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28134B - 复合材料固化硅氧烷粉末及其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复合材料固化硅氧烷粉末及其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28134B
CN102428134B CN201080021296.5A CN201080021296A CN102428134B CN 102428134 B CN102428134 B CN 102428134B CN 201080021296 A CN201080021296 A CN 201080021296A CN 102428134 B CN102428134 B CN 1024281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powder
silicone powder
mass parts
composite cur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2129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28134A (zh
Inventor
小林和男
橘隆司
泷本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uPont Toray Specialty Materials KK
Original Assignee
Dow Corning Tor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w Corning Tor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w Corning Tor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4281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281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281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281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33/00Silicon; Compounds thereof
    • C01B33/02Silic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3/00Processes of treating or compound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3/12Powdering or granulating
    • C08J3/124Treatment for improving the free-flowing characteristic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77/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77/04Polysiloxanes
    • C08G77/12Polysiloxanes containing silicon bound to hydrog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77/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77/04Polysiloxanes
    • C08G77/20Polysiloxanes containing silicon bound to unsaturated aliphatic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77/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77/48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in which at least two but not all the silicon atoms are connected by linkages other than oxygen atoms
    • C08G77/5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in which at least two but not all the silicon atoms are connected by linkages other than oxygen atoms by carbon linkag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8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only;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83/04Polysiloxan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9Coated or structually defined flake, particle, cell, strand, strand portion, rod, filament, macroscopic fiber or mass thereof
