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77900B -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77900B
CN102377900B CN201110224649.8A CN201110224649A CN102377900B CN 102377900 B CN102377900 B CN 102377900B CN 201110224649 A CN201110224649 A CN 201110224649A CN 102377900 B CN102377900 B CN 1023779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book
book data
image processing
paper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2464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77900A (zh
Inventor
梅津敏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Toshiba T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Toshiba 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Toshiba TEC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3779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779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779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7790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75Remote control machines, e.g. by a host
    • G03G15/5087Remote control machines, e.g. by a host for receiving image data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16User-machine interface; Display panels; Control console
    • G03G15/502User-machine interface; Display panels; Control console relating to the structure of the control menu, e.g. pop-up menus, help scree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002Interacting with the operator
    • G06K15/005Interacting with the operator only local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23Reproducing arrangements
    • H04N1/2307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thereof, e.g. using a programmed control device, according to a measured quantity
    • H04N1/2338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thereof, e.g. using a programmed control device, according to a measured quantity according to user specified instructions, e.g. user selection of reproduction mod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025Machine control, e.g. regulating different parts of the machine
    • G03G2215/00109Remote control of apparatus, e.g. by a hos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919Special copy medium handling apparatus
    • G03G2215/00936Bookbind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4Arrangements for exposing and producing an image
    • G03G2215/0429Changing or enhancing the image
    • G03G2215/0468Image area information changed (default is the charge image)
    • G03G2215/047Image corrections
    • G03G2215/0473Image corrections due to document imperfections, e.g. punchholes, boo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08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 H04N1/00411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the display also being used for user input, e.g. touch scree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74Output means outputting a plurality of functional options, e.g. scan, copy or