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75835B - 一种治疗小儿感冒或感冒后咳嗽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小儿感冒或感冒后咳嗽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75835B
CN102475835B CN201010558361XA CN201010558361A CN102475835B CN 102475835 B CN102475835 B CN 102475835B CN 201010558361X A CN201010558361X A CN 201010558361XA CN 201010558361 A CN201010558361 A CN 201010558361A CN 102475835 B CN102475835 B CN 1024758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lung
preparation
coug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5836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75835A (zh
Inventor
晁恩祥
和芳
高柏丽
牛卫宁
胡玉霞
郭银汉
晁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Dongfang Yunjia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ORIENTAL FORTUN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ORIENTAL FORTUN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ORIENTAL FORTUN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55836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475835B/zh
Publication of CN1024758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758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758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758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感冒,特别是用于治疗小儿感冒或感冒后咳嗽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目前,用于小儿痰热阻肺,肺失宣肃所致咳嗽不已病症的药物没有专门品种,现有技术中也无包含黄芩、金荞麦、蜜枇杷叶、浙贝母、虎杖、甘草的药物组合物。本发明提供的药物组合物,具有见效快,用药量少,无毒副作用,稳定性好,成本低等特点,适合大规模生产。尤其对小儿更适用,安全性高、毒性低。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小儿感冒或感冒后咳嗽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感冒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治疗小儿感冒或感冒后咳嗽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广泛的影响人们的健康。感冒看起来是“小病”,但不加注意,有可能引起鼻窦炎、中耳炎、扁桃体炎、气管炎等合并症,特别是小儿脏腑娇嫩,行气未充,抗病力较差,又因寒暖不能自调,更易患感冒。
小儿感冒或感冒后因治疗不当或治疗不彻底,余热未清,痰浊阻肺,肺失宣肃引起咳嗽不已,咳声重浊,痰稠色黄或黄白相兼,咽干不利,或大便秘结。针对痰热阻肺,肺失宣肃,治当清肺化痰,止咳利咽。
专利CN200610075711.0公开一种治疗小儿感冒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该药物组合物由金银花、连翘、板蓝根、薄荷、柴胡、牛蒡子、荆芥穗、石膏、黄芩、栀子、桔梗、赤芍、芦根、苦杏仁、淡竹叶、枳壳、六神曲、僵蚕、防风、甘草制成。制备方法为:上述二十味原料药,金银花、连翘、荆芥穗、薄荷、枳壳、柴胡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其余十四味原料药加水煎煮,合并煎液,滤过,醇沉,滤液浓缩成清膏;加入常规辅料,按照常规工艺,制成口服液体制剂。
专利CN200510038611.6公开了一种治疗小儿感冒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领域。其药物选择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板蓝根、蚤休、柴胡、贯众等中药为原料,按一定的重量份配比制备而成,它可以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内服剂型。具有疏风解表,清解热毒的功能,用于小儿感冒发热,头痛,鼻塞流涕。
目前,用于小儿痰热阻肺,肺失宣肃所致咳嗽不已病症的感冒药没有专门品种,现有技术中无包含黄芩、金荞麦、蜜枇杷叶、浙贝母、虎杖、甘草的药物组合物。我们经过多年研究和临床应用,发明了一种治疗感冒或感冒后咳嗽的药物组合物,尤其对小儿更适用,安全性高、毒性低。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具有见效快,用药量少,无毒副作用,稳定性好,成本低等特点,适合大规模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小儿感冒或感冒后咳嗽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含有黄芩,金荞麦,枇杷叶(蜜炙),浙贝母,虎杖和甘草。另外,
1、如果患儿表证未完可加解表药如金银花、连翘、板蓝根、荆芥、前胡;
2、如果痰重可加化痰止咳平喘药如桑白皮、橘红、天竺黄、川贝、半夏;
3、如果需要加强养阴润肺效果可加补阴药如沙参、麦冬、百合。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中黄芩为君药。黄芩,性味苦寒,归心、肺、胃、胆、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滇南本草》谓其“上行泻肺火”。善清肺火,为肺热壅塞,肺失宣肃,咳嗽痰黄之要药。肺与大肠相表里,肺热壅塞,肺失宣肃,则大肠传导功能失职,而见大便秘结,清肺热,降肺气,可治肠燥便秘,腑气通降又助肺气清肃。黄芩以其清肺肃降之功,针对本方主证而设,故为君药。
方中金荞麦、枇杷叶为臣药。
金荞麦,性味微辛涩凉,归肺经。清热解毒,排脓祛瘀。
枇杷叶,性味苦凉,归肺、胃经。化痰止咳,和胃降逆。具有清肺泄热化痰,下气止咳平喘之功,善治痰热咳喘。《本草再新》谓其“清肺气,降肺火,化痰止咳。”金荞麦、枇杷叶以清肺热,祛痰浊,止咳嗽之功助君药清肺止咳之效,故为臣药。
方中浙贝母、虎杖为佐药。浙贝母,性味苦寒,归肺、心经。清热散结,化痰止咳。善治痰热郁结,肺失宣肃之咳嗽,又能化痰散结以利咽。
虎杖,性味微苦微寒,归肝、胆、肺经。祛风利湿,清热解毒,散瘀定痛,止咳化痰。本品既能清肺止咳,又能泄热化痰,故可治痰热咳喘。浙贝母、虎杖以其清热散结,化痰止咳之功佐助君臣药清肺化痰,止咳利咽之效,故为佐药。
方中甘草为使药。甘草,性味甘平,归心、肺、脾、胃经。益气补中,润肺止咳,清热解毒,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甘草既能润肺止咳,又能调和诸药,故为使药。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配方为:
黄芩四份~十八份金荞麦四份~十六份枇杷叶(蜜炙)四份~十六份
浙贝母三份~十二份虎杖三份~十二份甘草一份~六份
根据需要可加入金银花、连翘、板蓝根、荆芥、前胡;桑白皮、橘红、天竺黄、川贝、半夏;沙参、麦冬和/或百合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金银花、连翘、板蓝根、荆芥、前胡;桑白皮、橘红、天竺黄、川贝、半夏;沙参、麦冬、百合的加入量为三份~十二份。
本发明优选的配方为:
黄芩四份~十八份金荞麦四份~十六份枇杷叶(蜜炙)四份~十六份
浙贝母三份~十二份虎杖三份~十二份甘草一份~六份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最优选的配方为:
黄芩九份金荞麦八份枇杷叶(蜜炙)八份
浙贝母六份虎杖六份甘草三份
以上组成是按重量作为配比的,在生产时可按照相应比例增大或减少,如大规模生产可以以公斤为单位,或以吨为单位,小规模生产也可以以毫克为单位,重量可以增大或者减小,但各组成之间的生药材重量配比的比例不变。
以上重量配比的比例是经过科学筛选得到的,对于特殊病人,如重症或轻症,肥胖或瘦小的病人,可以相应调整组成的量的配比,增加或减少不超过100%,药效不变。
