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21120A - 基于核酸适体结构的荧光信号转变机制检测汞离子残留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核酸适体结构的荧光信号转变机制检测汞离子残留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621120A CN102621120A CN2012100953408A CN201210095340A CN102621120A CN 102621120 A CN102621120 A CN 102621120A CN 2012100953408 A CN2012100953408 A CN 2012100953408A CN 201210095340 A CN201210095340 A CN 201210095340A CN 102621120 A CN102621120 A CN 10262112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rcury ion
- aptamer
- seq
- base sequence
- ba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ing Or Testing Involving Enzyme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核酸适体结构及荧光信号转变的机制检测汞离子残留的方法,是以标记有荧光素分子的汞离子核酸适体与标记有猝灭素的互补序列构成荧光检测体系,其中:汞离子核酸适体由27~28个碱基组成的茎环结构,拥有碱基GGAC和GTCC共价结合形成的茎,互补序列Q2的碱基序列为SEQIDNO.1;荧光检测体系检测汞离子残留的方法为:加入系列浓度的汞离子与互补序列Q2竞争结合核酸适体,根据荧光信号的变化来建立标准曲线,确定最低检出限和线性范围,然后对待测样品进行加标检测,根据标准曲线判断样品中汞离子含量。本方法快速简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样品需求量少,适用于实际样品中汞离子的检测。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汞离子浓度检测范围,特别是基于核酸适体结构的荧光信号转变机制检测汞离子残留的方法。
背景技术
汞是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的重要元凶之一,是一种具有严重生物毒性的化学物质,由于其具有持久性、易迁移性和高度的生物富集性,使汞成为目前最受关注的环境污染物之一,尤其是溶解态的Hg2+具有较高的化学活性和稳定性,是排入环境水体中污染物的主要存在形式,对细胞具有腐蚀性和致癌性,因此发展无污染的、简便快速、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方法进行汞离子的检测成为必要,开发和研究新的检测汞离子的材料和方法成为热点。
随着指数富集配体系统进化技术(Systematic Evolution of Ligands by Exponential Enrichment)的发展和应用,越来越多的对靶分子具有亲和性和特异性的核酸适体从大容量的寡核苷酸库中筛选获得,研究发现,一个汞离子能特异地和两个胸腺嘧啶碱基(T)共价结合形成稳定的T-Hg2+-T结构,利用这一原理,已经建立了多种基于荧光信号转变的检测汞离子的方法,如Akira Ono等设计了一条富含碱基(T)的寡核苷酸序列,其5’端标记有猝灭素,3’端标记有荧光素,当汞离子存在时,由于T-Hg2+-T的结合作用而使寡核苷酸形成发夹结构并导致3’端和5’端靠近引起荧光猝灭从而对汞离子进行定量测定(Akira Ono, Humika Togashi. Angew. Chem., 2004, 116: 4400~4402)。而Wang Z D也是利用T-Hg2+-T的结合原理设计了发夹结构的汞离子的寡核苷酸适体,通过荧光强度的上升定量检测汞离子(Wang Z D, Lee J H, Lu Y. Chem. Commun., 2008, 45: 6005~6007)。
采用源于镍离子RNA核酸适体的碱基序列合成的DNA碱基序列,再对它的部分碱基进行改造后获得新的汞离子核酸适体,并设计与该汞离子核酸适体匹配的互补序列Q2,建立新的荧光信号转变机制,利用它们检测汞离子残留,目前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打破之前固有的基于T-Hg2+-T结构建立的检测方法和模式,开创汞离子新型的核酸适体,并利用荧光信号转化机制建立新的检测汞离子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环境水中汞离子检测,达到快速、简便、准确、样品需求量少的检测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核酸适体结构的荧光信号转变机制检测汞离子残留的方法,是以标记有荧光基团FAM的汞离子核酸适体与标记有荧光猝灭基团DABCYL的互补序列构成荧光检测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汞离子核酸适体为源于镍离子RNA核酸适体的碱基序列合成的DNA碱基序列SEQ ID NO.7中截取的第23位至第44位碱基序列,并对该部分碱基序列进行改造后获得,获得的汞离子核酸适体是由27~28个碱基组成的茎环结构,拥有碱基GGAC和GTCC共价结合形成的茎,所述互补序列Q2的碱基序列为SEQ ID NO.1;荧光信号转变机制检测汞离子残留的方法为:
a) 将以标记有荧光基团FAM的汞离子核酸适体和标记有荧光猝灭基团DABCYL的互补序列Q2按照浓度比1:2~4投放在bufferA缓冲液中,经过变性和复性,以485nm为激发波长,535nm为发射波长,进行荧光检测,记录荧光强度;
b)将含有不同浓度汞离子的标样分别加入含有复合物的bufferA缓冲液,经过变性和复性,汞离子与互补序列Q2竞争结合核酸适体,以485nm为激发波长,535nm为发射波长,分别进行荧光检测,记录与不同浓度汞离子标样对应的荧光强度,建立标准曲线,确定该复合物的相关系数、最小检出限以及线性检测范围,建立与线性检测范围对应的线性方程;
c) 向含有复合物的bufferA缓冲液中加入待测物质,经过变性和复性,待测物质中的汞离子与互补序列Q2竞争结合核酸适体,以485nm为激发波长,535nm为发射波长,进行荧光检测,记录待测物质的荧光强度;
d)将待测物质的荧光强度与线性检测范围的标准曲线进行对照,通过标准曲线确定或通过线性方程计算得到待测物质中的汞离子残留量;
所用bufferA缓冲液的成分为:50mM NaCl+7mM MgCl2+50mM Tris/HCl,bufferA缓冲液的PH=7.5;
所述的变性和复性是指:在94℃变性5分钟,然后在25℃复性30分钟。
在本发明中,对碱基序列SEQ ID NO.7中的第23位至第44位碱基进行改造是指:保留碱基序列SEQ ID NO.7的第23位至第44位碱基,将保留段的第14位碱基A用碱基GC替换,然后在5’端增加碱基GG,在3’端增加碱基CCG,并将保留段中所有碱基U全部替换成碱基T,获得汞离子核酸适体N1,汞离子核酸适体N1的碱基序列为SEQ ID NO.2;由汞离子核酸适体N1与互补序列Q2在bufferA缓冲液中构成的复合物对汞离子残留量的相关系数为0.9993,最小检出限为0.625ppm,线性检测范围1.25-20ppm。
在本发明中,对碱基序列SEQ ID NO.7中的第23位至第44位碱基进行改造是指:再以汞离子核酸适体N1的碱基序列SEQ ID NO.2为基础,将SEQ ID NO.2的第13~22位碱基全部替换成碱基T,再剪切SEQ ID NO.2的第28位碱基,获得汞离子核酸适体N4,其碱基序列为SEQ ID NO.3,由汞离子核酸适体N4与互补序列Q2所构成的复合物对汞离子残留量的相关系数为0.9703,最小检出限为0.156ppm,线性检测范围0.3125-5ppm。
在本发明中,对碱基序列SEQ ID NO.7中的第23位至第44位碱基进行改造是指:再以汞离子核酸适体N1的碱基序列SEQ ID NO.2为基础,将SEQ ID NO.2的第13~22位碱基替换为TCTTCTTGTT,再剪切SEQ ID NO.2的剪切第28位碱基,获得汞离子核酸适体N5,其碱基序列为SEQ ID NO.4,由汞离子核酸适体N5与互补序列Q2所构成的复合物对汞离子残留量的相关系数为0.9909,最小检出限为0.078ppm,线性检测范围0.156-2.5ppm。
在本发明中,对碱基序列SEQ ID NO.7中的第23位至第44位碱基进行改造是指:再以汞离子核酸适体N1的碱基序列SEQ ID NO.2为基础,将SEQ ID NO.2的第13~22位碱基替换为TTTCCCCTTTT,再剪切SEQ ID NO.2的第28位碱基,获得汞离子核酸适体N6,其碱基序列为SEQ ID NO.5,由汞离子核酸适体N6与互补序列Q2所构成的复合物对汞离子残留量的相关系数为0.9932,最小检出限为0.156ppm,线性检测范围0.3125-5ppm。
在本发明中,对碱基序列SEQ ID NO.7中的第23位至第44位碱基进行改造是指:再以汞离子核酸适体N1的碱基序列SEQ ID NO.2为基础,将SEQ ID NO.2的第13~22位碱基替换为TTTGGGGTTTT再剪切SEQ ID NO.2的第28位碱基,获得汞离子核酸适体N7,其碱基序列为SEQ ID NO.6,由汞离子核酸适体N7与互补序列Q2在bufferA缓冲液中构成的复合物对汞离子残留量的相关系数为0.9583,最小检出限为0.156ppm,线性检测范围0.625-10ppm。
在本发明中,所述的将以标记有荧光基团FAM的汞离子核酸适体和标记有荧光猝灭基团DABCYL的互补序列Q2按照浓度比1:2~4投放在bufferA缓冲液中形成复合物是指:汞离子核酸适体的5’端标记荧光基团FAM,互补序列Q2的3’端标记有猝灭基团DABCYL,它们按照浓度比为1:2~4的比例投放在bufferA缓冲液中,94℃变性5分钟,25℃下复性30分钟后,它们之间通过氢键的结合作用在bufferA缓冲液中形成复合物;所述的以485nm为激发波长,535nm为发射波长,进行荧光检测是指:取出检测对象50μl置于96微孔板中利用荧光检测仪器进行检测。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涉及的汞离子核酸适体是源于镍离子的改造核酸适体,它具有由27~28个碱基,拥有碱基GGAC和GTCC共价结合形成的茎,对汞离子具有较好的结构识别功能,基于碱基T与汞离子特异性结合的机理,在对汞离子核酸适体的改造过程中,强化了碱基T,加强了核酸适体与汞离子的结合活性,因此本发明涉及的核酸适体同时兼有对汞离子结构识别和碱基结合功能。
