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00615A - 车门关闭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门关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00615A
CN102400615A CN2011102718323A CN201110271832A CN102400615A CN 102400615 A CN102400615 A CN 102400615A CN 2011102718323 A CN2011102718323 A CN 2011102718323A CN 201110271832 A CN201110271832 A CN 201110271832A CN 102400615 A CN102400615 A CN 1024006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bolt
switch
mast
lock
po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7183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00615B (zh
Inventor
武田德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ro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iro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roki Corp filed Critical Shiro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4006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006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006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0061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12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the function or purpose of the powered actuators
    • E05B81/2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the function or purpose of the powered actuators for assisting final closing or for initiating open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54Electrical circuits
    • E05B81/64Monitoring or sensing, e.g. by using switches or sens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2/00Closure fasteners
    • Y10T292/08Bolts
    • Y10T292/1043Swinging
    • Y10T292/1044Multiple head
    • Y10T292/1045Operating means
    • Y10T292/1047Clos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2/00Closure fasteners
    • Y10T292/08Bolts
    • Y10T292/1043Swinging
    • Y10T292/1075Operating means
    • Y10T292/1082Motor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省空间且布局的限制少的车门关闭装置。其设有:能够旋转地设置且被向与锁闩(13)卡合的方向的相反方向旋转的柱(15)推压而进行旋转的柱杆(27);向与柱(15)抵接的方向对柱杆(27)施力的弹簧(柱杆施力机构)(29);和设置在锁闩(13)上,在半锁定位置与柱杆(27)抵接,并禁止柱杆(27)向与柱(15)抵接的方向旋转的止挡部(挡块)(31b)。

Description

