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23740A - 作业车辆 - Google Patents
作业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523740A CN102523740A CN2011800034411A CN201180003441A CN102523740A CN 102523740 A CN102523740 A CN 102523740A CN 2011800034411 A CN2011800034411 A CN 2011800034411A CN 201180003441 A CN201180003441 A CN 201180003441A CN 102523740 A CN102523740 A CN 10252374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oes
- mentioned
- crawler belt
- track frame
- whe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5/00—Endless track vehicles
- B62D55/08—Endless track units; Parts thereof
- B62D55/10—Bogies; Fram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49/00—Tractors
- B62D49/06—Tractors adapted for multi-purpose use
- B62D49/0621—Tractors adapted for multi-purpose use comprising traction increasing arrangements, e.g. all-wheel traction devices, multiple-axle traction arrangements, auxiliary traction increasing devices
- B62D49/0635—Tractors adapted for multi-purpose use comprising traction increasing arrangements, e.g. all-wheel traction devices, multiple-axle traction arrangements, auxiliary traction increasing devices using additional ground engaging means, e.g. endless track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5/00—Endless track vehicles
- B62D55/02—Endless track vehicles with tracks and additional ground whee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5/00—Endless track vehicles
- B62D55/08—Endless track units; Parts thereof
- B62D55/104—Suspension devices for wheels, rollers, bogies or fram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5/00—Endless track vehicles
- B62D55/08—Endless track units; Parts thereof
- B62D55/12—Arrangement, location, or adaptation of driving sprockets
- B62D55/125—Final driv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5/00—Endless track vehicles
- B62D55/08—Endless track units; Parts thereof
- B62D55/12—Arrangement, location, or adaptation of driving sprockets
- B62D55/135—Arrangement, location, or adaptation of driving sprockets with dismountable driving crow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5/00—Endless track vehicles
- B62D55/08—Endless track units; Parts thereof
- B62D55/14—Arrangement, location, or adaptation of rollers
- B62D55/15—Mounting devices, e.g. bushings, axles, bearings, sealing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5/00—Endless track vehicles
- B62D55/08—Endless track units; Parts thereof
- B62D55/18—Tracks
- B62D55/24—Tracks of continuously flexible type, e.g. rubber belts
- B62D55/244—Moulded in one piece, with either smooth surfaces or surfaces having projections, e.g. incorporating reinforcing elemen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5/00—Endless track vehicles
- B62D55/08—Endless track units; Parts thereof
- B62D55/30—Track-tension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gricultural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将乘坐在驾驶席上的驾驶者的乘车舒适性维持成良好的状态的作业车辆。包括:行驶机体(11),其搭载发动机(8);左右的前车轮(12),其设在所述行驶机体(11)的前部下侧;履带架(17),其设在所述行驶机体(11)的后部下侧;左右的行驶履带(25),其安装于所述履带架(17);后车轴(15),其将回转力传递给所述行驶履带(25);摆动支轴(27、28),其将所述履带架(17)能摆动地支承于所述行驶机体(11)。在分开设置所述后车轴(15)和所述摆动支轴(27、28)的结构中,在轴支承有所述后车轴(15)的车轴壳(14)的正下方配置所述摆动支轴(27、28),借助设于所述摆动支轴(27、28)的连杆构件(19、20)使履带架(17)与所述车轴壳(14)相连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搭载有发动机等的机体的后部装设有左右的行驶履带的拖拉机等作业车辆。
背景技术
在作为现有技术的专利文献1~3等中说明了在拖拉机等行驶车辆中的机体的后部装设左右的行驶履带的做法,即在机体的前部装设左右的前车轮,在机体的后部装设左右的行驶履带的做法。
现有技术是将后车轴轴支承于行驶机体的后车轴壳体,在后车轴上安装驱动轮体,另一方面在上述后车轴壳体的下方的部位配置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履带架,在履带架上安装有行驶履带的构造,利用自上述后车轴以适当距离配置在下方的部位的1根摆动支轴,将履带架的前后方向的大致中间部转动自如地可转动地安装于上述后车轴壳体等的行驶机体侧,使履带架的前部及后部彼此反向地上下移动。遍布上述驱动轮体、设在履带架的前端侧的前从动轮体和设在后端侧的后从动轮体地呈大致三角形地绕挂行驶履带,利用上述驱动轮体使行驶履带旋转,从而使行驶机体前进移动或后退移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4505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9619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4-21705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上述现有技术在上述行驶机体的前部以上下移动的方式俯仰时,与地面接触的行驶履带以上述摆动支轴为中心,以前高后低地倾斜或前低后高地倾斜的方式转动,因此存在下述那样的问题。例如在前进移动或后退移动时,在跨过农田的田界等凸部的情况下,行驶履带以上述摆动支轴为中心前高后低或前低后高地倾斜,上述行驶履带的接地面的前后方向的倾斜角度容易变大,因此上述行驶机体的离地高度也容易变化,存在无法维持乘坐在驾驶席上的驾驶者的良好的乘车舒适性的问题等。另外,上述履带架对行驶机体的支承是由上述摆动支轴进行的单点支承,因此负荷集中在上述摆动支轴部,不仅妨碍大型化,而且也存在可能因上述摆动支轴部的变形等而发生工作不良的问题等。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想要提供一种研究上述现状而实施了改善后得到的拖拉机等作业车辆。
技术方案1的发明的作业车辆包括:行驶机体,其搭载发动机;左右的前车轮,其设在上述行驶机体的前部下侧;履带架,其设在上述行驶机体的后部下侧;左右的行驶履带,其安装于上述履带架;后车轴,其将回转力传递给上述行驶履带;摆动支轴,其将上述履带架能摆动地支承于上述行驶机体,在分开设置上述后车轴和上述摆动支轴的结构中,在轴支承有上述后车轴的车轴壳(axle case)的正下方配置上述摆动支轴,借助设于上述摆动支轴的连杆构件使上述履带架与上述车轴壳相连结。
技术方案2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作业车辆的基础上,利用前后的上端枢轴和前后的下端枢轴形成上述摆动支轴,将上述前后的上端枢轴设于上述车轴壳,将上述前后的下端枢轴设于上述履带架,使前后的连杆构件的上下端部分别与上述各枢轴相连结。
