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37646B - 存储器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存储器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37646B
CN102637646B CN201110035568.3A CN201110035568A CN102637646B CN 102637646 B CN102637646 B CN 102637646B CN 201110035568 A CN201110035568 A CN 201110035568A CN 102637646 B CN102637646 B CN 1026376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rier layer
etching barrier
medium layer
conducting shell
memo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3556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37646A (zh
Inventor
顾靖
孔蔚然
张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uahong Grace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uahong Grace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uahong Grace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rp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uahong Grace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rp
Priority to CN20111003556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37646B/zh
Publication of CN1026376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376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376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376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存储器制备方法,属于半导体技术领域,先后在半导体衬底上完成存储器字线、存储位单元的控制栅及浮栅的制备,并分步完成对第二耦合传导层的刻蚀,在不损伤和影响存储器结构的情况下,完成衬底上其他半导体器件引出电极的制备。该方法中,共享字线的存储器使得分栅式闪存其能够在保持芯片的电学隔离性能不变的情况下,有效地缩小芯片面积,同时也可以避免过擦除的问题。此外,本发明提供的存储器制备方法中,存储器阵列字线与衬底上其他半导体器件的引出电极同步完成,不增加任何工艺步骤和工艺难度,制备过程中不会对存储器等半导体结构造成损伤和影响。

Description

存储器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存储器制备方法,具体涉及分栅式闪存存储器制备方法,属于半导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闪存以其便捷,存储密度高,可靠性好等优点成为非挥发性存储器中研究的热点。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第一个闪存产品问世以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各类电子产品对存储的需求,闪存被广泛用于手机,笔记本,掌上电脑和U盘等移动和通讯设备中,闪存为一种非易变性存储器,其运作原理是通过改变晶体管或存储单元的临界电压来控制门极通道的开关以达到存储数据的目的,使存储在存储器中的数据不会因电源中断而消失,而闪存为电可擦除且可编程的只读存储器的一种特殊结构。如今闪存已经占据了非挥发性半导体存储器的大部分市场份额,成为发展最快的非挥发性半导体存储器。
然而现有的闪存在迈向更高存储密度的时候,由于受到编程电压的限制,通过缩小器件尺寸来提高存储密度将会面临很大的挑战,因而研制高存储密度的闪存是闪存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传统的闪存在迈向更高存储密度的时候,由于受到结构的限制,实现器件的编程电压进一步减小将会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一般而言,闪存为分栅结构或堆叠栅结构或两种结构的组合。分栅式闪存由于其特殊的结构,相比堆叠栅闪存在编程和擦除的时候都体现出其独特的性能优势,因此分栅式结构由于具有高的编程效率,字线的结构可以避免“过擦除”等优点,应用尤为广泛。但是由于分栅式闪存相对于堆叠栅闪存多了一个字线从而使得芯片的面积也会增加,为了把较高组装密度的存储器单元引进半导体存储器件,存储器件电路的设计布局也必须随之而采用越来越小的尺寸。为了解决由存储器单元的高密度组装所引起的各种问题,必须改进半导体存储器件的结构。
