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56949A - 一种尺寸可控的硅微/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尺寸可控的硅微/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56949A
CN102556949A CN2012100115379A CN201210011537A CN102556949A CN 102556949 A CN102556949 A CN 102556949A CN 2012100115379 A CN2012100115379 A CN 2012100115379A CN 201210011537 A CN201210011537 A CN 201210011537A CN 102556949 A CN102556949 A CN 1025569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mple
photoresist
silicon micro
linear array
silic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1153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林保
揭建胜
聂彪
吴春艳
于永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21001153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56949A/zh
Publication of CN1025569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569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尺寸可控的硅微/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以硅片为基底,将硅片表面清洗后取出晾干即为样品A,在样品A的表面旋涂光刻胶,烘干光刻胶层;按硅微/纳米线阵列的图形形式制接触式掩模板,利用该掩模板对光刻胶层进行曝光获得样品B,取下样品B在显影液中经4-6分钟显影洗去被曝光的光刻胶得样品C;在样品C的表面镀厚度为20~50纳米的金膜得到样品D;将样品D置于丙酮中去光刻胶及其上的金,保留与金接触的硅片即为样品E;将样品E浸入在刻蚀液中进行金催化化学刻蚀,在完成刻蚀后即得硅微/纳米线阵列。本发明用以获得可控直径、长度、晶向的匀质硅单晶微/纳米线阵列,使其能够在器件中得到实际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尺寸可控的硅微/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硅微/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更具体地说是一种通过金属催化化学刻蚀硅的微/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些年,一维硅微/纳米线的半导体性,机械性,光学性,以及纳米器件的前景应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硅微/纳米线已经成功地使用于场效应晶体管、生物化学传感器、集成逻辑器件、太阳能电池、锂电池阳极、p-n结等器件。合成硅微/纳米线很多方法,例如VLS生长法、氧辅助生长法(OAG)和SLS生长法,但这些合成的硅微/纳米线具有典型的随机方向性,(尺寸的问题)很难于在器件中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尺寸可控的硅微/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以获得可控直径、长度、晶向的匀质硅单晶微/纳米线阵列,使其能够在器件中得到实际应用。
本发明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尺寸可控的硅微/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的特点是按如下步骤进行:
(1)、以硅片为基底,将硅片依次放置在去离子水和丙酮中进行超声清洗后,随后浸入在60-100℃的食人鱼洗液中,5-20分钟后取出晾干即为样品A,在所述样品A的表面旋涂光刻胶,烘干后形成300~500纳米厚度的光刻胶层;按硅微/纳米线阵列的形式制作接触式掩模板图形,利用具有硅微/纳米线阵列图形的接触式掩模板对光刻胶层进行紫外曝光40s获得样品B,取下所述样品B在显影液中经4-6分钟显影洗去被曝光的光刻胶得样品C;
(2)、利用微电子镀膜设备在所述样品C的表面镀厚度为20~50纳米的金膜得到样品D;将所述样品D置于丙酮中,超声处理后去除光刻胶及光刻胶表面上的金,保留与金接触的硅片即为样品E;
(3)、将所述样品E浸入在刻蚀液中进行金催化化学刻蚀,在完成所述金催化化学刻蚀后即得硅微/纳米线阵列。
本发明中尺寸可控的硅微/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的特点也在于:
所述光刻胶为AZ5206,所述显影液为MIF-300。
所述光刻胶为ARP-5350,所述显影液为AR3006。
所述食人鱼洗液中是质量百分比浓度不低于98%的浓H2SO4和质量百分比浓度为40%的双氧水H2O2按体积比为4∶1的配比。
所述刻蚀液是在1000ml的水溶液中含有4-5mol的HF和0.4-0.5mol的H2O2
所述步骤(1)和步骤(2)中的丙酮质量百分比浓度为:99.5%。
