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06163B - 中药组合物在制备缓解体力疲劳保健食品或药品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中药组合物在制备缓解体力疲劳保健食品或药品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06163B
CN102406163B CN201110275659.4A CN201110275659A CN102406163B CN 102406163 B CN102406163 B CN 102406163B CN 201110275659 A CN201110275659 A CN 201110275659A CN 102406163 B CN102406163 B CN 1024061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nese medicine
oral liquid
group
parts
medicine com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7565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06163A (zh
Inventor
钟虹光
易敏之
卢建中
李诒光
马莉
郭勇金
许锦珍
吕毅斌
尧梅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zho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zho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1010285082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01999663A/zh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zho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zho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27565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406163B/zh
Publication of CN1024061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061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061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061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防治缓解体力疲劳保健食品或药品中的应用,由西洋参5~90重量份、灵芝5~160重量份、发酵虫草菌粉1~90重量份和/或冬虫夏草1~120重量份,所述原料的来源是中药材或相当于上述中药材生药量的中药提取物组成,上述的组合物还可加入玫瑰花5~90重量;本发明还涉及含有上述组合物在作为制备防治降血脂保健食品或药品中的应用;还涉及含有上述组合物在作为制备防治抗氧化保健食品或药品中的应用;还涉及含有上述组合物在作为制备防治提高耐缺氧保健食品或药品中的应用;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可以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任意一种辅料制备成任何常规剂型。

Description

中药组合物在制备缓解体力疲劳保健食品或药品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缓解体力疲劳保健食品及药品的中药组合物,以及在保健食品或药品领域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目前中国专利文献已公开的抗氧化、抗疲劳、降血脂、提高耐缺氧功能的保健食品,部分产品公开了西洋参、灵芝及其提取物、冬虫夏草及其提取物或发酵虫草菌粉等为原料;如申请号为02115148.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由灵芝、红景天为主料的具有抗缺氧、抗疲劳、抗衰老、改善睡眠益气健身的保健茶;申请号为96100057.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由灵芝、山楂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具有增强免疫功能、降血脂、调血压的保健养生茶;申请号为99117565.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由冬虫夏草、灵芝、人参、枸杞为主要原料组成的具有抗疲劳、抗衰老、降血脂血糖、增强血液循环功效的保健茶;目前尚没有采用西洋参、灵芝、发酵虫草菌粉或冬虫夏草三种原料和西洋参、灵芝、发酵虫草菌粉或冬虫夏草三种原料和玫瑰花此四种原料组方制备的抗氧化、抗疲劳、降血脂、提高缺氧耐受力的保健食品及药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更为有效的缓解体力疲劳保健食品或药品中药组合物,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了含有该中药的组合物在保健食品或药品领域中的新应用。 
本发明选择药物西洋参和/或人参、灵芝、发酵虫草菌粉进行组合,将这些药物组合使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增强缓解体力疲劳功能;从西洋参或人参、冬虫夏草、灵芝三味药的归经可以看出,心肝脾肺肾都有,达到五脏并调;西洋参,味辛、甘、微苦、性温,最明显的功效就是行气解郁,和血,止痛;人参,甘、微苦,微温;灵芝,滋补强壮,扶正固本;冬虫夏草,甘、平,归肺、肾经,益肾补肺,同西洋参或人参一起助灵芝扶正固本。 
为了获得更佳疗效,本发明的药物在上述药物的基础上可以加入玫瑰花,达到协同增效的作用;因为玫瑰花色能和血,香能行气,有疏肝解郁和活血作用,起到协调、推动和平衡的作用,为佐使药,四药合用,五脏并调、温凉互补、气血双补、补而不燥,滋而不腻,平补微调、功效平和,缓解体力疲劳功效更强,疗效更佳,为了达到更好的疗效,还可以添加冬虫夏草进行组合,增强缓解体力疲劳功效最强,疗效最佳。 
本发明所述药物的各种组合和各组分的用量在下述重量份范围具有较好的缓解体力疲劳的功效: 
本发明组合物含有下述原料或者由下列原料的水和/或醇提物作活性成份和药学上可接受的附加剂组成:西洋参和/或人参5~150份、冬虫夏草1~120份和/或发酵虫草菌粉1~90份、灵芝5~160份;
优选西洋参和/或人参10~90份 、灵芝20~90份、冬虫夏草3~90份和/或发酵虫草菌粉3~60份;优选西洋参和/或人参10~50份、灵芝10~50份、冬虫夏草10~70份和/或发酵虫草菌粉10~50份;更优选西洋参和/或人参30份、灵芝40份、冬虫夏草6.7份和/或发酵虫草菌粉20份。
本发明的药物还可以: 
含有下述原料或者由下列原料的水和/或醇提物作活性成份和药学上可接受的附加剂组成:西洋参和/或人参5~150份、冬虫夏草1~120份和/或发酵虫草菌粉1~90份、灵芝5~160份、玫瑰花5~90份;
优选西洋参和/或人参10~90份 、灵芝20~90份、冬虫夏草3~90份和/或发酵虫草菌粉3~60份、玫瑰花10~60份;优选西洋参和/或人参10~50份、灵芝10~50份、冬虫夏草10~70份和/或发酵虫草菌粉10~50份、玫瑰花10~40份;更优选西洋参和/或人参30份、灵芝40份、冬虫夏草6.7份和/或发酵虫草菌粉20份、玫瑰花30份。
本发明组合物中还可以添加其他不减弱本发明功效的下述重量份的原料或含有下述原料或者由下列原料的水和/或醇提物作活性成份和药学上可接受的附加剂组成:如太子参3~300份、人参叶10~120份、党参3~160份、黄芪3~200份、菟丝子5~150份中的一种或其任意组合。 
本发明还涉及含有上述组合物在作为制备缓解体力疲劳保健食品或药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涉及含有上述组合物在作为制备降血脂保健食品或药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涉及含有上述组合物在作为制备抗氧化保健食品或药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涉及含有上述组合物在作为制备提高耐缺氧保健食品或药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涉及由西洋参10~50重量份、灵芝10~50重量份、发酵虫草菌粉10~50重量份组成的药物组合物,作为制备缓解体力疲劳保健食品及药品中的应用。 
还涉及由西洋参10~50重量份、灵芝10~50重量份、发酵虫草菌粉10~50重量份组成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降血脂保健食品及药品中的应用。 
还涉及由西洋参10~50重量份、灵芝10~50重量份、发酵虫草菌粉10~50重量份组成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抗氧化保健食品及药品中的应用。 
还涉及由西洋参10~50重量份、灵芝10~50重量份、发酵虫草菌粉10~50重量份、玫瑰花10~40重量份组成的药物组合物,作为制备缓解体力疲劳保健食品及药品中的应用。 
还涉及由西洋参10~50重量份、灵芝10~50重量份、发酵虫草菌粉10~50重量份、玫瑰花10~40重量份组成的药物组合物,作为制备降血脂保健食品及药品中的应用。 
还涉及由西洋参10~50重量份、灵芝10~50重量份、发酵虫草菌粉10~50重量份、玫瑰花10~40重量份组成的药物组合物,作为制备抗氧化保健食品及药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灵芝,为担子菌类多孔菌科灵芝属植物赤芝Ganoderma lucidum(Leyss.ex Fr.)或紫芝Ganoderma sinense Zhao,Xu et Zhang的干燥子实体,性味甘、平,归心、肺、肝、肾经,具有滋补强壮、宁心安神的功能;本发明中所述的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 A. Mey.的干燥根和根茎,可以是各种种类的参,如园参、山参、生晒参、生晒山参、白糖参、红参;还可以选用人参叶替代西洋参或人参,所述的人参叶为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 A. Mey.的干燥叶;本发明中所述的西洋参又名美国参、花旗参、洋参、广东参,系五加科植物西技洋参Panax quinquefolium L.的干燥根,性味甘、微苦,凉,归心、肺、肾经,具有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的功能;本发明中所述的冬虫夏草为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Cordyceps sinensis(Berk.)sace. 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和幼虫尸体的干燥复合体。 
本发明中所述的发酵虫草菌粉是从天然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Berk.)sace.中分离出来的菌种经发酵培养的产物,如以下菌种:蝙蝠蛾拟青霉Paecilongces hepialli Chen et Dai,sp.nov;中华被毛孢Hirsutella sinensis Liu,Guo,Yu et Zeng,sp.nov;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头孢Cephalosporium sinensis Chen sp.nov;蝙蝠蛾被孢酶Mortiscrslla hepialid C.T.& B.liu;中国拟青霉Paecilomyces sinensis Chen,Xiao et Shi,sp.nov;中国弯颈霉Tolypocladium sinensis C.lan Li;中国头孢霉Cephalosporium sinens Chen sp.nov;蝙蝠蛾柱霉Scytalidium hepialii C.L.Li;中国金孢霉Chrysosporium sinens Z.Q.liang;中国轮枝孢Verticillium sinens Wamg sp.nov;顶孢头孢霉Cephalosporium acremonium Corda,Icones Fungorum;中华束丝孢Synnematium sinensis Yin & Shen;虫花棒束孢Isaria farinose(Holmsk.)Fr.Systema Mycologicum;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Metsch)Sorokin;蝙蝠蛾被毛孢Hirsutella hepialid Chen et Shen;虫草簇孢Sporothrix insectorum de Hong & H.C.Evans;粉红胶霉Gliocladium roseum(link)Thom;孢霉属真菌Mortierella SP。 
本发明中所述的玫瑰花是蔷薇科植物玫瑰(Rosa rugosa Thumb)的干燥花蕾,味辛、甘、微苦、性温,最明显的功效就是行气解郁,和血,止痛,药性温和。 
党参为桔梗科植物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Franch.)Nannf.、素花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 Nannf.var.modesta(Nannf.)L.T.Shen或川党参Codonopsis tangshen 01iv.的干燥根。 
菟丝子为旋花科植物南方菟丝子Cuscuta australis.或菟丝子Cuscuta chinensis Lam.的干燥成熟种子;本发明中所述的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或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Bge.的干燥根 。 
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称取下列中药材作原料
1)      人参和/或西洋参5~150份、灵芝5~160份、冬虫夏草1~120 份和/或发酵虫草菌粉1~90份、或玫瑰花5~90;
2)      用醇或水对上述药材回流提取,得到提取液做活性成份,加入附加剂,制成各种剂型。
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工艺,也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1)将西洋参、灵芝、冬虫夏草和/或发酵虫草菌粉、玫瑰花加甲醇或乙醇进行提取,提取液回收甲醇或乙醇,得到提取物Ⅰ;
2)将上述药渣挥干醇后,加水进行提取,得到提取物Ⅱ;
3)合并提取物Ⅰ和提取物Ⅱ,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加入药学上常用辅料,采用药剂学上常规工艺制成所需制剂。
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工艺,也包括以下步骤: 
1)      原料准备:按配方备好所述的原料,西洋参、灵芝切片,发酵虫草菌粉置于布袋中。
2)      提取浓缩:将步骤1中处理好的原料加水浸泡1小时后加热煎煮1~3次,每次1~2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放冷后高速离心除杂,备用。 
3)      制备制剂:将步骤2中所得的浓缩液单独或加入医学上可接受的辅料,采用药剂学上常规工艺制成所需制剂。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可以采用中药制剂常规方法制备成任何常规剂型,加入药 
学上可接受的任意一种辅料,包括但不限于片剂、颗粒剂、胶囊剂、口服液、糖浆剂、丸剂等;本发明药物的活性组份也可以加入制备各种剂型所需的各种常规辅料,如崩解剂、润滑剂、表面活性剂、稀释剂、赋形剂、吸附载体、粘合剂等以常规的中药制剂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口服剂型。
本发明西洋参和/或人参、灵芝、冬虫夏草组成的药物组合物比西洋参、灵芝、发酵虫草菌组成的组合物缓解体力疲劳、降血脂、抗氧化、提高耐缺氧疗效更好。 
本发明西洋参和/或人参、灵芝、冬虫夏草、玫瑰花组成的药物组合物比西洋参、灵芝、发酵虫草菌、玫瑰花组成的组合物缓解体力疲劳、降血脂、抗氧化、提高耐缺氧疗效更好。 
本发明西洋参和/或人参、灵芝、冬虫夏草、发酵虫草菌粉组成的药物组合物比西洋参、灵芝、发酵虫草菌组成的组合物缓解体力疲劳、降血脂、抗氧化、提高耐缺氧疗效更好。 
本发明西洋参和/或人参、灵芝、冬虫夏草、发酵虫草菌粉、玫瑰花组成的药物组合物比西洋参、灵芝、发酵虫草菌、玫瑰花组成的组合物在缓解体力疲劳、降血脂、抗氧化、提高耐缺氧疗效更显著。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实质,下面将用由人参或西洋参、灵芝、发酵虫草菌粉组成的药物组合物的动物实验及结果来说明其在缓解体力疲劳、降血脂、抗氧化、提高耐缺氧保健食品或药品领域中的新用途,添加冬虫夏草或用冬虫夏草替代发酵虫草菌粉,可增加疗效,如各组合物中添加玫瑰花可达到协同增效的作用。 
同样地加入人参、太子参、党参、黄芪、菟丝子等任一种或其任意组合均能达到有同样的药理作用,区别在于使用量不同。 
一、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西洋参、灵芝、发酵虫草菌粉)经动物试验证明,具有缓解体力疲劳作用,且无毒副作用,其详细说明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样品来源及处理:本发明中药组合物Ⅰ(西洋参、灵芝、发酵虫草菌粉)口服液复合粉由江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样品为棕色固体粉末状,临用前用蒸馏水配制成所需浓度。
1.2 实验动物及环境:清洁级健康雄性ICR小鼠,体重18-22g,由北京大学(医学部)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合格证号:医动字SCXK(京)-2006-0008)。清洁级动物房饲养(动物实验环境设施(SPF)合格证书:医动字第01-2055),饲养环境温度21~23℃,相对湿度50~60%。 
1.3 实验方法 
1.3.1 动物分组:雄性ICR小鼠160只,根据体重随机分为4组,每组40只。设立空白对照组、本发明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复合粉低、中、高剂量组,各组动物再分为4个亚组,每组10只。
1.3.2 剂量设计:本发明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每人每日推荐摄入量为:200ml/60kg体重,120g总生药材配制成1000ml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口服液,1g本发明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复合粉干粉相当于总生药材11.41g,换算得到本发明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复合粉每人每日推荐摄入量为:2.10g/60kg体重。由此推算出小鼠每日摄入量为:低剂量组,0.175g/kg体重;中剂量组,0.350g/kg体重;高剂量组,1.050g/kg体重,分别相当于人每日摄入量的5、10和30倍。将样品以蒸馏水配制成相应浓度(0.0175g/ml、0.0350g/ml、0.1050g/ml)的灌胃液进行实验,小鼠灌胃量按0.1ml/10g体重计算,受试物组每日分别给予3个剂量的本发明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复合粉灌胃液,空白对照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每日灌胃1次,连续30天。各组小鼠均饲以普通饲料,自由进食、饮水。30天后对各亚组小鼠进行缓解体力疲劳功能检验。 
1.3.3 负重游泳实验:各组第1亚组10只小鼠末次给予受试样品30min后,于鼠尾根部负荷5%体重的铅皮,然后置小鼠在游泳箱中游泳(水深≥30cm,水温25℃±1.0℃),记录小鼠自游泳开始至死亡的时间,作为小鼠负重游泳时间。 
1.3.4 血清尿素氮测定:各组第2亚组10只小鼠末次给予受试物30min后,在温度为30℃的水中不负重游泳90min,休息60min后拔眼球采全血约0.5ml,置4℃冰箱约3h,血凝固后2000prn/min离心15min,分离血清测尿素氮含量。用奥林巴斯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测定血清尿素氮,试剂采用日本第一化学株式会社试剂。 
1.3.5 肝糖原测定:各组第3亚组10只小鼠末次给予受试物30min后,处死动物,取肝脏经生理盐水漂洗后用滤纸吸干,精确称取肝脏100mg,加入8mL TCA,每管匀浆1min,将匀浆液倒入离心管,以3000转/min离心15min,将上清液转移至另一试管内。取1mL上清液放入10mL离心管中,每管加入95%的乙醇4mL,充分混匀至两种液体间不留有界面。用封口膜将离心管口封住,室温下竖立放置过夜。沉淀完全后,将试管于3000转/min离心15min,小心倒掉上清液并使试管倒立放置10min。然后用2mL蒸馏水溶解糖原,用蒽酮法测定肝糖原含量。 
1.3.6 乳酸测定:各组第4亚组10只小鼠末次灌胃30min后,采尾血20ml,然后小鼠不负重在温度为30℃的水中游泳10min,于游泳后0min和20min各分别采血20ml,将三次采得的血样分别加入0.48mL 1% NaF溶液中充分混匀至透明,然后加入1.5mL蛋白沉淀剂,振荡混匀,于3000转/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测定乳酸含量,并计算3个时间点血乳酸曲线下面积。 
血乳酸曲线下面积=1/2*(游泳前血乳酸值+游泳后0min的血乳酸值)*10+1/2*(游泳后0min的血乳酸值+游泳后休息20min的血乳酸值)*20 
1.3.7统计方法:实验数据以`x±s 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实验结束时各受试物剂量组测定指标与空白对照组之间的差异,P<0.05判断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动物体重增长情况:本发明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复合粉各剂量组小鼠体重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见表1。
      表1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复合粉对小鼠体重增长的影响(g, `x±s) 
2.2本发明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复合粉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复合粉对小鼠负重游泳时间的影响(`x±s) 
*:表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2.3本发明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复合粉各剂量组小鼠不负重游泳90min后,血清尿素氮水平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见表3。
2.4本发明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复合粉各剂量组小鼠肝糖原水平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3。 
表3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复合粉对小鼠血清尿素氮和肝糖原的影响(`x±s) 
*:表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2.5本发明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复合粉各剂量组小鼠三个时间点血乳酸曲线下面积均明显小于空白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各剂量组小鼠游泳后即刻血乳酸水平及休息20min后血乳酸水平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复合粉对小鼠血乳酸的影响(mg/L,`x±s) 
 *:表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3. 结论:  
   根据本发明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复合粉人群推荐日摄入量2.10g/60kg体重扩大5、10和30倍设置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即0.175g、0.350、1.050g/kg体重,另设空白对照组。采用清洁级健康雄性ICR小鼠连续灌胃给予受试物,30天后进行实验并检测相关指标。实验结果以P<0.05判断为差异具有显著性。经动物实验研究表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复合粉低、中、高剂量组均可显著减少小鼠不负重游泳前及游泳后0min和20min3次血乳酸测定曲线下的面积,显著升高小鼠静息状态下的肝糖原水平,并且本发明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复合粉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负重游泳时间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中缓解体力疲劳功能的结果判定标准,认为本发明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复合粉具有缓解体力疲劳功能。
