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49413A - 椅垫气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椅垫气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49413A
CN102649413A CN2012100655752A CN201210065575A CN102649413A CN 102649413 A CN102649413 A CN 102649413A CN 2012100655752 A CN2012100655752 A CN 2012100655752A CN 201210065575 A CN201210065575 A CN 201210065575A CN 102649413 A CN102649413 A CN 1026494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ag
contact preventing
preventing part
seat
support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6557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49413B (zh
Inventor
木野雅夫
桥户达矢
神头孝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da Gose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yoda Gose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da Gose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yoda Gose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6494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494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494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494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 B60R21/207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in vehicle sea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4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 B60N2/427Seats or parts thereof displaced during a crash
    • B60N2/42727Seats or parts thereof displaced during a crash involving substantially rigid displacement
    • B60N2/42754Seats or parts thereof displaced during a crash involving substantially rigid displacement of the cushion
    • B60N2/42763Seats or parts thereof displaced during a crash involving substantially rigid displacement of the cushion with anti-submarining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3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compartment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bag-like members, one within the oth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3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compartment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bag-like members, one within the other
    • B60R2021/23324Inner walls crating separate compartments, e.g. communicating with v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34Expansion control features
    • B60R21/2338Tethers
    • B60R2021/23382Internal tether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Air Bags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椅垫气囊装置,其应用于具有座位部的车辆座椅。座位部具有由椅框支撑部从下方支撑的椅垫。该椅垫气囊装置使车辆座椅的座面升高,从而将对象约束于座面,以避免该对象向前移动。该椅垫气囊装置包括:气囊、膨胀流体发生器、以及接触防止件。气囊布置在支撑部与椅垫之间。膨胀流体发生器供给膨胀流体,用于使气囊膨胀,从而使座面升高。接触防止件布置在支撑部与气囊之间。接触防止件中位于支撑部附近的部分是可挠曲的。当气囊膨胀时,接触防止件避免气囊与支撑部接触。

Description

椅垫气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椅垫气囊装置,用膨胀流体诸如膨胀气体使安装于车辆座椅座位部中的气囊膨胀,从而使座面升高,以限制被约束对象诸如就座于座位部的乘员,使其不向前移动。
