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14137A -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像承载体停止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像承载体停止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14137A
CN102314137A CN2011101875740A CN201110187574A CN102314137A CN 102314137 A CN102314137 A CN 102314137A CN 2011101875740 A CN2011101875740 A CN 2011101875740A CN 201110187574 A CN201110187574 A CN 201110187574A CN 102314137 A CN102314137 A CN 1023141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fer printing
supporting body
information
temperature
transfer b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8757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14137B (zh
Inventor
渋谷晓
野口英俊
原和义
黑田贵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Inc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3141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141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141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141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15/0142Structure of complete machines
    • G03G15/0178Structure of complete machines using more than one reusab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e.g. one for every monocolour image
    • G03G15/0194Structure of complete machines using more than one reusab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e.g. one for every monocolour image primary transfer to the final recording medium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0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 G03G15/16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with means for handling the intermediate support, e.g. heating, cleaning, coating with a transfer agen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3/00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3/14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15/0105Details of unit
    • G03G15/0131Details of unit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535Stable handling of copy medium
    • G03G2215/00717Detection of physical properties
    • G03G2215/00772Detection of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emperature influencing copy sheet handl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535Stable handling of copy medium
    • G03G2215/00717Detection of physical properties
    • G03G2215/00776Detection of physical properties of humidity or moisture influencing copy sheet handl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2215/0103Plural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s
    • G03G2215/0119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 G03G2215/0122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primary transfer to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 G03G2215/0125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primary transfer to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the linear arrangement being horizontal or slanted
    • G03G2215/0132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primary transfer to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the linear arrangement being horizontal or slanted vertical medium transport path at the secondary transf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16Transferring device, details
    • G03G2215/1647Cleaning of transfer member