    • Y10T428/2982Particulate matter [e.g., sphere, flake, etc.]
    • Y10T428/2991Coated
    • Y10T428/2993Silicic or refractory material containing [e.g., tungsten oxide, glass, cement, etc.]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Processes Of Treat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AREA)
  • Coating Of Shaped Articles Made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AREA)
  • Silicon Polym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复合材料固化硅氧烷粉末,其包括:(A)具有0.1至500μm的平均粒度的固化硅氧烷粉末、(B)包覆在所述固化硅氧烷粉末的表面上的无机细粉末和(C)包覆在组分(A)和/或组分(B)的表面上的具有至少150℃的沸点的一元醇或多元醇。复合材料固化硅氧烷粉末具有优良的流动性、亲水性和分散性。并且,本发明还涉及复合材料的生产方法,该方法的特征为在机械剪切的条件下混合组分(A)至组分(C)。

Description

复合材料固化硅氧烷粉末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括被无机细粉末包覆的固化硅氧烷粉末的复合材料固化硅氧烷粉末,且涉及生产该复合材料固化硅氧烷粉末的方法。
背景技术
固化硅氧烷粉末用作例如化妆品、油漆、油墨、热固性有机树脂和热塑性有机树脂的添加剂,且特别地非常适合于用作热固性有机树脂的内应力松弛剂以及用作有机树脂膜的表面润滑剂。然而,这些固化硅氧烷粉末是强烈聚集的且因此展示差的流动性;此外,它们在基于水的组合物例如基于水的油漆和化妆品中的分散性是差的。当由于固化硅氧烷粉末在基于水的组合物中不经历均一的分散且在基于水的组合物中出现聚集状态时,那么因此在基于水的油漆的情况下将不能由固化硅氧烷粉末产生均一的消光效果,而在化妆品的情况下获得差的触感。
已经介绍了包括被包覆在固化硅氧烷粉末的表面上的无机细粉末的改进流动性的复合材料固化硅氧烷粉末(参考JP04-348143A、JP07-102075A和JP09-208709A)。然而,这些复合材料固化硅氧烷粉末具有差的亲水性,且当合并到基于水的组合物中时展示对基于水的组合物差的亲和力。
还已经介绍了通过将表面活性剂附接在细无机粉末上获得了具有增强的亲水性的复合材料固化硅氧烷粉末(参考WO2004/055099)。然而,为了维持令人满意的亲水性,在该复合材料固化硅氧烷粉末的情况下必须附接大量的表面活性剂,且这使得基于水的化妆品的组成设计变得相当困难。
[专利参考文献1]JP04-348143A
[专利参考文献2]JP07-102075A
[专利参考文献3]JP09-208709A
[专利参考文献4]WO2004/055099
发明内容
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具有优良的流动性、亲水性和分散性的复合材料固化硅氧烷粉末。本发明的另外的目的是提供生产该复合材料固化硅氧烷粉末的有效方法。
问题的解决方案
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固化硅氧烷粉末是以下复合材料固化硅氧烷粉末:包括(B)无机细粉末,其被附接在(A)具有0.1至500μm的平均粒度的固化硅氧烷粉末的表面上;特征是具有(C)在组分(A)和/或组分(B)的表面上具有至少150℃的沸点的一元醇或多元醇。
用于生产该复合材料固化硅氧烷粉末的本发明方法的特征为在机械剪切的条件下混合以下组分:(A)具有0.1至500μm的平均粒度的固化硅氧烷粉末、(B)无机细粉末和(C)具有至少150℃的沸点的一元醇或多元醇。
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固化硅氧烷粉末的特征是具有优良的流动性、亲水性和分散性。本发明的生产方法的特征是能够有效地生产该复合材料固化硅氧烷粉末。
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模式
固化硅氧烷粉末(A)
组分(A)固化硅氧烷粉末是通过固化例如有机硅烷或有机聚硅氧烷提供的固化硅氧烷粉末,且在其结构中包含硅氧烷键。组分(A)可以由硅橡胶粉末和硅氧烷树脂粉末例示。硅橡胶粉末是优选的,因为硅橡胶粉末的硬度可以被广泛地调节且因为硅橡胶粉末可以给予与特定应用匹配的各种性质。尽管固化硅氧烷粉末的硬度不是特别地限制,但其日本工业标准(JIS)A硬度优选地小于90。
组分(A)的平均粒度在0.1至500μm的范围,且优选地在0.1至200μm的范围,且特别优选地在0.1至100μm的范围。其原因如下。在低于指定范围的下限,细无机粉末在固化硅氧烷粉末的表面上的附着倾向于变得非常困难,而当超过指定范围的上限时,获得的复合材料固化硅氧烷粉末在基于水的组合物中的分散性倾向于恶化。此外,组分(A)的形状不是特别限制的且可以由以下例示:球形的、纺锤形的和不规则形状的。球形的形状是优选的,因为球形的形状为所得到的复合材料固化硅氧烷粉末提供特别良好的流动性、亲水性和分散性。
