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31294A -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31294A
CN102431294A CN2011102760636A CN201110276063A CN102431294A CN 102431294 A CN102431294 A CN 102431294A CN 2011102760636 A CN2011102760636 A CN 2011102760636A CN 201110276063 A CN201110276063 A CN 201110276063A CN 102431294 A CN102431294 A CN 1024312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int
electromagnetic wave
ink
curable ink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7606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蜜泽丰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4312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3129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21Ink je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 B41J2/2107Ink je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ink properties
    • B41J2/2114Ejecting transparent or white coloured liquids, e.g. processing liqui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41J11/002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 B41J11/0021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irradiation
    • B41J11/00214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irradiation using UV radiation

Abstract

本发明以对电磁波固化型油墨进行固化为目的,从而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头,其将照射电磁波时发生固化的、有色的电磁波固化型油墨和无色的电磁波固化型油墨喷出到介质上;控制部,其使由所述有色的电磁波固化型油墨形成的点和由所述无色的电磁波固化型油墨形成的点密集。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例,可列举一种使用当照射紫外线等的电磁波时会发生固化的电磁波固化型油墨的打印机。在这种打印机中,于喷出电磁波固化型油墨的头的下游侧设置有照射电磁波的照射部(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80346号公报
电磁波固化型油墨在每单位区域的油墨喷出量较少时,将受到氧的影响而难以固化。例如,当每单位区域的油墨喷出量较少时,点不会与其他的点邻接或者重叠而是以单独的方式被形成。于是,该点将较强地受到氧的影响而不会固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以将电磁波固化型油墨固化为目的。
为了解决所述课题的主要的发明为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头,其将照射电磁波时发生固化的、有色的电磁波固化型油墨和无色的电磁波固化型油墨喷出到介质上;照射部,其向所述介质上的所述电磁波固化型油墨照射电磁波;控制部,其使所述无色的电磁波固化型油墨从所述头喷出到,所述有色的电磁波固化型油墨的喷出量小于等于阈值的单位区域上,从而使由所述有色的电磁波固化型油墨形成的点和由所述无色的电磁波固化型油墨形成的点密集。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通过本说明书以及附加的附图的记载而阐明。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印刷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2为头周边的概要俯视图。
图3为表示根据与有色油墨相关的点数据而被形成的点的图。
图4为表示在第1实施方式中形成了有色点和无色点的状态的图。
图5为表示印刷数据的生成流程的图。
图6A为对蓝绿色的灰度级值转换表进行说明的图,图6B以及图6C为对半色调处理进行说明的图。
图7为表示在第2实施方式中形成了有色点和无色点的状态的图。
图8为表示在第3实施方式中形成了有色点和无色点的状态的图。
附图说明
1:打印机;
10:控制器;
11:接口部;
12:CPU;
13:存储器;
14:单元控制电路;
20:输送单元;
30:滑架单元;
31:滑架;
40:头单元;
41:头;
50:照射单元;
51:预照射部;
52:主照射部;
60:检测器群;
70:计算机。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说明书的记载以及附加附图的记载,至少明确了以下的内容。
即,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头,其将照射电磁波时发生固化的有色的电磁波固化型油墨和无色的电磁波固化型油墨喷出在介质上;照射部,其向所述介质上的所述电磁波固化型油墨照射电磁波;控制部,其使所述无色的电磁波固化型油墨从所述头喷出到所述有色的电磁波固化型油墨的喷出量小于等于阈值的单位区域上,从而使由所述有色的电磁波固化型油墨形成的点和由所述无色的电磁波固化型油墨形成的点密集。
根据这种图像形成装置,能够将电磁波固化型油墨固化。
在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在所述有色的电磁波固化型油墨的喷出量小于等于所述阈值的单位区域中,由所述有色的电磁波固化型油墨形成的点和由所述无色的电磁波固化型油墨形成的点被重叠形成。
