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29094A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629094A CN102629094A CN2012100230521A CN201210023052A CN102629094A CN 102629094 A CN102629094 A CN 102629094A CN 2012100230521 A CN2012100230521 A CN 2012100230521A CN 201210023052 A CN201210023052 A CN 201210023052A CN 102629094 A CN102629094 A CN 10262909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nsfer printing
- remaining toner
- image
- printing remaining
- ton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0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 G03G15/16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with means for handling the intermediate support, e.g. heating, cleaning, coating with a transfer agen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既能抑制转印残留调色剂在图像载体上的融着,又能延长图像载体的寿命并抑制电力消耗。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将由驱动部驱动旋转的图像载体上的调色剂像在转印位置向被转印体转印之后,由定影装置将调色剂像热定影,包括设置在图像载体的旋转路径上以去除转印残留调色剂的清扫部。在该图像形成装置中,获取反映图像载体上的转印残留调色剂在转印位置至清扫部的清扫位置为止的区间内的浓度分布状态的信息,根据获取的分布信息,判断在转印残留调色剂分布区域内至少包含其后端部的区域的转印残留调色剂浓度是否超过了转印残留调色剂发生融着的推定阈值浓度(S503),在未超过的情况下(S503:YES),当一个图像形成任务结束时,一旦附着有转印残留调色剂的区域的后端部移动至所述区间内的规定位置,就使驱动部停止。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定影装置的打印机、复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特别涉及防止由于定影装置产生的热导致转印残留调色剂融着在图像载体上的技术。
背景技术
在打印机、复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中,在感光体(例如感光鼓)上形成静电潜像后,使调色剂附着在上面形成调色剂像,并将该调色剂像直接转印在记录纸上,或一次转印在中间转印体(例如中间转印带)上之后,二次转印在记录纸上。
然而,在调色剂像被转印后,还有部分调色剂会作为转印残留调色剂残留在感光体、中间转印体上。若不处理该转印残留调色剂,则转印残留调色剂将受到定影装置产生的热而熔化,并融着在感光体、中间转印体的表面。如果该融着部分附着在感光体或中间转印体上,则新形成图像的调色剂像将不能在该融着部分附着或转印,容易发生图像损失等图像缺陷。
因此,在感光体、中间转印体等图像载体的转动路径上设有用以去除转印残留调色剂的清洁板,构成当一个图像形成任务结束后图像载体上的转印残留调色剂被清洁板去除的结构。
另外,作为防止因定影装置产生的热而使调色剂融着在中间转印体(中间转印带)上的技术,专利文献1公开了在中间转印体内部设置冷却风扇以冷却中间转印体的技术;专利文献2公开了通过在装置内部设置排气扇、冷却风扇,或使用热管构成架设有中间转印体的辊部件,以冷却中间转印体的技术。
由此,可抑制由于定影装置产生的热而引起的中间转印体的温度上升,能够有效地防止转印残留调色剂融着在中间转印体上。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3150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296755号公报
然而,上述现有技术中,为去除转印残留调色剂,必须将转印残留调色剂移动至可由清洁板清扫的位置,在图像形成任务已结束的情况下也需要使图像载体转动规定时间,因此相应地,因接触清洁板而造成的图像载体的磨损也进一步进行,产生难以延长图像载体寿命的问题。
另外,在使用冷却风扇或排气扇等冷却图像载体的情况下,不仅会因其运转而产生噪音,还会产生耗电量增加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能够抑制因定影装置产生的热而引起的转印残留调色剂在图像载体上的融着,又能够延长图像载体的寿命并抑制电力消耗。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为,将由驱动部驱动转动的图像载体上的调色剂像在转印位置向被转印体转印之后,由定影装置将调色剂像热定影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清扫部,其设置在图像载体的转动路径上以去除所述图像载体上残留的转印残留调色剂;获取部,其获取反映在所述图像载体上转印残留调色剂自所述转印位置至所述清扫部的清扫位置面前的区间内的浓度分布状态的信息;判断部,其根据获取的分布信息,判断在转印残留调色剂分布区域内至少包含后端部的区域的转印残留调色剂浓度是否超过了转印残留调色剂发生融着的推定阈值浓度;控制部,在所述转印残留调色剂浓度未超过所述推定阈值浓度的情况下,当一个图像形成任务结束时,图像载体的附着有转印残留调色剂的区域的后端部一旦移动至所述区间内的规定位置,就使所述驱动部停止,在所述转印残留调色剂浓度超过所述推定阈值浓度的情况下,当一个图像形成任务结束时,在由所述清扫部去除所述后端部的转印残留调色剂之后,使所述驱动部停止。
