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81871A - 车辆用座椅的收纳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座椅的收纳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481871A CN102481871A CN2010800395932A CN201080039593A CN102481871A CN 102481871 A CN102481871 A CN 102481871A CN 2010800395932 A CN2010800395932 A CN 2010800395932A CN 201080039593 A CN201080039593 A CN 201080039593A CN 102481871 A CN102481871 A CN 10248187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at
- seat cushion
- vehicle
- cover
- cap assemb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7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10000003128 hea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274 adsor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9 elastic de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30—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 B60N2/3002—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back-rest movements
- B60N2/3004—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back-rest movements by rotation only
- B60N2/3009—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back-rest movements by rotation only about transversal axis
- B60N2/3011—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back-rest movements by rotation only about transversal axis the back-rest being hinged on the cushion, e.g. "portefeuille movemen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30—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 B60N2/3038—Cushion movements
- B60N2/304—Cushion movements by rotation only
- B60N2/3045—Cushion movements by rotation only about transversal axis
- B60N2/305—Cushion movements by rotation only about transversal axis the cushion being hinged on the vehicle fram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30—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 B60N2/3072—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on a lower level of a multi-level vehicle floor
- B60N2/3077—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on a lower level of a multi-level vehicle floor stowed in the luggage compartment
- B60N2/3079—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on a lower level of a multi-level vehicle floor stowed in the luggage compartment in a reces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03/00—Joints and connections
- Y10T403/59—Manually releaseable latch typ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车辆用座椅的收纳装置具有:座椅,所述座椅由座垫和能够倾转地支承在该座垫上的座椅靠背组成;收纳凹部,所述收纳凹部形成在所述座椅的后方的底板上;和支承部,所述支承部能够移动地支承所述座椅,而使折叠形态的所述座椅收纳在所述收纳凹部中,其中所述折叠形态是将所述座椅靠背重叠在所述座垫上的形态,在使所述座椅为落座姿势时的所述座垫的车宽方向的两端部载置于从车身的侧壁向车宽方向内侧鼓出的车轮罩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座椅的收纳装置。
本申请基于2009年9月9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09-208154号和2009年9月9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09-208155号主张优先权,并在此引用这些内容。