背景技术
当由于前方碰撞从前面向车辆施加冲击时,被座椅安全带装置约束于车辆座椅的乘员腰部可能与腰腿安全带分离并向前移动。这周知为“下潜现象(松滑现象)”。针对下潜现象已经提出了多种措施。
例如,日本专利公开No.2007-238016披露了一种椅垫气囊装置,其应用于具有座位部的车辆座椅。座位部构造成,由椅框的支撑部从下方支撑椅垫。支撑部包括用于从下方弹性支撑椅垫的弹簧件、以及用于固定弹簧件的挂钩。
该椅垫气囊装置具有带上开口的收容壳体(基部)。收容壳体位于椅框支撑部的前方。收容壳体收容布置于其中的膨胀流体发生器(充气器)。气囊也布置在收容壳体中。由膨胀流体发生器供给的膨胀流体(高压气体)使气囊膨胀。此外,接触防止件以可转动方式支撑于收容壳体的上端。当没有从车辆前面施加冲击并且没有触发椅垫气囊装置时,接触防止件封闭收容壳体的上开口。
根据上述椅垫气囊装置,当从车辆前面施加冲击时,膨胀流体发生器向气囊供给膨胀流体,从而,在打开气囊的同时,使气囊膨胀展开。向上膨胀展开的气囊使接触防止件升高。这使接触防止件向后转动,以与支撑部的前部重叠。气囊在椅垫与接触防止件和支撑部组合之间的空间中向后膨胀展开。因此,气囊向上推椅垫,使得座面升高,以将乘员约束在座椅中而不向前移动。此时,接触防止件避免气囊与椅框的支撑部互相接触,因而,气囊不会因与支撑部接触而损坏。
发明内容
然而,由于日本专利公开No.2007-238016中的接触防止件位于椅框中,需要考虑气囊展开时的长度来布置接触防止件。接触防止件需要布置成,在使折叠并收容的气囊膨胀展开期间,气囊决不与接触防止件接触。这使接触防止件的设计比较困难。在使气囊向收容壳体后方远离收容壳体的位置展开的情况下,这一缺点尤为明显。换而言之,在气囊于前后方向较长并具有较大容积的情况下,这一缺点尤为明显。接触防止件需要在支撑部与椅垫之间转动,因而其尺寸受到限制。因此,气囊于前后方向越长,以及气囊容积越大,接触防止件的设计越困难。
据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椅垫气囊装置,其能以简单设计避免气囊与椅框支撑部接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以及,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椅垫气囊装置,其应用于具有座位部的车辆座椅。座位部具有由椅框支撑部从下方支撑的椅垫。椅垫气囊装置使车辆座椅的座面升高,从而将对象约束于座面,因而避免对象向前移动。该椅垫气囊装置包括气囊、膨胀流体发生器、以及接触防止件。气囊布置在椅框支撑部与椅垫之间。膨胀流体发生器供给膨胀流体,用于使气囊的至少一部分在椅框支撑部与椅垫之间膨胀,从而使座面升高。接触防止件布置在椅框支撑部与气囊之间。接触防止件中位于支撑部附近的部分是可挠曲的。当气囊膨胀时,接触防止件避免气囊与椅框支撑部接触。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进行的描述,以示例方式对本发明原理进行说明,本发明的其它方面和优点将更为明了。
附图说明
参照下面对优选实施方式的说明以及附图,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及其目的和优点,附图中:
图1是剖视图,图示应用了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椅垫气囊装置的车辆座椅,还示出了乘员和座椅安全带装置;
图2是图示车辆座椅和座椅安全带装置的一部分的轴测图;
图3是示出车辆座椅中椅框和收容壳体的局部轴测图;
图4是图示图1中X部分的放大局部剖视图;
图5是图示装入充气器组件之前的气囊的正视图;
图6是图示装有充气器组件的气囊模组的仰视图;
图7是图5所示气囊的平面剖视图;
图8A是示出处于平面状展开状态下气囊本体的平面图;
图8B是沿图8A中线8B-8B的剖视图;
图9A是示出结合至气囊本体的平面状展开状态内囊的平面图;
图9B是沿图9A中线9B-9B的剖视图;
图10A是沿图5中线10A-10A的剖视图;
图10B是图示图10A中一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11是沿图5中线11-11的剖视图;
图12是沿图6中线12-12的剖视图;以及
图13是图12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
下文中,将车辆的行驶方向定义为前方。参照前方,定义后方、上方、下方、左方、以及右方。此外,在各图中,内表示车辆内侧,而外表示车辆外侧。
首先,示意性描述应用了本实施例椅垫气囊装置的车辆座椅。
如图1和图2所示,车辆座椅S具有:座位部(椅垫)10;靠背(座椅靠背)21,其倾斜度可调节,并且布置于座位部10的后端;以及,头枕22,其布置于靠背21的顶部。
座位部10是乘员P或者受椅垫气囊装置约束的对象就座的部分。如图3所示,形成座位部10框架的椅框11包括左右侧框部12、前后联框部(连结框部)13、14、多个金属丝网框部15、以及收容壳体16。侧框部12成形为于前后方向延伸且于车辆宽向(左右方向)彼此分开的板。联框部13、14各自由于车辆宽向延伸的杆形成,并且布置于侧框部12之间。联框部13、14于前后方向彼此分开。金属丝网框部15各自形成为一连串S形部分。金属丝网框部15起到拉簧作用,用于改善坐姿舒适性。金属丝网框部15于车辆宽向彼此分开,并且在前后联框部13、14之间延伸。具体而言,联框部13、14具有接合爪(未示出),接合爪钩住并固定金属丝网框部15。金属丝网框部15和接合爪形成支撑部A,从下方支撑下文讨论的椅垫17。
收容壳体16相邻于联框部13前端布置,并且于车辆宽向延伸。收容壳体16具有收容凹部16A,收容凹部16A于车辆宽向延伸并向上开口。气囊模组AM的前部收容在收容凹部16A中。收容壳体16的端部固定于左右侧框部12。
如图4所示,椅垫17布置于椅框11上。椅垫17覆盖有织物或皮革制成的外罩18,并且形成座面10A。
车辆设置有座椅安全带装置30,用于约束就座在车辆座椅S中的乘员P。
如图1和图2所示,座椅安全带装置30具有带状织带31、舌片32、以及带扣33。织带31约束乘员P。舌片32安装于织带31,可沿织带31纵向移动。带扣33位于车辆座位部10的内侧,以可分离方式与舌片32连接。织带31的一端固定于座位部10的外侧,而织带31的另一端卷绕在布置于外侧的座椅安全带收卷器(未示出)中。使舌片32相对织带31滑动,以改变座椅安全带装置30的腰腿安全带部34和肩部安全带部35的长度。