以上组成中的中药原料,尤其是佐药和使药可以用适当的具有相同药性的中药替换,替换后的中药制剂其药物作用不变。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是通过将上述配方组成的中药原料经过提取或其他方式加工,制成药物活性物质,随后,以该物质为原料,需要时加入药物可接受的载体,按照制剂学的常规技术制成的。所述活性物质可以通过分别提取中药原料得到,也可以通过共同提取中药原料得到,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得到,如:通过粉碎、压榨、煅烧、研磨、过筛、煎煮、回流、超声、蒸溜、渗漉、萃取、超临界、水提、醇提、酯提、酮提、层析、大孔树脂等所有传统或新式提取方法得到、这些活性物质可以是浸膏形式的物质,可以是干浸膏也可以是流浸膏,可以是提取物、有效组分,根据制剂的不同需要决定制成不同的浓度。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的优选的制备方法如下:
取中药原料,加水煎煮两次,合并煎液,浓缩,离心,药液浓缩,干燥,粉碎过筛,制成药物活性物质,随后,以该物质为原料,需要时加入药物可接受的载体,按照制剂学的常规技术制备。
具体颗粒剂为:取以上六味药,加水煎煮两次,每次加12倍量水,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浓缩至密度1.05-1.08(50℃),趁热离心(16000r/min),药液浓缩至1.30~1.32(80℃测定),60℃真空干燥,干膏粉碎过100目筛,加糖粉240g、阿司帕坦5g、柠檬酸3.0g及糊精适量,混匀,14目筛制粒,干燥,16目筛整粒,喷入香精,制成1000g,即得。
本发明的组合物,在制备成药剂时可选择性的加入适合的药物可接受的载体,所述药物可接受的载体选自:葡甲胺、甘露醇、山梨醇、焦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硫代硫酸钠、盐酸半胱氨酸、巯基乙酸、蛋氨酸、维生素C、EDTA二钠、EDTA钙钠,一价碱金属的碳酸盐、醋酸盐、磷酸盐或其水溶液、盐酸、醋酸、硫酸、磷酸、氨基酸、氯化钠、氯化钾、乳酸钠、木糖醇、麦芽糖、葡萄糖、果糖、右旋糖苷、甘氨酸、淀粉、蔗糖、乳糖、甘露糖醇、乙醇、三氯蔗糖、柠檬酸,硅衍生物、纤维素及其衍生物、藻酸盐、明胶、聚乙烯吡咯烷酮、甘油、吐温80、琼脂、碳酸钙、碳酸氢钙、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糊精、β-环糊精、磷脂类材料、高岭土、滑石粉、硬脂酸钙、硬脂酸镁、香精等所有适宜辅料。
本发明的组合物,是单位剂量的药物制剂形式,所述单位剂量形式是指制剂的单位,如片剂的每片,胶囊的每粒胶囊,口服液的每瓶,颗粒剂每袋等。
本发明的组合物其中的有效组分,其在制剂中所占重量百分比可以是0.1-99.9%,其余为药物可接受的载体。
本发明的组合物,通过将上述有效组分和药物可接受的载体混合制备得到。
本发明的组合物,其药物制剂形式可以是任何可药用的剂型,这些剂型包括:片剂、糖衣片剂、薄膜衣片剂、肠溶衣片剂、胶囊剂、硬胶囊剂、软胶囊剂、口服液、口含剂、颗粒剂、丸剂、散剂、膏剂、丹剂、混悬剂、注射剂、栓剂、软膏剂、硬膏剂、霜剂、喷雾剂、凝胶、滴丸或贴剂。
本发明的组合物药物制剂优选的为颗粒剂。
本发明的组合物,其口服给药的制剂可含有常用的赋形剂,诸如粘合剂、填充剂、稀释剂、压片剂、润滑剂、崩解剂、着色剂、调味剂和湿润剂,必要时可对片剂进行包衣。
适用的填充剂包括纤维素、甘露糖醇、乳糖和其它类似的填充剂。适宜的崩解剂包括淀粉、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淀粉衍生物,例如羟基乙酸淀粉钠。适宜的润滑剂包括,例如硬脂酸镁。适宜的药物可接受的湿润剂包括十二烷基硫酸钠。
可通过混合,填充,压片等常用的方法制备固体口服组合物。
口服液体制剂的形式可以是水性或油性悬浮液、溶液、乳剂、糖浆剂、酏剂、酊剂或者可以是一种在使用前可用水或其它适宜的载体复配的干燥产品。这种液体制剂可含有常规的添加剂,诸如悬浮剂,例如山梨醇、糖浆、甲基纤维素、明胶、羟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硬脂酸铝凝胶或氢化食用脂肪,乳化剂,例如卵磷脂、脱水山梨醇、油酸酯或阿拉伯胶;非水性载体(它们可以包括食用油),例如杏仁油、分馏椰子油、甘油酸酯的油性酯、丙二醇或乙醇;防腐剂,例如对羟基苯甲酯或对羟基苯甲酸丙酯或山梨酸,并且如果需要,可含有常规的香味剂或着色剂。
对于注射剂,制备的液体单位剂型含有本发明的活性物质和无菌载体。根据载体和浓度,可以将此化合物悬浮或者溶解。溶液的制备通常是通过将活性物质溶解在一种载体中,再将其装入一种适宜的小瓶或安瓿前过滤消毒,然后密封。辅料例如一种局部麻醉剂、防腐剂和缓冲剂也可以溶解在这种载体中。也可将这种组合物在真空下冷冻将水除去。
本发明的组合物在使用时根据病人的情况确定用法用量,可每日服1-3次,每次1-20剂,如:1-20袋或粒或片。
针对最优选的配方,我们对本发明的组合物(以下简称“本品”)进行了主要药效学研究,试验情况如下:
一、本品止咳祛痰作用的试验研究
(一)对二氧化硫引咳小鼠的影响
目的
采用二氧化硫刺激法,观察本品对二氧化硫引咳小鼠的咳嗽潜伏期和咳嗽次数的影响,以确定其是否具有止咳作用。
试验材料
1.动物
ICR小鼠,雄性,体重12~14g,由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合格证号:SCXK(京)2007-0001。
2.药物与试剂
2.1受试药
本品批号GG080401棕色干膏(出膏率21.25%)
配置方法:称取16.2g干膏,用饮用水溶至90ml,灌胃给药0.3ml/10g体重,即大剂量组5.4g/kg,相当于人用量的18倍。中剂量组:2.7g/kg,称8.1g干膏,用饮用水溶至90ml。小剂量组:1.35g/kg,称4.05g干膏,用饮用水溶至90ml。
2.2阳性药
急支糖浆:太极集团涪陵制药厂生产。批号:88050256010。临床每日用量为20~30ml。
配制方法:取急支糖浆3ml,稀释到20ml,灌胃给药0.3ml/10g体重。小鼠剂量为4.5ml/kg。
2.3化学试剂
亚硫酸钠:分析纯,北京化学试剂公司。批号:940723。
硫酸:分析纯,北京化学试剂二厂。批号:901120。
方法与结果
1.二氧化硫气体的制备
用250ml的侧口烧瓶,侧口用橡皮管连接球胆,瓶内放亚硫酸钠。烧瓶塞上装一分液漏斗,内放浓硫酸。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浓硫酸滴下后在瓶内产生二氧化硫气体,储存于球胆内备用。
2.分组与给药
小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14只。模型组、本品5.4、2.7、1.35g/kg组、急支糖浆4.5ml/kg组;分别按剂量灌服药液,模型组灌服自来水。每日一次、连续给药三天。
3.方法
末次给药1小时后,将小鼠放入密封的钟罩内(5000ml),注入20ml SO2气体。立刻计时,刺激3分钟,计录小鼠开始咳嗽的时间,为咳嗽潜伏期。取出小鼠放入大烧杯内,继续观察20分钟,并记录0-10,10-20分钟小鼠的咳嗽次数。各组计算均值、SD,运用SPSS 10.0 for windows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数值采用X±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ANOVA分析,方差齐者用LSD检验,不齐者用Dunnett′s T3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结果
结果见表1。
表1本品对SO2引咳小鼠的影响
Figure BSA00000359128400071
Figure BSA00000359128400072
注:*、**表示与模型组比较P<0.05、0.01。
结果表明:本品大中小剂量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其中5.4g/kg、2.7g/kg在0-10分钟,5.4g/kg在10-20分钟可明显减少咳嗽次数(同模型组相比较P<0.001、0.01),1.35g/kg无效,表明该药有显著的止咳作用,但延长二氧化硫致咳潜伏期作用不明显。
(二)对小鼠气管段酚红排泌量的影响
目的
采用气管段酚红法,观察本品对小鼠气管段酚红排泌量的影响,确定其是否具有祛痰作用。
试验材料
1.动物
ICR小鼠,雄性,体重12~14g,由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合格证号:SCXK(京)2007-0001。
2.药物与试剂
2.1受试药
本品来源、规格、配制方法同前。
小鼠受试剂量为:5.4、2.7、1.35g/kg,为人用量的18、9、4.5倍。
2.2阳性药
急支糖浆来源、配制方法同前。
小鼠受试剂量为4.5ml/kg。
2.3化学试剂
苯酚红:分析纯,北京化工厂生产。批号:860406。
碳酸氢钠:分析纯,北京化学试剂公司。批号:940912。
3.仪器
722光栅分光光度仪,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
方法与结果
1.分组与给药
