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07756A - 顶部设备 - Google Patents
顶部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407756A CN102407756A CN2011101773925A CN201110177392A CN102407756A CN 102407756 A CN102407756 A CN 102407756A CN 2011101773925 A CN2011101773925 A CN 2011101773925A CN 201110177392 A CN201110177392 A CN 201110177392A CN 102407756 A CN102407756 A CN 10240775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eather strip
- base portion
- protrusion
- inboard
- seal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7/00—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 B60J7/02—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of sliding type, e.g. comprising guide shoes
- B60J7/022—Sliding roof trays or assembli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0—Sealing arrangements
- B60J10/15—Sea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B60J10/16—Sea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plastic material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perti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0—Sealing arrangements
- B60J10/15—Sea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B60J10/18—Sea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provided with reinforcements or inser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0—Sealing arrangements
- B60J10/20—Sea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 B60J10/24—Sea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having tubular par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0—Sealing arrangements
- B60J10/30—Sea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fastening means
- B60J10/32—Sea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fastening means using integral U-shaped retain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0—Sealing arrangements
- B60J10/30—Sea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fastening means
- B60J10/32—Sea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fastening means using integral U-shaped retainers
- B60J10/33—Sea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fastening means using integral U-shaped retain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retaining lip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0—Sealing arrangements
- B60J10/80—Seal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pening panels, e.g. doors
- B60J10/82—Seal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pening panels, e.g. doors for movable panels in roof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l Device For Vehicle (AREA)
Abstract
一种顶部设备(1),包括:活动板(20),所述活动板用于打开和关闭适于设置在顶部板(40)上的开口部(A);以及挡风雨条(30),所述挡风雨条布置在所述顶部板的开口边缘(42a)与所述活动板之间以便用作所述开口边缘与所述活动板之间的密封件。所述顶部板的开口边缘包括形成为从所述顶部板的顶部板本体(41)向下竖直地延伸的凸缘部(42)。所述挡风雨条包括基部(31),所述基部在所述基部内部容纳所述顶部板的凸缘部。安装在所述顶部板上并且支撑所述活动板的支撑部件(11,12,13)包括保持部(15),所述保持部保持所述挡风雨条的基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一种顶部设备。
背景技术
在JPH7-117582A(在下文中称为专利参考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已知顶部设备。
在图6中示出根据专利参考文献1的已知顶部设备的构造示例。如图6所示,专利参考文献1中公开的顶部设备101包括活动板120和挡风雨条130,活动板120用于打开和关闭顶部板140的开口部,而挡风雨条130设置在顶部板140的开口边缘和活动板120之间以便用作开口边缘和活动板120之间的密封件。由从顶部板本体141向下竖直地延伸的凸缘部142的外表面(图6中的面向左侧的表面)限定顶部板140的开口边缘。挡风雨条130包括调整部(trim portion)131和密封部137。调整部131具有基本U形横截面并且包括嵌入到调整部131的内部中的芯133。密封部137具有中空构造以便从调整部131的外表面展开。为了将挡风雨条131装配在顶部板140上,在凸缘部142容纳在调整部131内部的状态下,调整部131通过使用夹具而被夹紧成使得调整部131的开口变窄。根据专利参考文献1,海绵部件150设置在调整部131的内表面处,并且海绵部件150的内表面与凸缘部142压力接触。