二、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Ⅱ(西洋参、灵芝、发酵虫草菌粉、玫瑰花)口服液经动物试验证明,具有缓解体力疲劳作用,且无毒副作用,其详细说明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来源及处理:受试药为中药组合物Ⅱ口服液复合粉(西洋参、灵芝、发酵虫草菌粉、玫瑰花)由江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样品为棕色固体粉末状,1g复合粉干粉相当于总生药材12.56g,临用前用蒸馏水配制成所需浓度。中药组合物Ⅰ复合粉(西洋参、灵芝、发酵虫草菌粉)由江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样品为棕色固体粉末状,1g复合粉干粉相当于总生药材11.41g,临用前用蒸馏水配制成所需浓度。
实验动物及环境:清洁级健康雄性昆明种小鼠,体重18-22g,江西中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许可证号:SCXK(赣)2006-0001。动物饲养于江西中医学院动物室,环境许可证:SYXK(赣)2004-0001,饲养环境温度21~23℃,相对湿度50~60%。 
实验方法 
1.3.1 动物分组:雄性昆明种小鼠200只,根据体重随机分为4组,每组50只。设立空白对照组、中药组合物Ⅱ口服液复合粉低、中、高剂量组,中药组合物Ⅰ复合粉组,各组动物再分为4个亚组,每组10只。
剂量设计:受试药中药组合物Ⅱ口服液复合粉每人每日推荐摄入量为:200ml/60kg体重,120g总生药材配制成1000ml中药组合物Ⅱ口服液,1g复合粉干粉相当于总生药材12.56g,换算得到中药组合物Ⅱ口服液复合粉每人每日推荐摄入量为:24g生药/60kg体重。由此推算出小鼠每日摄入量为:低剂量组,2.0g生药/kg体重;中剂量组,4.0g生药/kg体重;高剂量组,12g生药/kg体重,分别相当于人每日摄入量的5、10和30倍。将样品以蒸馏水配制成相应浓度(0.0159g干粉/ml、0.0318g干粉/ml、0.0995g干粉/ml)的灌胃液进行实验,小鼠灌胃量按0.1ml/10g体重计算。中药组合物Ⅰ复合粉每人每日推荐摄入量为:200ml/60kg体重,120g总生药材配制成1000ml中药组合物Ⅱ口服液,1g中药组合物Ⅰ复合粉干粉相当于总生药材11.41g,中药组合物Ⅰ组给予中剂量4.0g生药/kg体重(相当于人每日摄入量的10倍),将样品以蒸馏水配制成0.0350g干粉/ml灌胃液进行实验,灌胃量按0.1ml/10g体重计算。空白对照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每日灌胃1次,连续30天。各组小鼠均饲以普通饲料,自由进食、饮水。30天后对各亚组小鼠进行缓解体力疲劳功能检验。 
负重游泳实验:各组第1亚组10只小鼠末次给予受试样品30min后,于鼠尾根部负荷5%体重的铅皮,然后置小鼠在游泳箱中游泳(水深≥30cm,水温25℃±1.0℃),记录小鼠自游泳开始至死亡的时间,作为小鼠负重游泳时间。 
血清尿素氮测定:各组第2亚组10只小鼠末次给予受试物30min后,在温度为30℃的水中不负重游泳90min,休息60min后拔眼球采全血约0.5ml,置4℃冰箱约3h,血凝固后2000prn/min离心15min,分离血清测尿素氮含量。用奥林巴斯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测定血清尿素氮,试剂采用日本第一化学株式会社试剂。 
肝糖原测定:各组第3亚组10只小鼠末次给予受试物30min后,处死动物,取肝脏经生理盐水漂洗后用滤纸吸干,精确称取肝脏100mg,加入8mL TCA,每管匀浆1min,将匀浆液倒入离心管,以3000转/min离心15min,将上清液转移至另一试管内。取1mL上清液放入10mL离心管中,每管加入95%的乙醇4mL,充分混匀至两种液体间不留有界面。用封口膜将离心管口封住,室温下竖立放置过夜。沉淀完全后,将试管于3000转/min离心15min,小心倒掉上清液并使试管倒立放置10min。然后用2mL蒸馏水溶解糖原,用蒽酮法测定肝糖原含量。 
乳酸测定:各组第4亚组10只小鼠末次灌胃30min后,采尾血20ml,然后小鼠不负重在温度为30℃的水中游泳10min,于游泳后0min和20min各分别采血20ml,将三次采得的血样分别加入0.48mL 1% NaF溶液中充分混匀至透明,然后加入1.5mL蛋白沉淀剂,振荡混匀,于3000转/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测定乳酸含量,并计算3个时间点血乳酸曲线下面积。 
血乳酸曲线下面积=1/2*(游泳前血乳酸值+游泳后0min的血乳酸值)*10+1/2*(游泳后0min的血乳酸值+游泳后休息20min的血乳酸值)*20 
1.3.7统计方法:实验数据以`x±s 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实验结束时各受试物剂量组测定指标与空白对照组之间的差异,P<0.05判断为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判断为差异具有极显著性。
2. 结果: 
2.1动物体重增长情况: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中药组合物Ⅱ口服液复合粉各剂量组小鼠体重无显著性差异,与中药组合物Ⅰ比较,中药组合物Ⅱ口服液复合粉各剂量组小鼠体重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见表1。
表1  中药组合物Ⅱ口服液复合粉对小鼠体重增长的影响(g, `x±s) 
2.2 对小鼠负重游泳时间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中药组合物Ⅱ口服液复合粉低、中、高剂量组及中药组合物Ⅰ组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均明显升高(P<0.05),与中药组合物Ⅰ组相比,中药组合物Ⅱ口服液复合粉中、高剂量组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均明显升高(P<0.05),结果见表2。
表2  中药组合物Ⅱ口服液复合粉对小鼠负重游泳时间的影响(`x±s)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 P<0.05;与中药组合物Ⅰ组相比,  P<0.05。
2.3 对小鼠血清尿素氮的影响:中药组合物Ⅱ口服液复合粉低、中、高剂量组及中药组合物Ⅰ组小鼠不负重游泳90min后,血清尿素氮水平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中药组合物Ⅱ口服液复合粉低、中、高剂量组小鼠不负重游泳90min后,血清尿素氮水平与中药组合物Ⅰ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果见表3。 
2.4 对小鼠肝糖原的影响:中药组合物Ⅱ口服液复合粉低、中、高剂量组及中药组合物Ⅰ组各组小鼠肝糖原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中药组合物Ⅱ口服液复合粉中、高剂量组小鼠肝糖原水平明显高于中药组合物Ⅰ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0.01),结果见表3。 
表3 中药组合物Ⅱ口服液复合粉对小鼠血清尿素氮和肝糖原的影响(`x±s)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 P<0.05;与中药组合物Ⅰ组相比,  P<0.05,▲▲  P<0.01。  
2.5 对小鼠血乳酸的影响:中药组合物Ⅱ口服液复合粉各剂量组及中药组合物Ⅰ组小鼠游泳后即刻血乳酸水平、休息20min后血乳酸水平及曲线下面积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中药组合物Ⅱ口服液复合粉中、高剂量组小鼠游泳后即刻血乳酸水平、休息20min后血乳酸水平及曲线下面积均显著低于中药组合物Ⅰ对照组(P<0.05,P<0.01),见表4。
表4  中药组合物Ⅱ口服液口服液复合粉对小鼠血乳酸的影响(mg/L,`x±s)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 P<0.05;与中药组合物Ⅰ组相比,  P<0.05,▲▲  P<0.01。  
3. 结论:  
   根据本发明中药组合物Ⅱ口服液复合粉人群推荐日摄入量24.0g生药/60kg体重扩大5、10和30倍设置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即2.0g、4.0、12.0g生药/kg体重,另设空白对照组与中药组合物Ⅰ对照组。采用清洁级健康雄性昆明种小鼠连续灌胃给予受试物,30天后进行实验并检测相关指标。实验结果以P<0.05判断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及P<0.01判断为差异具有极显著性。经动物实验研究表明:中药组合物Ⅱ口服液复合粉低、中、高剂量组均可显著减少小鼠不负重游泳前及游泳后0min和20min3次血乳酸测定曲线下的面积,显著升高小鼠静息状态下的肝糖原水平,并且中药组合物Ⅱ口服液复合粉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负重游泳时间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与中药组合物Ⅰ对照组相比,中药组合物Ⅱ口服液复合粉中、高剂量组均可显著减少小鼠不负重游泳前及游泳后0min和20min3次血乳酸测定曲线下的面积,显著升高小鼠静息状态下的肝糖原水平,并且中药组合物Ⅱ口服液复合粉中、高剂量组小鼠负重游泳时间显著高于中药组合物Ⅰ对照组,认为中药组合物Ⅱ口服液复合粉具有缓解体力疲劳功能,且其缓解体力疲劳功能优于中药组合物Ⅰ对照组。
三、本发明中药组合物Ⅰ(西洋参、灵芝、发酵虫草菌粉)经动物试验证明,具有辅助降血脂功能,且无毒副作用,动物实验报告说明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来源及处理:本发明中药组合物Ⅰ(西洋参、灵芝、发酵虫草菌粉)口服液复合粉由江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样品为棕色固体粉末状,临用前用蒸馏水配制成所需浓度。
1.2实验动物及环境: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体重150-100g,由北京大学医学部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批准号为SCXK11-00-0004)。清洁级动物房饲养(动物实验环境设施(SPF)合格证书:医动字第01-2055),饲养环境温度21~23℃,相对湿度50~60%。 
1.3  实验方法 
1.3.1 动物分组:雄性SD大鼠50只,体重150-200g,基础饲料适应性喂养一周后,取尾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根据TC水平和体重将大鼠分为5组,每组10只。 设基础饲料对照组、高脂饲料对照组以及低、中、高三个剂量组。
1.3.2 剂量设置:本发明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每人每日推荐摄入量为:200ml/60kg体重,120g总生药材配制成1000ml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口服液,1g本发明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复合粉干粉相当于总生药材11.41g,换算得到本发明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复合粉每人每日推荐摄入量为:2.10g/60kg体重。由此推算出大鼠每日摄入量为:低剂量组,0.175g/kg体重;中剂量组,0.350g/kg体重;高剂量组,1.050g/kg体重,分别相当于人每日摄入量的5、10和30倍。实验开始后,除基础饲料对照组喂饲基础饲料外,其余各组大鼠均喂饲高脂饲料(高脂饲料组分: 78.8%基础饲料,1%胆固醇,10%蛋黄粉,10%猪油,0.2%胆盐)。将样品以蒸馏水配制成相应浓度(0.0175g/ml、0.0350g/ml、0.1050g/ml)的灌胃液进行实验,灌胃量为1ml/100g体重,受试物组每日分别给予3个剂量的本发明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复合粉灌胃液,基础饲料对照组、高脂饲料对照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每日灌胃1次,连续30天。每周称体重。各组动物自由进食、饮水。30天后,股动脉取血,分离血清检测相关指标。 
1.3.3 检验指标:TC(酶法)、TG(酶法)、HDL-C(直接法),采用奥林巴斯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测定,试剂采用日本第一化学株式会社试剂。 
1.3.4 统计方法:实验数据以`x±s 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实验结束时各受试物剂量组大鼠血清TC、TG和HDL-C水平与高脂对照组之间的差异,P<0.05判断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2. 结果 
2.1本发明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复合粉调节血脂实验大鼠体重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复合粉各剂量组大鼠体重与高脂饲料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见表1。
表1.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复合粉调节血脂实验大鼠体重(g,`X±S) 
组别 n 0周 1周 2周 3周 4周
基础饲料对照组 10 178.6±7.4 234.7±12.9 285.7±18.7 326.6±19.7 373.3±22.4
高脂饲料对照组 10 176.9±5.5 230.2± 9.2 278.9±14.7 330.3±18.2 381.3±20.8
0.175g/kgbw组 10 174.8±6.2 234.8± 9.5 286.5±14.6 326.3±12.3 376.9±14.1
0.350g/kgbw组 10 177.3±6.7 235.0± 6.3 283.6±11.7 322.6±15.6 364.2±22.4
1.050g/kgbw组 10 176.1±7.8 232.0±12.3 286.4±14.1 322.0±19.7 366.1±27.2
2.2本发明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复合粉对大鼠血脂的影响
2.2.1 实验开始时,各组大鼠血清TC、TG、HDL-C水平无明显差异,见表2。
表2.  实验开始时大鼠血清TC、TG和HDL-C水平(mmol/L,`X±S) 
2.2.2 实验结束时,高脂饲料对照组大鼠血清TC和TG水平显著高于基础饲料对照组,表明高脂模型的成功建立;本发明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复合粉各剂量组大鼠血清TC水平低于高脂饲料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本发明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复合粉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TG低于高脂饲料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本发明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复合粉各剂量组大鼠血清HDL-C水平与高脂饲料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见表3。
表3.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复合粉对大鼠血清TC、TG和HDL-C水平的影响(mmol/L,`X±S) 
* 表示与高脂饲料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3. 结论:  
根据本发明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复合粉人群推荐日摄入量2.10g/60kg体重扩大5、10和30倍设置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即0.175g、0.350、1.050g/kg体重,另设基础饲料对照组、高脂饲料对照组。采用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连续灌胃给予受试物,30天后进行检测相关指标。实验结果以P<0.05判断为差异具有显著性。经动物实验研究表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复合粉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以及中、高剂量组血清甘油三酯(TG)明显低于高脂饲料对照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中辅助降血脂功能的结果判定标准,认为本发明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复合粉具有辅助降血脂功能。
四、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Ⅱ(西洋参、灵芝、发酵虫草菌粉、玫瑰花)口服液经动物试验证明,具有降血脂作用,且无毒副作用,其详细说明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来源及处理:受试药为中药组合物Ⅱ口服液复合粉(西洋参、灵芝、发酵虫草菌粉、玫瑰花)由江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样品为棕色固体粉末状,1g复合粉干粉相当于总生药材12.56g,临用前用蒸馏水配制成所需浓度。中药组合物Ⅰ复合粉(西洋参、灵芝、发酵虫草菌粉)由江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样品为棕色固体粉末状,1g复合粉干粉相当于总生药材11.41g,临用前用蒸馏水配制成所需浓度。
1.2实验动物及环境: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体重150-200g,由江西中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SCXK(赣)2006-0001。动物饲养于江西中医学院动物室,环境许可证:SYXK(赣)2004-0001,饲养环境温度21~23℃,相对湿度50~60%。 
1.3  实验方法 
1.3.1 动物分组:雄性SD大鼠60只,体重150-200g,基础饲料适应性喂养一周后,取尾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根据TC水平和体重将大鼠分为6组,每组10只。 设基础饲料对照组、高脂饲料对照组、受试药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及中药组合物Ⅰ对照组。
1.3.2 剂量设置:中药组合物Ⅱ口服液复合粉每人每日推荐摄入量为:200ml/60kg体重,120g总生药材配制成1000ml中药组合物Ⅱ口服液,1g复合粉干粉相当于总生药材12.56g,换算得到中药组合物Ⅱ口服液复合粉每人每日推荐摄入量为:24g生药/60kg体重。由此推算出大鼠每日摄入量为:低剂量组为1.2g生药/kg体重,中剂量组为2.4g生药/kg体重;高剂量组为7.2g生药/kg体重,分别相当于人每日摄入量的5、10和30倍。中药组合物Ⅰ复合粉每人每日推荐摄入量为:200ml/60kg体重,120g总生药材配制成1000ml中药组合物Ⅱ口服液,1g中药组合物Ⅰ复合粉干粉相当于总生药材11.41g,中药组合物Ⅰ组给予中剂量2.4g生药/kg体重(相当于人每日摄入量的10倍).实验开始后,除基础饲料对照组喂饲基础饲料外,其余各组大鼠均喂饲高脂饲料(高脂饲料组分: 78.8%基础饲料,1%胆固醇,10%蛋黄粉,10%猪油,0.2%胆盐)。将受试物样品以蒸馏水配制成相应浓度(0.0095g干粉/ml、0.0190g干粉/ml、0.0597g干粉/ml)的灌胃液进行实验,灌胃量为1ml/100g体重,受试物组每日分别给予3个剂量的中药组合物Ⅱ口服液复合粉灌胃液,将中药组合物Ⅰ以蒸馏水配制成0.0190g干粉/ml浓度的灌胃液进行实验,灌胃量为1ml/100g体重,基础饲料对照组、高脂饲料对照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每日灌胃1次,连续30天。每周称体重。各组动物自由进食、饮水。30天后,股动脉取血,分离血清检测相关指标。 
1.3.3 检验指标:TC(酶法)、TG(酶法)、HDL-C(直接法),Beckman-CX7全自动血液生化仪,试剂购用南京建成。 
1.3.4 统计方法:实验数据以`x±s 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实验结束时各受试物剂量组大鼠血清TC、TG和HDL-C水平与高脂对照组之间的差异,P<0.05判断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1判断为差异具有极显著性。 
2. 结果 
2.1 中药组合物Ⅱ口服液复合粉对实验大鼠体重的影响
中药组合物Ⅱ口服液复合粉各剂量组大鼠及中药组合物Ⅰ组大鼠体重与高脂饲料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中药组合物Ⅱ口服液复合粉各剂量组大鼠与中药组合物Ⅰ对照组大鼠体重比较无明显差异,见表1。
表1. 中药组合物Ⅱ口服液复合粉对实验大鼠体重的影响(g,`X±S) 
2.2  中药组合物Ⅱ口服液复合粉对大鼠血脂的影响
实验开始时,各组大鼠血清TC、TG、HDL-C水平无明显差异,见表2。实验结束时,高脂饲料对照组大鼠血清TC和TG水平显著高于基础饲料对照组,表明高脂模型的成功建立;中药组合物Ⅱ口服液复合粉各剂量组及中药组合物Ⅰ组大鼠血清TC水平低于高脂饲料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中药组合物Ⅱ口服液复合粉低、中、高剂量组及中药组合物Ⅰ组大鼠血清TG低于高脂饲料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中药组合物Ⅱ口服液复合粉低、中、高剂量组及中药组合物Ⅰ组大鼠血清HDL-C水平与高脂饲料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中药组合物Ⅱ口服液复合粉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TC水平低于中药组合物Ⅰ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中药组合物Ⅱ口服液复合粉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TG低于中药组合物Ⅰ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中药组合物Ⅱ口服液复合粉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HDL-C水平与中药组合物Ⅰ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果见表3。
表2.  实验开始时大鼠血清TC、TG和HDL-C水平(mmol/L,`X±S) 
 表3.中药组合物Ⅱ口服液复合粉对大鼠血清TC、TG和HDL-C水平的影响(mmol/L,`X±S)
与高脂饲料对照组相比,* P<0.05,** P<0.05,与中药组合物Ⅰ组相比,  P<0.05,▲▲  P<0.01。
3. 结论:  
根据中药组合物Ⅱ口服液复合粉人群推荐日摄入量24g生药/60kg体重扩大5、10和30倍设置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即1.2g生药、2.4g生药、7.2g生药/kg体重,另设基础饲料对照组、高脂饲料对照组。采用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连续灌胃给予受试物,30天后进行检测相关指标。实验结果以P<0.05判断为差异具有显著性。经动物实验研究表明:中药组合物Ⅱ口服液复合粉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以及血清甘油三酯(TG)明显低于高脂饲料对照组。中药组合物Ⅱ口服液复合粉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以及血清甘油三酯(TG)明显低于中药组合物Ⅰ对照组,认为中药组合物Ⅱ口服液复合粉具有辅助降血脂功能,且其降血脂功能优于中药组合物Ⅰ组。   
五、本发明中药组合物Ⅰ(西洋参、灵芝、发酵虫草菌粉)经动物试验证明,具有提高小鼠具有抗氧化功能,且无毒副作用,动物实验报告说明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来源及处理:中药组合物Ⅰ(西洋参、灵芝、发酵虫草菌粉)复合粉由江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样品为棕色固体粉末状,临用前用蒸馏水配制成所需浓度。
实验动物及环境:清洁级健康雄性ICR小鼠,体重18-22g,由北京大学(医学部)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合格证号:医动字SCXK(京)-2006-0008)。清洁级动物房饲养(动物实验环境设施(SPF)合格证书:医动字第01-2055),饲养环境温度21~23℃,相对湿度50~60%。 
实验方法 
1.3.1 动物分组:雄性ICR小鼠50只,根据体重随机分为5组,设立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复合粉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
剂量设计: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每人每日推荐摄入量为:200ml/60kg体重,120g总生药材配制成1000ml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1g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复合粉干粉相当于总生药材11.41g,换算得到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复合粉每人每日推荐摄入量为:2.10g/60kg体重。由此推算出小鼠每日摄入量为:低剂量组,0.175g/kg体重;中剂量组,0.350g/kg体重;高剂量组,1.050g/kg体重,分别相当于人每日摄入量的5、10和30倍。将样品以蒸馏水配制成相应浓度(0.0175g/ml、0.0350g/ml、0.1050g/ml)的灌胃液进行实验,小鼠灌胃量按0.1ml/10g体重计算,受试物组每日分别给予3个剂量的中药组合物Ⅱ口服液复合粉灌胃液,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每日灌胃1次,连续30天。各组小鼠均饲以普通饲料,自由进食、饮水。30天后,取血检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此后,除空白对照组外,各组给予6Gy60Coγ射线全身1次性照射,照射后第4天处死各组动物,取肝组织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 