小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14只。模型组、本品5.4、2.7、1.35g/kg组、急支糖浆4.5ml/kg组;分别按剂量灌服药液,模型组灌服自来水。每日一次、连续给药三天。
2.方法
末次给药后即刻于每只小鼠颈背部皮肤皮下注射0.6%酚红溶液,0.2ml/10g。1小时后将小鼠脱颈椎处死,背位固定后,沿颈部正中线切开皮肤,暴露气管,于环状软骨下结扎气管,取出气管和肺组织,于生理盐水中完全洗净血迹后置于3ml 5%NaHCO3溶液中,剪碎气管与肺组织,浸泡30分钟,2000rpm离心20分钟,取上清夜560nm处比色,计算冲洗液中酚红含量,进行组间比较。
酚红标准曲线的绘制
用分析天平准称取苯酚红0.1g溶解于5%NaHCO3溶液中至100ml,顺次稀释成每毫升含酚红6μg、5μg、4μg、3μg、2μg、1μg。测定波长为560nm,用分光光度计测量OD值。以酚红含量为纵坐标,OD值为横坐标,得酚红标准曲线和回归方程。
将所测的各样本OD值代入方程,得到各样本酚红的浓度。各组计算均值、SD,运用SPSS 10.0for windows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数值采用X±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ANOVA分析,方差齐者用LSD检验,不齐者用Dunnett′s T3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结果见表2。
表2本品对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的影响
Figure BSA00000359128400091
Figure BSA00000359128400092
注:*、**表示与模型组比较P<0.05、0.01。
结果表明:同模型组小鼠的气管段酚红排泌量相比较,本品各剂量组小鼠的气管段酚红排泌量均有明显增加。表明本品可以促进气管酚红的排泌,具有明显的祛痰作用。
小结
二氧化硫引咳法及气管段酚红法是观察药物镇咳作用及祛痰作用的常用方法。试验结果显示,本品各剂量组可减少二氧化硫引起小鼠的咳嗽次数(同模型组相比较P<0.05、0.01),并且呈一定的量效关系,但延长致咳潜伏期作用不明显。本品各剂量均可使小鼠的气管段酚红排泌量有明显的增加(同模型组相比较P<0.05、0.01),表明该药有增加呼吸道粘液腺分泌的功能,从而使痰液变稀,易于咳出,从而减轻局部刺激起到止咳作用。
二、本品通便作用的试验研究
试验材料
1.动物
ICR小鼠,体重18~20g,雄性,由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合格证号:SCXK(京)2007-0001。
2.药物与试剂
2.1受试药
本品,日服生药量20g,折合干膏4.3g;体重按3*2+8=14kg计算,即0.3g/kg。小鼠受试剂量为:5.4、2.7、1.35g/kg,为人用量的18、9、4.5倍。
2.2阳性药
通便灵胶囊:唐山景忠山药业有限公司产品,批号:0809010305,规格:0.25g/粒,人用量为5-6粒/次,1次/日,即1.25-1.5g/60kg/日;小鼠受试剂量为:0.225g/kg。给药容积0.2ml/10g体重。
急支糖浆:来源、配方同前。
方法与结果
1.分组与给药
小鼠随机分成6组,每组20只。模型组、本品5.4、2.7、1.35g/kg组;通便灵胶囊组、急支糖浆组。分别按剂量给药,模型组灌服自来水。每日一次、连续给药三天。
2.方法
取禁食24h小鼠,末次给药分别用上述药物加伊文思蓝液0.2ml/10g体重灌胃(含伊文思蓝0.1g/ml)。给药30min后脱颈椎处死动物,打开腹腔分离肠系膜,剪取从幽门端至回盲部的肠管,置于托盘上。轻轻将小肠拉成直线,测量肠管长度作为“小肠总长度”。从幽门至伊文思蓝前沿的距离作为“伊文思蓝在肠内推进距离”。按照公式计算炭末推进百分率。各组计算均值标准差,与模型组比较,行t检验。
3.结果
结果见表3。
表3本品对小鼠小肠推进率的影响
Figure BSA00000359128400112
注:与模型组相比较,**p<0.01。
结果显示:本品各剂量组可明显促进小肠蠕动,提高小肠推进率(与模型组相比较,p<0.01)。
三、本品对过敏物质所致豚鼠支气管平滑肌张力及免疫炎性介质、细胞因子的影响
(一)对哮喘大鼠模型气道高反应性的影响
目的
采用静脉注射Ach和HA引喘,改进的肺溢流实验方法,在固定呼吸频率、吸气比率、通气量的情况下,观察本品对Ach和HA引起的麻醉气胸大鼠被动吸气所需正压力上升的影响,以确定受试药是否有扩张支气管平滑肌作用。同时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HMGB-1,肺匀浆IgE、IL-4、IL-13的含量,观察药物对其影响。
试验材料
1.动物
SD大鼠,雌雄各半,100-120g由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合格证号:SCXK(京)2006-0009。
2.药物与试剂
2.1受试药
本品来源、规格、配置方法同前。
大鼠受试剂量为:3.3、1.65、0.825g/kg,为人用量的14、7、3.5倍。
2.2阳性药
醋酸地塞米松片:天津太平洋制药有限公司产品。批号:070404。规格:0.75mg/片。人用量为1~4片/次,2~4次/日;即1.5~12mg/60kg/日。大鼠受试剂量为:0.5mg/kg。给药容积1ml/100g体重。(0.05mg/ml)
2.3化学试剂
氢氧化铝(AR):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批号:080428。
鸡卵白蛋白(OVA),Ach、组胺:V级(美国Sigma公司产品)
灭活百日咳杆菌菌苗:中国生物样品药品检验所,批号:20080630。
IgE ELISA试剂盒:上海森雄公司,批号:091128。
HMGB-1ELISA试剂盒:美国Ever公司,批号:091202。
考马斯亮兰蛋白测定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批号:20091110。
3.仪器
AO2AI超声波雾化器:上海鱼跃医疗设备有限公司产品。
TOPO呼吸机:美国KENT公司产品。
MP150多导生理记录仪:美国BIOPAC公司产品。
DENLEY DRAGON Wellscan MK酶标仪:Thermo公司产品(芬兰)。
Wellwash 4MK2洗板机:Thermo公司产品(芬兰)。
PYX-DHS型数字显示隔水式电热恒温培养箱:上海跃进医疗器械厂产品。
TGL-168型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产品。
方法与结果
1.分组与给药
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12只(雌雄分笼饲养),即空白组、本品3.3、1.65、0.825g/kg组、地塞米松组、模型组。于第二次致敏后开始灌胃给予相应药物物,空白组及模型组大鼠均胃饲以等量饮用水1ml/100g体重,共14天。
2.诱发气道阻力增加物(引喘物)配制
用蒸馏水配制成0.625%Ach+0.4%组胺溶液,既为引喘物。
3.建立气道高反应模型
除空白组外,各组分别于第1天、第8天用新鲜配制的卵蛋白100mg+氢氧化铝200mg+生理盐水1ml混悬液在大鼠两侧腹股沟、前足跖4点做皮下注射,每点0.2ml,腹腔注射0.2ml,同时腹腔注射卡介苗1ml(3mg/ml)。在实验第15~21天每天喂药后分批将致敏的大鼠置于密闭容器内,给予1%卵蛋白生理盐水进行超声雾化吸入30min/天,雾化流量为3ml/min,连续7天,以激发哮喘。正常组以等量生理盐水进行皮下注射、腹腔注射和雾化,方法同上。各组除施加以上药物因素处理外其日常饲养方法均相同,可以自由进食常规大鼠饲料和水。第22天处死大鼠。
4.测定气道阻力
用10%水合氯醛350mg/kg腹腔注射将大鼠麻醉,背位固定,将Y形导管插入大鼠气管。在大鼠左右胸腔下角剪开皮肤肌肉,造成气胸。并同时开启呼吸机,采取定容模式(即通过正压将预定的通气量送入呼吸道或肺内,并将压力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但当预定的通气量达到后,机械通气机才停止供气,气流中断,呼气阀打开,肺和胸廓萎陷,产生呼气。通过调节通气量,呼吸频率以及吸气比率来控制动物吸气的容量),呼吸频率80次/分钟,吸气比率40%,调节通气量使最大正压值在15cmH2O左右。连接MP150多导生理记录仪,记录压力变化信号。带动物吸气压力稳定后,将引喘物经大鼠股静脉注射,0.1ml/100g体重,引喘。记录引喘后大鼠10分钟内吸气压力变化情况。取引喘前、引喘后20s、30s、40s、50s、60s、120s各组大鼠吸气压力值,计算引喘前后吸气压力变化率的均值标准差。
5.测定炎性介质、细胞因子含量
第22天,测定气道阻力后,腹主动脉取血,室温静置2小时,于3000r/min离心20min,取上清液,即为血清。称取左肺,加入9倍量生理盐水配制成10%的匀浆,于3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分别将血清及肺匀浆样品于-20℃条件下冻存,备用。
测定肺匀浆中蛋白含量,具体步骤按照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考马斯亮兰法蛋白定量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ELISA法定血清HMGB-1及肺匀浆IgE、IL-13、IL-4的含量。
