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54736A - 一种调色剂用低温定影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调色剂用低温定影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54736A
CN102654736A CN2012101202815A CN201210120281A CN102654736A CN 102654736 A CN102654736 A CN 102654736A CN 2012101202815 A CN2012101202815 A CN 2012101202815A CN 201210120281 A CN201210120281 A CN 201210120281A CN 102654736 A CN102654736 A CN 1026547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id
toner
fixing resin
prepolymer
acryl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2028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54736B (zh
Inventor
杨洪
丁志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xinjingbei Digital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FAREAST ZHUOYU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FAREAST ZHUOYU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FAREAST ZHUOYU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1012028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54736B/zh
Publication of CN1026547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547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547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547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eloping Agents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Polyesters Or Polycarbona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调色剂用低温定影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色剂用低温定影树脂是由质量百分数为60~95%的多元酸衍生组分和多元醇衍生组分与质量百分数为5~40%的官能苯丙预聚物或官能丙烯酸酯预聚物共聚反应而成的半结晶聚酯,重均分子量为10000~200000;其中多元酸衍生组分与多元醇衍生组分的摩尔比为50~55∶45~50。本发明所含的共聚半结晶聚酯呈现良好的耐热储存稳定性,并且可以在熔融温度下粘度迅速下降从而快速定影。同时可以提高脱模性,在高温下起到脱模作用。另外可以满足低温特性的要求,扩大了介于冷偏移和热偏移之间的范围。

Description

一种调色剂用低温定影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激光打印机、复印机调色剂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调色剂用低温定影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激光打印机、激光复印机已被广泛地使用,作为电子照相方法,其一般过程包括:通过各种装置在感光体上形成静电潜像的曝光工序,调色剂对所形成静电潜像显影的显影工序,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在记录介质如纸上的转印工序,及经定影辊加热、加压等对转印图像定影的定影工序。
近年来在电子照相领域对高速打印复印并兼具高质量图像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的调色剂的定影性是影响图像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图像形成速度的提高会使调色剂的定影性变差,因此同时实现良好定影性及高速打印、复印是比较困难的。为使定影性不变差,尤其是图像形成速度提高的情况下也如此,就有必要提高定影温度,但定影温度提高会产生以下副作用:
1)图像形成装置内部温度提高会产生副作用;
2)定影部件寿命变差,减少光、电、机器件的使用寿命;