车门关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门关闭装置,其具有:设置在车门和车身中的任意一方上的撞针;锁闩,其设置在车门和车身中的任意另一方上,并形成供所述撞针进入的槽,能够从所述撞针能进入所述槽的初始位置旋转到禁止所述撞针从所述槽脱离的全锁定位置;柱,其能够旋转地设置,通过与位于所述初始位置和所述全锁定位置之间的半锁定位置及所述全锁定位置的所述锁闩卡合而禁止所述锁闩旋转;向全锁定位置方向驱动所述锁闩的驱动机构;和进行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控制的控制机构。
背景技术
设置在汽车的出入口的铰链式车门上的锁定装置具有在车门完全关闭的状态下禁止打开车门的全锁定、和在门半关的状态下禁止打开车门的半锁定这两种锁定。
使用图10~图12说明这样的锁定装置的一例。
首先,图10示出了初始状态。在图中,撞针1被设置在车门和车身中的任意一方上。在车门和车身中的另一方上,能够旋转地设置有形成有供撞针1进入的槽3的锁闩5。
锁闩5被未图示的施力机构,向撞针1能够进入槽3的初始位置方向(在图中是箭头A方向)施力。
与锁闩5邻接地能够旋转地设置有柱7。该柱7被未图示的施力机构,向与锁闩5抵接的方向(在图中是箭头B方向)施力。
其次,当关闭车门,撞针1和锁闩5接近时,撞针1推压锁闩5的槽3的壁面,锁闩5抵抗施力机构的施力,向箭头A方向的相反方向旋转。而且,如图11所示,柱7的卡合部7a和锁闩5的槽3的壁面的半锁定卡合部3a卡合,在门半关的状态下,成为禁止打开车门的半锁定。
而且,当关闭车门时,撞针1推压锁闩5的槽3的壁面,锁闩5抵抗施力机构的施力,向箭头A方向的相反方向旋转。而且,如图12所示,柱7的卡合部7a和锁闩5的全锁定卡合部5a卡合,在车门完全关闭的状态下,成为禁止打开车门的全锁定。
另一方面,在这样的车门中具有如下的车门关闭装置,当车门关闭到半锁定(门半关)时,将车门引入到全锁定。该车门的引入通常通过旋转驱动锁闩5来进行。
而且,在锁闩5的旋转轴上,设置旋钮开关,通过锁闩5的旋转角度,分别检测锁闩5处于半锁定位置、全锁定位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44367
通常,在车门关闭装置中,引入车门的时机通过检测锁闩5的旋转角度来确定。
另外,为可靠地检测全锁定,有时检测在全锁定时与锁闩5卡合,大幅度旋转的柱7。但是,柱7在半锁定时,也与锁闩5卡合,大幅度旋转。因此,只通过柱7不能够检测全锁定。
因此,作为检测全锁定的方法提出了下述方法。
(1)通过旋钮开关检测锁闩的旋转。
(2)通过旋钮开关检测锁闩的旋转,还检测柱的旋转。
(1)的方法是只用锁闩的旋转角检测全锁定,所以因误差而不能准确地检测全锁定。(2)的方法是通过使用钩部和柱,能够准确地检测全锁定。
而且,(1)、(2)的方法为了检测锁闩的两个旋转角(半锁定、全锁定)都使用旋钮开关。
旋钮开关大,设置需要大的空间。另外,由于被设置在柱7的旋转轴上,所以还存在锁定装置的布局被制约的问题。而且,旋钮开关是专用部件,成本方面也存在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研发的,其课题提供省空间且布局的限制少、低成本的车门关闭装置。
技术方案1的发明是一种车门关闭装置,具有:设置在车门和车身中的任意一方上的撞针;锁闩,其设置在车门和车身中的另一方上,形成能够供所述撞针进入的槽,能够从所述撞针能进入所述槽的初始位置旋转到禁止所述撞针从所述槽脱离的全锁定位置;柱,其能够旋转地设置,通过与位于所述初始位置和所述全锁定位置之间的半锁定位置及所述全锁定位置上的所述锁闩卡合而禁止所述锁闩的旋转;向全锁定位置方向驱动所述锁闩的驱动机构;和进行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控制的控制机构,所述车门关闭装置的特征在于,还具有:柱杆,其能够旋转地设置,被向与所述锁闩卡合的方向的相反方向旋转的所述柱推压而进行旋转;向与所述柱抵接的方向对所述柱杆施力的柱杆施力机构;挡块,其设置在所述锁闩上,在所述半锁定位置与所述柱杆抵接,并禁止所述柱杆向与所述柱抵接的方向旋转;响应于从所述初始位置到所述半锁定位置和所述全锁定位置之间的所述锁闩的第一开关;响应于从所述初始位置和所述半锁定位置之间到与所述全锁定位置之间的所述柱杆的第二开关。
技术方案2的发明是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车门关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取入来自所述第一开关、所述第二开关的信号,在所述第一开关响应了的状态下,以当所述第二开关响应时,锁闩向全锁定位置方向移动的方式驱动所述驱动机构;当所述第一开关的响应停止且第二开关的响应停止时,停止锁闩向全锁定位置方向的移动。
技术方案3的发明是如技术方案2所述的车门关闭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第一开关的响应,进行门半关的警告灯的点亮和室内灯的熄灭中的至少一方。
此外,作为第一开关、第二开关有接触式的微动开关、限位开关、触摸开关、非接触式的接近开关和光电传感器等,但不限于此。