根据专利参考文献1中公开的已知顶部设备101,调整部131的内表面——更具体地,海绵部件150——通过夹紧挡风雨条130的调整部131而与凸缘部142压配合地接触,因而挡风雨条130装配在凸缘部142上。然而,一旦调整部131的开口由于一些力的施加或由于其它原因而扩大,则挡风雨条130的装配状态可能会变得不稳定,这会使挡风雨条130的密封性能降低。因此,仍存在改进专利参考文献1中公开的已知顶部设备的挡风雨条的可靠性的空间。
因而,存在对这样一种顶部设备的需要,在该顶部设备中,顶部板的开口边缘包括从顶部板本体向下竖直地延伸的凸缘部,并且该顶部设备增强挡风雨条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一种顶部设备,包括: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用于打开和关闭适于设置在顶部板上的开口部;以及挡风雨条,所述挡风雨条布置在所述顶部板的开口边缘与所述活动板之间以便用作所述开口边缘与所述活动板之间的密封件。所述顶部板的开口边缘包括形成为从所述顶部板的顶部板本体向下竖直地延伸的凸缘部。所述挡风雨条包括基部,所述基部在所述基部内部容纳所述顶部板的凸缘部。安装在所述顶部板上并且支撑所述活动板的支撑部件包括保持部,所述保持部保持所述挡风雨条的基部。
根据上述结构,在基部在其中容纳顶部板的凸缘部并且挡风雨条保持在设置在支撑部件处的保持部内部的状态下,装配挡风雨条。因而,与例如顶部板的凸缘部被基部简单地夹在中间的结构不同,挡风雨条在被装配之后被保持部牢固地保持。因此,可以增强挡风雨条的可靠性,该挡风雨条设置于顶部设备,该顶部设备的顶部板的开口边缘包括在竖直方向上向下从顶部板本体延伸的凸缘。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所述保持部包括内侧竖直壁部和外侧竖直壁部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内侧竖直壁部在竖直方向上延伸并且相对于所述凸缘部安置在所述顶部设备内侧,而所述外侧竖直壁部在竖直方向上延伸并且相对于所述凸缘部安置在所述顶部设备外侧。所述挡风雨条的基部以所述挡风雨条被夹在所述内侧竖直壁部和所述外侧竖直壁部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凸缘部之间的方式被保持在所述内侧竖直壁部和所述外侧竖直壁部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凸缘部之间。
根据上述结构,基部被凸缘部以及内侧竖直壁部和外侧竖直壁部中的至少一个保持。因而,挡风雨条在被装配之后被更牢固地保持,由此增强挡风雨条的可靠性。保持部期望地包括内侧竖直壁部和外侧竖直壁部。这使得支撑部件和挡风雨条能够在内侧竖直壁部和外侧竖直壁部在其间保持挡风雨条的基部的状态下装配在顶部板上,其中该内侧竖直壁部和该外侧竖直壁部二者构成支撑部件。因此,与挡风雨条在车辆的生产线中独立于支撑部件装配在顶部设备上的制造过程相比,可以改进可装配性或装配性能,由此使车辆的制造过程简化。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所述挡风雨条的基部的外表面与面向所述挡风雨条的基部的外表面的所述保持部压力接触。
根据上述结构,挡风雨条在被装配之后被更牢固地保持。另外,挡风雨条的基部的外表面与和基部的外表面相对的、保持部的内表面压力接触,因而可以改进基部的外表面与保持部之间的密封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在所述挡风雨条的基部的内表面处形成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朝向所述顶部板的凸缘部突出以便与所述凸缘部接触。
根据上述结构,形成在挡风雨条的基部上的突出部维持与顶部板的凸缘部压力接触,因而可以增强基部的内表面与凸缘部之间的密封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所述挡风雨条包括密封部,所述密封部形成为中空构造并且与所述基部一体地形成,以便至少在所述活动板处于完全关闭位置时与所述活动板接触,并且,所述突出部包括相对于所述凸缘部安置在所述顶部设备内侧的内侧突出部以及相对于所述凸缘部安置在所述顶部设备外侧的外侧突出部。
根据上述结构,内侧突出部和外侧突出部形成在基部的内表面上,因而在与形成内侧突出部和外侧突出部中的任一个的结构相比时,可以进一步改进基部的内表面与凸缘部之间的密封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所述内侧突出部包括在竖直方向上形成为相互平行的多个内侧突出部,并且所述多个内侧突出部相对于竖直方向的数量大于所述外侧突出部相对于竖直方向的数量。
根据上述结构,内侧突出部的偏斜度可以变得比外侧突出部的偏斜度小。这使密封部相对于凸缘部的姿势稳定,由此适当地改进挡风雨条的密封性能。另外,与相对于竖直方向内侧突出部的数量等于或小于外侧突出部的数量的情况相比,在顶部板与活动板之间暴露挡风雨条的更小区域。这有助于改进设计,即,顶部设备的美观。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所述内侧突出部在所述内侧突出部突出的方向上的长度形成为短于所述外侧突出部在所述外侧突出部突出的方向上的长度。
根据上述结构,内侧突出部的偏斜度可以变得比外侧突出部的偏斜度小。这使密封部相对于凸缘部的姿势稳定,由此适当地改进挡风雨条的密封性能。另外,与内侧突出部的长度在突出方向上比外侧突出部的长度短的情况相比,在顶部板与活动板之间暴露挡风雨条的更小区域。这有助于改进设计,即,顶部设备的美观。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在所述挡风雨条的基部处形成有突出部,并且形成在所述挡风雨条的基部处的所述突出部朝向所述顶部板本体的内表面突出以便与所述顶部板本体的内表面接触。
根据上述结构,可以通过使形成在基部处的突出部维持与顶部板本体的内表面接触而改进挡风雨条的基部与顶部板本体的内表面之间的密封效果。
在顶部板本体由单个板构成的情况下,顶部板本体用作板。另一方面,在顶部板本体由相互覆盖的多个板构成或顶部板本体包括除板之外的加强部件的情况下,所有这些板和加强部件用作顶部板本体。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所述挡风雨条包括密封部,所述密封部形成为中空构造并且与所述基部一体地形成,以便至少在所述活动板处于完全关闭位置时与所述活动板接触,并且所述密封部以所述密封部的第一部定位成低于所述支撑部件的保持部的第二部的方式设置,其中所述第一部安置在所述密封部中的在竖直方向上的最低位置处,而所述第二部在所述密封部与所述基部之间安置在相对于所述保持部的在竖直方向上的最高位置处。
根据上述结构,在顶部设备包括设有基部和形成为中空构造的密封部的挡风雨条的情况下,保持部的第二部相对于基部方便地安置成更高。因而,挡风雨条被保持部更牢固地保持。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所述挡风雨条的密封部包括密封部本体以及延伸部,所述密封部本体安置在所述活动板与所述基部之间,而所述延伸部从所述密封部本体延伸并且在所述活动板与所述凸缘部之间在竖直方向上安置成高于所述基部以便与所述凸缘部接触。
根据上述结构,当从顶部设备的外部观察顶部设备时,在顶部板的凸缘部与活动板之间只有密封部是可见的。因此,即便在基部和密封部在双模制过程中被制成为在基部与密封部之间具有不同的颜色的情况下,仍可以避免挡风雨条的外观并且最终顶部设备的外观的劣化,其中该基部和该密封部二者构成挡风雨条。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所述顶部设备包括导轨,所述导轨在所述活动板移动以打开和关闭所述顶部板的开口部的方向上延伸,并且支撑活动部件以便以所述活动部件相对于所述导轨能够移动的方式移动所述活动板,其中所述支撑部件包括所述导轨。