3)能量消耗减少很难达到。
因此调色剂需改善其定影性,特别是高速打印复印良好的定影性以保持高质量图像,低温定影是必要的。
为获得良好低温定影性的调色剂,必须控制占调色剂大部分的粘合树脂的热特性,一种有效的方式是降低粘合树脂的分子量和玻璃化温度Tg以改善低温定影性,但这种降低粘合树脂的分子量和玻璃化温度Tg会导致其它问题的产生,如玻璃化温度Tg的降低会导致调色剂的耐久性和长期存放稳定性会降低,如可能会导致夏天由于在汽车或船底长途运输中或在仓库储存中经受高温结块,或夏天由于打印图像叠放粘连使图像表面受损;而分子量的降低会导致非偏移范围上限值降低,降低定影温度的上限导致窄的定影范围,同时调色剂的长期存放稳定性、耐久性和长久打印图像质量也会降低。在这种情况下,为提高调色剂高温耐久性即耐热性,提高粘合树脂玻璃化温度Tg和粘合树脂分子量是有效的,但玻璃化温度Tg的提高会导致高的定影温度,粘合树脂分子量的过多提高会导致定影高能量,同时由于不易粉碎导致生产效率降低。
因此为满足打印机复印机的高速化、节能化和高质量打印日益增长的要求,要求调色剂有更好的低温定影性和更宽的定影温度范围,同时保持良好的耐热储存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调色剂用低温定影树脂,使用该树脂的调色剂具有优越低温定影性、非偏移性、更宽定影温度范围和良好耐热储存稳定性。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调色剂用低温定影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色剂用低温定影树脂是由质量百分数为60~95%的多元酸衍生组分和多元醇衍生组分与质量百分数为5~40%的官能苯丙预聚物或官能丙烯酸酯预聚物共聚反应而成的半结晶聚酯,重均分子量为10000~200000;其中多元酸衍生组分与多元醇衍生组分的摩尔比为50~55∶45~50。
优选的,所述官能苯丙预聚物或官能丙烯酸酯预聚物为重量百分数为5~20wt%的端羟基丙烯酸酯类单体或端羧基丙烯酸类单体中的一种、60~80wt%的苯乙烯或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一种、0~35wt%的其它丙烯酸酯类单体共聚而成;官能苯丙预聚物或官能丙烯酸酯预聚物的重均分子量为2000~30000,羟值或酸值以0.1mol/L KOH溶液滴定为10~90mgKOH/g。
更进一步的,所述端羟基丙烯酸酯类单体为丙烯酸-2-羟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丙烯酸-3-羟丙酯、甲基丙烯酸-3-羟丙酯、丙烯酸-4-羟丁酯、甲基丙烯酸-4-羟丁酯、丙烯酸-2-羟丙酯或甲基丙烯酸-2-羟丙酯。
所述端羧基丙烯酸类单体为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
所述其它丙烯酸酯类单体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正戊酯、甲基丙烯酸正戊酯、丙烯酸正己酯、甲基丙烯酸正己酯。
优选的,所述多元酸衍生组分为芳族二羧酸、C4~C16的直链脂肪族二羧酸或C6~C12的脂环族二羧酸中的至少一种。更优选的,所述芳族二羧酸为对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二甲酯、2,6-奈二羧酸或4,4′-联苯二甲酸。所述C4~C16的直链脂肪族二羧酸为琥珀酸、戊二酸、己二酸、庚二酸、辛二酸、1,9-壬二酸、1,10-癸二酸、1,11-十一烷二羧酸、1,12-十二烷二羧酸、1,13-十三烷二羧酸、1,14-十四烷二羧酸、1,15-十五烷二羧酸、1,16-十六烷二羧酸。所述C6~C12的脂环族二羧酸,包括1,2-环己烷二羧酸、1,3-环己烷二羧酸、1,4-环己烷二羧酸。为形成明显结晶性的聚酯,所用的多元羧酸优选含偶数碳原子。
从低温定影性、机械强度来看,最优选的多元酸衍生组分为对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二甲酯、1,4-环己烷二羧酸。
优选的,所述多元醇衍生组分为C2~C12的直链脂肪族二醇和C6~C12的脂环族二醇中的至少一种。更优选的,所述C2~C12的直链脂肪族二醇为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1,7-庚二醇、1,8-辛二醇、1,9-壬二醇、1,10-癸二醇、1,11-十一烷二醇或1,12-十二烷二醇。所述C6~C12的脂环族二醇为1,4-环己烷二醇或1,4-环己烷二甲醇。为形成明显结晶性的聚酯,所用的多元醇最好含偶数碳原子。
从低温定影性、机械性能来看,最优选的多元醇衍生组分为1,6-己二醇、1,8-辛二醇、1,10-癸二醇、1,4-环己烷二醇或1,4-环己烷二甲醇。
更进一步的,所述多元醇衍生组分中还包括双酚A、氢化双酚A、双酚A环氧乙烷加成物、双酚S、双酚S环氧乙烷加成物,其量为多元醇及其衍生物总量的0~30wt%。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调色剂用低温定影树脂的制备方法。
