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42060A - 印刷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印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42060A
CN102442060A CN2011102834413A CN201110283441A CN102442060A CN 102442060 A CN102442060 A CN 102442060A CN 2011102834413 A CN2011102834413 A CN 2011102834413A CN 201110283441 A CN201110283441 A CN 201110283441A CN 102442060 A CN102442060 A CN 1024420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droplets
nozzle
ejection
litt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8344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蜜泽丰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4420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420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41J11/002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 B41J11/0021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irradiation
    • B41J11/00212Controlling the irradiation means, e.g. image-based controlling of the irradiation zone or control of the duration or intensity of the irradi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41J11/002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 B41J11/0021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irradiation
    • B41J11/00214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irradiation using UV radi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41J11/002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 B41J11/0021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irradiation
    • B41J11/00218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irradiation means, e.g. radiation source attached to reciprocating print head assembly or shutter means provided on the radiation sour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9/00Character- or line-spacing mechanisms
    • B41J19/14Character- or line-spacing mechanisms with means for effecting line or character spacing in either direction
    • B41J19/142Character- or line-spacing mechanisms with means for effecting line or character spacing in either direction with a reciprocating print head printing in both directions across the paper width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印刷装置。所述印刷装置具备:照明部,其向喷落在印刷介质的表面上的油墨滴照射活性光线,从而使所述油墨滴固化;输送部,其通过输送所述印刷介质和所述照明部中的至少一方,从而使所述印刷介质的表面上的所述油墨滴移动至所述照明部照射的所述活性光线的照射范围内;多个喷嘴,其为喷出油墨量有所不同的多种所述油墨滴的喷嘴,且被配置为,与所述照明部之间的、在和所述输送部的输送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的距离互不相同。

Description

印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通过活性光线而被固化的油墨滴来实施印刷的印刷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已知一种向喷落在记录介质上的油墨滴照射活性光线而使其固化的喷墨式的印刷装置。通过使喷落后的油墨滴固化从而防止了洇散,其结果为,能够防止画质的降低。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改变活性光线的照射条件的内容。作为照射条件,记载了例如照射时间、照射时刻、照射强度、照射能量、照射的光源的种类、照射面积、活性光线相对于记录材料表面的入射角度、照射的活性光线的波长特性等。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如下内容,即,在具有全行式(full line type)的喷墨头的印刷装置中,根据记录介质的宽度、喷滴在印刷介质上的油墨的区域、或印刷介质的反射率等,而改变发光范围或发光量。