所述规定位置可以是将所述后端部移动至该位置时,所述区间内分布的转印残留调色剂浓度均不超过所述推定阈值浓度的位置。
另外,设定所述推定阈值浓度在所述区间内,随着远离所述定影装置而增大。所述判断部可以通过比较所述区间内分布的各转印残留调色剂浓度与该分布位置上的所述推定阈值浓度,进行所述判断。
另外,所述分布信息为关于将所述区间内分布的所述转印残留调色剂形成图像的图像在所述图像载体的转动方向上的图像浓度的信息,而所述判断部具有根据有关所述图像浓度的信息计算出转印后的转印残留调色剂浓度的计算部。并且,所述图像载体可以是中间转印带。
通过具备所述结构,图像载体上自转印位置至清扫位置为止的区间内的转印残留调色剂分布区域中,至少包含其后端部的区域的转印残留调色剂浓度未达到转印残留调色剂发生融着的推定阈值浓度,发生融着的风险较小时,在后端部移动至清扫位置之前,将停止图像载体的旋转驱动,因此可相应缩短图像载体的旋转驱动距离。
其结果是,既能够抑制转印残留调色剂在图像载体上的融着,又能够实现图像载体寿命的延长。另外,由于可以不使用冷却风扇或排气扇等冷却装置而实现抑制转印残留调色剂在图像载体上的融着,因此相比使用冷却装置的情况,能够抑制电力消耗。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打印机1的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控制部60的结构与作为控制部60的控制对象的主要结构部分之间关系的图。
图3是表示由转印带停止位置确定部608确定中间转印带11停止位置的流程的示意图。
图4是由控制部60进行的转印带停止位置控制处理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5是由控制部60进行的图像形成任务结束后的转印带停止位置确定处理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6是将副扫描方向上各个规定像素区间内的转印残留调色剂中最后端部分根据图5所示的流程图,向非清扫区间的下游一侧每次移动ΔX的长度时,副扫描方向上各个规定像素区间内的转印残留调色剂在非清扫区间的位置,以及各个转印残留调色剂在该位置的调色剂浓度与该区间内推定阈值浓度之间关系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7是对于转印残留调色剂的调色剂浓度图案不同于图6的转印残留调色剂,将副扫描方向上的各个规定像素区间的转印残留调色剂中最后端部分根据图5所示的流程图,向非清扫区间的下游侧每次移动长度ΔX时,副扫描方向上各个规定像素区间内的转印残留调色剂在非清扫区间的位置,以及各个转印残留调色剂在该位置的调色剂浓度与该区间内推定阈值浓度之间关系的示意图。
图8是对于转印残留调色剂的调色剂浓度图案不同于图6、图7的转印残留调色剂,将副扫描方向上的各个规定像素区间的转印残留调色剂中最后端部分根据图5所示的流程图,向非清扫区间的下游侧每次移动ΔX的长度时,副扫描方向上各个规定像素区间内的转印残留调色剂在非清扫区间的位置,以及各个转印残留调色剂在该位置的调色剂浓度与该区间内推定阈值浓度之间关系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打印机
3 图像处理部
3Y~3K 成像部
4 供纸部
5 定影装置
6 操作面板
7 扫描仪
8 驱动电机
10 曝光部
11 中间转印带
12 驱动辊
13 从动辊
14、35Y 清洁板
31Y 感光鼓
32Y 带电器
33Y 显影器
34Y 一次转印辊
41 供纸盒
42 卷送辊
43 输送路径
44 定时辊
45 二次转印辊
46 二次转印位置
60 控制部
71 排出辊
72 排纸盒
601 CPU
602 通讯I/F部
603 ROM
604 RAM
605 图像数据存储部
606 推定融着阈值存储部
607 转印残留调色剂量分布计算部
608 转印带停止位置确定部
609 转印带停止位置存储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以下,以本发明应用于串联式彩色数字打印机(以下简称“打印机”)的情况为例说明本发明的一种图像形成装置的实施方式。
打印机的结构
首先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的结构。图1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结构的图。如该图所示,该打印机1具备图像处理部3、供纸部4、定影装置5、控制部60。
打印机1连接至网络(例如LAN),从外部的终端装置(未图示)或未图示的操作面板接收打印指令后,根据此指令形成黄色、品红色、青色以及黑色各色的调色剂像,通过将其多层转印形成全彩色图像,从而实行向记录纸上的印刷处理。
以下将黄色、品红色、青色、黑色各个再现色用Y、M、C、K表示,并在与各个再现色相关的结构部件的附图标记后,作为添加的符号附加上Y、M、C、K。
图像处理部3具备成像部3Y、3M、3C、3K、曝光部10、中间转印带11、二次转印辊45等。成像部3Y、3M、3C、3K的结构均相同,因此以下主要说明成像部3Y的结构。
成像部3Y具备感光鼓31Y、配置在其周围的带电器32Y、显影器33Y、一次转印辊34Y、以及清洁板35Y等,该清洁板35Y与感光鼓31Y抵接,在调色剂像向中间转印带11一次转印后清扫并去除感光鼓上残留的转印残留调色剂,成像部3Y在感光鼓31Y上形成Y色的调色剂像。显影器33Y与感光鼓31Y相对设置,向感光鼓31Y输送带电调色剂。
中间转印带11为环状的转印带,架设在驱动辊12和从动辊13上而向箭头C方向被驱动转动。控制部60通过控制旋转驱动驱动辊12的驱动电机(以下图2中的驱动电机30),来控制中间转印带11的转动,当一个图像形成任务结束时,控制中间转印带11停止在由后述的“图像形成任务结束后的转印带停止位置确定处理”确定的位置。
从动辊13的附近设置有与中间转印带11抵接的清洁板14,用以清扫并去除调色剂像被二次转印至记录纸后残留在中间转印带11上的转印残留调色剂。
曝光部10具备激光二极管等发光元件,根据来自控制部60的驱动信号发出激光L,以形成Y~K等各颜色的图像,并曝光扫描成像部3Y、3M、3C、3K的各个感光鼓。
通过此曝光扫描,因带电器32Y而带电的感光鼓31Y上形成静电潜像。成像部3Y、3M、3C、3K的各个感光鼓上也同样地形成静电潜像。各感光鼓上形成的静电潜像由成像部3Y、3M、3C、3K的各个显影器显影,在各个感光鼓上形成对应颜色的调色剂像。
