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05492B -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05492B
CN102405492B CN201080001792.4A CN201080001792A CN102405492B CN 102405492 B CN102405492 B CN 102405492B CN 201080001792 A CN201080001792 A CN 201080001792A CN 102405492 B CN102405492 B CN 1024054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electrode
capacitor
driving element
power l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0179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05492A (zh
Inventor
戎野浩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led Inc
Original Assignee
Joled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led Inc filed Critical Joled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4054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054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054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0549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09G3/320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 G09G3/3225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using an active matrix
    • G09G3/3233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using an active matrix with pixel circuitry controlling the current through the light-emitting element
    • G09G3/3241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using an active matrix with pixel circuitry controlling the current through the light-emitting element the current through the light-emitting element being set using a data current provided by the data driver, e.g. by using a two-transistor current mirror
    • G09G3/325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using an active matrix with pixel circuitry controlling the current through the light-emitting element the current through the light-emitting element being set using a data current provided by the data driver, e.g. by using a two-transistor current mirror the data current flowing through the driving transistor during a setting phase, e.g. by using a switch for connecting the driving transistor to the data driver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8Active matrix structure, i.e. with use of active elements, inclusive of non-linear two terminal elements, in the pixels together with light emitting or modulating elements
    • G09G2300/0809Several active elements per pixel in active matrix panels
    • G09G2300/0842Several active elements per pixel in active matrix panels forming a memory circuit, e.g. a dynamic memory with one capacitor
    • G09G2300/0861Several active elements per pixel in active matrix panels forming a memory circuit, e.g. a dynamic memory with one capacitor with additional control of the display period without amending the charge stored in a pixel memory, e.g. by means of additional select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6Details of flat display driving waveform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33Improving the luminance or brightness uniformity across the scree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Control Of El Display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具备发光像素(170)和驱动电路,所述发光像素(170)具备驱动晶体管(173)、扫描晶体管(171)、复位晶体管(172)、插入驱动晶体管(173)的栅电极-源电极之间的电容器(174)以及与驱动晶体管(173)的源电极连接的发光元件(175),驱动晶体管(173)具有背栅电极,驱动电路通过将预定的偏置电压施加于背栅电极,使驱动晶体管(173)的阈值电压大于栅电极和源电极间的电位差,将驱动晶体管(173)设为非导通,在将驱动晶体管(173)设为了非导通的状态下,使电容器(174)保持与信号电压对应的电压。

Description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了有机EL(Electro Luminescence:电致发光)元件的有源矩阵方式的有机EL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EL显示装置具有呈矩阵状配置有像素部的显示部,与显示部所包括的各像素部对应地配置有多条扫描线和多条数据线,所述像素部包括发光元件和用于驱动该发光元件的驱动元件。例如,由两个晶体管和一个电容器构成各像素部,在将与驱动元件的源电极电连接的高电位侧的电源线沿与扫描线平行的方向以及垂直的方向这两个方向而配置成网状的情况下,驱动元件的栅电极与电容器的第一电极连接,驱动元件的源电极与电容器的第二电极连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情况下,向电容器的第一电极供给信号电压,与源电极连接的电容器的第二电极的电位由高电位侧的电源线的电位决定。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0825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27132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9-69571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上述现有技术产生了以下问题。
即,在与扫描线平行的各线中的进行发光动作的线,由于在第一电源线中流动电流,因而会产生电压下降,电位会发生变动。此时,当向与进行发光动作的线相邻的线的各像素部写入与图像信号对应的信号电压时, 由于第一电源线配置成网状,所以经由沿着与扫描线垂直的方向设置的布线,在进行发光动作的线配置的第一电源线的电压下降的影响会传递至配置于进行信号电压写入动作的线的第一电源线。换言之,经由在与扫描线垂直的方向上配置的第一电源线,在与扫描线平行的方向上配置的、与进行发光动作的线对应的第一电源线的电压下降会传播至在与扫描线平行的方向上配置的、与进行信号电压写入动作的线对应的第一电源线。其结果,与进行信号电压写入动作的线对应的、在与扫描线平行的方向上配置的第一电源线的电位会发生变动。
进一步,在进行发光动作的线中,因为电压下降的影响朝向显示部的中央变大,所以从第一电源线供给至配置于进行信号电压写入动作的线的各像素部的电位会产生不均。
这样,当在第一电源线的电位由于电压下降而降低了的情况下向电容器的第一电极进行信号电压写入时,则会在电容器的第二电极的电位降低了的状态下向电容器的第一电极供给信号电压,所以会在电容器保持小于所期望的电压值的电压。另外,电容器所保持的电压在各像素部之间不匀。其结果,从显示部发光的辉度(brightness)下降,并且在显示部产生辉度不均,会产生无法使显示部以所期望的辉度发光的问题。
另外,在信号电压写入期间中,存在驱动元件变为导通状态、驱动元件的驱动电流流动的情况。在该情况下,由于在信号电压写入期间中,驱动电流经由第一电源线而流动,因而第一电源线的电位会发生变动。其结果,会在电容器保持小于所期望的电压值的电压。
为了解决该问题,有如下方法:按与扫描线平行的各线对第一电源线及第二电源线的任一方或者双方的电源线进行扫描,通过在发光元件的发光动作时和信号电压写入时切换驱动元件的导通、非导通状态,向电容器写入所期望的电压值(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在该方法中,在发光动作时,在向发光元件施加正偏压的方向上控制第一电源线和第二电源线的电位,另一方面,在信号电压的供给期间,控制第一电源线和第二电源线的电位,使得向发光元件不施加正偏压。由此,能够防止在信号电压的供给 期间内经由第一电源线而在发光元件中流动的驱动电流。
然而,在该情况下,另外需要用于使第一电源线和第二电源线的电位变动的专用驱动器,存在导致成本变高的问题。
另一方面,也有如下方法:在第一电源线以及第二电源线和发光元件之间另外设置开关用的晶体管,通过在信号电压的供给期间内使该晶体管截止,防止信号电压供给期间内的驱动电流(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然而,在该方法中,与另外设置开关用的晶体管相应地,构成像素部的元件数量和用于控制晶体管的布线会增加,在制造工序中材料利用率会降低,并且,从电源部供给的电源电压会变大,存在导致功耗增加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做出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能够简化显示部所包括的各像素部的结构的同时、能够使显示部以所期望的辉度发光的有机EL显示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方式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是呈矩阵状配置有多个像素部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所述多个像素部各自具备:发光元件,其具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电容器,其用于保持电压;驱动元件,其栅电极与所述电容器的第一电极连接,源电极与所述电容器的第二电极连接,通过使与所述电容器所保持的电压对应的驱动电流在所述发光元件中流动,使所述发光元件发光,并且,所述驱动元件具备通过被供给预定的偏置电压而使所述驱动元件为非导通的背栅电极;第一电源线,其经由所述发光元件与所述驱动元件的源电极电连接;第二电源线,其与所述驱动元件的漏电极电连接;第三电源线,其是与所述第一电源线不同的电源线,对所述电容器的第二电极设定预定的基准电压;数据线,其用于供给信号电压;第一开关元件,其一方的端子与所述数据线连接,另一方的端子与所述电容器的第一电极连接,对所述数据线和所述电容器的第一电极的导通和非导通进行切换;第二开关元件,其一方的端子与所述电容器的第二电极连接,另一方的端子与所述第三电源线连接,对所述电容器的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三电源线的导通和非导通进行切换;以及偏压线,其供给施加于所述背栅电极的所述预定的偏置电压,所述有机电致发 光显示装置还具备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执行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控制、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控制、以及向所述背栅电极供给所述偏置电压的供给控制,所述预定的偏置电压是用于使所述驱动元件的阈值电压的绝对值大于所述驱动元件的栅电极和源电极间的电位差的电压,所述驱动电路,通过将所述预定的偏置电压施加于所述背栅电极,使所述驱动元件的阈值电压的绝对值大于所述栅电极和源电极间的电位差,使所述驱动元件为非导通;在施加所述预定的偏置电压的期间内使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和所述第二开关元件导通,在使所述驱动元件为非导通的状态下,对所述电容器的第二电极设定所述预定的基准电压,同时向所述电容器的第一电极供给所述信号电压。
如上所述,在将所述电容器的第二电极连接于与所述驱动元件的源电极电连接的所述第一电源线的情况下,所述电容器的第二电极的电位会受到所述第一电源线的电压下降的影响。其结果,在供给所述信号电压时,所述电容器所保持的电压也会发生变动。
于是,在本方式中,设置了与所述第一电源线不同的电源线,即对所述电容器的第二电极设定预定的基准电压的第三电源线。并且,将所述电容器的固定电位侧的第二电极连接于所述第三电源线。由此,在所述信号电压的写入期间中,由于所述第三电源线与所述电容器的第二电极连接,所以能够防止所述第一电源线的电压下降对电容器的第二电极的电位的影响,能够防止所述电容器所保持的电压变动。
而且,在本方式中,使用所述背栅电极停止所述驱动元件的驱动电流,在使所述驱动电流停止了的状态下,对所述电容器的第二电极设定所述预定的基准电压,向所述电容器的第一电极供给所述信号电压。由此,在使所述驱动电流停止了的状态下,对所述电容器的第二电极设定所述预定的基准电压,同时向所述电容器的第一电极供给所述信号电压,所以能够防止在所述信号电压的供给期间中由流动所述驱动电流引起的所述电容器的第二电极的电位变动。其结果,能够使所述电容器保持所期望的电压,能够使所述显示部所包括的各像素部以所期望的辉度发光。
在此,在本方式中,将所述背栅电极作为用于对所述驱动元件的导通和非导通进行切换的开关。所述预定的偏置电压是用于使所述驱动元件的阈值电压大于所述驱动元件的栅电极和源电极间的电位差的电压。通过所述偏置电压的供给控制,对所述驱动元件的导通和非导通的切换进行控制,从而能够将所述背栅电极作为开关元件使用,所以不需要另外设置用于在所述信号电压的写入期间中切断所述驱动电流的开关元件。其结果,能够简化各像素部的电路结构,能够削减制造成本。
就是说,根据本发明,能实现能够简化显示部所包括的各像素部的结构的同时使显示部以所期望的辉度发光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表示发光像素的详细电路结构的电路图。
图3是表示驱动晶体管的Vgs-Id特性的一个例子的坐标图。
图4A是示意表示以最大灰度等级发光时的发光像素的状态的图。
图4B是示意表示信号电压写入时的发光像素的状态的图。
图5是表示有机EL显示装置的动作的时间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7是表示发光像素的详细电路结构的电路图。
图8是表示有机EL显示装置的动作的时间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10是表示发光像素的详细电路结构的电路图。
图11是表示驱动晶体管的Vgs-Id特性的另一例子的坐标图。
图12A是示意表示以最大灰度等级发光时的发光像素的状态的图。
图12B是示意表示信号电压写入时的发光像素的状态的图。
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动作的时间图。
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动作的时间图。
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有机EL显示装置具有的发光像素的详细电 路结构的电路图。
图16A是示意表示以最大灰度等级发光时的发光像素的状态的图。
图16B是示意表示信号电压写入时的发光像素的状态的图。
图17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的有机EL显示装置具有的发光像素的详细结构的电路图。
图18A是示意表示以最大灰度等级发光时的发光像素的状态的图。
图18B是示意表示信号电压写入时的发光像素的状态的图
图19A是表示将驱动晶体管设为了P型晶体管的情况下的发光像素的电路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9B是表示将驱动晶体管设为了P型晶体管的情况下的发光像素的电路结构的另一例子的图。
图20是内置有本发明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薄型平板TV的外观图。
标号说明
100、200、300有机EL显示装置
110写入驱动电路
120数据线驱动电路