pr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82Output means outputting a plurality of job set-up options, e.g. number of copies, paper size or resolu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639Binding, stapling, folding or perforating, e.g. punch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94Multifunctional device, i.e. a device capable of all of reading, reproducing, copying, facsimile transception, file transcep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判断部、显示部、图像处理部、图像形成部、翻转输送机构、后处理部以及主控制部。上述主控制部包括上述判断部及上述图像处理部,自动控制根据上述显示部显示的上述电子书籍用的印刷模式而指定的上述图像处理部、上述翻转输送机构以及上述后处理部中的至少一个。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申请基于并要求于2010年8月10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第61/372423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结合于此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实施方式涉及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多功能外围装置(下面称为MFP(Multi Function Peripheral))可以根据图像数据之一的电子书籍数据在纸张上印刷图像。
现有的包括MFP的图像形成装置为了根据电子书籍数据形成书籍,需要设定最优化电子书籍数据的优化处理(例如,杂志分类以及2in1处理)、双面印刷、骑马订(saddle stitch)等作为印刷模式。
但是,必须通过用户对控制面板进行操作来由用户一个一个地设定上述各种设定。因此,使用现有的图像形成装置并根据电子书籍数据形成书籍对用户而言是非常繁琐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判断部、显示部、图像处理部、图像形成部、翻转输送机构、后处理部以及主控制部。上述判断部判断图像数据是否是电子书籍数据。上述显示部在上述判断部判断是上述电子书籍数据的情况下,自动显示用于根据上述电子书籍数据形成书籍的电子书籍用的印刷模式。上述图像处理部对上述电子书籍数据进行运算处理。上述图像形成部在纸张上对基于上述电子书籍数据的图像进行图像形成。上述翻转输送机构将在上述图像形成部中在单面形成有上述图像的纸张进行翻转,并输送给上述图像形成部。上述后处理部对通过上述图像形成部进行了图像形成的纸张进行后处理。上述主控制部包括上述判断部以及上述图像处理部,自动控制根据上述显示部显示的所述电子书籍用的印刷模式而指定的上述图像处理部、上述翻转输送机构以及上述后处理部中的至少一个。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图像形成方法,判断图像数据是否是电子书籍数据,显示电子书籍用的印刷模式,控制图像处理部、翻转输送机构以及后处理部中的至少一个,并形成书籍。在判断是上述电子书籍数据的情况下,自动显示用于根据上述电子书籍数据形成书籍的电子书籍用的印刷模式。根据显示的上述电子书籍用的印刷模式,自动控制上述图像处理部、上述翻转输送机构以及上述后处理部中的至少一个。在此,上述图像处理部对上述电子书籍数据进行运算处理。上述翻转输送机构将在用于在纸张上形成基于上述电子书籍数据的图像的上述图像形成部中在单面形成有上述图像的纸张进行翻转后输送给上述图像形成部。上述后处理部对通过上述图像形成部进行了图像形成的纸张进行后处理。通过包括根据上述电子书籍用的印刷模式而控制的图像处理部、翻转输送机构和后处理部以及图像形成部的图像形成装置形成书籍。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图像形成方法,判断图像数据是否是电子书籍数据,显示电子书籍用的印刷模式,控制图像处理部、翻转输送机构以及后处理部,而形成书籍。在判断是上述电子书籍数据的情况下,自动显示用于根据上述电子书籍数据形成书籍的电子书籍用的印刷模式。根据显示的上述电子书籍用的印刷模式,自动控制上述图像处理部、上述翻转输送机构以及上述后处理部。在此,上述图像处理部为了形成上述书籍而对上述电子书籍数据进行优选的运算处理。上述翻转输送机构将在用于在纸张上形成基于上述电子书籍数据的图像的图像形成部中在单面形成有上述图像的纸张进行翻转后输送到上述图像形成部。上述后处理部包括骑马钉部,该骑马钉部在对通过上述图像形成部进行了图像形成的纸张的中央部进行装订,并沿纸张的中央部将纸张对折。通过包括根据上述电子书籍用的印刷模式而控制的图像处理部、翻转输送机构和后处理部以及图像形成部的图像形成装置形成书籍。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例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例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电气结构的框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例涉及的图像形成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在控制面板装置上显示的电子书籍印刷模式的设定画面的示意图。
图5是用于说明杂志分类的说明图。
图6是用于说明2in1处理的说明图。
图7是用于说明骑马钉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第二实施例涉及的图像形成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在控制面板装置上显示的电子书籍印刷模式的选择画面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实施例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例)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结构图。如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0具有MFP(多功能外围装置:Multi FunctionPeripheral,或多功能打印机:Multi Function Printer)11以及作为后处理部的整理器12。