技术方案3的发明在技术方案2所述的作业车辆的基础上,该作业车辆还具有多个滚动轮,该多个滚动轮设于上述履带架而支承上述行驶履带的接地侧,将上述前后的上端枢轴分配配置在上述后车轴的前方和后方,在上述履带架上表面侧中位于上述多个滚动轮之间的上表面侧,配置上述前后的下端枢轴的一方。
技术方案4的发明在技术方案3所述的作业车辆的基础上,借助从动轮体将上述行驶履带的后部接地侧支承于上述履带架,在上述从动轮体与上述多个滚动轮中同上述从动轮体相邻的滚动轮之间,且在上述履带架上表面侧,配置上述前后的下端枢轴的另一方。
技术方案5的发明在技术方案2~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作业车辆的基础上,从机体的侧面看去呈八字状地配置上述前后的连杆构件,上述前后的连杆构件的下端侧的间隔比上述前后的连杆构件的上端侧的间隔大。
技术方案6的发明在技术方案2~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作业车辆的基础上,将上述前后的上端枢轴配置在上述行驶履带的前进侧的驱动合力线的近旁,将上述前侧的上端枢轴配置在上述驱动合力线的下方,上述履带架的摆动轨迹的中心位于上述驱动合力线的下方。
技术方案7的发明在技术方案2~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作业车辆的基础上,在上述行驶履带的左右宽度内,将上述前后的下端枢轴设于上述履带架,将上述前后的连杆构件的下端侧分别偏置于上述履带架侧。
发明的效果
采用技术方案1的发明,由于作业车辆包括:行驶机体,其搭载发动机;左右的前车轮,其设在上述行驶机体的前部下侧;履带架,其设在上述行驶机体的后部下侧;左右的行驶履带,其安装于上述履带架;后车轴,其将回转力传递给上述行驶履带;摆动支轴,其将上述履带架能摆动地支承于上述行驶机体,在分开设置上述后车轴和上述摆动支轴的结构中,在轴支承有上述后车轴的车轴壳的正下方配置上述摆动支轴,借助设于上述摆动支轴的连杆构件使上述履带架与上述车轴壳相连结,因此例如在前进移动或后退移动时,在跨过农田的田界等凸部的情况下,即使上述行驶履带以上述摆动支轴为中心前高后低或前低后高地倾斜,上述行驶履带的接地面的前后方向的倾斜角度也变得比以往小。即,上述行驶机体的离地高度与以往相比不易变化,能够将乘坐在驾驶席上的驾驶者的乘车舒适性维持为良好的状态。
采用技术方案2的发明,由于利用前后的上端枢轴和前后的下端枢轴形成上述摆动支轴,将上述前后的上端枢轴设于上述车轴壳,将上述前后的下端枢轴设于上述履带架,使前后的连杆构件的上下端部分别与上述各枢轴相连结,因此即使支承上述行驶机体的上述履带架的支承负荷较大,也能降低上述前后的上端枢轴和上述前后的下端枢轴的各自的支承负荷,简单地实现作业车辆的大型化。另外,能够减少由上述各枢轴部的变形等引发的工作不良的发生等,也能提高耐负荷性或耐久性等。
采用技术方案3的发明,由于该作业车辆还具有多个滚动轮,该多个滚动轮设于上述履带架而支承上述行驶履带的接地侧,将上述前后的上端枢轴分配配置在上述后车轴的前方和后方,在上述履带架上表面侧中位于上述多个滚动轮之间的上表面侧,配置上述前后的下端枢轴的一方,因此能够降低设在上述多个滚动轮间的上述前后的下端枢轴的支承高度。能够使上述各枢轴的轴承构造低成本化或轻型化,并且对于上述行驶履带的接地反作用力,能够在强度上有利地构成上述前后的下端枢轴的轴承构造。另外,能够简单地确保上述连杆构件的毂体长度,使用通用性高的衬套将上述连杆构件的毂体轴支承于上述枢轴。
采用技术方案4的发明,由于借助从动轮体将上述行驶履带的后部接地侧支承于上述履带架,在上述从动轮体与上述多个滚动轮中同上述从动轮体相邻的滚动轮之间,且在上述履带架上表面侧,配置上述前后的下端枢轴的另一方,因此能够降低设在与上述从动轮体相邻的上述滚动轮与上述从动轮体之间的上述前后的下端枢轴的支承高度。对于上述行驶履带的接地反作用力,能够在强度上有利地构成上述前后的下端枢轴的轴承构造。另外,能够简单地确保上述连杆构件的毂体长度,使用通用性高的衬套将上述连杆构件的毂体轴支承于上述枢轴。
采用技术方案5的发明,由于从机体的侧面看去呈八字状地配置上述前后的连杆构件,上述前后的连杆构件的下端侧的间隔比上述前后的连杆构件的上端侧的间隔大,因此与以往的单一支点构造相比,能够减少自上述行驶履带向上述行驶机体侧突出的上述前后的连杆构件的突出量,在上述前后的连杆构件摆动时,能够容易地使附着在上述前后的连杆构件上的泥土与周边的构成零件干涉的不良等的发生得到减少。
采用技术方案6的发明,由于将上述前后的上端枢轴配置在上述行驶履带的前进侧的驱动合力线的近旁,将上述前侧的上端枢轴配置在上述驱动合力线的下方,上述履带架的摆动轨迹的中心位于上述驱动合力线的下方,因此能够针对上述行驶履带的前进侧的驱动力不会容易地位移地支承上述连杆构件,能够使上述行驶履带克服滚动反作用力地追随路面。因而,能够在起步加速或停止时减少上述行驶机体的前后倾动,使上述行驶机体以稳定的姿势移动。
采用技术方案7的发明,由于在上述行驶履带的左右宽度内将上述前后的下端枢轴设于上述履带架,将上述前后的连杆构件的下端侧分别偏置于上述履带架侧,因此几乎不会使上述下端枢轴或上述连杆构件自上述行驶履带的左右宽度突出,能够设置上述下端枢轴或上述连杆构件。因而,能够与例如作业车辆的跨垄作业中的垄或较高的农作物分开地,支承上述下端枢轴或上述连杆构件,能够与垄或较高的农作物等确保充分的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拖拉机的侧视图。
图2是该拖拉机的俯视图。
图3是履带行驶装置的侧面放大图。
图4是履带架部的侧视图。
图5是履带行驶装置的从右后方看去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履带行驶装置的从左后方看去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履带架支承部的从右后方看去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履带架支承部的从左侧看去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履带行驶装置的从后方看去的剖视说明图。
图10是履带架支承部的从后方看去的剖视说明图。
图11是履带架支承部的放大剖视图。
图12是图11的分解说明图。
图13是滚动轮部的从后方看去的放大说明图。
图14是驱动轮体部的从后方看去的放大剖视图。
图15是驱动轮体部的局部放大说明图。
图16是驱动轮体部的局部立体图。
图17是驱动轮体部的分解说明图。
图18是行驶履带和驱动轮体部的局部放大说明图。
图19是表示驱动轮体部的安装变形例的主要部分放大说明图。
图20是行驶履带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21是表示行驶履带的变形例的主要部分放大说明图。
图22是表示驱动轮体部的变形例的主要部分放大说明图。
图23是表示行驶履带和驱动轮体部的变形例的主要部分放大说明图。
图24是表示行驶履带和滚动轮部的变形例的主要部分放大说明图。
图25是表示驱动轮体中的局部轮体的连结构造的主要部分说明图。
图26是表示行驶履带和驱动轮体的配置方式的主要部分说明图。
图27是表示滚动轮部的轴承构造的主要部分放大说明图。
图28是表示滚动轮部的轴承构造的变形例的主要部分放大说明图。
图29是表示滚动轮部的轴承构造的变形例的主要部分放大说明图。
图30是表示从动轮部的轴承构造的主要部分放大说明图。
图31是表示前从动轮的张力构造的主要部分剖视侧视图。
图32是表示前从动轮的张力构造的主要部分剖视后视图。
图33是图31的工作说明图。
图34是表示前从动轮的张力构造的变形例的主要部分剖视说明图。
图35是表示前从动轮的张力构造的变形例的主要部分剖视说明图。
图36是表示前从动轮的张力构造的变形例的主要部分剖视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应用在拖拉机中的情况的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4所示,图中的附图标记10表示拖拉机。拖拉机10包括:行驶机体11;左右一对的前车轮12,其支承行驶机体11的前部;左右一对的后履带行驶装置13,其支承上述行驶机体11的后部。在上述行驶机体11中搭载有发动机8,并且设有驾驶席9。
如图1至图4所示,在上述行驶机体11的后部搭载有变速箱体40。在变速箱体40的左右两侧设有左右的后车轴壳体14。借助后车轴壳体14将后履带行驶装置13能装卸地安装于行驶机体11。如图9所示,在后车轴壳体14内轴支承有后车轴15的一端侧,在该后车轴15的一端侧轴支承有减速用末端传动齿轮37。使后车轴15的另一端侧自后车轴壳体14突出,在该后车轴15的另一端侧安装有驱动轮体16。另一方面,在上述后车轴壳体14的下方配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履带架17。在上述后车轴壳体14上能装卸地紧固固定有凸缘构件18。具备配置在上述后车轴15的前侧的前连杆构件19和配置在上述后车轴15的后侧的后连杆构件20。借助各连杆构件19、20使履带架17能前后移动地与凸缘构件18相连结。
如图1至图4所示,在上述履带架17的前端侧借助张力调节机构22安装有前从动轮体21。在履带架17的后端侧利用支承轴24安装有后从动轮体23。将作为履带的合成橡胶制的行驶履带25呈大致三角形地绕挂于上述驱动轮体16、上述前从动轮体21和上述后从动轮体23这三者。通过使上述驱动轮体16(后车轴15)以适当的速度正转或反转,驱动行驶履带25正转或反转,从而使行驶机体11前进行驶或后退行驶。
另外,该拖拉机具备多个滚动轮26和履带引导体41。在上述履带架17上旋转自如地设有上述多个滚动轮26。在履带架17上紧固固定有履带引导体41。使多个滚动轮26和履带引导体41与上述行驶履带25的内周面中位于前从动轮体21与后从动轮体23之间的内周面(行驶履带25的接地侧的内周面)相接触。利用多个滚动轮26和履带引导体41着地支承行驶履带25的接地侧。
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上述凸缘构件18上设有前后的上端枢轴27、28。与上述后车轴15平行地延伸设置前后的上端枢轴27、28。在前后的上端枢轴27、28上旋转自如地轴支承有前连杆构件19和后连杆构件20的上端侧毂部。在上述履带架17上设有前后的下端枢轴30、31。前连杆构件19的下端利用前下端枢轴30旋转自如地与上述履带架17相连结。使前下端枢轴30比前上端枢轴26位于前侧,向前倾斜地支承前连杆构件19。
