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63929B - 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 - Google Patents

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63929B
CN102463929B CN201110317590.7A CN201110317590A CN102463929B CN 102463929 B CN102463929 B CN 102463929B CN 201110317590 A CN201110317590 A CN 201110317590A CN 102463929 B CN102463929 B CN 1024639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vature
minute surface
vehicle
free
catadiopt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1759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63929A (zh
Inventor
岸本雄也
植松博
麦仓纪夫
细部智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4639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639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639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639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ar-View Mirror Devices That Are Mounted On The Exterior Of The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能够改善死角的范围以及像的失真,从而提高视觉辨认性,并且,考虑了车门后视镜壳体的形状。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11)具有:车门后视镜壳体(42);车门后视镜主体;从车门后视镜主体的下方对车辆(12)的前方的所希望的范围进行映现的第一反射镜(16);使第一反射镜(16)的光向车辆(12)的乘员反射的第二反射镜(21)。第一反射镜(16)由曲面的曲率恒定的定曲率镜面(54)、和形成为在纵剖面的曲率及横剖面的曲率中,至少一方的剖面的曲率不是恒定的自由曲面的自由曲率镜面(55)构成。定曲率镜面(54)和自由曲率镜面(55)之间的边界镜面部(56),以其上端(58)相对于其下端(61)向车辆(12)的车室(17)侧仅接近距离(Wm)的倾斜度(倾斜角α)倾斜。

Description

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后视镜确认成为驾驶者的死角的车辆的左前轮侧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
背景技术
在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中,有一种结构,其使外后视镜朝向车辆的前方,并通过车室内的内后视镜进行观察。
该装置中有一种结构,在车门后视镜壳体上将外后视镜作为凸面镜设置,使该外后视镜的反射光通过内后视镜而朝向驾驶员。驾驶者能够对左前轮附近进行确认(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但是,在现有技术(专利文献1)中,内后视镜的像的失真根据对象物而变大。
另外,车门后视镜壳体是考虑到降低空气阻力而设计的,而外后视镜及内后视镜是以减小死角的方式设计的。希望能够改善死角的范围以及像的失真,且能够考虑到车门后视镜壳体的形状。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73246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其能够改善死角的范围以及像的失真,从而提高视觉辨认性,并且,考虑了车门后视镜壳体的形状。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发明技术方案1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具有:安装在车辆的车身侧部的车门后视镜壳体;被收纳并保持在车门后视镜壳体中的车门后视镜主体;在车门后视镜主体的下方且对车辆的侧方及车辆的前方进行映现的第一反射镜;使第一反射镜的光向落座在车辆内的乘员反射的第二反射镜,其特征在于:第一反射镜形成为朝向所述车辆前方成为凸状的凸曲面,凸曲面,在车辆侧视图以及纵剖面中,表示纵曲面的表面的曲率,在车辆俯视图以及横剖面中,表示横曲面的表面的曲率,凸曲面由纵剖面及横剖面的曲率为恒定的定曲率镜面、和与定曲率镜面相连、且形成为在纵剖面的曲率及横剖面的曲率中,至少一方的剖面的曲率不是恒定的自由曲面的自由曲率镜面构成,自由曲率镜面在车宽方向上,与定曲率镜面相比被配置在车辆的外侧。