被形成的调色剂像由成像部3Y、3M、3C、3K各自的一次转印辊(图1中,只对成像部3Y的一次转印辊标注符号34Y,而省略了其他成像部的一次转印辊的符号),错开时间依次进行一次转印,以使调色剂像在中间转印带11上的同一位置重合,之后,中间转印带11上的调色剂像由二次转印辊45产生的静电力的作用,一并二次转印到记录纸上。
在记录纸上二次转印调色剂像后,记录纸被输送至定影装置5,在记录纸上的调色剂像(未定影图像)在定影装置5被加热、加压而被热定影后,由排出辊71排出至排纸盒72。
供纸部4具备:收纳记录纸(用图1中的符号S表示)的供纸盒41、将供纸盒41内的记录纸向输送路径43上一张一张地送出的卷送辊42、控制将送出的记录纸送至二次转印位置46的时机的定时辊44等。供纸盒的数量不限于一个,也可以为多个。
作为记录纸,可使用大小、厚度不同的纸张(普通纸、厚纸),或OHP等胶膜。有多个供纸盒的情况下,也可以将不同大小、厚度、材质的记录纸收纳在多个供纸盒内。
卷送辊42、定时辊44等各个辊以输送电机(未图示)作为动力源,经过齿轮、皮带等动力传递机构(未图示)被驱动旋转。作为此输送电机,可使用能够高精度地控制旋转速度的步进电机。
记录纸配合中间转印带11上调色剂像的移动时机,自供纸部4输送至二次转印位置46,并由二次转印辊45将中间转印带11上的调色剂像一并二次转印至记录纸。
定影装置5由加热辊、加压辊等构成,被设置在二次转印位置46附近,将二次转印至记录纸的调色剂像热定影。
控制部的结构
图2为控制部60的结构与作为控制部60的控制对象的主要构成部分之间关系的图。控制部60为所谓计算机,如该图所示,具备CPU601、通讯接口(I/F)部602、ROM603、RAM604、图像数据存储部605、推定融着阈值存储部606、转印残留调色剂浓度分布计算部607、转印带停止位置确定部608、转印带停止位置存储部609等。
通讯I/F部602为连接至LAN卡、LAN板等网络上的接口。ROM603内存储有控制图像处理部3、供纸部4、定影装置5、操作面板6、扫描仪7、驱动电机30的程序、进行后述的转印带停止位置控制处理的程序等。
RAM604被用作运行程序时CPU601的工作区。
图像数据存储部605存储通过通讯I/F部602或扫描仪7输入的图像形成用的图像数据。CPU601通过运行存储于ROM603内的各种程序控制图像处理部3、供纸部4、定影装置5、操作面板6、扫描仪7、驱动电机30等,并且进行后述的转印带停止位置控制处理。
推定融着阈值存储部606存储自二次转印位置46至清洁板14的转印残留调色剂清扫位置面前的区间(以下称“非清扫区间”)内,转印残留调色剂的推定阈值浓度。在此“清扫位置”指完成由清洁板14进行的转印残留调色剂的清扫的位置。另外,“推定阈值浓度”指转印残留调色剂浓度的推定值,当中间转印带11上转印残留调色剂的调色剂浓度高于该推定值时,当该转印残留调色剂被放置在非清扫区间不处理,由于定影装置5产生的热而造成的该转印残留调色剂融着在中间转印带11上的调色剂融着量将超过能够由清洁板14去除的容许量,因而在清扫后,融着的调色剂仍有较大可能残留在中间转印带11上。推定阈值浓度随非清扫区间内的位置而不同。
这是因为温度越高,则转印残留调色剂中发生融着的调色剂比例将升高,而推定阈值浓度的值将相应减小。本实施方式中,定影装置5设置在二次转印装置46附近,因此随着远离二次转印位置46(接近清扫位置),推定阈值浓度的数值将增大。另外,推定阈值浓度的数值的变化趋势根据定影装置设置位置而不同。
推定融着阈值存储部606存储非清扫区间内任意位置上的推定阈值浓度。具体而言,推定融着阈值存储部606存储表示非清扫区间内各位置与该位置上推定阈值浓度之间关系的关系式。
另外,推定融着阈值存储部606也可以存储将非清扫区间每隔规定间隔分割(例如分割为20部分)时,表示被分割的各个区间与该区间内的推定阈值浓度的对应关系的表格,以代替所述关系式。
另外,可以在例如打印机1中预先使调色剂残留在非清扫区间内的中间转印带11上多个不同位置后,保持定影装置5运转规定时间(例如2小时)后使用清洁板14进行清扫的情况下,观察在各个位置是否会有融着调色剂残留。对于各个位置改变预先残留的调色剂浓度,重复进行此试验,求出各个位置不会发生融着调色剂残留(或残留量为微量)的调色剂浓度的最大值作为推定阈值浓度,计算出各个观察位置与该位置上推定阈值浓度的对应关系,从而得到所述关系式。另外通过进行同样的试验,可以制作所述表格。
转印残留调色剂浓度分布计算部607分别计算每个相当于规定数量的像素宽度的区间(以下称“规定像素区间”)内,通过通讯I/F部602或扫描仪7输入的图像数据的扫描方向(垂直于中间转印带11输送方向的方向)上的总像素数(在此以Y、M、C、K各色在图像数据扫描方向上的像素数之和为总像素数)在副扫描方向(中间转印带11的输送方向)上的分布,从而求出各个规定像素区间内调色剂浓度(g/m2)的预测值,并通过将此预测值乘以预先由试验确定的残留调色剂比率,计算出针对各个图像数据的副扫描方向上各个规定像素区间内转印残留调色剂的调色剂浓度的预测值。
在此,残留调色剂比率由以下算式得出。
(残留调色剂比率)=1-(调色剂像的一次转印比率)×(调色剂像的二次转印比率)
因此,通过预先由试验求出打印机1的“调色剂像的一次转印比率”以及“调色剂像的二次转印比率”,可以计算出残留调色剂比率。例如,若设一次转印比率为0.95,二次转印比率为0.90,则根据所述算式,残留调色剂比率为0.145。
转印带停止位置确定部608根据由转印残留调色剂浓度分布计算部607计算出的各个规定像素区间内转印残留调色剂的调色剂浓度与推定融着阈值存储部606所存储的非清扫区间内任意位置上的推定阈值浓度,确定当一个图像形成任务结束时中间转印带11的停止位置。
具体而言,采用以下方式确定。转印带停止位置确定部608从转印残留调色剂浓度分布计算部607取得在一个图像形成任务中将最后页的调色剂像转印至记录纸上时,中间转印带11上非清扫区间的各个规定像素区间内残留的转印残留调色剂的调色剂浓度的计算结果,作为非清扫区间内转印残留调色剂的调色剂浓度的分布信息。
随后,转印带停止位置确定部608在后述的转印带停止位置控制处理中,判断是否存在一个位置,在该位置,在非清扫区间内清扫前残留的各个规定像素区间内的转印残留调色剂之中,最后端部分的转印残留调色剂达到清扫位置之前,除清扫位置外的非清扫区间内残留的各个规定像素区间内的转印残留调色剂的调色剂浓度均小于该残留位置对应的推定阈值浓度。