另外,如图3和图4所示,后连杆构件20的下端利用后下端枢轴31旋转自如地与上述履带架17相连结。使后下端枢轴31比后上端枢轴28位于后侧,向后倾斜地支承后连杆构件20。由此,从上述拖拉机10的侧面看去(图3和图4),前后的连杆构件19、20形成为彼此朝下扩展的八字状配置方式。另外,从上述拖拉机10的侧面看去(图3和图4),行驶履带25张设为从通过上述后车轴15的铅垂线到前从动轮体21的距离比从上述铅垂线到后从动轮体23的距离大的大致三角形。
利用上述结构,在使拖拉机10前进行驶的情况下,行驶履带25从地面受到前进反作用力,从而履带架17相对于行驶机体11向前方移动,行驶履带25以前高后低的姿势倾斜。即,在上述履带架17相对于上述行驶机体11向前方移动时,前连杆构件19以上端枢轴27为支点使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变小地向倾倒的方向转动。另外,后连杆构件20以上端枢轴28为支点使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变大地向立起的方向转动。结果,行驶履带25前高后低地倾斜而前进移动。
另一方面,在使拖拉机10后退行驶的情况下,行驶履带25从地面接受后退反作用力,从而履带架17相对于行驶机体11向后方移动,行驶履带25以前低后高的姿势倾斜。即,在上述履带架17相对于上述行驶机体11向后方移动时,前连杆构件19以上端枢轴27为支点使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变大地向立起的方向转动。另外,后连杆构件20以上端枢轴28为支点使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变小地向倾倒的方向转动。结果,行驶履带25前低后高地倾斜而后退移动。
另外,在中断转弯内侧的行驶履带25的驱动而向左侧或右侧转弯移动的情况下,在前进行驶时,转弯内侧的行驶履带25前低后高地倾斜,在后退行驶时,转弯内侧的行驶履带25前高后低地倾斜。
在凸缘构件18上设有作为限动件的前后的限制销34、34a、35、35a,该限制销34、34a、35、35a分别限制以前上端枢轴27为支点的前连杆构件19的前方转动,和以后上端枢轴28为支点的后连杆构件20的后方转动。利用前限制销34(前限制销34a)设定前连杆构件19(后连杆构件20)的下端侧以上端枢轴27为支点进行前方转动的范围。利用后限制销35(后限制销35a)设定后连杆构件20(前连杆构件19)的下端侧以上端枢轴28为支点进行后方转动的范围。利用前后的限制销34、34a、35、35a限制行驶履带25相对于行驶机体11的前后移动。
并且,在上述行驶机体11的前部以下降的方式进行了俯仰(前倾动作)的情况下,前连杆构件19以下端枢轴30为支点使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变小地向倾倒的方向转动。另一方面,后连杆构件20相对于上述履带架17以下端枢轴31为支点使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变大地向立起的方向转动。由此,行驶履带25以前高后低的姿势支承于行驶机体11。
另外,在上述行驶机体11的前部以上升的方式进行了俯仰(后倾动作)的情况下,前连杆构件19以下端枢轴30为支点使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变大地向立起的方向转动。另一方面,后连杆构件20以下端枢轴31为支点使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变小地向倾倒的方向转动。由此,行驶履带25以前低后高的姿势支承于行驶机体11。
另外,在由凸缘构件18、前连杆构件19、后连杆构件20和履带架17构成的四节连杆机构中,作为其中一节的上述履带架17沿该履带架17的长度方向运动时的“瞬间中心”位于前连杆构件19的延长线与后连杆构件20的延长线彼此相交的交点。上述履带架17以该“瞬间中心”为中心沿该履带架17的长度方向运动。
在该情况下,通过将上述前后的连杆构件19、20配置成朝下扩展的八字状,在上述行驶机体11前低后高地俯仰时,上述瞬间中心向机体后方侧移动,在上述行驶机体11前高后低地俯仰时,上述瞬间中心向机体前方侧移动,能够将上述瞬间中心保持在近似于上述后车轴15的高度的高度位置上。由此,在上述行驶机体11俯仰时,与现有技术的前后移动距离相比,能够大幅缩小行驶机体11相对于履带架17前后移动的距离。
此外,如图1和图2所示,具有旋转耕耘作业机械1,该旋转耕耘作业机械1具有旋转耕耘爪2。使下部连杆3和上部连杆4(三点连杆机构)自上述行驶机体11的后部向后方侧突出,在下部连杆3和上部连杆4上安装旋转耕耘作业机械1。在上述行驶机体11的后部(变速箱体40的上部)设有液压升降机构5。借助升降杆7使下部连杆3的前后中间部与液压升降机构5的升降臂6相连结。利用液压升降机构5的操作使旋转耕耘作业机械1升降动作,另一方面利用旋转耕耘爪2耕作农田的耕地表土。另外,当然可以代替旋转耕耘作业机械1而将各种作业机械安装于拖拉机10。
接下来,参照图5~图10说明上述履带架17、连杆构件19、20和凸缘构件18的安装构造。如图8~图10所示,凸缘构件18包括钢板制且平板形状的第1支架体51、钢板制且平板形状的第2支架体52、钢板制且平板形状的前后的第3支架体53、54、和钢板制且平板形状的前后中的横条形支架体55、56、57。第1支架体51和第2支架体52形成为同一形状。将前后的横条形支架体55、56分别焊接固定于前后的第3支架体53、54。
并且,利用螺栓61将大径侧的前后两根限制销34、35的一端侧呈悬臂状地紧固于第1支架体51和第2支架体52。使各限制销34、35的另一端侧突出在第1支架体51与第2支架体52相面对的面上。此外,利用螺栓62将前后中的横条形支架体55、56、57的两端面呈双支承状地紧固于第1支架体51和第2支架体52。另外,利用螺母63将小径侧的前后两根限制销34a、35a的两端螺纹部呈双支承状地紧固于第1支架体51和第2支架体52。
另外,在使前后的上端枢轴27、28贯穿于前后的连杆构件19、20的上端侧毂部的状态下,利用螺栓65将前后的上端枢轴27、28的两端部借助轴压板体64呈双支承状地紧固于第1支架体51和第2支架体52。另外,利用螺母63紧固轴压板体64,防止轴压板体64绕轴心转动。
另一方面,在上述第1支架体51上焊接固定有座板体66。分别利用螺栓67、68将第1支架体51和座板体66紧固于后车轴壳体14。另外,分别利用螺栓69、70将前后的第3支架体53、54紧固于后车轴壳体14。在第1支架体51与第3支架体53、54之间呈夹持状地能装卸地固定安装有后车轴壳体14。在组装作业中,将第2支架体52固定安装于第1支架体51,在将前后的连杆构件19、20设于凸缘构件18的状态下构成单元。然后,使单元构造的凸缘构件18从后车轴壳体14的下方侧与后车轴壳体14的底面侧抵接,利用螺栓67、68、69、70紧固第1支架体51、座板体66和第3支架体53、54,将前后的连杆构件19、20借助凸缘构件18组装于后车轴壳体14。
此外,在上述座板体66上焊接固定有防振支架体44。为了防止耕耘作业机械1(左右的下部连杆3)在沿左右方向容许了稍微摆动的状态下多余地左右摆动,设有作为稳定器的左右的拉线螺柱式限位链体45。利用销46使限位链体45的一端侧与下部连杆3的前后宽度中间相连结,利用销47使限位链体45的另一端侧能装卸地与防振支架体44相连结。
接下来,参照图4、图9~图13说明上述履带架17与连杆构件19、20的连结构造。如图11和图12所示,上述下端枢轴30、31的一端侧的机体内侧轴部76,借助滑动轴承金属件71、72能转动地轴支承于上述连杆构件19、20的下端侧毂部。在自上述连杆构件19、20的下端侧毂部向机体外侧突出的上述下端枢轴30、31的另一端侧(机体外侧),设有大径轴部73、顶端细的形状的锥状部74和小径轴部75。小径轴部75借助锥状部74与大径轴部73相连接。在上述下端枢轴30、31的另一端侧的端面上开设有螺栓孔76。另外,与大径轴部73的外径相比,较大地形成机体内侧轴部76的外径。
如图11和图12所示,在沿前后方向较长的四棱柱状的履带架17的上表面上焊接固定有轴承筒体77。利用如下这些孔形成轴承筒体77的轴孔81:大径孔78,其供上述下端枢轴30、31的大径轴部73内插;小径孔79,其供下端枢轴30、31的小径轴部75内插;锥形孔80,其使大径孔78与小径孔79相连通。并且,使推力垫圈82与上述下端枢轴30、31的另一端侧(机体外侧)嵌合,使轴承筒体77与该下端枢轴30、31的另一端侧嵌合。
利用上述结构,以小径轴部75为始端,从大径孔78侧将自连杆构件19、20的下端侧毂部突出的下端枢轴30、31的另一端侧插入到轴孔81内。使轴压板体64与小径孔79侧的轴承筒体77的端面抵接,将螺栓65的前端插入到小径孔79内,将螺栓65螺纹连接于下端枢轴30、31的端面的螺栓孔76,将小径轴部75压入到小径孔79内,将大径轴部73压入到大径孔78内,将下端枢轴30、31的另一端侧固定安装于履带架17的上表面的轴承筒体77。
如图1、图4和图9图13所示,作业车辆包括:行驶机体11,其搭载发动机8;左右的前车轮12,其设在行驶机体11的前部下侧;履带架17,其设在行驶机体11的后部下侧;左右的行驶履带25,其安装在履带架17上,在分开地设置后车轴15和作为摆动支轴的前后的上端枢轴27、28的上述作业车辆中,在轴支承有后车轴15的作为车轴壳的后车轴壳体14的正下方配置有前后的上端枢轴27、28,借助设于前后的上端枢轴27、28的前连杆构件19和后连杆构件20使履带架17与后车轴壳体14相连结,上述车轮15将回转力传递给行驶履带25,上述前后的上端枢轴27、28将履带架17能摆动地支承于行驶机体11。因而,例如在前进移动或后退移动时,在跨过农田的田界等凸部的情况下,即使行驶履带25以前后的上端枢轴27、28为中心前高后低或前低后高地倾斜,也能使行驶履带25的接地面的前后方向的倾斜角度比以往小。即,能够使行驶机体11的离地高度与以往相比不易变化,将乘坐在驾驶席9上的驾驶者的乘车舒适性维持为良好的状态。
如图4和图9~图13所示,利用前后的上端枢轴27、28和前后的下端枢轴30、31形成摆动支轴,将前后的上端枢轴27、28设于后车轴壳体14,将前后的下端枢轴30、31设于履带架17,使前后的连杆构件20、21的上下端部分别与上述各枢轴27、28、30、31相连结。因而,即使履带架17对行驶机体11的支承负荷较大,也能降低前后的上端枢轴27、28和前后的下端枢轴30、31各自的支承负荷,简单地实现作业车辆的大型化。另外,能够减少由上述各枢轴27、28、30、31部的变形等引发的工作不良的发生等,也能提高耐负荷性或耐久性等。