技术方案2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定曲率镜面和自由曲率镜面之间的边界镜面部,边界镜面部以其上端相对于下端位于车辆的车室侧的方式倾斜。
技术方案3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其特征在于,定曲率镜面形成为,在车辆主视图中,与车辆上方侧的定曲率上缘相比,车辆下方侧的定曲率下缘较长的梯形。
技术方案4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其特征在于,定曲率镜面具有:连结定曲率上缘及定曲率下缘的一端彼此之间的内侧缘;连结另一端彼此之间的边界镜面部,使边界镜面部相对于垂直以所希望的第一角度形成,使内侧缘以比第一角度小的第二角度形成。
技术方案5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反射镜被配置在车门后视镜壳体的前表面,定曲率镜面使内侧缘在车辆主视图中沿垂直线形成。
技术方案6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反射镜,在车辆俯视图中,边界镜面部以横剖面的曲率中的最大的曲率形成。
技术方案7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其特征在于,自由曲率镜面形成为,在车辆主视图中,与车辆上方侧的自由曲率上缘相比,车辆下方侧的自由曲率下缘短的梯形,在车辆俯视图中,使自由曲率镜面的曲率随着从自由曲率下缘的曲率趋向自由曲率上缘的曲率而平滑地减小。
发明的效果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中,为具有车门后视镜壳体、车门后视镜主体、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第一反射镜由纵剖面及横剖面的曲率为恒定的定曲率镜面、和与定曲率镜面相连、且形成为纵剖面的曲率及横剖面的曲率中的至少一方的剖面线的曲率不是恒定的自由曲面的自由曲率镜面构成,自由曲率镜面在车宽方向上与定曲率镜面相比被配置在车辆的外侧,所以,车辆的附近侧的定曲率镜面能够将车辆的附近侧(前部车身的侧部、该侧部附近的物体)的像的光作为失真较小的像反射到第二反射镜中并由此对像进行映现。因此,视觉辨认性提高。
另一方面,使与定曲率镜面相比车辆的外侧为自由曲率镜面,由此,能够形成为考虑了车门后视镜壳体的形状(设计及空气阻力)的镜面形状。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2中,具有定曲率镜面和自由曲率镜面之间的边界镜面部,边界镜面部以其上端相对于下端位于车辆的车室侧的方式倾斜,所以,在朝向乘员的第二反射镜中,通过定曲率镜面如远近法那样具有远近的距离地映现有像,并且,边界镜面部朝向消失点(远近法的中心)映现为大致一条直线。
即,边界镜面部以沿与车辆平行的线、细长的物体或与其重叠的方式配置在第二反射镜上,能够以使线、细长的物体朝向消失点(远近法的中心)的方式进行映现。
其结果为,能够使像中的、从边界镜面部(例如,线)到车辆的范围且车辆的前方的所希望的范围通过定曲率镜面作为失真小的像映现出。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3中,由于定曲率镜面形成为与定曲率上缘相比定曲率下缘长的梯形,所以,能够使定曲率镜面的边界沿朝向消失点映现的与车辆平行的线、细长物体的倾斜度设置。其结果为,能够使像中的、映现在定曲率镜面中的距车身侧部规定的距离的车身侧部附近的范围且车辆的前方的所希望的范围作为失真小的像映现出。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4中,定曲率镜面具有连结定曲率上缘及定曲率下缘的一端彼此之间的内侧缘和连结另一端彼此之间的边界镜面部,使边界镜面部相对于垂直以所希望的第一角度形成,使内侧缘以比第一角度小的第二角度形成,所以,即使将第一反射镜配置在距车辆更远的所希望的距离上,也能够将定曲率镜面的内侧缘及边界镜面部以与朝向消失点映现成一条直线的线的倾斜度(相对于垂直线)大致一致的倾斜度进行配置。其结果为,能够使像中的、映现在定曲率镜面中的距车身侧部规定的距离(例如,俯视图、距线的距离)即车身侧部附近的范围且车辆的前方的所希望的范围作为失真小的像映现出。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5中,第一反射镜被配置在车门后视镜壳体的前表面,定曲率镜面使内侧缘在车辆主视图中沿垂直线形成,所以,映现在定曲率镜面及第二反射镜中的车辆的一部分的轮郭成为沿垂直线的平滑的曲线,并且,能够使内侧缘沿着映现的轮郭。尤其,能够以失真小的像对车辆附近的范围的像进行视觉辨认直到车辆的前方的所希望的范围,提高视觉辨认性。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6中,第一反射镜的边界镜面部以横剖面的曲率中的最大的曲率形成,所以,在通过来自边界镜面部的反射光而映现在第二反射镜中的像较大地失真、驾驶者对第二反射镜进行视觉辨认时,容易区别是映现在定曲率镜面中的像还是映现在自由曲率镜面中的像。
