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28487U - 一种用于纸尿裤用吸收垫的制作单元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纸尿裤用吸收垫的制作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28487U
CN210228487U CN201920335022.1U CN201920335022U CN210228487U CN 210228487 U CN210228487 U CN 210228487U CN 201920335022 U CN201920335022 U CN 201920335022U CN 210228487 U CN210228487 U CN 2102284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let
distributor
unit
drum
fee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3502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i Xu
徐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uiko (shangha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uiko (shangha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uiko (shanghai) Corp filed Critical Zuiko (shanghai) Corp
Priority to CN20192033502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284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284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284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纸尿裤用吸收垫的制作单元,包括用于形成吸收垫(2)的鼓(4),并且在其外周表面(4a)上具有多个抽吸凹槽(5);用于供给第一吸收材料(7)的罩(6),其面向鼓(4)的周边表面(4a)的预定宽度的一部分上安装,以及用于供给超吸收颗粒(9)的第一进料管(15),并且配备有面向鼓(4)的外周表面(4a)的输送口(17);第一进料管(15)包括阀门装置(19),阀门装置(19)配备有分配器(25),用于供给超吸收颗粒(9)并围绕其旋转轴(25a)振荡。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纸尿裤用吸收垫的制作单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卫生用品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纸尿裤用吸收垫的制作单元。
背景技术
通常,纸尿裤包括不可渗透层,例如聚乙烯,可渗透液体的无纺布和夹在其间的吸收垫。
纸尿裤还包括插入吸收垫和无纺布可渗透层之间的液体采集层,以促进吸收垫中的液体分布。
吸收垫主要由天然纤维(称为“绒毛”)与超吸收性聚合物材料(SAP) 颗粒均匀混合制成。
近年来,通过包括一或多个主要由超吸收性聚合物颗粒制成的不连续吸收层的吸收垫实现了更高的垫吸收能力。
从现有技术中已知,用于制造纸尿裤的吸收垫的单元包括鼓,该鼓围绕其旋转轴线旋转并且在其周边圆柱形表面上具有多个抽吸壳体或凹槽,在所述抽吸壳体或凹槽内形成相应的吸收垫。该单元还包括用于供给与超吸收颗粒混合的绒毛颗粒的罩,该罩沿着鼓的圆柱表面,在对应的抽吸凹槽上方的预定宽度的一段安装。
将绒毛纤维和超吸收性聚合物颗粒气动地送入罩中,在那里将它们混合在一起然后送入鼓,在鼓旋转时它们落在位于罩下面并面向罩的抽吸凹槽中。
一旦鼓上的抽吸凹槽填充了由罩供给的绒毛和超吸收颗粒的混合物,就得到了相应的成品吸收垫。
在各个抽吸凹槽中形成吸收垫期间,进给管间歇地进给超吸收颗粒以限定上述离散的吸收层。
间歇阀门装置位于进料管的输送口的上游,以便根据料筒凹槽的间距调节间歇的超吸收颗粒进料流量,从而精确地传递超吸收颗粒。鼓的抽吸凹槽面向管道自身的输送口。
阀门装置包括旋转盘,该旋转盘具有在其中制造并围绕其旋转轴线旋转的一个或多个弓形槽。超吸收颗粒通过这些阀门装置间歇地进给,因为当盘旋转时,其中制成的弧形槽仅与进给管道连通一段预定的角度间隔,在此期间允许超吸收颗粒通过阀门装置。
然而上述的阀门装置具有若干缺点。特别地,已经发现这些阀门装置不能保证超吸收颗粒的均匀分布。