根据这种图像形成装置,能够使由有色的电磁波固化型油墨形成的点和由无色的电磁波固化型油墨形成的点密集,从而能够将电磁波固化型油墨固化。
在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在所述有色的电磁波固化型油墨的喷出量小于等于所述阈值的单位区域中,由所述有色的电磁波固化型油墨形成的点和由所述无色的电磁波固化型油墨形成的点被邻接形成。
根据这种图像形成装置,能够使由有色的电磁波固化型油墨形成的点和由无色的电磁波固化型油墨形成的点密集,从而能够将电磁波固化型油墨固化。
在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在所述有色的电磁波固化型油墨的喷出量小于等于所述阈值的单位区域中,于由所述有色的电磁波固化型油墨形成的多个点之间形成有,由所述无色的电磁波固化型油墨形成的点,并通过由所述无色的电磁波固化型油墨形成的点,而使由所述有色的电磁波固化型油墨形成的多个点连接在一起。
根据这种图像形成装置,能够使由有色的电磁波固化型油墨形成的点和由无色的电磁波固化型油墨形成的点密集,从而能够将电磁波固化型油墨固化。
此外,提供一种生成数据的方法,所述数据用于以下情况,即,图像形成装置使用在照射电磁波时发生固化的有色的电磁波固化型油墨和无色的电磁波固化型油墨,而在介质上形成图像,所述方法使计算机实现如下功能,即:关于所述有色的电磁波固化型油墨,生成了表示点形成的有无的点数据;根据所述点数据而获取每单位区域的所述有色的电磁波固化型油墨的喷出量;以如下方式生成与所述无色的电磁波固化型油墨相关的点数据,所述方式为,在所述有色的电磁波固化型油墨的喷出量小于等于阈值的单位区域中,密集形成有由所述有色的电磁波固化型油墨形成的点和由所述无色的电磁波固化型油墨形成的点。
根据这种方法,能够生成电磁波固化型油墨固化的数据。
关于印刷系统
下面,作为图像形成装置,例举出连接有喷墨式打印机(以下称为打印机)和计算机的印刷系统,而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为表示印刷系统的结构的框图,图2为头周边的概要俯视图。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为,通过向纸张、布、胶片等介质喷出通过紫外线的照射而发生固化紫外线固化型油墨(相当于“电磁波固化型油墨”),从而在介质上形成图像的装置。紫外线固化型油墨(以下,称为UV油墨)为,包含紫外线固化树脂的油墨,其通过受到紫外线的照射时在紫外线固化树脂上发生自由基聚合反应从而固化。
计算机70以可通信的方式与打印机1相连接,并将用于使打印机1印刷图像的印刷数据输出至打印机1。在计算机70中,安装有用于将从应用程序中被输出的图像数据转换成印刷数据的程序(打印机驱动程序:printer driver)。打印机驱动程序被存储在CD-ROM等的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或者可通过互联网而下载到计算机中。
从计算机70接收了印刷数据的打印机1,通过控制器10而对各个单元进行控制,并在介质上印刷图像。检测器群60对打印机1内的状况进行监视,且控制器10根据该检测结果而对各个单元进行控制。控制器10内的接口部11用于,在作为外部装置的计算机70和打印机1之间进行数据的发送与接收。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12为,用于进行打印机1整体的控制的运算处理装置。存储器13为,用于确保存储CPU12的程序的区域和作业区域等的构件。CPU12通过单元控制电路14而对各个单元进行控制。
输送单元20为,用于将介质从输送方向的上游侧向下游侧输送的构件。
滑架单元30为,用于使后文所述的头41在作为与介质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的移动方向上移动的构件。
头单元40具有从喷嘴向介质喷出UV油墨的头41。本实施方式的头41喷出六个颜色的有色的UV油墨(以下,称为有色油墨)、和无色透明的UV油墨(以下,称为无色油墨),并且在头41上形成有喷出各个颜色的UV油墨的喷嘴列。在各个喷嘴列中,多数的喷嘴以在输送方向上隔开预定的间隔的方式而排列。图2为从头41的上面假想观察喷嘴列时的图,并从移动方向的左侧起排列有,喷出深蓝绿色油墨的深蓝绿色喷嘴列Dc、喷出浅蓝绿色油墨的浅蓝绿色喷嘴列Lc、喷出黑色油墨的黑色喷嘴列K、喷出深品红色油墨的深品红色喷嘴列Dm、喷出浅品红色油墨的浅品红色喷嘴列Lm、喷出黄色油墨的黄色喷嘴列Y、喷出无色透明的无色油墨的无色喷嘴列CI。关于蓝绿色和品红色,从头41喷出有相同色调而浓度不同的深色油墨和浅色油墨。
头41在和滑架31一起于移动方向上移动的同时,从喷嘴喷出UV油墨。并且,从喷嘴的油墨喷出方式既可以是压电方式,也可以是热敏方式,其中,所述压电方式为,通过向驱动元件施加电压而使填充有油墨的压力室膨胀、收缩,从而喷出油墨的方式,所述热敏方式为,使用发热元件而使喷嘴内产生气泡并通过该气泡而使油墨喷出的方式。
照射单元50(相当于照射部)为,向喷落在介质上的UV油墨照射紫外线以使UV油墨固化的构件。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具有两个预照射部51和主照射部52,并且UV油墨分为两个阶段而被固化。
预照射部51被设置在滑架31上,且将预照射部51在输送方向上的长度设为,与喷嘴列在输送方向上的长度相同程度。因此,预照射部51以UV油墨不完全固化的程度而对刚刚喷落在介质上的UV油墨照射紫外线。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抑制喷落在介质上的UV油墨的流动(点的扩散)。此外,两个预照射部51以隔着头41的方式被设置在滑架31上。因此,在头41向移动方向的一方侧移动的去路时和头41向移动方向的另一方侧移动的归路时,均通过预照射部51而向刚刚喷落在介质上的UV油墨照射紫外线。作为预照射部51的紫外线照射的光源,可列举出例如发光二极管(LED:Light Emitting Diode)。
主照射部52被设置在滑架31的输送方向下游侧,且将主照射部52在移动方向上的长度设为与介质在移动方向上的长度(宽度长度)相同的程度。因此,主照射部52对通过输送动作而被输送至主照射部52之下的介质上的UV油墨照射紫外线,以使UV油墨完全固化。作为主照射部52的紫外线照射的光源,可列举为灯(例如,金属卤化物灯、汞灯等)。