MFP 11具有扫描部13、图像形成部14以及纸张输送部15。扫描部13读入原稿图像,并根据读入的图像形成图像数据。
扫描部13具有自动原稿输送装置16(以下称为ADF(Auto DocumentFeeder,自动送稿器))以及扫描装置17。
ADF 16向扫描装置17输送原稿。扫描装置17读入原稿图像,并根据读入的图像形成图像数据。
扫描装置17包括:原稿玻璃17a,承载从ADF 16输送来的原稿;光学系统单元17b,对原稿照射光并汇聚来自原稿的反射光;以及CCD扫描单元17c,读取来自光学系统单元17b的光。通过这些结构,扫描装置17读入原稿图像。
图像形成部14具有打印机装置25,该打印机装置25包括感光鼓18、带电装置19、显影装置20、转印充电器21、剥离充电器22、清洁器23以及除电LED 24。并且,图像形成部14包括激光装置26。构成打印机装置25的带电装置19、显影装置20、转印充电器21、剥离充电器22、清洁器23以及除电LED 24在感光鼓18的箭头q的旋转方向上按上述顺序设置在感光鼓18的周围。
带电装置19使感光鼓18的表面均匀带电。激光装置26根据通过扫描部13形成的图像数据或通过后述的外部连接部取入到图像形成装置10的内部的电子书籍数据等,对表面带电的感光鼓18照射激光,并形成静电潜像。显影装置20向形成有静电潜像的感光鼓18的表面供给色调剂,并形成基于静电潜像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充电器21将形成在感光鼓18的表面上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纸张上。由此,图像形成部14在纸张上形成色调剂图像。此外,剥离充电器22进行AC电晕放电,当转印时将附着于感光鼓18的纸张从感光鼓18剥离。并且,清洁器23在转印了色调剂图像之后,去除残留在感光鼓18的表面上的色调剂。此外,除电LED 24对带电的感光鼓18的表面进行除电。
此外,图像形成部25具有定影装置27。定影装置27具有加热辊28及加压辊29。定影装置27通过加热辊28及加压辊29夹持、输送纸张,同时加热、加压形成在纸张上的色调剂图像,从而将色调剂图像定影在纸张上。
图像形成部14在纸张上形成色调剂图像,并通过对该色调剂图像进行定影而在纸张上印刷基于图像数据或电子书籍数据的图像。
纸张输送部15将从包括相互不同尺寸的纸张的盒机构30a~30d供给的纸张、或从具有供纸盘31a的手动供纸机构31供给的纸张输送至规定的部分。纸张输送部15具有翻转输送机构32以及对位辊33。
翻转输送机构32具有上下排纸辊对34以及翻转输送部35。上下排纸辊对34通过负旋转而将在单面印刷有图像的纸张输送给翻转输送部35。翻转输送部35翻转通过上下排纸辊对34输送来的纸张,再次输送给图像形成部14。也就是说,翻转输送机构32翻转纸张并输送给图像形成部14,以便在一面上印刷有图像的纸张的另一面上形成图像。
对位辊33将从盒机构30a~30d、手动供纸机构31、翻转输送机构32中的任一个提供的纸张在对齐其前端后,与色调剂图像同步地向感光鼓18方向输送。
并且,MFP 11具有纸张传感器36以及纸张排出单元。纸张传感器36设置在定影装置27的下游,用于检测纸张的前端。纸张排出单元为翻转输送机构32所包括的上下排纸辊对34,通过该上下排纸辊对34的正旋转使得在单面或双面上印刷有图像的纸张排出至MFP 11的排纸部37、或安装于MFP 11的整理器12。
此外,MFP 11具有门(gate)机构38。门机构38是用于将纸张排出至排纸部37或整理器12中的任一个方向的机构。作为纸张排出单元的上下排纸辊对34向由门机构38确定的方向排出印刷有图像的纸张。
整理器12与MFP 11邻接配置。整理器12是MFP 11的附带(option)的排纸机构,其通过图像形成部14印刷图像,并对从MFP 11排出的纸张进行后处理。例如,如图1所示的整理器12包括装订部39、骑马钉部40以及切断部41作为后处理机构,该装订部39用于装订纸张摞,该骑马钉部40在将纸张进行对折的同时对折线的规定位置进行装订,该切断部41形成用于对纸张创建目录用的标签的切痕。
并且,整理器12具有用于排出被装订部39装订或分类后的纸张的排纸托盘42、以及固定托盘43,并具有用于排出被骑马钉部40对折后的纸张摞的排纸托盘44。
装订部39包括入口辊45、供纸辊46、待机托盘47、处理托盘48、纵向整合辊49、装订器50以及输送带51。
入口辊45通过切断部41、装订器的输送辊52接收被MFP 11的作为纸张排出单元的上下排纸辊对34排出的纸张。入口辊45向图中所示的任一个虚线箭头方向输送接收到的纸张。当入口辊45例如将接收到的纸张输送给供纸辊46时,供纸辊46将从入口辊45接收到的纸张输送给待机托盘47。
待机托盘47是在装载纸张的同时可打开的结构,当积存有规定张数的纸张时,待机托盘47打开,纸张由于自重或落下辅助部件的动作而落下至处理托盘48。处理托盘48配置在待机托盘47的下方,用于积存从待机托盘47落下的纸张。
装载在处理托盘48上的纸张被纵向整合辊49导向装订器50,进行装订。处理托盘48在通过装订器50对纸张进行装订期间,对纸张进行整合后装载。
输送带51将装订后的纸张输送至排纸托盘42。通过输送带51输送的纸张通过排出口53被排出至排纸托盘42。排纸托盘42按图中箭头所示地升降,而接收纸张。
此外,整理器12不对纸张进行装订而是排出至排纸托盘42。在这种情况下,待机托盘47上的纸张不会落下至处理托盘48,而是通过排出口53排出至排纸托盘42。并且,整理器12具备沿宽度方向整合输送到的纸张的整合装置,其可利用整合装置对纸张进行分类后排出。此外,在整理器12中,在不进行装订以外的后处理的情况下,将从MFP 11输送来的纸张直接排出至排纸托盘42或固定托盘43。
接着,骑马钉部40包括堆积托盘54、导向带55、装订器56、对折辊对57、叶片58以及排出辊对59。
堆积托盘54从MFP 11接收通过整理器12内的纸张通路(paper pass)60输送来的纸张。依次被输送来的纸张堆积在堆积托盘54上成为纸张摞。
导向带55将形成在堆积托盘54上的纸张摞输送至装订器56。一旦纸张摞的中央部到达装订器56,则导向带55临时停止,装订器56对纸张摞的中央部进行装订。然后,导向带55使得装订后的纸张摞下降,以使得纸张摞的中央部在对折辊对57的夹持点的位置停止。
如果纸张摞下降至该位置,则被配置在与对折辊57相对位置上的叶片58将纸张摞的中央部推出至对折辊对57的夹持点,将纸张摞压入对折辊对57之间。对折辊对57在折叠夹持纸张摞的同时进行旋转,从而对折纸张摞。对折后的纸张摞通过排出辊对59沿图中的箭头输送,排出至排纸托盘44。