从喷嘴向印刷介质喷出油墨滴起,到活性光线被照射在该油墨滴上为止的时间越长,油墨滴在印刷介质的表面上越扩散。即,由于油墨滴的直径(与印刷介质的表面平行的面的直径)变大,且油墨滴的高度(从印刷介质的表面到油墨滴的顶部的距离)变低,因此表面积增加。油墨滴的表面积越增加,受到氧抑制(成为固化被氧抑制的状态)的影响的油墨滴表层部的体积在油墨滴整体的体积中所占的比例就越增加。由于在该状态下即使照射活性光线,所述的油墨滴表层部也不会固化,因此形成未固化部分的体积在油墨滴整体的体积中所占的比例较大的“固化不良”。而且,表面积(SS)相对于每一滴的体积较小的小油墨滴的体积(VS)之比(SS/VS)大于,表面积(SL)相对于每一滴的体积大于小油墨滴的大油墨滴的体积(VL)之比(SL/VL)。因此,小油墨滴与大油墨滴相比,较易形成固化不良。
例如,即使是在某一能量的活性光线下成为固化不良的小油墨滴,也能够通过照射更高能量的活性光线从而固化。虽然能够通过使用对于大中小任意一种的油墨滴均不会发生固化不良的这种较高能量的活性光线,从而防止任意一种油墨滴的固化不良,但是从成本的观点出发,优选尽量能够以低能量的活性光线而进行固化。因此,如果能够按照油墨滴的大小而改变照射能量则更为优选。但是,在可喷出多种大小的油墨滴的印刷装置中,按照喷出的油墨滴的大小来改变照射方式是困难的。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19159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245732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发明,其目的在于,在不改变活性光线的照射方式的条件下,使喷落后的油墨滴难以产生固化不良。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印刷装置采用了如下结构,即,在喷出从喷落于印刷介质上起到移动至照射部的照射范围为止的照射前时间成为长于第一照射前时间的第二照射前时间的、油墨滴的喷嘴中,与喷出照射前时间成为第一照射前时间的油墨滴的喷嘴相比,减小小油墨滴的喷出概率。照射前时间越长,印刷介质的表面上的油墨滴的表面积就越扩大,从而越容易受到氧抑制的影响。而且,与体积大于小油墨滴的油墨滴相比,如前文所述,小油墨滴较容易受到氧抑制的影响。因此,在本发明的结构中,与在照射前时间长度互不相同的多个喷嘴中以相同的概率喷出小油墨滴的结构相比较,能够使喷落在印刷介质上的小油墨滴难以发生固化不良。
有无向构成形成于印刷介质上的图像的各个记录像素喷出的油墨滴的喷出、或喷出时的油墨滴的大小(点的大小),能够根据各个记录像素的油墨量灰度级值,而通过例如采用了抖动法或误差扩散法等的半色调处理来决定。而且,当向各个记录像素喷出油墨滴时,如果决定了分辨率或其他的印刷条件,则向该记录像素喷出油墨滴的喷嘴也能够被指定。因此,通过进行半色调处理,以使对于被分配给照射前时间成为第二照射前时间的喷嘴的记录像素而选择小点的概率低于,对于被分配给照射前时间成为第一照射前时间的喷嘴的记录像素而选择小点的概率,从而能够在照射前时间互不相同的喷嘴中改变小油墨滴的喷出概率。而且,喷嘴的小油墨滴的喷出概率是指,仅由从该喷嘴喷出的小油墨滴形成的一个记录像素的点(小点)的概率。即,是指对于被分配给喷嘴的记录像素通过半色调处理而选择小点的概率。因此,例如,为了在一个记录像素上形成大于小点的点而从喷嘴喷出两滴以上的小油墨滴时的数量,并不对小油墨滴的喷出概率产生作用。
照明部只需能够向喷落在印刷介质的表面上的油墨滴照射用于使该油墨滴固化的活性光线即可。而且,在本说明书中,对于照射时间、照射时刻、照射强度、照射能量、光源的种类、照射面积、相对于记录介质的入射角度、波长特性等各种各样的照射条件,只要没有特别明示,则是以相同的条件照射活性光线。
输送部只需能够使照明部与印刷介质之间的位置关系相对地变动,以使从喷嘴喷出且喷落在印刷介质的表面上的油墨滴进入照明部照射的活性光线的照射范围内即可。即,可以为向照明部的照射范围内输送印刷介质的结构,也可以为相对于印刷介质而输送照明部的结构,还可以为对双方进行输送的结构。
本发明的印刷装置所具备的多个喷嘴被配置为,与照明部之间的、在和输送部的输送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的距离互不相同。即,从与照明部之间的距离较远的喷嘴喷出且喷落在印刷介质上的油墨滴,与从较近的喷嘴喷出且喷落在印刷介质上的油墨滴相比,照射前时间变长。此外,本发明的印刷装置所具备的各个喷嘴能够喷出小油墨滴、或者油墨量多于小油墨滴的油墨滴。
在本发明中,还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在喷出照射前时间大于预定的阈值的油墨滴的喷嘴中,不喷出小油墨滴。该阈值是根据如下时间而设定的,即,对于小油墨滴,为从喷落起到照射为止的时间,且即使在经过了该时间的时间点上进行照射,也不会成为定义成由于氧抑制而导致的固化不良的状态的时间。例如,设定为不会成为该状态的最长时间(当长于该时间时则会成为该状态的时间)。因此,通过不从照射前时间大于阈值的喷嘴喷出小油墨滴,从而能够防止小油墨滴由于氧抑制而产生的固化不良。而且,如上所述,由于在照明部中以相同的照明条件(照射时刻等)照射活性光线,因此照射前时间不会被照明部的照射时刻影响而发生变动。
而且,也可以将与照明部之间的、在和输送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的距离长于预定距离的喷嘴设为,喷出照射前时间大于所述阈值的油墨滴的喷嘴。由于当输送部的输送速度固定时,喷出了某一油墨滴的喷嘴与照明部之间的距离,和该油墨滴的照射前时间为正比关系,因此能够根据所述的阈值和输送速度而设定预定距离。而且,也可以通过将输送方向上的照明部和喷嘴之间的距离与预定距离进行比较,从而辨别是否为喷出小油墨滴的喷嘴。而且,因为当包含后述的印刷介质在内的、与油墨滴的易扩散程度相关的其他条件(例如温度或油墨的种类等)相同时,则可认为由时间表示的所述阈值是固定的,因此输送部的输送速度越快,预定距离被设定为越长的距离。而且,如上所述,由于在照明部中以相同的照明条件(照射角度等)照射活性光线,因此也能够换言之为“在与照明部的照射范围之间的、在输送方向上的距离长于预定距离的喷嘴中,不喷出小油墨滴”。