背景技术
在车辆用座椅中存在在座椅后方的底板面板上形成凹部,并在该凹部中收纳座椅的构造。以往,该收纳型的座椅配置在后轮罩的内侧(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而且,在收纳该座椅时,将座垫的背面朝向上方而将座椅收纳在凹部中。在这种座椅中,在使座椅成为落座姿势时,通过使设在座垫的背面的锁定部与固定在车身上的闩眼(striker)卡合,而将座垫固定在车身上。在将座椅收纳在所述凹部中时,将所述锁定部与所述闩眼的卡合解除,而使座垫的背面为朝向上方的姿势。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20763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12033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3-212017号公报
所述以往的收纳型的座椅在车宽度大的车辆中,左右后轮罩之间的尺寸足够,因此即使在后轮罩的内侧配置座椅也能够得到较大的座垫的车宽方向的尺寸(以下称为座椅宽度)。由此,能够确保例如三人落座用的座椅宽度。
然而,在车宽度小的车辆的情况下,因为后轮罩之间的尺寸较小,所以若将所述座椅配置在后轮罩的内侧,则座椅宽度受到限制。由此,存在无法确保三人落座用的座椅宽度的问题。
发明内容
由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即使在车宽度小的车辆中,也能够收纳座椅宽度大的座椅的车辆用座椅的收纳装置。
在本发明的车辆用座椅的收纳装置中,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采用以下的方法。
(1)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收纳装置,其具有:座椅,所述座椅由座垫和能够倾转地支承在该座垫上的座椅靠背组成;收纳凹部,所述收纳凹部形成在所述座椅的后方的底板上;和支承部,所述支承部能够移动地支承所述座椅,而使折叠形态的所述座椅收纳在所述收纳凹部中,其中所述折叠形态是将所述座椅靠背重叠在所述座垫上的形态,在使所述座椅为落座姿势时的所述座垫的车宽方向的两端部载置于从车身的侧壁向车宽方向内侧鼓出的车轮罩上。
(2)在上述(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的收纳装置中,还可以具有:闩眼,所述闩眼设在所述车轮罩上;和锁定部件,所述锁定部件在所述座垫的车宽方向的两端部的背面侧,能够与所述闩眼卡合或脱离。
(3)在上述(2)所述的车辆用座椅的收纳装置中,所述锁定部件可以设在形成于所述座垫的背面侧的凹部内。
(4)在上述(2)所述的车辆用座椅的收纳装置中,还可以具有罩部件,所述罩部件在使所述座垫为收纳姿势时对所述锁定部件的上方进行覆盖。
(5)在上述(4)所述的车辆用座椅的收纳装置中,所述罩部件还可以以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转动的方式支承在所述座垫的背面上,所述第一位置为使所述锁定部件露出而沿着所述座垫的背面配置的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为将所述锁定部件覆盖的位置。
(6)在上述(5)所述的车辆用座椅的收纳装置中,在所述座垫的背面与所述罩部件之间还可以设有将所述罩部件保持在所述第一位置上的保持部件。
(7)在上述(5)所述的车辆用座椅的收纳装置中,在所述罩部件与所述车身之间还可以设有结合部件,所述结合部件在所述罩部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将所述罩部件与所述车身结合。
(8)在上述(7)所述的车辆用座椅的收纳装置中,所述结合部件还可以使所述罩部件和所述车身以能够在上下方向相对地浮动的方式进行结合。
(9)在上述(4)到(8)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座椅的收纳装置中,还可以使所述锁定部件设在所述座垫的背面所设置的凹部内,所述罩部件对在使所述座垫为收纳姿势时的所述锁定部件及所述凹部的上方进行覆盖。
发明的效果
根据上述(1)记载的车辆用座椅的收纳装置,在使座椅为落座姿势时的座垫的车宽方向的两端部载置在车轮罩上,因此与将座垫配置在左右的车轮罩之间的情况相比,能够增加座垫的座椅宽度。换言之,即使在车宽度小的车辆中,也能够搭载座椅宽度大的收纳型的座椅。另外,因为在落座姿势的座垫与底板之间形成有规定高度的空间,所以提高了使用便利性。
在上述(2)的情况下,能够将座垫固定到车轮罩上,从而能够将座垫稳定地保持在落座姿势。另外,由于使闩眼配置在车轮罩上,所以与使闩眼配置在底板上的情况相比,在收纳了座椅的空间中装载货物时,该闩眼不会成为障碍,且能够降低货物干涉闩眼的机率。
在上述(3)的情况下,在形成于座垫的背面侧的凹部内配置有锁定部件,由此,与没有设置凹部而将锁定部件配置在座垫的背面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座垫的落座面,从而能够将落座面设在使用方便性高的合适的高度。
在上述(4)的情况下,因为能够在使座椅为收纳姿势时,将锁定部件用罩部件覆盖,所以能够防止异物进入到锁定部件中。
在上述(5)的情况下,因为罩部件与座垫为不分离的一体,所以罩部件不会丢失。另外,在使座椅为落座姿势时罩部件不会碍事。
在上述(6)的情况下,在使座椅为落座姿势时,通过保持部件能够将罩部件稳定地保持在第一位置。
在上述(7)的情况下,通过结合部件,能够将罩部件稳定地保持在对锁定部件进行覆盖的状态(第二位置)。
在上述(8)的情况下,即使罩部件和车身相对地上下振动,也能够使罩部件与车身的结合难以脱离,并能够抑制碰撞声音的发生。
在上述(9)的情况下,因为能够在使座椅为收纳姿势时,将锁定部件及座垫背面的凹部通过罩覆盖,所以不仅能够防止异物进入锁定部件,还能够防止物品落入到座垫背面的凹部中。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收纳装置的车辆的侧视图。
图2是对同一车辆的车身面板进行透视表示的同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收纳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3是同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收纳装置的主视图。