实际上,由于超吸收颗粒中包含不同尺寸的颗粒,较细的颗粒比较大的颗粒更容易进入进料管道,从而形成彼此不均匀的离散吸收层。
这会对吸收垫的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因为每个垫的吸收能力取决于离散吸收层的构成,特别是取决于构成这些层的SAP颗粒的尺寸。
此外,还发现超吸收颗粒会在撞击阀门装置的旋转盘时受损,因此降低了它们在液体吸收和排出中的效率。
由此,上述的阀门装置无法生产彼此均匀并且具有可控的,可重复的质量的吸收垫。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收垫的制作单元,包括用于供给和计量超吸收性聚合物材料(SAP)并且能够输送SAP颗粒的阀门装置。它们彼此尽可能均匀,特别是在粒径方面。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纸尿裤用吸收垫的制作单元,包括用于形成吸收垫2 的鼓4,并且在其外周表面4a上具有多个抽吸凹槽5;用于供给至少第一吸收材料7的罩6,所述罩6安装在鼓4的外周并且面向鼓4的外周表面4a的至少一部分,第一进料管15用于进给超吸收颗粒9的颗粒,并配有通向罩6的输送口17;第一进料管15包括沿着第一进料管15的延伸一段定位的阀门装置19,在输送口17的上游并限定出第一进料管15的上游第一段T1和下游第二段T2 的阀门装置19;阀门装置19包括主体20,该主体具有至少第一入口21,与第一进料管15的第一段T1流体连通;一个第一出口22和一个第二出口23;所述第一出口22连接到第一进料管15的第二段T2,所述第二出口23连接到用于超吸收颗粒9的再循环管道34;第一分配器25围绕其旋转轴25a摆动,以交替地供给第一出口22和第二出口23;再循环管道34连接再循环系统24,所述再循环系统24可通过第二分配器向第一系统14和第二系统18分时提供超吸收颗粒 9。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纸尿裤用吸收垫的制作单元中,所述抽吸凹槽5以预定间隔P位于所述鼓4的外周表面4a上;分配器25绕其旋转轴25a 摆动,其摆动动作是所述抽吸凹槽5的预定间隔P的函数,以间歇地连通供给第一出口22。分配器25的旋转轴25a沿平行于鼓4的旋转轴R方向定向。或者分配器25的旋转轴25a沿水平的方向定向。
在本实用新型的纸尿裤用吸收垫的制作单元中,所述分配器25是中空元件,具有与所述主体20的第一入口21流体连通的入口部分26和出口部分27,它与第一出口22、第二出口23交替连通。所述分配器25限定了管接头,所述管接头在形状上从入口部分26到出口部分27汇聚。
在本实用新型的纸尿裤用吸收垫的制作单元中,所述阀门装置19包括第二进料管道30,所述第二进料管道30具有进料口端部30a和出料端部31b;第二进料管道30相对于分配器25的旋转轴25a固定。所述第二进料管道30至少部分地容纳在所述分配器25的入口部分26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纸尿裤用吸收垫的制作单元中,所述分配器25的入口部分26是喇叭形的,使得在其摆动运动期间,所述第二进料管道30的出料端部31b保持在入口部分26内。所述分配器25具有限定的最大摆动角α;第一出口22和第二出口23以等于摆动角α的角度彼此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纸尿裤用吸收垫的制作单元中,所述主体20具有连接到加压空气源的第二入口32;第二入口32与阀门装置19的第一出口22和第二出口23流体连通。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制造纸尿裤用吸收垫的单元的示意正视图;
图2是形成图1所示单元的一部分的阀门装置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3是图2的阀门装置的放大视图;
图4示出了图3的阀门装置的示意性前视图;
图5示出了阀门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性前视图;
图6是图4的阀门装置的细节的放大透视图;
图7-9是处于不同操作配置的阀门装置的示意前视图;
图10是处于图9所示的操作配置中的阀门装置的示意性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编号1整体上表示用于制造纸尿裤的吸收垫2的单元。
纸尿裤包括一片可渗透材料和一片不渗透材料,以及夹在它们之间的吸收垫,其功能是吸收液体。
吸收垫2主要由天然纤维材料(绒毛)8制成,其均匀地与超吸收颗粒 (SAP)9混合。
优选地,所用的超吸收颗粒9是颗粒形式的超吸收聚合物材料。
而且,为了增加其吸收能力,吸收垫2主要包括由超吸收颗粒9制成的离散吸收层。单元1包括进给线3,上游用于提供吸收垫包覆层,成品吸收垫 2沿着进给线3进给。
