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16115A - 图像形成装置和其中使用的浓度校正数据生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和其中使用的浓度校正数据生成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716115A CN1716115A CN200510089689.0A CN200510089689A CN1716115A CN 1716115 A CN1716115 A CN 1716115A CN 200510089689 A CN200510089689 A CN 200510089689A CN 1716115 A CN1716115 A CN 171611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image
- test pattern
- concentration
- pattern im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33—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by measuring the photoconductor characteristics, e.g. temperature, 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 image on the photoconductor
- G03G15/5041—Detecting a toner image, e.g. density, toner coverage, using a test patch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025—Machine control, e.g. regulating different parts of the machine
- G03G2215/00029—Image density detection
- G03G2215/00033—Image density detection on recording member
- G03G2215/00037—Toner image detection
- G03G2215/00042—Optical detection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2215/0103—Plural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s
- G03G2215/0119—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acsimile Image Signal Circuits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图像形成装置构成为:在图像载体上形成一个基准测试图案图像,显示该基准测试图案图像的灰度与由进行通常的印字处理的多个印刷模式形成的图像的灰度显示不相同,检测该形成的上述一个基准测试图案图像的浓度之后,基于该检测的浓度生成对应于上述多个印刷模式的浓度校正数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浓度校正功能的图像形成装置,该浓度校正功能以使印字浓度与输入图像的浓度相符合的方式对印字浓度进行校正,尤其涉及基于规定的图像载体上承载的测试图案图像的浓度来生成上述浓度校正功能中使用的多个印刷模式中各个模式的浓度校正数据的图像形成装置和浓度校正数据生成方法。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在复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中,为了使实际印字输出的印字图像的浓度和从扫描装置等读取的原稿图像数据的浓度相符合,对读取的图像数据进行浓度校正处理。一般是将基于例如预先生成的浓度校正数据确定的校正量和上述读取的图像数据进行加减运算,来进行浓度校正处理的。
但是,存在下述问题,即由于感光体鼓的感光特性随时间的变化和环境温度的变化等种种原因,感光体鼓的感光性发生变化,基于上述浓度校正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印刷的印字图像的浓度与输入图像(例如,原稿图像)的浓度不相符。因此,存在在规定的时间更新上述浓度校正处理中使用的上述浓度校正数据的必要。
作为上述浓度校正数据的更新方法的例子,例如,在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2-335401号公报(公开日:2002年11月22日)中公开了下述方法,即在一张复印材料(用纸)上的各个不同的区域上形成对应于多个灰度处理模式的多个测试图案,并进行显影,之后,读取形成的多个被显影的测试图案,基于该读取结果求出上述浓度校正数据(称为文献公知技术)。
而且,在规定的图像载体上形成与在进行通常的图像形成工作时进行的多次灰度处理中的一次灰度处理对应的一个测试图案之后,检测该测试图案图像的浓度,基于该检测的浓度值求取对应于上述一次灰度处理的浓度校正数据的同时,通过使该浓度校正数据移动规定的偏移量,来求取对应于其它的多次灰度处理的浓度校正数据的方法是公知的(称为现有公知技术)。
但是,在上述文献公知技术和上述现有公知技术的任何一种中,完全没有考虑基于在转印材料上或者图像载体上形成的上述测试图案的灰度显示的偏差。一般来说,用在上述各灰度处理中显示的灰度显示来显示上述测试图案。在利用由这样的灰度显示中显示的测试图案求取浓度校正数据的上述任一种技术中,因为在读取的测试图案的图像数据中,可能产生点偏差和浓度偏差,所以不能够期待得到合适的浓度校正数据,存在浓度校正数据缺少可靠性的问题。特别是在测试图案的高亮部分中,因为点的数量非常少,所以粘附的调色剂量容易产生偏差,浓度校正数据缺少可靠性。换言之,因为上述点和浓度偏差明显地表现在高亮部分的测试图案的读取图像中,所以对应于高亮部分的上述浓度校正数据的可靠性更加低下。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作出本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可以提高对应于高亮部分的浓度校正数据的可靠性并实现合适的浓度校正处理的图像形成装置和在该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的浓度校正数据生成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和浓度校正数据生成方法构成为:在上述规定的图像载体上形成一个基准测试图案图像,显示该基准测试图案图像的灰度显示不同于由进行通常的印字处理的多种印刷模式形成的图像的灰度显示,在检测该形成的上述一个基准测试图案图像的浓度之后,基于该检测的浓度生成对应于上述多个印刷模式的浓度校正数据。