图4是同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收纳装置的侧视图。
图5是从斜前方观察到的同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收纳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6是从斜后方观察到的同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收纳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7是表示在同一车辆中座椅设置前的收纳装置周围的立体图。
图8是在同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收纳装置中使座椅为收纳姿势时的俯视图。
图9是放大表示在同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收纳装置中使座椅为收纳姿势时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10是在同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收纳装置中使座椅为收纳姿势并用罩将座椅端部覆盖时的俯视图。
图11是放大表示在同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收纳装置中使座椅为收纳姿势并用罩将座椅端部覆盖时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12是从背面侧观察到的同一实施方式中的罩单元的立体图。
图13是同一实施方式中的结合装置的剖视图。
图14是表示在同一实施方式中罩单元相对于座垫架的安装部的立体图。
图15是图14所示的安装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16是图14所示的安装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至图16的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收纳装置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前后方向与车辆的前后方向一致,左右方向与车辆的车宽方向一致。另外,图中FR表示车身的前方。
如图1所示,在车辆1的车室内,在底板上以在车身的前后方向上从前向后方的顺序设有前座椅2、第一后座椅3和第二后座椅4。其中的第二后座椅4是与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收纳装置有关的座椅。
图2至图6表示使第二后座椅4成为能够供乘员落座的姿势(以下称为落座姿势)时的情况。第二后座椅4是三人落座用的长椅型座椅。该第二后座椅4由座垫5、座椅靠背6和能够装卸地安装在该座椅靠背6的上部的三个头枕7构成。
座椅靠背6以分割为左座椅靠背部6L和右座椅靠背部6R的方式构成,该左座椅靠背部6L与在左侧落座的一个乘员相对应,该右座椅靠背部6R与在右侧落座的两个乘员相对应。任何一个座椅靠背部6L、6R均能够经由倾倒(reclining)机构(图示略),以轴8(参照图4)为支点而相对于座垫5向前后方向各自独立地倾转,且能够与座垫5重合而折叠。
如图6所示,在车身的后底板81的后端连结有具有凹部82a的座椅底盘(seat pan)82。在从后底板81的后部到座椅底盘82的前部的部位的左右端部上连结有后轮罩83。在座椅底盘82的后端连结有后底板端部横梁84。在后轮罩83的前端部与后底板端部横梁84的左右端部上连结有后内面板85。后轮罩83从车身的侧壁向车宽方向的内侧(即,车室内侧)鼓出。在图6中,为了便于图示,只对配置在右侧的后轮罩83和后内面板85进行了记载,省略了配置在左侧的图示。
图7表示在将树脂制的衬里部件91、92、93、95安装在车辆内之后,对第二后座椅4进行安装之前的状态。后底板81被后底板衬里91覆盖。座椅底盘82被座椅底盘衬里92覆盖。后轮罩83被后轮罩衬里93覆盖。后内面板85被后内面板衬里95覆盖。座椅底盘衬里92的凹部与座椅底盘82的凹部82a相对应地形成,并成为用于如后述那样地对第二后座椅4进行收纳的收纳凹部92a。
在后轮罩衬里93上安装有供后述的闩眼24穿插的闩眼盖100、和供后述的支承装置14的臂17穿插的臂盖200。
座垫5在座椅底盘82的前端部外缘通过左右一对支承装置(支承部)14,而以能够在前后方向上转动的方式被支承,该左右一对支承装置14固定在后轮罩83的侧部上。支承装置14由支承架15、臂17和弹簧18等构成,该支承架15与座椅底盘82一起被共同紧固在后车架(图示略)上,该臂17经由轴16能够转动地被支承在支承架15上,该弹簧18向使臂17立起的方向(使座垫5恢复到落座姿势的方向)弹压。轴16被配置在比后底板81高出规定尺寸的位置上。臂17呈大致L字形,在使第二后座椅4为落座姿势时,该臂17为从支承架15向上方延伸的立起姿势,并呈从途中向车宽方向内侧且向斜上方弯折的形态。各臂17的前端固定在座垫5的左右后端上。
如图5、图6所示,座垫5的后端侧与其前端侧相比,左右方向的尺寸短。另外,如图2、图3所示,在使第二后座椅4为落座姿势时,座垫5的左右的端部19位于左右的后轮罩83的上方。该座垫5的左右的端部19呈下侧切缺为圆弧状的形状。换言之,在座垫5的端部19的背面侧上形成有切缺为圆弧状的凹部20。在座垫5的背面,连接左右的端部19的下缘的底面部21俯视呈大致矩形,并平坦地形成。在该底面部21的左右后端固定有支承装置14的臂17的前端部。
如图2、图4所示,座垫5的左右端部19的前缘位于后轮罩83的前后方向大致中央的上方。如图4所示,在座垫5中的左右凹部20的前端侧,安装有用于将座垫5锁定为落座姿势的闩销(锁定部件)22,并且安装有覆盖闩销22的闩销罩30。而且,在左右的后轮罩83的前后方向大致中央部的上部,以稍微后倾的姿势固定有闩眼24,该闩眼24呈能够供闩销22卡合及脱离的倒U字形。如图5所示,在闩销罩30上形成有用于迎入闩眼24的槽孔31。