腰腿安全带部34指织带31中从舌片32延伸至织带31端部(固定端)的一段。腰腿安全带部34自就座乘员P的腰部PP一侧经由腰部PP前侧延伸至另一侧。肩部安全带部35指织带31中从舌片32延伸至安全带收卷器的一段。肩部安全带部35从就座乘员P的肩部PS经由胸部PT前侧斜向延伸至腰部PP侧。
车辆装备有抑制下潜现象的椅垫气囊装置(下文中简称为气囊装置)。下潜现象指这样的现象:由于前碰撞从前面向车辆施加冲击时,可能使由座椅安全带装置30约束于车辆座椅S的乘员P的腰部PP与腰腿安全带部34分离并向前移动。
图4是示出气囊装置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气囊装置包括气囊模组AM、冲击传感器95、以及控制装置96。气囊模组AM包括充气器组件40、气囊50、以及接触防止件90。接触防止件90避免气囊50与车辆座椅S的支撑部A接触。下文中,参照图5至图13,描述气囊模组AM的构成部件。
<充气器组件40的结构>
如图6和图13所示,充气器组件40包括用于产生膨胀流体的充气器41和围绕充气器41的保持架42。充气器41为大致圆筒状,并且收纳气体发生剂(未示出)。这种类型的充气器41(称为烟火式充气器)能够通过伴随有气体发生剂发热的化学反应而产生膨胀气体。充气器41具有出气口(未示出),所产生的气体通过出气口喷出。电气配线(未示出)与充气器41一端相连接,其为用于向充气器41传送控制信号的电线。
可选择地,可以使用烟火式以外的其他充气器。可选充气器的示例包括储气式和混合式,储气式充气器用低爆速炸药(低能炸药或低级炸药)使充满高压气体的高压气筒中的分隔壁破裂以释放气体,而混合式充气器中组合了烟火式和储气式。
保持架42的大部分是大致筒状,并且通过使板材诸如金属板弯曲而形成为在车辆宽向(图6中上下方向)延伸。多个向下延伸的螺栓43固定于保持架42下表面。螺栓43于车辆宽向彼此分开。
充气器41与保持架42可以形成为一体。
<气囊50的结构>
如图4和图12所示,气囊50包括气囊本体51和内囊71。气囊本体51形成气囊50的外壳,并且膨胀以使座位部10的座面10A升高。气囊50包封充气器组件40,并且将充气器组件40布置在气囊本体51中。
<气囊本体51的结构>
如图8A和图8B所示,气囊本体51的大部分由具有细长外形的大致矩形布片(下文中称为基布52)形成。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两个基布52。然而,可以采用不同数量的基布52。各基布52由聚酯线或聚酰胺线形成的机织织物形成。因此,基布52具有高强度和可挠性。在各基布52的第一端设置整体方式形成的包裹部53。由于包裹部53位于基布52的第一端,基布52的形状于纵向是不对称的。
在上侧的基布52的第二端上,叠置于车辆宽向(图8A中上下方向)延伸的长且薄的加强布片54。加强布片54提高基布52第二端的强度。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了两个加强布片54。然而,可以采用不同数量的加强布片54。基布52和加强布片54具有多个插入孔55,这些插入孔55于车辆宽向彼此分开。保持架42的螺栓43穿过插入孔55。
加强布片54和基布52具有无端状(环状)结合部56,无端状结合部56以不中断的方式围住所有插入孔55。无端状结合部56作用是使加强布片54和基布52结合在一起,并加强插入孔55周围,从而,避免插入孔55周围被撕裂。通过将加强布片54缝合至基布52,形成无端状结合部56。
通过如无端状结合部56情形那样用缝合线进行缝合,使其他结合部结合,这些结合部诸如上弓形结合部63、下弓形结合部64、周边结合部65、圈状(环状)结合部75和81、环状(“圆环状”)结合部79、上侧内结合部82、以及下侧内结合部83。此外,圈状结合部75和81、以及环状结合部79具有与无端状结合部56相同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用粗虚线表示以上列出的结合部(无端状结合部56、上弓形结合部63、下弓形结合部64、周边结合部65、圈状结合部75和81、环状结合部79、上侧内结合部82、以及下侧内结合部83),以使其与正常虚线区分开(参见图8A)。
在包裹部53进行包裹时与插入孔55对准的位置处,基布52的包裹部53具有用于接纳螺栓43的通孔57。
在基布52纵向中央,设定车辆宽向(宽度方向)(图8中观察时为上下方向)延伸的折叠线58。沿折叠线58折叠基布52,以使其相对上下方向彼此叠置。在基布52中,相对折叠线58更靠近于第一端的部分称为上侧布部51U,而相对折叠线58更靠近于第二端的部分称为下侧布部51L。
朝折叠线58凸出的弓形上加强布片61叠置于上侧布部51U中靠近折叠线58的部分处。朝折叠线58凸出的弓形下加强布片62叠置于下侧布部51L中这样的部分,当沿折叠线58折叠下侧布部51L时,该部分与上加强布片61对准。虽然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了一个上加强布片61和一个下加强布片62,但可以使用两个或更多个上加强布片61、以及两个或更多个下加强布片62。借助于沿上加强布片61延伸的上弓形结合部63,使上加强布片61与上侧布部51U结合。同样,借助于沿下加强布片62延伸的下弓形结合部64,使下加强布片62与下侧布片51L结合。
如图5、图7、图11和图12所示,沿折叠线58折叠基布52。在周边结合部65处,使于上下方向彼此叠置的上侧布部51U和下侧布部51L彼此结合。周边结合部65包括一对第一周边结合部66、第二周边结合部67、以及一对第三周边结合部68。
一对第一周边结合部66于车辆宽向(图5和图7中观察时为上下方向)彼此分开,并于前后方向延伸。第二周边结合部67沿上弓形结合部63和下弓形结合部64向后弓形凸出。第二周边结合部67使从顶至底按依序叠置的上侧布部51U、上加强布片61、下加强布片62、以及下侧布部51L结合成一体。第二周边结合部67的端部与第一周边结合部66的后端连接。
可选择地,第二周边结合部67可以形成为直的而不是弓形的。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下侧布部51L和上侧布部51U于折叠线58处彼此连接并成一体,可以省略第二周边结合部67。
第三周边结合部68自第一周边结合部66前端向前延伸,并且使第三周边结合部68朝彼此弯曲。
在本实施例中,在位于上加强布片61与下加强布片62之间的周边结合部65的剖面中,周边结合部65的缝合线用点线表示(参见图7)。