从而,利用由难以产生偏差的灰度显示显示的测试图案图像,可以提高生成的上述浓度校正数据的可靠性,实现适当的浓度校正处理。
通过下面的记载可以充分了解本发明的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而且,通过参考附图的下述说明可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变得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彩色复印机X的概略结构和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彩色复印机X的图像形成部10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表示基准测试图案和该基准测试图案的灰度显示的示意图。
图4(a)和4(b)是表示相片图像数据的浓度校正处理中使用的浓度校正数据的一个例子的图表。
图5是表示由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彩色复印机X的CPU执行的浓度校正数据生成处理的步骤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以便对本发明的理解。而且,下面的实施方式是使本发明具体化的一个例子,不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进行限定。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彩色复印机X的概略结构和控制系统的方框图,图2是表示上述彩色复印机X的图像形成部10的截面示意图。图3是表示基准测试图案和该基准测试图案的灰度显示的示意图。图4(a)和4(b)是表示相片图像数据的浓度校正处理中使用的浓度校正数据的一个例子的图表。图5是表示由上述彩色复印机X的CPU执行的浓度校正数据生成处理的步骤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首先,利用图1和图2,对适合采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浓度校正数据生成处理(浓度校正数据生成方法)的串联方式的彩色复印机X(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例子)的概略结构进行说明。该彩色复印机X具有设定印刷模式的功能,执行与由使用者设定的印刷模式或者自动设定的印刷模式对应的印刷输出。而且,作为上述印刷模式的具体例子,列举例如实行与原稿图像的种类(文本图像、相片图像、文本和相片的混合图像、G3等的FAX图像)对应的灰度处理并进行印字输出的模式,更具体地说,对应于上述原稿图像的种类,存在文本模式、相片模式、文本/相片混合模式、FAX模式等。
而且,上述彩色复印机X仅仅是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例子,作为其它的例子,可以是例如黑白复印机、打印装置、传真装置或者具有这些各功能的复合机。而且,也可以将本发明用于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中。
这里,参考图1和图2,对上述彩色复印机X的概略结构和控制系统,以及上述彩色复印机X的图像形成部10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上述彩色复印机X构成为大致上具有:原稿读取部40、图像处理部41、图像数据存储部43、外部图像数据输入部47、浓度传感器信号输入部46、图像编辑部45、外部接口(外部I/F)48、图像形成部10(参考图2)、引擎控制部50、数据存储部30、CPU(中央运算处理装置)44,这些各构成部件以可进行数据通信的方式连接到数据总线42上。
上述原稿读取部40读取原稿图像。上述外部图像数据输入部47输入从外部装置传送的图像数据。上述图像形成部10具有测试图案图像形成部的一个例子即激光扫描单元(LSU)104等。上述引擎控制部50对包含上述图像形成部10的彩色复印机X的各驱动型设备进行驱动控制。上述数据存储部30存储在后述的浓度校正数据生成处理中使用的基准测试图案31(参照图3(a))和各种数据。上述CPU44基于规定的顺序程序对上述各构成元件进行总的控制。
上述原稿读取部40由3线彩色CCD 40a、阴影校正部(阴影校正电路)40b、行缓冲区等行对合部40c、传感器色校正部(传感器色校正电路)40d、MTF校正部(MTF校正电路)40e、γ校正部(γ校正电路)40f构成。
上述3线彩色CCD40a读取黑白原稿或者彩色原稿的图像,并输出色分解为RGB色成分的线数据。上述阴影校正部40b校正由上述彩色CCD40a读取的原稿图像中的RGB各色线数据的线图像级别。上述行对合部40c校正上述各色线数据的偏移。上述传感器色校正部40d校正上述各色的线数据的各色调(色数据)。上述MTF校正部(MTF校正电路)40e以在各象素的信号变化中保持高低的方式进行校正。上述γ校正部40f校正图像的明暗并进行能见度校正。
而且,上述图象处理部41还至少具有黑白数据生成部41a、输入处理部41b、区域分离部41c、黑色生成部41d、色校正部(色校正电路)41e、图像电子放大处理部(图像电子放大处理电路)41f、空间滤光器41g、半色调处理部41h和执行上述各构成部件中的各处理的DSP等半导体处理器(未示出)。
上述黑白数据生成部41a从黑白复印模式时从原稿读取部40输入的彩色图像信号即RGB信号生成黑白数据。上述输入处理部41b将全彩色复印模式时输入的RGB信号变换为YMC信号,同时进行时钟变换,其中,将该RGB信号应用到与上述图像形成部10具备的YMC(黄色、品红、青色)的各种颜色对应的处理单元11(11b~11d)(参照图2)中,得到该YMC信号。