130偏置电压控制电路
140基准电源
150直流电源
160、260、360显示面板
161第一电源线
162第二电源线
163基准电源线
164扫描线
165偏压布线
166数据线
170、270、370、470、570发光像素
171、471扫描晶体管
172、472复位晶体管
173驱动晶体管
174电容器
175发光元件
180、280、380显示部
190基干电源线
365虚设偏压布线
具体实施方式
(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其呈矩阵状配置有多个像素部,所述多个像素部各自具备:发光元件,其具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电容器,其用于保持电压;驱动元件,其栅电极与所述电容器的第一电极连接,源电极与所述电容器的第二电极连接,通过使与所述电容器所保持的电压对应的驱动电流在所述发光元件中流动,使所述发光元件发光,并且,所述驱动元件具备通过被供给预定的偏置电压而使所述驱动元件为非导通的背栅电极;第一电源线,其经由所述发光元件与所述驱动元件的源电极电连接;第二电源线,其与所述驱动元件的漏电极电连接;第三电源线,其是与所述第一电源线不同的电源线,对所述电容器的第二电极设定预定的基准电压;数据线,其用于供给信号电压;第一开关元件,其一方的端子与所述数据线连接,另一方的端子与所述电容器的第一电极连接,对所述数据线和所述电容器的第一电极的导通和非导通进行切换;第二开关元件,其一方的端子与所述电容器的第二电极连接,另一方的端子与所述第三电源线连接,对所述电容器的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三电源线的导通和非导通进行切换;以及偏压线,其供给施加于所述背栅电极的所述预定的偏置电压,所述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还具备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执行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控制、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控制、以及向所述背栅电极供给所述偏置电压的供给控制,所述预定的偏置电压是用于使所述驱动元件的阈 值电压的绝对值大于所述驱动元件的栅电极和源电极间的电位差的电压,所述驱动电路,通过将所述预定的偏置电压施加于所述背栅电极,使所述驱动元件的阈值电压的绝对值大于所述栅电极和源电极间的电位差,使所述驱动元件为非导通;在施加所述预定的偏置电压的期间内使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和所述第二开关元件导通,在使所述驱动元件为了非导通的状态下,对所述电容器的第二电极设定所述预定的基准电压,同时向所述电容器的第一电极供给所述信号电压。
如上所述,在将所述电容器的第二电极连接于与所述驱动元件的源电极电连接的所述第一电源线的情况下,所述电容器的第二电极的电位会受到所述第一电源线的电压下降的影响。其结果,在供给所述信号电压时,所述电容器所保持的电压也会发生变动。
于是,在本方式中,设置了与所述第一电源线不同的电源线,即对所述电容器的第二电极设定预定的基准电压的第三电源线。并且,将所述电容器的固定电位侧的第二电极连接于所述第三电源线。由此,在所述信号电压的写入期间中,所述第三电源线与所述电容器的第二电极连接,所以能够防止所述第一电源线的电压下降对电容器的第二电极的电位的影响,能够防止所述电容器所保持的电压变动。
而且,在本方式中,使用所述背栅电极停止所述驱动元件的驱动电流,在使所述驱动电流停止了的状态下,对所述电容器的第二电极设定所述预定的基准电压,向所述电容器的第一电极供给所述信号电压。由此,在使所述驱动电流停止了的状态下,对所述电容器的第二电极设定所述预定的基准电压,同时向所述电容器的第一电极供给所述信号电压,所以能够在所述信号电压的供给期间中防止由于流动所述驱动电流而引起的使所述电容器的第二电极的电位变动。其结果,能够使所述电容器保持所期望的电压,能够使所述显示部所包括的各像素部以所期望的辉度发光。
在此,在本方式中,将所述背栅电极作为用于对所述驱动元件的导通和非导通进行切换的开关使用。所述预定的偏置电压是用于使所述驱动元件的阈值电压大于所述驱动元件的栅电极和源电极间的电位差的电压。通 过所述偏置电压的供给控制,对所述驱动元件的导通和非导通的切换进行控制,从而能够将所述背栅电极作为开关元件使用,所以不需要另外设置用于在所述信号电压的写入期间中切断所述驱动电流的开关元件。其结果,能够简化各像素部的电路结构,能够削减制造成本。
就是说,根据本方式,能实现能够简化显示部所包括的各像素部的结构的同时使显示部以所期望的辉度发光的有机EL显示装置。
(2)根据上述(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所述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还包括基干电源线,所述基干电源线配置在包括呈矩阵状配置的所述多个像素部的显示部的外周,将预定的固定电位供给到所述显示部,所述第二电源线与呈矩阵状配置的多个像素部的各行和各列对应地从所述基干电源线分支而设置成网格状。
根据本方式,与呈矩阵状配置的多个像素部的各行和各列对应地将第二电源线配置成网格状。由此,与不配置沿着各列的第二电源线而沿着各行以从基干电源线分支的方式逐条设置第二电源线的情况相比,与沿着各列配置的第二电源线相应地,多条第二电源线的电阻的总和变小。因此,根据本方式,在第二电源线产生的电压下降量变小。因此,能够减小从电源部供给的固定电位,能够降低功耗。
(3)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用于使所述驱动元件的阈值电压大于所述栅电极和源电极间的电位差的所述预定的偏置电压,是为使各像素部所包括的所述发光元件以最大灰度等级发光所需要的预定的信号电压施加在所述驱动元件的栅电极时,使所述驱动元件的阈值电压的绝对值大于所述栅电极和源电极间的电位差而设定的电压。
根据本方式,将所述预定的偏置电压设定成使得在为了使各像素部所包括的所述发光像素以最大灰度等级发光所需要的预定的信号电压施加到了所述驱动元件的栅电极时,所述驱动元件的阈值电压大于所述栅电极和源电极间的电位差。通过这样设定所述偏置电压,能够在所有的显示灰度等级下,使所述驱动元件的阈值电压的绝对值大于所述栅电极和源电极间的电位差。其结果,能够在进行所述信号电压的写入时,将所述驱动元件 可靠地设为非导通,使所述驱动电流停止。
(4)根据上述(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所述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还具备:第一扫描线,其供给对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导通和非导通进行控制的信号;和第二扫描线,其供给对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导通和非导通进行控制的信号。
(5)根据上述(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所述第三电源线和所述偏压线与呈矩阵状配置的多个像素部的各行对应而配置,与一行对应而配置的第三电源线和与所述一行的前行对应而配置的偏压线是共用的。
根据本方式,共用配置于一行的各像素所包括的第三电源线和配置于所述一行的前行的各像素所包括的偏压线。由此,通过使用驱动元件的背栅进行导通、截止,削减了TFT,还能够削减布线的条数。因此,能够使电路结构大幅度度小型化,能够防止由电压下降引起的影响。
(6)根据上述(5)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所述驱动电路,对配置在所述一行的前行的各像素部所包括的所述驱动元件,经由与所述第三电源线共用的所述偏压线供给所述预定的基准电压而使其为导通状态,同时,经由与所述偏压线共用的所述第三电源线对配置在所述一行的各像素部所包括的电容器的第二电极设定所述预定的基准电压。
根据本方式,配置在所述一行的前行的各像素部处于发光期间,另一方面,配置在一行的各像素部处于非发光期间。因此,在共用了配置在一行的各像素所包括的第三电源线和配置在所述一行的前行的各像素所包括的偏压线的情况下,向配置在所述一行的各像素部所包括的电容器的第二电极,经由与所述偏压线共用的所述第三电源线,不是写入所述预定的基准电压,而是写入所述预定的偏置电压。此时,当使从所述数据线供给的信号电压的范围与所述预定的偏置电压和所述预定的基准电压的电压差相应地偏移时,则能够使所述电容器保持所期望的电压。因此,在配置在所述一行的各像素部的非发光期间,即使经由与所述第三电源线共用的所述偏压线,向配置在所述一行的各像素部所包括的电容器的第二电极供给所 述预定的偏置电压,也没有动作上的影响。
(7)根据上述(6)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所述驱动电路,对配置在所述一行的前行的各像素部所包括的所述驱动元件,经由与所述第三电源线共用的所述偏压线供给所述预定的偏置电压而使其为非导通状态,同时,使所述第二开关元件为非导通,对配置在所述一行的各像素部所包括的电容器的第二电极,不写入经由与所述偏压线共用的所述第三电源线的所述预定的偏置电压。
根据本方式,配置在所述一行的前行的各像素部处于非发光期间,另一方面,配置在所述一行的各像素部处于发光期间。因此,即使在共用了配置在一行的各像素所包括的第三电源线和配置在所述一行的前行的各像素所包括的偏压线的情况下,使所述第二开关元件为非导通,使得对比文件配置在所述一行的各像素所包括的电容器的第二电极,不写入经由与所述偏压线共用的所述第三电源线的所述预定的偏置电压时,则所述驱动元件的源电极的电压不会变动。其结果,对配置在所述一行的各像素部的发光不会产生影响。
(8)根据上述(4)或(5)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将所述第一扫描线和所述第二扫描线设为共用的控制线。
根据本方式,可以将对所述第一开关元件进行扫描的第一扫描线和对所述第二开关元件进行扫描的所述第二扫描线设为共用的控制线。
(9)根据上述(4)或(5)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由极性彼此相反的晶体管构成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和所述驱动元件,使向所述背栅电极供给所述预定的偏置电压的期间和向所述电容器的第一电极供给所述信号电压的期间相同,将所述第一扫描线和所述偏压线设为共用的控制线。
根据本方式,由极性彼此相反的晶体管构成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和所述驱动元件,使向所述背栅电极供给所述预定的偏置电压的期间和向所述电容器的第一电极供给所述信号电压的期间相同。在该情况下,向所述第一开关元件供给的信号的极性反转,所述极性变为与所述背栅电极的极性相同,所以能够使所述扫描线和所述偏压线为共用的控制线。因此,能够削减所述显示部的布线数,能够简化电路结构。
(10)根据上述(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所述驱动元件是N型晶体管。
(11)根据上述(10)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从所述第三电源线供给的所述预定的基准电压为所述第一电源线的电位以下。
根据本方式,在所述驱动元件是N型晶体管的情况下,将从所述第三电源线供给的预定的固定电位的电压值设定为所述第一电源线的电位以下。由此,在对所述电容器的第二电极设定所述预定的固定电位时,所述发光元件的第一电极的电位为所述发光元件的第二电极的电位以下,所以能够防止从所述第三电源线流至所述发光元件的电流。其结果,能够防止在向所述电容器供给所述信号电压的期间产生不必要的发光而对比度降低。
(12)根据上述(10)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所述驱动电路,在向所述电容器的第一电极供给了所述信号电压之后,将所述第一开关元件设为非导通;通过将大于所述预定的偏置电压的电位供给到所述背栅电极,使所述驱动元件的阈值电压小于所述栅电极和所述源电极之间的电位差,从而使所述驱动元件为导通状态;使与所述电容器所保持的电压对应的驱动电流在所述发光元件中流动,使所述发光元件发光。
根据本方式,在所述驱动元件是N型晶体管的情况下,在向所述电容器的第一电极供给了所述信号电压之后,向所述背栅电极供给电位大于所述预定的偏置电压的反偏置电压。其结果,使所述驱动元件从非导通状态变为导通状态,使与所述电容器所保持的电压对应的驱动电流流动,使所述发光元件发光。
由此,能够防止在所述信号电压的写入器件中由于流动所述驱动电流而发生电压下降,所以能够使所述电容器保持所期望的电压。其结果,所述驱动元件能够使与所述所期望的电压对应的所述驱动电流流动,使所述发光元件发光。
(13)根据上述(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 置,所述驱动元件为P型晶体管。
(14)根据上述(13)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从所述第三电源线供给的所述预定的基准电压为所述第一电源线的电位以上。
根据本方式,在所述驱动元件是P型晶体管的情况下,将从所述第三电源线供给的预定的固定电位的电压值设定为所述第一电源线的电位以上。由此,在对所述电容器的第二电极设定所述预定的固定电位时,所述发光元件的第二电极的电位为所述发光元件的第一电极的电位以上,所以能够防止从所述发光元件流至所述第三电源线的电流。其结果,能够防止在向所述电容器供给所述信号电压的期间产生不必要的发光而使对比度降低。
(15)根据上述(13)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所述驱动电路,在向所述电容器的第一电极供给了所述信号电压之后,在向所述电容器的第一电极供给了所述信号电压之后,使所述第一开关元件截止;通过将小于所述预定的偏置电压的电位供给到所述背栅电极,使所述驱动元件的阈值电压小于所述栅电极和所述源电极之间的电位差,从而使所述驱动元件为导通状态;使与所述电容器所保持的电压对应的驱动电流在所述发光元件中流动,使所述发光元件发光。
根据本方式,在所述驱动元件是N型晶体管的情况下,在向所述电容器的第一电极供给了所述信号电压之后,向所述背栅电极供给电位大于所述预定的偏置电压的反偏置电压。其结果,通过停止向所述背栅电极供给所述偏置电压,使所述驱动元件从非导通状态变为导通状态,使与所述电容器所保持的电压对应的驱动电流流动,使所述发光元件发光。
由此,在所述信号电压的写入期间中,能够防止由于在所述第一电源线中流动所述驱动电流而导致的电压下降,所以能够使所述电容器保持所期望的电压。其结果,所述驱动元件能够使与所述所期望的电压对应的所述驱动电流流动,使所述发光元件发光。
(16)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具备:发光元件,其具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电容器,其用于保持电压;驱动元件,其栅电极与所述电容器的第一电极连接,源电极与所述电容器的第二电极连接,通过使与所述电容器所保持的电压对应的驱动电流在所述发光元件中流动,使所述发光元件发光,并且,所述驱动元件具备被供给预定的偏置电压、根据所述预定的偏置电压将所述驱动元件设为非导通的背栅电极;第一电源线,其经由所述发光元件与所述驱动元件的源电极电连接;第二电源线,其与所述驱动元件的漏电极电连接;第三电源线,其是与所述第一电源线不同的电源线,对所述电容器的第二电极设定预定的基准电压;数据线,其用于供给信号电压;第一开关元件,其一方的端子与所述数据线连接,另一方的端子与所述电容器的第一电极连接,对所述数据线和所述电容器的第一电极的导通和非导通进行切换;第二开关元件,其设置在所述电容器的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三电源线之间,对所述电容器的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三电源线的导通和非导通进行切换;以及偏压线,其供给施加于所述背栅电极的所述预定的偏置电压,所述预定的偏置电压是用于使所述驱动元件的阈值电压大于所述驱动元件的栅电极和源电极间的电位差的电压,通过将所述预定的偏置电压施加于所述背栅电极,使所述驱动元件的阈值电压大于所述栅电极和源电极间的电位差,使所述驱动元件为非导通,在施加所述预定的偏置电压的期间内使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和所述第二开关元件导通,在使所述驱动电流为非导通的状态下,对所述电容器的第二电极设定所述预定的基准电压,使所述信号电压供给至所述电容器的第一电极。
(17)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其呈矩阵状配置有多个像素部,所述多个像素部各自具备:发光元件,其具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电容器,其用于保持电压;驱动元件,其栅电极与所述电容器的第一电极连接,源电极与所述电容器的第二电极连接,通过使与所述电容器所保持的电压对应的驱动电流在所述发光元件中流动,使所述发光元件发光,并且,所述驱动元件具备被供给预定的偏置电压、根据所述预定的偏置电压使所述驱动元件为非导通的背栅电极;第一电源线,其经由所述发光元件与所述驱动元件的源电极电连接;第二电源线,其与所述驱动元件的漏电极电连 接;第三电源线,其是与所述第一电源线不同的电源线,对所述电容器的第一电极设定预定的基准电压;数据线,其用于供给信号电压;第一开关元件,其一方的端子与所述数据线连接,另一方的端子与所述电容器的第二电极连接,对所述数据线和所述电容器的第二电极的导通和非导通进行切换;第二开关元件,其一方的端子与所述电容器的第一电极连接,另一方的端子与所述第三电源线连接,对所述电容器的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三电源线的导通和非导通进行切换;以及偏压线,其供给施加于所述背栅电极的所述预定的偏置电压,所述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还具备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执行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控制、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控制、以及向所述背栅电极供给所述偏置电压的供给控制,所述预定的偏置电压是用于使所述驱动元件的阈值电压的绝对值大于所述驱动元件的栅电极和源电极间的电位差的电压,所述驱动电路,通过将所述预定的偏置电压施加于所述背栅电极,使所述驱动元件的阈值电压大于所述栅电极和源电极间的电位差,使所述驱动元件为非导通;在施加所述预定的偏置电压的期间内使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和所述第二开关元件导通,在使所述驱动元件为非导通的状态下,对所述电容器的第一电极设定所述预定的基准电压,同时,向所述电容器的第二电极供给所述信号电压。