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调色剂用低温定影树脂的方法,其步骤包括:1)将重量百分数为5~20wt%的端羟基丙烯酸酯类单体或端羧基丙烯酸类单体中的一种、60~80wt%的苯乙烯或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一种、0~35wt%的其它丙烯酸酯类单体通过本体聚合或溶液聚合得到官能苯丙预聚物或官能丙烯酸酯预聚物;2)将质量百分数为60~95%的多元酸衍生组分和多元醇衍生组分、质量百分数为5~40%的官能苯丙预聚物或官能丙烯酸酯预聚物与催化剂混合,常压下升温至180-250℃进行反应,然后逐步减压继续反应至反应生成半结晶聚酯的酸值以0.1mol/L KOH溶液滴定为0~30mgKOH/g后,减压蒸馏除去残留水和未反应完的单体,得到本发明所述半结晶聚酯;其中多元酸衍生组分与多元醇衍生组分的摩尔比为50~55∶45~50。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溶剂为芳香烃溶剂或酮类溶剂;引发剂的重量百分数为共聚单体的0.1~5wt%,引发剂为偶氮异丁基腈或过氧化苯甲酰;反应过程中还添加硫醇链转移剂正十二烷基硫醇、叔十二烷基硫醇或辛基硫醇的一种;所述步骤2)中催化剂为二丁基氧化锡、三(2-乙基己酸)丁基锡或钛酸四丁酯,催化剂的重量百分数为反应物总量的0.1~1.2wt%,同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加入重量百分数为0~1wt%的苯酚、磷酸酯或亚磷酸酯抗氧剂。
由此制得的半结晶聚酯具以下特征:
①酸值AV以0.1mol/L KOH溶液滴定为0~30mgKOH/g,优选的为0~20mgKOH/g;
②玻璃化温度Tg用差式扫描量热法DSC以10℃/min升温速度测得为48~70℃,优选的为55~65℃;
③重均分子量Mw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得为10000~200000,优选的为10000~100000。
本发明所含的共聚半结晶聚酯具有较高的结晶度,由于熔融前的结晶性而呈现良好的耐热储存稳定性,并且可以在熔融温度下粘度迅速下降从而快速定影。同时本发明所述的半结晶聚酯在熔融粘度下具有很强的表面张力,从而可以提高脱模性,在高温下起到脱模作用。另外半结晶聚酯由于熔点低,软化点范围窄,因此可以满足低温特性的要求,扩大了介于冷偏移和热偏移之间的范围。本发明所述的半结晶聚酯是适用于激光打印机、复印机尤其是中高速打印机、复印机调色剂用的低温定影树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将占单体总量3%的过氧化苯甲酰溶入65份苯乙烯、9份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和16份丙烯酸丁酯的混合单体中,同时溶入1份正十二烷基硫醇链转移剂,在85℃下通过计量泵滴入装有搅拌器、惰性气体(氮气)入口、与水冷却冷凝器连接的蒸馏柱、真空连接管和与温控器连接的温度计的反应器,溶剂为二甲苯,其用量为单体总量的1.2倍,待混合单体滴加完毕后,升温至105℃保温反应1h,抽真空脱二甲苯制得官能苯丙预聚物1,重均分子量为8000,羟值以0.1mol/L KOH溶液滴定为26mgKOH/g。
向重量份数为100份的上述官能苯丙预聚物1中加入580份对苯二甲酸(Mw:166)、450份1,6-己二醇(Mw:118)和2.2份三(2-乙基己酸)丁基锡催化剂,氮气氛下加热搅拌将混合物升温至200℃,保温反应1h,然后在1.5h内升温至230℃,保温反应至收集约95%的理论酯化水,此时所得聚酯酸值低于5mgKOH/g,将混合物冷却至180℃,再加入32.6份1,6-己二酸(Mw:146),然后逐渐升温至250℃,恒温反应2h,抽真空至0.006MPa,继续保温反应3h,然后降温至220℃,同时抽真空脱除水份和未反应完的单体,由此获得的半结晶聚酯1具以下性能。
-酸值AV(以0.1mol/L KOH溶液滴定)8mgKOH/g
-玻璃化温度Tg(差式扫描量热法DSC测)55℃
-重均分子量Mw(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15500
实施例2
将70份苯乙烯、20份丙烯酸-2-乙基己酯、8份丙烯酸、0.5份过氧化苯甲酰和1.2份正十二烷基硫醇投入装有搅拌器、惰性气体(氮气)入口、与水冷却冷凝器连接的蒸馏柱、真空连接管和与温控器连接的温度计的反应器中,氮气氛下搅拌升温至90℃,恒温反应3h,加入硫醇链转移剂叔十二烷基硫醇,继续升温至120℃保温反应2h得官能苯丙预聚物2,重均分子量为15000,酸值以0.1mol/L KOH溶液滴定为35mgKOH/g。
向重量份数为100份的上述官能苯丙预聚物2中加入468份对苯二甲酸(Mw:166)、703份1,10-癸二醇(Mw:174)和2.0份钛酸四丁酯催化剂,氮气氛下加热搅拌将混合物升温至210℃,保温反应1h,然后在1.5h内升温至230℃,保温反应至收集约95%的理论酯化水,此时所得聚酯酸值低于5mgKOH/g,将混合物冷却至180℃,加入20.8份丁二酸(Mw:118),然后逐渐升温至250℃,恒温反应2h,抽真空至0.006MPa,继续保温反应3h,然后降温至220℃,同时抽真空脱除水份和未反应完的单体,由此获得的半结晶聚酯2具以下性能。
-酸值AV(以0.1mol/L KOH溶液滴定)16mgKOH/g
-玻璃化温度Tg(差式扫描量热法DSC测)65℃
-重均分子量Mw(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22000
