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55761A - 精制茶提取物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精制茶提取物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55761A
CN102655761A CN2010800557551A CN201080055755A CN102655761A CN 102655761 A CN102655761 A CN 102655761A CN 2010800557551 A CN2010800557551 A CN 2010800557551A CN 201080055755 A CN201080055755 A CN 201080055755A CN 102655761 A CN102655761 A CN 1026557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 extract
tea
quality
polymerized katechin
exchange res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5575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55761B (zh
Inventor
四方健一
佐藤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a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o Corp filed Critical Ka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6557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557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557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5576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16Tea extraction; Tea extracts; Treating tea extract; Making instant tea
    • A23F3/20Removing unwanted substances
    • A23F3/205Using flocculating or adsorbing agent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以高水平兼顾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收率和没食子酸的除去率的精制茶提取物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精制茶提取物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使含有有机溶剂水溶液的茶提取物与阴离子交换树脂接触。

Description

精制茶提取物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精制茶提取物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消费者的嗜好的多样化、健康指向的高涨使多种多样的饮料上市,其中茶饮料备受关注。此茶饮料可以通过例如利用茶提取物等将非聚合型儿茶素类以溶解状态配合于饮料中来制造。
但是,由于配合在茶饮料中的茶提取物,非聚合型儿茶素类所含的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没食子酸酯型引起的苦味、和来自茶的没食子酸、草酸、奎宁酸等有机酸引起的酸味会损坏茶本身的风味。
应该解决这样的问题,例如,作为降低苦味的手段,提出有将由茶得到的茶提取物进行单宁酶处理的方法(专利文献1~2)。此方法是将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没食子酸酯型分解为非聚合型儿茶素类和没食子酸以降低苦味成分的比例的方法,但是会感觉到来自游离的没食子酸的酸味。
另一方面,作为除去游离的没食子酸的技术,例如提出有使单宁酶处理过的茶提取物的水溶液与阴离子交换树脂接触以除去没食子酸的方法(专利文献3~4)。
专利文献1:特开2004-321105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5-130809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07-195458号公报
专利文献4:特开2008-220202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精制茶提取物的制造方法,其是使含有有机溶剂水溶液的茶提取物与阴离子交换树脂接触。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精制茶提取物,其通过上述制造方法得到。
具体实施方式
如果将单宁酶处理过的茶提取物的水溶液,在能充分降低来自没食子酸的酸味的条件下与阴离子交换树脂接触,则可以显著降低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回收率。因此,希望开发能够以高水平兼顾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收率和没食子酸的除去率的精制茶提取物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在于提供能够以高水平兼顾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收率和没食子酸的除去率的精制茶提取物的制造方法。
在使被吸附物质吸附于阴离子交换树脂时,有必要被吸附物质解离而处于阴离子的状态。因此,认为在使被吸附物质充分解离时,使用不含有机溶剂的水溶液有利。另外,在有机溶剂的存在下,通过阴离子交换树脂的膨胀等而有交换能降低的情况,从此观点出发,也认为使用不含有机溶剂的水溶液有利。但是,与此预测相反,本发明者们意外地发现,如果使茶提取物在作为水和有机溶剂的混合物的有机溶剂水溶液的存在下与阴离子交换树脂接触的话,不仅可以有效地除去没食子酸,还可以高收率地回收非聚合型儿茶素类。
根据本发明,可以有效地除去没食子酸,并且高收率地回收非聚合型儿茶素类。因此,本发明的方法对于没食子酸游离的单宁酶处理之后的茶提取物的精制特别有效。
