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84904A - 感应加热烹调器 - Google Patents

感应加热烹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84904A
CN102484904A CN2011800036510A CN201180003651A CN102484904A CN 102484904 A CN102484904 A CN 102484904A CN 2011800036510 A CN2011800036510 A CN 2011800036510A CN 201180003651 A CN201180003651 A CN 201180003651A CN 102484904 A CN102484904 A CN 1024849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uction heating
cooking instrument
cooling air
heating cooking
flow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0365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84904B (zh
Inventor
松井英史
片冈章
重冈武彦
日下贵晶
小川贤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4849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849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849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849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02Induction heating
    • H05B6/10Induction heating apparatus, other than furna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5B6/12Cooking devices
    • H05B6/1209Cooking devices induction cooking plates or the like and devices to b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m
    • H05B6/1245Cooking devices induction cooking plates or the like and devices to b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m with special coil arrangements
    • H05B6/1263Cooking devices induction cooking plates or the like and devices to b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m with special coil arrangements using coil cool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2206/00Aspects relating to 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covered by group H05B6/00
    • H05B2206/02Induction heating
    • H05B2206/022Special supports for the induction coi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Induction Heating Cook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减少对发热部件进行冷却后向主体外部排出的排气被吸气口重新吸入的情况。对发热部件进行冷却后的冷却风的流动在主体内部转向并由第1周壁(19)以外的排气口(21)排出。在主体内部得到整流并从排气口(21)排出时增大至一定程度的流速,进行明确地确定了流动方向的排气,因此很难被吸气口(20)重新吸入,所以不容易受到排气口的障碍物的影响,能够用于在后方进行吸排气的橱柜等,不会给使用者带来因排气引起的不舒适感,让使用者感到舒适且不容易产生故障。

Description

感应加热烹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加热线圈对作为被加热物的金属制的锅等烹调容器进行感应加热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尤其涉及感应加热烹调器中的冷却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不使用火的、不排出燃烧气体那样的安全且清洁的热源,感应加热烹调器在一般家庭的厨房中正在普及。在厨房中使用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公知有如下的内嵌式感应加热烹调器:将感应加热烹调器的主体部分嵌入到形成于箱状橱柜的上表面的开口部分中,将感应加热烹调器的主体部分配置到橱柜的内部,并且将感应加热烹调器的构成上表面的烹调用顶板配设成在橱柜的上表面露出的状态。
以往,这种感应加热烹调器构成为具有:用于感应加热的加热线圈、向加热线圈提供高频电流的逆变器电路、驱动逆变器电路的驱动部、和控制驱动部的控制部等。在感应加热烹调器的主体部分的内部,在具有逆变器电路、驱动部和控制部等的控制电路的基板等上装配有各种电子部件。
在感应加热中,加热效率因作为被加热物的烹调容器等的材质的相对导磁率或电阻率而不同。因此,在感应加热烹调器中,在热效率相对较低的条件下,热损失增大,相应地,加热线圈等部件的发热增大。
此外,在控制电路的基板上的电子部件中,例如混合存在有IGBT或二极管电桥那样的工作时发热量极大的电子部件、以及发热量较小的电容器等电子部件。在发热量较大的电子部件上安装有散热器,提高对该电子部件的冷却效果。这些加热线圈或电子部件由来自送风装置的冷却风进行冷却,实现正常工作。
此外,以往的内嵌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是被组装于橱柜进行使用,因此将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吸气口和排气口配置到橱柜的内部空间中(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当这样地在橱柜的内部空间这样的封闭空间中配置了吸气口和排气口两者时,对加热线圈和电子部件进行冷却后的排气热量蓄积在橱柜的内部,从而存在使橱柜的内部空间的温度上升的问题。此外,在橱柜的内部空间中重新吸入了温度上升后的排气的情况下,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吸气温度上升,存在无法再对配设于感应加热烹调器的主体部分内部的加热线圈和电子部件进行充分冷却的问题。
为了避免在以往的内嵌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如上所述地无法再对加热线圈和电子部件进行充分冷却的状况,提出了以下结构。
图26是示出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以往的内嵌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内部结构的俯视图。如图26所示,在橱柜50的近前侧(存在使用者的一侧)形成了较大的开口部分来设置橱柜50的吸气口55和排气口57。配设于橱柜50内部的感应加热烹调器51的吸气口54面对着用于冷却加热线圈52等的冷却风扇53而形成,且配置于感应加热烹调器53的底面的近前侧。另一方面,感应加热烹调器51的排气口58、59被设置于背面侧(感应加热烹调器51的后方侧)和侧面侧(感应加热烹调器51的右侧面侧)。在图26所示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由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中心轴分割后的两个区域中,在右侧区域中配置有背面侧的排气口59和侧面侧的排气口58,即,在感应加热烹调器51的形成有吸气口54的左侧区域的相反侧的区域中配置了背面侧的排气口59和侧面侧的排气口58。
在图26所示的以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构成为:从处于感应加热烹调器51的左侧区域中的吸气口54吸入来自形成于橱柜50的左侧区域中的吸气口55的冷却风,从处于右侧区域中的感应加热烹调器51的排气口58、59经由橱柜50的排气口57进行排气。此时,在橱柜内部,为了对吸气和排气进行分离,设置有沿着感应加热烹调器51的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中心轴配置的分离板56。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日本特许第300617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上述以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51的结构中,在将该感应加热烹调器51组装于橱柜50、或者组装于其他装置、或者未进行组装的情况下,有时会由于该感应加热烹调器51的设置状况等,在与感应加热烹调器51的排气口58、59相对的位置处,存在橱柜50的内壁面、其他装置的壁面、或者厨房的壁面这样的成为排气障碍物的壁面。
此外,在感应加热烹调器51的近前侧设置了橱柜50的排气口57的情况下,随使用者站立位置的不同,有时使用者自身会成为排气的障碍物。
在上述以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51中,从形成于感应加热烹调器51的左侧区域近前侧的吸气口54吸入的冷却风对加热线圈52和电子部件等进行冷却,并从形成于右侧区域的背面侧和侧面侧的排气口58、59排出。这样,从开设于感应加热烹调器51的背面侧和侧面侧的排气口58、59排出的冷却风会遇到与这些排气口58、59对置的作为障碍物的橱柜50的内壁面,从而流动受阻,流速降低,并向橱柜50内部空间的四方扩散。
在上述以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设置了分离板56将橱柜50的吸气口55与排气口57分离。如果不设置对橱柜50的吸气口55和排气口57进行分离的分离板56,则存在如下问题。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吸气口54是从背面沿垂直方向吸入橱柜50的内部空气的结构,因此,该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吸气口54不仅吸入从橱柜50的吸气口55流入的来自外部的冷气,还会重新吸入从该感应加热烹调器的排气口58、59排出的气体的一部分。其结果,这样构成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存在吸气温度上升的问题。
此外,在上述以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即使设置了用于对吸气口55和排气口57进行分离的分离板56,也存在如下问题。在各种橱柜50中,橱柜50的用于设置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内部空间的高度是不同的。因此,在希望完全防止重新吸入从感应加热烹调器排出的空气的一部分的情况下,需要设置与各种橱柜50对应的专用的特别的分离板56。在要用1种分离板来应对所有橱柜50时,会在橱柜50与感应加热烹调器之间产生间隙,因此无法将吸气口55和排气口57完全分离,分离板56的通用化比较困难。
本发明解决了上述以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的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如下结构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在将该感应加热烹调器组装于橱柜、或者设置于其他装置附近的情况等中,即使与感应加热烹调器的排气口相对地存在障碍物,也能够减少从吸气口重新吸入从排气口排出的空气的情况,抑制冷却风的温度上升。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在本发明的第1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具有:加热线圈,其设置于载置被加热物的顶板的下方,对所述被加热物进行感应加热;控制电路,其具有发热部件,形成并控制提供给所述加热线圈的高频电流;送风装置,其从吸气口取入冷却风,向所述控制电路输送所述冷却风,并从排气口排出所述冷却风;以及主壳体,其与所述顶板一起构成外观,且在该主壳体中配设有所述加热线圈、控制电路和送风装置,该感应加热烹调器构成为:所述主壳体具有第1侧面壁,该第1侧面壁被配置成与从所述吸气口送到所述控制电路的冷却风的流动相对,在所述主壳体的内部,从形成于所述第1侧面壁以外的部分中的所述吸气口吸入的冷却风对所述控制电路进行冷却后,沿着所述第1侧面壁流动,从形成于所述第1侧面壁以外的部分中的所述排气口排出。
本发明的第2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是在所述第1方式中,可以是,该感应加热烹调器构成为:所述主壳体具有与所述第1侧面壁相连的第2侧面壁,沿着所述第1侧面壁流过的冷却风沿着所述第2侧面壁流动而从所述排气口排出,使得来自所述排气口的冷却风的排出方向成为与对所述控制电路进行冷却后的冷却风的流动方向相反的方向。
本发明的第3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是在所述第1方式中,可以是,所述主壳体由多个侧面壁和底面板构成,在经由弯曲部分与所述第1侧面壁相连的第2侧面壁上形成有排气口,在所述底面板上形成有吸气口。
本发明的第4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是在所述第1方式中,可以是,在所述主壳体的内部空间中,收纳有上方开口的子壳体,在所述子壳体的内部配设有所述控制电路和所述送风装置,在所述内部空间内以如下方式形成有第1排气流道:该第1排气流道形成于所述第1侧面壁与所述子壳体的面对所述第1侧面壁的侧面壁之间,对所述控制电路进行冷却后的冷却风遇到所述侧面壁而在所述第1排气流道中沿固定方向流动。
本发明的第5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是在所述第1方式中,可以是,在所述主壳体的内部空间中形成有第2排气流道,该第2排气流道与所述第1排气流道连通,使流过所述第1排气流道的冷却风在与所述第1排气流道垂直的方向上流动而从所述排气口排出。
本发明的第6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是在所述第4方式中,可以是,在所述主壳体的内部空间中,在前面侧配置有操作部,所述第1排气流道配置于所述操作部的下侧。
本发明的第7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是在所述第4方式中,可以是,在所述主壳体的内部空间中,在所述子壳体的上方,配置有保持所述加热线圈的线圈座和载置所述线圈座的散热板,来自所述送风装置的冷却风所通过的用于对所述控制电路进行冷却的流道中的上表面的一部分由所述散热板构成。
本发明的第8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是在所述第4方式中,可以是,在所述子壳体的开口处,设置有具有相对于对所述控制电路进行冷却后的冷却风的流动方向倾斜的面的流道引导板,使得对所述控制电路进行冷却后的冷却风在通过形成于所述子壳体的侧面壁的开口而流入所述第1排气流道时,沿着所述第1排气流道流动。
本发明的第9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是在所述第4方式中,可以是,该感应加热烹调器构成为:在所述主壳体的内部空间中,在关于中心轴为前后方向的中心线对称的位置处形成有排气口,对所述控制电路进行冷却后被引导至所述第1排气流道的冷却风的一部分从一个排气口排出,其余的冷却风从另一个排气口排出。
本发明的第10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是在所述第9方式中,可以是,该感应加热烹调器构成为:所述主壳体具有经由弯曲部分与所述第1侧面壁相连的第2侧面壁和第3侧面壁,沿着由所述第1侧面壁构成的第1排气流道流过的冷却风分别沿着由所述第2侧面壁构成的第2排气流道和由所述第3侧面壁构成的第3排气流道流动,从与所述第2排气流道连通的第1排气口和与所述第3排气流道连通的第2排气口排出。
本发明的第11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是在所述第1方式中,可以是,该感应加热烹调器构成为:所述第1侧面壁具有通气口,对所述控制电路进行冷却后的冷却风的一部分由所述通气口排出。
本发明的第12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是在所述第1方式中,可以是,该感应加热烹调器构成为:在所述顶板的下方设置有多个具有所述加热线圈、所述控制电路和所述送风装置的感应加热块,各个所述感应加热块以如下方式并列设置在所述主壳体的内部:在各个所述感应加热块中,对各个所述控制电路进行冷却的冷却风的流动方向相同,对各个所述控制电路进行冷却后的冷却风与所述第1侧面壁相遇,遇到所述第1侧面壁的冷却风沿着所述第1侧面壁流动,从所述排气口排出。
本发明的第13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是在所述第12方式中,可以是,该感应加热烹调器构成为:所述主壳体具有与所述第1侧面壁相连的第2侧面壁,流过所述第1侧面壁的冷却风沿着所述第2侧面壁在固定方向上流动,使得来自所述排气口的冷却风以排出方向成为与各个感应加热块中对所述控制电路进行冷却后的冷却风的流动方向相反的方向的方式流动。
本发明的第14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是在所述第13方式中,可以是,该感应加热烹调器构成为:在所述主壳体的内部空间中,在上方开口的多个子壳体中分别收纳有所述感应加热块,沿着所述第1侧面壁流动的冷却风的流动方向与并列设置的多个所述子壳体的并列设置方向平行,沿着所述第2侧面壁流动的冷却风的流动方向与并列设置的多个所述子壳体的并列设置方向垂直。
本发明的第15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是在所述第12方式中,可以是,该感应加热烹调器构成为:沿着所述第1侧面壁流动的冷却风流过并列设置的多个所述感应加热块之间的空间中形成的排气流道,从所述排气口排出。
本发明的第16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是在所述第12方式中,可以是,该感应加热烹调器构成为:沿着所述第1侧面壁流动的冷却风流过并列设置的多个所述感应加热块的两侧的所述感应加热块与所述主壳体之间的两个空间中形成的排气流道,从两个排气口排出。
本发明的第17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是在所述第16方式中,可以是,在所述主壳体的内部空间中,在关于中心轴为前后方向的中心线对称的位置处形成有排气口,各个所述子壳体中的所述感应加热块的内部结构关于所述中心线对称地配置。
本发明的第18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是在所述第12方式中,可以是,该感应加热烹调器构成为:在所述主壳体中,从各个所述感应加热块排出的冷却风所流过的排气流道被隔板分断,从各个所述感应加热块排出的冷却风流过各个独立的排气流道,从各个排气口排出。
本发明的第19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是在所述第12方式中,可以是,该感应加热烹调器构成为:沿着所述第1侧面壁流动的冷却风的流动方向是从所述主壳体的前面侧朝向背面侧的方向。
本发明的第20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是在所述第1方式中,可以是,该感应加热烹调器构成为:在来自所述送风装置的冷却风的流动方向上配置有发热部件,并且对所述发热部件进行冷却后的冷却风的排气流道是与来自所述送风装置的冷却风的流动方向相同的方向。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具有可靠性高的冷却结构:在该感应加热烹调器被组装于橱柜、或设置于其他装置附近的情况等中,即使与该感应加热烹调器的排气口相对地存在障碍物,也能够减少从吸气口重新吸入从排气口排出的空气的情况,能够可靠地抑制冷却风的温度上升。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整体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组装于橱柜的设置状态的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水平剖面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内部结构的水平剖面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内部结构的水平剖面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内部结构的水平剖面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内部结构的水平剖面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整体的立体图。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内部结构的水平剖面图。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内部结构的水平剖面图。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内部结构的水平剖面图。
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9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内部结构的水平剖面图。
图1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0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内部结构的水平剖面图。
图1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内部结构的水平剖面图。
图1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2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内部结构的水平剖面图。
图16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3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内部结构的水平剖面图。
图1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4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内部结构的水平剖面图。
图1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5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内部结构的水平剖面图。
图19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6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内部结构的水平剖面图。
图20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7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内部结构的水平剖面图。
图2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8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内部结构的水平剖面图。
图2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9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整体的立体图。
图2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9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内部结构的水平剖面图。
图2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0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整体的立体图。
图2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0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内部的管道结构的水平剖面图。
图26是示出以往的内嵌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内部结构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对感应加热烹调器进行说明。另外,本发明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不限于以下实施方式所记载的结构,还包含基于与以下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技术思想同等的技术思想和该技术领域中的技术常识而构成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和感应加热装置。
(实施方式1)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整体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组装于橱柜的设置状态的剖面图。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水平剖面图,是图2中的III-III线的剖面图。
在图1中,在感应加热烹调器1的上表面设置有载置作为被加热物的烹调容器3等的顶板4。在实施方式1中的顶板4上形成有两个加热区域12a、12b。在感应加热烹调器1中,在顶板4中的加热区域12a、12b的正下方分别设置有用于对烹调容器3等进行感应加热的加热线圈5(参照图2)。
在加热线圈5的下方设置有耐热树脂性的线圈座6。在线圈座6中呈放射状设置的多个贯通孔中分别内嵌着具有聚磁性的铁氧体(ferrite)7,利用铁氧体7抑制从加热线圈5朝向下方的磁通。
在实施方式1中构成为:在处于铁氧体7内嵌于线圈座6中的状态时,线圈座6的下表面与铁氧体7的下表面处于同一平面。铁氧体7通过粘接剂固定于线圈座6。
在加热线圈5与铁氧体7、以及加热线圈5与线圈座6之间夹持着作为绝缘部件的云母板(未图示)。在云母板的与加热线圈5相对的区域的两面涂覆有兼用作导热部件的粘接剂(未图示)。加热线圈5与云母板、云母板与铁氧体7、以及云母板与线圈座6分别被粘接起来,成为热连接状态。
由于如上所述地采用了粘接剂,因此,吸收了因加热线圈5中的多个单线引起的凹凸和铁氧体7的厚度尺寸偏差。此外,是在线圈座6的下表面与铁氧体7的下表面保持为同一平面的状态下利用粘接剂实现了一体化,因此,能够使线圈座6和铁氧体7与后述的散热板10无间隙地密合。
在实施方式1中,通过在线圈座6与铁氧体7的结合中使用的粘接剂,将加热线圈5与云母板、云母板与铁氧体7、以及云母板与线圈座6相结合。粘接剂采用了具有作为导热部件的功能的粘接剂。
另外,也可以设定所要涂覆粘接剂的粘接部分的形状和容积,并调节涂覆于该粘接部分的粘接剂的量,以便在粘接云母板和铁氧体7时,能够同时粘接线圈座6和铁氧体7。通过这样地设定粘接部分的形状和容积并调节粘接剂的使用量,能够一次性粘接多个部件,能够实现组装性的提高。
在云母板的与加热线圈5和线圈座6双方相对的区域的一部分中形成有多个开口(未图示)。通过在这些开口内填充粘接剂,能够使加热线圈5和线圈座6以之间夹着云母板的状态直接地粘接固定在一起。
如上所述,在实施方式1中,将容易剥离且机械强度较弱的云母板夹在中间,对加热线圈5和线圈座6直接进行固定,同时也对线圈座6和云母板7进行了粘接固定。因此,具有加热线圈5、线圈座6、铁氧体7和云母板而构成的线圈单元8整体的机械强度提高,具有耐受输送中的振动和掉落等的结构。
此外,通过将云母板用作绝缘部件,既能确保可靠的绝缘状态,又能缩短加热线圈5与铁氧体7之间的距离。其结果,能够实现线圈单元8的薄型化。并且,在加热线圈5中产生了异常发热的情况下,能够防止向其他部件的急剧导热,抑制了其他部件的温度上升。
此外,为了减轻从被加热的烹调容器3对加热线圈5的热影响,在加热线圈5与顶板4之间设置有由陶瓷纤维等构成的隔热件9。
线圈单元8被直接载置到由铝等导热性高的金属构成的散热板10上。如前所述,线圈座6和铁氧体7双方的下表面由同一平面构成,因此成为线圈座6和铁氧体7双方的下表面全部与散热板10接触的状态,从而成为一体的结构。其结果,在加热线圈5中产生的热量主要经由导热系数较高的铁氧体7传递到散热板10。
载置线圈单元8的盘状的散热板10形成得比加热线圈5的垂直投影面积大,被多个弹簧11朝上方按压。由此就构成为:利用弹簧11将散热板10朝上方按压,从而隔着隔热件9将加热线圈5按压到顶板4的背面(下表面)。
其中,通过设置在线圈座6上的垫片(未图示),将加热线圈5与顶板4之间设定为预定的尺寸,使得距离恒定。
在散热板10中,通过由加热线圈5产生的磁场的作用,在比线圈座6更靠外侧的外周区域中流过环绕加热线圈5的电流。由这样地在散热板10的外周区域中流动的电流励磁出的磁场在与加热线圈5产生的磁场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发挥作用。其结果,通过在线圈座6的外侧的外周区域中流动的散热板10的电流,降低了从加热线圈5的外周朝向外侧方向的磁场。
因此,在实施方式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中,降低了被载置于顶板4的加热区域12a、12b的作为被加热物的烹调容器3的感应加热中未用到的、向加热线圈5的外侧方向泄漏的磁场。