进一步地,在存在该位置时,转印带停止位置确定部608将该位置确定为所述最后端部分的转印残留调色剂的停止位置,不存在该位置时,转印带停止位置确定部608将清扫位置确定为所述最后端部分的转印残留调色剂的停止位置。
图3为由转印带停止位置确定部608进行所述处理的流程的示意图。该图的纵轴(Y坐标)表示转印残留调色剂浓度,横轴(X坐标)表示非清扫区间内的位置(X0表示“二次转印位置46”,Xm表示“清扫位置”)。如该图所示,非清扫区间中残留有符号301所代表的对应一页图像数据的转印残留调色剂,且此转印残留调色剂由符号3011~3014所代表的四处规定像素区间的转印残留调色剂组成。
该图中的符号302表示根据推定融着阈值存储部606所存储的关系式作出的曲线,反映非清扫区间内各个位置上的推定阈值浓度。而在将转印残留调色剂301依次向白色箭头方向(向清扫位置Xm的方向)移动(使各个规定像素区间的X坐标的值每次增加ΔX)的情况下,当最后端部分(规定像素区间3014)的X坐标达到Xp(X0<Xp<Xm)时,各个规定像素区间内的转印残留调色剂的调色剂浓度均小于与该移动位置对应的推定阈值浓度。
转印带停止位置确定部608在转印残留调色剂301的最后端部分达到Xp面前的各个移动位置上,对取得的分布信息所反映的各个规定像素区间内转印残留调色剂的调色剂浓度,与该转印残留调色剂的移动位置对应的推定阈值浓度进行比较,并重复判断是否所有转印残留调色剂的调色剂浓度均已小于对应的推定阈值浓度,将所有转印残留调色剂的调色剂浓度均将小于对应的推定阈值浓度的位置Xp确定为转印残留调色剂302的最后端部分(规定像素区间3014)的停止位置。
在此回到图2的说明。转印带停止位置存储部609可存储由转印带停止位置确定部608确定的停止位置。操作面板6由液晶显示屏、在液晶显示屏上层积形成的触摸屏以及输入各种指令的操作按钮等构成,通过触摸屏及操作按钮等的操作接收用户的各种指令输入。液晶显示屏上显示印刷设置画面等操作画面及印刷结果等各种显示的信息。
扫描仪7读取图像,形成图像数据并输出至控制部60。驱动电机30驱动驱动辊12旋转,使中间转印带11转动,并输送中间转印带11上的转印残留调色剂。
转印带停止位置控制处理
图4为由控制部60进行的转印带停止位置控制处理的操作的流程图。控制部60通过操作部6或通讯I/F部602,从用户接收图像形成任务的开始指令输入后,开始图像形成任务(步骤S401)。图像数据存储部605所存储的与该图像形成任务相关的图像数据中,基于最后页的图像数据的图像经过二次转印位置46时,对于未到达清洁板14的清扫位置的图像的图像数据(在此,认为最后3页的图像数据属于该图像数据),计算出副扫描方向上各个规定像素区间内转印残留调色剂的调色剂浓度,并取得此计算结果作为非清扫区间内转印残留调色剂的调色剂浓度的分布信息(步骤S402),进行后述的“图像形成任务结束后的转印带停止位置确定处理”(步骤S403)。
此后控制部60在图像形成任务结束后(步骤S404:YES),控制驱动电机30的驱动,使各个规定像素区间内的转印残留调色剂中最后端部分的转印残留调色剂移动并停止在由步骤S403的处理确定的停止位置(步骤S405)。
在此,各个规定像素区间内的转印残留调色剂中最后端部分的停止位置可通过以下方式由控制部60控制。控制部60能够测定从感光鼓的曝光扫描结束时开始经过的时间,将曝光位置到一次转印位置的距离除以感光鼓的旋转线速度,计算出感光鼓上形成的调色剂像的最后端部分被一次转印至中间转印带11上的转印时刻,将从该转印时刻开始经过的时间乘以中间转印带11的移动速度求出调色剂像最后端部分自一次转印位置的移动距离,将该移动距离作为各个规定像素区间内的转印残留调色剂中最后端部分自一次转印位置的移动距离,控制该最后端部分的停止位置。
形成彩色图像时,对各种颜色的感光鼓分别计算出调色剂像的最后端部分被一次转印至中间转印带11的转印时刻,并采用其中在中间转印带11的运行方向上被转印在最下游侧位置的部分的调色剂色所使用的感光鼓(在此为成像部3K的感光鼓)的转印时刻,由此可控制所述最后端部分的停止位置。
另外,控制部60也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控制所述最后端部分的停止位置。在纸张的输送路径43上设置纸张感应器,通过检测到一个图像形成任务中最后一张记录纸后端的时刻计算出该后端通过二次转印位置46的时刻,将该后端通过二次转印位置46时,该后端接触的中间转印带11上的位置作为各个规定像素区间内的转印残留调色剂中的最后端部分(即将记录纸后端视为大致等同于所述转印残留调色剂的最后端部分),将从通过二次转印位置46的时刻开始经过的时间乘以中间转印带11的移动速度求出中间转印带11的移动距离,将该移动距离作为所述转印残留调色剂中最后端部分自二次转印位置46的移动距离,控制该最后端部分的停止位置。
以下说明步骤403中图像形成任务结束后的转印带停止位置确定处理的操作。图5为表示所述操作的流程图。控制部60将反映副扫描方向上各个规定像素区间内转印残留调色剂中的最后端部分在非清扫区间中的停止位置的变量X设为代表初始位置即二次转印位置46的X0(步骤S501),并判断X是否已达到清扫位置(Xm)(步骤S502)。
步骤S502的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下(步骤S502:NO),控制部60判断所述最后端部分在变量X所代表的停止位置时,根据步骤S402中取得的分布信息判断非清扫区间内残留的各个规定像素区间内转印残留调色剂的调色剂浓度是否均为该残留位置对应的推定阈值浓度以下(步骤S503),并在均为推定阈值浓度以下的情况下(步骤S503:YES),将X确定为所述最后端部分的停止位置,通过停止位置存储部609存储所确定的停止位置(步骤S504)。
步骤S503的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下(步骤S503:NO),控制部60通过将X的值设为增加规定量(ΔX,例如相当于将非清扫区间的距离20等分后得到的距离的值)的值,将所述最后端部分的停止位置向下游方向移动ΔX(步骤S505),并判断副扫描方向上除所述最后端部分外的各个规定像素区间内的转印残留调色剂中,是否存在随着该移动而达到清扫位置(Xm)的转印残留调色剂(步骤S506)。
存在达到清扫位置(Xm)的转印残留调色剂的情况下(步骤S506:YES),控制部60将达到清扫位置(Xm)的转印残留调色剂从步骤503的判断对象中排除(步骤S507),并转至步骤S502的处理;不存在达到清扫位置(Xm)的转印残留调色剂的情况下(步骤S506:NO),转至步骤S502的处理。