下面,简要说明全彩色复印模式时由上述图像处理部41进行的图像处理步骤。
在上述输入处理部41b中从RGB信号变换到YMC信号的图像数据之后被传送到区域分离部41c。在该区域分离部41c中,判断上述图像数据中包含的图像种类(例如,文字、网点相片、图纸相片等)之后,将上述图像数据分离到文字区域(文本区域)、网点相片区域、印刷纸相片区域等各图像种类的区域中。此后由上述黑色生成部41d对分离到上述各区域中的图像数据进行衬底色除去处理。此时,基于图像数据的YMC信号生成K(黑色)信号(黑色生成处理)。
这样生成的YMCK各色图像数据被传送到设置在后级的色校正部(色校正电路)41e中。在该色校正部41e中,基于在各印刷模式中准备的浓度校正数据,以使印字浓度与从上述原稿读取部40和外部图像数据输入部47、或者外部接口48输入的输入图像浓度相符合的方式来进行校正处理(浓度校正处理)。在YMCK各色中进行上述浓度校正处理。因此,在一种印刷模式的浓度校正数据中,包含对应于由该印刷模式印刷的图像的YMCK各色的色别浓度校正数据。这里,图4(a)表示相片模式时读取的相片图像数据的浓度校正处理中使用的浓度校正数据的一个例子。而且,图4(a)中的Py、Pm、Pc、Pk分别表示YMCK各色的色别浓度校正数据。这样的浓度校正数据存储在上述色校正部41e内未图示的浓度校正数据存储部中。
在上述浓度校正数据存储部中存储的上述浓度校正数据在规定的时间被更正(修正)。即执行处理,以生成新的浓度校正数据,并将存储在上述浓度校正数据存储部中的上述浓度校正数据更新为新生成的浓度校正数据。由于上述图像形成部10的感光体鼓101(参照图2)的感光特性随时间的变化、或者环境温度的变化等种种因素,从而为了处理基于上述浓度校正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印刷的印刷图像浓度与输入图像(例如原稿图像)的浓度不相符的问题,执行上述操作。而且,上述新的浓度校正数据是利用上述数据存储部30中存储的基准测试图案31(图3(a))生成的,对于这一生成处理(浓度校正数据生成处理)将在后段(参考图5)进行说明。
之后,由后极的图像电子放大处理部(图像电子放大处理电路)41f对由上述色校正部41e进行浓度校正处理后的图像数据执行对应于由使用者预先设定的倍率的倍率变换处理,然后,由空间滤光器41g进行滤光处理后,在半色调处理部41h中执行用于显示多值偏差扩散处理和多值高频振动处理等灰度性的半色调处理。
在上述图像处理部41中由上述各构成部分对其进行了各种处理之后的图像数据存储在图像数据存储部43中。上述图像数据存储部43依次接收从上述图像处理部41系列输出的YMCK各色8位(总计32位)的图像数据,并暂时存储在未图示的缓冲器中。按照存储顺序读出上述缓冲器中一次存储的32位图像数据,被变换为8位4色图像数据后,分别存储在各色中设置的4个硬盘(旋转存储介质)43a、43b、43c、43d中。
当到使上述硬盘43a~43d中存储的8位4色图像数据输出到后述图像形成部10的LSU104(参照图2)中的时刻,将上述各色图像数据一次存储到缓冲存储器43e(半导体存储器)中,分别使输出时间错开后,被输出到对应于YMCK各色的LSU104(104a~104d)中。这样,校正由于各图像处理单元11a~11d的配设位置不同而引起的输出时间偏移,以防止中间转印带12上依次转印的图像发生偏移。
上述外部接口(外部I/F)48是用于和彩色复印机X连接并接收从通信便携式终端、数字照相机、数字摄像机等图像输入处理装置接收图像数据的通信接口单元。而且,通过一次输入到图像处理部41中并进行上述浓度校正处理和半色调处理等,从该外部I/F48输入的图像数据也在彩色复印机X的处理单元11中被变换为能够形成图像的数据级。
上述外部图像数据输入部47是输入在通过彩色复印机X和网络等与外部连接的个人电脑等信息处理装置或者传真装置中制作的图像数据的打印机接口或者FAX接口。因为已经被变换为进行了上述浓度校正处理、倍率变换处理、滤光处理等的YMCK信号,所以从该外部图像数据输入部47输入的图像数据在经过上述半色调处理部41h本身后被存储在图形数据存储部43的硬盘43a、43b、43c、43d中。
上述图像编辑部45对经过上述外部图像数据输入部47、上述图像处理部41或者上述外部I/F48后,传送(或者输入)到上述图像数据存储部43,并对存储在上述各硬盘43a~d中的图像数据进行规定的图像编辑处理。该图像编辑处理是在未图示的图像合成用存储器上的假想绘图区域中进行的。而且,也可以将图像数据存储部43的缓冲存储器43e作为图像合成用存储器使用。
接下来,利用图1和图2对上述图像形成部10进行说明。
如图2的截面示意图所示,上述图像形成部10构成为具备:利用YMCK各色的显影剂形成全色彩色图像的4个处理单元11(11a~11d)、激光扫描单元(LSU)104(104a~104d)、中间转印带12、中间转印辊13(13a~13d)、定影装置14等,而且,上述处理单元11大致构成为具备:作为规定的图像载体的一个例子的感光体鼓101(101a~101d)、作为图像浓度检测装置的一个例子的浓度传感器15(15a~15d)、显影单元102(102a~102d)、带电装置103(103a~103d)、图中未示出的清洁单元等。
上述带电装置103是使感光体鼓101的表面以规定电位均匀地带电的接触方式的带电器。在通过上述带电装置103而以均匀电位带电的感光体鼓101的表面上,从上述LSU104射出的激光束一进行照射,与包含在该激光束中的图像数据对应的静电潜像就形成在上述感光体鼓101上。该感光体鼓101表面上形成的静电潜像由上述显影单元102显影为调色剂图像。而且,当进行后述的浓度校正数据生成处理时,与上述数据存储部30中存储的基准测试图案31(参照图3(a))对应的调色剂图像(基准测试图案图像)在上述各感光体鼓101的表面上被显影。
由位于上述显影单元102的上述感光体鼓101的旋转方向下游侧的浓度传感器15(参考图2),对通过上述显影单元102在上述感光体鼓101的表面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进行检测。作为这样的浓度传感器15的具体例子,可以考虑例如,通过测定照射到上述调色剂图像上的光的反射光的光量来检测调色剂图像的浓度的扩散反射方式或者镜面反射方式的光学式传感器。当通过该浓度传感器15接收反射光时,生成对应于该反射光量的电压信号,并发送到上述浓度传感器信号输入部46中。