在这种打印机1中,图像形成处理和输送处理被反复执行,其中,所述图像形成处理为,在使UV油墨从沿着移动方向而移动的头41中间歇性地喷出的同时,通过预照射部51而照射紫外线的处理,所述输送处理为,将介质相对于头41向输送方向下游侧输送的处理。通过这种方式,在介质上的、与通过前面的图像形成处理而形成的点的位置不同的位置上,通过后面的图像形成处理而形成了点,从而在介质上印刷了二维图像。而且,将头41在喷出UV油墨的同时于移动方向上移动一次的动作(一次的图像形成处理)称为“一个循环”。
关于氧对UV油墨的影响
图3为表示根据与有色油墨相关的点数据(印刷数据)而被形成的点的图。图中的1个格为,作为在介质上形成有一个点的最小区域的“像素区域”,且介质上的像素区域和图像数据上的像素相对应。点数据为,表示在各个像素区域中是否形成点的数据。
为使图像的粒状性良好,通常,以在图像内点被分散形成的方式来生成点数据。因此,当在单位区域中表示出的浓度较浅、且每单位区域的有色油墨的喷出量较少时,如图3所示,由有色油墨而形成的点(以下,称为有色点)与其他的有色点不会邻接或重叠,而是以单独的方式而形成。
然而,虽然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所使用的UV油墨在被紫外线照射时会发生自由基聚合反应从而固化,但是,当氧附着在UV油墨上时,氧将作为抑制剂而发挥功能,从而使连锁聚合速度降低。这样一来,UV油墨将变得难以固化(变得不会固化)。尤其是,当构成点的油墨量较少时(当油墨滴的厚度较薄时),与点体积相比其表面积将变大,从而易于受到氧的影响而导致UV油墨变得不会固化。如果UV油墨不固化,则会产生UV油墨从介质上剥离等的问题。
即,当每单位区域的有色油墨的喷出量少到会使有色点以单独的方式而形成的程度时,有色点将较大程度地受到氧的影响从而不会固化。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即使每单位区域的有色油墨的喷出量较少,也能够将有色点切实地固化。
为此,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在有色油墨的喷出量小于等于阈值的单位区域中,使无色油墨从头41向介质喷出,并且,在介质上使有色点和由无色油墨形成的点(以下,称为无色点)密集。其结果为,使有色点同无色点一起难以受到氧的影响,从而通过紫外线而被切实地固化。
另一方面,在有色油墨的喷出量大于阈值的单位区域中,有色点不会以单独的方式被形成,从而有色点难以受到氧的影响,而会通过紫外线被切实地固化。因此,在有色油墨的喷出量大于阈值的单位区域中,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不会使无色油墨从头41喷出,从而不形成无色点。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在固化有色点的同时,抑制无色油墨的消耗量,此外,还能够简化印刷控制。
而且,将是否形成无色点的阈值(即,与每单位区域的有色油墨的喷出量相关的阈值)设定为,与在单位区域中会以单独的方式而形成有色点时的浓度相当的油墨量即可。
此外,在有色油墨的喷出量小于等于阈值的单位区域中从头41喷出的UV油墨不限定于无色透明的UV油墨,只需为无色的UV油墨即可。
此外,可以将每单位区域的有色油墨的喷出量替换为效率(Duty)值。效率值(%)是指“属于单位区域的、形成有色点的像素区域的数量”与“属于单位区域的像素区域的数量”的比例。与有色油墨相关的效率值越低,每单位区域的有色油墨的喷出量越少,而效率值越高,每单位区域的有色油墨的喷出量越多。因此,打印机1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在与有色油墨相关的效率值小于等于阈值的单位区域上,从头41喷出无色油墨从而使有色点和无色点密集。
第1实施方式
图4为表示在第1实施方式中形成了有色点和无色点时的状态的图。在附图中,用斜线的点表示有色点,而用粗实线表示无色点。在第1实施方式中,以使在有色油墨的喷出量小于等于阈值的单位区域中有色点和无色点密集的方式,而重叠形成有色点和无色点。通过这种方式,有色点以及无色点难以受到氧的影响,从而能够防止固化不良。
在第1实施方式中,打印机驱动程序以如下方式生成印刷数据,即,使在有色油墨的喷出量为阈值以下的单位区域中,有色点和无色点被重叠形成。下面,关于打印机驱动程序对印刷数据的生成方法进行说明。
图5为表示印刷数据的生成流程的图。当打印机驱动程序从各种应用程序接收到让打印机印刷的图像数据时,利用计算机70的硬件资源而生成印刷数据。
首先,打印机驱动程序将从应用程序输出的图像数据转换为被设定的印刷分辨率(S01)。接下来,打印机驱动程序将作为RGB数据的图像数据转换为与打印机1所具有的油墨的颜色对应的CMYK数据(S02)。该颜色转换处理通过打印机驱动程序参照将RGB数据的灰度级值和CMYK数据的灰度级值对应起来的表(未图示),来进行实施。此时,图像数据由蓝绿色数据C、品红色数据M、黄色数据Y和黑色数据K而构成,且各种颜色的数据由多个像素构成。而且,各个像素的浓度用多灰度级来表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各个像素的浓度用256灰度级(0~255的数字)来表示,且灰度级值的数值越高则浓度越深。
但是,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采用如下方式,即,作为蓝绿色类的油墨可使用深蓝绿色油墨Dc和浅蓝绿色油墨Lc,作为品红色类的油墨可使用深品红色油墨Dm和浅品红色油墨Lm。由此,打印机驱动程序进一步将蓝绿色数据C转换为深蓝绿色数据Dc和浅蓝绿色数据Lc,将品红色数据M转换为深品红色数据Dm和浅品红色数据Lm。
图6A为对蓝绿色的灰度级值转换表进行说明的图。横轴表示输入灰度级值,纵轴表示输出灰度级值。表中的虚线表示浅蓝绿色的灰度级值,实线表示深蓝绿色的灰度级值。例如,属于蓝绿色数据C的某一像素的、表示出的灰度级值为gr。此时,打印机驱动程序根据图6A的转换表,将该像素的深蓝绿色的灰度级值设为2D,并将浅蓝绿色的灰度级值设为1D。这样,打印机驱动程序将蓝绿色数据C转换为深蓝绿色数据Dc和浅蓝绿色数据Lc。同样地,打印机驱动程序根据品红色的灰度级值转换表(未图示),也将品红色数据M转换为深品红色数据Dm和浅品红色数据Lm。
图6B以及图6C为,用于对半色调处理进行说明的图。接下来,打印机驱动程序执行半色调处理(S03)。半色调处理是指,将多灰度级别数据转换为打印机1能够表现的灰度级数的数据的处理。在这里,关于六个颜色的有色油墨,生成有表示点形成的有无的点数据。
而且,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能够形成三种尺寸的点(大点、中点、小点)。因此,通过半色调处理,从而256级灰度数据被转换为4级灰度数据。此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例举了通过抖动法而进行的半色调处理来进行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例如误差扩散法、FM掩模法(FM mask method)和蓝噪声掩模法(blue noise mask method)等。
