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30149B - V形皮带式无级变速器的冷却风引入结构 - Google Patents
V形皮带式无级变速器的冷却风引入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530149B CN102530149B CN201110442357.1A CN201110442357A CN102530149B CN 102530149 B CN102530149 B CN 102530149B CN 201110442357 A CN201110442357 A CN 201110442357A CN 102530149 B CN102530149 B CN 10253014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oling air
- vee
- pipeline
- towards
- toric transmiss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 Transmissions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V)形皮带式无级变速器的冷却风引入结构,其能够减少来自灰尘等的侵入,抑制朝车体侧方以及动力单元上方的突出。在车辆(1)的后轮(6)的侧方配置有(V)形皮带式无级变速器(30)的动力单元(5)中,由冷却护罩(65)覆盖的内燃机(2)的气缸部(52)从安装有(V)形皮带式无级变速器(30)的驱动皮带轮(33)的曲轴(51)朝向车辆前方设置,将冷却风引入设置在驱动皮带轮(33)的外侧面上的冷却风扇(93)侧方的冷却风通路(90),与收容(V)形皮带式无级变速器(30)的变速室(32)连接并与朝车辆前方延伸设置的冷却风管道(80)内连通而形成,冷却风管道的上游侧,在沿冷却护罩的侧面朝上方弯曲后,朝后方弯曲而呈コ形状折返,具有朝向车辆后方的冷却风引入口(82)。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装在二轮机动车等小型车辆上的动力单元的V形皮带式无级变速器的冷却风引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安装在二轮机动车等车辆的后轮侧方的动力单元的V形皮带式无级变速器中,在将冷却风引入收容有V形皮带式无级变速器的动力单元箱体内时,为了防止灰尘等异物侵入,可以在动力单元的上部设置朝车辆后方开口而形成冷却风引入口的冷却风引入通路,例如,下述专利文献1等公开的技术方案。
专利文献1:(日本)实公昭63-17695号公报(图4、图5)
但是,如果如上述专利文献1所示,设置有从动力单元的侧方朝上部延伸出并朝后方开口而形成冷却风引入口的冷却风引入通路,则需要考虑如何应对来自车辆前方的泥水、灰尘等的侵入,由于冷却风引入口靠近后轮,因此希望针对后轮扬起的灰尘,对冷却风引入结构做进一步改善。并且,该冷却风引入结构朝车辆侧方以及动力单元上方的突出较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V形皮带式无级变速器的冷却风引入结构,其除了能够减少来自车辆前方的灰尘等,还能够减少后轮扬起的灰尘等的侵入,并且能够抑制该冷却风引入结构朝车体侧方以及动力单元上方的突出。
第一发明的V形皮带式无级变速器的冷却风引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车辆的后轮的侧方配置有V形皮带式无级变速器的动力单元中,由冷却护罩覆盖的内燃机的气缸部从安装有所述V形皮带式无级变速器的驱动皮带轮的曲轴朝向车辆前方设置,将冷却风引入设置在所述驱动皮带轮的外侧面上的冷却风扇侧方的冷却风通路,与收容所述V形皮带式无级变速器的变速室连接并与朝车辆前方延伸设置的冷却风管道内连通而形成,所述冷却风管道的上游侧,在沿所述冷却护罩的侧面朝上方弯曲后,朝后方弯曲而呈コ形状折返,具有朝向车辆后方的冷却风引入口。
第二发明的V形皮带式无级变速器的冷却风引入结构是在第一发明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动力单元中,与所述驱动皮带轮齿轮结合的启动电机,配置在所述后轮与所述冷却风引入口之间所述驱动皮带轮的上方。
第三发明的V形皮带式无级变速器的冷却风引入结构是在第一或第二发明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风管道与所述冷却护罩隔有规定距离而配置,在所述冷却风管道与所述冷却护罩之间,保持有节气门拉索。
第四发明的V形皮带式无级变速器的冷却风引入结构是在第一至第三任一发明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风管道的车辆外侧部由管道壳体覆盖,所述冷却风引入口侧的上游部延伸至所述管道壳体的上方并指向车辆后方,所述冷却风引入口在后方以及外侧方开口。
第五发明的V形皮带式无级变速器的冷却风引入结构是在第一至第三任一发明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风管道的朝向车辆前方的前侧壁朝向斜后上方,以从所述冷却护罩的下部横跨至上部的方式倾斜配置,所述冷却风管道的上侧壁指向配置在所述动力单元上部的空气滤清器箱体的朝向前方的吸入口。
第六发明的V形皮带式无级变速器的冷却风引入结构是在第五发明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从车体侧方看,所述冷却风管道的所述冷却风引入口的开口边缘部与所述空气滤清器箱体的吸入口的边缘部以上下靠近的方式排列而配置。
第七发明的V形皮带式无级变速器的冷却风引入结构是在第一或第二发明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变速室的外侧壳体并覆盖所述冷却风扇的变速器外侧箱体,在所述驱动皮带轮的车辆前方侧具有箱体开口部,所述冷却风管道具有与所述箱体开口部嵌合的嵌合连接部,所述冷却风管道在所述嵌合连接部经由环状连接部件密封嵌合(インロ一嵌合)于所述箱体开口部而定位。