配置在感光体鼓101下方的中间转印带12由驱动辊12a和从动辊12b之间架设的环形无端带构成。在夹着该中间转印带12与各感光体鼓101对置的位置上,设置与上述各感光体鼓101对应的中间转印辊13(13a~13d)。为了将感光体鼓101表面上承载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在中间转印带12上,在中间转印辊13上,施加其极性和调色剂的带电极性相反的转印偏压。这样,形成在感光体鼓101(101a~101d)上的YMCK各色的调色剂图像被依次反复转印在中间印刷带12的外周面上,在中间转印带12的外周面上形成全彩色调色剂图像。
这里,利用图3,对上述数据存储部30中存储的基准测试图案31进行说明。
上述基准测试图案31在后述的浓度校正数据生成处理中被使用,如图3(a)所示,由对应于预定的多个浓度值D1~D16设定的浓度图案构成。如图3(a)所示,这里说的浓度图案是指多个均一浓度的矩形图像连续排列,各矩形图像的浓度依次呈阶梯状变化的图像。上述基准测试图案31不是用由印刷模式形成的图像的灰度显示(即与实际印字处理时使用的印刷模式对应的半色调处理的灰度显示)来显示的,而是用不同于由本彩色复印机X具有的任一种印刷模式形成的图像的灰度显示的独特灰度显示来显示。例如,作为某种印刷模式的半色调处理中使用的每一个象素的灰度显示,假设存在图3(d)所示的6×6的矩阵内不规则地分散6个点的点阵的灰度显示34,在本发明中,使用在图3(b)所示的6×6的矩阵的大致中央部中6个点被集中的点阵的灰度显示32。或者,如图3(c)所示,也可以利用由将图3(d)的灰度显示扩大到面积比4倍(每一条边扩大2倍)的12×12的矩阵构成的灰度显示,即点的尺寸扩大到4倍的灰度显示33。即使上述任意灰度显示都能够显示规定的浓度,但在上述3个灰度显示32、33、34中,因为灰度显示34能够表现最自然的半色调,所以在现实的半色调印字时,采用上述灰度显示34。但是,在上述灰度显示34中,因为一个个点的面积小,即使对应于上述灰度显示34的静电潜像形成在感光体鼓101上,也必然造成施加到这些小的点上的电荷少,因此一个个点上附着的调色剂的量产生很大的偏差。对此,在上述灰度显示32、33显示的基准测试图案31中,因为点的面积大,施加到一个个点上的电荷多,因而,附着到一个点上的调色剂量的偏差小。在由这样的较大的点构成的灰度显示32、33中,不能够自然地显示半色调,但因为在感光体鼓101等上显影的基准测试图案3 1的调色剂图像(基准测试图案图像)中产生点偏差和浓度偏差的可能性低,所以能够得到上述基准测试图案图像的合适的浓度值。特别是在高亮部分,因为点数非常少,所以存在粘附的调色剂量容易产生偏差的倾向,但通过使用上述基准测试图案图像,能够得到半色调图像的正确浓度值。
接下来,参考图4(b)并利用图5的流程图,对由本彩色复印机X的CPU44(图1)执行的浓度校正数据生成处理的步骤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图中的S10、S20…表示处理步骤(step)的序号,处理从步骤S10开始。而且,这里为了简化说明,对在相片模式读取的相片图像数据中包含的Y色图像数据的浓度校正处理中使用的Y色浓度校正数据的生成处理进行说明,对于其它颜色的图像数据以及其它印刷模式的上述浓度校正数据生成处理的步骤,因为和对上述Y图像数据的处理步骤相同,所以省略对其的说明。这里,图4(b)中的Qy表示基准测试图案图像的Y色的检测浓度数据,Py′表示新的Y色浓度校正数据。
首先,在步骤S10中,判断是否为执行浓度校正数据生成处理的规定时间。这一判断是由彩色复印机X的CPU44进行的判断处理,例如,根据是否检测到彩色复印机X的主电源接入、执行预定张数的印字输出、或者更换感光体鼓101(图2)等来执行这一判断。具体地说,根据是否检测到来自电源开关的输出信号、印字张数的计数器的计数值、设置在感光体鼓101附近用于检测感光体鼓101的装卸的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等来执行这一判断。而且,反复执行该步骤S10的判断,直到检测到上述规定的时间。
如果在上述步骤S10判断为上述规定的时间(S10的“是”一侧),接下来,CPU44对于图像形成部10将基准测试图案31(图3)显影在感光体鼓101上(S20)。即,由CPU44读出存储在数据存储部30中的基准测试图案31,该读出的基准测试图案31一次暂时存储在缓冲存储器43e中,之后,基于YMCK各色的输出时间传送到图像形成部10中。
在上述图像形成部10中,由显影单元102(102a~102d)将上述基准测试图案31的各色调色剂图像(基准测试图案图像)在上述感光体鼓101(101a~101d)上显影,之后,由和上述显影单元102相比配置在感光体鼓101的旋转下游侧的浓度传感器15(15a~15d)检测对应于多个浓度值D1~D16的上述基准测试图案图像的浓度值(S30)。而且,使对应于多个浓度值D1~D16(图4(b)的横轴)的上述基准测试图案图像的Y色的检测浓度为E1~E16(Qy)(图4(b)的纵轴)。
接下来,在步骤S40中,基于由上述浓度传感器15a检测的检测浓度值E1~E16(Qy),生成在上述Y色图像数据的浓度校正处理中使用的新Y色浓度校正数据Py′(参考图4(b))。具体的校正数据生成方法在后面记载。当然,通过执行和上述步骤S20~S40的处理相同的处理,能够生成MCK各种颜色的新浓度校正数据。另外,即使在其它印刷模式中,通过执行和上述步骤S20~S40的处理相同的处理,也能够生成各种颜色的新浓度校正数据。之后,在步骤S50中,将数据存储部30中存储的浓度校正数据更新为上述生成的新浓度校正数据。
作为上述步骤S40的处理的具体例子,例如,存在下述方法,即通过将对应于上述相片图像数据的Y色预定的换算系数f1~f16与由浓度传感器15a检测的检测浓度值E1~E16(Qy)相乘,来求取对应于多个浓度值D1~D16的Y色浓度校正值E1~E16(Py′)。这里,上述换算系数f1~f16是上述Y色浓度校正值E1~E16(Py′)相对于上述检测浓度值E1~E16(Qy)的比率。换言之,上述Y色浓度校正值E1~E16(Py′)、上述检测浓度值E1~E16(Qy)以及上述换算系数f1~f16满足下式(1)。而且,式(1)中的n是1~16的整数。
En(Py′)=fn×En(Qy) …(1)
一般来说,由于感光体鼓101的感光特性的变动和环境温度的变动等,感光体鼓101上承载的调色剂的量发生变化,但根据发明者长年的实验研究,得知该调色剂量的变化率在不同的灰度处理和印刷模式之间没有很大的不同,调色剂量一直以基本一定的变动率变动。因此,例如,通过将上述基准测试图案31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值,和执行了相片模式灰度处理的同浓度测试图案的调色剂图像浓度值进行比较得到的比率作为上述换算系数fn预先保存在数据存储部30等存储介质中,可以利用该换算系数fn、上述已知的浓度值En(Qy)、以及上述式(1)求取上述Y色浓度校正值En(Py′)。当然,存在预先获取全部印刷模式或者各个灰度处理或者各种颜色中的上位换算系数的必要性。