图6B为点生成率图表的说明图。图表的横轴表示灰度级值(0~255),图表的左侧的纵轴表示点生成率(0~100%),右侧的纵轴表示级别数据。而且,图表中的实线表示小点的生成率SD,单点划线表示中点的生成率MD,粗实线表示大点的生成率LD。
级别数据是指,用“0~255”的数值对点生成率(0~100%)进行表示的数据。此外,点生成率表示,在属于单位区域的像素的灰度级值为固定的情况下,在该单位区域内的像素中点被形成的比例。例如,当属于单位区域的10像素×10像素的所有像素表示预定的灰度级值时,假定单位区域内形成有n个点。在这种情况下,该预定的灰度级值的点生成率为{n/(10×10)}×100(%)。
下面,以黑色数据K为例,对具体的半色调处理进行说明。首先,打印机驱动程序从属于黑色数据K的像素中提取要转换灰度级值的像素(目标像素)。而且,打印机驱动程序参照图6B的点生成率图表,并根据目标像素的灰度级值来设定大点级别数据。例如,如果目标像素的灰度级值为gr,那么大点级别数据被设定为1d。
图6c为表示对点形成的有无进行判断时的状况的图。打印机驱动程序根据目标像素的表示的灰度级值(级别数据)和与目标像素相对应的半色调掩模的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而对点形成的有无进行判断。例如,假定目标像素为图6C的图像数据的左上方的像素,且大点级别数据1d为“180”。打印机驱动程序参照半色调掩模而判断出与左上方的目标像素对应的阈值为1。而且,打印机驱动程序将目标像素的大点级别数据180和阈值1进行比较,并判断出大点级别数据大于阈值(180>1)。此时,将目标像素转换为“形成大点的像素”,并结束对该目标像素的处理。
另一方面,当目标像素的大点级别数据为阈值以下时,打印机驱动程序对目标像素的中点级别数据(2d)进行设定。而且,打印机驱动程序将中点级别数据2d和半色调掩模的阈值进行比较,并在中点级别数据2d大于阈值时,将目标像素转换为“形成中点的像素”。另一方面,当中点级别数据2d为阈值以下时,打印机驱动程序对目标像素的小点级别数据进行设定,并进行其和阈值之间的比较处理,从而对小点形成的有无进行判断。
在目标像素通过这种方式而被转换为4级灰度的数据(表示三种点形成的有无的数据)之后,关于属于黑色数据K的其他的像素,打印机驱动程序也进行同样的处理。此外,在对于属于黑色数据K的所有像素的处理结束之后,关于其他的颜色的图像数据,打印机驱动程序也进行同样的处理。
其结果为,属于六个颜色(有色)的图像数据(深蓝绿色数据Dc、浅蓝绿色数据Lc、深品红色数据Dm、浅品红色数据Lm、黄色数据Y、黑色数据K)的各个像素,从256级灰度数据被转换为4级灰度数据(点数据)。
接下来,打印机驱动程序根据与六种颜色的有色油墨相关的半色调处理结果(点数据),而获取(计算出)每单位区域有色油墨的喷出量(S04)。即,打印机驱动程序计算出在各个单位区域中被喷出的六种颜色的有色油墨(Dc,Lc,Dm,Lm,Y,K)的总量。为此,打印机驱动程序参照在六种颜色的各个图像数据中属于位于相同位置的单位区域的像素的表示数据。而且,当将介质上的单位区域设为“10像素区域×10像素区域”时,与介质上的单位区域对应的图像数据上的单位区域成为“10像素×10像素”。
接下来,打印机驱动程序对有色油墨的喷出量为阈值以下的单位区域的有无进行判断(S05)。当不存在有色油墨的喷出量为阈值以下的单位区域时,有色点不会以单独的方式而形成,而是与其他的点邻接或重叠。因此,即使不以与有色点邻接的方式形成无色点,有色点也难以受到氧的影响,从而会被切实地固化。
由此,当不存在有色油墨的喷出量为阈值以下的单位区域时(S05→否),打印机驱动程序无需生成表示无色点的形成的有无的无色数据,而进入接下来的栅格化处理(S07)。此时,通过打印机驱动程序而生成的印刷数据,由与六种颜色的有色油墨相关的点数据(Dc,Lc,Dm,Lm,Y,K)构成。通过以此方式生成印刷数据,从而能够使有色点切实地固化,并且,能够尽可能地缩短印刷数据的生成时间,此外,还能够抑制无色油墨的消耗量。
另一方面,当存在有色油墨的喷出量为阈值以下的单位区域时(S05→是),打印机驱动程序生成无色数据(S06)。在有色油墨的喷出量为阈值以下的单位区域中,有色点以单独的方式而形成,从而由于氧的影响而导致有色点变得不能固化。为此,打印机驱动程序以如下方式生成无色数据,即,在有色油墨的喷出量为阈值以下的单位区域中,如图4所示,在有色点上重叠形成有无色点。此时,通过打印机驱动程序而生成的印刷数据,由与六种颜色的有色油墨相关的点数据和与无色油墨相关的点数据构成。通过以此方式生成印刷数据,从而使有色油墨的喷出量为阈值以下的单位区域中,有色点和无色点被重叠形成,进而能够防止由于氧的影响而导致的点的固化不良。
具体而言,打印机驱动程序在生成无色数据时,在与有色油墨的喷出量为阈值以下的单位区域相对应的像素中,将与形成有有色点的像素位于相同位置的像素转换为“形成(无色)点的像素”。而且,无色点的尺寸可以设定为与被重叠形成的有色点相同的尺寸,也可以固定为有色点可取的三种尺寸中的任何一种尺寸,还可以设定为不同于有色点的尺寸。
最后,打印机驱动程序对半色调处理的结果(点数据)进行栅格化处理(S07)。栅格化处理是指,对二维的点数据按应向打印机1传送的数据顺序进行重新排列的处理。经过这些处理而生成的点数据和对应于印刷方式的命令数据(输送量等)一起作为印刷数据而被发送至打印机1。打印机1(控制器10)根据接收到的印刷数据而对各个单元进行控制,从而在介质上印刷图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半色调处理中,使用了图6B所示的点生成率图表。在图6B所示的点生成率图表中,在低灰度级值(表示较浅浓度的灰度级值)中,只有小点的生成率SD大于零,而中点以及大点的生成率MD、LD为零。因此,在通过较浅浓度而被显示的单位区域、即有色油墨的喷出量为阈值以下的单位区域中,只有小点易于产生。
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有时会在有色油墨的喷出量为阈值以下的单位区域中产生多个种类的尺寸的点。点尺寸越大,构成点的油墨量就越增加,从而越难以受到氧的影响。因此,有色点的尺寸越大,则在重叠形成的无色油墨的量较少的情况下也会越难以受到氧的影响,从而有色点将切实地固化。
因此,也可以根据有色点的尺寸,使重叠形成的无色点的尺寸不同(也可以使从头41喷出的无色油墨量不同)。例如,只需在有色油墨的喷出量为阈值以下的单位区域中,使无色油墨的大点重叠在有色油墨的小点上,使无色油墨的中点重叠在有色油墨的中点上,使无色油墨的小点重叠在有色油墨的大点上即可。