检验指标:严格按照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试剂盒说明书测定血清和肝脏组织中SOD、GSH-Px活性及MDA含量。 
统计方法:实验数据以`X±S 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辐照前各受试物剂量组血清SOD、GSH-Px活性及MDA水平与空白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比较辐照后各受试物剂量组肝脏组织中SOD、GSH-Px活性及MDA水平与模型对照组之间的差异,P<0.05判断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2 结果 
2.1动物体重增长情况:
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复合粉各剂量组小鼠体重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见表1。
表1  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复合粉对小鼠体重增长的影响(g, `x±s) 
2.2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复合粉对小鼠血清GSH-Px、SOD和MDA水平的影响
各剂量组小鼠血清GSH-Px活力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低、中、高剂量组血清SOD活力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中、高剂量组血清MDA含量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复合粉对小鼠血清GSH-Px、SOD和MDA水平的影响(`X±S) 
* 表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2.3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复合粉对辐照小鼠肝脏GSH-Px、SOD和MDA水平的影响
模型对照组小鼠肝脏GSH-Px、SOD活力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MDA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表明辐照模型的成功建立。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复合粉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肝脏GSH-Px、SOD活力均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中、高剂量组小鼠肝脏MDA含量均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复合粉对辐照小鼠肝脏GSH-Px、SOD、MDA水平的影响(`X±S) 
* 表示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3. 结论:  
根据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复合粉人群推荐日摄入量2.10g/60kg体重扩大5、10和30倍设置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即0.175g、0.350、1.050g/kg体重,另设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采用清洁级健康雄性ICR小鼠连续灌胃给予受试物,30天后进行检测相关指标。实验结果以P<0.05判断为差异具有显著性。经动物实验研究表明: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复合粉低、中、高剂量组均可提高小鼠血清SOD活力,中、高剂量组均可降低小鼠血清中MDA含量。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复合粉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肝脏GSH-Px、SOD活力均显著高于经6Gy60Coγ射线全身1次性照射的模型对照组,中、高剂量组小鼠肝脏MDA含量均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中抗氧化功能的结果判定标准,认为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复合粉具有抗氧化功能。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Ⅱ口服液复合粉(西洋参、灵芝、发酵虫草菌粉、玫瑰花)经动物试验证明,具有增强人体抗氧化功能,且无毒副作用,动物实验报告说明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来源及处理:受试药为中药组合物Ⅱ口服液复合粉(西洋参、灵芝、发酵虫草菌粉、玫瑰花)由江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样品为棕色固体粉末状,1g复合粉干粉相当于总生药材12.56g,临用前用蒸馏水配制成所需浓度。中药组合物Ⅰ复合粉(西洋参、灵芝、发酵虫草菌粉)由江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样品为棕色固体粉末状,1g复合粉干粉相当于总生药材11.41g,临用前用蒸馏水配制成所需浓度。
1.2 实验动物及环境:清洁级健康雄性昆明种小鼠,体重18-22g,江西中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许可证号:SCXK(赣)2006-0001。动物饲养于江西中医学院动物室,环境许可证:SYXK(赣)2004-0001,饲养环境温度21~23℃,相对湿度50~60%。 
1.3 实验方法 
1.3.1 动物分组:小鼠60只,根据体重随机分为6组,设立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中药组合物Ⅰ组、中药组合物Ⅱ口服液复合粉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
1.3.2 剂量设计:中药组合物Ⅱ口服液复合粉每人每日推荐摄入量为:200ml/60kg体重,120g总生药材配制成1000ml中药组合物Ⅱ口服液,1g复合粉干粉相当于总生药材12.56g,换算得到中药组合物Ⅱ口服液复合粉每人每日推荐摄入量为:24g生药/60kg体重。由此推算出小鼠每日摄入量为:低剂量组,2.0g生药/kg体重;中剂量组,4.0g生药/kg体重;高剂量组,12g生药/kg体重,分别相当于人每日摄入量的5、10和30倍。将样品以蒸馏水配制成相应浓度(0.0159g干粉/ml、0.0318g干粉/ml、0.0995g干粉/ml)的灌胃液进行实验,小鼠灌胃量按0.1ml/10g体重计算。中药组合物Ⅰ复合粉每人每日推荐摄入量为:200ml/60kg体重,120g总生药材配制成1000ml中药组合物Ⅱ口服液,1g中药组合物Ⅰ复合粉干粉相当于总生药材11.41g,中药组合物Ⅰ组给予中剂量4.0g生药/kg体重(相当于人每日摄入量的10倍),将样品以蒸馏水配制成0.0350g干粉/ml灌胃液进行实验,灌胃量按0.1ml/10g体重计算。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每日灌胃1次,连续30天。各组小鼠均饲以普通饲料,自由进食、饮水。30天后,取血检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此后,除空白对照组外,各组给予6Gy60Coγ射线全身1次性照射,照射后第4天处死各组动物,取肝组织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 
1.3.3检验指标:严格按照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试剂盒说明书测定血清和肝脏组织中SOD、GSH-Px活性及MDA含量。 
1.3.4 统计方法:实验数据以`X±S 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辐照前各受试物剂量组血清SOD、GSH-Px活性及MDA水平与空白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比较辐照后各受试物剂量组肝脏组织中SOD、GSH-Px活性及MDA水平与模型对照组、原方组之间的差异,P<0.05判断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2 结果 
2.1动物体重增长情况:
中药组合物Ⅱ口服液复合粉各剂量组小鼠体重与空白对照组、中药组合物Ⅰ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见表1。
表1  中药组合物Ⅱ口服液复合粉对小鼠体重增长的影响(g, `x±s) 
2.2中药组合物Ⅱ口服液复合粉对小鼠血清GSH-Px、SOD和MDA水平的影响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中药组合物Ⅱ口服液复合粉各剂量组、中药组合物Ⅰ组小鼠血清GSH-Px、SOD活力均有明显升高(P<0.05,P<0.01),同时血清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与中药组合物Ⅰ组比较,中药组合物Ⅱ口服液复合粉各剂量组中、高剂量组小鼠血清GSH-Px、SOD活力均有明显升高(P<0.05,P<0.01),同时血清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见表2。
表2.中药组合物Ⅱ口服液复合粉对小鼠血清GSH-Px、SOD和MDA水平的影响(`X±S)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中药组合物Ⅰ组比较,P<0.05,▲▲P<0.05。
2.3中药组合物Ⅱ口服液复合粉对辐照小鼠肝脏GSH-Px、SOD和MDA水平的影响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肝脏GSH-Px、SOD活力均显著降低(P<0.01),MDA含量显著升高(P<0.01),表明辐照模型的成功建立。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中药组合物Ⅱ口服液复合粉低、中、高剂量组及中药组合物Ⅰ组小鼠肝脏GSH-Px、SOD活力均显著升高(P<0.01),同时中药组合物Ⅱ口服液复合粉低、中、高剂量组及中药组合物Ⅰ组小鼠肝脏MD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与中药组合物Ⅰ组比较,中药组合物Ⅱ口服液复合粉各剂量组中、高剂量组小鼠肝脏GSH-Px、SOD活力均有明显升高(P<0.05,P<0.01),同时肝脏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见表3。
表3.中药组合物Ⅱ口服液复合粉对辐照小鼠肝脏GSH-Px、SOD、MDA水平的影响(`X±S)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中药组合物Ⅰ组比较,P<0.05,,▲▲P<0.05。。
3. 结论:  
根据中药组合物Ⅱ口服液复合粉人群推荐日摄入量24.0g生/60kg体重扩大5、10和30倍设置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即2.0g生药、4.0g生药、12.0g生药/kg体重,另设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中药组合物Ⅰ组(12.0g生药/kg体重)。采用清洁级健康雄性昆明种小鼠连续灌胃给予受试物,30天后进行检测相关指标。实验结果以P<0.05,P<0.01判断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和极显著性。经动物实验研究表明:中药组合物Ⅱ口服液复合粉低、中、高剂量组均可提高小鼠血清GSH-Px、SOD活力,均可降低小鼠血清中MDA含量。中药组合物Ⅱ口服液复合粉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肝脏GSH-Px、SOD活力均显著高于经6Gy60Coγ射线全身1次性照射的模型对照组,且各剂量组小鼠肝脏MDA含量均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中药组合物Ⅱ口服液复合粉中、高剂量组小鼠肝脏GSH-Px、SOD活力均显著高于中药组合物Ⅰ对照组,且中、高剂量组小鼠肝脏MDA含量均显著低于中药组合物Ⅰ对照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中抗氧化功能的结果判定标准,认为中药组合物Ⅱ口服液复合粉具有抗氧化功能,且抗氧化效果优于中药组合物Ⅰ。
七、本发明中药组合物Ⅰ(西洋参、灵芝、发酵虫草菌粉)经动物试验证明,具有提高小鼠缺氧耐受力功能,且无毒副作用,动物实验报告说明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样品:
由江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本发明中药组合物Ⅰ(西洋参、灵芝、发酵虫草菌粉)口服液,为棕黄色或棕褐色粉末。长期常温保存,供实验用。公司提供本发明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配方为:西洋参15g、灵芝20g、发酵虫草菌粉10g及辅料75g,共120g。本发明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的推荐剂量为成人(按60kg体重计)每日24g,相当于0.4g/d/kg体重。其中,西洋参占12.5%,灵芝占16.7%,虫草占8.3%。
1.2 实验动物: 
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的Balb/c健康雄性小鼠(合格证号:SCXK(京)2005-0013)6~8周龄,18~22g,共120只,分为三批进行实验,每批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实验一批进行常压耐缺氧实验;实验二批进行亚硝酸钠中度存活实验;实验三批进行急性脑缺血性缺氧实验。实验动物饲养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实验动物中心二级动物室。
1.3 分组: 
实验设本发明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低、中、高剂量组以及空白对照组,分别为本发明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人体推荐量的3.3倍、10倍、30倍,即4.5g/kg/d、1.5g/kg/d、0.5g/kg/d。受试物用水(已消毒)配制,每日一次经口给予,每周称量体重调整灌胃量,连续灌胃45天后测各项免疫指标。小鼠灌胃体积为0.1mL/10g鼠重。同时设一空白对照组(0g/kg/d),用水(已消毒)代替受试物,每日灌胃体积与各受试物组相同。实验期间动物自由进食、饮水。
1.4 主要仪器与试剂: 
250mL磨口瓶、秒表、1mL注射器、剪刀。
凡士林、钠石灰、亚硝酸钠 。 
1.5 实验方法: 
1.5.1 常压耐缺氧实验
灌胃45天后,于末次灌胃后1小时,将各组小鼠分别放入盛有5g钠石灰的250mL磨口瓶内(每瓶1只),用凡士林封瓶口,盖严,使之不漏气,立即计时,以呼吸停止为指标,观察小鼠因缺氧而死亡的时间。受试样品组与对照组比较,存活时间延长,并具有统计学意义,则判定该实验结果阳性。
1.5.2 亚硝酸钠中度存活实验 
于末次灌胃后1小时,各组小鼠按200-240mg/kgBW剂量腹腔注射亚硝酸钠 (注射量为0.1mL/10g),立即计时,记录动物存活时间。受试样品组与对照组比较,存活时间延长,并具有统计学意义,则判定该实验结果阳性。
1.5.3 急性脑缺血性缺氧实验 
于末次灌胃后1小时,各组动物(在乙醚浅麻醉下)自颈部逐只断头,立即按秒表记录小鼠断头后至张口喘气停止时间。受试样品组与对照组比较,喘气时间延长,并具有统计学意义,则判定该实验结果阳性。
1.6 统计方法 
所有结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差异。但需按方差分析的程序先进行方差齐性检验,方差齐,计算F值,F值<F0.05,结论:各组均数间差异无显著性;F值≥F0.05,P≤0.05,用多个实验组和一个对照组间均数的两两比较方法进行统计;对非正态或方差不齐的数据进行适当的变量转换,待满足正态或方差齐要求后,用转换后的数据进行统计;若变量转换后仍未达到正态或方差齐的目的,改用秩和检验进行统计。
1.7 结果判定依据 
《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版)规定:常压耐缺氧实验、亚硝酸钠中毒存活实验、急性脑缺血性缺氧实验三项实验中任二项实验结果阳性,可判定该受试样品具有提高缺氧耐受力功能作用。
2 结果 
2.1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及对照组小鼠常压耐缺氧时间的影响       
表1本发明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对小鼠常压耐缺氧时间的影响(x±SD)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由表1可见,经口给予小鼠受试物45天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低、高剂量组能显著延长小鼠常压耐缺氧时间(P<0.05)。
2.2本发明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及对照组小鼠亚硝酸钠中度存活时间的影响             
表2受试物对小鼠亚硝酸钠中度存活时间的影响(x±SD)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由表2可见,经口给予小鼠受试物45天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剂量组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高剂量组对小鼠亚硝酸钠中度后存活时间有显著性提高(P<0.05),即本发明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在剂量4.5g/kg/d组能增强小鼠亚硝酸钠中度后存活能力。
2.3本发明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及对照组小鼠急性脑缺血性缺氧存活时间的影响                                                    
表3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对小鼠脑缺血性缺氧存活时间的影响(x±SD)
组别 动物数(只) 小鼠脑缺血性缺氧存活时间
对照 10 19.42±3.33
10 21.19±1.63
10 22.10±3.07
10 22.31±1.98*
*:与0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由表3可见,经口给予小鼠不同剂量的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45天后,三个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高剂量组可显著延长小鼠急性脑缺血性缺氧的存活时间(P<0.05),即本发明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在4.5g/kg/d能提高小鼠急性耐缺氧时间。
3.小结 
经口给予小鼠不同剂量的本发明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45天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该受试物4.5g/kg/d组对小鼠常压耐缺氧时间、亚硝酸钠中度存活时间和脑缺血性缺氧存活时间均有显著提高;0.5g/kgBW组对小鼠常压耐缺氧时间有显著提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中缓解体力疲劳功能的结果判定标准,上述功效试验,本发明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具有提高缺氧耐受力的保健功能。 
八、本发明中药组合物Ⅱ复合粉(西洋参、灵芝、发酵虫草菌粉、玫瑰花)经动物试验证明,具有提高小鼠缺氧耐受力功能,且无毒副作用,动物实验报告说明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样品:
受试药为中药组合物Ⅱ复合粉(西洋参、灵芝、发酵虫草菌粉、玫瑰花)由江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样品为棕色固体粉末状,1g复合粉干粉相当于总生药材12.56g,临用前用蒸馏水配制成所需浓度。中药组合物Ⅰ复合粉(西洋参、灵芝、发酵虫草菌粉)由江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样品为棕色固体粉末状,1g复合粉干粉相当于总生药材11.41g,临用前用蒸馏水配制成所需浓度。
1.2 实验动物: 
清洁级健康雄性昆明种小鼠,体重18-22g,江西中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许可证号:SCXK(赣)2006-0001。动物饲养于江西中医学院动物室,环境许可证:SYXK(赣)2004-0001,饲养环境温度21~23℃,相对湿度50~60%。
1.3 实验方法 
1.3.1动物分组:小鼠共150只,分为三批进行实验,每批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实验一批进行常压耐缺氧实验;实验二批进行亚硝酸钠中度存活实验;实验三批进行急性脑缺血性缺氧实验。
1.3.2 剂量设计:中药组合物Ⅱ复合粉(西洋参、灵芝、发酵虫草菌粉、玫瑰花)每人每日推荐摄入量为:200ml/60kg体重,120g总生药材配制成1000ml中药组合物Ⅱ口服液,1g复合粉干粉相当于总生药材12.56g,换算得到中药组合物Ⅱ复合粉(西洋参、灵芝、发酵虫草菌粉、玫瑰花)每人每日推荐摄入量为:24g生药/60kg体重。由此推算出小鼠每日摄入量为:低剂量组,2.0g生药/kg体重;中剂量组,4.0g生药/kg体重;高剂量组,12g生药/kg体重,分别相当于人每日摄入量的5、10和30倍。将样品以蒸馏水配制成相应浓度(0.0159g干粉/ml、0.0318g干粉/ml、0.0995g干粉/ml)的灌胃液进行实验,小鼠灌胃量按0.1ml/10g体重计算。中药组合物Ⅰ复合粉复合粉每人每日推荐摄入量为:200ml/60kg体重,120g总生药材配制成1000ml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1g中药组合物Ⅰ复合粉干粉相当于总生药材11.41g,中药组合物Ⅰ复合粉给予中剂量4.0g生药/kg体重(相当于人每日摄入量的10倍),将样品以蒸馏水配制成0.0350g干粉/ml灌胃液进行实验,灌胃量按0.1ml/10g体重计算。每日一次经口给予,每周称量体重调整灌胃量,连续灌胃45天后测各项指标,同时设一空白对照组,每日灌胃体积与各受试物组相同蒸馏水。实验期间动物自由进食、饮水。 
1.3.3 常压耐缺氧实验 
灌胃45天后,于末次灌胃后1小时,将各组小鼠分别放入盛有5g钠石灰的250mL磨口瓶内(每瓶1只),用凡士林封瓶口,盖严,使之不漏气,立即计时,以呼吸停止为指标,观察小鼠因缺氧而死亡的时间。
1.3.4 亚硝酸钠中度存活实验 
于末次灌胃后1小时,各组小鼠按240mg/kgBW腹腔注射亚硝酸钠 (注射量为0.1mL/10g),立即计时,记录动物存活时间。
1.3.5 急性脑缺血性缺氧实验 
于末次灌胃后1小时,各组动物(在乙醚浅麻醉下)自颈部逐只断头,立即按秒表记录小鼠断头后至张口喘气停止时间。
1.4 主要仪器与试剂:250mL磨口瓶、秒表、1mL注射器、剪刀。凡士林、钠石灰、亚硝酸钠 。 
1.5 统计方法 
所有结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差异。但需按方差分析的程序先进行方差齐性检验,方差齐,计算F值,F值<F0.05,结论:各组均数间差异无显著性;F值≥F0.05,P≤0.05,用多个实验组和一个对照组间均数的两两比较方法进行统计;对非正态或方差不齐的数据进行适当的变量转换,待满足正态或方差齐要求后,用转换后的数据进行统计;若变量转换后仍未达到正态或方差齐的目的,改用秩和检验进行统计。
1.6 结果判定依据 
常压耐缺氧实验、亚硝酸钠中毒存活实验、急性脑缺血性缺氧实验三项实验中任二项实验结果阳性,可判定该受试样品具有提高缺氧耐受力功能作用。
2 结果 
2.1中药组合物Ⅱ(西洋参、灵芝、发酵虫草菌粉、玫瑰花)口服液对小鼠常压耐缺氧时间的影响     
中药组合物Ⅱ口服液低、中、高剂量组小鼠与中药组合物Ⅰ小鼠常压耐缺氧时间均明显长于空白对照组(P<0.05,P<0.01),中药组合物Ⅱ口服液中、高剂量组小鼠常压耐缺氧时间均明显长于中药组合物Ⅰ对照组(P<0.05)。结果见表1。
表1中药组合物Ⅱ口服液对小鼠常压耐缺氧时间的影响(`X±S)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中药组合物Ⅰ组比较,P<0.05。
2.2中药组合物Ⅱ口服液对小鼠亚硝酸钠中度存活时间的影响             
中药组合物Ⅱ口服液中、高剂量组小鼠亚硝酸钠中度存活时间均明显长于空白对照组(P<0.01),中药组合物Ⅱ口服液中、高剂量组小鼠亚硝酸钠中度存活时间均明显长于中药组合物Ⅰ对照组(P<0.05)。结果见表2。