根据第一发明的V形皮带式无级变速器的冷却风引入结构,由于将冷却风管道沿气缸部的冷却护罩的侧面配置,能够抑制朝车体侧方以及动力单元上方的突出,并且,增大了冷却风引入口距后轮的距离,能够减少后轮扬起的灰尘等对冷却风引入口的侵入。
根据第二发明的V形皮带式无级变速器的冷却风引入结构,在第一发明的基础上,将启动电机配置在较高的位置,不易碰到水,并且,覆盖启动电机及其减速齿轮部的变速器外侧箱体与其侧壳体的膨胀,能够起到防止来自后轮的灰尘侵入的效果,实现部件配置的有效活用。
根据第三发明的V形皮带式无级变速器的冷却风引入结构,在第一或第二发明的基础上,能够确保节气门拉索的布线空间。
特别是,将冷却风管道与冷却护罩之间的冷却风管道背面的空间有效利用为节气门拉索钳的基端部安装部,确保了节气门拉索在气缸部的冷却护罩侧方空间与其前方车体框架之间相对于动力单元的摆动的挠度,能够适当地布线。
根据第四发明的V形皮带式无级变速器的冷却风引入结构,在第一至第三任一发明的基础上,在通过管道壳体保护冷却风管道的同时,确保了冷却风引入口周围通风良好,防止内燃机的热量侵入冷却风引入口。
根据第五发明的V形皮带式无级变速器的冷却风引入结构,在第一至第三任一发明的基础上,通过呈コ形状延伸的冷却风管道的前侧壁,能够遮挡由前轮扬起的泥水等,从而使空气滤清器的吸入口能够朝向前方设置而远离后轮,因此能够增大吸入口。并且,由于空气滤清器箱体设置在动力单元的上部,能够增大过滤容量,使冷却风管道的上侧壁与吸入口的指向一致,实现高效的内燃机进气结构。
根据第六发明的V形皮带式无级变速器的冷却风引入结构,在第五发明的基础上,在用于防止灰尘侵入的后挡泥板、内挡泥板、车体壳体等部件的配置方面,由于将防尘对象集中在一处,能够减少对车辆的车体结构的限制,提高外观等的设计性。
根据第七发明的V形皮带式无级变速器的冷却风引入结构,在第一至第三任一发明的基础上,通过将变速器外侧箱体的箱体开口部设置在车辆前方侧,能够防止冷却风管道朝向车体侧方突出,由于冷却风管道经由环状连接部件密封嵌合于箱体开口部而定位,能够实现简易的连接结构,提高组装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二轮机动车的整体左视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二轮机动车的动力单元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施例的二轮机动车的动力单元以及空气滤清器箱体的从左后方看的外观立体图。
图4是表示本实施例的动力单元的冷却护罩、变速器外侧箱体、冷却风管道、动力单元箱体以及空气滤清器箱体的主要部分左视图。
图5是通过图4中的V-V线的本实施例的动力单元的前半部分的剖视展开图。
图6是表示本实施例的冷却风管道的后侧立面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本实施例的冷却风管道的右侧立面的说明图。
图8是冷却风管道的嵌合连接用密封部件(环状连接部件)的说明图。
图9是表示本实施例的管道壳体的外观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本实施例的变速器外侧箱体的右视图(内视图)。
图11是从图2中的箭头XI方向看的本实施例的动力单元的底部局部的说明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二轮机动车
2 内燃机
3 动力传递箱体部
4 车体框架
5 动力单元
6 后轮
7 前轮
26 空气滤清器箱体
26a 吸入口
26b 边缘部
28 节气门本体
29 节气门拉索
30 V形皮带式无级变速器
31 减速机构
32 变速室
33 驱动皮带轮
39 从动皮带轮
48 主支架
50 动力单元箱体
50L 左单元箱体
50La 左曲轴箱体部
50Lb 变速器内侧箱体部
50Lc 减速器箱体部
50R 右单元箱体
51 曲轴
52 气缸部
53 气缸体
54 气缸盖
56 变速器外侧箱体
65 冷却护罩
67 起动器齿轮壳体部
68 起动器齿轮
69 启动电机
80 冷却风管道
80c 前侧壁
80d 上侧壁
81 嵌合连接部
82 冷却风引入口
82a 开口边缘部
83 环状密封部件(环状连接部件)
88 节气门拉索钳
90 冷却风通路
90A 管道内冷却风通路
90B 变速室内冷却风通路
91 筒状部
92 箱体开口部
93 冷却风扇
94 起动器从动齿轮
95 侧壳体
95a 膨胀部
96 管道壳体
98 冷却风排出孔
99 冷却风排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图1到图11对本发明一实施例的V形皮带式无级变速器的冷却风引入结构进行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说明以及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内的前后左右上下等方向,均是指在将本发明实施例的动力单元安装在车辆特别是二轮机动车等小型车辆上的状态下,按照车辆朝向的方向。图中,箭头FR表示车辆前方,LH表示车辆左方、RH表示车辆右方、UP表示车辆上方。
并且,图中,黑色小箭头示意性表示V形皮带式无级变速器的冷却风的流向,白色中空小箭头示意性表示气缸部的冷却风的流向。
图1是作为本实施例的车辆的小型二轮机动车1的整体左视图。二轮机动车1具有以下结构,即,一体化的内燃机2和后轮6的动力传递箱体部3摆动自如地安装在车体框架4上,在车体框架4的下方,具有轴支承驱动轮即后轮6的动力单元5。
在本实施例的二轮机动车1中,经由前轮轴7a而安装有前轮7的左右一对的前叉41,经由转向系统42而可旋转地枢轴支承于位于车体框架4的前端部的头管40上。
并且,支承于前叉41上的前挡泥板8覆盖前轮7的上方,前管40的周围由与前挡泥板8相独立的车体壳体即前壳体9覆盖。
前壳体9经由头管40而安装在车体框架4侧,其前部底部与前挡泥板8的上表面邻接、顶部形成为朝前方延伸的棚状延伸部10。在延伸部10的前端侧,在前表面上设置有头灯11,在侧表面上设置有方向指示灯12。