发明的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1~技术方案3的发明,具有:能够旋转地设置且被向与所述锁闩卡合的方向的相反方向旋转的所述柱推压而进行旋转的柱杆;向与所述柱抵接的方向对所述柱杆施力的柱杆施力机构;设置在所述锁闩上,在所述半锁定位置与所述柱杆抵接,并禁止所述柱杆向与所述柱抵接的方向旋转的挡块;响应于从所述初始位置到所述半锁定位置和所述全锁定位置之间的所述锁闩的第一开关;响应于从所述初始位置和所述半锁定位置之间到与所述全锁定位置之间的所述柱杆的第二开关。
因此,通过挡块,在半锁定时,柱杆不与柱一起旋转。另一方面,在全锁定时,柱杆通过施力机构的施力与柱一起旋转。即,柱在半锁定中不旋转,在全锁定时大幅度旋转。因此,只用柱杆就能够检测全锁定。
另外,通过使用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能够准确地检测全锁定,该第二开关响应于从所述初始位置和半锁定位置之间到所述全锁定位置之间的所述柱杆。
而且,检测柱的旋转的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可以是微动开关等小型开关,从而省空间且低成本。另外,不需要设置在柱的旋转轴上,布局的限制变少。
根据技术方案2的发明,所述控制机构取入来自所述第一开关、所述第二开关的信号,在所述1开关响应的状态下,以当所述第二开关响应时,锁闩向全锁定位置方向移动的方式驱动所述驱动机构;当所述第一开关的响应停止且第二开关的响应停止时,停止锁闩向全锁定位置方向的移动,由此,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可以是微动开关等廉价的开关,从而实现成本降低。
根据技术方案3的发明,通过所述第一开关的响应,进行门半关的警告灯的点亮和室内灯的熄灭中的至少一方,由此,不需要另外设置迎宾灯开关(courtesy switch),实现成本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车门关闭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说明图1的车门关闭装置的电气结构的图。
图3是说明图1的车门关闭装置的锁闩处于撞针能够进入锁闩的槽的初始位置的状态的图。
图4是说明图1的车门关闭装置的撞针进入锁闩的槽、而锁闩稍旋转了的状态的图。
图5是说明图1的车门关闭装置的正要半锁定之前的状态的图。
图6是说明图1的车门关闭装置的半锁定的状态的图。
图7说明图1的车门关闭装置的正要全锁定之前的状态的图。
图8是说明图1的车门关闭装置的全锁定的状态的图。
图9是说明控制部的动作的时序图。
图10是表示锁定装置的初始状态的结构图。
图11是表示图10的锁定装置的半锁定状态的结构图。
图12是表示图10的锁定装置的全锁定状态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3锁闩
15柱
27柱杆
29弹簧(柱杆施力机构)
31闩杆
31b止挡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首先,使用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车门关闭装置的整体结构。图1是实施方式的车门关闭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车门关闭装置被设置在后车门,撞针处于车身侧,锁定装置处于后车门侧。
在图中,基座11由底部11a和立壁部11b构成,并由一面成为开放面的箱状的基座主体11c、和与基座主体11c的立壁部11b连续设置的安装部11d构成。
立壁部11b的与未图示的撞针相对的部分形成有孔11e。而且,在底部11a形成有撞针能够进入的槽11f。
在基座11主体11c内,隔着底部11a的槽11f在一侧配置有锁闩13,在另一侧配置有柱15。锁闩13的一端部能够旋转地嵌合在安装于基座主体11c的底部11a上的销17上,柱15的一端部能够旋转地嵌合在安装于基座主体11c的底部11a上的销19上。
在锁闩13中形成有未图示的撞针能够进入的槽13a,撞针能够从可以进入槽13a的初始位置旋转到禁止撞针从槽13a脱离的全锁定位置。另外,在柱15的与锁闩13相对的侧部,形成有卡合部15a,该卡合部15a通过卡合在位于初始位置和全锁定位置之间的半锁定位置的锁闩13的半锁定卡合部13c、和位于全锁定位置的锁闩13的全锁定卡合部13d,来禁止锁闩13的旋转。
在锁闩13、柱15上,配置有车身21。在该车身21上配置有向初始位置方向对锁闩13施力的弹簧23、和向卡合部15a与锁闩13抵接的方向对柱15施力的弹簧25。
在车身21上,设置有能够相对于销19旋转地设置的柱杆27。在该柱杆27的一个旋转端部侧,形成有向柱15方向弯折并通过车身21能够与柱15抵接的弯折部27a。该弯折部27a能够抵接在与柱15的锁闩13相对的侧部。而且,详细来说,能够通过柱15的旋转轴与卡合部15a的相反侧的侧部抵接。因此,柱杆27被向与锁闩13卡合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的柱15推压而旋转。而且,通过弹簧29,向弯折部27a与柱15的侧部抵接的方向对柱15施力。而且,在柱杆27的一个旋转端部侧,形成有向弯折部27a的反方向弯折的开关抵接部27c。