表2  中药组合物Ⅱ口服液对小鼠亚硝酸钠中度存活时间的影响(`X±S)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P<0.01;与中药组合物Ⅰ比较,P<0.05。  
2.3中药组合物Ⅱ口服液对小鼠急性脑缺血性缺氧存活时间的影响 
中药组合物Ⅱ口服液中、高剂量组和中药组合物Ⅰ组小鼠脑缺血性缺氧存活时间均明显长于空白对照组(P<0.05,P<0.01),中药组合物Ⅱ口服液中、高剂量组小鼠脑缺血性缺氧存活时间均明显长于中药组合物Ⅰ对照组(P<0.05)。结果见表3。                                               
表3  中药组合物Ⅱ口服液对小鼠脑缺血性缺氧存活时间的影响(`X±S)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中药组合物Ⅰ组比较,P<0.05。  
3.小结
根据中药组合物Ⅱ口服液复合粉人群推荐日摄入量24g生药/60kg体重扩大5、10和30倍设置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即2.0g生药、4.0g生药、12.0g生药/kg体重,另设空白对照组、中药组合物Ⅰ对照组。采用清洁级健康雄性小鼠连续灌胃给予受试物,45天后进行检测相关指标。实验结果以P<0.05判断为差异具有显著性。经动物实验研究表明:中药组合物Ⅱ口服液复合粉低、中、高剂量组小鼠常压耐缺氧时间明显长于空白对照组。中药组合物Ⅱ口服液复合粉中、高剂量组小鼠亚硝酸钠中度存活时间、脑缺血性缺氧存活时间明显长于空白对照组。中药组合物Ⅱ口服液复合粉中、高剂量组小鼠、常压耐缺氧时间、亚硝酸钠中度存活时间、脑缺血性缺氧存活时间明显长于中药组合物Ⅰ对照组,认为中药组合物Ⅱ口服液复合粉具有提高缺氧耐受力的保健功能,且其提高缺氧耐受能力功能优于中药组合物Ⅰ。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来源:受试物为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复合粉(西洋参、灵芝、冬虫夏草)由江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1g复合粉干粉相当于总生药材11.41g,每人每日推荐摄入量为:24g生药/60kg体重。对照物为中药组合物Ⅱ复合粉(西洋参、灵芝、发酵虫草菌粉)由江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1g复合粉干粉相当于总生药材10.97g,每人每日推荐摄入量为:24g生药/60kg体重。 
1.2 实验动物及环境:清洁级健康雄性昆明种小鼠,体重18-22g,江西中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许可证号:SCXK(赣)2006-0001。动物饲养于江西中医学院动物室,环境许可证:SYXK(赣)2004-0001,饲养环境温度21~23℃,相对湿度50~60%。 
1.3 实验方法 
1.3.1 动物分组:雄性昆明种小鼠200只,根据体重随机分为4个亚组,每组50只。每个亚组动物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低、中、高剂量组,中药组合物Ⅱ组,每组10只。
1.3.2 剂量设计:受试药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复合粉每人每日推荐摄入量为:200mL/60kg体重,120g总生药材配制成1000mL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每人每日推荐摄入量为:24g生药/60kg体重,由此推算出小鼠每日摄入量为:低剂量组,2.0g生药/kg体重;中剂量组,4.0g生药/kg体重;高剂量组,12g生药/kg体重,分别相当于人每日摄入量的5、10和30倍。将样品以蒸馏水配制成相应浓度(0.0175g干粉/mL、0.0350g干粉/mL、0.1050g干粉/mL)的灌胃液进行实验,小鼠灌胃量按0.1mL/10g体重计算。中药组合物Ⅱ每人每日推荐摄入量为:24g生药/60kg体重,换算为小鼠的剂量为4.0g生药/kg体重(相当于人每日摄入量的10倍),将样品以蒸馏水配制成0.0365g干粉/mL灌胃液进行实验,灌胃量按0.1mL/10g体重计算。空白对照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每日灌胃1次,连续30天。各组小鼠均饲以普通饲料,自由进食、饮水。30天后对各亚组小鼠进行缓解体力疲劳功能检验。 
1.3.3 负重游泳实验:第1亚组10只小鼠末次给予受试样品30min后,于鼠尾根部负荷5%体重的铅皮,然后置小鼠在游泳箱中游泳(水深≥30cm,水温25℃±1.0℃),记录小鼠自游泳开始至死亡的时间,作为小鼠负重游泳时间。 
1.3.4 血清尿素氮测定:第2亚组10只小鼠末次给予受试物30min后,在温度为30℃的水中不负重游泳90min,休息60min后拔眼球采全血约0.5mL,置4℃冰箱约3h,血凝固后2000prn/min离心15min,分离血清测尿素氮含量。用奥林巴斯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测定血清尿素氮,试剂采用日本第一化学株式会社试剂。 
1.3.5 肝糖原测定:第3亚组10只小鼠末次给予受试物30min后,处死动物,取肝脏经生理盐水漂洗后用滤纸吸干,精确称取肝脏100mg,加入8mL TCA,每管匀浆1min,将匀浆液倒入离心管,以3000转/min离心15min,将上清液转移至另一试管内。取1mL上清液放入10mL离心管中,每管加入95%的乙醇4mL,充分混匀至两种液体间不留有界面。用封口膜将离心管口封住,室温下竖立放置过夜。沉淀完全后,将试管于3000转/min离心15min,小心倒掉上清液并使试管倒立放置10min。然后用2mL蒸馏水溶解糖原,用蒽酮法测定肝糖原含量。 
1.3.6 乳酸测定:第4亚组10只小鼠末次灌胃30min后,采尾血20ml,然后小鼠不负重在温度为30℃的水中游泳10min,于游泳后0min和20min各分别采血20ml,将三次采得的血样分别加入0.48mL 1% NaF溶液中充分混匀至透明,然后加入1.5mL蛋白沉淀剂,振荡混匀,于3000转/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测定乳酸含量,并计算3个时间点血乳酸曲线下面积。 
血乳酸曲线下面积=1/2*(游泳前血乳酸值+游泳后0min的血乳酸值)*10+1/2*(游泳后0min的血乳酸值+游泳后休息20min的血乳酸值)*20 
1.3.7统计方法:实验数据以`x±s 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实验结束时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各剂量组、中药组合物Ⅱ组测定指标与空白对照组之间的差异,以及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各剂量组与中药组合物Ⅱ组之间的差异,P<0.05判断为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判断为差异具有极显著性。
2. 结果: 
2.1 动物体重增长情况:结果见表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各剂量组小鼠体重无显著性差异,与原方组比较,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各剂量组小鼠体重无显著性差异。 
表1  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对小鼠体重增长的影响(g, `x±s) 
2.2 对小鼠负重游泳时间的影响:结果见表2。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低、中、高剂量组及中药组合物Ⅱ组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均明显升高,与中药组合物Ⅱ组相比较,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中、高剂量组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均明显升高。 
表2  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对小鼠负重游泳时间的影响(`x±s)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与中药组合物Ⅱ组相比, P<0.05,▲▲P<0.01。
2.3 对小鼠血清尿素氮的影响:结果见表3。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低、中、高剂量组及中药组合物Ⅱ组小鼠不负重游泳90min后,血清尿素氮水平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低、中、高剂量组小鼠不负重游泳90min后,血清尿素氮水平与中药组合物Ⅱ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 
2.4 对小鼠肝糖原的影响:结果见表3。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低、中、高剂量组及中药组合物Ⅱ组各组小鼠肝糖原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中、高剂量组小鼠肝糖原水平明显高于中药组合物Ⅱ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 
表3 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对小鼠血清尿素氮和肝糖原的影响(`x±s)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与中药组合物Ⅱ组相比, P<0.05,▲▲P<0.01。
2.5 对小鼠血乳酸的影响:结果见表4。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各剂量组及中药组合物Ⅱ组小鼠游泳后即刻血乳酸水平、休息20min后血乳酸水平及曲线下面积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中、高剂量组小鼠游泳后即刻血乳酸水平、休息20min后血乳酸水平及曲线下面积均显著低于中药组合物Ⅱ对照组。 
表4  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对小鼠血乳酸的影响(mg/L,`x±s)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与中药组合物Ⅱ组相比, P<0.05,▲▲P<0.01。
3. 结论:  
   根据本发明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复合粉人群推荐日摄入量24.0g生药/60kg体重扩大5、10和30倍设置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即2.0g、4.0、12.0g生药/kg体重,另设空白对照组与中药组合物Ⅱ对照组。采用清洁级健康雄性昆明种小鼠连续灌胃给予受试物,30天后进行实验并检测相关指标。实验结果以P<0.05判断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及P<0.01判断为差异具有极显著性。经动物实验研究表明: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低、中、高剂量组均可显著减少小鼠不负重游泳前及游泳后0min和20min血乳酸测定曲线下的面积,显著升高小鼠静息状态下的肝糖原水平,并且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负重游泳时间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与中药组合物Ⅱ对照组相比,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中、高剂量组均可显著减少小鼠不负重游泳前及游泳后0min和20min血乳酸测定曲线下的面积,显著升高小鼠静息状态下的肝糖原水平,并且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中、高剂量组小鼠负重游泳时间显著高于中药组合物Ⅱ对照组,认为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具有缓解体力疲劳功能,且其缓解体力疲劳功能优于中药组合物Ⅱ对照组。
实施例2 
1. 材料与方法
1.1样品来源:受试物为组合物II复合粉(西洋参、灵芝、冬虫夏草、玫瑰花)由江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1g复合粉干粉相当于总生药材12.19g,每人每日推荐摄入量为:24g生药/60kg体重。对照物为组合物I复合粉(西洋参、灵芝、发酵虫草菌粉、玫瑰花)由江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1g复合粉干粉相当于总生药材12.56g,每人每日推荐摄入量为:24g生药/60kg体重。
1.2实验动物及环境:清洁级健康雄性昆明种小鼠,体重18-22g,江西中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许可证号:SCXK(赣)2006-0001。动物饲养于江西中医学院动物室,环境许可证:SYXK(赣)2004-0001,饲养环境温度21~23℃,相对湿度50~60%。 
1.3 实验方法 
1.3.1 动物分组:雄性昆明种小鼠200只,根据体重随机分为4个亚组,每组50只。每个亚组动物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组合物II低、中、高剂量组,组合物I组,每组10只。
1.3.2 剂量设计:受试药组合物II复合粉每人每日推荐摄入量为:200mL/60kg体重,120g总生药材配制成1000mL组合物II,每人每日推荐摄入量为:24g生药/60kg体重,由此推算出小鼠每日摄入量为:低剂量组,2.0g生药/kg体重;中剂量组,4.0g生药/kg体重;高剂量组,12g生药/kg体重,分别相当于人每日摄入量的5、10和30倍。将样品以蒸馏水配制成相应浓度(0.0164g干粉/mL、0.0328g干粉/mL、0.0984g干粉/mL)的灌胃液进行实验,小鼠灌胃量按0.1mL/10g体重计算。组合物I每人每日推荐摄入量为:24g生药/60kg体重,换算为小鼠的剂量为4.0g生药/kg体重(相当于人每日摄入量的10倍),将样品以蒸馏水配制成0.0318g干粉/mL灌胃液进行实验,灌胃量按0.1mL/10g体重计算。空白对照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每日灌胃1次,连续30天。各组小鼠均饲以普通饲料,自由进食、饮水。30天后对各亚组小鼠进行缓解体力疲劳功能检验。 
1.3.3 负重游泳实验:第1亚组10只小鼠末次给予受试样品30min后,于鼠尾根部负荷5%体重的铅皮,然后置小鼠在游泳箱中游泳(水深≥30cm,水温25℃±1.0℃),记录小鼠自游泳开始至死亡的时间,作为小鼠负重游泳时间。 
1.3.4 血清尿素氮测定:第2亚组10只小鼠末次给予受试物30min后,在温度为30℃的水中不负重游泳90min,休息60min后拔眼球采全血约0.5mL,置4℃冰箱约3h,血凝固后2000prn/min离心15min,分离血清测尿素氮含量。用奥林巴斯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测定血清尿素氮,试剂采用日本第一化学株式会社试剂。 
1.3.5 肝糖原测定:第3亚组10只小鼠末次给予受试物30min后,处死动物,取肝脏经生理盐水漂洗后用滤纸吸干,精确称取肝脏100mg,加入8mL TCA,每管匀浆1min,将匀浆液倒入离心管,以3000转/min离心15min,将上清液转移至另一试管内。取1mL上清液放入10mL离心管中,每管加入95%的乙醇4mL,充分混匀至两种液体间不留有界面。用封口膜将离心管口封住,室温下竖立放置过夜。沉淀完全后,将试管于3000转/min离心15min,小心倒掉上清液并使试管倒立放置10min。然后用2mL蒸馏水溶解糖原,用蒽酮法测定肝糖原含量。 
1.3.6 乳酸测定:第4亚组10只小鼠末次灌胃30min后,采尾血20ml,然后小鼠不负重在温度为30℃的水中游泳10min,于游泳后0min和20min各分别采血20ml,将三次采得的血样分别加入0.48mL 1% NaF溶液中充分混匀至透明,然后加入1.5mL蛋白沉淀剂,振荡混匀,于3000转/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测定乳酸含量,并计算3个时间点血乳酸曲线下面积。 
血乳酸曲线下面积=1/2*(游泳前血乳酸值+游泳后0min的血乳酸值)*10+1/2*(游泳后0min的血乳酸值+游泳后休息20min的血乳酸值)*20 
1.3.7统计方法:实验数据以`x±s 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实验结束时组合物II各剂量组、组合物I组测定指标与空白对照组之间的差异,以及组合物II各剂量组与组合物I组之间的差异,P<0.05判断为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判断为差异具有极显著性。
2. 结果: 
2.1 动物体重增长情况:结果见表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组合物II各剂量组小鼠体重无显著性差异,与组合物I组比较,组合物II各剂量组小鼠体重无显著性差异。 
表1  组合物II对小鼠体重增长的影响(g, `x±s) 
2.2 对小鼠负重游泳时间的影响:结果见表2。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组合物II低、中、高剂量组及组合物I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均明显升高,与组合物I组相比较,组合物II中、高剂量组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均明显升高。 
表2  组合物II对小鼠负重游泳时间的影响(`x±s)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与组合物I组相比, P<0.05,▲▲P<0.01。         
2.3 对小鼠血清尿素氮的影响:结果见表3。组合物II低、中、高剂量组及组合物I组小鼠不负重游泳90min后,血清尿素氮水平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组合物II低、中、高剂量组小鼠不负重游泳90min后,血清尿素氮水平与组合物I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
2.4 对小鼠肝糖原的影响:结果见表3。组合物II低、中、高剂量组及组合物I组各组小鼠肝糖原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组合物II中、高剂量组小鼠肝糖原水平明显高于组合物I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 
表3 组合物II对小鼠血清尿素氮和肝糖原的影响(`x±s)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与组合物I组相比, P<0.05,▲▲P<0.01。    
2.5 对小鼠血乳酸的影响:结果见表4。组合物II各剂量组及组合物I组小鼠游泳后即刻血乳酸水平、休息20min后血乳酸水平及曲线下面积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组合物II中、高剂量组小鼠游泳后即刻血乳酸水平、休息20min后血乳酸水平及曲线下面积均显著低于组合物I对照组。
表4  组合物II对小鼠血乳酸的影响(mg/L,`x±s)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与组合物I组相比, P<0.05,▲▲P<0.01。
3. 结论:     
   根据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口服液复合粉人群推荐日摄入量24.0g生药/60kg体重扩大5、10和30倍设置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即2.0g、4.0、12.0g生药/kg体重,另设空白对照组与组合物I对照组。采用清洁级健康雄性昆明种小鼠连续灌胃给予受试物,30天后进行实验并检测相关指标。实验结果以P<0.05判断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及P<0.01判断为差异具有极显著性。经动物实验研究表明:组合物II低、中、高剂量组均可显著减少小鼠不负重游泳前及游泳后0min和20min血乳酸测定曲线下的面积,显著升高小鼠静息状态下的肝糖原水平,并且组合物II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负重游泳时间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与组合物I对照组相比,组合物II中、高剂量组均可显著减少小鼠不负重游泳前及游泳后0min和20min血乳酸测定曲线下的面积,显著升高小鼠静息状态下的肝糖原水平,并且组合物II中、高剂量组小鼠负重游泳时间显著高于组合物I对照组,认为组合物II具有缓解体力疲劳功能,且其缓解体力疲劳功能优于组合物I对照组。
实施例3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来源:受试物为组合物II复合粉(西洋参、灵芝、冬虫夏草、玫瑰花)由江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1g复合粉干粉相当于总生药材12.19g,每人每日推荐摄入量为:24g生药/60kg体重。对照物为组合物I复合粉(西洋参、灵芝、虫草菌粉、玫瑰花)由江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1g复合粉干粉相当于总生药材12.56g,每人每日推荐摄入量为:24g生药/60kg体重。
1.2实验动物及环境: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体重150-200g,由江西中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SCXK(赣)2006-0001。动物饲养于江西中医学院动物室,环境许可证:SYXK(赣)2004-0001,饲养环境温度21~23℃,相对湿度50~60%。 
1.3  实验方法          
1.3.1 动物分组:雄性SD大鼠60只,体重150-200g,基础饲料适应性喂养一周后,取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根据TC水平和体重将大鼠分为6组,每组10只。 设基础饲料对照组、高脂饲料对照组、受试药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及组合物I对照组。
1.3.2 剂量设置:受试药组合物II每人每日推荐摄入量为:200mL/60kg体重,120g总生药材配制成1000mL组合物II口服液,每人每日推荐摄入量为:24g生药/60kg体重,由此推算出大鼠每日摄入量为:低剂量组为1.0g生药/kg体重,中剂量组为2.0g生药/kg体重;高剂量组为6.0g生药/kg体重,分别相当于人每日摄入量的2.5、5和15倍。将样品以蒸馏水配制成相应浓度(0.0082g干粉/mL、0.0164g干粉/mL、0.0492g干粉/mL)的灌胃液进行实验,大鼠灌胃量按1.0mL/100g体重计算。组合物I每人每日推荐摄入量为:24g生药/60kg体重,换算为大鼠的剂量为2.0g生药/kg体重(相当于人每日摄入量的5倍),将样品以蒸馏水配制成0.0159g干粉/mL灌胃液进行实验,灌胃量按1.0mL/100g体重计算。实验开始后,除基础饲料对照组喂饲基础饲料外,其余各组大鼠均喂饲高脂饲料(高脂饲料组分: 78.8%基础饲料,1%胆固醇,10%蛋黄粉,10%猪油,0.2%胆盐)。受试物组和组合物I组每日分别给予不同浓度药液,基础饲料对照组、高脂饲料对照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每日灌胃1次,连续30天。每周称体重。各组动物自由进食、饮水。30天后,股动脉取血,分离血清检测相关指标。 
1.3.3 检验指标:TC(酶法)、TG(酶法)、HDL-C(直接法),Beckman-CX7全自动血液生化仪,试剂购自南京建成。 
1.3.4 统计方法:实验数据以`x±s 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实验结束时各受试物剂量组、组合物I组与高脂对照组之间,以及受试物各剂量组与组合物I组大鼠血清TC、TG和HDL-C水平与的差异, P<0.05判断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1判断为差异具有极显著性。 
2. 结果 
2.1 组合物II对实验大鼠体重的影响
实验结果见表1。组合物II各剂量组及组合物I组大鼠体重与高脂饲料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组合物II各剂量组大鼠与组合物I对照组大鼠体重比较无明显差异。
                                表1. 组合物II对实验大鼠体重的影响(g,`X±S)    
2.2  组合物II对大鼠血脂的影响
实验结果见表2和表3。实验开始时,各组大鼠血清TC、TG、HDL-C水平无明显差异。实验结束时,高脂饲料对照组大鼠血清TC和TG水平显著高于基础饲料对照组,表明高脂模型的成功建立;组合物II各剂量组及组合物I组大鼠血清TC水平低于高脂饲料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组合物II低、中、高剂量组及组合物I组大鼠血清TG低于高脂饲料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组合物II低、中、高剂量组及组合物I组大鼠血清HDL-C水平与高脂饲料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组合物II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TC水平低于组合物I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组合物II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TG低于组合物I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组合物II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HDL-C水平与组合物I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表2.  实验开始时大鼠血清TC、TG和HDL-C水平(mmol/L,`X±S) 