此外,在存储器件结构改进的同时,由于存储器阵列中每一位线须连接一导电金属接触线,因此在圆片上一定要有相当高密度的金属线。而增高单元的密度将会增加金属线的密度,如此在制造上很困难,因为所需的遮蔽和刻蚀步骤将需要产生非常细致的线。因此,通过增加存储器单元数量的方式增加其密度的方案对工艺的要求非常的高,不适合普及和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存储器制备方法,其能够在保持芯片的电学隔离性能不变的情况下,有效地缩小芯片的面积,同时也可以避免过擦除的问题,在提高存储器阵列密度、保障引出电极质量的同时,完成存储器引出电极与芯片上其他半导体器件引出电极的制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存储器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提供一半导体衬底,其上具有有源器件区;
(2)在半导体衬底上依次形成第一介质层、第一传导层、第二介质层、第二传导层以及第一刻蚀阻挡层;
(3)在有源器件区内的第一刻蚀阻挡层上开窗口,并去除覆盖半导体衬底上有源器件区外部分表面的第一刻蚀阻挡层,在上述刻蚀侧壁形成第一隔离介质层;
(4)以第一刻蚀阻挡层及第一隔离介质层作掩膜,刻蚀至暴露出半导体衬底表面,得到位于半导体结构表面的第一沟槽;
(5)在步骤(4)得到的半导体结构表面依次沉积第三传导层、第二刻蚀阻挡层和第三刻蚀阻挡层;
(6)依次去除覆盖有源器件区表面的第三刻蚀阻挡层和第二刻蚀阻挡层,并平坦化至暴露出第一刻蚀阻挡层表面;
(7)在第一沟槽内填充的第三传导层表面覆盖第四刻蚀阻挡层,并以此为掩膜,去除覆盖结构表面的第一刻蚀阻挡层和第三刻蚀阻挡层;
(8)以第四刻蚀阻挡层为掩膜,在半导体衬底上的有源器件区进行刻蚀至暴露出所述半导体衬底表面;
(9)光刻构图去除有源器件区外多余的第二传导层和第三隔离介质层,形成与外电源连接的电极。
进一步的,步骤(2)还包括形成STI浅沟槽隔离结构的步骤,其具体包括::
(201)在半导体衬底上依次形成第一介质层、第一传导层、STI刻蚀阻挡层;
(202)在STI刻蚀阻挡层上开窗口,依次刻蚀第一传导层、第一介质层及部分半导体衬底形成第STI沟槽;
(203)在STI沟槽中填充绝缘材料,并去除STI刻蚀阻挡层及多余的填充材料,得到STI浅沟槽隔离结构;
(204)在步骤(203)得到的结构表面依次形成第二介质层、第二传导层和第一刻蚀阻挡层。
进一步的,步骤(4)包括:
(401)刻蚀第二传导层、第二介质层至暴露出第一传导层表面;
(402)在第二传导层侧壁形成第二隔离介质层;
(403)刻蚀第一传导层、第一介质层至暴露出半导体衬底表面;
(404)在第一传导层、第一介质层侧壁及第一隔离介质层、第二隔离介质层和暴露出的半导体衬底表面形成第三隔离介质层。
进一步的,第一介质层为栅氧化层,其厚度为
Figure BDA0000046552940000041
进一步的,第二介质层、第二隔离介质层均为绝缘介质层,其介质材料为二氧化硅、氮化硅、氮氧化硅、含碳硅氧化物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复合结构。其中,第二介质层厚度为
Figure BDA0000046552940000042
第二隔离介质层在沟道长度方向的宽度范围为
Figure BDA0000046552940000043
进一步的,第三介质隔离层为隧穿氧化层,其介质材料为氧化硅或氮化硅或二者的复合结构,其在沟道长度方向的宽度范围为
Figure BDA0000046552940000044
其厚度为
Figure BDA0000046552940000045
进一步的,第一传导层介质材料为多晶硅或氮化硅或具有导电性的纳米晶体材料;第二传导层介质材料为多晶硅或金属;第三传导层介质材料为多晶硅或金属。
进一步的,第一刻蚀阻挡层、第三刻蚀阻挡层介质材料为氮化硅构。
进一步的,第一隔离介质层、第二刻蚀阻挡层、第四刻蚀阻挡层均为二氧化硅。
进一步的,填充在第一沟槽内的第三传导层作为字线,并同时形成存储器单元的栅极;步骤(6)中剩余的第一传导层、第二传导层分别作为存储器的浮栅和控制栅。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该存储器制备方法通过使两个存储位单元共享使用同一个字线,以对字线,两个控制栅以及存储器源漏极区域施加不同的工作电压实现对存储位单元的读取、擦除以及采用热电子注入方式进行的编程动作。该方法中,共享字线的存储器使得分栅式闪存其能够在保持芯片的电学隔离性能不变的情况下,有效地缩小芯片面积,同时也可以避免过擦除的问题。此外,本发明提供的存储器制备方法在不对存储器引出电极造成损伤和影响的情况下,同时实现了芯片上其他半导体器件引出电极的制备,且并不增加工艺步骤和工艺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存储器制备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存储器制备方法中步骤(2)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存储器制备方法中步骤(4)流程图;
图4-图19为本发明提供的存储器制备方法各步骤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存储器制备方法流程图。
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存储器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S1:提供一半导体衬底100。
该步骤中,半导体衬底一般为硅衬底或SOI衬底。如图4所示,半导体衬底100上具有有源器件区域010和其他器件区域020。
步骤S2:在半导体衬底上100依次形成第一介质层101、第一传导层110、第二介质层102、第二传导层120以及第一刻蚀阻挡层111。
该步骤还包括形成STI浅沟槽隔离结构200或ACT隔离结构的步骤。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存储器制备方法中步骤S2流程图。
如图2所示,以形成STI浅沟槽隔离结构为例,步骤S2具体包括:
步骤S201:在半导体衬底100上依次形成第一介质层101、第一传导层110、STI刻蚀阻挡层131;
步骤S202:在STI刻蚀阻挡层131上开窗口,依次刻蚀第一传导层110、第一介质层101及部分半导体衬底100形成STI沟槽132;