也就是说,具有通过失真较大的像容易掌握距车辆的距离的优点。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7中,自由曲率镜面,在车辆主视图中,形成为与车辆上方侧的自由曲率上缘相比,车辆下方侧的自由曲率下缘短的梯形,在车辆俯视图中,使自由曲率镜面的曲率随着从自由曲率下缘的曲率趋向自由曲率上缘的曲率而平滑地减小,所以,能够形成考虑了车门后视镜壳体的形状的曲面。
由于为自由曲率上缘长的梯形,所以,若自由曲率上缘的曲率大(半径(曲率半径)小),则边界镜面部的相反侧的外端成为向车辆后方移动的曲面,车门后视镜壳体的形状变得复杂。
也就是说,边界镜面部的相反侧的外端在上下位于大致相同的位置。
因此,在保持考虑了空气阻力等的条件的车门后视镜壳体的形状的状态下,能够在车门后视镜壳体上配置第一反射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实施例1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的车门后视镜的主视图。
图3是图2的3向视图。
图4是图2的4-4线剖视图。
图5是图2的5-5线剖视图。
图6是图2的6-6线剖视图。
图7是说明映现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的前侧方的机构的图。
图8是图7的8矢视详细图。
图9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的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1...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12...车辆,16...第一反射镜,21...第二反射镜,28...车身侧部(左前车门),41...车门后视镜主体,42...车门后视镜壳体,51...纵剖面中的纵曲面的表面(纵剖面线),52、53...横剖面中的横曲面的表面(横剖面线),54...定曲率镜面,55...自由曲率镜面,56...边界镜面部,58...边界镜面部的上端,61...边界镜面部的下端,63...定曲率上缘,64...定曲率下缘,66...定曲率镜面的内侧缘,68...自由曲率上缘,71...自由曲率下缘,rb...边界镜面部的曲率半径,rm1...定曲率镜面的曲率半径,α、α1...边界镜面部的第一角度(倾斜角),δ、δ1...内侧缘的第二角度(倾斜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通过实施例1、实施例2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实施例1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11,如图1、图8所示,是用于映现车辆12的左前的下方以及左前轮13的附近的装置。
如图1、图8所示那样,在该装置11中,在车门后视镜15上设置第一反射镜16,在车室17内设置第二反射镜21,在该第二反射镜21中映现左前轮13附近的死角内的物体(图8)。
车辆12具有:图1、2、7所示的前部车身25;车室17;副驾驶席26;驾驶席27;左前车门28;前玻璃31;支承前玻璃31的左右端的前支柱32;与前支柱32相连且向下方延伸设置的副支柱33;通过副支柱33以及前支柱32支承的副车窗玻璃34;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11;设在左前车门28上的车门后视镜15。
车门后视镜15具有:配置在车室17之外、且被安装在左前车门28的前上部36上的支承部38;反射光并映现后方(箭头a2的方向)的像的车门后视镜主体41;支承车门后视镜主体41的车门后视镜壳体42;方向指示灯43。
支承部38以能够折叠的方式对车门后视镜壳体42进行支承。
车门后视镜壳体42,如图2~图4所示那样,为树脂制,成形为箱状,具有:朝向车辆12的前方(箭头a3的方向)的前侧部45;与前侧部45相连的内侧部46;外侧部47;顶部48。在前侧部45的下部51一体地形成有第一反射镜16。Th为车门后视镜15及车门后视镜壳体42的厚度。
第一反射镜16为凸面镜,凸面的半径(曲率半径)以及凸面的朝向以使车辆12的左前的侧方(图8的放置有第一对象物以及第二对象物的场所)映现在第二反射镜21中的方式被设定。
第二反射镜21为平面镜。
下面,通过图1~图6对实施例1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11的主要构成进行说明。
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11具有:安装在车辆12的车身侧部(左前车门28)的车门后视镜壳体42;被收纳且保持在车门后视镜壳体42中的车门后视镜主体41;从车门后视镜主体41的下方对车辆12的侧方(箭头a1的方向)及车辆12的前方(箭头a1的方向)进行映现的第一反射镜16;使第一反射镜16的光向车辆12的乘员反射的第二反射镜21。
“车身侧部”是指,从左前车门28的后端到前部车身25的前端(例如,前大灯附近)。
“车辆12的侧方”是指,具体地从图8的Y1线81到Y3线83的范围。