生产组分(A)的方法可以由以下方法例示:可固化的硅氧烷组合物固化且然后使用磨碎装置例如磨床来磨碎所得到的固化硅氧烷材料的方法;可固化的硅氧烷组合物通过使用喷雾装置例如喷雾干燥器喷雾来固化的方法;和可固化的硅氧烷组合物被分散在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中并在其中固化的方法。可固化的硅氧烷组合物被分散在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中并在其中固化的方法是优选的,这是由于它们形成球形的固化硅氧烷粉末的能力。
可固化的硅氧烷组合物可以由加成反应-可固化硅氧烷组合物、缩合反应-可固化硅氧烷组合物和有机过氧化物-可固化硅氧烷组合物来例示。加成反应-可固化硅氧烷组合物可以由至少包括每分子中具有至少两个烯基的有机聚硅氧烷、每分子中具有至少两个硅键合的氢原子的有机聚硅氧烷和铂族催化剂的加成反应-可固化硅氧烷组合物例示。
在包含烯基的有机聚硅氧烷中的烯基可以由乙烯基、烯丙基、丁烯基、戊烯基和己烯基例示,其中乙烯基和己烯基是特别优选的。非烯基硅键合的基团可以由以下例示:取代的和未被取代的单价烃基,例如烷基,例如甲基、乙基、丙基、丁基等等;环烷基,例如环戊基、环己基等等;芳基,例如苯基、甲苯基、二甲苯基等等;芳烷基,例如苄基、苯乙基、3-苯丙基等等;和卤化烷基,例如3-氯丙基、3,3,3-三氟丙基等等。包含烯基的有机聚硅氧烷的分子结构可以是例如,直链、环状、网络和部分支化的直链,其中直链和部分支化的直链是特别优选的。包含烯基的有机聚硅氧烷的粘度不是特别地限制的,只要可固化的硅氧烷组合物可以被分散在水中,但优选地在25℃下在20至100,000mPa·s的范围且特别优选地在25℃下在20至10,000mPa·s的范围。
在包含硅键合的氢的有机聚硅氧烷中的非氢硅键合基团可以由如上面给出的相同的取代的和未被取代的单价烃基例示。包含硅键合的氢的有机聚硅氧烷的分子结构可以由直链、环状、网络和部分支化的直链例示。其粘度不是特别地限制的,只要可固化的硅氧烷组合物可以被分散在水中,但优选地在25℃下在1至10,000mPa·s的范围。包含硅键合的氢的有机聚硅氧烷的含量不是特别地限制的,只要存在的量可以引起考虑中的组合物的加成反应介导的固化,但优选地在每100质量份的包含烯基的有机聚硅氧烷0.3至500质量份的范围。
铂族催化剂是促进在考虑中的组合物中的加成反应的催化剂且可以由铂催化剂、铑催化剂和钯催化剂例示,其中铂催化剂是特别优选的。该铂催化剂可以由氯铂酸、氯铂酸的醇溶液、铂的烯烃复合物、铂的烯基硅氧烷复合物、铂黑和负载在二氧化硅上的铂例示。铂族催化剂的含量是足以促进考虑中的组合物固化的量;例如,当使用铂催化剂时,这是提供按质量计基于所述有机聚硅氧烷总量的0.1至1000ppm的铂金属的量。
缩合反应-可固化的硅氧烷组合物可以由至少包括以下物质的缩合反应-可固化的硅氧烷组合物例示:每分子中具有至少两个硅键合的羟基或可水解基团的有机聚硅氧烷,其中可水解基团可以由烷氧基、肟基、乙酰氧基、氨氧基等等例示;每分子中具有至少三个硅键合的可水解基团的硅烷类型交联剂,其中可水解基团可以由烷氧基、肟基、乙酰氧基、氨氧基等等例示;和缩合反应催化剂,例如有机锡化合物、有机钛化合物等等。特别优选的可固化的硅氧烷组合物至少包括每分子中具有至少两个硅键合的可水解基团的有机聚硅氧烷、每分子中具有至少两个硅烷醇基团的有机聚硅氧烷和缩合反应催化剂。
在包含硅键合的可水解基团的有机聚硅氧烷中的可水解基团可以由以下例示:烷氧基,例如甲氧基、乙氧基、甲氧基乙氧基等等;肟基,例如甲基乙基酮肟、二甲基酮肟等等;和还有乙酰氧基和氨氧基,其中烷氧基是特别优选的。除了可水解基团之外存在的硅键合的基团可以由以下例示:取代的和未被取代的单价烃基,例如烷基,例如甲基、乙基、丙基、丁基等等;环烷基,例如环戊基、环己基等等;乙烯基、烯丙基、丁烯基、戊烯基和己烯基;芳基,例如苯基、甲苯基、二甲苯基等等;芳烷基,例如苄基、苯乙基、3-苯丙基等等;和卤化烷基,例如3-氯丙基、3,3,3-三氟丙基等等。包含硅键合的可水解基团的有机聚硅氧烷的分子结构可以是例如,直链、环状、网络和部分支化的直链,其中直链和部分支化的直链是特别优选的。包含硅键合的可水解基团的有机聚硅氧烷的粘度不是特别地限制的,只要可固化的硅氧烷组合物可以被分散在水中,但优选地在25℃下在20至100,000mPa·s的范围且特别优选地在25℃下在20至10,000mPa·s的范围。
在包含硅烷醇的有机聚硅氧烷中的非硅烷醇硅键合的基团可以由如上面给出的相同的取代的和未被取代的单价烃基例示。包含硅烷醇的有机聚硅氧烷的分子结构可以由直链、环状、网络和部分支化的直链例示,其中直链和部分支化的直链是特别优选的。其粘度不是特别地限制的,只要可固化的硅氧烷组合物可以被分散在水中,但优选地在25℃下在20至100,000mPa·s的范围且特别优选地在25℃下在20至10,000mPa·s的范围。包含硅烷醇的有机聚硅氧烷的含量不是特别限制的,只要存在的量可以引起考虑中的组合物的缩合反应介导的固化,但优选地在每100质量份的包含硅键合的可水解基团的有机聚硅氧烷0.01至100质量份的范围。
缩合反应催化剂是促进在考虑中的组合物中的缩合反应的催化剂且可以由以下例示:有机锡化合物,例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二乙酸二丁基锡、辛烯酸锡、辛酸锡、二辛酸二丁基锡、月桂酸锡等等;有机钛化合物,例如钛酸四丁酯、钛酸四丙酯、二丁氧基双(乙基乙酸乙醇化)钛等等;和还有酸性化合物例如盐酸、硫酸、十二烷基苯磺酸等等;以及碱性化合物,例如氨、氢氧化钠等等,其中有机锡化合物和有机钛化合物是特别优选的。缩合反应催化剂的含量是足以促进在考虑中的组合物中的缩合反应的量,且在每一种情况下例如优选地在每100质量份的总的所述有机聚硅氧烷0.01至5质量份的范围且特别优选地在0.05至2质量份的范围。