通过这种方式,如果将无色油墨的小点重叠在有色油墨的大点上,则能够防止出现例如,尽管能够防止固化不良,但是在有色油墨的大点上重叠形成有无色油墨的大点从而无谓地消耗了无色油墨的情况。反之,还能够防止如下情况,即,尽管需要在有色油墨的小点上重叠无色油墨的大点,但是在有色油墨的小点上重叠形成了无色油墨的小点从而导致了固化不良。换言之,通过喷出与构成有色点的油墨量对应的、适当的无色油墨量,从而能够在切实地固化有色点的同时,抑制无色油墨的无谓的消耗。
此外,虽然在图4所示的有色点上全部重叠形成有无色点,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在有色油墨的喷出量为阈值以下的单位区域中,有时也会存在一部分的有色点与其他的有色点邻接或重叠的情况,从而有时会存在不以单独的方式而形成的有色点。如果有色点不以单独的方式而形成,则难以受到氧的影响,从而不存在固化不良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仅在以单独的方式而形成的有色点上重叠形成无色点。换言之,通过仅在具有固化不良的可能性的有色点上重叠形成无色点,从而能够抑制无色油墨的无谓的消耗。
第2实施方式
图7为表示在第2实施方式中形成了有色点和无色点时的状态的图。在第2实施方式中,以使有色油墨的喷出量小于等于阈值的单位区域中有色点和无色点密集的方式,使无色点以邻接于有色点的方式而形成。通过这种方式,有色点以及无色点将难以受到氧的影响,从而能够防止固化不良。
在第2实施方式中,打印机驱动程序以如下方式生成印刷数据,即,使有色油墨的喷出量为阈值以下的单位区域中,有色点和无色点被邻接形成。与所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打印机驱动程序对与六种颜色的有色油墨相关的图像数据进行半色调处理,并根据该半色调处理结果来判断有色油墨的喷出量为阈值以下的单位区域的有无(图5的S01~S05)。
而且,当存在有色油墨的喷出量为阈值以下的单位区域时,打印机驱动程序生成无色数据。打印机驱动程序以如下方式生成无色数据,即,如图7所示,在有色油墨的喷出量为阈值以下的单位区域中,以邻接于有色点的方式而形成有无色点。具体而言,打印机驱动程序在生成无色数据时,在与有色油墨的喷出量为阈值以下的单位区域相对应的像素中,将与如下像素邻接的像素转换为“形成(无色)点的像素”,所述如下像素为,与形成有有色点的像素位于相同位置的像素。而且,与某一像素邻接的像素是指,在上下左右与某一像素并排的四个像素,以及在斜上方、斜下方与某一像素并排的四个像素,即某一像素的周围的八个像素。
通过打印机1基于以此方式而生成的印刷数据来印刷图像,从而在有色油墨的喷出量为阈值以下的单位区域中,使有色点和无色点被邻接形成,从而能够防止由于氧的影响而导致的点的固化不良。
而且,虽然在图7中,在所有的有色点的左侧形成了无色点,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在有色点的右侧形成无色点,也可以在有色点的上侧形成无色点。此外,也可以根据有色点而使无色点所邻接的位置不同。此外,虽然在图7中使一个无色点与一个有色点邻接,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使多个无色点与一个有色点邻接。
此外,当在有色油墨的喷出量为阈值以下的单位区域中产生多种尺寸的点时,可以根据有色点的尺寸,而使邻接的无色点的尺寸不同、或者使邻接的无色点的数量不同。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喷出与构成有色点的油墨量对应的、适当的无色油墨量,从而能够在将有色点切实地固化的同时,抑制无色油墨的无谓的消耗。
此外,也可以在有色油墨的喷出量为阈值以下的单位区域中,在将无色点与有色点邻接形成的同时,如第1实施方式那样在有色点上重叠形成无色点。
此外,也可以在有色油墨的喷出量为阈值以下的单位区域中,只对以单独的方式而形成的有色点邻接形成无色点。
第3实施方式
图8为表示在第3实施方式中形成了有色点和无色点时的状态的图。而且,在图8中,于单位区域内形成有六个有色点,且为了识别各个有色点,而在有色点内标有数字。在第3实施方式中,以使有色油墨的喷出量小于等于阈值的单位区域中有色点和无色点密集的方式,将无色点形成在多个有色点之间,并通过无色点而将多个有色点连接在一起(至少将两个有色点连接在一起)。换言之,在将无色点与有色点邻接形成的同时,进一步将无色点形成在有色点之间。通过这种方式,使得有色点以及无色点难以受到氧的影响,从而能够防止固化不良。
在第3实施方式中,打印机驱动程序以如下方式生成印刷数据,即,在有色油墨的喷出量为阈值以下的单位区域中,于有色点之间形成有无色点。与所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打印机驱动程序对与六种颜色的有色油墨相关的图像数据进行半色调处理,并根据该半色调处理结果而对有色油墨的喷出量为阈值以下的单位区域的有无进行判断(图5的S01~S05)。
而且,当存在有色油墨的喷出量为阈值以下的单位区域时,打印机驱动程序生成无色数据。如图8所示,打印机驱动程序以如下方式生成无色数据,即,在有色油墨的喷出量为阈值以下的单位区域中,于有色点之间形成有无色点,并通过无色点而使多个有色点连接在一起。
例如,打印机驱动程序在与有色油墨的喷出量为阈值以下的单位区域对应的像素(10像素×10像素)中,从左上方的像素起依次地对形成有色点的像素进行检索。如此,当打印机驱动程序识别出形成图8所示的1号有色点的像素时,将对距离形成1号有色点的像素最近的、形成有色点的像素(在图8中为形成2号有色点的像素)进行检索。而且,打印机驱动程序将位于形成1号有色点的像素和形成2号有色点的像素之间的像素转换为形成无色点的像素。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1号有色点和2号有色点通过无色点而连接在一起。
之后,打印机驱动程序对新形成有色点的像素进行检索。当打印机驱动程序识别出形成2号有色点的像素时,由于2号有色点通过无色点而与1号有色点连接在一起,因此打印机驱动程序不对与形成2号有色点的像素接近的、形成有色点的像素进行检索。
另一方面,当打印机驱动程序识别出形成3号有色点的像素时,由于3号有色点未与其他的有色点连接在一起,因此,所述打印机驱动程序对距离形成3号有色点的像素最近的、形成有色点的像素(在图8中为形成2号有色点的像素)进行检索,并将位于二者之间的像素转换为形成无色点的像素。
由于打印机1基于以此方式而生成的印刷数据来印刷图像,从而在有色油墨的喷出量为阈值以下的单位区域中,于多个有色点之间形成有无色点,且多个有色点通过无色点而连接在一起,因此,能够防止由于氧的影响而导致的点的固化不良。