旋转自如地支承于头管40的转向系统42,延伸至前壳体9的上方,由车把罩13所覆盖,并且,前端部从车把罩13向侧方延伸,形成转向用车把14。在车把罩13内的上方,设置有仪表类15等。
在车体框架4上,连接有从头管40朝斜后方下降的主框架43,在车体框架4的下部,主框架43分支成左右一对的主框架43A、43A,并沿大致水平方向朝后方延伸,以头管40与驾驶员座16之间为低部而形成易于跨乘的鞍部44。
在鞍部44上,设置有与前壳体9的下部后方相连接的踏板17。
主框架43A、43A在朝踏板17的后方形成弯曲部45,在作为左右一对的后部主框架43B、43B而朝后方倾斜上升地延伸后,沿大致水平方向朝后方延伸。
在后部主框架43B、43B上,支承有驾驶员座16和货物架18等。
左右成对的主框架43A,43A、后部主框架43B、43B分别通过车体宽度方向上的框架而左右连结。
另外,图1中的附图标记19表示安装在动力单元5上并覆盖后轮6上部的内挡泥板。附图标记20表示后挡泥板,21表示尾灯,22表示方向指示灯,23表示后缓冲器,24表示起动器踢杆,48表示主支架,49表示辅助支架。
辅助支架49安装在二轮机动车1的后部主框架43B上,设置在车体后部侧方,位于冷却风管道80的车体外侧。
动力单元5一体化具有位于其前部的内燃机2、位于其后部左侧并配置在后轮6左侧方的动力传递箱体部3,内燃机2是单气缸四冲程强制风冷式内燃机,在动力单元箱体50中,曲轴51沿二轮机动车1的车体宽度方向配置。
并且,内燃机2依次叠加有气缸体53和气缸盖54以作为气缸部52,以大幅度前倾直至接近大致水平状态的姿态,突出地一体连结于动力单元箱体50中(参考图5)。
从内燃机2向其后方,在位于后轮6左侧方的位置上,具有动力传递箱体部3所具备的作为动力传动机构的V形皮带式无级变速器30和设置在其后部的齿轮式减速机构31,在减速机构31上,枢轴支承有作为驱动轮的后轮6。
在图1及放大表示动力单元5等的主要部分的图2、图3中,在动力单元5中,作为收容有V形皮带式无级变速器30的后述变速室32的外侧壳体的变速器外侧箱体56(参考图4)具有以下结构,即,安装有用于将冷却风引入V形皮带式无级变速器30的冷却风管道80,并且冷却风管道80的外侧由侧壳体95和管道壳体96覆盖。
动力单元5在动力单元箱体50的前方下部具有左右一对的吊架部55,55,另一方面,在二轮机动车1的踏板17的后方,在主框架43A,43A的弯曲部45上,连结有左右一对的支撑托架46,46。
动力单元5在其前方下部的吊架部55,55上,分别经由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悬架连接部47而可上下摆动地支承有主框架43A,43A的支承托架46,46。
另一方面,动力单元5的后部轴支承后轮6的后轮轴6a,并且,经由后缓冲器23而可接近远离地支承于后部主框架43B、43B上。
在后轮6的左侧,在动力单元5的动力传递箱体部3的上部,支承有空气滤清器箱体26,从内燃机2的气缸盖54的上部延伸出的进气管27朝后方弯曲,并经由节气门本体28而与空气滤清器箱体26相连接。
并且,以从气缸盖54朝向下方的方式安装有未图示的排气管,排气管向右侧迂回并与配置在车体右侧的未图示的消音器相连接。
图4是在图1、图2中示出的动力单元5、空气滤清器26等的主要部分左视图,与图1、2不同的是,在将侧壳体95与管道壳体96拆下的状态下,示出了气缸部52的冷却护罩(シユラウド)65、变速器外侧箱体56、冷却风管道80和动力单元箱体50的局部,以及空气滤清器箱体26的左侧外观。
图5是通过图4中V-V线的动力单元5的前半部分的剖视展开图,冷却风管道80、侧壳体95和管道壳体96的图示省略。
如图5所示,动力单元箱体50由左右分割开的左单元箱体50L与右单元箱体50R组合而成,因此,右单元箱体50R形成曲轴箱体的右半部分,即右曲轴箱体部。
左单元箱体50L由前部的左曲轴箱体部50La、中央的变速器内侧箱体部50Lb、后部的减速器箱体部50Lc(参考图1)构成。
前部的左曲轴箱体部50La,右侧形成为开放面,与右单元箱体50R对接配合(突き合わされる)而联接,构成了内燃机2的曲轴箱体。
由左曲轴箱体部50La与右单元箱体50R形成的曲轴箱体的下部构成油盘部110(参考图2、图5)。
中央的变速器内侧箱体部50Lb,左侧形成为开放面,开放面由共同形成变速室32的壳体的变速器外侧箱体56所覆盖,在变速室32的内部,收容有V形皮带式无级变速器30。
后部的减速器箱体部50Lc,右侧形成为开放面,开放面由变速器壳体所覆盖,内部收容有齿轮式减速机构31(参考图1)。
即,变速器内侧箱体部50Lb与减速器箱体部50Lc形成了内燃机2的动力传递箱体部3。
在收容有V形皮带式无级变速器30的变速器外侧箱体56的前方,形成有朝前方突出的筒状部91,其前端形成为大致矩形的箱体开口部92。
在箱体开口部92上,安装有与变速器外侧箱体56内即变速室32内连通的冷却风管道80,将冷却风引入V形皮带式无级变速器30的冷却风通路90使冷却风管道80内与变速室32连通。
并且,覆盖冷却风管道80的车辆外侧部的管道壳体96联接安装在变速器外侧箱体56上,在变速器外侧箱体56的外侧,经由未图示的隔音部件而安装有侧壳体95,侧壳体95同时也覆盖管道壳体96的联接部96a。
另外,在图1~图3中,示出了动力单元5安装有侧壳体95与管道壳体96的左侧面的外观。
在以左曲轴箱体部50La与右单元箱体50R作为壳体的曲轴箱内,曲轴51沿车体宽度方向配置,旋转自如地支承于左右的主轴承57、57上,以从曲轴51朝向车辆前方的方式设置有气缸部52,通过连杆60将在气缸体53的气缸衬管(ライナ)58内往复运动的活塞59与曲轴51的曲轴销51a连结。
在曲轴51的沿左右水平方向延伸的延伸部中,在右延伸部上设置有AC发电机61,在左延伸部上设置有凸轮链驱动链轮62和V形皮带式无级变速器30的驱动皮带轮33。
设置在右单元箱体50R的右侧面上的AC发电机61具有以下结构,碗状的外转子61b经由ACG轮毂61a而固定在突出于右单元箱体50R的中央圆筒部50Ra的曲轴51的端部,在其内周面上在圆周方向上设置有磁铁61c。在磁铁61c的内周侧,缠绕有定子线圈61d的定子61e固定在中央圆筒部50Ra上。
