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32948B - 机动二轮车的内燃机下部的保护结构 - Google Patents

机动二轮车的内燃机下部的保护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32948B
CN102632948B CN201210023386.9A CN201210023386A CN102632948B CN 102632948 B CN102632948 B CN 102632948B CN 201210023386 A CN201210023386 A CN 201210023386A CN 102632948 B CN102632948 B CN 1026329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support
combustion engine
protection structure
wheeled
crankc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2338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32948A (zh
Inventor
冈公彦
元木雅一
川目和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6329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329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329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329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从集油盘部前后较宽且连续地覆盖后部的动力传递壳体部,并同时能够较大地取得最低地面高度的、机动二轮车的内燃机下部的保护结构。一种机动二轮车的内燃机下部的保护结构,该机动二轮车(1)将内燃机(2)和其动力传递壳体部(3)一体化,在动力传递壳体部的后部具备保持有驱动轮(6)的功率单元(5),其中,具备位于内燃机的曲轴(51)下方且划分出集油盘部(110)的曲轴箱底部壁(111)、覆盖曲轴的后方的曲轴箱后部壁(112)、比曲轴箱后部壁靠后方配置的主支架安装凸台部(100L、100R),主支架(48)的前端的基部(48a)经由主支架支承轴(101)而被支承在主支架安装凸台部,且从下方覆盖集油盘部的保护板(104)的后端被支承在主支架支承轴。

Description

机动二轮车的内燃机下部的保护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内燃机和其动力传递壳体部一体化且在动力传递壳体部的后部具备保持有驱动轮的功率单元的机动二轮车的、对内燃机的下部进行保护的保护结构。
背景技术
以往,提出了将内燃机和其动力传递壳体部一体化且在动力传递壳体部的后部具备保持有驱动轮的功率单元的机动二轮车中,用于对内燃机的下部进行保护的结构。
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示出了在内燃机的下部划分出的集油盘的下部中央部设置主支架,通过前部罩和主支架来保护集油盘的结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9-137268号公报(第一图~第三图)
然而,专利文献1所示的结构在将主支架轴支承于集油盘的下部中央部来保护功率单元的后方的情况下或要确保最低地面高度的情况下等,残留有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从集油盘部前后较宽且连续地覆盖后部的动力传递壳体部,并同时防止主支架向下方突出而能够较大地取得最低地面高度的、机动二轮车的内燃机下部的保护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第一方面的发明涉及一种机动二轮车的内燃机下部的保护结构,该机动二轮车将内燃机和其动力传递壳体部一体化,在该动力传递壳体部的后部具备保持有驱动轮的功率单元,所述机动二轮车的内燃机下部的保护结构的特征在于,具备位于所述内燃机的曲轴下方且划分出集油盘部的曲轴箱底部壁、覆盖曲轴的后方的曲轴箱后部壁、比该曲轴箱后部壁靠后方配置的主支架安装凸台部,主支架的前端的基部经由主支架支承轴而由所述主支架安装凸台部支承,且从下方覆盖所述集油盘部的保护板的后端由所述主支架支承轴支承。
第二方面的发明以第一方面的发明所记载的机动二轮车的内燃机下部的保护结构为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架安装凸台部左右设置,其中靠所述动力传递壳体部侧的主支架安装凸台部一体设置在该动力传递壳体部的下表面。
第三方面的发明以第一方面的发明所记载的机动二轮车的内燃机下部的保护结构为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架安装凸台部左右设置,所述主支架在左右的所述主支架安装凸台部的内侧由所述主支架支承轴支承,所述保护板覆盖左右的所述主支架安装凸台部的下端部而在其外侧由所述主支架支承轴支承。
第四方面的发明以第一方面的发明所记载的机动二轮车的内燃机下部的保护结构为基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曲轴箱底部壁的前侧,使所述功率单元由车身框架支承的悬挂部比该曲轴箱底部壁向前侧延伸而形成。