    • G03G2215/1661Cleaning of transfer member of transfer bel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 Col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像承载体停止方法。通过内部温度传感器以及外部空气温度传感器分别取得二次转印位置附近的内部温度T1以及外部空气温度T2,并基于所取得的T1以及T2,推测内部温度检测位置至清洁片的停止候补区间的温度分布,在一个图像形成作业结束时,当停止候补区间内存在温度为转印剩余调色剂不会固着在中间转印带上的调色剂固着安全温度的安全位置的情况下,在中间转印带的附着了转印剩余调色剂的区域的后端部移动至安全位置时,使中间转印带停止,当不存在安全位置的情况下,通过清洁片去除转印剩余调色剂后,使中间转印带停止。由此,防止转印剩余调色剂固着在中间转印带等像承载体上,从而维持良好的画质,而且实现像承载体的长寿命化以及功耗的抑制。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像承载体停止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像承载体停止方法以及执行像承载体停止方法的图像形成装置,特别涉及在转印后控制像承载体的停止的技术。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在复合机、打印机(印刷机,printer)等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对在感光体鼓(drum)等像承载体上形成的静电潜像,从显像器提供调色剂(トナ一)而进行显像,并将该显像后的调色剂像直接转印到用纸上,或者在中间转印带(belt)等其他的像承载体上转印一次调色剂像后将被转印的调色剂像再次转印到用纸上,此后通过热定影而进行图像形成。
这里,在对用纸转印时,并不是像承载体上的全部的调色剂被转印到用纸上,而是部分没有被转印而残留在像承载体表面(以下,称为“转印剩余调色剂”)。
转印剩余调色剂除了成为下一次图像形成时的图像污染的原因之外,若由于来自定影装置的热量而熔化从而固着在中间转印带上,则在此部分不形成图像而成为白点的原因。因此,需要在下一次的图像形成过程(process)之前去除转印剩余调色剂。作为去除转印剩余调色剂的方法,已知有各种方式,由于利用具有弹性的板状的清洁片(cleaning blade)搓像承载体表面从而刮掉转印剩余调色剂而回收的方式简单而且廉价,因此一般使用此方式。
但是,此时存在由于中间转印带与清洁片的摩擦而被磨损,加快损耗的问题。
因此,作为减少中间转印带的旋转驱动距离从而抑制上述磨损的方法,有以下的结构:在转印后并非立即清洁(去除:cleaning),而是在转印剩余调色剂刚刚通过了转印位置后使中间转印带停止,从而尽量缩短驱动距离。此时,在下一次执行图像形成过程时,若中间转印带被旋转驱动,则转印剩余调色剂被清洁。
但是,定影装置通常设置在转印位置的刚好用纸传送方向下游侧,转印位置附近由于受到来自定影装置的热量而容易成为高温,因此在上述的结构的情况下,存在不被清洁而附着在中间转印带上的转印剩余调色剂受热而熔化,固着在中间转印带上的顾虑。
而且,为了降低定影温度而实现节能(energy saving),近年来,正在开发能够在更低温度下熔化而定影的低温定影调色剂,在使用这样的调色剂的情况下,转印剩余调色剂在更低的温度下也熔化,从而容易固着在中间转印带上。
因此,作为防止中间转印带上的转印剩余调色剂的熔化的技术之一,(日本)特开2005-31503号公报公开了设置冷却风扇(fan)而冷却中间转印带(中间转印体)的结构。
此外,作为其他的例子,在(日本)特开2001-296755号公报中公开了以下的结构:在用于将图像形成装置内的空气排出装置外的排风扇和用于冷却中间转印带的冷却风扇、以及从动辊(roller)设置冷却用的热管(heat pipe),冷却中间转印带。
但是在(日本)特开2005-31503号公报以及(日本)特开2001-296755号公报中公开的结构中,由于在二次转印后使中间转印带停止为止的驱动距离未被减少,因此不能抑制清洁片引起的中间转印带的磨损。
而且,在设置冷却风扇的情况下,由于它的驱动增加功耗,因此从节能的观点来看并不优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鉴于上述情况,提供能够防止转印剩余调色剂固着在中间转印带等的像承载体而维持良好的画质,并且延长像承载体寿命以及抑制功耗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在图像形成装置中执行的像承载体停止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是将通过驱动部件来旋转驱动的像承载体上的调色剂像在转印位置转印在被转印体上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清扫部件,配置在像承载体的回转路径上,去除在所述像承载体上残留的转印剩余调色剂;取得部件,取得用于标识所述转印剩余调色剂对所述像承载体的固着容易性的信息;判定部件,基于所述取得的信息,判定用于标识所述转印剩余调色剂的固着容易性的信息是否为安全值以下;以及控制部件,在一个图像形成作业结束时,当通过所述判定部件判定为用于标识所述转印剩余调色剂的固着容易性的信息的值为规定的安全值以下的情况下,在像承载体的附着了转印剩余调色剂的区域的后端部移动至到达所述清扫部件的清扫位置之前的规定的停止位置时,使所述驱动部件停止,且当判定为用于标识所述转印剩余调色剂的固着容易性的信息的值比所述规定的安全值大的情况下,使所述清扫部件去除转印剩余调色剂后,使所述驱动部件停止。
根据上述结构,当用于标识转印剩余调色剂的固着容易性的信息的值为规定的安全值以下的情况下,由于不存在转印剩余调色剂固着在像承载体上的顾虑,因此维持良好的画质,而且在附着了转印剩余调色剂的区域的后端部到达清扫部件的清扫位置之前使像承载体停止,从而减少转印后停止为止的像承载体的驱动距离,其结果,能够减少清扫部件对像承载体的磨损,从而实现像承载体的长寿命化,并抑制功耗。
此外,当用于标识转印剩余调色剂的固着容易性的信息的值比规定的安全值大,存在若转印剩余调色剂持续附着在像承载体上则会固着的顾虑的情况下,通过清扫部件去除转印剩余调色剂后使像承载体停止,从而能够维持良好的画质。
这里,可以由所述取得部件基于用于标识特定的位置中的所述固着容易性的信息,通过推测而取得所述像承载体的旋转方向的从所述转印位置到达所述清扫位置的停止候补区间中的所述固着容易性的变化的状态,所述判定部件判定在所述停止候补区间中是否存在所述推测的固着容易性成为所述安全值以下的位置,所述控制部件当存在判定为所述固着容易性为所述安全值以下的位置的情况下,将其作为停止位置,在所述像承载体的附着了转印剩余调色剂的区域的后端部移动至该停止位置时,使所述驱动部件停止,当不存在判定为所述固着容易性为所述安全值以下的位置的情况下,使所述清扫部件去除转印剩余调色剂后,使所述驱动部件停止。
由此,由于通过推测而取得停止候补区间中的转印剩余调色剂的固着容易性的变化的状态,因此可以不用在整个该停止候补区间设置用于检测该变化的状态的检测部件,因此能够有助于成本抑制。
此外,用于标识所述转印剩余调色剂的固着容易性的信息可以包括设备外的环境信息以及所述转印位置附近的环境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环境信息可以包括温度以及湿度中的至少一个。
由此,基于停止候补区间的两端附近的环境信息,判定转印剩余调色剂对像承载体的固着容易性,因此与利用远离停止候补区间的地方的环境信息的情况相比,能够更准确地判断该区间中的转印剩余调色剂的固着容易性。
此外,由于基于对转印剩余调色剂的固着容易性有很大影响的要素即温度和/或湿度,判断转印剩余调色剂的固着容易性,因此能够更准确地判断转印剩余调色剂的固着容易性。
此外,本发明还可以是在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中执行的像承载体停止方法,此时,也得到与上述相同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结构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2是表示上述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部的结构的方框图(block diagram)。
图3是表示停止区域的温度分布的曲线(chart,graph)。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中间转印带停止控制的处理内容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中间转印带停止控制的处理内容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推测内部温度计算用的系数的表格。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中间转印带停止控制的处理内容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以下,以串联式彩色数字打印机(tandem-type color digital printer)(以下,简称为“打印机”)为例,说明本发明的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实施方式。