 表3.组合物II对大鼠血清TC、TG和HDL-C水平的影响(mmol/L,`X±S)
与基础饲料对照组相比,* P<0.05,** P<0.05,与组合物I组相比, P<0.05,▲▲ P<0.01。
3. 结论:  
根据组合物II人群推荐日摄入量24g生药/60kg体重扩大2.5、5和15倍设置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即1.0g生药、2.0g生药、6.0g生药/kg体重,另设基础饲料对照组、高脂饲料对照组。采用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连续灌胃给予受试物,30天后进行检测相关指标。实验结果以P<0.05判断为差异具有显著性。经动物实验研究表明:组合物II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以及血清甘油三酯(TG)明显低于高脂饲料对照组。组合物II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以及血清甘油三酯(TG)明显低于组合物I对照组,认为组合物II具有辅助降血脂功能,且其降血脂功能优于组合物I组。
实施例4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来源:受试物为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复合粉(西洋参、灵芝、冬虫夏草)由江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1g复合粉干粉相当于总生药材11.41g,每人每日推荐摄入量为:24g生药/60kg体重。对照物为中药组合物Ⅱ复合粉(西洋参、灵芝、虫草菌粉)由江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1g复合粉干粉相当于总生药材10.97g,每人每日推荐摄入量为:24g生药/60kg体重。
1.2实验动物及环境: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体重150-200g,由江西中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SCXK(赣)2006-0001。动物饲养于江西中医学院动物室,环境许可证:SYXK(赣)2004-0001,饲养环境温度21~23℃,相对湿度50~60%。 
1.3  实验方法 
1.3.1 动物分组:雄性SD大鼠60只,体重150-200g,基础饲料适应性喂养一周后,取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根据TC水平和体重将大鼠分为6组,每组10只。 设基础饲料对照组、高脂饲料对照组、受试药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及中药组合物Ⅱ对照组。
1.3.2 剂量设置:受试药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每人每日推荐摄入量为:200mL/60kg体重,120g总生药材配制成1000mL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每人每日推荐摄入量为:24g生药/60kg体重,由此推算出大鼠每日摄入量为:低剂量组为1.0g生药/kg体重,中剂量组为2.0g生药/kg体重;高剂量组为6.0g生药/kg体重,分别相当于人每日摄入量的2.5、5和15倍。将样品以蒸馏水配制成相应浓度(0.0088g干粉/mL、0.0175g干粉/mL、0.0525g干粉/mL)的灌胃液进行实验,大鼠灌胃量按1.0mL/100g体重计算。中药组合物Ⅱ每人每日推荐摄入量为:24g生药/60kg体重,换算为大鼠的剂量为2.0g生药/kg体重(相当于人每日摄入量的5倍),将样品以蒸馏水配制成0.0182g干粉/mL灌胃液进行实验,灌胃量按1.0mL/100g体重计算。实验开始后,除基础饲料对照组喂饲基础饲料外,其余各组大鼠均喂饲高脂饲料(高脂饲料组分: 78.8%基础饲料,1%胆固醇,10%蛋黄粉,10%猪油,0.2%胆盐)。受试物组和中药组合物Ⅱ组每日分别给予不同浓度药液,基础饲料对照组、高脂饲料对照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每日灌胃1次,连续30天。每周称体重。各组动物自由进食、饮水。30天后,股动脉取血,分离血清检测相关指标。 
1.3.3 检验指标:TC(酶法)、TG(酶法)、HDL-C(直接法),Beckman-CX7全自动血液生化仪,试剂购自南京建成。 
1.3.4 统计方法:实验数据以`x±s 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实验结束时各受试物剂量组、中药组合物Ⅱ组与高脂对照组之间,以及受试物各剂量组与中药组合物Ⅱ组大鼠血清TC、TG和HDL-C水平与的差异, P<0.05判断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1判断为差异具有极显著性。 
2. 结果 
2.1 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对实验大鼠体重的影响
实验结果见表1。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各剂量组及中药组合物Ⅱ组大鼠体重与高脂饲料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各剂量组与中药组合物Ⅱ对照组大鼠体重比较无明显差异。
表1. 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对实验大鼠体重的影响(g,`X±S) 
2.2  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对大鼠血脂的影响
实验结果见表2和表3。实验开始时,各组大鼠血清TC、TG、HDL-C水平无明显差异。实验结束时,高脂饲料对照组大鼠血清TC和TG水平显著高于基础饲料对照组,表明高脂模型的成功建立;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各剂量组及中药组合物Ⅱ组大鼠血清TC水平低于高脂饲料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低、中、高剂量组及中药组合物Ⅱ组大鼠血清TG低于高脂饲料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低、中、高剂量组及中药组合物Ⅱ组大鼠血清HDL-C水平与高脂饲料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TC水平低于中药组合物Ⅱ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TG低于中药组合物Ⅱ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HDL-C水平与中药组合物Ⅱ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表2.  实验开始时大鼠血清TC、TG和HDL-C水平(mmol/L,`X±S)
表3.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对大鼠血清TC、TG和HDL-C水平的影响(mmol/L,`X±S)
与基础饲料对照组相比,* P<0.05,** P<0.05,与中药组合物Ⅱ组相比, P<0.05,▲▲ P<0.01。
3. 结论:  
根据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人群推荐日摄入量24g生药/60kg体重扩大2.5、5和15倍设置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即1.0g生药、2.0g生药、6.0g生药/kg体重,另设基础饲料对照组、高脂饲料对照组。采用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连续灌胃给予受试物,30天后进行检测相关指标。实验结果以P<0.05判断为差异具有显著性。经动物实验研究表明: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以及血清甘油三酯(TG)明显低于高脂饲料对照组。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以及血清甘油三酯(TG)明显低于中药组合物Ⅱ对照组,认为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具有辅助降血脂功能,且其降血脂功能优于中药组合物Ⅱ组。
实施例5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来源:受试物为组合物II复合粉(西洋参、灵芝、冬虫夏草、玫瑰花)由江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1g复合粉干粉相当于总生药材12.19g,每人每日推荐摄入量为:24g生药/60kg体重。对照物为组合物I复合粉(西洋参、灵芝、虫草菌粉、玫瑰花)由江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1g复合粉干粉相当于总生药材12.56g,每人每日推荐摄入量为:24g生药/60kg体重。
1.2实验动物及环境:清洁级健康雄性昆明种小鼠,体重18-22g,江西中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许可证号:SCXK(赣)2006-0001。动物饲养于江西中医学院动物室,环境许可证:SYXK(赣)2004-0001,饲养环境温度21~23℃,相对湿度50~60%。 
1.3 实验方法 
1.3.1 动物分组:小鼠60只,根据体重随机分为6组,设立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组合物I组、组合物II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
1.3.2 剂量设计:受试药组合物II复合粉每人每日推荐摄入量为:200mL/60kg体重,120g总生药材配制成1000mL组合物II,每人每日推荐摄入量为:24g生药/60kg体重,由此推算出小鼠每日摄入量为:低剂量组,2.0g生药/kg体重;中剂量组,4.0g生药/kg体重;高剂量组,12g生药/kg体重,分别相当于人每日摄入量的5、10和30倍。将样品以蒸馏水配制成相应浓度(0.0164g干粉/mL、0.0328g干粉/mL、0.0984g干粉/mL)的灌胃液进行实验,小鼠灌胃量按0.1mL/10g体重计算。组合物I每人每日推荐摄入量为:24g生药/60kg体重,换算为小鼠的剂量为4.0g生药/kg体重(相当于人每日摄入量的10倍),将样品以蒸馏水配制成0.0318g干粉/mL灌胃液进行实验,灌胃量按0.1mL/10g体重计算。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每日灌胃1次,连续30天。各组小鼠均饲以普通饲料,自由进食、饮水。30天后,取血检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此后,除空白对照组外,各组给予6Gy60Coγ射线全身1次性照射,照射后第4天处死各组动物,取肝组织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 
1.3.3检验指标:严格按照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试剂盒说明书测定血清和肝脏组织中SOD、GSH-Px活性及MDA含量。 
1.3.4 统计方法:实验数据以`X±S 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辐照前各受试物剂量组血清SOD、GSH-Px活性及MDA水平与空白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比较辐照后各受试物剂量组肝脏组织中SOD、GSH-Px活性及MDA水平与模型对照组、原方组之间的差异,P<0.05判断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2 结果 
2.1动物体重增长情况:
实验结果见表1。组合物II各剂量组小鼠体重与空白对照组、组合物I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见表1。
表1  组合物II对小鼠体重增长的影响(g, `x±s) 
2.2组合物II对小鼠血清GSH-Px、SOD和MDA水平的影响
实验结果见表2。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组合物II各剂量组、组合物I组小鼠血清GSH-Px、SOD活力均有明显升高,同时血清MDA含量显著降低。与组合物I组比较,组合物II复合粉各剂量组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血清GSH-Px、SOD活力均有明显升高,同时血清MDA含量显著降低。
表2.组合物II对小鼠血清GSH-Px、SOD和MDA水平的影响(`X±S)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组合物I组比较,P<0.05,▲▲P<0.01。
2.3组合物II对辐照小鼠肝脏GSH-Px、SOD和MDA水平的影响 
实验结果见表3。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肝脏GSH-Px、SOD活力均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表明辐照模型的成功建立。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组合物II低、中、高剂量组及组合物I组小鼠肝脏GSH-Px、SOD活力均显著升高,同时组合物II低、中、高剂量组及组合物I组小鼠肝脏MDA含量均显著降低。与组合物I组比较,组合物II各剂量组中、高剂量组小鼠肝脏GSH-Px、SOD活力均有明显升高,同时肝脏MDA含量显著降低。
表3.组合物II对辐照小鼠肝脏GSH-Px、SOD、MDA水平的影响(`X±S)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组合物I组比较,P<0.05,▲▲P<0.01。      
3. 结论:  
根据组合物II人群推荐日摄入量24.0g生/60kg体重扩大5、10和30倍设置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即2.0g生药、4.0g生药、12.0g生药/kg体重,另设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组合物I组。采用清洁级健康雄性昆明种小鼠连续灌胃给予受试物,30天后进行检测相关指标。实验结果以P<0.05,P<0.01判断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和极显著性。经动物实验研究表明:组合物II低、中、高剂量组均可提高小鼠血清GSH-Px、SOD活力,均可降低小鼠血清中MDA含量。组合物II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肝脏GSH-Px、SOD活力均显著高于经6Gy60Coγ射线全身1次性照射的模型对照组,且各剂量组小鼠肝脏MDA含量均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组合物II中、高剂量组小鼠肝脏GSH-Px、SOD活力均显著高于组合物I对照组,且中、高剂量组小鼠肝脏MDA含量均显著低于组合物I对照组,认为组合物II复合粉具有抗氧化功能,且抗氧化效果优于原方组。
实施例6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来源:受试物为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复合粉(西洋参、灵芝、冬虫夏草)由江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1g复合粉干粉相当于总生药材11.41g,每人每日推荐摄入量为:24g生药/60kg体重。对照物为中药组合物Ⅱ复合粉(西洋参、灵芝、虫草菌粉)由江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1g复合粉干粉相当于总生药材10.97g,每人每日推荐摄入量为:24g生药/60kg体重。
1.2 实验动物及环境:清洁级健康雄性昆明种小鼠,体重18-22g,江西中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许可证号:SCXK(赣)2006-0001。动物饲养于江西中医学院动物室,环境许可证:SYXK(赣)2004-0001,饲养环境温度21~23℃,相对湿度50~60%。 
1.3 实验方法 
1.3.1 动物分组:小鼠60只,根据体重随机分为6组,设立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中药组合物Ⅱ组、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
1.3.2 剂量设计:受试药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每人每日推荐摄入量为:200mL/60kg体重,120g总生药材配制成1000mL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每人每日推荐摄入量为:24g生药/60kg体重,由此推算出小鼠每日摄入量为:低剂量组,2.0g生药/kg体重;中剂量组,4.0g生药/kg体重;高剂量组,12g生药/kg体重,分别相当于人每日摄入量的5、10和30倍。将样品以蒸馏水配制成相应浓度(0.0175g干粉/mL、0.0350g干粉/mL、0.1050g干粉/mL)的灌胃液进行实验,小鼠灌胃量按0.1mL/10g体重计算。中药组合物Ⅱ每人每日推荐摄入量为:24g生药/60kg体重,换算为小鼠的剂量为4.0g生药/kg体重(相当于人每日摄入量的10倍),将样品以蒸馏水配制成0.0365g干粉/mL灌胃液进行实验,灌胃量按0.1mL/10g体重计算。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每日灌胃1次,连续30天。各组小鼠均饲以普通饲料,自由进食、饮水。30天后,取血检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此后,除空白对照组外,各组给予6Gy60Coγ射线全身1次性照射,照射后第4天处死各组动物,取肝组织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 
1.3.3检验指标:严格按照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试剂盒说明书测定血清和肝脏组织中SOD、GSH-Px活性及MDA含量。 
1.3.4 统计方法:实验数据以`X±S 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辐照前各受试物剂量组血清SOD、GSH-Px活性及MDA水平与空白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比较辐照后各受试物剂量组肝脏组织中SOD、GSH-Px活性及MDA水平与模型对照组、原方组之间的差异,P<0.05判断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2 结果 
2.1动物体重增长情况:            
实验结果见表1。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各剂量组小鼠体重与空白对照组、中药组合物Ⅱ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见表1。
表1  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对小鼠体重增长的影响(g, `x±s) 
2.2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对小鼠血清GSH-Px、SOD和MDA水平的影响  
实验结果见表2。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各剂量组、中药组合物Ⅱ组小鼠血清GSH-Px、SOD活力均有明显升高,同时血清MDA含量显著降低。与中药组合物Ⅱ组比较,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复合粉各剂量组中、高剂量组小鼠血清GSH-Px、SOD活力均有明显升高,同时血清MDA含量显著降低。
    表2.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对小鼠血清GSH-Px、SOD和MDA水平的影响(`X±S)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中药组合物Ⅱ组比较,P<0.05,▲▲P<0.01。2.3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对辐照小鼠肝脏GSH-Px、SOD和MDA水平的影响
实验结果见表3。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肝脏GSH-Px、SOD活力均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表明辐照模型的成功建立。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低、中、高剂量组及中药组合物Ⅱ组小鼠肝脏GSH-Px、SOD活力均显著升高,同时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低、中、高剂量组及中药组合物Ⅱ组小鼠肝脏MDA含量均显著降低。与中药组合物Ⅱ组比较,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各剂量组中、高剂量组小鼠肝脏GSH-Px、SOD活力均有明显升高,同时肝脏MDA含量显著降低。
表3.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对辐照小鼠肝脏GSH-Px、SOD、MDA水平的影响(`X±S)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中药组合物Ⅱ组比较,P<0.05,▲▲P<0.01。
3. 结论:     
根据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人群推荐日摄入量24.0g生/60kg体重扩大5、10和30倍设置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即2.0g生药、4.0g生药、12.0g生药/kg体重,另设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中药组合物Ⅱ组。采用清洁级健康雄性昆明种小鼠连续灌胃给予受试物,30天后进行检测相关指标。实验结果以P<0.05,P<0.01判断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和极显著性。经动物实验研究表明: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低、中、高剂量组均可提高小鼠血清GSH-Px、SOD活力,均可降低小鼠血清中MDA含量。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肝脏GSH-Px、SOD活力均显著高于经6Gy60Coγ射线全身1次性照射的模型对照组,且各剂量组小鼠肝脏MDA含量均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中、高剂量组小鼠肝脏GSH-Px、SOD活力均显著高于中药组合物Ⅱ对照组,且中、高剂量组小鼠肝脏MDA含量均显著低于中药组合物Ⅱ对照组,认为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复合粉具有抗氧化功能,且抗氧化效果优于原方组。
实施例7 
1 材料和方法
1.1 样品:受试物为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复合粉(西洋参、灵芝、冬虫夏草)由江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1g复合粉干粉相当于总生药材11.41g,每人每日推荐摄入量为:24g生药/60kg体重。对照物为中药组合物Ⅱ复合粉(西洋参、灵芝、发酵虫草菌粉)由江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1g复合粉干粉相当于总生药材10.97g,每人每日推荐摄入量为:24g生药/60kg体重。
1.2 实验动物:清洁级健康雄性昆明种小鼠,体重18-22g,江西中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许可证号:SCXK(赣)2006-0001。动物饲养于江西中医学院动物室,环境许可证:SYXK(赣)2004-0001,饲养环境温度21~23℃,相对湿度50~60%。 
1.3 实验方法 
1.3.1动物分组:小鼠共150只,分为三批进行实验,每批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实验一批进行常压耐缺氧实验;实验二批进行亚硝酸钠中度存活实验;实验三批进行急性脑缺血性缺氧实验。
1.3.2 剂量设计:受试药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每人每日推荐摄入量为:200mL/60kg体重,120g总生药材配制成1000mL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每人每日推荐摄入量为:24g生药/60kg体重,由此推算出小鼠每日摄入量为:低剂量组,2.0g生药/kg体重;中剂量组,4.0g生药/kg体重;高剂量组,12g生药/kg体重,分别相当于人每日摄入量的5、10和30倍。将样品以蒸馏水配制成相应浓度(0.0175g干粉/mL、0.0350g干粉/mL、0.1050g干粉/mL)的灌胃液进行实验,小鼠灌胃量按0.1mL/10g体重计算。中药组合物Ⅱ每人每日推荐摄入量为:24g生药/60kg体重,换算为小鼠的剂量为4.0g生药/kg体重(相当于人每日摄入量的10倍),将样品以蒸馏水配制成0.0365g干粉/mL灌胃液进行实验,灌胃量按0.1mL/10g体重计算。每日一次灌胃给予,每周称量体重调整灌胃量,连续灌胃45天后测各项指标,同时设一空白对照组,每日灌胃体积与各受试物组相同蒸馏水。实验期间动物自由进食、饮水。 