固化硅氧烷颗粒的粒度可以通过在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中乳化和固化可固化的硅氧烷组合物来容易地调节。该表面活性剂可以由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例示。所得到的固化硅氧烷颗粒的粒度可以使用表面活性剂类型和表面活性剂含量来改变。为了生产具有小的粒度的固化硅氧烷颗粒,表面活性剂添加的量优选地在每100质量份的可固化的硅氧烷组合物0.5至50质量份的范围。另一方面,为了生产具有大的粒度的固化硅氧烷颗粒,表面活性剂添加的量优选地在每100质量份的可固化的硅氧烷组合物0.1至10质量份的范围。用作分散体介质的水的量优选地在每100质量份的可固化的硅氧烷组合物20至1,500质量份的范围。
乳化装置被优选地使用以便使可固化的硅氧烷组合物均一分散在水中。该乳化装置可以由均匀混合器、桨式混合器、亨舍尔混合器、均匀分散器、胶体磨、螺旋桨式搅拌器、均化器、连续联机乳化装置、超声乳化装置和真空捏合机例示。
然后使通过上述方法制备的可固化的硅氧烷组合物的基于水的分散体在室温或伴随加热下静置,以便在基于水的分散体中固化可固化的硅氧烷组合物,且由此获得固化硅氧烷粉末的基于水的分散体。在热被应用到可固化的硅氧烷组合物的基于水的分散体的那些情况下,加热温度优选地不超过100℃且特别优选地是10℃至95℃。用于加热可固化的硅氧烷组合物的基于水的分散体的方法可以由基于水的分散体的直接加热和由将该基于水的分散体加入热水中例示。然后,固化硅氧烷粉末可以通过从固化硅氧烷粉末的基于水的分散体除去水来生产。从固化硅氧烷粉末的基于水的分散体除去水的方法可以由使用真空干燥器干燥、使用对流烘箱干燥和使用喷雾干燥器干燥例示。
无机细粉末(B)
通过将组分(B)无机细粉末的至少一部分包覆在组分(A)的表面上,抑制了组分(A)的聚集,且改进了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固化硅氧烷粉末的流动性和分散性。在该情况下,“包覆”表示组分(B)包覆组分(A)的表面以便覆盖整个组分(A)的情况或组分(B)不均匀分布地存在于组分(A)的表面的仅一部分上的状态。此外,组分(B)的一部分可以从组分(A)的表面脱落且可以以该疏松状态存在于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固化硅氧烷粉末中。
组分(B)可以由以下例示:细碎的金属氧化物粉末,例如二氧化硅、氧化钛、氧化铝、氧化锆、氧化锑等等;细碎的金属氮化物粉末,例如氮化硼、氮化铝等等;细碎的金属氢氧化物粉末,例如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等等;金属碳酸盐,例如碳酸钾等等;细碎的金属,例如镍、钴、铁、铜、金、银等等;和还有细碎的硫化物粉末和细碎的氯化物粉末。其中优选的是金属氧化物细粉末,因为由于它们易于获得,所以它们提供成本优势,且二氧化硅细粉末是特别优选的。组分(B)的平均粒度应是使得可以附着到组分(A)的表面但不以其他方式特别限制的平均粒度。具体地说,该平均粒度优选地不超过组分(A)的平均粒度的十分之一。
亲水性油(C)
组分(C)将亲水性和分散性赋予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固化硅氧烷粉末且是具有至少150℃的沸点的一元醇或多元醇。组分(C)可以由一元醇例示,例如异癸醇、异十三烷醇等等,且由多元醇例示,例如1,3-丁二醇、1,2-戊二醇、乙二醇、二丙二醇等等。组分(C)优选地具有25℃下不超过500mPa·s且特别优选地不超过200mPa·s的粘度,因为这利于包覆在组分(A)或组分(B)的表面。
复合材料固化硅氧烷粉末
组分(B)和(C)相对于组分(A)的包覆量是提供所得到的具有令人满意的流动性和亲水性的复合材料固化硅氧烷颗粒但不以其他方式特别地限制的量。尽管组分(B)和(C)的包覆量将随组分(A)的粒度变化,但组分(B)和(C)的包覆量优选地在每100质量份的组分(A)2至30质量份的组分(B)和每100质量份的组分(A)2至20质量份的组分(C)的范围,且特别优选地在每100质量份的组分(A)3至20质量份的组分(B)和每100质量份的组分(A)3至10质量份的组分(C)的范围。其原因如下:当组分(B)或(C)的加入量超过指定范围时,所获得的复合材料固化硅氧烷颗粒的流动性倾向于恶化和/或倾向于难以获得增强的亲水性。
应用机械剪切混合先前所述的组分(A)、(B)和(C)优选用于本发明的生产复合材料固化硅氧烷粉末的方法。亨舍尔混合器和高速混合器是可以在机械剪切的条件下混合组分(A)、(B)和(C)的装置的实例。混合组分(A)、(B)和(C)的温度不是特别地限制的且可以例如甚至在室温下进行混合。关于混合时间,流动性差的组分(A)通过将组分(B)附着到其表面而被转化为展示流动性,且因此,适当的混合时间必须通过监测该状态变化来确定。
在本发明的生产方法中,组分(A)、(B)和(C)可以全部被同时地混合;或组分(A)可以预先与组分(B)混合,随后将组分(C)混合到其中;或组分(A)可以预先与组分(C)混合,随后将组分(B)混合到其中。组分(A)特别优选地预先与组分(C)混合,随后将组分(B)混合到其中。这可以使组分(C)均一附着在组分(A)的表面上且可以由此增强复合材料固化硅氧烷粉末的亲水性。
在本发明的生产方法中组分(B)的加入量是足以包覆组分(A)的表面的量,且特别地优选地在每100质量份的组分(A)2至30质量份的范围且特别优选地在每100质量份的组分(A)3至20质量份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生产方法中组分(C)的加入量是足以赋予组分(A)令人满意的亲水性的量,并且,尽管组分(C)加入的量还将随组分(A)中的非交联油的含量而变化,但具体地说,该量优选地在每100质量份的组分(A)2至20质量份的范围且特别优选地在每100质量份的组分(A)3至10质量份的范围。