实施例3
将占单体总量3.5%的过氧化苯甲酰溶入58份甲基丙烯酸甲酯、23份甲基丙烯酸-3-羟丙酯和8份丙烯酸乙酯的混合单体中,在85℃下通过计量泵滴入装有搅拌器、惰性气体(氮气)入口、与水冷却冷凝器连接的蒸馏柱、真空连接管和与温控器连接的温度计的反应器,溶剂为二甲苯,其用量为单体总量的1.2倍,待混合单体滴加完毕后,升温至105℃保温反应1h,抽真空脱二甲苯制得官能丙烯酸酯预聚物3,重均分子量为2300,羟值以0.1mol/L KOH溶液滴定为68mgKOH/g。
向重量份数为100份的上述官能丙烯酸酯预聚物3中加入450份间苯二甲酸(Mw:166)、130份1,4-环己烷二羧酸(Mw:172)、200份乙二醇(Mw:62)、300份双酚A和1.9份二丁基氧化锡催化剂,氮气氛下加热搅拌将混合物升温至180℃,保温反应1h,然后在1.5h内升温至210℃,保温反应至收集约95%的理论酯化水,此时所得聚酯酸值低于5mgKOH/g,将混合物冷却至180℃,加入5份间苯二甲酸(Mw:166),然后逐渐升温至235℃,恒温反应2h,抽真空至0.006MPa,继续保温反应3h,然后降温至220℃,同时抽真空脱除水份和未反应完的单体,由此获得的半结晶聚酯3具以下性能。
-酸值AV(以0.1mol/L KOH溶液滴定)0mgKOH/g
-玻璃化温度Tg(差式扫描量热法DSC测)48℃
-重均分子量Mw(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10000
实施例4
将占单体总量3.8%的过氧化苯甲酰溶入6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12份甲基丙烯酸和20份丙烯酸丙酯的混合单体中,在85℃下通过计量泵滴入装有搅拌器、惰性气体(氮气)入口、与水冷却冷凝器连接的蒸馏柱、真空连接管和与温控器连接的温度计的反应器,溶剂为二甲苯,其用量为单体总量的1.2倍,待混合单体滴加完毕后,升温至105℃保温反应1h,抽真空脱二甲苯制得官能丙烯酸酯预聚物4,重均分子量为20000,酸值以0.1mol/L KOH溶液滴定为20mgKOH/g。
向重量份数为100份的上述官能丙烯酸酯预聚物4中加入462份对苯二甲酸(Mw:166)、358份1,6-己二醇(Mw:118)和2.1份三(2-乙基己酸)丁基锡催化剂,氮气氛下加热搅拌将混合物升温至200℃,保温反应1h,然后在1.5h内升温至230℃,保温反应至收集约95%的理论酯化水,此时所得聚酯酸值低于5mgKOH/g,将混合物冷却至180℃,加入26份对苯二甲酸(Mw:166),然后逐渐升温至250℃,恒温反应2h,抽真空至0.006MPa,继续保温反应3h,然后降温至220℃,同时抽真空脱除水份和未反应完的单体,由此获得的半结晶聚酯4具以下性能。
-酸值AV(以0.1mol/L KOH溶液滴定)13mgKOH/g
-玻璃化温度Tg(差式扫描量热法DSC测)61℃
-重均分子量Mw(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17200
实施例5
将占单体总量5%的过氧化苯甲酰溶入8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20份甲基丙烯酸的混合单体中,在85℃下通过计量泵滴入装有搅拌器、惰性气体(氮气)入口、与水冷却冷凝器连接的蒸馏柱、真空连接管和与温控器连接的温度计的反应器,溶剂为二甲苯,其用量为单体总量的1.2倍,待混合单体滴加完毕后,升温至105℃保温反应1h,抽真空脱二甲苯制得官能丙烯酸酯预聚物5,重均分子量为25000,酸值以0.1mol/L KOH溶液滴定为90mgKOH/g。
向重量份数为100份的上述官能丙烯酸酯预聚物5中加入1125份对苯二甲酸二甲酯(Mw:194)、626份1,4-环己烷二醇(Mw:116)、100份双酚S和2.0份三(2-乙基己酸)丁基锡催化剂,氮气氛下加热搅拌将混合物升温至200℃,保温反应1h,然后在1.5h内升温至230℃,保温反应至收集约95%的理论酯化水,此时所得聚酯酸值低于5mgKOH/g,将混合物冷却至180℃,加入63份1,16-十六烷二羧酸(Mw:314),然后逐渐升温至250℃,恒温反应2h,抽真空至0.006MPa,继续保温反应3h,然后降温至220℃,同时抽真空脱除水份和未反应完的单体,由此获得的半结晶聚酯5具以下性能。
-酸值AV(以0.1mol/L KOH溶液滴定)30mgKOH/g
-玻璃化温度Tg(差式扫描量热法DSC测)70℃
-重均分子量Mw(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200000
实施例6
将占单体总量0.1%的偶氮异丁基腈溶入6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5份甲基丙烯酸-4-羟丁酯和35份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的混合单体中,在85℃下通过计量泵滴入装有搅拌器、惰性气体(氮气)入口、与水冷却冷凝器连接的蒸馏柱、真空连接管和与温控器连接的温度计的反应器,溶剂为甲乙酮,其用量为单体总量的1.2倍,待混合单体滴加完毕后,升温至105℃保温反应1h,抽真空脱二甲苯制得官能丙烯酸酯预聚物6,重均分子量为30000,羟值以0.1mol/L KOH溶液滴定为40mgKOH/g。