在排纸托盘44的附近设置有用于按压对折后的纸张或纸张摞的按压机构61、和用于挡住排出的纸张或纸张摞的限制器62。
此外,整理器12为了沿纸张通路60引导从MFP 11排出的纸张而具有导向辊63、64。并且,整理器12将门65设置在输送辊52的出口处,该门65用于将从MFP 11排出的纸张输送至装订部39侧或骑马钉部40侧中的任一个。通过切换门65,从而纸张被输送至装订部39侧或骑马钉部40侧中的任一个。
接着,切断部41例如被配置在MFP 11和装订部39之间。此外,切断部41并不仅限于图示的位置,只要在骑马钉部40的上游位置即可。
切断部41在纸张的输送方向的中央部形成U字状的切痕。在通过切断部41形成切痕之后,通过骑马钉部40对折纸张时,被切痕限定的区域竖起来,从而可以创建目录用的标签。
此外,切断部41由于是用于形成目录用的标签的,所以在不需要创建标签时,使从MFP 11输送来的纸张穿过切断部41,而不形成切痕。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例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0的电气结构的框图。图像形成装置10具有控制整个装置的主控制部70。主控制部70具有:包括CPU的用于对电子书籍数据、以及在扫描部13中形成的图像数据进行运算处理的图像处理部71、判断图像数据是否是电子书籍数据的判断部72、ROM 73、RAM 74以及由页存储器75构成的内部存储装置。
在扫描部13中形成的图像数据、从图像形成装置10的外部接收到的图像数据或电子书籍数据等被临时存储在页存储器75中。图像处理部71对存储在页存储器75中的图像数据或电子书籍数据进行规定的运算处理,并再次存储在页存储器75中。
ROM 73存储用于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0的控制程序。根据该控制程序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0。
RAM 74存储有关电子书籍用的印刷模式的信息。
主控制部70上连接有扫描部13、ADF 16、图像形成部14、翻转输送机构32、控制面板76、外部连接部77、以及整理器控制部78,并对其进行控制。
控制面板76具有例如由触摸面板构成的显示部79,通过用户操作控制面板76,从而可以对图像形成装置10赋予用于印刷的各种指示。
外部连接部77在图像形成装置10和该装置10的外部之间可进行各种数据的发送以及接收,并可从该装置10的外部将电子书籍数据、图像数据等取入到图像形成装置10中。外部连接部77将图像形成装置10与例如因特网等网络连接,将图像形成装置10和因特网等网络可相互通信地连接。这种情况下的用于连接的接口是Bluetooth(注册商标)、无线LAN等。并且,外部连接部77也可以是用于可将例如闪存等外部存储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10相互通信连接的端子。
整理器控制部78分别连接于整理器12的装订部39、骑马钉部40以及切断部41,并控制他们。如上所述,整理器控制部78由于连接于主控制部78,所以MFP 11和整理器12联动地动作。
整理器控制部78的骑马钉部40的控制是装订器56的控制、叶片58的控制、对折辊对57及排出辊对59的旋转控制。
在如图2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0中,当判断部72判断是电子书籍数据时,图像处理部71为了根据电子书籍数据形成书籍而进行优选的运算处理。该优选的运算处理是例如杂志分类、2in1处理(将两页的电子书籍数据转换为一页的电子书籍数据的处理)。此外,将在后面对这些处理的具体例子进行说明。
并且,控制面板76的显示部79自动地显示用于根据电子书籍数据形成书籍的电子书籍用的印刷模式。
此外,当在控制面板76的显示部79上显示有电子书籍用的印刷模式时,上述主控制部70控制图像处理部71、翻转输送机构32以及整理器控制部78中的至少一个,以便执行在显示的电子书籍用的印刷模式中指定的各种处理。
下面,参照图3对第一实施例涉及的图像形成方法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例涉及的图像形成方法的流程图。
首先,主控制部70的判断部72判断印刷的图像数据是否是电子书籍数据(步骤101)。当通过外部连接部77将电子书籍数据取入到图像形成装置10的内部时,自动进行该判断。此外,在页存储器75中预先存储有电子书籍数据的情况下,通过用户对控制面板76进行操作,从而当选择对电子书籍数据进行印刷时,进行该判断。
此外,在通过外部连接部77将电子书籍数据取入到图像形成装置10的内部的情况下,将该电子书籍数据存储在页存储器75中。
在判断印刷的图像数据不是电子书籍数据的情况下(步骤101为否),主控制部70进行通常的印刷模式的设定(步骤102)。通过用户对控制面板76进行操作,从而适当进行通常的印刷模式的设定即可。
在判断印刷的图像数据是电子书籍数据的情况下(步骤101为是),主控制部70从RAM 74读出电子书籍用的印刷模式有关的信息,并在控制面板76的显示部79上自动显示如图4所示的电子书籍用的印刷模式的设定画面(步骤103)。
在如图4所示的电子书籍用的印刷模式的设定画面上显示有用于印刷电子书籍数据的电子书籍用的印刷模式。电子书籍用的印刷模式是为了根据电子书籍数据形成书籍而进行优选的运算处理、例如杂志分类、2in1处理、双面印刷以及骑马钉。
此外,在如图4所示的电子书籍用的印刷模式的设定画面上显示有电子书籍用的印刷模式,同时对用户显示有印刷的纸张尺寸的选择要求、以及印刷的电子书籍数据的页范围的选择要求。
用户针对在步骤103中纸张尺寸及页范围的选择请求,指定纸张尺寸,并指定页范围(步骤104)。可以通过用户对操作面板76进行操作来进行该指定。
一旦指定了纸张尺寸以及页范围,则主控制部70控制纸张输送部15从盒机构30a~30d中的任一个取出指定的纸张尺寸的纸张,并从页存储器75取出指定的页范围的电子书籍数据。
然后,主控制部70根据在步骤103显示在控制面板76的显示部79上的电子书籍用的印刷模式,对图像形成装置10设定电子书籍用的印刷模式(步骤105)。在设定了如图4所示的电子书籍用的印刷模式的情况下,主控制部70控制图像处理部71、翻转输送机构32、以及整理器控制部78。
当设定了电子书籍用的印刷模式时,主控制部70控制图像处理部71。被控制的图像处理部71对电子书籍数据进行杂志分类及2in1处理作为根据该数据形成书籍的优选的运算处理。
图5是用于说明杂志分类的图。如图5所示,当设定杂志分类作为优选的运算处理时,图像处理部71如下所述地排序页数为1~n的电子书籍数据。
首先,图像处理部判断最后页(n页)的页数(n)是否是4的倍数。
然后,将作为k页(其中,k=0或1或2或3)的白纸的电子书籍数据追加到电子书籍数据的最后页之后,并将电子书籍数据和作为白纸的电子书籍数据的合计页数设定为4的倍数。当n是4的倍数时,k是0,当n不是4的倍数时,k是1、2、3中的任一个。