如上所述,通过于周边结合部65处使上侧布部51U与下侧布部51L彼此结合,形成气囊本体51。上侧布部51U和下侧布部51L的前端没有通过周边结合部65结合,而是形成开口69。开口69在上侧布部51U与下侧布部51L之间被第三周边结合部68夹在中间(参见图5)。开口69用于使布置在气囊本体51前部中的充气器组件40的电气配线与气囊本体51的外部相连接。
如图4所示,气囊本体51以平面状展开状态布置在椅垫17与椅框11之间。气囊本体51的前端51F位于座位部10前部(乘员P的膝部PN)的下方。此种布置与常规椅垫气囊装置中气囊本体的布置相同。在常规椅垫气囊装置中,气囊本体的后端与座位部10的前后方向中央部相对应。与之不同,本实施例气囊本体51的后端51R位于座位部10后部(乘员P的臀部PB)的下方。由于后端51R位于座位部10的后部,气囊本体51或气囊50具有沿前后方向具有延伸更长的尺寸和较大容积。
<内囊71的结构>
如图9A和图9B所示,内囊71的大部分由大致矩形布片(下文中称为基布72)形成。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了两个基布72。然而,可以采用不同数量的基布72。基布72由和气囊本体51相同的机织织物形成,并因此具有高强度和可挠性。在与气囊本体51中基布52第一端相对应的各基布72第一端处,设置整体形成的包裹部73。包裹部73具有的形状及尺寸与气囊本体51的包裹部53大致相同。由于基布72具有包裹部73,基布72的形状于纵向是不对称的。
基布72于第二端处具有多个插入孔74,插入孔74于车辆宽向(图9A中观察时为上下方向)彼此分开。插入孔74接纳保持架42的螺栓43。基布72具有围住所有插入孔74的圈状结合部75。
包裹部73具有多个通孔76,通孔76于车辆宽向彼此分开。通孔76接纳螺栓43。各相邻对插入孔74之间的距离和各相邻对通孔76之间的距离与各相邻对螺栓43之间的距离相同。
在基布72于纵向的中央,设定于车辆宽向延伸的折叠线77。沿折叠线77折叠基布72,使其相对上下方向彼此叠置。在基布72中,相对折叠线77靠近于第一端的部分称为上侧内布部71U,而相对折叠线77靠近于第二端的部分称为下侧内布部71L。
内囊71具有位于折叠线77上的排出孔78。当沿折叠线77折叠内囊71时,排出孔78使内囊71内外连通。排出孔78在第二室86中以预定方向(向后)排出从充气器41喷出的膨胀气体。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了一对排出孔78。然而,可以设置不同数量的排出孔78。单位时间通过所有排出孔78的膨胀气体量设定为少于单位时间从充气器41排出的膨胀气体量。基布72具有环状结合部79,每个环状结合部79围住一个排出孔78。
<内囊71的安装方法>
将内囊71的包裹部73叠置到气囊本体51的包裹部53上,使得通孔76与通孔57对准。借助于围住通孔57、76的圈状结合部81,使气囊本体51的包裹部53和内囊71的包裹部73结合在一起。
借助于位置稍稍离开折叠线77并于车辆宽向延伸的上侧内结合部82,使上侧内布部71U与上侧布部51U结合。借助于位置稍稍离开折叠线77并于车辆宽向延伸的下侧内结合部83,使下侧内布部71L与下侧布部51L结合。
如上所述,沿折叠线58折叠气囊本体51的基布52,使得上侧布部51U和下侧布部51L于上下方向彼此叠置。当折叠气囊本体51的基布52时,使内囊71沿折叠线77折叠,如图10A和图10B所示。通过折叠,使上侧内布部71U和下侧内布部71L在上侧布部51U与下侧布部51L之间彼此叠置。在这种状态下,使内囊71位于气囊本体51纵向中央的前方。
借助于周边结合部65的一部分,将上侧内布部71U和下侧内布部71L缝合至上侧布部51U和下侧布部51L,如图5和图11所示。具体而言,借助于第一周边结合部66,使上侧内布部71U和下侧内布部71L于车辆宽向(图5中观察时为上下方向)的边与上侧布部51U和下侧布部51L缝合。同样,借助于第三周边结合部68,使上侧内布部71U和下侧内布部71L的前拐角与上侧布部51U和下侧布部51L结合(缝合)。
周边结合部65中如上所述使气囊本体51的上侧布部51U和下侧布部51L彼此结合的部分(第一周边结合部66和第三周边结合部68)起到使内囊71的车辆宽向边与气囊本体51结合的作用。换而言之,周边结合部65的一部分也作为使内囊71的车辆宽向边与气囊本体51结合的结合部。因此,当使上侧布部51U和下侧布部51L彼此结合时,使内囊71于车辆宽向的边结合在一起。
如图7所示,用膨胀气体使内囊71中被第一周边结合部66和第三周边结合部68围住的部分膨胀。上侧内布部71U和下侧内布部71L的前端没有借助于周边结合部65结合,而是形成开口84。开口84被第三周边结合部68夹在中间,并且位于上侧内布部71U和下侧内布部71L之间。开口84用于使布置在内囊71中的充气器组件40的电气配线与内囊71的外部相连接。
如上所述,被周边结合部65围住的部分形成气囊50中的膨胀部C,该膨胀部C通过使内囊71与气囊本体51结合而形成。用由充气器41供给的膨胀气体使膨胀部C膨胀。如图7和图12所示,膨胀部C被内囊71的系绳87分成用于收容充气器41的室(第一室85)和没有收容充气器41的室(第二室86)。气囊50中位于周边结合部65外侧的部分形成非膨胀部D,非膨胀部D没有供以膨胀气体,因此不膨胀(参见图11)。
在气囊50的内囊71中,上侧内结合部82和下侧内结合部83于上下方向之间的部分形成系绳87,其限制气囊本体51于上下方向的膨胀厚度。系绳87于前后方向的位置是决定第一室85和第二室86容积的因素之一。在本实施例中,系绳87的位置设定为,使得第一室85的容积小于第二室86的容积。这种位置位于气囊本体51于前后方向中央的前方。
<接触防止件90的结构>
如图4和图6所示,接触防止件90避免织物(气囊本体51)构成的气囊50与车辆座椅S的支撑部A接触。接触防止件90避免支撑部A尤其是尖角部(诸如钩住金属丝网框部15接合爪的部分)与气囊50接触。
接触防止件90由单片形成。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毛毡层叠到合成树脂诸如聚乙烯制成的软质树脂片上,形成接触防止件90。毛毡不是通过织造或编织纤维形成,而是通过促使纤维缠结形成织物而形成,并具有高可挠性。
接触防止件90具有矩形平面状,并且与气囊本体51的宽度大致相同(本实施例中,稍稍宽于气囊本体51)。接触防止件90的前端90F布置在内囊71的前后方向中央部(收容壳体16上侧后端的附近)。接触防止件90的后端90R布置于气囊本体51后端51R稍稍向后的位置。
接触防止件90构造成,使得毛毡形成上部(更接近气囊50的部分),而树脂片形成下部(更接近支撑部A的部分)。接触防止件90固定于气囊本体51的下侧布部51L的下表面。具体而言,接触防止件90固定于非膨胀部D上的结合位置B1、B2、B3和B4处。