第五方面的发明以第四方面的发明所记载的机动二轮车的内燃机下部的保护结构为基础,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悬挂部和所述车身框架连接的悬架连杆部在所述悬挂部的前方,连续覆盖所述内燃机下部。
第六方面的发明以第五方面的发明所记载的机动二轮车的内燃机下部的保护结构为基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悬架连杆部与所述悬挂部的结合部的连结轴上以覆盖中央下方的方式配置有连结部板。
第七方面的发明以第一方面的发明所记载的机动二轮车的内燃机下部的保护结构为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板在仰视下,其前侧比所述悬挂部的宽度窄,从左右紧固于所述曲轴箱底部壁。
第八方面的发明以第一方面至第七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发明所记载的机动二轮车的内燃机下部的保护结构为基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保护板设有位于所述集油盘部的泄油螺栓的下方的油液保养用的开口。
第九方面的发明以第一方面至第七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发明所记载的机动二轮车的内燃机下部的保护结构为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架具备延伸至所述动力传递壳体部的车身侧方的踏杆。
【发明效果】
根据第一方面的发明的机动二轮车的内燃机下部的保护结构,以主支架支承轴为共通的支承轴,来支承保护板的后端和主支架的前端的基部,并使主支架支承轴由比曲轴箱后部壁靠后方配置的主支架安装凸台部支承,因此保护板和主支架从集油盘部前后较宽且连续地覆盖后部的动力传递壳体部,并同时防止主支架向下方突出,从而能够较大地取得最低地面高度。
根据第二方面的发明,在第一方面的发明的效果的基础上,将主支架安装凸台部配置在更后方,从而能够较宽地覆盖至后方。
根据第三方面的发明,在第一方面的发明的效果的基础上,通过在比主支架安装凸台部靠前侧沿车宽方向配置,且覆盖主支架安装凸台部的下端部而位于其下方的保护板,能够从下方较宽地保护主支架安装凸台部和主支架的基部。
根据第四方面的发明,在第一方面的发明的效果的基础上,形成由悬挂部、保护板、主支架构成的连续的内燃机下部的保护结构。
根据第五方面的发明,在第四方面的发明的效果的基础上,通过与车身框架连接的连接结构,更宽地覆盖内燃机下部。
根据第六方面的发明,在第五方面的发明的效果的基础上,成为更宽且无高低差地覆盖内燃机下部的结构,从而车辆的保护性增加。
根据第七方面的发明,在第四方面的发明的效果的基础上,保护板的前侧的紧固部由悬挂部保护,防止紧固用具的松脱。
根据第八方面的发明,在第一至第七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发明的效果的基础上,从下方保护泄油螺栓,且泄油螺栓的拆装容易,并且能够使排泄出的油通过,从而实现保护板进行的螺栓保护和维护的容易化这两者。
根据第九方面的发明,在第一至第七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发明的效果的基础上,通过延伸至车身侧方的主支架的踏杆来实现动力传递壳体部的保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的整体左侧视图。
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的功率单元的左侧视图,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的内燃机下部的保护结构的主要部分,是主支架及保护板、功率单元的悬挂部、将悬挂部与车身框架连接的悬架连杆部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功率单元的主要部分左侧视图,表示保护罩的安装状态的左侧面。
图4是图3中IV-IV向视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功率单元的前半部的剖面展开图。
图5表示图2中V向视的本实施方式的功率单元的底部的一部分,是主支架、保护板等的安装状态的在底面上的配置说明图。
图6是本实施方式的保护板的俯视图。
图7是图6中VII-VII向视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保护板的左侧视图。
图8是图6中VIII-VIII向视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保护板的右侧视图。
符号说明:
1...机动二轮车
2...内燃机
3...动力传递壳体部
4...车身框架
5...功率单元
6...后轮(驱动轮)
6b...后轮制动管件
7...前轮
18...货架
28...节气门主体
29...节气门拉索
30...V带式无级变速器
31...减速机构
32...变速室
43...主框架
43A...左右一对主框架
43B...左右一对后部主框架
46...支承托架
47...悬架连杆部
47a...连结轴
47b...连结部板
48...主支架
48a...基部
48b...支架杆
48c...踏杆
50...功率单元壳体
50L...左单元壳体
50La...左曲轴箱部
50Lb...变速器内侧壳体部
50Lc...减速器壳体部
50R...右单元壳体
51...曲轴
52...工作缸部
55...悬挂部
56...变速器外侧壳体
80...冷却风通道
88...节气门拉索·箝位器
95...侧罩
96...通道罩
98...冷却风排出孔
98a...开口部
100L...主支架安装左凸台部
100La...下端部
100R...主支架安装右凸台部
100Ra...下端部