(1-1.打印机的整体结构)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00的整体结构的概略剖面图。该打印机100包括图像形成部10、供纸部20、转印部30、定影装置40以及控制部50等。
该打印机100连接到网络(network)(例如LAN:局域网),若接受到来自外部的终端装置(未图示)的打印作业(print job)的执行指示,则基于该指示,形成青(cyan)、品红(magenta)、黄(yellow)、以及黑(black)的各颜色的调色剂像,并将这些复用转印而执行全色(full-color)的图像形成。
以下,将青、品红、黄、黑的各再现颜色表示为C、M、Y、K,并对与各再现颜色相关的结构部分的标号作为下标而附加该C、M、Y、K。
图像形成部10包括成像部1C、1M、1Y、1K、光学部15、中间转印带31、清洁片14以及37等。
中间转印带31是无接头的带,被驱动辊32与从动辊33拉伸架设,向箭头A方向被旋转驱动。
清洁片14以及37分别与感光体鼓11以及中间转印带31反(counter)方向接触而配置,分别清除感光体鼓11以及中间转印带31表面的残留调色剂以及纸屑等废物(灰尘)。
光学部15具有激光二极管(laser diode)等发光元件,根据来自控制部50的驱动信号而发出C~K颜色的用于图像形成的激光(laser),并曝光扫描感光体鼓11C~11K。通过该曝光扫描,在被带电充电器(charger)12C~12K带电的感光体鼓11C~11K上形成静电潜像。将定时错开,使得通过显像器13C~13K显像而在感光体鼓11C~11K上的C~K色的调色剂像在中间转印带31上的相同位置重合而被一次转印,从而执行各静电潜像的形成。然后,通过被一次转印辊34C~34K赋予的静电力,在中间转印带31上依次转印各颜色的调色剂像,从而形成全色的调色剂像,并向二次转印位置36方向移动。
另一方面,供纸部20包括用于存放片材(sheet)S的供纸盒(cassette)21、用于将供纸盒21内的片材S对传送路径23上一张张转出的转出辊22、用于取得将被转出的片材S送到二次转印位置36的定时的定时辊对24等,随着中间转印带31上的调色剂像的移动定时而从供纸部20将片材S馈送到二次转印位置36,并通过二次转印辊35的静电力的作用而将中间转印带31上的调色剂像一并二次转印到片材S上。
通过了二次转印位置36的片材S还被传送到定影装置40,片材S上的调色剂像(未定影图像)通过定影装置40中的加热、加压而被定影在片材S上后,经由排出辊对61而排出至排出托盘(tray)62上。
此外,控制部50执行与外部的终端的通信、图像处理、上述各部的驱动控制等。
在打印机100的前表面上部的容易操作的位置,设有操作面板(panel)8(参照图2)。在操作面板8上,除了包括用于输入复印(copy)张数的数字键(numerical keypad)、用于指示复印开始的复印开始键(copy start button)、用于选择图像形成模式(mode)的键(key,button)之外,还包括触摸面板(touch panel)式的液晶显示部,所述液晶显示部显示用于表示打印机100的状态例如正在等待作业执行指示的状态(等待中)等的消息(message)画面,通过该液晶显示部的触摸面板功能,接受供纸托盘的选择和复印浓度的调整等。
在比二次转印位置36还处于中间转印带31的移动方向下游侧并在二次转印位置36附近,配设了用于检测该二次转印位置36附近的温度的内部温度传感器(sensor)71。
此外,在清洁片37的附近,配设有用于检测设置了打印机100的场所的设备外的温度的外部空气温度传感器72。
图2是表示控制部50的结构的方框图。如图2所示,控制部50作为主要的结构要素而包括CPU(中央处理单元)51、通信接口(interface)(I/F)部52、ROM(只读存储器)53、RAM(随机存取存储器)54、EEPROM(电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55、备份存储器(backup memory)56等。
通信I/F部52是LAN卡、LAN板这样的用于连接到LAN的接口,接收来自外部的打印作业的数据。
CPU51从ROM53读取所需的程序(program),并对于上述图像形成部10、供纸部20、转印部30、定影装置40的动作,在取得定时的同时统一地进行控制,从而平顺地执行基于通信I/F部52接收到的打印作业的数据的打印动作。
EEPROM55是由非易失性存储器(memory)构成的存储部件,存储转印电压信息、图像稳定化参数(parameter)值等的信息。
备份存储器56由EEPROM等非易失性存储器构成,存储有被输入的打印作业的定影温度、打印张数、双面打印还是单面打印的信息。此外,存储有后述的用于推测中间转印带31上的停止候补区间的温度分布的表格的数据。
另外,备份存储器56并非一定是独立的存储设备(memory device),可以使EEPROM55执行用于存储打印作业的信息的功能,使ROM53存储用于推测上述温度分布的表格的数据。
固着安全性判定部511以及温度分布推测部512是CPU51的功能的一部分。
温度分布推测部512推测内部温度检测位置38至清洁片37的区间的温度分布,所述内部温度检测位置38是中间转印带31的移动方向下游侧中的二次转印位置36附近、而且是最接近由内部温度传感器71检测温度的位置的中间转印带31的回转路径中的位置。
固着安全性判定部判定内部温度传感器71的检测温度是否为没有转印剩余调色剂熔化的顾虑的安全温度以下,此外,基于由温度分布推测部512推测的温度分布,判定在上述区间是否存在安全温度以下的位置。
将在后面详细叙述固着安全性判定部511以及温度分布推测部512。
此外,CPU51并不限定于一个CPU,也可以由互相协作而运作的多个CPU构成。
(1-2.中间转印带停止控制)
(1-2-1.温度分布)
在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中,为了装置小型化,定影装置通常设置在二次转印位置的刚好下游侧,其附近由于来自定影装置的热量而容易升温。
此外,由橡胶(rubber)等构成的清洁片,由于若受热而橡胶变软,则清扫性能降低,因此一般设置在远离二次转印位置的位置。
此外,为了装置小型化,以缩小装置的高度方向(在图1中为Y-Y’方向)的尺寸(size)为目的,清洁片多为设置在中间转印带的横(X方向或X’方向)而非设置在上(Y方向)或下(Y’)方向。
因此,如图1所示,一般广泛采用在被驱动辊32与从动辊33拉伸架设的中间转印带31的水平方向的一端配设定影装置40,在另一端配设清洁片37的结构。
此时,在二次转印结束后,为了利用清洁片37清洁转印剩余调色剂R,需要将中间转印带31大致旋转半圈,成为加快清洁片37对中间转印带31的磨损的主要原因之一。
从而,只要能够将清洁片37配置在更接近二次转印位置的位置,或者在转印剩余调色剂R移动至清洁片37的跟前时使中间转印带31停止,则能够抑制上述的清洁片37对中间转印带31的磨损。
但是,如上所述,为了极力避开来自定影装置40的热量的影响,清洁片37难以配置在接近处于定影装置40的用纸传送方向刚好上游侧的二次转印位置的位置。
此外,当将用于屏蔽来自定影装置40的热量的热量屏蔽构件等设置在定影装置40与清洁片37之间的情况下,成为相应地成本增加的主要原因,而且需要用于设置热量屏蔽构件的空间(space),成为装置大型化的主要原因。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进行以下控制:基于内部温度传感器71以及外部空气温度传感器72的检测温度,推测中间转印带31的回转路径中的从内部温度检测位置38至清洁片37的区间的温度分布,并判定是否存在在推测的温度分布中、不担心转印剩余调色剂R会熔化而固着在中间转印带31上的温度区域中、最高温度(以下称为“安全温度”)以下的位置,并在存在安全温度以下的位置的情况下,将该位置设定为中间转印带31的停止位置,并在中间转印带31上的附着有转印剩余调色剂R的区域的、中间转印带31的行进方向的后端部移动至该停止位置时,进行控制,即控制用于驱动驱动辊32的电机(motor)80,使得中间转印带31停止旋转。以下,将中间转印带31上的附着有转印剩余调色剂R的区域的、中间转印带31的行进方向的后端部称为“转印剩余调色剂R的后端部”,将中间转印带31的回转路径中的从内部温度检测位置38至清洁片37的区间称为“停止候补区间”。