实施方式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在公共的散热板10上,与顶板4的形成于前后区域中的两个加热区域12对应地,配设有近前侧(图2中的左侧)的第1线圈单元和背面侧(图2中的右侧)的第2线圈单元。
因此,在实施方式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中,散热板10的表面积显然比仅配设一个线圈单元的散热板大,散热板10的冷却性能变高。此外,是两个线圈单元共用一个散热板10的结构,因此,能够削减用于隔着散热板10将线圈单元8保持于预定位置的保持部件,组装性也大幅提高。并且,在实施方式1的结构中,能够节省感应加热烹调器1中的空间。
在实施方式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中,在顶板4的近前侧的加热区域12a的下方设置有红外线传感器13。红外线传感器13被配置在载置于加热区域12a上的烹调容器3的底面下方的位置处。红外线传感器13隔着顶板4检测从烹调容器3的底面放射的红外线,输出与烹调容器3的底面温度对应的温度检测信号。
此外,在实施方式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中,与载置于近前侧和背面侧的各个加热区域12a、12b中的烹调容器3的底面的大致中央部分相对地,以按压于顶板4的背面的方式设置有热敏电阻14。通过这些热敏电阻14来检测与各烹调容器3的底面相对的顶板4的温度,输出与其检测温度对应的温度检测信号。
在实施方式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的内部,在红外线传感器13和热敏电阻14的附近设置有控制电路15,该控制电路15根据从红外线传感器13和热敏电阻14输出的温度检测信号、以及使用者在操作部36中设定的输出设定信号等信号,进行加热线圈5的输出控制等。这里,在控制电路15中,构成为具有:用于向加热线圈提供高频电流的逆变器电路、驱动逆变器电路的驱动部、和控制驱动部的控制部等。
如图3所示,感应加热烹调器内部的控制电路15包含开关元件27、谐振电容器28等发热部件16。此外,在感应加热烹调器内部,设置有用于对这些发热部件16进行冷却的送风装置17、以及用于将来自送风装置17的冷却风C引导至控制电路15的发热部件16的管道18。送风装置17和管道18被收纳在树脂制的上方开口的箱状的子壳体19的内部。
在实施方式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中,采用了西洛克风扇(sirocco fan)作为送风装置17。该西洛克风扇的旋转方向如图3中箭头A所示,从铅直上方观察时,是顺时针的方向。
如图2所示,在感应加热烹调器1的内部,红外线传感器13和控制电路15被配置在比铁氧体7的配设位置更靠下方的位置。通过这样地配置红外线传感器13和控制电路15,利用铁氧体7的防磁效应减轻了磁通的影响。为了进一步减轻磁通泄漏的影响,将红外线传感器13和控制电路15配置在比散热板10更下方的位置。通过在比加热线圈5的投影面积大的散热板10的下侧配置红外线传感器13和控制电路15,感应加热烹调器1的内部空间成为这样的结构:该内部空间被散热板10分隔出配置有加热线圈5等的上方空间、和配置有红外线传感器13、控制电路15和管道18等的下方空间。通过这样地利用比加热线圈5的投影面积大的散热板10分隔感应加热烹调器1的内部空间,从而在下方空间中大幅减轻了上方空间中的加热线圈5的磁通影响。
实施方式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中的内部空间由作为上表面的顶板4和设置于顶板4下方的树脂制的主壳体22形成,该主壳体22由四周的侧面壁和底面板构成。
在主壳体22的背面侧(图3中的上侧),设有用于针对感应加热烹调器1的内部空间进行的空气的吸入和排出的吸气口20和排气口21。主壳体22的吸气口20和排气口21朝向橱柜2的内部空间开口。在橱柜2的内部空间中,沿着背面侧形成有细长的换气口23。因此,将主壳体22的吸气口20和排气口21形成在换气口23的附近,且配置成相对于换气口23形成顺畅的空气流。因此,在感应加热烹调器1中,减少了通过吸气口20吸入来自换气口23的冷却风C时产生的压力损失。
如图3所示,主壳体22的吸气口20形成在底面板22c的背面侧的右侧区域中,排气口21形成在主壳体22的背面壁22d的左端。在主壳体22的内部,在与吸气口20相对的位置处配置有送风装置17的吸入口26。
因此,在实施方式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中,作为冷却风C,从吸气口20吸入了橱柜2的内部空间中的温度比较低的下方的空气。此外,构成为:从排气口21将温度高的空气排到橱柜2的内部空间的上方。
在实施方式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的内部空间中,将控制电路15配置在比吸气口20的形成位置更靠近前侧的空间中。控制电路15的发热部件16中发热量较大的开关元件(IGBT)27等被配置在离送风装置17的送风口24较近的位置处。为了提高开关元件27的冷却性能,开关元件27是与散热器28接合而得到冷却的结构。
通过管道18将来自送风装置17的送风口24的冷却风C引导至预定的冷却空间,在由该管道18形成的冷却空间内,配置有开关元件(IGBT)27和谐振电容器29等控制电路15中的发热部件16、以及红外线传感器13等。在管道18的内侧设置有分支板30,来自送风装置17的送风口24的冷却风C与管道18内的各个部件可靠地接触,对各个部件进行可靠的冷却。
在管道18中对各个部件进行冷却后的冷却风C从管道18排出后,对分隔出配置加热线圈5等的上部空间和配置控制电路15等的下部空间的散热板10进行冷却。在送风装置17的送风口24的附近配置有冷却风检测用热敏电阻(未图示)。由该热敏电阻检测到的表示冷却风C的温度的冷却风温度检测信号被输入到控制电路15。控制电路15在检测到冷却风C的温度超过了预定温度时,控制对加热线圈5的输出,控制电子部件的发热抑制。
如图3所示,子壳体19的处于近前侧的前面壁19a与主壳体22的处于近前侧的侧面壁(前面壁)22a之间具有预定距离,形成了前面排气流道。该前面排气流道是第1排气流道32。此外,子壳体19的左侧面壁19b与主壳体22的左侧面壁22b之间具有预定距离,形成了左侧面排气流道。该左侧面排气流道是第2排气流道34。在实施方式1中,子壳体19和主壳体22的平面截面是长方形,各个前面壁19a、22a与左侧面壁19b、22b垂直配置。
在实施方式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中,由载置在散热板10上的两个线圈单元8a、8b、对这些线圈单元8a、8b的输出进行驱动控制的控制电路15、以及对控制电路15中的发热部件16进行冷却的送风装置17,构成了一个感应加热块33。
实施方式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的操作部36设置在配置于顶板4的近前侧的操作区域中,在操作区域的正下方设置有操作部36的开关机构。与印在顶板4的操作区域中的多个操作按钮分别相对地配置操作部36的开关机构。操作部36的开关机构的电极与电极部4的背面压接。通过用手指接触顶板4的操作按钮,开关机构的静电电容发生变化,控制电路15检测到该静电电容的变化,进行与操作部36的指令对应的控制。因此,在实施方式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中,成为具有静电电容式的接触开关结构的操作部36。
操作部36的开关机构由操作基板和接触开关构成,因此操作部36的高度方向的长度形成得较小。因此,将前述的作为前面排气流道的第1排气流道32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操作部36的下方。
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主壳体22的前面壁22a被配置成与从送风装置17向控制电路15输送的冷却风C的风向方向相对。此外,由前面壁22a构成了第1排气流道32。由主壳体22的左侧面壁22b构成了第2排气流道34。吸气口20形成于主壳体22的底面板22c的背面侧,排气口21形成于主壳体22的背面壁22d。在实施方式1的结构中,主壳体22的前面壁22a相当于第1侧面壁,主壳体22的左侧面壁22b相当于第2侧面壁。
接着,对如上构成的实施方式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的动作进行说明。
为了对控制电路15进行冷却,送风装置17从吸气口20吸入的冷却风C从送风装置17的送风口24向近前侧的方向吹出。从送风装置17向近前侧的方向吹出的冷却风C由管道18进行引导,对控制电路15的各个发热部件16进行冷却。对各个发热部件16进行冷却后的冷却风C直接朝向近前侧的方向流动,通过子壳体19的前面壁19a的通气口,到达作为前面排气流道的第1排气流道32。
对于来自子壳体19的被排出的冷却风C,在第1排气流道32中,冷却风C遇到主壳体22的前面壁22a,从而冷却风C的流动大致转向90度。由于第1排气流道32的右端部被封闭,因此,冷却风C朝向作为左侧面排气流道的第2排气流道34的方向流动。这样就在第1排气流道32中朝左方向流动,进而到达第2排气流道34。
在第2排气流道34中,冷却风C遇到主壳体22的左侧面壁22b,进一步大致转向90度,沿着第2排气流道34流动,从形成于背面侧的背面壁22d上的排气口21向后方排出。即,从排气口21排出的冷却风的排出方向是与在子壳体19的内部对控制电路15进行冷却后的冷却风C的流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这样,从子壳体19排出的冷却风C流过第1排气流道32和第2排气流道34,由此,从排气口21排出的冷却风C的排出方向与对控制电路15进行冷却后从子壳体18排出的冷却风的排出方向相反,大致转向了180度。
当冷却风C沿着第2排气流道34(左侧面侧流道)流动时,冷却风C的流动矢量中的背面侧方向的流动成为主流。因此,从处于主壳体22的背面壁22d的排气口21排出的冷却风C的流动是从主壳体22朝向后方。即,从排气口21排出的空气朝向形成有橱柜2的换气口23的方向排出。如上所述那样通过第2排气流道34而从排气口21排出的空气成为具有一定程度速度的流速,并且成为从主壳体22的排气口21朝向后方排出的、明确地确定了流动方向的排气。由此,来自排气口21的排气方向是与形成在主壳体22的底面板22c的右侧区域中的吸气口20的配置方向不同的方向,是离吸气口20远的方向。因此,在实施方式1的结构中,成为了很难从吸气口20重新吸入从排气口21排出的空气的结构,冷却性能大幅提高。
在感应加热烹调器1的内部,在使冷却风C大致转向180度的情况下,在至少对需要冷却的控制电路15进行冷却后,需要在配设有该控制电路15的区域中迂回。因此,冷却风C在对控制电路15进行了冷却后,首先在水平方向大致转向90度。之后,再次在水平方向上大致转向90度而到达排气口。
如上所述,在冷却风C大致转向了180度时产生的紊乱的流动在通至排气口的第2排气流道34中,被整流为以与作为第1侧面壁的前面壁22a大致垂直方向的流动矢量为主流的流动。
由于如上所述地构成了排气流道,因此在实施方式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成为很难从吸气口20重新吸入从排气口21排出的空气的结构。
假如在从子壳体19排出的冷却风C所遇到的第1侧面壁上形成有排气口时,从该排气口排出的冷却风的流动方向不固定,而是在各个方向上流动。其结果,例如在与排气口相对地存在障碍物等的情况下,冷却风C遇到该障碍物等从而流动受阻,进而折返回来并向吸气口的方向流动。该冷却风C的流动方向也各不相同,流速也较小。因此,从排气口排出的冷却风C大多被吸气口吸入。
在实施方式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的排气流道结构中,如前所述,冷却风C在从排气口排出之前,在主壳体22的排气流道中流动,由此流速增大至一定程度,成为流动方向被明确地确定为与作为第1侧面壁的前面壁22a大致垂直的方向的流动。因此,成为这样结构:即使在吸气口与排气口之间不存在遮蔽板,并且在排气口的附近存在吸气口,也很难从吸气口重新吸入从排气口排出的冷却风C。
在实施方式1的排气流道结构中,在第1侧面壁以外形成了排气口,因此,在对控制电路15进行了冷却后,从子壳体19排出的冷却风C在水平方向上大致转向90度,从而沿第1侧面壁22a流动。由此,在冷却风C的流动方向相对于从吸气口20朝着第1侧面壁22a的方向至少弯转大致90度后,一定程度上成为朝向固定方向的流动。因此,即使在与排气口相对的位置处存在障碍物,且冷却风C遇到了该障碍物,也能够容易地使排出的冷却风整体相对于第1侧面壁22a沿垂直方向转向而流动,从而难以被吸气口重新吸入。
因此,对于实施方式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不用说不存在与排气口相对的障碍物,即使存在障碍物,也很难被吸气口重新吸入。由此,在将实施方式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组装于橱柜、或设置于其他装置附近的情况等中,即使与排气口相对地存在障碍物,也能够降低因排出的冷却风C的重新吸入引起的温度上升,对于感应加热烹调器内部的部件,不会加速因温度造成的可靠性的劣化。此外,对于实施方式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即使是在橱柜2的后方位置处进行吸气-排气的结构,也无需使用特别的遮蔽板等部件即可得到应用。因此,根据实施方式1的结构,成为了使用者能够放心地进行不伴有因排气引起的不舒适感的舒适作业的感应加热烹调器。
由于是将如上构成的实施方式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组装到橱柜2上,因此,来自主壳体22的排气口21的排气方向是橱柜2的内部空间中的橱柜2的背面侧方向(后方),是形成有换气口23的方向。因此,从主壳体22的排气口21排出的空气直接流入橱柜2的换气口23,成为很难从感应加热烹调器1的主壳体22的吸气口20重新吸入的空气流。
另外,从主壳体22的吸气口20吸入的冷却风C对子壳体19的内部的控制电路15等进行冷却并流向前方,通过第1排气流道32和第2排气流道34,从排气口21排出。这样,从铅直上方观察,冷却风C的流道沿顺时针方向大致转向了180度。因此,在实施方式1的结构中,存在以下担心:在排气流道的弯曲部分中产生压力损失,送风装置17的转速下降,冷却风C的流量减少,从而冷却性能降低。
但是,在实施方式1的结构中,使用了西洛克风扇作为送风装置17,在从西洛克风扇吹出的冷却风C的流动中,包括与西洛克风扇的旋转方向即顺时针方向相同的旋转方向的矢量成分。
因此,在实施方式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中,形成了按照与从西洛克风扇吹出的冷却风C所具有的旋转方向的矢量成分相同的旋转方向转向的排气流道。构成为:冷却风C沿着该排气流道流动,从形成在主壳体22的背面壁22d上的排气口21排出。因此,即使像实施方式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这样构成为冷却风C的排气流道具有使流动大幅转向的弯曲部,弯曲部中空气流的紊乱也较少,能够减少流道整体的压力损失,能够大幅抑制冷却风C的流量减少。此外,根据实施方式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的结构,减少了排气流道中的流动紊乱,因此减少了因该流动紊乱产生的噪音。
并且,在实施方式1的结构中,在橱柜2的内部空间中的背面侧形成有吸气口20、排气口21和换气口23,因此,具有让使用者很难听到因冷却风产生的噪音的结构。
另外,在设置了实施方式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的橱柜2中,在橱柜2的近前侧和上表面侧未设有连通橱柜2的内部和外部的换气口23,而是仅在配置有感应加热烹调器1的吸气口20和排气口21的橱柜2的背面侧设有换气口23。这样,通过将连通橱柜2的内部和外部的换气口23设置于背面侧,从而经由橱柜2的内部,感应加热烹调器1中的冷却风C在橱柜2的内部与外部的换气动作变得顺畅。因此,通过在橱柜2中设置实施方式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换气风不会直接吹到使用者,能够进行舒适的操作和烹调。
在实施方式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中,是这样的结构:吸气口20和排气口21被配置于背面侧,不需要在橱柜2的上表面形成开口部分。因此成为这样的结构:水蒸气和油烟等难以侵入橱柜2和感应加热烹调器1的内部,并且,也降低了吸排气时产生的风噪音。
在实施方式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中,由于在顶板4中未形成吸气口20和排气口21等的开口,因此顶板4的设计性的自由度大幅提高。
在实施方式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中,将吸气口20设置在主壳体22的底面板22c上,因此成为了吸入温度比较低的橱柜2的内部空间的下侧空气的结构。此外,排气口21不是形成在主壳体22的底面板22c上,而是形成在背面壁22d中的左端,因此成为将来自排气口21的高温空气排到橱柜2的内部空间中的上侧的结构,朝向橱柜2的背面侧排出空气。因此,在实施方式1的结构中,具有很难从吸气口20重新吸入从排气口21排出的冷却风C的吸排气结构。
另外,也可以在橱柜2的内部,设置对感应加热烹调器1的吸气口20和排气口21之间的空间进行分离的遮蔽板,更可靠地防止重新吸入。
此外,以使用子壳体19和主壳体22中的前面壁19a、22a和左侧面壁19b、22b形成特别的空间来构成第1排气流道32和第2排气流道34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不过,也可以在不另外设置管道等的情况下,形成起到同样效果的第1排气流道32和第2排气流道34。例如,可以利用主壳体22中的前面壁22a、左侧面壁22b和底面板22c的一部分,或者利用载置着线圈单元8的散热板10的下表面和子壳体19的侧面壁的一部分,来形成同样的排气流道。由此,通过利用散热板10、子壳体19或主壳体22等的一部分形成排气流道,能够实现空间的节省。
通过利用散热板10的下表面形成排气流道,成为能够进一步提高散热板10的冷却效果,能够降低加热线圈5的温度的结构。其结果,不需要对加热线圈5直接进行冷却的结构,不需要形成通至加热线圈5的冷却风C的流道。因此,提高散热板10的冷却效果带来了感应加热烹调器1的薄型化和空间的节省。
在实施方式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中,是这样的结构:对加热线圈5和发热部件16等进行冷却从而温度上升的冷却风C不接触其他电子部件而直接排出到主壳体22的外部。因此,在该感应加热烹调器1中,防止了温度上升后的冷却风C对其他电子部件等进行加热而导致它们温度上升的状况,不会因温度上升引起电子部件的劣化,成为可靠性高的感应加热烹调器。
在实施方式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的排气流道中,没有配置阻碍冷却风C的流动的大型部件等,因此,具有能够顺畅地变更从子壳体19排出的冷却风C的流动的结构。由此,在实施方式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中,在冷却风的流道中实现了压力损失的减少。
在实施方式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中,能够利用操作部36的下侧空间作为第1排气流道32,能够有效利用感应加热烹调器1的内部空间中的死空间,实现空间的节省。
在实施方式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中,构成为:对于来自背面侧的送风装置17的冷却风C,在因管道18和子壳体19的侧面壁而朝向近前侧方向流动并到达第1排气流道32的气流、与大致转向了180度而从近前侧朝向背面侧的排气口21流过第2排气流道34的气流之间,不存在冷却风C的混合。因此,在感应加热烹调器1的内部不会产生从送风装置17的送风口24到排气口21的短路(short circuit),能够可靠地稳定地冷却感应加热烹调器内部的各个发热部件16。此外,在感应加热烹调器内部不会产生因混合引起的流动紊乱,因此在感应加热烹调器1中,从近前侧朝向背面侧方向的流动矢量的大小不会大幅衰减,而进行排气。其结果,实施方式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成为很难从吸气口20重新吸入从排气口21排出的冷却风的结构,实现了冷却性能的提高。
另外,在感应加热烹调器1中,在特别需要强制气冷的部件只有安装于散热器28的发热部件16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散热板10和散热器28来替代引导冷却风C的管道18。例如可以构成为:将散热板10的下表面用作管道的上壁,延长散热器28的最外侧的散热片而用作管道的侧面壁。
通过这样地利用散热板10和散热器28,由此,即使不存在子壳体19的侧面壁和管道18,在感应加热烹调器内部,在从背面侧的送风装置17朝向近前侧方向到达第1排气流道32的气流、与大致转向180度后从近前侧朝向背面侧方向流过第2排气流道34的气流之间,也不存在冷却风C的混合。因此,在感应加热烹调器内部,不会产生从送风装置17的送风口24到排气口21的短路,能够可靠地稳定地冷却感应加热烹调器内部的各个部件。
在实施方式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中,即使朝向橱柜2的内部空间开口的吸气口20与排气口21之间没有设置任何部件,来自排气口21的排气也很难被吸气口20吸入。不过,通过在吸气口20与排气口21之间设置截断冷却风C的流动的隔板,能够可靠地防止从排气口20排出的空气被吸气口21重新吸入的状况,实现了冷却性能的进一步提高。
另外,作为隔板,优选的是将橱柜2的内部空间中设有吸气口20的区域与设有排气口21的区域完全分断的结构。但是,作为隔板,即使是如下结构也能够发挥效果,该结构是:不将设有吸气口20的区域与设有排气口21的区域之间完全隔断,而是在橱柜2的内部空间的一部分中设置隔板来引导空气流的流动。
在实施方式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中,说明了如下结构:使用了形成流道的管道18,以便将来自送风装置17的送风口24的冷却风C引导至控制电路15内的发热部件16和红外线传感器13等。但本发明不限于这种管道18的结构,也可以由单纯的平板引导板来构成。
另外,作为上述这样的引导板,可以构成为从主壳体22的底面板22c立起。此外,作为其他结构,可在配设于控制电路15等的上方的散热板10的下表面设置引导板,由此一体地构成散热板10和引导板。
在实施方式1的结构中,以在感应加热烹调器1的底面板22c中的背面侧仅设有一个吸气口20、在感应加热烹调器1的背面壁22d上仅设有一个排气口21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该结构。例如,也可以将实施方式1中的吸气口20和排气口21作为主要的吸气口和主要的排气口,并在感应加热烹调器1的其他侧面壁或底面板上添加吸气量和排气量比它们小的辅助的吸气口和排气口。
通过在感应加热烹调器1中的主壳体22的左侧面壁22b、底面板22c、背面壁22d等上设置多个辅助的吸气口和排气口,由此,即使处于组装有该感应加热烹调器1的橱柜的内壁的一部分与这些吸气口和排气口中的一个接近的设置状况,也能够从设置于其他部位的吸气口和排气口进行吸气和排气,能够防止压力损失的上升。
此外,在感应加热烹调器1中的主壳体22中,也可以附带向内侧凹陷的凹部、或倾斜,在该凹陷的面或倾斜面上形成吸气口和排气口。通过这样地设置吸气口和排气口,即使在橱柜2的内壁或厨房的墙壁接近主壳体22的设置状况下,也能够可靠地确保吸气口和排气口与和它们相对的壁面之间的距离,能够防止因设置状况引起的压力损失上升。
另外,以橱柜2中的换气口23朝向背面侧的下方开口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朝向背面侧的上方开口。此外,也可以构成为:在设置了橱柜2的厨房的壁面上开设形成换气孔,经由该换气孔与厨房外部相连,进行换气。
在实施方式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中,以利用来自管道18的冷却风C对散热板10进行冷却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这种结构。例如,也可以另外设置用于冷却散热板10的冷却风扇。此外,构成为送风装置17从主壳体22的外部吸入空气,但也可以构成为还从主壳体22的内部吸入一些空气,由此形成沿着散热板10循环的空气流动,对散热板10进行冷却。
在实施方式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中,以各配设有一个红外线传感器13和热敏电阻14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这种结构。例如,红外线传感器13和热敏电阻14也可以各配设两个以上,也可以仅配设红外线传感器13和热敏电阻14中的任意一方。
在实施方式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中,以使用铝作为散热板10的材质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使用黄铜或铜等其他非磁性金属材料来形成。
在实施方式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中,以操作部36的开关使用了静电电容式的接触开关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使用按压式的触摸开关、滑动开关、滚动开关等。
在实施方式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中,以使用了西洛克风扇作为送风装置17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使用轴流风扇、横流风扇、涡轮风扇等。
在实施方式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中,以顶板4中的加热区域12a、12b前后排成一列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例如,可以在顶板中的前后左右的任意位置处设置加热区域。此外,加热区域的数量也不限于两个,可以进行增减,可以是在顶板的大致中央部分设置一个加热区域的结构,也可以是设置三个以上加热区域的结构。
(实施方式2)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感应加热烹调器进行说明。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内部结构的水平剖面图。另外,在实施方式2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基本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相同,因此以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在以下的实施方式2的说明中,对具有与实施方式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中的结构要素相同的功能、结构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标号,省略其详细说明并沿用实施方式1的说明。
如图4所示,实施方式2的感应加热烹调器构成为:在其内部,来自送风装置17的冷却风C由管道18进行引导,对发热部件16等进行冷却并流到第1排气流道32。在实施方式2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在冷却风C从子壳体19流入第1排气流道32的区域、即冷却风C的流动大致转向90度的区域中,设置有多个流道引导板31a、31b。此外,在从第1排气流道32流入第2排气流道34的区域、即冷却风C的流动大致转向90度的区域中,设置有流道引导板31c。
流道引导板31a与作为子壳体19的前面侧的侧面壁的前面壁19a形成为一体,且被设置成,使得通过形成在前面壁19a上的开口的冷却风C大致转向90度。流道引导板31a配置成具有这样的面:该面相对于因送风装置17而从背面侧向近前侧流动的冷却风C的流动方向(参照图4的箭头)大致倾斜了45度。同样,流道引导板31b在子壳体19的前面壁19a中的开口的右端倾斜地形成,且被配置成,使得通过开口的右端附近的冷却风C大致转向90度而向左侧方向流动。流道引导板31c设置在从第1排气流道32向第2排气流道34转向的拐角部分处,且配置成具有相对于第1排气流道32中的流动方向(参照图4的箭头)大致倾斜45度的面。流道引导板31b、31c被安装并固定在主壳体22的底面板22c上。
在实施方式2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在子壳体19的内部,配置有送风装置17、管道18和控制电路15中发热量较大的发热部件16等。此外,在控制电路15中,将发热量小的部件配置在作为子壳体19的侧面壁的外侧的用标号B(参照图4)表示的区域中。
另外,在实施方式2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主壳体22的前面壁22a被设置在从设于背面侧的送风装置17送到控制电路15的冷却风C的风向方向上。此外,由前面壁22a构成了第1排气流道32。此外,由主壳体22的左侧面壁22b构成了第2排气流道34。吸气口20设置于主壳体22的底面板22c的背面侧,排气口21设置于主壳体22的背面壁22d。在实施方式2的结构中,主壳体22的前面壁22a相当于第1侧面壁,主壳体22的左侧面壁22b相当于第2侧面壁。
接着,对如上构成的实施方式2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实施方式2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来自送风装置17的冷却风C被管道18进行引导,对控制电路15的各个发热部件16进行冷却,并通过子壳体19的前面壁19a的开口而流入第1排气流道32。在子壳体19的前面壁19a的开口处,相隔预定间隔地设置了相对于子壳体19中的冷却风C的流动方向倾斜的多个流道引导板31a、31b。因此,从子壳体19的前面壁19a的开口排出的冷却风C顺畅地向第1排气流道32的流道方向(图4的左方向)流动。此外,由于流道引导板31c的作用,在第1排气流道32的流道方向上流动的冷却风C不会在弯曲部分处受阻而是顺畅地流入到第2排气流道34。
如上所述,在冷却风C的流动发生较大转向的区域中设置有流道引导板31a、31b、31c,因此冷却风C的流动变得顺畅,大幅减少了压力损失。因此,进一步抑制了冷却风C的流动紊乱的产生,通过第2排气流道34从排气口21排出的冷却风C的流动中的朝向后方的流动矢量成为主流,且增大至更大的流速。并且,由于冷却风C在第2排气流道34中流动,由此成为了从感应加热烹调器的近前侧流向背面侧的、明确地确定了流动方向的排气。因此,成为这样的结构:从主壳体22的背面壁22d的左端侧的排气口21排出的加热后的空气很难被处于底面板22c的右侧的吸气口20重新吸入,实现了冷却性能的提高。