本发明的理论基础是类似于传统的金属(Ag)辅助刻蚀法,金(Au)辅助刻蚀硅微纳米线阵列。在H2O2和HF酸溶液中,硅失去电子变成硅离子,H2O2得到电子生成氧气,这个电化学反应是在金催化下发生反应。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发明通过微电子光刻技术,在硅片表面金辅助化学刻蚀出尺寸可控硅微/纳米线阵列。根据硅片本身类型的不同,可以相应获得掺杂,尺寸,晶向微/纳米线阵列。
2、通过控制显影时间的不同控制线的直径。通过控制刻蚀时间的不同控制线的长度。
3、本发明工艺简单,成本较低,耗能少,适合大规模生产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制备不同刻蚀时间的硅微/纳米线阵列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
图2为本发明制备不同显影时间的硅微/纳米线阵列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
图3为本发明制备不同硅片晶向的硅微/纳米线阵列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中按以下步骤操作:
(1)、以硅片为基底,将硅片依次放置在去离子水和丙酮中进行超声清洗后,随后浸入在60℃的食人鱼洗液中,5分钟后取出晾干即为样品A,在所述样品A的表面旋涂光刻胶,烘干后形成300~500纳米厚度的光刻胶层;按硅微/纳米线阵列的图形形式制作接触式掩模板,利用具有硅微/纳米线阵列图形的接触式掩模板对光刻胶层进行紫外曝光40s获得样品B,取下所述样品B在显影液中经4分钟显影洗去被曝光的光刻胶得样品C;
(2)、利用微电子镀膜设备在所述样品C的表面镀厚度为20纳米的金膜得到样品D;将所述样品D置于丙酮中,超声处理后去除光刻胶及光刻胶表面上的金,保留与金接触的硅片即为样品E;
(3)、将样品E浸入在刻蚀液中进行金催化化学刻蚀,在完成金催化化学刻蚀后即得硅微/纳米线阵列;
具体实施中,光刻胶采用AZ5206,配套使用的显影液则采用MIF-300;或为:光刻胶采用ARP-5350,则显影液采用AR3006。
食人鱼洗液中是质量百分比浓度不低于98%的浓H2SO4和质量百分比浓度为40%的双氧水H2O2按体积比为4∶1的配比。
刻蚀液是在1000ml的水溶液中含有4-5mol的HF和0.4-0.5mol的H2O2
步骤(1)和步骤(2)中丙酮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99.5%。
实施例1:
以晶向是(100)的n型和电阻率为5Ωcm硅片为基底,将硅片依次放置在去离子水和丙酮中进行超声清洗15分钟后,随后浸入在60℃的食人鱼洗液中,10分钟后取出晾干即为样品A,在样品A的表面旋涂光刻胶AZ5206,烘干后形成300~500纳米厚度的光刻胶层;按硅微/纳米线阵列的图形形式制作接触式掩模板,利用具有硅微/纳米线阵列图形的接触式掩模板对光刻胶层进行紫外曝光40s获得样品B,取下样品B在显影液MIF-300中经4分钟显影洗去被曝光的光刻胶得样品C;
利用电子束热蒸发的方法或磁控溅射的方法直接在样品C的表面镀厚度为20纳米的金膜得到样品D;将样品D置于丙酮中,超声处理后去除光刻胶及光刻胶表面上的金,保留与金接触的硅片即为样品E;
将样品E浸入在刻蚀液中进行金催化化学刻蚀,分别刻蚀20分钟。在完成金催化化学刻蚀后即得硅微/纳米线阵列,用飞利浦XL30-FEG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并拍摄硅微/纳米线阵列图形;
按以上相同方式进行操作,所不同的是在1000ml的水溶液中含有5mol的HF和0.5mol的H2O2的刻蚀液中刻蚀,以及镀金膜厚度为50nm。得到扫描电子显微图片,通过比较,刻蚀出来的硅微/纳米线阵列没有明显区别。刻蚀条件在这些参数变化范围内都可以制备出硅微/纳米线阵列。
实施例2:
以晶向是(100)的n型和电阻率为5Ωcm硅片为基底,将硅片依次放置在去离子水和丙酮中进行超声清洗15分钟后,随后浸入在60℃的食人鱼洗液中,10分钟后取出晾干即为样品A,在样品A的表面旋涂光刻胶AZ5206,烘干后形成300~500纳米厚度的光刻胶层;按硅微/纳米线阵列的图形形式制作接触式掩模板,利用具有硅微/纳米线阵列图形的接触式掩模板对光刻胶层进行紫外曝光40s获得样品B,取下样品B在显影液MIF-300中经4分钟显影洗去被曝光的光刻胶得样品C;
利用电子束热蒸发的方法或磁控溅射的方法直接在样品C的表面镀厚度为20纳米的金膜得到样品D;将样品D置于丙酮中,超声处理后去除光刻胶及光刻胶表面上的金,保留与硅片接触的金即为样品E;
将样品E浸入在刻蚀液中进行金催化化学刻蚀,分别刻蚀20分钟。在完成金催化化学刻蚀后即得硅微/纳米线阵列,用飞利浦XL30-FEG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并拍摄硅微/纳米线阵列图形;
按以上相同方式进行操作,所不同的是刻蚀时间分别设置为50分钟和100分钟。得到扫描电子显微图片,如图1所示。
基于本实施例的刻蚀的扫描显微镜图像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随着刻蚀时间加长,刻蚀的微/纳米线的长度也在增长,即刻蚀时间可以控制微/纳米线的长度。根据实验理论基础,刻蚀时间的加长,反应时间变长,所以刻蚀的微/纳米线要长。
实施例3:
以晶向是(100)的n型和电阻率为12Ωcm硅片为基底,将硅片依次放置在去离子水和丙酮中进行超声清洗15分钟后,随后浸入在60℃的食人鱼洗液中,10分钟后取出晾干即为样品A,在样品A的表面旋涂光刻胶AZ5206,烘干后形成300~500纳米厚度的光刻胶层;按硅微/纳米线阵列的图形形式制作接触式掩模板,利用具有硅微/纳米线阵列图形的接触式掩模板对光刻胶层进行紫外曝光获得样品B,取下样品B在显影液中经4分钟显影洗去被曝光的光刻胶得样品C;
利用电子束热蒸发的方法或磁控溅射的方法直接在所述样品C的表面镀厚度为20纳米的金膜得到样品D;将所述样品D置于丙酮中,超声处理后去除光刻胶及光刻胶表面上的金,保留与金接触的硅片即为样品E;