根据上述结构,可以通过部分地改变现有导轨的结构而容易地实现保持挡风雨条的保持部,该挡风雨条在活动板的打开和关闭操作的方向上延伸。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所述顶部设备包括一对导轨,所述一对导轨在所述活动板移动以打开和关闭所述顶部板的开口部的方向上延伸,并且支撑活动部件以便以所述活动部件相对于所述一对导轨能够移动的方式移动所述活动板,以及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在与所述活动板移动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延伸并且将所述一对导轨相互连接,其中,所述支撑部件包括所述连接部件。
根据上述结构,可以通过部分地改变现有支撑部件的结构而容易地实现保持挡风雨条的保持部,该挡风雨条在与活动板的打开和关闭操作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延伸。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在所述挡风雨条和所述保持部中的一个上形成有配合部件,而在所述挡风雨条和所述保持部中的另一个上形成有接收部件,并且所述配合部件与所述接收部件配合地接合。
根据上述结构,配合部件与接收部件配合地接合,因而挡风雨条的基部被保持部牢固地保持。
根据上述结构,可以提供这样的顶部设备,在该顶部设备中,顶部板的开口边缘包括从顶部板本体向下竖直地延伸的凸缘部,并且该顶部设备增强挡风雨条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从下面参照附图进行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前述和附加的特征和特性将变得更清楚,在所述附图中:
图1是示出了根据在本文中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顶部设备安装在其上的尤其是车辆的顶部板的平面结构的示图;
图2是沿图1中的线II-II截取的、并且示出了根据在本文中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顶部设备的横截面结构的横截面图;
图3A是沿图1中的线IIIA-IIIA截取的、并且示出了根据在本文中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顶部设备的横截面结构的横截面图;
图3B是沿图1中的线IIIB-IIIB截取的、并且示出了根据在本文中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顶部设备的横截面结构的横截面图;
图4是示出了根据在本文中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挡风雨条的横截面结构的横截面图;
图5是示出了根据在本文中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尤其是挡风雨条的横截面结构的示图,该挡风雨条装配在顶部板上和在顶部设备的导轨上;以及
图6是示出了已知顶部设备的尤其是挡风雨条的横截面结构的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照附图的图1至5的图示说明与本公开相关的顶部设备的第一实施方式。在该实施方式中,顶部设备适于用作车辆上的顶部设备(在下文中称为“顶部设备1”)。在下文中,车辆的前/后方向称为“前/后方向”,并且竖直方向称为“上/下方向”。“内侧”指的是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更靠近顶部设备1的中心的一侧,并且“外侧”指的是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远离顶部设备1的中心的一侧。
如图1所示,顶部设备1构造成打开和关闭形成在顶部设备1所安装的车辆的顶部板40处的开口部A。顶部设备1包括活动板20和挡风雨条30,活动板20用于通过在前/后方向上移动而打开和关闭开口部A,而挡风雨条30设置在顶部板40的开口边缘和活动板20之间以便用作开口边缘和活动板20之间的密封件。
将参照图2、3A和3B在下面说明顶部设备1的横截面结构。
如图2、3A和3B所示,顶部板40包括顶部板本体41和凸缘部42,顶部板本体41形成为基本平面形状,而凸缘部42形成为从定位成更靠近开口部A的、顶部板本体41的端部向下延伸。凸缘部42的外表面42a——即,面向活动板20的表面——用作顶部板40的开口边缘。
如图2所示,导轨13设置在活动板20的右手端部下面和顶部板40下面以便在活动板20的打开和关闭操作的方向上——即,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延伸。而且,与上述导轨13相配的导轨设置在活动板20的左手端部下面和顶部板40下面以便在活动板20的打开和关闭操作的方向上——即,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延伸。该对导轨13、13支撑连接于活动板20的一对相应的活动部件25、25,从而驱动和移动活动板20,以便以该对活动部件25、25相对于该对相应的导轨13、13移动的方式打开和关闭开口部A。
如图3A所示,前壳体11设置在活动板20的前端部下面和顶部板40下面以便在与活动板20的打开和关闭操作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即,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延伸。
如图3B所示,后壳体12设置在活动板20的后端部下面和顶部板40下面以便在与活动板20的打开和关闭操作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即,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延伸。导轨13、13、前壳体11以及后壳体12可以在维持必要的刚度的情形下由金属、树脂或其它材料制成。
导轨对13、13形成为比从凸缘部42的前端部到后端部的长度长,以使导轨对13、13至少在前/后方向上在整个凸缘部42下面延伸。导轨对13、13固定地安装在顶部板40上。
前壳体11和后壳体12中的每一个形成为比从凸缘部42的左手端部到右手端部的长度长,以使前壳体11和后壳体12中的每一个至少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在整个凸缘部42下面延伸。前壳体11和后壳体12固定地安装在顶部板40上。
如图2、3A和3B所示,挡风雨条30装配在顶部板40的凸缘部42上,并且如将随后说明的,装配在导轨13、前壳体11以及后壳体12上。
导轨13、前壳体11以及后壳体12用作支撑部件。根据该实施方式的挡风雨条30的结构和挡风雨条30的装配结构不受装配对象——即,挡风雨条30装配在其上的导轨13、前壳体11或后壳体12——影响。换而言之,不需要取决于装配对象修改或改变挡风雨条30的结构和挡风雨条30的装配结构。
将参照图4和5作为示例详细地说明挡风雨条30装配在导轨13上的情况下的挡风雨条30及其装配结构。省略挡风雨条30装配在前壳体11上或在后壳体12上的情况下的说明。
在图5中,实线示出了装配在导轨13上的挡风雨条30,并且双点划线示出了装配在导轨13上之前的挡风雨条30。
如图4所示,挡风雨条30包括基部31和与基部31一体地形成的密封部37。具有基本U形横截面的基部31包括基部本体32、芯33、多个突出部(第一内侧突出部34a、第二内侧突出部34b以及外侧突出部35)以及上突出部36。第一内侧突出部34a和第二内侧突出部34b用作内侧突出部。密封部37连接于基部本体32的第一端(图4中的基部本体32的上左端)。芯33具有基本U形横截面并且嵌入到基部本体32的内部中。多个突出部(第一内侧突出部34a、第二内侧突出部34b以及外侧突出部35)中的每一个从基部本体32的内表面向下对角地突出。上突出部36形成在基部本体32的第二端(图4中的基部本体32的上右端)处。