本发明的优点还在于:本发明采用荧光标记寡核苷酸建立荧光检测汞离子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环境水中加标检测,具有背景值小,检测信号高,检测体系稳定,抗基质干扰能力强,检测体系及样品需求量少(每个样各需50μl),检测总时间为45分钟,检测通量可达30样/板(以96孔,1个样做3个重复计算),汞离子的最低检出限为78ppb。
附图说明
图1汞离子核酸适体N1和镍离子核酸适体DNA1-B的DNA二级茎环结构。其中:a为汞离子核酸适体N1;b为镍离子核酸适体DNA1-B
图2是核酸适体 N1荧光猝灭体系的荧光强度变化值与汞离子浓度的关系。
图3是核酸适体N1改造后的几种DNA二级茎环结构,其中:a为核酸适体N4;b为核酸适体N5;c为核酸适体N6;d为核酸适体N7。
图4是改造后适体荧光猝灭体系的荧光强度变化值与汞离子浓度的关系。
图5是核酸适体N5荧光猝灭体系与不同金属离子结合后荧光强度变化值。
图6镍离子核酸适体DNA1-1B和汞离子核酸适体N5建立的检测体系与汞离子作用的比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汞离子核酸适体N1的构建
首先按照文献报道的镍离子RNA核酸适体的碱基序列参照文献Hofmann, H P, Limmer S, Hornung V, Sprinzl M. RNA, 1997, 3: 1289~1300记载的方法合成其DNA序列,其碱基序列为SEQ ID NO.7:
5’-AUAGUCAGGGAACAUGACAAACACAGGGACUUGCGAAAAUCAGUGUUUUG -3’。
该碱基序列自定义为DNA1-B。
构建汞离子核酸适体N1时,保留DNA1-B的第23位至第44位碱基,将保留段第14位碱基A(相当于DNA1-B的第36位碱基)用GC替换(使该处增加了一位碱基),最后在5’端增加碱基GG,同时在3’端增加碱基CCG,并将保留段中所有碱基U全部替换成碱基T,即得到汞离子核酸适体N1,其碱基序列为SEQ ID NO.2:
5’- GGACAGGGACTTGCGGCAAATCAGTCCG-3’。
N1和DNA1-B的二级结构见图1,其中,N1拥有碱基GGAC和GTCC共价结合形成的茎,
实施例2
利用核酸适体N1建立荧光检测体系:
合成与核酸适体N1的互补序列Q2,其碱基序列为SEQ ID NO.1:
5’-GTCCCTGTCC-3’;
配制bufferA缓冲液:50mM NaCl+7mM MgCl2+50mM Tris/HCl,缓冲液的PH=7.5;
荧光基团FAM,由上海捷瑞生物公司合成,并将它标记在核酸适体N1的5’端;
荧光猝灭基团DABCYL,由上海捷瑞生物公司合成,并将它标记在互补序列Q2的3’端。
将标记有荧光基团FAM的核酸适体N1和标记有荧光猝灭基团DABCYL的互补序列Q2分别以浓度比1:0~4(核酸适体N1的终浓度为50nmol/L、互补序列Q2的终浓度依次分别为0、50、100、150、200nmol/L)投放在bufferA缓冲液中反应30分钟,在bufferA缓冲液中存在标记有荧光猝灭基团DABCYL的互补序列Q2时,它们会形成处于部分荧光猝灭或荧光猝灭状态的复合物,以485nm为激发波长,535nm为发射波长,对室温(25℃)下直接反应30分钟的复合物(非变性)进行荧光检测(作为对照组),在94℃变性5分钟,然后在室温(25℃)下复性30分钟再检测,分别将荧光强度结果记录在表1中,在表1中,F表示标记有荧光基团FAM的核酸适体N1,Q表示标记有荧光猝灭基团DABCYL的互补序列Q2。
表1 Q2与N1结合的浓度比及结合方式对荧光猝灭效率的影响
由表1可见,当Q/F比值为2,经过变性复性过程的荧光猝灭效率达到89.42%,荧光猝灭程度接近90%,因此,当Q/F比值为应该大于或等于2,即:标记有荧光基团FAM的核酸适体N1和标记有荧光猝灭基团DABCYL的互补序列Q2分别以浓度比在1:2~5之间为宜,鉴于当Q/F比值为3,经过变性复性过程的荧光猝灭效率达到92.19%,荧光猝灭程度趋于饱和,因此选择这一参数为最佳条件。
实施例3
核酸适体N1通过不同浓度汞离子建立的检测标准曲线。
荧光检测体系的构建方法与实施例2相同。
将N1与Q2按照1:3的比例混匀在bufferA缓冲液体系中(N1终浓度为150nmol/L、Q2终浓度为450nmol/L)。94℃变性5分钟,25℃下孵育30分钟,从体系中取出50μl,测定其荧光强度;然后再分别依次加入50μl的汞离子标准液,汞离子浓度从160ppm到0.156ppm进行2倍梯度稀释,并以等体积的bufferA缓冲液作为对照。5分钟后,在激发光波长495nm、发射光波长535nm下测各个孔的荧光强度。标准曲线见图2,由图2可见,核酸适体N1与互补序列Q2所构成的复合物对汞离子残留量的相关系数为0.9993,最小检出限为0.625ppm,线性检测范围1.25-20ppm。
实施例4
基于核酸适体N1的几种改进
将核酸适体N1的第13~22位碱基全部替换成碱基T,再剪切N1的第28位碱基,获得核酸适体N4,核酸适体N4保留了核酸适体N1的二级茎环结构(见图3中的a),拥有碱基GGAC和GTCC共价结合形成的茎,其碱基序列为SEQ ID NO.3:
5’- GGACAGGGACTTTTTTTTTTTTAGTCC -3’。
对核酸适体N1的第13~22位碱基替换为TCTTCTTGTT,再剪切N1的剪切第28位碱基,获得核酸适体N5,核酸适体N5保留了核酸适体N1的二级茎环结构(见图3中的b),拥有碱基GGAC和GTCC共价结合形成的茎,其碱基序列为SEQ ID NO.4:
5’- GGACAGGGACTTTCTTCTTGTTAGTCC -3’。
对核酸适体N1的第13~22位碱基替换为TTTCCCCTTTT(在这个区段相比N1增加了一位碱基),再剪切N1的第28位碱基,获得核酸适体N6,核酸适体N6保留了核酸适体N1的茎结构(见图3中的c),拥有碱基GGAC和GTCC共价结合形成的茎,其碱基序列为SEQ ID NO.5:
5’- GGACAGGGACTTTTTCCCCTTTTAGTCC -3’。
对核酸适体N1的第13~22位碱基替换为TTTGGGGTTTT(在这个区段相比N1增加了一位碱基),再剪切N1的第28位碱基,获得核酸适体N7,核酸适体N7保留了核酸适体N1的二级茎环结构(见图3中的d),拥有碱基GGAC和GTCC共价结合形成的茎,其碱基序列为SEQ ID NO.6:
5’- GGACAGGGACTTTTTGGGGTTTTAGTCC -3’。
实施例5
N1的几种改进核酸适体通过不同浓度汞离子建立的检测标准曲线
按照Q/F比值为3建立含有复合物的bufferA缓冲液。
检测标准曲线的构建方法与实施例3相同,几种改进核酸适体的检测标准曲线分别如下:
核酸适体N4的检测标准曲线记录在图4a中,由图4a可见,它对汞离子残留量的相关系数为0.9703,最小检出限为0.156ppm,线性检测范围0.3125-5ppm。
核酸适体N5的检测标准曲线记录在图4b中,由图4b可见,它对汞离子残留量的相关系数为0.9909,最小检出限为0.078ppm,线性检测范围0.156-2.5ppm。
核酸适体N6的检测标准曲线记录在图4c中,由图4c可见,它对汞离子残留量的相关系数为0.9932,最小检出限为0.156ppm,线性检测范围0.3125-5ppm。
核酸适体N7的检测标准曲线记录在图4d中,由图4d可见,它对汞离子残留量的相关系数为0.9583,最小检出限为0.156ppm,线性检测范围0.625-10ppm。
由图4和图6可见,核酸适体N5建立的检测体系的线性检测范围为0.156-2.5ppm,检测灵敏度最高,说明核酸适体N5与核酸适体N1及另外3个由核酸适体N1改造后的核酸适体相比,它对汞离子具有更强的识别作用。
实施例6
汞离子与其适体结合的特异性检测
为了考察本发明的选择性,配置了5ppm的各个金属离子溶液,分别加入N5荧光猝灭体系中,再记录荧光强度变化值。具体过程如下:N5与Q2按照1:3的比例混匀在bufferA缓冲液体系中(N1终浓度为150nmol/L、Q2终浓度为450nmol/L),94℃变性5分钟,25℃下孵育30分钟后,取出50μl于13个孔中测荧光强度,再分别依次加入50μl的bufferA、50μl的5ppm的Mn2+、Cu2+、Fe2+、Zn2+、Mg2+、Ca2+、Cd2+、Ni2+、Pb2+、Cr2+、As2+、Hg2+,5分钟后,测荧光强度,然后再于前12个空中均加入50μl、5ppm的Hg2+,记录荧光强度变化值。
如图5所示,在所有待检测的金属离子中,只有Hg2+能使荧光强度明显上升,其他金属离子不起作用,但是当在其他金属离子中加入Hg2+后,荧光强度又明显上升,说明该方法对Hg2+具有良好的选择性。
实施例7
采用实施例4改造的N5为核酸适体,采用实施例2的互补序列Q2作为核酸适体N5的互补序列。
以实施例1中自定义的DNA1-B为对照核酸适体,其碱基序列为SEQ ID NO.7,同时合成与核酸适体DNA1-B的对照互补序列Q1-B,其碱基序列为SEQ ID NO.8:
5’-ATGTTCCCTGACTAT-3’。
使用的荧光基团FAM、荧光猝灭基团DABCYL和缓冲液均与实施例2相同。
将荧光基团FAM分别标记在核酸适体N5和对照核酸适DNA1-B的5’端,将荧光猝灭基团DABCYL分别标记在互补序列Q2和对照互补序列Q1-B的3’端。
将标记有荧光基团FAM的核酸适体N5和对照核酸适体DNA1-B分别与其匹配的标记有荧光猝灭基团DABCYL的互补序列Q2和对照互补序列Q1-B按照物质的浓度比为1:3混匀到缓冲液中(N5和DNA1-B终浓度为150nmol/L、Q2和Q1-B终浓度为450nmol/L),分别建立各自独立的荧光检测体系,在94℃变性5分钟,然后在25℃复性30分钟后,取出50μl于3个孔中测荧光强度,然后再分别依次加入50μl的bufferA缓冲液、5ppm Hg2+、20ppm Hg2+,10分钟后测荧光强度,同时N5作为对照,与DNA1-B 做相同处理。
如图6所示,随着Hg2+浓度的提高,DNA1-B荧光猝灭体系的荧光强度并没有明显变化,与不加Hg2+的一致,而N5荧光猝灭体系荧光值随着Hg2+浓度的提高而不断显著升高,说明DNA1-B对汞离子无识别能力。观察图1中N1、DNA1-B和图3b中N5的结构可以发现:尽管三者都具有茎环构成的二级结构,甚至N1的大部分碱基序列与DNA1-B相同,但由于核酸适体N1及N5拥有碱基GGAC和GTCC共价结合形成的茎,它们与镍离子核酸适体DNA1-B的茎环结构不同,导致其不能特异性识别汞离子,说明N1及其改造后的适体所特有的碱基GGAC和GTCC共价结合形成的茎是识别汞离子的活性部位。
实施例8
利用实施例4获得的检测标准曲线,对待测物进行检测:
采集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池塘水,将其通过0.22μm的滤膜过滤后,添加Hg2+标准液,配置成含终浓度分别为4ppm、2ppm、1ppm Hg2+的水样品,再与实施例7中建立的N5的荧光检测体系反应,测定荧光强度变化值。