另外,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得到的精制茶提取物虽然高浓度地含有非聚合型儿茶素类,但因为降低了来自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没食子酸酯型的苦味和来自没食子酸的酸味,所以作为含有高浓度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饮食品的原料有用。
首先,针对本说明书中使用的用语进行说明。
“(A)非聚合型儿茶素类”是将儿茶素、没食子儿茶素、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等非表型儿茶素类;以及表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等表型儿茶素类合并的总称。非聚合型儿茶素类浓度是根据上述8种的合计量定义的。
“(B)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没食子酸酯型(以下,也称为(B)没食子酸酯型)”是将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等合并的总称,“(A)非聚合型儿茶素类中的(B)没食子酸酯型的比例”是上述4种没食子酸酯型相对于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总量的质量比率。
“茶提取物”是包含茶提取液或者其浓缩物的液体、以及茶提取液或者其浓缩物的固形物的概念。
在此,茶提取液是指从茶中用热水或者亲水性有机溶剂通过捏合机提取或柱提取等提取的、并且不进行浓缩和精制操作的物质。另外,作为亲水性有机溶剂,例如可以使用乙醇等醇。
作为提取中使用的茶,优选例如茶(Camellia)属,例如选自C.var.sinensis(包含薮北品种)、C.var.assamica及其杂交种的茶树。茶树按照其加工方法大致可以区分为不发酵茶、半发酵茶、发酵茶。作为不发酵茶,可以列举煎茶、番茶、碾茶、釜炒茶、茎茶、棒茶、芽茶等绿茶。另外,作为发酵茶,例如可以列举铁观音、色种、黄金桂、武夷岩茶等乌龙茶。进一步,作为发酵茶,可以列举大吉岭、阿萨姆、斯里兰卡等红茶。这些可以单独使用或者组合2种以上使用。其中,从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含量的观点出发,优选绿茶。
茶提取液的浓缩物是指从用水或者亲水性有机溶剂从茶中提取的茶提取液中除去一部分溶剂而提高了非聚合型儿茶素类浓度的物质。例如可以按照特开昭59-219384号公报、特开平4-20589号公报、特开平5-260907号公报、特开平5-306279号公报等中记载的方法进行调制。
茶提取液或者其浓缩物的固形物是指将茶提取物或者其浓缩物按照公知的方法进行干燥或者固形化而得到的物质。它们也可以使用市售品,例如,可以列举三井农林(株)的“Polyphenon”、伊藤园(株)的“TEAFLAN”、太阳化学(株)的“Sunphenon”等。
另外,在本发明中,作为茶提取物,也可以使用单宁酶处理过的物质。在此,“单宁酶处理”是指使茶提取物与具有单宁酶活性的酶相接触。单宁酶处理从酶活性的观点出发,是在将茶提取溶解或者分散于水中的状态下进行的,通常不含有机溶剂。因此,作为茶提取物使用用亲水性有机溶剂从茶中提取的茶提取液,在将其进行单宁酶处理的情况下,除去茶提取液中的有机溶剂,将溶剂置换成水。
在单宁酶处理的时候,茶提取物的水溶液中的非聚合型儿茶素类浓度优选为0.1~1.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1~1质量%,特别优选为0.5~1质量%。另外,在调整至这样的非聚合型儿茶素类浓度时,例如可以根据需要来将茶提取物进行浓缩或者加水。
作为具有单宁酶活性的酶,例如可以列举培养曲霉菌属、青霉菌属、根霉属的单宁酶生产菌而得到的单宁酶。其中,优选来自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的单宁酶。
另外,单宁酶处理中的具体操作方法可以采用公知的方法,例如可以列举特开2004-321105号公报中记载的方法。
在本发明的精制茶提取物的制造方法中,将含有有机溶剂水溶液的茶提取物与阴离子交换树脂接触,在接触时使用的含有有机溶剂水溶液的茶提取物的调制方法不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向茶提取液或者其浓缩物的液体中添加有机溶剂,也可以向茶提取液或者其浓缩物的固形物中添加有机溶剂水溶液。
从被吸附物质的解离性的观点出发,作为有机溶剂,优选亲水性有机溶剂。具体来说可以列举丙酮等酮;甲醇、乙醇等醇。其中,从在饮食品中的使用的观点出发,优选醇,特别优选乙醇。
从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回收率以及没食子酸的除去效率的观点出发,茶提取物中所含的有机溶剂水溶液中的有机溶剂浓度的下限优选为1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25质量%,更加优选为35质量%,更进一步优选为45质量%,再进一步优选为55质量%,特别优选为65质量%,另外,上限优选为95质量%,更加优选为92.4质量%,特别优选为90质量%。
在本发明中作为阴离子交换树脂,可以使用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以及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中的任意种,但是从提高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回收率和没食子酸的除去率的观点出发,优选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
作为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例如可以列举DIAION·SA系列(强碱性凝胶型:SA10A、SA11A、SA12A、SA20A、SA21A等,三菱化学公司制造)、DIAION·PA系列(强碱性多孔型:PA306、PA308、PA312、PA316、PA318、PA406、PA408、PA412、PA416、PA418等,三菱化学公司制造)、HPA25(强碱性高多孔型,三菱化学公司制造)、Amberlite(IRA400J、IRA410J、IRA900J等,Rohm and Haas公司制造)、DOWEX(MARATHON A、MARATHON A2等,The Dow Chemical公司制造)。
另外,作为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例如可以列举WA系列(丙烯酸系:WA10、WA11等;苯乙烯系:WA20、WA21J、WA30等,三菱化学公司制造)、Amberlite(丙烯酸系:IRA67;苯乙烯系:IRA96SB、XT6050RF等,Rohm and Haas公司制造)、DOWEX66(The DowChemical公司制造)。
本发明中,作为阴离子交换树脂,优选使用其阴离子基与来自作为pKa为4.16~8.55的有机酸的阴离子基交换而得到的物质。由此,可以以更高水平兼顾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回收率和没食子酸的除去率,进一步还可以改善风味。