步骤S203:在STI沟槽132中填充绝缘材料,并去除STI刻蚀阻挡层131及多余的填充材料,得到STI浅沟槽隔离结构200;
步骤S204:在步骤S203得到的结构表面依次形成第二介质层102、第二传导层120和第一刻蚀阻挡层111。
步骤S201中,如图5所示,第一介质层101为栅氧化层,其介质材料通常为二氧化硅或氮氧化硅。随着器件特征尺寸的进一步缩小,第一介质层101的材料优选为氧化铪、氧化锆、氧化铝等高介电常数材料,以减小器件的漏电流。第一介质层101的制备工艺可以为化学气相沉积(CVD)、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或热氧化法等。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介质层101的厚度为更优的,第一介质层101的厚度为
Figure BDA0000046552940000062
Figure BDA0000046552940000063
该步骤中,第一传导层110用以制备存储器的浮栅FG,其介质材料为多晶硅或氮化硅或具有导电性的纳米晶体材料,为获得较好的电学性能,通常在多晶硅材料中掺杂杂质粒子,如:N型杂质磷或P型杂质硼。形成第一传导层110的方法包括:化学气相沉积(CVD)、物理气相沉积(PVD)、等离子体增强型化学气相沉积(PECVD)等。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传导层110的厚度为
Figure BDA0000046552940000071
更优的,第一传导层110的厚度为
Figure BDA0000046552940000072
该步骤中,STI刻蚀阻挡层131用于在形成STI浅沟槽隔离结构200过程中作为掩膜层,保护有源器件区域010和其他期间区域020的各膜层结构不被刻蚀,其介质材料为氮化硅、碳化硅、氮氧化硅、含碳硅氧化物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复合结构,其制备工艺可以为化学气相沉积(CVD)。
步骤S202中,如图6所示,在有源器件区010和其他器件区域020的边界处,在STI刻蚀阻挡层131表面开窗口,并以其为掩膜依次去除第一传导层110、第一介质层101以及部分半导体衬底100,形成STI沟槽132。该步骤中,STI刻蚀阻挡层131开窗口采用光刻刻蚀的方法实现,第一传导层110、第一介质层101的去除以及在暴露出的半导体衬底100上刻蚀形成沟槽额工艺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任何现有技术。
步骤S203中,如图7所示,在STI沟槽132中填充绝缘材料,形成STI浅沟槽隔离结构200,并去除STI刻蚀阻挡层131以及多余的填充材料。该步骤中,STI沟槽132中填充的绝缘材料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用于制备STI/ACT隔离结构的任何材料。STI刻蚀阻挡层131的去除采用湿法腐蚀工艺进行,多余的填充材料去除以及完整STI浅沟槽隔离结构200的形成还包括采用化学机械抛光方法的平坦化过程等。
步骤S204,如图8所示,在步骤S203得到的结构表面依次形成第二介质层102、第二传导层120和第一刻蚀阻挡层111。
该步骤中,第二介质层102为绝缘层间介质层,其介质材料为二氧化硅、氮化硅、氮氧化硅、含碳硅氧化物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复合结构,其制备工艺可以为化学气相沉积(CVD)。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二介质层102的厚度为
Figure BDA0000046552940000081
更优的,第二介质层102的厚度为
Figure BDA0000046552940000082
该步骤中,第二传导层120用以制备存储器的控制栅CG,其介质材料为多晶硅或金属,其材料为多晶硅时,多晶硅的掺杂类型原则上与半导体衬底的掺杂类型相同,其制备工艺可以为化学气相沉积(CVD)等。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二传导层120的厚度为
Figure BDA0000046552940000083
更优的,第二传导层120的厚度为
Figure BDA0000046552940000084
该步骤中,第一刻蚀阻挡层111用于在随后的刻蚀工艺中作为掩膜层,保护其下面的膜层不被刻蚀,其介质材料为氮化硅、碳化硅、氮氧化硅、含碳硅氧化物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复合结构,其制备工艺可以为化学气相沉积(CVD)。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刻蚀阻挡层111的厚度为
Figure BDA0000046552940000085
更优的,第一刻蚀阻挡层111的厚度为
Figure BDA0000046552940000086
在具体制备工艺中,该步骤根据不同器件尺寸及半导体工艺,选择相应的STI或ACT隔离结构。
步骤S3:在有源器件区010内的第一刻蚀阻挡层111上开窗口,并去除覆盖半导体衬底100上其他区域020表面的第一刻蚀阻挡层111,在上述刻蚀侧壁形成第一隔离介质层201。
该步骤中,如图9所示,在有源器件区010内第一刻蚀阻挡层111上开窗口以及去除覆盖半导体衬底100上其他区域020表面的第一刻蚀阻挡层111的工艺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任何现有技术,例如:采用旋涂工艺在第一刻蚀阻挡层111上形成光刻胶层,然后采用曝光、显影工艺处理,去除设定区域上的光刻胶,形成光刻胶开口,最后以光刻胶为掩膜,刻蚀第一刻蚀阻挡层111,将光刻胶上的开口图案转移到第一刻蚀阻挡层111上。