在外转子61b的右侧面上,安装有强制风冷风扇63,其右侧方覆盖有风扇壳体64。设置有与风扇壳体64相连接,并覆盖在气缸部52即气缸体53与气缸盖54周围的冷却护罩65。
在风扇壳体64上,以面对强制风冷风扇63的方式设置有气缸部冷却风入口64a。通过强制风冷风扇63而被从气缸部冷却风入口64a吸入的气缸部冷却风,在冷却护罩65内部,经过气缸部52即气缸体53以及气缸盖54周围,在对气缸部52进行冷却之后,成为暖风,并被从设置在气缸部冷却风入口64a相反侧即冷却护罩65的气缸部52的左下方侧的气缸部冷却风排出口66(参考图4)排出。
在曲轴51的沿左右水平方向延伸的延伸部中,在左延伸部上,设置有驱动皮带轮33。
曲轴51的左端部的驱动皮带轮33由固定侧皮带轮半体33A与可动侧皮带轮半体33B构成。固定侧皮带轮半体33A经由轮毂34而花键配合并固定在曲轴51的左端部,在其右侧,可动侧皮带轮半体33B经由轮毂而轴支承于曲轴51,可动侧皮带轮半体33B能够沿轴向滑动,从而能够靠近或远离固定侧皮带轮半体33A,在两皮带轮半体33A、33B之间,缠绕有V形皮带35。
另外,在驱动皮带轮33的固定侧皮带轮半体33A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冷却风扇93,随驱动皮带轮33的旋转,将冷却风以后述方式吸入变速室32内。
并且,在固定侧皮带轮半体33A的外周上,设置由启动电机69(参考图4)的旋转动力驱动的起动器从动齿轮94。
在可动侧皮带轮半体33B的右侧,在靠近圆环状密封部件36的固定位置上,设置有凸轮板37,设置在其外周端部上的滑块37a滑动自如地与沿轴向形成于可动侧皮带轮半体33B外周端部的凸轮板滑动轮毂部33Ba卡合。
可动侧皮带轮半体33B的凸轮板37侧的侧面朝凸轮板37侧成为锥形,在所形成的锥面内侧,以夹有凸轮板37的方式收容有偏心辊(ドライウエイトロ一ラ)37b。
因此,如果曲轴51的转速增加,则夹在可动侧皮带轮半体33B与凸轮板37之间并与其共同旋转的偏心辊37b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朝离心方向移动,可动侧皮带轮半体33B在偏心辊37b的推压下,朝左侧移动而靠近固定侧皮带轮半体33A,从而使夹在两皮带轮半体33A、33B之间的V形皮带35朝离心方向移动,使缠绕半径增大。
随驱动皮带轮33的缠绕直径的变化,从动轴38(参考图5)侧的从动皮带轮39(参考图10)的缠绕半径相反地变化,从而对传递转速进行无级变速,V形皮带式无级变速器30的结构本身是现有技术,其详细说明省略。
并且,V形皮带式无级变速器30的从动轴38作为齿轮式减速机构31的输入轴,减速机构31的输出轴与后轮6的后轮轴6a一体地结合。
如图5所示,重叠于气缸体53上而被联接的气缸盖54具有以下结构,即,在与覆盖在其上的气缸盖壳体70相配合的接合面54a的内周侧,与活塞59的顶面相对的燃烧室71的顶壁部分大幅度地突出,以彼此相对的方式形成有左右一对的轴承壁72L、72R。
轴承壁72L、72R大幅度地突出于接合面54a,在该左右的轴承壁72L、72R上,设置有由SOHC式阀系统构成的动阀机构73。
由于气缸盖54大幅度地前倾直至接近水平状态,因此左右的轴承壁72L、72R朝前方突出于接合面54a,凸轮轴76旋转自如地沿左右水平方向架设,在气缸盖54的左侧壁与左侧的轴承壁72L之间,形成凸轮链室74。在凸轮轴76的突出于凸轮链室74的左端部上,嵌合安装有从动链轮77。
另一方面,在嵌合安装在曲轴51上的凸轮链驱动链轮62与从动链轮77之间,以贯通与左曲轴箱体部50La、气缸体53和气缸盖54连通设置的凸轮链室74的方式,架设有凸轮链78,曲轴51的旋转被以一半的转速传递至凸轮轴76,从而使动阀机构73驱动。
动阀机构73本身是公知技术,其说明省略。
另外,在气缸盖54上,以从凸轮链室74的相反侧(右侧)朝燃烧室71倾斜的方式嵌插有火花塞79,在火花塞79上,以朝斜前方突出的方式设置有火花塞罩79a。
下面,对在具有以上结构的动力单元5中,用于冷却收容在以左单元箱体50L的变速器内侧箱体部50Lb与变速器外侧箱体56作为壳体而形成的变速室32内的V形皮带式无级变速器30的冷却风的吸入结构进行说明。
通过使冷却风强制性流入变速室32内,对实施例的V形皮带式无级变速器30进行冷却,并且,冷却风的引入结构设置在变速器外侧箱体56的前部。
图5示出了变速器内侧箱体部50Lb的前部与变速器外侧箱体56以及冷却风管道80周围的剖视图,如图5所示,收容有V形皮带式无级变速器30的变速室32的左侧由变速器外侧箱体56覆盖。变速器外侧箱体56的侧壁56b从变速器外侧箱体56与变速器内侧箱体部50Lb的接合面56a向左侧(外侧)膨胀出来。
图10示出了右侧内表面,如图10所示,变速器外侧箱体56具有以下结构,即,在大致长圆状的侧壁56b的周围,包围有周壁56c,以周壁56c的端面作为与变速器内侧箱体部50Lb的接合面56a。另外,图5中的变速器外侧箱体56相当于图10中通过V-V线的部分。
在变速器外侧箱体56前方的周壁56c上,形成有朝前方突出的筒状部91,其前端形成有作为变速室32的冷却风引入口的大致矩形的箱体开口部92。
另一方面,如图6、7所示,冷却风管道80具有与箱体开口部92的嵌合连接部81,在嵌合连接部81通过图8所示的大致矩形的环状密封部件(环状连接部件)83密封嵌合于箱体开口部92而定位。
冷却风管道80由配置在外侧的管道部85、组装在管道部85内侧(车体中心侧)的内壳体部86构成,两者之间形成有管道内冷却风通路90A。
作为管道出口开口的嵌合连接部81在管道部85上形成有朝后方突出并形成为大致矩形的开口。
冷却风管道80,在与变速器外侧箱体56的箱体开口部92相连接的状态下,在从嵌合连接部81朝车辆前方延伸后,其上游侧沿冷却护罩65的侧面向上方弯曲,其后,进一步朝后方弯曲而呈コ形状折返,具有朝向车辆后方的管道入口开口,即冷却风引入口82。
因此,由于冷却风管道80沿气缸部52的冷却护罩65的侧面配置,所以能够抑制冷却风管道80朝车体的侧方、动力单元5上方的突出,增大了冷却风引入口82与后轮6的距离,从而减少了后轮6扬起的灰尘等侵入冷却风引入口82。