实施例
通过实际实施例和比较实施例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固化硅氧烷粉末和其生产方法。实施例中的粘度是在25℃下的值。如下测量固化硅氧烷粉末和复合材料固化硅氧烷粉末的性质。
[固化硅氧烷粉末的JISA硬度]
为固化硅氧烷粉末的前驱体的可固化的硅氧烷组合物被固化成片形式。使用JISK6301中规定的JISA硬度测试仪测量该片的硬度。
[平均粒度]
固化硅氧烷粉末或复合材料固化硅氧烷粉末的基于水的分散体或乙醇分散体使用用于测量粒度分布的激光衍射仪(LA-750,来自Horiba,Ltd.)来测量,并将由该测量提供的中值直径(对应于累积分布中的50%的粒径,50%粒径)被用作平均粒度。
[亲水性]
将10mL的水计量入具有30cc的容量的玻璃瓶中;然后缓慢地加入1g固化硅氧烷粉末或复合材料固化硅氧烷粉末;并使玻璃瓶静置3分钟。此后按以下标准进行评估:
优良的(○):当固化硅氧烷粉末或复合材料固化硅氧烷粉末容易地完全共混入水中且均匀地分散在水中时,亲水性被记录为优良的(○);
差的(×):当固化硅氧烷粉末或复合材料固化硅氧烷粉末保持为水表面上的漂浮物体时,亲水性被记录为差的(×)。
[分散性]
将10mL的水计量入具有30cc的容量的玻璃瓶中;然后缓慢地加入1g固化硅氧烷粉末或复合材料固化硅氧烷粉末;并使玻璃瓶静置三分钟。随后将玻璃瓶塞好并手动摇动十次,且此后按以下标准进行评估:
优良的(○):当固化硅氧烷粉末或复合材料固化硅氧烷粉末以细碎的微粒形式被分散在水中时,分散性被记录为优良的(○);
差的(×):当虽然已经出现水中的分散体但可以容易地看到粗的颗粒时,分散性被记录为差的(×)。还对在50℃下储存1个星期和在50℃下储存2个星期之后的固化硅氧烷粉末或复合材料固化硅氧烷粉末进行该相同的分散性评估。
下面描述实施例中使用的组分。
固化硅氧烷粉末(A)
如下制备固化硅橡胶粉末。
[参考实施例1]
加成反应-可固化的硅氧烷组合物通过在5℃将以下物质混合至均匀来制备:
88.8质量份的具有以下平均式的二甲基乙烯基聚硅氧烷:
CH2=CH(CH3)2SiO[(CH3)2SiO]156[(CH3)(CH2=CH)SiO]2.8Si(CH3)2CH=CH2,11.2质量份的由三甲基甲硅烷氧基在两个分子链末端封端的且具有以下平均式的二甲基-甲基氢聚硅氧烷:
(CH3)3SiO[(CH3)2SiO]34[(CH3)HSiO]16Si(CH3)3,和以在该组合物中提供50质量-ppm的铂金属的量的氯铂酸的异丙醇溶液。
然后将该组合物分散在包括50质量份的纯水和1.5质量份的聚氧乙烯异十六烷基醚的25℃水溶液中。所获得的混合物通过胶体磨来均匀地乳化,且经乳化的混合物用另外的50质量份的水稀释以制备反应性乳液。
使该反应性乳液在35℃下静置3天,且获得硅橡胶颗粒的均一的基于水的悬浮液。然后,通过将乙醇加入该基于水的悬浮液使硅橡胶颗粒沉淀。沉淀的硅橡胶颗粒通过倾析来洗涤;且此后在对流烘箱内在150℃下进行干燥以产生硅橡胶粉末。该硅橡胶粉末是球形的并具有6.2μm的平均粒度和60的JISA硬度。
[实际实施例1]
将30质量份的在参考实施例1中制备的硅橡胶粉末和1.2质量份的1,3-丁二醇(粘度=96mPa·s,沸点=207.5℃)引入高速混合器(内部容量:20L,来自KawataMfg.Co.,Ltd.的亨舍尔类型混合器,产品名称:V-20)并在室温下混合60分钟。然后将1.5质量份的二氧化硅细粉末(来自NipponAerosilCo.,Ltd.的Aerosil200,平均初级粒径=5至15nm,BET比表面积=200m2/g,表面硅烷醇密度=4.2/nm2)引入并在室温下进行混合60分钟。所得到的复合材料硅橡胶粉末的亲水性和分散性被评估并被报告在表1中。
[实际实施例2]
将30质量份的在参考实施例1中制备的硅橡胶粉末和1.2质量份的二丙二醇(粘度=73mPa·s,沸点=231℃)引入高速混合器(内部容量:20L,来自KawataMfg.Co.,Ltd.的亨舍尔类型混合器,产品名称:V-20)并在室温下混合60分钟。然后将1.5质量份的二氧化硅细粉末(来自NipponAerosilCo.,Ltd.的Aerosil200,平均初级粒径=5至15nm,BET比表面积=200m2/g,表面硅烷醇密度=4.2/nm2)引入并在室温下进行混合60分钟。所得到的复合材料硅橡胶粉末的亲水性和分散性被评估并被报告在表1中。
[实际实施例3]
将30质量份的在参考实施例1中制备的硅橡胶粉末和1.2质量份的乙二醇(粘度=16mPa·s,沸点=197.3℃)引入高速混合器(内部容量:20L,来自KawataMfg.Co.,Ltd.的亨舍尔类型混合器,产品名称:V-20)并在室温下混合60分钟。然后将5.0质量份的氧化钛细粉末(来自NipponAerosilCo.,Ltd.的TitanoxideP25,平均初级粒径=约21nm,BET比表面积=50m2/g)引入并在室温下进行混合60分钟。所得到的复合材料硅橡胶粉末的亲水性和分散性被评估并被报告在表1中。
[实际实施例4]
将30质量份的在参考实施例1中制备的硅橡胶粉末和1.2质量份的1,3-丁二醇(粘度=96mPa·s,沸点=207.5℃)引入高速混合器(内部容量:20L,来自KawataMfg.Co.,Ltd.的亨舍尔类型混合器,产品名称:V-20)并在室温下混合60分钟。然后将2.0质量份的细碎的氧化铝粉末(来自CabotCorporation的SpectrAlPC-401气相氧化铝)引入并在室温下进行混合60分钟。所得到的复合材料硅橡胶粉末的亲水性和分散性被评估并被报告在表1中。
[实际实施例5]