在实施方式2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构成为:在第2排气流道34的附近配设有控制电路15的一部分(图4中用标号B表示的区域的部件),在第2排气流道34的中途进行开口,使得冷却风C的一部分从该开口流向控制电路15的一部分。由此构成为:当冷却风C在第2排气流道34中流动时,冷却风C从第2排气流道34的中途流向控制电路15的一部分。因此,与第2排气流道34特别近的控制电路15及该控制电路上的电子部件与冷却风C接触而得到冷却。
此外,当冷却风C在第2排气流道34中流动时,在图4中用标号B表示的区域中,在远离第2排气流道34的较里的位置处成为负压,一些空气会流向排气口21。因此,与空气完全不流动而受阻的状态相比,成为能够降低配置于子壳体19外侧的控制电路15和该控制电路上的各电子部件的温度的结构。
另外,在实施方式2的结构中,以与子壳体19的前面壁19a一体地形成流道引导板31a,并在主壳体22的底面板22c上安装了流道引导板31b、31c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这种结构。例如,流道引导板也可以形成于散热板10的下表面,还可以形成于构成操作部36的开关机构的下表面。
一般而言,操作部36由搭载了接触开关的基板和内嵌地保持该基板的树脂制的基板外壳构成,因此,通过与基板外壳的下表面一体地设置流道引导板,能够使组装变得简便,并且实现低成本。
(实施方式3)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感应加热烹调器进行说明。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内部结构的水平剖面图。另外,在实施方式3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基本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相同,因此以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在以下的实施方式3的说明中,对具有与实施方式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中的结构要素相同的功能、结构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标号,省略其详细说明并沿用实施方式1的说明。
如图5所示,在实施方式3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排气口21形成于主壳体22的左侧面壁22b的背面侧。此外,设置了流道引导板31d,以便将在第2排气流道34中流动的冷却风C顺畅地引导至排气口21。流道引导板31d被配置成具有相对于在第2排气流道34中流动的冷却风C的流动方向(参照图5的箭头)大致倾斜了45度的面。设置流道引导板31d的位置比主壳体22的进深方向的长度一半更靠背面侧。由此,在第2排气流道34中流动的冷却风C在确定为从近前侧向背面侧的流动方向后,被流道引导板31d引导至排气口21。
另外,在实施方式3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主壳体22的前面壁22a被设置于从设于背面侧的送风装置17送到控制电路15的冷却风C的风向方向上。此外,由前面壁22a构成了第1排气流道32。此外,由主壳体22的左侧面壁22b构成了第2排气流道34。此外,吸气口20设置于主壳体22的底面板22c的背面侧,排气口21设置于主壳体22的左侧面壁22b。在实施方式3的结构中,主壳体22的前面壁22a相当于第1侧面壁,主壳体22的左侧面壁22b相当于第2侧面壁。
接着,对如上构成的实施方式3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实施方式3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来自送风装置17的冷却风C被管道18进行引导,对控制电路15的发热部件16进行冷却,并通过子壳体19的前面壁19a的多个开口,流入到第1排气流道32和第2排气流道34。
冷却风C在作为直线状流道的第2排气流道34中流动的期间得到整流,增大至更大的流速,并且,第2排气流道34中的冷却风C成为从感应加热烹调器的近前侧朝向背面侧的、明确地确定了方向的流动。这样流动的冷却风C的流动方向因在第2排气流道34的中途倾斜的流道引导板31d而朝向斜后方,并从排气口21向后方顺畅地排出。在这样地从排气口21排出的冷却风C中,流动方向的矢量的主成分是大致背面侧的方向(后方向)。因此,即使在与排气口21相对的位置处存在橱柜2的内壁或厨房的墙壁等障碍物,所排出的冷却风C的大部分也是朝向背面侧的方向(后方向)流动,因此,实施方式3的感应加热烹调器成为了很难从吸气口20重新吸入的结构。因此,实施方式3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具有提高了冷却性能的结构。
另外,在左侧面壁22b上形成了排气口21的实施方式3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与上述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那样在背面壁22d上设置了排气口21的情况相比,不需要将流道引导板31d的背面侧的空间即第2排气流道34的背面侧部分作为流道。能够将该空间用于其他用途,例如配置控制电路15等,因此,实施方式3的感应加热烹调器成为能够节省感应加热烹调器整体的空间的结构。
这里,虽然排气口21的形成位置越接近近前侧,背面侧的剩余空间越大,但与其相应地,冷却风C的流动的整流变得困难,从近前侧向背面侧的流动矢量的大小也难以增大。因此,需要考虑冷却风C的冷却性能来设定排气口21的形成位置。
另外,在实施方式3的结构中,以将排气口21形成在第2排气流道34中的左侧面壁22b上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第2排气流道34中的底面板22c上形成排气口,同样,可以在该排气口处设置将冷却风C顺畅地排到后方的流道引导板。
(实施方式4)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感应加热烹调器进行说明。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内部结构的水平剖面图。另外,在实施方式4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基本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相同,因此以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在以下的实施方式4的说明中,对具有与实施方式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中的结构要素相同的功能、结构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标号,省略其详细说明并沿用实施方式1的说明。
如图6所示,在实施方式4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构成为:来自设置于背面侧的大致中央的送风装置17的冷却风C由管道18进行引导,对发热部件16等进行冷却并流入到第1排气流道32。送风装置17用于进行吸入的吸气口20形成在主壳体22的底面板22c的背面侧的大致中央。到达了第1排气流道32的冷却风C左右分离而流动,分别流入到第2排气流道34和第3排气流道35。第2排气流道34是形成在子壳体19的左侧面壁19b与主壳体22的左侧面壁22b之间的流道。第3排气流道35是形成在子壳体19的右侧面壁19e与主壳体22的左侧面壁22e之间的流道。在第2排气流道34和第3排气流道35的背面侧的各个端部,形成有排气口21a、21b,排气口21a、21b形成于主壳体22的背面壁22d的左右端部。
此外,在冷却风C从子壳体19内部流入到第1排气流道32时冷却风C的流动大致转向90度的区域中,设置有多个流道引导板31e、31f。流道引导板31e、31f被配设成相对于从感应加热烹调器的背面侧朝向近前侧的流动方向大致倾斜了45度,构成为使得来自子壳体19的冷却风C顺畅地大致转向90度而流入到第1排气流道32。此外,多个流道引导板31e、31f配置在子壳体19的前面壁19a的开口部分处,左侧区域的流道引导板31e与右侧区域的流道引导板31f朝向不同的方向倾斜。左侧区域的流道引导板31e倾斜成:使得子壳体19中分支板30的左侧区域的冷却风C的大部分流入到处于左侧的第2排气流道34。而右侧区域的流道引导板31f倾斜成:使得子壳体19中分支板30的右侧区域的冷却风C的大部分流入到处于右侧的第3排气流道35。
如上所述,在实施方式4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如图6的水平剖面图所示,主壳体22的底面板22c的吸入口20形成于大致中央,两个排气口21a、21b形成在关于中心线X大致左右对称的位置,所述中心线X含入了吸入口20的中心,是该感应加热烹调器的中心轴方向为前后方向的中心线。此外,第2排气流道34和第3排气流道35被配设成关于所述中心线X大致左右对称。
另外,在实施方式4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主壳体22的前面壁22a被设置在从设于背面侧的送风装置17送到控制电路15的冷却风C的风向方向上。此外,由前面壁22a构成了第1排气流道32。由主壳体22的左侧面壁22b构成了第2排气流道34,由右侧面壁22e构成了第3排气流道35。吸气口20设置于主壳体22的底面板22c中的背面侧的大致中央,排气口21a、21b设置于主壳体22的背面壁22d的两侧。在实施方式4的结构中,主壳体22的前面壁22a相当于第1侧面壁,主壳体22的左侧面壁22b相当于第2侧面壁,并且主壳体22的右侧面壁22e相当于第3侧面壁。
接着,对如上构成的实施方式4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实施方式4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来自设置于背面侧的大致中央的送风装置17的冷却风C被管道18进行引导,对控制电路15的各个发热部件16进行冷却,并通过子壳体19的前面壁19a的开口而流到第1排气流道32。
在子壳体19的前面壁19a的开口处,设置有相对于子壳体19中的冷却风C的流动方向倾斜的多个流道引导板31e、31f。在子壳体19的前面壁19a的开口处,相对于大致中央配置于左侧区域的左侧流道引导板31e被配置成相对于子壳体19中的从背面侧朝向近前侧的流动方向,向左大致倾斜了45度,使得来自子壳体19的冷却风C在第1排气流道32中朝左方向流动。
另一方面,前面壁19a的开口处的相对于大致中央配置于右侧区域的右侧流道引导板31f被配置成相对于子壳体19中的从背面侧朝向近前侧的流动方向,向右大致倾斜了45度,使得来自子壳体19的冷却风C在第1排气流道32中朝右方向流动。另外,左侧的流道引导板31e与右侧的流道引导板31f的分支位置处于子壳体19中的配设于管道18内侧的分支板30的大致延长线上。
如上所述,在子壳体19的前面壁19a的开口处设置有多个流道引导板31e、31f,因此,从子壳体19的前面壁19a的开口排出的冷却风C顺畅地左右分离而流入到第1排气流道32中。
如上所述,在实施方式4的结构中,使得来自子壳体19的冷却风C在第1排气流道32中顺畅地左右流动,并引导至左侧的第2排气流道34和右侧的第3排气流道35。第2排气流道34和第3排气流道35中的冷却风C从感应加热烹调器的近前侧流向背面侧并分别从各个排气口21a、21b排到后方。
在流过第2排气流道34和第3排气流道35的冷却风C中,抑制了流动的紊乱而进行了整流,朝向后方的流动矢量成为主流。因此,通过第2排气流道34和第3排气流道35而从各排气口21a、21b排出的空气的流动增大至更大的流速。并且,由于冷却风C在第2排气流道34和第3排气流道35中流动,由此成为从感应加热烹调器中的近前侧流向背面侧的、明确地确定了流动方向的排气。因此,抑制了从处于主壳体22的中央部分处的吸气口20重新吸入从主壳体22的背面22d的两端侧的排气口21a、21b排出的加热后的空气,实现了冷却性能的提高。
此外,在实施方式4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来自排气口21a、21b的排气的方向是橱柜2中的背面侧方向(后方),因此被排出的空气直接到达形成于橱柜2的背面侧的换气口23。因此,成为了很难从吸气口20重新吸入从感应加热烹调器的排气口21a、21b排出的空气的结构。
并且,在实施方式4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冷却风C的流道结构(第1排气流道32、第2排气流道34和第3排气流道35)关于该感应加热烹调器的中心轴方向为前后方向的中心线X大致对称。因此,加热后的空气从左右的排气口21a、21b大致各一半地分散排出。因此,在实施方式4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抑制了橱柜2的内部空间中的背面侧的区域中的局部温度上升,成为这样的结构:在橱柜2的整个内部空间中,不存在温度不匀,从而温度基本均匀地上升。
在实施方式4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结构中,是作为加热后的空气的冷却风C沿着主壳体22的两侧面壁22b、22e流动的结构,因此,冷却风C的热量传递至两侧面壁22b、22e和底面板22c,从而主壳体22的温度上升。但是,由于冷却风C被分割,从而在向两侧面壁22b、22e和底面板22c的热传递中,也是关于中心线X大致对称。因此,实施方式4的感应加热烹调器抑制了由两侧面壁22b、22e和底面板22c构成的主壳体22中的局部温度上升。
另外,在实施方式4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构成为:为了将子壳体19中流动的冷却风C分离到第2排气流道34和第3排气流道35,而在子壳体19的前面壁19a上设置了多个流道引导板31e、31f。不过,为了更可靠地分离冷却风C,可以在第1排气流道32的大致中央设置将冷却风C左右分离的隔板。另外,该隔板优选为相对于冷却风C的流动方向倾斜的结构,以便将冷却风C左右分离并使其顺畅地流动。
在配置于管道18内侧的各个发热部件16中的发热量关于中心线X不对称的情况下,从管道18排出的冷却风C的温度在左右区域中不同。因此,从左右的排气口21a、21b排出的冷却风C的温度、以及两侧面壁22b、22e和底面板22c的温度也是左右不均。
因此,在管道18内的发热部件16的发热量关于中心线X不对称的情况下,优选对流道引导板31e、31f的倾斜角度、形状和个数进行调整,使流入第2排气流道34和第3排气流道40的冷却风C的热量大致相同。例如,调整流道引导板31e、31f的倾斜角度,使得从管道18的左右区域排出的冷却风C双方朝向第1排气流道32的中央部分(该感应加热烹调器的中心轴方向为前后方向的中心线X的附近部分)。通过这样地调整流道引导板31e、31f的倾斜角度,在第1排气流道32的中央部分处,冷却风C的至少一部分发生混合。之后,朝向第2排气流道34和第3排气流道35的各方向分离,进而流入到第2排气流道34和第3排气流道35。通过这样地构成,能够缓和左右分离后的冷却风C的温度差。
(实施方式5)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感应加热烹调器进行说明。图7是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感应加热烹调器设置于橱柜的状态的要部剖面图。另外,在实施方式5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基本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相同,因此以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在以下的实施方式5的说明中,对具有与实施方式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中的结构要素相同的功能、结构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标号,省略其详细说明并沿用实施方式1的说明。
在设置有实施方式5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橱柜2中,为了进行内部和外部的换气,在背面侧形成有第1换气口41,在近前侧形成有第2换气口42。在感应加热烹调器的主壳体22的前面壁22a上,形成有连通橱柜2的内部空间和主壳体22的内部空间的通气口43。通气口43的开口面积与橱柜2中的第2换气口42大致相同,通气口43与第2换气口42大致相对地配置。
在实施方式5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子壳体19的内部结构和排气流道结构(第1排气流道32和第2排气流道34)与前述的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相同。
接着,对如上构成的实施方式5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实施方式5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关于从子壳体19的内部到达第1排气流道32的冷却风C的流动,与实施方式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的动作相同。
到达第1排气流道32的冷却风C的一部分通过通气口43排到橱柜2的内部。到达第1排气流道32的冷却风C中的其余部分通过第1排气流道32和第2排气流道34而大致转向了180度,并从设置于主壳体22的背面壁22d左侧的排气口21排出。
如上所述,到达第1排气流道32的冷却风C中的至少大部分在流入第2排气流道34并在第2排气流道34中流动的期间被整流为以从近前侧朝向背面侧的方向的流动矢量为主流的流动。因此,冷却风C在从排气口21排出时增大至一定程度的流速,成为从感应加热烹调器的近前侧朝向背面侧的、明确地确定了方向的流动。从排气口21排出的气流方向是远离于吸气口20的方向,因此很难从吸气口20重新吸入从排气口21排出的加热后的空气,从而冷却性能提高。
另外,形成在主壳体22的背面壁22d上的排气口21的排气量比形成在主壳体22的前面壁22a上的通气口43的排气量多得越多,该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冷却性能越高。
如前所述,在实施方式5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构成为:在子壳体19中流动的冷却风C的一部分横截第1排气流道32,通过形成在主壳体22的前面壁22a上的间隙即通气口43而排出。
在实施方式5的结构中,在与主壳体22的通气口43相对的位置处,形成有橱柜2的第2换气口42。因此,从通气口43排出的冷却风C的大部分通过第2换气口42排出到橱柜2的外部。因此,使得从通气口43排出的冷却风C遇到橱柜2的前面壁并发生转向、结果未排到橱柜2的外部而留在橱柜2内部的量成为最小限度。
如上所述,在实施方式5的结构中,是如下结构:以在与主壳体22的通气口43相对的位置处配置有橱柜2的第2换气口42的方式,将感应加热烹调器设置于橱柜2,因此,从通气口43排出的冷却风C从第2换气口42排出到外部。因此能够构成为,作为从感应加热烹调器排出的冷却风C的整体,使得从吸气口20重新吸入的冷却风C达到最小限度,能够实现冷却性能的提高。
另外,在实施方式5的结构中,是使形成在主壳体22上的通气口43始终敞开的方式,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构成为从主壳体的外侧安装能够完全遮蔽通气口43的遮蔽板。
通过如上地设为能够遮蔽通气口43的结构,从而在将感应加热烹调器设置于橱柜2时,可根据橱柜2的规格来决定是否需要安装遮蔽板。即,在第2换气口42开口于橱柜2的近前侧的规格中,不安装遮蔽板而使通气口43和第2换气口42连通,由此能够如实施方式5的结构那样经由第2换气口42将冷却风C的一部分排出到橱柜2的外部。其结果,该感应加热烹调器成为减少了从吸气口20重新吸入所排出的冷却风C的情况的吸气-排气结构。
另一方面,对于构成为在橱柜2的近前侧未设置换气口,而仅在橱柜2的背面侧形成有第1换气口41来进行橱柜2的内部和外部的换气的橱柜2的规格,可通过用遮蔽板封闭通气口43来进行应对。通过用遮蔽板封闭通气口43,所有冷却风C都从设置在背面壁22d上的排气口21排出,成为明确了朝向后方的流动方向的排气。因此,该感应加热烹调器是减少了从吸气口20重新吸入所排出的冷却风C的情况的吸气-排气结构。
在实施方式5的结构中,能够设置于具有各种换气结构的橱柜,因此成为通用性更高的感应加热烹调器。
此外,也可以构成为:可将遮蔽板固定到多个不同的位置,以便能够调节通气口43的开口面积和开口位置。通过这样地构成为能够调节通气口43的开口面积和开口位置,能够进一步提高对于所能设置的橱柜的通用性。
(实施方式6)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感应加热烹调器进行说明。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整体的立体图。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内部结构的水平剖面图。另外,在实施方式6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是具有4个加热区域的结构,但基本结构与前述的图6所示的实施方式4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相同。在以下的实施方式6的说明中,对具有与实施方式1和实施方式4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的结构要素相同的功能、结构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标号,省略其详细说明并沿用实施方式1和实施方式4的说明。
如图8所示,在顶板4上形成有4个加热区域12a、12b、12c、12d,并与各个加热区域12a、12b、12c、12d对应地,在各加热区域12a、12b、12c、12d的正下方分别设置有线圈单元8a、8b、8c、8d。
在图9所示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内部结构中,控制电路15a、15b大体分为左侧区域和右侧区域。用左侧区域的控制电路15a对与左侧的两个加热区域12a、12b对应的前后两个线圈单元8a、8b进行控制,用右侧区域的控制电路15b对与右侧的两个加热区域12c、12d对应的前后两个线圈单元8c、8d进行控制。
吸气口20形成于主壳体22的底面板22c的背面侧的大致中央。在与吸气口20相对的位置处设置有送风装置17的吸入口。左右的控制电路15a、15b和送风装置17配设在一个子壳体19的内部。
以将冷却风C从送风装置17引导至左右的控制电路15a、15b中的各个发热部件16的方式,设置了管道18。为了进一步提高冷却性能,控制电路15a、15b中的发热部件16中发热量特别大的开关元件(IGBT)27接合着散热器28,并且为了更进一步提高冷却性能,将开关元件(IGBT)27配置于中央侧。如图9所示,在左右的控制电路15a、15b各自之中,接合着散热器28的开关元件27都被配设于中央侧,且配置在离送风装置17的送风口24比较近的位置处。在实施方式6的结构中,左右的控制电路15a、15b的装配结构被配置成关于该感应加热烹调器中的中心轴为前后方向的中心线X(参照图9)对称。
因此,控制电路15a、15b中的开关元件(IGBT)27和谐振电容器29等发热部件16的配置关于中心线X大致对称。
另外,在实施方式6的结构中,将送风装置17的送风口24的中心配置在中心线X上,关于中心线X对称地设置与送风装置27的送风口24相连续的管道18。此外,在管道18的内侧,两个分支板30被配置成关于中心线X大致对称,并且将管道18和分支板30设置成,使得来自送风装置17的冷却风C高效地接触左右的控制电路15a、15b中的接合着散热器28的开关元件27。
如图9所示,在实施方式6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构成为:来自设置于背面侧的大致中央的送风装置17的冷却风C被管道18进行引导,对发热部件16等进行冷却并流入到第1排气流道32。到达第1排气流道32的冷却风C左右分离地流动,分别流入到第2排气流道34和第3排气流道35。第2排气流道34是形成在子壳体19的左侧面壁19b与主壳体22的左侧面壁22b之间的流道。第3排气流道35是形成在子壳体19的右侧面壁19e与主壳体22的左侧面壁22e之间的流道。第2排气流道34和第3排气流道35的背面侧的各个端部成为排气口21a、21b,排气口21a、21b形成于主壳体22的背面壁22d的左右端部。
此外,在冷却风C从子壳体19的内部流入到第1排气流道32时冷却风C的流动大致转向90度的区域中,设置有多个流道引导板31e、31f。流道引导板31e、31f被配设成相对于感应加热烹调器中的从背面侧朝向近前侧的流动方向大致倾斜了45度,构成为使得来自子壳体19的冷却风C顺畅地大致转向90度。此外,多个流道引导板31e、31f配置在子壳体19的前面壁19a的开口部分处,左侧区域的流道引导板31e与右侧区域的流道引导板31f朝不同的方向倾斜。左侧区域的流道引导板31e倾斜成,使得对子壳体19中的左侧的控制电路15a进行冷却后的冷却风C的大部分流入到处于左侧的第2排气流道34。此外,右侧区域的流道引导板31f倾斜成,使得对子壳体19中的右侧的控制电路15b进行冷却后的冷却风C的大部分流入到处于右侧的第3排气流道35。
第2排气流道34与左侧的排气口21a连通,第3排气流道35与右侧的排气口21b连通。左右的排气口21a、21b被配置成关于该感应加热烹调器的中心轴方向为前后方向的中心线X大致对称。
另外,在实施方式6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主壳体22的前面壁22a被设置在从设于背面侧的送风装置17送到控制电路15a、15b的冷却风C的风向方向上。由前面壁22a构成了第1排气流道32。此外,由主壳体22的左侧面壁22b构成了第2排气流道34,由右侧面壁22e构成了第3排气流道35。吸气口20设置于主壳体22的底面板22c的背面侧的大致中央,排气口21a、21b设置于主壳体22的背面壁22d的两侧。在实施方式6的结构中,主壳体22的前面壁22a相当于第1侧面壁,主壳体22的左侧面壁22b相当于第2侧面壁,并且主壳体22的右侧面壁22e相当于第3侧面壁。
接着,对如上构成的实施方式6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实施方式6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来自设置于背面侧大致中央的送风装置17的冷却风C被管道18进行引导,对控制电路15a、15b的各个发热部件16进行冷却,并通过子壳体19的前面壁19a的开口流到第1排气流道32。
在子壳体19的前面壁19a的开口处,设置有相对于子壳体19中的冷却风C的流动方向倾斜的多个流道引导板31e、31f。在子壳体19的前面壁19a的开口处,相对于大致中央配置于左侧区域的左侧流道引导板31e被配置成相对于子壳体19中的从背面侧朝向近前侧的流动方向朝左大致倾斜了45度,使得来自子壳体19的冷却风C在第1排气流道32中朝左方向流动。
另一方面,前面壁19a的开口处的相对于大致中央配置于右侧区域的右侧流道引导板31f被配置成相对于子壳体19中的从背面侧朝向近前侧的流动方向朝右大致倾斜了45度,使得来自子壳体19的冷却风C在第1排气流道32中朝右方向流动。另外,左侧的流道引导板31e与右侧的流道引导板31f的分支位置处于该感应加热烹调器的中心轴方向为前后方向的中心线X上。
如上所述,在子壳体19的前面壁19a的开口处设置有多个流道引导板31e、31f,因此,从子壳体19的前面壁19a的开口排出的冷却风C顺畅地左右分离而在第1排气流道32进行流动。
如上所述,在实施方式6的结构中,来自子壳体19的冷却风C在第1排气流道32中顺畅地左右流动,并被引导至左侧的第2排气流道34和右侧的第3排气流道35。第2排气流道34和第3排气流道35中的冷却风C从感应加热烹调器的近前侧流向背面侧并分别从各个排气口21a、21b排到后方。
在流过第2排气流道34和第3排气流道35的冷却风C中,流动中的紊乱得到抑制,朝向后方的流动矢量成为主流。因此,通过第2排气流道34和第3排气流道35而从各排气口21a、21b排出的空气的流动增大至更大的流速。这样,由于冷却风C在第2排气流道34和第3排气流道35中流动,因而成为从感应加热烹调器的近前侧流向背面侧的、明确地确定了流动方向的排气。因此,抑制了从处于主壳体22的中央部分处的吸气口20重新吸入从主壳体22的背面壁22d的两端侧的排气口21a、21b排出的加热后的冷却风C,实现了冷却性能的提高。
此外,在实施方式6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来自排气口21a、21b的排气的方向是橱柜2的背面侧方向,因此被排出的冷却风C直接到达形成于橱柜2的背面侧的换气口23。因此,成为很难从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吸气口20重新吸入从感应加热烹调器的排气口21a、21b排出的冷却风C的结构。
实施方式6的感应加热烹调器是将分别具有发热部件16的控制电路15a、15b分别配设于左右区域中的结构。在该结构中,构成为:将各个发热部件16集中配置于中央侧,通过来自设置于中央部分处的一个送风装置17的冷却风C对各个发热部件16进行冷却。由此,在实施方式6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是如下结构:通过从形成于底面板22c的一个吸气口20吸入的冷却风C对两个控制电路15a、15b中的各个发热部件16进行冷却,并从处于背面壁22d的两侧的排气口21a、21b排出冷却风C。因此,在实施方式6的结构中,与针对左右每个控制电路分别设置吸气口和与其对应的送风装置的结构相比,设置于背面壁22d的两端的排气口21a、21b与吸气口20之间的距离变长,成为很难从吸气口20重新吸入来自排气口21a、21b的排气的结构。
此外,在实施方式6的结构中,能够将送风装置17集合成一个,因此能够实现空间的节省。此外,由于能够将送风装置17集合成一个,因此能够将吸气口20设计得较大,能够采用大口径的送风装置17。其结果,在实施方式6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能够实现冷却风量的增大,实现冷却性能的提高。
另外,在实施方式6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以在左侧区域中设置两个、右侧区域中设置两个、合计四个加热区域12a、12b、12c、12d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加热区域的数量不限于实施方式6中的数量,例如也可以是加热区域为三个的结构。此时,可以将左右任意一方的区域设为一个加热区域,整体成为三个加热区域,也可以在顶板4的近前侧区域中设置两个加热区域、并在背面侧区域的大致中央处设置一个加热区域,并配置成关于该感应加热烹调器的中心轴方向为前后方向的中心线X大致对称。
此外,在本发明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也可以进一步追加控制电路等,而成为设有五个以上加热区域的结构。此时,也优选构成为:通过一个送风装置设置引导等对整个控制电路中的发热部件进行冷却,并通过排气流道,从处于背面壁两侧的排气口进行排气。