另一方面,如图5所示,变速器外侧箱体56的筒状部91指向设置在变速室32内的驱动皮带轮33的固定侧皮带轮半体33A的外侧面上冷却风扇93的侧方,形成有变速室内冷却风通路90B。
因此,能够通过将冷却风引入变速室32内的冷却风扇93侧方的冷却风通路90(90A、90B),将冷却风管道80内与收容有V形皮带式无级变速器30的变速室32连通。
从箱体开口部92引出的变速室内冷却风通路90B,相对于冷却风扇93的旋转中心而位于靠近车辆前方侧的周壁56c侧,在冷却风扇93的左侧方与变速器外侧箱体56的内表面之间,配置有具有与冷却风扇93的旋转中心同心的吸入开口97a的引导板97,被从箱体开口部92吸入变速器外侧箱体56内的冷却风,通过引导板97而被引导吸入至冷却风扇93的旋转中心周围,因此,作为离心风扇的冷却风扇93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另外,如图6、图7所示,冷却风管道80的管道部85的边缘部85a经由密封部件87而嵌合在内壳体部86的周边缘部86a的密封槽86b,通过组装螺栓80a而使其相互固定,从而确保了管道内冷却风通路90A的气密性。
并且,在管道内冷却风通路90A的上游端,即冷却风引入口82上,从管道部85侧朝向内壳体部86的内表面设置有多个肋85b,从而能够防止从冷却风引入口82吸入的冷却风中的异物侵入冷却风管道80内。
另外,图7中的附图标记80b表示用于将冷却风管道80固定在变速器外侧箱体56上的固定螺栓孔。
并且,冷却风管道80的嵌合连接部81,经由环状密封部件83而密封嵌合于变速器外侧箱体56的筒状部91的端部91a上,与箱体开口部92气密地连通。
如图8所示,环状密封部件83具有安装在嵌合连接部81的内周面与筒状部91的端部91a的外周面之间的矩形环状部83a、设置在该矩形环状部83a的四个角部而夹持筒状部91的端部91a的四个角部的夹持部83b,环状密封部件83安装在大致矩形的嵌合连接部81的内周面81a上(参考图6)。
因此,在将冷却风管道80安装在变速器外侧箱体56上时,如图8中的双点划线与阴影部分所示,通过环状密封部件83的夹持部83b,能够容易地对插入嵌合连接部81内的筒状部91的端部91a进行定位,并且,由于通过矩形环状部83a能够使该端部91a气密地内嵌,因此无需使连通的开口缩小,简化了连接结构,使组装更加容易、准确,提高了组装的操作性。
其后,通过固定螺栓孔80b,将冷却风管道80联接在变速器外侧箱体56上而固定,使其彼此密封嵌合,能够容易地实现坚固的安装。
并且,在图4中,附图标记67表示设置在变速器外侧箱体56上的起动器齿轮壳体部。
起动器齿轮68与设置在驱动皮带轮33的固定侧皮带轮半体33A的外周的起动器从动齿轮(参考图5)94啮合,以传递启动电机69的旋转动力。
为了避免与V形皮带35或冷却风通路90(90A、90B)发生干涉,起动器齿轮68与起动器从动齿轮94在其上方啮合。即,起动器齿轮68配置在驱动皮带轮33的上方。
因此,与起动器齿轮68啮合的启动电机69也配置在驱动皮带轮33的上方。
从而,在变速器外侧箱体56中,轴支承并覆盖起动器齿轮68的起动器齿轮壳体部67形成为朝上方膨胀的部分。
因此,如图1至图3所示,在覆盖变速器外侧箱体56的侧壳体95中,在驱动皮带轮33的上方侧形成有膨胀部95a。
即,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动力单元5中,由于经由起动器齿轮68而与驱动皮带轮33结合的启动电机69配置在后轮6与冷却风引入口82之间驱动皮带轮33的上方,因此使启动电机69配置在较高的位置,不易碰到水。
并且,由于朝上方膨胀的侧壳体95的膨胀部95a进一步对覆盖启动电机69与其减速齿轮即起动器齿轮68的变速器外侧箱体56的起动器齿轮壳体部67进行覆盖,因此该侧壳体95的膨胀部95a能够起到防止来自后轮6的灰尘侵入的效果,实现部件配置的有效活用。
并且,如图6、图7所示,在冷却风管道80的内壳体部86的背面86c上,设置有节气门拉索钳(スロツトケ一ブルクランパ)88的基端部安装部86d。
如图5所示,冷却风管道80相对于冷却护罩65隔开规定距离而设置,节气门拉索钳88位于冷却风管道80与冷却护罩65之间的空间,由此,保持节气门拉索(スロツトケ一ブル)29。
即,如图2所示,节气门拉索29的前端侧在车体前方固定在车体框架4上。并且,节气门拉索29的后端侧固定在能够相对于车体框架4摆动的动力单元5上的节气门本体28上。因此,为了减轻了节气门操作的阻力,需要保持节气门拉索29具有适当的挠度。
因此,通过在冷却风管道80的背面86c上设置节气门拉索钳88的基端部安装部86d,如图所示,能够确保节气门拉索29在冷却护罩65侧方的空间89(参考图5)与其前方的车体框架4之间相对于动力单元5的摆动的挠度,从而能够适当地进行布线。
并且,如图1至图3所示,在冷却风管道80的朝前方延伸的部分中,车辆外侧部由管道壳体96覆盖,冷却风引入口82侧的上游部朝上方延伸出管道壳体96,并指向车辆后方,冷却风引入口82朝后方以及外侧方开口。
因此,能够通过管道壳体96对冷却风管道80进行保护,并且能够确保管道壳体96未覆盖的冷却风引入口82周围的通风良好,防止内燃机2的热量侵入冷却风引入口82内。
如图9所示,管道壳体96由形状与变速器外侧箱体56的前端侧外表面的形状相对应的后部96b、朝前方突出的突出部96c构成,后部96b的联接部96a联接在变速器外侧箱体56上。
如上所述,突出部96c位于覆盖变速器外侧箱体56的筒状部91与冷却风管道80的下游侧以及嵌合连接部81的位置。(参考图4)
因此,管道壳体96不仅能够保护冷却风管道80,还能够通过覆盖嵌合连接部81,从而能够整合动力单元5前部的形态、外观,提高外观的美感。
如图4所示,在动力单元5的上部,配置有空气滤清器箱体26,其吸入口26a在空气滤清器箱体26的前端侧开口。
从吸入口26a吸入的气体,从空气滤清器箱体26内的未图示的过滤元件通过而被净化,经由未图示的吸气管而被送往节气门本体28。
呈コ形状延伸的冷却风管道80,朝向车辆前方的前侧壁80c朝后上方倾斜,从冷却护罩65的下部横跨至上部而倾斜配置。并且,冷却风管道80的上侧壁80d指向配置在动力单元5上部的空气滤清器箱体26的朝向前方的吸入口26a。