第二后座椅4构成为:从落座姿势的形态,成为使座椅靠背6的左右座椅靠背部6L、6R重叠折叠在座垫5上的形态后,通过使该折叠形态的第二后座椅4以支承装置14的轴16为旋转中心而向后方旋转,从而如图8所示,能够以使折叠形态的第二后座椅4上下颠倒的状态,收纳在座椅底盘衬里92的收纳凹部92a中。在该收纳状态下,第二后座椅4的座垫5的底面部21朝向上方,后底板衬里91与座垫5的底面部21构成为以配置在同一平面中的方式成为底板的一部分。由此,座椅底盘衬里92的收纳凹部92a的外周形状被设定为与使折叠形态的第二后座椅4颠倒而成的外周形状相匹配。另外,收纳凹部92a的深度被设定为折叠形态的第二后座椅4的座垫5与座椅靠背6的厚度尺寸。
在将折叠形态的第二后座椅4向后方旋转时,为了使座椅靠背6和后轮罩衬里93不干涉,在左座椅靠背部6L的左端下部和右座椅靠背部6R的右端下部分别形成有切缺部6a。
以下,将以使折叠形态的第二后座椅4上下颠倒的状态下收纳在收纳凹部92a中时的第二后座椅4的姿势称为收纳姿势。
当这样地将收纳姿势的第二后座椅4收纳在收纳凹部92a中时,由于在座垫5的左右端部19的背面侧形成有凹部20,所以如图8所示地使凹部20露出。另外,由于在座垫5的凹部20上安装有覆盖闩销22的闩销罩30,所以使闩销罩30露出。这样地使凹部20和闩销罩30露出的形态不仅导致外观恶化,而且可能会产生行李等落入到凹部20中,或者物品从闩销罩30的槽孔31进入而对闩销22产生不良影响的问题。
例如,在专利文献3中,为了与座椅的收纳动作连动地使锁定部件被引入到设在座垫背面的凹部中,而以锁定部件的姿势能够变更的方式安装。进而,在座椅与锁定部件之间设有联杆机构。然而,在该专利文献3记载的车辆用座椅中,所述座垫背面中的所述锁定部件的安装构造复杂,另外还需要所述联杆机构,因此导致座椅的构成变得复杂,也导致成本提高。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使第二后座椅4为收纳姿势时的对座垫5的凹部20的上方进行覆盖的座椅端部罩50一体地安装在座垫5的底面部21上。该座椅端部罩50构成为:能够在如图3至图6所示地使第二后座椅4为落座姿势时,使闩销罩30露出,并能够只在如图10、图11所示地使第二后座椅4为收纳姿势时,对凹部20的上方进行覆盖。
由此,通过简单的构成能够防止异物进入到凹部20和闩销22中。
以下,参照图8至图16对座椅端部罩50的构成及向座垫5的安装构造进行说明。在图9、图11中表示将臂盖200从后轮罩衬里93上取下的情况。
如图12所示,座椅端部罩50与闩销罩30一体地安装,作为罩单元CU。图12是从座椅端部罩50及闩销罩30的背面侧观察到的罩单元CU的图。只要没有特殊情况,在对罩单元CU的构成的说明中,前后方向是指落座姿势的座垫5中的车身的前后方向。
座椅端部罩50通过树脂一体成形。在该座椅端部罩50上通过薄壁铰链部53连接有固定在座垫5上的安装凸缘部51和覆盖并隐藏凹部20的上方的罩主体部(罩部件)52。
安装凸缘部51具有沿着薄壁铰链部53形成的厚壁部54和从厚壁部54向外方延伸的薄壁部55。薄壁铰链部53连设在厚壁部54的表面54a侧,薄壁部55连设在厚壁部54的背面54b侧。
在薄壁部55上设有前后方向上相互分离地配置的三个固定用螺钉孔56、和与固定用螺钉孔56相邻地配置的两个临时设置孔57。如图16所示,在厚壁部54的背面54b上设有四个后述的用于固定闩销罩30的螺钉孔54c。
如图14至图16所示,罩主体部52的表面52a、薄壁铰链部53的表面53a和安装凸缘部51的厚壁部54的表面54a以大致共面的方式形成。
如图10所示,罩主体部52的外周形状被设定为,在使第二后座椅4为收纳姿势并将罩主体部52打开时,不与支承装置14的臂17干涉,且能够大致覆盖凹部20。
罩主体部52的表面52a形成为平坦面,在表面52a的左右方向外侧中的后端侧上安装有面扣件52f。在如图8、图9所示地将罩主体部52与座垫5的底面部21重叠时,面扣件52f贴附在覆盖底面部21的表皮材料(图示略)上,而能够防止罩主体部52从座垫5的底面部21脱离。在该实施方式中,面扣件52f和覆盖底面部21的所述表皮材料构成保持部件。
罩主体部52的高度(厚度)形成得比安装凸缘部51的厚壁部54高(厚),罩主体部52的背面52b的左右方向外侧的端部58形成得比左右方向内侧附近的部分低一段。而且,如图9所示,该端部58在前后方向上呈阶梯状,并在前方侧形成有最高的上层部58a,在后方侧形成有最低的下层部58c,在上层部58a与下层部58c之间形成有中层部58b。而且,在中层部58b上安装有结合装置60。
如图12、图13所示,结合装置60由以下部分构成:使周壁部61b从底壁部61a的外缘立起而成的金属制的壳体61、固定在壳体61的底壁部61a上的磁铁62、固定在底壁部61a的背面与罩主体部52的中层部58b之间的弹性部件63、使壳体61安装在中层部58b上的螺栓64及螺母65。弹性部件63例如能够通过海绵构成,可以固定在底壁部61a或中层部58b的任何一个上。螺栓64在头部64a与螺纹部64c之间具有轴套部64b,该轴套部64b比螺纹部64c直径大。在将该轴套部64b具有游隙地插入到设在壳体61的底壁部61a上的孔61c中,并将轴套部64b的端面卡定在中层部58b上的状态下,将螺母65紧固在贯穿中层部58b的螺纹部64c上。由此,壳体61以无法从中层部58b脱离的方式被安装。在这样地构成的结合装置60中,壳体61在图13中能够向下方浮动与弹性部件63能够弹性压缩的行程相当的量。
闩销罩30通过树脂一体成形,并如图12、图14、图15所示地具有:固定在座椅端部罩50上的固定部32、与固定部32具有层差地连设的卡定部33、与卡定部33同列地配置且与固定部32连设的弹簧收容部34、与卡定部33连设的闩销罩主体部35。
在如图15所示地从表面侧观察闩销罩30时,卡定部33比固定部32位于下方,弹簧收容部34比固定部32向上方突出,闩销罩主体部35比卡定部33更位于下方。在固定部32上以相互在前后方向上分离的方式设有四个螺钉穿插孔32a。
如图12所示,在卡定部33的背面突设有呈大致倒L字状的三个卡定爪36,并且以相互在前后方向上分离的方式配置。所有的卡定爪36指向配置有闩销罩主体部35的一侧。
闩销罩主体部35呈规定形状的盖罩状,并具有为了对固定在座垫5上的闩销22进行收纳而需要的足够的内部空间。如上述那样地,在闩销罩主体部35上形成有用于迎入闩眼24的槽孔31。