(实施方式7)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的感应加热烹调器进行说明。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内部结构的水平剖面图。另外,实施方式7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如前述的图8所示的实施方式6那样,是具有4个加热区域12a、12b、12c、12d的结构。此外,实施方式7的感应加热烹调器是并列设置了两组前述实施方式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参照图3)中的子壳体19的结构。各子壳体19A、19B的内部结构与实施方式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中的子壳体19相同。在以下的实施方式7的说明中,对具有与实施方式1和实施方式6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的结构要素相同的功能、结构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标号,省略其详细说明并沿用实施方式1和实施方式6的说明。
在实施方式7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如前述的图8所示的实施方式6那样,在顶板4中形成有4个加热区域12a(左区域近前侧)、12b(左区域背面侧)、12c(右区域近前侧)、12d(右区域背面侧)。与这些加热区域12a、12b、12c、12d对应地,在顶板4的正下方设置有4个线圈单元8a(左区域近前侧)、8b(左区域背面侧)、8c(右区域近前侧)、8d(右区域背面侧)(在图10中用点划线表示)。如前述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那样,各线圈单元8a、8b、8c、8d构成为具有加热线圈5、线圈座6、铁氧体7和云母板(参照图2)。
将左区域的线圈单元8a、8b载置在左区域的散热板上,将右区域的线圈单元8c、8d载置在左区域的散热板上。在实施方式7的结构中,多个线圈单元8a、8b和8c、8d共同使用散热板,由此散热板的表面积变大,因此冷却性能提高。此外,能够削减隔着散热板支撑线圈单元8a、8b、8c、8d的支撑部件,因此组装性提高,能够实现空间的节省。
在实施方式7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在配设于近前侧的加热区域12a、12c的下方分别设置有红外线传感器13(参照图2)。将红外线传感器13配置于载置在加热区域12a、12c上的作为被加热物的烹调容器3的底面下方的位置处。红外线传感器13隔着顶板4检测从烹调容器3的底面放射的红外线,输出与烹调容器3的底面温度对应的温度检测信号。
此外,在实施方式7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在与载置于加热区域12a、12b、12c、12d中的烹调容器3的底面的大致中央部分相对的各个位置处,以按压顶板4的背面的方式分别设置有热敏电阻14(参照图2)。通过这些热敏电阻14来检测与各烹调容器3的底面相对的顶板4的温度,输出与其检测温度对应的温度检测信号。
在实施方式7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内部,在红外线传感器13和热敏电阻14的附近设置有控制电路15a、15b,控制电路15a、15b根据从红外线传感器13和热敏电阻14输出的温度检测信号、和使用者在操作部36中设定的输出设定信号等信号,对线圈单元8a、8b、8c、8d中的加热线圈5进行驱动控制。
感应加热烹调器内部的控制电路15a、15b分别包含开关元件27、谐振电容器28等发热部件16。此外,在感应加热烹调器内部,设置有用于对这些发热部件16进行冷却的两个送风装置17a、17b、以及用于将分别来自送风装置17a、17b的冷却风C引导至控制电路15a、15b的发热部件16的管道18a、18b。送风装置17a、17b和管道18a、18b被收纳在树脂制的上方开口的箱体形状的子壳体19A、19B的内部。
在实施方式7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采用了西洛克风扇作为送风装置17a、17b。该西洛克风扇的旋转方向如图10中箭头A所示,从铅直上方观察时,是顺时针方向。
实施方式7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的内部空间由作为上表面的顶板4、和设置在顶板4的下方的树脂制的主壳体22形成,该主壳体22由四周的侧面壁和底面板构成。
用于对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内部空间进行空气的吸入和排出的吸气口20a、20b和排气口21被设置在主壳体22的背面侧。主壳体22的吸气口20a、20b和排气口21朝向橱柜2的内部空间开口。在橱柜2的内部空间中,沿着背面侧形成有细长的换气口23。因此,主壳体22的吸气口20a、20b和排气口21处于能够连通的状态,以便针对换气口23形成顺畅的空气流。因此,减少了吸气口20a、20b吸入冷却风C时产生的压力损失。
在实施方式7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形成在主壳体22和各个子壳体19A、19B的底面板上的吸气口20a、20b形成于各底面板的背面侧的右侧区域。另一方面,排气口21形成于覆盖两个子壳体19A、19B的主壳体22的背面壁22d的左端。在主壳体22的内部,在与各吸气口20a、20b相对的位置处配置有送风装置17a、17b的吸入口26(参照图2)。
在实施方式7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内部空间中,将各控制电路15a、15b配置在比吸气口20a、20b的形成位置更靠近前侧的空间中。将控制电路15a、15b的发热部件16中发热量较大的开关元件(IGBT)27等配置在离各个送风装置17a、17b的送风口24a、24b较近的位置处。
通过管道18a、18b将来自送风装置17a、17b的各送风口24a、24b的冷却风C引导至预定的冷却空间,在由该管道18a、18b形成的冷却空间内,配置有开关元件(IGBT)27和谐振电容器29等控制电路15a、5b中的发热部件16、和红外线传感器13等。在管道18a、18b中设置有分支板30a、30b,来自各送风装置17a、17b的送风口24a、24b的冷却风C与管道18a、18b内的各个部件可靠地接触,将各个部件冷却至期望的温度。
在管道18a、18b内对各个部件进行冷却后的冷却风C从管道18a、18b排出后,对分隔出配置有加热线圈5等的上部空间、和配置有控制电路15a、15b等的下部空间的各散热板进行冷却。在送风装置17a、17b的送风口24a、24b的附近配置有冷却风检测用热敏电阻(未图示)。由冷却风检测用热敏电阻检测到的表示冷却风C的温度的冷却风温度检测信号被输入到控制电路15a、15b。各个控制电路15a、15b在检测到冷却风C的温度超过了预定温度时,进行如下控制:抑制向对应的加热线圈5的输出,抑制电子部件的发热。
如上所述,在实施方式7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在主壳体22的内部设置有具有第1子壳体19A的第1感应加热块33a、和具有第2子壳体19B的第2感应加热块33b。
在第1感应加热块33a中,为了对载置在散热板上的两个线圈单元8a、8b、以及控制线圈单元8a、8b的输出的控制电路15a、控制电路15b中的发热部件16等进行冷却,在第1子壳体19A内设有引导冷却风C的管道18a和形成冷却风C的送风装置17等。
同样,在第2感应加热块33b中,为了对载置在散热板上的两个线圈单元8c、8d、以及控制线圈单元8c、8d的输出的控制电路15b、控制电路15b中的发热部件16等进行冷却,在第2子壳体19B内设有引导冷却风C的管道18b和形成冷却风C的送风装置17b等。
第1感应加热块33a和第2感应加热块33b并列设置在主壳体22内,各个子壳体19A、19B内的控制电路15a、15b具有相同的装配结构,对控制电路15a、15b进行冷却的冷却风C的流动方向为同一方向。
如图10所示,第1子壳体19A的前面壁19a与主壳体22的近前侧的侧面壁即前面壁22a之间具有预定距离,形成了前面排气流道。该前面排气流道包含在第1排气流道320中。此外,第2子壳体19B的前面壁19a与主壳体22的近前侧的侧面壁即前面壁22a之间具有预定距离,形成了前面排气流道。该前面排气流道包含在所述第1排气流道320中。因此,第1排气流道320由第1子壳体19A的前面排气流道和第2子壳体19B的前面排气流道构成。
第1子壳体19A的左侧面壁19b与主壳体22的左侧面壁22b之间具有预定距离,形成了左侧面排气流道。该左侧面排气流道是第2排气流道34。
实施方式7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操作部36具有与实施方式1中的操作部36相同的结构,并配置在顶板4的近前侧。
操作部36由操作基板和触摸开关构成,因此操作部36的高度方向的长度形成得比较小。因此,成为将作为前述的前面排气流道的第1排气流道320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操作部36的下方的结构。
另外,在实施方式7中,主壳体22的前面壁22a被配置在从送风装置17a、17b送到控制电路15a、15b的冷却风C的风向方向上。此外,由前面壁22a构成了第1排气流道320。由主壳体22的左侧面壁22b构成了第2排气流道34。吸气口20a、20b形成于主壳体22的底面板22c的背面侧,排气口21形成于主壳体22的背面壁22d。在实施方式7的结构中,主壳体22的前面壁22a相当于第1侧面壁,主壳体22的左侧面壁22b相当于第2侧面壁。
接着,对如上构成的实施方式7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第1感应加热块33a中,为了对控制电路15a进行冷却,送风装置17a从吸气口20a吸入的冷却风C从送风装置17a向近前侧的方向吹出。从送风装置17a向近前侧的方向吹出的冷却风C由管道18a进行引导,对控制电路15a的各个发热部件16进行冷却。对各个发热部件16进行冷却后的冷却风C直接朝向近前侧的方向流动,通过第1子壳体19A的前面壁19a的通气口,到达作为前面排气流道的第1排气流道320。
另一方面,在第2感应加热块33b中,为了对控制电路15b进行冷却,送风装置17b从吸气口20b吸入的冷却风C从送风装置17b向近前侧的方向吹出。从送风装置17b向近前侧的方向吹出的冷却风C由管道18b进行引导,对控制电路15b的各个发热部件16进行冷却。对各个发热部件16进行冷却后的冷却风C直接朝向近前侧的方向流动,通过第2子壳体19B的前面壁19a的通气口,到达作为前面排气流道的第1排气流道320。
在第1排气流道320中,来自第1感应加热块33a和第2感应加热块33b的冷却风C与主壳体22的前面壁22a相遇,从而冷却风C的流动大致转向90度。由于第1排气流道320的右端部被封闭,因此,冷却风C转向至作为左侧面排气流道的第2排气流道34的方向,进而到达第2排气流道34。在第2排气流道34中,冷却风C与主壳体22的左侧面壁22b相遇,进一步大致转向90度而沿着第2排气流道34流动,并从处于背面侧的排气口21排出。
当冷却风C沿着第2排气流道34(左侧面排气流道)流动时,冷却风C的流动矢量的背面侧方向的流动成为主流。因此,从处于主壳体22的背面壁22d的排气口21排出的空气的流动从主壳体22朝向后方。即,从排气口21排出的空气朝向形成有橱柜2的换气口23的方向排出。如上所述地通过第2排气流道34从排气口21排出的空气达到具有一定程度速度的流速,并且成为从主壳体22的排气口21朝向后方排出的、明确地确定了流动方向的排气。由此,来自排气口21的排气的方向是与形成在主壳体22的底面板上的吸气口20a、20b的配置方向不同的方向,是远离于吸气口20的方向。因此,在实施方式7的结构中,成为很难从吸气口20a、20b重新吸入从排气口21排出的空气的结构,从而成为冷却性能大幅提高的结构。
由于将如上构成的实施方式7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组装于橱柜2,因此,来自主壳体22的排气口21的排气的方向是橱柜2的内部空间中的橱柜2的背面侧方向(后方),是形成有换气口23的方向。因此,从主壳体22的排气口21排出的空气直接流到橱柜2的换气口23,成为很难被感应加热烹调器的主壳体22的吸气口20a、20b重新吸入的空气流。
在实施方式7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是这样的结构:第1感应加热块33a和第2感应加热块35b双方中的冷却风C的一部分在第1排气流道32中混合。像仅使用一个感应加热块33a或33b中的加热区域的情况、或变更各个感应加热块33a、35b中的各加热区域的负荷而使用的情况那样,有时各个控制电路15a、15b中的发热量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对这些控制电路15a、15b进行冷却后的冷却风的温度上升不同。但是,在实施方式7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构成为:第1感应加热块33a和第2感应加热块35b双方中的冷却风C的一部分在第1排气流道320中混合。因此,在第1排气流道320中,高温侧的冷却风C与低温侧的冷却风C混合,从而使高温侧的温度降低。
如上所述,在第1排气流道320中,具有使冷却风C的温度均匀的功能,因此抑制了感应加热烹调器的主壳体22中的局部发热。由此,在实施方式7的结构中,抑制了橱柜2内部的局部温度上升,结果成为抑制了吸气温度上升的结构。因此,在实施方式7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是能够长时间实施高输出的加热烹调的结构。
在实施方式7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是在排气流道中未配置多余的障碍物的结构,因此能够将冷却风C的流动顺畅地变更为期望的方向,并且进一步提高作为冷却风C的混合区域的效果。
另外,也可以在冷却风C朝向第1排气流道320和第2排气流道34的流入口处另外设置流道引导板等。通过这样的流道引导板,能够使冷却风的流动更顺畅地转向,能够减少压力损失,进一步抑制流动的紊乱。其结果,从排气口21排出的排气的流动增大至更大的流速,并且成为明确地确定了流动方向的排气。因此,成为很难从吸气口20a、20b重新吸入从排气口21排出的空气的结构,从而冷却性能提高。
在实施方式7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与各个控制电路15a、15b对应地设置有独立的吸气口20a、20b和送风装置17a、17b。因此,能够实现各个送风装置17a、17b的小型化,能够使冷却风C的流道成为比较简单的形状。此外,能够抑制冷却风C的流道中的压力损失的增大。因此,能够实现各个送风装置17a、17b的进一步的小型化,作为感应加热烹调器整体,节省了空间。
根据实施方式7的结构,能够使得对多个加热区域进行感应加热的结构要素模块化(感应加热块),因此能够实现部件等的共享。此外,即使在与较大的厨房空间对应地增加了加热区域的数量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增加感应加热块来容易地进行应对。
另外,从主壳体22的吸气口20a、20b吸入的冷却风C对各个子壳体19A、19B内部的控制电路15a、5b等进行冷却并流向前方,通过第1排气流道320和第2排气流道34,从排气口21排出。由此,从铅直上方观察,冷却风C的流道沿着顺时针方向大致转向了180度。因此,在实施方式7的结构中,存在以下担心:在排气流道的弯曲部分中产生压力损失,送风装置17a、17b的转速下降,冷却风C的流量减少,从而冷却性能降低。
但是,在实施方式7的结构中,送风装置17a、17b使用了西洛克风扇,在从西洛克风扇吹出的冷却风C的流动中,具有与西洛克风扇的旋转方向即顺时针方向相同的旋转方向的矢量成分。
因此,在实施方式7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形成有这样的排气流道:该排气流道使冷却风C的流动沿着与西洛克风扇吹出的冷却风C所具有的矢量成分相同的旋转方向转向。因此,成为冷却风C沿着该排气流道流动而到达排气口21的结构。因此,即使像实施方式7的感应加热烹调器那样,是冷却风C的排气流道具有使流动较大程度地大致转向180度的弯曲部的结构,在流道发生转向的弯曲部中空气流的紊乱也较少,能够减少流道整体的压力损失,能够大幅抑制冷却风C的流量减少。此外,根据实施方式7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结构,抑制了排气流道中的流动紊乱,因此减少了因该紊乱产生的噪音。
另外,在设置有实施方式7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橱柜2中,在橱柜2的近前侧和上表面侧未设置连通橱柜2的内部和外部的换气口23,而是仅在配置有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吸气口20a、20b和排气口21的橱柜2的背面侧,设有换气口23。这样,通过将连通橱柜2的内部和外部的换气口23设置于背面侧,由此,经由橱柜2的内部,感应加热烹调器中的冷却风C在橱柜2的内部与外部的换气动作变得顺畅。因此,通过在橱柜2中设置实施方式7的感应加热烹调器,换气风不会直接吹到使用者,能够进行舒适的操作和烹调。
在实施方式7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是这样的结构:将吸气口20a、20b和排气口21配置于背面侧,不需要在橱柜2的上表面形成开口部分的结构。因此成为这样的结构:水蒸气和油烟等难以侵入橱柜2和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内部,并且,也减少了吸排气时的风噪音。
在实施方式7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在顶板4中没有形成吸气口20a、20b和排气口21等的开口,因此顶板4的设计性的自由度提高。
在实施方式7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将吸气口20a、20b设置在主壳体22的底面板22c上,因此成为吸收温度比较低的橱柜2的内部下侧的空气的结构。此外,排气口21不是形成在主壳体22的底面板22c上,而是形成在背面壁22d的左端,因此,朝向橱柜2的背面侧排出高温的空气,从而成为很难从吸气口20a、20b重新吸入的吸气-排气结构。
另外,在橱柜2的内部,可设置对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吸气口20a、20b和排气口21之间进行遮蔽的遮蔽板,进一步可靠地防止重新吸入。
在实施方式7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以将排气口21形成在背面壁22d的左侧面壁22b的附近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这种结构。例如,即使将排气口21形成于第2排气流道34中的底面板22c的背面侧或左侧面壁22b的背面侧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此外,第2排气流道34和排气口21可以不形成在主壳体22的左侧区域,而是相反地形成于主壳体22的右侧区域,例如可以在背面壁22d的右侧面壁附近形成排气口21,沿着主壳体22的右侧面壁22e形成第2排气流道34。
此外,特别形成了子壳体19和主壳体22之间的间隙来构成第1排气流道32和第2排气流道34,但也可以在不另外设置管道等的情况下,利用主壳体22的侧面壁(前面壁22a、左侧面壁22b、右侧面壁22e)和底面板22c、载置着线圈单元的散热板10的下表面以及各个子壳体19A、19B的侧面壁(前面壁19a、左侧面壁19b、右侧面壁19e)等的一部分,来构成同样的排气流道。由此,通过利用散热板10,装配控制电路15a、15b的子壳体19A、19B、覆盖装置整体的主壳体22的一部分来形成排气通道,能够实现空间的节省。
并且,通过利用散热板10的下表面形成排气流道,能够提高散热板10的冷却效果,能够降低加热线圈5的温度。其结果,不需要对加热线圈5直接进行冷却,因此不需要形成通至加热线圈5的冷却风C的流道,能够实现感应加热烹调器的薄型化和空间的节省。
在实施方式7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成为这样的结构:对加热线圈5和发热部件16等进行冷却从而温度上升的冷却风C不接触其他电子部件,而是直接排出到主壳体22的外部。因此,在该感应加热烹调器中,防止了温度上升后的冷却风C对其他电子部件等进行加热而导致它们温度上升。
在实施方式7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是未使用阻碍冷却风C的流动的特别大的部件等的结构,且构成为冷却风C在子壳体19A、19B的内部从背面侧朝向近前侧的方向顺畅地流动。因此,在实施方式7的结构中,实现了压力损失的减少。
在实施方式7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能够将操作部36的下侧空间用作第1排气流道32,能够有效利用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内部空间中的死空间,实现空间的节省。
在实施方式7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排气口21相比于第2感应加热块33b,形成在更接近第1感应加热块33a的位置处。即,排气口21处于以下位置:该位置与第1感应加热块33a的吸气口20a相比,离第2感应加热块33b的吸气口20b更远。因此,吸气口20b与吸气口20a相比,处于更难重新吸入从排气口21排出的温度上升后的空气的位置。
由于如上所示地构成,因此与第1感应加热块33a中的冷却风C的温度上升相比,更强地抑制了第2感应加热块33b中的冷却风C的温度上升。此外,在第1感应加热块33a和第2感应加热块33b的功耗相同的情况下,由第2感应加热块33b进行感应加热的加热区域12c、12d能够工作更长的时间。反之,在一致地设计各感应加热块33a、33b的工作时间的情况下,第2感应加热块33b与第1感应加热块33a相比,能够进行功耗更大的感应加热。
在实施方式7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构成为:对于来自背面侧的送风装置17a、17b的冷却风C,因管道18a、18b和子壳体19A、19B的侧壁而朝向近前侧的方向流动并到达第1排气流道32的气流、与大致转向了180度而在从近前侧朝向背面侧的排气口21的第2排气流道34中流动的气流之间,不存在冷却风C的混合。因此,在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内部不会产生从送风装置17a、17b的送风口24a、24b到排气口21的短路,能够可靠地稳定地冷却感应加热烹调器内部的各个发热部件16。此外,由于在感应加热烹调器内部不会产生因混合引起的流动紊乱,因此在感应加热烹调器中,从近前侧朝向背面侧的方向的流动矢量的大小不会发生衰减,而进行排气。其结果,实施方式7的感应加热烹调器成为很难从吸气口20a、20b重新吸入从排气口21排出的排气的结构,实现了冷却性能的提高。
在实施方式7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以前后排列了两列顶板4中的加热区域12a、12b、12c、12d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例如,可以在顶板4的前后左右的任意位置处设置加热区域。此外,加热区域的数量也没有限定,可进行增减,可以是包含大口径线圈的具有2~3个加热区域的结构,也可以是设有5个以上加热区域的结构。
(实施方式8)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的感应加热烹调器进行说明。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内部结构的水平剖面图。另外,在实施方式8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如前述的实施方式7那样,是具有4个加热区域12a、12b、12c、12d的结构。此外,实施方式8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如实施方式7的感应加热烹调器那样,是具有第1感应加热块33a和第2感应加热块33b的结构,且是并列设置有两组第1感应加热块33a和第2感应加热块33b的结构。第1感应加热块33a和第2感应加热块33b的结构与实施方式7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相同。在以下的实施方式8的说明中,对具有与实施方式7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的结构要素相同的功能、结构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标号,省略其详细说明并沿用实施方式7的说明。
在实施方式8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如图11所示,排气口21形成于主壳体22的左侧面壁22b的前面壁22a附近。即,排气口21形成于左侧面壁22b中的近前侧,且设置在第1排气流道320的流道方向(图11中的左方向)上,并与第1排气流道320连通。
另外,在实施方式8中,主壳体22的前面壁22a设置在从送风装置17a、17b送到控制电路15a、15b的冷却风C的风向方向上。此外,由前面壁22a构成了第1排气流道320。吸气口20a、20b形成于主壳体22的底面板22c的背面侧,排气口21形成于主壳体22的左侧面壁22b。在实施方式8的结构中,主壳体22的前面壁22a相当于第1侧面壁。
接着,对如上构成的实施方式8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第1感应加热块33a中,为了对控制电路15a进行冷却,送风装置17a从吸气口20a吸入的冷却风C从送风装置17a向近前侧的方向吹出。从送风装置17a向近前侧的方向吹出的冷却风C由管道18a进行引导,对控制电路15a的各个发热部件16(开关元件27、谐振电容器29等)进行冷却。对各个发热部件16进行冷却后的冷却风C直接朝向近前侧的方向流动,通过第1子壳体19A的前面壁19a的通气口,到达作为前面排气流道的第1排气流道320。
另一方面,在第2感应加热块33b中,为了对控制电路15b进行冷却,送风装置17b从吸气口20b吸入的冷却风C从送风装置17b向近前侧的方向吹出。从送风装置17b向近前侧的方向吹出的冷却风C由管道18b进行引导,对控制电路15b的各个发热部件16(开关元件27、谐振电容器29等)进行冷却。对各个发热部件16进行冷却后的冷却风C直接朝向近前侧的方向流动,通过第2子壳体19B的前面壁19a的通气口,到达作为前面排气流道的第1排气流道320。
在第1排气流道320中,分别来自第1子壳体19A和第2子壳体19B的冷却风C与主壳体22的前面壁22a相遇,从而冷却风C的流动大致转向90度。由于第1排气流道320的右端部被封闭,因此,冷却风C的流动在第1排气流道320中朝左方向流动的流动方向固定,并从形成在主壳体22的左侧面壁22b上的排气口21排出。
从排气口21排出的冷却风C在第1排气流道320中朝左方向流动,因此成为左方向的流动矢量为主流的流动。因此,从排气口21排出的冷却风C遇到与排气口21相对的橱柜2的内壁面。与橱柜2的内壁面相遇的冷却风在近前侧受阻,且由于在背面侧设置有换气口23,因此大致转向90度而向背面侧的方向流动。此时,冷却风C沿着橱柜2的内壁面与该感应加热烹调器的主壳体22的左侧面壁22b之间的空间流动。由此,从排气口21排出的冷却风C仅大致转向90度,就向背面侧方向流动,在保持了一定程度流速的状态下进行流动。因此,很难从形成在主壳体22的底面板22c上的吸气口20a、20b重新吸入,从而实施方式8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冷却性能提高。并且,与橱柜2的内壁面相遇、且成为背面侧方向的流动的排气直接到达换气口23,因此很难从吸气口20a、20b重新吸入。
(实施方式9)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9的感应加热烹调器进行说明。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9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内部结构的水平剖面图。另外,在实施方式9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如前述的实施方式7那样,是具有4个加热区域12a、12b、12c、12d的结构。此外,实施方式9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如实施方式7的感应加热烹调器那样,是具有第1感应加热块33a和第2感应加热块33b的结构,且是并列设置有两组第1感应加热块33a和第2感应加热块33b的结构。第1感应加热块33a和第2感应加热块33b的结构与实施方式7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相同。在以下的实施方式9的说明中,对具有与实施方式7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的结构要素相同的功能、结构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标号,省略其详细说明并沿用实施方式7的说明。
在实施方式9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如图12所示,排气口21形成于主壳体22的背面壁22d的大致中央。在实施方式9中,在并列设置的第1子壳体19A和第2子壳体19B之间形成有第2排气流道340,第2排气流道340与排气口21连通。
另外,在实施方式9中,主壳体22的前面壁22a被配置在从送风装置17a、17b送到控制电路15a、15b的冷却风C的风向方向上。此外,由前面壁22a构成了第1排气流道320。由子壳体19A、19B之间的空间构成了第2排气流道340。吸气口20a、20b形成于主壳体22的底面板22c的背面侧,排气口21与第2排气流道340连通,形成于主壳体22的背面壁22d的大致中央。在实施方式9的结构中,主壳体22的前面壁22a相当于第1侧面壁,主壳体22的背面壁22d相当于第2周壁。
接着,对如上构成的实施方式9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第1感应加热块33a中,为了对控制电路15a进行冷却,送风装置17a从吸气口20a吸入的冷却风C从送风装置17a向近前侧的方向吹出。从送风装置17a向近前侧的方向吹出的冷却风C由管道18a进行引导,对控制电路15a的各个发热部件16进行冷却。对各个发热部件16进行冷却后的冷却风C直接朝向近前侧的方向流动,通过第1子壳体19A的前面壁19a的通气口,到达作为前面排气流道的第1排气流道320。
另一方面,在第2感应加热块33b中,为了对控制电路15b进行冷却,送风装置17b从吸气口20b吸入的冷却风C从送风装置17b向近前侧的方向吹出。从送风装置17b向近前侧的方向吹出的冷却风C由管道18b进行引导,对控制电路15b的各个发热部件16进行冷却。对各个发热部件16进行冷却后的冷却风C直接朝向近前侧的方向流动,通过第2子壳体19B的前面壁19a的通气口,到达作为前面排气流道的第1排气流道320。