将OD值减去空白值得到OD’,采用curve expertl.3软件,以标准品1000、500、250、125、62、31、16、0pg/ml之OD’值拟合标准曲线,根据样品OD’值在该曲线上的位置求出每毫升样品中相应因子的含量,除以蛋白含量即为每毫克组织蛋白中各因子的含量,结果以每毫克蛋白所含细胞因子皮克数表示,即pg/mg(pro)。
实验数据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各组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组间比较方差齐者用LSD检验,不齐者用Dunnett′s T3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6.结果
结果见表4、表5、表6、表7、表8。
Figure BSA00000359128400151
表5本品对气道高反应大鼠模型血清HMGB-1的影响
Figure BSA00000359128400161
Figure BSA00000359128400162
注:*、**表示同模型组比较P<0.05、0.01。
表6本品对气道高反应大鼠模型肺匀浆IgE的影响
Figure BSA00000359128400163
Figure BSA00000359128400164
注:*、**表示同模型组比较P<0.05、0.01。
表7本品对气道高反应大鼠模型肺匀浆IL-13的影响
Figure BSA00000359128400165
Figure BSA00000359128400166
注:*、**表示同模型组比较P<0.05、0.01。
表8本品对气道高反应大鼠模型肺匀浆IL-4的影响
Figure BSA00000359128400171
Figure BSA00000359128400172
注:*、**表示同模型组比较P<0.05、0.01
结果表明:卵蛋白致敏引喘后,同空白组比较,大鼠血清中HMGB-1、肺匀浆中IgE、IL-13、IL-4的含量明显增高(P<0.01);本品各剂量组可明显抑制血清HMGB-1及肺匀浆IgE、IL-13、IL-4含量的增高(P<0.05、0.01)。
(二)本品对小鼠卵白蛋白致敏模型气道高反应性的影响
目的
采用小鼠卵白蛋白致敏模型,以辣椒素咳嗽敏感性实验检测小鼠气道阻力,同时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肺匀浆NO、ET-1、IL-4、IL-13的含量,观察药物对其含量的影响。
试验材料
1.动物
Balb/c小鼠,雌雄各半,体重12~14g,由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合格证号:SCXK(京)2006-0009。
2.药物与试剂
2.1受试药
本品来源、规格、配制方法同前。
小鼠受试剂量为:5.4、2.7、1.35g/kg,为人用量的18、9、4.5倍。
2.2阳性药
醋酸地塞米松片来源、规格、配制方法同前。
小鼠受试剂量为:0.5mg/kg。
2.3化学试剂
氢氧化铝(AR):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批号:20080428。
鸡卵白蛋白(OVA):V级(美国Sigma公司产品)。
辣椒素(250)mg:美国Sigma公司,批号:00919EJ。
IL-13、IL-4ELISA试剂盒:美国BG公司,批号分别为091202、091129。NOELISA试剂盒:上海森雄公司,批号:0912002。
ET-1试剂盒由东直门医院放免实验室提供。
3.仪器
YLS-8A多功能诱咳引喘仪,山东省医学科学院设备站产品。
DENLEY DRAGON Wellscan MK酶标仪:Thermo公司产品(芬兰)。
Wellwash 4MK2洗板机:Thermo公司产品(芬兰)。
TGL-168型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产品。
LEICA ASP300全自动脱水机,德国。
LEICA RM2235轮转式石蜡切片机,德国。
LEICA HIQNXQDP摊片机,德国。
LEICA EG1150H包埋机,德国。
Nikon生物显微镜,日本。
NIS-Elements Basic Research图像采集分析系统,日本。
方法及结果
1.实验动物分组、小鼠卵白蛋白致敏模型模型的制备及药物干预
小鼠随机分成6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本品5.4、2.7、1.35g/kg组;醋酸地塞米松阳性模型组。
第1日模型及给药组每只小鼠腹腔注射20μg卵白蛋白(OVA)和2mg氢氧化铝〔混合于0.5ml生理盐水中〕,空白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第8日模型及给药组注射20μg OVA和2mg氢氧化铝〔混合于0.5ml生理盐水中〕,空白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第15日开始将模型及给药组小鼠置于封闭容器中,给予10%OVA雾化吸入激发;空白组小鼠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均每日1次,每次30min,连续7d;并在24h内处死动物。给药方法:从模型致敏的第8日开始,阳性模型组喂饲地塞米松片剂0.4mg·kg-1·d-1;本品高剂量、中剂量、低剂量组则分别喂饲本品5.4、2.7和1.35g·kg-1·d-1(0.3ml/10g),空白组小鼠灌服等量饮用水。
2.药物对辣椒素咳嗽敏感性试验的影响
辣椒素(美国Sigma公司)30.5mg+吐温80(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1.0ml及无水乙醇1.0ml耐溶解,然后加人生理盐水8.0ml,配成1mmol/l的辣椒素溶液,用生理盐水稀释至62.5、125、250、500μmol/L的4个浓度溶液。将20ml不同浓度的辣椒素分别放入多功能诱咳引喘仪的药物池中,于末次给药后24小时内将各组小鼠模型放入诱咳引喘仪,引咳。从低浓度开始,依次雾化吸人上述浓度的辣椒素溶液15s,停止给药,观察开始吸人辣椒素溶液3min内受试小鼠所出现的咳嗽次数,分别记录不同浓度辣椒素刺激下小鼠咳嗽次数,以10次为标准,运用DAS软件计算辣椒素引咳的半数有效浓度。
3.药物对小鼠卵白蛋白致敏模型肺组织中NO、ET-1、IL-13的影响
末次给药后24h内,处死小鼠,取小鼠肺组织,左肺称重,加入生理盐水配制成10%的匀浆,于3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将肺匀浆样品于-20℃条件下冻存,备用。采用ELISA法测定匀浆中NO、IL-13的含量,采用放免法测定ET-1的含量。实验数据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各组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组间比较方差齐者用LSD检验,不齐者用Dunnett′sT3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药物对小鼠卵白蛋白致敏模型肺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
末次给药后24h内,处死小鼠,取小鼠肺组织,右肺用福尔马林液于4℃固定一周,置于真空组织脱水机中以梯度乙醇脱水及二甲苯透明,石蜡包埋,蜡块4℃保存。病理切片做定性观察和半定量计数分析。
5.结果
结果见表9、10、11、12、13。
表9本品对辣椒素咳嗽敏感性试验的影响
临床上应用辣椒素检测哮喘患者气道高反应,其最小有效剂量为62.5阳ol/L。结果表明,本品各剂量组能明显升高辣椒素引咳阈值,即可明显降低哮喘小鼠模型的气道高反应性。
表10本品对哮喘模型小鼠肺匀浆NO的影响
Figure BSA00000359128400203
Figure BSA00000359128400204
注:*、**表示同模型组比较P<0.05、0.01。
表11本品对哮喘模型小鼠肺匀浆ET-1的影响
Figure BSA00000359128400205
Figure BSA00000359128400206
注:*、**表示同模型组比较P<0.05、0.01。
表12本品对哮喘模型小鼠肺匀浆IL-13的影响
Figure BSA00000359128400212
注:*、**表示同模型组比较P<0.05、0.01。
表13AHR模型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评分表
Figure BSA00000359128400213
结果表明本品各剂量组可明显抑制哮喘模型小鼠肺匀浆中NO、ET-1含量的增加,可能从气道重建方面抑制气道高反应性的发生;本品高、中剂量组可抑制IL-13含量的增加。本品各剂量组可明显抑制肺匀浆中IL-13、IL-4、IgE含量的增加,说明本品是通过干预炎症免疫网络来降低AHR的,从而有效的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实验还证实本品对晚期炎症介质HMGB-1亦有抑制作用,
四、本品对内毒素诱导肺损伤小鼠的干预作用
目的
观察对内毒素诱导肺损伤小鼠的干预作用,确定其是否具有抗炎和免疫调理作用。