作为有机酸,pKa为4.16~8.55的话就没有特别的限定,但是从提高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回收率和没食子酸的除去率的观点出发,优选pKa为4.16~5的有机酸,具体来说可以列举抗坏血酸(pKa4.17)、醋酸(pKa4.76)、丙酸(pKa4.87)、丁酸(pKa4.82)、戊酸(pKa4.84)。其中优选抗坏血酸、醋酸。在此,在本说明书中,“pKa”是指在25°C的水溶液中的酸解离常数,在多元酸的情况下是指第1酸解离常数。
作为交换阴离子交换树脂的阴离子基的方法,例如可以列举使阴离子交换树脂与有机酸的水溶液接触的方法,其接触可以进行数次。
与阴离子交换树脂接触的时候有机酸水溶液中有机酸浓度优选为0.1~15质量%,特别优选为1~10质量%。另外,与阴离子交换树脂接触时候的每次有机酸水溶液的使用量优选为相对于阴离子交换树脂的总质量为5~100倍量,进一步优选为10~40倍量。在与有机酸水溶液接触之后,优选为用相对于阴离子交换树脂的总质量为5~50倍量的水进行清洗。
进一步,在使阴离子交换树脂与含有有机溶剂水溶液的茶提取物接触之前,优选用在调制含有有机溶剂水溶液的茶提取物中使用的有机溶剂水溶液清洗阴离子交换树脂1次以上。
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阴离子交换树脂,必须具有阴离子交换能,且对茶提取物不溶。其形态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可以适当选择粉状、球状、纤维状、膜状等。另外,也可以适当选择凝胶型、多孔型、高多孔型等树脂母体的形状。作为树脂母体,例如可以举例将苯乙烯-二乙烯苯或者(甲基)丙烯酸作为母体的树脂母体,其中优选使用(甲基)丙烯酸作为母体的树脂母体。在此,“(甲基)丙烯酸”是包括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的概念。
从提高没食子酸离子的除去效率、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回收率的观点出发,阴离子交换树脂的使用量优选为相对于含有有机溶剂水溶液的茶提取物的总质量为0.001~0.5倍量,进一步优选为0.001~0.1倍量,更进一步优选为0.005~0.07倍量,特别优选为0.01~0.05倍量。含有有机溶剂水溶液的茶提取物中的非聚合型儿茶素类浓度从提高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回收率和没食子酸的除去率的观点出发,优选为0.1~6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3~4质量%,特别优选为0.5~1.5质量%。
另外,与阴离子交换树脂接触时候的温度优选为0~40°C,进一步优选为10~35°C,特别优选为20~30°C。
作为使含有有机溶剂水溶液的茶提取物与阴离子交换树脂接触的方法,可以采用向上述茶提取物中添加阴离子交换树脂并搅拌以使其吸附之后,通过过滤操作来回收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分批方式;或者在填充了阴离子交换树脂的柱中使上述茶提取物通液以进行连续吸附处理的柱方式等。
在采用分批方式的情况下,虽然能够适当决定阴离子交换树脂与上述茶提取物的接触时间,但是优选为0.5~10小时,特别优选为1~5小时。
在采用柱方式的情况下,上述茶提取物的通液条件优选为空塔速度(SV)为1~60/hr,特别优选为3~30/hr。
另外,在本发明中,可以将与阴离子交换树脂接触后的茶提取物用活性炭处理。通过此活性炭处理,可以更进一步改善精制茶提取物的风味。作为被改善的风味,可以列举涩味。涩味是指有收敛味的苦涩味,作为残留于口中的粗涩的触感而感觉到。
作为在活性炭处理中使用的活性炭的原料,例如可以列举椰子壳、木质、石炭,其中优选木质的活性炭。作为活性炭的赋活方法,例如可以列举水蒸气赋活法、气体赋活法、药品赋活法,其中优选药品赋活法。
作为活性炭,从改善风味、降低活性炭的使用量以及提高回收率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具有以下性状的活性炭。优选平均细孔径优选为0.5~10nm(纳米)、进一步优选为0.7~9nm,特别优选为1~8nm。细孔容积优选为0.01~2.5mL/g,进一步优选为0.1~2.0mL/g,特别优选为0.5~1.8mL/g。另外,比表面积优选为800~2000m2/g,进一步优选为900~1900m2/g,特别优选为1000~1800m2/g的范围。另外,这些的物性值是基于氮吸附法的值。
作为具有这样的性状的活性炭,例如可以列举ZN-50、Y-10S、GS-1、GS-B(Ajinomoto Fine-Techno Co.,Inc.制造);Kuraray Coal GLC、Kuraray Coal PK-D、Kuraray Coal PW-D、Kuraray Coal GW、KurarayCoal GA、Kuraray Coal GA-D、Kuraray Coal RP-15(KURARAYCHEMICAL CO.,LTD.制造);白鹭AW50、白鹭A、白鹭P、白鹭KL、白鹭M、白鹭C、CARBORAFFIN、WH2C(Japan EnviroChemicals,Ltd.制造);GM130A、CW130A、CW130AR、CW350AR、GL130A、SG、SGA、SGP(FUTAMURA CHEMICAL CO.,LTD.制造);椰壳(CoconutShell)、MAS印、梅蜂印、梅蜂F印(太平化学产业制造);CPG、CAL、S80A(Calgon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oration制造)等市售品。
从提高精制效果、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回收率的观点,降低过滤工序中的结块阻力的观点出发,活性炭的使用量优选相对于与阴离子交换树脂接触后的茶提取物中的非聚合型儿茶素类1质量份为0.1~2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0.2~1.5质量份,特别优选为0.3~1.2质量份。
在使与阴离子交换树脂接触后的茶提取物与活性炭接触的时候,优选从该茶提取物中预先除去有机溶剂,也可以含有有机溶剂。作为有机溶剂,优选亲水性有机溶剂。具体而言,可以列举丙酮等酮;甲醇、乙醇等醇。其中,从在饮食品中的使用的观点出发,优选醇,特别优选乙醇。
从降低酸味的观点出发,优选在与活性炭接触的时候的茶提取物中含有的有机溶剂水溶液中的有机溶剂浓度的下限为1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25质量%,更加优选为35质量%,更进一步优选为45质量%,再更进一步优选为55质量%,特别优选为65质量%,另一方面,上限优选为9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92.4质量%,特别优选为90质量%。