将30质量份的在参考实施例1中制备的硅橡胶粉末和1.2质量份的甘油(粘度=1,500mPa·s,沸点=290℃)引入高速混合器(内部容量:20L,来自KawataMfg.Co.,Ltd.的亨舍尔类型混合器,产品名称:V-20)并在室温下混合60分钟。然后将1.5质量份的细碎的二氧化硅粉末(来自NipponAerosilCo.,Ltd.的Aerosil200,平均初级粒径=5至15nm,BET比表面积=200m2/g,表面硅烷醇密度=4.2/nm2)引入并在室温下进行混合60分钟。所得到的复合材料硅橡胶粉末的亲水性和分散性被评估并被报告在表1中。
[实际实施例6]
将30质量份的在参考实施例1中制备的硅橡胶粉末和1.5质量份的二氧化硅细粉末(来自NipponAerosilCo.,Ltd.的Aerosil200,平均初级粒径=5至15nm,BET比表面积=200m2/g,表面硅烷醇密度=4.2/nm2)引入高速混合器(内部容量:20L,来自KawataMfg.Co.,Ltd.的亨舍尔类型混合器,产品名称:V-20)并在室温下混合60分钟。然后将1.2质量份的1,3-丁二醇(粘度=96mPa·s,沸点=207.5℃)引入并在室温下进行混合60分钟。所得到的复合材料硅橡胶粉末的亲水性和分散性被评估并被报告在表1中。
[比较实施例1]
参考实施例1中制备的硅橡胶粉末的亲水性和分散性被评估并被报告在表1中。
[比较实施例2]
将30质量份的在参考实施例1中制备的硅橡胶粉末和1.5质量份的二氧化硅细粉末(来自NipponAerosilCo.,Ltd.的Aerosil200,平均初级粒径=5至15nm,BET比表面积=200m2/g,表面硅烷醇密度=4.2/nm2)引入高速混合器(内部容量:20L,来自KawataMfg.Co.,Ltd.的亨舍尔类型混合器,产品名称:V-20)并在室温下混合60分钟。所得到的复合材料硅橡胶粉末的亲水性和分散性被评估并被报告在表1中。
[比较实施例3]
将30质量份的在参考实施例1中制备的硅橡胶粉末和1.2质量份的1,3-丁二醇(粘度=96mPa·s,沸点=207.5℃)引入高速混合器(内部容量:20L,来自KawataMfg.Co.,Ltd.的亨舍尔类型混合器,产品名称:V-20)并在室温下混合60分钟。所得到的硅橡胶粉末的亲水性和分散性被评估并被报告在表1中。
[比较实施例4]
将30质量份的在参考实施例1中制备的硅橡胶粉末和3.6质量份的1,3-丁二醇(粘度=96mPa·s,沸点=207.5℃)引入高速混合器(20L内部容量,来自KawataMfg.Co.,Ltd.的亨舍尔类型混合器,产品名称:V-20)并在室温下混合60分钟。所得到的硅橡胶粉末的亲水性和分散性被评估并被报告在表1中。
表1。
工业适用性
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固化硅氧烷粉末具有优良的流动性、亲水性和分散性。因此,其非常适合于用作基于水的油漆和基于水的化妆品的原材料。对于结合该复合材料固化硅氧烷粉末的基于水的油漆,可以预期均一的消光效果,且为了例如抑制油漆或包覆膜的开裂、降低油漆或包覆膜的弹性等等的目的,该复合材料固化硅氧烷粉末还可以用作添加剂或改性剂。对于结合该复合材料固化硅氧烷粉末的基于水的化妆品,还可以预期优良的触感。

Claims (10)

1.一种复合材料固化硅氧烷粉末,包括:
(A)具有0.1至500μm的平均粒度的固化硅氧烷粉末;
(B)包覆在所述固化硅氧烷粉末的表面上的无机细粉末,所述无机细粉末的量是每100质量份组分(A)的2至30质量份;
(C)包覆在组分(A)和/或组分(B)的表面上的具有至少150℃的沸点和在25℃下不超过500mPa·s的粘度的亲水性多元醇,其中组分(C)均一地包覆在组分(A)的表面上且以每100质量份组分(A)的2至20质量份的量存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固化硅氧烷粉末,其中组分(B)是细碎的金属氧化物粉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固化硅氧烷粉末,其中组分(B)是选自由以下物质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二氧化硅细粉末、氧化铝细粉末和氧化钛细粉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固化硅氧烷粉末,其中组分(C)的所述亲水性多元醇选自由1,3-丁二醇、1,2-戊二醇、乙二醇和二丙二醇组成的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固化硅氧烷粉末,其中组分(C)的所述亲水性多元醇包括1,3-丁二醇。
6.一种生产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固化硅氧烷粉末的方法,包括在机械剪切的条件下混合以下组分:
(A)具有0.1至500μm的平均粒度的固化硅氧烷粉末;
(B)无机细粉末,所述无机细粉末的量是每100质量份组分(A)的2至30质量份;和
(C)具有至少150℃的沸点和在25℃下不超过500mPa·s的粘度的亲水性多元醇,所述亲水性多元醇的量是每100质量份组分(A)的2至20质量份,其中组分(A)和组分(C)在相同的步骤中与组分(B)混合或在与组分(B)混合之前混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产方法,其中组分(B)是金属氧化物细粉末。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产方法,其中组分(B)选自由以下物质组成的组:二氧化硅细粉末、氧化铝细粉末或氧化钛细粉末。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产方法,其中组分(C)的所述亲水性多元醇选自由1,3-丁二醇、1,2,-戊二醇、乙二醇和二丙二醇组成的组。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产方法,其中组分(C)的所述亲水性多元醇包括1,3-丁二醇。