因此,通过冷却风管道80的前侧壁80c,能够遮挡由前轮7扬起的泥水等,从而能够将空气滤清器箱体26的吸入口26a朝前方设置。从而使吸入口26a远离后轮6,从而能够扩大吸入口26a。
并且,由于空气滤清器箱体26设置在动力单元5的上部,因此增大了过滤容量,由于冷却风管道80的上侧壁80d指向吸入口26a,因此提高了吸气性能,从而提高了内燃机的效率。
并且,由于在车体侧面视时冷却风管道80的冷却风引入口82的开口边缘部82a与空气滤清器箱体26的吸入口26a的边缘部26b上下靠近排列配置,因此能够使防尘对象集中在一处,从而在用于防止灰尘侵入的后挡泥板20、内挡泥板19、各车体壳体等部件的配置方面,减少了对车辆的车体结构的限制,提高了外观等的设计性。
在以上实施例中,曲轴51旋转且冷却风扇93旋转,则冷却风被强制性吸入,来自冷却风引入口82的冷却风从管道内冷却风通路90A、作为管道出口开口的嵌合连接部81、箱体开口部92中通过,并经由筒状部91而进入变速器外侧箱体56内。
如图5、图10所示,进入变速器外侧箱体56内的冷却风,在变速室内冷却风通路90B内,被从引导板97的吸入开口97a吸入冷却风扇93侧方的旋转中心周围,通过冷却风扇93而被送入变速室32内。
被送入变速室32内的冷却风,对驱动皮带轮33、V形皮带轮35以及安装在从动轴38上的从动皮带轮39(参考图10)进行冷却,在变速室32内朝后方流动,并且,通过后部的从动皮带轮39的旋转(图10中,箭头R方向)而被扬起至变速室32的上方,经立设在变速器外侧箱体56内表面(变速室32的左侧内表面)上的引导肋56d(参考图10)的引导,通过设置在变速器外侧箱体56左侧中央部(变速室32的左侧中央部)并且其下游端在变速器外侧箱体56下部朝外部开口的冷却风排出孔98,而被排出至变速室32外,即动力单元5外。
并且,如图10所示,在变速器外侧箱体56的后端侧,即从动皮带轮39周围也设有两个冷却风排出口99,能够促进已实现冷却功能而被加热的冷却风的排出。
另外,通过覆盖变速器外侧箱体56外侧的侧壳体95,隔有空隙而覆盖冷却风排出口99,因此能够防止来自外部的异物侵入变速室30内。
如图11所示,动力单元5的底部具有以下结构,即,主支架支承轴101水平地指向车体宽度方向,贯穿分别设置在左单元箱体50L与右单元箱体50R上的主支架安装左轮毂部100L、主支架安装右轮毂部100R,主支架48摆动自如地轴支承于主支架安装左轮毂部100L、主支架安装右轮毂部100R之间。
而且,如图1、2所示,主支架48在非使用时,通过未图示的弹簧装置,而被拉拽至后方上部,进而停止。
主支架支承轴101,在其一端具有防脱凸缘101a,在另一端具有防脱销孔101b,通过安装防脱销102,能够防止从主支架安装左轮毂部100L、主支架安装右轮毂部100R上脱落。
在本实施例的动力单元5中,由于将主支架支承轴101设置在相对靠后方的位置,为了从下方保护位于动力单元5的底部前方即由左曲轴箱体部50La与右单元箱体50R形成的曲轴箱体的下部的油盘部110,设置有被称为滑板的保护板104。
即,通过主支架48与保护板104来保护动力单元5的底部。
设置在保护板104的左侧后端的左定位孔105L,夹在主支架安装左轮毂部100L与防脱凸缘101a之间,并使主支架支承轴101穿过,设置在右侧后端的右定位孔105R,夹在主支架安装右轮毂部100R与防脱销102之间,并使主支架支承轴101穿过,从而使保护板104定位。
而且,在左侧前方,通过两个安装螺栓106L而联接于左单元箱体50L,在右侧前方,通过一个安装螺栓106R而联接于右单元箱体50R。
并且,如图11所示(也可参考图2、图4),在左单元箱体50L的底部,安装有用于保持后轮6用的后轮制动管6b的制动管钳108,通过两个钳部108a来保持后轮制动管6b。
而且,在制动管钳108上,在两个钳部108a之间,配置有朝车体外侧(左侧)延伸的垫片部108b。
如图11所示(也可参考图4),垫片部108b以面对在变速器外侧箱体56的下方开口的冷却风排出孔98的开口部98a的下方的方式配置。从而能够防止来自路面等下方的异物侵入冷却风排出孔98内。
以上,已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不脱离本发明主要思想的各种实施例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V形皮带式无级变速器的冷却风引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车辆(1)的后轮(6)的侧方配置有V形皮带式无级变速器(30)的动力单元(5)中,
由冷却护罩(65)覆盖的内燃机(2)的气缸部(52)从安装有所述V形皮带式无级变速器(30)的驱动皮带轮(33)的曲轴(51)朝向车辆前方设置,
将冷却风引入设置在所述驱动皮带轮(33)的外侧面上的冷却风扇(93)侧方的冷却风通路(90),与收容所述V形皮带式无级变速器(30)的变速室(32)连接并与朝车辆前方延伸设置的冷却风管道(80)内连通而形成,
所述冷却风管道(80)的上游侧,在沿所述冷却护罩(65)的侧面朝上方弯曲后,朝后方弯曲而呈コ形状折返,具有朝向车辆后方的冷却风引入口(82),
所述冷却风管道(80)的车辆外侧部由管道壳体(96)覆盖,所述冷却风引入口(82)侧的上游部延伸至所述管道壳体(96)的上方并指向车辆后方,所述冷却风引入口(82)在后方以及外侧方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形皮带式无级变速器的冷却风引入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动力单元(5)中,与所述驱动皮带轮(33)齿轮结合的启动电机(69),配置在所述后轮(6)与所述冷却风引入口(82)之间所述驱动皮带轮(33)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V形皮带式无级变速器的冷却风引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风管道(80)与所述冷却护罩(65)隔有规定距离而配置,在所述冷却风管道(80)与所述冷却护罩(65)之间,保持有节气门拉索(29)。