另外,步骤S502的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步骤S502:YES),控制部60将清扫位置确定为所述最后端部分的停止位置,通过停止位置存储部609存储所确定的停止位置(步骤S508)。
图6为根据图5所示的流程图,向非清扫区间的下游侧每次移动ΔX长度时,副扫描方向上各个指定像素区间内的转印残留调色剂在非清扫区间内的位置,以及各个转印残留调色剂在该位置的调色剂浓度与该区间内推定阈值浓度的关系的一例的示意图。
该图的各个白色箭头表示一次处理中所述最后端部分的移动量ΔX,该图的符号S表示一个规定像素区间在副扫描方向上的宽度,符号TP(n)、TP(n-1)、TP(n-2)分别表示最后页的图像数据对应的转印残留调色剂、最后页前一页的图像数据对应的转印残留调色剂、最后页前第二页的图像数据对应的转印残留调色剂。各页图像数据对应的转印残留调色剂分别由四个矩形所代表的规定像素区间内的转印残留调色剂组成,各个矩形的高反映该规定像素区间内转印残留调色剂的调色剂浓度。
另外,符号601为根据推定融着阈值存储部606所存储的关系式作出的曲线,反映非清扫区间内各位置的推定阈值浓度。
另外,符号L表示各页对应的转印残留调色剂之间的间隔,而该间隔大致等同于一次转印至中间转印带11的每页图像之间的间隔。并且,该图的纵轴(Y坐标)表示转印残留调色剂浓度,横轴(X轴)表示非清扫区间内的位置。该图的符号X0表示“二次转印位置46”,符号Xp表示所述最后端部分的当前位置,符号Xm表示“清扫位置”。S、L为可由打印机1的制造商设定的已知值,因此一旦确定所述最后端部分在X坐标的位置,所述最后端部分以外的各个规定像素区间内的转印残留调色剂在X坐标的位置也将被确定。
例如,所述后端部分(图6中TP(n)的最后端部分)在X坐标上的位置如该图所示为Xp的情况下,TP(n)的最前端部分在X坐标上的位置为(X+4S),TP(n-1)的最后端部分在X坐标上的位置为(X+4S+L),TP(n-2)的最后端部分在X坐标上的位置为(X+8S+2L),TP(n-2)的最前端部分在X坐标上的位置为(X+8S+2L)等,分别被确定。
在图6中,所述最后端部分(TP(N)的最后端部分)向清扫位置方向每次移动距离ΔX,重复移动多次(在此为5次)。该最后端部分的位置移动至非清扫区间内的Xp位置,而在该位置,TP(n-2)、TP(n-1)、TP(n)的各个规定像素区间内转印残留调色剂的调色剂浓度均为与该转印残留调色剂位置对应的位置(X坐标一致的位置)上的推定阈值浓度以下。因此在该图的示例中,控制部60将Xp确定为所述最后端部分(TP(n)的最后端部分)的停止位置。
图7为转印残留调色剂的调色剂浓度图案不同于图6的转印残留调色剂时,将所述最后端部分根据图5所示的流程图,向非清扫区间的下游侧每次移动长度ΔX时,副扫描方向上各个指定像素区间的转印残留调色剂在非清扫区间的位置,以及各个转印残留调色剂在该位置的调色剂浓度与该区间内推定阈值浓度的关系的示意图。
在图7中,对于与图6相同的结构要素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在图7中,所述最后端部分(TP(N)的最后端部分)向清扫位置方向每次移动距离ΔX,重复移动多次(在此为10次)。该最后端部分的位置移动至非清扫区间的Xq位置,TP(n-2)的最前端部分在规定像素区间内的转印残留调色剂(以斜线表示的矩形转印残留调色剂)到达清扫位置(Xm)。该最前端部分的转印残留调色剂的调色剂浓度高于与该清扫位置(Xm)对应的位置的推定阈值浓度,因此在图7的示例中,控制部60在图5所示的流程图中,将该最前端部分的规定像素区间内的转印残留调色剂从步骤503中的判断对象内排除(该最前端部分的规定像素区间内转印残留调色剂的调色剂浓度在非清扫区间内任何位置上高于推定阈值浓度(步骤S503:NO),但是由于相比所述后端部分的转印残留调色剂更加靠近清扫位置一侧,因此在所述最后端部分的转印残留调色剂到达清扫位置之前(步骤S502:NO)先到达清扫位置(步骤S506:YES),而被从步骤503中的判断对象排除。排除后,TP(n-2)、TP(n-1)、TP(n)的各个规定像素区间内转印残留调色剂的调色剂浓度均成为该转印残留调色剂位置的对应位置(X坐标一致的位置)上的推定阈值浓度以下,因此控制部60将Xq确定为所述最后端部分(TP(n)的后端部分)的停止位置。
图8为转印残留调色剂的调色剂浓度图案不同于图6、图7的转印残留调色剂时,将所述最后端部分根据图5所示的流程图,向非清扫区间的下游一侧每次移动长度ΔX时,副扫描方向上各个规定像素区间的转印残留调色剂在非清扫区间的位置,以及各个转印残留调色剂在该位置的调色剂浓度与该区间内推定阈值浓度的关系的示意图。
在图8中,对于与图6相同的结构要素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在图8中,所述最后端部分(TP(N)的最后端部分)在规定像素区间内的转印残留调色剂(以斜线表示的矩形转印残留调色剂)的调色剂浓度高于清扫位置的对应位置上的推定阈值浓度(在非清扫区间内任何位置上浓度高于推定阈值浓度),因此直到所述最后端部分到达清扫位置,TP(n-2)、TP(n-1)、TP(n)的各个规定像素区间内转印残留调色剂的调色剂浓度均不会成为该转印残留调色剂位置的对应位置(X坐标一致的位置)上推定阈值浓度以下(步骤S503:NO),因此控制部60在图5所示的流程图中,将清扫位置确定为所述最后端部分(TP(n)的最后端部分)的停止位置(步骤S502:YES、步骤S508)。
如以上所示,副扫描方向上各个规定像素区间内转印残留调色剂中的最后端部分到达清扫位置之前,如果在该非清扫区间内存在一个位置,使得在非清扫区间内残留的副扫描方向上各个规定像素区间内的转印残留调色剂的调色剂浓度均在推定阈值浓度以下,则不必使该最后端部分移动至清扫位置,而是在此过程中停止中间转印带11的驱动,因此可相应缩短中间转印带11的驱动距离。其结果是,能够抑制因定影装置产生的热而引起的转印残留调色剂在中间转印带11上的融着,又能延长中间转印带11的寿命及抑制电力消耗。
(变化例)
以上基于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然而不言而喻本发明不限于所述实施方式,可以实施以下变化例。