而且,也可以在有色油墨的喷出量为阈值以下的单位区域中,在将无色点形成于有色点之间的同时,如第1实施方式那样在有色点上重叠形成无色点。
其他的实施方式
虽然上述实施方式主要对一种具有喷墨式打印机的印刷系统进行了记载,但是其也包括印刷数据的生成方法等的公开。此外,上述的实施方式为,用于使本发明易于理解的实施方式,而并不是用于对本发明进行限定并解释的实施方式。本发明能够在不脱离其技术思想的条件下被变更、改良,并且显然在本发明中也包括其等效物。
关于图像形成装置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打印机驱动程序(相当于程序)利用计算机70的硬件资源,以如下方式生成印刷数据,即,当每单位区域的有色油墨的喷出量小于等于阈值时,由有色的UV油墨形成的点和由无色的UV油墨形成的点密集,并且打印机1的控制器10根据该印刷数据而来控制对介质的图像印刷。因而,打印机1的控制器10和安装了打印机驱动程序的计算机70相当于“控制部”,且连接有打印机1和计算机70的印刷系统相当于图像形成装置。
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由打印机1的控制器10来承担打印机驱动程序以及计算机70的作用,此时,打印机1的控制器10相当于控制部,且打印机1单体相当于图像形成装置。
关于打印机
虽然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例举了一种反复执行如下动作的打印机,即,在头41于移动方向上移动的同时形成图像的动作和介质的输送动作,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如下这种打印机,例如,使介质在被固定的头组的下方输送,同时从头组喷出UV油墨,并通过被配置在比头组更靠介质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紫外线照射部,而将介质上的UV油墨固化。此外,虽然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例举了除了主照射部52之外还设置有预照射部51的打印机,但也可以是没有预照射部51的打印机。
关于油墨
虽然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作为从头41喷出的油墨而例举了紫外线固化型油墨(UV油墨),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从头41喷出在照射电子束、X射线、可见光等的电磁波时发生固化的油墨。此时,预照射部51以及主照射部52照射与油墨对应的电磁波。

Claims (5)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头,其将被照射电磁波时发生固化的、有色的电磁波固化型油墨和无色的电磁波固化型油墨喷出到被记录介质上;
照射部,其向所述被记录介质上的所述电磁波固化型油墨照射电磁波;
控制部,其将所述无色的电磁波固化型油墨从所述头喷出到,所述有色的电磁波固化型油墨的喷出量小于等于阈值的单位区域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在所述有色的电磁波固化型油墨的喷出量小于等于所述阈值的单位区域中,使由所述有色的电磁波固化型油墨形成的点和由所述无色的电磁波固化型油墨形成的点重叠形成。
3.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在所述有色的电磁波固化型油墨的喷出量小于等于所述阈值的单位区域中,使由所述有色的电磁波固化型油墨形成的点和由所述无色的电磁波固化型油墨形成的点并排形成。
4.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在所述有色的电磁波固化型油墨的喷出量小于等于所述阈值的单位区域中,将由所述无色的电磁波固化型油墨形成的点形成在,由所述有色的电磁波固化型油墨形成的多个点之间,并通过由所述无色的电磁波固化型油墨形成的点,而将由所述有色的电磁波固化型油墨形成的多个点连接在一起。
5.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使用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来形成图像。
CN2011102760636A 2010-09-08 2011-09-08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Pending CN10243129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00576A JP2012056155A (ja) 2010-09-08 2010-09-08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ープログラム
JP2010-200576 2010-09-0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31294A true CN102431294A (zh) 2012-05-02

Family

ID=447206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760636A Pending CN102431294A (zh) 2010-09-08 2011-09-08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894172B2 (zh)
EP (1) EP2463105B1 (zh)
JP (1) JP2012056155A (zh)
CN (1) CN10243129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26164A (zh) * 2013-01-31 2015-11-04 惠普工业印刷有限公司 打印机和图像处理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38613B2 (ja) * 2011-01-31 2015-06-24 株式会社Screen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12218233A (ja) * 2011-04-06 2012-11-12 Seiko Epson Corp 液体噴射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18052121A (ja) * 2012-05-01 2018-04-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印刷物を生産する方法