而且,在本发明中,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当使用与第一印刷介质相比喷落后的油墨滴较易扩散的第二印刷介质时,与使用第一印刷介质时相比,减小照射前时间的阈值的数值。由于越是油墨滴易扩散的印刷介质,油墨滴的表面积越是以较快速度增加,因此越容易成为由于氧抑制而导致的固化不良。因此,当为能够根据油墨滴的易扩散程度互不相同的印刷介质而改变阈值的设定值的结构时,则即使在各种各样的印刷介质中,也能够防止油墨滴的固化不良。
而且,在本发明中,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越是喷出易被喷出为小油墨滴的油墨颜色的、油墨滴的喷嘴,在与输送方向平行的方向上,越被配置在接近于照明部的位置处。通过使易被喷出为小油墨滴的油墨颜色的喷嘴配置在比难以被喷出为小油墨滴的油墨颜色的喷嘴更靠近照明部的位置处,从而能够使从易喷出小油墨滴的喷嘴所喷出的油墨滴的照射前时间短于,从难以喷出小油墨滴的喷嘴所喷出的油墨滴的照射前时间。其结果为,容易防止易被喷出为小油墨滴的油墨颜色的小油墨滴的固化不良,从而能够提高易被喷出为小油墨滴的油墨颜色的画质。易于被喷出为小油墨滴的油墨颜色是指,在半色调处理中容易选择为形成小点的油墨颜色。更加具体而言,是指为了表现浅色而被使用的油墨颜色,且在由大于小点的点来表现时,易于产生粒状感的油墨颜色。
而且,本发明的印刷装置并不限定于作为单独的装置而实现的装置,本发明的印刷装置所具备的各个部分也可以被多个装置所具备。例如,也可以通过执行打印机驱动程序的计算机和打印机来实现本发明的印刷装置。而且,技术方案所记载的各个部分的功能通过由结构自身而指定了功能的硬件资源、由程序而指定了功能的硬件资源、或者两者的组合来实现。而且,上述各个部分的功能并不限定于,由各个物理性相互独立的硬件资源而被实现的功能。而且,本发明作为印刷程序的记录介质也成立。当然,该电脑程序的记录介质可以为磁性记录介质,也可以为磁光记录介质,还可以为今后开发的任何记录介质。
附图说明
在图1中,(1A)为印刷装置的框图、(1B)为印刷头的仰视图。
在图2中,(2A)为表示油墨滴的高度与经过时间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2B)为表示油墨滴的形状变化的模式图。
在图3中,(3A)以及(3B)为表示喷嘴与照明部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4为印刷控制处理中的图像处理的模式图。
图5为表示半色调处理的流程图。
在图6中,(6A)以及(6B)为表示油墨量灰度级与点形成概率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曲线图。
图7为表示改变例所涉及的印刷头的图。
符号说明
1…印刷装置;
10…控制器;
20…滑架单元;
21…滑架电机驱动器;
22…滑架电机;
23…油墨盒;
24、124…印刷头;
24a、124a…喷嘴;
24b…预固化用LED;
25…压电驱动器;
26…LED驱动器;
30…印刷介质输送单元;
40…主固化用灯单元;
40a、140a…主固化用灯;
50…UI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并按以下的顺序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而且,对在各个附图中相对应的结构要素标记相同的符号,且省略重复的说明。
所述顺序为:
(1)印刷装置的结构
(2)油墨滴的形状变化
(3)印刷控制处理
(4)改变例
(1)印刷装置的结构
图1A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印刷装置1的框图。印刷装置1为,通过紫外线固化型油墨而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印刷图像的串行式喷墨打印机。印刷装置1具备:控制器10、滑架单元20、印刷介质输送单元30、主固化用灯单元40、UI(User interface:用户界面)部50。控制器10具备未图示的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CPU、ROM和RAM。ASIC与执行被记录于ROM中的程序的CPU,执行用于后述的印刷控制处理的各种运算处理。印刷控制处理是指,用于对滑架单元20、印刷介质输送单元30和主固化用灯单元40等进行控制从而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印刷图像的处理。
滑架单元20具备:滑架电机22、滑架电机驱动器21、油墨盒23、印刷头24、压电驱动器25、LED驱动器26。滑架电机22产生用于使印刷头24在主扫描方向上驱动的动力。滑架电机驱动器21根据来自控制器10的控制信号而生成滑架电机22的驱动所需的驱动信号。在本实施方式中,滑架电机22以及滑架电机驱动器21相当于输送部。油墨盒23贮存用于供给至印刷头24的油墨。本实施方式的油墨盒23贮存有C(蓝绿色)、M(品红色)、Y(黄色)和K(黑色)的各种油墨。油墨为紫外线固化型油墨,并包含接受紫外线的能量而进行聚合的紫外线聚合树脂、聚合引发剂和颜色材料。
图1B为,从记录介质侧观察印刷头24并对其进行图示的仰视图。印刷头24具有面对记录介质的喷嘴面,且在该喷嘴面上具备多个排列配置的喷嘴24a。各个喷嘴24a与未图示的油墨室连通,且在油墨室中充满了从油墨盒23供给的油墨。在油墨室中对应于每一个喷嘴24a都具有未图示的压电元件,并且压电驱动器25根据来自控制器10的控制信号而向压电元件施加驱动电压脉冲。压电元件在被施加驱动电压脉冲时将机械地变形,从而对油墨室中所充满的油墨进行加压或减压。由此,油墨滴从喷嘴24a朝向记录介质喷出。而且,通过根据驱动电压脉冲的脉冲形状而对油墨室中的油墨的加压或减压状态进行调节,从而能够调节从喷嘴24a喷出的油墨滴的大小。
在印刷头24的喷嘴面上设置有四个矩形形状的头区域H1~H4,且在各个头区域H1~H4中,与CMYK的各个油墨对应且在副扫描方向上延伸的喷嘴列以各两列共计八列的方式沿主扫描方向配置。在各个头区域H1~H4中,相同油墨颜色的喷嘴列在主扫描方向上以左右对称的方式被配置。本实施方式中,在各个头区域H1~H4中,从外侧依次以M、C、Y、K的顺序配置喷嘴列。属于各个喷嘴列的喷嘴24a在副扫描方向上以固定的空间周期而配置,并且该空间周期被设为1/360英寸。而且,属于相邻的喷嘴列的喷嘴24a被配置在于副扫描方向上错开了1/720英寸的位置处。