CN201080021296.5A 2009-07-27 2010-07-26 复合材料固化硅氧烷粉末及其生产方法 Active CN10242813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74258A JP5698444B2 (ja) 2009-07-27 2009-07-27 複合硬化シリコーン粉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9-174258 2009-07-27
PCT/JP2010/062982 WO2011013835A2 (en) 2009-07-27 2010-07-26 Composite cured silicone powder and method for production thereof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28134A CN102428134A (zh) 2012-04-25
CN102428134B true CN102428134B (zh) 2016-06-01

Family

ID=435297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21296.5A Active CN102428134B (zh) 2009-07-27 2010-07-26 复合材料固化硅氧烷粉末及其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394412B2 (zh)
EP (1) EP2459640B1 (zh)
JP (1) JP5698444B2 (zh)
KR (1) KR101829009B1 (zh)
CN (1) CN102428134B (zh)
WO (1) WO2011013835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024015A1 (en) * 2012-02-07 2015-01-22 Xinyan Bao Aqueous Suspension Of Composite Silicone Powder, W/O Emulsion and Cosmetics
JP5996085B2 (ja) * 2013-02-27 2016-09-21 株式会社朝日ラバー 白色反射膜用インク、白色反射膜用粉体塗料及び白色反射膜の製造方法
US10793685B2 (en) 2015-10-28 2020-10-06 Dow Toray Co., Ltd. Cosmetic composition, cosmetic, and external preparation for skin
US20200332124A1 (en) * 2017-12-20 2020-10-22 Dow Toray Co., Ltd. Silicone resin-covered silicone elastomer particles, organic resin additive, and other uses
EP3681460B1 (en) 2018-06-12 2022-01-05 Avon Products, Inc. Stabilized emulsions with acidic agents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958805A2 (en) * 1998-05-20 1999-11-24 Shin-Etsu Chemical Co., Ltd. Makeup cosmetic composition
CN101098913A (zh) * 2005-01-05 2008-01-02 陶氏康宁东丽株式会社 复合有机硅橡胶粉末、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59776B2 (ja) 1991-05-27 2000-07-04 東レ・ダウコーニング・シリコーン株式会社 シリコーンゴム粉状物の製造方法
JP3337232B2 (ja) * 1991-12-26 2002-10-21 東レ・ダウコーニング・シリコーン株式会社 シリコーン硬化物微粒子と無機質微粒子からなる粉体混合物の製造方法
JP3318408B2 (ja) 1993-10-06 2002-08-26 東レ・ダウコーニング・シリコーン株式会社 粉状シリコーン硬化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5756568A (en) 1995-11-30 1998-05-26 Dow Corning Toray Silicone Co., Ltd. Composite cured silicone powder and method for the preparation thereof
JP3561106B2 (ja) * 1995-11-30 2004-09-02 東レ・ダウコーニング・シリコーン株式会社 複合硬化シリコーン粉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0175816A (ja) * 1996-12-18 1998-06-30 Toray Dow Corning Silicone Co Ltd 化粧品原料、化粧品、および化粧品の製造方法