接触防止件90在结合位置B1至B4处与气囊50热熔接。接触防止件90在结合位置B1至B4处叠置于气囊本体51的下侧布部51L。然后,在与结合位置B1至B4相对应的位置处对接触防止件90加热加压,使得接触防止件90局部熔融并牢固地固定至下侧布部51L。
<将充气器组件40安装至气囊50>
如图6和图7所示,通过开口69、84将充气器组件40插进内囊71(插进气囊本体51),并将其布置成在内囊71(气囊本体51)前部(开口69、84后方)于车辆宽向延伸。将保持架42的螺栓43从上向下插进对应的插入孔74、55中。
此外,如图6、图12和图13所示,使气囊本体51的包裹部53和内囊71的包裹部73沿充气器组件40的外周面向前并向下进行包裹。由于包裹操作,使内囊71的通孔76连同气囊本体51的通孔57一起位于充气器组件40的下方。将保持架42的螺栓43插进通孔76、57,使得内囊71的包裹部73和气囊本体51的包裹部53固定至螺栓43。这封闭了气囊本体51的开口69和内囊71的开口84,并使包裹部53、73以包裹状态保持于充气器组件40上。
如上所述,通过将充气器组件40安装在气囊50中,形成气囊模组AM。按下述方式,将气囊模组AM布置并安装在车辆座椅S的座位部10中。
<气囊模组AM的布置>
如图4所示,将其中放有充气器组件40的气囊50的前部收容在收容壳体16的收容凹部16A中。除其前部之外,气囊50布置在椅垫17与支撑部A之间,并且,在不充以膨胀气体的情况下平面状展开。
<气囊模组AM的装配>
在图13中,将螺栓43穿过内囊71的插入孔74和通孔76、以及穿过气囊本体51的插入孔55和通孔57,并使其伸出至气囊50外部。使螺栓43穿过形成于收容凹部16A底部的通孔16B,如图4所示。将螺帽44拧到螺栓43上,使得充气器组件40连同气囊50一起紧固于收容壳体16。
如上所述,除了气囊模组AM,气囊装置还包括示于图4中示出的冲击传感器95和控制装置96。冲击传感器95例如包括加速度传感器。冲击传感器95安装于车辆的前保险杠(未示出),并且检测从前面施加至前保险杠的冲击,从而检测前碰撞。基于来自冲击传感器95的检测信号,控制装置96控制充气器41。
以如上所述方式构造本实施例的气囊装置。下面,说明本气囊装置的操作。
在本气囊装置中,只要没有因为例如前碰撞从前面向前保险杠施加冲击,控制装置96不输出触发充气器41的指令信号,且充气器41不会向气囊50供给膨胀气体。所以,气囊50中除其前部之外的大部分继续以平面状展开状态布置于支撑部A和椅垫17之间(参见图1和图4)。
在这种状态下,固定于气囊本体51下侧布部51L的接触防止件90布置在下侧布部51L与支撑部A之间。所以,即使气囊50处于非膨胀状态,也由接触防止件90避免下侧布部51L与支撑部A接触。避免下侧布部51L因与支撑部A接触尤其是与尖角部(诸如钩住金属丝网框部15接合爪的部分)接触而损坏。
当从前面向车辆施加冲击时,由于惯性作用,乘员P向前移动。此时,乘员P被座椅安全带装置30约束于座位部10上。然而,取决于乘员P的姿势,腰部PP可能会与腰腿安全带部34相分离并向前移动。
当冲击传感器95检测到幅度大于预定值的冲击施加于前保险杠时,基于检测信号,控制装置96通过电气配线向充气器41输出用于触发充气器41的指令信号。响应于该指令信号,充气器41产生并排出高温高压膨胀气体。
在气囊50中,首先将膨胀气体供给至具有充气器41的第一室85,如图12和图13所示。在第一室85中,内囊71位于充气器41与气囊本体51之间。所以,在第一室85中,充气器41所排出的高温高压膨胀气体由内囊71直接承受。气囊本体51中形成第一室85的部分(内囊71外侧的部分)并不直接承受膨胀气体的高温高压。
膨胀气体从充气器41供给至第一室85。所供给的膨胀气体使内囊71开始膨胀,最终,间接使气囊本体51中形成第一室85的部分(内囊71外侧的部分)膨胀,如图12中双点划线所示。
在使内囊71膨胀至一定程度之后,膨胀气体通过内囊71折叠线77上的排出孔78排向气囊50中没有收容充气器41的第二室86。膨胀气体向第一室85的供给速度大于膨胀气体从排出孔78排出的速度。
在本实施例中,内囊71的系绳87将气囊50内部分成第一室85和第二室86,并且,系绳87的位置设定成,使得第一室85的容积小于第二室86的容积。因此,以相对较短时间使具有较小容积的第一室85膨胀,并在初期使第一室85中的压力升高。继而,第一室85中的膨胀气体在早期即开始通过排出孔78排向第二室86。结果,即使气囊50于前后方向较长并具有较大容积,但也于初期使第二室86开始膨胀。
借助于周边结合部65(第一周边结合部66和第三周边结合部68),在内囊71于车辆宽向的边处,使内囊71与气囊本体51结合。因此,与内囊71的边没有与气囊本体51结合的现有技术气囊不同,本发明中,即使接纳来自充气器41的膨胀气体时,内囊71的形状也不容易改变。这使排出孔78的位置稳定,因而,膨胀气体在第二室86中以预定方向(向后)流动。此外,借助于在车辆宽向延伸的上侧内结合部82和下侧内结合部83,使内囊71与气囊本体51结合。即使接纳膨胀气体时,结合部82、83也允许内囊71维持其形状。这使内囊71的姿态稳定,因而,膨胀气体自排出孔78在第二室86中以预定方向(向后)流动。
当由来自充气器41的膨胀气体使第一室85和第二室86膨胀时,这种膨胀增大了气囊本体51的上侧布部51U与下侧布部51L之间于上下方向上的距离。
如果在气囊本体51的中间部分处没有部件使上侧布部51U与下侧布部51L互相连接,当供以膨胀气体时,气囊本体51会在上下方向很大程度地膨胀(膨胀时气囊本体51会很厚)。气囊本体51于前后方向越长,膨胀时气囊本体51越厚。在如上述实施例中所示气囊本体51的后端51R位于座位部10后部(乘员P的臀部PB)下方的情况下,气囊本体51于前后方向相对较长,因此,膨胀时气囊本体51趋于过厚。
在上述实施例中,内囊71具有位于上侧内结合部82与下侧内结合部83之间的系绳87,并且,随着上侧布部51U与下侧布部51L之间距离的增大,系绳87于上下方向拉紧,从而,限制气囊本体51于厚度方向的膨胀(参见图12中的双点划线)。
如上所述,以受限的气囊本体51膨胀厚度,气囊50在椅框11支撑部A与椅垫17之间膨胀。膨胀的气囊50向上推椅垫17,使得座位部10的座面10A升高。由升高的座面10A,将乘员P(被安全带装置30约束于车辆座椅S)从膝部PN到臀部PB的部分向上推。特别地,使被向上推的乘员P腰部PP位于和座椅安全带装置30的腰腿安全带部34对准的位置。这增大了腰腿安全带部34的约束力。据此,避免乘员P的腰部PP在座位部10之上朝前移动。
接触防止件90可能会妨碍气囊50的膨胀。