而且,通过将从上述换算系数fn求取的浓度差(换算校正量)与上述已知的浓度值En(Qy)进行加减运算,来求取上述Y色浓度校正值En(Py′)的方法在适当的场合也可以使用。
而且,如果事先准备表示对应于上述多个浓度值D1~D16的上述换算校正量的换算校正表,通过参照该换算校正表,能够容易地求出上述换算校正量。也可以将这样求得的上述换算校正量与上述已知的浓度值En(Qy)进行加减运算,来求取上述Y色浓度校正值En(Py′)。
这样,因为生成了新的浓度校正数据,所以能够生成对应于在感光体鼓101等上仅仅唯一形成上述基准测试图案31的所有印刷模式和灰度处理的浓度校正数据。而且,以前,浓度校正数据生成处理中使用的测试图案是在各印刷模式中执行了不同的半色调处理的感光体鼓101等上形成的,但在本发明中,因为在任一种印刷模式的灰度显示中都使用由不对应的灰度显示(参考图3)显示的基准测试图案31,因此在感光体鼓101等上显影的基准测试图像31的调色剂图像(基准测试图案图像)中产生点偏差和浓度偏差的可能性低,能够以能得到上述基准测试图案图像的合适的浓度值的方式利用测试图案。特别是,因为能够得到高亮部的基准测试图案图像的正确浓度值,所以能够生成正确的浓度校正数据。
[实施例]
这里,对与执行由上述实施方式的例子表述的浓度校正数据生成处理(图5)的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彩色复印机X′(未示出)的结构进行说明。该彩色复印机X′的结构和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关的彩色复印机X的结构的大的区别在于:上述浓度校正数据生成处理不由CPU44执行,而由来自属于和上述CPU44独立的控制系统的引擎控制部50的控制指令,进行将上述基准测试图案31显影在感光体鼓101上的处理(图5的步骤S20)。因此,上述引擎控制部50构成为至少具有:存储上述基准测试图案31(图3)的存储器和硬盘等存储部、执行从该存储部读取基准测试图案31并在各色的输出时间将读出的基准测试图案31向图像形成部10的LSU104传送的处理的DSP或CPU等中央运算部。通过这样的结构,因为将基准测试图案31形成在感光体鼓101上的图像形成部10由上述引擎控制部50控制,所以不用执行对数据总线42的总线存取处理,以及数据存储部30和缓冲存储器43e之间的传送处理等复杂而烦杂的处理,能够从上述引擎控制部50直接将基准测试图案31传送到LSU104中。因此,可以快速地进行基准测试图案31的显影处理。而且,在这样构成的彩色复印机X′中,优选应检测执行浓度校正数据生成处理的时间,从上述CPU44将表示上述时间的信号输出到引擎控制部50中。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和浓度校正数据生成方法,将一个基准测试图案图像形成在上述规定的图像载体上,检测该形成的上述一个基准测试图案图像的浓度后,基于该检测的浓度生成对应于上述多个印刷模式的浓度校正数据,其中显示该基准测试图案图像的灰度显示不同于由进行通常的印字处理的多个印刷模式形成的图像的灰度显示;
由此,通过使用由难以产生偏差的灰度显示所显示的测试图案图像,可以提高生成的上述浓度校正数据的可靠性,实现适当的浓度校正处理。
这里,作为上述基准测试图案图像,可以考虑例如对应于预先设定的多个浓度值而确定浓度模式图像。从而,因为对应于多个浓度值生成细分的浓度校正数据,所以可进一步改善了上述浓度校正数据的可靠性。
而且,上述灰度显示是显示一个象素的点阵列和/或者点大小,即在多个印刷模式形成的图像的灰度显示中利用的点阵和点大小不同,上述基准测试图案图像优选由能够抑制复印浓度的偏差的点阵列和点大小来显示。因此,选择能够抑制浓度偏差的测试图案的灰度显示的范围较宽。作为上述测试图案的灰度显示的具体例子,考虑点被集中在规定大小的矩阵的大致中央部的点阵。而且,对于由各印刷模式或者任一种印刷模式显示的n×n矩阵的点大小,可以考虑将2n×2n的矩阵的点大小作为测试图案的灰度显示使用。
而且,作为上述浓度校正数据的具体生成方法,例如,可以考虑通过将检测的上述一个基准测试图案图像的浓度值乘以对应于上述多个印刷模式预先设定的换算系数,来生成对应于上述多个印刷模式的浓度校正数据的方法。因为如果上述印刷模式不同,则施加到输入图像上的半色调处理方法也不相同,所以通常需要在上述各个印刷模式中设置浓度校正数据。但是,上述基准测试图案图像的浓度值和在各印刷模式中印刷的图像的浓度值随时间发生变化,不过通过实验等发现二者之间始终存在基本一定的比率关系。因此,通过将上述比率关系作为换算系数使用,可以从上述一个基准测试图案图像的浓度值生成多个印刷模式的浓度校正数据。
而且,如果将上述比率关系作为换算校正量使用,通过将检测的上述一个基准测试图案图像的浓度值与对应于上述多个印刷模式预先设定的换算校正量进行加减运算,可以容易地生成对应于上述多个印刷模式的浓度校正数据。
而且,优选由图像形成装置的主电机直接控制图像形成部等的引擎控制部,对将上述一个基准测试图案图像形成在上述规定的图像载体上的处理进行控制。
通过这样的结构,因为能够从上述引擎控制部直接将基准测试图案发送到图像形成部中并进行显影,所以能够迅速地进行基准测试图案的显影处理。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因为在上述规定的图像载体上形成一个基准测试图案图像,其中显示该基准测试图案图像的灰度显示不同于由通常的印刷处理中使用的多个印刷模式形成的图像的灰度显示,检测该形成的上述一个基准测试图案图像的浓度后,基于该检测的浓度生成对应于上述多个印刷模式的浓度校正数据,所以通过利用由在检测的浓度上难以产生偏差的灰度显示所显示的测试图案图像,能够提高生成的上述浓度校正数据的可靠性。其结果是,能够对输入图像实现合适的浓度校正处理。
发明的详细说明项中提出的具体实施方式或者实施例始终都是使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变得明确,不应该仅限定于并且被狭义地解释为该具体的例子,在本发明的精神和下面记载的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能够进行各种各样的变形实施。
Claims (14)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基于在图像载体(101)上承载的测试图案图像(31)的浓度,来生成在浓度校正处理中使用的多个印刷模式中各个模式的浓度校正数据,所述浓度校正处理以使印字浓度与输入图像的浓度相符合的方式进行校正,该图像形成装置具有:
测试图案图像形成部(104),使一个基准测试图案图像(31)形成在上述图像载体(101)上,显示该基准测试图案图像(31)的灰度显示与在上述多个印刷模式中形成的图像的灰度显示不相同;
图像浓度检测部(15),检测由上述基准测试图案图像形成部(104)形成的上述一个基准测试图案图像(31)的浓度;以及
校正数据生成部(44),基于由上述图像浓度检测部(15)检测的浓度,生成对应于上述多个印刷模式的上述浓度校正数据。
2.权利要求1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上述基准测试图案图像(31)是对应于预定的多个浓度值确定的浓度图案图像。
3.权利要求1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上述灰度显示是显示一个象素的点排列和显示一个象素的点大小中的至少一种。
4.权利要求1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上述校正数据生成部(44)通过将对应于上述多个印刷模式预先设定的换算系数乘以由上述图像浓度检测部(15)检测的上述一个基准测试图案图像(31)的浓度值,从而生成对应于上述多个印刷模式的浓度校正数据。
5.权利要求1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上述校正数据生成部(44)通过将对应于上述多个印刷模式预先设定的换算校正量与由上述图像浓度检测部(15)检测的上述一个基准测试图案图像(31)的浓度值进行加减运算,从而生成对应于上述多个印刷模式的浓度校正数据。
6.权利要求1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上述测试图案图像形成部(104)将一个基准测试图案图像(31)形成在上述图像载体(101)上,与由上述多个印刷模式形成的图像的灰度显示相比,该基准测试图案图像(31)由在上述图像浓度检测部(15)检测的浓度中更难以产生偏差的灰度显示来显示。
7.权利要求1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上述测试图案图像形成部(104)将一个基准测试图案图像形成在上述图像载体(101)上,显示该基准测试图案图像的灰度显示不同于与实际印刷处理时使用的印刷模式对应的半色调处理的灰度显示。
8.权利要求1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上述测试图案图像形成部(104)将一个基准测试图案图像(31)形成在上述图像载体(101)上,与对应于实际印刷处理时使用的印刷模式的半色调处理的灰度显示相比较,该基准测试图案图像(31)由显示一个象素的点的大小更大的灰度显示来显示。
9.权利要求1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上述测试图案图像形成部(104)将一个基准测试图案图像(31)形成在上述图像载体(101)上,与对应于实际印刷处理时使用的印刷模式的半色调处理的灰度显示相比较,该基准测试图案图像(31)由显示一个象素的点阵被集中的灰度显示来显示。
10.权利要求1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上述图像载体(101)是感光体鼓。
11.权利要求1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上述图像浓度检测部(15)是扩散反射方式或者镜面反射方式的光学式传感器。
12.权利要求1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上述测试图案图像形成部(104)由控制上述图像形成装置的驱动型设备的引擎控制部(50)来控制。
13.一种用于图像形成装置(X)的浓度校正数据生成方法,该图像形成装置基于图像载体(101)上承载的测试图案图像(31)的浓度,来生成在浓度校正处理中使用的多个印刷模式中各个模式的浓度校正数据,所述浓度校正处理以使印字浓度与输入图像的浓度相符合的方式进行校正,该浓度校正数据生成方法包含下述工序:
测试图案图像形成工序,在上述图像载体(101)上形成一个基准测试图案图像(31),显示该基准测试图案图像(31)的灰度显示与由上述多个印刷模式形成的图像的灰度显示不同;
图像浓度检测工序,检测由上述基准测试图案图像形成工序形成的上述一个基准测试图案图像(31)的浓度;以及
校正数据生成工序,基于由上述图像浓度检测工序检测的浓度,生成对应于上述多个印刷模式的上述浓度校正数据。
14.权利要求13记载的浓度校正数据生成方法,上述测试图案图像形成工序中在上述图像载体(101)上形成一个基准测试图案图像(31),显示该基准测试图案图像(31)的灰度显示不同于与实际印刷处理时使用的印刷模式对应的半色调处理的灰度显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4182689A JP2006003816A (ja) | 2004-06-21 | 2004-06-21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これに用いられる濃度補正データ生成方法 |
JP182689/04 | 2004-06-21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716115A true CN1716115A (zh) | 2006-01-04 |
CN100409112C CN100409112C (zh) | 2008-08-06 |
Family
ID=354806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510089689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09112C (zh) | 2004-06-21 | 2005-06-21 | 图像形成装置和其中使用的浓度校正数据生成方法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272332B2 (zh) |
JP (1) | JP2006003816A (zh) |
CN (1) | CN100409112C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77900A (zh) * | 2010-08-10 | 2012-03-14 | 株式会社东芝 |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