在本实施方式中,压电驱动器25生成用于在记录介质上形成三种大小不同的点的驱动电压脉冲,并施加在压电元件上。即,压电驱动器25生成用于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大点、中点和小点的三种驱动电压脉冲。将用于在印刷介质的表面上形成大点的油墨滴称为大油墨滴。同样地,将形成中点的油墨滴称为中油墨滴,将形成小点的油墨滴称为小油墨滴。与用于形成各个点的油墨滴对应的油墨的量(重量)的大小关系为,大油墨滴>中油墨滴>小油墨滴。
印刷头24具备从喷嘴面朝向记录介质发出紫外光的预固化用LED24b(24b1、24b2、24b3、24b4、24b5)。通过LED驱动器16根据来自控制器10的控制信号而生成的驱动电流,预固化用LED24b发出作为活性光线的紫外光。喷落在记录介质上的油墨滴通过预固化用LED24b所发出的紫外光而固化。即,通过预固化用LED24b发出的紫外光的能量,从而喷落在记录介质上的油墨滴中的聚合开始进行。
在本实施方式中,于印刷头24的主扫描方向上的一侧端边上具备预固化用LED24b1以及LED24b4,并在另一侧端边上具备预固化用LED24b3以及LED24b5,且在印刷头24的主扫描方向上的中央具备预固化用LED24b2。头区域H1中的各个喷嘴24a在主扫描方向上被预固化用LED24b1以及LED24b2夹在中间。而且,头区域H2中的各个喷嘴24a在主扫描方向上被预固化用LED24b4以及LED24b2夹在中间。头区域H3中的各个喷嘴24a同样地被预固化用LED24b2以及LED24b3夹在中间。头区域H4中的各个喷嘴24a同样地被预固化用LED24b2以及LED24b5夹在中间。因此,无论印刷头24在哪个方向上进行主扫描时,都能够向刚刚喷落的油墨滴照射来自预固化用LED24b的紫外光。
而且,当印刷头24进行主扫描方向上的往复运动中的前进移动时,相对于各个头区域H1~H4中的喷嘴24a而位于前进移动的上游侧的预固化用LED24b相当于照明部。当印刷头24进行返回运动时,相对于各个头区域H1~H4中的喷嘴24a而位于返回运动的上游侧的预固化用LED24b相当于照明部。图3图示了从副扫描方向观察到的、头区域H1中的喷嘴24a和预固化用LED24b1、24b2等的位置关系。例如,在着眼于头区域H1中的喷嘴的情况下,在前进移动时,如图3A所示,预固化用LED24b2相当于照明部,而在返回运动时,如图3B所示,预固化用LED24b1相当于照明部。
印刷介质输送单元30具备未图示的输送电机、输送辊和电机驱动器等,且根据来自控制器10的控制信号而在与主扫描方向正交的副扫描方向上输送记录介质。由此,能够使印刷头24和记录介质在主扫描方向以及副扫描方向上进行相对移动,从而能够通过使油墨滴喷落在记录介质上的各个位置上,而形成二维的印刷图像。
主固化用灯单元40在比印刷头24更靠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下游侧处具有主固化用灯40a。主固化用灯40a具备例如金属卤化物灯、或汞灯、或LED灯,并且通过未图示的驱动器根据来自控制器10的控制信号而供给驱动电流,从而发出与预固化用LED24b相比能量较大的紫外光。通过主固化用灯40a发出的紫外光的能量,喷落在记录介质上的油墨滴中的聚合进一步进行,从而油墨滴固化。
UI部50具备显示图像的显示部和接受操作的操作部。UI部50根据来自控制器10的控制信号而使印刷设定图像显示在显示部上,其中,所述印刷设定图像为,用于接受包括实施印刷的记录介质在内的、其他各种各样的印刷条件的设定的图像。而且,UI部50通过操作部来接受记录介质等的印刷条件的设定,并向控制器10输出表示设定内容的操作信号。
(2)油墨滴的形状变化:
图2A图示了,表示喷落在印刷介质的表面上之后的油墨滴的高度与经过时间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图2B为,模式化地表示从喷落在印刷介质的表面上之后的油墨滴的侧面观察到的形状变化的图。在此,油墨滴的高度是指,在与印刷介质的表面正交的方向上的、油墨滴的顶部和印刷介质的表面之间的距离。如图2A以及图2B所示,由于从喷落起经过的时间越长,油墨滴的高度就越低,且从与印刷介质的表面正交的方向观察到的油墨滴的直径就越大,因此油墨滴的表面积S增加。表面积S越增加,受到氧抑制的影响的油墨滴表层部的体积Vn在油墨滴整体的体积V中所占的比例(Vn/V)就越增加。由于即使照射紫外光,所述的油墨滴表层部也不会固化,因此从喷落起到照射为止的时间(称为照射前时间)越长,未固化部分的体积Vn在油墨滴整体的体积V中所占的比例(Vn/V)就越大。将比例(Vn/V)大于预先确定的基准R的情况((Vn/V)>R)称为“固化不良”,将在基准R以下的情况((Vn/V)≤R)称为“固化良好”。受到氧抑制的影响的油墨滴表层部的体积Vn相对于表面积S存在如下关系。
Vn=S×p
在此,p为相当于从油墨滴表面起的厚度的数值,并设为不依赖于油墨滴的大小的常数(在本实施方式中,p与时间无关而视为固定)。因此,通过Vn=S×p,从而比例(Vn/V)=(S/V)×p。由于立体的体积越大,表面积相对于体积的比就越小,因此存在如下关系,即,小油墨滴(SS/VS)>中油墨滴(SM/VM)>大油墨滴(SL/VL)。由此,比例(Vn/V)的大小关系为,小油墨滴((SS/VS)×p)>中油墨滴((SM/VM)×p)>大油墨滴((SL/VL)×p)。由于表面积S相对于时间而单调递增,因此小油墨滴最快成为(SS/VS)×p>R,大油墨滴最慢成为(SL/VL)×p>R。因此,对小油墨滴而言,优选为,能够早于中油墨滴或大油墨滴被照射到紫外光。
当将从小油墨滴喷落在印刷介质上起到比例(Vn/V)成为基准R为止的时间t设为阈值时,通过在短于该阈值的时间内照射紫外光,从而能够防止小油墨滴的固化不良。在中油墨滴以及大油墨滴中,从喷落起到比例(Vn/V)成为基准R为止的时间长于小油墨滴中的时间t。因此,在中油墨滴以及大油墨滴中,照射前时间可以长于时间t(但是,需要在短于到比例(Vn/V)成为基准R为止的时间的时间内,对大、中各自的油墨滴照射紫外光。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从距照明部最远的喷嘴喷出的油墨滴的照射前时间设为,短于在大、中各自的油墨滴中到比例(Vn/V)成为基准R为止的时间)。而且,从油墨滴的喷出到喷落于印刷介质上为止的时间,并不取决于油墨滴的大小而是设为固定。当印刷头24在主扫描方向上的输送速度固定时,喷出作为对象的油墨滴的喷嘴与照明部之间的距离,和该油墨滴的照射前时间为正比关系。即,可以说,距照明部的距离越远的喷嘴,从该喷嘴喷出的油墨滴的照射前时间就越长。所以,当将输送速度设为v,且从与照明部之间的距离长于距离vt的喷嘴喷出小油墨滴时,由于该小油墨滴的照射前时间长于时间t,因此在该情况下,该小油墨滴将变得固化不良。
(3)印刷控制处理:
图4为,模式化地对在印刷控制处理中控制器10所实施的图像处理进行说明的图。控制器10在接受印刷对象的图像数据时,将通过对该图像数据依次执行分辨率转换处理、颜色转换处理、半色调处理和重排处理等,从而生成用于对滑架单元20、输送单元30和主固化用灯单元40等进行控制的各种控制信号。控制器10在分辨率转换处理中,将图像数据的分辨率转换为与印刷分辨率相一致。由此,构成图像数据的像素被转换为,表示记录介质上的物理性的区域的记录像素。在图4的示例中,sRGB色彩空间中的RGB灰度级(256灰度级)与各个像素对应起来的图像数据被输入,且通过对该图像数据的分辨率进行转换,从而各个像素被转换为,在记录介质上被划分为720×720dpi(点/英寸)的记录像素。在颜色转换处理中,控制器10指定与图像数据的各个记录像素所表示的RGB灰度级相对应的油墨量灰度级(256灰度级)。例如,能够通过参照对RGB灰度级与CMYK的油墨量灰度级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了规定的颜色转换表,从而实施颜色转换处理。
在半色调处理中,控制器10根据对应于各个记录像素的油墨量灰度级,而指定与各个记录像素对应形成的点的种类。即,对于各个像素,指定是喷出用于形成大点(大)、中点(中)、小点(小)中的某一种油墨滴,抑或是不形成任何点(否)。
图5为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半色调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控制器10判断是否对于所有的油墨颜色实施的步骤S105以后的处理均已结束(步骤S100),且重复执行步骤S105以后的处理直到结束为止。控制器10判断是否对于所有的记录像素实施的步骤S110以后的处理均已结束(步骤S105),且对于每一个记录像素重复执行步骤S110以后的处理直到结束为止。首先,控制器10指定喷嘴,该喷嘴为喷出用于在作为对象的记录像素(对象记录像素)上形成点的油墨滴的喷嘴(步骤S110)。由于根据分辨率、Bi-D/Uni-D、循环数等的印刷条件而确定了记录像素与喷嘴之间的对应关系,因而在此参照该对应关系来指定与对象记录像素相对应的喷嘴。在当印刷头24进行前进移动和返回移动双方的动作时,实施印刷的情况(Bi-D印刷)下,也指定了在进行前进移动或返回移动中的哪个动作时,向对象记录像素喷出油墨滴。而且,指定喷嘴是指,该喷嘴所属的喷嘴列以及该喷嘴列所属的头区域也被指定。在仅当印刷头24进行前进移动的动作时,实施印刷的情况(Uni-D印刷)下,指定在前进移动的动作时向对象记录像素喷出油墨滴。
接着,控制器10判断对象记录像素是否被分配给与照明部之间的距离大于预定距离的喷嘴(步骤S115)。当在步骤S110中所指定的喷嘴与照明部之间的距离大于预定距离时,控制器10使用将该喷嘴的小油墨滴的喷出概率(与小点的形成概率同义)设为0%的点形成概率表,来实施半色调主处理(步骤S120)。点形成概率表为,对油墨量灰度级与点形成概率(形成大点的概率、形成中点的概率、形成小点的概率、不形成任何点的概率)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了规定的图表。半色调主处理是指,从油墨量灰度级值转换为表示是形成大中小某一种点、抑或是不形成任何点的信息的处理。当喷嘴与照明部之间的距离小于阈值时,控制器10使用未对小油墨滴的喷出概率特别设置限制的、通常的点形成概率表,来实施半色调主处理(步骤S125)。控制器10预先存储这些点形成概率表。
在此,对从S115到S120或S125为止的处理的具体示例进行说明。在图3A中图示了步骤S113中所使用的阈值的一个示例。图3A中所示的示例表示了在前进移动时的头区域H1中的示例,并且将从八列喷嘴列中的中央两列K喷嘴之间的位置,到作为前进移动时的照明部的预固化用LED24b2为止的距离设为预定距离th1。预定距离th1根据所述的时间t和印刷头24的输送速度v而设定。具体而言,例如设定为th1=vt。而且,由于当与油墨滴的易扩散程度相关的条件相同时,时间t可以视为固定,因此,例如当输送速度快于图3A中的示例的情况下的输送速度v时,预定距离被设定为大于th1的数值,而当慢于图3A中的示例的情况下的输送速度v时,预定距离被设定为小于th1的数值。输送速度例如是控制器10根据使用者通过UI部50所设定的印刷条件来设定的。
在步骤S120中,控制器10使用将小油墨滴的喷出概率设为0%的点形成概率表,来实施半色调主处理。图6A为,表示由将小油墨滴的喷出概率设为0%的点形成概率表规定的、油墨量灰度级与各个点的形成概率之间的关系示例的曲线图。相对于油墨量灰度级中的0,作为形成大点的概率、形成中点的概率和形成小点的概率分别对应于0%,而作为不形成任何点的概率对应于100%。因此,对于作为油墨量灰度级而与0相对应的记录像素,可得到使其不形成任何点的半色调主处理的结果。而且,对于油墨量灰度级255,作为形成大点的概率而对应于100%,作为形成中点的概率和形成小点的概率以及不形成任何点的概率,均对应于0%。因此,关于作为油墨量灰度级而与255对应的记录像素,可得到使其形成大点的半色调主处理的结果。在图6A的曲线图中,无论油墨量灰度级为0~255中的哪个值,小点的形成概率均为0%。因此,当使用对图6A所示的关系进行了规定的点形成概率表来实施半色调主处理时,无法导出对应于对象记录像素而形成小点的结果。而且,半色调主处理通过抖动法或误差扩散法等来实施,且通过对抖动法或误差扩散法等中的灰度级值的调节或者对用于对该灰度级值进行阈值判断的阈值的调节,从而执行基于由点形成概率图表所规定的点形成概率的半色调主处理。例如,在抖动法或误差扩散法等中,根据点形成概率来设定关于小点的灰度级值,并且当该灰度级值大于阈值时形成小点。在此,能够通过减小关于小点的灰度级值,或增大关于小点的阈值,从而减小形成小点的概率。
在步骤S125中,控制器10使用未对小油墨滴的喷出概率进行特别限制的、通常的点形成概率表来实施半色调主处理。图6B为,表示由通常的点形成概率表所规定的、油墨量灰度级与各个点的形成概率之间的关系示例的曲线图。在图6B的示例中图示了,当油墨量灰度级在较小范围内时,小点的形成概率不为0%的情况。因此,当使用对图6B所示的关系进行了规定的点形成概率表来实施半色调主处理时,可能得到对于对象记录像素而形成小点的结果。当然,也可能得到形成大、中点中的任一点、或不形成任何点的结果。