作为与活性炭接触的方式,可以采用例如在与阴离子交换树脂接触后的茶提取物中添加活性炭,搅拌吸附之后,通过过滤操作回收活性炭的分批方式;或者将上述茶提取物通液于填充有活性炭的柱中以连续地进行接触处理的柱方式,但是从生产率的观点出发,优选用柱方式的连续处理。另外,与活性炭的接触优选在0~60°C,进一步优选在10~50°C,特别优选在15~40°C下进行。
与阴离子交换树脂接触后的茶提取物或者活性炭处理后的茶提取物可以在除去有机溶剂之后,根据需要来浓缩或者加水以析出沉淀物,接下来通过固液分离来除去沉淀物。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精制茶提取物的风味和稳定性。
另外,使沉淀物析出的熟成时间没有特别的限定,但是优选例如2分钟~50小时,进一步优选2分钟~24小时,特别优选5分钟~6小时。另外,从降低沉淀物的溶解度以及沉淀物的分离性的观点出发,析出温度优选为-5~40°C,进一步优选为5~25°C。
作为固液分离的操作可以采用在食品工业中通常使用的方法,例如可以列举过滤、离心分离处理等,可以将这些组合进行。
这样得到本发明的精制茶提取物。作为精制茶提取物的制品形态可以为液体也可以为固体,在优选为固体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喷雾干燥或冷冻干燥等公知的方法来粉体化。
得到的精制茶提取物可以具有下述的特性(i)和(ii)。
(i)以含有有机溶剂水溶液的茶提取物为基准的没食子酸的残留率优选为8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70%以下,特别优选为65%以下。
(ii)以含有有机溶剂水溶液的茶提取物为基准的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收率优选为6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70%以上,更加优选为75%以上,特别优选为80%以上。
另外,本发明的精制绿茶提取物虽然高浓度地含有非聚合型儿茶素类,但因为抑制了来自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没食子酸酯型的苦味和来自没食子酸的酸味,所以能够广泛地展开用途。例如可以将本发明的精制绿茶提取物直接、浓缩或者加水而作为饮食品的原料使用,作为含有高浓度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饮食品的原料特别有用。
作为饮料,可以为茶饮料也可以为非茶类饮料。作为茶饮料,例如可以列举绿茶饮料、乌龙茶饮料、红茶饮料。而作为非茶类饮料,例如可以列举果汁、蔬菜汁、运动饮料、等渗饮料、机能强化水、瓶装水、近水饮料、咖啡饮料、营养饮剂、美容饮剂等非醇饮料;啤酒、葡萄酒、清酒、梅酒、发泡酒、威士忌、白兰地、烧酒、朗姆酒、杜松子酒、利口酒类等醇饮料。
从风味和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稳定性的观点出发,饮料的pH(25°C)优选调节为2~7,特别优选调节为3~6。
作为食品,例如可以列举点心类(例如,面包、蛋糕、曲奇、饼干等烤点心;口香糖、巧克力、糖果)、甜点类(例如,果冻、酸奶、冰淇淋)、杀菌食品(retort food)、调味料(例如,酱汁、汤、调料、蛋黄酱、奶油)。
另外,饮食品的形态没有特别的限定,只要是容易摄取的形态,可以是固态、粉末、液体、凝胶状、浆状等任意种。
在这些饮食品中,可以将抗氧化剂、各种酯类、无机盐类、色素类、乳化剂、保存剂、调味料、甜味料、酸味料、胶质、乳化剂、油、维生素、氨基酸、蔬菜提取物、花蜜提取物、pH调节剂、品质稳定剂等添加剂单独配合或者并用2种以上配合。
另外,可以将饮料填充于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为主要成分的成型容器(所谓的PET瓶)、金属罐、与金属箔或塑料薄膜复合而成的纸容器、瓶等通常的包装容器中来提供。
进一步,容器装饮料例如可以在填充于金属罐这样的容器中之后,在应该适用于能加热杀菌的情况下的法规(在日本为食品卫生法)所规定的杀菌条件下进行制造。对于PET瓶、纸容器这样的不能蒸煮杀菌的容器,可以预先在与上述同样的杀菌条件下,例如用盘式热交换器等进行高温短时间杀菌之后,冷却到一定的温度后再填充于容器中等的方法。另外,在无菌条件下,也可以在被填充的容器中配合填充其它的成分。
实施例
(1)非聚合型儿茶素类以及没食子的测定
将各实施例以及比较例中得到的精制茶提取物用过滤器(0.45μm)进行过滤,使用高效液相色谱(型号SCL-10AVP、岛津制作所制造)。装上导入十八烷基的液相色谱用填充柱(L-柱TM ODS、4.6mmφ×250mm:财团法人化学物质评价研究机构制造),在柱温度为35°C下用梯度法进行。作为儿茶素类的标准品,使用三井农林制造的产品,用标准曲线法进行定量。在移动相A液为含有0.1mol/L的醋酸的蒸馏水溶液、B液为含有0.1mol/L的乙腈溶液,样品注入量为20μL,UV检测器波长为280nm的条件下进行测定。
(2)感官评价
将各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得到的精制茶提取物在含有乙醇的情况下馏去乙醇之后,用离子交换水稀释至非聚合型儿茶素类浓度为175mg/100mL来进行风味评价。风味评价由5名专门成员进行,按照协议决定分数。风味评价关于酸味和涩味按照下述5个等级进行评价,5个等级评价数值越大,说明风味越好。
(评价基准)
评分5:风味中非常优异
评分4:风味中比较优异
评分3:风味中优异
评分2:风味中稍差
评分1:风味中差
制造例1
具有来自抗坏血酸的阴离子基的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制造
采集106g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WA10,三菱化学公司制造),将其和1200g的5.0质量%的抗坏血酸水溶液混合搅拌75分钟。接下来,通过过滤分离来回收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之后,使用1200g的5.0质量%抗坏血酸水溶液进行75分钟的混合搅拌并重复3次,制造具有来自抗坏血酸的阴离子基的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以下,称为“抗坏血酸型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之后用1200g水对抗坏血酸型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3次水洗。
制造例2
具有来自醋酸的阴离子基的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制造