(18)根据上述(17)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所述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还包括基干电源线,所述基干电源线配置在包括呈矩阵状配置的所述多个像素部的显示部的外周,将预定的固定电位供给到所述显示部,所述第二电源线与呈矩阵状配置的多个像素部的各行和各列对应地从所述基干电源线分支而设置成网格状。
(19)根据上述(17)或(18)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用于使所述驱动元件的阈值电压大于所述栅电极和源电极间的电位差的所述预定的偏置电压,是为使各像素部所包括的所述发光元件以最大灰度等级发光所需要的预定的信号电压施加到所述驱动元件的栅电极时,使所述驱动元件的阈值电压的绝对值大于所述栅电极和源电极间的电位差而设定的电压。
(20)根据上述(17)~(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所述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还具备:第一扫描线,其供给对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导通和非导通进行控制的信号;和第二扫描线,其供给对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导通和非导通进行控制的信号。
(21)根据上述(17)~(2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所述第三电源线和所述偏压线与呈矩阵状配置的多个像素部的各行对应而配置,与一行对应而配置的第三电源线和与所述一行的前行对应而配置的偏压线是共用的。
(22)根据上述(2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所述驱动电路,对配置在所述一行的前行的各像素部所包括的所述驱动元件,经由与所述第三电源线共用的所述偏压线供给所述预定的基准电压而使其为导通状态,同时,经由与所述偏压线共用的所述第三电源线对配置在所述一行的各像素部所包括的电容器的第一电极设定所述预定的基准电压。
(23)根据上述(22)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所述驱动电路,对配置在所述一行的前行的各像素部所包括的所述驱动元件,经由与所述第三电源线共用的所述偏压线供给所述预定的偏置电压而使其为非导通状态,同时,使所述第二开关元件为非导通,对配置在所述一行的各像素部所包括的电容器的第一电极,不写入经由与所述偏压线共用的所述第三电源线的所述预定的偏置电压。
(24)根据上述(20)或(2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将所述第一扫描线和所述第二扫描线设为共用的控制线。
(25)根据上述(20)或(2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由极性彼此相反的晶体管构成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和所述驱动元件,使向所述背栅电极供给所述预定的偏置电压的期间和向所述电容器的第一电极供给所述信号电压的期间相同,将所述第一扫描线和所述偏压线设为共用的控制线。
(26)根据上述(17)~(2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所述驱动元件是N型晶体管。
(27)根据上述(26)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从所述数据线供给的所述信号电压的最大值为所述第一电源线的电位以下。
由此,在驱动元件为N型晶体管的情况下,在写入信号电压时,能够防止从所述数据线流至所述发光元件的电流。因此,能够在写入信号电压的期间,可靠地使发光元件消光。
(28)根据上述(26)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所述驱动电路,在向所述电容器的第二电极供给了所述信号电压之后,使所述第一开关元件为非导通;通过将大于所述预定的偏置电压的电位供给到所述背栅电极,使所述驱动元件的阈值电压小于所述栅电极和所述源电极之间的电位差,从而使所述驱动元件为导通状态;使与所述电容器所保持的电压对应的驱动电流在所述发光元件中流动,使所述发光元件发光。
(29)根据上述(17)~(2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所述驱动元件为P型晶体管。
(30)根据上述(29)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从所述数据线供给的所述信号电压的最小值为所述第一电源线的电位以上。
由此,在驱动元件为P型晶体管的情况下,在写入信号电压时,能够防止所述发光元件流至所述数据线的电流。因此,能够在写入信号电压的期间,可靠地使发光元件消光。
(31)根据上述(29)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所述驱动电路,在向所述电容器的第二电极供给了所述信号电压之后,使所述第一开关元件为非导通;通过将小于所述预定的偏置电压的电位供给到所述背栅电极,使所述驱动元件的阈值电压小于所述栅电极和所述源电极之间的电位差,从而使所述驱动元件为导通状态;使与所述电容器所保持的电压对应的驱动电流在所述发光元件中流动,使所述发光元件发光。
(32)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具备:发光元件,其具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电容器,其用于保持电压;驱动元件,其栅电极与所述电容器的第一电极连接,源电极与所述电容器的第二电极连接,通过使与所述电容器所保持的电压对应的驱动 电流在所述发光元件中流动,使所述发光元件发光,并且,所述驱动元件具备被供给预定的偏置电压、根据所述预定的偏置电压使所述驱动元件为非导通的背栅电极;第一电源线,其经由所述发光元件与所述驱动元件的源电极电连接;第二电源线,其与所述驱动元件的漏电极电连接;第三电源线,其是与所述第一电源线不同的电源线,对所述电容器的第一电极设定预定的基准电压;数据线,其用于供给信号电压;第一开关元件,其一方的端子与所述数据线连接,另一方的端子与所述电容器的第二电极连接,对所述数据线和所述电容器的第二电极的导通和非导通进行切换;第二开关元件,其设置在所述电容器的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三电源线之间,对所述电容器的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三电源线的导通和非导通进行切换;以及
偏压线,其供给施加于所述背栅电极的所述预定的偏置电压,所述预定的偏置电压是用于使所述驱动元件的阈值电压大于所述驱动元件的栅电极和源电极间的电位差的电位,通过将所述预定的偏置电压施加于所述背栅电极,使所述驱动元件的阈值电压大于所述栅电极和源电极间的电位差,使所述驱动元件为非导通,在施加所述预定的偏置电压的期间内使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和所述第二开关元件导通,在使所述驱动元件为非导通的状态下,对所述电容器的第一电极设定所述预定的基准电压,使所述信号电压供给至所述电容器的第二电极。
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以下,在所有的附图中对相同或相当的要素标记相同的标号,省略其重复的说明。
(实施方式1)
以下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1所示的有机EL显示装置100具备写入驱动电路110、数据线驱动电路120、偏置电压控制电路130、基准电源140、直流电源150以及显示面板160。在此,显示面板160具有显示部180和基干电源线190,所述显示部180配置有呈n行×m行(n、m为自然数)的矩阵状配置的多个发光像素170,所述基干电源线190配置在显示部180的外周,向显示部180 供给预定的固定电位Vdd,所述显示面板160与写入驱动电路110、数据线驱动电路120、偏置电压控制电路130、基准电源140以及直流电源150连接。
图2是表示发光像素170的详细电路结构的电路图。
图2所示的发光像素170是本发明的像素部,具备第一电源线161、第二电源线162、基准电源线163、扫描线164、偏压布线165及数据线166、扫描晶体管171、复位晶体管172、驱动晶体管173、电容器174以及发光元件175。图2所示的发光像素170是以k行、j列(1≤k≤n、1≤j≤m)的发光像素170为例进行表示的,但其他的发光像素也具有同样的结构。
以下针对图1和图2所示出的各构成要素说明其连接关系和功能。
写入驱动电路110与多条扫描线164连接,通过向多条扫描线164供给扫描脉冲SCAN(1)~SCAN(n),以行为单位依次扫描多个发光像素170,所述多条扫描线164与多个发光像素170的各行对应而设置。该扫描脉冲SCAN(1)~SCAN(n)是控制扫描晶体管171的导通和截止的信号。
数据线驱动电路120与多条数据线166连接,向多条数据线166供给数据线电压DATA(1)~DATA(m),所述多条数据线166与多个发光像素170的各列对应而设置。各数据线电压DATA(1)~DATA(m)以时分方式包含与对应列的发光元件175的发光辉度对应的信号电压。就是说,数据线驱动电路120向多条数据线166供给信号电压。数据线驱动电路120和偏置电压控制电路130相当于本发明的驱动电路。
偏置电压控制电路130与多条偏压布线165连接,通过向多条偏压布线165供给背栅脉冲BG(1)~BG(n),以行为单位控制多个发光像素170的阈值电压,所述多条偏压布线165与多个发光像素170的各行对应而设置。换言之,以行为单位切换多个发光像素170的导通和非导通。关于通过背栅脉冲BG(1)~BG(n)控制发光像素170的阈值电压将在后面进行记述。
基准电源140与基准电源线163连接,向基准电源线163供给基准电 压Vref。
直流电源150经由基干电源线190与第二电源线162连接,向基干电源线190供给固定电位Vdd。例如,固定电位Vdd是15V。
第一电源线161是本发明的第一电源线,经由发光元件175与驱动晶体管173的源电极连接。该第一电源线161是例如电位为0V的地线。
第二电源线162是本发明的第二电源线,与直流电源150和驱动晶体管173的漏电极连接。该第二电源线例如与呈矩阵状配置的多个发光像素170的各行和各列对应地从基干电源线190分支而设置成网格状。
基准电源线163是本发明的第三电源线,与基准电源140和复位晶体管172的源电极及漏电极的一方的电极连接,被从基准电源140供给基准电压Vref。该基准电压Vref例如为0V。
扫描线164与多个发光像素170的各行对应地设置为共用,与写入驱动电路110和对应的发光像素170具有的扫描晶体管171的栅电极连接。
偏压布线165与多个发光像素170的各行对应地设置为共用,与偏置电压驱动电路130和对应的发光像素170具有的驱动晶体管173的背栅电极BG连接。
数据线166与多个发光像素170的各列对应地设置为共用,被从数据线驱动电路120供给数据线电压DATA(1)~DATA(m)。
扫描晶体管171是本发明的第一开关元件,其一方的端子与数据线166连接,另一方的端子与电容器174的第一电极连接,对数据线166与电容器174的第一电极的导通和非导通进行切换。具体而言,扫描晶体管171的栅电极与扫描线164连接,源电极及漏电极的一方与数据线166连接,源电极及漏电极的另一方与电容器174的第一电极连接。并且,根据从写入驱动电路110经由扫描线164供给至栅电极的扫描脉冲SCAN(k),对数据线166与电容器174的第一电极的导通和非导通进行切换。
复位晶体管172是本发明的第二开关元件,其一方的端子与电容器174的第二电极连接,另一方的端子与基准电源线163连接,对电容器174的第二电极与基准电源线163的导通和非导通进行切换。具体而言,复位晶 体管172的栅电极经由扫描线164与写入驱动电路110连接,源电极及漏电极的一方与基准电源线163连接,源电极及漏电极的另一方与电容器174的第二电极连接。并且,根据从写入驱动电路110经由扫描线164供给至栅电极的扫描脉冲SCAN(k),对基准电源线163与电容器174的第二电极的导通和非导通进行切换。
驱动晶体管173是本发明的驱动元件,具有源电极S、漏电极D、栅电极G以及背栅电极BG,栅电极G与电容器174的第一电极连接,源电极S与电容器174的第二电极连接,通过使与电容器174所保持的电压对应的驱动电流在发光元件175中流动,使发光元件175发光,通过向背栅电极BG供给预定的偏置电压,使驱动晶体管173为非导通。就是说,驱动晶体管173向发光元件175供给与电容器174所保持的电压对应的漏电流即驱动电流。在后面进行该驱动晶体管173的详细说明。
电容器174是用于保持与发光像素170的发光元件175的发光辉度对应的电压的电容器。具体而言,电容器174具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第一电极与驱动晶体管173的栅电极和扫描晶体管171的源电极及漏电极的另一方连接,第二电极与驱动晶体管173的源电极和复位晶体管172的源电极及漏电极的另一方连接。就是说,电容器174的第一电极在扫描晶体管171导通时被设定为供给至数据线166的数据线电压DATA(j)。另一方面,电容器174的第二电极在复位晶体管172为导通状态时被设定为基准电源线163的固定电位即基准电压Vref,在复位晶体管172从导通切换为了非导通时,该电容器174被从基准电源线163切离。换言之,电容器174的第二电极为固定电位侧的电极。
发光元件175具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是通过从驱动晶体管173供给的漏电流进行发光的发光元件,例如是有机EL发光元件。例如,第一电极是发光元件175的阳极,第二电极是发光元件175的阴极。
扫描晶体管171和复位晶体管172例如为P型薄膜晶体管(P型TFT),驱动晶体管173为N型薄膜晶体管(N型TFT)。
下面对上述的驱动晶体管173的特性进行说明。
图3是表示相对于驱动晶体管173的栅极-源极间电压的漏电流特性(Vgs-Id特性)的一个例子的坐标图。
图3的横轴表示驱动晶体管173的栅极-源极间电压Vgs,图3的纵轴表示驱动晶体管173的漏电流Id。具体而言,横轴表示以驱动晶体管173的源电极的电压为基准的栅电极的电压,在栅电极的电压高于源电极的电压的情况下为正,在栅电极的电压低于源电极的电压的情况下为负。
在图3中示出与不同的多个背栅电压对应的Vgs-Id特性,具体而言,示出将驱动晶体管173的背栅-源极间电压Vbs为-8V、-4V、0V、4V、8V、12V的情况下的Vgs-Id特性。在此,驱动晶体管173的背栅-源极间电压Vbs表示以驱动晶体管173的源电极的电压为基准的背栅电极的电压,在背栅电极的电压高于源电极的电压的情况下为正,在背栅电极的电压低于源电极的电压的情况下为负。
根据图3所示的Vgs-Id特性可知,即使是Vgs相同的情况下,Id也随着Vbs的不同而不同。在此例如设为:在漏电流Id为100pA以下的情况下,驱动晶体管173非导通,在漏电流为1μA以上的情况下,驱动晶体管173导通。例如,在Vgs=6V的情况下,当Vbs=-8V、-4V时,Id为100pA以下,所以驱动晶体管173为非导通。另外,即使同样地Vgs=6V,当Vbs=4V、8V、12V时,Id为1μA以上,所以驱动晶体管173为导通。
与此相对,在Vgs=2V的情况下,当Vbs=-8V、-4V时,Id为100pA以下,所以驱动晶体管173为非导通。此外,即使同样地Vgs=2V,当Vbs=12V时,Id为1μA以上,所以驱动晶体管173为导通。
这样,即使Vgs相同,驱动晶体管173也根据Vbs而切换导通和非导通。就是说,驱动晶体管173的阈值电压根据Vbs而变化。具体而言,Vbs越低,阈值电压越高。因此,即使栅极-源极间电压相同,驱动晶体管173也根据经由偏压布线165从偏置电压控制电路130供给的背栅脉冲BG(1)~BG(n)而切换导通和非导通。
对驱动晶体管173的导通和非导通进行区别的电流量由装入驱动晶体管173的电路规定,不限于上述的例子。具体而言,所谓驱动晶体管173 导通,是在驱动晶体管173的栅极-源极间电压为与最大灰度等级对应的电压的情况下能够供给与该最大灰度等级对应的漏电流的状态。另一方面,所谓驱动晶体管173为非导通,是在驱动晶体管173的栅极-源极间电压为与最大灰度等级对应的电压的情况下漏电流为容许电流以下的状态。
所谓容许电流是在第一电源线161上不产生电压下降的程度的漏电流的最大值。换言之,即使在发光像素170中流动容许电流,由于该容许电流的电流量足够小,因而在第一电源线161产生的电压下降足够小,不会产生影响。
在此,对从偏置电压控制电路130供给的背栅脉冲BG(1)~BG(n)的高电平电压和低电平电压的电压值的确定进行说明。
作为对发光像素170的驱动晶体管173所要求的条件,列举以下两点。
(条件i)在以最大灰度等级发光时,将与最大灰度等级对应的漏电流供给至发光元件175。
(条件ii)在信号电压写入时,将供给到发光元件175的漏电流设为容许电流以下。
例如,将与最大灰度等级对应的漏电流设为3μA,将写入期间的容许电流设为100pA。
下面,使用图3所示的Vgs-Id特性,对背栅脉冲BG(1)~BG(n)的高电平电压和低电平电压的电压值的确定进行说明。
首先,作为发光时的背栅-源极间电压的特性,选择Vbs=8V。
接着,确定以最大灰度等级发光时的栅极-源极间电压。具体而言,与最大灰度等级对应的漏电流Id为3μA,所以当如上所述选择Vbs=8V时,则确定为Vgs=5.6V。
接着,选择背栅-源极间电压Vbs,使得在信号电压写入时,使漏电流Id为容许电流以下。在此,无论是向发光元件170写入了与怎样的灰度等级对应的信号电压,也要求漏电流Id为容许电流以下。电容器174所保持的电压越大,则发光元件175的发光辉度的灰度等级越高。因此,即使电容器174保持着与最大灰度等级对应的信号电压所对应的电压,漏电流Id 也必须为容许电流以下。例如,将与最大灰度等级对应的信号电压写入到了发光像素170时电容器174保持的电压是以上述的最大灰度等级发光时的驱动晶体管173的栅极-源极间电压即5.6V。
Vgs=5.6V时漏电流Id变为100pA以下的背栅-源极间电压Vbs为Vbs≤-4V。因此,作为信号电压写入时的背栅-源极间电压Vbs,选择Vbs=-4V。
如上所述,确定为发光时的背栅-源极间电压Vbs=8V,写入时的背栅-源极间电压Vbs=-4V。
背栅脉冲BG(1)~BG(n)的高电平电压是在发光时的背栅-源极间电压加上源极电位后所得的电压。另一方面,背栅脉冲BG(1)~BG(n)的低电平电压是在写入时的背栅-源极间电压加上源极电位后所得的电压。于是,为了确定背栅脉冲BG(1)~BG(n)的高电平电压和低电平电压,必须考虑驱动晶体管173的源极电位。