闩销罩30通过将固定部32定位在座椅端部罩50的安装凸缘部51的厚壁部54上、并将从固定部32的螺钉穿插孔32a穿过的螺钉37旋入到厚壁部54的螺钉孔54c中,而被固定在座椅端部罩50上。另外,在通过螺钉37将闩销罩30紧固到座椅端部罩50上时,使用螺钉37将弹簧压板39一起紧固到座椅端部罩50上,该弹簧压板39能够将弹簧38收容到弹簧收容部34中,并使弹簧38不能从座椅端部罩50脱离。该弹簧38将座椅端部罩50的罩主体部52向图12中箭头C所示的闭合方向(重叠到固定部32上的方向)弹压。呈L字状的弹簧38的两端部38a被设在罩主体部52的背面52b上的卡定槽52c卡定,将弹簧38的中间部弯折形成U字状而成的保持部38b被厚壁部54和弹簧压板37夹持。
如图8及图10所示,这样地构成的罩单元CU位于座垫5的底面部21的左右端部的后方侧,且如图10及图11所示,在将第二后座椅4收纳在收纳凹部92a中而将罩主体部52打开时,使罩主体部52安装在不与支承装置14的臂17相干涉的位置上。
如图14及图15所示,罩单元CU固定在座垫5的金属制的座垫架9上。在图15的分解立体图中,为了便于说明也将罩单元CU分解地表示。
座垫架9的左右方向的端部呈阶梯状。在座垫5的与上述底面部21相对应的底壁部10的外方连接有固定座部11,在固定座部11的外方连接有卡定座部12。在座垫5的落座姿势中,固定座部11相对于底壁部10位于上方(在图15中为下方),卡定座部12比固定座部11更位于上方。
在固定座部11上与座椅端部罩50的固定用螺钉孔56相对应地设有三个螺钉孔11a,并且与座椅端部罩50的临时设置孔57相对应地安装有两个螺钉11b。临时设置孔57的内径比螺钉11b的头部大。
在卡定座部12上与闩销罩30的卡定爪相对应地设有三个卡定孔12a。卡定孔12a被设定为能够供卡定爪36穿插的大小。
另外,在座垫架9的左右方向的端部上固定有闩销安装用托架13。该闩销安装用托架13上固定有闩销22。
罩单元CU以如下方式被固定在座垫架9上。如图15所示,以使座垫架9的底壁部10位于上侧的方式将座垫5的上下颠倒,并将螺钉11b以其头部从座垫架9的固定座部11只突出固定尺寸的方式临时安装。而且,使座椅端部罩50从座垫架9之上接近,并使螺钉11b穿插到座椅端部罩50的临时设置孔57中。在螺钉11b的临时安装时预先设定为,在该状态下螺钉11b的头部比安装凸缘部51稍微位于上方。由此,即使不对被闩销罩30隐藏而难以观察到的座垫架9的卡定孔12a进行直接观察,也能够使闩销罩30的卡定爪36位于离卡定孔12a很近的位置上。
接下来,微调整罩单元CU的位置,将卡定爪36插入到卡定孔12a中,而且,使座椅端部罩50的安装凸缘部51与座垫架9的固定座部11抵接。然后,通过使罩单元CU向从座垫架9离开的方向(即,左右方向的外方)平行移动,而将卡定爪36卡定在卡定孔12a中。在该状态下,螺钉11b位于临时设置孔57的大致中央,安装凸缘部51的固定用螺钉孔56与设在固定座部11上的螺钉孔11a一致。因为螺钉11b的头部比安装凸缘部51稍微位于上方,所以在临时设置孔57内,螺钉11b能够相对于安装凸缘部51水平移动。
而且,在将卡定爪36卡定在卡定孔12a中的状态下,将螺钉59穿插到安装凸缘部51的固定用螺钉孔56中,并螺合到固定座部11的螺钉孔11a中。由此,罩单元CU固定在座垫架9上。最后,螺入螺钉11b。
临时设定孔57的内径被设定为所述的一系列的罩单元CU的安装操作所需要的足够大小。
这样,因为将闩销罩30的卡定爪36卡定在座垫架9的卡定孔12a中,所以能够容易且准确地进行罩单元CU相对于座垫架9的定位。另外,即使不将闩销罩30直接螺纹卡定在座垫架9上,也能够防止闩销罩30相对于座垫架9不稳定。由此,将罩单元CU安装到座垫架9上变得容易。
在以落座姿势使用该第二后座椅4的情况下,使座椅端部罩50的罩主体部52以薄壁铰链部53为中心而向与安装凸缘部51重叠的方向(在图12中箭头C方向)旋转。接下来,使罩主体部52重叠(沿着)在座垫5的底面部21上而定位(第一位置),并将罩主体部52的表面52a的面扣件52f贴附在覆盖底面部21的表皮材料(图示略)上。由此,如图2至图5所示,能够使闩销罩30露出,并能够使设在后轮罩83上的闩眼24从闩销罩30的槽孔31插入。而且,通过将闩眼24与闩销22卡合,能够将座垫5固定到后轮罩83上,从而能够将座垫5保持为落座姿势。此时,因为闩销22被闩销罩30覆盖,所以能够防止乘员与闩销22直接接触。
在该落座姿势下,因为座垫5的车宽方向的两端部载置在后轮罩83上,所以与将座垫配置在左右的后轮罩83之间的情况相比,能够增加座垫5的座椅宽度。换言之,即使在车宽度小的车辆中,也能够搭载座椅宽度大的第二后座椅4。另外,因为在座垫5与后底板衬里91之间形成有空间,所以提高了使用方便性。
另外,在形成在座垫5的左右方向的端部的背面侧的凹部20内配置有闩销22。由此,与没有设置凹部20而将闩销22配置在座垫5的背面的情况相比,能够将座垫5的落座面降低,从而能够将落座面设在使用便利性高的合适的高度。
另外,因为通过面扣件52f而将座椅端部罩50的罩主体部52固定在座垫5的底面部21上,所以能够在使第二后座椅4为落座姿势时消除罩主体部52抖动,从而能够使罩主体部52稳定。
另一方面,在将该第二后座椅4折叠而收纳在收纳凹部92a中的情况下,使左右座椅靠背部6L、6R向前转动而成为重叠折叠在座垫5上的形态。然后,使闩销22从闩眼24脱离,并使折叠形态的第二后座椅4抵抗支承装置14的弹簧18的弹性地以轴16为旋转中心向后方旋转,从而收纳在收纳凹部92a中。此时,通过使未图示的锁定机构为锁定状态,而如图8所示地将第二后座椅4保持在收纳姿势。所示锁定机构构成为,通过对安装在后底板端部横梁84上的带状物23(参照图3、图8~图11)进行操作,而能够成为锁定状态及解锁状态。当这样地将第二后座椅4折叠并收纳在收纳凹部92a中时,座垫5的底面部21与后底板衬里91形成同一平面,底面部21成为底板面的一部分。
接下来,从座垫5的底面部21上将座椅端部罩50的罩主体部52的面扣件52f揭下。然后,使罩主体部52以薄壁铰链部53为中心向上方旋转,并进一步地向车宽方向的外方旋转,从而使罩主体部52的表面52a与座垫5的底面部21成为同一平面。由此,如图9、图11所示,罩主体部52的背面52b中的左右方向的端部载置于后内面板衬里95的凸缘部95a上。此时,通过安装在罩主体部52的背面52b上的结合装置60的磁铁62的磁力,使壳体61磁性吸附在固定于凸缘部95a上的铁板25上。在此,由来自磁铁62的磁性吸附力产生的将罩主体部52保持在打开状态的力,与由弹簧38产生的将罩主体部52向闭合方向弹压的力相比大。由此,罩主体部52被保持在封闭座垫5的凹部20的姿势。在该实施方式例中,结合装置60与后内面板衬里95的铁板25构成结合部件。