(1)在本实施方式的转印带停止位置处理中,通过控制图像形成任务结束后中间转印带11的停止位置,实现防止因定影装置产生的热而引起的转印残留调色剂在中间转印带11上的融着,又能延长中间转印带11的寿命。代替作为图像载体的中间转印带11,对于作为图像载体的感光鼓也可以实施同样的处理。
由此,与中间转印带11的情况同样,可以实现防止因定影装置产生的热而引起的转印残留调色剂在感光鼓上的融着,又能延长感光鼓的寿命。
(2)在本实施方式的转印带停止位置处理中,根据非清扫区间的位置,相应改变了用于图像形成任务结束后的转印带停止位置确定处理的推定阈值浓度。也可以与非清扫区间的位置无关地,使用该非清扫区间内最严格的推定阈值浓度(二次转印位置46上的推定阈值浓度)进行图像形成任务结束后的转印带停止位置确定处理。在此情况下,与本实施方式的情况同样,可以实现防止因定影装置产生的热而引起的转印残留调色剂在中间转印带11上的融着,又能延长中间转印带11的寿命。另外,也可以将所述变化例适用于(1)的变化例。
(3)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对应图像数据的规定像素区间内的像素数计算出转印残留调色剂的调色剂浓度的预测值。也可以根据其他方法进行计算。例如在各颜色的感光体的规定的位置上设置调色剂浓度传感器,直接测定该区间内分布的调色剂浓度,根据各测定结果计算出转印残留调色剂的调色剂浓度的预测值。作为调色剂浓度传感器,例如可以使用由发光元件与受光元件构成的光学式反射型传感器,例如LED等。另外,也可以将所述变化例适用于(1)、(2)的变化例。
(4)在本实施方式中,推定融着阈值存储部606所存储的反映非清扫区间内的各位置与该位置上的推定阈值浓度关系的关系式为一种。也可以使推定融着阈值存储部606存储多个随打印机1内的环境(例如温度或/及湿度)而不同的关系式,并根据打印机1内的环境温度或湿度选择对应的关系式,使用被选择的关系式进行图像形成任务结束后的转印带停止位置确定处理。另外,也可以将所述变化例适用于(1)~(3)的变化例。
由此,在图像形成任务结束后的转印带停止位置确定处理中,即使打印机1内的环境条件发生变化,也可以使用变化后的环境条件所对应的推定阈值浓度,更加准确地推定非清扫区间内发生融着的可能性。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涉及具备定影装置的打印机、复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特别是作为能够防止由定影装置产生的热引起的转印残留调色剂融着在图像载体上的技术而被采用。
Claims (5)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将由驱动部驱动转动的图像载体上的调色剂像在转印位置向被转印体转印之后,由定影装置将调色剂像热定影,
其特征在于,包括:
清扫部,其设置在图像载体的转动路径上以去除所述图像载体上残留的转印残留调色剂;
获取部,其获取反映在所述图像载体上转印残留调色剂自所述转印位置至所述清扫部的清扫位置面前的区间内的浓度分布状态的信息;
判断部,其根据获取的分布信息,判断在转印残留调色剂分布区域内至少包含后端部的区域的转印残留调色剂浓度是否超过了转印残留调色剂发生融着的推定阈值浓度;
控制部,在所述转印残留调色剂浓度未超过所述推定阈值浓度的情况下,当一个图像形成任务结束时,图像载体的附着有转印残留调色剂的区域的后端部一旦移动至所述区间内的规定位置,就使所述驱动部停止,
在所述转印残留调色剂浓度超过所述推定阈值浓度的情况下,当一个图像形成任务结束时,在由所述清扫部去除所述后端部的转印残留调色剂之后,使所述驱动部停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规定位置为将所述后端部移动至该位置时,所述区间内分布的转印残留调色剂浓度均不超过所述推定阈值浓度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定阈值浓度在所述区间内,被设定为随着远离所述定影装置而增大,并且
所述判断部通过比较所述区间内分布的各转印残留调色剂浓度与该分布位置上的所述推定阈值浓度,进行所述判断。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布信息为关于对所述区间内分布的所述转印残留调色剂进行成像而形成的图像在所述图像载体的转动方向上的图像浓度的信息,并且
所述判断部具有根据有关所述图像浓度的信息计算出转印后的转印残留调色剂浓度的计算部。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载体为中间转印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1020616A JP5282274B2 (ja) | 2011-02-02 | 2011-02-02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1-020616 | 2011-02-02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629094A true CN102629094A (zh) | 2012-08-08 |
CN102629094B CN102629094B (zh) | 2014-12-17 |
Family
ID=465774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023052.1A Active CN102629094B (zh) | 2011-02-02 | 2012-02-02 | 图像形成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644723B2 (zh) |
JP (1) | JP5282274B2 (zh) |
CN (1) | CN102629094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143818A (zh) * | 2017-06-15 | 2019-01-04 |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 |