另外,例如可以如下那样确定上述转印剩余调色剂R的后端部的位置。可以对感光体鼓11的曝光扫描结束时刻起的经过时间进行计时(测量,count),并将从曝光位置至一次转印位置的距离除以感光体鼓11的旋转圆周速度从而计算在感光体鼓11上形成的调色剂像的后端部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1上的定时,根据从该转印定时起的经过时间与中间转印带31的行进速度之积,求出调色剂像后端部从一次转印位置起的行进距离,并将该行进距离作为转印剩余调色剂R的后端部从一次转印位置起的行进距离,确定转印剩余调色剂R的后端部的位置。在形成彩色图像的情况下,若针对各颜色各自的感光体鼓11,计算调色剂像的后端部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1的定时,并在其中采用在中间转印带31的行进方向中最下游侧的位置上被转印的部分的调色剂颜色用的感光体鼓11的转印定时,则能够更准确地检测到转印剩余调色剂R的后端部。
此外,也可以如下进行。也可以计算从在用纸的传送路径上设置的用纸传感器(未图示)对用纸后端的检测时间起,用纸后端通过二次转印位置36的定时,并将在用纸后端通过二次转印位置36时用纸后端所接触的中间转印带31上的位置作为转印剩余调色剂R的后端(即,将用纸后端看作与调色剂图像的后端大致相等),根据通过了二次转印位置的时刻起的经过时间与中间转印带的行进速度之积,求出中间转印带的行进距离,并将该行进距离作为转印剩余调色剂R的后端部从二次转印位置36起的行进距离,从而确定转印剩余调色剂R的后端部的位置。
另外,对于转印剩余调色剂R的后端部的检测方法,并不限定于上述的记载,也可以通过其他的适当的方法来检测到。
图3是表示停止候补区间的温度分布的曲线。该温度分布的曲线表示中间转印带31表面附近的空气的温度分布。这里,中间转印带31表面附近具体例如是距离中间转印带31的表面20(mm)的距离。中间转印带31由于在图像形成动作执行中被旋转驱动从而表面温度均匀,因此在刚刚停止后成为与该图所示的温度分布不同的温度分布的状态的情况较多。但是,构成中间转印带31的树脂等材料非常薄(例如90(μm))而且热容量小,因此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成为与中间转印带31表面附近的空气的温度大致相同,与该图所示的温度分布大致一致。
如该图所示,由内部温度传感器71检测到的内部温度T1由于受到来自定影装置40的热量的影响而温度升高,而且随着接近清洁片37而温度降低。
另外,该图所示的温度分布的曲线是一例,根据机型或使用环境、使用条件等,有时成为与该图所示的曲线不同的形状的温度分布曲线。
打印机100的图1中的X方向侧、定影装置40的附近,设置有用于将由于来自定影装置40的热量而升温的空气或者在定影时用纸的水分蒸发而产生的水蒸气排出到设备外的排气扇73,在X’方向侧,清洁片37以及外部空气温度传感器72的附近,设置有用于将外部空气取入设备内的吸气口74。由于通过排气风扇73排出设备内空气,通过吸气口74取入设备外的空气,因此清洁片37附近的温度大致与外部空气的温度相同。从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外部空气温度传感器72对外部空气的检测温度T2设为清洁片37的设置位置的中间转印带31的表面温度。
返回图3的曲线,调色剂固着安全温度Ts是存在转印剩余调色剂R会熔化而固着在中间转印带31表面的顾虑的温度区域与没有固着的顾虑的温度区域之间的阈值,具体来说,是为了避免固着的危险性而提高安全性,而从作为调色剂的玻化转变温度的熔化温度设置若干富余量,从而从熔化温度相应地降低而设定的温度。对于所述富余量,根据各个打印机的机型,并考虑各自的尺寸、装置内部的气流的方向以及速度等要素,针对每个机型而决定。
该图所示的温度分布的曲线针对内部温度T1与外部空气温度T2的各种组合,在备份存储器56中存储预先通过实验等测定的数据,并根据需要从该备份存储器56读取。在该备份存储器56中存储的数据可以是曲线其本身的数据,也可以存储用于导出曲线的数学式等。
在该温度分布曲线中,在停止候补区间内,若存在温度成为固着安全温度Ts的位置,则从该位置向清洁片37侧(中间转印带31的行进方向下游侧)的温度比调色剂固着安全温度Ts低,因此只要使中间转印带31停止,使得转印剩余调色剂R的后端部比在温度分布曲线中温度成为调色剂固着安全温度Ts的位置还位于清洁片37侧,就没有转印剩余调色剂R会融化而固着的顾虑。以下,将在上述温度分布曲线中温度成为调色剂固着安全温度Ts的位置称为“安全位置”。
这里,为了尽量提高因减少二次转印后的中间转印带31的行进距离而产生的磨损抑制的效果,只要在转印剩余调色剂R的后端来到安全位置时停止中间转印带31即可。以下,将停止转印剩余调色剂的后端的位置称为“转印剩余调色剂停止位置”。
另外,对作为使中间转印带31旋转驱动的驱动源(驱动部)的电机80,通常使用DC电机等,难以像步进电机(step motor)那样可靠地在作为目的的位置停止,因此很多情况下电机的旋转在停止处理后也由于惯性而到实际停止之前旋转一些。
这里,使中间转印带31在转印剩余调色剂停止位置停止的表达包含以下的情况而使用:在转印剩余调色剂R的后端部到达转印剩余调色剂停止位置的瞬间,进行使中间转印带的旋转停止的处理的情况;在转印剩余调色剂R的后端部到达转印剩余调色剂停止位置之前执行中间转印带31的旋转停止处理,且中间转印带31此后也由于惯性而稍微继续旋转,从而在中间转印带31停止时,结果转印剩余调色剂R的后端部位于转印剩余调色剂停止位置的情况;以及转印剩余调色剂R的后端部由于惯性从而通过转印剩余调色剂停止位置并稍微移动到下游侧的情况。以下,针对实施方式2、3以及各变形例也相同。
(1-2-2.中间转印带停止控制处理)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中间转印带停止控制的处理内容的流程图。
另外,还有单独的用于控制打印机100整体的未图示的主程序(mainroutine),在该主程序中,该中间转印带停止控制的子程序(subroutine)在每次被调用(call)时被执行。此外,该中间转印带停止控制随着一个打印作业中的最后的形成图像被二次转印的定时而执行。以下,对于各实施方式以及各变形例也相同。
若调用中间转印带停止控制的子程序,则首先取得由内部温度传感器71检测到的内部温度T1(步骤(step)S1)。
接着,读出在备份存储器56中存储着的调色剂固着安全温度Ts,并由固着安全性判定部511判定内部温度T1是否为Ts以下(步骤S2、步骤S3)。
当内部温度T1为调色剂固着安全温度Ts以下的情况下,将内部温度检测位置38设定为转印剩余调色剂停止位置,并使中间转印带31在所设定的转印剩余调色剂停止位置停止(步骤S3:是、步骤S8、步骤S10),从而返回(return)主程序。
当内部温度T1不是调色剂固着安全温度Ts以下的情况下,取得由外部空气温度传感器72检测到的外部空气温度T2,并接着读出在备份存储器56中存储着的温度分布表格的数据,通过温度分布推测部512推测停止候补区间的当前的温度分布(步骤S3:否、步骤S4、步骤S5、步骤S6)。
接着,由固着安全性判定部511进行在所推测的温度分布中,是否存在温度成为安全温度的位置即安全位置的判定(步骤S7)。
当存在安全位置的情况下,将该安全位置设定为转印剩余调色剂停止位置,并使中间转印带在所设定的转印剩余调色剂停止位置停止(步骤S7:是、步骤S9、步骤S10),并返回主程序。
当不存在安全位置的情况下,通过清洁片37清扫转印剩余调色剂后,使中间转印带停止(步骤S7:否、步骤S11、步骤S12),返回主程序。
(1-3.实施方式1的总结)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1的方法,当内部温度T1为安全温度Ts以下的情况下,即使不再移动,也不会存在转印剩余调色剂R在中间转印带31表面熔化的顾虑,因此将内部温度检测位置38设定为转印剩余调色剂停止位置而使中间转印带31停止。当内部温度检测位置38的温度即内部温度T1比安全温度Ts高的情况下,推测停止候补区间的温度分布,并判定在该区间是否存在温度成为安全温度Ts的位置,在存在时,将安全位置设定为转印剩余调色剂停止位置从而使中间转印带31停止,在不存在时,如以往那样通过清洁片37清洁转印剩余调色剂从而使中间转印带31停止。通过这样的方法,当停止候选区间内有安全位置的情况下,能够使转印剩余调色剂的后端部在清洁片37的跟前停止,从而减少二次转印后的中间转印带31的驱动距离而抑制中间转印带31的磨损,并与驱动距离的减少相应地,能够抑制功耗。
此外,在内部温度T1为安全温度Ts以下的情况下,能够省略用于推测温度分布的处理。
另外,为了取得停止候补区间的温度分布的状态,基于内部温度传感器71以及外部空气温度传感器72的检测温度而推测停止候选区间的温度分布,从而取代在该停止候选区间的两端附近配置的内部温度传感器71以及外部空气温度传感器72之间互相隔着规定的间隔而进一步设置多个温度传感器,因此可以不用新设置上述多个温度传感器,能够有助于成本(cost)抑制。