将样品E浸入在刻蚀液中进行金催化化学刻蚀,分别刻蚀20分钟。在完成所述金催化化学刻蚀后即得硅微/纳米线阵列,用飞利浦XL30-FEG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并拍摄硅微纳米线阵列图形;
按以上相同方式进行操作,所不同的是显影时间分别设置为4分钟50秒和5分钟40秒。得到扫描电子显微图片,如图2所示。
基于本实施例的刻蚀的扫描显微镜图像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随着过显影加长,刻蚀的纳米线的直径也在增长,即过显影时间可以控制微/纳米线的直径。实验中显影时间控制,调节超声处理后去除光刻胶及光刻胶表面上的金的大小。根据实验理论基础,超声处理后去除光刻胶及光刻胶表面上的金下面硅被刻蚀,没有覆盖金膜的硅没有被刻蚀,留下来的硅即是硅微纳米线阵列。
实施例4:
以晶向是(110)的n型和电阻率为12Ωcm硅片为基底,将硅片依次放置在去离子水和丙酮中进行超声清洗15分钟后,随后浸入在60℃的食人鱼洗液中,10分钟后取出晾干即为样品A,在所述样品A的表面旋涂光刻胶AZ5206,烘干后形成300~500纳米厚度的光刻胶层;按硅微/纳米线阵列的图形形式制作接触式掩模板,利用具有硅微/纳米线阵列图形的接触式掩模板对光刻胶层进行紫外曝光获得样品B,取下所述样品B在显影液中经4分钟显影洗去被曝光的光刻胶得样品C;利用电子束热蒸发的方法或磁控溅射的方法直接在所述样品C的表面镀厚度为20纳米的金膜得到样品D;将所述样品D置于丙酮中,超声处理后去除光刻胶及光刻胶表面上的金,保留与金接触硅片的即为样品E;
将样品E浸入在刻蚀液中进行金催化化学刻蚀,分别刻蚀20分钟。在完成所述金催化化学刻蚀后即得硅微/纳米线阵列,用飞利浦XL30-FEG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并拍摄硅微纳米线阵列图形;
按以上相同方式进行操作,所不同的是选取硅片晶向为(111)和(113)。得到扫描电子显微图片,如图3所示。
基于本实施例的刻蚀的扫描显微镜图像如图3所示,可以看出选取不同的晶向的硅片,刻蚀的微/纳米线阵列的晶向跟选取的硅片晶向一致。实验中选取的硅片在刻蚀过程中硅的晶向不会改变,所以刻蚀留下来的硅微/纳米线阵列的晶向与选取硅片晶向一致。

Claims (6)

1.一种尺寸可控的硅微/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按如下步骤进行:
(1)、以硅片为基底,将硅片依次放置在去离子水和丙酮中进行超声清洗后,随后浸入在60-100℃的食人鱼洗液中,5-20分钟后取出晾干即为样品A,在所述样品A的表面旋涂光刻胶,烘干后形成300~500纳米厚度的光刻胶层;按硅微/纳米线阵列的图形形式制作接触式掩模板,利用具有硅微/纳米线阵列图形的接触式掩模板对光刻胶层进行紫外曝光40s获得样品B,取下所述样品B在显影液中经4-6分钟显影洗去被曝光的光刻胶得样品C;
(2)、利用微电子镀膜设备在所述样品C的表面镀厚度为20~50纳米的金膜得到样品D;将所述样品D置于丙酮中,超声处理后去除光刻胶及光刻胶表面上的金,保留与金接触的硅片即为样品E;
(3)、将所述样品E浸入在刻蚀液中进行金催化化学刻蚀,在完成所述金催化化学刻蚀后即得硅微/纳米线阵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尺寸可控的硅微/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光刻胶为AZ5206,所述显影液为MIF-3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尺寸可控的硅微/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光刻胶为ARP-5350,所述显影液为AR300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尺寸可控的硅微/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食人鱼洗液中是质量百分比浓度不低于98%的浓H2SO4和质量百分比浓度为40%的双氧水H2O2按体积比为4∶1的配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尺寸可控的硅微/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刻蚀液是在1000ml的水溶液中含有4-5mol的HF和0.4-0.5mol的H2O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尺寸可控的硅微/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1)和步骤(2)中丙酮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99.5%。
CN2012100115379A 2012-01-13 2012-01-13 一种尺寸可控的硅微/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255694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115379A CN102556949A (zh) 2012-01-13 2012-01-13 一种尺寸可控的硅微/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115379A CN102556949A (zh) 2012-01-13 2012-01-13 一种尺寸可控的硅微/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56949A true CN102556949A (zh) 2012-07-11

Family