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V形皮带式无级变速器的冷却风引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风管道(80)的朝向车辆前方的前侧壁(80c)朝向斜后上方,以从所述冷却护罩(65)的下部横跨至上部的方式倾斜配置,所述冷却风管道(80)的上侧壁(80d)指向配置在所述动力单元(5)上部的空气滤清器箱体(26)的朝向前方的吸入口(26a)。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V形皮带式无级变速器的冷却风引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风管道(80)的朝向车辆前方的前侧壁(80c)朝向斜后上方,以从所述冷却护罩(65)的下部横跨至上部的方式倾斜配置,所述冷却风管道(80)的上侧壁(80d)指向配置在所述动力单元(5)上部的空气滤清器箱体(26)的朝向前方的吸入口(26a)。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V形皮带式无级变速器的冷却风引入结构,其特征在于,
从车体侧方看,所述冷却风管道(80)的所述冷却风引入口(82)的开口边缘部(82a)与所述空气滤清器箱体(26)的吸入口(26a)的边缘部(26b)以上下靠近的方式排列而配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V形皮带式无级变速器的冷却风引入结构,其特征在于,
从车体侧方看,所述冷却风管道(80)的所述冷却风引入口(82)的开口边缘部(82a)与所述空气滤清器箱体(26)的吸入口(26a)的边缘部(26b)以上下靠近的方式排列而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V形皮带式无级变速器的冷却风引入结构,其特征在于,
构成所述变速室(32)的外侧壳体并覆盖所述冷却风扇(93)的变速器外侧箱体(56),在所述驱动皮带轮(33)的车辆前方侧具有箱体开口部(92),所述冷却风管道(80)具有与所述箱体开口部(92)嵌合的嵌合连接部(81),所述冷却风管道(80)在所述嵌合连接部(81)经由环状连接部件(83)密封嵌合于所述箱体开口部(92)而定位。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V形皮带式无级变速器的冷却风引入结构,其特征在于,
构成所述变速室(32)的外侧壳体并覆盖所述冷却风扇(93)的变速器外侧箱体(56),在所述驱动皮带轮(33)的车辆前方侧具有箱体开口部(92),所述冷却风管道(80)具有与所述箱体开口部(92)嵌合的嵌合连接部(81),所述冷却风管道(80)在所述嵌合连接部(81)经由环状连接部件(83)密封嵌合于所述箱体开口部(92)而定位。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0-291486 | 2010-12-28 | ||
JP2010291486A JP5352575B2 (ja) | 2010-12-28 | 2010-12-28 | Vベルト式無段変速機の冷却風取り入れ構造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530149A CN102530149A (zh) | 2012-07-04 |
CN102530149B true CN102530149B (zh) | 2014-07-09 |
Family
ID=463384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442357.1A Active CN102530149B (zh) | 2010-12-28 | 2011-12-26 | V形皮带式无级变速器的冷却风引入结构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5352575B2 (zh) |
CN (1) | CN10253014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488759B (zh) * | 2012-07-31 | 2015-06-21 | Kwang Yang Motor Co | Stepless speed change device |
CN103573994B (zh) * | 2012-08-09 | 2017-02-08 |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无段变速装置 |
JP6331815B2 (ja) * | 2014-07-22 | 2018-05-30 | スズキ株式会社 | 無段変速機の冷却構造 |
JP6078111B2 (ja) * | 2015-06-24 | 2017-02-08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り型車両 |
JP6271488B2 (ja) * | 2015-09-30 | 2018-01-31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型車両 |
DE112018007187T5 (de) * | 2018-03-29 | 2020-12-10 | Honda Motor Co., Ltd. | Elektrisches Fahrzeug vom Grätschsitztyp |
JP2020069577A (ja) * | 2018-10-31 | 2020-05-07 |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 産業用ロボット |
JP6951390B2 (ja) * | 2019-09-06 | 2021-10-20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変速機構 |