密封部37具有基本C形横截面并且包括密封部本体38和延伸部39。密封部本体38的端部(上连接部38a和内侧连接部38b)连接于基部本体32的第一端。延伸部39形成在密封部本体38的上部处。密封部本体38的内表面和基部本体32的外表面限定内部中空空间,因而挡风雨条30形成为具有中空构造。
在该实施方式中,挡风雨条30的基部31由实心橡胶制成,相反地,密封部37由泡沫橡胶制成。另外,基部31和密封部37由相同的材料制成。换而言之,在双模制过程中制成基部31和密封部37,基部31和密封部37二者构成挡风雨条30。在该实施方式中,三元乙丙橡胶(EPDM)用作基部31和密封部37的材料。
如图5所示,包括内侧竖直壁部16、外侧竖直壁部17以及底部18的保持部15连接于导轨本体14。内侧竖直壁部16形成为向上延伸的基本板形,并且安置在凸缘部42的内侧,即,相对于凸缘部42更靠近顶部设备1的中心。外侧竖直壁部17形成为向上延伸的基本板形,并且安置在凸缘部42的外侧,即,相对于凸缘部42远离顶部设备1的中心。内侧竖直壁部16和外侧竖直壁部17用作竖直壁部。底部18安置在内侧竖直壁部16和外侧竖直壁部17下面以便在基本水平方向上延伸。内侧竖直壁部16和外侧竖直壁部17分别连接于底部18的端部。内侧竖直壁部16的上端部16a和外侧竖直壁部17的上端部17a在竖直方向上安置在彼此基本相同的高度处。上端部16a和上端部17a用作第二部。凸缘部42的下端部42c安置成比内侧竖直壁部16的上端部16a和外侧竖直壁部17的上端部17a低。底部18用作导轨本体14的一部分。
挡风雨条30的基部31安置在内侧竖直壁部16的内表面和凸缘部42之间以及在外侧竖直壁部17的内表面和凸缘部42之间。内侧竖直壁部16和外侧竖直壁部17的内表面与基部31的外表面相互压力接触。换而言之,基部31从基部31的U形构造的开口接收凸缘部42,以使基部31在其中容纳或包含顶部板40的凸缘部42。即,凸缘部42从下面和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被基部31围绕。同时,保持部15以基部31被内侧竖直壁部16和外侧竖直壁部17夹在中间的方式保持挡风雨条30的基部31。如图2所示,底部18可以支撑基部31。
形成在外侧竖直壁部17的内表面上的切除部17c在其中接收形成在基部本体32的外表面上以便从基部本体32的外表面凸出的凸部32,以使凸部32c与切除部17C配合地接合。切除部17c用作接收部件,并且凸部32c用作配合部件。第一内侧突出部34a和第二内侧突出部34b以第一内侧突出部34a和第二内侧突出部34b在竖直方向上相互隔开的方式形成在基部31的面向凸缘部42的外表面42a的内表面上。形成在第二内侧突出部34b上方的第一内侧突出部34a安置成比内侧竖直壁部16的上端部16a高,并且形成在第一内侧突出部34a下面的内侧突出部34b安置成比上端部16a低。第一内侧突出部34a和第二内侧突出部34b在突出方向上具有彼此相同的长度。此外,第一内侧突出部34a和第二内侧突出部34b的长度在突出方向上比外侧突出部35的长度短。外侧突出部35形成在基部31的面向凸缘部42的内表面42b的内表面上。具体地,外侧突出部35形成为安置成比第一内侧突出部34a低,并且形成为比内侧突出部34b高,其中第一内侧突出部34a安置成比内侧突出部34b高、而内侧突出部34b安置成比第一内侧突出部34a低。换而言之,外侧突出部35在竖直方向上安置在第一内侧突出部34a和第二内侧突出部34b之间。如以图5中的实线示出的,第一内侧突出部34a和第二内侧突出部34b的上表面与凸缘部42的外表面42a压力接触。外侧突出部35的上表面与凸缘部42的内表面42b压力接触。上突出部36设置在基部31的第二端处,具体地,设置在安置在凸缘部42和外侧竖直壁部17之间的端部处。如以图5中的实线示出的,上突出部36的上表面与顶部板本体41的内表面压力接触。第一内侧突出部34a、第二内侧出部34b以及上突出部36的上表面指的是挡风雨条30装配在顶部板40的凸缘部42上之前的向上面向的表面。
基部31的内部——即,形成在凸缘部42的下端部42c和基部31的面向下端部42c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隙——被充填以密封剂。密封部37构造成使得至少在活动板20处于完全关闭位置时,密封部本体38的外表面——尤其是面向活动板20的侧表面——与活动板20接触。
密封部本体38安置在活动板20和基部31之间。上连接部38a连接于基部本体32的内侧上端部32a,其中上连接部38a是密封部本体38的一个端部。内侧连接部38b连接于内侧凸部32b,其中内侧连接部38b是密封部本体38的另一个端部,而内侧凸部32b朝向内侧竖直壁部16的上端部16a的上表面从基部本体32的侧表面突出、以便定位在内侧竖直壁部16的上端部16a的上表面上方同时在竖直方向上与其保持有间隙。如以图5中的实线和双点划线示出的,以最低端部38c安置成比内侧竖直壁部16的上端部16a低的方式形成密封部本体38,其中最低端部38c是密封部本体38的最低部。最低端部38c用作第一部。如以图5中的完整线示出的,密封部本体38在包括在从最低端部38c到内侧连接部38b的区域中的一个部分处与内侧竖直壁部16压力接触。如之前描述的,形成在基部本体32的外表面上的凸部32c配合在形成在外侧竖直壁部17的内表面上的切除部17c中。因而,保持部15以牢固的方式保持挡风雨条30的基部31。
如以图5中的实线示出的,延伸部39以延伸部39的上表面与凸缘部42的外表面42a压力接触的方式向外从密封部本体38的上连接部38a延伸。延伸部39的上表面指的是挡风雨条30装配在顶部板40的凸缘部42上之前的向上面向的表面。因而,挡风雨条30的密封部37安置在顶部板40的凸缘部42的外表面42a和活动板20之间,并且安置成比挡风雨条30的基部31高。
以上说明的顶部设备1以下述方式装配在顶部板40上。首先,将挡风雨条30的基部31配合到保持部15中,以使基部31的外表面与保持部15(内侧竖直壁部16和外侧竖直壁部17)的内表面相互压力接触。在挡风雨条30装配在前壳体11、后壳体12以及导轨13上的状态下,以密封剂充填基部31的内部。接着,将凸缘部42从基部31的开口插入并且配合到基部31的内部中。
如以上说明的,根据该实施方式,可以获得下述优点和益处。根据该实施方式,挡风雨条30包括在其中容纳顶部板40的凸缘部42的基部31。安装在顶部板40上并且支撑活动板20的前壳体11、后壳体20以及导轨13设有保持挡风雨条30的基部31的保持部15。根据上述结构,在基部31在其中容纳顶部板40的凸缘部42并且在挡风雨条30保持在设置在前壳体11、后壳体20以及导轨13处的保持部15内部的状态下,装配挡风雨条30。因而,与例如顶部板的凸缘部被基部简单地夹在中间的结构不同,挡风雨条30在被装配之后被保持部15牢固地保持。因此,在挡风雨条30适应于顶部板40的外表面42a的情况下,可以改进挡风雨条30的可靠性,其中顶部板40包括在竖直方向上向下从顶部板本体41延伸的凸缘42。
根据该实施方式,挡风雨条30的基部31的外表面与保持部15(内侧竖直壁部16和外侧竖直壁部17)的内表面压力接触。根据上述结构,挡风雨条30在被装配之后被保持部15牢固地保持。另外,挡风雨条30的基部31的外表面与保持部15的内表面压力接触,因而可以改进基部31的外表面与保持部15的内表面之间的密封效果。
根据该实施方式,突出部(第一内侧突出部34a、第二内侧突出部34b以及外侧突出部35)形成在挡风雨条30的基部31的内表面上以便与凸缘部42接触,其中所述突出部中的每一个朝向顶部板40的凸缘部42突出。根据上述结构,可以通过使突出部34a、34b和35维持与顶部板40的凸缘部42接触(压力接触)而改进基部31的内表面与凸缘部42之间的密封效果。
根据该实施方式,朝向顶部板本体41的内表面突出以便与顶部板41的内表面接触的上突出部36设置在挡风雨条30的基部31处。根据上述结构,可以通过使上突出部36维持与顶部板本体41的内表面接触(压力接触)而改进基部31与顶部板本体41的内表面之间的密封效果。