如上述那样地,结合装置60使壳体61在上下方向上能够浮动与弹性部件63能够弹性压缩的行程相当的量。由此,即使在行驶中,罩主体部52相对于后内面板衬里95的凸缘部95a产生上下振动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弹性部件63的弹性变形将该振动吸收,从而能够抑制结合装置60的壳体61从后内面板衬里95的铁板25分离。由此,能够抑制因振动导致壳体61从铁板25分离并弹起,且能够抑制壳体61落在铁板上时发出的碰撞声音。
在这样地使第二后座椅4为收纳姿势而收纳在收纳凹部92a中时,当使罩主体部52位于座垫5的背面的凹部20的上方(换言之,闩销22的上方)时,能够通过罩主体部52覆盖凹部20的上方大致整个区域。该结果,能够防止载置于底板上的小物品等落到凹部20内。
另外,还能够通过罩主体部52覆盖配置在该凹部20内的闩销22及闩销罩30的上方。由此,能够防止载置于底板上的小物品等落下到闩销罩30内,或异物进入到闩销22中。
包含罩主体部52在内的座椅端部罩50被支承在座垫5的背面,与座垫5一体地构成,因此不会遗失罩主体部52。另外,因为座椅端部罩50安装在座垫5的背面,所以在使第二后座椅4为落座姿势时罩主体部52不会妨碍落座。
在将收纳在收纳凹部92a中的第二后座椅4恢复到落座姿势时,对带状物23进行操作而使所述锁定机构解锁。于是,能够通过支承装置14的弹簧18的弹性使第二后座椅4保持折叠状态,同时被稍微抬起。由此,通过结合装置60的磁铁62的磁力而被磁性吸附在铁板25上的结合装置60的壳体61从铁板25分离,罩主体部52通过弹簧38的弹性向闭合方向旋转。
然后,使罩主体部52向闭合方向旋转,将面扣件52f贴附在座垫5的底面部21上。而且,使折叠形态的第二后座椅以支承装置14的轴16为旋转中心而向前方旋转,从而将座垫5旋转到落座姿势的位置。而且,在使闩眼24与闩销22卡合后,若使座椅靠背6以轴8为中心向后旋转,则第二后座椅4成为落座姿势。
其他的实施方式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
例如,能够使处于落座位置的座椅成为收纳姿势并向收纳凹部移动的支承部,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构成。
上述实施方式对适用于三列座椅的车辆的第二后座椅的形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三列座椅的车辆座椅,还能够适用于两列座椅的车辆中的后座椅。
将罩部件保持在第一位置的保持部件并不限于面扣件,还能够由钩状物等其他的部件构成。
在罩部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将罩部件与车身结合的结合部件,并不限于利用磁性吸附力的上述的结合装置,还能够由带弹簧的钩状物等其他的部件构成。
工业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用座椅的收纳装置,即使在车宽度小的车辆中,也能够搭载座椅宽度大的收纳型的座椅。另外,能够在落座姿势的座垫与底板之间形成规定高度的空间,从而提高使用便利性。
附图标记的说明
1 车辆
4 第二后座椅(座椅)
5 座垫
6 座椅靠背
14 支承装置(支承部)
19 端部
20 凹部
22 闩销(锁定部件)
24 闩眼(车身)
25 铁板(车身、结合部件)
52 罩主体部(罩部件)
52f 面扣件(保持部件)
60 结合装置(结合部件)
83 后轮罩(车轮罩)
83 后轮罩(车身)
92a 收纳凹部
95 后内面板衬里(车身、结合部件)
Claims (9)
1.一种车辆用座椅的收纳装置,其具有:
座椅,所述座椅由座垫和能够倾转地支承在该座垫上的座椅靠背组成;
收纳凹部,所述收纳凹部形成在所述座椅的后方的底板上;和
支承部,所述支承部能够移动地支承所述座椅,而使折叠形态的所述座椅收纳在所述收纳凹部中,其中所述折叠形态是将所述座椅靠背重叠在所述座垫上的形态,其特征在于,
在使所述座椅为落座姿势时的所述座垫的车宽方向的两端部载置于从车身的侧壁向车宽方向内侧鼓出的车轮罩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
闩眼,所述闩眼设在所述车轮罩上;和
锁定部件,所述锁定部件在所述座垫的车宽方向的两端部的背面侧,能够与所述闩眼卡合或脱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座椅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定部件设在形成于所述座垫的背面侧的凹部内。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座椅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罩部件,所述罩部件在使所述座垫为收纳姿势时对所述锁定部件的上方进行覆盖。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用座椅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罩部件以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转动的方式支承在所述座垫的背面上,所述第一位置为使所述锁定部件露出而沿着所述座垫的背面配置的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为将所述锁定部件覆盖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用座椅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座垫的背面与所述罩部件之间还设有将所述罩部件保持在所述第一位置上的保持部件。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用座椅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罩部件与所述车身之间还设有结合部件,所述结合部件在所述罩部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将所述罩部件与所述车身结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用座椅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结合部件使所述罩部件和所述车身以能够在上下方向相对地浮动的方式进行结合。