该步骤中,如图10所示,在刻蚀形成的第一刻蚀阻挡层111侧壁形成第一隔离介质层201。该第一隔离介质层201位于第一刻蚀阻挡层111的所有刻蚀侧壁,外围轮廓为弧形,其形成工艺与半导体制备工艺中侧墙的形成工艺近似,可以为:在所开窗口内沉积第一隔离介质材料,采用等离子刻蚀工艺刻蚀该第一隔离介质材料,并在等离子体刻蚀工艺中同时进行化学刻蚀和物理轰击,去除窗口中间部分的第一隔离介质材料,刻蚀工艺完成后,即在窗口的两个侧壁形成弧形的第一隔离介质层201。该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隔离介质层201的介质材料为二氧化硅。
步骤S4:以第一刻蚀阻挡层111及第一隔离介质层201作掩膜,刻蚀至暴露出第一介质层101表面,得到位于半导体结构表面的第一沟槽210。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存储器制备方法中步骤S4流程图。
如图3所示,步骤S4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01:刻蚀第二传导层120、第二介质层102至暴露出第一传导层110表面;
步骤S402:在第二传导层120侧壁形成第二隔离介质层202;
步骤S403:刻蚀第一传导层110、第一介质层101至暴露出半导体衬底100表面;
步骤S404:在第一传导层110、第一介质层101侧壁及第一隔离层201、第二隔离层202和暴露出的半导体衬底100表面形成第三隔离介质层203。
步骤S401、步骤S402中,如图11所示,以第一刻蚀阻挡层111及第一隔离介质层201作掩膜,依次刻蚀第二传导层120、第二介质层102至暴露出第一传导层110表面。第二传导层120、第二介质层102的刻蚀工艺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任何现有技术。刻蚀完成后,在第二传导层120侧壁形成第二隔离介质层202。该第二隔离介质层位于第二传导层120侧壁,外围轮廓为弧形,其形成工艺与半导体制备工艺中侧墙的形成工艺近似,可以为:在刻蚀形成的沟槽内沉积第二隔离介质材料,采用等离子刻蚀工艺刻蚀该第二隔离介质材料,并在等离子体刻蚀工艺中同时进行化学刻蚀和物理轰击,去除窗口中间部分的第二隔离介质材料,刻蚀工艺完成后,即在第二传导层120侧壁形成弧形的第二隔离介质层202。
该步骤中,第二隔离介质层202为绝缘介质层,用于将第二传导层120与随后形成的第三传导层130隔离开,其介质材料为二氧化硅、氮化硅、氮氧化硅、含碳硅氧化物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复合结构。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二隔离介质层202在沟道长度方向的宽度范围为
Figure BDA0000046552940000101
更优的,第二隔离介质层202在沟道长度方向的宽度范围为
Figure BDA0000046552940000102
步骤S403、步骤S404中,如图12所示,以第一刻蚀阻挡层111及第一隔离介质层201、第二隔离介质层202作掩膜,刻蚀第一传导层110、第一介质层101至暴露出半导体衬底100表面,其中,第一传导层110和第一介质层101的刻蚀/腐蚀工艺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任何现有技术。刻蚀/腐蚀完成后,在第一传导层110、第一介质层101侧壁及第一隔离介质层201、第二隔离介质层202和暴露出的半导体衬底100表面形成第三隔离介质层203。该第三隔离介质层位于第一传导层110、第一介质层101侧壁和第一隔离介质层201、第二隔离介质层202表面,外围轮廓为弧形,并覆盖位于第一沟槽210底部的、暴露出的半导体衬底100表面,其形成工艺与半导体制备工艺中侧墙的形成工艺近似,可以为:在刻蚀形成的沟槽内沉积第三隔离介质材料,采用等离子刻蚀工艺刻蚀该第三隔离介质材料,并在等离子体刻蚀工艺中同时进行化学刻蚀和物理轰击,去除窗口中间部分多余的第三隔离介质材料,刻蚀工艺完成后,即在第一传导层110、第一介质层101侧壁及第一隔离介质层201、第二隔离介质层202表面形成弧形的第三隔离介质层203,并覆盖位于第一沟槽210底部的、暴露出的半导体衬底100表面。
该步骤中,第三隔离介质层203为隧穿氧化层,用于将随后形成的第三传导层130与第一传导层110及半导体衬底100隔离开,并实现存储器的读写等编程操作。第三隔离介质层203的介质材料为氧化硅或氮化硅或二者的复合结构。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三隔离介质层203在沟道长度方向的宽度范围为其厚度范围为
Figure BDA0000046552940000112
更优的,第三隔离介质层203在沟道长度方向的宽度范围为厚度为
Figure BDA0000046552940000114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三隔离介质层203同时覆盖半导体衬底100上的其他区域020表面,用以充当该区域引出电极的栅氧化层。
该步骤中,所涉及的刻蚀工艺为等离子干法刻蚀或反应离子刻蚀,也可以选用湿法腐蚀工艺。刻蚀过程中根据介质层材料的变化,变换不同的刻蚀剂,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现有技术。
步骤S5:在步骤S4得到的半导体结构表面依次沉积第三传导层130、第二刻蚀阻挡层112和第三刻蚀阻挡层113。
该步骤中,如图13所示,第三传导层130的制备工艺可选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方法,所沉积的第三传导层130的厚度大于第一沟槽210的深度,其介质材料为多晶硅或金属。
该步骤中,如图13所示,第二刻蚀阻挡层112通过热氧化、化学气相沉积(CVD)、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等方法制备,起到保护层的作用,在随后的刻蚀工艺中保护位于其下方的第三传导层130,其介质材料为二氧化硅。
该步骤中,如图13所示,第三刻蚀阻挡层113介质材料为氮化硅。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三刻蚀阻挡层113的厚度为