在车身21上,设置有能够相对于销17旋转地设置的闩杆31。在该闩杆31的一个旋转端部侧,形成有能够通过车身21与锁闩13抵接的弯折部31a。该弯折部31a形成在锁闩13的侧部,并与并列设置在旋转轴方向上的两个突部间的槽13b嵌合。由此,锁闩13和闩杆31成为一体地旋转。而且,在闩杆31的旋转端部,立设有销33。而且,闩杆31的旋转端部成为能够与形成在柱杆27的另一个旋转端部上的取消部27b抵接的止挡部31b。
在基座主体11c的开放面上,设置有与锁闩13、柱15的旋转平面大致平行的基座35。在该基座35上安装有销17、销19的另一端部。
闩杆31的销33能够抵接在基座35上,且在基座35上设置有因抵接而响应并成为OFF的第一微动开关(第一开关)37。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当锁闩13从初始位置位于半锁定位置和全锁定位置之间时,使第一微动开关37响应的方式形成闩杆31。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当锁闩13位于半锁定位置和全锁定位置之间时,使用响应的第一微动开关37,进行门半关的警告灯的点亮的控制和室内灯的熄灭的控制。
而且,柱杆27的开关抵接部27c能够抵接在基座35上,且在基座35上设置有因抵接而响应并成为ON的第二微动开关(第二开关)39。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当柱杆27从初始位置和半锁定位置之间位于正要全锁定位置前之间时,使第二微动开关39响应的方式形成柱杆27。
在基座35上设置有托架41。该托架41位于与锁闩13、柱15的旋转平面大致垂直的面上。在托架4的一个面(在图中是背面)上,使用三个螺钉42安装有由电机和减速机一体形成的电机单元(驱动机构)43。另外,在托架41的一个面侧,使用销47能够旋转地安装有变速杆45。在变速杆45的一个旋转端部侧,形成有与安装于电机单元43的输出轴上的小齿轮43a啮合的扇形齿轮45a。另外,在托架41上形成有以销47为中心的圆弧状的孔41a。在变速杆45的另一个旋转端部侧,形成有通过孔41a向托架41的另一个面侧突出的弯折部45b。而且,该弯折部45b通过旋转变速杆45,推压闩杆31的销33,并抵抗弹簧23的施力而将锁闩13向全锁定位置方向驱动。
在托架41的另一个面(在图中是表面),使用销48能够旋转地安装有释放杆49。该释放杆49的一个旋转部形成有能够与柱15抵接的柱抵接部49a。而且,当释放杆49向图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时,柱15抵抗弹簧25的施力向卡合部15a从锁闩13分离的方向旋转。另外,在释放杆49上,形成有向锁闩13、柱15的旋转平面方向折曲的止挡部49b。而且,一端部卡定于基座11侧的弹簧50的另一端部卡定在释放杆49的另一个旋转端部侧。因此,释放杆49被向柱抵接部49a从柱15分离的方向(在图中是逆时针方向)施力,直到止挡部49b与形成在托架41上的止挡抵接部41b抵接。另外,形成在变速杆45的另一个旋转端部上的释放部45c能够抵接在释放杆49的止挡部49b。而且,当变速杆45的释放部45c推压释放杆49的止挡部49b时,释放杆49抵抗弹簧50的施力向图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并抵抗弹簧25的施力使柱15向卡合部15a从锁闩13分离的方向旋转。
以下,使用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电气结构。在图中,51表示取入来自第一微动开关37、第二微动开关39的信号而对向电机单元43供给电流来驱动电机单元43的驱动电路53进行控制的控制部(控制机构)。
以下,使用图3~图9说明上述构成的车门关闭装置的动作。图3是说明锁闩处于撞针能够进入锁闩的槽的初始位置的状态的图,图4是说明撞针进入锁闩的槽、而锁闩稍旋转了的状态的图,图5是说明正要半锁定之前的状态的图,图6是说明半锁定的状态的图,图7是说明正要全锁定之前的状态的图,图8是说明全锁定的状态的图,图9是说明控制部的动作的时序图。另外,图3~图8是去除了图1中的基座35、车身21、弹簧23、弹簧25、弹簧29和第二微动开关37而从箭头A方向观察的图。
(初始位置)
使用图3、图9进行说明。
在图3中,车门打开,锁闩13通过弹簧23的施力而处于撞针55能够进入锁闩13的槽13a的初始位置。此时,闩杆31的销33从第一微动开关37分离,第一微动开关37处于ON状态。
另外,柱杆27因弹簧29的施力,使弯折部27a与柱15的侧部抵接,柱杆27的开关抵接部27c处于从第二微动开关39分离的位置,第二微动开关39处于OFF状态。
如图9所示,在第一微动开关37为ON状态且第二微动开关39为OFF状态的情况下,控制部51不驱动电机单元43。
(车门关闭动作开始)
使用图4、图9进行说明。