此外,内部温度传感器71、外部空气温度传感器72、温度分布推测部512能够理解为取得部件,所述取得部件作为标识转印剩余调色剂固着在中间转印带31上的容易程度的温度信息而取得检测温度以及基于推测的温度分布。
另外,设上述内部温度检测位置38位于中间转印带31的回转路径上的行进方向下游侧的二次转印位置36附近,但更具体来说,该附近也可以设为用于旋转驱动中间转印带31的电机80停止后中间转印带31实际停止之前的期间,中间转印带31由于惯性而行进的距离(具体来说,例如为30(mm))。若是如上那样,则在二次转印刚结束后就能够使电机80停止,也能够使二次转印后的中间转印带31的驱动距离最少,因此能够更期望中间转印带31的长寿命化的效果。
<实施方式2>
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基于内部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即内部温度T1、以及外部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即外部空气温度T2,推测了停止候补区间的温度分布。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不使用内部温度传感器71而推测停止候补区间的温度分布的结构,更具体来说,说明根据由外部空气温度传感器72检测到的外部空气温度T2、以及当前执行中的打印作业以及前一次的打印作业的打印条件的信息,推测内部温度T1,并基于该推测的T1以及T2,推测停止候补区间的温度分布的结构。
另外,为了避免重复说明,对于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要素,附加相同标号而省略其说明。
通过排气风扇73将打印机100内部的空气排出设备外,取而代之从吸气口74将外部空气取入打印机100内部,因此打印机100内部的温度受到外部空气温度T2的影响。由于接近定影装置40,因此内部温度检测位置38的温度即内部温度T1除了外部空气温度T2之外,还受来自定影装置40的热量的影响较大。来自定影装置40的热量的影响根据所执行的打印作业的条件而不同。这里,打印作业的条件例如是定影温度、打印张数、双面打印或单面打印等。
定影温度根据使用的用纸的类型(type)例如是普通纸还是厚纸而不同,若定影温度不同,则内部温度T1受到的影响当然也不同。
图像形成装置通常在输入打印作业之前的等待时,在比定影温度低的等待温度下使定影装置的加热辊等待,若输入打印作业,则使加热辊的温度上升至定影温度而执行打印作业。因此,若连续打印张数多,则相应地,加热辊维持定影温度的时间变长,内部温度T1容易上升。
此外,在双面打印作业时,将第一面的调色剂像在定影装置40中加热而定影后,为了在第2面转印调色剂像,再次传送到二次转印位置36。此时,再次传送到的用纸由于在第一面的图像定影时被加热而温度已上升,因此二次转印位置36附近的温度更容易上升。
内部温度T1不仅受到本次(当前执行中)的打印作业的打印条件的影响,还受到前一次的打印作业的打印条件的影响。除此之外,如上所述,由于等待时的定影装置40的等待温度被设定为比定影温度低,因此T1还受到前一次的打印作业结束时至接受本次的打印作业之前的等待时间的长度的影响。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本次和前一次的打印作业的打印条件,取得定影温度、打印张数、双面/单面打印的信息,除此之外基于前一次的打印作业结束时开始的等待时间,推测本次的打印作业结束时的内部温度,并基于该推测的内部温度(以下,将推测的内部温度设为“t1”)以及由外部空气温度传感器72检测到的外部空气温度T2,推测停止候补区间的温度分布。
(2-1.中间转印带停止控制)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中间转印带停止控制的处理内容的流程图。
若调用该中间转印带停止控制的子程序,则首先取得由外部空气温度传感器72检测到的外部空气温度T2(步骤S21)。
接着,取得本次打印作业的打印条件的信息,取得前一次的打印作业的打印条件的信息,并取得等待时间S(步骤S22、步骤S23、步骤S24)。
基于所取得的本次的打印作业的打印条件信息、前一次的打印作业的打印条件信息以及等待时间S,根据以下算式1所示的运算式,计算当前的推测内部温度t1(步骤S25)。这里,也可以设为由温度分布推测部512进行推测内部温度t1的计算。
(算式1)t1={(Kf×Tfc+Kn×Nc)+(Kf×Tfp+Kn×Np)}×T2×Kd-Ks×T2×S
这里,如图6的表格所示,在算式1中,Tfc是表示本次的定影温度的变量,Tfp是表示前一次的定影温度的变量,Nc是表示本次的打印张数的变量,Np是表示前一次的打印张数的变量,Kf是定影温度的校正系数,Kn是打印张数的校正系数,Kd是双面打印时的校正系数(单面打印时设为Kd=1),Ks是等待时间的校正系数。这些校正系数预先通过实验等求出,存储在ROM53或备份存储器56中,根据需要而读取。此外,这些校正系数也不一定是常数,也可以是根据T2的值而决定的变量(T2的函数)。
若在步骤S25中计算出推测内部温度t1,则读取在备份存储器56中存储着的调色剂固着安全温度Ts,并由固着安全性判定部511判定推测内部温度t1是否为Ts以下(步骤S26、步骤S27)。
当推测内部温度t1为调色剂固着安全温度Ts以下的情况下,将内部温度检测位置38设定为转印剩余调色剂停止位置,并使中间转印带31在所设定的转印剩余调色剂停止位置停止后(步骤S27:是、步骤S31、步骤S33),返回主程序。
当推测内部温度t1不是调色剂固着安全温度Ts以下的情况下,读取在备份存储器56中存储着的温度分布表格的数据,从而由温度分布推测部512推测停止候补区间当前的温度分布(步骤S27:否、步骤S28、步骤S29、步骤S30)。
接着,由固着安全性判定部511进行在推测的温度分布中是否存在温度成为安全温度的位置即安全位置的判定(步骤S30)。
当存在安全位置的情况下,将该安全位置设定为转印剩余调色剂停止位置,并使中间转印带在所设定的转印剩余调色剂停止位置停止后(步骤S30:是、步骤S32、步骤S33),返回主程序。
当不存在安全位置的情况下,通过清洁片37清扫转印剩余调色剂后,使中间转印带停止(步骤S30:否、步骤S34、步骤S35),返回主程序。
(2-2.实施方式2的总结)
根据本实施方式,基于由在图像形成装置中通常设置的外部空气温度传感器72检测到的外部空气温度T2、本次和前一次的打印作业的打印条件信息、以及前一次的打印作业至本次打印作业为止的等待时间S,推测内部温度,并基于所推测的推测内部温度t1以及外部空气温度T2,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推测停止候补区间的温度分布,因此无需新设置内部温度传感器71,除了实施方式1的效果之外,能够有助于成本抑制。
<实施方式3>
在上述实施方式1与2中,推测停止候补区间的温度分布,并判定在停止候补区间中是否存在温度成为安全温度Ts的安全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以下的结构:取代推测停止候补区间的温度分布,而根据内部温度检测位置的内部温度T1是否为安全温度以下,进行中间转印带停止控制。
另外,为了避免重发说明,对于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要素,附加相同标号而省略其说明。
(3-1.中间转印带停止控制)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中间转印带停止控制的处理内容的流程图。
若调用该中间转印带停止控制的子程序,则首先取得由内部温度传感器71检测到的内部温度T1(步骤S41)。
接着,读取在备份存储器56中存储着的调色剂固着安全温度Ts,并由固着安全性判定部511判定内部温度T1是否为Ts以下(步骤S42、步骤S43)。
当内部温度T1为调色剂固着安全温度Ts以下的情况下,将内部温度检测位置38设定为转印剩余调色剂停止位置,并使中间转印带31在所设定的转印剩余调色剂停止位置停止后(步骤S43:是、步骤S44、步骤S45),返回主程序。
当内部温度T1不是调色剂固着安全温度Ts以下的情况下,通过清洁片37清洁转印剩余调色剂后,使中间转印带停止(步骤S43:否、步骤S46、步骤S47),返回主程序。
(3-2.实施方式3的总结)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3的结构,当内部温度传感器71的检测温度T1为安全温度Ts以下的情况下,将内部温度检测位置38设定为转印剩余调色剂停止位置而使中间转印带停止,因此减少二次转印后的中间转印带31的行进距离,从而抑制中间转印带31的磨损,并能够抑制功耗。