根据该实施方式,挡风雨条30包括具有中空构造的密封部37,密封部37与基部31一体地形成,并且至少在活动板20处于完全关闭位置时与活动板20接触。另外,最低端部38c安置成比上端部16a低,其中最低端部38c是密封部37在竖直方向上的最低部,而上端部16a是内侧竖直壁部16在竖直方向上的最高部。根据上述结构,上端部16a相对于与顶部设备1相关的挡风雨条30的基部31方便地安置在更高的位置处,其中上端部16a是保持部15在竖直方向上的最高部,而顶部设备1包括设有基部31和具有中空构造的密封部37的挡风雨条30。因而,挡风雨条30被保持部15牢固地保持。
根据该实施方式,挡风雨条30的密封部37包括密封部本体38和延伸部39,密封部本体38安置在活动板20与基部31之间,而延伸部39从密封部本体38延伸以便与凸缘部42接触。延伸部39在活动板20与凸缘部42之间在竖直方向上安置成比基部31高。根据上述结构,当从顶部设备1的外部观察顶部设备1时,在顶部板40的凸缘部42与活动板20之间只有密封部37是可见的。结果,挡风雨条30的外观并且最终顶部设备1的外观的劣化是可以避免的。
根据该实施方式,导轨13适于用作保持部15设置在其上的支撑部件。导轨13在活动板20的打开和关闭操作的方向上——即,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延伸以便支撑活动部件25,活动部件25驱动和移动活动板20以便打开和关闭开口部A。因而,通过部分地改变现有导轨13的结构而容易地提供保持部15,保持部15保持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挡风雨条30。
根据该实施方式,前壳体11和后壳体12适于用作保持部15设置在其上的支撑部件。前壳体11和后壳体12中的每一个在与活动板20的打开和关闭操作的方向垂直的方向(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延伸并且将成对的导轨13、13相互连接。因而,通过部分地改变现有前壳体11和后壳体12的结构而容易地提供保持部15,保持部15保持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挡风雨条30。
根据该实施方式,可以借助于密封部本体38增强活动板20与内侧竖直壁部16之间的密封效果。另外,可以借助于延伸部39、第一内侧突出部34a、第二内侧突出部34b、密封剂以及外侧突出部35增强基部31与凸缘部42之间的密封效果。此外,可以借助于上突出部36增强基部31与顶部板本体41的内表面之间的密封效果。此外,因为保持部15与基部31相互压力接触,所以可以增强保持部15的内表面与基部31之间的密封效果。因而,可以避免水从活动板20与顶部板40之间的缝隙进入到车辆的内部。这减小了对为排出水而提供排水路径的需要,其中所述水正在进入或已经进入到车辆的内部。因此,顶部设备1的结构并且最终车辆的结构可以被简化。
根据该实施方式,在挡风雨条30装配在导轨13上的状态下,基部31的内部充填以密封剂。在基部31的内部充填以密封剂之后,凸缘部42从基部31的开口插入并且配合到基部31的内部中。因而,顶部设备1装配在顶部板40上。这使顶部设备1能够在挡风雨条30装配在例如导轨13、前壳体11或后壳体12等中的任何一个上的状态下被运送。因此,与挡风雨条30在车辆的生产线中单独地装配在顶部设备1上的制造过程相比,装配时间得以减少,由此使车辆的制造过程简化。
根据该实施方式,在第一内侧突出部34a和第二内侧突出部34b在竖直方向上相互离开的情形下,第一内侧突出部34a和第二内侧突出部34b被布置。此外,在该实施方式中,相对于竖直方向,内侧突出部34a和34b的数量设定为比外侧突出部35的数量大。第一内侧突出部34a和第二内侧突出部34b的长度在突出方向上比外侧突出部35的长度短。根据上述结构,第一内侧突出部34a和第二内侧突出部34b的偏斜度变得比外侧突出部35的偏斜度小。这使密封部37相对于凸缘部42的姿势稳定,由此适当地改进挡风雨条30的密封性能。
此外,根据该实施方式,与相对于竖直方向第一内侧突出部34a和第二内侧突出部34b的数量设定为等于或小于外侧突出部35的数量的情况或者第一内侧突出部34a和第二内侧突出部34b的长度形成为在突出方向上比外侧突出部35的长度长的情况相比,在顶部板40与活动板20之间暴露挡风雨条30的更小区域。这会有助于改进设计,即,顶部设备1的美观。
可以如下地对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作出变化或改变。根据该实施方式的顶部设备1不包括用于排出水的排水路径,其中所述水从活动板20与顶部板40之间的缝隙正在进入或已经进入到车辆的内部。然而,顶部设备1的结构不限制于此,并且可以设置排水路径。
根据该实施方式,通过部分地改变前壳体11、后壳体12以及导轨13的结构而形成保持挡风雨条30的保持部15,然而,只要支撑部件安装在顶部板40上并且直接或间接地支撑活动板20,除前壳体11、后壳体12或导轨13之外的其它结构可以用作支撑部件。
根据该实施方式,密封部37期望地包括密封部本体38和延伸部39,密封部本体38安置在活动板20与基部31之间,而延伸部39从密封部本体38延伸,从而安置在活动板20与凸缘部42之间并且在竖直方向上在比基部31高的位置处与凸缘部42接触,以便避免挡风雨条30的外观并且最终顶部设备的外观的劣化。然而,在不必考虑顶部设备1的外观的情况下,可以从密封部37中省略延伸部39。
根据该实施方式,考虑到上端部16a相对于基部31方便地安置在高位置,最低端部38c期望地安置成比上端部16a低,其中上端部16a是保持部15(内侧竖直壁部16)的最高部、最低端部38c是密封部37的最低部、且上端部16a是内侧竖直壁部16在竖直方向上的最高部。然而,密封部37的构造不限制于此。例如,只要挡风雨条30借助于除内侧竖直壁部16之外的其它构造确定地保持在位,密封部本体38的最低端部38c可以安置成比内侧竖直壁部16的上端部16a高。
根据该实施方式,上突出部36期望地设置在基部31处以便改进基部31与顶部板本体41的内表面之间的密封效果。然而,在借助于例如第一内侧突出部34a和第二内侧突出部34b或外侧突出部35适当地调节水进入到车辆的内部的情况下,可以从挡风雨条30中省略上突出部36。
可以以与如在该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第一内侧突出部34a和第二内侧突出部34b的形成相似的方式设置两个外侧突出部,而不是形成在基部31的内表面上的单个外侧突出部35。可替代地,可以设置三个或更多的外侧突出部。
可以以与如在该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外侧突出部35的形成相似的方式设置一个内侧突出部,而不是形成在基部31的内表面上的两个内侧突出部34a和34b。可替代地,可以设置三个或更多的内侧突出部。
外侧突出部35的长度可以设定为等于或短于第一内侧突出部34a和第二内侧突出部34b的长度。根据该实施方式及其变形,突出部期望地形成在基部31的内表面上,从而朝向顶部板40的凸缘部42突出并且与凸缘部42接触,以便改进基部31的内表面与凸缘部42之间的密封效果。然而,根据该实施方式的顶部板1不限制于此。例如,只要简单地通过在基部31的内表面与凸缘部42之间提供密封剂而确保其间的密封效果,则可以省略形成在基部31的内表面上的突出部,并且基部31的内表面可以形成为与凸缘部42压力接触。在该情况下,可以仅省略第一内侧突出部34a和第二内侧突出部34b,或者可以仅省略外侧突出部35。
根据该实施方式,挡风雨条30的基部31的外表面与保持部15(内侧竖直壁部16和外侧竖直壁部17)的面向基部31的外表面的内表面压力接触,以便增强基部31的外表面与保持部15的内表面之间的密封效果。然而,只要密封部37合适地阻挡水从活动板20与顶部板40之间的缝隙进入到车辆的内部,换而言之,在基部31的外表面与保持部15的内表面之间的密封效果的必要性不高的情况下,基部31和保持部15的内表面不必相互压力接触。