如图9~图13所示,将作为机械内侧支点体的第1支架体51和作为机械外侧支点体的第2支架体52设于后车轴壳体14的机械内侧面和机械外侧面,将前后的上端枢轴27、28分别夹持在第1支架体51与第2支架体52之间,在用于将耕耘作业机械1支承于行驶机体11的作为连杆机构的下部连杆3的构成零件(限位链体45)的机械外侧,分别配置有前后的上端枢轴27、28或前后的连杆构件19、20。因而,不会被后上端枢轴27、28或后连杆构件19、20限制地,能够使下部连杆3升降动作,并且能够简单地提高上端枢轴27、28的支承刚性。另外,能够简化上端枢轴27、28的支承构造,降低制造成本。
如图10所示,在行驶履带25的左右宽度内,将前后的下端枢轴30、31设于履带架17,将前后的连杆构件19、20的下端侧分别偏置于履带架17侧。因而,几乎不会使下端枢轴30、31或连杆构件19、20自行驶履带25的左右宽度突出,就能够设置下端枢轴30、31或连杆构件19、20。因而,能够与例如拖拉机10的跨垄作业中的垄G(日文:畝G)或较高的农作物分开地,支承前后的下端枢轴30、31或前后的连杆构件19、20,确保相对于与垄G或较高的农作物等有充分的空间。
如图1、图4和图11所示,作业车辆包括:行驶机体11,其搭载发动机8;左右的前车轮12,其设在行驶机体11的前部下侧;履带架17,其设在行驶机体11的后部下侧;左右的行驶履带25,其安装于履带架17;后车轴15,其将回转力传递给行驶履带25;多个滚动轮26,其设于履带架17,该作业车辆借助多个滚动轮26支承行驶履带25的接地侧,使2个连杆构件19连结于设在后车轴15的正下方的2个作为上方的枢轴的前上端枢轴27与设于履带架17的2个作为下方的枢轴的前下端枢轴30之间,使2个连杆构件20连结于设在后车轴15的正下方的2个作为上方的枢轴的后上端枢轴28与设于履带架17的2个作为下方的枢轴的后下端枢轴31之间,将两根的上方的前上端枢轴27和后上端枢轴28分配配置在后车轴15的前方和后方,在履带架17的上表面侧中位于多个滚动轮26间的上表面侧,配置两根下方的前下端枢轴30和后下端枢轴31的一方。因而,能够降低设在多个滚动轮26间的前下端枢轴30的支承高度。能够使上下的前上端枢轴27和前下端枢轴30的轴承构造低成本化或轻型化,并且对于行驶履带25的接地反作用力,能够在强度上有利地构成前下端枢轴30的轴承构造。另外,能够简单地确保连杆构件19的毂体长度,使用通用性高的衬套将前连杆构件19的毂体轴支承于前下端枢轴30。
如图4和图11所示,借助后从动轮体23将行驶履带25的后部接地侧支承于履带架17的构造,在与后从动轮体23相邻的滚动轮26与后从动轮体23之间,在履带架17的上表面侧配置两根前下端枢轴30和后下端枢轴31的另一方。因而,能够降低设在与后从动轮体23相邻的滚动轮26与后从动轮体23之间的后下端枢轴31的支承高度。对于行驶履带25的接地反作用力,能够在强度上有利地构成后下端枢轴31的轴承构造。另外,能够简单地确保连杆构件19、20的毂体长度,使用通用性高的衬套将后连杆构件20的毂体轴支承于后下端枢轴31。
如图4所示,从机体的侧面看去呈八字状地配置上述两根连杆构件19、20,两根连杆构件19、20的下端侧的间隔比两根连杆构件19、20的上端侧的间隔大。因而,与以往的单一支点构造相比,能够减少自行驶履带25向行驶机体11侧突出的上述两根连杆构件19、20的突出量,在上述两根连杆构件19、20摆动时,能够容易地使附着在两根连杆构件19、20上的泥土与周边的构成零件干涉的不良等的发生得到减少。
如图4和图11所示,在行驶履带25的前进侧的驱动合力线X的近旁配置前上端枢轴27和后上端枢轴28,将机体前侧的上方的枢轴27配置在上述驱动合力线X的下方,使履带架17的摆动轨迹的中心Y位于上述驱动合力线X的下方。因而,能够对于行驶履带25的前进侧的驱动力不容易位移地支承连杆构件19、20,使上述行驶履带25克服滚动反作用力地追随路面,能够在起步加速或停止时减小行驶机体11的前后倾动,使行驶机体11以稳定的姿势移动。
如图11和图12所示,将前下端枢轴30和后下端枢轴形成为两段带台阶的轴形,利用螺栓65的紧固将前下端枢轴30和后下端枢轴的两段带台阶的轴部(下端枢轴的大径轴部73和下端枢轴的小径轴部75),压入到设于上述履带架17的作为下轴承体的轴承筒体77中。因而,能够将前下端枢轴30和后下端枢轴的前端侧形成为顶端细的形状,利用该顶端细部的引导作用提高前下端枢轴30和后下端枢轴的组装作业性。无需例如利用打入或冲压等装入前下端枢轴30和后下端枢轴。另外,能够将前下端枢轴30和后下端枢轴的两段台阶部分别压接于上述连杆构件19、20的毂体内孔,维持前下端枢轴30和后下端枢轴的轴强度。
接下来,参照图14~图19说明上述履带架17和连杆构件19、20的连结构造。如图14~图17所示,利用螺栓87将环形的金属板制轮辋体86的内孔缘侧紧固于自后车轴壳体14向外侧突出的后车轴15的端部的圆板状安装部15a。利用螺栓88将环形的驱动轮体16的内孔缘侧紧固于轮辋(rim)体86的外周缘侧。驱动轮体16包括圈状的链轮齿根部89和自链轮齿根部89的两侧沿放射线方向突出的两叉状的一对链轮齿体90。在带轮部89的整个区域等间隔地设有多组链轮齿体90。即,在驱动轮体16的整个外周面上呈环状地形成有链轮齿根部89,另一方面,两叉状的一对链轮齿体90自链轮齿根部89的两侧缘向外侧呈放射状突出,在驱动轮体16的整个外周面等间隔地配置有多组链轮齿体90。
另外,环形的铁合金制驱动轮体16分开形成为4个局部轮体16a。将1个局部轮体16a的大小形成为同一圆周的四分之一的大小。使放射线方向的端面16b对接地将4个局部轮体16a结合为轮形,将4个局部轮体16a配置在同一圆周上,形成驱动轮体16。使4个局部轮体16a能够独立地安装于轮辋体86或自轮辋体86卸下,能够更换4个局部轮体16a中的任意一个。即,在组合作业等中,能够独立处理4个局部轮体16a,因此能够使单一零件(1个局部轮体16a)轻型化,能够简单地搬运而进行组装。
此外,如图15和图18所示,环形带状的行驶履带25由如下构件构成:合成橡胶制履带主体94,其在外周面侧形成有许多个凸耳25a;多个芯骨体95,其等间隔地埋设在履带主体94中。芯骨体95包括:一对芯骨爪部95a,其与链轮齿体90啮合;芯骨主体部95b,其连结各芯骨爪部95a;左右的翼片部95c,其自芯骨主体部95b的两端侧沿左右方向延伸。在履带主体94的内周面侧的整个区域内等间隔地突出设有多组芯骨爪部95a。另外,利用作为履带主体94的构成材料的合成橡胶覆盖整个芯骨体95(包括芯骨爪部95a在内)。
另外,在履带主体94的内周面中沿环形带的延伸方向相邻的各芯骨爪部95a间的内周面上,一体地形成有平带状接触凸部94a。在履带主体94的内周面侧的整个区域内等间隔地突出设有多个接触凸部94a。另外,在各接触凸部94a之间形成有连结各接触凸部94a的内周凸面部94b。比突出在行驶履带25的内周侧的接触凸部94a的高度低地形成内周凸面部94b的高度。利用一对芯骨爪部95a的内侧面与接触凸部94a或内周凸面部94b的抵接,能够防止行驶履带25的横向偏移。另外,利用内周凸面部94b的连结,较厚地形成行驶履带25的内周面的橡胶层,加强接触凸部94a,能够防止行驶履带25的内周侧(接触凸部94a等的橡胶层)剥离。
即,如图15所示,在将行驶履带25卷装于驱动轮体16的情况下,接触凸部94a利用橡胶的接触压接于形成为带轮形状的链轮齿根部89,利用链轮齿根部89与接触凸部94a之间的摩擦,将驱动轮体16的低扭矩回转力传递到行驶履带25侧。利用上述橡胶接触能够减小驱动噪声。另外,链轮齿体90嵌入在沿环形带的延伸方向相邻的各芯骨爪部95a间,链轮齿体90利用金属接触与芯骨爪部95a抵接,利用链轮齿体90与芯骨爪部95a的啮合将驱动轮体16的高扭矩回转力传递到行驶履带25侧。利用上述金属接触能够减少驱动损耗,且能防止爬齿(空转)等的发生。
另外,如图18所示,将驱动轮体16的链轮齿根部89的截面端面形状形成为梯形。链轮齿根部89的梯形外周侧宽度c与芯骨体95的爪部95a的前端侧内宽d的差(d-c),比链轮齿根部89的梯形内周侧宽度a与芯骨体95的爪部95a的根部侧内宽b的差(b-a)大。
另外,最大地形成链轮齿根部89的梯形外周侧宽度c与芯骨体95的爪部95a的前端侧内宽d的差(d-c),与该差(d-c)相比,较小地形成链轮齿根部89的梯形内周侧宽度a与芯骨体95的爪部95a的前端侧内宽d的差(d-a),更小地形成链轮齿根部89的梯形内周侧宽度a与芯骨体95的爪部95a的根部侧内宽b的差(b-a)。
如图1、图14~图16和图18所示,作业车辆包括:行驶机体11,其搭载发动机8;履带架17,其设在行驶机体11的下侧;左右的行驶履带25,其借助驱动轮体16和从动轮体21、23安装于履带架17,该作业车辆将与驱动轮体16啮合的多个芯骨体95设于行驶履带25中,在行驶履带25中左右宽度的中央部设置作为橡胶带体的接触凸部94a,从动轮体21、23的圈状部和驱动轮体16的作为圈状部的链轮齿根部89与接触凸部94a抵接,使行驶履带25旋转。因而,在施加有轻负荷时,利用驱动轮体16的链轮齿根部89与接触凸部94a的摩擦驱动,将驱动轮体16的回转力传递给行驶履带25。另一方面,在施加有重负荷时,利用芯骨体95和上述驱动轮体16的齿体(链轮齿体90)的金属接触,将驱动轮体16的回转力传递给上述行驶履带25。即,能够减小轻负荷时的驱动噪声,并且能够降低由挠曲等引发的驱动损耗,防止重负荷时的爬齿。此外,从动轮体21、23始终在接触凸部94a上滚动,能够减少自从动轮体94a部发出的金属接触声音。
如图15和图18所示,在行驶履带25中左右宽度的中央部设有作为橡胶带体的接触凸部94a,在行驶履带25的内周面上一体地形成有接触凸部94a,驱动轮体16的作为圈状部的链轮齿根部89和从动轮体21、23的作为圈状部的外周面在接触凸部94a上旋转。因而,在施加有轻负荷时,利用驱动轮体16的链轮齿根部89与接触凸部94a的摩擦驱动,将驱动轮体16的回转力传递给行驶履带25。即,能够减小轻负荷时的驱动噪声。能够防止驱动轮体16或芯骨体95的磨损。另一方面,在施加有重负荷时,利用芯骨体95与驱动轮体16的齿的金属接触,将驱动轮体16的回转力传递给行驶履带25。即,能够降低由行驶履带25的挠曲或筋疲力尽而引发的驱动损耗。能够防止驱动轮体16的爬齿。此外,通过使从动轮体21、23始终在接触凸部94a上滚动,能够减小自从动轮体21、23部发出的金属接触声音。
如图15和图18所示,使左右的链轮齿体90在上述驱动轮体16中外周部的两侧突出,在左右的链轮齿体90间形成链轮齿根部89,使上述芯骨体95与左右的链轮齿体90金属接触,使上述接触凸部94a与左右的链轮齿体90的内侧面和链轮齿根部89相接触。因而,即使在侧滑力作用于行驶履带25时,也能利用左右的链轮齿体90的内侧面与接触凸部94a的接触,简单地防止行驶履带25脱离驱动轮体16。能够利用行驶履带25的接触凸部94a和形成于驱动轮体16的整个外周的链轮齿根部89的接触,宽阔地形成链轮齿根部89与接触凸部94a的摩擦面,能够减小链轮齿根部89与接触凸部94a的接触表面压力,抑制链轮齿根部89或接触凸部94a的磨损。