Figure BDA0000046552940000121
更优的,第三刻蚀阻挡层113的厚度为
Figure BDA0000046552940000122
步骤S6:依次去除覆盖有源器件区010表面的第三刻蚀阻挡层113和第二刻蚀阻挡层112,并平坦化至暴露出第一刻蚀阻挡层111表面。
该步骤中,如图14所示,覆盖有源器件区010表面的第三刻蚀阻挡层113、第二刻蚀阻挡层112的去除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现有技术,例如:采用旋涂工艺在第三刻蚀阻挡层113表面形成光刻胶层,然后采用曝光、显影工艺处理,去除设定区域上的光刻胶,形成光刻胶开口,最后以光刻胶为掩膜,依次去除第三刻蚀阻挡层113和第二刻蚀阻挡层112。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三刻蚀阻挡层113和第二刻蚀阻挡层112的去除均可采用干法刻蚀或湿法腐蚀方法完成。
该步骤中,如图15所示,采用化学机械抛光(CMP)方法对结构表面进行平坦化至暴露出第一刻蚀阻挡层111表面,此时,填充在第一沟槽210内的第三传导层130a表面与第一刻蚀阻挡层111表面基本持平。第三传导层130a作为存储器阵列的字线WL,并形成了存储器单元的栅极G。
步骤S7:在第一沟槽210内填充的第三传导层130a表面覆盖第四刻蚀阻挡层114,并以此为掩膜,去除覆盖结构表面的第一刻蚀阻挡层111和第三刻蚀阻挡层113。
该步骤中,如图16所示,在第一沟槽210内填充的第三传导层130a表面形成第四刻蚀阻挡层114。第四刻蚀阻挡层114起到保护层的作用,在随后的刻蚀工艺中保护存储器结构及位于其中的字线(即:第三传导层130a),其介质材料为二氧化硅,。
该步骤中,如图17所示,覆盖结构表面的第一刻蚀阻挡层111和第三刻蚀阻挡层113的去除均可采用湿法腐蚀工艺进行,可选的腐蚀剂为热磷酸等。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刻蚀阻挡层111和第三刻蚀阻挡层113的腐蚀过程中,第二刻蚀阻挡层112也被同步腐蚀去除。
步骤S8:以第四刻蚀阻挡层114为掩膜,在半导体衬底100上的有源器件区010进行刻蚀至暴露出所述半导体衬底100表面。
该步骤中,如图18所示,以第四刻蚀阻挡层114为掩膜,依次去除有源器件区010表面的第二传导层120、第二介质层102、第一传导层110以及第一介质层101,至暴露出半导体衬底100表面。刻蚀后保留的第一传导层110为分栅式闪存存储器的浮栅FG,刻蚀后保留的第二传导层120为分栅式闪存存储器的控制栅CG。该步骤中,半导体衬底100上的其他区域020被光刻胶掩膜覆盖,刻蚀去除上述介质层的工艺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任何现有技术。
步骤S9:光刻构图形成与外电源连接的电极。
该步骤中,如图19所示,在半导体衬底100上的其他区域020内根据设计结构光刻构图,并去除多余的第三传导层130和第三隔离介质层203,形成半导体衬底100上其他半导体器件与外电源连接的电极130b。该过程中,多余第三传导层230和第一介质层101的去除工艺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现有技术。
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存储器制备方法中,还包括形成存储器单元源掺杂区、漏掺杂区以及与源/漏掺杂区连接的位线、字线WL/栅极旁侧的侧墙、以及常规的金属连接等步骤,这些结构的实现可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任何现有技术。
如图19所示,半导体衬底100上具有STI浅沟槽200隔离的有源器件区010和其他区域020,存储器位于有源器件区010内。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存储器制备方法得到的存储器结构为分栅式闪存存储器,每一个存储器单元包括两个存储位单元,每个存储位单元分别具有第一传导层110形成的浮栅FG和间隔设置其上的第二传导层120形成的控制栅CG,两个存储位单元共用一字线130a。该存储器结构中,字线130a与浮栅FG(即:第一传导层110)及半导体衬底100之间设置有隧穿氧化层(即:第三隔离介质层203);浮栅FG(即:第一传导层110)与半导体衬底100之间均设置有栅氧化层;浮栅FG(即:第一传导层110)与控制栅CG(即第二传导层120)之间设置有层间介质层(即:第二介质层102)。存储位单元通过在字线130a上加高压擦除电荷,而编程动作则采用热电子注入方式进行。
如图19所示,半导体衬底100上其他区域020上其他半导体器件引出电极130b旁侧具有侧墙213,其制备方法可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任何方法,其介质材料为氧化硅或多孔二氧化硅。
作为最佳实施例,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存储器制备方法中,第一介质层101、第二介质层102、第三介质层103、第二刻蚀阻挡层112、第四刻蚀阻挡层114、第一隔离介质层201、第二隔离介质层202、第三隔离介质层203均为二氧化硅;第一传导层110、第二传导层120、第三传导层130均为多晶硅;第一刻蚀阻挡层111、第三刻蚀阻挡层113均为氮化硅。其中,第一介质层101的厚度为
Figure BDA0000046552940000141
第二介质层102的厚度为第一传导层110的厚度为
Figure BDA0000046552940000143
第二传导层120的厚度为
Figure BDA0000046552940000144
第一刻蚀阻挡层111的厚度为
Figure BDA0000046552940000145
第三刻蚀阻挡层113的厚度为
Figure BDA0000046552940000146
第二隔离介质层202在沟槽长度方向的宽度为
Figure BDA0000046552940000151
第三隔离介质层203在沟道长度方向的宽度为厚度为