根据该实施方式,内侧竖直壁部16和外侧竖直壁部17在竖直方向上的尺寸或长度设定为彼此程度相同。然而,在竖直方向上,内侧竖直壁部16和外侧竖直壁部17中的任一个的尺寸可以比内侧竖直壁部16和外侧竖直壁部17中的另一个的尺寸大。
根据该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内侧竖直壁部16、外侧竖直壁部17、挡风雨条30的基部31以及凸缘部42定位在适当的位置,以便在竖直方向上基本相互对应,即,内侧竖直壁部16、外侧竖直壁部17、挡风雨条30的基部31以及凸缘部42在竖直方向上相互重叠。然而,根据该实施方式的顶部设备1的构造不限制于此。例如,顶部设备1可以包括这样的构造,在该构造中,通过在竖直方向上在尺寸上使内侧竖直壁部16和外侧竖直壁部17中的任一个形成为比另一个小,内侧竖直壁部16、外侧竖直壁部17以及挡风雨条30的基部31在竖直方向上在一位置处相互重叠,而内侧竖直壁部16、外侧竖直壁部17以及凸缘部42不相互重叠。
根据该实施方式,保持部15包括内侧竖直壁部16和外侧竖直壁部17,然而,该实施方式的保持部15不限制于此。保持部可以包括内侧竖直壁部16和外侧竖直壁部17中的任一个。
实质上,安装在顶部板40上以便支撑活动板20的任何合适的部件可以调整为支撑部件。设置在支撑部件处以便保持挡风雨条30的基部31的任何部分可以调整为保持部。
Claims (13)
1.一种顶部设备(1),包括:
活动板(20),所述活动板(20)用于打开和关闭适于设置在顶部板(40)上的开口部(A);以及
挡风雨条(30),所述挡风雨条(30)布置在所述顶部板(40)的开口边缘(42a)与所述活动板(20)之间以便用作所述开口边缘(42a)与所述活动板(20)之间的密封件,所述顶部板(40)的开口边缘(42a)包括形成为从所述顶部板(40)的顶部板本体(41)向下竖直地延伸的凸缘部(42),其中
所述挡风雨条(30)包括基部(31),所述基部(31)在所述基部(31)内部容纳所述顶部板(40)的凸缘部(42),并且,安装在所述顶部板(40)上并且支撑所述活动板(20)的支撑部件(11,12,13)包括保持部(15),所述保持部(15)保持所述挡风雨条(30)的基部(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部设备(1),其中,所述保持部(15)包括内侧竖直壁部(16)和外侧竖直壁部(17)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内侧竖直壁部(16)在竖直方向上延伸并且相对于所述凸缘部(42)安置在所述顶部设备(1)内侧,而所述外侧竖直壁部(17)在竖直方向上延伸并且相对于所述凸缘部(42)安置在所述顶部设备(1)外侧,并且
所述挡风雨条(30)的基部(31)以所述挡风雨条(30)被夹在所述内侧竖直壁部(16)和所述外侧竖直壁部(17)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凸缘部(42)之间的方式被保持在所述内侧竖直壁部(16)和所述外侧竖直壁部(17)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凸缘部(4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顶部设备(1),其中,所述挡风雨条(30)的基部(31)的外表面与面向所述挡风雨条(30)的基部(31)的外表面的所述保持部(15)压力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顶部设备(1),其中,在所述挡风雨条(30)的基部(31)的内表面处形成有突出部(34a,34b,35),所述突出部(34a,34b,35)朝向所述顶部板(40)的凸缘部(42)突出以便与所述凸缘部(42)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顶部设备(1),其中,所述挡风雨条(30)包括密封部(37),所述密封部(37)形成为中空构造并且与所述基部(31)一体地形成,以便至少在所述活动板(20)处于完全关闭位置时与所述活动板(20)接触,并且,所述突出部(34a,34b,35)包括相对于所述凸缘部(42)安置在所述顶部设备(1)内侧的内侧突出部(34a,34b)以及相对于所述凸缘部(42)安置在所述顶部设备(1)外侧的外侧突出部(3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顶部设备(1),其中,所述内侧突出部(34a,34b)包括在竖直方向上形成为相互平行的多个内侧突出部(34a,34b),并且所述多个内侧突出部(34a,34b)在竖直方向上的数量大于所述外侧突出部(35)在竖直方向上的数量。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顶部设备(1),其中,所述内侧突出部(34a,34b)在所述内侧突出部(34a,34b)突出的方向上的长度形成为短于所述外侧突出部(35)在所述外侧突出部(35)突出的方向上的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顶部设备(1),其中,在所述挡风雨条(30)的基部(31)处形成有突出部(36),并且所述突出部(36)朝向所述顶部板本体(41)的内表面突出以便与所述顶部板本体(41)的内表面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顶部设备(1),其中,所述挡风雨条(30)包括密封部(37),所述密封部(37)形成为中空构造并且与所述基部(31)一体地形成,以便至少在所述活动板(20)处于完全关闭位置时与所述活动板(20)接触,并且
所述密封部(37)以所述密封部(37)的第一部(38c)定位成低于所述支撑部件(11,12,13)的保持部(15)的第二部(16a,17a)的方式设置,其中所述第一部(38c)安置在所述密封部(37)中的在竖直方向上的最低位置处,而所述第二部(16a,17a)在所述密封部(37)与所述基部(31)之间安置在相对于所述保持部(15)的在竖直方向上的最高位置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顶部设备(1),其中,所述挡风雨条(30)的密封部(37)包括密封部本体(38)以及延伸部(39),所述密封部本体(38)安置在所述活动板(20)与所述基部(31)之间,而所述延伸部(39)从所述密封部本体(38)延伸并且在所述活动板(20)与所述凸缘部(42)之间在竖直方向上安置成高于所述基部(31)以便与所述凸缘部(42)接触。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顶部设备(1),还包括导轨(13),所述导轨(13)在所述活动板(20)移动以打开和关闭所述顶部板(40)的开口部(A)的方向上延伸,并且支撑活动部件(25)以便以所述活动部件(25)相对于所述导轨(13)能够移动的方式移动所述活动板(20),其中,所述支撑部件(11,12,13)包括所述导轨(13)。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顶部设备(1),还包括
一对导轨(13,13),所述一对导轨(13,13)在所述活动板(20)移动以打开和关闭所述顶部板(40)的开口部(A)的方向上延伸,并且支撑活动部件(25)以便以所述活动部件(25)相对于所述一对导轨(13,13)能够移动的方式移动所述活动板(20),以及
连接部件(11,12),所述连接部件(11,12)在与所述活动板(20)移动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延伸并且将所述一对导轨(13,13)相互连接,其中,所述支撑部件(11,12,13)包括所述连接部件(11,12)。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部设备(1),其中