试验材料
1.动物
ICR小鼠,雄性,体重12~14g,由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合格证号:SCXK(京)2007-0001。
2.药物与试剂
2.1受试药
本品来源、规格、配制方法同前。
小鼠受试剂量为:5.4、2.7、1.35g/kg,为人用量的18、9、4.5倍。
2.2阳性药
醋酸地塞米松片来源、规格、配制方法同前。
小鼠受试剂量为:1mg/kg。
2.3化学试剂
脂多糖(LPS):Sigma公司产品。
Elesa试剂盒:EVER公司产品。
3.仪器
DENLEY DRAGON Wellscan MK酶标仪:Thermo公司产品(芬兰)。
Wellwash 4MK2洗板机:Thermo公司产品(芬兰)。
PYX-DHS型数字显示隔水式电热恒温培养箱:上海跃进医疗器械厂产品。
TGL-168型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产品。
方法与结果
1.分组与给药
小鼠随机分成6组,每组12只。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本品5.4、2.7、1.35g/kg组;盐酸地塞米松组。分别按剂量给药,空白组灌服饮用水。每日一次、连续给药三天。
2.方法
末次给药后即刻小鼠腹腔注射1.5%戊巴比妥钠30mg/kg麻醉,沿颈部正中线切开皮肤,暴露气管,LPS气管内滴入(4mg/kg,容积为0.02ml/10g体重,即LPS浓度为2mg/ml),缝合。72小时后,处死小鼠,取出气管和肺组织,称重,肺组织制成10%匀浆,4℃,3000rpm离心10分钟,取上清,分装备用。用考马斯亮兰法测定肺匀浆中蛋白含量,并测定样本中HMGB-1含量。
3.结果
结果见表14。
表14本品对LPS致急性肺损伤小鼠HMGB-1含量的影响
Figure BSA00000359128400231
Figure BSA00000359128400232
注:*、**表示同模型组比较P<0.05,P<0.01。
结果表明:本品大中小剂量均能抑制LPS致急性肺损伤小鼠血清中晚期炎症介质HMGB-1含量的增加,但是抑制作用不如盐酸地塞米松。
本品本品大、中、小剂量均能抑制LPS致急性肺损伤小鼠血清中晚期炎症介质HMGB-1含量的增加(同对照组比较P<0.05),对肺损伤具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
五、本品在临床上的应用
按以下病例纳入标准纳入病例8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口服给药。治疗组按组方(黄芩9g,金荞麦8g,枇杷叶(蜜炙)8g,浙贝母6g,虎杖6g,甘草3g)给药,剂量为:7-14岁每日1剂,3-7岁每日2/3剂,1-3岁每日1/2剂。对照组给予急支糖浆(重庆涪陵制药厂生产,按说明书给药)。7天为一个疗程。
A、病例纳入标准
(一)诊断标准:符合中医儿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中,痰热壅肺型咳嗽诊断,并结合临床确定:
1、临床症状:咳嗽,痰黄,或黄白相兼,质地黏稠,咯吐不爽;咳时面赤唇红,或伴发热口渴,咽喉痛或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指纹色紫。
2、体征:肺部听诊两肺呼吸音粗糙,或可闻及干湿罗音;X线摄片或透视检查正常或有肺纹理增粗;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正常或稍高。
(二)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病程2-10天者。
(三)排除标准:年龄在1岁以下、14岁以上者;有严重并发症或恢复期病例;严重营养不良或伴有心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全身疾患者及对本药过敏者。
B、疗效判定标准
(一)评分标准:参照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订,(1)咳嗽、咯痰:咳嗽连声频作,气急、痰黄者评为3分;咳嗽阵阵明显,痰黄量少者评为2分;咳嗽偶发,痰少者评为1分;咳嗽消失,痰少,其它症状消失者为0分。(2)发热:体温39.5C以上评为3分;38.5~39.4评为2分;37.3~38.4评为1分;37.3以下为0分。(3)舌脉:舌红、苔黄少津评为3分;苔腻黄白相间或黄者评为2分;舌尖红、苔薄黄评为1分;舌质淡红、苔薄白评为0分。脉浮数或滑数(指纹色紫)为1分;平脉为0分。(4)体征:肺部有干湿罗音者评为2分;两肺呼吸音粗糙者评为1分;两肺呼吸音正常者评为0分。(5)肺部X线透视或摄片:肺部有炎性征评为2分;肺纹理增粗评为1分;肺部正常者评为0分。(6)血白细胞总数或中性粒细胞高于正常者评为1分;正常者评为0分。(7)根据以上分值划定病情轻重标准:重型10~14分,中型5~9分,轻型2~4分。
(二)疗效标准:参照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订,即根据各项观察指标的评分标准,先计算出各项指标治疗前后的分值,然后算出治疗后与治疗前的分数比值。痊愈(≤0.2):咳嗽痰多等临床主症消失,如有发热则为体温恢复正常,舌脉象恢复正常,肺部体征消失X线透视或摄片及血常规复查恢复正常。显效(>0.2,≤0.5):咳嗽痰多等临床主症基本消失,如有发热则体温基本恢复正常,舌脉象基本正常,肺部体征基本消失,X线透视或摄片及血常规复查明显好转。有效(>0.5,≤0.8):咳嗽痰多等临床主症有所减轻,如有发热则体温有所下降,舌脉象好转,肺部体征减轻,X线透视或摄片及血常规复查有所好转。无效(>0.8):咳嗽痰多等临床主症、体温、舌脉象、肺部体征、X线透视或摄片及血常规复查无改善或加重。
C、统计方法:x 2检验。
D、结果
  组别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痊愈率   显效率   总有效率
  治疗组   21   16   3   0   52.5%   92.5%*   100%
  对照组   13   17   9   1   32.5%   75.0%   97.5%
注:
痊愈率=痊愈数/本组总病例数×100%,
显效率=(痊愈数+显效数)/本组总病例数×100%,
总有效率=(1-无效数/本组总病例数)×100%,
*表示同对照组比较P<0.05。
临床应用结果显示,咳嗽不已,咳声重浊,痰稠色黄或黄白相兼,咽干不利,或大便秘结等小儿感冒或感冒后咳嗽症状改善明显,未见明显毒副作用。在治疗上述中医症候上,本品疗效优于对照组,其中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以下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是实施例的内容对本发明没有限制。
实施例1、
颗粒剂的制备
黄芩     500g    金荞麦  444g      枇杷叶(蜜炙)    444g
浙贝母   333g    虎杖    333g      甘草            167g
按处方量取以上六味药,加水煎煮两次,每次加12倍量水,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浓缩至密度1.05-1.08(50℃),趁热离心(16000r/min),药液浓缩至1.30~1.32(80℃测定),60℃真空干燥,干膏粉碎过100目筛,加糖粉240g、阿司帕坦5g、柠檬酸3.0g及糊精适量,混匀,14目筛制粒,干燥,16目筛整粒,喷入香精,制成1000g,即得。
实施例2、
片剂的制备
黄芩   500g    金荞麦 444g    枇杷叶(蜜炙)444g
浙贝母 333g    虎杖   333g    甘草        167g
按处方量取以上六味药,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12倍量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12倍量水煎煮1小时,第三次加10倍量水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浓缩至密度1.05-1.08(50℃),趁热离心(16000r/min),药液浓缩至1.30~1.32(85℃),60℃真空干燥,粉碎过100目筛,加糖粉、羧甲基淀粉钠及淀粉适量,混匀,20目筛制粒,24目筛整粒,压片制成1000片。
实施例3、
胶囊剂的制备
黄芩      500g    金荞麦  444g    枇杷叶(蜜炙)444g
浙贝母    333g    虎杖    333g    甘草        167g
按处方量取以上六味药,加水煎煮两次,每次加12倍量水,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浓缩至密度1.05-1.08(50℃),趁热离心(16000r/min),药液浓缩至1.30~1.32(80℃测定),60℃真空干燥,干膏粉碎过100目筛,加糊精适量,混匀,20目筛制粒,30目筛整粒,装胶囊制成1000粒。
实施例4、
颗粒剂的制备
黄芩   530g    金荞麦 474g    枇杷叶(蜜炙)474g