单元1包括用于成形的鼓4,通过鼓4形成吸收垫2。鼓4在释放站处基本上与进给线3相切。鼓4具有垂直于进给线3的水平旋转轴R。更具体地,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鼓4绕其轴线R沿顺时针方向旋转。鼓4在其外周表面4a上具有多个抽吸凹槽5。抽吸凹槽5以预定间隔P位于鼓4的外周表面4a 上。当鼓4旋转时,吸收垫2逐渐形成在各个抽吸凹槽5内,并且一旦完成,就通过鼓4释放到进给线3上。
单元1包括罩6,罩6用于向鼓4供给第一吸收材料7,其周向面对鼓 4周边表面4a的至少一部分。换句话说,鼓4介于进给线3和罩6之间。
上述第一吸收材料7包括超吸收颗粒(SAP)9与均匀混合的天然纤维材料(绒毛)8。在替代实施例中,第一吸收材料7仅包括天然纤维材料(绒毛) 8。
在优选实施例中,罩6位于鼓4上方。更具体地,罩6限定了用于混合和运输天然纤维材料(绒毛)和超吸收颗粒9的区域10。混合和输送区域10 具有供给出口11,该供给出口11定位成面向鼓4的外周表面4a。罩6具有入口13,入口13位于其一端,在与供给出口11相对的一侧。区域10的横截面结构在形状上从入口13到供给出口11是扩大的。罩6包括鼓风机12,用于在压力下供应天然纤维材料(绒毛)8。鼓风机12位于入口13处并与其流体连通。
单元1包括用于计量和供给超吸收颗粒9的第一系统14。第一系统14 将预定量的超吸收颗粒9供给到混合和运输区10中。超吸收颗粒9与天然纤维材料(绒毛)8的量成比例混合。由于绒毛和超吸收颗粒9都在入口13附近进料,因此在它们在朝向供给出口11输送时混合以及并随之形成第一吸收材料7。
供给出口11输送第一吸收材料7,第一吸收材料7沉积在鼓4的抽吸凹槽5中,只要它们在鼓4旋转之后定位成面向罩6,它们将逐渐填充到抽吸凹槽5中。参照鼓4的旋转方向,当鼓4的面向罩6的圆周表面4a移出罩6的供给出口11的作用区域时,抽吸凹槽5容纳相应的成品吸收垫2,其在鼓4旋转到面向进给线3的位置处时释放到进给线3。
为了在吸收垫2中制造由超吸收颗粒9组成的上述离散吸收层,单元1 包括用于供给超吸收颗粒9的进料管道15。进料管道15通向罩6。进料管道15 优选地连接到罩6的至少一个壁上,而不延伸到罩6之中。在未示出的实施例中,进料管道15至少部分地延伸到罩6中。因此,供给出口11将第一吸收材料7从进料管道15中引出到抽吸凹槽5中。
更确切地说,进料管道15具有通向罩6的输送口17。单元1包括用于计量和供给超吸收颗粒9的第二系统18。第二系统18包括用于供给超吸收颗粒 9的进料管道15,超吸收颗粒9用于在吸收垫2中制造离散的吸收层。
在所述实施例中,由第一系统14和第二系统18计量和供给的超吸收颗粒9是相同的,或者不同。
第一进料管道15包括阀门装置19。阀门装置19位于沿着第一进料管道15的延伸部分T,并位于输送口17的上游。更具体地,阀门装置19位于第一进料管道15的上游第一延伸部T1和第一进料管道15下游的第二延伸部T2。
如图3和4所示,阀门装置19包括主体20,主体20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入口21和至少一个第一出口22。第一入口21和第一出口22与第一进料管道 15流体连通。更确切地说,第一进料管道15的第一延伸部T1连接到第一入口 21,并且第一进料管道15的第二延伸部T2连接到第一出口22。主体20基本上为箱形主体,第一出口22位于第一入口21的相对侧。主体20具有第二出口23。
单元1包括用于再循环利用从阀门装置19出来的超吸收颗粒9的再循环系统24。更具体地,再循环管道34将再循环系统24连接到阀门装置19的第二出口23。在该实施例中,再循环系统24连接到第一系统14,用于计量和供给超吸收颗粒9。或者,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再循环系统24连接到第二系统18,用于计量和供给超吸收颗粒9,或者通过一第二分配器(图未示),分时连接到第一系统14和第二系统18。当再循环系统24将从阀门装置19出来的超吸收颗粒通过第二出口23输送到第一系统14,第一系统14供给到罩6的混合和输送区10。超吸收颗粒9的装料通过第一出口22连接的通过进料管道15的输送口 17传输,如图1所示,每次抽吸凹槽5对输送口17时,超吸收颗粒就沉积在鼓 4的抽吸凹槽5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阀门装置19包括分配器25,该分配器25围绕其旋转轴25a摆动,以交替地定位在第一出口22处的第一进给位置和第二关闭位置。
如图9所示,所述主体20是中空的并且在其内部具有容纳分配器25 的腔室20a。分配器25的旋转轴25a沿着平行于鼓4的旋转轴线4a的方向定向。具体的,该旋转轴25a沿大致水平的方向定向。更具体地,分配器25围绕其旋转轴25a摆动,动作间隔作为鼓4的抽吸凹槽5的间距P的函数,以便间歇地将超吸收颗粒9的颗粒供给通过第一出口22。