ID=464037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115379A Pending CN102556949A (zh) 2012-01-13 2012-01-13 一种尺寸可控的硅微/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56949A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86723A (zh) * 2015-05-29 2015-10-2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适用纳米材料的电极的工业化生产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WO2017045185A1 (en) * 2015-09-17 2017-03-23 South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A method for three dimensional sculpturing of nanowire arrays
CN106629579A (zh) * 2015-11-03 2017-05-10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微机电器件的制备方法
CN106653952A (zh) * 2017-01-17 2017-05-10 南京大学 一种硅的中红外抗反射微结构的制备方法
CN107193068A (zh) * 2017-06-27 2017-09-22 常州瑞丰特科技有限公司 利用电场操控空穴分布制造闪耀光栅的方法
CN107777659A (zh) * 2017-09-28 2018-03-09 广东工业大学 金属折点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及其金属折点纳米线阵列
CN108529555A (zh) * 2018-05-10 2018-09-14 吉林大学 一种与循环肿瘤细胞尺寸匹配的微纳复合结构表面、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2079328A (zh) * 2020-08-20 2020-12-15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t型悬臂梁微结构及其加工方法和应用
CN112079329A (zh) * 2020-08-20 2020-12-15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马兰哥尼对流操控的纳米孔阵列及其可控加工方法和应用
CN112358292A (zh) * 2020-11-11 2021-02-12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三维纳米结构的金属氧化物陶瓷的制备方法
CN117658058A (zh) * 2023-12-04 2024-03-08 广东工业大学 硅基宽阵列纳米通孔的制造方法及硅基宽阵列纳米通孔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93191A (zh) * 2005-05-20 2005-11-09 清华大学 单一轴向排布的单晶硅纳米线阵列制备方法
KR20060018466A (ko) * 2004-08-24 2006-03-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비금속 나노선 제작방법
CN101117208A (zh) * 2007-09-18 2008-02-06 中山大学 一种制备一维硅纳米结构的方法
CN101540348A (zh) * 2008-12-12 2009-09-23 北京师范大学 一种多用途硅微纳米结构制备技术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60018466A (ko) * 2004-08-24 2006-03-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비금속 나노선 제작방법
CN1693191A (zh) * 2005-05-20 2005-11-09 清华大学 单一轴向排布的单晶硅纳米线阵列制备方法
CN101117208A (zh) * 2007-09-18 2008-02-06 中山大学 一种制备一维硅纳米结构的方法
CN101540348A (zh) * 2008-12-12 2009-09-23 北京师范大学 一种多用途硅微纳米结构制备技术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S.SONG ET AL.: "Controllable Fabric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Radial ZnO Nanowire/Silicon Microrod Hybrid Architectures", 《2010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
W.K.CHOI ET AL.: "Synthesis of Silicon Nanowires and Nanofin Arrays Using Interference Lithography and Catalytic Etching", 《2008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86723A (zh) * 2015-05-29 2015-10-2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适用纳米材料的电极的工业化生产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WO2017045185A1 (en) * 2015-09-17 2017-03-23 South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A method for three dimensional sculpturing of nanowire arrays