除了将5.0质量%的抗坏血酸水溶液替换为5.0质量%的醋酸水溶液以外,其它均采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由此制造具有来自醋酸的阴离子基的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以下,称为“醋酸型阴离子交换树脂”)。之后,用1200g水对醋酸型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3次水洗。
实施例1
将4.5g预先单宁酶处理过的绿茶提取物的固形物(非聚合型儿茶素类浓度为30质量%、非聚合型儿茶素类中没食子酸酯型的比率为32质量%、没食子酸浓度为3.7质量%)与100g的20质量%乙醇水溶液充分混合,用滤纸过滤。接下来,将滤液用20质量%的乙醇水溶液进行浓度调节至非聚合型儿茶素浓度为约0.9质量%,得到含有乙醇水溶液的绿茶提取物。含有乙醇水溶液的绿茶提取物为:非聚合型儿茶素类浓度为0.938质量%,非聚合型儿茶素类中没食子酸酯型的比率为32质量%,没食子酸浓度为0.116质量%。
将制造1中得到的抗坏血酸型阴离子交换树脂用20质量%乙醇水溶液进行清洗之后,采取4g清洗之后的抗坏血酸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将其与100g的含有乙醇水溶液的绿茶提取物在25°C下进行混合,直接混合搅拌120分钟。接下来,通过过滤分离得到精制绿茶提取物97.6g。得到的精制绿茶提取物为:非聚合型儿茶素类浓度为0.675质量%,非聚合型儿茶素类中没食子酸酯型的比率为22质量%,没食子酸浓度为0.045质量%,没食子酸/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质量比为0.067。另外,以含有乙醇水溶液的绿茶提取物作为基准的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收率为71.9%,以含有乙醇水溶液的绿茶提取物作为基准的没食子酸的残留率为39.1%。本实施例的制造条件以及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2
除了将20质量%的乙醇水溶液替换为40质量%的乙醇水溶液以外,其它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来调制含有乙醇水溶液的绿茶提取物,得到97.7g精制绿茶提取物。得到的精制绿茶提取物为:非聚合型儿茶素类浓度为0.785质量%,非聚合型儿茶素类中没食子酸酯型的比率为29质量%,没食子酸浓度为0.050质量%、没食子酸/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质量比为0.063。另外,以含有乙醇水溶液的绿茶提取物为标准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收率为82.0%,以含有乙醇水溶液的绿茶提取物为基准没食子酸的残留率为42.5%。本实施例的制造条件和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3
除了将20质量%乙醇水溶液替换为60质量%的乙醇水溶液以外,其它都采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来调制含有乙醇水溶液的绿茶提取物,得到97.8g精制绿茶提取物。得到的精制绿茶提取物为:非聚合型儿茶素类浓度为0.800质量%,非聚合型儿茶素类中没食子酸酯型的比率为30质量%,没食子酸酯浓度为0.047质量%,没食子酸/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质量比为0.059。另外,以含有乙醇水溶液的绿茶提取物为基准的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收率为84.3%,以含有乙醇水溶液的绿茶提取物为基准的没食子酸的残留率为41.2%。本实施例的制造条件以及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4
除了将20质量%的乙醇水溶液替换为80质量%的乙醇水溶液以外,其它都采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来调制含有乙醇水溶液的绿茶提取物,得到精制绿茶提取物97.9g。得到的精制绿茶提取物为:非聚合型儿茶素类浓度为0.821质量%,非聚合型儿茶素类中没食子酸酯型的比率为32质量%,没食子酸浓度为0.040质量%,没食子酸/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质量比为0.049。另外,以含有乙醇水溶液的绿茶提取物为基准的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收率为86.0%,以含有乙醇水溶液的绿茶提取物为基准的没食子酸的残留率为33.9%。本实施例的制造条件以及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比较例1
除了将20质量%的乙醇水溶液替换为水来调制绿茶提取物的水溶液以外,其它都采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得到精制绿茶提取物97.6g。得到的精制绿茶提取物为:非聚合型儿茶素类浓度为0.501质量%,非聚合型儿茶素类中没食子酸酯型的比率为10质量%,没食子酸浓度为0.038质量%,没食子酸/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质量比为0.076。另外,以绿茶提取物的水溶液为基准的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收率为53.4%,以绿茶提取物的水溶液为基准的没食子酸的残留率为32.8%。本比较例的制造条件以及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比较例2
除了将抗坏血酸型阴离子交换树脂的使用量相对于100g绿茶提取物的溶液变更为1g以外,其它都采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来调制绿茶提取物的水溶液,得到精制绿茶提取物99.4g。得到的精制绿茶提取物为:非聚合型儿茶素类浓度为0.793质量%,非聚合型儿茶素类中没食子酸酯型的比率为31.4质量%,没食子酸浓度为0.087质量%,没食子酸/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质量比为0.110。另外,以绿茶提取物的水溶液为基准的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收率为84.4%,以绿茶提取物的水溶液为基准的没食子酸的残留率为75.3%。本比例的制造条件以及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01742310800141
实施例5