101...主支架支承轴
104...保护板
104a...开口
105L...左定位孔
105R...右定位孔
106L...安装螺栓孔
106R...安装螺栓孔
107L...安装螺栓
107R...安装螺栓
108...制动管件·箝位器
108b...垫部
110...集油盘部
110a...泄油螺栓
111...曲轴箱底部壁
112...曲轴箱后部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图1至图8,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的内燃机下部的保护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的说明及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所记载的前后左右上下等的方向按照将本实施方式的功率单元搭载于车辆即机动二轮车的状态下的车辆的方向。图中,箭头FR表示车辆前方,LH表示车辆左方,RH表示车辆右方,UP表示车辆上方。
另外,图中,黑色小箭头示意性地表示V带式无级变速器的冷却风的流动,空心小箭头示意性地表示工作缸部冷却风的流动。
图1表示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的踏板型的机动二轮车1的整体左侧面。机动二轮车1将内燃机2和向后轮6传递动力的动力传递壳体部3一体化,安装成相对于车身框架4摆动自如,在车身框架4的下方具备将作为驱动轮的后轮6轴支承在动力传递壳体部3的后部的功率单元5。
在本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1中,左右一对前叉41经由转向杆42而由头管40枢轴支承为可转向,这左右一对前叉41经由前轮轴7a来轴支承前轮7,该头管40位于车身框架4的前端部。
另外,由前叉41支承的前挡泥板8覆盖前轮7的上方,头管40的周围由与前挡泥板8分体构成的车身罩即前罩9覆盖。
前罩9经由头管40而向车身框架4侧安装,其前部下方与前挡泥板8的上表面相邻,成为在上方向前方延伸出的搁板状的延伸部10。在延伸部10的前端侧,在前表面设有头灯11,在侧面设有方向指示灯12。
由头管40支承为转动自如的转向杆42向前罩9的上方延伸,由把手罩13覆盖,且前端部从把手罩13向侧方延伸而成为转向用的转向把手14。在把手罩13内的上方设有仪表类15等。
车身框架4从头管40向斜下后方连接出主框架43,在其下部分支成左右一对主框架43A、43A而向大致水平后方延伸,在头管40与乘员用座16之间形成提高了易跨度的鞍部44作为低部。
踏板17与前罩9的下部后方连接而设置在鞍部44上。
主框架43A、43A在踏板17的后方成为弯曲部45,作为左右一对后部主框架43B、43B向后方斜上延伸出后,向大致水平后方延伸。
在后部主框架43B、43B支承有乘员用座16和货架18等。
左右成对的主框架43A、43A、后部主框架43B、43B分别由车宽方向的框架左右连结。
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的符号19是安装于功率单元5且覆盖后轮6上部的内挡泥板。符号20是后挡泥板,21是尾灯,22是后部方向指示灯,23是后缓冲器,24是起动臂,48是主支架,49是侧支架。
侧支架49安装在机动二轮车1的后部主框架43B,设置在车身后部侧方,在非使用时位于冷却风通道80的车辆外方侧。
主支架48包括:在图1、2所示的非使用时即收纳时,位于前端且由功率单元5轴支承的基部48a;从基部48a大致水平地向后方延伸的支架杆48b;从支架杆48b向上方延伸的踏杆48c。
在非使用时,在未图示的弹簧装置的作用下,如图1、2所示,支架杆48b向后方上部跳起而停止。
使用时,踩下踏杆48c,使支架杆48b成为位于上下方向的状态,机动二轮车1使后轮6浮起而保持自己竖立。
功率单元5将其前部的内燃机2和在后部左侧且后轮6的左侧方配置的动力传递壳体部3进行一体化而构成,内燃机2是单汽缸的4冲程循环的强制空冷式内燃机,在功率单元壳体50中,将曲轴51配向成机动二轮车1的车宽方向。
另外,内燃机2将工作缸体53和工作缸盖54依次层叠作为工作缸部52,在较大地前倾至接近大致水平的状态为止的姿态下,以突出的方式一体连结而设置在功率单元壳体50(参照图4)。
从内燃机2到后方,具备位于后轮6的左侧方且设置于动力传递壳体部3的作为动力传递机构的、V带式无级变速器30和设置在其后部的齿轮式的减速机构31,在减速机构31轴支承有作为驱动轮的后轮6。
在图1及将功率单元5等主要部分放大表示的图2中,示出了功率单元5的收纳V带式无级变速器30的后述的变速室32的外侧壳体即变速器外侧壳体56(参照图3)安装有用于取入V带式无级变速器30的冷却风的冷却风通道80,且通过侧罩95和通道罩96覆盖其外侧的状态(参照图4)。
功率单元5在功率单元壳体50的前方下部具备左右一对悬挂部55、55。
另一方面,在机动二轮车1的踏板17的后方,在主框架43A、43A的弯曲部45接合有左右一对支承托架46、46。
功率单元5在其前方下部的悬挂部55、55处,分别经由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悬架连杆部47,而由车身框架4的支承托架46、46支承为能够上下摆动。
另一方面,功率单元5的动力传递壳体部3的后部对后轮6的后轮轴6a进行轴支承,且经由后缓冲器23而由后部主框架43B、43B支承为能够接近分离。
在后轮6的左侧,在功率单元5的动力传递壳体部3的上部支承有空气滤清器壳体26,从内燃机2的工作缸盖54的上部延伸出的吸气管27向后方弯曲而经由节气门主体28与空气滤清器壳体26连接。
另外,从工作缸盖54朝向下方安装有未图示的排气管,排气管向右侧迂回而与配设在车身右侧的未图示的消音器连接。