在这一方面,位于气囊50与支撑部A之间的接触防止件90在气囊50附近具有毛毡制成的部分。毛毡的可挠性不如形成气囊本体51的基布52,但其可挠性强于树脂片。接触防止件90中靠近于气囊50的毛毡部分保证了接触防止件90的可挠性,因此,允许接触防止件90挠曲,以跟随气囊50的膨胀。由此,使接触防止件90妨碍气囊50的膨胀的程度或可能性降低。
接触防止件90中位于支撑部A附近的部分由软质树脂片制成。树脂片的强度高于毛毡。由于接触防止件90的软质树脂片接触支撑部A,在气囊50膨胀期间,可靠地避免气囊50与支撑部A接触。
尽管可挠性低于织物和毛毡,但软质树脂片还是具有预定的可挠性。所以,使树脂片挠曲,以跟随气囊50的膨胀,使得接触防止件90较小程度妨碍气囊50的膨胀。
气囊50中与接触防止件90固定的结合位置比未与接触防止件90固定的部分硬。所以,与未与接触防止件90固定的部分相比,气囊50中与接触防止件90固定的结合位置更难以挠曲。考虑到这一点,使本实施例的接触防止件90与气囊50的非膨胀部D结合,而不是与膨胀部C结合。因此,接触防止件90的结合位置不会明显影响气囊50中膨胀部C的可挠性,因而,接触防止件90较小程度妨碍膨胀部C的膨胀。非膨胀部D不膨胀。所以,如果将接触防止件90固定于非膨胀部D,并使非膨胀部D较硬,不会带来特别的缺点。
在如本实施中的情况那样接触防止件90由单片形成的情况下,可以将接触防止件90的整个表面固定于气囊50。然而,气囊50中与接触防止件90固定的部分面积越大,妨碍气囊50膨胀的趋势越大。与之不同,根据本实施例,将由单片制成的接触防止件90于多个分开的位置处固定于气囊50。所以,气囊50中与接触防止件90固定的部分面积较小,接触防止件90较小程度妨碍气囊50的膨胀。
由于接触防止件90设置于气囊50膨胀时气囊50中面对支撑部A的表面(下侧布部51L的下表面),在气囊50膨胀期间,接触防止件90总是位于气囊50(下侧布部51L)与支撑部A之间。接触防止件90避免气囊50(下侧布部51L)与支撑部A接触。结果,当气囊50处于非膨胀状态下,避免下侧布部51L因与支撑部A接触特别是与尖角部(诸如钩住金属丝网框部15接合爪的部分)接触而损坏。
上述的本实施例具有下列优点。
(1)气囊50设置有可挠曲的接触防止件90,接触防止件90位于气囊膨胀时气囊50中面对支撑部A的表面(下侧布部51L的下表面),并且避免气囊50与支撑部A接触(图4)。
所以,所获得的优点(避免气囊50与支撑部A之间的接触)与考虑诸如气囊50展开时长度这样的因素来布置接触防止件90的情况一样。所以,撇开气囊50的布置及设计,不需要考虑气囊50的展开距离来布置或设计接触防止件90。这简化了气囊装置的设计过程。
(2)气囊50由膨胀部C(用由充气器41供给的膨胀气体使其膨胀)和非膨胀部D(没有供以膨胀气体因而不膨胀)形成。接触防止件90于非膨胀部D处固定至气囊50(图5和图11)。
气囊50中与接触防止件90固定的结合位置比没有固定接触防止件90的部分硬。然而,仍然避免了硬化的接触防止件90妨碍膨胀部C的膨胀。
(3)接触防止件90由单片形成,并且在多个分开的结合位置B1至B4处固定至气囊50(气囊本体51的下侧布部51L),如图5和图6所示。
所以,气囊50中与接触防止件90固定的部分面积较小,且接触防止件90较小程度妨碍气囊50的膨胀。
(4)接触防止件90中位于气囊50附近的部分由毛毡构成。
所以,由毛毡保证了接触防止件90的可挠性,并且使接触防止件90易于挠曲而跟随气囊50的膨胀。
(6)接触防止件90中位于支撑部A附近的部分由软质树脂片构成。
所以,至少在气囊50膨胀期间,可靠地避免气囊50与支撑部A接触。软质树脂片可挠曲,并因此使其挠曲以跟随气囊50的膨胀。这使接触防止件90妨碍气囊50膨胀的趋势最小化。
(6)接触防止件90热熔接至气囊50。
因此,可以使接触防止件90于结合位置处牢固地与气囊50结合。
(7)在未充入膨胀气体的情况下,气囊50以平面状展开状态布置在支撑部A与椅垫17之间。接触防止件90布置于气囊50中面对支撑部A的表面(下侧布部51L的下表面),如图4所示。
所以,即使气囊50处于非膨胀状态,接触防止件90也避免气囊50与支撑部A接触。
本发明可以按下列附加实施方式改动。
可以通过使用缝合线缝合之外的其他方法,形成结合部(无端状结合部56、上弓形结合部63、下弓形结合部64、周边结合部65、圈状结合部75、81、环状结合部79、上侧内结合部82、以及下侧内结合部83),例如,可以通过使用粘合剂或熔接形成结合部。
气囊本体51和内囊71可以以折叠状态安装在座位部10中(椅垫17与椅框11之间)。
在上述实施例中,接触防止件90中只有靠近于气囊50的部分由毛毡构成。然而,整个接触防止件90可以由毛毡形成。
在上述实施例中,接触防止件90中只有靠近于支撑部A的部分由软质树脂片构成。然而,整个接触防止件90可以由软质树脂片形成。
取代以上所述毛毡和软质树脂片,接触防止件90可以由不同材料诸如织物、纸、或者缓冲材料(cushioning material)形成。
接触防止件90可以固定于气囊50的膨胀部C。接触防止件90可以固定于膨胀部C和非膨胀部D二者。
接触防止件90可以由多片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接触防止件90仅仅设置在气囊50中容易因与支撑部A接触而损坏的部分处。
接触防止件90可以通过除热熔接之外的其他方法固定至气囊50。
本发明可以应用于所使用气囊50具有与上述不同结构的椅垫气囊装置。
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广泛多样的椅垫气囊装置,只要气囊50中至少一部分在支撑部A与椅垫17之间膨胀。
受本发明约束的对象不必一定是乘员P,而可以是例如一件行李。在放置一件行李作为座位部10上待约束对象的情况下,获得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优点。
根据本发明的椅垫气囊装置可以应用于这样的车辆座椅S,当乘员P就座时其取向在与车辆前后方向不同的方向,例如垂直于车辆前后方向的方向(车辆宽向)。
根据本发明的椅垫气囊装置可以应用于包括前座椅和后座椅的任何车辆座椅。
可以采用与充气器41具有不同结构的膨胀流体发生器。此外,可以使用不同于膨胀气体的膨胀流体。
所以,本发明示例和实施方式应当认为是说明性而非限制性的,以及,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本文给出的细节,而是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及其等效置换内进行修改。

Claims (8)

1.一种椅垫气囊装置,其应用于具有座位部的车辆座椅,所述座位部具有由椅框的支撑部从下方支撑的椅垫,