对将作为白纸的电子书籍数据适当追加到电子书籍数据的临时电子书籍数据如下所述地进行杂志分类。
如图5所示,在杂志分类中,按n+k、1、2、n+k-1、n+k-2、3、4、n+k-3、...的顺序排序按1、2、3、4、...、n+k-3、n+k-2、n+k-1、n+k的顺序排列的各页数据。
这样排序的电子书籍数据被再次存储在页存储器75中。
此外,在设定2in1处理作为其他优选运算处理的情况下,进行上述杂志分类。在设定4in1处理(将四页的电子书籍数据转换为一页的电子书籍数据的处理)作为其他同类优选运算处理的情况下,如下所述地进行上述杂志分类。
也就是说,首先判断最后页(n页)的页数(n)是否是8的倍数,并以整体是8的倍数的页数的方式适当追加白纸页,从而形成临时电子书籍数据。
然后,按n+k-1、n+k、1、2、3、4、n+k-3、n+k-2、n+k-5、n+k-4、5、6、7、8、n+k-7、n+k-6、...的顺序排序按1、2、3、4、5、6、7、8...、n+k-7、n+k-6、n+k-5、n+k-4、n+k-3、n+k-2、n+k-1、n+k的顺序排列的各页数据即可。
图6是用于说明2in1处理的图。如图6所示,当设定2in1处理作为优选运算处理时,图像处理部71从第一页开始从页存储器75依次每两页地取出进行了杂志分类的电子书籍数据,将一次取出的两页的电子书籍数据作为一页的电子书籍数据存储在页存储器75中。此外,在存储到页存储部75中时,以与进行2in1处理之前的电子书籍数据的各页的尺寸相同的尺寸,对两页的电子书籍数据进行缩小处理。
此外,在设定4in1处理作为优选运算处理的情况下,从第一页开始从页存储器75依次每四页地进行取出,并将一次取出的四页的电子书籍数据作为一页的电子书籍数据并进行缩小处理后存储在页存储器75中。
如果在步骤105中设定电子书籍用的印刷模式、或者在步骤102中设定通常的印刷模式,则主控制部70根据各设定开始印刷(步骤106)。
在步骤106设定电子书籍用的印刷模式的情况下,主控制部70控制翻转输送机构32,以通过图像形成部14将基于运算处理后的电子书籍数据的图像印刷在制定尺寸的纸张的双面上。图像形成部14通过被控制的翻转输送机构32在纸张的双面上印刷基于进行运算处理的电子书籍数据的图像。
此外,如果在纸张的双面上印刷有基于进行运算处理的电子书籍数据的图像,则主控制部70控制整理器控制部78,以对在双面上印刷基于进行运算处理的电子书籍数据的图像的纸张摞进行骑马钉处理。
一旦整理器控制部78被控制,则如图7所示,骑马钉部40通过将コ字状纸张装订部件81打入纸张摞80的中央部来装订纸张摞,并通过叶片58将纸张摞80的中央部压入对折辊对57之间。
在对折辊对57折叠纸张摞之后,通过排出辊对59输送对折后的纸张摞,并排出至排纸托盘44。
通过这样对纸张摞进行骑马钉处理,从而可以根据电子书籍数据形成书籍。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实施例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在判断出印刷的图像数据是电子书籍数据时,在控制面板76的显示部79上自动显示用于根据电子书籍数据形成书籍的电子书籍用的印刷模式,并自动将该模式设定给图像形成装置10。因此,用户可以容易地印刷电子书籍并形成书籍。
(第二实施例)
第二实施例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构造由于与如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0相同,因此省略说明,下面,对第二实施例涉及的图像形成方法进行说明。
第二实施例涉及的图像形成方法与第一实施例涉及的图像形成方法相比,在如下的这一点上不同:在RAM 74中存储有多个电子书籍用的印刷模式,用户可以从多个电子书籍用的印刷模式中选择一个印刷模式。下面,对该方法进行说明。
图8是表示第二实施例涉及的图像形成方法的流程图。
首先,与第一实施例涉及的图像形成方法相同,主控制部70判断印刷的图像数据是否是电子书籍数据(步骤201)。在判断为不是电子书籍数据的情况下(步骤201为否),主控制部70进行通常的印刷模式的设定(步骤202)。
在步骤201,在判断是电子书籍数据的情况下(步骤201为是),主控制部70从RAM74读出其存储的多个电子书籍用的印刷模式有关的信息,并在控制面板76的显示部79上自动显示如图9所示的多个电子书籍用的印刷模式(步骤203)。
在图9中显示的电子书籍用的印刷模式是模式1以及模式2。模式1是与在第一实施例中说明的印刷模式相同的模式。模式2是将模式1中的骑马钉切换为骑马折叠的模式。
用户从如图9所示的多个电子书籍用的印刷模式中选择一个印刷模式。通过用户对控制面板76进行操作来进行该选择。
一旦用户从多个电子书籍用的印刷模式中选择一个印刷模式,则主控制部70与图4同样地在控制面板76的显示部79上显示选择出的电子书籍用的印刷模式的设定画面(步骤204)。此外,在该设定画面中,如果用户指定电子书籍数据的页范围,同时指定印刷的纸张的尺寸(步骤205),则主控制部70从页存储器75取出指定的页范围的电子书籍数据,同时控制纸张输送部15从盒机构30a~30d中的任一个取出指定的纸张尺寸的纸张。然后,主控制部70在步骤204中对图像形成装置设定在控制面板76的显示部79上显示的电子书籍用的印刷模式(步骤206)、或者当在步骤202中设定了通常的印刷模式时,主控制部70根据各设定开始印刷(步骤207)。
此外,在如图9所述的模式2中,所谓骑马折叠表示在整理器12的骑马钉部40,将纸张摞对折而不对纸张摞进行装订。
即使在以上说明的本实施例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中,当判断出印刷的图像数据是电子书籍数据时,在控制面板76的显示部79上自动显示用于根据电子书籍数据形成书籍的电子数据用的印刷模式,并自动将该模式设定给图像形成装置10。因此,用户可以容易地印刷电子书籍数据,并形成书籍。
此外,根据本实施例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可以在控制面板76的显示部79上显示多个电子书籍用的印刷模式,且用户可以从中选择一个模式。因此,用户可以形成最期望的书籍。
例如,电子数据用的印刷模式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所示的印刷模式。例如可以通过用户对控制面板76进行操作来适当地指定电子书籍用的印刷模式。因此,电子书籍用的印刷模式也可以是例如杂志分类和双面印刷。
这样指定的各种电子书籍用的印刷模式被存储在主控制部70内的RAM 74中。在判断部72判断是电子书籍数据时,从RAM 74读出指定的电子书籍用的印刷模式并显示在显示部79上,同时将该印刷模式设定给图像形成装置10。在这种情况下,主控制部70根据指定的电子书籍用的印刷模式,控制图像处理部71、翻转输送机构32以及整理器控制部78中的至少任一个。