图4A是示意表示以最大灰度等级发光时的发光像素170的状态的图。图4B是示意表示信号电压写入时的发光像素170的状态的图。
在图4A所示的以最大灰度等级发光时,在如上所述漏电流Id=3μA的情况下,驱动晶体管173的源极电位Vs为6V。在源极电位Vs为6V的情况下,用于获得相当于图3所示的Vbs=8V的特性的背栅电位Vb根据Vb=Vs+Vbs而确定为Vb=14V。就是说,背栅脉冲BG(1)~背栅脉冲BG(n)的高电平电压确定为14V。
另一方面,在图4B所示的信号电压写入时,通过复位晶体管172导通,驱动晶体管173的源极经由复位晶体管172与基准电源线163连接。因此,驱动晶体管173的源极电位变为作为基准电压Vref的0V。在源极电位为0V的情况下,用于相当于获得图3所示的Vbs=-4V的特性的背栅电位Vb根据Vb=Vs+Vbs而确定为Vb=-4V。就是说,背栅脉冲BG(1)~背栅脉冲BG(n)的低电平电压确定为-4V。
如上所述,使用图3所示的各Vbs的Vgs-Id特性,(条件i)根据以最大灰度等级发光时将与最大灰度等级对应的3μA的漏电流供给到发光元件175的背栅-源极间电压Vbs,背栅脉冲BG(1)~BG(n)的高 电平电压确定为14V。另外,(条件ii)根据信号电压写入时使供给到发光元件175的漏电流为容许电流以下的背栅-源极间电压Vbs,背栅脉冲BG(1)~BG(n)的低电平电压确定为-4V。就是说,偏置电压控制电路130将高电平电压为14V、低电平电压为-4V、振幅为18V的背栅脉冲BG(1)~BG(n)供给到偏压布线165。
驱动晶体管173的源极电位根据漏电流Id的大小而变化。具体而言,如上所述以最大灰度等级(例如,灰度等级值为255)发光时,驱动晶体管173的源极电位为6V,但例如当以灰度等级值1发光时,驱动晶体管173的源极电位为2V。因此,以灰度等级值1发光的发光像素170的驱动晶体管173的Vgs-Id特性则为相当于Vbs=12V。
如上所述构成的有机EL显示装置100设置了基准电源线163,所述基准电源线163是与第一电源线161不同的电源线,用于对电容器174的第二电极设定预定的基准电压Vref。并且,将电容器174的固定电位侧的第二电极连接于基准电源线163。由此,例如在使扫描晶体管171导通而向电容器174的第一电极写入信号电压的期间中,当将复位晶体管172设为导通状态时,则基准电源线163与电容器174的第二电极连接,所以能够防止第一电源线161的电压下降对电容器174所保持的电压的影响,能够防止所述电容器所保持的电压的变动。
而且,例如,通过根据背栅脉冲BG(1)~BG(n)控制发光像素170的阈值电压,停止驱动晶体管173的漏电流Id即驱动电流,在使驱动电流停止了的状态下,对电容器174的第二电极设定预定的基准电压Vref,向电容器174的第一电极写入信号电压。由此,在向电容器174的第一电极写入信号电压的期间,能够防止因驱动电流流动而使电容器174的第二电极的电位变动。就是说,能够不受第一电源线161的电压下降的影响而在电容器174保持所期望的电压,能够以所期望的辉度使显示部所包括的各发光像素170发光。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有机EL显示装置100中,将驱动晶体管173的背栅电极作为用于对驱动晶体管173的导通和非导通进行切换的开关使 用。
换言之,偏置电压控制电路130通过经由偏压布线165供给到背栅电极的背栅脉冲BG(1)~BG(n),控制驱动晶体管173的阈值电压。具体而言,偏置电压控制电路130,在写入驱动电路110使扫描晶体管171导通而从数据线166向电容器174的第一电极写入信号电压的期间中,供给使驱动晶体管173的漏电流停止的背栅脉冲BG(1)~BG(n)。所谓驱动晶体管173的漏电流停止,是漏电流为容许电流以下。
就是说,使驱动晶体管173的漏电流停止的背栅脉冲BG(1)~BG(n)的电压是,用于在信号电压写入期间中使驱动晶体管173的阈值电压大于驱动晶体管173的栅极-源极间电压的电压。后面,在本说明书中,有时将使驱动晶体管173的漏电流停止的背栅脉冲BG(1)~BG(n)的电压记载为偏置电压。
本实施方式的有机EL显示装置100能够根据从偏置电压控制路130供给的背栅脉冲BG(1)~BG(n),切换驱动晶体管173的导通和非导通。换言之,通过偏置电压的供给控制来对驱动晶体管173的导通和非导通的切换进行控制,从而能够将背栅电极作为开关元件使用,所以不需要另外设置用于在信号电压写入期间中切断漏电流的开关元件。其结果,能够简化发光像素170的电路结构,能够削减制造成本。
接着,对上述的有机EL显示装置100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有机EL显示装置100的动作的时间图,具体而言,以图2所示的k行、j列的发光像素170的动作为中心进行表示。在图5中,横轴表示时刻,纵向上从上方起依次示出向j列发光像素170的数据线166供给的数据线电压DATA(j)、向k-1行的发光像素170的扫描线164供给的扫描脉冲SCAN(k-1)、向k-1行的发光像素170的偏压布线165供给的背栅脉冲BG(k-1),还示出向k行和k+1行的发光像素供给的扫描脉冲SCAN(k)、背栅脉冲BG(k)、扫描脉冲SCAN(k+1)、背栅脉冲BG(k+1)。
在此,例如,将与最大灰度等级的信号电压对应的数据线电压VDH设为5.6V,将与最低灰度等级(例如,灰度等级值为0)的信号电压对应的数据线电压VDL设为0V。此外,例如,将扫描脉冲SCAN(1)~SCAN(n)的高电平电压VGH设为20V,将低电平电压VGL设为-5V。此外,如使用图3所确定出的那样,将背栅脉冲BG(1)~BG(n)的高电平电压BGH设为14V,将低电平电压BGL设为-4V。
在时刻t0之前,扫描脉冲SCAN(k)和背栅脉冲BG(k)为高电平,所以k行的发光像素170根据前一帧期间的信号电压进行发光。
接着,在时刻t0,通过背栅脉冲BG(k)从高电平切换为低电平,驱动晶体管173的背栅电位从Vb=14V下降为Vb=-4V。就是说,驱动晶体管173的阈值电压即使向发光像素170写入与最大灰度等级对应的信号电压,也要使驱动晶体管173的漏电流为容许电流以下的值。换言之,使得驱动晶体管173的阈值电压大于在向发光像素170写入了与最大灰度等级对应的信号电压的情况下电容器174所保持的电压。
接着,在时刻t1,通过扫描脉冲SCAN(k)从高电平切换为低电平,扫描晶体管171导通。由此,通过数据线166与电容器174的第一电极导通,向电容器174的第一电极供给数据线电压DATA(j)。另外,此时,复位晶体管172同时导通。由此,基准电源线163和电容器174的第二电极导通。基准电源线163的基准电压Vref为0V,所以电容器174的第二电极的电位为0V。
在此,例如数据线电压DATA(j)设为5.6V时,如图4B所示,背栅-源极间的电压为Vbs=-4V,栅极-源极间电压为Vgs=5.6V。在此,如图3所示,根据Vbs=-4V的Vgs-Id特性,与Vgs=5.6V对应的漏电流Id为100pA。因此,漏电流Id为容许电流以下,所以能够在写入时充分抑制第一电源线161的电压下降。由此,能够不受第一电源线161的电压下降的影响而使电容器174保持与信号电压对应的电压。
接着,通过在时刻t2扫描脉冲SCAN(k)从低电平切换为高电平,扫描晶体管171和复位晶体管172截止。由此,电容器174保持即将时刻t2之前的电压。就是说,电容器174不受第一电源线161的电压下降的影响而保持与信号电压对应的电压。
就是说,时刻t1~t2是信号电压的写入期间。在该信号电压的写入期间,背栅脉冲BG(k)持续为低电平,所以即使将与最大灰度等级对应的信号电压供给到电容器174的第一电极,驱动晶体管173的漏电流Id也为容许电流以下。因此,在使漏电流Id停止了的状态下,向电容器174的第二电极供给Vref=0V,所以能够防止因漏电流Id流入到电容器174的第二电极而在信号电压的写入期间中电容器174的第二电极的电位变动。
信号电压随着灰度等级变大而变高,所以即使将与最大灰度等级以外的灰度等级对应的信号电压供给到电容器174的第一电极,驱动晶体管173的漏电流Id也显然为容许电流以下。
接着,在时刻t3,通过背栅脉冲BG(k)从低电平切换为高电平,驱动晶体管173的背栅电位从Vb=-4V上升为Vb=12V。因此,驱动晶体管173的阈值电压下降,通过供给与电容器174所保持的电压对应的漏电流Id,使发光像素175开始发光,所述电容器174所保持的电压是与信号电压对应的电压。例如,在信号电压为5.6V的情况下,电容器174所保持的电压是信号电压与基准电压Vref(例如0V)的差分即5.6V,如图3所示,漏电流Id为3μA,发光元件175以与最大灰度等级对应的辉度发光。
之后,在时刻t3~t4,背栅脉冲BG(k)持续为高电平,所以发光元件175持续发光。就是说,时刻t3~t4为发光期间。
接着,在时刻t5,与时刻t1同样地,通过扫描脉冲SCAN(k)从高电平切换为低电平,扫描晶体管171导通。由此,通过数据线166与电容器174的第一电极导通,向电容器174的第一电极供给数据线电压DATA(j)。此外,此时,复位晶体管172同时导通。由此,基准电源线163和电容器174的第二电极导通。基准电源线163的基准电压Vref为0V,所以电容器174的第二电极的电位为0V。
上述的时刻t1~t5相当于有机EL显示装置100的一帧期间,时刻t5以后也反复执行与时刻t1~t5同样的动作。
这样,有机EL显示装置100,在将背栅脉冲BG(k)设为低电平、 将驱动晶体管173的漏电流设为容许电流以下的状态下,对电容器174的第二电极设定基准电压(Vref=0V),进一步,向电容器174的第一电极供给信号电压。由此,在使漏电流停止了的状态下,对电容器174的第二电极设定基准电压,向电容器174的第一电极供给信号电压,所以能够防止在信号电压的写入期间中因流动漏电流Id而电容器174的第二电极的电位变动。其结果,在时刻t3~t4的发光期间,发光像素170能够以所期望的发光辉度发光。当驱动晶体管173的漏电流为容许电流以下时,该驱动晶体管173实质上为非导通。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有机EL显示装置100是将多个发光像素170配置成矩阵状的有机EL显示装置,多个发光像素170各自具备:发光元件175,其具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电容器174,其用于保持电压;驱动晶体管173,其栅电极与电容器174的第一电极连接,源电极与所述电容器174的第二电极连接,通过使与所述电容器174所保持的电压对应的漏电流Id在所述发光元件175中流动,使所述发光元件175发光,并且,该驱动晶体管173具备背栅电极,该背栅电极被供给背栅脉冲BG(1)~BG(n)的低电平电压BGL,根据低电平电压BGL将所述驱动晶体管173设为非导通;第一电源线161,其经由发光元件175与驱动晶体管173的源电极电连接;第二电源线162,其与驱动晶体管173的漏电极电连接;基准电源线163,该电源线是与第一电源线161不同的电源线,用于对电容器174的第二电极设定预定的基准电压Vref;数据线166,其用于供给信号电压;扫描晶体管171,其一方的端子与数据线166连接,另一方的端子与电容器174的第一电极连接,对数据线166与电容器174的第一电极的导通和非导通进行切换;复位晶体管172,其一方的端子与电容器174的第二电极连接,另一方的端子与基准电源线163连接,对电容器174的第二电极与基准电源线163的导通和非导通进行切换;以及偏压线,其供给施加于背栅电极的低电平电压BGL,有机EL显示装置还具备执行扫描晶体管171的控制、复位晶体管172的控制以及向背栅电极供给偏置电压的供给控制的写入驱动电路110和偏置电压控制电路130,低电平电压 BGL是用于使驱动晶体管173的阈值电压的绝对值大于驱动晶体管173的栅电极和源电极间的电位差的电压,偏置电压控制电路130通过将低电平电压BGL施加于背栅电极,使驱动晶体管173的阈值电压大于栅电极和源电极间的电位差,使驱动晶体管173为非导通,在施加低电平电压BGL的期间内使扫描晶体管171和复位晶体管172导通,在使驱动晶体管173为非导通的状态下,对电容器174的第二电极设定预定的基准电压Vref,同时向电容器174的第一电极供给信号电压。
假设,在电容器174的第二电极与第一电源线161直接连接的情况下,受到第一电源线161的电压下降的影响,电容器174所保持的电压也会发生变动。
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了与第一电源线161不同的基准电源线163,该基准电源线163对电容器174的第二电极设定预定的基准电压Vref。并且,将电容器174的固定电位侧的第二电极从第一电源线161切离,将其连接于基准电源线163。由此,在信号电压的写入期间中,基准电源线163与电容器174的第二电极连接,所以能够防止第一电源线161的电压下降对电容器174的第二电极的影响,能够防止电容器174所保持的电压变动。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背栅电极停止驱动晶体管173的漏电流Id,在使驱动电流Id停止了的状态下,对电容器174的第二电极设定预定的基准电压Vref,向电容器174的第一电极供给信号电压。由此,在使漏电流Id停止了的状态下,对电容器174的第二电极设定预定的基准电压Vref,同时向电容器174的第一电极供给信号电压,所以能够防止在信号电压供给期间中流动漏电流Id、在信号电压供给期间中电容器174的第二电极的电位变动。其结果,能够在电容器174保持所期望的电压,能够使显示部所包括的各发光像素170以所期望的辉度发光。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驱动晶体管173的背栅作为用于切换驱动晶体管173的导通和非导通的开关进行使用。施加于背栅电极的低电平电压BGL是用于使驱动晶体管173的阈值电压大于驱动晶体管173的栅电极和源电极间的电位差的电位。通过偏置电位的供给控制,对驱动晶体管173的导通和非导通的切换进行控制,由此能够将背栅电极作为开关元件使用,所以不需要另外设置用于在信号电压写入期间中切断驱动电流的开关元件。
就是说,驱动晶体管173根据向驱动晶体管173的背栅供给的背栅脉冲BG(k)切换导通和非导通。具体而言,背栅脉冲BG(k)的低电平电压(BGL=-4V)是用于使驱动晶体管173的阈值电压大于驱动晶体管173的栅极-源极间电压的电位。另一方面,背栅脉冲BG(k)的高电平电压(BGH=14V)是用于使驱动晶体管173的阈值电压小于驱动晶体管173的栅极-源极间电压的电位。因此,有机EL显示装置100能够通过背栅脉冲BG(k)对驱动晶体管173的导通和非导通的切换进行控制。就是说,使用驱动晶体管173的背栅代替开关元件。
因此,有机EL显示装置100能够不另外设置用于切断信号电压写入期间中的漏电流Id的开关元件而使发光像素以所期望的发光辉度发光。
就是说,本实施方式的有机EL显示装置100能够简化显示部180所包括的各发光像素170的结构,能够使显示部180以所期望的辉度发光。
另外,基干电源线190配置在显示部180的外周,第二电源线162与多个发光像素170的各行和各列对应地从基干电源线190分支而设置成网格状。所谓显示部180的外周,是包括呈矩阵状配置的多个发光像素170的区域中的最小的区域与显示面板160的外缘之间的区域。
由此,与不配置沿着各列的第二电源线162而沿着各行以从基干电源线190分支的方式逐条设置第二电源线162的情况相比,与沿着各列配置的第二电源线162相应地,多条第二电源线162的电阻总和变小。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第二电源线162产生的电压下降量变小。因此,能够降低从直流电源150供给的固定电位Vdd,能够降低功耗。
另外,有机EL显示装置100,在图5的时刻t1~t2向电容器174的第一电极供给信号电压之后,在时刻t2将扫描晶体管171设为非导通。然后,在时刻t3,将比背栅脉冲BG(k)的低电平电压(BGL=-4V)大的背 栅脉冲BG(k)的高电平电压(BGH=14V)供给到背栅电极,通过使驱动晶体管173的阈值电压小于栅极-源极间电压,使驱动晶体管173为导通状态,使与电容器174所保持的电压对应的漏电流Id在发光元件175中流动,使发光元件175开始发光。
就是说,在如本实施方式所述驱动晶体管173为N型晶体管的情况下,向电容器174的第一电极供给了信号电压之后,将电压比预定的偏置电压即背栅脉冲BG(k)的低电平电压大的反偏置电压即背栅脉冲BG(k)的高电平电压供给到驱动晶体管173的背栅电极。其结果,使驱动晶体管173从非导通状态变为导通状态,使与电容器174所保持的电压对应的漏电流Id流动,使发光元件175发光。
由此,能够防止在信号电压写入期间中因流动漏电流Id而产生电压下降,所以能够在电容器174保持所期望的电压。其结果,驱动晶体管173能够使与所期望的电压对应的漏电流Id流动,使发光元件175发光。
另外,扫描晶体管171和复位晶体管172根据经由共用的扫描线164供给的扫描脉冲SCAN(1)~SCAN(n)切换导通和非导通。由此,能够削减显示部180的布线数,能够简化电路结构。
另外,从基准电源线163供给的基准电压Vref为第一电源线的电位以下。
由此,在对电容器174的第二电极设定基准电压Vref时,发光元件175的阳极的电位变为阴极的电位以下,所以能够防止从基准电源线163流至发光元件175的电流。其结果,能够防止在写入信号电压的期间产生不必要的发光而使对比度降低。上述说明中以基准电压Vref为0V、第一电源线的电位为0V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只要基准电压Vref为第一电源线的电位以下即可,不限于上述例子。
(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
本变形例的有机EL显示装置与实施方式1的有机EL显示装置100大致相同,不同点在于:将向驱动晶体管173的背栅供给预定的偏置电位的期间和向电容器174的第一电极供给信号电压的期间设为相同,将扫描线164和偏压线设为共用的控制线。
下面针对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使用附图以与实施方式1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具体说明。
图6是表示本变形例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结构的框图,图7是表示本变形例的有机EL显示装置具有的发光像素的详细电路结构的电路图。
如图6所示,本变形例的有机EL显示装置200与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有机EL显示装置100相比,不具备偏置电压控制电路130和偏压布线165,代替发光像素170而具备发光像素270。此外,有机EL显示装置200代替显示面板160而具备显示面板260,该显示面板260包括配置有多个发光像素270的显示部280。
如图7所示,发光像素270与发光像素170相比,驱动晶体管173的背栅电极与扫描线164连接。就是说,本变形例的有机EL显示装置200与实施方式1的有机EL显示装置100相比,没有偏压布线165,所以能够削减布线数,能够简化电路结构。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的有机EL显示装置200的动作的时间图。具体而言,以图6所示的k行、j列的发光像素270的动作为中心进行了表示。