CN110058500A (zh) * | 2018-01-19 | 2019-07-26 |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 |
CN110308631A (zh) * | 2018-03-20 | 2019-10-08 |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 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079559B2 (ja) * | 2013-10-28 | 2017-02-15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16011A (zh) * | 2001-09-14 | 2003-05-07 | 夏普公司 | 图像形成装置 |
CN1496498A (zh) * | 2002-02-20 | 2004-05-12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
US7764889B2 (en) * | 2006-07-05 | 2010-07-27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Image-forming device |
CN102314137A (zh) * | 2010-07-07 | 2012-01-11 |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像承载体停止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250326A (ja) * | 1999-02-26 | 2000-09-14 | Kyocera Mita Corp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1142369A (ja) * | 1999-11-12 | 2001-05-25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1265137A (ja) * | 2000-03-21 | 2001-09-28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1296755A (ja) | 2000-04-17 | 2001-10-26 | Konica Corp | 画像形成装置 |
JP4196533B2 (ja) * | 2000-10-06 | 2008-12-17 |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4102099A (ja) * | 2002-09-12 | 2004-04-02 | Minolta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
JP2005031503A (ja) | 2003-07-09 | 2005-02-03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5092144A (ja) * | 2003-09-19 | 2005-04-07 | Ricoh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トナー |
JP2005215281A (ja) * | 2004-01-29 | 2005-08-11 | Canon Inc | 残留トナー回収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4736552B2 (ja) * | 2005-06-13 | 2011-07-27 |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4958458B2 (ja) * | 2006-03-17 | 2012-06-20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ベルト駆動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7286258A (ja) * | 2006-04-14 | 2007-11-01 | Seiko Epson Corp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
JP2007304316A (ja) * | 2006-05-11 | 2007-11-22 | Ricoh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トナー強制消費方法 |
KR20080056480A (ko) * | 2006-12-18 | 2008-06-2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화상형성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
JP5326725B2 (ja) * | 2009-03-25 | 2013-10-30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清掃器 |
-
2011
- 2011-02-02 JP JP2011020616A patent/JP5282274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2
- 2012-01-24 US US13/357,326 patent/US8644723B2/en active Active
- 2012-02-02 CN CN201210023052.1A patent/CN10262909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16011A (zh) * | 2001-09-14 | 2003-05-07 | 夏普公司 | 图像形成装置 |
CN1496498A (zh) * | 2002-02-20 | 2004-05-12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