在第1排气流道320中,来自第1子壳体19A的冷却风C与主壳体22的前面壁22a相遇,从而冷却风C的流动大致转向90度。此时,由于第1排气流道320的左端部被封闭,因此冷却风C在第1排气流道320中朝右方向流动。另一方面,来自第2子壳体19B的冷却风C与主壳体22的前面壁22a相遇,从而冷却风C的流动大致转向90度。此时,由于第1排气流道320的右端部被封闭,因此冷却风C在第1排气流道320中朝左方向流动。
来自第1子壳体19A的冷却风C与来自第2子壳体19B的冷却风C在第1排气流道320的大致中央部分处混合。混合后的冷却风C在形成于第1子壳体19A与第2子壳体19B之间的第2排气流道340中朝向背面侧方向流动并从排气口21排出。流入第2排气流道340中的冷却风C成为朝向背面侧方向的流动矢量为主流的流动,因此从排气口21排出时增大至一定程度的流速,成为朝向橱柜2的背面侧的方向(后方)的、明确地确定了流动方向的排气。该排气的方向是远离于吸气口20a、20b的方向,因此很难从吸气口20a、20b重新吸入从排气口21排出的空气,从而该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冷却性能提高。
并且,在实施方式9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结构中,来自排气口21的排气的方向是橱柜2的背面侧方向,并直接到达橱柜2的换气口23,因此成为很难从吸气口20a、20b重新吸入从排气口21排出的冷却风C的结构。
在实施方式9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第2排气流道340和排气口21配置在该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大致中央部分处,因此是这样的结构:第1感应加热块33a中的左区域的冷却风C、与第2感应加热块33b中的右区域的冷却风C在第2排气流道340的流入口处可靠地混合。因此,左右区域的冷却风C混合,实现了排气温度的均匀化。因此,实施方式9的感应加热烹调器防止了排到橱柜2内部的排气温度的局部温度上升,结果成为抑制了吸气温度的上升,能够长时间实施高输出的加热烹调的结构。
如上所述,在实施方式9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是如下结构:排气口21设置于主壳体22的背面壁22d的大致中央,吸气口20a、20b设置于底面板22c,从排气口21到各个吸气口20a、20b的距离没有较大差异。因此,在实施方式9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从排气口21排出的冷却风C很难被吸气口20a、20b中的任何一方重新吸入,并从设置于橱柜2的背面侧的换气口23可靠地排出。
(实施方式10)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0的感应加热烹调器进行说明。图1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0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内部结构的水平剖面图。另外,在实施方式10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如前述的实施方式7那样,是具有4个加热区域12a、12b、12c、12d的结构。此外,实施方式10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如实施方式7的感应加热烹调器那样,是具有第1感应加热块33a和第2感应加热块33b的结构,且是并列设置有两组第1感应加热块33a和第2感应加热块33b的结构。第1感应加热块33a和第2感应加热块33b的结构与实施方式7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相同。在以下的实施方式10的说明中,对具有与实施方式7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的结构要素相同的功能、结构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标号,省略其详细说明并沿用实施方式7的说明。
在实施方式10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如图13所示,将两个排气口21a、21b设置于主壳体22的背面壁22d,并形成在背面壁22d的左侧面壁22b附近和右侧面壁22e附近。在实施方式10中,在第1子壳体19A的左侧面壁19b与主壳体22的左侧面壁22b之间形成有第2排气流道340,在第2子壳体19B的右侧面壁19e与主壳体22的右侧面壁22e之间形成有第3排气流道350。
第2排气流道340与形成于主壳体22的背面壁22d的左端侧的排气口21a连通,第3排气流道350与形成于主壳体22的背面壁22d的右端侧的排气口21b连通。两个排气口21a、21b关于该感应加热烹调器的中心轴方向为前后方向的中心线X(参照图13)对称地配置。此外,对于第1排气流道320、第2排气流道340和第3排气流道350,也是关于该感应加热烹调器的中心轴方向为前后方向的中心线X对称。
另外,在实施方式10中,主壳体22的前面壁22a被配置在从送风装置17a、17b送到控制电路15a、15b的冷却风C的风向方向上。此外,由前面壁22a构成了第1排气流道320。由主壳体22的左侧面壁22b构成了第2排气流道340,由右侧面壁22e构成了第3排气流道350。吸气口20a、20b形成于主壳体22的底面板22c的背面侧,排气口21a、21a形成于主壳体22的背面壁22d的左右端部。在实施方式10的结构中,主壳体22的前面壁22a相当于第1侧面壁,主壳体22的左侧面壁22b相当于第2侧面壁,并且主壳体22的右侧面壁22e相当于第3侧面壁。
接着,对如上构成的实施方式10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第1感应加热块33a中,为了对控制电路15a进行冷却,送风装置17a从吸气口20a吸入的冷却风C从送风装置17a向近前侧的方向吹出。从送风装置17a向近前侧的方向吹出的冷却风C由管道18a进行引导,对控制电路15a的各个发热部件16进行冷却。对各个发热部件16进行冷却后的冷却风C直接朝向近前侧的方向流动,通过第1子壳体19A的前面壁19a的通气口,到达作为前面排气流道的第1排气流道320。
另一方面,在第2感应加热块33b中,为了对控制电路15b进行冷却,送风装置17b从吸气口20b吸入的冷却风C从送风装置17b向近前侧的方向吹出。从送风装置17b向近前侧的方向吹出的冷却风C由管道18b进行引导,对控制电路15b的各个发热部件16进行冷却。对各个发热部件16进行冷却后的冷却风C直接朝向近前侧的方向流动,通过第2子壳体19B的前面壁19a的通气口,到达作为前面排气流道的第1排气流道320。
在第1排气流道320中,来自第1感应加热块33a和第2感应加热块33b的冷却风C与主壳体22的前面壁22a相遇,从而大致转向90度。来自第1感应加热块33a的冷却风C的一部分进一步沿顺时针方向大致转向90度,到达作为左侧面排气流道的第2排气流道340。此外,来自第2感应加热块33b的冷却风C的一部分进一步沿逆时针方向大致转向90度,到达作为右侧面排气流道的第3排气流道350。此时,分别来自第1排气流道320中的第1感应加热块33a和第2感应加热块33b的冷却风C的一部分在大致中央部分处混合。
在第1排气流道320中左右分离的各路冷却风C在第2排气流道340和第3排气流道350中从近前侧朝向背面侧的方向流动。由此,在第2排气流道340和第3排气流道中流动的冷却风C成为从近前侧朝向背面侧方向的流动矢量为主流的流动,因此从各排气口21a、21b排出时增大至一定程度的流速,成为朝向橱柜2的背面侧的方向(后方)的、明确地确定了流动方向的排气。该排气的方向是远离于吸气口20a、20b的方向,因此很难从吸气口20a、20b重新吸入从排气口21a、21b排出的空气,从而该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冷却性能提高。
在实施方式10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结构中,来自排气口21a、21b的排气的方向是橱柜2的背面侧方向,并直接到达橱柜2的换气口23,因此成为很难从吸气口20a、20b重新吸入从排气口21a、21b排出的冷却风C的结构。
在实施方式10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结构中,冷却风C的排气流道结构关于该感应加热烹调器的中心轴方向为前后方向的中心线X大致左右对称,因此,来自各排气口21a、21b的排气量左右各大致一半地分散排出。因此,在橱柜2的内部空间中,抑制了背面侧区域中的局部温度上升,不存在温度上升的不均,温度基本均匀。其结果,在实施方式10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抑制了吸气温度上升,能够长时间实施高输出。
此外,在实施方式10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构成为冷却风C沿着主壳体22的侧面壁(22a、22b、22e)和底面板(22c)流动,因此,温度上升后的冷却风C的热量传递到侧面壁(22a、22b、22e)和底面板(22c),从而主壳体22的温度上升。但是,在实施方式10的结构中,从冷却风C向侧面壁(22a、22b、22e)和底面板(22c)的热传导关于中心线X大致对称,沿着三个侧面壁形成了排气流道结构,因此抑制了由侧面壁(22a、22b、22e)和底面板(22c)构成的主壳体22的局部温度上升。
另外,在实施方式10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为了在第1排气流道320中将冷却风C分离为第2排气流道340的方向和第3排气流道350的方向,也可以在子壳体19A、19B的前面壁19a上设置用于将冷却风C引导至冷却风C的分离方向的流道引导板。此外,为了进一步可靠地对第1排气流道320中的冷却风C进行分离,可以在第1排气流道320的中央部设置隔板。通过如上所述地在第1排气流道320中设置隔板,能够使得分别来自第1感应加热块33a和第2感应加热块33b的冷却风C顺畅地流入各个排气流道,能够实现压力损失的减少。
另外,相反,为了缓和来自第1感应加热块33a和第2感应加热块33b的冷却风C的温度差,也可以使各路冷却风C在第1排气流道320中积极地混合。通过如前所述那样将设置在子壳体19A、19B的前面壁19a上的流道引导板的朝向设为向大致中心方向X引导各路冷却风C双方的朝向,使得冷却风C在第1排气流道320的中央部分处更容易混合,能够实现冷却风C的温度的大致均匀。通过这样地构成,在第1排气流道320中使冷却风C的温度大致均匀化之后,才使冷却风C分离而分别流入第2排气流道340和第3排气流道350。因此,缓和了从左右的排气口21a、21b排出的空气的温度差。这样构成的实施方式10的感应加热烹调器抑制了橱柜2的内部空间中的背面侧区域中的局部温度上升,防止了橱柜2的内部空间整体的温度上升不匀,能够实现橱柜2的内部空间中的温度的大致均匀。
(实施方式11)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进行说明。图1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内部结构的水平剖面图。另外,在实施方式1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如前述的实施方式7那样,是具有4个加热区域12a、12b、12c、12d的结构。此外,实施方式1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如实施方式7的感应加热烹调器那样,是具有第1感应加热块33a和第2感应加热块33b的结构,且是并列设置有两组第1感应加热块33a和第2感应加热块33b的结构。第1感应加热块33a和第2感应加热块33b的结构与实施方式7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相同。在以下的实施方式11的说明中,对具有与实施方式7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的结构要素相同的功能、结构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标号,省略其详细说明并沿用实施方式7的说明。
在实施方式1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如图14所示,将两个排气口21a、21b设置于主壳体22的背面壁22d,并形成在背面壁22d的左侧面壁22b附近和右侧面壁22e附近。在实施方式11中,第1排气流道320、第2排气流道340和第3排气流道350的排气流道结构与前述实施方式10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相同。两个排气口21a、21b关于该感应加热烹调器的中心轴方向为前后方向的中心线X(参照图14)对称地配置。此外,对于第1排气流道320、第2排气流道340和第3排气流道350,也是关于该感应加热烹调器的中心轴方向为前后方向的中心线X对称。
在实施方式1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如图14所示,第1感应加热块33a中的第1控制电路150a的装配配置与第2感应加热块33b中的第2控制电路150b的装配配置不同。
在第1控制电路150a中,作为发热量较大的发热部件的开关元件27和与该开关元件27接合的散热器28等设置于这样的区域:该区域是比在管道18a的大致中央沿着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分支板30a更靠右侧的区域。第1控制电路150a中的作为发热部件的谐振电容器29等设置于比分支板30a更靠左侧的区域。
另一方面,在第2控制电路150b中,作为发热量较大的发热部件的开关元件27和与该开关元件27接合的散热器28等设置于这样的区域:该区域是比在管道18b的大致中央沿着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分支板30b更靠左侧的区域。第2控制电路150b中的作为发热部件的谐振电容器29等设置于比分支板30b更靠右侧的区域。
如上所述,在第1控制电路150a的装配结构和第2控制电路150b的装配结构中,以关于该感应加热烹调器的中心轴方向为前后方向的中心线X大致对称的方式装配了各个发热部件。
此外,用于对第1控制电路150a进行冷却的送风装置17a设置于子壳体19A中的背面侧的右侧区域。送风装置17a的送风口24a配置于右侧,使得冷却风C直接吹到第1控制电路150a中的散热器28。另一方面,用于对第2控制电路150b进行冷却的送风装置17b设置于子壳体19B中的背面侧的左侧区域。送风装置17b的送风口24b配置于左侧,使得冷却风C直接吹到第2控制电路150b中的散热器28。
另外,在实施方式11中,主壳体22的前面壁22a被设置在从送风装置17a、17b送到控制电路15a0、150b的冷却风C的风向方向上。此外,由前面壁22a构成了第1排气流道320。由主壳体22的左侧面壁22b构成了第2排气流道340,由右侧面壁22e构成了第3排气流道350。吸气口20a、20b形成于主壳体22的底面板22c的背面侧,排气口21a、21a形成于主壳体22的背面壁22d的左右端部。在实施方式11的结构中,主壳体22的前面壁22a相当于第1侧面壁,主壳体22的左侧面壁22b相当于第2侧面壁,并且主壳体22的右侧面壁22e相当于第3侧面壁。
如上所述,在第1感应加热块33a和第2感应加热块33b中的各个控制电路150a、150b中,以使冷却风C的流动方向成为大致同一方向的方式,在主壳体22的内部并列设置有第1感应加热块33a和第2感应加热块33b。在主壳体22中,吸气口20a、20b和排气口21a、21b形成为关于该感应加热烹调器的中心轴方向为前后方向的中心线X大致对称。此外,与吸气口20a、20b和排气口21a、21b的配置结构对应地,同样大致对称地配置送风装置17a、17b和控制电路150a、150b。管道18a、18b与送风装置17a、17b的送风口24a、24b的位置对应地形成为,将冷却风C引导至各个控制电路150a、150b。
接着,对如上构成的实施方式1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第1感应加热块33a中,为了对第1控制电路150a进行冷却,送风装置17a从吸气口20a吸入的冷却风C从送风装置17a向近前侧的方向吹出。从送风装置17a向近前侧的方向吹出的冷却风C由管道18a进行引导,对控制电路150a的各个发热部件16进行冷却。对各个发热部件16进行冷却后的冷却风C直接朝向近前侧的方向流动,通过第1子壳体19A的前面壁19a的通气口,到达作为前面排气流道的第1排气流道320。
另一方面,在第2感应加热块33b中,为了对第2控制电路150b进行冷却,送风装置17b从吸气口20b吸入的冷却风C从送风装置17b向近前侧的方向吹出。从送风装置17b向近前侧的方向吹出的冷却风C由管道18b进行引导,对第2控制电路150b的各个发热部件16进行冷却。对各个发热部件16进行冷却后的冷却风C直接朝向近前侧的方向流动,通过第2子壳体19B的前面壁19a的通气口,到达作为前面排气流道的第1排气流道320。
在第1排气流道320中,来自第1感应加热块33a和第2感应加热块33b的冷却风C与主壳体22的前面壁22a相遇,从而大致转向90度。来自第1感应加热块33a的冷却风C的一部分沿顺时针方向大致转向90度,到达作为左侧面排气流道的第2排气流道340。此外,来自第2感应加热块33b的冷却风C的一部分沿逆时针方向大致转向90度,到达作为右侧面排气流道的第3排气流道350。此时,在第1排气流道320中,分别来自第1感应加热块33a和第2感应加热块33b的冷却风C的一部分在大致中央部分处相混合。
在第1排气流道320中左右分离后的各路冷却风C流入第2排气流道340和第3排气流道350。在第2排气流道340和第3排气流道350的各个排气流道中,冷却风C从近前侧朝向背面侧的方向流动。由此,在第2排气流道340和第3排气流道350中流动的冷却风C成为从近前侧朝向背面侧方向的流动矢量为主流的流动。因此,从各排气口21a、21b排出的冷却风C增大至一定程度的流速,成为朝向橱柜2的背面侧的方向(后方)的、明确地确定了流动方向的排气。该排气的方向是远离于吸气口20a、20b的方向,因此很难从吸气口20a、20b重新吸入从排气口21a、21b排出的空气,从而该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冷却性能提高。
在实施方式1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结构中,来自排气口21a、21b的排气的方向是橱柜2的背面侧方向,排气直接到达橱柜2的换气口23。因此,在实施方式1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具有很难从吸气口20a、20b重新吸入从排气口21a、21b排出的冷却风C的结构。
此外,实施方式1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与前述的图13所示的实施方式10相比,吸气口20a、20b和排气口21a、21b的配置是关于中心轴X(参照图14)大致对称,因此,从排气口21a、21b到吸气口20a、20b之间的各个距离都大致相同,从排气口21a、21b排出的任何冷却风C都难以被吸气口20a、20b重新吸入。
(实施方式12)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2的感应加热烹调器进行说明。图1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2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内部结构的水平剖面图。另外,在实施方式12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如前述的实施方式7那样,是具有4个加热区域12a、12b、12c、12d的结构。此外,实施方式12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如实施方式7的感应加热烹调器那样,是具有第1感应加热块33a和第2感应加热块33b的结构,且是并列设置有两组第1感应加热块33a和第2感应加热块33b的结构。第1感应加热块33a和第2感应加热块33b的结构与实施方式7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相同。在以下的实施方式12的说明中,对具有与实施方式7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的结构要素相同的功能、结构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标号,省略其详细说明并沿用实施方式7的说明。
在实施方式12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如图15所示,将两个排气口21a、21b设置于主壳体22的背面壁22d,并形成于背面壁22d的左侧端部和大致中央部。在实施方式12中,在第1子壳体19A的左侧面壁19b与主壳体22的左侧面壁22b之间形成有第2排气流道340,在第1子壳体19A的右侧面壁19e与第2子壳体19B的左侧面壁19b之间形成有第3排气流道350。
第2排气流道340与形成于主壳体22的背面壁22d的左端侧的排气口21a连通,第3排气流道350与形成于主壳体22的大致中央部的排气口21b连通。
在实施方式12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由主壳体22的前面壁22a形成的第1排气流道320a、320b被隔板44左右分断。从第1感应加热块33a流入到第1排气流道320a的冷却风C从第1排气流道320a经由第2排气流道340a流入到排气口21a。此外,从第2感应加热块33b流入到第1排气流道320b的冷却风C从第1排气流道320b经由第3排气流道350流入到排气口21b。
另外,在实施方式12中,主壳体22的前面壁22a被设置在从送风装置17a、17b送到控制电路15a、15b的冷却风C的风向方向上。此外,由前面壁22a构成了第1排气流道320a、320b。由主壳体22的左侧面壁22b构成了第2排气流道340。在主壳体22的中央部中,由第1子壳体19A的右侧面壁19e和第2子壳体19B的左侧面壁19b构成了第3排气流道35。吸气口20a、20b形成于主壳体22的底面板22c的背面侧,排气口21a、21a形成于主壳体22的背面壁22d的左端部和中央部。
接着,对如上构成的实施方式12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第1感应加热块33a中,为了对控制电路15a进行冷却,送风装置17a从吸气口20a吸入的冷却风C从送风装置17a向近前侧的方向吹出。从送风装置17a向近前侧的方向吹出的冷却风C由管道18a进行引导,对控制电路15a的各个发热部件16进行冷却。对各个发热部件16进行冷却后的冷却风C直接朝向近前侧的方向流动,通过第1子壳体19A的前面壁19a的通气口,到达作为前面排气流道的第1排气流道320a。
另一方面,在第2感应加热块33b中,为了对控制电路15b进行冷却,送风装置17b从吸气口20b吸入的冷却风C从送风装置17b向近前侧的方向吹出。从送风装置17b向近前侧的方向吹出的冷却风C由管道18b进行引导,对控制电路15b的各个发热部件16进行冷却。对各个发热部件16进行冷却后的冷却风C直接朝向近前侧的方向流动,通过第2子壳体19B的前面壁19a的通气口,到达作为前面排气流道的第1排气流道320b。
在第1排气流道320a、320b中,分别来自第1感应加热块33a和第2感应加热块33b的冷却风C与主壳体22的前面壁22a相遇,从而沿顺时针方向大致转向90度。因此,来自第1感应加热块33a的冷却风C通过第1排气流道320a,沿顺时针方向大致转向180度,到达作为左侧面排气流道的第2排气流道340。此外,来自第2感应加热块33b的冷却风C同样通过第1排气流道320b,沿顺时针方向大致转向180度,到达作为左侧面排气流道的第3排气流道350。此时,分别来自第1感应加热块33a和第2感应加热块33b的冷却风C不混合,而从各个排气口21a、21b排出。
如上所述,在第2排气流道340和第3排气流道350中流动的冷却风C成为从近前侧朝向背面侧的方向的流动矢量为主流的流动。因此,从各排气口21a、21b排出时增大至一定程度的流速,成为朝向橱柜2的背面侧的方向(后方)的、明确地确定了流动方向的排气。该排气的方向是远离于吸气口20a、20b的方向。因此,实施方式12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很难从吸气口20a、20b重新吸入从排气口21a、21b排出的空气,从而该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冷却性能提高。
在实施方式12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是如下结构:来自排气口21a、21b的排气的方向是橱柜2的背面侧方向,排气直接到达橱柜2的换气口23。因此,实施方式12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具有很难从吸气口20a、20b重新吸入从排气口21a、21b排出的冷却风C的结构。
在实施方式12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结构中,感应加热块33a、33b中的装配结构和从吸入口20a、20b到排气口21a、21b的排气流道结构是相同的配置结构。因此,在实施方式12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能够连排气流道结构都包含在内进行模块设计,能够实现连冷却设计都包含在内的进一步的通用化。因此,实施方式12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结构是在具有各种结构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容易展开的结构,例如是容易使各个感应加热块33a、33b之间的距离成为期望的间隔、将左右加热区域的间隔设定得较大的结构、或者是追加感应加热块来进一步增加加热区域的数量的结构等。
(实施方式13)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3的感应加热烹调器进行说明。图16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3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内部结构的水平剖面图。另外,在实施方式13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如前述的实施方式7那样,是具有4个加热区域12a、12b、12c、12d的结构。此外,实施方式13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如实施方式7的感应加热烹调器那样,是具有第1感应加热块33a和第2感应加热块33b的结构,且是并列设置有两组第1感应加热块33a和第2感应加热块33b的结构。第1感应加热块33a和第2感应加热块33b的结构与实施方式7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相同。但是,如图16所示,实施方式13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的第1感应加热块33a和第2感应加热块33b以使冷却风C从该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右侧流向左侧的方式配置在主壳体22的内部。
在以下的实施方式13的说明中,对具有与实施方式7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的结构要素相同的功能、结构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标号,省略其详细说明并沿用实施方式7的说明。
在实施方式13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以使对控制电路15a、15b进行冷却的冷却风C的流动方向成为同一方向(在图16中为从右侧朝左侧的方向)的方式,在主壳体22的内部在背面侧和近前侧并列设置有两个感应加热块33a、33b。背面侧的第1感应加热块33a与形成于顶板4的背面侧的加热区域12b、12d(参照图8)对应,近前侧的第2感应加热块33b与形成于顶板4的近前侧的加热区域12a、12c(参照图8)对应。
在实施方式13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如图16所示,排气口21形成于主壳体22的背面壁22d的左端部。即,排气口21被设置在第1排气流道320的流道方向(图16中的背面侧方向)上,并与第1排气流道320连通。
通向各个子壳体19A、19B的吸气口20a、20b和主壳体22的排气口21朝向橱柜2的内部开口。吸气口20a、20b形成于主壳体22的底面板22c的右侧区域,排气口21形成于主壳体22的背面壁22d的左侧端部。
如上所述,在实施方式13中,控制电路15a、15b被设置在比吸气口20a、20b更靠左侧的位置,来自送风装置17a、17b的冷却风C从右向左流动而对控制电路15a、15b进行冷却。在子壳体19A、19B与主壳体22的左侧面壁22b之间设有间隙,该间隙成为第1排气流道320。来自各感应加热块33a、33b的冷却风C流入该第1排气流道320,并从排气口21排出。
在组装有该感应加热烹调器的橱柜2中,在背面侧设有将橱柜2的内部和外部连通来进行换气的换气口23。
另外,在实施方式13中,主壳体22的左侧面壁22b被配置在从送风装置17a、17b送到控制电路15a、15b的冷却风C的风向方向上。此外,由左侧面壁22b构成了第1排气流道320。吸气口20a、20b形成于主壳体22的底面板22c的右侧区域,排气口21形成于主壳体22的背面壁22d的左端部。在实施方式13的结构中,主壳体22的左侧面壁22b相当于第1侧面壁。
接着,对如上构成的实施方式13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第1感应加热块33a中,为了对控制电路15a进行冷却,送风装置17a从吸气口20a吸入的冷却风C从送风装置17a向左方向吹出。从送风装置17a向左方向吹出的冷却风C由管道18a进行引导,对控制电路15a的各个发热部件16进行冷却。对各个发热部件16进行冷却后的冷却风C直接朝左方向流动,从第1子壳体19A到达第1排气流道320。
另一方面,在第2感应加热块33b中,为了对控制电路15b进行冷却,送风装置17b从吸气口20b吸入的冷却风C从送风装置17b朝左方向吹出。从送风装置17b向左方向吹出的冷却风C由管道18b进行引导,对控制电路15b的各个发热部件16进行冷却。对各个发热部件16进行冷却后的冷却风C直接朝左方向流动,从第2子壳体19B到达第1排气流道320。
在第1排气流道320中,分别来自第1子壳体19A和第2子壳体19B的冷却风C与主壳体22的左侧面壁22b相遇,从而冷却风C的流动大致转向90度。此时,来自第1感应加热块33a和第2感应加热块33b的冷却风C混合。由于第1排气流道320中的近前侧的端部被封闭,因此冷却风C在第1排气流道320中朝背面侧的方向流动,并从形成在主壳体22的背面壁22d上的排气口21排出。