JP6136377B2 (ja) * 2013-03-05 2017-05-3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方法、及び、印刷装置
JP6357744B2 (ja) * 2013-09-19 2018-07-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の制御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JP6620561B2 (ja) * 2016-01-14 2019-12-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液体吐出装置および液体吐出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57865A (ja) * 1984-01-26 1985-08-19 Konishiroku Photo Ind Co Ltd インクジエツト記録装置及び記録方法
JP2005305687A (ja) * 2004-04-19 2005-11-04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2006015691A (ja) * 2004-07-05 2006-01-19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Uv硬化型インク使用の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を用いたプリント方法と該方法に用いるuv硬化型インク使用の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US20060214966A1 (en) * 2005-03-24 2006-09-28 Fuji Xerox Co.,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image forming program
EP1118468B1 (en) * 2000-01-19 2007-02-14 Xerox Corporation Method for smoothing appearance of an ink jet print
JP2007268789A (ja) * 2006-03-30 2007-10-18 Fujifilm Corp 像形成装置
CN101518998A (zh) * 2008-02-29 2009-09-0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不透明层的形成方法、记录方法、组合墨液、墨盒、记录装置
US20090322804A1 (en) * 2008-06-30 2009-12-31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Fluid eject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ation method
JP2010046809A (ja) * 2008-08-19 2010-03-04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2010083139A (ja) * 2008-09-08 2010-04-15 Seiko Epson Corp 流体噴射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91362B2 (ja) 2004-03-01 2007-10-1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方法
US7510277B2 (en) 2004-03-01 2009-03-31 Fujifilm Corporatio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JP4596250B2 (ja) * 2005-03-10 2010-12-0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方法
JP4827450B2 (ja) * 2005-07-15 2011-11-3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928892B2 (ja) * 2006-09-29 2012-05-09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504630B2 (ja) 2008-03-25 2014-05-2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方法及び記録装置
JP5604790B2 (ja) * 2009-02-04 2014-10-1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方法及び印刷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57865A (ja) * 1984-01-26 1985-08-19 Konishiroku Photo Ind Co Ltd インクジエツト記録装置及び記録方法
EP1118468B1 (en) * 2000-01-19 2007-02-14 Xerox Corporation Method for smoothing appearance of an ink jet print
JP2005305687A (ja) * 2004-04-19 2005-11-04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2006015691A (ja) * 2004-07-05 2006-01-19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Uv硬化型インク使用の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を用いたプリント方法と該方法に用いるuv硬化型インク使用の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US20060214966A1 (en) * 2005-03-24 2006-09-28 Fuji Xerox Co.,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image forming program