CN102469237A (zh) * | 2010-11-17 | 2012-05-23 | 株式会社理光 | 图像处理装置,控制方法以及程序 |
CN102649373A (zh) * | 2011-02-25 | 2012-08-29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校正值计算方法以及打印装置 |
CN105867083A (zh) * | 2015-02-06 | 2016-08-17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 |
CN108663917A (zh) * | 2017-03-28 | 2018-10-16 | 佳能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和控制图像形成装置的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599556B2 (en) * | 2005-08-25 | 2009-10-06 | Joseph Stanley Czyszczewski |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scanning segmentation |
JP4241759B2 (ja) | 2006-05-16 | 2009-03-18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の濃度制御方法 |
JP4878533B2 (ja) * | 2006-09-26 | 2012-02-1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それらの制御方法 |
JP4427568B2 (ja) * | 2007-07-04 | 2010-03-10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0228264A (ja) * | 2009-03-26 | 2010-10-14 | Seiko Epson Corp | 液体噴射装置及び飛翔曲がり検査方法 |
JP5241621B2 (ja) * | 2009-06-10 | 2013-07-1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 |
US20110038009A1 (en) * | 2009-08-13 | 2011-02-17 | Brian Edward Cooper |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mpensating Imaging Defect i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JP5894962B2 (ja) * | 2013-04-26 | 2016-03-30 |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12508B2 (ja) * | 1991-11-11 | 1996-02-07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トナー補給制御方法 |
US5873011A (en) * | 1996-03-13 | 1999-02-16 | Minolta Co., Ltd.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JP3473304B2 (ja) | 1997-01-08 | 2003-12-02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H11160926A (ja) | 1997-12-01 | 1999-06-18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US6060533A (en) * | 1998-01-09 | 2000-05-09 | Montell North America Inc. | Process for making foam articles having good low temperature toughness from high melt strength propyline polymer materials |
US6288733B1 (en) * | 1999-03-31 | 2001-09-11 | Konica Corporatio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mploying dots of a predetermined diameter |
JP2002221833A (ja) * | 2001-01-24 | 2002-08-09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カートリッジ |
JP2002335401A (ja) | 2001-05-07 | 2002-11-22 | Ricoh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KR100396578B1 (en) * | 2002-01-31 | 2003-09-02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for compensating quality controlling trc |
JP4301366B2 (ja) * | 2003-11-27 | 2009-07-22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
-
2004
- 2004-06-21 JP JP2004182689A patent/JP2006003816A/ja active Pending
-
2005
- 2005-06-21 US US11/158,675 patent/US7272332B2/en active Active