首先,在时刻t21,通过扫描脉冲SCAN(k)从高电平切换为低电平,扫描晶体管171和复位晶体管172导通。
在此,扫描脉冲SCAN(k)的高电平电压VGH为20V,低电平电压VGL为-5V。因此,通过扫描脉冲SCAN(k)从高电平切换为低电平,驱动晶体管173的背栅电位从Vb=20V下降为Vb=-5V。就是说,即使向发光像素270写入与最大灰度等级对应的信号电压,驱动晶体管173的阈值电压也为使驱动晶体管173的漏电流为容许电流以下的值。换言之,扫描脉冲SCAN(k)的低电平电压VGL是使驱动晶体管173的阈值电压大于在向发光像素270写入了与最大灰度等级对应的信号电压的情况下电容器174所保持的电压的电压。
就是说,本变形例的有机EL显示装置200没有如实施方式1的有机 EL显示装置100那样设置用于将驱动晶体管173的背栅的电位设为预定的偏置电位的偏压布线165,而是将供给到扫描线164的扫描脉冲SCAN(k)的低电平电压VGL作为预定的偏置电位进行利用。
接着,在时刻t22,通过扫描脉冲SCAN(k)从低电平切换为高电平,扫描晶体管171和复位晶体管172截止。
就是说,时刻t21~t22是信号电压的写入期间。在该信号电压的写入期间,供给到驱动晶体管173的背栅的电压持续为扫描脉冲SCAN(k)的低电平电压VGL,所以即使将与最大灰度等级对应的信号电压供给到电容器174的第一电极,驱动晶体管173的漏电流Id也为容许电流以下。因此,本变形例的有机EL显示装置200与实施方式1的有机EL显示装置100同样地,在信号电压写入期间中,能够防止电容器174的第二电极的电位变动。
在时刻t22,供给了扫描脉冲SCAN(k)的高电平电压(VGH=20V)的情况下的、驱动晶体管173的背栅电位Vb为20V。如在实施方式1中所述,发光元件175以最大灰度等级发光时的驱动晶体管173的源极电位为6V,所以发光元件175以最大灰度等级发光时的驱动晶体管173背栅-源极间电压Vbs为14V。因此,根据图3所示的Vgs-Id特性,能够满足对驱动晶体管173所要求的条件即(条件i)以最大灰度等级发光时向发光元件175供给与最大灰度等级对应的漏电流。
就是说,本变形例的有机EL显示装置200利用供给到扫描线164的扫描脉冲SCAN(k)的高电平电压VGH来作为背栅电位,该背栅电位是用于得到使与最大灰度等级对应的漏电流Id流动的背栅-源极间电压的电位。
接着,在时刻t23,与时刻t21同样地,通过扫描脉冲SCAN(k)从高电平切换为低电平,扫描晶体管171和复位晶体管172导通。另外,驱动晶体管173的背栅电位从Vb=20V下降为Vb=-5V。
上述的时刻t21~t23相当于有机EL显示装置100的一帧期间,时刻t23以后也反复执行与时刻t21~t23同样的动作。
如上所述,本变形例的有机EL显示装置200与实施方式1的有机EL显示装置100相比,将向驱动晶体管173的背栅供给预定的偏置电位(VGL=-5V)的期间和向电容器174的第一电极供给信号电压的期间设为相同,将扫描线164和偏压布线165设为共用的控制线。就是说,与实施方式1相比,扫描线164还与驱动晶体管173的背栅连接。
(实施方式2)
实施方式2的有机EL显示装置与实施方式1的有机EL显示装置100大致相同,不同点在于:与一行对应配置的基准电源线和与该一行的前行对应配置的偏压布线是共用的。下面以与实施方式1的有机EL显示装置100的不同点为中心对本实施方式的有机EL显示装置进行描述。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9所示的有机EL显示装置300与图1所示的有机EL显示装置100相比,不同点在于:配置于一行的多个发光像素370与对应于前行的发光像素370而配置的偏压布线165连接;不具备供给基准电压Vref的基准电源140;具备虚设偏压布线365。此外,有机EL显示装置300代替显示面板160而具备显示面板360,该显示面板360包括配置有多个发光像素370的显示部380。
虚设偏压布线365与在多个发光像素370的最前行配置的发光像素370连接,与偏压布线165同样地通过偏置电压控制电路130,供给将背栅脉冲BG(1)提前了1水平期间的背栅脉冲BG(0)。
图10是表示图9所示的发光像素370的详细电路结构的电路图。图10所示的发光像素370是设置于k行j列的发光像素370,在图10中也示出k-1行j列的发光像素370的结构的一部分和k+1行j列的发光像素370的结构的一部分。
图10所示的发光像素370与图2所示的发光像素170相比,不同点在于:复位晶体管172与对应于前行的发光像素370而配置的偏压布线165连接;不具备供给基准电压Vref的基准电源线163。
换言之,与一行对应配置的基准电源线和与该一行的前行对应配置的偏压布线165是共用的。
由此,本实施方式的有机EL显示装置300与实施方式1的有机EL显示装置100相比,能够削减布线条数,所以能够大幅度简化电路结构。
在此,对从偏置电压控制电路130供给的背栅脉冲BG(0)~BG(n)的高电平电压和低电平电压的电压值的确定进行说明。
作为对发光像素370的驱动晶体管173所要求的条件,列举实施方式1中说明了的(条件i)和(条件ii)。另外,与最大灰度等级对应的漏电流、写入期间的容许电流也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分别设为3μA、100pA。
图11是表示相对于驱动晶体管173的栅极-源极间电压的漏电流特性(Vgs-Id特性)的另一例的坐标图。图11所示的Vgs-Id特性与图3所示的Vgs-Id特性相比,Vgs的范围及背栅-源极间电压Vbs不同。具体而言,示出将背栅-源极间电压Vbs设为-22V、-18V、-14V、-10V、-6V、-2V的情况下的Vgs-Id特性。
下面,使用图11所示的Vgs-Id特性对背栅脉冲BG(0)~BG(n)的高电平电压和低电平电压的电压值的确定进行说明。确定顺序与实施方式1相同,在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首先,作为发光时的背栅-源极间电压的特性,选择Vbs=-6V。
接着,确定以最大灰度等级发光时的栅极-源极间电压。具体而言,与最大灰度等级对应的漏电流Id为3μA,所以当如上所述选择Vbs=-6V时,则确定为Vgs=11.6V。
接着,在信号电压写入时,选择使漏电流Id为容许电流以下的背栅-源极间电压Vbs。在此,无论向发光像素370写入了与怎样的灰度等级对应的信号电压,也要求漏电流Id为容许电流以下。Vgs=11.6V时漏电流Id为100pA以下的背栅-源极间电压Vbs为Vbs≤-18V。因此,作为信号电压写入时的背栅-源极间电压Vbs,选择Vbs=-18V。
如上所述,发光时的背栅-源极间电压确定为Vbs=-6V,写入时的背栅-源极间电压确定为Vbs=-18V。
如上所述,背栅脉冲BG(0)~BG(n)的高电平电压是在发光时 的背栅-源极间电压加上了源极电位而得到的电压。另外,背栅脉冲BG(0)~BG(n)的低电平电压是在写入时的背栅-源极间电压加上了源极电位而得到的电压。于是,为了确定背栅脉冲BG(0)~BG(n)的高电平电压和低电平电压,必须考虑驱动晶体管173的源极电位。
图12A是示意表示以最大灰度等级发光时的发光像素370的状态的图。图12B是示意表示信号电压写入时的发光像素370的状态的图。
在图12A所示的以最大灰度等级发光时,如上所述在漏电流Id=3μA的情况下,驱动晶体管173的源极电位Vs为6V。在源极电位Vs为6V的情况下,为了得到相当于图11所示的Vbs=-6V的特性的背栅电位Vb根据Vb=Vs+Vbs而确定为Vb=0V。就是说,背栅脉冲BG(0)~背栅脉冲BG(n)的高电平电压确定为0V。
另一方面,在图12B所示的信号电压写入时,通过复位晶体管172导通,驱动晶体管173的源极经由复位晶体管172与对应于前一行而配置的偏压布线165连接。因此,在向k行的发光像素370写入信号电压的期间,驱动晶体管173的源极电位为与k-1行的发光像素370对应配置的偏压布线165的电位。
在此,在k行的发光像素370的信号电压写入期间,向k-1行的发光像素370的信号电压的写入已结束,所以背栅脉冲BG(k-1)变为高电平。就是说,与k-1行的发光像素370对应配置的偏压布线165的电压变为0V。
因此,k行的发光像素370的驱动晶体管173的源极电位变为0V。在源极电位为0V的情况下,用于得到相当于图11所示的Vbs=-18V的特性的背栅电位Vb根据Vb=Vs+Vbs而确定为Vb=-18V。就是说,背栅脉冲BG(0)~背栅脉冲BG(n)的低电平电压确定为-18V。
如上所述,使用图11所示的各Vbs的Vgs-Id特性,(条件i)根据以最大灰度等级发光时将与最大灰度等级对应的3μA的漏电流供给到发光像素175的背栅-源极间电压Vbs,背栅脉冲BG(0)~BG(n)的高电平电压确定为0V。另外,(条件ii)根据在信号电压写入时将供给到发光像素175的漏电流Id设为容许电流以下的背栅-源极间电压Vbs,背栅 脉冲BG(0)~BG(n)的低电平电压确定为-18V。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偏置电压控制电路130将高电平电压为0V、低电平电压为-18V、振幅为18V的背栅脉冲BG(0)~BG(n)供给到偏压布线165和虚设偏压布线365。
下面对上述的有机EL显示装置300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有机EL显示装置300的动作的时间图,具体而言,以图10所示的k行、j列的发光像素370的动作为中心进行了表示。在图13中,横轴表示时刻,纵向上从上方起依次示出向j列的发光像素370的数据线166供给的数据线电压DATA(j)、向k-1行的发光像素370的扫描线164供给的扫描脉冲SCAN(k-1)、向k-1行的发光像素370的偏压布线165供给的背栅脉冲BG(k-1),还示出向k行和k+1行的发光像素供给的扫描脉冲SCAN(k)、背栅脉冲BG(k)、扫描脉冲SCAN(k+1)、背栅脉冲BG(k+1)。
在此,例如,将与最大灰度等级的信号电压对应的数据线电压VDH设为11.6V,将与最低灰度等级的信号电压对应的数据线电压VDL设为6V。另外,将扫描脉冲SCAN(1)~SCAN(n)的高电平电压VGH设为20V,将低电平电压VGL设为-5V。另外,如使用图11确定出的那样,将背栅脉冲BG(0)~BG(n)的高电平电压BGH设为0V,将低电平电压BGL设为-18V。
在时刻t30之前,扫描脉冲SCAN(k)和背栅脉冲BG(k)为高电平,所以k行的发光像素370根据前一帧期间的信号电压进行发光。
接着,在时刻t30,通过背栅脉冲BG(k)从高电平切换为低电平,驱动晶体管173的背栅电位从Vb=0V下降为Vb=-18V。因此,使得驱动晶体管173的阈值电压大于在向写入发光像素370写入了与最大灰度等级对应的信号电压的情况下电容器174所保持的电压。
接着,在时刻t31,通过扫描脉冲SCAN(k)从高电平切换为低电平,扫描晶体管171导通。由此,通过数据线166与电容器174的第一电极导通,向电容器174的第一电极供给数据线电压DATA(j)。另外,此时,复位晶体管172同时导通。由此,对应于k-1行的发光像素370而配置的偏压布线165和电容器174的第二电极导通。向对应于k-1行的发光像素370而配置的偏压布线165供给着背栅脉冲BG(k-1)。在时刻t31,背栅脉冲BG(k-1)的电位为-18V,所以电容器174的第二电极的电位为-18V。
然后,在时刻t32,通过背栅脉冲BG(k-1)从低电平切换为高电平,对应于k-1行的发光像素370而配置的偏压布线165的电位从-18V切换为0V。由此,电容器174的第二电极的电位也从-18V切换为0V。
因此,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即使在写入了与最大灰度等级对应的信号电压的情况下,根据图11所示的Vbs=-18V的Vgs-Id特性,漏电流Id也为容许电流以下,所以能够在写入时充分地抑制第一电源线161的电压下降。由此,能够不受第一电源线161的电压下降的影响而使电容器174保持与信号电压对应的电压。
接着,通过在时刻t33扫描脉冲SCAN(k)从低电平切换为高电平,扫描晶体管171和复位晶体管172截止。由此,电容器174保持即将时刻t33之前的电压。就是说,电容器174不受第一电源线161的电压下降的影响而保持与信号电压对应的电压。
换言之,在将扫描脉冲SCAN(k)从低电平切换为了高电平时,根据供给到电容器174的第一电极的电压和供给到电容器174的第二电极的电压来确定电容器174所保持的电压。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有机EL显示装置300中,必须在扫描脉冲SCAN(k)从低电平切换为高电平的时刻t33,通过背栅BG(k-1)为高电平,使与k-1行的发光像素370对应的偏压布线165的电位为0V。
接着,在时刻t34,通过背栅脉冲BG(k)从低电平切换为高电平,驱动晶体管173的背栅电位从Vb=-18V上升为Vb=0V。因此,驱动晶体管173的阈值电压下降,供给与信号电压对应的电容器174所保持的电压所对应的漏电流Id,从而使发光元件175开始发光。
然后,在时刻t34~t35,背栅脉冲BG(k)持续为高电平,所以发光元件175持续发光。
接着,在时刻t35,与时刻t32同样地,通过背栅脉冲BG(k)从高电平切换为低电平,驱动晶体管173的背栅电位从Vb=0V下降为Vb=-18V。因此,使得驱动晶体管173的阈值电压大于在向发光像素370写入了与最大灰度等级对应的信号电压的情况下电容器174所保持的电压。
上述的时刻t30~t35相当于有机EL显示装置300的一帧期间,时刻t35以后也反复执行与时刻t30~t35同样的动作。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有机EL显示装置300与实施方式1的有机EL显示装置100相比,代替基准电源线163,k行的发光像素370的复位晶体管172与对应于k-1行的发光像素370而配置的偏压布线165连接。就是说,对应于k行的发光像素370而配置的基准电源线163和对应于k-1行的发光像素370而配置的偏压布线165是共用的。
由此,有机EL显示装置300与有机El显示装置100相比,能够进一步削减布线数,所以能够使电路结构大幅度小型化(compact,紧凑化)。
另外,有机EL显示装置300,在将供给到对应于k行的发光像素370而配置的扫描线164的扫描脉冲SCAN(k)从低电平切换为高电平时(时刻t33)时,通过将供给到对应于k-1行的发光像素370而配置的偏压布线165的背栅脉冲BG(k-1)设为高电平,与实施方式1的有机EL显示装置100同样地,对电容器174的第二电极设定0V。换言之,经由与k-1行对应配置的偏压布线165供给预定的基准电压,将与k-1行对应配置的发光像素370所包括的驱动晶体管173设为导通状态,并且,经由与k-1行对应配置的偏压布线165,对配置于k行的发光像素370所包括的电容器174的第二电极设定预定的基准电压Vref。
在k-1行的发光像素370,时刻t33处于发光期间,另一方面,在k行的发光像素370,时刻t33处于非发光期间。因此,即使代替图1和图2所示的基准电源线163而将k行的发光像素370所包括的复位晶体管172连接于与k-1行的发光像素370对应配置的偏压布线165,也没有动作上的影响。就是说,将k-1行的发光像素370设为非发光期间时,经由偏压布线165供给预定的偏置电压,将k行的发光像素370的驱动晶体管173 设为导通状态,所以即使在k-1行的发光像素370的发光期间,经由与k-1行的发光像素370对应配置的偏压布线165,对k行的发光像素370的电容器174的第二电极设定预定的基准电压Vref,也没有动作上的影响。
另外,有机EL显示装置300,对配置于k-1行的发光像素370所包括的驱动晶体管173,经由与k-1行的发光像素370对应配置的偏压布线165供给预定的偏置电压而使其为非导通状态,同时,将配置于k行的发光像素370所包括的复位晶体管172作为非导通状态,对配置于k行的发光像素370所包含的电容器174的第二电极,不写入经由与k-1行的发光像素370对应配置的偏压布线165的预定的偏置电压。
配置于k-1行的发光像素370为非发光期间,另一方面,配置于k行的发光像素370为发光期间。因此,即使代替图1和图2所示的基准电源线163而将k行的发光像素370所包括的复位晶体管172连接于与k-1行的发光像素370对应配置的偏压布线165,也没有动作上的影响。就是说,当将配置于k行的发光像素370所包括的复位晶体管172作为非导通,对配置于k行的发光像素370所包括的电容器174的第二电极,只要从k-1行的偏压布线165不写入预定的偏置电压即VGL=-18V,则在配置于k行的电容器174的第二电极上所设定的预定的基准电压就不会变动。其结果,不会对配置于k-1行的发光像素370的发光产生影响。
(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
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的有机EL显示装置与实施方式2的有机EL显示装置大致相同,但背栅脉冲BG(0)~BG(n)从低电平切换为高电平的定时不同。
图14是表示本变形例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动作的时间图。
如图14所示,本变形例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动作与图13所示的实施方式2的有机EL显示装置300的动作相比,背栅脉冲BG(0)~BG(n)从低电平切换为高电平的时刻不同。下面,以与图13所示的实施方式2的有机EL显示装置300的动作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时刻t40与图13的时刻t30对应,背栅脉冲BG(k)从高电平切换为 低电平。
接着,在时刻t41,通过扫描脉冲SCAN(k)从高电平切换为低电平,扫描晶体管171导通。在该时刻t41,与图13的时刻t31相比,还使供给到与k-1行的发光像素370对应配置的偏压布线165的背栅脉冲BG(k-1)从低电平切换为高电平。
接着,在时刻t42,扫描脉冲SCAN(k)从低电平切换为高电平,同时背栅脉冲BG(k)也从低电平切换为高电平。
在图13所示的实施方式2的有机EL显示装置300的动作定时中,即使在时刻t31扫描脉冲SCAN(k)变为低电平而开始写入信号电压,向经由复位晶体管172连接的与k-1行的发光像素370对应配置的偏压布线165供给的背栅脉冲BG(k-1)也为低电平。然后,背栅脉冲BG(k-1)在时刻t32从低电平切换为高电平,从而向k行的发光像素370的电容器174的第二电极供给预定的基准电压即0V。换言之,在时刻t31~t32,无法向电容器174写入与信号电压对应的电压。
就是说,在实施方式2的有机EL显示装置300中,时刻t32~t33的时间Δt1相当于实际的信号电压写入期间。
与此相对,在图14所示的本变形例的有机EL显示装置中,在时刻t41扫描脉冲SCAN(k)从高电平切换为低电平时,背栅脉冲BG(k-1)同时从低电平切换为高电平,所以从时刻t41向电容器174的第二电极供给预定的基准电压即0V。
就是说,在本变形例的有机EL显示装置中,时刻t41~42的时间Δt2相当于实际的信号写入期间。
当将扫描脉冲SCAN(k)为低电平的期间设为一定时,则Δt1<Δt2。因此,本变形例的有机EL显示装置与实施方式2的有机EL显示装置300相比,能够确保信号电压的写入期间较长。