JP7216128B2 (ja) * | 2021-02-16 | 2023-01-31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吸気構造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44746A (zh) * | 2007-02-13 | 2008-08-20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动力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9195018U (ja) * | 1983-06-14 | 1984-12-25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伝動系の冷却装置 |
JP3879421B2 (ja) * | 2001-03-22 | 2007-02-14 | スズキ株式会社 | 鞍乗型4輪車 |
CN100580243C (zh) * | 2004-03-30 | 2010-01-13 |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 鞍乘型车辆 |
JP4415257B2 (ja) * | 2004-07-29 | 2010-02-17 | スズキ株式会社 | エンジンの吸気構造 |
JP2007062715A (ja) * | 2005-08-01 | 2007-03-15 | Yamaha Motor Co Ltd | 鞍乗型車両 |
CN100486861C (zh) * | 2005-08-01 | 2009-05-13 |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 跨乘式车辆 |
JP2008260502A (ja) * | 2006-06-09 | 2008-10-30 | Yamaha Motor Co Ltd | 自動二輪車 |
JP2008201230A (ja) * | 2007-02-19 | 2008-09-04 | Yamaha Motor Co Ltd | 鞍乗型車両 |
JP4887349B2 (ja) * | 2008-11-28 | 2012-02-29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り型車両 |
-
2010
- 2010-12-28 JP JP2010291486A patent/JP5352575B2/ja active Active
-
2011
- 2011-12-26 CN CN201110442357.1A patent/CN10253014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44746A (zh) * | 2007-02-13 | 2008-08-20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动力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JP昭63-17695Y2 1988.05.19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5352575B2 (ja) | 2013-11-27 |
JP2012136200A (ja) | 2012-07-19 |
CN102530149A (zh) | 2012-07-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530149B (zh) | V形皮带式无级变速器的冷却风引入结构 | |
CN100526107C (zh) | 混合型两轮车的防音结构 | |
US9303603B2 (en) | Air intake structure for vehicle | |
CN1755075B (zh) | 发动机的冷却结构 | |
CN100354157C (zh) | 电动车辆用显示装置 | |
CN100554075C (zh) | 摩托车 | |
US7975792B2 (en) | Straddle type vehicle | |
CN104428514A (zh) | 发动机的增压器安装构造 | |
CN102700658A (zh) | 骑乘式车辆 | |
JP5715844B2 (ja) |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内燃機関下部の保護構造 | |
CN101509546B (zh) | 带式无级变速器的冷却结构 | |
CN101746475B (zh) | 跨骑型车辆 | |
US7985271B2 (en) | Engine unit and straddle-type vehicle | |
CN105934608A (zh) | 变速器的传感器安装部构造 | |
CN108698664A (zh) | 三轮跨骑座椅式车辆 | |
CN103216301B (zh) | 内燃机及具备其的骑乘型车辆 | |
JP2018053757A (ja) | 車載内燃機関のオイルフィルター取付け構造 | |
JP6583368B2 (ja) | 車両用パワートレインユニット | |
CN203921049U (zh) | 车辆的车速检测结构 | |
CN203254962U (zh) | 用于摩托车的动力传动装置 | |
CN100418837C (zh) | 二轮机动车 | |
CN100595456C (zh) | 车辆用无级变速器的冷却构造 | |
CN104514618A (zh) | 小型车辆的吸气装置 | |
JP2006152963A (ja) | エアクリーナ | |
JP2012052601A (ja) | Vベルト式無段変速機の冷却風取り入れ構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