图3是图1、图2所示的功率单元5、空气滤清器壳体26等的主要部分左侧视图,但与图1、2不同,表示在将侧罩95和通道罩96取下的状态下的工作缸部52的冷却套65、变速器外侧壳体56、冷却风通道80及功率单元壳体50的一部分以及空气滤清器壳体26的左侧面外观。
图4是图3中所示的IV-IV向视的功率单元5的前半部的剖面展开图,冷却风通道80、侧罩95、通道罩96省略图示。
如图4所示,功率单元壳体50将左右分割的左单元壳体50L和右单元壳体50R合体而构成,右单元壳体50R成为曲轴箱的右半体,即右曲轴箱部。
左单元壳体50L包括前部的左曲轴箱部50La、中央的变速器内侧壳体部50Lb、后部的减速器壳体部50Lc(参照图1~3)。
前部的左曲轴箱部50La以右侧为敞开面,与右单元壳体50R对合并连结而构成内燃机2的曲轴箱。
在由左曲轴箱部50La和右单元壳体50R形成的曲轴箱的下部形成有位于曲轴51的下方而划分出集油盘部110的曲轴箱底部壁111、覆盖曲轴51的后方的曲轴箱后部壁112(参照图2、图3)。
即,使前述的功率单元5由车身框架4支承的悬挂部55、55从曲轴箱底部壁111向其前侧延伸形成,该曲轴箱底部壁111跨左曲轴箱部50La和右单元壳体50R而形成。
中央的变速器内侧壳体部50Lb的左侧为敞开面,敞开面由变速室32的壳体即变速器外侧壳体56覆盖,在变速室32的内部收纳有V带式无级变速器30。
后方的减速器壳体部50Lc的右侧为敞开面,敞开面由未图示的减速器罩覆盖,在内部收纳有齿轮式的减速机构31(参照图1~3)。
即,变速器内侧壳体部50Lb和变速器外侧壳体56、及减速器壳体部50Lc和减速器罩成为对内燃机2传递动力的动力传递壳体部3。
在收纳V带式无级变速器30的变速器外侧壳体56的前方形成有朝向前方突出的筒状部91,其前端成为大致矩形的壳体开口部92。
在壳体开口部92安装有与变速器外侧壳体56内即变速室32内连通的冷却风通道80,向V带式无级变速器30导入冷却风的冷却风通路90将冷却风通道80内和变速室32连通而形成。
另外,对冷却风通道80的车辆外方的侧部进行覆盖的通道罩96紧固而安装于变速器外侧壳体56,在变速器外侧壳体56的外侧隔着未图示的防音材料而安装侧罩95,侧罩95也覆盖通道罩96的连结部96a。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图2中,示出功率单元5安装有侧罩95和通道罩96的左侧面的外观。
在以左曲轴箱部50La和右单元壳体50R为壳体的曲轴箱内,曲轴51配向成车宽方向,由左右的主轴承57、57支承为旋转自如,从曲轴51朝向车辆前方设置工作缸部52,连接杆60将在工作缸体53的工作缸内衬58内进行往复移动的活塞59和曲轴51的曲轴销51a连结。
在曲轴51的沿左右水平方向延伸的延伸部中,在右延伸部设有AC发电机61,在左延伸部设有凸轮轴传动链驱动链轮62和V带式无级变速器30的驱动滑轮33。
在右单元壳体50R的右侧面设置的AC发电机61中,碗状的外转子61b经由ACG凸台61a而固接在比右单元壳体50R的中央圆筒部50Ra突出的曲轴51的端部,在其内周面在整个周向上配设磁铁61c。在磁铁61c的内周侧,卷绕有定子线圈61d的定子61e固定在中央圆筒部50Ra。
在外转子61b的右侧面安装有强制空冷风扇63,风扇罩64覆盖强制空冷风扇63的右侧方。设有与风扇罩64连接,而覆盖工作缸部52的周围,即覆盖工作缸体53和工作缸盖54的周围的冷却套65。
在风扇罩64设有与强制冷却风扇63对置的工作缸部冷却风入口64a。由强制冷却风扇63从工作缸部冷却风入口64a吸引的工作缸部冷却风在冷却套65的内部围绕着工作缸部52的周围即工作缸体53及工作缸盖54的周围,在将工作缸部52冷却之后,成为热风,而从工作缸部冷却风入口64a的相反侧,即从冷却套65中的在工作缸部52的左下方侧设置的工作缸部冷却风排出口66(参照图3)排出。
在曲轴51的沿左右水平方向延伸的延伸部中的左延伸部设有驱动滑轮33。
曲轴51的左端部的驱动滑轮33包括固定侧滑轮半体33A和可动侧滑轮半体33B。固定侧滑轮半体33A进行花键嵌合并经由凸台34而固接在曲轴51的左端部,在其右侧,可动侧滑轮半体33B经由凸台而由曲轴51轴支承,可动侧滑轮半体33B沿轴向滑动而能够与固定侧滑轮半体33A接近或分离,在两滑轮半体34A、34B之间夹持并卷挂有V带35。
此外,在驱动滑轮33的固定侧滑轮半体33A的外侧面设有冷却风扇93,伴随着驱动滑轮33的旋转,将冷却风如后述那样吸引到变速室32内。
另外,在固定侧滑轮半体33A的外周设有起动从动齿轮94,该起动从动齿轮94经由起动小齿轮68(参照图3)来传送起动电动机69的旋转动力。
在可动侧滑轮半体33B的右侧且在接近圆环状密封构件36的固定位置上设置凸轮板37,在凸轮板37的外周端设置的滑动片37a以滑动自如的方式与在可动侧滑轮半体33B的外周端沿轴向形成的凸轮板滑动凸台部33Ba卡合。
可动侧滑轮半体33B的凸轮板37侧侧面朝向凸轮板37侧形成锥状,由该锥面内侧和凸轮板37夹持而收纳有净重辊37b。
因此,当曲轴51的旋转速度增加时,在可动侧滑轮半体33B与凸轮板37之间一起旋转的净重辊37b因离心力而向离心方向移动,可动侧滑轮半体33B被净重辊37b按压,向左方移动,而接近固定侧滑轮半体33A,使夹持在两滑轮半体34A、34B之间的V带35向离心方向移动,从而增大卷挂直径。
伴随着驱动滑轮33的卷挂直径的变化,从动轴38(参照图5)侧的从动滑轮39(参照图5)的卷挂直径相反地变化,从而进行传递旋转速度的无级变速,由于V带式无级变速器30的结构本身是公知的结构,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另外,V带式无级变速器30的从动轴38成为齿轮式的减速机构31的输入轴,减速机构31的输出轴与后轮6的后轮轴6a一体结合。
如图4所示,在与工作缸体53重合而紧固的工作缸盖54的、与还覆盖于其上方的工作缸盖罩70对合的对合面54a的内周侧,活塞59的顶面所对置的燃烧室71的顶壁部分较大地突出,且左右成对的轴承壁72L、72R相互对置地形成。