<变形例>
以上,基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当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包含以下的变形例。
(1)调色剂一般具有在高湿度环境下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更容易固着的性质。因此也可以作为标识转印剩余调色剂固着在中间转印带表面的容易程度的信息,取代温度而通过传感器检测湿度(相对湿度),并基于所检测到的湿度,判定转印剩余调色剂R固着在中间转印带31表面的容易程度。
此时,可以将实施方式1的温度取代为湿度,检测内部湿度与外部空气湿度而推测停止候补区间的湿度分布,从而判定是否存在湿度成为安全值(没有转印剩余调色剂R固着在中间转印带31上的顾虑的湿度的值)的位置即安全位置,当存在安全位置的情况下,将安全位置设定为转印剩余调色剂停止位置而使中间转印带停止,当不存在安全位置的情况下,通过清洁片37清洁转印剩余调色剂R后使中间转印带31停止。
此外,可以将实施方式2的温度取代为湿度,检测外部空气湿度而推测内部湿度,并基于推测的内部湿度与检测到的外部空气湿度,推测停止候补区间的湿度分布后,进行与上述相同的中间转印带停止控制。
此外,可以将实施方式3的温度取代为湿度,检测内部湿度,若检测到的内部湿度为安全值以下,则将内部湿度检测位置设定为转印剩余调色剂停止位置而使中间转印带31停止,当内部湿度比安全值高的情况下,通过清洁片37清洁转印剩余调色剂R后,使中间转印带31停止。
(2)在上述变形例1中,取代温度而基于湿度(相对湿度)来判定是否存在转印剩余调色剂R固着在中间转印带31表面的顾虑、是否存在没有固着的顾虑的安全位置,从而执行了中间转印带停止控制,但也可以基于温度与相对湿度两者,通过同样的方法执行中间转印带停止控制。
此时,可以根据温度与相对湿度来求出绝对湿度,并使用该绝对湿度,也可以单独使用温度与相对湿度的信息。此外,作为标识绝对湿度的大小的指标,也可以使用分类为多级(例如8级)的环境等级。
(3)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将进行温度分布的推测以及停止控制的对象设为中间转印带31,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将进行温度分布的推测以及停止控制的对象设为例如作为其他的像承载体的感光体鼓11。
此时,可以在感光体鼓11的外周面的旋转路径中,将从一次转印位置至清洁片14的清扫位置的区间设为停止候补区间,推测该停止候补区间的温度分布,并基于所推测的温度分布,判定是否存在成为不担心转印剩余调色剂固着在感光体鼓11表面的安全值以下的安全位置,当存在安全位置的情况下,将该安全位置设定为停止位置,从而使感光体鼓11在该停止位置停止。
此时,也通过在一次转印结束后在清洁片14的跟前停止,从而减少感光体鼓11的驱动距离而减少与清洁片14的磨损引起的感光体鼓11的磨损,并实现感光体鼓11的长寿命化,并能够实现功耗的抑制。
(4)在上述实施方式1和3中,在中间转印带31的行进方向下游侧,在二次转印位置36附近配置内部温度传感器71而检测了内部温度T1,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在从二次转印位置36至中间转印带31的行进方向下游侧的清洁片37的跟前为止的区间内的任意位置配置内部温度传感器71。
此时,当应用实施方式1的方法的情况下,也可以将从二次转印位置36通过内部温度检测位置至清洁片37的区间设定为停止候补区间,从而推测该停止候补区间的温度分布。
此外,在应用实施方式3的情况下,在内部温度T1为调色剂固着安全温度Ts以下时,将内部温度检测位置设定为转印剩余调色剂停止位置,但此时,内部温度检测位置也处于比清洁片37近前侧,因此减少中间转印带31的驱动距离而能够实现中间转印带31的长寿命化以及功耗的抑制。其中内部温度检测位置尽量靠近二次转印位置36,对于上述中间转印带31的长寿命化以及功耗的抑制期待更大的效果。
(5)在上述实施方式1与2中,是在停止候补区间中内部温度检测位置38的温度最高,随着接近清洁片37侧,温度单调减少的形状的温度分布,但并不限定于此。还可以考虑成为以下的温度分布的情况:根据内部温度传感器71的设置位置、打印机100内部的各部件的构造、结构、设置位置等,例如随着从内部温度检测位置38接近清洁片37,温度下降一次后再次增加后再减少的形状的温度分布,此外,还考虑存在温度比内部温度检测位置38还高的位置的情况。此时,也将温度成为安全温度的位置中最接近清洁片37的位置设定为转印剩余调色剂停止位置,从而使中间转印带31停止,从而不存在转印剩余调色剂熔化的顾虑,而且使转印剩余调色剂的后端部在清洁片37的跟前停止,从而减少二次转印后的中间转印带31的驱动距离,从而能够抑制中间转印带31的磨损。
(6)在上述实施方式2中,作为用于计算推测内部温度t1的打印条件,利用了定影温度、打印张数、是双面打印还是单面打印、等待时间的信息,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将对内部温度带来影响的其他的要素纳入考虑而计算推测内部温度t1。
(7)在上述实施方式2中,为了计算推测内部温度t1,利用本次的打印作业的打印条件信息、前一次的打印作业的打印条件信息以及等待时间而计算,但并不限定于此。
例如,可以在每次经过规定时间时检查(check)当前进行的动作,并通过推测而计算与动作状况相应的该规定时间期间的内部温度的上升量或下降量,并随着时间经过而累积加减所计算出的上升量/下降量,从而计算推测内部温度t1。此时,规定时间例如是100(ms),动作状况例如是打印动作的执行、等待、冷却扇的驱动等,可以针对各个动作状况,预先通过实验等求出并设定升温率或者降温率。
此外,上述升温率以及降温率可以是外部空气温度T2的函数,也可以将外部空气温度T2分为多个级别,预先通过实验等求出在各级别中应用的升温率以及降温率,并存储在表格等中后存储在ROM53、备份存储器56等。
(8)在上述实施方式1与2中,将由外部空气温度传感器72检测到的外部空气温度T2作为清洁片37附近的温度而使用,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当吸气口74设置在远离从清洁片37的位置的情况下,考虑到清洁片37附近的温度与外部空气温度T2大不相同。此时,也可以另外配置用于检测清洁片37的温度或其附近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从而将该传感器的检测温度用于停止候补区间的温度分布的推测。
(9)在上述实施方式1与3中,内部温度传感器71检测了中间转印带31的行进方向下游侧的二次转印位置36附近的温度,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直接检测例如驱动辊32、二次转印辊35、形成传送路径的导向构件(guiding member)等在二次转印位置36周边配置的构件等的表面温度。
(10)在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说明了串联式彩色数字打印机,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单色(black-and-white,黑白)打印机,一般应用于四循环(four-cycle)方式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此外的复印机、传真(facsimile)装置以及它们的复合机等凡是具有将旋转的像承载体上的调色剂像转印到被转印体的结构的图像形成装置。即,能够应用于像承载体为中间转印带且被转印体为记录片材(用纸)的结构、像承载体为感光体鼓且被转印体为中间转印带的结构等。
以上,基于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是不言而喻的,也可以将上述实施方式与变形例的内容在可能的范围内进行组合。

Claims (12)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将通过驱动部来旋转驱动的像承载体上的调色剂像在转印位置上转印在被转印体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清扫部,配置在像承载体的回转路径上,去除在所述像承载体上残留的转印剩余调色剂;
取得部,取得用于标识所述转印剩余调色剂对所述像承载体的固着容易性的信息;