如图15和图18所示,将上述驱动轮体16的链轮齿根部89的端面形成为梯形,使链轮齿根部89的梯形外周侧宽度c与上述芯骨体的爪部前端侧的内宽d的差(c-d),比链轮齿根部89的梯形内周侧宽度a与上述芯骨体95的爪部根部侧的内宽b的差(a-b)大。因而,在侧滑力作用于上述行驶履带25时,也能简单地防止上述行驶履带25脱离上述驱动轮体16。
另外,参照图17、图19和图25说明驱动轮体16的构造。图17是在行驶机体11的左侧配置驱动轮体16的说明图,图19是在行驶机体11的右侧配置驱动轮体16的说明图,是将平板状的轮辋体86紧固于后车轴15的构造,在轮辋体86上形成有通孔91,使螺栓88贯穿在通孔91中,另一方面在驱动轮体16上形成有螺纹孔92,使上述螺栓88与螺纹孔92螺纹接合,将驱动轮体16紧固于轮辋体86。
利用上述结构,在通常前进移动时间比后退移动时间多的拖拉机10中,驱动轮体16的链轮齿体90中在前进移动的作用下与芯骨爪部95a抵接的上述齿体90的前进侧面比后退侧面多地磨损。例如在链轮齿体90的前进侧面发生了磨损的情况下,通过将如图17所示配置在行驶机体11的左侧的驱动轮体16如图19所示地配置在行驶机体11的右侧,图17中的链轮齿体90的前进侧面在图19中成为后退侧面,图17中的后退侧面在图19中成为前进侧面。即,通过调换行驶机体11的左侧和右侧的各驱动轮体16,能够将磨损少的后退侧面作为前进侧面地使用左右的各驱动轮体16,延长驱动轮体16的耐用时间,降低零件更换成本。另外,在行驶机体11的左侧和右侧,驱动轮体16与轮辋体86抵接的抵接面(紧固面)处于同一平面,因此只对驱动轮体16的抵接面(一侧面)进行铣刀加工即可,也能降低加工成本。
此外,如图25所示,在分开成4个局部轮体16a地形成驱动轮体16,使放射线方向的端面16b对接而将4个局部轮体16a结合为圈形,配置在同一圆周上的构造中,在驱动轮体16的两端侧的各端面16b上分别形成对接台阶部16c。在薄壁地形成的一方端面16b的对接台阶部16c上开设通孔16d。在厚壁地形成的另一方端面16b的对接台阶部16c上设置螺纹孔16e。
即,使局部轮体16a与上述轮辋体86的一侧面抵接,自上述轮辋体86的另一侧面侧经由通孔91和通孔16d将螺栓88插入到上述轮辋体86和局部轮体16a中,然后将螺栓88插入到相邻的局部轮体16a的螺纹孔16e中。将相邻的各局部轮体16a的对接台阶部16c合体,在轮辋体86的一侧面,将相邻的各局部轮体16a紧固于上述轮辋体86。因此,能够利用各局部轮体16a的对接台阶部16c的合体简单地决定各局部轮体16a的固定位置。另外,作业者能够用一只手支承局部轮体16a,同时用另一只手握住工具而进行螺栓88的螺纹接合操作。
接下来,参照图9、图22~图24和图26说明后履带行驶装置13的构造。如图26所示,借助驱动轮体16、从动轮体21、23和滚动轮26将上述行驶履带25张设在上述履带架17上,相对于驱动轮体16的左右宽度中心线P,在机体内侧以恒定宽度S偏置从动轮体21、23和滚动轮26的左右宽度中心线Q。即,驱动轮体16偏置在其齿根部89在外侧与行驶履带25的芯骨爪部95a相接触的位置,从动轮体21、23和滚动轮26偏置于在内侧与行驶履带25的芯骨爪部95a相接触的位置。
利用上述结构,通过利用从动轮体21、23和滚动轮26支承行驶履带25的接地侧,能够阻止行驶履带25的向转弯外侧方向的侧滑力(朝向外侧的力)作用于驱动轮体16。驱动轮体16恰当地与行驶履带25啮合。即使在例如容易产生向转弯外侧方向的侧滑力(朝向外侧的力)的行驶状态下,或在行驶驱动负荷为高负荷的状态下进行高速移动时,也能防止行驶履带25脱离驱动轮体16。
如图22所示,将驱动轮体16的齿根部89中沿轴心线方向剖切的齿根部89端面的形状,形成为相对于驱动轮体16的左右宽度中心非对称的梯形,相对于驱动轮体的左右宽度中心线P,比驱动轮体16的齿根部89的端面的机外侧宽度T大地形成该端面的机内侧宽度U。因而,相对于从动轮体21、23和滚动轮26,能够将驱动轮体16简单地向机械外侧偏置,并且能够轻型地形成驱动轮体16。
如图23所示,将行驶履带25的内周面中供驱动轮体16的齿根部89通过的面、或供从动轮体21、23通过的面,形成为机体外侧低而机体内侧高的倾斜面,对于使行驶履带25向机体外侧移动的侧滑力,利用上述倾斜面增加行驶履带25的张力。即,对于行驶履带25的侧滑力(朝向外侧的力),产生使行驶履带25向机体内侧移动的反作用力(朝向内侧的力),防止行驶履带25的脱离或行驶履带25的不均匀磨损。另外,也可以将行驶履带25的内周面中的供驱动轮体16的齿根部89通过的面形成为机体外侧高而机体内侧低的倾斜面。也可以与行驶履带25的内周面同样地使齿根部89也倾斜。
如图24所示,将与滚动轮26的周面中内侧抵接的上述行驶履带25的内周面的一部分形成为凸状内周面25b,朝向行驶履带25的内周侧使芯骨爪部95a的位置的部分最突出地形成凸状内周面25b。凸状内周面25b朝向行驶履带25的两侧缘方向倾斜。即,在行驶履带25的接地侧,凸状内周面25b形成为靠近芯骨爪部95a的位置的部分最高,朝向行驶履带25的两侧缘方向变低的倾斜面。
利用上述结构,对于使行驶履带25向机体外侧方或机体内侧方偏离的侧滑力,产生使行驶履带25返回到规定位置的力,从而抑制行驶履带25或滚动轮26的不均匀磨损。即,利用行驶履带25的凸状内周面25b分别对滚动轮26的左右轮体施加朝向外侧的力,因此以行驶履带25和滚动轮26在中心位置平衡的方式将行驶履带25支持于滚动轮26。即,能够减少滚动轮26与芯骨爪部95a的接触,防止滚动轮26或芯骨爪部95a因该接触而磨损,且能够抑制滚动轮26与芯骨爪部95a的金属接触声音的发生。
如图1、图9和图26所示,作业车辆包括:行驶机体11,其搭载发动机8;履带架17,其设在行驶机体11的下侧;行驶履带25,其安装于履带架17,该作业车辆借助驱动轮体16、前从动轮体21、后从动轮体23和滚动轮26将行驶履带25张设在履带架17上,相对于驱动轮体16的左右宽度中心线P,朝机体内侧以恒定宽度S偏置从动轮体21、23和滚动轮26的左右宽度中心线Q。因而,能够简单地阻止转弯外侧方向的力(侧滑力)作用于驱动轮体16。即,将前从动轮体21、后从动轮体23和滚动轮26相对于驱动轮体16向机械内侧偏置,利用前从动轮体21、后从动轮体23和滚动轮26支承行驶履带25的接地侧,从而使驱动轮体16与行驶履带25恰当地啮合,防止行驶驱动负荷的增加。例如在行驶机体11转弯时,即使在容易产生转弯外侧方向的力(侧滑力)的情况下,或在行驶驱动负荷为高负荷地进行高速移动时,也能防止行驶履带25脱离驱动轮体16。
如图26所示,上述驱动轮体16偏置在其链轮齿根部89在外侧与上述行驶履带25的芯骨爪部95a相接触的位置,前从动轮体21、后从动轮体23和滚动轮26偏置于在内侧与上述行驶履带25的芯骨爪部95a相接触的位置。因而,能够减小驱动轮体16或前从动轮体21及后从动轮体23或滚动轮26与行驶履带25的芯骨爪部95a抵接的力,能够减小芯骨爪部95a或驱动轮体16或前从动轮体21及后从动轮体23或滚动轮26的不均匀磨损。
如图22所示,将驱动轮体16的链轮齿根部89中沿轴心线方向剖切的齿根部89的端面的形状形成为相对于驱动轮体16的左右宽度中心非对称的梯形。因而,比上述齿根部89的端面的机体外侧宽地形成机体内侧,能够使驱动轮体16轻型化,且能恰当地维持行驶履带25与驱动轮体16的啮合,并且相对于前从动轮体21、后从动轮体23和滚动轮26,能够将驱动轮体16简单地偏置在机械外侧。另外,通过将上述齿根部89的端面形成为梯形,与例如四边形等相比,能够降低驱动轮体16的制造成本或自重。
如图23所示,将行驶履带25的内周面中供驱动轮体16的齿根部89通过的面、或供前从动轮体21及后从动轮体23通过的面,形成为机体外侧低而机体内侧高的倾斜面。因而,对于使行驶履带25向机体外侧移动的侧滑力,能够利用上述倾斜面增大上述行驶履带25的张力。即,对于行驶履带25的侧滑力,能够产生使行驶履带25向机体内侧移动的反作用力,防止行驶履带25的脱离,或简单地抑制行驶履带25的不均匀磨损。
如图24所示,利用凸状内周面25b将与滚动轮26的周面中内侧抵接的行驶履带25的内周面的一部分形成为凸状。因而,对于使行驶履带25向机体外侧或机体内侧偏离的侧滑力,能够产生使行驶履带25返回到规定位置的力,简单地抑制行驶履带25或滚动轮26的不均匀磨损。
此外,如图20和图21所示,在履带主体94的内周面中位于沿环形带的左右宽度方向相邻的各芯骨爪部95a间的内周面上,形成有内周凸面部94b。与芯骨爪部95a相对于滚动轮26的通过面(凸状内周面25b)的高度尺寸H1相比,较大地形成芯骨爪部95a相对于内周凸面部94b的高度尺寸H2。在沿环形带的左右宽度方向相邻的各芯骨爪部95a之间,通过形成内周凸面部94b而使履带主体94的橡胶部分隆起。因此,前从动轮体21、后从动轮体23能够在内周凸面部94b上通过,减小在驱动行驶履带25时产生的振动或噪声。
另一方面,比滚动轮26的通过面(凸状内周面25b)与芯骨体95的翼片部95c的根部部分的上表面的距离、即滚动轮26的通过面部分的履带主体94的厚度尺寸H3大地,形成沿环形带的左右宽度方向相邻的各芯骨爪部95a间(芯骨主体部95b的上表面侧)的履带主体94的厚度尺寸H4。因此,能够确保履带主体94的左右宽度中央部与芯骨爪部95a上部的高度差,即使侧滑力、倾斜力作用于行驶履带25,也能阻止行驶履带25的脱离。
此外,在行驶履带25的外周侧使芯骨主体部95b突出,在履带主体94中位于芯骨主体部95b的两侧的部分中埋设有加强用的钢丝帘线96。将履带主体94的厚度抑制为所需的最低限度。另外,芯骨体95与翼片部95c的宽度H6相比,较宽地形成芯骨主体部95b的宽度H5。因此,能够确保芯骨体95的强度,并且例如通过在芯骨主体部95b的表面形成凹部,增大与履带主体94的橡胶粘接面积,能够降低履带主体94自芯骨体95剥离的情况发生,减少泥水进入履带主体94与芯骨体95之间。
接下来,参照图24和图27~图36说明具有左右一对的支重轮26a的滚动轮26的支承构造。如图24和图27所示,在履带架17的下表面螺栓紧固有辊支承筒体111。借助一对轴承112旋转自如地轴支承有辊支承体113。使辊支承体113的两端侧自辊支承筒体111的左右的开口向左右外侧方突出。利用紧固螺母114将左右一对的支重轮26a固定安装于辊支承体113的两端部。在辊支承筒体111的左右的开口部中轴承112的外侧的部分设有防尘密封件115。另外,在一对轴承112之间填充有润滑油(润滑脂)。
另外,如图27所示,借助套筒116(或套环)将防尘密封件115覆盖于轴承112的外侧的辊支承体113。在支重轮26a与套筒116之间夹持有磨损抑制板体117。即,在紧固了紧固螺母114时,在支重轮26a与轴承112之间固定安装套筒116和磨损抑制板体117,使磨损抑制板体117与防尘密封件115的唇部115a相接触。因此,能够抑制由泥水的进入而引发的唇部115a及其抵接面的磨损,防止泥水进入轴承112的内部。
此外,如图28所示,也可以在辊支承筒体111的左右的开口缘形成迷宫式密封用凹部111a,将磨损抑制板体117的外周侧端面117a向辊支承筒体111侧弯折,将上述外周侧端面117a动配合状地插入到迷宫式密封用凹部111a中,利用迷宫式密封用凹部111a和上述外周侧端面117a形成迷宫式密封间隙,抑制草等的缠绕或泥水的进入等,防止防尘密封件115的损伤。