浙贝母 363g    虎杖   363g    甘草        197g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5、
颗粒剂的制备
黄芩      517g    金荞麦  431g    枇杷叶(蜜炙) 431g
浙贝母    320g    虎杖    320g    甘草         154g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6、
颗粒剂的制备
黄芩    250g    金荞麦    222g    枇杷叶(蜜炙)    222g
浙贝母        166g    虎杖    166g    甘草    88g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7、
颗粒剂的制备
黄芩    1000g    金荞麦  888g    枇杷叶(蜜炙) 888g
浙贝母  666g     虎杖    666g    甘草         334g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8、
黄芩      250-1000g     金荞麦    222-888g    枇杷叶(蜜炙)    222-888g
浙贝母    166-666g      虎杖      166-666g    甘草            88-334g
金银花    80-680g。
按处方量取以上七味药,加水煎煮两次,每次加12倍量水,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浓缩至密度1.05-1.08(50℃),趁热离心(16000r/min),药液浓缩至1.30~1.32(80℃测定),60℃真空干燥,干膏粉碎过100目筛,加甜菊糖2.0g、安赛蜜2.0g、柠檬酸3.0g及糊精适量,混匀,14目筛制粒,16目筛整粒,制成1000g,喷入香精,即得。
实施例9、
黄芩      250-1000g    金荞麦  222-888g    枇杷叶(蜜炙) 222-888g
浙贝母    166-666g     虎杖    166-666g    甘草         88-334g
连翘      50-600g。
按处方量取以上七味药,加水煎煮两次,每次加12倍量水,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浓缩至密度1.05-1.08(50℃),趁热离心(16000r/min),药液浓缩至1.30~1.32(80℃测定),60℃真空干燥,干膏粉碎过100目筛,加甜菊糖2.0g、安赛蜜2.0g、柠檬酸3.0g及糊精适量,混匀,14目筛制粒,16目筛整粒,制成1000g,喷入香精,即得。
实施例10、
黄芩250-1000g    金荞麦222-888g    枇杷叶(蜜炙)222-888g
浙贝母166-666g    虎杖166-666g     甘草88-334g
板蓝根50-600g。
按处方量取以上七味药,加水煎煮两次,每次加12倍量水,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浓缩至密度1.05-1.08(50℃),趁热离心(16000r/min),药液浓缩至1.30~1.32(80℃测定),60℃真空干燥,干膏粉碎过100目筛,加甜菊糖2.0g、安赛蜜2.0g、柠檬酸3.0g及糊精适量,混匀,14目筛制粒,16目筛整粒,制成1000g,喷入香精,即得。
实施例11、
黄芩250-1000g     金荞麦222-888g    枇杷叶(蜜炙)222-888g
浙贝母166-666g    虎杖166-666g      甘草88-334g
荆芥50-600g。
按处方量取以上七味药,加水煎煮两次,每次加12倍量水,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浓缩至密度1.05-1.08(50℃),趁热离心(16000r/min),药液浓缩至1.30~1.32(80℃测定),60℃真空干燥,干膏粉碎过100目筛,加甜菊糖2.0g、安赛蜜2.0g、柠檬酸3.0g及糊精适量,混匀,14目筛制粒,16目筛整粒,制成1000g,喷入香精,即得。
实施例12、
黄芩250-1000g     金荞麦222-888g    枇杷叶(蜜炙)222-888g
浙贝母166-666g    虎杖166-666g      甘草88-334g
前胡50-600g。
按处方量取以上七味药,加水煎煮两次,每次加12倍量水,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浓缩至密度1.05-1.08(50℃),趁热离心(16000r/min),药液浓缩至1.1~1.2(65℃),加入乙醇使浓度至50-60%,静置24-48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加蔗糖100g、苯甲酸钠及香精适量,加水至1000ml,混匀,过滤,灌装,即得。
实施例13、
黄芩250-1000g     金荞麦222-888g    枇杷叶(蜜炙)222-888g
浙贝母166-666g    虎杖166-666g      甘草88-334g
桑白皮50-600g     橘红50-600g。
按处方量取以上八味药,加水煎煮两次,每次加12倍量水,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浓缩至密度1.05-1.08(50℃),趁热离心(16000r/min),药液浓缩至1.30~1.32(80℃测定),60℃真空干燥,干膏粉碎过100目筛,加糊精适量,混匀,20目筛制粒,30目筛整粒,装胶囊制成1000粒。
实施例14、
黄芩250-1000g    金荞麦222-888g    枇杷叶(蜜炙)222-888g
浙贝母166-666g    虎杖166-666g     甘草88-334g
川贝50-600g。
按处方量取以上七味药,加水煎煮两次,每次加12倍量水,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浓缩至密度1.05-1.08(50℃),趁热离心(16000r/min),药液浓缩至1.30~1.32(85℃),60℃真空干燥,粉碎过100目筛,加糖粉、羧甲基淀粉钠及淀粉适量,混匀,20目筛制粒,24目筛整粒,压片制成1000片。
实施例15、
黄芩250-1000g     金荞麦222-888g    枇杷叶(蜜炙)222-888g
浙贝母166-666g    虎杖166-666g      甘草88-334g
天竺黄50-600g     金百合50-600g。
按处方量取以上八味药,加水煎煮两次,每次加12倍量水,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浓缩至密度1.05-1.08(50℃),趁热离心(16000r/min),药液浓缩至1.30~1.32(80℃测定),60℃真空干燥,干膏粉碎过100目筛,加糊精适量,混匀,20目筛制粒,30目筛整粒,装胶囊制成1000粒。
实施例16、
黄芩250-1000g     金荞麦222-888g    枇杷叶(蜜炙)222-888g
浙贝母166-666g    虎杖166-666g      甘草88-334g
金银花50-600g     连翘50-600g。
按处方量取以上八味药,加水煎煮两次,每次加12倍量水,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浓缩至密度1.05-1.08(50℃),趁热离心(16000r/min),药液浓缩至1.30~1.32(80℃测定),60℃真空干燥,干膏粉碎过100目筛,加糊精适量,混匀,20目筛制粒,30目筛整粒,装胶囊制成1000粒。
实施例17、
黄芩250-1000g     金荞麦222-888g    枇杷叶(蜜炙)222-888g
浙贝母166-666g    虎杖166-666g      甘草88-334g
半夏50-600g。
按处方量取以上八味药,加水煎煮两次,每次加12倍量水,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浓缩至密度1.05-1.08(50℃),趁热离心(16000r/min),药液浓缩至1.30~1.32(80℃测定),60℃真空干燥,干膏粉碎过100目筛,加糊精适量,混匀,20目筛制粒,30目筛整粒,装胶囊制成1000粒。
实施例18、
黄芩250-1000g     金荞麦222-888g    枇杷叶(蜜炙)222-888g
浙贝母166-666g    虎杖166-666g      甘草88-334g
沙参50-600g       麦冬50-600g。
按处方量取以上八味药,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12倍量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10倍量水煎煮1小时,第三次加8倍量水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浓缩至密度1.05-1.08(50℃),趁热离心(16000r/min),药液浓缩至1.30~1.32(85℃),60℃真空干燥,粉碎过100目筛,加安赛蜜3.0g、三氯蔗糖2.0g、阿司帕坦2.0g及糊精适量,混匀,14目筛制粒,16目筛整粒,制成1000g,喷入香精,即得。