“车辆12的前方”是指,具体地从图8的第一对象物85以及X 1线76到第三对象物87的范围。
第一反射镜16形成为向车辆12前方成为凸状的凸曲面。
凸曲面,在车辆12侧视图(图4的视点)的纵剖面中,示出了纵曲面的表面(称为纵剖面线)的曲率,在车辆12俯视图(图3、图5、图6的视点)的横剖面中,示出了横曲面的表面(称为横剖面线)的曲率。
而且,第一反射镜16由定曲率镜面54和自由曲率镜面55构成,其中,定曲率镜面54的纵剖面线(纵曲面的表面)51及横剖面线(横曲面的表面)52、53的曲率(曲率半径rm1的倒数)是恒定的;自由曲率镜面55与定曲率镜面54相连,形成为在纵剖面线(与纵剖面线51大致相同)的曲率及横剖面线52、53的曲率中的至少一方的剖面线的曲率为不是恒定的自由曲面。
这里,为形成为横剖面线52、53的曲率不是恒定的自由曲面的自由曲率镜面55。
定曲率镜面54配置在车辆12侧,自由曲率镜面55与定曲率镜面54相比被配置在车辆12的外侧。
定曲率镜面54和自由曲率镜面55之间的边界镜面部56中,边界镜面部56的上端58相对于边界镜面部56的下端61以向车辆12的车室17侧仅接近距离Wm的倾斜度倾斜(倾斜角α)。
另外,定曲率镜面54,在车辆12主视图(图2的视点)中,形成为与车辆12上方侧的定曲率上缘63相比,车辆12下方侧的定曲率下缘64长的梯形。
而且,定曲率镜面54具有:连结定曲率上缘63及定曲率下缘64的一端彼此之间、且接近车辆12的内侧缘66;连结另一端彼此之间的边界镜面部56,使边界镜面部56相对于垂直以所希望的第一角度(倾斜角α)形成。
另外,定曲率镜面54具有:与定曲率上缘63及定曲率下缘64相连且与车辆12相对地接近的内侧缘66;与内侧缘66相对且朝向车辆12的外侧的边界镜面部56,使边界镜面部56相对于垂直以所希望的第一角度(倾斜角α)形成,使内侧缘66以比第一角度小的第二角度(倾斜角δ)形成。
此外,使内侧缘66以倾斜角δ形成,但也可以使实施例1的内侧缘66不倾斜地垂直地形成。
另外,第一反射镜16被配置在车门后视镜壳体42的前表面上,定曲率镜面54在车辆12主视图中使内侧缘66沿垂直线形成。
而且,对于第一反射镜16,在车辆12俯视图中,在横剖面线52、53的曲率中,使边界镜面部56形成为最大的曲率(曲率半径rb的倒数)。
另外,自由曲率镜面55,在车辆12主视图中,形成为与车辆上方侧的自由曲率上缘68相比,车辆下方侧的自由曲率下缘71短的梯形,在车辆12俯视图(图5、图6的视点)中,使曲率随着从自由曲率下缘71的曲率(曲率半径rm3的倒数)趋向自由曲率上缘68的曲率(曲率半径rm2的倒数)而平滑地减小(使曲率半径平滑地增大)。
下面,详细说明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11。
在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11中,在前述的车门后视镜壳体42的前侧部45上设置凸面的第一反射镜16。
车门后视镜壳体42的前侧部45如图3、图4所示那样,为自由曲面。
该自由曲面的横剖面线,在俯视图(图3)中,使平均的曲率半径rh 1~rh4的曲线平滑地连续。
另外,该自由曲面的纵剖面线,在车辆12侧视图(图4)中,使平均的曲率半径rh6~rh8的曲线平滑地连续。
此外,前侧部45的自由曲面的曲率为曲率半径rh1~rh4、rh6~rh8的倒数。
第一反射镜16是使已述的定曲率镜面54、边界镜面部56及自由曲率镜面55平滑地连接的凸面镜。
定曲率镜面54为球面,以曲率半径(半径)rm1形成。而且,定曲率镜面54的外侧缘即边界镜面部56是通过映现的范围及定曲率镜面54距车辆12的距离Lw来设定的。
距离Lw是从左前车门28与支承部38的边界到定曲率镜面54的定曲率上缘63与内侧缘66的交点之间的距离。
而且,定曲率镜面54的外侧缘(边界镜面部56),如图8所示,以在观察第二反射镜21时与线74(图7)重叠的倾斜度设定。线74是在距车辆12距离为Ld的位置上与车辆12平行地描绘的线。
此外,定曲率镜面54在曲率半径rm1的公差(正、负)的范围内平滑地变化,所以,更详细地说为大致球面。
定曲率镜面54的曲率半径rm1与车门后视镜壳体42的前侧部45的曲率半径rh1、rh2、rh8大致一致。
也就是说,定曲率镜面54的曲面和车门后视镜壳体42的前侧部45的曲面为大致相同的曲面。
使边界镜面部56在该定曲率镜面54上连续。
边界镜面部56,如图5、图6所示那样,横剖面线52、53以曲率半径rb形成。曲率半径rb为第一反射镜16的曲率半径中最小的曲率半径。
使自由曲率镜面55在该边界镜面部56上连续。
自由曲率镜面55,其纵剖面线(未图示)的曲线与车门后视镜壳体42大致一致。另外,与定曲率镜面54的曲面也大致一致。
自由曲率镜面55的纵剖面线为图4那样的纵剖面线,与车门后视镜壳体42的前侧部45的平均的曲率半径rh7、rh8大致一致。而且,形成为也与定曲率镜面54的曲率半径rm1大致一致的曲面。
自由曲率镜面55中,其横剖面线52、53的曲线不同(图5、图6)。
横剖面线52由于接近自由曲率上缘68(图1),所以,横剖面线52的曲线与自由曲率上缘68的曲线为大致相同的曲线。
自由曲率上缘68的曲线(曲面),如图5所示那样,是以曲率半径rm2形成的曲线(曲面)。
另外,横剖面线53由于接近自由曲率下缘71(图1),所以,横剖面线53的曲线与自由曲率下缘71的曲线为大致相同的曲线。