由于第二系统18的供给是连续的,所以一旦通过第一出口22的输送被中断,超吸收颗粒9的流动就被转移到第二出口23中,如图9和10所示。分配器25通过绕其旋转轴25a摆动,选择性地供给图7中的第一出口22和第二出口23。
如图2所述,所述分配器25的摆动借助于与鼓4的旋转同相的致动器装置37来实现。致动器装置37包括用于驱动分配器25的电动机38和插入在电动机38和分配器25之间并连接到两者的机械振荡器39。机械振荡器39由电动机38驱动,并将电动机38的连续旋转运动转换成连续的摆动运动。优选地,传动元件40介于电动机38和机械振荡器39之间。
如图6至图10所示,所述分配器25是中空体,具有与主体20的第一入口21连通的入口部分26,以及与第一出口22和第二出口23交替连通的出口部分27。分配器25包括一对侧壁28,它们彼此面对并平行于旋转轴线25a延伸(其中如图7-9所示,旋转轴25a为垂直于纸面的方向),一对前壁29,彼此面对并且与旋转轴25a成直角延伸并且每个都连接到旋转轴25a。一对侧壁28 彼此相对,如图6所示。分配器25限定了管接头,该管接头在形状上从入口部分26到出口部分27会聚。
第二进料管道30将主体20的第一入口21连接到分配器25,特别是在其入口部分26处。分配器25的入口部分26至少部分地接收第二进料管道30。第二进料管道30相对于分配器25的旋转轴25a固定。第二进料管道30具有将主体20的第一入口21连接到分配器25的进料口30a和出料端部31b。第二进料管30至少部分地插入分配器25的入口部分26中,特别是插入出料端部31b。分配器25的入口部分26展开,使得在其摆动期间,第二进料管道30的出料端部31b保持在入口部分26内。分配器25的扩口入口部分26根据分配器25的侧壁28的倾斜角度而发散。由此,扩口入口部分26可以防止超吸收颗粒9在分配器25相对于第二进料管道30的振荡期间泄漏,第一出口22和第二出口23 根据角度α的相互倾斜定位。更具体地,角度α等于分配器25的最大振荡幅度。
所述主体20具有连接到加压空气源的第二入口32。第二入口32位于相对于第一出口22和第二出口23的相对侧。第二入口32与主体20的腔室20a 以及第一出口22和第二出口23流体连通。这允许空气在压力下进给到进料管道15的延伸部分T2中并通过再循环管道34连接到相应的第一出口22和第二出口23以便回收。换句话说,当分配器25将超吸收颗粒9输送到第一出口22 和第二23中的一个时,如图9和10所示,流出第二入口32的加压空气被送入另一个出口23,使下游的管道保持在一定压力下。
图5示出了阀门装置19的替代实施例。该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分配器25包括第一侧板33和第二侧板35,它们彼此面对并围绕相应的旋转轴33a和35a同步摆动,以交替供给第一出口22和第二出口23。第一侧板33和第二侧板35沿平行于相应的旋转轴33a和35a的方向延伸。
使用中,由机械振荡器39驱动分配器25随着鼓4的旋转而同相振荡,并且每当进料管道15的输送口面对抽吸凹槽5时,分配器25的第一出口22处于连通状态,如图7所示。
在这种结构中,通过进料管道15的第一段T1连续地供给第一入口21 的超吸收颗粒9沿着第二进料管道30和分配器25行进,流入进料管道15的第二段T2,再通过第一出口22流出。
应该注意的是,送入进料管道15的第二段T2的超吸收颗粒9的颗粒是分配器25的振荡幅度的函数,在此期间分配器25本身与第一出口22连通。
实际上,每次分配器25在其振荡期间与第二出口23连通时,中断将超吸收颗粒9送入管道15的第二段T2,如图10所示。
在这种配置中,通过进料管道15的第一段T1连续地供给第一入口21 的超吸收颗粒9沿着第二进料管道30和分配器25行进,通过第二出口23流入再循环管道34,再循环系统24可通过第二分配器(图未示)分时连接第一系统 14和第二系统18,第二分配器的分配周期可以与分配器25相同。
应该注意的是,馈送到T2中的超吸收颗粒9的供给,在分配器25的振荡幅度的持续时间内被中断,在此期间分配器25本身与第二出口23连通。
从上述内容可以推断,通过进料管道15间歇地馈送超吸收颗粒9的颗粒是分配器25的振荡的函数。
由此,通过振荡分配器25的振荡分配,将部分SAP分流到再循环系统24,其中小颗粒的SAP较多,然后重新循环到第一或第二系统上层累积,从而达到了将小颗粒SAP调整回上层的目的,进而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小颗粒SAP先进入管道和并沉积的问题,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此外,参考超吸收颗粒的尺寸,振荡分配器25不会阻碍尺寸不同的超吸收颗粒的通过。而且,分配器25可以实现间歇进给,比现有技术的旋转盘阀门装置更加可控和精确。

Claims (11)