轴承壁72L、72R比对合面54a较大地突出,在该左右的轴承壁72L、72R设有由SOHC型的阀系统构成的动阀机构73。
工作缸盖54较大地前倾至接近水平的状态为止,因此,左右的轴承壁72L、72R比对合面54a向前方突出,凸轮轴76旋转自如且指向左右水平方向地架设,在工作缸盖54的左侧壁与左侧的轴承壁72L之间形成有凸轮轴传动链室74。在凸轮轴76的向凸轮轴传动链室74突出的左端部嵌装有从动链轮77。
另一方面,凸轮轴传动链78贯通凸轮轴传动链室74而架设在嵌装于曲轴51的凸轮轴传动链驱动链轮62与从动链轮77之间,该凸轮轴传动链室74设置成与左曲轴箱部50La、工作缸体53、工作缸盖54连通,曲轴51的旋转以一半的旋转速度向凸轮轴76传递,从而对动阀机构73进行驱动。
动阀机构73自身为公知的结构,因此省略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工作缸盖54中,从凸轮轴传动链室74的相反侧(右侧)朝向燃烧室71倾斜地嵌插点火火花塞79,火花塞帽79a向斜前方突出地设置而安装于点火火花塞79。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强制性地使冷却风流入变速室32内而将V带式无级变速器30冷却,取入冷却风的结构设置在变速器外侧壳体56的前部。
如图4表示变速器内侧壳体部50Lb的前部、变速器外侧壳体56、及冷却风通道80的周边的剖面那样,收容有V带式无级变速器30的变速室32形成为左侧由变速器外侧壳体56覆盖。
在变速器外侧壳体56的前方的周壁56a形成有朝向前方突出的筒状部91,在筒状部91的前端形成有向变速室32导入冷却风的冷却风导入口即大致矩形的壳体开口部92。
另一方面,如图3所示,冷却风通道80与壳体开口部92凹窝式嵌合,在内部形成有通道内冷却风通路90A。
作为通道出口开口的嵌合连接部81形成朝向后方突出的大致矩形的开口。
冷却风通道80在与变速器外侧壳体56的壳体开口部92连接的状态下,从与壳体开口部92嵌合连接的嵌合连接部81朝向车辆前方延伸出之后,其上游侧沿着冷却套65的侧面向上方弯曲,然后向后方弯曲而折回成コ字状,且具备朝向车辆后方的通道入口开口即冷却风取入口82。
因此,冷却风通道80沿着工作缸部52的冷却套65的侧面配置,所以向车身的侧方、功率单元5的上方的突出被抑制,冷却风取入口82的相对于后轮6的距离增大,从而减少后轮6的卷扬引起的尘埃等的向冷却风取入口82的侵入。
另一方面,如图4所示,变速器外侧壳体56的筒状部91指向冷却风扇93的侧方,并形成有变速室内冷却风通路90B,该冷却风扇93设置在变速室32内的驱动滑轮33的固定侧滑轮半体33A的外侧面。
如此,向变速室32内的冷却风扇93的侧方导入冷却风的冷却风通路90(90A、90B)将冷却风通道80内和收纳V带式无级变速器30的变速室32连通而形成。
当曲轴51旋转而使冷却风扇93旋转时,强制地吸引冷却风,来自冷却风取入口82的冷却风穿过通道内冷却风通路90A、作为通道出口开口的嵌合连接部81、壳体开口部92并经由筒状部91而进入变速器外侧壳体56内。
如图4所示,进入到变速器外侧壳体56内的冷却风在变速室内冷却风通路90B中从引导板97的吸入开口97a绕着冷却风扇93侧方的旋转中心被吸入,由冷却风扇93压入到变速室32内。
被压入到变速室32内的冷却风对驱动滑轮33、V带35及安装在从动轴38上的从动滑轮39(图3、4中仅示出中心轴线)进行冷却,同时在变速室32内向后方流动,并通过后部的从动滑轮39的旋转而被卷起到变速室32上方,穿过冷却风排出孔98,而向变速室32外、即向功率单元5外排出,该冷却风排出孔98设置在变速器外侧壳体56左侧中央部(变速室32左侧中央部),在其下游端处,在变速器外侧壳体56下部向外部开口。
另外,如图3所示,在变速器外侧壳体56的后端侧、即从动滑轮39周围,也设有2个冷却风排出口99,促进因冷却而已经被加热的冷却风的排出。
此外,冷却风排出口99通过覆盖变速器外侧壳体56的外侧而安装的侧罩95来隔开间隔地覆盖,因此能防止异物从外部向变速室30内的侵入。
此外,如图3所示,在冷却风通道80的背面83设有节气门拉索·箝位器88。
如图4所示,冷却风通道80相对于冷却套65隔开规定距离配置,节气门拉索·箝位器88位于冷却风通道80与冷却套65之间的空间89内,在此保持节气门拉索29。
如图2所示,节气门拉索29的前端侧在车身前方固定于车身框架4,其后端侧固定在相对于车身框架4摆动的功率单元5上的节气门主体28(参照图1)。因此,为了减少节气门操作的阻力,而需要节气门拉索29的容许适当弯曲的保持。
因此,若在冷却风通道80的背面83安装节气门拉索·箝位器88,则如图示那样,确保节气门拉索29在冷却套65侧方的空间89(参照图4)与其前方的车身框架4之间具有相对于功率单元5的摆动的挠性,从而能够适当地布局。
如图3所示,在功率单元5的曲轴箱的底部形成有曲轴箱底部壁111,该曲轴箱底部壁111位于曲轴51下方且划分出集油盘部110。
在其后方紧接着对曲轴51的后方进行覆盖的曲轴箱后部壁112的后方,在左单元壳体50L的变速器内侧壳体部50Lb、即动力传递壳体部3下表面和右单元壳体50R分别一体地设有主支架安装左凸台部(本发明的“动力传递壳体部侧的”“主支架安装凸台部”)100L和主支架安装右凸台部(本发明的“主支架安装凸台部”)100R(参照图5)。
如图5所示,在主支架安装左凸台部100L、主支架安装右凸台部100R指向车宽方向水平地插通并支承有主支架支承轴101。
并且,主支架48的基部48a在主支架安装左凸台部100L和主支架安装右凸台部100R的内侧,经由主支架支承轴101而被支承为摆动自如。
主支架支承轴101的一端具备防脱凸缘101a,在另一端具备防脱销孔101b,通过安装防脱销102,而防止插通在主支架安装左凸台部100L与主支架安装右凸台部100R之间的主支架48的安装部即基部48a脱落。