Figure BDA0000046552940000153
此时,存储位单元上通过在字线130a上施加高压擦除电荷,并采用多晶硅对多晶硅之间的擦除方式,而编程动作则采用热电子注入方式进行。
作为可选实施例,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存储器制备方法中,第一介质层101为、第二介质层102、第三介质层103、第二刻蚀阻挡层112、第四刻蚀阻挡层、第一隔离介质层201、第二隔离介质层202、第三隔离介质层203均为二氧化硅;第一传导层110、第二传导层120均为具有导电性的纳米晶体材料,第三传导层130为金属;第一刻蚀阻挡层111、第三刻蚀阻挡层113均为氮化硅。其中,第一介质层101的厚度为
Figure BDA0000046552940000154
第二介质层102的厚度为
Figure BDA0000046552940000155
第一传导层110的厚度为
Figure BDA0000046552940000156
第二传导层120的厚度为
Figure BDA0000046552940000157
第一刻蚀阻挡层111的厚度为
Figure BDA0000046552940000158
第三刻蚀阻挡层113的厚度为
Figure BDA0000046552940000159
第二隔离介质层202在沟槽长度方向的宽度为
Figure BDA00000465529400001510
第三隔离介质层203在沟道长度方向的宽度为
Figure BDA00000465529400001511
厚度为
Figure BDA00000465529400001512
此时,存储位单元上通过在字线130a上施加高压擦除电荷,而编程动作则采用热电子注入方式进行。
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存储器制备方法,通过使两个存储位单元共享使用同一个字线130a,以对字线130a,两个控制栅(即:第二传导层120)以及存储器源漏极区域施加不同的工作电压实现对存储位单元的读取、擦除以及采用热电子注入方式进行的编程动作。该方法中,共享字线130a的存储器使得分栅式闪存其能够在保持芯片的电学隔离性能不变的情况下,有效地缩小芯片面积,同时也可以避免过擦除的问题。此外,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存储器制备方法中,存储器阵列字线130a(即:存储器单元栅极G)与衬底上其他半导体器件的引出电极130b同步完成,不增加任何工艺步骤和工艺难度,制备过程中不会对存储器等半导体结构造成损伤和影响。。
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构成许多有很大差别的实施例。应当理解,除了如所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不限于在说明书中所述的具体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种存储器制备方法,步骤包括:
(1)提供一半导体衬底,其上具有有源器件区;
(2)在所述半导体衬底上依次形成第一介质层、第一传导层、第二介质层、第二传导层以及第一刻蚀阻挡层;
(3)在所述有源器件区内的第一刻蚀阻挡层上开窗口并去除覆盖半导体衬底上有源器件区外部分表面的第一刻蚀阻挡层,并在上述刻蚀侧壁形成第一隔离介质层;
(4)以所述第一刻蚀阻挡层及第一隔离介质层作掩膜,刻蚀至暴露出所述半导体衬底表面,得到位于半导体结构表面的第一沟槽;
(5)在步骤(4)得到的结构表面依次沉积第三传导层、第二刻蚀阻挡层和第三刻蚀阻挡层;
(6)依次去除覆盖有源器件区表面的第三刻蚀阻挡层和第二刻蚀阻挡层,并平坦化至暴露出所述第一刻蚀阻挡层表面;
(7)在所述第一沟槽内填充的第三传导层表面覆盖第四刻蚀阻挡层,并以此为掩膜,去除覆盖结构表面的第一刻蚀阻挡层和第三刻蚀阻挡层;
(8)以所述第四刻蚀阻挡层为掩膜,在所述半导体衬底上的有源器件区域进行刻蚀至暴露出所述半导体衬底表面;
(9)光刻构图去除所述有源器件区外多余的第二传导层和第三隔离介质层,形成与外电源连接的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器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包括形成STI浅沟槽隔离结构的步骤,其具体包括:
(201)在所述半导体衬底上依次形成第一介质层、第一传导层、STI刻蚀阻挡层;
(202)在所述STI刻蚀阻挡层上开窗口,依次刻蚀第一传导层、第一介质层及部分半导体衬底形成第STI沟槽;
(203)在所述STI沟槽中填充绝缘材料,并去除所述STI刻蚀阻挡层及多余的填充材料,得到STI浅沟槽隔离结构;
(204)在步骤(203)得到的结构表面依次形成第二介质层、第二传导层和第一刻蚀阻挡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存储器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包括:
(401)刻蚀所述第二传导层、第二介质层至暴露出第一传导层表面;
(402)在所述第二传导层侧壁形成第二隔离介质层;
(403)刻蚀所述第一传导层、第一介质层至暴露出所述半导体衬底表面;
(404)在所述第一传导层、第一介质层侧壁及第一隔离介质层、第二隔离介质层、暴露出的半导体衬底表面形成第三隔离介质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存储器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质层为栅氧化层,其厚度为
Figure FDA000046640957000002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存储器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介质层、第二隔离介质层均为绝缘介质层,其介质材料为二氧化硅、氮化硅、氮氧化硅、含碳硅氧化物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复合结构;其中,所述第二介质层厚度为