9.如权利要求4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座椅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定部件设在所述座垫的背面所设置的凹部内,所述罩部件对在使所述座垫为收纳姿势时的所述锁定部件及所述凹部的上方进行覆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9-208155 | 2009-09-09 | ||
JP2009208154A JP5380218B2 (ja) | 2009-09-09 | 2009-09-09 | 車両用シートの収納装置 |
JP2009-208154 | 2009-09-09 | ||
JP2009208155A JP5216728B2 (ja) | 2009-09-09 | 2009-09-09 | 車両用シート |
PCT/JP2010/065251 WO2011030734A1 (ja) | 2009-09-09 | 2010-09-06 | 車両用シートの収納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481871A true CN102481871A (zh) | 2012-05-30 |
CN102481871B CN102481871B (zh) | 2014-06-04 |
Family
ID=437324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80039593.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81871B (zh) | 2009-09-09 | 2010-09-06 | 车辆用座椅的收纳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528958B2 (zh) |
EP (1) | EP2476583B1 (zh) |
CN (1) | CN102481871B (zh) |
WO (1) | WO2011030734A1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70488A (zh) * | 2014-07-17 | 2016-01-27 |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 车轮罩内部结构体 |
CN105691263A (zh) * | 2014-12-16 | 2016-06-22 | 株式会社泰极爱思 | 座椅罩及车辆用座椅 |
CN108407680A (zh) * | 2018-03-19 | 2018-08-17 | 汉腾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折叠平放式汽车座椅总成及其使用方法 |
CN109693617A (zh) * | 2017-10-24 | 2019-04-30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头枕收纳构造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2517989A (en) * | 2013-09-09 | 2015-03-11 | Jaguar Land Rover Ltd | Vehicle seating |
US10085566B1 (en) | 2017-08-03 | 2018-10-02 | Brunswick Corporation | Marine vessels and modular deck and seating configurations for marine vessels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2150234U (zh) * | 1986-03-17 | 1987-09-22 | ||
JPH06234337A (ja) * | 1993-02-09 | 1994-08-23 | Marubishi Kogyo Kk | 自動車用座席 |
JP2001055067A (ja) * | 1999-08-20 | 2001-02-27 | Tachi S Co Ltd | 車両用シートの構造 |
JP2005022484A (ja) * | 2003-06-30 | 2005-01-27 | Honda Motor Co Ltd | 車両用シート電動収納構造の組付け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60988B2 (ja) | 1985-12-24 | 1994-08-10 | 株式会社ニコン | 一眼レフカメラのフアインダ−用ビデオカメラ装置 |
JPS63145729A (ja) | 1986-03-28 | 1988-06-17 | Nittetsu Micro Metal:Kk | 半導体素子ボンデイング用金線 |
JP3361425B2 (ja) | 1996-01-30 | 2003-01-07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用シートの収納構造 |
US5890758A (en) * | 1997-08-19 | 1999-04-06 | Chrysler Corporation | Seat assembly for a motor vehicle retractable below the vehicle floor |
JP3526025B2 (ja) | 2000-05-16 | 2004-05-10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用収納式スライドシート装置 |
JP3626160B2 (ja) | 2001-11-19 | 2005-03-02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用シート |
JP4791330B2 (ja) | 2006-11-15 | 2011-10-12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用シート |