判定部,基于所述取得的信息,判定用于标识所述固着容易性的信息是否为安全值以下;以及
控制部,在一个图像形成作业结束时,当通过所述判定部判定为用于标识所述固着容易性的信息的值为规定的安全值以下的情况下,像承载体的附着了转印剩余调色剂的区域的后端部移动至到达所述清扫部的清扫位置之前的规定的停止位置时,使所述驱动部停止,且当判定为用于标识所述固着容易性的信息的值比所述规定的安全值大的情况下,通过所述清扫部去除转印剩余调色剂后,使所述驱动部停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取得部基于用于标识特定的位置中的所述固着容易性的信息,通过推测而取得所述像承载体的旋转方向的从所述转印位置到达所述清扫位置的停止候补区间中的所述固着容易性的变化的状态,
所述判定部判定在所述停止候补区间是否存在所述推测的固着容易性成为所述安全值以下的位置,
所述控制部在存在判定为所述固着容易性为所述安全值以下的位置的情况下,将其作为停止位置,在所述像承载体的附着了转印剩余调色剂的区域的后端部移动至该停止位置时,使所述驱动部停止,当不存在判定为所述固着容易性为所述安全值以下的位置的情况下,通过所述清扫部去除转印剩余调色剂后,使所述驱动部停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特定的位置至少包括所述清扫部附近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取得部取得用于标识所述转印位置附近的位置中的所述固着容易性的信息,
所述规定的停止位置是所述像承载体的旋转方向下游侧的所述转印位置附近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1至4的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用于标识所述固着容易性的信息包括所述清扫部附近的环境信息以及所述转印位置附近的环境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环境信息包括温度以及湿度中的至少一个。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扫部附近的环境信息包含图像形成装置外的环境信息。
7.一种像承载体停止方法,在图像形成装置中执行,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将通过驱动部旋转驱动的像承载体上的调色剂像,在转印位置上转印到被转印体上,并通过在像承载体的回转路径上配置的清扫部在清扫位置上去除在转印后该像承载体上残留的转印剩余调色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像承载体停止方法包括:
取得步骤,取得用于标识所述转印剩余调色剂对所述像承载体的固着容易性的信息;
判定步骤,基于所述取得的信息,判定用于标识所述固着容易性的信息是否为安全值以下;以及
控制步骤,在一个图像形成作业结束时,当在所述判定步骤中判定为用于标识所述固着容易性的信息的值为规定的安全值以下的情况下,像承载体的附着了转印剩余调色剂的区域的后端部移动至到达所述清扫位置之前的规定的停止位置时,使所述驱动部停止,且当判定为用于标识所述固着容易性的信息的值比规定的安全值大的情况下,通过所述清扫部去除转印剩余调色剂后,使所述驱动部停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像承载体停止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取得步骤基于用于标识特定的位置中的所述固着容易性的信息,通过推测而取得所述像承载体的旋转方向的从所述转印位置到达所述清扫位置的停止候补区间中的所述固着容易性的变化的状态,
所述判定步骤判定在所述停止候补区间是否存在所述推测的固着容易性成为所述安全值以下的位置,
所述控制步骤中,当存在判定为所述固着容易性为所述安全值以下的位置的情况下,将其作为停止位置,在所述像承载体的附着了转印剩余调色剂的区域的后端部移动至该停止位置时,使所述驱动部停止,当不存在判定为所述固着容易性为所述安全值以下的位置的情况下,通过所述清扫部去除转印剩余调色剂后,使所述驱动部停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像承载体停止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特定的位置在所述清扫部附近的位置与所述转印位置附近的位置中至少包括所述清扫部附近的位置。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像承载体停止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取得步骤中取得的用于标识所述固着容易性的信息是所述转印位置附近的位置的信息,
所述规定的停止位置是所述像承载体的旋转方向下游侧的所述转印位置附近的位置。
11.如权利要求7至10的任一项所述的像承载体停止方法,其特征在于,
用于标识所述固着容易性的信息包括所述清扫部附近的环境信息以及所述转印位置附近的环境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环境信息包括温度以及湿度中的至少一个。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像承载体停止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扫部附近的环境信息包含图像形成装置外的环境信息。
CN201110187574.0A 2010-07-07 2011-07-06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像承载体停止方法 Active CN1023141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55206 2010-07-07
JP2010155206A JP5056915B2 (ja) 2010-07-07 2010-07-07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像担持体停止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14137A true CN102314137A (zh) 2012-01-11
CN102314137B CN102314137B (zh) 2015-02-18

Family

ID=446509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87574.0A Active CN102314137B (zh) 2010-07-07 2011-07-06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像承载体停止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744292B2 (zh)
EP (1) EP2405308B1 (zh)
JP (1) JP5056915B2 (zh)
CN (1) CN10231413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29094A (zh) * 2011-02-02 2012-08-08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4685438A (zh) * 2012-11-28 2015-06-03 Nec飞鼎克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温度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097257A (ja) * 2011-11-02 2013-05-20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5939818B2 (ja) * 2012-01-31 2016-06-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読取装置および記録装置