除了将抗坏血酸型阴离子交换树脂替换为2g醋酸型阴离子交换树脂以外,其它都采用与实施例4同样的操作来调制含有乙醇水溶液的绿茶提取物,得到精制绿茶提取物98.5g。得到的精制绿茶提取物为:非聚合型儿茶素类浓度为0.690质量%,非聚合型儿茶素类中没食子酸酯型的比率为31.6质量%,没食子酸浓度为0.014质量%,没食子酸/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质量比为0.020。另外,以含有乙醇水溶液的绿茶提取物为基准的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收率为79.3%,以含有乙醇水溶液的绿茶提取物为基准的没食子酸的残留率为12.7%。本实施例的制造条件以及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比较例3
除了将80质量%的乙醇水溶液替换为水来调制绿茶提取物的水溶液以外,其它都采用与实施例5同样的操作,得到精制绿茶提取物98.4g。得到的精制绿茶提取物为:非聚合型儿茶素类浓度为0.685质量%,非聚合型儿茶素类中没食子酸酯型的比率为23.0质量%,没食子酸浓度为0.060质量%,没食子酸/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质量比为0.088。另外,以绿茶提取物的水溶液为基准的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收率为77.3%,以绿茶提取物的水溶液为基准的没食子酸的残留率为54.7%。本比较例的制造条件以及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Figure BDA00001742310800161
实施例6
将200g预先单宁酶处理过的绿茶提取物的固形物(非聚合型儿茶素类浓度30质量%、非聚合型儿茶素类中没食子酸酯型的比率为32质量%、没食子酸浓度为3.7质量%)与800g的80质量%乙醇水溶液充分混合,用滤纸过滤析出物。接下来,将滤液用80质量%的乙醇水溶液进行浓度调节至非聚合型儿茶素浓度为约0.9质量%,得到含有乙醇水溶液的绿茶提取物。含有乙醇水溶液的绿茶提取物为:非聚合型儿茶素类浓度为0.921质量%,非聚合型儿茶素类中没食子酸酯型的比率为32质量%,没食子酸浓度为0.097质量%。
将制造1中得到的抗坏血酸型阴离子交换树脂用80质量%乙醇水溶液进行清洗之后,采取32.4g清洗之后的阴离子交换树脂填充于柱中(柱容积为40mL)。接下来,将2600g含有乙醇水溶液的绿茶提取物在25°C下以流量为10mL/min(SV=15/hr)通液于柱中,得到2596g精制绿茶提取物。得到的精制绿茶提取物为:非聚合型儿茶素类浓度为0.913质量%,非聚合型儿茶素类中没食子酸酯型的比率为32质量%,没食子酸浓度为0.061质量%,没食子酸/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质量比为0.067。另外,以含有乙醇水溶液的绿茶提取物为基准的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收率为99.0%,以含有乙醇水溶液的绿茶提取物为基准的没食子酸的残留率为62.8%。本实施例的制造条件以及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实施例7
通过和实施例6同样的操作,在得到2600g含有乙醇水溶液的绿茶提取物之后,在与实施例6同样的条件下将其通液于填充了抗坏血酸型阴离子交换树脂的柱中。接下来,将得到的透过液在25°C下通液于填充了15.4g的活性炭(Kuraray Coal GLC,KURARAY CHEMICALCO.,LTD.制造)的柱中,得到精制绿茶提取物2559g。得到的精制绿茶提取物为:非聚合型儿茶素类浓度为0.819质量%,非聚合型儿茶素类中没食子酸酯型的比率为31质量%,没食子酸浓度为0.060质量%,没食子酸/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质量比为0.073。另外,以含有乙醇水溶液的绿茶提取物为基准的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收率为87.6%,以含有乙醇水溶液的绿茶提取物为基准的没食子酸的残留率为61.6%。本实施例的制造条件以及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比较例4
除了将80重量%的乙醇水溶液替换为水以外,其它都采用和实施例6同样的操作,得到绿茶提取物的水溶液。得到的绿茶提取物的水溶液为:非聚合型儿茶素类浓度为0.850质量%,非聚合型儿茶素类中没食子酸酯型的比率为31质量%,没食子酸浓度为0.103质量%。
接下来,在和实施例6同样的条件下,将绿茶提取物的水溶液通液于填充了抗坏血酸型阴离子交换树脂的柱中,得到3900g精制绿茶提取物。得到的精制绿茶提取物为:非聚合型儿茶素类浓度为0.731质量%,非聚合型儿茶素类中没食子酸酯型的比率为31.0质量%,没食子酸浓度为0.064质量%,没食子酸/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质量比为0.088。另外,以绿茶提取物的水溶液为基准的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收率为86.0%,以绿茶提取物的水溶液为基准的没食子酸的残留率为62.3%。本比较例的制造条件以及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Figure BDA00001742310800181
从表1可以确认,通过在有机溶剂水溶液存在下使茶提取物与抗坏血酸型阴离子交换树脂接触,不仅可以高效地除去没食子酸,还可以高收率地回收非聚合型儿茶素类。另外可知,稀释得到的精制茶提取物至非聚合型儿茶素类浓度为一定的时候,可以降低没食子酸浓度,其结果同样也降低了来自没食子酸的酸味。
从表1~2可以确认,作为阴离子交换树脂,通过使用与来自抗坏血酸或者醋酸等pKa为4.16~5的弱酸的阴离子基交换而得到的物质,不仅可以有效地除去没食子酸,还可以高收率地回收非聚合型儿茶素类。
从表3可以确认,在有机溶剂水溶液的存在下与阴离子交换树脂的接触不限于分批操作,柱中通液也同样,可以高收率地回收非聚合型儿茶素类,可以有效地除去没食子酸。另外,由风味评价的结果,认为来自没食子酸的酸味也同样可以降低。
另外显示,通过将在有机溶剂水溶液的存在下与阴离子交换树脂的接触和与活性炭的接触进行组合来处理茶提取物,可以进一步有效地降低涩味。得到的精制茶提取物降低了没食子酸,从风味评价的结果可以确认酸味和涩味同时得到了改善。

Claims (8)

1.一种精制茶提取物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制造方法是使含有有机溶剂水溶液的茶提取物与阴离子交换树脂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制茶提取物的制造方法,其中,
茶提取物是单宁酶处理过的物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精制茶提取物的制造方法,其中,