其中,所述椅垫气囊装置使所述车辆座椅的座面升高,从而将对象约束于所述座面,因而避免所述对象向前移动,
所述椅垫气囊装置包括:
气囊,其布置在所述椅框支撑部与所述椅垫之间;以及
膨胀流体发生器,其供给膨胀流体,用于使所述气囊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椅框支撑部与所述椅垫之间膨胀,从而使所述座面升高;
所述椅垫气囊装置的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接触防止件,其布置在所述椅框支撑部与所述气囊之间,其中,所述接触防止件中位于所述支撑部附近的部分是可挠曲的,以及,当使所述气囊膨胀时,所述接触防止件避免所述气囊与所述椅框支撑部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椅垫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囊具有膨胀部和非膨胀部,向所述膨胀部供给来自所述膨胀流体发生器的所述膨胀流体并且使该膨胀部膨胀,以及,没有将所述膨胀流体供给所述非膨胀部并且非膨胀部不会膨胀,以及
所述接触防止件固定于所述气囊的非膨胀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椅垫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防止件由单片形成,以及,将所述片固定至所述气囊的彼此分开的多个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椅垫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防止件中至少位于所述气囊附近的部分由毛毡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椅垫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防止件热熔接至所述气囊。
6.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椅垫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防止件中至少位于所述支撑部附近的部分由软质树脂片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椅垫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防止件热熔接至所述气囊。
8.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椅垫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未充以膨胀气体的情况下,所述气囊以展开状态布置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椅垫之间,以及
所述接触防止件布置于所述气囊中面对所述支撑部的表面。
CN201210065575.2A 2011-01-28 2012-01-13 椅垫气囊装置 Active CN10264941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16610 2011-01-28
JP2011016610A JP5594166B2 (ja) 2011-01-28 2011-01-28 シートクッションエアバッグ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49413A true CN102649413A (zh) 2012-08-29
CN102649413B CN102649413B (zh) 2015-08-26

Family

ID=465767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65575.2A Active CN102649413B (zh) 2011-01-28 2012-01-13 椅垫气囊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573633B2 (zh)
JP (1) JP5594166B2 (zh)
CN (1) CN10264941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58129B2 (ja) * 2012-07-12 2016-07-27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シートクッションエアバッグ装置
US9616839B2 (en) 2014-05-18 2017-04-11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H-point referenced seat cushion airbag system
US9533646B2 (en) * 2014-08-27 2017-01-03 Autoliv Asp, Inc. Safety restraint system with inflatable pelvis restraint device
KR102207570B1 (ko) * 2014-09-26 2021-01-26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시트쿠션 에어백장치의 쿠션
US10632951B2 (en) * 2017-03-14 2020-04-28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Impact absorbing system
US10427565B2 (en) * 2017-05-08 2019-10-01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Vehicular seat equipped with cushion airbag device, and cushion airbag
JP7431112B2 (ja) * 2020-06-12 2024-02-1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27344A (ja) * 1993-02-08 1994-08-16 Toyota Motor Corp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の袋体構造
