5049743B2 (ja) * 2007-11-01 2012-10-17 花王株式会社 堆積体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JP5102582B2 (ja) 2007-11-01 2012-12-19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体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JP2012502784A (ja) * 2008-09-16 2012-02-02 ビーエーエスエフ ソシエタス・ヨーロピア 調節可能な固体粒子提供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58713A (en) * 1994-10-31 1996-09-24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a pulsed stream of particles for application to a fibrous web
JP2006115999A (ja) * 2004-10-20 2006-05-11 Daio Paper Corp 吸収体の製造装置
JP2008154774A (ja) * 2006-12-22 2008-07-10 Kao Corp 吸収体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098791B2 (en) 2013-09-26 2018-10-16 Zuiko Corporation Crusher, absorber-manufacturing device, and pulp sheet-crushing method
CN110603015A (zh) * 2017-11-28 2019-12-20 花王株式会社 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和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
CN110603015B (zh) * 2017-11-28 2021-08-27 花王株式会社 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和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
US11207218B2 (en) 2017-11-28 2021-12-28 Kao Corporation Method for producing absorbe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bsorbent article
CN111719327A (zh) * 2019-03-20 2020-09-2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解纤处理装置、以及纤维处理装置
CN113811337A (zh) * 2019-05-07 2021-12-17 金伯利-克拉克环球有限公司 吸收制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A201200812A1 (ru) 2012-11-30
EP2505170A4 (en) 2014-01-01
JP2011110288A (ja) 2011-06-09
JP5386323B2 (ja) 2014-01-15
US20120280434A1 (en) 2012-11-08
CN102665630B (zh) 2014-10-15
EP2505170A1 (en) 2012-10-03
WO2011065153A1 (ja) 2011-06-03
TW201138731A (en) 2011-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65630B (zh) 用于吸收体的制造装置以及所述吸收体的制造方法
US20140027943A1 (en) Manufacturing device for absorbent bod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US7303708B2 (en) Super absorbent distribution system design for homogeneous distribution throughout an absorbent core
DK173907B1 (da) Apparat og fremgangsmåde til luftudlægning af fibervæv, der indeholder adskilte partikler
CA1253752A (en) Method for uniformly distributing discrete particles on a moving porous web
JP5102582B2 (ja) 吸収体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CN103260565B (zh) 吸收体的制造装置
MXPA02005518A (es) Metodo para obtener distribucion de estratos duales de superabsorbente en una matriz fibrosa.
CN105813609B (zh) 吸收体的制造装置
CN104379101A (zh) 纤维堆积装置
JP5227621B2 (ja) 吸収体の製造装置及び製造方法
EP0846044A1 (en) Apparatus for sorting substrate components according to size, and method of sorting substrate components therewith
JP4711945B2 (ja) 吸収体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WO2011118492A1 (ja) 吸収体の製造装置、及び製造方法
US20100048393A1 (en) Solid Particle Controlled Dispersing Nozzle and Process
CN111565682A (zh) 吸收体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
CN107405222B (zh) 用于粉碎纤维材料的粉碎研磨机及用于在制造吸收性卫生用品的设备中形成吸收芯的单元
MXPA02005517A (es) Metodo y aparato para depositar material en particulas enun tejido fibroso.
US20160008180A1 (en) Unit for making absorbent pads for nappies
CN210228487U (zh) 一种用于纸尿裤用吸收垫的制作单元
CN102899749A (zh) 一种在细纱过程中提高加捻纱线质量的加工方法及其装置
CN112717650A (zh) 一种吸附剂加料及分配装置
JP6793570B2 (ja) 吸収性物品製造装置及び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
JP2023001049A (ja) 吸収体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CN104470480A (zh) 吸收体制造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15

Termination date: 2019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