在N5的荧光检测体系中加入待测物质,在94℃变性5分钟,然后在25℃复性30分钟,以485nm为激发波长,535nm为发射波长,进行荧光检测,记录待测物质的荧光强度;
如表2所示,池塘水样品中标准Hg2+回收率为85-90.5%,准确性较好,
说明池塘水中的杂质对本发明检测Hg2+的干扰很小。
将待测物质的荧光强度与实施例5获得的与N5的荧光检测体系对应的线性检测范围的标准曲线进行对照,通过标准曲线确定或通过线性方程计算得到待测物质中的汞离子残留量。
表2 池塘水样中Hg2+加标回收检测结果
Hg2+初始含量 (ppm) | Hg2+添加量(ppm) | 测定值 (ppm) | 回收率 (100%) |
0 | 1 | 0.85±0.16 | 85 |
2 | 1.81±0..07 | 90.5 | |
4 | 3.52±0.06 | 88 |
以上各实施例不是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制,只要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领域的基本常识,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启示下,采用相同或相似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畴。
核苷酸序列表
<110>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120> 基于核酸适体结构的荧光信号转变机制检测汞离子残留的方法
<130>
<160> 8
<170> PatentIn version 3.3
<210> 1
<211> 1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
gtccctgtcc 10
<210> 2
<211> 28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2
ggacagggac ttgcggcaaa tcagtccg 28
<210> 3
<211> 27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3
ggacagggac tttttttttt ttagtcc 27
<210> 4
<211> 27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4
ggacagggac tttcttcttg ttagtcc 27
<210> 5
<211> 28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5
ggacagggac tttttcccct tttagtcc 28
<210> 6
<211> 28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6
ggacagggac tttttggggt tttagtcc 28
<210> 7
<211> 50
<212> RNA
<213> 人工序列
<400> 7
auagucaggg aacaugacaa acacagggac uugcgaaaau caguguuuug 50
<210> 8
<211> 15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8
atgttccctg actat 15
Claims (7)
1.一种基于核酸适体结构的荧光信号转变机制检测汞离子残留的方法,是以标记有荧光基团FAM的汞离子核酸适体与标记有荧光猝灭基团DABCYL的互补序列构成荧光检测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汞离子核酸适体为源于镍离子RNA核酸适体的碱基序列合成的DNA碱基序列SEQ ID NO.7中截取的第23位至第44位碱基序列,并对该部分碱基序列进行改造后获得,获得的汞离子核酸适体是由27~28个碱基组成的茎环结构,拥有碱基GGAC和GTCC共价结合形成的茎,所述互补序列Q2的碱基序列为SEQ ID NO.1;荧光信号转变机制检测汞离子残留的方法为:
a) 将以标记有荧光基团FAM的汞离子核酸适体和标记有荧光猝灭基团DABCYL的互补序列Q2按照浓度比1:2~4投放在bufferA缓冲液中,经过变性和复性,以485nm为激发波长,535nm为发射波长,进行荧光检测,记录荧光强度;
b)将含有不同浓度汞离子的标样分别加入含有复合物的bufferA缓冲液,经过变性和复性,汞离子与互补序列Q2竞争结合核酸适体,以485nm为激发波长,535nm为发射波长,分别进行荧光检测,记录与不同浓度汞离子标样对应的荧光强度,建立标准曲线,确定该复合物的相关系数、最小检出限以及线性检测范围,建立与线性检测范围对应的线性方程;
c) 向含有复合物的bufferA缓冲液中加入待测物质,经过变性和复性,待测物质中的汞离子与互补序列Q2竞争结合核酸适体,以485nm为激发波长,535nm为发射波长,进行荧光检测,记录待测物质的荧光强度;
d)将待测物质的荧光强度与线性检测范围的标准曲线进行对照,通过标准曲线确定或通过线性方程计算得到待测物质中的汞离子残留量;
所用bufferA缓冲液的成分为:50mM NaCl+7mM MgCl2+50mM Tris/HCl,bufferA缓冲液的PH=7.5;