向重量份数为100份的上述官能丙烯酸酯预聚物6中加入184份月桂二酸(Mw:230)、182份十二烷二醇(Mw:202)和5份三(2-乙基己酸)丁基锡催化剂,再加入抗氧化剂2.5份抗氧化剂亚磷酸酯,氮气氛下加热搅拌将混合物升温至200℃,保温反应1h,然后在1.5h内升温至230℃,保温反应至收集约95%的理论酯化水,此时所得聚酯酸值低于5mgKOH/g,将混合物冷却至180℃,加入50份对苯二甲酸(Mw:166),然后逐渐升温至250℃,恒温反应2h,抽真空至0.006MPa,继续保温反应3h,然后降温至220℃,同时抽真空脱除水份和未反应完的单体,由此获得的半结晶聚酯6具以下性能。
-酸值AV(以0.1mol/L KOH溶液滴定)15mgKOH/g
-玻璃化温度Tg(差式扫描量热法DSC测)63℃
-重均分子量Mw(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100000
实施例7
将70份苯乙烯、20份丙烯酸戊酯、10份丙烯酸和0.5份过氧化苯甲酰投入装有搅拌器、惰性气体(氮气)入口、与水冷却冷凝器连接的蒸馏柱、真空连接管和与温控器连接的温度计的反应器中,氮气氛下搅拌升温至90℃,恒温反应3h,继续升温至120℃保温反应2h得官能苯丙预聚物7,重均分子量为29000,酸值以0.1mol/L KOH溶液滴定为10mgKOH/g。
向重量份数为100份的上述官能丙烯酸酯预聚物7中加入47份1,4-环己二甲酸(Mw:172)、80份环十二烷二醇(Mw:200)和3份三(2-乙基己酸)丁基锡催化剂,再加入2.5份抗氧化剂磷酸酯,氮气氛下加热搅拌将混合物升温至200℃,保温反应1h,然后在1.5h内升温至230℃,保温反应至收集约95%的理论酯化水,此时所得聚酯酸值低于5mgKOH/g,将混合物冷却至180℃,加入27份对苯二甲酸(Mw:166),然后逐渐升温至250℃,恒温反应2h,抽真空至0.006MPa,继续保温反应3h,然后降温至220℃,同时抽真空脱除水份和未反应完的单体,由此获得的半结晶聚酯7具以下性能。
-酸值AV(以0.1mol/L KOH溶液滴定)20mgKOH/g
-玻璃化温度Tg(差式扫描量热法DSC测)52℃
-重均分子量Mw(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120000
实施例8
将70份苯乙烯、20份甲基丙烯酸己酯、10份丙烯酸-2-羟丙酯和0.5份过氧化苯甲酰投入装有搅拌器、惰性气体(氮气)入口、与水冷却冷凝器连接的蒸馏柱、真空连接管和与温控器连接的温度计的反应器中,氮气氛下搅拌升温至90℃,恒温反应3h,继续升温至120℃保温反应2h得官能苯丙预聚物8,重均分子量为10000,羟值以0.1mol/L KOH溶液滴定为50mgKOH/g。
向重量份数为100份的上述官能苯丙预聚物8中加入518份2,6-萘二羧酸(Mw:216)、332份1,4-环己烷二甲醇(Mw:144)和2.5份三(2-乙基己酸)丁基锡催化剂,再加入2份抗氧化剂苯酚,氮气氛下加热搅拌将混合物升温至200℃,保温反应1h,然后在1.5h内升温至230℃,保温反应至收集约95%的理论酯化水,此时所得聚酯酸值低于5mgKOH/g,将混合物冷却至180℃,加入16份对苯二甲酸(Mw:166),然后逐渐升温至250℃,恒温反应2h,抽真空至0.006MPa,继续保温反应3h,然后降温至220℃,同时抽真空脱除水份和未反应完的单体,由此获得的半结晶聚酯8具以下性能。
-酸值AV(以0.1mol/L KOH溶液滴定)18gKOH/g
-玻璃化温度Tg(差式扫描量热法DSC测)58℃
-重均分子量Mw(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80000
对本发明所述调色剂用低温定影树脂半结晶聚酯用于调色剂中,对调色剂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Figure BDA0000156110260000141
表1半结晶聚酯1-8于调色剂测试结果
从表1可以看出,含有本发明半结晶聚酯的调色剂具有优越低温定影性、非偏移性、更宽定影温度范围和良好耐热储存稳定性。
权利要求书中给出的其它化合物按照实施例1-8的方法进行简单替换,仅有数值上的修改即可得到,在此不一一列举赘述。
上述实施例用来解释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在本发明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发明作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都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调色剂用低温定影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色剂用低温定影树脂是由质量百分数为60~95%的多元酸衍生组分和多元醇衍生组分与质量百分数为5~40%的官能苯丙预聚物或官能丙烯酸酯预聚物共聚反应而成的半结晶聚酯,重均分子量为10000~200000;其中多元酸衍生组分与多元醇衍生组分的摩尔比为50~55∶45~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调色剂用低温定影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官能苯丙预聚物或官能丙烯酸酯预聚物为重量百分数为5~20wt%的端羟基丙烯酸酯类单体或端羧基丙烯酸类单体中的一种、60~80wt%的苯乙烯或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一种、0~35wt%的其它丙烯酸酯类单体共聚而成;官能苯丙预聚物或官能丙烯酸酯预聚物的重均分子量为2000~30000,羟值或酸值以0.1mol/L KOH溶液滴定为10~90mgKOH/g。