从排气口21排出的冷却风C在第1排气流道320中朝背面侧的方向流动,因此成为从近前侧朝向背面侧的方向的流动矢量为主流的流动。因此,从排气口21排出时增大至一定程度的流速,成为流动方向被明确地确定为橱柜2的背面侧方向(后方)的排气。该排气的方向是远离于吸气口20a、20b的方向。因此,很难从吸气口20a、20b重新吸入从排气口21排出的空气,从而该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冷却性能提高。
在实施方式13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结构中,来自排气口21的排气的方向是橱柜2的背面侧方向,排气直接到达橱柜2的换气口23。因此,实施方式13的感应加热烹调器是很难从吸气口20a、20b重新吸入从排气口21排出的冷却风C的结构。
此外,在实施方式13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吸气口20a、20b形成于主壳体22的右侧区域,排气口21形成于主壳体22的左侧区域。由此,在左右大幅分离地形成吸气口20a、20b和排气口21,因此成为很难从吸气口20a、20b重新吸入从排气口21排出的冷却风C的结构。
另外,在实施方式13中,以在右侧区域中形成吸气口20a、20b、在左侧区域中构成排气口21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这种结构,也可以左右相反地构成。此外,也可以与橱柜2的换气口23处于近前侧的情况对应地,将排气口21形成在主壳体22的前面壁22a上。
并且,也可以构成为:在主壳体22的背面壁22d和前面壁22a上分别形成排气口21,并从主壳体22的外面安装能够遮蔽任意一个排气口21的遮蔽板。
通过这样地构成,在将感应加热烹调器设置于橱柜2时,在该橱柜2的背面侧设有换气口23的情况下,对形成于主壳体22的前面壁22a的排气口21进行遮蔽。反之,在该橱柜2的近前侧设有换气口23的情况下,对形成于主壳体22的背面壁22d的排气口21进行遮蔽。在橱柜2的近前侧和背面侧双方都设有换气口23的情况下,使双方的排气口21都敞开。由此,对于在主壳体22的背面壁22d和前面壁22a上形成有排气口21的结构,能够针对各种换气结构的橱柜2进行设置,成为通用性更高的感应加热烹调器。
此外,也可以构成为:可将遮蔽板固定到多个不同的位置,以便能够调节排气口21的开口面积和开口位置。通过这样地构成为能够调节排气口21的开口面积和开口位置,能够调节从各个排气口21排出的冷却风C的流量。因此,在橱柜2的近前侧和背面侧双方都设有换气口23、且其开口面积不同的情况等中,也能够实现与各个换气口23相应的排气。这种结构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对于所能设置的橱柜2的通用性进一步提高。
另外,在图16所示的实施方式13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结构中,以仅在橱柜2的背面侧设置了进行橱柜2的内部和外部的换气的换气口23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如前所述不限于这种结构。例如,也可以是在橱柜2的背面侧和近前侧设置有换气口23的结构。在这种结构的情况下,从橱柜2的近前侧的换气口23取入的外气被吸气口20a、20b吸入,在对各个控制电路15a、15b进行冷却后,从背面侧的排气口21排出。此时排出的冷却风C从橱柜2的背面侧的换气口23排出。在橱柜2的内部,能够成为上述那样的空气流动,能够将吸气温度的上升抑制到最小限度。
另外,在实施方式13中,是第1感应加热块33a与设置于顶板4的背面侧区域的加热区域12b、12d对应、第2感应加热块33b与设置于顶板4的近前侧区域的加热区域12a、12c对应的结构,但本发明不限于这种结构。
在实施方式13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结构中,近前侧的加热区域12a、12c由第1感应加热块33a中的控制电路15a共用,背面侧的加热区域12b、12d由第2感应加热块33b中的控制电路15b共用。在这种结构的情况下,加热区域12a、12c与加热区域12b、12d的总功耗相等。假如在将加热区域12a设为高输出的情况下,加热区域12c必然成为低输出。因此,在这种结构中,难以使使用者经常使用的近前侧的加热区域12a、12c均成为高输出。
作为使近前侧的加热区域12a、12c均成为高输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也可以是背面侧的第1感应加热块33a与设置于顶板4的左区域的加热区域12a、12b对应、近前侧的第2感应加热块33b与设置于顶板4的右区域的加热区域12c、12d对应的结构。
通过这样地构成,内部分别配置有控制电路15a、15b和送风装置17a、17b的子壳体19A、19B相对于主壳体22被配置于前后位置。另一方面,载置线圈单元8的各个散热板10a、10b相对于主壳体22并列地设置在左右的位置处。因此,虽然主壳体22的内部结构变复杂,但是能够使与控制电路15a对应的加热区域12a和与控制电路15b对应的加热区域12c分别成为高输出的加热区域。其结果,能够使使用者经常使用的近前侧的加热区域12a、12c均成为高输出。
此外,在实施方式13中,必然在主壳体22的左右的任意一个区域中形成有吸气口20a、20b。在底面板22c上形成吸气口20a、20b的情况下,需要确保用于进行一定程度的吸气的空间。因此,难以在各吸气口20a、20b的下侧,配设例如烘烤器或烤箱等其他单元。
假如在主壳体22的底面板22c的背面侧区域中形成了吸气口20a、20b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应用于配设其他单元的区域是主壳体22的近前侧区域。在这种情况下,当要实现具有一定容积以上的内部容积的烘烤器时,烘烤器的取出口的宽度变宽,但进深变短,不方便使用。
此外,在主壳体22的近前侧设置了进行辅助性操作的辅助操作部的情况下,不能确保烘烤器的宽度,削减了烘烤器的内部容积。
另一方面,在如实施方式13的感应加热烹调器那样,例如在底面板22c的右侧区域中形成了吸气口20a、20b、在背面壁22d的左端部形成了排气口21、并且在主壳体22的左侧区域中形成了第1排气流道320的情况下,吸气口和排气口不需要形成在底面板22c的左侧区域中。因此,能够在第1排气流道320的下侧,构成烘烤器或烤箱等其他单元。
另外,在第1排气流道320的下侧设置了烘烤器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在第1排气流道320中流动的冷却风C对下侧的烘烤器的壳体进行冷却。
(实施方式14)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4的感应加热烹调器进行说明。图17是示出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4的感应加热烹调器设置于橱柜的状态的要部剖面图。另外,在实施方式14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如前述的实施方式7那样,是具有4个加热区域12a、12b、12c、12d的结构。此外,实施方式14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如实施方式7的感应加热烹调器那样,是具有第1感应加热块33a和第2感应加热块33b的结构,且是并列设置有两组第1感应加热块33a和第2感应加热块33b的结构。第1感应加热块33a和第2感应加热块33b的结构与实施方式7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相同。在以下的实施方式14的说明中,对具有与实施方式7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的结构要素相同的功能、结构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标号,省略其详细说明并沿用实施方式7的说明。
在设置有实施方式14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橱柜2中,为了进行内部和外部的换气,在背面侧形成有第1换气口41,在近前侧形成有第2换气口42。在感应加热烹调器的主壳体22的前面壁22a上,形成有连通橱柜2的内部空间和主壳体22的内部空间的通气口43。第2换气口42形成于比主壳体22的前面壁22a的中央更靠左侧的区域。通气口43的开口面积与橱柜2中的第2换气口42大致相同,通气口43与第2换气口42大致相对地配置。
在实施方式14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子壳体19A、19B的内部结构和排气流道结构(第1排气流道320和第2排气流道34)与前述的图10所示的实施方式7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相同。
接着,对如上构成的实施方式14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实施方式14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关于从子壳体19A、19B的内部到达第1排气流道320的各路冷却风C的流动,与图10所示的实施方式7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的动作相同。
到达第1排气流道320的冷却风C的一部分通过通气口43排到橱柜2的内部。到达第1排气流道320的冷却风C中的其余部分通过第1排气流道320和第2排气流道340而大致转向180度,并从设置于主壳体22的背面壁22d左侧的排气口21排出。
如上所述,到达第1排气流道320的冷却风C中的至少一部分在流过第2排气流道340的期间得到整流,被整流为以从近前侧朝向背面侧的方向的流动矢量为主流的流动。因此,冷却风C从排气口21排出时增大至一定程度的流速,成为从感应加热烹调器的近前侧朝向背面侧的、明确地确定了方向的流动。从排气口21排出的气流的方向是远离于吸气口20a、20b的方向,因此很难从吸气口20a、20b重新吸入从排气口21排出的加热后的空气,从而冷却性能提高。
此外,从排气口21排出的空气的流动方向是橱柜2的背面侧方向,并直接到达第1换气口41,因此成为很难从吸气口20a、20b重新吸入从排气口21排出的空气的结构。
如前所述,在实施方式14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构成为:在子壳体19A、19B中流动的冷却风C的一部分横截第1排气流道320,并通过形成在主壳体22的前面壁22a上的间隙即通气口43而排出。
在实施方式14的结构中,在与主壳体22的通气口43相对的位置处,形成有橱柜2的第2换气口42。因此,从通气口43排出的冷却风C的一部分通过第2换气口42排出到橱柜2的外部。因此,构成为:使得从通气口43排出的冷却风C遇到橱柜2的前面壁并发生转向、结果未排到橱柜2的外部而留在橱柜2内部的量成为最小限度。
如上所述,在实施方式14的结构中,以在与主壳体22的通气口43相对的位置处配置有橱柜2的第2换气口42的方式,将感应加热烹调器设置于橱柜2。因此,作为从感应加热烹调器排出的全部冷却风,能够构成为使得从吸气口20a、20b重新吸入的冷却风C成为最小限度,能够实现冷却性能的提高。
此外,在实施方式14的结构中,通气口43形成为比主壳体22的前面壁22a的中央部更靠左侧,因此排出了在第1排气流道320中冷却风C的一部分发生混合后的一部分。因此,被一定程度地均匀化并抑制了温度上升的冷却风C从通气口43排出,并通过第2换气口42排出到橱柜2的外部。因此,抑制了吹到厨房中的使用者的排气的温度上升,使用者能够舒适地使用该感应加热烹调器。
此外,在实施方式14的结构中,防止了冷却风C与橱柜2的前面壁的内表面相遇而转向180度、结果未排出到橱柜2的外部而留在内部的状况。因此,抑制了橱柜2的内部的局部温度上升,结果抑制了吸气温度的上升,能够长时间实施高输出的加热烹调。
另外,在实施方式14中,以通气口43始终敞开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这样的结构:可从主壳体22的外侧安装能够完全遮蔽通气口43的遮蔽板。
通过这样地构成,在将感应加热烹调器设置于橱柜2时,在橱柜2的近前侧设有第2换气口42的情况下,可以不安装遮蔽板而使通气口43敞开。通过这样地构成,如实施方式14的感应加热烹调器那样,能够经由第2换气口42将冷却风C的一部分排出到橱柜2的外部,成为能够减少吸气口20的重新吸入的吸气-排气结构。
此外,在不在橱柜2的近前侧设置换气口,而是仅在橱柜2的背面侧设置第1换气口41的情况下,可以安装遮蔽板来遮蔽通气口43。由此,对于通过背面侧的第1换气口41进行橱柜2的内部和外部的换气这样的结构的橱柜2,通过使用遮蔽板封闭通气口43,使所有冷却风C均从设置于主壳体22的背面壁22d上的排气口21排出。其结果,成为很难从吸气口20a、20b重新吸入从排气口21排出的冷却风C的吸气-排气结构。
如上所述,通过成为可安装遮蔽板的结构,由此,能够设置于各种换气结构的橱柜2,因此成为通用性更高的感应加热烹调器。此外,也可以构成为将遮蔽板固定于主壳体22中的多个不同位置,能够调节通气口43的开口面积和开口位置。通过这样地构成,能够进一步提高对于橱柜2的设置的通用性。
在具有多个加热区域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结构中,在与各个加热区域对应地配设有多个控制电路的情况下,由于需要对主壳体内的多个部位进行冷却,因此在主体内部流动的冷却风的流道变复杂,压力损失增大。其结果,存在需要大型的送风装置,从而装置整体大型化的问题。但是,基于本发明,尤其根据实施方式7到实施方式14所示的具有多个加热区域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结构,是能够进行高效的吸气-排气,能够用小型的送风装置进行应对的结构。
(实施方式15)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5的感应加热烹调器进行说明。图1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5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内部结构的水平剖面图。另外,在实施方式15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如前述的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1那样,是具有两个加热区域12a、12b的结构。此外,实施方式15的感应加热烹调器构成为具有与前述实施方式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参照图3)中的感应加热块33相同结构的感应加热块33。在实施方式15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基本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相同,因此以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在以下的实施方式15的说明中,对具有与实施方式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的结构要素相同的功能、结构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标号,省略其详细说明并沿用实施方式1的说明。
在实施方式15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如图18所示,排气口21形成于主壳体22的左侧面壁22b的前面壁22a附近。即,排气口21形成于左侧面壁22b的近前侧,且被设置在第1排气流道32的流道方向(图18中的左方向)上,并与第1排气流道32连通。
另外,在实施方式15中,主壳体22的前面壁22a被配置在从送风装置17送到控制电路15的冷却风C的风向方向上。此外,由前面壁22a构成了第1排气流道32。吸气口20形成于主壳体22的底面板22c的背面侧,排气口21形成于主壳体22的左侧面壁22b。在实施方式15的结构中,主壳体22的前面壁22a相当于第1侧面壁。
接着,对如上构成的实施方式15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感应加热块33中,为了对控制电路15进行冷却,送风装置17从吸气口20吸入的冷却风C从送风装置17向近前侧的方向吹出。从送风装置17向近前侧的方向吹出的冷却风C由管道18进行引导,对控制电路15的各个发热部件16(开关元件27、谐振电容器29等)进行冷却。对各个发热部件16进行冷却后的冷却风C直接朝向近前侧的方向流动,通过第1子壳体19的前面壁19a的通气口,到达作为前面排气流道的第1排气流道32。
在第1排气流道32中,来自第1子壳体19的冷却风C与主壳体22的前面壁22a相遇,从而冷却风C的流动大致转向90度。由于第1排气流道32的右端部被封闭,因此,冷却风C在第1排气流道32中朝左方向流动,并从形成于主壳体22的左侧面壁22b上的排气口21排出。
由于从排气口21排出的冷却风C在第1排气流道32中朝左方向流动,因此成为左方向的流动矢量为主流的流动。因此,从排气口21排出的冷却风C遇到与排气口21相对的橱柜2的内壁面。与橱柜2的内壁面相遇的冷却风在近前侧受阻,且由于在背面侧设有换气口23,因此大致转向90度而向背面侧的方向流动。此时,冷却风C沿着橱柜2的内壁面与该感应加热烹调器的主壳体22的左侧面壁22b之间的空间流动。由此,从排气口21排出的冷却风C仅大致转向90度,就成为朝向背面侧方向的流动,在保持了一定程度流速的状态下进行流动。因此,很难被形成在主壳体22的底面板22c上的吸气口20重新吸入,从而实施方式15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冷却性能提高。并且,与橱柜2的内壁面相遇、且成为背面侧方向的流动的排气直接到达换气口23,因此很难被吸气口20重新吸入。
在实施方式15的结构中,构成为:从铅直上方向观察,送风装置17从吸气口20吸入并从背面侧送到近前侧的冷却风C对控制电路15进行冷却而到达左侧面壁22b的排气口21的流道沿着顺时针方向大致转向90度。因此,存在以下担心:在该流道中产生压力损失,送风装置17的转速下降,冷却风C的流量减少,从而冷却性能降低。
但是,在实施方式15中,使用了西洛克风扇作为送风装置17,在从西洛克风扇吹出的冷却风C的流动中具有西洛克风扇的旋转方向即顺时针方向的流动矢量成分。
因此,从吸气口20到达排气口21的沿顺时针方向转向的流道是与从西洛克风扇吹出的冷却风C所具有的流动矢量相同的旋转方向。因此,即使如实施方式15那样成为使流动大致转向90度的流道,在该流道中也很少产生流动的紊乱。由此,在实施方式15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能够减少流道整体的压力损失,从而抑制冷却风流量的减少。
此外,在实施方式15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如上所述那样减少了冷却风C中的流动紊乱,因此减少了因流道中的流动紊乱产生的噪音。
此外,当从排气口21排出的冷却风C遇到与排气口21相对的橱柜2的内壁面时,由于冷却风C具有西洛克风扇的旋转方向即顺时针方向的流动矢量成分,因此冷却风C会直接沿顺时针方向转向,也容易成为朝向背面侧方向的流动。由此,在实施方式15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抑制了冷却风C的流速降低,成为很难从吸气口20重新吸入来自排气口21的冷却风C的结构。
另外,在设置有实施方式15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橱柜2中,在橱柜2的近前侧或上表面侧未设有连通橱柜2的内部和外部的换气口23,而是仅在吸气口20附近的橱柜2的背面侧设有换气口23。由此,通过将连通橱柜2的内部和外部的换气口23设置于背面侧,使得感应加热烹调器中经由橱柜2的内部空间的换气动作变得顺畅。因此,通过在橱柜2中设置实施方式15的感应加热烹调器,换气风不会直接吹到使用者,能够进行舒适的操作和烹调。
实施方式15的感应加热烹调器是不需要在橱柜2的上表面形成开口部分的结构。因此成为这样的结构:水蒸气和油烟等难以侵入橱柜2和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内部,并且也降低了吸排气时的风噪音。
在实施方式15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在顶板4中没有形成吸气口20和排气口21等的开口,因此顶板4的设计性的自由度提高。
在实施方式15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将吸气口20设置在主壳体22的底面板22c上,因此成为吸收温度比较低的橱柜2的内部空间中的下侧空气的结构。此外,排气口21不是形成在主壳体22的底面板22c上,而是形成在左侧面壁22b上,因此高温的排气朝向橱柜2的内部空间中的上侧流动。其结果,实施方式15的感应加热烹调器是很难从吸气口20重新吸入从排气口21排出的冷却风C的吸气-排气结构。
另外,在橱柜2的内部,可以设置对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吸气口20a和排气口21之间进行遮蔽的遮蔽板,进一步可靠地防止重新吸入。
此外,在实施方式15的结构中,以将排气口21形成于主壳体22的左侧面壁22b的前面壁22a附近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这种结构。例如,也可以将排气口21形成于底面板22c的近前侧,且处于左侧面壁22b的附近。在这样地构成的情况下,冷却风C大致转向90度而在第1排气流道32中朝左方向流动,之后从排气口21排出,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另外,排气口21也可以不形成在左侧面壁22b上,而是相反地形成在右侧面壁22e上。
此外,特别形成了子壳体19和主壳体22之间的间隙来构成第1排气流道32,但也可以在不另外设置管道等的情况下,利用主壳体22的侧面壁(前面壁22a、左侧面壁22b、底面板22c和右侧面壁22e)、载置着线圈单元8的散热板10的下表面以及子壳体19的侧面壁(前面壁19a、左侧面壁19b和右侧面壁)的一部分,来构成同样的排气流道。由此,通过利用散热板10、装配控制电路15的子壳体19和覆盖装置整体的主壳体22的一部分来形成排气流道,能够实现空间的节省。
并且,通过利用散热板10的下表面形成排气流道,能够提高散热板10的冷却效果,能够降低加热线圈5的温度。这种结构不需要对加热线圈5直接进行冷却,因此不需要形成通至加热线圈5的冷却风C的流道。其结果,能够实现感应加热烹调器的薄型化和空间的节省。
在实施方式15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成为这样的结构:对加热线圈5和发热部件16等进行冷却从而温度上升的冷却风C不接触其他电子部件而直接排出到主壳体22的外部。因此,在该感应加热烹调器中,防止了温度上升后的冷却风C对其他电子部件等进行加热而导致它们温度上升。
在实施方式15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是未使用阻碍冷却风C的流动那样的特别大的部件等的结构,构成为使得冷却风C在子壳体的内部朝向近前侧方向顺畅地流动。因此,实施方式15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实现了压力损失的减少。
在实施方式15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能够将操作部36的下侧空间用作第1排气流道32。因此,能够有效利用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内部空间中的死空间,实现空间的节省。
在实施方式15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构成为:对于来自背面侧的送风装置17的冷却风C,因管道18和子壳体19的侧面壁而朝向近前侧方向流动并到达第1排气流道32的气流、与大致转向了180度而从近前侧朝向背面侧的气流之间,不存在冷却风C的混合。因此,在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内部不会产生短路,能够可靠地稳定地冷却感应加热烹调器内部的各个发热部件16。此外,在感应加热烹调器内部不会产生因混合引起的流动紊乱,因此,在感应加热烹调器中,从近前侧朝向背面侧方向的流动矢量的大小不会发生衰减,而进行排气。其结果,实施方式15的感应加热烹调器成为很难从吸气口20重新吸入从排气口21排出的排气的结构,实现了冷却性能的提高。
另外,在感应加热烹调器中特别需要强制气冷的部件仅有安装于散热器28的发热部件16的情况下,可利用散热板10和管道28来替代引导冷却风C的管道18。例如,也可以是这样的结构:将散热板10的下表面用作管道中的上壁,延长散热器28的最外侧的散热片而用作管道的侧壁。
通过如上述那样利用散热板10和散热器28,由此,即使不存在子壳体19的侧壁和管道18,在感应加热烹调器内部,在从背面侧的送风装置17朝向近前侧方向而到达第1排气流道32的气流、与大致转向了180度后的从近前侧朝向背面侧方向的气流之间,也不存在冷却风C的混合。因此,在感应加热烹调器内部不会产生短路,能够可靠地稳定地冷却感应加热烹调器内部的各个部件。
在实施方式15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即使朝向橱柜2的内部空间开口的吸气口20与排气口21之间没有设置任何部件,从排气口21排出的冷却风C也难以被吸气口20吸收。不过,通过在吸气口20与排气口21之间设置截断冷却风C的流动的隔板,从而成为从排气口20排出的空气更难被吸气口21重新吸入的结构,能够实现冷却性能的进一步提高。
另外,作为隔板,优选的是将橱柜2的内部空间中设有吸气口20的区域与设有排气口21的区域完全分断的结构。但是,作为隔板,即使是如下结构也能够发挥效果,该结构是:不将设有吸气口20的区域与设有排气口21的区域之间完全隔断,而是在橱柜2的内部空间的一部分中设置隔板来引导各路空气流的流动。
在实施方式15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说明了如下结构:使用了形成流道的管道18,以便将来自送风装置17的送风口24的冷却风C引导至控制电路15内的发热部件16和红外线传感器13等。但本发明不限于这种管道18的结构,也可以由单纯的平板引导板来构成。
另外,作为上述这样的引导板,可以构成为从主壳体22的底面板22c立起。此外,作为其他结构,可在配设于控制电路15等的上方的散热板10的下表面设置引导板,由此一体地构成散热板10和引导板。
在实施方式15的结构中,以在感应加热烹调器1的底面板22c的背面侧仅设有一个吸气口20、在感应加热烹调器1的背面壁22d上仅设有一个排气口21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该结构。例如,也可以将实施方式15中的吸气口20和排气口21作为主要的吸气口和主要的排气口,并在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其他侧面壁或底面板上添加吸气量和排气量比它们小的辅助的吸气口和排气口。
通过在感应加热烹调器中的主壳体22的左侧面壁22b、底面板22c、背面壁22d等上设置多个辅助的吸气口和排气口,由此,即使处于组装有该感应加热烹调器的橱柜的内壁的一部分与这些吸气口和排气口中的一个接近的设置状况,也能够从设置于其他部位的吸气口和排气口进行吸气和排气,能够防止压力损失的上升。
(实施方式16)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6的感应加热烹调器进行说明。图19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6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内部结构的水平剖面图。另外,在实施方式16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基本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相同,因此以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在以下的实施方式16的说明中,对具有与实施方式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中的结构要素相同的功能、结构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标号,省略其详细说明并沿用实施方式1的说明。
如图19所示,在实施方式16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构成为:来自设置于背面侧的大致中央的送风装置17的冷却风C被管道18进行引导,对发热部件16等进行冷却并流入到第1排气流道32。送风装置17进行吸气的吸气口20形成于主壳体22的底面板22c的背面侧的大致中央。到达第1排气流道32的冷却风C左右分离地流动而从排气口21a、21b排出。排气口21a、21b形成于主壳体22的左侧面壁22b和右侧面壁22e的前面壁22a附近(近前侧)。
此外,在冷却风C从子壳体19内部流入到第1排气流道32时冷却风C的流动大致转向90度的区域中,设置有多个流道引导板31e、31f。流道引导板31e、31f被配设成相对于感应加热烹调器的从背面侧朝向近前侧的流动方向大致倾斜了45度。构成为:使得来自子壳体19的冷却风C顺畅地大致转向90度而流入到第1排气流道32。此外,多个流道引导板31e、31f配置在子壳体19的前面壁19a的开口部分处,左侧区域的流道引导板31e与右侧区域的流道引导板31f朝不同的方向倾斜。左侧区域的流道引导板31e倾斜成:使得子壳体19中分支板30的左侧区域的冷却风C的大部分朝向处于左侧的排气口21a的方向流动。
此外,右侧区域的流道引导板31f倾斜成:使得子壳体19中分支板30的右侧区域的冷却风C的大部分朝向处于右侧的排气口21b的方向流动。
并且,在第1排气流道32中,在由主壳体22的前面壁22a和左侧面壁22b构成的左侧近前的拐角部分处设置有流道引导板31g。该流道引导板31g倾斜地配设成:使得冷却风C不流入主壳体22的前面壁22a和左侧面壁22b的拐角部分,而是使第1排气流道32的冷却风C从左侧的排气口21a顺畅地排出。同样,在第1排气流道32中,在由主壳体22的前面壁22a和右侧面壁22e构成的右侧近前的拐角部分处设置有流道引导板31h。该流道引导板31h倾斜配设成:使得冷却风C不流入主壳体22的前面壁22a和右侧面壁22e的拐角部分,而是使第1排气流道32的冷却风C从右侧的排气口21b顺畅地排出。
如上所述,在实施方式16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如图19的水平剖面图所示,主壳体22的底面板22c的吸入口20形成于大致中央,两个排气口21a、21b形成为关于中心线X大致左右对称的位置,所述中心线X含入了吸入口20的中心,是该感应加热烹调器的中心轴方向为前后方向的中心线。此外,关于多个流道引导板31e、31f、31g、31h的位置和角度,也是构成为关于前述的中心线X基本左右对称。
另外,在实施方式16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主壳体22的前面壁22a被设置在从设置于背面侧的送风装置17送到控制电路15的冷却风C的风向方向上。此外,由前面壁22a构成了第1排气流道32。吸气口20设置于主壳体22的底面板22c的背面侧的大致中央,排气口21a、21b设置于主壳体22的左侧面壁22b和右侧面壁22e。在实施方式16的结构中,主壳体22的前面壁22a相当于第1侧面壁。