使用图4对半色调主处理的结果进行具体说明。在图4的示例中,作为颜色转换后的油墨量灰度级的示例,对于C油墨,图示了4×4个的油墨量灰度级值。在步骤S110中,例如假设如下内容,即,属于最右列(从上起62,62,120,120)的记录像素被决定为,在Bi-D印刷的前进移动时,从属于头区域H1中的靠近预固化用LED24b2的C喷嘴列的喷嘴24ac1(参照图3A)喷出油墨,而属于从右起第二列(从上起62,62,120,120)的记录像素被决定为,在Bi-D印刷的前进移动时,从属于头区域H1中的远离预固化用LED24b2的C喷嘴列的喷嘴24ac2(参照图3A)喷出油墨。由于在图3A的示例中,喷嘴24ac1与预固化用LED24b2之间的距离Lc1小于预定距离th1,因此对于从右起第一列的记录像素实施步骤S125中所说明的半色调主处理。而且,由于在图3A的示例中,喷嘴24ac2与预固化用LED24b2之间的距离Lc2大于预定距离th1,因此对于从右起第二列的记录像素实施步骤S120中所说明的半色调主处理。即使油墨量灰度级值为相同的62这一值,在从右起第一列的记录像素的情况下将成为(小)、(中)、(否)中的任意一个,而在从右起第二列的记录像素的情况下将成为(中)、(否)中的任意一个(不会成为(小))。
以上,对图5所示的半色调处理进行了说明。
当半色调处理结束时,控制器10实施重排处理(参照图4)。在重排处理中,控制器10对图像数据的各个记录像素,按照使各个喷嘴24a喷出油墨滴的各个主扫描循环内的喷出时刻顺序进行重排。通过以上方式,生成了用于控制压电驱动器25的控制信号。通过该控制信号,从而压电驱动器25能够向对应于各个记录像素的喷嘴24a的压电元件施加驱动电压脉冲。而且,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分别喷出了CMYK的油墨滴,但是当形成的点的种类相同时,则所生成的驱动电压脉冲在CMYK的油墨之间是共通的。
当图4所示的图像处理结束时,根据控制器10的控制信号,印刷头24将进行往复移动,并且按照喷出时刻而通过压电驱动器25使油墨滴从各个喷嘴喷出。其结果为,能够在印刷介质上形成图像。根据本实施方式,对于与照明部之间的距离大于预定距离th1的喷嘴,将被控制为不喷出小油墨滴。即,由于能够在小油墨滴的照射前时间变得长于时间t之前,向小油墨滴照射紫外光,因此能够防止小油墨滴的固化不良。
(4)改变例:
而且,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当然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附加各种各样的改变。例如,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采用如下的结构,即,设置与图2中的时间t对应的阈值,且以该阈值为基准来决定有无小油墨滴的喷出,但是例如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在喷出照射前时间成为长于第一照射前时间的第二照射前时间的油墨滴的喷嘴中,与喷出照射前时间成为第一照射前时间的油墨滴的喷嘴相比,减小小油墨滴的喷出概率。即,可以采用像素被分配给的喷嘴的照射前时间越长,越阶段性地降低小点的形成概率的方式。其结果为,与在照射前时间长度不同的多个喷嘴中以相同的概率喷出小油墨滴的结构相比较,能够使小油墨滴的固化不良难以发生。而且,例如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像素被分配给的喷嘴与照明部之间的距离越长,越阶段性地降低小点的形成概率。其结果为,和在与照明部之间的距离不同的多个喷嘴中,以相同的概率喷出小油墨滴的结构相比较,能够使小油墨滴的固化不良难以发生。
而且,对不喷出小油墨滴的喷嘴和其以外的喷嘴进行区别的阈值,可以根据小油墨滴在印刷介质的表面上的易扩散程度而设定。具体而言,当使用与第一印刷介质相比喷落后的油墨滴更易扩散的第二印刷介质时,将阈值的数值设为,小于使用第一印刷介质时的阈值的数值。当能够按照油墨滴的易扩散程度有所不同的印刷介质来改变阈值的设定值时,即使在各种各样的印刷介质中,也能够防止油墨滴的固化不良。表示印刷介质的种类与油墨滴的易扩散程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的信息,例如预先被存储在控制器10中,并且控制器10能够根据使用者通过UI部50所选择的印刷介质的种类,来指定与该印刷介质的种类相对应的油墨滴的易扩散程度,从而对阈值进行设定。
图7为,表示改变例涉及的印刷装置所具备的印刷头的图。本改变例的印刷装置为,印刷头124不移动而只有记录介质向预定的输送方向被输送的行式打印机。印刷头124在与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具有宽于记录介质的宽度的宽度,并且在该宽度方向上,设置有喷嘴124a排列成直线状的多个喷嘴列。在印刷头124上设置有六个头区域H1~H6,并且在头区域H1中具备喷出K油墨的油墨滴的喷嘴124a,在头区域H2中具备喷出Y油墨的油墨滴的喷嘴124a,在头区域H3中具备喷出C油墨的油墨滴的喷嘴124a,在头区域H4中具备喷出M油墨的油墨滴的喷嘴124a。而且,在头区域H5中具备喷出LC(淡蓝绿色)油墨的油墨滴的喷嘴124a,在头区域H6中具备喷出LM(淡品红色)油墨的油墨滴的喷嘴124a。在印刷头124的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最下游端部处,具备主固化用灯140a。即使在这种行式打印机中,也能够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地,通过根据照射前时间或与照明部之间的距离来改变小油墨滴的喷出概率,从而使油墨滴的固化不良难以发生。而且,当将本发明应用在如图7所示这种行式打印机中时,主固化用灯140a相当于照明部,用于输送印刷介质的印刷介质输送单元相当于输送部。
而且,图7所示的、与各个油墨颜色相对应的头区域的配置顺序具有如下效果。LC油墨或LM油墨为淡于C油墨或M油墨的油墨颜色。在LC和C中,当显示浅色时LC更容易被使用。在LM和M中,当显示浅色时LM更容易被使用。浅色的图像优选为尽量以小点形成,以降低粒状感。因此,LC或LM容易以小油墨滴的方式被喷出。因此,如图7所示的、LC或LM被配置在比C或M更接近于主固化用灯140a的位置处的情况,与LC或LM被配置在比C或M更远离主固化用灯140a的位置处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从LC的喷嘴或LM的喷嘴喷出的小油墨滴的照射前时间。能够缩短是指,能够使固化不良难以产生,且关于LC油墨或LM油墨,能够积极地选择喷出小油墨滴。其结果为,在浅色的图像中,能够降低粒状感,且能够防止由构成浅色的图像的油墨滴的固化不良所导致的画质降低。而且,由于Y与C或M比较,为难以产生粒状感的颜色,因此在Y油墨的喷嘴中,与小油墨滴的喷出概率相比,可以提高中油墨滴的喷出概率。因此,Y也可以被配置在与C或M相比距主固化用灯140a较远的位置处。