此外,如图29所示,也可以在辊支承筒体111的左右的开口缘形成迷宫式密封用多阶部111b,在支重轮26a的相对面上形成与迷宫式密封用多阶部111b形状相似的多级端面26b,使与迷宫式密封用多阶部111b形状相似的多级端面26b与迷宫式密封用多阶部111b相面对而形成迷宫式密封间隙,防止草等的缠绕或泥水的进入等,防止防尘密封件115的损伤。
另外,图30是前从动轮体21(或后从动轮体23)的局部放大图,在借助轴承112将从动轮体21、23轴支承于从动轮体21,并且利用螺母114将从动辊支承体221紧固在设于履带架17的从动轮保持件222的构造中,与图27同样是将防尘密封件115、套筒116和磨损抑制板体117组装而成的结构,在紧固了紧固螺母114时,在从动轮保持件222与轴承112之间固定安装有套筒116和磨损抑制板体117,使磨损抑制板体117与防尘密封件115的唇部115a相接触,能够抑制由泥水的进入而引发的唇部115a及其抵接面的磨损,防止泥水进入轴承112的内部。
接下来,参照图3、图4和图31~图33说明履带架17和张力调节机构22的构造。如图31和图32所示,张力调节机构22包括:台架225,其固定安装在履带架17的前部上表面上;外筒体226,其固定安装在台架225的上表面上;端面为四边形的内筒体227,其相对于由台架225和外筒体226形成的长方形状的空间的前部开口出入自如地插入在该空间内;支承板体228,其封闭由台架225和外筒体226形成的长方形状的空间的后部开口;张力螺栓229,其旋转自如地支承于支承板体228;滑动筒体230,其与向内筒体227的内部延长的张力螺栓229的张力螺纹部229a螺纹接合;拉伸弹簧座231,其固定安装于作为螺纹接合体的滑动筒体230;拉伸弹簧232,其设在拉伸弹簧座231与固定安装在内筒体227的前端部的从动轮保持件222之间。
如图31和图33所示,拉伸弹簧232动配合状地卷装支承在滑动筒体230的外周侧。拉伸弹簧座231借助滑动筒体230与张力螺栓229的张力螺纹部229a相连结。另外,在突出于外筒体226的后方的一侧的张力螺栓229的端部固定安装有弹压限动体233。使弹压限动体233与支承板体228的内表面侧抵接。使张力螺栓229的端部在外筒体226的后方外侧突出。将空转防止螺母体234螺纹接合于上述张力螺栓229的突出端螺纹部229b。将旋转操作用方头部229c形成于上述张力螺栓229的突出端螺纹部229b。
即,将突出端螺纹部229b贯穿在支承板体228中,将弹压限动体233压接于支承板体228的内表面侧,将空转防止螺母234压接于支承板体228的外表面侧,将张力螺栓229固定支承在支承板体228中,利用拉伸弹簧座231承受拉伸弹簧232的力。作为支承前从动轮体21的能伸缩的空转叉(日文:アイドラホ一ク),设置外筒体226和内筒体227。利用拉伸弹簧232伸长外筒体226和内筒体227的前后长度,大致恒定地维持行驶履带25的张力。
如图31和图33所示,将张力螺栓229设于作为上述空转叉的一部分的支承板体228,利用拉伸弹簧座231承受拉伸弹簧232的力,利用张力螺栓229调节拉伸弹簧232的力。即,在松动了空转防止螺母234的状态下,使扳手(省略图示)同能相对移动地与上述空转叉相连结的张力螺栓229的作为操作部的旋转操作用方头部229c卡定,利用该扳手对张力螺栓229进行旋转操作,改变张力螺栓229与滑动筒体230的连结长度,利用拉伸弹簧座231向外筒体226的前方推压拉伸弹簧232。利用该拉伸弹簧232的推压操作增大拉伸弹簧232的力,自外筒体226的前部开口向前方推压内筒体227的前部。
结果,在行驶履带25的张力下降时,利用上述张力螺栓229的旋转操作使前从动轮体21移动到履带架17的前方,增大行驶履带25的张力,恒定地维持行驶履带25的张力。如图33所示,在内筒体227自外筒体226的前端开口突出的突出长度LB较长(图33的状态)的情况下,即,在内筒体227与支承板体228的间隔Lx比作为从动轮保持件222与滑动筒体230的间隔的弹簧行程LC大的情况下,大致恒定地保持作为从动轮保持件222与滑动筒体230的间隔的弹簧行程LC。也就是说,在间隔Lx比弹簧行程LC大时,由间隔Lx决定拉伸弹簧232的行程。
另一方面,即使在内筒体227自外筒体226的前端开口突出的突出长度LA较短的情况下,即,在内筒体227与支承板体228的间隔Lx比作为从动轮保持件222与滑动筒体230的间隔的弹簧行程LC小的情况下,只要行驶履带25的张力为一定以上,则也能大致恒定地保持作为从动轮保持件222与滑动筒体230的间隔的弹簧行程LC。另外,在图31所示的将张力施加于行驶履带25之前的组装中途的状态下,在间隔Lx比弹簧行程LC小的情况下,当行驶履带25的张力为一定以下时,上述弹簧行程LC发生变化。也就是说,随着行驶履带25的张力的变动,弹簧行程LC变动,因此,在间隔Lx比弹簧行程LC小时,有时也由弹簧行程LC决定拉伸弹簧232的行程。
另外,突出在支承板体228的外侧的旋转操作用方头部229c的突出量始终恒定,在支承板体228的外侧将方头部229c支承在大致恒定位置,因此能够在前下端枢轴30的轴承筒体77与方头部229c之间充分地确保供作为旋转操作工具的扳手等安装的空间。
分别在作为上述空转叉的固定侧壳体的外筒体226和作为上述空转叉的可动侧壳体的内筒体227上形成定位孔239。在将内筒体227组装于外筒体226时,使内筒体227的定位孔239与外筒体226的定位孔239一致,将销等棒状体插入到各定位孔239中,将内筒体227固定于外筒体226,能够在防止了外筒体226与内筒体227的错位或脱落的状态下,安装空转防止螺母体234等。
参照图34~图36说明拉伸弹簧232的行程限制构造。如图34所示,将弹簧压缩限动件241设于与张力螺栓229的拉伸弹簧座231相面对的从动轮保持件222,将弹簧压缩限动件241配置于作为上述空转叉的一部分的从动轮保持件222,使拉伸弹簧座231与弹簧压缩限动件241抵接,利用弹簧压缩限动件241限制拉伸弹簧232的压缩量。另外,使张力螺栓229的张力螺纹部229a与支承板体228的螺纹部228a螺纹接合,利用空转防止螺母体234将张力螺栓229固定安装于支承板体228,另一方面松动空转防止螺母体234而使张力螺栓229旋转,调节拉伸弹簧232的力。
如图35所示,也可以与图34的弹簧压缩限动件241相面对地也在拉伸弹簧座231上设置弹簧压缩限动件242,利用各弹簧压缩限动件241、242的抵接限制拉伸弹簧232的压缩量。另外,如图36所示,也可以在拉伸弹簧232的外侧设置圆筒状的弹簧压缩限动件243,使拉伸弹簧座231与弹簧压缩限动件243抵接,利用弹簧压缩限动件241限制拉伸弹簧232的压缩量。
参照图3、图4和图13说明履带架17的泥附着防止构造。如图3、图4和图13所示,在沿前后方向较长的四棱柱状的履带架17的平坦上表面中位于前下端枢轴30与后下端枢轴31之间的平坦上表面上,立设固定有四方板状的架加强肋246。在履带架17的平坦上表面中靠近机体内侧的位置焊接固定有架加强肋246的下端缘。即,相对于履带架17的平坦上表面的左右宽度中心,将架加强肋246偏置地配置在机体内侧方。
另外,在履带架17的上表面侧设有作为泥滑落体的四方板状的滑落盖247。在履带架17的平坦上表面中机体外侧端部和架加强肋246的上端缘焊接固定有滑落盖247的上下端缘。在履带架17的左右宽度内呈山形地立设有作为泥滑落体的架加强肋246和滑落盖247。滑落盖247配置成朝向外侧的滑道形状。下落到履带架17的上表面的泥土在滑落盖247的引导下滑落,使堆积在履带架17的上表面的泥土量减少,防止泥土堆积在履带架17的上表面。另外,架加强肋246和滑落盖247形成为履带架17的加强零件。能够实现履带架17的轻型化或降低成本,并且能够简单地提高行驶履带25的支承刚性。
如图1、图3、图4和图31~图33所示,作业车辆包括:行驶机体,其搭载发动机8;履带架17,其设在行驶机体11的下侧;行驶履带25,其借助从动轮体21安装于履带架17;能伸缩的作为空转叉的外筒体226及内筒体227,其支承前从动轮体21;拉伸弹簧232,其使外筒体226和内筒体227伸长,将张力螺栓229设于外筒体226和内筒体227,利用拉伸弹簧座231承受拉伸弹簧232的力,利用张力螺栓229调节拉伸弹簧232的力,使作为张力螺栓229的操作部的旋转操作用方头部229c能空转地与外筒体226和内筒体227相连结,借助作为螺纹接合体的滑动筒体230使拉伸弹簧座231与张力螺栓229的张力螺纹部229a相连结。因而,形成为设有张力螺栓229的简单的张力调节构造,并且只使张力螺栓229的操作部229c自外筒体226和内筒体227突出,较宽阔地形成将上述行驶履带25的张力调节用的工具安装于操作部229c的空间。能够简单地确保用于调节拉伸弹簧232的力的作业空间。另外,在调节拉伸弹簧232的力时,可以省掉使用润滑脂注入器具等的麻烦。
如图3、图4和图31~图33所示,分别在作为上述空转叉的固定侧壳体的外筒体226的侧面部和作为上述空转叉的可动侧壳体的内筒体227的侧面部,形成能将销等同时插入的定位孔239。因而,在组合作业中,能够将销等插入到上述定位孔239中,将内筒体227简单地临时固定于外筒体226,能够简单地防止内筒体227的错位或脱落等。能够提高上述拉伸弹簧232部的组装作业性。
如图3、图4和图13所示,在上述履带架17的上表面侧设有作为泥滑落体的架加强肋246或滑落盖247。因而,即使泥土自行驶履带25的非接地侧下落,也能利用架加强肋246或滑落盖247的引导使该泥土下落到路面侧,防止该泥土堆积在上述履带架的上表面侧。能够防止驱动负荷在附着于行驶履带25部的泥土的作用下增大,减小行驶驱动负荷而提高燃料消耗效率等。能够减少行驶履带25部的重量变化,降低行驶履带25的张力的变动幅度,稳定向行驶履带25的动力传递效率,减少在驱动行驶履带25时产生的振动等。
如图3、图4和图13所示,在上述履带架17的左右宽度内呈山状地立设有架加强肋246和滑落盖247。因而,能够防止自行驶履带25的接地侧提起的泥土等使架加强肋246和滑落盖247变形受损。能够使架加强肋246和滑落盖247轻型化,并且能够提高架加强肋246和滑落盖247、履带架17的刚性或耐久性。
附图标记说明
1、耕耘作业机械;3、下部连杆;8、发动机;11、行驶机体;12、前车轮;15、后车轴;17、履带架;19、前连杆构件;20、后连杆构件;25、行驶履带;26、滚动轮;27、前上端枢轴;28、后上端枢轴;30、前下端枢轴;31、后下端枢轴;X、行驶履带的前进侧的驱动合力线;Y、履带架的摆动轨迹的中心。
Claims (7)
1.一种作业车辆,其包括:
行驶机体,其搭载发动机;
左右的前车轮,其设在所述行驶机体的前部下侧;
履带架,其设在所述行驶机体的后部下侧;
左右的行驶履带,其安装于所述履带架上;
后车轴,其将回转力传递给所述行驶履带;