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调色剂用低温定影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羟基丙烯酸酯类单体为丙烯酸-2-羟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丙烯酸-3-羟丙酯、甲基丙烯酸-3-羟丙酯、丙烯酸-4-羟丁酯、甲基丙烯酸-4-羟丁酯、丙烯酸-2-羟丙酯或甲基丙烯酸-2-羟丙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调色剂用低温定影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羧基丙烯酸类单体为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调色剂用低温定影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其它丙烯酸酯类单体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正戊酯、甲基丙烯酸正戊酯、丙烯酸正己酯、甲基丙烯酸正己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调色剂用低温定影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酸衍生组分为芳族二羧酸、C4~C16的直链脂肪族二羧酸或C6~C12的脂环族二羧酸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调色剂用低温定影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醇衍生组分为C2~C12的直链脂肪族二醇和C6~C12的脂环族二醇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调色剂用低温定影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醇衍生组分中还包括双酚A、氢化双酚A、双酚A环氧乙烷加成物、双酚S、双酚S环氧乙烷加成物,其量为多元醇及其衍生物总量的0~30wt%。
9.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调色剂用低温定影树脂的方法,其步骤包括:1)将重量百分数为5~20wt%的端羟基丙烯酸酯类单体或端羧基丙烯酸类单体中的一种、60~80wt%的苯乙烯或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一种、0~35wt%的其它丙烯酸酯类单体通过本体聚合或溶液聚合得到官能苯丙预聚物或官能丙烯酸酯预聚物;2)将质量百分数为60~95%的多元酸衍生组分和多元醇衍生组分、质量百分数为5~40%的官能苯丙预聚物或官能丙烯酸酯预聚物与催化剂混合,常压下升温至180-250℃进行反应,然后逐步减压继续反应至反应生成半结晶聚酯的酸值以0.1mol/L KOH溶液滴定为0~30mgKOH/g后,减压蒸馏除去残留水和未反应完的单体,得到本发明所述半结晶聚酯;其中多元酸衍生组分与多元醇衍生组分的摩尔比为50~55∶45~5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制备调色剂用低温定影树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溶剂为芳香烃溶剂或酮类溶剂;引发剂的重量百分数为共聚单体的0.1~5wt%,引发剂为偶氮异丁基腈或过氧化苯甲酰;反应过程中还添加硫醇链转移剂正十二烷基硫醇、叔十二烷基硫醇或辛基硫醇的一种;所述步骤2)中催化剂为二丁基氧化锡、三(2-乙基己酸)丁基锡或钛酸四丁酯,催化剂的重量百分数为反应物总量的0.1~1.2wt%,同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加入重量百分数为0~1wt%的苯酚、磷酸酯或亚磷酸酯抗氧剂。
CN 201210120281 2012-04-23 2012-04-23 一种调色剂用低温定影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26547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10120281 CN102654736B (zh) 2012-04-23 2012-04-23 一种调色剂用低温定影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10120281 CN102654736B (zh) 2012-04-23 2012-04-23 一种调色剂用低温定影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54736A true CN102654736A (zh) 2012-09-05