自由曲率下缘71的曲线(曲面),如图6所示那样,是以曲率半径rm3形成的曲线(曲面)。
该自由曲率镜面55的自由曲率上缘68的曲率半径rm2比自由曲率下缘71的曲率半径rm3大。换言之,自由曲率上缘68的曲率比自由曲率下缘71的曲率小。
下面,通过图7、图8说明实施例1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11的作用。
这样,在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11中,若使自由曲率镜面55的上部的曲面的曲率比下部的曲面的曲率小(增大曲率半径),并使定曲率镜面54在自由曲率镜面55上连续地接近车辆12,则映现在第二反射镜21中的像(参照图8)因定曲率镜面54而在车辆12的左前轮13附近的像的失真变小。
这里,图7示出了为了进行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11的试验,在车辆12俯视图中,在地板上描绘与车辆12的宽度的中心线C平行的线74、X1线76、X2线77、X3线78、Y1线81、Y2线82、Y3线83。而且,在X1线76和Y2线82的交点附近且在Y2线82上放置第一对象物85,在X3线78和Y2线82的交点附近且在Y2线82上放置第二对象物86,在Y2线82上且在车辆12的前方放置第三对象物87。
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11具有使位于从线74到车辆12的范围内的物体,例如线74、X2线77、第一对象物85的失真较小的优点。
而且,对于通过定曲率镜面54的反射而映现在第二反射镜21中的像(线74),因自由曲率镜面55,像(例如Y3线83、X1线76等)是连续的,所以,映现的范围扩大。
此外,若没有自由曲率镜面55,则不能在第二反射镜21中映现出线74以外的物体,例如Y3线83。
若在不使用自由曲率镜面55的情况下,为了扩大到映现Y3线83的范围,需要使定曲率镜面54如图5、图6所示的双点划线那样扩大。
在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11中,由于定曲率镜面54没有如图5、图6所示的双点划线那样从车门后视镜壳体42突出,所以,无需使车门后视镜壳体42的厚度Th增厚到厚度th1。
其结果为,在保持车门后视镜壳体42的形状的状态下,能够在车门后视镜壳体42上配置第一反射镜16。
而且,如图8所示那样,在第二反射镜21中,通过定曲率镜面54根据远近的距离(远近法)地映现有失真较小的像,并且,位于边界镜面部56上的物体(例如,线74)朝向消失点(远近法的中心)91而映现成为大致一条直线。
“位于边界镜面部56上的物体”是指,使来自成为对象的物体的光通过边界镜面部56反射而映现在第二反射镜21中的物体。
从相反的方面说的话,以沿着位于与车辆12平行的线74的位置上的细长的物体(例如,路边石、排水槽的边缘)或与其重叠的方式设置边界镜面部56。
其结果为,在映现在第二反射镜21中的像中,能够通过定曲率镜面54使从边界镜面部56(例如,排水槽的边缘)到车辆12的范围且车辆12的前方的所希望的范围(例如,放置第三对象物87的场所)作为失真小的像进行映现。
【实施例2】
下面,通过图9对实施例2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11B进行说明。
图9是与图2对应的图。关于与上述图1~图8所示的实施例1相同的构成,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实施例2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11B,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一反射镜16B。
第一反射镜16B中,从第一反射镜16B到车辆12的距离(后视镜距离)Lw1比实施例1的Lw大。
距离Lw1是从左前车门28和支承部38B的边界到定曲率镜面54的定曲率上缘63和内侧缘66的交点的距离。
支承部38B被安装在与支承部38(图1)相同的位置上,与支承部38相比向车辆12的外侧延伸的较长。
第一反射镜16B中,定曲率镜面54和自由曲率镜面55的边界镜面部56,其上端58相对于边界镜面部56的下端61以向车辆12的车室17侧接近距离Wm1的倾斜度倾斜(倾斜角α1)。倾斜角α1比实施例1的倾斜角α大。
另外,定曲率镜面54具有:与定曲率上缘63及定曲率下缘64相连且与车辆12相对地接近的内侧缘66;与内侧缘66相对且朝向车辆12的外侧的边界镜面部56,使边界镜面部56相对于垂直以所希望的第一角度(倾斜角α1)形成,使内侧缘66以比第一角度小的第二角度(倾斜角δ1)形成。
而且,使内侧缘66的上端102相对于与车辆12相对地接近的内侧缘66的下端101以向车辆12的车室17侧接近距离Wm2的倾斜度倾斜(倾斜角δ1)。
实施例2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11B发挥与实施例1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11相同的作用、效果。