US7764889B2 (en) * | 2006-07-05 | 2010-07-27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Image-forming device |
CN102314137A (zh) * | 2010-07-07 | 2012-01-11 |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像承载体停止方法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143818A (zh) * | 2017-06-15 | 2019-01-04 |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 |
CN109143818B (zh) * | 2017-06-15 | 2021-04-30 |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 |
CN110058500A (zh) * | 2018-01-19 | 2019-07-26 |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 |
CN110058500B (zh) * | 2018-01-19 | 2022-01-04 |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 |
CN110308631A (zh) * | 2018-03-20 | 2019-10-08 |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 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CN110308631B (zh) * | 2018-03-20 | 2022-03-11 |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 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5282274B2 (ja) | 2013-09-04 |
US20120195617A1 (en) | 2012-08-02 |
US8644723B2 (en) | 2014-02-04 |
JP2012159773A (ja) | 2012-08-23 |
CN102629094B (zh) | 2014-12-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614977B (zh) | 图像形成装置、控制装置以及控制方法 | |
JP4666294B2 (ja) | 定着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 |
CN101676818B (zh) | 具有设定维护方式的功能的图像形成装置 | |
CN101446786B (zh) |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方法 | |
JP2008039828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6015121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5460084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CN102193380B (zh) |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 |
CN102629094A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CN101510069A (zh) |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 |
US8494405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cleaning blad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 |
US8509641B2 (en) | Electrophotographic print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4551941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CN101122770B (zh) | 图像处理装置的异常检测方法和图像处理方法 | |
CN101226369A (zh) | 用于成像设备的定影器清洁装置和操作定影清洁器的方法 | |
CN101206433A (zh) | 成像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3458151A (zh) | 信息发送装置 | |
JP5568773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5673240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8026844A (ja) | トナー消費予測量算出方法、トナー消費予測量算出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7047432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5617459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5800219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5073586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5288895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