在图4中,撞针55进入锁闩13的槽13a,撞针55推压槽13a的壁面,锁闩13向顺时针方向稍旋转。此时,闩杆31的销33处于与第一微动开关37分离的位置,第一微动开关37还是保持ON状态。
另外,锁闩13向顺时针方向旋转,由此,柱15向逆时针方向旋转。柱杆27也与柱15一起向逆时针方向旋转,柱杆27的开关抵接部27c推压第二微动开关39,第二微动开关39响应而成为ON状态。
如图9所示,当第一微动开关37为ON状态且第二微动开关39为ON状态时,控制部51通过驱动电路53使电机单元43正转。
返回图4,当电机单元43正转时,变速杆45向图1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变速杆45的弯折部45b推压闩杆31的销33,锁闩13被向全锁定位置方向驱动。
(正要半锁定之前)
使用图5、图9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电机单元43正转,锁闩13被向全锁定位置方向驱动,锁闩13的半锁定卡合部13c和柱15的卡合部15a正要卡合之前,即处于正要半锁定之前时,闩杆31的止挡部31b与柱杆27的取消部27b抵接。由此,通过弹簧29,柱杆27向弯折部27a与柱15的侧部抵接的方向的旋转被禁止,柱杆27保持其位置。
此时,闩杆31的销33从第一微动开关37分离,第一微动开关37还是保持ON状态。
柱杆27的开关抵接部27c推压第二微动开关39,第二微动开关39还是保持ON状态。
如图9所示,第一微动开关37为ON状态,第二微动开关39也是ON状态,控制部51通过驱动电路53使电机单元43正转。
(半锁定)
使用图6、图9进行说明。
如图6所示,当从图5的状态,电机单元43进一步正转时,成为锁闩13的半锁定卡合部13c和柱15的卡合部15a卡合的半锁定。通过该卡合,柱15向顺时针方向大幅度旋转,但柱杆27与柱15一起的旋转被闩杆31禁止,并保持其位置。
此时,闩杆31的销33从第一微动开关37分离,第一微动开关37为ON状态。
柱杆27的开关抵接部27c推压第二微动开关39,第二微动开关39也是ON状态。
如图9所示,第一微动开关37为ON状态,第二微动开关39也是ON状态,从而控制部51通过驱动电路53使电机单元43正转。
(正要全锁定之前)
使用图7、图9进行说明。
如图7所示,当从图6的状态,电机单元43进一步正转时,锁闩13的半锁定卡合部13c和柱15的卡合部15a被解除,锁闩13进一步向全锁定位置方向旋转。而且,当成为锁闩13的全锁定卡合部13d和柱15的卡合部15a正要卡合之前,即正要全锁定之前时,禁止柱杆27旋转的闩杆31的止挡部31b与柱杆27的取消部27b之间的抵接也成为正要解除之前的状态。
此时,闩杆31的销33推压第一微动开关37,第一微动开关37响应,并成为OFF状态。
柱杆27的开关抵接部27c推压第二微动开关39,第二微动开关39还是保持ON状态。
如图9所示,在第一微动开关37成为OFF状态且第二微动开关39为ON状态的情况下,控制部51通过驱动电路53使电机单元43正转。
(全锁定)
使用图8、图9进行说明。
如图8所示,当从图7的状态,电机单元43进一步正转时,成为锁闩13的全锁定卡合部13d和柱15的卡合部15a卡合的全锁定。在该状态下,闩杆31的止挡部31b和柱杆27的取消部27b之间的抵接被解除,柱杆27因弹簧29的施力而大幅度旋转直到弯折部27a与柱15的侧部抵接。
此时,闩杆31的销33推压第一微动开关37,第一微动开关37被推动,成为OFF状态。
通过柱杆27旋转,开关抵接部27c从第二微动开关39分离,第二微动开关39成为OFF状态。
如图9所示,第一微动开关37成为OFF状态,第二微动开关39也成为OFF状态时,控制部51停止电机单元43的正转,即,停止锁闩13向全锁定位置方向移动。而且,控制部51使用内置在电机单元43中的使用了霍尔元件的IC或者计时器使得反转规定量或规定时间。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得到以下效果。
(1)通过闩杆31的止挡部31b,在半锁定时,柱杆27不与锁闩一起旋转。另一方面,在全锁定时,柱杆27通过弹簧29的施力而与柱15一起旋转。即,柱15在半锁定中不旋转,在全锁定时大幅度旋转。因此,只用柱杆27就能够检测全锁定。
另外,通过使用第一微动开关37、和响应于从初始位置和半锁定位置之间到与全锁定位置之间的柱杆的第二微动开关39,能够准确地检测全锁定。
而且,由于柱15的旋转的检测能够通过微动开关等小型的开关实施,所以省空间。另外,由于不需要设置在柱15的旋转轴上,所以布局的限制变少。
(2)通过使用第一微动开关和第二微动开关,能够实现成本降低。
(3)当锁闩13位于半锁定位置和全锁定位置之间时,使用响应的第一微动开关37,进行门半关的警告灯的点亮的控制和室内灯的熄灭的控制,由此不需要另外设置迎宾灯开关,能够实现成本降低。
(4)由于旋钮开关是传递旋转的部件进入内部的构造,从而难以防水,但微动开关容易防水,所以车门关闭装置的防水是容易的。

Claims (3)

1.一种车门关闭装置,具有:
设置在车门和车身中的任意一方上的撞针;
锁闩,其设置在车门和车身中的另一方上,形成能够供所述撞针进入的槽,能够从所述撞针能进入所述槽的初始位置旋转到禁止所述撞针从所述槽脱离的全锁定位置;