CN1380862A (zh) * 2000-03-14 2002-11-20 奥托里夫发展有限公司 安全装置
JP2007238016A (ja) * 2006-03-10 2007-09-20 Daihatsu Motor Co Ltd 車両のシート構造
CN201240345Y (zh) * 2008-06-20 2009-05-20 张勇 一种汽车安全防护装置
US20100045003A1 (en) * 2008-08-20 2010-02-25 Autoliv Asp, Inc. Airbag mounting system and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72736B2 (ja) * 2002-06-04 2007-09-05 タカタ株式会社 乗員保護装置
JP4715523B2 (ja) * 2005-10-25 2011-07-06 タカタ株式会社 乗員拘束装置
JP5078248B2 (ja) * 2005-10-28 2012-11-21 タカタ株式会社 乗員拘束装置
JP4857713B2 (ja) * 2005-10-28 2012-01-18 タカタ株式会社 乗員拘束装置
US20070132214A1 (en) * 2005-12-01 2007-06-14 Toyoda Gosei Co., Ltd. Passenger protection device
JP2008143306A (ja) * 2006-12-08 2008-06-26 Toyoda Gosei Co Ltd 車両用シート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27344A (ja) * 1993-02-08 1994-08-16 Toyota Motor Corp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の袋体構造
CN1380862A (zh) * 2000-03-14 2002-11-20 奥托里夫发展有限公司 安全装置
JP2007238016A (ja) * 2006-03-10 2007-09-20 Daihatsu Motor Co Ltd 車両のシート構造
CN201240345Y (zh) * 2008-06-20 2009-05-20 张勇 一种汽车安全防护装置
US20100045003A1 (en) * 2008-08-20 2010-02-25 Autoliv Asp, Inc. Airbag mounting system and metho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573633B2 (en) 2013-11-05
CN102649413B (zh) 2015-08-26
JP5594166B2 (ja) 2014-09-24
US20120193953A1 (en) 2012-08-02
JP2012153339A (ja) 2012-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958129B2 (ja) シートクッションエアバッグ装置
JP6107749B2 (ja)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US8684401B2 (en) Side airbag apparatus
JP4962185B2 (ja)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5287766B2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5003299B2 (ja)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5265300B2 (ja) 乗員保護装置
CN102649413A (zh) 椅垫气囊装置
JP5321155B2 (ja) 側突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19018736A (ja)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を搭載した車両用シート
JP2013075599A (ja) シートクッションエアバッグ装置
JP6455365B2 (ja) シートクッション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05029073A (ja)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
JP4998139B2 (ja) 乗員保護装置
JP2019001213A (ja)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10047223A (ja) 乗員保護装置
JP2008155918A (ja)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
JP2017149178A (ja)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04090663A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6445390B2 (ja) ファー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6631434B2 (ja) ファー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5598354B2 (ja) シートクッションエアバッグ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1168128A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10137779A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09023493A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