在所述挡风雨条(30)和所述保持部(15)中的一个上形成有配合部件(32c),而在所述挡风雨条(30)和所述保持部(15)中的另一个上形成有接收部件(17c),并且所述配合部件(32c)与所述接收部件(17c)配合地接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0209948A JP5614199B2 (ja) | 2010-09-17 | 2010-09-17 | ルーフ装置 |
JP2010-209948 | 2010-09-17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407756A true CN102407756A (zh) | 2012-04-11 |
CN102407756B CN102407756B (zh) | 2015-05-13 |
Family
ID=453496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177392.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07756B (zh) | 2010-09-17 | 2011-06-22 | 顶部设备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333427B2 (zh) |
EP (1) | EP2431207B1 (zh) |
JP (1) | JP5614199B2 (zh) |
CN (1) | CN102407756B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000560A (zh) * | 2014-09-02 | 2017-08-01 | 克诺尔有限公司 | 用于轨道车辆的门密封装置、门密封系统和门扇 |
CN108237880A (zh) * | 2018-02-10 | 2018-07-03 | 英纳法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 汽车天窗密封圈及天窗框架密封结构 |
CN108556601A (zh) * | 2018-03-30 | 2018-09-21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天窗前横梁及汽车 |
US10358020B2 (en) | 2017-09-18 | 2019-07-23 | Honda Motor Co., Ltd. | Sunroof seal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a vehicle |
CN112248777A (zh) * | 2020-10-30 | 2021-01-22 |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 门洞密封条总成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802159B2 (ja) * | 2012-03-23 | 2015-10-28 |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 自動車用ルーフウエザストリップ |
JP5906940B2 (ja) | 2012-05-17 | 2016-04-20 |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 ルーフ装置 |
JP6007585B2 (ja) | 2012-05-17 | 2016-10-12 |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 ルーフ装置 |
JP6264783B2 (ja) | 2013-08-29 | 2018-01-24 |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 ルーフ装置 |
JP6681193B2 (ja) * | 2015-12-28 | 2020-04-15 | 西川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見切りシール及び見切り部のシール構造 |
JP6891595B2 (ja) * | 2017-03-30 | 2021-06-18 | 株式会社アイシン | 車両用サンルーフ装置 |
US20220072937A1 (en) * | 2020-09-04 | 2022-03-10 | Toyoda Gosei Co., Ltd. | Weather strips having retention features and vehicles incorporating the same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720138A (en) * | 1985-10-02 | 1988-01-19 | Rockwell-Golde G.M.B.H. | Sliding roof for automobiles |
US5039161A (en) * | 1988-12-01 | 1991-08-13 | Rockwell-Golde Gmbh | Sliding or sliding-lifting roof for cars |
JPH07125579A (ja) * | 1993-10-29 | 1995-05-16 | Toyoda Gosei Co Ltd | 自動車用ウエザストリップ |
CN1486871A (zh) * | 2002-09-03 | 2004-04-07 | ͬ�Ϳ�ҵ��ʽ���� | 没有金属插入件的汽车用密封条 |
CN2936813Y (zh) * | 2006-08-22 | 2007-08-22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汽车天窗密封结构 |
CN101331197A (zh) * | 2005-12-14 | 2008-12-24 | 洛德公司 | 具有使噪声和/或摩擦降低的水性分散体涂料组合物 |
CN101332760A (zh) * | 2007-06-27 | 2008-12-31 |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 天窗密封条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208712A (en) * | 1938-04-16 | 1940-07-23 | Briggs Mfg Co | Vehicle body |
GB1550666A (en) * | 1976-11-06 | 1979-08-15 | Draftex Dev Ag | Channel-shaped sealing and finishing strips |
JPS6111066Y2 (zh) | 1980-01-24 | 1986-04-08 | ||
JPS6277219A (ja) | 1985-09-30 | 1987-04-09 | Aisin Seiki Co Ltd | 車輛用開閉式屋根のウエザストリツプの取付装置 |
JPH0425377Y2 (zh) | 1986-04-28 | 1992-06-17 | ||
JPH02112526U (zh) * | 1989-02-27 | 1990-09-10 | ||
JPH07117582A (ja) | 1993-10-28 | 1995-05-09 | Toyoda Gosei Co Ltd | 自動車用ウエザストリップ |