CN102654736B CN102654736B (zh) 2013-06-19

Family

ID=467303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10120281 Active CN102654736B (zh) 2012-04-23 2012-04-23 一种调色剂用低温定影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54736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73666A (zh) * 2012-12-27 2013-05-01 湖北远东卓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氧化还原体系去除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碳粉树脂残余单体的方法
DE102016108909A1 (de) 2015-05-14 2016-11-1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Toner und dessen Herstellungsverfahren
CN110347020A (zh) * 2015-04-16 2019-10-18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调色剂及其制造方法
CN113703296A (zh) * 2021-08-28 2021-11-26 湖北鼎龙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调色剂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34062A (zh) * 1996-10-25 1999-11-03 Ucb公司 基于含烯属不饱和基团的半结晶聚酯和丙烯酸共聚物的粉末组合物
CN1837966A (zh) * 2005-03-25 2006-09-27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和其生产方法、显影剂、成像方法和生产树脂颗粒分散液的方法
JP2009128653A (ja) * 2007-11-26 2009-06-11 Kao Corp 電子写真用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US20110183253A1 (en) * 2010-01-28 2011-07-28 Powdertech Co., Ltd. Core material of ferrite carrier and ferrite carrier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developer,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developer using the ferrite carrier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34062A (zh) * 1996-10-25 1999-11-03 Ucb公司 基于含烯属不饱和基团的半结晶聚酯和丙烯酸共聚物的粉末组合物
CN1837966A (zh) * 2005-03-25 2006-09-27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和其生产方法、显影剂、成像方法和生产树脂颗粒分散液的方法
JP2009128653A (ja) * 2007-11-26 2009-06-11 Kao Corp 電子写真用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US20110183253A1 (en) * 2010-01-28 2011-07-28 Powdertech Co., Ltd. Core material of ferrite carrier and ferrite carrier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developer,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developer using the ferrite carrier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73666A (zh) * 2012-12-27 2013-05-01 湖北远东卓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氧化还原体系去除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碳粉树脂残余单体的方法