JP4025454B2 (ja) * 1998-06-23 2007-12-19 東レ・ダウコーニング株式会社 化粧品原料、化粧品、および化粧品の製造方法
AU2003289247A1 (en) * 2002-12-13 2004-07-09 Dow Corning Toray Silicone Co., Ltd. Composite cured silicone powder, method for production thereof and aqueous composition
JP4857599B2 (ja) 2004-05-12 2012-01-18 Jnc株式会社 化粧料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060018867A1 (en) * 2004-05-12 2006-01-26 Ichimaru Pharcos Co., Ltd Cosmetic composition and production thereof
WO2007007403A1 (ja) * 2005-07-13 2007-01-18 Miyoshi Kasei, Inc. 表面処理粉体及びこれを含有する化粧料
JP5667332B2 (ja) * 2006-09-14 2015-02-12 東レ・ダウコーニング株式会社 化粧料製造用組成物、化粧料および含水化粧料の製造方法
CN101784366A (zh) * 2007-11-27 2010-07-21 播磨化成株式会社 钎焊用焊剂及钎焊膏组合物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958805A2 (en) * 1998-05-20 1999-11-24 Shin-Etsu Chemical Co., Ltd. Makeup cosmetic composition
CN101098913A (zh) * 2005-01-05 2008-01-02 陶氏康宁东丽株式会社 复合有机硅橡胶粉末、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829009B1 (ko) 2018-02-13
US9394412B2 (en) 2016-07-19
US20120121909A1 (en) 2012-05-17
EP2459640A2 (en) 2012-06-06
EP2459640B1 (en) 2018-11-07
JP5698444B2 (ja) 2015-04-08
KR20120041227A (ko) 2012-04-30
JP2011026469A (ja) 2011-02-10
WO2011013835A3 (en) 2011-12-01
CN102428134A (zh) 2012-04-25
WO2011013835A2 (en) 2011-0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28134B (zh) 复合材料固化硅氧烷粉末及其生产方法
JP3059776B2 (ja) シリコーンゴム粉状物の製造方法
CN104371326B (zh) 一种液体硅橡胶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2757649B (zh) 加成固化型有机硅组合物以及使用它的光半导体装置
CN102414276B (zh) 含有可固化硅氧烷的微胶囊
JP3567335B2 (ja) 有機ケイ素化合物処理顔料または体質顔料、その製法および化粧料
JP2831581B2 (ja) 疎水性ケイ酸、その製法及び付加架橋性2成分−シリコーンゴム材料
JP6843468B2 (ja) シリカ被覆シリコーンゴム粒子および化粧料
KR101050719B1 (ko) 실리콘수지 코팅 이산화티탄 복합입자와 그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화장료 조성물
CN100500765C (zh) 复合硅橡胶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09531B (zh) 耐热硅橡胶组合物
JPS6346785B2 (zh)
JPH0619027B2 (ja) 熱伝導性シリコーンオイルコンパウンド
JP2019026529A (ja) 造粒処理シリ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790563A (zh) 可固化环氧树脂组合物及其固化产物
JP2916179B2 (ja) 加熱硬化性オルガノポリシロキサン組成物
CN101790556B (zh) 硅橡胶粉末及其制备方法
US6280749B1 (en) Particles of cured fluorosilicone rubber and cosmetic preparation containing same
JP4339435B2 (ja) オイル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JP4580481B2 (ja) 球状粉末の製造方法
CN101443414A (zh) 含氧化物微粒的聚硅氧烷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JP2019070067A (ja) シリコーンゴム組成物及びシリコーンゴム
JP2003012929A (ja) 架橋シリコーン粒子の水系サスペンジョンおよび架橋シリコーン粒子を含有するオイルの水系エマルジョン
JPH0459873A (ja) 押出成形用シリコーンゴム組成物
CN108883054B (zh) 妆容保护材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