柱,其能够旋转地设置,通过与位于所述初始位置和所述全锁定位置之间的半锁定位置及所述全锁定位置处的所述锁闩卡合来禁止所述锁闩的旋转;
向全锁定位置方向驱动所述锁闩的驱动机构;和
进行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控制的控制机构,
所述车门关闭装置的特征在于,还具有:
柱杆,其能够旋转地设置,被向与所述锁闩卡合的方向的相反方向旋转的所述柱推压而进行旋转;
向与所述柱抵接的方向对所述柱杆施力的柱杆施力机构;
挡块,其设置在所述锁闩上,在所述半锁定位置与所述柱杆抵接,并禁止所述柱杆向与所述柱抵接的方向旋转;
响应于从所述初始位置到所述半锁定位置和所述全锁定位置之间的所述锁闩的第一开关;和
响应于从所述初始位置和所述半锁定位置之间到与所述全锁定位置之间的所述柱杆的第二开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关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机构,
取入来自所述第一开关、所述第二开关的信号,在所述第一开关响应了的状态下,以当所述第二开关响应时,锁闩向全锁定位置方向移动的方式驱动所述驱动机构,
当所述第一开关的响应停止且第二开关的响应停止时,停止锁闩向全锁定位置方向的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关闭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第一开关的响应,进行门半关的警告灯的点亮和室内灯的熄灭中的至少一方。
CN201110271832.3A 2010-09-15 2011-09-15 车门关闭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0061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06229 2010-09-15
JP2010206229A JP5524781B2 (ja) 2010-09-15 2010-09-15 ドアクロー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00615A true CN102400615A (zh) 2012-04-04
CN102400615B CN102400615B (zh) 2014-08-27

Family

ID=458059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71832.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00615B (zh) 2010-09-15 2011-09-15 车门关闭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608212B2 (zh)
JP (1) JP5524781B2 (zh)
CN (1) CN102400615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17060A (zh) * 2013-11-22 2016-08-31 格孔公司 车辆引擎罩锁扣
CN105940174A (zh) * 2014-01-28 2016-09-14 开开特股份公司 机动车门锁
CN108621871A (zh) * 2018-05-31 2018-10-09 烟台三环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座椅锁锁闭机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68956B2 (ja) * 2012-04-18 2017-01-25 株式会社ミツバ モータ制御装置
GB2505745B (en) * 2012-06-28 2015-08-12 Mitsui Kinzoku Act Corp Vehicle door closer device
DE102012017286A1 (de) * 2012-08-31 2014-03-06 Kiekert Aktiengesellschaft Kraftfahrzeugtürverschluss und Verfahren zum wahlweisen Betrieb eines solchen Kraftfahrzeugtürverschlusses mit oder ohne Sicherungsvorrichtung
JP6137609B2 (ja) * 2013-03-29 2017-05-31 トーシ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車両用スライドドアのクロージャ
FR3014472B1 (fr) * 2013-12-10 2017-10-06 Inteva Products Llc Ensemble et systeme de verrouillage de portiere