而且,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针对每个油墨颜色均设置有与照明部之间的距离互不相同的多个喷嘴列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是,也能够将本发明应用于每种油墨颜色只有一列喷嘴列的情况。例如,在对于CMYK的各个颜色,分别仅设置有一列喷嘴列的印刷头中,由于K油墨的喷嘴远离照明部阈值以上,因此设为不喷出小油墨滴。即使在该种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在维持油墨量灰度级的同时,将小点置换为中点或大点,从而显示所需的颜色的图像。

Claims (5)

1.一种印刷装置,具备:
照明部,其向喷落在印刷介质的表面上的油墨滴照射活性光线,从而使所述油墨滴固化;
输送部,其通过对所述印刷介质和所述照明部中的至少一方进行输送,从而使所述印刷介质的表面上的所述油墨滴移动至所述照明部照射的所述活性光线的照射范围内;
多个喷嘴,其为喷出油墨量有所不同的多种所述油墨滴的喷嘴,且被配置为,与所述照明部之间的、在和所述输送部的输送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的距离互不相同,
在喷出从喷落于所述印刷介质上起到移动至所述照射范围为止的照射前时间成为长于第一照射前时间的第二照射前时间的、所述油墨滴的所述喷嘴中,与喷出所述照射前时间成为所述第一照射前时间的所述油墨滴的所述喷嘴相比,所述油墨量最少的小油墨滴的喷出概率较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
在喷出所述照射前时间大于预定的阈值的所述油墨滴的所述喷嘴中,不喷出所述小油墨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
将与所述照明部之间的、在和所述输送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的距离长于预定距离的所述喷嘴设为,喷出所述照射前时间大于所述阈值的所述油墨滴的所述喷嘴,
所述预定距离被设定为,所述输送部的输送速度越快,所述预定距离越长。
4.如权利要求2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
当使用与第一印刷介质相比喷落后的所述油墨滴较易扩散的第二印刷介质时,与使用所述第一印刷介质时相比,所述阈值的数值较小。
5.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
越是喷出易被喷出为所述小油墨滴的油墨颜色的、油墨滴的所述喷嘴,在与所述输送方向平行的方向上,越被配置在接近于所述照明部的位置处。
CN2011102834413A 2010-10-06 2011-09-22 印刷装置 Pending CN10244206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26387A JP5541063B2 (ja) 2010-10-06 2010-10-06 印刷装置
JP2010-226387 2010-10-0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42060A true CN102442060A (zh) 2012-05-09

Family

ID=459247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834413A Pending CN102442060A (zh) 2010-10-06 2011-09-22 印刷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086749A1 (zh)
JP (1) JP5541063B2 (zh)
CN (1) CN10244206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70827A (zh) * 2013-03-29 2014-10-0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图像记录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60411B2 (ja) * 2013-09-30 2017-07-1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装置
JP6184336B2 (ja) * 2014-01-31 2017-08-23 株式会社ミマキ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装置、印刷物の製造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2021020401A (ja) * 2019-07-29 2021-02-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液体吐出装置、液体吐出方法、および液体吐出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91594A (ja) * 2001-12-26 2003-07-09 Konica Corp 画像形成方法、インク、最終印刷物及び、記録装置
US20040189728A1 (en) * 2003-03-31 2004-09-30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recording method