Figure FDA0000466409570000022
所述第二隔离介质层在沟道长度方向的宽度范围为
Figure FDA0000466409570000023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存储器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隔离介质层为隧穿氧化层,其介质材料为氧化硅或氮化硅或二者的复合结构,其在沟道长度方向的宽度范围为其厚度为
Figure FDA0000466409570000032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存储器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导层介质材料为多晶硅或氮化硅或具有导电性的纳米晶体材料;所述第二传导层介质材料为多晶硅或金属;所述第三传导层介质材料为多晶硅或金属。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存储器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刻蚀阻挡层、第三刻蚀阻挡层介质材料为氮化硅。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存储器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介质层、第二刻蚀阻挡层、第四刻蚀阻挡层均为二氧化硅。
10.根据权利要求3任意一项所述的存储器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在第一沟槽内的第三传导层作为字线,并同时形成存储器单元的栅极;所述步骤(6)中剩余的第一传导层、第二传导层分别作为存储器的浮栅和控制栅。
CN201110035568.3A 2011-02-10 2011-02-10 存储器制备方法 Active CN1026376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35568.3A CN102637646B (zh) 2011-02-10 2011-02-10 存储器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35568.3A CN102637646B (zh) 2011-02-10 2011-02-10 存储器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37646A CN102637646A (zh) 2012-08-15
CN102637646B true CN102637646B (zh) 2014-04-23

Family

ID=466219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35568.3A Active CN102637646B (zh) 2011-02-10 2011-02-10 存储器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3764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32432B (zh) * 2011-07-28 2015-04-01 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半导体集成器件制造方法
CN102938406B (zh) * 2012-11-21 2016-12-21 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分栅式闪存及其形成方法
CN104347516B (zh) * 2013-08-02 2017-06-13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制作嵌入式闪存的方法
CN104465525B (zh) * 2014-12-30 2017-12-08 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嵌入式闪存的形成方法
CN105280476B (zh) * 2015-09-17 2018-04-06 上海华力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晶圆边缘产品良率的方法
CN105552033A (zh) * 2015-12-31 2016-05-04 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E-Flash栅极形成方法
CN111653479B (zh) * 2020-05-09 2023-03-24 华虹半导体(无锡)有限公司 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
CN111653482B (zh) * 2020-05-13 2022-06-07 华虹半导体(无锡)有限公司 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
CN111785723B (zh) * 2020-07-24 2023-07-11 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分栅式存储器的制造方法
CN112382635B (zh) * 2020-11-12 2023-11-10 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