所述的变性和复性是指:在94℃变性5分钟,然后在25℃复性30分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核酸适体结构的荧光信号转变机制检测汞离子残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碱基序列SEQ ID NO.7中的第23位至第44位碱基进行改造是指:保留碱基序列SEQ ID NO.7的第23位至第44位碱基,将保留段的第14位碱基A用碱基GC替换,然后在5’端增加碱基GG,在3’端增加碱基CCG,并将保留段中所有碱基U全部替换成碱基T,获得汞离子核酸适体N1,汞离子核酸适体N1的碱基序列为SEQ ID NO.2;由汞离子核酸适体N1与互补序列Q2在bufferA缓冲液中构成的复合物对汞离子残留量的相关系数为0.9993,最小检出限为0.625ppm,线性检测范围1.25-20pp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核酸适体结构的荧光信号转变机制检测汞离子残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碱基序列SEQ ID NO.7中的第23位至第44位碱基进行改造是指:以汞离子核酸适体N1的碱基序列SEQ ID NO.2为基础,将SEQ ID NO.2的第13~22位碱基全部替换成碱基T,再剪切SEQ ID NO.2的第28位碱基,获得汞离子核酸适体N4,其碱基序列为SEQ ID NO.3,由汞离子核酸适体N4与互补序列Q2在bufferA缓冲液中构成的复合物对汞离子残留量的相关系数为0.9703,最小检出限为0.156ppm,线性检测范围0.3125-5pp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核酸适体结构的荧光信号转变机制检测汞离子残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碱基序列SEQ ID NO.7中的第23位至第44位碱基进行改造是指:以汞离子核酸适体N1的碱基序列SEQ ID NO.2为基础,将SEQ ID NO.2的第13~22位碱基替换为TCTTCTTGTT,再剪切SEQ ID NO.2的剪切第28位碱基,获得汞离子核酸适体N5,其碱基序列为SEQ ID NO.4,由汞离子核酸适体N5与互补序列Q2在bufferA缓冲液中构成的复合物对汞离子残留量的相关系数为0.9909,最小检出限为0.078ppm,线性检测范围0.156-2.5pp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核酸适体结构的荧光信号转变机制检测汞离子残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碱基序列SEQ ID NO.7中的第23位至第44位碱基进行改造是指:以汞离子核酸适体N1的碱基序列SEQ ID NO.2为基础,将SEQ ID NO.2的第13~22位碱基替换为TTTCCCCTTTT,再剪切SEQ ID NO.2的第28位碱基,获得汞离子核酸适体N6,其碱基序列为SEQ ID NO.5,由汞离子核酸适体N6与互补序列Q2在bufferA缓冲液中构成的复合物对汞离子残留量的相关系数为0.9932,最小检出限为0.156ppm,线性检测范围0.3125-5pp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核酸适体结构的荧光信号转变机制检测汞离子残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碱基序列SEQ ID NO.7中的第23位至第44位碱基进行改造是指:以汞离子核酸适体N1的碱基序列SEQ ID NO.2为基础,将SEQ ID NO.2的第13~22位碱基替换为TTTGGGGTTTT再剪切SEQ ID NO.2的第28位碱基,获得汞离子核酸适体N7,其碱基序列为SEQ ID NO.6,由汞离子核酸适体N7与互补序列Q2在bufferA缓冲液中构成的复合物对汞离子残留量的相关系数为0.9583,最小检出限为0.156ppm,线性检测范围0.625-10ppm。
7.根据权利要求1~6之一所述的基于核酸适体结构的荧光信号转变机制检测汞离子残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将以标记有荧光基团FAM的汞离子核酸适体和标记有荧光猝灭基团DABCYL的互补序列Q2按照浓度比1:2~4投放在bufferA缓冲液中形成复合物是指:汞离子核酸适体的5’端标记荧光基团FAM,互补序列Q2的3’端标记有猝灭基团DABCYL,它们按照浓度比为1:2~4的比例投放在bufferA缓冲液中,94℃变性5分钟,25℃下复性30分钟后,它们之间通过氢键的结合作用在bufferA缓冲液中形成复合物;所述的以485nm为激发波长,535nm为发射波长,进行荧光检测是指:取出检测对象50μl置于96微孔板中利用荧光检测仪器进行检测。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095340.8A CN102621120B (zh) | 2012-03-31 | 2012-03-31 | 基于核酸适体结构的荧光信号转变机制检测汞离子残留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095340.8A CN102621120B (zh) | 2012-03-31 | 2012-03-31 | 基于核酸适体结构的荧光信号转变机制检测汞离子残留的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621120A true CN102621120A (zh) | 2012-08-01 |