因此,主支架48不是像以往那样被支承在集油盘部110的中央下方,而是被支承在集油盘部110的后方,即,由在曲轴箱后部壁112的后方配置的主支架安装左凸台部100L和主支架安装右凸台部100R支承,在行驶时等收容时的状态下,从该主支架48的前端的基部48a大致水平地向后方延伸的支架杆48b较宽地覆盖功率单元5的后方,在能够进行保护的同时,根据比集油盘部11靠后方的支承位置,能够防止主支架48向下方突出,从而能够较大地取得最低地面高度。
如本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1那样,在车辆后部具备货架18的机动二轮车中,在搭载有货物时,车辆后部变重,若主支架48像以往那样被支承在集油盘部110的中央附近,则在主支架48使用时,前轮7侧可能会浮起,但通过将主支架48的支承位置设置于后方,而容易避免此种问题。
另外,在功率单元5具备起动臂24时,由于起动臂24位于比较靠后方,因此为了起动臂24工作时的稳定,而主支架48优选竖立设置在其附近后方,本实施方式的主支架48在该点上也能形成优选的配置。
尤其是,主支架安装左凸台部100L一体地设置在左单元壳体50L的变速器内侧壳体部50Lb即动力传递壳体部3,因此能够将主支架安装左凸台部100L配置在更后方,从而能够较宽地覆盖功率单元5直至后方。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功率单元5中,由于主支架支承轴101设置在比较靠后方,因此为了从下方保护功率单元5的底部前方、即由左曲轴箱部50La和右单元壳体50R形成的曲轴箱的下部的、划分出集油盘部110的曲轴箱底壁部111,而设置被称为滑板的保护板104。
即,功率单元5的底部由主支架48和保护板104保护。
从下方覆盖集油盘部110的保护板104的后端由主支架支承轴101支承。
图6表示与图5的图示相反的保护板104的俯视图。图7、图8是其左侧视图、右侧视图。
如图6至图8所示,保护板104的周缘部被折起,在周缘部,在其左侧后端设有左定位孔105L,在右侧后端设有右定位孔105R,在左侧设有2个安装螺栓孔106L,在右侧设有1个安装螺栓孔106R。
并且,如图5所示,保护板104覆盖左右的主支架安装凸台部100L、100R的下端部100La、100Ra,且其前方沿车宽方向大致水平地配置,使主支架支承轴101夹在主支架安装左凸台部100L的外侧与防脱凸缘101a之间,而插通左定位孔105L,使主支架支承轴101夹在主支架安装右凸台部100R外侧与防脱销102之间而插通右定位孔105R,由主支架支承轴101支承,并同时进行保护板104的定位。
因此,保护板104的后端和主支架48的前端的基部48a以主支架支承轴101为共通的支承轴而被支承,所以能够从集油盘部110前后较宽且连续地覆盖保护后部的动力传递壳体部3。
尤其是,保护板104在比左右的主支架安装凸台部靠前侧沿着车宽方向大致水平地配置,覆盖左右的主支架安装凸台部100L、100R的下端部100La、100Ra,而在其外侧由主支架支承轴101支承,因此,通过覆盖左右的主支架安装凸台部100L、100R的下端部100La、100Ra而位于其下方的保护板104,能够从下方较宽地保护左右的主支架安装凸台部100L、100R和主支架48侧的安装部即基部48a。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曲轴箱底部壁111的前侧,使功率单元5由车身框架4支承的悬挂部55、55比曲轴箱底部壁111靠前侧延伸而形成。
因此,能够形成由悬挂部55、55、保护板104、主支架48构成的连续的内燃机2下部的保护结构(参照图1、2)。
此外,将悬挂部55、55和车身框架4连接的悬架连杆部47在悬挂部55、55的前方连续地覆盖内燃机2下部(参照图1、2)。
因此,通过与车身框架4连接的连接结构即悬架连杆部47,更宽地覆盖内燃机2下部。
而且,如图5所示,在悬架连杆部47与悬挂部55、55的结合部的连结轴47a上以覆盖中央下方的方式配置连结部板47b。
因此,成为更宽且无高低差地覆盖内燃机2下部的结构,从而车辆的保护性增加。
另外,保护板104在仰视下,其前侧比悬挂部55、55的宽度窄,通过将安装螺栓107L、107R插入安装孔106L、106R中,而从左右将保护板104紧固在作为曲轴箱底壁部111的左单元壳体50L和右单元壳体50R上。
因此,保护板104的前侧的紧固部由悬挂部55、55保护,防止安装螺栓107L、107R(本发明中的“紧固用具”)的松脱。
另外,如图5、图6所示,在保护板104设有油液保养用的开口104a,在保护板104被安装的状态下,该开口104a位于集油盘部110的泄油螺栓110a的下方。
因此,从下方保护泄油螺栓110a,且泄油螺栓110a的拆装容易,并且能够使排泄出的油通过,从而实现保护板104进行的螺栓保护和维护的容易化这两者。
另外,如图5所示,主支架48具备延伸到动力传递壳体部3的车身侧方的踏杆48c,因此通过踏杆48c能实现动力传递壳体部3的保护。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也参照图2、图4),在左单元壳体50L的底部安装有保持后轮6用的后轮制动管件6b的制动管件·箝位器108,通过2个部位的夹紧部108a来保持后轮制动管件6b。
并且,在制动器·箝位器108上的2个部位的夹紧部108a之间具备向车身外方(左方)延伸出的垫部108b。
如图5所示(也参照图3),垫部108b与向变速器外侧壳体56的下方开口的冷却风排出孔98的开口部98a的下方对置配置,从而防止来自路面等下方的异物侵入冷却风排出孔98内。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形态并未限定为上述实施方式,当然包括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以多样的形态实施的方式。

Claims (7)