CN116249342A (zh) * 2021-12-06 2023-06-09 长鑫存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制备方法、半导体结构和半导体存储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45798A (zh) * 2005-08-17 2007-04-1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制造非易失性存储器件的方法
CN100372101C (zh) * 2005-04-25 2008-02-27 联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非挥发性存储单元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08997B2 (en) * 2003-03-21 2004-10-26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Complementary junction-narrowing implants for ultra-shallow junction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72101C (zh) * 2005-04-25 2008-02-27 联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非挥发性存储单元及其制造方法
CN1945798A (zh) * 2005-08-17 2007-04-1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制造非易失性存储器件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37646A (zh) 2012-08-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37646B (zh) 存储器制备方法
CN102637645B (zh) 存储器制备方法
CN102693946A (zh) 半导体器件制造方法以及存储器制造方法
US6153494A (en) Method to increase the coupling ratio of word line to floating gate by lateral coupling in stacked-gate flash
CN104124210B (zh) 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
CN103165615A (zh) 分栅快闪存储器及其形成方法
TW201436113A (zh) 記憶裝置與其形成方法
CN104752363A (zh) 快闪存储器的形成方法
CN101807577B (zh) 分立栅快闪存储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8899321A (zh) 快闪存储器的制造方法
CN101777520B (zh) 分栅型埋入式浮栅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制造方法
KR20090072803A (ko) 반도체 소자의 소자분리막 형성방법
CN108807392A (zh) 快闪存储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3715144B (zh) 分立栅存储器件及其形成方法
CN104617048A (zh) 快闪存储器及其形成方法
CN101783325A (zh) 形成快闪存储器的方法
CN102610508A (zh) 浮栅的制作方法
CN104658978A (zh) 快闪存储器和快闪存储器的制作方法
CN104269381A (zh) Nand型闪存单元结构的制备方法
CN101770991B (zh) 分栅型埋入式浮栅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及其制造方法
US6802322B2 (en) Method of fabricating a stringerless flash memory
CN102201452B (zh) 非易失性存储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6783865A (zh) 一种存储单元的制作方法
CN102709287A (zh) 非挥发性记忆胞及其制造方法
CN101777561B (zh) 分栅型非易失性存储器及其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HANGHAI HUAHONG GRACE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ONGLI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E CO LTD, SHANGHAI

Effective date: 20140506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506

Address after: 201203 Shanghai city Zuchongzhi road Pudong New Area Zhangjiang hi tech Park No. 1399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Huahong Grace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201203 Shanghai city Zuchongzhi road Pudong New Area Zhangjiang hi tech Park No. 1399

Patentee before: Hongli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e Co., Ltd., Shang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