如上所述,本变形例的有机EL显示装置与实施方式2的有机EL显示装置300相比,扫描脉冲SCAN(k)从高电平切换为低电平的定时和背栅脉冲BG(k-1)从低电平切换为高电平的定时是同时的。
由此,本变形例的有机EL显示装置与实施方式2的有机EL显示装置300相比,能够确保实际的信号电压的写入期间较长。
(实施方式3)
实施方式3的有机EL显示装置与实施方式1的有机EL显示装置100相比大致相同,不同点在于:第一开关元件的一方的端子与数据线连接,第一开关元件的另一方的端子与电容器的第二电极连接;第二开关元件的一方的端子与电容器的第一电极连接,第二开关元件的另一方的端子与第三基准电源线连接。下面,关于本实施方式的有机EL显示装置,以与实施方式1的有机EL显示装置100不同点为中心进行描述。
图1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有机EL显示装置具有的发光像素的详细电路结构的电路图。
图15所示的发光像素470与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有机EL显示装置具有的发光像素170相比,代替扫描晶体管171而具有扫描晶体管471,代替复位晶体管172而具备复位晶体管472。
扫描晶体管471在本实施方式中是本发明的第一开关元件,其一方的端子与数据线166连接,另一方的端子与电容器174的第二电极连接,对数据线166和电容器174的第二电极的导通和非导通进行切换。具体而言,扫描晶体管471的栅电极与扫描线164连接,源电极及漏电极的一方与数据线166连接,源电极及漏电极的另一方与电容器174的第二电极连接。就是说,扫描晶体管471与图2所示的扫描晶体管171相比,不同点在于:根据从写入驱动电路110经由扫描线164供给到栅电极的扫描脉冲SCAN(k),对数据线166和电容器174的第二电极的导通和非导通进行切换。
复位晶体管472在本实施方式中是本发明的第二开关元件,其一方的端子与电容器174的第一电极连接,另一方的端子与基准电源线163连接,对电容器174的第一电极和基准电源线163的导通和非导通进行切换。具体而言,复位晶体管472的栅电极经由扫描线164与写入驱动电路110连接,源电极和漏电极的一方与基准电源线163连接,源电极和漏电极的另一方与电容器174的第一电极连接。就是说,复位晶体管472与图2所示 的复位晶体管172相比,不同点在于:根据从写入驱动电路110经由扫描线164供给到栅电极的扫描脉冲SCAN(k),对基准电源线163和电容器174的第一电极的导通和非导通进行切换。
这样,本实施方式的有机EL显示装置具有的发光像素470与实施方式1的有机EL显示装置100具有的发光像素170相比,向电容器174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中的与驱动晶体管173的源电极连接的第二电极供给经由数据线166和扫描晶体管471供给的信号电压。另一方面,向与驱动晶体管173的栅电极连接的第一电极供给经由基准电源线163和复位晶体管472供给的基准电压Vref。
接着,对从偏置电压控制电路130向这样构成的发光像素470供给的背栅脉冲BG(1)~BG(n)的高电平电压和低电平电压的电压值的确定进行说明。
作为对发光像素470的驱动晶体管173所要求的条件,列举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了的(条件i)和(条件ii)。另外,与最大灰度等级对应的漏电流、写入期间的容许电流也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分别设为3μA、100pA。
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向电容器174的第二电极写入信号电压,所以与实施方式1相比,与最大灰度等级的信号电压对应的数据线电压VDH和与最低灰度等级的信号电压对应的数据线电压VDL的绝对值反转。具体而言,VDH=-5.6V,VDL=0V。换言之,在VDL=0V的情况下,数据线电压DATA(j)为最大值0V,在VDH=-5.6V的情况下,数据线电压DATA(j)为最小值-5.6V。
图16A是示意表示以最大灰度等级发光时的发光像素470的状态的图。图16B是示意表示信号电压写入时的发光像素470的状态的图。
在图16A所示的以最大灰度等级发光时,如上所述在漏电流Id=3μA的情况下,驱动晶体管173的源极电位Vs为6V。在源极电位Vs为6V的情况下,用于获得相当于图3所示的Vbs=8V的特性的背栅电位Vb根据Vb=Vs+Vbs而确定为Vb=14V。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背栅脉冲BG (1)~背栅脉冲BG(n)的高电平电压确定为14V。
另一方面,在图16B所示的信号电压写入时,通过复位晶体管472导通,驱动晶体管173的栅极经由复位晶体管472与基准电源线163连接。因此,驱动晶体管173的栅极电位变为基准电压Vref即0V。另外,驱动晶体管173的源极电位与最大灰度等级的信号电压对应,所以变为Vs=-5.6V。在源极电位为-6V的情况下,用于获得相当于图3所示的Vbs=-4V的特性的背栅电位Vb根据Vb=Vs+Vbs而确定为Vb=-9.6V。就是说,背栅脉冲BG(1)~背栅脉冲BG(n)的低电平电压确定为-9.6V。
如上所述,使用图3所示的各Vbs的Vgs-Id特性,(条件i)根据以最大灰度等级发光时将与最大灰度等级对应的3μA的漏电流供给到发光元件175的背栅-源极间电压Vbs,背栅脉冲BG(1)~BG(n)的高电平电压确定为14V。另外,(条件ii)根据通过信号写入时将供给到发光元件175的漏电流Id设为容许电流以下的背栅-源极间电压Vbs,背栅脉冲BG(1)~BG(n)的低电平电压确定为-9.6V。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偏置电压控制电路130将高电平电压为14V、低电平电压为-9.6V、振幅为23.6V的背栅脉冲BG(1)~BG(n)供给到偏压布线165。具有发光像素470的本实施方式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动作与图5所示的有机EL显示装置100的动作同样。
如上所述,具有发光像素470的本实施方式的有机EL显示装置与实施方式1的有机EL显示装置100相比,向电容器174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中的与驱动晶体管173的源电极连接的第二电极供给经由数据线166和扫描晶体管471供给的信号电压。另一方面,向与驱动晶体管173的栅电极连接的第一电极供给经由基准电源线163和复位晶体管472供给的基准电压Vref。在此,通过将预定的偏置电位即-10V施加到驱动晶体管173的背栅电极,使驱动晶体管173的阈值电压大于栅电极和源电极间的电位差,从而使驱动晶体管173为非导通,在施加预定的偏置电压的期间内使扫描晶体管471和复位晶体管472导通,对电容器174的第一电极设定基准电压Vref,将信号电压供给到电容器174的第二电极。
由此,实施方式3的有机EL显示装置能实现与实施方式1的有机EL显示装置同样的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向电容器174的第二电极供给信号电压时,从数据线166供给的信号电压的最大值设为第一电源线161的电位以下。由此,在向电容器174的第二电极供给信号电压时,发光元件175的阳极的电位为阴极的电位以下,所以能够防止从基准电源线163流至发光元件175的电流。
其结果,能够防止在写入信号电压的期间产生因不必要的发光而使对比度降低。在上述说明中,将信号电压设为V、将第一电源线161的电位设为0V进行了说明,但只要信号电压为第一电源线161的电位以下即可,不限于上述的例子。
(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
本变形例的有机EL显示装置具有的发光像素与实施方式3的有机EL显示装置具有的发光像素470大致相同,不同点在于:代替基准电源线163,复位晶体管472的源极和漏极的一方连接于与前行的发光像素570对应配置的偏压布线165。就是说,本变形例的有机EL显示装置是实施方式2的有机EL显示装置300与实施方式3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组合。
图17是表示本变形例的有机EL显示装置具有的发光像素570的详细结构的电路图。
如图17所示,发光像素570具有的复位晶体管472与图10所示的复位晶体管172同样地,连接于与前行的发光像素570对应配置的偏压布线165。
接着,对从偏置电压控制电路130向如上述这样构成的发光像素570供给的背栅脉冲BG(1)~BG(n)的高电平电压和低电平电压的电压值的确定进行说明。
作为对发光像素570的驱动晶体管173所要求的条件,列举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了的(条件i)和(条件ii)。另外,与最大灰度等级对应的漏电流、写入期间的容许电流也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分别设为3μA、 100pA。
另外,与最大灰度等级的信号电压对应的数据线电压VDH和与最低灰度等级的信号电压对应的数据线电压VDL设为与实施方式2相比正负反转了的电压即VDH=-11.6V、VDL=-6V。
图18A是示意表示以最大灰度等级发光时的发光像素570的状态的图。图18B是示意表示信号电压写入时的发光像素570的状态的图。
在图18A所示的以最大灰度等级发光时,如上所述在漏电流Id=3μA的情况下,驱动晶体管173的源极电位Vs为6V。在源极电位Vs为6V的情况下,用于获得相当于图11所示的Vbs=-6V的特性的背栅电位Vb根据Vb=Vs+Vbs而确定为Vb=0V。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背栅脉冲BG(0)~背栅脉冲BG(n)的高电平电压确定为0V。
另一方面,在图18B所示的信号电压写入时,通过复位晶体管472导通,驱动晶体管173的栅极经由复位晶体管472与对应于前行而配置的偏压布线165连接。因此,驱动晶体管173的栅极电位在向k行的发光像素570写入信号电压的期间变为与k-1行的发光像素570对应配置的偏压布线165的电位。
在此,在k行的发光像素570的信号电压写入期间,向k-1行的发光像素570的信号电压的写入已结束,所以背栅脉冲BG(k-1)变为高电平。就是说,与k-1行的发光像素570对应配置的偏压布线165的电位变为0V。
因此,k行的发光像素570的驱动晶体管173的栅极电位变为0V。在源极电位为-11.6V的情况下,用于获得相当于图11所示的Vbs=-18V的特性的背栅电位Vb根据Vb=Vs+Vbs而确定为Vb=-29.6V。就是说,背栅脉冲BG(0)~背栅脉冲BG(n)的低电平电压确定为-29.6V。就是说,在本变形例中,偏置电压控制电路130将高电平电压为0V、低电平电压为-29.6V、振幅为29.6V的背栅脉冲BG(0)~BG(n)供给到偏压布线165以及虚设偏压布线365。
具有发光像素570的本实施方式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动作与图13所示的实施方式2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动作是同样的,或者与图14所示的 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动作是同样的。
如上所述,具备发光像素570的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的有机EL显示装置与实施方式3的有机EL显示装置相比,代替基准电源线163,k行的发光像素570的复位晶体管472与对应于k-1行的发光像素570而配置的偏压布线165连接。就是说,对应于k行的发光像素570而配置的基准电源线163和对应于k-1行的发光像素570而配置的偏压布线165是共用的。
由此,本变形例的有机EL显示装置与实施方式3的有机EL显示装置相比,能够进一步削减布线数,所以能够使电路结构大幅度小型化。
以上基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和变形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和变形例。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对本实施方式和变形例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到的各种变形而得到的方式、以及组合不同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中的构成要素而构筑的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例如,在上述说明中,将扫描晶体管和复位晶体管设为施加于栅电极的脉冲为低电平时导通的P型晶体管,将驱动晶体管设为施加于栅电极的脉冲为高电平时导通的N型晶体管,但也可以由极性相反的晶体管构成这些晶体管,使扫描线164和偏压布线165的极性反转,例如可以设为图19A和图19B所示的电路结构。
在以P型晶体管实现驱动晶体管173而设为图19A的电路结构的情况下,优选从第三电源线供给的预定的基准电位Vref为第一电源线的电位以上。由此,即使在将驱动晶体管173为P型晶体管的情况下,在对电容器174的第二电极设定基准电位Vref时,发光元件175的阳极电位也为发光元件的阴极电位以下,所以能够防止从发光像素175流至基准电源线163的电流。
另一方面,在以P型晶体管实现驱动晶体管173而设为图19B的电路结构的情况下,优选从数据线166供给的信号电压的最小值为第一电源线的电位以上。由此,能够在信号电压的写入期间中防止从发光像素175流至数据线166的电流。所以,能够在信号写入期间中可靠地使发光像素175光猝灭。
另外,驱动晶体管173的极性可以与扫描晶体管171和复位晶体管172的极性相同。
另外,驱动晶体管、扫描晶体管以及复位晶体管为TFT,但也可以例如为结型场效应晶体管。另外,这些晶体管也可以是具有基极、集电极和发射极的双极性晶体管。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基准电源140和直流电源150分别设置,但也可以代替基准电源140和直流电源150,设置输出多个电压的一个电源。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将第一电源线161设为了地线,但第一电源线也可以与直流电源150连接,供给0V以外的电位(例如,1V)。进一步,该第一电源线161可以形成为网格状,也可以形成为涂膜(ベタ膜)状。
另外,第二电源线可以形成为网格状(二维布线),可以在与扫描线的布线方向和数据线的布线方向的任一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形成(一维布线),也可以形成为涂膜状。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扫描晶体管和复位晶体管根据经由共用的扫描线供给的扫描脉冲SCAN(1)~SCAN(n)切换导通和非导通,但也可以独立设置用于供给对扫描晶体管的导通和非导通进行控制的信号的布线即第一扫描线、和用于供给对复位晶体管的导通和非导通进行控制的信号的布线即第二扫描线。
另外,例如,本发明的有机EL显示装置可以内置于图20所示的薄型平板TV。通过内置本发明的有机EL显示装置,能实现能够进行反映了图像信号的高精度的显示的薄型平板TV。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尤其对于有源型有机EL平板显示器是有用的。

Claims (32)

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其呈矩阵状配置有多个像素部,
所述多个像素部各自具备:
发光元件,其具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
电容器,其用于保持电压;
驱动元件,其栅电极与所述电容器的第一电极连接,源电极与所述电容器的第二电极连接,通过使与所述电容器所保持的电压对应的驱动电流在所述发光元件中流动,使所述发光元件发光,并且,所述驱动元件具备通过被供给预定的偏置电压而使所述驱动元件为非导通的背栅电极;
第一电源线,其经由所述发光元件与所述驱动元件的源电极电连接;
第二电源线,其与所述驱动元件的漏电极电连接;
第三电源线,其是与所述第一电源线不同的电源线,对所述电容器的第二电极设定预定的基准电压;
数据线,其用于供给信号电压;
第一开关元件,其一方的端子与所述数据线连接,另一方的端子与所述电容器的第一电极连接,对所述数据线和所述电容器的第一电极的导通和非导通进行切换;
第二开关元件,其一方的端子与所述电容器的第二电极连接,另一方的端子与所述第三电源线连接,对所述电容器的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三电源线的导通和非导通进行切换;以及
偏压线,其供给施加于所述背栅电极的所述预定的偏置电压,
所述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还具备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执行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控制、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控制、以及向所述背栅电极供给所述偏置电压的供给控制,
所述预定的偏置电压是用于使所述驱动元件的阈值电压的绝对值大于所述驱动元件的栅电极和源电极间的电位差的电压,
所述驱动电路,
通过将所述预定的偏置电压施加于所述背栅电极,使所述驱动元件的阈值电压大于所述栅电极和源电极间的电位差,使所述驱动元件为非导通;
在施加所述预定的偏置电压的期间内使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和所述第二开关元件导通,在使所述驱动元件为非导通的状态下,对所述电容器的第二电极设定所述预定的基准电压,同时向所述电容器的第一电极供给所述信号电压,
所述预定的偏置电压是为使各像素部所包括的所述发光元件以最大灰度等级发光所需要的预定的信号电压施加在所述驱动元件的栅电极时,使所述驱动元件的阈值电压的绝对值大于所述栅电极和源电极间的电位差而设定的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所述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还包括基干电源线,所述基干电源线配置在包括呈矩阵状配置的所述多个像素部的显示部的外周,将预定的固定电位供给到所述显示部,
所述第二电源线与呈矩阵状配置的多个像素部的各行和各列对应地从所述基干电源线分支而设置成网格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所述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还具备:
第一扫描线,其供给对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导通和非导通进行控制的信号;和
第二扫描线,其供给对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导通和非导通进行控制的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所述第三电源线和所述偏压线与呈矩阵状配置的多个像素部的各行对应而配置,
与一行对应而配置的第三电源线和与所述一行的前行对应而配置的偏压线是共用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所述驱动电路,对配置在所述一行的前行的各像素部所包括的所述驱动元件,经由与所述第三电源线共用的所述偏压线供给所述预定的基准电压而使其为导通状态,同时,经由与所述偏压线共用的所述第三电源线对配置在所述一行的各像素部所包括的电容器的第二电极设定所述预定的基准电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所述驱动电路,对配置在所述一行的前行的各像素部所包括的所述驱动元件,经由与所述第三电源线共用的所述偏压线供给所述预定的偏置电压而使其为非导通状态,同时,使所述第二开关元件为非导通,对配置在所述一行的各像素部所包括的电容器的第二电极,不写入经由与所述偏压线共用的所述第三电源线的所述预定的偏置电压。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将所述第一扫描线和所述第二扫描线设为共用的控制线。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由极性彼此相反的晶体管构成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和所述驱动元件,
将向所述背栅电极供给所述预定的偏置电压的期间和向所述电容器的第一电极供给所述信号电压的期间设为相同,
将所述第一扫描线和所述偏压线设为共用的控制线。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所述驱动元件是N型晶体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从所述第三电源线供给的所述预定的基准电压为所述第一电源线的电位以下。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所述驱动电路,
在向所述电容器的第一电极供给了所述信号电压之后,使所述第一开关元件为非导通,
通过使大于所述预定的偏置电压的电位供给到所述背栅电极,使所述驱动元件的阈值电压小于所述栅电极和所述源电极之间的电位差,从而使所述驱动元件为导通状态,
使与所述电容器所保持的电压对应的驱动电流在所述发光元件中流动,使所述发光元件发光。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所述驱动元件为P型晶体管。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从所述第三电源线供给的所述预定的基准电压为所述第一电源线的电位以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所述驱动电路,
在向所述电容器的第一电极供给了所述信号电压之后,使所述第一开关元件截止,
通过使小于所述预定的偏置电压的电位供给到所述背栅电极,使所述驱动元件的阈值电压小于所述栅电极和所述源电极之间的电位差,从而使所述驱动元件为导通状态,
使与所述电容器所保持的电压对应的驱动电流在所述发光元件中流动,使所述发光元件发光。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所述驱动电路,在施加所述预定的偏置电压的期间内对所述电容器的第一电极供给所述信号电压的期间,在使所述第二开关元件导通的状态下对所述电容器的第二电极施加所述基准电压。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呈矩阵状配置的所述多个像素部各自根据保持于所述电容器的由所述信号电压和所述基准电压规定的电压而按行顺序点亮。
17.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具备:
发光元件,其具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
电容器,其用于保持电压;
驱动元件,其栅电极与所述电容器的第一电极连接,源电极与所述电容器的第二电极连接,通过使与所述电容器所保持的电压对应的驱动电流在所述发光元件中流动,使所述发光元件发光,并且,所述驱动元件具备被供给预定的偏置电压、根据所述预定的偏置电压将所述驱动元件设为非导通的背栅电极;
第一电源线,其经由所述发光元件与所述驱动元件的源电极电连接;
第二电源线,其与所述驱动元件的漏电极电连接;
第三电源线,其是与所述第一电源线不同的电源线,对所述电容器的第二电极设定预定的基准电压;
数据线,其用于供给信号电压;
第一开关元件,其一方的端子与所述数据线连接,另一方的端子与所述电容器的第一电极连接,对所述数据线和所述电容器的第一电极的导通和非导通进行切换;
第二开关元件,其设置在所述电容器的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三电源线之间,对所述电容器的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三电源线的导通和非导通进行切换;以及
偏压线,其供给施加于所述背栅电极的所述预定的偏置电压,
所述预定的偏置电压是用于使所述驱动元件的阈值电压大于所述驱动元件的栅电极和源电极间的电位差的电压,
通过将所述预定的偏置电压施加于所述背栅电极,使所述驱动元件的阈值电压大于所述栅电极和源电极间的电位差,使所述驱动元件为非导通,
在施加所述预定的偏置电压的期间内使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和所述第二开关元件导通,在使所述驱动电流为非导通的状态下,对所述电容器的第二电极设定所述预定的基准电压,使所述信号电压供给至所述电容器的第一电极,
所述预定的偏置电压是为使各像素部所包括的所述发光元件以最大灰度等级发光所需要的预定的信号电压施加在所述驱动元件的栅电极时,使所述驱动元件的阈值电压的绝对值大于所述栅电极和源电极间的电位差而设定的电压。
18.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其呈矩阵状配置有多个像素部,
所述多个像素部各自具备:
发光元件,其具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
电容器,其用于保持电压;
驱动元件,其栅电极与所述电容器的第一电极连接,源电极与所述电容器的第二电极连接,通过使与所述电容器所保持的电压对应的驱动电流在所述发光元件中流动,使所述发光元件发光,并且,所述驱动元件具备被供给预定的偏置电压、根据所述预定的偏置电压使所述驱动元件为非导通的背栅电极;
第一电源线,其经由所述发光元件与所述驱动元件的源电极电连接;
第二电源线,其与所述驱动元件的漏电极电连接;
第三电源线,其是与所述第一电源线不同的电源线,对所述电容器的第一电极设定预定的基准电压;
数据线,其用于供给信号电压;
第一开关元件,其一方的端子与所述数据线连接,另一方的端子与所述电容器的第二电极连接,对所述数据线和所述电容器的第二电极的导通和非导通进行切换;
第二开关元件,其一方的端子与所述电容器的第一电极连接,另一方的端子与所述第三电源线连接,对所述电容器的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三电源线的导通和非导通进行切换;以及
偏压线,其供给施加于所述背栅电极的所述预定的偏置电压,
所述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还具备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执行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控制、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控制、以及向所述背栅电极供给所述偏置电压的供给控制,
所述预定的偏置电压是用于使所述驱动元件的阈值电压的绝对值大于所述驱动元件的栅电极和源电极间的电位差的电压,且是为使各像素部所包括的所述发光元件以最大灰度等级发光所需要的预定的信号电压施加到所述驱动元件的栅电极时,使所述驱动元件的阈值电压的绝对值大于所述栅电极和源电极间的电位差而设定的电压,
所述驱动电路,
通过将所述预定的偏置电压施加于所述背栅电极,使所述驱动元件的阈值电压大于所述栅电极和源电极间的电位差,使所述驱动元件为非导通;
在施加所述预定的偏置电压的期间内使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和所述第二开关元件导通,在使所述驱动元件为非导通的状态下,对所述电容器的第一电极设定所述预定的基准电压,同时,向所述电容器的第二电极供给所述信号电压。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所述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还包括基干电源线,所述基干电源线配置在包括呈矩阵状配置的所述多个像素部的显示部的外周,将预定的固定电位供给到所述显示部,
所述第二电源线与呈矩阵状配置的多个像素部的各行和各列对应地从所述基干电源线分支而设置成网格状。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所述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还具备:
第一扫描线,其供给对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导通和非导通进行控制的信号;和
第二扫描线,其供给对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导通和非导通进行控制的信号。
21.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所述第三电源线和所述偏压线与呈矩阵状配置的多个像素部的各行对应而配置,
与一行对应而配置的第三电源线和与所述一行的前行对应而配置的偏压线是共用的。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所述驱动电路,对配置在所述一行的前行的各像素部所包括的所述驱动元件,经由与所述第三电源线共用的所述偏压线供给所述预定的基准电压而使其为导通状态,同时,经由与所述偏压线共用的所述第三电源线对配置在所述一行的各像素部所包括的电容器的第一电极设定所述预定的基准电压。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所述驱动电路,对配置在所述一行的前行的各像素部所包括的所述驱动元件,经由与所述第三电源线共用的所述偏压线供给所述预定的偏置电压而使其为非导通状态,同时,使所述第二开关元件为非导通,对配置在所述一行的各像素部所包括的电容器的第一电极,不写入经由与所述偏压线共用的所述第三电源线的所述预定的偏置电压。
24.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使所述第一扫描线和所述第二扫描线为共用的控制线。
25.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由极性彼此相反的晶体管构成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和所述驱动元件,
将向所述背栅电极供给所述预定的偏置电压的期间和向所述电容器的第二电极供给所述信号电压的期间设为相同,
使所述第一扫描线和所述偏压线为共用的控制线。
26.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所述驱动元件是N型晶体管。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从所述数据线供给的所述信号电压的最大值为所述第一电源线的电位以下。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所述驱动电路,
在向所述电容器的第二电极供给了所述信号电压之后,使所述第一开关元件为非导通,
通过使大于所述预定的偏置电压的电位供给到所述背栅电极,使所述驱动元件的阈值电压小于所述栅电极和所述源电极之间的电位差,从而使所述驱动元件为导通状态,
使与所述电容器所保持的电压对应的驱动电流在所述发光元件中流动,使所述发光元件发光。
29.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所述驱动元件为P型晶体管。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从所述数据线供给的所述信号电压的最小值为所述第一电源线的电位以上。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所述驱动电路,
在向所述电容器的第二电极供给了所述信号电压之后,使所述第一开关元件为非导通,
通过将小于所述预定的偏置电压的电位供给到所述背栅电极,使所述驱动元件的阈值电压小于所述栅电极和所述源电极之间的电位差,从而使所述驱动元件为导通状态,
使与所述电容器所保持的电压对应的驱动电流在所述发光元件中流动,使所述发光元件发光。
32.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具备:
发光元件,其具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
电容器,其用于保持电压;
驱动元件,其栅电极与所述电容器的第一电极连接,源电极与所述电容器的第二电极连接,通过使与所述电容器所保持的电压对应的驱动电流在所述发光元件中流动,使所述发光元件发光,并且,所述驱动元件具备被供给预定的偏置电压、根据所述预定的偏置电压使所述驱动元件为非导通的背栅电极;
第一电源线,其经由所述发光元件与所述驱动元件的源电极电连接;
第二电源线,其与所述驱动元件的漏电极电连接;
第三电源线,其是与所述第一电源线不同的电源线,对所述电容器的第一电极设定预定的基准电压;
数据线,其用于供给信号电压;
第一开关元件,其一方的端子与所述数据线连接,另一方的端子与所述电容器的第二电极连接,对所述数据线和所述电容器的第二电极的导通和非导通进行切换;
第二开关元件,其设置在所述电容器的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三电源线之间,对所述电容器的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三电源线的导通和非导通进行切换;以及
偏压线,其供给施加于所述背栅电极的所述预定的偏置电压,
所述预定的偏置电压是用于使所述驱动元件的阈值电压大于所述驱动元件的栅电极和源电极间的电位差的电位,且是为使各像素部所包括的所述发光元件以最大灰度等级发光所需要的预定的信号电压施加到所述驱动元件的栅电极时,使所述驱动元件的阈值电压的绝对值大于所述栅电极和源电极间的电位差而设定的电压,
通过将所述预定的偏置电压施加于所述背栅电极,使所述驱动元件的阈值电压大于所述栅电极和源电极间的电位差,使所述驱动元件为非导通,
在施加所述预定的偏置电压的期间内使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和所述第二开关元件导通,在使所述驱动元件为非导通的状态下,对所述电容器的第一电极设定所述预定的基准电压,使所述信号电压供给至所述电容器的第二电极。
CN201080001792.4A 2010-04-05 2010-04-05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0549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0/002471 WO2011125107A1 (ja) 2010-04-05 2010-04-05 有機el表示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05492A CN102405492A (zh) 2012-04-04
CN102405492B true CN102405492B (zh) 2015-07-15

Family

ID=447621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01792.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05492B (zh) 2010-04-05 2010-04-05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405583B2 (zh)
JP (1) JP5560206B2 (zh)
KR (1) KR101596978B1 (zh)
CN (1) CN102405492B (zh)
WO (1) WO201112510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99336B2 (ja) * 2011-09-14 2017-03-22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発光装置
JP5832399B2 (ja) 2011-09-16 2015-12-16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発光装置
JP5927484B2 (ja) * 2011-11-10 2016-06-01 株式会社Joled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2737581B (zh) * 2012-05-31 2015-07-08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像素驱动电路、像素显示单元和显示电路
US20140002332A1 (en) * 2012-06-29 2014-01-02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Pixels for display
JP6031954B2 (ja) * 2012-11-14 2016-11-24 ソニー株式会社 発光素子、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TWI809225B (zh) * 2013-05-16 2023-07-21 日商半導體能源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半導體裝置