JP5493276B2 (ja) | 2008-02-29 | 2014-05-14 | 宇部興産株式会社 | 金属微粒子配列膜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金属微粒子配列膜 |
JP2009208155A (ja) | 2008-02-29 | 2009-09-17 |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 表面被覆切削工具 |
-
2010
- 2010-09-06 CN CN201080039593.2A patent/CN102481871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0-09-06 EP EP10815331.3A patent/EP2476583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10-09-06 US US13/394,387 patent/US8528958B2/en active Active
- 2010-09-06 WO PCT/JP2010/065251 patent/WO2011030734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2150234U (zh) * | 1986-03-17 | 1987-09-22 | ||
JPH06234337A (ja) * | 1993-02-09 | 1994-08-23 | Marubishi Kogyo Kk | 自動車用座席 |
JP2001055067A (ja) * | 1999-08-20 | 2001-02-27 | Tachi S Co Ltd | 車両用シートの構造 |
JP2005022484A (ja) * | 2003-06-30 | 2005-01-27 | Honda Motor Co Ltd | 車両用シート電動収納構造の組付け方法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70488A (zh) * | 2014-07-17 | 2016-01-27 |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 车轮罩内部结构体 |
CN105270488B (zh) * | 2014-07-17 | 2017-10-31 |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 车轮罩内部结构体 |
CN105691263A (zh) * | 2014-12-16 | 2016-06-22 | 株式会社泰极爱思 | 座椅罩及车辆用座椅 |
CN109693617A (zh) * | 2017-10-24 | 2019-04-30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头枕收纳构造 |
CN109693617B (zh) * | 2017-10-24 | 2022-03-01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头枕收纳构造 |
CN108407680A (zh) * | 2018-03-19 | 2018-08-17 | 汉腾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折叠平放式汽车座椅总成及其使用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476583A4 (en) | 2013-06-19 |
US20120161461A1 (en) | 2012-06-28 |
US8528958B2 (en) | 2013-09-10 |
CN102481871B (zh) | 2014-06-04 |
EP2476583A1 (en) | 2012-07-18 |
WO2011030734A1 (ja) | 2011-03-17 |
EP2476583B1 (en) | 2014-07-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481871B (zh) | 车辆用座椅的收纳装置 | |
US6896309B2 (en) | Vehicle seat storage assisting apparatus | |
US8317259B2 (en) | Seat device for vehicle | |
CN101616821B (zh) | 车辆用座椅 | |
US7628438B2 (en) | Rear seat cushion underside storage flap | |
JP5573242B2 (ja) | エアバッグ装置を備えた車両の後部構造 | |
JP2016130043A (ja) | エアバッグ装置 | |
JP6065525B2 (ja) | 車両の膝衝突保護構造 | |
EP2322381B1 (en) | Seat device for a vehicle | |
JP2021181305A (ja) | 乗物用シート | |
US6290292B1 (en) | Seat back structure of hinged vehicle seat | |
JP5317721B2 (ja) | 乗物用シート | |
JP5314559B2 (ja) | ヘッドレスト | |
JP4626402B2 (ja) | 車両用後部荷室構造 | |
JP2008273330A (ja) | 車両の荷室構造 | |
JP7103166B2 (ja) | 車両用シート | |
JP2018172064A (ja) | 鞍乗り型車両のシートキャッチ取付構造 | |
JP2007253669A (ja) | 車両用シート装置 | |
JP2010076674A (ja) | 車両の下部車体構造 | |
CN1895950B (zh) | 车辆的油箱设置结构 | |
JP2004160099A (ja) | 車両の折り畳み式のセンターヘッドレスト | |
JP2011057061A (ja) | 車両用シートの収納装置 | |
JP5364516B2 (ja) | 車両の内装構造 | |
JP2006335164A (ja) | 車両用後部荷室構造 | |
JP5286920B2 (ja) | 車両のシート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