US9879449B2 (en) * 2014-01-03 2018-01-30 Inteva Products, Llc Vehicle latch assembly and method of dampening sound during a closing process of the vehicle latch assembly
JP6427803B2 (ja) * 2014-07-01 2018-11-28 三井金属アクト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ドアラッチ装置
JP6145823B2 (ja) * 2014-10-29 2017-06-14 三井金属アクト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ラッチ装置
DE102015110751A1 (de) * 2015-07-03 2017-01-05 Kiekert Ag Kraftfahrzeugschloss
EP3118398B1 (en) * 2015-07-16 2018-07-11 Opacmare S.r.l. Watertight door or window
DE202015104502U1 (de) * 2015-08-25 2016-11-28 BROSE SCHLIEßSYSTEME GMBH & CO. KG Kraftfahrzeugschloss
JP6592842B2 (ja) * 2015-10-29 2019-10-23 三井金属アクト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ロック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24093A1 (en) * 2000-03-15 2001-09-27 Keihin Corporation System for controlling vehicle power sliding door
CN1353054A (zh) * 2000-11-14 2002-06-12 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滑动型车门用的开闭系统
JP2006144367A (ja) * 2004-11-18 2006-06-08 Aisin Kiko Co Ltd 車両用ドアクローザ装置
CN101086192A (zh) * 2006-06-07 2007-12-12 三井金属矿业株式会社 门开闭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355Y2 (ja) * 1989-03-14 1996-01-24 日産車体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ドアのパワーロック装置
JP2582178B2 (ja) * 1990-07-19 1997-02-19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フードロック装置
DE4321586C2 (de) * 1992-06-29 1995-06-08 Ohi Seisakusho Co Ltd Motorbetriebene Schließvorrichtung
DE19736445B4 (de) * 1996-08-22 2006-06-08 Asmo Co., Ltd., Kosai-shi Türgliedverriegelungs-/entriegelungsvorrichtung
US6048002A (en) * 1998-02-20 2000-04-11 Asmo Co., Ltd. Door locking-unlocking system for vehicle
DE19841670C2 (de) * 1998-09-11 2001-01-11 Mannesmann Vdo Ag Schließeinrichtung
JP2003514151A (ja) * 1999-10-29 2003-04-15 キーケルト・アクチエンゲゼルシヤフト 自動車ドアロック
DE50111505D1 (de) * 2000-09-07 2007-01-04 Brose Schliesssysteme Gmbh Kraftfahrzeug-türschloss mit kombiniertem zentralverriegelungs- und öffnungsantrieb
JP3964644B2 (ja) * 2001-10-10 2007-08-22 株式会社大井製作所 車両用開閉体の駆動制御装置
JP4555848B2 (ja) * 2007-09-19 2010-10-06 三井金属鉱業株式会社 ドアロック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24093A1 (en) * 2000-03-15 2001-09-27 Keihin Corporation System for controlling vehicle power sliding door