接着,对如上构成的实施方式16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实施方式16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来自设置于背面侧大致中央的送风装置17的冷却风C被管道18进行引导,对控制电路15的各个发热部件16进行冷却,并通过子壳体19的前面壁19a的开口而流到第1排气流道32。
在子壳体19的前面壁19a的开口处,设置有相对于子壳体19中的冷却风C的流动方向倾斜的多个流道引导板31e、31f。在子壳体19的前面壁19a的开口处,相对于大致中央配置于左侧区域的左侧流道引导板31e被配置成相对于子壳体19中的从背面侧朝向近前侧的流动方向,向左大致倾斜了45度,使得来自子壳体19的冷却风C在第1排气流道32中朝左方向流动。
另一方面,前面壁19a的开口处的相对于大致中央配置于右侧区域的右侧流道引导板31f被配置成相对于子壳体19中的从背面侧朝向近前侧的流动方向,向右大致倾斜了45度,使得来自子壳体19的冷却风C在第1排气流道32中朝右方向流动。另外,左侧的流道引导板31e与右侧的流道引导板31f的分支位置处于子壳体19中的配设于管道18内侧的分支板30的大致延长线上,处于前述的大致中心线X上。
如上所述,在子壳体19的前面壁19a的开口处设置有多个流道引导板31e、31f,因此,从子壳体19的前面壁19a的开口排出的冷却风C顺畅地左右分离而流入到第1排气流道32。
此外,在实施方式16的结构中,在第1排气流道32的两端部分处设置有倾斜的流道引导板31e、31g,因此使得第1排气流道32中左右流动的冷却风C分别从左右的排气口21a、21b顺畅地排出。
在第1排气流道32中左右分离地流动的冷却风C以朝向左方向或右方向的流动矢量为主流。因此,即使遇到与排气口21a、21b相对的橱柜2的内壁面,冷却风C只是进一步转向90度就成为背面侧方向(后方)的流动,在保持了一定程度流速的状态下进行流动。其结果,实施方式16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具有很难从处于主壳体22的中央部分处的吸气口20重新吸入从排气口21a、21b排出的冷却风C的结构,具有较高的冷却性能。
此外,在实施方式16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从排气口21a、21b排出的空气沿着主壳体22的左侧面壁22b和右侧面壁22e的外表面流动,并到达形成于橱柜2的背面侧的换气口23。因此,实施方式16的感应加热烹调器成为很难从吸气口20重新吸入从排气口21a、21b排出的空气的结构。
在实施方式16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通过在冷却风C的流动大幅转向的部分处设置流道引导板31e、31f、31g、31h,使得冷却风C的流动变得顺畅,减少了压力损失。因此,在冷却风C中减少了流动紊乱的产生,从排气口21a、21b排出的空气的流动增大至更大的流速,成为明确地确定了流动方向的排气。其结果,抑制了从处于主壳体22的中央部分处的吸气口20重新吸入从排气口21a、21b排出的加热后的空气,实现了冷却性能的提高。
并且,在实施方式16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冷却风C的流道结构(第1排气流道32和排气口21a、21b)关于该感应加热烹调器的中心轴方向为前后方向的中心线X大致对称,因此,加热后的空气从左右的排气口21a、21b大致各一半地分散排出。因此,其结果,抑制了橱柜2的内部空间中的背面侧区域中的局部温度上升,在橱柜2的整个内部空间中,不存在温度不匀,从而温度基本均匀地上升。
此外,在实施方式16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结构中,是作为加热后的空气的冷却风C沿着主壳体22的两侧面壁22b、22e流动的结构,因此,冷却风C的热量传递至两侧面壁22b、22e和底面板22c,从而主壳体22的温度上升。但是,由于冷却风C被分割,从而在向两侧面壁22b、22e和底面板22c的热传导中,也是关于中心线X大致对称。因此,实施方式16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具有如下结构:抑制了由两侧面壁22b、22e和底面板22c构成的主壳体22中的局部温度上升。
另外,在实施方式16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是在子壳体19的前面壁19a上设置了多个流道引导板31e、31f、31g、31h的结构,不过,为了在第1排气流道32中更可靠地分离冷却风C,可以在第1排气流道32的大致中央设置将冷却风C左右分离的隔板。另外,该隔板优选为相对于冷却风C的流动方向倾斜的结构,以便将冷却风C左右分离并使其顺畅地流动。
在配置于管道18内侧的各个发热部件16中的发热量关于前述的中心线X不对称的情况下,从管道18排出的冷却风C的温度在左右区域中不同。因此,从左右的排气口21a、21b排出的冷却风C的温度、以及两侧面壁22b、22e和底面板22c的温度也是左右不均。
因此,在管道18内的发热部件16的发热量关于中心线X不对称的情况下,优选对流道引导板31e、31f的倾斜角度、形状和个数进行调整,使得从排气口21a、21b排出的空气的热量大致相同。例如,调整流道引导板31e、31f的倾斜角度,使得从管道18的左右区域排出的冷却风C双方朝向第1排气流道32的中央部分(该感应加热烹调器的中心轴方向为前后方向的中心线X的附近部分)。通过这样地调整流道引导板31e、31f的倾斜角度,在第1排气流道32的中央部分处,冷却风C的至少一部分发生混合,之后,在左右方向上分离地从排气口21a、21b排出。通过这样地构成,能够缓和第1排气流道32中左右分离后的冷却风C的温度差。
(实施方式17)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7的感应加热烹调器进行说明。图20是示出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7的感应加热烹调器设置于橱柜的状态的要部剖面图。另外,在实施方式17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基本结构与前述的图18所示的实施方式15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相同,是具有两个加热区域12a、12b的结构。在以下的实施方式17的说明中,对具有与实施方式15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的结构要素相同的功能、结构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标号,省略其详细说明并沿用实施方式15的说明。
在设置有实施方式17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橱柜2中,为了进行内部和外部的换气,在背面侧形成有第1换气口41,在近前侧形成有第2换气口42。在感应加热烹调器的主壳体22中的前面壁22a上,形成有连通橱柜2的内部空间和主壳体22的内部空间的通气口43。通气口43的开口面积与橱柜2中的第2换气口42大致相同,通气口43与第2换气口42大致相对地配置。
在实施方式17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子壳体19的内部结构和排气流道结构(第1排气流道320和排气口21a、21b)与前述的图18所示的实施方式15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相同。
另外,在实施方式17中,主壳体22的前面壁22a被配置在从送风装置17送到控制电路15的冷却风C的风向方向上。此外,由前面壁22a构成了第1排气流道32。吸气口20形成于主壳体22的底面板22c的背面侧,排气口21形成于主壳体22的左侧面壁22b。在实施方式17的结构中,主壳体22的前面壁22a相当于第1侧面壁。
接着,对如上构成的实施方式17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实施方式17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关于从子壳体19的内部到达第1排气流道32的各路冷却风C的流动,与图18所示的实施方式15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的动作相同。
到达第1排气流道32的冷却风C的一部分通过通气口43排到橱柜2的内部。到达第1排气流道32的冷却风C中的其余部分在第1排气流道32中朝左方向流动,并从排气口21排出。
如上所述,到达第1排气流道32的冷却风C中的至少一部分在流过第1排气流道32的期间得到整流,被整流为以朝左方向的流动矢量为主流的流动。因此,冷却风C从排气口21排出时增大至一定程度的流速,成为从感应加热烹调器的近前侧朝向背面侧的、明确地确定了方向的流动。即使从排气口21排出的空气遇到与排气口21相对的橱柜2的内壁面,但冷却风C只是进一步转向了90度就成为朝向背面侧方向(后方)的流动,在保持了一定程度流速的状态下进行流动。该流动的方向是远离于吸气口20a、20b的方向,因此很难从吸气口20a、20b重新吸入从排气口21排出的冷却风C,从而冷却性能提高。
此外,从排气口21排出的冷却风C的流动方向是橱柜2的背面侧方向,并直接到达第1换气口41,因此成为很难从吸气口20a、20b重新吸入从排气口21排出的冷却风C的结构。
在实施方式17的结构中,在与主壳体22的通气口43相对的位置处,形成有橱柜2的第2换气口42。因此,从通气口43排出的冷却风C的大部分通过第2换气口42排出到橱柜2的外部。因此,能够使得从通气口43排出的冷却风C遇到橱柜2的前面壁并发生转向、结果未排到橱柜2的外部而留在橱柜2内部的量成为最小限度。
如上所述,在实施方式17的结构中,以在与主壳体22的通气口43相对的位置处配置有橱柜2的第2换气口42的方式,将感应加热烹调器设置于橱柜2。因此,作为从感应加热烹调器排出的冷却风C的整体,成为能够使从吸气口20重新吸入的冷却风C达到最小限度的结构,能够实现冷却性能的提高。
另外,在实施方式17中,以通气口43始终敞开的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这样的结构:可从主壳体22的外侧安装能够完全遮蔽通气口43的遮蔽板。
通过这样地构成,在将感应加热烹调器设置于橱柜2时,在橱柜2的近前侧设有第2换气口42的情况下,可以不安装遮蔽板而使通气口43敞开。通过这样地构成,能够如实施方式17的感应加热烹调器那样经由第2换气口42将冷却风C的一部分排出到橱柜2的外部,成为能够减少吸气口20的重新吸入的吸气-排气结构。
此外,在不在橱柜2的近前侧设置换气口,而是仅在橱柜2的背面侧设有第1换气口41的情况下,可安装遮蔽板来遮蔽通气口43。由此,对于通过背面侧的第1换气口41进行橱柜2的内部和外部的换气这样的结构的橱柜2,通过使用遮蔽板封闭通气口43,使得所有冷却风C都从设置在主壳体22的左侧面壁22b上的排气口21排出。其结果,该感应加热烹调器成为很难从吸气口20a、20b重新吸入从排气口21排出的冷却风C的吸气-排气结构。
如上所述,通过成为可安装遮蔽板的结构,能够设置于具有各种换气结构的橱柜2,因此成为通用性更高的感应加热烹调器。此外,也可以构成为将遮蔽板固定于主壳体22中的多个不同位置,能够调节通气口43的开口面积和开口位置。通过这样地构成,对于橱柜2的设置的通用性进一步提高。
(实施方式18)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8的感应加热烹调器进行说明。图2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8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内部结构的水平剖面图。另外,实施方式18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如前述的图8所示的实施方式6那样,是具有4个加热区域12a、12b、12c、12d的结构。在以下的实施方式18的说明中,对具有与实施方式1和实施方式6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的结构要素相同的功能、结构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标号,省略其详细说明并沿用实施方式1和实施方式6的说明。
在实施方式18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在顶板4上形成有4个加热区域12a、12b、12c、12d(参照图8),并与各个加热区域12a、12b、12c、12d对应地,在各加热区域12a、12b、12c、12d的正下方分别设置有线圈单元8a、8b、8c、8d。
在图21所示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内部结构中,控制电路15a、15b被大体分为左侧区域和右侧区域。用左侧区域的控制电路15a对与左侧的两个加热区域12a、12b对应的前后两组线圈单元8a、8b进行控制,用右侧区域的控制电路15b对与右侧的两个加热区域12c、12d对应的前后两组线圈单元8c、8d进行控制。
吸气口20形成于主壳体22的底面板22c的背面侧的大致中央。在与吸气口20相对的位置处设有送风装置17的吸入口。左右的控制电路15a、15b和送风装置17被配设在一个子壳体19的内部。
以将冷却风C从送风装置17引导至左右的控制电路15a、15b中的各个发热部件16的方式,设置了管道18。为了进一步提高冷却性能,控制电路15a、15b中的发热部件16中发热量特别大的开关元件(IGBT)27接合着散热器28,并且为了更进一步提高冷却性能,将开关元件(IGBT)27配置于中央侧。如图21所示,在左右的控制电路15a、15b各自之中,接合着散热器28的开关元件27均配设于中央侧,且配置在离送风装置17的送风口24比较近的位置。在实施方式18的结构中,左右的控制电路15a、15b关于该感应加热烹调器中的中心轴为前后方向的中心线X对称地配置。
因此,控制电路15a、15b中的开关元件(IGBT)27和谐振电容器29等发热部件16的配置关于所述中心线X大致对称。
另外,在实施方式18的结构中,送风装置17的送风口24的中心被配置在中心线X上,与送风装置27的送风口24相连续的管道18被设置于关于中心线X对称的位置。此外,在管道18的内侧,两个分支板30关于中心线X大致对称地配置,管道18和分支板30被设置成,使得来自送风装置17的冷却风C高效地接触左右的控制电路15a、15b中的接合着散热器28的开关元件27。
如图21所示,在实施方式18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构成为:来自设置于背面侧的大致中央的送风装置17的冷却风C被管道18进行引导,对发热部件16等进行冷却并流入到第1排气流道32。到达第1排气流道32的冷却风C左右分离地流动并从左右的排气口21a、21b排出。左侧的排气口21a形成于主壳体22的左侧面壁22b的近前侧,右侧的排气口21b形成于主壳体22的右侧面壁22e的近前侧。
此外,在冷却风C从子壳体19内部流入到第1排气流道32时冷却风C的流动大致转向90度的区域中,设置有多个流道引导板31e、31f。流道引导板31e、31f被配设成相对于从感应加热烹调器的背面侧朝向近前侧的流动方向大致倾斜了45度,构成为使得来自子壳体19的冷却风C顺畅地大致转向90度而流入到第1排气流道32。此外,多个流道引导板31e、31f被配置在子壳体19的前面壁19a的开口部分处,左侧区域的流道引导板31e与右侧区域的流道引导板31f朝不同的方向倾斜。左侧区域的流道引导板31e倾斜成:使得对子壳体19中的左侧的控制电路15a进行冷却后的冷却风C流入到处于左侧的排气口21a。此外,右侧区域的流道引导板31f倾斜成:使得对子壳体19中的右侧的控制电路15b进行冷却后的冷却风C流入到处于右侧的排气口21b。
并且,在第1排气流道32中,在由主壳体22的前面壁22a和左侧面壁22b构成的左侧近前的拐角部分处设置有流道引导板31g。该流道引导板31g倾斜地配设成:使得冷却风C不流入到主壳体22的前面壁22a和左侧面壁22b的拐角部分,而是使第1排气流道32的冷却风C从左侧的排气口21a顺畅地排出。同样,在第1排气流道32中,在由主壳体22的前面壁22a和右侧面壁22e构成的右侧近前的拐角部分处设置有流道引导板31h。该流道引导板31h倾斜地配设成:使得冷却风C不流入到主壳体22的前面壁22a和右侧面壁22e的拐角部分,而是使第1排气流道32的冷却风C从右侧的排气口21b顺畅地排出。
另外,在实施方式18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主壳体22的前面壁22a被设置在从设于背面侧的送风装置17送到控制电路15a、15b的冷却风C的风向方向上。此外,由前面壁22a构成了第1排气流道32。吸气口20设置于主壳体22的底面板22c的背面侧的大致中央,排气口21a、21b设置于主壳体22的左侧面壁22b和右侧面壁22e。在实施方式18的结构中,主壳体22的前面壁22a相当于第1侧面壁。
接着,对如上构成的实施方式18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实施方式18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来自设置于背面侧的大致中央的送风装置17的冷却风C被管道18进行引导,对左右的控制电路15a、15b的各个发热部件16进行冷却,并通过子壳体19的前面壁19a的开口流入第1排气流道32。
在子壳体19的前面壁19a的开口处,设置有相对于子壳体19中的冷却风C的流动方向倾斜的多个流道引导板31e、31f。在子壳体19的前面壁19a的开口处,相对于大致中央配置于左侧区域的左侧流道引导板31e被配置成相对于子壳体19中的从背面侧朝向近前侧的流动方向朝左大致倾斜了45度,使得来自子壳体19的冷却风C在第1排气流道32中朝左方向流动。
另一方面,在前面壁19a的开口处的相对于大致中央配置于右侧区域的右侧流道引导板31f被配置成相对于子壳体19中的从背面侧朝向近前侧的流动方向朝右大致倾斜了45度,使得来自子壳体19的冷却风C在第1排气流道32中朝右方向流动。另外,左侧的流道引导板31e与右侧的流道引导板31f的分支位置处于该感应加热烹调器的中心轴为前后方向的中心线X的大致延长线上。
如上所述,在子壳体19的前面壁19a的开口处设置有多个流道引导板31e、31f,因此,从子壳体19的前面壁19a的开口排出的冷却风C顺畅地左右分离而流入第1排气流道32。
此外,在实施方式18的结构中,由于在第1排气流道32的两端部分处设置有倾斜的流道引导板31e、31g,因此,使得在第1排气流道32中左右流动的冷却风C分别从左右的排气口21a、21b顺畅地排出。
在第1排气流道32中左右分离地流动的冷却风C以朝向左方向或右方向的流动矢量为主流。因此,即使遇到与排气口21a、21b相对的橱柜2的内壁面,冷却风C只是进一步转向90度就成为朝向背面侧方向(后方)的流动,在保持了一定程度流速的状态下进行流动。其结果,实施方式18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具有很难从处于主壳体22的中央部分处的吸气口20重新吸入从排气口21a、21b排出的冷却风C的结构,从而冷却性能提高。
在实施方式18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从排气口21a、21b排出的冷却风C到达形成于橱柜2的背面侧的换气口23,因此成为很难从吸气口20重新吸入从排气口21a、21b排出的高温空气的结构。
此外,在实施方式18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是在一个子壳体19的内部左右配设了分别具有发热部件16的两个控制电路15a、15b的结构。在该结构中,使发热部件16集中于子壳体19的中央侧,使用一个送风装置17从一个吸气口20吸入的冷却风C对发热部件16进行冷却。因此,在实施方式18的结构中,与将两个控制电路分别配设在两个子壳体中,并在各个子壳体中设置了吸气口和与该吸气口对应的送风装置17的结构相比,设置在左侧面壁22b和右侧面壁22e上的各个排气口21a、21b与吸气口20之间的距离变长,成为更难从吸气口20重新吸入从排气口21a、21b排出的空气的结构。
此外,在实施方式18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结构中,能够将送风装置17集合成一个,因此能够实现空间的节省。此外,由于能够将送风装置17集合成一个,因此能够将吸气口20设计得较大,从而可采用大口径的送风装置17。其结果,在实施方式18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能够实现冷却风量的增大,实现冷却性能的提高。
另外,在实施方式18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以在左侧区域设置两个、右侧区域设置两个、合计四个加热区域12a、12b、12c、12d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加热区域的数量不限于实施方式18中的数量,例如也可以是加热区域为三个的结构。此时,可以配置成:将左右任意一方的区域设为一个加热区域,整体设为三个加热区域,也可以在顶板4的近前侧的区域中设置两个加热区域、在背面侧的区域的大致中央设置一个加热区域,且关于该感应加热烹调器的中心轴方向为前后方向的中心线X大致对称。
此外,在本发明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也可以进一步追加控制电路等,成为设置了五个以上的加热区域的结构。
(实施方式19)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9的感应加热烹调器进行说明。图2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9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外观结构的立体图。图23是示出实施方式19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内部结构的水平剖面图。另外,在实施方式19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如图22所示,是以横向排成一列的方式配置了两个加热区域12a、12b的结构。在以下的实施方式19的说明中,对具有与实施方式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的结构要素相同的功能、结构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标号,省略其详细说明并沿用实施方式1的说明。
在图22中,在顶板4上以左右排列的方式设置有两个加热区域12a(左侧)、12b(右侧),并与各个加热区域12a、12b对应地设置有两个线圈单元8a(左侧)、8b(右侧)。
在实施方式19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如图23所示,排气口21形成于主壳体22的背面壁22d的左端部。即,排气口21被设置在第1排气流道32的流道方向(图23中的背面侧方向)上,并与第1排气流道32连通。
通向子壳体19的吸气口20和主壳体22的排气口21朝向橱柜2的内部开口。吸气口20形成于主壳体22的底面板22c的右侧区域,排气口21形成于主壳体22的背面壁22d的左侧端部。
如上所述,在实施方式19中,将控制电路15设置在吸气口20的左侧,来自送风装置17的冷却风C从右向左流动而对控制电路15进行冷却。在子壳体19与主壳体22的左侧面壁22b之间设有间隙,该间隙成为第1排气流道32。是这样的结构:来自感应加热块33的冷却风C流入该第1排气流道32,流过第1排气流道32而从排气口21排出。
在组装有该感应加热烹调器的橱柜2中,在背面侧设置有将橱柜2的内部和外部连通来进行换气的换气口23。
另外,在实施方式19中,主壳体22的左侧面壁22b被配置在从送风装置17送到控制电路15的冷却风C的风向方向上。此外,由左侧面壁22b构成了第1排气流道32。吸气口20形成于主壳体22的底面板22c的右侧区域,排气口21形成于主壳体22的背面壁22d。在实施方式19的结构中,主壳体22的左侧面壁22b相当于第1侧面壁。
接着,对如上构成的实施方式19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感应加热块33中,为了对控制电路15进行冷却,送风装置17从吸气口20吸入的冷却风C从送风装置17向左方向吹出。从送风装置17向左方向吹出的冷却风C由管道18进行引导,对控制电路15的各个发热部件16进行冷却。对各个发热部件16进行冷却后的冷却风C直接朝左方向流动,从子壳体19到达第1排气流道32。
在第1排气流道32中,来自子壳体19的冷却风C与主壳体22的左侧面壁22b相遇,从而冷却风C的流动大致转向90度。由于第1排气流道32的近前侧的端部被封闭,因此,冷却风C在第1排气流道32中朝背面侧方向流动,并从形成在主壳体22的背面壁22d上的排气口21排出。
由于从排气口21排出的冷却风C在第1排气流道32中朝向背面侧方向流动,因此成为朝向背面侧的方向的流动矢量为主流的流动。因此,从排气口21排出时增大至一定程度的流速,成为流动方向被明确地确定为橱柜2的背面侧方向(后方)的排气。该排气的方向是远离于吸气口20的方向,因此很难从吸气口20重新吸入从排气口21排出的冷却风C,从而该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冷却性能提高。
在实施方式19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是左右配置加热区域12a、12b的结构,因此,能够在主壳体22中的右侧区域和左侧区域中大幅分离地形成吸气口20和排气口21。其结果,实施方式19的感应加热烹调器成为更难从吸气口20重新吸入从排气口21排出的高温空气的结构。
另外,在实施方式19中,以在右侧区域中形成吸气口20,在左侧区域中形成排气口21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这种结构,也可以是左右相反的结构。
此外,以将橱柜2的换气口23设置于背面侧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将感应加热烹调器的排气口21形成在主壳体22的前面壁22a上,以便能够应对换气口处于橱柜2的近前侧的情况。
并且,也可以构成为:在主壳体22的背面壁22d和前面壁22a上分别形成排气口21,并从主壳体22的外面安装能够遮蔽任意一个排气口21的遮蔽板。
通过这样地构成,在将感应加热烹调器设置于橱柜2时,在该橱柜2的背面侧设有换气口23的情况下,对形成于主壳体22的前面壁22a的排气口21进行遮蔽。反之,在该橱柜2的近前侧设有换气口23的情况下,对形成于主壳体22的背面壁22d的排气口21进行遮蔽。在橱柜2的近前侧和背面侧双方都设有换气口23的情况下,使双方的排气口21都敞开。由此,对于排气口21形成于主壳体22的背面壁22d和前面壁22a的结构,能够设置于具有各种换气结构的橱柜2,成为通用性更高的感应加热烹调器。
此外,也可以构成为将遮蔽板固定到多个不同的位置,以便能够调节排气口21的开口面积和开口位置。通过这样地构成为能够调节排气口21的开口面积和开口位置,能够调节从各个排气口21排出的冷却风C的流量。因此,在橱柜2的近前侧和背面侧双方都设有换气口23、且其开口面积不同的情况等中,也能够进行与各个换气口23相应的排气。并且,这种结构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对于所能设置的橱柜2的通用性进一步提高。
另外,在图23所示的实施方式19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结构中,以仅在橱柜2的背面侧设置了进行橱柜2的内部和外部的换气的换气口23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如前所述,不限于这种结构。例如,也可以是在橱柜2的背面侧和近前侧设有换气口23的结构。在这种结构的情况下,从橱柜2的近前侧的换气口23取入的外气被吸气口20吸入,对控制电路15进行冷却后,从背面侧的排气口21排出。此时排出的冷却风C从橱柜2的背面侧的换气口23排出。在橱柜2的内部,能够成为上述那样的空气流动,能够将吸气温度的上升抑制到最小限度。
(实施方式20)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0的感应加热烹调器进行说明。图2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0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外观结构的立体图。图25是示出实施方式20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的送风装置和管道等的水平剖面图。在以下的实施方式20的说明中,对具有与实施方式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的结构要素相同的功能、结构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标号,省略其详细说明并沿用实施方式1的说明。
如图24所示,在实施方式20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在顶板4上设置有三个加热区域12a(近前左侧)、12b(近前右侧)、12c(背面侧中央)。顶板4中的近前侧的两个加热区域12a、12b左右排列地设置。此外,与前述各实施方式同样,与各个加热区域12a、12b、12c对应地设置有三个线圈单元8(参照图2)
此外,与形成在顶板4上的加热区域12a、12b、12c对应地,在顶板4的下部分别设置有对作为被加热物的烹调容器3进行感应加热的加热线圈5a、5b、5c(在图25中用圆形的虚线表示)。在加热线圈5a、5b、5c的下方,设置有对各个加热线圈5a、5b、5c的输出进行控制的控制电路15。
在实施方式20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设置了西洛克风扇作为用于对加热线圈5a、5b、5c和控制电路15等进行冷却的送风装置17。以旋转轴沿着铅直方向的方式将送风装置17配设于主壳体22的右侧区域的背面侧。送风装置17的风扇的旋转方向如图25中箭头A所示,从铅直上方向观察时,是顺时针方向。
在实施方式20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吸气口20和排气口21分别设置于该感应加热烹调器的作为上表面的顶板4的背面侧。如图24所示,吸气口20处于上表面中的右侧,排气口21处于左侧。在实施方式20中,成为在吸气口20的正下方配置有送风装置17的吸入口而顺畅地从外部取入空气的结构。另外,在实施方式20中,以将吸气口20和排气口21设置于感应加热烹调器的上表面的例子进行说明,但是也可以如其他实施方式那样形成于主壳体22的侧面壁或底面板。
在实施方式20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为了对配置于主壳体22的内部空间中的上侧区域的加热线圈5a、5b、5c、以及配置于主壳体22的内部空间中的下侧区域的控制电路15双方进行冷却,以上下分离的方式对来自送风装置17的冷却风C进行引导。