虽然上述描述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方式,但是,这些实施方式仅是对本发明进行示例性说明,而不是旨在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际上,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各种新颖的方法和系统可以通过其他各种形式体现。并且,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的前提下,可以对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方法和系统的形式作各种省略、替换和改变。实际上,所附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应该涵盖这些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形式或修改。

Claims (20)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判断部,判断图像数据是否是电子书籍数据;
显示部,在所述判断部判断是所述电子书籍数据的情况下,自动显示用于根据所述电子书籍数据形成书籍的电子书籍用的印刷模式;
图像处理部,对所述电子书籍数据进行运算处理;
图像形成部,在纸张上对基于所述电子书籍数据的图像进行图像形成;
翻转输送机构,将在所述图像形成部中在单面形成有所述图像的纸张进行翻转,并输送给所述图像形成部;
后处理部,对通过所述图像形成部进行了图像形成的纸张进行后处理;以及
主控制部,包括所述判断部及所述图像处理部,自动控制根据所述显示部显示的所述电子书籍用的印刷模式而指定的所述图像处理部、所述翻转输送机构以及所述后处理部中的至少一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外部连接部,用于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外部取入所述图像数据或所述电子书籍数据,
当通过所述外部连接部取入所述电子书籍数据时,所述判断部判断是所述电子书籍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连接部将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与互联网能够相互通信地进行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连接部将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与存储有所述电子书籍数据的外部存储装置能够相互通信地进行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内部存储装置,存储所述电子书籍数据,
在所述显示部中选择了存储在所述内部存储装置中的所述电子书籍数据时,所述判断部判断是所述电子书籍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部在所述判断部判断是所述电子书籍数据的情况下,自动显示用于根据所述电子书籍数据形成书籍的多个电子书籍用的印刷模式,
所述主控制部包括所述判断部以及所述图像处理部,自动控制根据所述显示部显示的多个所述电子书籍用的印刷模式中所选择的一个电子书籍用的印刷模式而指定的所述图像处理部、所述翻转输送机构及所述后处理部中的至少一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处理部具有骑马钉部,所述骑马钉部进行对通过所述图像形成部进行了图像形成的纸张的中央部进行装订、并将该纸张沿中央部对折的骑马钉处理,
所述电子书籍用的印刷模式是包括以下的模式:对所述电子书籍数据进行为形成所述书籍而最为优选的运算处理,同时在所述纸张的双面上形成基于进行了运算处理的所述电子书籍数据的图像;以及对在双面上形成有基于进行了所述运算处理的电子书籍数据的图像的纸张进行骑马钉处理,
所述主控制部根据该模式,控制所述图像处理部、所述翻转输送机构以及所述后处理部,以使所述图像处理部对所述电子书籍数据进行优选的运算处理,所述翻转输送机构输送所述纸张以便通过所述图像形成部在所述纸张的双面上形成基于进行了运算处理的所述电子书籍数据的图像,所述骑马钉部对在双面形成有基于进行了所述运算处理的电子书籍数据的图像的纸张进行骑马钉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处理部具有进行将通过所述图像形成部进行了图像形成的纸张沿中央部对折的骑马折叠的骑马钉部,
所述电子书籍用的印刷模式是包括以下的模式:对所述电子书籍数据进行为形成所述书籍而最为优选的运算处理,同时在所述纸张的双面上形成基于进行了运算处理的所述电子书籍数据的图像;以及对在双面上形成有基于进行了所述运算处理的电子书籍数据的图像的纸张进行骑马折叠处理,
所述主控制部根据该模式,控制所述图像处理部、所述翻转输送机构以及所述后处理部,以使所述图像处理部对所述电子书籍数据进行优选的运算处理,所述翻转输送机构输送所述纸张以便通过所述图像形成部在所述纸张的双面上形成基于进行了运算处理的所述电子书籍数据的图像,所述骑马钉部对在双面形成有基于进行了所述运算处理的电子书籍数据的图像的纸张进行骑马折叠处理。
9.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判断图像数据是否是电子书籍数据;
在判断是所述电子书籍数据的情况下,自动显示用于根据所述电子书籍数据形成书籍的电子书籍用的印刷模式;
根据显示的所述电子书籍用的印刷模式,自动控制图像处理部、翻转输送机构以及后处理部中的至少一个,该图像处理部对所述电子书籍数据进行运算处理,该翻转输送机构将通过用于在纸张上形成基于所述电子书籍数据的图像的图像形成部而在单面形成有所述图像的纸张进行翻转后输送给所述图像形成部,所述后处理部对通过所述图像形成部进行了图像形成的纸张进行后处理;以及