另外,在实施例2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11B中,即使将第一反射镜16B配置在距车辆12的距离比距离Lw远的所希望的距离Lw1位置上,也能够将定曲率镜面54的内侧缘66及外侧缘(边界镜面部56)以与朝向消失点91映现成一条直线的线(线74)的倾斜度(相对于垂直线)大致一致的倾斜度配置。
其结果为,即便使第一反射镜16B进一步远离车辆12,也能够映现出失真小的像。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优选适用于汽车。

Claims (7)

1.一种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具有:安装在车辆的车身侧部的车门后视镜壳体;被收纳并保持在该车门后视镜壳体中的车门后视镜主体;在该车门后视镜主体的下方且对所述车辆的侧方及所述车辆的前方进行映现的第一反射镜;使该第一反射镜的光向落座在所述车辆内的乘员反射的第二反射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镜形成为朝向所述车辆前方成为凸状的凸曲面,所述凸曲面,在车辆侧视图以及纵剖面中,表示纵曲面的表面的曲率,在车辆俯视图以及横剖面中,表示横曲面的表面的曲率,所述凸曲面由纵剖面及横剖面的曲率为恒定的定曲率镜面、和与该定曲率镜面相连、且形成为在纵剖面的曲率及横剖面的曲率中,至少一方的剖面的曲率不是恒定的自由曲面的自由曲率镜面构成,所述自由曲率镜面在车宽方向上,与所述定曲率镜面相比被配置在所述车辆的外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所述定曲率镜面和所述自由曲率镜面之间的边界镜面部,所述边界镜面部以其上端相对于下端位于所述车辆的车室侧的方式倾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曲率镜面形成为,在车辆主视图中,与车辆上方侧的定曲率上缘相比,车辆下方侧的定曲率下缘较长的梯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曲率镜面具有:连结所述定曲率上缘及所述定曲率下缘的一端彼此之间的内侧缘;连结另一端彼此之间的所述边界镜面部,使所述边界镜面部相对于垂直以所希望的第一角度形成,使所述内侧缘以比所述第一角度小的第二角度形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镜被配置在所述车门后视镜壳体的前表面,所述定曲率镜面使所述内侧缘在车辆主视图中沿垂直线形成。
6.如权利要求2~5的任一项所述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镜,在车辆俯视图中,所述边界镜面部以横剖面的曲率中的最大的曲率形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曲率镜面形成为,在车辆主视图中,与车辆上方侧的自由曲率上缘相比,车辆下方侧的自由曲率下缘短的梯形,在车辆俯视图中,使所述自由曲率镜面的曲率随着从所述自由曲率下缘的曲率趋向所述自由曲率上缘的曲率而平滑地减小。
CN201110317590.7A 2010-11-08 2011-10-13 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 Active CN10246392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50094A JP5250015B2 (ja) 2010-11-08 2010-11-08 前側方視認装置
JP2010-250094 2010-11-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63929A CN102463929A (zh) 2012-05-23
CN102463929B true CN102463929B (zh) 2014-04-09

Family

ID=460681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17590.7A Active CN102463929B (zh) 2010-11-08 2011-10-13 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250015B2 (zh)
CN (1) CN10246392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22455B2 (ja) * 2010-01-18 2012-09-1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ミラー装置
CN105358375B (zh) * 2013-07-04 2017-08-0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门后视镜装置
CN104924988A (zh) * 2015-06-03 2015-09-23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跟车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328038A (ja) * 1996-06-11 1997-12-22 Daito Press Kogyo Kk 車両用バックミラー,ミラー成形型形成方法および境界線形成方法