1.3.3 常压耐缺氧实验:灌胃45天后,于末次灌胃后1小时,将各组小鼠分别放入盛有5g钠石灰的250mL磨口瓶内(每瓶1只),用凡士林封瓶口,盖严,使之不漏气,立即计时,以呼吸停止为指标,观察小鼠因缺氧而死亡的时间。 
1.3.4 亚硝酸钠中度存活实验:于末次灌胃后1小时,各组小鼠按240mg/kg腹腔注射亚硝酸钠 (注射量为0.1mL/10g),立即计时,记录动物存活时间。 
1.3.5 急性脑缺血性缺氧实验:于末次灌胃后1小时,各组动物(在乙醚浅麻醉下)自颈部逐只断头,立即按秒表记录小鼠断头后至张口喘气停止时间。 
1.4 主要仪器与试剂:250mL磨口瓶、秒表、1mL注射器、剪刀。凡士林、钠石灰、亚硝酸钠 。 
1.5 统计方法:所有结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差异。 
1.6 结果判定依据:《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3版)规定:常压耐缺氧实验、亚硝酸钠中毒存活实验、急性脑缺血性缺氧实验三项实验中任二项实验结果阳性,可判定该受试样品具有提高缺氧耐受力功能作用。 
2 结果 
2.1 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对小鼠常压耐缺氧时间的影响       
实验结果见表1。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低、中、高剂量组小鼠与中药组合物Ⅱ组小鼠常压耐缺氧时间均明显长于空白对照组,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中、高剂量组小鼠常压耐缺氧时间均明显长于中药组合物Ⅱ对照组。
表1 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对小鼠常压耐缺氧时间的影响(`X±S)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中药组合物Ⅱ组比较,P<0.05,▲▲P<0.01。
2.2 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对小鼠亚硝酸钠中度存活时间的影响             
实验结果见表2。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中、高剂量组,中药组合物Ⅱ对照组小鼠亚硝酸钠中度存活时间均明显长于空白对照组,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中、高剂量组小鼠亚硝酸钠中度存活时间均明显长于中药组合物Ⅱ对照组。
表2  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对小鼠亚硝酸钠中度存活时间的影响(`X±S)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中药组合物Ⅱ组比较,P<0.05,▲▲P<0.01。
2.3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对小鼠急性脑缺血性缺氧存活时间的影响 
实验结果见表3。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中、高剂量组和中药组合物Ⅱ组小鼠脑缺血性缺氧存活时间均明显长于空白对照组,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中、高剂量组小鼠脑缺血性缺氧存活时间均明显长于中药组合物Ⅱ对照组。
表3  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对小鼠脑缺血性缺氧存活时间的影响(`X±S)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中药组合物Ⅱ组比较,P<0.05,▲▲P<0.01。
3.小结 
根据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复合粉人群推荐日摄入量24g生药/60kg体重扩大5、10和30倍设置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即2.0g生药、4.0g生药、12.0g生药/kg体重,另设空白对照组、中药组合物Ⅱ对照组。采用清洁级健康雄性小鼠连续灌胃给予受试物,45天后进行检测相关指标。实验结果以P<0.05判断为差异具有显著性。经动物实验研究表明: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低、中、高剂量组小鼠常压耐缺氧时间明显长于空白对照组。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中、高剂量组小鼠亚硝酸钠中度存活时间、脑缺血性缺氧存活时间明显长于空白对照组。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中、高剂量组小鼠常压耐缺氧时间、亚硝酸钠中度存活时间、脑缺血性缺氧存活时间明显长于中药组合物Ⅱ对照组,认为中药组合物Ⅰ口服液具有提高缺氧耐受力的保健功能,且其提高缺氧耐受能力功能优于中药组合物Ⅱ组。
实施例8 
1 材料和方法
1.1 样品:受试物为组合物II复合粉(西洋参、灵芝、冬虫夏草、玫瑰花)由江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1g复合粉干粉相当于总生药材12.19g,每人每日推荐摄入量为:24g生药/60kg体重。对照物为组合物I复合粉(西洋参、灵芝、虫草菌粉、玫瑰花)由江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1g复合粉干粉相当于总生药材12.56g,每人每日推荐摄入量为:24g生药/60kg体重。
1.2 实验动物:清洁级健康雄性昆明种小鼠,体重18-22g,江西中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许可证号:SCXK(赣)2006-0001。动物饲养于江西中医学院动物室,环境许可证:SYXK(赣)2004-0001,饲养环境温度21~23℃,相对湿度50~60%。 
1.3 实验方法 
1.3.1动物分组:小鼠共150只,分为三批进行实验,每批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实验一批进行常压耐缺氧实验;实验二批进行亚硝酸钠中度存活实验;实验三批进行急性脑缺血性缺氧实验。
1.3.2 剂量设计:受试药组合物II复合粉每人每日推荐摄入量为:200mL/60kg体重,120g总生药材配制成1000mL组合物II,每人每日推荐摄入量为:24g生药/60kg体重,由此推算出小鼠每日摄入量为:低剂量组,2.0g生药/kg体重;中剂量组,4.0g生药/kg体重;高剂量组,12g生药/kg体重,分别相当于人每日摄入量的5、10和30倍。将样品以蒸馏水配制成相应浓度(0.0164g干粉/mL、0.0328g干粉/mL、0.0984g干粉/mL)的灌胃液进行实验,小鼠灌胃量按0.1mL/10g体重计算。组合物I每人每日推荐摄入量为:24g生药/60kg体重,换算为小鼠的剂量为4.0g生药/kg体重(相当于人每日摄入量的10倍),将样品以蒸馏水配制成0.0318g干粉/mL灌胃液进行实验,灌胃量按0.1mL/10g体重计算。每日一次灌胃给予,每周称量体重调整灌胃量,连续灌胃45天后测各项指标,同时设一空白对照组,每日灌胃体积与各受试物组相同蒸馏水。实验期间动物自由进食、饮水。 
1.3.3 常压耐缺氧实验:灌胃45天后,于末次灌胃后1小时,将各组小鼠分别放入盛有5g钠石灰的250mL磨口瓶内(每瓶1只),用凡士林封瓶口,盖严,使之不漏气,立即计时,以呼吸停止为指标,观察小鼠因缺氧而死亡的时间。 
1.3.4 亚硝酸钠中度存活实验:于末次灌胃后1小时,各组小鼠按240mg/kg腹腔注射亚硝酸钠 (注射量为0.1mL/10g),立即计时,记录动物存活时间。 
1.3.5 急性脑缺血性缺氧实验:于末次灌胃后1小时,各组动物(在乙醚浅麻醉下)自颈部逐只断头,立即按秒表记录小鼠断头后至张口喘气停止时间。 
1.4 主要仪器与试剂:250mL磨口瓶、秒表、1mL注射器、剪刀。凡士林、钠石灰、亚硝酸钠 。 
1.5 统计方法:所有结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差异。 
1.6 结果判定依据:《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3版)规定:常压耐缺氧实验、亚硝酸钠中毒存活实验、急性脑缺血性缺氧实验三项实验中任二项实验结果阳性,可判定该受试样品具有提高缺氧耐受力功能作用。 
2 结果 
2.1 组合物II对小鼠常压耐缺氧时间的影响     
实验结果见表1。组合物II低、中、高剂量组小鼠与组合物I组小鼠常压耐缺氧时间均明显长于空白对照组,组合物II中、高剂量组小鼠常压耐缺氧时间均明显长于组合物I对照组。
表1 组合物II对小鼠常压耐缺氧时间的影响(`X±S)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组合物I组比较,P<0.05,▲▲P<0.01。
2.2 组合物II对小鼠亚硝酸钠中度存活时间的影响             
实验结果见表2。组合物II中、高剂量组,组合物I对照组小鼠亚硝酸钠中度存活时间均明显长于空白对照组,组合物II中、高剂量组小鼠亚硝酸钠中度存活时间均明显长于组合物I对照组。
表2  组合物II对小鼠亚硝酸钠中度存活时间的影响(`X±S)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组合物I组比较,P<0.05,▲▲P<0.01。
2.3组合物II对小鼠急性脑缺血性缺氧存活时间的影响 
实验结果见表3。组合物II中、高剂量组和组合物I组小鼠脑缺血性缺氧存活时间均明显长于空白对照组,组合物II中、高剂量组小鼠脑缺血性缺氧存活时间均明显长于组合物I对照组。
表3  组合物II对小鼠脑缺血性缺氧存活时间的影响(`X±S)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组合物I组比较,P<0.05,▲▲P<0.01。
3.小结 
根据组合物II复合粉人群推荐日摄入量24g生药/60kg体重扩大5、10和30倍设置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即2.0g生药、4.0g生药、12.0g生药/kg体重,另设空白对照组、组合物I对照组。采用清洁级健康雄性小鼠连续灌胃给予受试物,45天后进行检测相关指标。实验结果以P<0.05判断为差异具有显著性。经动物实验研究表明:组合物II低、中、高剂量组小鼠常压耐缺氧时间明显长于空白对照组。组合物II中、高剂量组小鼠亚硝酸钠中度存活时间、脑缺血性缺氧存活时间明显长于空白对照组。组合物II中、高剂量组小鼠常压耐缺氧时间、亚硝酸钠中度存活时间、脑缺血性缺氧存活时间明显长于组合物I对照组,认为组合物II具有提高缺氧耐受力的保健功能,且其提高缺氧耐受能力功能优于组合物I组。
实施例9 
取西洋参350g、灵芝400g、发酵虫草菌粉200g,西洋参、灵芝切片,发酵虫草菌粉置于布袋中,以上四味加水浸泡1小时,加热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以后每次1小时,每次加水10倍量,合并3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放冷后高速离心除杂,加入口服液常用辅料,混合均匀,按口服液常规工艺制成20000ml口服液。 
实施例10 
取西洋参150g、灵芝400g、发酵虫草菌粉150g,西洋参、灵芝切片,发酵虫草菌粉置于布袋中,以上四味加水浸泡1小时,加热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以后每次1小时,每次加水10倍量,合并3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放冷后高速离心除杂,加入口服液常用辅料,混合均匀,按口服液常规工艺制成20000ml口服液。 
实施例11 
取西洋参350g、灵芝250g、发酵虫草菌粉300g,西洋参、灵芝切片,发酵虫草菌粉置于布袋中,以上四味加水浸泡1小时,加热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以后每次1小时,每次加水10倍量,合并3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放冷后高速离心除杂,加入口服液常用辅料,混合均匀,按口服液常规工艺制成20000ml口服液。
实施例12 
取西洋参250g、灵芝300g、发酵虫草菌粉100g,西洋参、灵芝切片,发酵虫草菌粉置于布袋中,以上四味加水浸泡1小时,加热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以后每次1小时,每次加水10倍量,合并3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放冷后高速离心除杂,加入口服液常用辅料,混合均匀,按口服液常规工艺制成20000ml口服液。
施例13 
取西洋参450g、灵芝100g、发酵虫草菌粉100g,西洋参、灵芝切片,发酵虫草菌粉置于布袋中,以上四味加水浸泡1小时,加热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以后每次1小时,每次加水10倍量,合并3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放冷后高速离心除杂,加入口服液常用辅料,混合均匀,按口服液常规工艺制成20000ml口服液。
实施例14 
取西洋参100g、灵芝100g、发酵虫草菌粉500g,西洋参、灵芝切片,发酵虫草菌粉置于布袋中,以上四味加水浸泡1小时,加热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以后每次1小时,每次加水10倍量,合并3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放冷后高速离心除杂,加入口服液常用辅料,混合均匀,按口服液常规工艺制成20000ml口服液。
实施例15 
取西洋参300g、灵芝400g、发酵虫草菌粉250g、玫瑰花350g,西洋参、灵芝切片,发酵虫草菌粉置于布袋中,以上四味加水浸泡1小时,加热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以后每次1小时,每次加水10倍量,合并3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放冷后高速离心除杂,加入口服液常用辅料,混合均匀,按口服液常规工艺制成20000ml口服液。
实施例16 
    取西洋参200g、灵芝450g、发酵虫草菌粉150g、玫瑰花200g,西洋参、灵芝切片,发酵虫草菌粉置于布袋中,以上四味加水浸泡1小时,加热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以后每次1小时,每次加水10倍量,合并3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放冷后高速离心除杂,加入口服液常用辅料,混合均匀,按口服液常规工艺制成20000ml口服液。
实施例17 
取西洋参400g、灵芝250g、发酵虫草菌粉250g、玫瑰花120g,西洋参、灵芝切片,发酵虫草菌粉置于布袋中,以上四味加水浸泡1小时,加热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以后每次1小时,每次加水10倍量,合并3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放冷后高速离心除杂,加入口服液常用辅料,混合均匀,按口服液常规工艺制成20000ml口服液。
实施例18 
取西洋参100g、灵芝100g、发酵虫草菌粉100g、玫瑰花100g,西洋参、灵芝切片,发酵虫草菌粉置于布袋中,以上四味加水浸泡1小时,加热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以后每次1小时,每次加水10倍量,合并3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放冷后高速离心除杂,加入口服液常用辅料,混合均匀,按口服液常规工艺制成20000ml口服液。
实施例19 
取西洋参100g、灵芝200g、发酵虫草菌粉300g、玫瑰花100g,西洋参、灵芝切片,发酵虫草菌粉置于布袋中,以上四味加水浸泡1小时,加热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以后每次1小时,每次加水10倍量,合并3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放冷后高速离心除杂,加入口服液常用辅料,混合均匀,按口服液常规工艺制成20000ml口服液。
实施例20 
取西洋参100g、灵芝300g、发酵虫草菌粉200g、玫瑰花200g,西洋参、灵芝切片,发酵虫草菌粉置于布袋中,以上四味加水浸泡1小时,加热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以后每次1小时,每次加水10倍量,合并3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放冷后高速离心除杂,加入口服液常用辅料,混合均匀,按口服液常规工艺制成20000ml口服液。
实施例21 
取西洋参100g、灵芝300g、发酵虫草菌粉200g、玫瑰花200g,西洋参、灵芝切片,发酵虫草菌粉置于布袋中,以上四味加水浸泡1小时,加热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以后每次1小时,每次加水10倍量,合并3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放冷后高速离心除杂,加入口服液常用辅料,混合均匀,按口服液常规工艺制成20000ml口服液。
实施例22 
取西洋参200g、灵芝300g、发酵虫草菌粉200g、玫瑰花200g,西洋参、灵芝切片,发酵虫草菌粉置于布袋中,以上四味加水浸泡1小时,加热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以后每次1小时,每次加水10倍量,合并3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放冷后高速离心除杂,加入口服液常用辅料,混合均匀,按口服液常规工艺制成20000ml口服液。
实施例23 
取西洋参200g、灵芝400g、发酵虫草菌粉200g、玫瑰花200g,西洋参、灵芝切片,发酵虫草菌粉置于布袋中,以上四味加水浸泡1小时,加热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以后每次1小时,每次加水10倍量,合并3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放冷后高速离心除杂,加入口服液常用辅料,混合均匀,按口服液常规工艺制成20000ml口服液。
实施例24 
取西洋参200g、灵芝500g、发酵虫草菌粉200g、玫瑰花200g,西洋参、灵芝切片,发酵虫草菌粉置于布袋中,以上四味加水浸泡1小时,加热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以后每次1小时,每次加水10倍量,合并3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放冷后高速离心除杂,加入口服液常用辅料,混合均匀,按口服液常规工艺制成20000ml口服液。
实施例25 
取西洋参300g、灵芝400g、发酵虫草菌粉200g、玫瑰花200g,西洋参、灵芝切片,发酵虫草菌粉置于布袋中,以上四味加水浸泡1小时,加热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以后每次1小时,每次加水10倍量,合并3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放冷后高速离心除杂,加入口服液常用辅料,混合均匀,按口服液常规工艺制成20000ml口服液。
实施例26 
取西洋参100g、灵芝300g、发酵虫草菌粉500g、玫瑰花200g,西洋参、灵芝切片,发酵虫草菌粉置于布袋中,以上四味加水浸泡1小时,加热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以后每次1小时,每次加水10倍量,合并3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放冷后高速离心除杂,加入口服液常用辅料,混合均匀,按口服液常规工艺制成20000ml口服液。
实施例27 
取西洋参400g、灵芝300g、发酵虫草菌粉200g、玫瑰花200g,西洋参、灵芝切片,发酵虫草菌粉置于布袋中,以上四味加水浸泡1小时,加热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以后每次1小时,每次加水10倍量,合并3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放冷后高速离心除杂,加入口服液常用辅料,混合均匀,按口服液常规工艺制成20000ml口服液。
实施例28 
取西洋参400g、灵芝400g、发酵虫草菌粉200g、玫瑰花100g,西洋参、灵芝切片,发酵虫草菌粉置于布袋中,以上四味加水浸泡1小时,加热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以后每次1小时,每次加水10倍量,合并3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放冷后高速离心除杂,加入口服液常用辅料,混合均匀,按口服液常规工艺制成20000ml口服液。
实施例29 
取西洋参300g、灵芝100g、发酵虫草菌粉200g、玫瑰花200g,西洋参、灵芝切片,发酵虫草菌粉置于布袋中,以上四味加水浸泡1小时,加热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以后每次1小时,每次加水10倍量,合并3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放冷后高速离心除杂,加入口服液常用辅料,混合均匀,按口服液常规工艺制成20000ml口服液。
实施例30 
取西洋参300g、灵芝300g、发酵虫草菌粉300g、玫瑰花200g,西洋参、灵芝切片,发酵虫草菌粉置于布袋中,以上四味加水浸泡1小时,加热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以后每次1小时,每次加水10倍量,合并3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放冷后高速离心除杂,加入口服液常用辅料,混合均匀,按口服液常规工艺制成20000ml口服液。
实施例31 
取西洋参500g、灵芝300g、发酵虫草菌粉200g、玫瑰花200g,西洋参、灵芝切片,发酵虫草菌粉置于布袋中,以上四味加水浸泡1小时,加热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以后每次1小时,每次加水10倍量,合并3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放冷后高速离心除杂,加入口服液常用辅料,混合均匀,按口服液常规工艺制成20000ml口服液。
实施例32 
取西洋参300g、灵芝300g、发酵虫草菌粉200g、玫瑰花400g,西洋参、灵芝切片,发酵虫草菌粉置于布袋中,以上四味加水浸泡1小时,加热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以后每次1小时,每次加水10倍量,合并3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放冷后高速离心除杂,加入口服液常用辅料,混合均匀,按口服液常规工艺制成20000ml口服液。
实施例33 
取西洋参500g、灵芝100g、发酵虫草菌粉200g、玫瑰花500g,西洋参、灵芝切片,发酵虫草菌粉置于布袋中,以上四味加水浸泡1小时,加热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以后每次1小时,每次加水10倍量,合并3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放冷后高速离心除杂,加入口服液常用辅料,混合均匀,按口服液常规工艺制成20000ml口服液。
实施例34 
    取西洋参300g、灵芝400g、发酵虫草菌粉200g、玫瑰花300g,西洋参、灵芝切片,发酵虫草菌粉置于布袋中,以上四味加水浸泡1小时,加热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以后每次1小时,每次加水10倍量,合并3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放冷后高速离心除杂,减压浓缩成清膏,喷雾干燥成粉,制成复合粉。
实施例35 
    取西洋参300g、灵芝400g、发酵虫草菌粉200g、玫瑰花300g,西洋参、灵芝切片,发酵虫草菌粉置于布袋中,以上四味加水浸泡1小时,加热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以后每次1小时,每次加水10倍量,合并3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放冷后高速离心除杂,减压浓缩成膏或喷雾干燥成粉,加入片剂常用辅料,混合均匀,按片剂常规工艺制成各种片剂。
实施例36 
取西洋参300g、灵芝400g、发酵虫草菌粉200g、玫瑰花300g,西洋参、灵芝切片,发酵虫草菌粉置于布袋中,以上四味加水浸泡1小时,加热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以后每次1小时,每次加水10倍量,合并3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放冷后高速离心除杂,减压浓缩成膏或喷雾干燥成粉,加入颗粒剂常用辅料,混合均匀,按颗粒剂常规工艺制成颗粒剂。
实施例37 
取西洋参300g、灵芝400g、发酵虫草菌粉200g、玫瑰花300g,西洋参、灵芝切片,发酵虫草菌粉置于布袋中,以上四味加水浸泡1小时,加热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以后每次1小时,每次加水10倍量,合并3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放冷后高速离心除杂,减压浓缩成膏或喷雾干燥成粉,加入丸剂常用辅料,混合均匀,按丸剂常规工艺制成各种丸剂。
实施例38 
取西洋参300g、灵芝400g、发酵虫草菌粉200g、玫瑰花300g,西洋参、灵芝切片,发酵虫草菌粉置于布袋中,以上四味加水浸泡1小时,加热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以后每次1小时,每次加水10倍量,合并3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放冷后高速离心除杂,加入糖浆剂常用辅料,混合均匀,按糖浆剂常规工艺制成糖浆剂。