利用前述的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管道18(例如参照图3)和排气流道结构来对配置于主壳体22的下侧区域的控制电路15中的发热部件16等进行冷却。即,利用管道18使来自送风装置17的冷却风C流到控制电路15而对发热部件16进行冷却。之后,冷却风C通过形成于主壳体22的侧面壁、例如左侧面壁22b的排气流道而从排气口21排出。
另一方面,设置了管道180a、180b、180c,以便对配置于主壳体22的上侧区域的三个加热线圈5a、5b、5c等进行冷却。即,如图25所示,设置了从送风装置17的送风口24延伸到各加热线圈5a、5b、5c的大致中心位置处的管道180a、180b、180c,使得来自送风装置17的冷却风C朝向各个加热线圈5a、5b、5c。
接着,对如上构成的实施方式20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的动作进行说明。
从送风装置17吹出的冷却风C由管道18、180a、180b、180c引导至控制电路15和加热线圈5a、5b、5c等,对控制电路15和加热线圈5a、5b、5c进行冷却后,由排气口21排出到该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外部。
在实施方式20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构成为:从铅直上方向观察,从吸气口20吸入的冷却风C对控制电路15和加热线圈5a、5b、5c等进行冷却后而到达排气口21的流道沿着顺时针方向大致转向180度。因此,存在以下担心:在该流道中产生压力损失,送风装置17的转速下降,冷却风C的流量减少,从而冷却性能降低。
但是,在实施方式20中,使用了西洛克风扇作为送风装置17,在从西洛克风扇吹出的冷却风C的流动中具有西洛克风扇的旋转方向即顺时针方向的流动矢量成分。因此,从吸气口20到达排气口21的沿顺时针方向转向的流道是与从西洛克风扇吹出的冷却风C所具有的流动矢量相同的旋转方向。因此,即使像实施方式20这样成为使流动大幅地大致转向180度的流道结构,也很少在流道中产生流动紊乱,能够减少流道整体的压力损失,抑制冷却风流量的减少。
此外,在实施方式20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由于如上所述地减少了冷却风C中的流动紊乱,因此减少了因流道中的流动紊乱产生的噪音。
另外,在实施方式20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以利用一个送风装置17对加热线圈和控制电路双方进行冷却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这种结构。例如,可以设置加热线圈冷却用的送风装置和控制电路冷却用的送风装置,也可以将左右区域分为主壳体22的左半区和右半区,并在各个区域中设置送风装置。由此,通过使用多个送风装置进行冷却,能够实现冷却风C的流道简化,能够减少流道中的压力损失。
在实施方式20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构成为:通过管道180a、180b、180c将冷却风C从送风装置17的送风口24引导至各加热线圈5a、5b、5c,被引导至各个加热线圈5a、5b、5c的冷却风C沿着其流动而到达排气口21。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种结构,也可以设置流道引导板,以便将对加热线圈5a、5b、5c进行冷却后的冷却风C顺畅地引导至排气口21。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具有如下结构:在该感应加热烹调器被组装于橱柜、或设置于其他装置附近的情况等中,即使与该感应加热烹调器的排气口相对地存在障碍物,也能够减少重新吸入所排出的空气的情况。其结果,是很难吸入所排出的高温空气的结构,因此成为能够减少吸气温度的上升,对感应加热烹调器内的各个部件可靠地进行冷却的结构。在本发明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防止了因冷却风的高温而引起的各个部件的故障,能够提供可靠性高的烹调设备。
此外,在本发明中,是这样的结构:即使将感应加热烹调器设置于在后方位置进行吸排气的换气的橱柜的情况下,也无需使用特别的遮蔽板等部件,即可进行设置。使用本发明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对于使用者而言,也是放心的,使用者能够进行舒适的烹调,而不会感觉到排气造成的不舒适感。
对于本发明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在组装于橱柜或设置于其他装置附近的情况等中,即使与感应加热烹调器的排气口相对地存在障碍物,也能够减少从吸气口重新吸入从排气口排出的空气的情况,抑制了冷却风的温度上升。根据本发明,具有对于感应加热烹调器内的各个部件抑制了因温度引起的可靠性劣化的结构,能够提供可靠性高的感应加热烹调器。此外,在本发明中,能够成为这样的结构:即使将感应加热烹调器设置于在后方位置进行吸排气的换气的各种橱柜的情况下,也无需使用分离板等部件即可进行设置。此外,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使用者能够放心地进行不存在排气引起的不舒适感的舒适烹调的感应加热烹调器。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具有优异的冷却性能,具有让使用者感到舒适的冷却结构,以节省的空间实现了设计性高、故障少的可靠性高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因此,不仅能够应用于组装于橱柜的形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还能够应用于座地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组装于厨桌的内嵌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以及小型的桌面设置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等各种感应加热烹调器,通用性高。
标号说明
1:感应加热烹调器
2:橱柜
3:烹调容器
4:顶板
5:加热线圈
6:线圈座
7:铁氧体
8:线圈单元
10:散热板
12a、12b、12c、12d:加热区域
13:红外线传感器
14:热敏电阻
15:控制电路
16:发热部件
17:送风装置
19:子壳体
20:吸气口
21:排气口
22:主壳体
23:换气口
27:开关元件
28:散热片
29:谐振电容器
36:操作部

Claims (20)

1.一种感应加热烹调器,其具有:
加热线圈,其设置于载置被加热物的顶板的下方,对所述被加热物进行感应加热;
控制电路,其具有发热部件,形成并控制提供给所述加热线圈的高频电流;
送风装置,其从吸气口取入冷却风,向所述控制电路输送所述冷却风,并从排气口排出所述冷却风;以及
主壳体,其与所述顶板一起构成外观,且在该主壳体中配设有所述加热线圈、控制电路和送风装置,
该感应加热烹调器构成为:
所述主壳体具有第1侧面壁,该第1侧面壁被配置成与从所述吸气口送到所述控制电路的冷却风的流动相对,
在所述主壳体的内部,从形成于所述第1侧面壁以外的部分中的所述吸气口吸入的冷却风对所述控制电路进行冷却后,沿着所述第1侧面壁流动,从形成于所述第1侧面壁以外的部分中的所述排气口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该感应加热烹调器构成为:
所述主壳体具有与所述第1侧面壁相连的第2侧面壁,
沿着所述第1侧面壁流过的冷却风沿着所述第2侧面壁流动而从所述排气口排出,使得来自所述排气口的冷却风的排出方向成为与对所述控制电路进行冷却后的冷却风的流动方向相反的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中,
所述主壳体由多个侧面壁和底面板构成,在经由弯曲部分与所述第1侧面壁相连的第2侧面壁上形成有排气口,在所述底面板上形成有吸气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中,
在所述主壳体的内部空间中,收纳有上方开口的子壳体,在所述子壳体的内部配设有所述控制电路和所述送风装置,
在所述内部空间内以如下方式形成有第1排气流道:该第1排气流道形成于所述第1侧面壁与所述子壳体的面对所述第1侧面壁的侧面壁之间,对所述控制电路进行冷却后的冷却风遇到所述侧面壁进而在所述第1排气流道中沿固定方向流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中,
在所述主壳体的内部空间中形成有第2排气流道,该第2排气流道与所述第1排气流道连通,使流过所述第1排气流道的冷却风在与所述第1排气流道垂直的方向上流动而从所述排气口排出。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中,
在所述主壳体的内部空间中,在前面侧配置有操作部(36),
所述第1排气流道配置于所述操作部的下侧。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中,
在所述主壳体的内部空间中,在所述子壳体的上方,配置有保持所述加热线圈的线圈座和载置所述线圈座的散热板,来自所述送风装置的冷却风所通过的用于对所述控制电路进行冷却的流道中的上表面的一部分由所述散热板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中,
在所述子壳体的开口处,设置有具有相对于对所述控制电路进行冷却后的冷却风的流动方向倾斜的面的流道引导板,使得对所述控制电路进行冷却后的冷却风在通过形成于所述子壳体的侧面壁的开口而流入所述第1排气流道时,冷却风沿着所述第1排气流道流动。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该感应加热烹调器构成为:
在所述主壳体的内部空间中,在关于中心轴为前后方向的中心线对称的位置处形成有排气口,对所述控制电路进行冷却后被引导至所述第1排气流道的冷却风的一部分从一个排气口排出,其余的冷却风从另一个排气口排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该感应加热烹调器构成为:
所述主壳体具有经由弯曲部分与所述第1侧面壁相连的第2侧面壁和第3侧面壁,
沿着由所述第1侧面壁构成的第1排气流道流过的冷却风分别沿着由所述第2侧面壁构成的第2排气流道和由所述第3侧面壁构成的第3排气流道流动,从与所述第2排气流道连通的第1排气口和与所述第3排气流道连通的第2排气口排出。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装置,该感应加热烹调装置构成为:
所述第1侧面壁具有通气口,对所述控制电路进行冷却后的冷却风的一部分由所述通气口排出。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该感应加热烹调器构成为:
在所述顶板的下方设置有多个具有所述加热线圈、所述控制电路和所述送风装置的感应加热块,
各个所述感应加热块以如下方式并列设置在所述主壳体的内部:在各个所述感应加热块中,对各个所述控制电路进行冷却的冷却风的流动方向相同,对各个所述控制电路进行冷却后的冷却风与所述第1侧面壁相遇,
遇到所述第1侧面壁的冷却风沿着所述第1侧面壁流动,从所述排气口排出。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该感应加热烹调器构成为:
所述主壳体具有与所述第1侧面壁相连的第2侧面壁,流过所述第1侧面壁的冷却风沿着所述第2侧面壁在固定方向上流动,使得来自所述排气口的冷却风以排出方向成为与各个感应加热块中对所述控制电路进行冷却后的冷却风的流动方向相反的方向的方式流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该感应加热烹调器构成为:
在所述主壳体的内部空间中,在上方开口的多个子壳体中分别收纳有所述感应加热块,
沿着所述第1侧面壁流动的冷却风的流动方向与并列设置的多个所述子壳体的并列设置方向平行,
沿着所述第2侧面壁流动的冷却风的流动方向与并列设置的多个所述子壳体的并列设置方向垂直。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该感应加热烹调器构成为:
沿着所述第1侧面壁流动的冷却风流过并列设置的多个所述感应加热块之间的空间中形成的排气流道,从所述排气口排出。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该感应加热烹调器构成为:
沿着所述第1侧面壁流动的冷却风流过并列设置的多个所述感应加热块的两侧的所述感应加热块与所述主壳体之间的两个空间中形成的排气流道,从两个排气口排出。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中,
在所述主壳体的内部空间中,在关于中心轴为前后方向的中心线对称的位置处形成有排气口,各个所述子壳体中的所述感应加热块的内部结构关于所述中心线对称地配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该感应加热烹调器构成为:
在所述主壳体中,从各个所述感应加热块排出的冷却风所流过的排气流道被隔板分断,从各个所述感应加热块排出的冷却风流过各个独立的排气流道,从各个排气口排出。
19.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该感应加热烹调器构成为:
沿着所述第1侧面壁流动的冷却风的流动方向是从所述主壳体的前面侧朝向背面侧的方向。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该感应加热烹调器构成为:
在来自所述送风装置的冷却风的流动方向上配置有发热部件,并且对所述发热部件进行冷却后的冷却风的排气流道是与来自所述送风装置的冷却风的流动方向相同的方向。
CN201180003651.0A 2010-03-17 2011-03-14 感应加热烹调器 Active CN10248490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60635 2010-03-17
JP2010-060635 2010-03-17
JP2010-135779 2010-06-15
JP2010135779 2010-06-15
JP2010136958 2010-06-16
JP2010136955 2010-06-16
JP2010-136958 2010-06-16
JP2010-136955 2010-06-16
PCT/JP2011/001478 WO2011114693A1 (ja) 2010-03-17 2011-03-14 誘導加熱調理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84904A true CN102484904A (zh) 2012-05-30
CN102484904B CN102484904B (zh) 2016-10-26

Family

ID=446488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03651.0A Active CN102484904B (zh) 2010-03-17 2011-03-14 感应加热烹调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241374B2 (zh)
EP (1) EP2549831B1 (zh)
JP (1) JP5845473B2 (zh)
CN (1) CN102484904B (zh)
WO (1) WO2011114693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21499A (zh) * 2012-08-01 2012-12-12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电磁灶机芯散热结构及电磁灶
CN110024482A (zh) * 2016-12-12 2019-07-16 伊莱克斯家用电器股份公司 具有冷却系统的感应烹饪灶具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54351B2 (en) 2010-11-30 2014-06-17 Bose Corporation Induction cooking
EP2877785B1 (en) * 2012-07-27 2016-09-07 Arçelik Anonim Sirketi A cooking device comprising a cooling fan
DE102012217059A1 (de) * 2012-09-21 2014-03-27 E.G.O. Elektro-Gerätebau GmbH Gehäuseteil für ein Kochfeld und Kochfeld
JP6253539B2 (ja) * 2014-07-22 2017-12-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誘導加熱調理器
AU2015305776B2 (en) * 2014-08-18 2018-04-12 Garland Commercial Industries Llc Graphite composite cooking plate
EP3030042B1 (en) * 2014-12-03 2017-08-23 Electrolux Appliances Aktiebolag Induction hob
EP3089549B1 (en) * 2015-04-28 2021-01-06 Whirlpool Corporation Cooling system for an induction hob
JP6670567B2 (ja) * 2015-08-19 2020-03-25 日立グローバルライフ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誘導加熱調理器
EP3396255B1 (en) * 2017-04-26 2023-06-07 Electrolux Appliances Aktiebolag Induction cooking hob with integrated down-draft hood
US10993292B2 (en) * 2017-10-23 2021-04-27 Whirlpool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uning an induction circuit
ES2750879A1 (es) * 2018-09-27 2020-03-27 Bsh Electrodomesticos Espana Sa Campo de Coccion
JP7274848B2 (ja) * 2018-10-16 2023-05-1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加熱調理器
KR102659979B1 (ko) * 2018-11-08 2024-04-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각 구조가 개선된 유도 가열 장치
EP4018782A4 (en) * 2019-11-29 2022-10-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NDUCTION COOKER
KR20210115332A (ko) * 2020-03-12 2021-09-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전기 레인지 및 이에 포함되는 에어 가이드
KR20210129921A (ko) * 2020-04-21 2021-10-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오븐레인지
CN112075852B (zh) * 2020-08-28 2021-12-10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烹饪装置的排气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烤箱
TR202013716A2 (tr) * 2020-08-31 2022-03-21 Arçeli̇k Anoni̇m Şi̇rketi̇ Soğutma performansi i̇yi̇leşti̇ri̇lmi̇ş bi̇r endüksi̇yonlu ocak
US11871499B2 (en) 2020-11-05 2024-01-09 Whirlpool Corporation Induction cooking apparatus with heatsink and method of assembly
CN114413298B (zh) * 2021-12-15 2023-04-14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吸油烟机及其控制方法
DE102022128987A1 (de) 2022-11-02 2024-05-02 Miele & Cie. Kg Induktionskochfeld
DE102022128975A1 (de) 2022-11-02 2024-05-02 Miele & Cie. Kg Induktionskochfeld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18290U (ja) * 1983-01-31 1984-08-09 株式会社東芝 電磁調理器組込装置
JPS59165691U (ja) * 1983-04-20 1984-11-06 株式会社日立ホームテック 電磁調理器
JPS61149299U (zh) * 1985-03-06 1986-09-13
US4665893A (en) * 1984-10-29 1987-05-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Kitchen unit cooking stove having internal cooling system
JPS62200283U (zh) * 1986-06-10 1987-12-19
JPS642289A (en) * 1987-06-25 1989-01-0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Heating cooker
US4899028A (en) * 1986-12-11 1990-02-0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Suction and exhaust system of a heat cooking apparatus
JP2001345168A (ja) * 2000-05-31 2001-12-14 Toshiba Corp 組み込み式加熱調理器
DE19935835C2 (de) * 1999-07-29 2003-04-30 Bsh Bosch Siemens Hausgeraete Induktionskochfeld mit Kühlgebläse
CN1737430A (zh) * 2004-08-16 2006-02-22 Lg电子株式会社 感应加热炉具
JP2009011400A (ja) * 2007-06-30 2009-01-22 Cleanup Corp システムキッチン
CN101617561A (zh) * 2007-02-24 2009-12-30 Lg电子株式会社 感应加热器
CN101637063A (zh) * 2006-12-25 2010-01-2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感应加热烹调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18716A (en) 1984-10-26 1985-05-21 Dow Corning Corporation Foamable organosiloxane compositions
FR2635852B1 (fr) * 1988-08-29 1994-09-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eil electronique de cuisson du type modulaire
JP3006175B2 (ja) 1991-07-08 2000-02-07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組み込み式加熱調理器
JP2564630Y2 (ja) * 1991-08-26 1998-03-09 株式会社アイク 電磁調理テーブル
JP4781281B2 (ja) * 2007-01-12 2011-09-2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加熱調理器
TWI367719B (en) * 2009-03-02 2012-07-01 Delta Electronics Inc Electric device and circling dissipating system using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18290U (ja) * 1983-01-31 1984-08-09 株式会社東芝 電磁調理器組込装置
JPS59165691U (ja) * 1983-04-20 1984-11-06 株式会社日立ホームテック 電磁調理器
US4665893A (en) * 1984-10-29 1987-05-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Kitchen unit cooking stove having internal cooling system
JPS61149299U (zh) * 1985-03-06 1986-09-13
JPS62200283U (zh) * 1986-06-10 1987-12-19
US4899028A (en) * 1986-12-11 1990-02-0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Suction and exhaust system of a heat cooking apparatus
JPS642289A (en) * 1987-06-25 1989-01-0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Heating cooker
DE19935835C2 (de) * 1999-07-29 2003-04-30 Bsh Bosch Siemens Hausgeraete Induktionskochfeld mit Kühlgebläse
JP2001345168A (ja) * 2000-05-31 2001-12-14 Toshiba Corp 組み込み式加熱調理器
CN1737430A (zh) * 2004-08-16 2006-02-22 Lg电子株式会社 感应加热炉具
CN101637063A (zh) * 2006-12-25 2010-01-2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感应加热烹调器
CN101617561A (zh) * 2007-02-24 2009-12-30 Lg电子株式会社 感应加热器
JP2009011400A (ja) * 2007-06-30 2009-01-22 Cleanup Corp システムキッチン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21499A (zh) * 2012-08-01 2012-12-12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电磁灶机芯散热结构及电磁灶
CN110024482A (zh) * 2016-12-12 2019-07-16 伊莱克斯家用电器股份公司 具有冷却系统的感应烹饪灶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84904B (zh) 2016-10-26
US9241374B2 (en) 2016-01-19
JP5845473B2 (ja) 2016-01-20
EP2549831B1 (en) 2016-05-11
EP2549831A1 (en) 2013-01-23
US20120152933A1 (en) 2012-06-21
WO2011114693A1 (ja) 2011-09-22
JPWO2011114693A1 (ja) 2013-06-27
EP2549831A4 (en) 2014-1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84904A (zh) 感应加热烹调器
JP4781281B2 (ja) 加熱調理器
EP3297401B1 (en) Induction cooking device
JP5036731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WO1983003735A1 (fr) Unite de cuisson
JP2006202624A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WO2008026443A1 (fr) Plaque à induction
JP2008198367A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WO2014112386A1 (ja) 加熱調理器
JP2009059564A (ja) 加熱調理器
JP2007234623A (ja) 電磁調理器
JP3917914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2007294474A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2006302915A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4171685B2 (ja) 電磁調理器
JP2020064735A (ja) 加熱調理器
JP5424946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5641966B2 (ja) 加熱調理器
JP5897183B2 (ja) 加熱調理器
JP5071489B2 (ja) 電磁調理器
JP2016106366A (ja) 加熱調理器
JP2011096441A (ja) 加熱調理器
JP5897194B2 (ja) 加熱調理器
JP5583063B2 (ja) 加熱調理器
JP2003086338A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909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909

Address after: Osaka Japan

Applicant after: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Applicant befor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