摆动支轴,其将所述履带架能摆动地支承于所述行驶机体,
在分开设置所述后车轴和所述摆动支轴的结构中,在轴支承有所述后车轴的车轴壳的正下方配置所述摆动支轴,借助设于所述摆动支轴的连杆构件使所述履带架与所述车轴壳相连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车辆,其中,
利用前后的上端枢轴和前后的下端枢轴形成所述摆动支轴;
将所述前后的上端枢轴设于所述车轴壳;
将所述前后的下端枢轴设于所述履带架;
使前后的连杆构件的上下端部分别与所述各枢轴相连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作业车辆,其中,
该作业车辆还具有多个滚动轮,该多个滚动轮设于所述履带架上而支承所述行驶履带的接地侧;
将所述前后的上端枢轴分配配置在所述后车轴的前方和后方;
在所述履带架上表面侧中位于所述多个滚动轮之间的上表面侧,配置有所述前后的下端枢轴的一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作业车辆,其中,
借助从动轮体将所述行驶履带的后部接地侧支承于所述履带架;
在所述从动轮体与所述多个滚动轮中同所述从动轮体相邻的滚动轮之间,且在所述履带架上表面侧,配置有所述前后的下端枢轴的另一方。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作业车辆,其中,
从机体的侧面看去呈八字状地配置所述前后的连杆构件;
所述前后的连杆构件的下端侧的间隔比所述前后的连杆构件的上端侧的间隔大。
6.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作业车辆,其中,
将所述前后的上端枢轴配置在所述行驶履带的前进侧的驱动合力线的近旁;
将所述前侧的上端枢轴配置在所述驱动合力线的下方;
所述履带架的摆动轨迹的中心位于所述驱动合力线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所述的作业车辆,其中,
在所述行驶履带的左右宽度内将所述前后的下端枢轴设于所述履带架上;
将所述前后的连杆构件的下端侧分别向所述履带架侧偏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0-193099 | 2010-08-31 | ||
JP2010193099A JP5457309B2 (ja) | 2010-08-31 | 2010-08-31 | 走行車両における後輪用クローラ走行装置 |
JP2011-130521 | 2011-06-10 | ||
JP2011-130527 | 2011-06-10 | ||
JP2011130527A JP5844073B2 (ja) | 2011-06-10 | 2011-06-10 | 作業車両 |
JP2011130521A JP5797468B2 (ja) | 2011-06-10 | 2011-06-10 | 作業車両 |
PCT/JP2011/069610 WO2012029783A1 (ja) | 2010-08-31 | 2011-08-30 | 作業車両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523740A true CN102523740A (zh) | 2012-06-27 |
CN102523740B CN102523740B (zh) | 2015-11-25 |
Family
ID=457728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80003441.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23740B (zh) | 2010-08-31 | 2011-08-30 | 作业车辆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607904B2 (zh) |
EP (1) | EP2612804B1 (zh) |
KR (1) | KR101783285B1 (zh) |
CN (1) | CN102523740B (zh) |
WO (1) | WO2012029783A1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41764A (zh) * | 2013-12-24 | 2014-04-23 | 柳州正菱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挖掘机的防跳架 |
CN105752178A (zh) * | 2016-03-30 | 2016-07-13 | 重庆鑫源农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半履带式拖拉机 |
CN108202776A (zh) * | 2016-12-19 | 2018-06-26 | 株式会社久保田 | 履带行驶装置 |
CN108473170A (zh) * | 2016-06-22 | 2018-08-31 | 苏西国际公司 | 履带系统 |
CN109383654A (zh) * | 2017-08-02 | 2019-02-26 | 久益环球地表采矿公司 | 被动履带张紧系统 |
CN110803232A (zh) * | 2019-11-05 | 2020-02-18 | 重庆长安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高速‘t’型关联齿根包齿顶式防脱橡胶履带 |
CN112208660A (zh) * | 2020-10-29 | 2021-01-12 | 河北农业大学 | 一种用于山地作业的轮履组合式底盘 |
CN113226902A (zh) * | 2019-03-22 | 2021-08-06 | 日立建机株式会社 | 工程机械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657333B2 (ja) * | 2010-10-13 | 2015-01-21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ゴムクローラ組込体 |
US8851209B2 (en) * | 2011-06-30 | 2014-10-07 | Yanmar Co., Ltd. | Working vehicle |
JP6008619B2 (ja) * | 2012-07-05 | 2016-10-19 |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 クローラ式走行装置の組立て構造及び組立て方法 |
US9434426B2 (en) * | 2012-11-02 | 2016-09-06 | Veyance Technologies, Inc. | Track suspension |
CN103448818B (zh) * | 2013-09-16 | 2015-08-26 | 刘福仁 | 轮式车用链轨组合轮 |
CN103979029B (zh) * | 2014-05-26 | 2016-09-14 | 黑龙江红兴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联合收割机橡胶半履带行走装置 |
US9567729B2 (en) * | 2014-09-30 | 2017-02-14 | Kubota Corporation | Working machine |
US10538282B2 (en) * | 2015-02-13 | 2020-01-21 | Moorend Ltd. | Apparatus arranged for converting a wheeled vehicle to a tracked vehicle |
GB201502475D0 (en) * | 2015-02-13 | 2015-04-01 | Moorend Ltd | Apparatus arranged for attaching a continuous track to a drive hub of a vehicle |
US9701351B2 (en) * | 2015-08-19 | 2017-07-11 | Caterpillar Inc. | Roller collar guard plate |
US10099733B1 (en) * | 2016-02-05 | 2018-10-16 | The Charles Machine Works, Inc. | Endless track and guide member |
US10399618B2 (en) | 2017-01-25 | 2019-09-03 | Altoz, Inc. | Track assembly for a vehicle |
US10823709B2 (en) * | 2018-07-06 | 2020-11-03 | The Boeing Company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ealigning and re-adhering a hanging crawler vehicle on a non-level surface |
CN110615048B (zh) * | 2019-09-29 | 2020-11-27 | 哈尔滨商业大学 | 一种基于泥泞地域快速移动的越野机器人 |
CN115176534A (zh) * | 2022-08-12 | 2022-10-14 | 衡阳市稼乐农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具备防陷轮机构履带式旋耕机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273126A (en) * | 1989-12-13 | 1993-12-28 | British Techology Group Ltd. | Tracklaying vehicles |
JPH1191645A (ja) * | 1997-09-22 | 1999-04-06 | Kubota Corp | トラクタの走行装置 |
US6334496B1 (en) * | 1996-04-10 | 2002-01-01 | Komatsu Ltd. | Crawler device for a crawler type vehicle |
US6890042B2 (en) * | 2003-01-10 | 2005-05-10 | Kubota Corporation | Crawler traveling apparatus |