实施例39 
取西洋参300g、灵芝400g、发酵虫草菌粉200g、玫瑰花300g,西洋参、灵芝切片,发酵虫草菌粉置于布袋中,以上四味加水浸泡1小时,加热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以后每次1小时,每次加水10倍量,合并3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放冷后高速离心除杂,减压浓缩成膏或喷雾干燥成粉,加入胶囊剂常用辅料,混合均匀,按胶囊剂常规工艺制成胶囊剂。
实施例40 
取西洋参350g、灵芝400g、发酵虫草菌粉(蝙蝠蛾拟青霉Paecilongces hepialli Chen et Dai,sp.nov) 200g,西洋参、灵芝切片,发酵虫草菌粉置于布袋中,以上四味加水浸泡1小时,加热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以后每次1小时,每次加水10倍量,合并3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放冷后高速离心除杂,加入口服液常用辅料,混合均匀,按口服液常规工艺制成20000ml口服液。 
实施例41 
取西洋参150g、灵芝400g,发酵虫草菌粉(中华被毛孢Hirsutella sinensis Liu,Guo,Yu et Zeng,sp.nov )150g,西洋参、灵芝切片,发酵虫草菌粉置于布袋中,以上四味加水浸泡1小时,加热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以后每次1小时,每次加水10倍量,合并3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放冷后高速离心除杂,加入口服液常用辅料,混合均匀,按口服液常规工艺制成20000ml口服液。 
实施例42 
取西洋参350g、灵芝250g、发酵虫草菌粉(冬虫夏草头孢Cephalosporium sinensis Chen sp.nov )300g,西洋参、灵芝切片,发酵虫草菌粉置于布袋中,以上四味加水浸泡1小时,加热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以后每次1小时,每次加水10倍量,合并3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放冷后高速离心除杂,加入口服液常用辅料,混合均匀,按口服液常规工艺制成20000ml口服液。
实施例43 
取西洋参250g、灵芝300g、发酵虫草菌粉(蝙蝠蛾被孢酶Mortiscrslla hepialid C.T.& B.liu)100g,西洋参、灵芝切片,发酵虫草菌粉置于布袋中,以上四味加水浸泡1小时,加热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以后每次1小时,每次加水10倍量,合并3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放冷后高速离心除杂,加入口服液常用辅料,混合均匀,按口服液常规工艺制成20000ml口服液。
施例44 
取西洋参450g、灵芝100g、发酵虫草菌粉(中国拟青霉Paecilomyces sinensis Chen,Xiao et Shi,sp.nov )100g,西洋参、灵芝切片,发酵虫草菌粉置于布袋中,以上四味加水浸泡1小时,加热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以后每次1小时,每次加水10倍量,合并3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放冷后高速离心除杂,加入口服液常用辅料,混合均匀,按口服液常规工艺制成20000ml口服液。
实施例45 
取西洋参100g、灵芝100g、发酵虫草菌粉(中国弯颈霉Tolypocladium sinensis C.lan Li )500g,西洋参、灵芝切片,发酵虫草菌粉置于布袋中,以上四味加水浸泡1小时,加热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以后每次1小时,每次加水10倍量,合并3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放冷后高速离心除杂,加入口服液常用辅料,混合均匀,按口服液常规工艺制成20000ml口服液。
实施例46 
取西洋参300g、灵芝400g、发酵虫草菌粉(蝙蝠蛾被毛孢Hirsutella hepialid Chen et Shen)250g、玫瑰花350g,西洋参、灵芝切片,发酵虫草菌粉置于布袋中,以上四味加水浸泡1小时,加热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以后每次1小时,每次加水10倍量,合并3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放冷后高速离心除杂,加入口服液常用辅料,混合均匀,按口服液常规工艺制成20000ml口服液。
实施例47 
    取西洋参200g、灵芝450g、发酵虫草菌粉(孢霉属真菌Mortierella SP)150g、玫瑰花200g,西洋参、灵芝切片,发酵虫草菌粉置于布袋中,以上四味加水浸泡1小时,加热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以后每次1小时,每次加水10倍量,合并3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放冷后高速离心除杂,加入口服液常用辅料,混合均匀,按口服液常规工艺制成20000ml口服液。
实施例48 
取西洋参400g、灵芝250g、发酵虫草菌粉(粉红胶霉Gliocladium roseum(link)Thom)250g、玫瑰花120g,西洋参、灵芝切片,发酵虫草菌粉置于布袋中,以上四味加水浸泡1小时,加热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以后每次1小时,每次加水10倍量,合并3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放冷后高速离心除杂,加入口服液常用辅料,混合均匀,按口服液常规工艺制成20000ml口服液。
实施例49 
取西洋参100g、灵芝100g、发酵虫草菌粉(孢霉属真菌Mortierella SP)100g、玫瑰花100g,西洋参、灵芝切片,发酵虫草菌粉置于布袋中,以上四味加水浸泡1小时,加热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以后每次1小时,每次加水10倍量,合并3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放冷后高速离心除杂,加入口服液常用辅料,混合均匀,按口服液常规工艺制成20000ml口服液。
实施例50 
取西洋参100g、灵芝200g、发酵虫草菌粉(中华束丝孢Synnematium sinensis Yin & Shen)300g、玫瑰花100g,西洋参、灵芝切片,发酵虫草菌粉置于布袋中,以上四味加水浸泡1小时,加热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以后每次1小时,每次加水10倍量,合并3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放冷后高速离心除杂,加入口服液常用辅料,混合均匀,按口服液常规工艺制成20000ml口服液。
实施例51 
取西洋参100g、灵芝300g、发酵虫草菌粉(冬虫夏草头孢Cephalosporium sinensis Chen sp.nov)200g、玫瑰花200g,西洋参、灵芝切片,发酵虫草菌粉置于布袋中,以上四味加水浸泡1小时,加热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以后每次1小时,每次加水10倍量,合并3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放冷后高速离心除杂,加入口服液常用辅料,混合均匀,按口服液常规工艺制成20000ml口服液。
实施例52 
取西洋参100g、灵芝300g、发酵虫草菌粉(蝙蝠蛾被毛孢Hirsutella hepialid Chen et Shen)200g、玫瑰花200g,西洋参、灵芝切片,发酵虫草菌粉置于布袋中,以上四味加水浸泡1小时,加热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以后每次1小时,每次加水10倍量,合并3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放冷后高速离心除杂,加入口服液常用辅料,混合均匀,按口服液常规工艺制成20000ml口服液。
实施例53 
取西洋参200g、灵芝300g、发酵虫草菌粉(孢霉属真菌Mortierella SP)200g、玫瑰花200g,西洋参、灵芝切片,发酵虫草菌粉置于布袋中,以上四味加水浸泡1小时,加热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以后每次1小时,每次加水10倍量,合并3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放冷后高速离心除杂,加入口服液常用辅料,混合均匀,按口服液常规工艺制成20000ml口服液。
实施例54 
取西洋参200g、灵芝400g、发酵虫草菌粉(CS-C-Q80)200g、玫瑰花200g,西洋参、灵芝切片,发酵虫草菌粉置于布袋中,以上四味加水浸泡1小时,加热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以后每次1小时,每次加水10倍量,合并3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放冷后高速离心除杂,加入口服液常用辅料,混合均匀,按口服液常规工艺制成20000ml口服液。
实施例55 
取西洋参200g、灵芝500g、发酵虫草菌粉200g、玫瑰花200g,西洋参、灵芝切片,发酵虫草菌粉置于布袋中,以上四味加水浸泡1小时,加热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以后每次1小时,每次加水10倍量,合并3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放冷后高速离心除杂,加入口服液常用辅料,混合均匀,按口服液常规工艺制成20000ml口服液。
实施例56 
取西洋参300g、灵芝400g、发酵虫草菌粉200g、玫瑰花200g,西洋参、灵芝切片,发酵虫草菌粉置于布袋中,以上四味加水浸泡1小时,加热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以后每次1小时,每次加水10倍量,合并3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放冷后高速离心除杂,加入口服液常用辅料,混合均匀,按口服液常规工艺制成20000ml口服液。
实施例57 
取西洋参100g、灵芝300g、发酵虫草菌粉500g、玫瑰花200g,西洋参、灵芝切片,发酵虫草菌粉置于布袋中,以上四味加水浸泡1小时,加热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以后每次1小时,每次加水10倍量,合并3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放冷后高速离心除杂,加入口服液常用辅料,混合均匀,按口服液常规工艺制成20000ml口服液。
实施例58 
取西洋参400g、灵芝300g、发酵虫草菌粉200g、玫瑰花200g,西洋参、灵芝切片,发酵虫草菌粉置于布袋中,以上四味加水浸泡1小时,加热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以后每次1小时,每次加水10倍量,合并3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放冷后高速离心除杂,加入口服液常用辅料,混合均匀,按口服液常规工艺制成20000ml口服液。
实施例59 
取西洋参400g、灵芝400g、发酵虫草菌粉200g、玫瑰花100g,西洋参、灵芝切片,发酵虫草菌粉置于布袋中,以上四味加水浸泡1小时,加热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以后每次1小时,每次加水10倍量,合并3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放冷后高速离心除杂,加入口服液常用辅料,混合均匀,按口服液常规工艺制成20000ml口服液。
实施例60 
取西洋参300g、灵芝100g、发酵虫草菌粉200g、玫瑰花200g,西洋参、灵芝切片,发酵虫草菌粉置于布袋中,以上四味加水浸泡1小时,加热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以后每次1小时,每次加水10倍量,合并3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放冷后高速离心除杂,加入口服液常用辅料,混合均匀,按口服液常规工艺制成20000ml口服液。
实施例61 
取西洋参300g、灵芝300g、发酵虫草菌粉300g、玫瑰花200g,西洋参、灵芝切片,发酵虫草菌粉置于布袋中,以上四味加水浸泡1小时,加热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以后每次1小时,每次加水10倍量,合并3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放冷后高速离心除杂,加入口服液常用辅料,混合均匀,按口服液常规工艺制成20000ml口服液。
实施例62 
取西洋参500g、灵芝300g、发酵虫草菌粉200g、玫瑰花200g,西洋参、灵芝切片,发酵虫草菌粉置于布袋中,以上四味加水浸泡1小时,加热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以后每次1小时,每次加水10倍量,合并3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放冷后高速离心除杂,加入口服液常用辅料,混合均匀,按口服液常规工艺制成20000ml口服液。
实施例63 
取西洋参500g、灵芝500g、发酵虫草菌粉500g、玫瑰花500g,西洋参、灵芝切片,发酵虫草菌粉置于布袋中,以上四味加水浸泡1小时,加热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以后每次1小时,每次加水10倍量,合并3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放冷后高速离心除杂,加入口服液常用辅料,混合均匀,按口服液常规工艺制成20000ml口服液。
实施例64 
取西洋参500g、灵芝100g、发酵虫草菌粉200g、玫瑰花500g,西洋参、灵芝切片,发酵虫草菌粉置于布袋中,以上四味加水浸泡1小时,加热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以后每次1小时,每次加水10倍量,合并3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放冷后高速离心除杂,加入口服液常用辅料,混合均匀,按口服液常规工艺制成20000ml口服液。
实施例65 
    取西洋参300g、灵芝400g、发酵虫草菌粉200g、玫瑰花300g,西洋参、灵芝切片,发酵虫草菌粉置于布袋中,以上四味加水浸泡1小时,加热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以后每次1小时,每次加水10倍量,合并3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放冷后高速离心除杂,减压浓缩成清膏,喷雾干燥成粉,制成复合粉。
实施例66 
    取西洋参300g、灵芝400g、发酵虫草菌粉200g、玫瑰花300g,西洋参、灵芝切片,发酵虫草菌粉置于布袋中,以上四味加水浸泡1小时,加热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以后每次1小时,每次加水10倍量,合并3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放冷后高速离心除杂,减压浓缩成膏或喷雾干燥成粉,加入片剂常用辅料,混合均匀,按片剂常规工艺制成各种片剂。
实施例67 
取西洋参300g、灵芝400g、发酵虫草菌粉200g、玫瑰花300g,西洋参、灵芝切片,发酵虫草菌粉置于布袋中,以上四味加水浸泡1小时,加热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以后每次1小时,每次加水10倍量,合并3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放冷后高速离心除杂,减压浓缩成膏或喷雾干燥成粉,加入颗粒剂常用辅料,混合均匀,按颗粒剂常规工艺制成颗粒剂。
实施例68 
取西洋参300g、灵芝400g,发酵虫草菌粉200g、玫瑰花300g,西洋参、灵芝切片,发酵虫草菌粉置于布袋中,以上四味加水浸泡1小时,加热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以后每次1小时,每次加水10倍量,合并3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放冷后高速离心除杂,减压浓缩成膏或喷雾干燥成粉,加入丸剂常用辅料,混合均匀,按丸剂常规工艺制成各种丸剂。
实施例69 
取西洋参300g、灵芝400g、发酵虫草菌粉200g、玫瑰花300g,西洋参、灵芝切片,发酵虫草菌粉置于布袋中,以上四味加水浸泡1小时,加热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以后每次1小时,每次加水10倍量,合并3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放冷后高速离心除杂,加入糖浆剂常用辅料,混合均匀,按糖浆剂常规工艺制成糖浆剂。
实施例70 
取西洋参300g、灵芝400g、发酵虫草菌粉200g、玫瑰花300g和/或菟丝子5-150g,西洋参、灵芝切片,发酵虫草菌粉置于布袋中,以上四味加水浸泡1小时,加热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以后每次1小时,每次加水10倍量,合并3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放冷后高速离心除杂,减压浓缩成膏或喷雾干燥成粉,加入胶囊剂常用辅料,混合均匀,按胶囊剂常规工艺制成胶囊剂。
实施例71 
取西洋参300g、灵芝400g,发酵虫草菌粉(蝙蝠蛾拟青霉Paecilongces hepialli Chen et Dai,sp.nov)200g,西洋参、灵芝切片,发酵虫草菌粉置于布袋中,以上三味加水浸泡0.5小时,加热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以后每次1小时,每次加水10倍量,合并3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放冷后高速离心除杂,加入口服液常用辅料,混合均匀,按口服液常规工艺制成20000ml口服液。 
实施例72 
取人参150g、灵芝400g、发酵虫草菌粉(中华被毛孢Hirsutella sinensis Liu,Guo,Yu et Zeng,sp.nov )150g,西洋参、灵芝切片,发酵虫草菌粉置于布袋中,以上四味加水浸泡0.5小时,加热煎煮3次,第一次10倍量水,提取2小时,以后每次1小时,每次加水8倍量,合并3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放冷后高速离心除杂,加入口服液常用辅料,混合均匀,按口服液常规工艺制成20000ml口服液。 
实施例73 
取西洋参300g、灵芝400g、冬虫夏草6.7g和/或发酵虫草菌粉(冬虫夏草头孢Cephalosporium sinensis Chen sp.nov )300g,西洋参、灵芝切片,发酵虫草菌粉置于布袋中,以上四味加水浸泡0.5小时,加热煎煮3次,第一次15倍量水,提取2小时,以后每次1小时,每次加水8倍量,合并3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放冷后高速离心除杂,加入口服液常用辅料,混合均匀,按口服液常规工艺制成20000ml口服液。
施例74 
西洋参300g、灵芝400g、发酵虫草菌粉(蝙蝠蛾被孢酶Mortiscrslla hepialid C.T.& B.liu) 200g、玫瑰花300g,西洋参、灵芝切片,发酵虫草菌粉置于布袋中,以上四味加水浸泡1小时,加热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以后每次1.2小时,每次加水5倍量,合并3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放冷后高速离心除杂,加入口服液常用辅料,混合均匀,按口服液常规工艺制成20000ml口服液。
实施例75 
    取西洋参100g、灵芝100g、发酵虫草菌粉(中国拟青霉Paecilomyces sinensis Chen,Xiao et Shi,sp.nov )3g、玫瑰花10g,西洋参、灵芝切片,发酵虫草菌粉置于布袋中,以上四味加水浸泡1小时,加热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以后每次1小时,每次加水4倍量,合并3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放冷后高速离心除杂,加入口服液常用辅料,混合均匀,按口服液常规工艺制成20000ml口服液。
实施例76 
取西洋参和/或人参100g、灵芝250g、发酵虫草菌粉(中国弯颈霉Tolypocladium sinensis C.lan Li )250g、玫瑰花120g,西洋参、灵芝切片,发酵虫草菌粉置于布袋中,以上四味或五味,加水浸泡0.5小时,加热煎煮3次,第一次15倍量水,提取2小时,以后每次1小时,每次加水9倍量,合并3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放冷后高速离心除杂,加入口服液常用辅料,混合均匀,按口服液常规工艺制成20000ml口服液。
实施例77 
取西洋参10g、灵芝20g、发酵虫草菌粉(中华被毛孢Hirsutella sinensis Liu,Guo,Yu et Zeng,sp.nov )3g、冬虫夏草3 g、玫瑰花10g,西洋参、灵芝切片,发酵虫草菌粉置于布袋中,以上四味加水浸泡1.5小时,加热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以后每次1小时,每次加水10倍量,合并3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放冷后高速离心除杂,加入口服液常用辅料,混合均匀,按口服液常规工艺制成20000ml口服液。
实施例78 
取黄芪3-200g和/或党参160g、灵芝300g、发酵虫草菌粉(蝙蝠蛾被毛孢Hirsutella hepialid Chen et Shen) 200g、玫瑰花200g,西洋参、灵芝切片,发酵虫草菌粉置于布袋中,以上四味加水浸泡1小时,加热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以后每次1小时,每次加水5倍量,合并3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放冷后高速离心除杂,加入口服液常用辅料,混合均匀,按口服液常规工艺制成20000ml口服液。
实施例79 
取西洋参200g、灵芝300g、发酵虫草菌粉(孢霉属真菌Mortierella SP) 200g、玫瑰花200g,西洋参、灵芝切片,发酵虫草菌粉置于布袋中,以上四味加水浸泡0.5小时,加热煎煮3次,第一次15倍量水,提取2小时,以后每次1小时,每次加水8倍量,合并3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放冷后高速离心除杂,加入口服液常用辅料,混合均匀,按口服液常规工艺制成20000ml口服液。
实施例80 
取黄芪3-400g、灵芝350g、发酵虫草菌粉100g、玫瑰花100g,黄芪、灵芝切片,发酵虫草菌粉置于布袋中,以上四味加水浸泡1小时,加热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以后每次1.4小时,每次加水7倍量,合并3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放冷后高速离心除杂,加入口服液常用辅料,混合均匀,按口服液常规工艺制成20000ml口服液。
实施例81 
    取黄芪30g、灵芝40g、发酵虫草菌粉20g、玫瑰花30g,黄芪、灵芝切片,发酵虫草菌粉置于布袋中,以上四味加水浸泡1小时,加热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以后每次1小时,每次加水10倍量,合并3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放冷后高速离心除杂,减压浓缩成清膏,喷雾干燥成粉,制成复合粉。
实施例82 
    取西洋参300g、灵芝400g、发酵虫草菌粉200g、玫瑰花300g,西洋参、灵芝切片,发酵虫草菌粉置于布袋中,以上四味加水浸泡1小时,加热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以后每次1小时,每次加水10倍量,合并3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放冷后高速离心除杂,减压浓缩成膏或喷雾干燥成粉,加入片剂常用辅料,混合均匀,按片剂常规工艺制成各种片剂。
实施例83 
取西洋参300g、灵芝400g、发酵虫草菌粉200g、玫瑰花300g,西洋参、灵芝切片,发酵虫草菌粉置于布袋中,以上四味加水浸泡1小时,加热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以后每次1小时,每次加水10倍量,合并3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放冷后高速离心除杂,减压浓缩成膏或喷雾干燥成粉,加入胶囊剂常用辅料,混合均匀,按胶囊剂常规工艺制成胶囊剂。
实施例84 
取人参叶1-120g、灵芝300g、冬虫夏草80g,人参叶、灵芝切片,冬虫夏草打粉后布袋分装,所有药材加水浸泡1小时,加热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以后每次1.5小时,每次加水15倍量,合并3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放冷后高速离心除杂,加入口服液常用辅料,混合均匀,按口服液常规工艺制成20000ml口服液。
实施例85 
取红参300g、灵芝400g、冬虫夏草67g、发酵虫草菌粉(蝙蝠蛾拟青霉Paecilongces hepialli Chen et Dai,sp.nov)200g,西洋参、灵芝切片,冬虫夏草打粉后与虫草菌粉布袋分装,所有药材加水浸泡0.5小时,加热煎煮2次,第一次15倍量水,提取2小时,第二次1小时,加水13倍量,合并2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放冷后高速离心除杂,加入口服液常用辅料,混合均匀,按口服液常规工艺制成20000ml口服液。 