CN110347020A (zh) * 2015-04-16 2019-10-18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调色剂及其制造方法
DE102016108909A1 (de) 2015-05-14 2016-11-1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Toner und dessen Herstellungsverfahren
US9958801B2 (en) 2015-05-14 2018-05-0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Toner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CN113703296A (zh) * 2021-08-28 2021-11-26 湖北鼎龙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调色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703296B (zh) * 2021-08-28 2023-12-22 湖北鼎龙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调色剂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54736B (zh) 2013-06-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20354B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toner
JP6082659B2 (ja)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CN102654736B (zh) 一种调色剂用低温定影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TWI504588B (zh) 醇化合物,聚酯樹脂,不飽和聚酯樹脂,樹脂粒子及電子照相用粉末
KR101426323B1 (ko) 비결정성 폴리에스테르 수지, 정전하상 현상용 토너용 결착 수지, 및 비결정성 폴리에스테르 수지의 제조 방법
JP2592266B2 (ja) トナー用ポリエステル樹脂及びその製造法
CN1837967A (zh) 由结晶树脂构成的超低熔点调色剂
CN1808290A (zh) 包含结晶磺化聚酯的超低熔体和超低熔体调色剂
JP2962809B2 (ja) トナー用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971228B2 (ja) 電子写真用トナー
JP2011516683A (ja) ワックス−樹脂相溶化剤及びこのワックス−樹脂相溶化剤を含有するワックス−樹脂分散液、並びにその製造方法
JP2006301390A (ja) トナー用バインダー樹脂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5223790B (zh) 一种墨粉用粘结树脂及制备方法
JP2004026913A (ja) 塗料組成物
JP5750166B2 (ja) 非結晶性ポリエステル樹脂並びにトナー用結着樹脂及び結着樹脂分散物
JP2013508500A (ja) ポリエステル樹脂及びそれを含むトナー
JP2019123863A (ja) 印刷可能な接着剤としてトナーを使用する方法
WO2011132318A1 (ja) 非結晶性ポリエステル樹脂、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用結着樹脂、及び非結晶性ポリエステル樹脂の製造方法
CN108700840B (zh) 电子照相用调色剂的制造方法
JP2012041408A (ja) ポリエステル樹脂水性分散体
JPS6348336B2 (zh)
JP6898695B2 (ja) 分岐ポリエステル樹脂を製造する方法
JP6149436B2 (ja) 不飽和結晶性ポリエステル樹脂
JPH05197201A (ja) 記録材用ポリエステル樹脂
JP5914016B2 (ja) 熱転写受像シート用塗工液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214

Address after: 438000 Building 5, Xingang 1st Road, Huangzhou District, Huanggang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bei xinjingbei Digit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38000 No. 1, Xingang 1st Road, Huanggang economic high tech Development Zone, Huanggang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UBEI FAREAST ZHUOYUE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