CN102621120B CN102621120B (zh) | 2014-04-23 |
Family
ID=465611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095340.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21120B (zh) | 2012-03-31 | 2012-03-31 | 基于核酸适体结构的荧光信号转变机制检测汞离子残留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621120B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389293A (zh) * | 2013-07-26 | 2013-11-13 | 中国人民大学 | 一种二价汞离子的检测方法 |
CN104031921A (zh) * | 2013-08-07 | 2014-09-10 | 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 | 一种西维因的核酸适体、衍生物及其应用 |
CN107727623A (zh) * | 2017-10-12 | 2018-02-23 | 广东省生态环境技术研究所 | 一种汞离子荧光检测试剂盒 |
CN110208548A (zh) * | 2019-03-11 | 2019-09-06 | 嘉兴学院 | 一种检测肌红蛋白的核酸适配体荧光传感器及其构建方法 |
CN110412024A (zh) * | 2019-06-17 | 2019-11-05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 一种基于核酸适配体和纳米金的Hg2+检测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00151579A1 (en) * | 2008-10-10 | 2010-06-17 | Zidong Wang | Fluorescent sensor for mercury |
CN101887020A (zh) * | 2010-07-09 | 2010-11-17 | 南京邮电大学 | 利用寡核苷酸和氧化石墨烯检测汞离子的荧光检测方法 |
CN102031306A (zh) * | 2010-11-04 | 2011-04-27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基于寡核苷酸链的汞离子荧光检测芯片、制作及使用方法 |
CN102200510A (zh) * | 2011-04-13 | 2011-09-28 | 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机电产品检测技术中心 | 利用t-t错配的dna探针荧光测定汞离子浓度的方法 |
-
2012
- 2012-03-31 CN CN201210095340.8A patent/CN102621120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00151579A1 (en) * | 2008-10-10 | 2010-06-17 | Zidong Wang | Fluorescent sensor for mercury |
CN101887020A (zh) * | 2010-07-09 | 2010-11-17 | 南京邮电大学 | 利用寡核苷酸和氧化石墨烯检测汞离子的荧光检测方法 |
CN102031306A (zh) * | 2010-11-04 | 2011-04-27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基于寡核苷酸链的汞离子荧光检测芯片、制作及使用方法 |
CN102200510A (zh) * | 2011-04-13 | 2011-09-28 | 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机电产品检测技术中心 | 利用t-t错配的dna探针荧光测定汞离子浓度的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AKIRA ONO ET AL.: "Highly Selective Oligonucleotide-Based Sensor for Mercury(II) in Aqueous Solutions", 《ANGEW. CHEM.》 *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389293A (zh) * | 2013-07-26 | 2013-11-13 | 中国人民大学 | 一种二价汞离子的检测方法 |
CN103389293B (zh) * | 2013-07-26 | 2015-11-04 | 中国人民大学 | 一种二价汞离子的检测方法 |