Claims (9)

1.一种用于治疗小儿感冒或感冒后咳嗽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是该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
黄芩四份~十八份金荞麦四份~十六份蜜炙枇杷叶四份~十六份
浙贝母三份~十二份虎杖三份~十二份甘草一份~六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中药原料配方组成按重量份如下:
黄芩九份金荞麦八份蜜炙枇杷叶八份
浙贝母六份虎杖六份甘草三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在制备成药剂时根据制剂加入适合的药物可接受的载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选自:葡甲胺、甘露醇、山梨醇、焦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硫代硫酸钠、盐酸半胱氨酸、巯基乙酸、蛋氨酸、维生素C、EDTA二钠、EDTA钙钠,一价碱金属的碳酸盐、醋酸盐、磷酸盐或其水溶液、盐酸、醋酸、硫酸、磷酸、氯化钠、氯化钾、乳酸钠、木糖醇、麦芽糖、葡萄糖、果糖、右旋糖苷、甘氨酸、淀粉、蔗糖、乳糖、甘露糖醇、三氯蔗糖、柠檬酸,硅衍生物、纤维素及其衍生物、藻酸盐、明胶、聚乙烯吡咯烷酮、甘油、吐温80、琼脂、碳酸钙、碳酸氢钙、乙醇、聚乙二醇、环糊精、磷脂类材料、高岭土、滑石粉、硬脂酸钙、硬脂酸镁或香精。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制剂形式选自片剂、胶囊剂、口服液、口含剂、颗粒剂、丸剂、散剂、膏剂、丹剂、混悬剂、粉剂、溶液剂、注射剂、栓剂、霜剂、喷雾剂、滴剂、凝胶、滴丸或贴剂。
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是剂型为颗粒剂。
7.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是制备方法如下:取各中药原料,加水煎煮,合并煎液,浓缩,趁热离心,药液浓缩,干燥,粉碎过筛,制成药物活性物质,随后,以该物质为原料,加入药物可接受的载体,按照制剂学的常规技术制备。
8.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是制备方法如下:取各中药原料,加水煎煮两次,每次加12倍量水,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浓缩至50℃密度1.05-1.08,趁热16000r/min离心,药液浓缩至80℃测定1.30~1.32,60℃真空干燥,干膏粉碎过100目筛,加糖粉240g、阿司帕坦5g、柠檬酸3.0g及糊精适量,混匀,14目筛制粒,干燥,16目筛整粒,喷入香精,制成1000g,即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小儿痰热阻肺,肺失宣肃所致咳嗽不已,咳声重浊,痰稠色黄或黄白相兼,咽干不利,大便秘结,小儿感冒或感冒后咳嗽见上述证候者的药物中的应用。
CN201010558361XA 2010-11-25 2010-11-25 一种治疗小儿感冒或感冒后咳嗽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24758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58361XA CN102475835B (zh) 2010-11-25 2010-11-25 一种治疗小儿感冒或感冒后咳嗽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58361XA CN102475835B (zh) 2010-11-25 2010-11-25 一种治疗小儿感冒或感冒后咳嗽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75835A CN102475835A (zh) 2012-05-30
CN102475835B true CN102475835B (zh) 2013-12-11