有机溶剂水溶液中的有机溶剂浓度为10~95质量%。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精制茶提取物的制造方法,其中,
有机溶剂为乙醇。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精制茶提取物的制造方法,其中,
阴离子交换树脂是用来自pKa为4.16~8.55的有机酸的阴离子基交换过的物质。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精制茶提取物的制造方法,其中,
使与阴离子交换树脂接触后的茶提取物进一步与活性炭接触。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精制茶提取物的制造方法,其中,
茶提取物为绿茶提取物。
8.一种精制茶提取物,其通过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得到。
CN201080055755.1A 2009-12-09 2010-12-08 精制茶提取物的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5576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79300A JP5336340B2 (ja) 2009-12-09 2009-12-09 精製茶抽出物の製造方法
JP2009-279300 2009-12-09
PCT/JP2010/071956 WO2011071056A1 (ja) 2009-12-09 2010-12-08 精製茶抽出物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55761A true CN102655761A (zh) 2012-09-05
CN102655761B CN102655761B (zh) 2014-07-09

Family

ID=441456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55755.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55761B (zh) 2009-12-09 2010-12-08 精制茶提取物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244255A1 (zh)
EP (1) EP2510797B1 (zh)
JP (1) JP5336340B2 (zh)
CN (1) CN102655761B (zh)
WO (1) WO201107105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54398A (zh) * 2018-08-06 2021-04-13 联合利华知识产权控股有限公司 局部组合物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18272B2 (ja) * 2012-04-27 2015-05-13 株式会社 伊藤園 茶飲料の製造方法
JP6118888B1 (ja) * 2015-12-25 2017-04-19 株式会社サーフビバレッジ 茶抽出液の製造方法
CN111201027A (zh) * 2017-09-29 2020-05-26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纯化五层龙属植物萃取物的制造方法及纯化五层龙属植物萃取物
CN109777843B (zh) * 2019-03-07 2021-12-10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一种制备奎宁酸的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46485A (zh) * 2003-12-12 2004-11-17 贵州家诚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茶多酚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JP2006230218A (ja) * 2005-02-22 2006-09-07 Kao Corp 非重合体カテキン類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JP2007001893A (ja) * 2005-06-22 2007-01-11 Ito En Ltd カテキン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7167052A (ja) * 2005-11-25 2007-07-05 Kao Corp 精製緑茶抽出物の製造法
JP2008220202A (ja) * 2007-03-09 2008-09-25 T Hasegawa Co Ltd 風味の改質された茶抽出処理物の製造方法
JP2009225728A (ja) * 2008-03-24 2009-10-08 Kao Corp 非重合体カテキン類含有精製緑茶抽出物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219384A (ja) * 1983-05-30 1984-12-10 Mitsui Norin Kk 天然抗酸化剤の製造方法
JPH0420589A (ja) 1990-05-16 1992-01-24 Mitsui Norin Kk 茶ポリフェノールの製造方法
JP3115691B2 (ja) 1992-03-17 2000-12-11 三井農林株式会社 低カフェイン含量茶ポリフェノールの製造法
JPH05306279A (ja) 1992-04-07 1993-11-19 Shokuhin Sangyo High Separeeshiyon Syst Gijutsu Kenkyu Kumiai 茶カテキン類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製造装置
WO1999064480A1 (en) * 1998-06-12 1999-12-16 Waters Investments Limited Novel ion exchange porous resins for solid phase extraction and chromatography
US6428818B1 (en) * 1999-03-30 2002-08-06 Purdue Research Foundation Tea catechin formulations and processes for making same
EP2382876B1 (en) * 2002-10-28 2013-08-28 Kao Corporation Method of purifying a solid concentrate of a tea extract.