CN107112234A (zh) * 2015-09-17 2017-08-29 南方科技大学 纳米线阵列的雕刻方法及纳米线阵列
CN106629579A (zh) * 2015-11-03 2017-05-10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微机电器件的制备方法
CN106653952B (zh) * 2017-01-17 2018-05-08 南京大学 一种硅的中红外抗反射微结构的制备方法
CN106653952A (zh) * 2017-01-17 2017-05-10 南京大学 一种硅的中红外抗反射微结构的制备方法
CN107193068B (zh) * 2017-06-27 2020-04-10 常州瑞丰特科技有限公司 利用电场操控空穴分布制造闪耀光栅的方法
CN107193068A (zh) * 2017-06-27 2017-09-22 常州瑞丰特科技有限公司 利用电场操控空穴分布制造闪耀光栅的方法
CN107777659A (zh) * 2017-09-28 2018-03-09 广东工业大学 金属折点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及其金属折点纳米线阵列
CN108529555A (zh) * 2018-05-10 2018-09-14 吉林大学 一种与循环肿瘤细胞尺寸匹配的微纳复合结构表面、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2079328A (zh) * 2020-08-20 2020-12-15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t型悬臂梁微结构及其加工方法和应用
CN112079329A (zh) * 2020-08-20 2020-12-15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马兰哥尼对流操控的纳米孔阵列及其可控加工方法和应用
CN112358292A (zh) * 2020-11-11 2021-02-12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三维纳米结构的金属氧化物陶瓷的制备方法
CN112358292B (zh) * 2020-11-11 2023-03-10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三维纳米结构的金属氧化物陶瓷的制备方法
CN117658058A (zh) * 2023-12-04 2024-03-08 广东工业大学 硅基宽阵列纳米通孔的制造方法及硅基宽阵列纳米通孔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56949A (zh) 一种尺寸可控的硅微/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
CN105789042B (zh) 一种硅微米线阵列的制备工艺
CN103868909A (zh) 蘑菇形阵列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活性基底及制备方法
CN106198674B (zh) 一种介孔石墨烯制备工艺及基于介孔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生物传感器
CN103626119A (zh) 一种纳米金属球碗阵列结构的制备方法
CN103337449B (zh) 硅纳米线阵列的移植及其简单器件制备的方法
CN103172016B (zh) 一种氧化锌纳米线图案的制备方法
CN104045054A (zh) 利用湿法刻蚀法和反转印法制备高粘附性微纳米阵列结构薄膜的方法
CN105668509B (zh) 一种刻蚀微米硅通孔的方法
JP2014531757A (ja) ナノ構造化領域に対する電気接点
CN107986230B (zh) 一种图形化仿生磁性微纳米机器人制备方法
TWI460121B (zh) 圖形化矽奈米線陣列及矽微結構之製作方法
CN103979485A (zh) 一种微纳多孔硅材料的制备方法
Chen et al. Silicon carbide nano-via arrays fabricated by double-sided metal-assisted photochemical etching
CN104743507B (zh) 一种在微器件表面区域性生长氧化锌纳米线阵列的方法
CN106521635A (zh) 一种硅表面纳米金字塔绒面的全溶液制备方法
CN103950889B (zh) 一种场发射性能优良具有尖端结构的硅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
CN108314993B (zh) 一种大面积柔性疏水多孔硅膜的制备方法
CN110067022A (zh) 一种单晶GaN纳米线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46038A (zh) 一种多孔硅模板的制备方法
CN105321808A (zh) 一种可避免有机污染的cvd石墨烯fet器件制造方法
CN106226865B (zh) 一种光子晶体中纳米直孔周期性阵列制备方法
CN114496768A (zh) 一种纳米柱阵列的制备方法
CN103489754B (zh) 一种小尺寸银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CN115692189B (zh) 一种氮化镓纳米线阵列及其加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