JP2007268789A (ja) * 2006-03-30 2007-10-18 Fujifilm Corp 像形成装置
CN101518998A (zh) * 2008-02-29 2009-09-0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不透明层的形成方法、记录方法、组合墨液、墨盒、记录装置
US20090322804A1 (en) * 2008-06-30 2009-12-31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Fluid eject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ation method
JP2010046809A (ja) * 2008-08-19 2010-03-04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2010083139A (ja) * 2008-09-08 2010-04-15 Seiko Epson Corp 流体噴射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26164A (zh) * 2013-01-31 2015-11-04 惠普工业印刷有限公司 打印机和图像处理
US10414172B2 (en) 2013-01-31 2019-09-17 Hp Scitex Ltd. Printer and image process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056155A (ja) 2012-03-22
US20120056926A1 (en) 2012-03-08
EP2463105B1 (en) 2014-06-04
EP2463105A1 (en) 2012-06-13
US8894172B2 (en) 2014-1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31294A (zh)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JP6691017B2 (ja) 造形方法、及び造形システム
US7561307B2 (en)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using dither matrixes with size and density being inversely related to a unit images distance to the center of the dither matrix
US9137422B2 (en) Image processing in contone space and halftone space
JP2020040334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8576452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US10343419B2 (en) Control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forming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a
US8998367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JP2011126175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データ生成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120274949A1 (en) Inkjet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int data generating method
JP2011025658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06140579A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プログラム
JP466555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2442060A (zh) 印刷装置
US11660877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inkjet printing apparatus
US11298940B2 (en) Liquid discharge apparatus, liquid discharge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US8833898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US10110778B2 (en)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program, and printing system
US8432581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JP2022168998A (ja) 画像処理装置
JP4325448B2 (ja) ドットの形状を考慮した画像処理
CN114929456A (zh) 造型装置和造型方法
JP2012176496A (ja) 量子化装置、量子化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025553A (ja) 画像記録方法及びそれを適用した画像記録装置、並びにその画像記録装置に適用される画像記録処理用プログラム
WO2012087645A1 (en) Image processing in contone space and halfto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