CN104031921A (zh) * | 2013-08-07 | 2014-09-10 | 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 | 一种西维因的核酸适体、衍生物及其应用 |
CN107727623A (zh) * | 2017-10-12 | 2018-02-23 | 广东省生态环境技术研究所 | 一种汞离子荧光检测试剂盒 |
CN110208548A (zh) * | 2019-03-11 | 2019-09-06 | 嘉兴学院 | 一种检测肌红蛋白的核酸适配体荧光传感器及其构建方法 |
CN110412024A (zh) * | 2019-06-17 | 2019-11-05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 一种基于核酸适配体和纳米金的Hg2+检测方法 |
CN110412024B (zh) * | 2019-06-17 | 2022-03-25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 一种基于核酸适配体和纳米金的Hg2+检测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621120B (zh) | 2014-04-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621120B (zh) | 基于核酸适体结构的荧光信号转变机制检测汞离子残留的方法 | |
Tong et al. | 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 of luminol: a novel strategy for fluorescence ratiometric detection of ALP and As (V) with high sensitivity and selectivity | |
CN101208437A (zh) | 检测大分子和其它分析物的生物传感器 | |
CN110295255B (zh) | 一种基于rt-lamp-lfd检测猕猴桃褪绿环斑相关病毒的快速检测方法 | |
US20150225781A1 (en) | Silver nanocluster probe and target polynucleotide detection method using same, and silver nanocluster probe design method | |
Watson et al. | Understanding soil tests for plant-available phosphorus | |
CN109187922A (zh) | 植被恢复中微生物群落结构与有机碳响应关系的研究方法 | |
CN101886122A (zh) | 环介导恒温扩增检测肺炎衣原体的方法及检测试剂盒 | |
CN103667513A (zh) | 一种检测端粒酶活性的探针、试剂盒及方法 | |
Zhang et al. | Target-catalyzed assembly formation of metal-ion dependent DNAzymes for non-enzymatic and label-free amplified ATP detection | |
CN107177700A (zh) | 一种检测黄瓜花叶病毒的lamp引物组、试剂盒及检测方法 | |
CN101603077A (zh) | 一种通用分子信标核酸探针及其检测dna的方法 | |
CN109187992A (zh) | 一种新型比率型免标记荧光传感器及其应用 | |
CN103525936B (zh) | 应用rpa技术对转基因水稻科丰6号品系特异性鉴定 | |
CN101748197A (zh) | 一种用于检测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靶序列及试剂盒 | |
CN106399547B (zh) | 柑橘黄龙病菌和柑橘溃疡病菌双重检测试剂盒及其应用 | |
CN100402666C (zh) | 鉴定入侵南美红火蚁的方法及所用的核酸序列、探针与试剂盒 | |
CN102230009A (zh) | 定量湖泊沉积物中氨氧化古菌的方法 | |
CN107024583B (zh) | 硫黄素t适配体、其筛选方法及应用 | |
CN103698516A (zh) | 一种新型等温环介导鼠疫耶尔森菌核酸标记检测试剂 | |
CN106053410B (zh) | 槲皮素与环糊精的复配液及其应用 | |
CN103882136A (zh) | 一种简便灵敏通用型的基因检测方法 | |
CN102888412A (zh) | 一种新孢子虫特异pcr检测试剂盒及制备方法 | |
CN105886618A (zh) | 一种定量检测液体样品中汞离子的方法及试剂盒 | |
CN106282398B (zh) | 柑橘炭疽病菌和柑橘脚腐病菌双重检测试剂盒及其应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23 Termination date: 20150331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