- 2005-06-21 CN CNB2005100896890A patent/CN100409112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77900A (zh) * | 2010-08-10 | 2012-03-14 | 株式会社东芝 |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
CN102377900B (zh) * | 2010-08-10 | 2014-05-14 | 株式会社东芝 |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
CN102469237A (zh) * | 2010-11-17 | 2012-05-23 | 株式会社理光 | 图像处理装置,控制方法以及程序 |
US8736907B2 (en) | 2010-11-17 | 2014-05-27 | Ricoh Company, Ltd. |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capable of minimizing cross-linkage between line screens |
CN102469237B (zh) * | 2010-11-17 | 2015-02-18 | 株式会社理光 | 图像处理装置,控制方法 |
CN102649373A (zh) * | 2011-02-25 | 2012-08-29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校正值计算方法以及打印装置 |
CN102649373B (zh) * | 2011-02-25 | 2015-03-11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校正值计算方法以及打印装置 |
CN105867083A (zh) * | 2015-02-06 | 2016-08-17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 |
CN108663917A (zh) * | 2017-03-28 | 2018-10-16 | 佳能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和控制图像形成装置的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7272332B2 (en) | 2007-09-18 |
JP2006003816A (ja) | 2006-01-05 |
CN100409112C (zh) | 2008-08-06 |
US20050281573A1 (en) | 2005-12-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409112C (zh) | 图像形成装置和其中使用的浓度校正数据生成方法 | |
CN102063032B (zh) | 图像形成设备和浓度特性校准方法 | |
CN100350789C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JPH04261566A (ja) | ディジタル画像出力装置 | |
US9516192B2 (en) | Image forming method for increasing resolution in reverse mode | |
CN102385271B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JP5786583B2 (ja) | トナー消費量算出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トナー消費量算出方法 | |
JP2001343794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S62220072A (ja) | 中間調デジタルカラ−画像処理方法 | |
CN1029264C (zh) | 图象处理装置及方法 | |
JP2006259261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4496897B2 (ja) | 印刷装置及びその階調補正方法 | |
JP4343047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これに用いられる濃度補正データ生成方法 | |
EP2541332B1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3129421B2 (ja) | 画像の階調記録装置 | |
JP7571420B2 (ja) |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
JP4424286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トナーカウンタおよびトナー消費量算出方法 | |
JP3093722B2 (ja) | カラー記録装置 | |
JP4389533B2 (ja) | 画像処理装置 | |
JP3213347B2 (ja) | デジタル複写機及び輪郭モード処理方法 | |
JP2016039436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4157437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4215242A (ja) | データ処理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EP2469833B1 (en) |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using threshold matrix of resolution higher than resolution of input image | |
JP2009010705A (ja)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カラーチャート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806 Termination date: 20210621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