JP2014178402A (ja) * 2013-03-14 2014-09-25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US11841653B2 (en) * 2020-11-30 2023-12-1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85904A (en) * 1994-11-18 1996-12-17 Konica Corporation Drum type image transfer apparatus
US5678134A (en) * 1995-03-31 1997-10-14 Olympus Optical Co., Ltd. Cleaning device for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6256461B1 (en) * 1999-02-08 2001-07-03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body including reference markers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US20080145081A1 (en) * 2006-12-18 2008-06-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96755A (ja) 2000-04-17 2001-10-26 Konic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031503A (ja) 2003-07-09 2005-02-03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002752A (ja) * 2008-06-20 2010-01-07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155206A (ja) 2008-12-26 2010-07-15 Kuraray Co Ltd 耐水性に優れるガス分離膜用シリル基含有ビニルアルコール系重合体複合膜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85904A (en) * 1994-11-18 1996-12-17 Konica Corporation Drum type image transfer apparatus
US5678134A (en) * 1995-03-31 1997-10-14 Olympus Optical Co., Ltd. Cleaning device for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6256461B1 (en) * 1999-02-08 2001-07-03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body including reference markers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US20080145081A1 (en) * 2006-12-18 2008-06-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EP1939696A1 (en) * 2006-12-18 2008-07-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29094A (zh) * 2011-02-02 2012-08-08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2629094B (zh) * 2011-02-02 2014-12-17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4685438A (zh) * 2012-11-28 2015-06-03 Nec飞鼎克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温度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056915B2 (ja) 2012-10-24
US20120008967A1 (en) 2012-01-12
EP2405308A1 (en) 2012-01-11
US8744292B2 (en) 2014-06-03
CN102314137B (zh) 2015-02-18
JP2012018280A (ja) 2012-01-26
EP2405308B1 (en) 2017-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53541B (zh) 图像形成设备
CN102314137B (zh)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像承载体停止方法
US8229312B2 (en) Image forming device and fuser
US9211745B2 (en) Image era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1446786B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方法
CN102193380B (zh)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JP200922323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8406677B2 (en) Image forming device that reduces consumption of toner used for non-printing purpose
JP2013044966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US20090060615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JP2017083704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管理システム
US9477184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ontrolling temperature of fixing portion in image formation mode and in standby modes
CN101794093B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200918091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347049A (ja) リライタブル機能付き印字出力装置
US10012933B2 (en)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917518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9645524B2 (en) Print sheet creating apparatus and print sheet creating method
JP5459473B2 (ja) 給紙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06372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07358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11277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914442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227460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色ずれ補正方法
JP200800330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