JP3706370B2 (ja) 2003-04-25 2005-10-12 花王株式会社 タンナーゼ処理した緑茶抽出物
JP4554184B2 (ja) 2003-10-31 2010-09-29 アサヒ飲料株式会社 茶飲料の脱渋味処理方法及びその方法により得られた茶飲料
EP2253223A1 (en) * 2003-12-02 2010-11-24 Kao Corporation Package drink
JP2005245307A (ja) * 2004-03-04 2005-09-15 Kurita Water Ind Ltd ポリフェノール類の分離方法
JP4694974B2 (ja) * 2005-05-20 2011-06-08 花王株式会社 精製緑茶抽出物の製造方法
KR20070026005A (ko) * 2005-09-01 2007-03-08 카오카부시키가이샤 정제 녹차 추출물의 제조 방법
JP4739036B2 (ja) * 2006-01-26 2011-08-03 長谷川香料株式会社 風味の改善された茶抽出処理物の製造方法
US9808023B2 (en) * 2006-03-02 2017-11-07 Kao Corporation Process for producing purified tea extract
JP4569965B2 (ja) * 2006-04-17 2010-10-27 花王株式会社 精製緑茶抽出物の製造法
JP4977523B2 (ja) * 2006-05-09 2012-07-18 花王株式会社 容器詰茶飲料
JP5140284B2 (ja) * 2006-05-16 2013-02-06 花王株式会社 容器詰飲料
WO2009047639A2 (en) * 2007-07-23 2009-04-16 Keimyung University Industry Academic Cooperation Foundation Epicatechin deficient green tea
EP2189065A4 (en) * 2007-09-05 2014-08-20 Kao Corp PROCESS FOR PRODUCING PURIFIED TEA EXTRACT
JP2009247215A (ja) * 2008-04-01 2009-10-29 Kao Corp 容器詰飲料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46485A (zh) * 2003-12-12 2004-11-17 贵州家诚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茶多酚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JP2006230218A (ja) * 2005-02-22 2006-09-07 Kao Corp 非重合体カテキン類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JP2007001893A (ja) * 2005-06-22 2007-01-11 Ito En Ltd カテキン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7167052A (ja) * 2005-11-25 2007-07-05 Kao Corp 精製緑茶抽出物の製造法
JP2008220202A (ja) * 2007-03-09 2008-09-25 T Hasegawa Co Ltd 風味の改質された茶抽出処理物の製造方法
JP2009225728A (ja) * 2008-03-24 2009-10-08 Kao Corp 非重合体カテキン類含有精製緑茶抽出物の製造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54398A (zh) * 2018-08-06 2021-04-13 联合利华知识产权控股有限公司 局部组合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1120499A (ja) 2011-06-23
EP2510797A4 (en) 2013-08-21
CN102655761B (zh) 2014-07-09
EP2510797A1 (en) 2012-10-17
JP5336340B2 (ja) 2013-11-06
EP2510797B1 (en) 2014-06-11
US20120244255A1 (en) 2012-09-27
WO2011071056A1 (ja) 2011-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41185B (zh) 茶提取物
CN101420862B (zh) 精制绿茶提取物的制造方法
CN101420863B (zh) 精制绿茶提取物的制造方法
CN101778571B (zh) 茶提取物的制造方法
KR20080106217A (ko) 정제 차 추출물의 제조 방법
JP4244230B2 (ja) 精製茶抽出物の製造方法
CN102655761B (zh) 精制茶提取物的制造方法
CN1923022B (zh) 精制绿茶提取物的制造方法
CN101896077B (zh) 精制茶提取物的制造方法
CN102215698A (zh) 精制绿茶提取物
JP4327707B2 (ja) 非重合体カテキン類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JP5162594B2 (ja) 精製茶抽出物の製造方法
CN101437405B (zh) 容器装茶饮料
JP4242877B2 (ja) 緑茶抽出物の製造法
JP5820110B2 (ja) 精製茶抽出物
JP3638560B2 (ja) 半発酵茶飲料、発酵茶飲料の製造法
JP4242891B2 (ja) 精製茶抽出物の製造方法
JP5427499B2 (ja) 精製茶抽出物の製造方法
JP5185780B2 (ja) 精製茶抽出物
JPWO2019044474A1 (ja) 脱色された茶抽出液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480940B2 (ja) 非重合体カテキン類含有精製緑茶抽出物の製造方法
JP2006333768A (ja) 茶抽出物
CN103260421A (zh) 粉末红茶
JP2022034602A (ja) インスタント紅茶飲料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09

Termination date: 201712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