1.一种纸尿裤用吸收垫的制作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形成吸收垫(2)的鼓(4),并且在其外周表面(4a)上具有多个抽吸凹槽(5);用于供给至少第一吸收材料(7)的罩(6),所述罩(6)安装在鼓(4)的外周并且面向鼓(4)的外周表面(4a)的至少一部分,第一进料管(15)用于进给超吸收颗粒(9)的颗粒,并配有通向罩(6)的输送口(17);第一进料管(15)包括沿着第一进料管(15)的延伸一段定位的阀门装置(19),在输送口(17)的上游并限定出第一进料管(15)的上游第一段(T1)和下游第二段(T2)的阀门装置(19);阀门装置(19)包括主体(20),该主体具有至少第一入口(21),与第一进料管(15)的第一段(T1)流体连通;一个第一出口(22)和一个第二出口(23);所述第一出口(22)连接到第一进料管(15)的第二段(T2),所述第二出口(23)连接到用于超吸收颗粒(9)的再循环管道(34);第一分配器(25)围绕其旋转轴(25a)摆动,以交替地供给第一出口(22)和第二出口(23);再循环管道(34)连接再循环系统(24),所述再循环系统(24)可通过第二分配器向第一系统和14和第二系统(18)分时提供超吸收颗粒(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尿裤用吸收垫的制作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凹槽(5)以预定间隔(P)位于所述鼓(4)的外周表面(4a)上;分配器(25)绕其旋转轴(25a)摆动,其摆动动作是所述抽吸凹槽(5)的预定间隔(P)的函数,以间歇地连通供给第一出口(2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纸尿裤用吸收垫的制作单元,其特征在于,分配器(25)的旋转轴(25a)沿平行于鼓(4)的旋转轴R方向定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纸尿裤用吸收垫的制作单元,其特征在于,分配器(25)的旋转轴(25a)沿水平的方向定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尿裤用吸收垫的制作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器(25)是中空元件,具有与所述主体(20)的第一入口(21)流体连通的入口部分(26)和出口部分(27),它与第一出口(22)、第二出口(23)交替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纸尿裤用吸收垫的制作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器(25)限定了管接头,所述管接头在形状上从入口部分(26)到出口部分(27)汇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尿裤用吸收垫的制作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装置(19)包括第二进料管道(30),所述第二进料管道(30)具有进料口端部(30a)和出料端部(31b);第二进料管道(30)相对于分配器(25)的旋转轴(25a)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纸尿裤用吸收垫的制作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料管道(30)至少部分地容纳在所述分配器(25)的入口部分(26)中。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纸尿裤用吸收垫的制作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器(25)的入口部分(26)是喇叭形的,使得在其摆动运动期间,所述第二进料管道(30)的出料端部(31b)保持在入口部分(26)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尿裤用吸收垫的制作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器(25)具有限定的最大摆动角α;第一出口(22)和第二出口(23)以等于摆动角α的角度彼此倾斜。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尿裤用吸收垫的制作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20)具有连接到加压空气源的第二入口(32);第二入口(32)与阀门装置(19)的第一出口(22)和第二出口(23)流体连通。