JP3081388U (ja) * 2001-04-25 2001-11-02 東洋理工株式会社 バックミラー
JP2005199844A (ja) * 2004-01-15 2005-07-28 Honda Motor Co Ltd 運転支援装置
JP2006123713A (ja) * 2004-10-28 2006-05-18 Mitsubishi Motors Corp 車両の後方視認用ミラー装置
CN1899882A (zh) * 2005-07-13 2007-01-24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侧视镜
WO2009096587A1 (en) * 2008-01-28 2009-08-06 Honda Motor Co., Ltd. Oblique forward vision device for vehic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06465U (ja) * 2004-03-12 2005-01-06 尚裕 福留 後輪近傍の視認性を向上させた自動車用バックミラー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328038A (ja) * 1996-06-11 1997-12-22 Daito Press Kogyo Kk 車両用バックミラー,ミラー成形型形成方法および境界線形成方法
JP3081388U (ja) * 2001-04-25 2001-11-02 東洋理工株式会社 バックミラー
JP2005199844A (ja) * 2004-01-15 2005-07-28 Honda Motor Co Ltd 運転支援装置
JP2006123713A (ja) * 2004-10-28 2006-05-18 Mitsubishi Motors Corp 車両の後方視認用ミラー装置
CN1899882A (zh) * 2005-07-13 2007-01-24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侧视镜
WO2009096587A1 (en) * 2008-01-28 2009-08-06 Honda Motor Co., Ltd. Oblique forward vision device for vehic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63929A (zh) 2012-05-23
JP2012101607A (ja) 2012-05-31
JP5250015B2 (ja) 2013-07-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65163B2 (en) Device for visually confirming forward direction
CN101827729A (zh) 车用斜前方观察装置
CN102463929B (zh) 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
WO2011136206A1 (ja) リヤアンダーミラー
EP1676747A1 (en) Integrated mirror
US7422336B2 (en) Vehicle side mirror
CN110065440A (zh) 汽车导视装置
CN103359181A (zh) 车辆的后部结构
JP2007055316A (ja) 車両のミラー構造
KR20130012801A (ko) 사각지대가 제거된 자동차용 사이드미러
CN106032149B (zh) 一种电动汽车
JP2002160583A (ja) 車輌用バックミラー、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1633628U (zh) 车辆用复合式后视镜
JP5172543B2 (ja) 車両用ミラー
US10471869B2 (en) Vehicle seat having a cushion frame that maintains ride quality
CN216507823U (zh) 前风挡玻璃总成及车辆
JP4980404B2 (ja) 車両用ドアミラー
JP2018177104A (ja) 車載用カメラ
CN2144074Y (zh) 组合式广视角车辆用后视镜
Park A rear-view side mirror with exterior lens to improve field of view and aerodynamics of automobiles
JP3019361U (ja) 反射鏡
JP3278778B2 (ja) 楕円状複合後写鏡
KR20150128076A (ko) 사각지대 시각확보가 가능한 자동차용 사이드미러
CN116839872A (zh) 一种汽车视野校核方法
JP3127947U (ja) 車両サイドミラーの視界を拡大する鏡面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