1.一种机动二轮车的内燃机下部的保护结构,该机动二轮车(1)将内燃机(2)和其动力传递壳体部(3)一体化,在该动力传递壳体部(3)的后部具备保持有驱动轮(6)的功率单元(5),所述机动二轮车的内燃机下部的保护结构的特征在于,
具备位于所述内燃机(2)的曲轴(51)下方且划分出集油盘部(110)的曲轴箱底部壁(111)、覆盖曲轴(51)的后方的曲轴箱后部壁(112)、比该曲轴箱后部壁(112)靠后方配置的主支架安装凸台部(100L、100R),
主支架(48)的前端的基部(48a)经由主支架支承轴(101)而被支承在所述主支架安装凸台部(100L、100R),且从下方覆盖所述集油盘部(110)的保护板(104)的后端被支承在所述主支架支承轴(101),
所述主支架安装凸台部(100L、100R)左右设置,其中靠所述动力传递壳体部(3)侧的主支架安装凸台部(100L)从所述曲轴箱后部壁(112)向后方连续设置并且一体设置在所述动力传递壳体部(3)的下表面上,
所述主支架(48)在左右的所述主支架安装凸台部(100L、100R)的内侧被支承在所述主支架支承轴(101),所述保护板(104)覆盖左右的所述主支架安装凸台部(100L、100R)的下端部(100La、100Ra)而在其外侧被支承在所述主支架支承轴(1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二轮车的内燃机下部的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曲轴箱底部壁(111)的前侧,使所述功率单元(5)支承于车身框架(4)的悬挂部(55、55)比该曲轴箱底部壁(111)向前侧延伸而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动二轮车的内燃机下部的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悬挂部(55、55)和所述车身框架(4)连接的悬架连杆部(47)在所述悬挂部(55、55)的前方连续覆盖所述内燃机(2)的下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动二轮车的内燃机下部的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悬架连杆部(47)和所述悬挂部(55、55)的结合部的连结轴(47a)上以覆盖中央下方的方式配置有连结部板(47b)。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动二轮车的内燃机下部的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护板(104)在仰视下,其前侧比所述悬挂部(55、55)的宽度窄,且从左右被紧固在所述曲轴箱底部壁(111)。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二轮车的内燃机下部的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保护板(104)以位于所述集油盘部(110)的泄油螺栓(110a)的下方的方式设有油液保养用的开口(104a)。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二轮车的内燃机下部的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支架(48)具备延伸至所述动力传递壳体部(3)的车身侧方的踏杆(48c)。
CN201210023386.9A 2011-02-10 2012-02-02 机动二轮车的内燃机下部的保护结构 Active CN10263294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26670A JP5715844B2 (ja) 2011-02-10 2011-02-10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内燃機関下部の保護構造
JP2011-026670 2011-02-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32948A CN102632948A (zh) 2012-08-15
CN102632948B true CN102632948B (zh) 2014-05-07

Family

ID=466175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23386.9A Active CN102632948B (zh) 2011-02-10 2012-02-02 机动二轮车的内燃机下部的保护结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715844B2 (zh)
CN (1) CN10263294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77670B2 (ja) * 2012-12-28 2016-08-2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
JP6294739B2 (ja) * 2013-11-22 2018-03-1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型車両
JP5881125B2 (ja) * 2014-02-26 2016-03-0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制動力伝達部材の配索構造
JP6271488B2 (ja) * 2015-09-30 2018-01-3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