CN1353054A (zh) * 2000-11-14 2002-06-12 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滑动型车门用的开闭系统
JP2006144367A (ja) * 2004-11-18 2006-06-08 Aisin Kiko Co Ltd 車両用ドアクローザ装置
CN101086192A (zh) * 2006-06-07 2007-12-12 三井金属矿业株式会社 门开闭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17060A (zh) * 2013-11-22 2016-08-31 格孔公司 车辆引擎罩锁扣
US10577842B2 (en) 2013-11-22 2020-03-03 Gecom Corporation Vehicle hood latches
US11203888B2 (en) 2013-11-22 2021-12-21 Gecom Corporation Vehicle hood latches
CN105940174A (zh) * 2014-01-28 2016-09-14 开开特股份公司 机动车门锁
CN108621871A (zh) * 2018-05-31 2018-10-09 烟台三环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座椅锁锁闭机构
CN108621871B (zh) * 2018-05-31 2024-02-02 烟台三环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座椅锁锁闭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608212B2 (en) 2013-12-17
CN102400615B (zh) 2014-08-27
JP5524781B2 (ja) 2014-06-18
JP2012062649A (ja) 2012-03-29
US20120061977A1 (en) 2012-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00615B (zh) 车门关闭装置
CN106246013B (zh) 闩锁组件、机械锁芯释放机构及打开关闭闩锁的方法
KR102015685B1 (ko) 차량 도어 록
CN102828657B (zh) 基于逻辑的滑动门互锁
US7568740B2 (en) Motor vehicle lock
JP4308208B2 (ja) 門駆動法及び該方法を実施するための門駆動装置
MX2014000868A (es) Cierre de tapa para tanque de combustible con numero reducido de componentes.
CN102057119B (zh) 门锁装置
US20080135344A1 (en) Safety Lock For Elevator Landing Door Detecting Intrusion In The Shaft Through The Landing Door And Elevator Thus Equipped
KR20140010123A (ko) 차량 도어 록킹 장치
CN105313792A (zh) 用于车辆储物隔室的自动关闭装置
JPH05179851A (ja) 自動車用ドアロックの施解錠操作装置
CN113195858B (zh) 用于机动车门元件的开启设备
US20050264031A1 (en) Door device
CN105133947B (zh) 一种电机锁
RU2463426C2 (ru) Электрически приводимая поворотная стойка для транспортных средств для общественных пассажирских перевозок с приводным блоком
EP0959205B1 (en) Vehicle door lock
CN104453488A (zh) 全球通用的闩锁系统
US9085921B2 (en) Unlocking device
CN102858565B (zh) 车门锁闩
EP3081730B1 (en) Vehicle door system comprising door latch device
CN1690343A (zh) 滑动门及带有滑动门的车辆
CN103068713A (zh) 电梯装置
US6662608B1 (en) Central locking drive
KR101778975B1 (ko) 옥상용 도어의 개폐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27

Termination date: 202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