US20070058021A1 (en) * 2005-09-13 2007-03-15 Fuji Photo Film Co.,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US7510277B2 (en) * 2004-03-01 2009-03-31 Fujifilm Corporatio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US20090167794A1 (en) * 2007-12-14 2009-07-02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liquid storage and control method of a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06715A (ja) * 2004-01-23 2005-08-04 Konica Minolta Medical & Graphic Inc 紫外線硬化型インク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5028864B2 (ja) * 2006-05-31 2012-09-19 コニカミノルタエムジー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332147B2 (ja) * 2007-08-09 2013-11-06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91594A (ja) * 2001-12-26 2003-07-09 Konica Corp 画像形成方法、インク、最終印刷物及び、記録装置
US20040189728A1 (en) * 2003-03-31 2004-09-30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recording method
US7510277B2 (en) * 2004-03-01 2009-03-31 Fujifilm Corporatio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US20070058021A1 (en) * 2005-09-13 2007-03-15 Fuji Photo Film Co.,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US20090167794A1 (en) * 2007-12-14 2009-07-02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liquid storage and control method of a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70827A (zh) * 2013-03-29 2014-10-0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图像记录装置
CN104070827B (zh) * 2013-03-29 2017-05-1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图像记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086749A1 (en) 2012-04-12
JP2012076437A (ja) 2012-04-19
JP5541063B2 (ja) 2014-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30421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WO2011099559A1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WO2015163259A1 (ja) 印刷方法及び印刷装置
US9457607B2 (en) Image forming method
JP5720151B2 (ja) 画像記録装置、及び、画像記録方法
JP6040820B2 (ja) グロスコントロールテーブル追加方法
CN102785476B (zh) 印刷装置及印刷方法
US10695974B2 (en) Three-dimensional object shaping method and three-dimensional object shaping device
US20170274586A1 (en) Three-dimensional object forming device and three-dimensional object forming method
JP2018024117A (ja) 造形方法、造形システム、及び造形装置
CN102442060A (zh) 印刷装置
JP637564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CN102431294A (zh)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CN102858543B (zh)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JP6631033B2 (ja) 塗膜物及び記録物
JP6674863B2 (ja)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JP5845692B2 (ja)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JP7081219B2 (ja) 液体吐出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1088283A (ja) 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方法
WO2020111199A1 (en) Liquid ejection device, program and ejection control method
JP5927926B2 (ja) 印刷装置
JP2017105091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並びに画像形成用プログラム
JP6156469B2 (ja) 印刷装置
US11897272B2 (en) Liquid ejection device, program and ejection control method
US20220410597A1 (e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5 Deemed withdrawal (patent law before 199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