Family

ID=460886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58361XA Active CN102475835B (zh) 2010-11-25 2010-11-25 一种治疗小儿感冒或感冒后咳嗽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47583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45153A (zh) * 2013-07-31 2013-12-18 宫中林 一种枇杷叶镇咳润肺口服液
CN104208168B (zh) * 2013-09-30 2016-08-17 郑州后羿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治疗家禽呼吸道感染的复方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43002B (zh) * 2014-06-18 2017-01-04 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 用于治疗感冒后咳嗽的组合物、药物及制备方法
CN104991029A (zh) * 2015-05-07 2015-10-21 北京东方运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小儿止咳药物的质量检测方法
CN105497639A (zh) * 2016-01-14 2016-04-20 徐昌霞 一种治疗劳伤咳嗽的中药组合物
CN106620234A (zh) * 2017-03-11 2017-05-10 王艳萍 用于止咳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9966395B (zh) * 2019-04-02 2021-08-24 北京东方运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咳嗽的软胶囊剂
CN109820978A (zh) * 2019-04-12 2019-05-31 长沙市索菲亚创客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滋阴润肺茶饮
CN115436490A (zh) * 2021-06-02 2022-12-06 武汉康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便灵胶囊指纹图谱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CN115068549B (zh) * 2022-08-09 2023-06-20 北京东方运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咳嗽的雾化产品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86277A (zh) * 2005-03-30 2005-10-26 赵霞 一种治疗小儿感冒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857707A (zh) * 2006-03-16 2006-11-08 李玉海 一种治疗小儿喘嗽的中药合剂
CN1861177A (zh) * 2006-04-18 2006-11-15 邯郸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小儿感冒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工艺
CN101062318A (zh) * 2007-05-21 2007-10-31 王军 金银止咳汤
CN101129907A (zh) * 2007-07-21 2008-02-27 陈琳军 儿科药用棒棒糖及其制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86277A (zh) * 2005-03-30 2005-10-26 赵霞 一种治疗小儿感冒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857707A (zh) * 2006-03-16 2006-11-08 李玉海 一种治疗小儿喘嗽的中药合剂
CN1861177A (zh) * 2006-04-18 2006-11-15 邯郸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小儿感冒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工艺
CN101062318A (zh) * 2007-05-21 2007-10-31 王军 金银止咳汤
CN101129907A (zh) * 2007-07-21 2008-02-27 陈琳军 儿科药用棒棒糖及其制作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LKC1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药效学研究及机理探讨;温丽娜;《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医药卫生科技辑》;20101115(第11期);全文 *
南京中医药大学.川贝 半夏 麦冬 橘红.《中药大辞典》.2006,上册:第296-299页,第439-442页,第1071-1075页,第1428-1431页,下册:第3743-3744页. *
温丽娜.CLKC1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药效学研究及机理探讨.《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医药卫生科技辑》.2010,(第11期),全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75835A (zh) 2012-05-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75835B (zh) 一种治疗小儿感冒或感冒后咳嗽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927379A (zh) 治疗儿童肺系疾病的中药制剂
CN111388582A (zh) 一种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的应用
CN102106965B (zh) 一种治疗软组织急性损伤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6994141B (zh) 一种治疗便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81310A (zh) 一种治疗肺结核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39908A (zh) 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和皮肤过敏的中药组合物
CN113304235B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721256A (zh) 一种安胃疡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医药用途
CN104257977A (zh) 一种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中药制剂
CN107260851B (zh) 一种治疗虚性便秘的中药组合物
CN103041079B (zh) 无糖型麻苏止咳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
CN105267818A (zh) 一种治疗胃脘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96457B (zh) 一种治疗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胃肠衰竭的中药组合物
CN100333777C (zh) 改善放化疗后肠胃功能的药物
CN102188498B (zh) 一种治疗小儿高热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93875B (zh) 复方肿节风及其颗粒制剂和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CN105535895B (zh) 一种治疗痰咳的中药组合物
CN106581468A (zh) 一种能够治疗胃溃疡的中药制备方法
CN105641057A (zh) 一种治疗脾不统血型原发性肾小球性血尿的药物组合物
CN105288372A (zh) 一种治疗原发性痛经伴痤疮的药物制剂
CN104043002B (zh) 用于治疗感冒后咳嗽的组合物、药物及制备方法
CN104587122A (zh)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3768425B (zh) 一种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823424A (zh) 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BEIJING SUPERTRACK MEDIC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20525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Chao Enxiang

Inventor after: He Fang

Inventor after: Gao Baili

Inventor after: Niu Weining

Inventor after: Hu Yuxia

Inventor after: Guo Yinhan

Inventor after: Chao Yan

Inventor before: He Fang

Inventor before: Gao Baili

Inventor before: Niu Weining

Inventor before: Hu Yuxia

Inventor before: Guo Yinhan

Inventor before: Chao Yan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HE FANG GAO BAILI NIU WEINING HU YUXIA GUO YINHAN CHAO YAN TO: CHAO ENXIANG HE FANG GAO BAILI NIU WEINING HU YUXIA GUO YINHAN CHAO YA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0525

Address after: Yansha time No. 23 building, 100027 Beijing City, Xicheng District North Third Ring Road 405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ORIENTAL FORTUNE MEDIC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Yansha time No. 23 building, 100027 Beijing City, Xicheng District North Third Ring Road 405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ORIENTAL FORTUNE MEDIC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Co-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SUPERTRACK MEDICAL TECHNOLOGY DEVELOP CO.,LTD.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Yansha time No. 23 building, 100027 Beijing City, Xicheng District North Third Ring Road 405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ORIENTAL FORTUN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Yansha time No. 23 building, 100027 Beijing City, Xicheng District North Third Ring Road 405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ORIENTAL FORTUNE MEDIC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BEIJING ORIENTAL FORTUNE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TO: BEIJING ORIENTAL FORTUN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801, Zhuzong real estate building, A2 Huixin East Street,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029

Patentee after: Beijing Dongfang Yunjia Pharmaceutical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27 405, Yansha Shengshi building, 23 North Third Ring Middle Road,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ORIENTAL FORTUN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