CN201920335022.1U 2019-03-15 2019-03-15 一种用于纸尿裤用吸收垫的制作单元 Active CN2102284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35022.1U CN210228487U (zh) 2019-03-15 2019-03-15 一种用于纸尿裤用吸收垫的制作单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35022.1U CN210228487U (zh) 2019-03-15 2019-03-15 一种用于纸尿裤用吸收垫的制作单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28487U true CN210228487U (zh) 2020-04-03

Family

ID=699620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35022.1U Active CN210228487U (zh) 2019-03-15 2019-03-15 一种用于纸尿裤用吸收垫的制作单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2848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86667A (zh) * 2022-04-29 2022-08-12 雀氏(福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吸收芯体成型工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86667A (zh) * 2022-04-29 2022-08-12 雀氏(福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吸收芯体成型工艺
CN114886667B (zh) * 2022-04-29 2023-07-18 雀氏(福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吸收芯体成型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013645B2 (ja) 繊維性マトリックスにおいて超吸収材の2重層分布を得る方法
KR0154099B1 (ko) 기질내의 흡습제 및 열가소성 재료의 침착 장치 및 방법
JP3537825B2 (ja) 不織性材料を製造するための調節装置を有するエアーレーイング形成ステーション
EP2405877B1 (en) A unit for making absorbent nappy/diaper pads
US6652798B1 (en) Method and an apparatus for forming air-laid fibrous absorbent cores
JP3439784B2 (ja) 繊維基質に粒状粉体材料を間歇的に添加する方法並びに装置
US2011028717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pplying particulate
US954561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pplying particulate
CN210228487U (zh) 一种用于纸尿裤用吸收垫的制作单元
US11464679B2 (en) High speed SAP particle applicator
CN107405222B (zh) 用于粉碎纤维材料的粉碎研磨机及用于在制造吸收性卫生用品的设备中形成吸收芯的单元
US9913760B2 (en) Unit for making absorbent pads for nappies
WO2014170795A1 (en) Unit for making absorbent pads for nappies
CN218943700U (zh) 吸收体的制造装置和吸水性聚合物的供给装置
EP4378436A1 (en) Apparatus for distributing superabsorbent particles onto a substrate
CA2884052C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pplying particulate
JP2017516611A (ja) 吸収用品の吸収性パッドを形成するユニットおよび方法
US20090081362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ing particulate material onto a moving web
JP2013119002A (ja) 吸収体の製造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