实施例86 
取西洋参450g、灵芝200g、冬虫夏草90g、发酵虫草菌粉(中华被毛孢Hirsutella sinensis Liu,Guo,Yu et Zeng,sp.nov)600g,西洋参、灵芝切片,冬虫夏草打粉后与虫草菌粉布袋分装,所有药材加水浸泡1小时,加热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以后每次1小时,每次加10倍量水,合并3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放冷后高速离心除杂,加入口服液常用辅料,混合均匀,按口服液常规工艺制成20000ml口服液。 
实施例87 
取人参100g、灵芝800g、冬虫夏草30g、发酵虫草菌粉(粉红胶霉Gliocladium roseum(link)Thom)300g,人参、灵芝切片,冬虫夏草打粉后与虫草菌粉布袋分装,所有药材加水浸泡1小时,加热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以后每次1小时,每次加水10倍量,合并3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放冷后高速离心除杂,加入口服液常用辅料,混合均匀,按口服液常规工艺制成20000ml口服液。
实施例88 
取西洋参250g、灵芝300g、冬虫夏草80g、发酵虫草菌粉(孢霉属真菌Mortierella SP)900g,西洋参、灵芝切片,冬虫夏草打粉后与虫草菌粉布袋分装,所有药材加水浸泡1小时,加热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以后每次1小时,每次加水10倍量,合并3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放冷后高速离心除杂,加入口服液常用辅料,混合均匀,按口服液常规工艺制成20000ml口服液。
实施例89 
取人参300g和/或党参300g、灵芝400g、冬虫夏草20g、发酵虫草菌粉(冬虫夏草头孢Cephalosporium sinensis Chen sp.nov)33g,人参、灵芝切片,冬虫夏草打粉后与虫草菌粉布袋分装,所有药材加水浸泡1小时,加热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以后每次1小时,每次加水10倍量,合并3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放冷后高速离心除杂,加入口服液常用辅料,混合均匀,按口服液常规工艺制成20000ml口服液。
实施例90 
取西洋参100g、灵芝200g,冬虫夏草30g,发酵虫草菌粉(孢霉属真菌Mortierella SP)30g,/和玫瑰花100g,西洋参、灵芝切片,冬虫夏草打粉后与虫草菌粉布袋分装,所有药材加水浸泡1小时,加热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以后每次1小时,每次加10倍量水,合并3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放冷后高速离心除杂,加入口服液常用辅料,混合均匀,按口服液常规工艺制成20000ml口服液。 
实施例91 
取人参900g、灵芝900g,冬虫夏草900g,发酵虫草菌粉(中华被毛孢Hirsutsua sinensis Liu,Guo,Yu et Zeng,sp.nov)900g/和玫瑰花600g,人参、灵芝切片,冬虫夏草打粉后与虫草菌粉布袋分装,所有药材加水浸泡1小时,加热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以后每次1小时,每次加水10倍量,合并3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放冷后高速离心除杂,加入口服液常用辅料,混合均匀,按口服液常规工艺制成20000ml口服液。
实施例92 
取西洋参1500g和/或黄芪2000g、灵芝1600g,冬虫夏草1200g,发酵虫草菌粉(蝙蝠蛾拟青霉Paecilongces hepialli Chen et Dai,sp.nov)900g /和玫瑰花900g,西洋参和/或黄芪、灵芝切片,冬虫夏草打粉后与虫草菌粉布袋分装,所有药材加水浸泡1小时,加热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以后每次1小时,每次加水10倍量,合并3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放冷后高速离心除杂,加入口服液常用辅料,混合均匀,按口服液常规工艺制成20000ml口服液。
实施例93 
取西洋参50g、灵芝50g,冬虫夏草10g和/或发酵虫草菌粉(蝙蝠蛾拟青霉Paecilongces hepialli Chen et Dai,sp.nov)10g、玫瑰花50g,西洋参、灵芝切片,冬虫夏草粉碎后置于布袋中,所有药材加水浸泡0.5小时,加热煎煮2次,第一次15倍量水,提取2小时,第二次1小时,加水13倍量,合并2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放冷后高速离心除杂,减压浓缩成膏或喷雾干燥成粉,加入丸剂常用辅料,混合均匀,按丸剂常规工艺制成各种丸剂。
实施例94 
    取西洋参300g、灵芝400g,冬虫夏草67g、发酵虫草菌粉(蝙蝠蛾被毛孢Hirsutella hepialid Chen et Shen) 200g、玫瑰花300g,西洋参、灵芝切片,冬虫夏草粉碎后与虫草菌粉一起置于布袋中,以上药材加水浸泡1小时,加热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以后每次1小时,每次加水10倍量,合并3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放冷后高速离心除杂,减压浓缩成清膏,喷雾干燥成粉,制成复合粉。
实施例95 
取西洋参300g、灵芝300g,冬虫夏草67g和/或发酵虫草菌粉(蝙蝠蛾拟青霉Paecilongces hepialli Chen et Dai,sp.nov)200g、玫瑰花300g,西洋参、灵芝切片,冬虫夏草粉碎后和/或与虫草菌粉一起置于布袋中,以上药材加水浸泡1小时,加热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以后每次1小时,每次加水10倍量,合并3次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放冷后高速离心除杂,减压浓缩成膏或喷雾干燥成粉,加入颗粒剂常用辅料,混合均匀,按颗粒剂常规工艺制成颗粒剂。
实施例96 
取西洋参300g、灵芝400g,冬虫夏草67g、发酵虫草菌粉(中华束丝孢Synnematium sinensis Yin & Shen)200g、玫瑰花300g,西洋参、灵芝切片,冬虫夏草粉碎后和/或与虫草菌粉一起置于布袋中,加入乙醇或甲醇回流提取1-2次,每次1-2小时,然后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或甲醇后得到醇提取液;药渣再加水加热煎煮1~3次,每次1~2小时,合并醇提取液和水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放冷后高速离心除杂,备用。以上药材加水浸泡1小时,加热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以后每次1小时,每次加水10倍量,合并醇提取液与水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放冷后高速离心除杂,减压浓缩成膏或喷雾干燥成粉,加入胶囊剂常用辅料,混合均匀,按胶囊剂常规工艺制成胶囊剂。
实施例97 
    取西洋参300g、灵芝400g,冬虫夏草67g,西洋参、灵芝切片,冬虫夏草粉碎后置于布袋中,加入乙醇回流提取1-2次,每次1-2小时,然后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后得到醇提取液;药渣再加水加热煎煮1~3次,每次1~2小时,合并醇提取液和水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放冷后高速离心除杂,备用。以上药材加水浸泡1.5小时,加热煎煮1次,第一次2小时,以后每次1小时,每次加水10倍量,合并醇提取液与水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放冷后高速离心除杂,加入口服液常用辅料,混合均匀,按口服液常规工艺制成20000ml口服液。

Claims (15)

1.含有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西洋参和/或人参5~150份、灵芝5~160份、冬虫夏草1~120份和/或发酵虫草菌粉1~90份,或者由上述原料的水和/或醇提物作活性成份和药学上可接受的附加剂组成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缓解体力疲劳保健食品或药品中的应用。
2.含有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西洋参和/或人参10~90份、灵芝20~90份、发酵虫草菌粉3~60份和/或冬虫夏草3~90 份,或者由上述原料的水和/或醇提物作活性成份和药学上可接受的附加剂组成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缓解体力疲劳保健食品或药品中的应用。
3.含有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西洋参和/或人参10~50份、灵芝10~50份、发酵虫草菌粉10~50份和/或冬虫夏草10~70 份,或者由上述原料的水和/或醇提物作活性成份和药学上可接受的附加剂组成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缓解体力疲劳保健食品或药品中的应用。
4. 含有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西洋参和/或人参30份、灵芝40份、发酵虫草菌粉20份和/或冬虫夏草6.7 份,或者由上述原料的水和/或醇提物作活性成份和药学上可接受的附加剂组成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缓解体力疲劳保健食品或药品中的应用。
5.含有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西洋参和/或人参5~150份、灵芝5~160份、冬虫夏草1~120份和/或发酵虫草菌粉1~90份、玫瑰花5~90份,或者由上述原料的水和/或醇提物作活性成份和药学上可接受的附加剂组成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缓解体力疲劳保健食品或药品中的应用。
6.含有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西洋参和/或人参10~90份、灵芝20~90份、发酵虫草菌粉3~60份和/或冬虫夏草3~90 份、玫瑰花10~60份,或者由上述原料的水和/或醇提物作活性成份和药学上可接受的附加剂组成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缓解体力疲劳保健食品或药品中的应用。
7.含有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西洋参和/或人参10~50份、灵芝10~50份、发酵虫草菌粉10~50份和/或冬虫夏草10~70 份、玫瑰花10~40份,或者由上述原料的水和/或醇提物作活性成份和药学上可接受的附加剂组成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缓解体力疲劳保健食品或药品中的应用。
8.含有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西洋参和/或人参30份、灵芝40份、发酵虫草菌粉20份和/或冬虫夏草6.7 份、玫瑰花30份,或者由上述原料的水和/或醇提物作活性成份和药学上可接受的附加剂组成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缓解体力疲劳保健食品或药品中的应用。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还可加入太子参3~300份、人参叶1~120份、党参3~160份、黄芪3~200份、菟丝子5~150份中的任一种或任意组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或权利要求9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降血脂保健食品或药品中的应用。
11.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或权利要求9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抗氧化保健食品或药品中的应用。
12.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或权利要求9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提高缺氧耐受力保健食品或药品中的应用。
13. 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或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任意附加剂制备成任意剂型。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剂型为片剂、颗粒剂、胶囊剂、口服液、糖浆剂、丸剂中的任意一种。
15.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发酵虫草菌粉所属的菌种为蝙蝠蛾拟青霉或蝙蝠蛾被毛孢或中华束丝孢或粉红胶霉或孢霉属真菌或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头孢或中华被毛孢。
CN201110275659.4A 2010-09-17 2011-09-16 中药组合物在制备缓解体力疲劳保健食品或药品中的应用 Active CN1024061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75659.4A CN102406163B (zh) 2010-09-17 2011-09-16 中药组合物在制备缓解体力疲劳保健食品或药品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850820A CN101999663A (zh) 2010-09-17 2010-09-17 中药组合物在制备缓解体力疲劳保健食品及药品中的应用
CN201010285082.0 2010-09-17
CN201110208873 2011-07-25
CN201110208873.8 2011-07-25
CN201110275659.4A CN102406163B (zh) 2010-09-17 2011-09-16 中药组合物在制备缓解体力疲劳保健食品或药品中的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06163A CN102406163A (zh) 2012-04-11
CN102406163B true CN102406163B (zh) 2014-11-05

Family

ID=459087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75659.4A Active CN102406163B (zh) 2010-09-17 2011-09-16 中药组合物在制备缓解体力疲劳保健食品或药品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40616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13570A (zh) * 2012-04-20 2012-08-01 海燕翔 一种含黄精、积雪草的增强免疫力的功能性食品
WO2013155720A1 (zh) * 2012-04-21 2013-10-24 江苏安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缓解疲劳保健胶囊
CN103446202B (zh) 2012-05-29 2018-11-06 江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预防和治疗艾滋病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46205A (zh) 2012-05-29 2013-12-18 江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治放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症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3446206B (zh) * 2012-05-29 2019-07-19 江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改善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所致毒副反应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3446203B (zh) * 2012-05-29 2017-11-24 江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性功能障碍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12925A (zh) 2012-09-13 2019-03-26 江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防治过敏性疾病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2919845B (zh) * 2012-11-21 2014-02-12 济南老来寿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缓解体力疲劳的保健食品
CN103054909B (zh) * 2013-02-04 2014-09-10 福建仙芝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缓解体力疲劳的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32173B (zh) * 2013-08-27 2014-10-22 王辉 一种发酵冬虫夏草菌粉复方制剂
CN103689430A (zh) * 2013-12-06 2014-04-02 潘逸东 一种香菇奶茶小麦胚芽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30557A (zh) * 2014-03-14 2014-06-04 四川道地药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具有缓解疲劳功能的中药保健品
CN104622929A (zh) * 2015-01-12 2015-05-20 康美(北京)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含人参灵芝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35338A (zh) * 2016-08-23 2016-12-21 广西创瑞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酵素营养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27745B (zh) * 2017-11-13 2021-03-09 济川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保健食品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制剂
CN110279737A (zh) * 2019-07-08 2019-09-27 湖北圣峰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富硒参灵草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75305A (zh) * 2021-09-14 2022-01-28 张志忠 一种中药茶及制作方法
CN115252667A (zh) * 2022-07-21 2022-11-01 珠海凤凰高科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灵芝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06523A (zh) * 2001-07-17 2003-04-02 吴兆强 口服液的配制工艺
CN101264170A (zh) * 2008-04-30 2008-09-17 于晶 一种具有抗疲劳和免疫调节作用的天参口服液
CN101292742A (zh) * 2008-06-07 2008-10-29 江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的保健食品及其制备工艺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06523A (zh) * 2001-07-17 2003-04-02 吴兆强 口服液的配制工艺
CN101264170A (zh) * 2008-04-30 2008-09-17 于晶 一种具有抗疲劳和免疫调节作用的天参口服液
CN101292742A (zh) * 2008-06-07 2008-10-29 江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的保健食品及其制备工艺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杜朝辉等.抗运动性疲劳中药研究现状.《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8,第27卷(第2期),第260-265页. *
雷万生等.冬虫夏草的研究概况.《海军医学杂志》.2006,第27卷(第3期),第262-269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06163A (zh) 2012-04-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06163B (zh) 中药组合物在制备缓解体力疲劳保健食品或药品中的应用
JP6305457B2 (ja) 漢方薬組成物の、肉体疲労の緩和及び予防治療のための健康食品や医薬品の調製への応用
CN102274258A (zh) 一种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的中药组合物
CN102274259A (zh) 一种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的中药组合物
CN106174485A (zh) 具有强肾壮阳功效的酵素组合物、泡腾片及制备方法
CN102228252A (zh) 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提高缺氧耐受力保健食品及药品中的应用
CN109528814A (zh) 一种乳酸菌发酵黄芪的微生态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999663A (zh) 中药组合物在制备缓解体力疲劳保健食品及药品中的应用
CN103446206B (zh) 改善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所致毒副反应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1104006A (zh) 一种冬虫夏草菌提取浓缩液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5232587A (zh) 一种灵芝保健胶囊的加工方法
CN103446202B (zh) 一种预防和治疗艾滋病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87480A (zh) 一种免疫调节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剂
CN103446201A (zh) 一种防治过敏性疾病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US9744203B2 (en) Application of composition in preparing health care product or medicine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leukopenia caused by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CN107893035A (zh) 一种猴头菌的培养基、黄精生物转化菌丝体、黄精生物转化菌丝体的提取物及其用途
CN110403967B (zh) 一种增加人参皂苷Rg3、Rh2含量的人参加工方法及得到的加工人参和应用
CN106666703A (zh) 具有保肝护肝功效的酵素组合物、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6214844A (zh) 一种具有减肥和免疫调节作用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07300A (zh) 一种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的保健食品
CN102068604A (zh) 一种加味当归补血制剂及其应用和制造方法
CN105639636A (zh) 一种具有护肝、降低血糖功能的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46203B (zh) 一种改善性功能障碍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46204B (zh) 一种防治乙型肝炎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6098946A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