通过包括根据上述电子书籍用的印刷模式而被控制的图像处理部、翻转输送机构和后处理部、以及所述图像形成部的图像形成装置形成书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图像数据是否是所述电子书籍数据的判断中,当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外部将所述电子书籍数据取入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时,判断是所述电子书籍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网络将所述电子书籍数据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外部取入到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电子书籍数据从存储有所述电子书籍数据的外部存储装置取入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图像数据是否是所述电子书籍数据的判断中,在选择了存储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内部存储装置中的所述电子书籍数据时,判断是所述电子书籍数据。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显示有多个所述电子书籍用的印刷模式,
根据从显示的多个所述电子书籍用的印刷模式中选择的一个电子书籍用的印刷模式,自动控制所述图像处理部、所述翻转输送机构以及所述后处理部中的至少一个。
15.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判断图像数据是否是电子书籍数据;
在判断是所述电子书籍数据的情况下,自动显示用于根据所述电子书籍数据形成书籍的电子书籍用的印刷模式;
根据显示的所述电子书籍用的印刷模式,自动控制图像处理部、翻转输送机构以及后处理部,所述图像处理部对所述电子书籍数据进行为形成书籍而优选的运算处理,所述翻转输送机构将通过用于在纸张上形成基于所述电子书籍数据的图像的图像形成部而在单面形成有所述图像的纸张进行翻转后输送给所述图像形成部,所述后处理部包括骑马钉部,所述骑马钉部在对通过所述图像形成部进行了图像形成的纸张的中央部进行装订的同时沿纸张的中央部将所述纸张对折;以及
通过包括根据上述电子书籍用的印刷模式而被控制的图像处理部、翻转输送机构和后处理部、以及图像形成部的图像形成装置形成书籍。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图像数据是否是所述电子书籍数据的判断中,当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外部将所述电子书籍数据取入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时,判断是所述电子书籍数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网络将所述电子书籍数据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外部取入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电子书籍数据从存储有所述电子书籍数据的外部存储装置取入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图像数据是否是所述电子书籍数据的判断中,在选择了存储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内部存储装置中的所述电子书籍数据时,判断是所述电子书籍数据。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显示有多个所述电子书籍用的印刷模式,
根据从显示的多个所述电子书籍用的印刷模式中选择的一个电子书籍用的印刷模式,自动控制所述图像处理部、所述翻转输送机构以及所述后处理部中的至少一个。
CN201110224649.8A 2010-08-10 2011-08-05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7790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37242310P 2010-08-10 2010-08-10
US61/372,423 2010-08-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77900A CN102377900A (zh) 2012-03-14
CN102377900B true CN102377900B (zh) 2014-05-14

Family

ID=455646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24649.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77900B (zh) 2010-08-10 2011-08-05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038942A1 (zh)
CN (1) CN10237790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26519B2 (ja) 2012-11-13 2017-11-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6376806B2 (ja) 2014-04-02 2018-08-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17027470A (ja) * 2015-07-24 2017-02-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システム、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415667B2 (ja) * 2017-10-12 2018-10-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16115A (zh) * 2004-06-21 2006-01-04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和其中使用的浓度校正数据生成方法
CN1772494A (zh) * 2004-11-10 2006-05-17 乐金电子(昆山)电脑有限公司 双面印刷方法
CN101082857A (zh) * 2006-06-01 2007-12-05 株式会社东芝 印刷系统
CN101154066A (zh) * 2006-09-27 2008-04-02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彩色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43426B2 (ja) * 2002-02-01 2008-09-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文書処理装置及び方法