CN101224763A (zh) * | 2007-01-18 | 2008-07-23 | 株式会社久保田 | 履带式行驶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9309468A (ja) * | 1996-05-24 | 1997-12-02 | Toyota Autom Loom Works Ltd | クローラ及びクローラ車 |
US5954148A (en) | 1995-10-18 | 1999-09-21 | Kabushiki Kaisha Toyoda Jidoshokki Seisakusho | Crawler apparatus for vehicle |
JP3490040B2 (ja) * | 1996-04-10 | 2004-01-26 |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 クローラ式車両のクローラ装置 |
US6199646B1 (en) * | 1996-08-01 | 2001-03-13 | Kubota Corporation | Working vehicle with semicrawlers |
JP3531853B2 (ja) | 1996-08-01 | 2004-05-31 | 株式会社クボタ | トラクタ |
JP2001058587A (ja) | 1999-08-23 | 2001-03-06 | Topy Ind Ltd | クローラユニット |
US7328760B2 (en) * | 2002-06-14 | 2008-02-12 | Kubota Corporation | Semi tracked-type working vehicle |
JP3863112B2 (ja) | 2003-01-14 | 2006-12-27 | 株式会社クボタ | クローラ式走行装置 |
JP2006096199A (ja) | 2004-09-29 | 2006-04-13 | Kubota Corp | クローラ式走行装置 |
JP4597158B2 (ja) * | 2007-03-23 | 2010-12-15 | 株式会社クボタ | クローラ式走行装置 |
JP5119748B2 (ja) * | 2007-06-05 | 2013-01-16 | 井関農機株式会社 | トラクタのセミクローラ装置 |
-
2011
- 2011-08-30 EP EP11811505.4A patent/EP2612804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11-08-30 US US13/390,218 patent/US8607904B2/en active Active
- 2011-08-30 KR KR1020127003500A patent/KR101783285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1-08-30 WO PCT/JP2011/069610 patent/WO2012029783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1-08-30 CN CN201180003441.1A patent/CN102523740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273126A (en) * | 1989-12-13 | 1993-12-28 | British Techology Group Ltd. | Tracklaying vehicles |
US6334496B1 (en) * | 1996-04-10 | 2002-01-01 | Komatsu Ltd. | Crawler device for a crawler type vehicle |
JPH1191645A (ja) * | 1997-09-22 | 1999-04-06 | Kubota Corp | トラクタの走行装置 |
US6890042B2 (en) * | 2003-01-10 | 2005-05-10 | Kubota Corporation | Crawler traveling apparatus |
CN101224763A (zh) * | 2007-01-18 | 2008-07-23 | 株式会社久保田 | 履带式行驶装置 |
Cited B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41764A (zh) * | 2013-12-24 | 2014-04-23 | 柳州正菱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挖掘机的防跳架 |
CN105752178A (zh) * | 2016-03-30 | 2016-07-13 | 重庆鑫源农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半履带式拖拉机 |
CN108473170A (zh) * | 2016-06-22 | 2018-08-31 | 苏西国际公司 | 履带系统 |
CN108473170B (zh) * | 2016-06-22 | 2021-11-05 | 苏西国际公司 | 履带系统 |
CN108202776A (zh) * | 2016-12-19 | 2018-06-26 | 株式会社久保田 | 履带行驶装置 |
CN109383654A (zh) * | 2017-08-02 | 2019-02-26 | 久益环球地表采矿公司 | 被动履带张紧系统 |
US11208165B2 (en) | 2017-08-02 | 2021-12-28 | Joy Global Surface Mining Inc | Passive track tensioning system |
AU2018211285B2 (en) * | 2017-08-02 | 2024-02-15 | Joy Global Surface Mining Inc | Passive track tensioning system |
CN113226902A (zh) * | 2019-03-22 | 2021-08-06 | 日立建机株式会社 | 工程机械 |
CN113226902B (zh) * | 2019-03-22 | 2022-11-25 | 日立建机株式会社 | 工程机械 |
CN110803232A (zh) * | 2019-11-05 | 2020-02-18 | 重庆长安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高速‘t’型关联齿根包齿顶式防脱橡胶履带 |
CN112208660A (zh) * | 2020-10-29 | 2021-01-12 | 河北农业大学 | 一种用于山地作业的轮履组合式底盘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523740B (zh) | 2015-11-25 |
EP2612804B1 (en) | 2018-01-10 |
US8607904B2 (en) | 2013-12-17 |
KR101783285B1 (ko) | 2017-09-29 |
EP2612804A1 (en) | 2013-07-10 |
WO2012029783A1 (ja) | 2012-03-08 |
EP2612804A4 (en) | 2014-05-07 |
KR20130098842A (ko) | 2013-09-05 |
US20120217071A1 (en) | 2012-08-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523740A (zh) | 作业车辆 | |
CN101583531B (zh) | 履带行进装置 | |
EP2873593A1 (en) | A support structure | |
CA2832180C (en) | Track suspension | |
EP3259174B1 (en) | Track system for traction of a vehicle | |
US20070261898A1 (en) | Traction Assembly for Vehicles and Components Therefor | |
EP3290593B1 (en) | Torque compensated walking beam assembly with journal joint | |
EP3290250B1 (en) | Modular torque compensated walking beam assembly for work vehicle | |
JPH03500277A (ja) | トラックローラーフレーム・アセンブリ | |
CN104363754A (zh) | 在林业机器中的设备及有相应设备的林业机器 | |
JP5826587B2 (ja) | 作業車両 | |
JP5797468B2 (ja) | 作業車両 | |
JP2013043557A (ja) | 作業車両 | |
CN114313041A (zh) | 无人履带车整车液压防倾控制机构 | |
JP5820629B2 (ja) | 作業車両 | |
JP6188227B2 (ja) | トラクタ | |
JP5820630B2 (ja) | 作業車両 | |
CA2574729A1 (en) | Traction assembly for vehicles and components therefor | |
WO2015108105A1 (ja) | 作業車両 | |
JP5844073B2 (ja) | 作業車両 | |
JP2015134551A (ja) | 作業車両 | |
JP2013001129A (ja) | 作業車両 | |
WO2015108104A1 (ja) | 作業車両 | |
JP2015189256A (ja) | 作業車両 | |
JP2015134546A (ja) | 作業車両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Osaka, Japan Patentee after: Yangma Power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Patentee before: YANMAR Co.,Ltd.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