EP0653332A1 (en) * | 1993-10-28 | 1995-05-17 | Toyoda Gosei Co., Ltd. | Weather strip for motor vehicle |
JP2000296718A (ja) | 1999-04-14 | 2000-10-24 | Toyota Autom Loom Works Ltd | スライディングルーフのウエザーストリップ取り付け構造 |
JP4329000B2 (ja) * | 2002-11-27 | 2009-09-09 |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 自動車用ドアオープニングトリムウエザストリップ |
JP2009073316A (ja) * | 2007-09-20 | 2009-04-09 | Toyoda Gosei Co Ltd | 自動車用ルーフウエザストリップ |
-
2010
- 2010-09-17 JP JP2010209948A patent/JP5614199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1
- 2011-05-16 US US13/067,194 patent/US8333427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1-06-15 EP EP11170008.4A patent/EP2431207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11-06-22 CN CN201110177392.5A patent/CN102407756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720138A (en) * | 1985-10-02 | 1988-01-19 | Rockwell-Golde G.M.B.H. | Sliding roof for automobiles |
US5039161A (en) * | 1988-12-01 | 1991-08-13 | Rockwell-Golde Gmbh | Sliding or sliding-lifting roof for cars |
JPH07125579A (ja) * | 1993-10-29 | 1995-05-16 | Toyoda Gosei Co Ltd | 自動車用ウエザストリップ |
CN1486871A (zh) * | 2002-09-03 | 2004-04-07 | ͬ�Ϳ�ҵ��ʽ���� | 没有金属插入件的汽车用密封条 |
CN101331197A (zh) * | 2005-12-14 | 2008-12-24 | 洛德公司 | 具有使噪声和/或摩擦降低的水性分散体涂料组合物 |
CN2936813Y (zh) * | 2006-08-22 | 2007-08-22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汽车天窗密封结构 |
CN101332760A (zh) * | 2007-06-27 | 2008-12-31 |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 天窗密封条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000560A (zh) * | 2014-09-02 | 2017-08-01 | 克诺尔有限公司 | 用于轨道车辆的门密封装置、门密封系统和门扇 |
US10358020B2 (en) | 2017-09-18 | 2019-07-23 | Honda Motor Co., Ltd. | Sunroof seal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a vehicle |
CN108237880A (zh) * | 2018-02-10 | 2018-07-03 | 英纳法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 汽车天窗密封圈及天窗框架密封结构 |
CN108556601A (zh) * | 2018-03-30 | 2018-09-21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天窗前横梁及汽车 |
CN112248777A (zh) * | 2020-10-30 | 2021-01-22 |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 门洞密封条总成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431207A2 (en) | 2012-03-21 |
EP2431207A3 (en) | 2013-07-17 |
JP2012062023A (ja) | 2012-03-29 |
CN102407756B (zh) | 2015-05-13 |
JP5614199B2 (ja) | 2014-10-29 |
US20120068502A1 (en) | 2012-03-22 |
US8333427B2 (en) | 2012-12-18 |
EP2431207B1 (en) | 2016-05-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407756A (zh) | 顶部设备 | |
US20120180245A1 (en) | Windshield wiper blade assembly | |
CN100575131C (zh) | 天窗装置 | |
US9440521B2 (en) | Vehicular deflector device | |
EP3219530A2 (en) | Open roof construction for a vehicle | |
US8915543B2 (en) | Sunroof apparatus | |
CN104875584A (zh) | 天窗装置 | |
JP2017024432A (ja) | サンルーフ装置のウエザストリップ | |
CN105073565A (zh) | 车辆后部结构 | |
CN101092132B (zh) | 用于汽车前照灯清洗设备的盖子的定位装置 | |
JP5316187B2 (ja) | 車両用ルーフ装置 | |
JP2013014221A (ja) | 車両のデッキガーニッシュのシール材固定構造 | |
JP2014083852A (ja) | グラスラン | |
CN113396075A (zh) | 具有可调节的盖的车顶 | |
CN103303109B (zh) | 车辆用车门结构 | |
JP4460421B2 (ja) | サンルーフ装置におけるガイドフレームの構造 | |
US20200009950A1 (en) | Sunroof apparatus | |
JP2020006935A (ja) | サンルーフ装置 | |
JP6891595B2 (ja) | 車両用サンルーフ装置 | |
CN204279022U (zh) | 车辆用天窗装置 | |
US20190135234A1 (en) | Wiper blade assembly | |
US8967706B2 (en) | Roof apparatus for vehicle | |
US20200009951A1 (en) | Sunroof apparatus | |
JP4047779B2 (ja) | サンルーフパネルの取り付け構造 | |
CN111405995B (zh) | 机动车侧玻璃装置和机动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513 Termination date: 20170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