JP7223044B2 (ja) * 2021-02-16 2023-02-1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97789Y (zh) * 2005-07-12 2007-05-09 雷敬初 自发电充电电动自行车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37268A (ja) * 1983-01-25 1984-08-07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エンジンのオイルパン保護装置
JP2991756B2 (ja) * 1990-09-17 1999-12-20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用エンジンのエンジンプロテクタ構造
JPH0899680A (ja) * 1994-09-30 1996-04-16 Suzuki Motor Corp ユニットスイング式エンジンを搭載した自動二輪車
JPH08253185A (ja) * 1996-04-18 1996-10-01 Hond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のスキッドプレート
JP3560442B2 (ja) * 1997-04-15 2004-09-0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2輪車のスタンド装置
JP2005125919A (ja) * 2003-10-23 2005-05-19 Yamaha Motor Co Ltd 鞍乗型車両及びスクータ型自動二輪車
JP4400819B2 (ja) * 2004-01-19 2010-01-2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2輪車用車体構造
JP4466301B2 (ja) * 2004-09-29 2010-05-26 スズ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車体構造
JP4891183B2 (ja) * 2007-09-07 2012-03-0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パワーユニット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97789Y (zh) * 2005-07-12 2007-05-09 雷敬初 自发电充电电动自行车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昭59-137268A 1984.08.07
JP特開2005-199976A 2005.07.28
附图1-3.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715844B2 (ja) 2015-05-13
JP2012166582A (ja) 2012-09-06
CN102632948A (zh) 2012-08-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26107C (zh) 混合型两轮车的防音结构
CN102632948B (zh) 机动二轮车的内燃机下部的保护结构
EP1918149B1 (en) Saddle ride type vehicle
CN1962348B (zh) 跨骑式车辆
US10875595B2 (en) Three-wheeled straddle-seat vehicle
CN100354157C (zh) 电动车辆用显示装置
CN101624081B (zh) 机动二轮车
US7044253B2 (en) Exhaust pipe structure of vehicle with low floor
EP3408122B1 (en) Family of three-wheeled straddle-seat vehicles
KR100533653B1 (ko) 저바닥식 차량의 리어 쿠션 설치 구조
CN102700658A (zh) 骑乘式车辆
CN102530149B (zh) V形皮带式无级变速器的冷却风引入结构
US8348005B2 (en) Hybrid vehicle
CN100478244C (zh) 具有后座脚踏板及挡泥板的二轮机动车
WO2015142297A1 (en) Engine control unit mounting structure for a motorcycle
EP3408165B1 (en) Three-wheeled straddle-seat vehicle
CN101746475B (zh) 跨骑型车辆
CN101249871B (zh) 跨乘式车辆
US6341659B1 (en) Power unit for a two-wheeled vehicle
CN101987643B (zh) 车辆用动力单元的辅机配置构造
EP0758050B1 (en) Starter motor mounting/disposing structure in unit sw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EP3277565B1 (en) Inner rear fender structure for a motorcycle
CN203921049U (zh) 车辆的车速检测结构
CN100534853C (zh) 踏板式车辆的车体结构
CN101960176B (zh) 车辆动力单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