JP2004164105A (ja) * 2002-11-11 2004-06-10 Canon Inc 印刷制御プログラム
US8388245B2 (en) * 2005-05-18 2013-03-05 Revoprint Ltd. Incorporated printer with separate-sheet printing and book printing capabilities
JP2007279832A (ja) * 2006-04-03 2007-10-25 Canon Inc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US8363234B2 (en) * 2007-05-17 2013-01-2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method, and program product with operation for editing template designating printer functions
JP4506843B2 (ja) * 2008-01-24 2010-07-21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デバイスドライバ並びに印刷制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16115A (zh) * 2004-06-21 2006-01-04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和其中使用的浓度校正数据生成方法
CN1772494A (zh) * 2004-11-10 2006-05-17 乐金电子(昆山)电脑有限公司 双面印刷方法
CN101082857A (zh) * 2006-06-01 2007-12-05 株式会社东芝 印刷系统
CN101154066A (zh) * 2006-09-27 2008-04-02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彩色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77900A (zh) 2012-03-14
US20120038942A1 (en) 2012-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38139B2 (en) Inserter
JP476942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8128088B2 (en) Combined sheet buffer and inverter
JP5925157B2 (ja) シート積載装置及びシート処理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CN102377900B (zh)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US20060120780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reversing section for selective sheet reversal and sheet inserter
CN101234715B (zh) 后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处理装置
US20100244371A1 (en) Double efficiency sheet buffer module and modular printing system with double efficiency sheet buffer module
JP4123204B2 (ja) 用紙後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520010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11969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8170464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apable of preventing mismatching of punched hole position and binding direction
US8401455B2 (en) Space efficient multi-sheet buffer module and modular printing system
JP486696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168958A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4285359B2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における搬送制御方法
JP670814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用紙仕分けプログラム
JP3705761B2 (ja) 印刷物処理装置及びプリントシステム
JP640628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302547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000785A (ja)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367324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0409398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06534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25251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514

Termination date: 2016080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