KR102074718B1 (ko) * 2013-09-25 2020-02-0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20220046701A (ko) 2013-12-27 2022-04-14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발광 장치
CN104867443A (zh) * 2014-02-21 2015-08-26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器
WO2015166376A1 (en) * 2014-05-02 2015-11-05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input/output device
KR102241704B1 (ko) * 2014-08-07 2021-04-2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화소 회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102309679B1 (ko) * 2014-12-31 2021-10-0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표시장치
TWI569252B (zh) * 2015-11-27 2017-02-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驅動電路及其驅動方法
US10083991B2 (en) 2015-12-28 2018-09-25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display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0242617B2 (en) * 2016-06-03 2019-03-26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display modu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CN105913805A (zh) * 2016-06-06 2016-08-31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amoled显示的像素驱动电路结构
US10403204B2 (en) * 2016-07-12 2019-09-03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display modu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display device
TWI625578B (zh) * 2017-05-17 2018-06-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面板及其畫素電路
KR102312348B1 (ko) * 2017-06-30 2021-10-1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패널과 이를 이용한 전계 발광 표시장치
KR102344964B1 (ko) * 2017-08-09 2021-12-2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전자기기 및 바디 바이어싱 회로
KR102477493B1 (ko) 2017-12-07 2022-12-1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화소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KR102508157B1 (ko) * 2017-12-27 2023-03-0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KR20190100554A (ko) 2018-02-19 2019-08-2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CN108376534B (zh) * 2018-03-12 2024-04-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
CN108510946B (zh) * 2018-04-19 2019-12-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电路、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KR102531674B1 (ko) * 2018-12-31 2023-05-1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패널
KR20200093113A (ko) * 2019-01-25 2020-08-0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CN109742131B (zh) * 2019-02-28 2021-01-29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20200144632A (ko) * 2019-06-18 2020-12-3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구동 방법
KR102698818B1 (ko) * 2019-07-26 2024-08-2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표시 패널의 구동 방법
KR20210013481A (ko) 2019-07-26 2021-02-0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구동 방법
WO2021070368A1 (ja) * 2019-10-11 2021-04-1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JP7253796B2 (ja) * 2019-10-28 2023-04-07 株式会社Joled 画素回路、及び、表示装置
KR102623393B1 (ko) * 2019-12-24 2024-01-0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발광표시장치
CN111445858B (zh) * 2020-04-20 2024-09-03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JP2022078757A (ja) * 2020-11-13 2022-05-25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
KR20230056854A (ko) * 2021-10-20 2023-04-2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화소
KR20230114808A (ko) 2022-01-24 2023-08-0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화소 및 표시 장치
US11978393B1 (en) * 2023-05-29 2024-05-07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Pixel circuit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34714A (zh) * 2004-03-22 2007-03-21 罗姆股份有限公司 有机半导体元件和使用它的有机el显示装置
CN101515434A (zh) * 2008-02-22 2009-08-26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18432A (ja) 1992-02-04 1993-08-27 Nec Corp 薄膜トランジスタ
JP2001051292A (ja) * 1998-06-12 2001-02-23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Co Ltd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半導体表示装置
JP4212079B2 (ja) 2000-01-11 2009-01-21 ローム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JP2002108252A (ja) 2000-09-29 2002-04-10 Sanyo Electric Co Ltd 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センス表示パネル
JP4485119B2 (ja) * 2001-11-13 2010-06-16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表示装置
KR100940342B1 (ko) 2001-11-13 2010-02-04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US7612749B2 (en) * 2003-03-04 2009-11-03 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orporation Driving circuits for displays
CN101488322B (zh) 2003-08-29 2012-06-2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电光学装置、电光学装置的驱动方法以及电子机器
JP2005099714A (ja) 2003-08-29 2005-04-14 Seiko Epson Corp 電気光学装置、電気光学装置の駆動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JP3985788B2 (ja) 2004-01-22 2007-10-0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US7532187B2 (en) * 2004-09-28 2009-05-12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Dual-gate transistor display
US7616177B2 (en) * 2004-08-02 2009-11-10 Tpo Displays Corp. Pixel driving circuit with threshold voltage compensation
KR101169053B1 (ko) * 2005-06-30 2012-07-2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다이오드 표시장치
US20070126728A1 (en) * 2005-12-05 2007-06-07 Toppoly Optoelectronics Corp. Power circuit for display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KR100670373B1 (ko) * 2005-12-12 2007-01-16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JP2009063607A (ja) * 2007-09-04 2009-03-26 Seiko Epson Corp 電気光学装置、電気光学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JP5045323B2 (ja) 2007-09-14 2012-10-1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電気光学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01816032B (zh) 2007-09-28 2012-12-0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发光元件电路及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
JP2009251205A (ja) * 2008-04-04 2009-10-29 Sony Corp 表示装置と電子機器
JP5146090B2 (ja) 2008-05-08 2013-02-20 ソニー株式会社 El表示パネル、電子機器及びel表示パネルの駆動方法
JP5207885B2 (ja) * 2008-09-03 2013-06-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素回路、発光表示装置及びそれらの駆動方法
WO2010041426A1 (ja) * 2008-10-07 2010-04-1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2439652B (zh) * 2010-04-05 2015-05-0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34714A (zh) * 2004-03-22 2007-03-21 罗姆股份有限公司 有机半导体元件和使用它的有机el显示装置
CN101515434A (zh) * 2008-02-22 2009-08-26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30008659A (ko) 2013-01-23
CN102405492A (zh) 2012-04-04
JPWO2011125107A1 (ja) 2013-07-08
US20120169798A1 (en) 2012-07-05
WO2011125107A1 (ja) 2011-10-13
US8405583B2 (en) 2013-03-26
JP5560206B2 (ja) 2014-07-23
KR101596978B1 (ko) 2016-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05492B (zh)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2439652B (zh)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6142178B2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駆動方法
CN101978415B (zh) 具有以矩阵形式布置的像素的显示面板
EP2226786B1 (en)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02576513B (zh) 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1221726B (zh) 图像显示装置
KR101646812B1 (ko)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CN102428508B (zh) 图像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3080996B (zh) 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CN101458896B (zh) 有机el显示装置
CN102687192B (zh)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KR20060083885A (ko) 화상 표시 장치
CN102576512B (zh) 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KR20120098973A (ko)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JPWO2009144913A1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US20150049130A1 (en) Opto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same
KR20090045081A (ko) 화상 표시 장치
US10482814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same
KR102232581B1 (ko) 표시장치 및 이의 구동 방법
JP5778545B2 (ja)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JP2011180552A (ja)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KR20040107596A (ko) 수동 매트릭스 유기 led 디스플레이의 구동방법
JP2007072485A (ja) 電子回路、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JANPAN ORGANIC RATE DISPLA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51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518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after: The special display of the organic thunder of Japan of Co., Ltd.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Applicant befor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15

Termination date: 2016040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