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69237A - 图像处理装置,控制方法以及程序 - Google Patents

图像处理装置,控制方法以及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69237A
CN102469237A CN2011103521191A CN201110352119A CN102469237A CN 102469237 A CN102469237 A CN 102469237A CN 2011103521191 A CN2011103521191 A CN 2011103521191A CN 201110352119 A CN201110352119 A CN 201110352119A CN 102469237 A CN102469237 A CN 1024692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ousand
image processing
mentioned
valuables
wid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5211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69237B (zh
Inventor
井川博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4692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692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692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6923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imagewise charging, e.g. photoconductive control screen, optically activated charging mea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15/0105Details of unit
    • G03G15/011Details of unit for exposing
    • G03G15/0115Details of unit for exposing and forming a half-tone im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0Picture signal circuits
    • H04N1/405Halftoning, i.e. converting the picture signal of a continuous-tone original into a corresponding signal showing only two levels
    • H04N1/4055Halftoning, i.e. converting the picture signal of a continuous-tone original into a corresponding signal showing only two levels producing a clustered dots or a size modulated halftone patter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0Picture signal circuits
    • H04N1/405Halftoning, i.e. converting the picture signal of a continuous-tone original into a corresponding signal showing only two levels
    • H04N1/4055Halftoning, i.e. converting the picture signal of a continuous-tone original into a corresponding signal showing only two levels producing a clustered dots or a size modulated halftone pattern
    • H04N1/4058Halftoning, i.e. converting the picture signal of a continuous-tone original into a corresponding signal showing only two levels producing a clustered dots or a size modulated halftone pattern with details for producing a halftone screen at an oblique ang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acsimile Image Signal Circuits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 Col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Color, Grad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装置,控制方法以及程序。使得图像数据的面积率上升(步骤S1),当使得图像数据的面积率上升时,万线的露白宽度成为所定值以下场合(步骤S2的“是”),减少万线线数(步骤S3),使得万线的露白宽度保持为比所定值大的值。提供形成浓度高的图像场合,能抑制调色剂附着量的偏差的图像处理装置。

Description

图像处理装置,控制方法以及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印机、传真机、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照相的图像与胶版印刷相比,色稳定性差,因此,要求提高色稳定性。
在电子照相中,通过万线(parallel lines)处理(在印刷领域中,所谓“万线处理”,即,印刷中,有规律地排列的平行线集合,通过调节线的粗细或间隔,表现浓淡),网点处理等表现浓淡度,使用调色剂附着状态稳定性高的万线处理。作为万线处理,有以下方法:根据图像浓淡使得每单位长度的万线根数变化,表现浓淡度。
但是,在至今为止的万线处理方法中,形成浓度高的图像场合,易发生调色剂附着量的偏差,结果,不能提高图像的色稳定性。
由此,在形成浓度高的图像时,有必要开发能提高图像色稳定性的方法。
作为比本发明早提出申请的技术文献,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9-326927号公报)中,公开了以下技术:以低面积率的点尺寸的稳定性改善为目的,一边维持高分辨率的图像,一边稳定形成多值混色(dither)的点。
但是,上述专利文献1的技术以低面积率的点尺寸的稳定性改善为目的,形成浓度高的图像场合,关于抑制调色剂附着量的偏差,一点也没有考虑。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9-32692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提出来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形成浓度高的图像场合,能抑制调色剂附着量的偏差的图像处理装置,控制方法以及程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1)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对于输入的图像数据实行混色处理,其特征在于:
当使得上述图像数据的面积率上升时,万线的露白宽度成为所定值以下场合,减少万线线数,使得万线的露白宽度保持为比所定值大的值。
(2)在上述技术方案(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减少万线线数,直到上述万线成为预先设定的下限值。
(3)在上述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该图像处理装置包括:
图像形成手段,使得与经混色处理的图像数据对应的光束照射像载置体,形成与上述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以及
设定手段,设定上述所定值;
上述设定手段根据将上述光束写入上述像载置体时的写入速度,以及上述光束的光束光点径的至少一个条件,设定上述所定值。
(4)一种控制方法,在对于输入的图像数据实行混色处理的图像处理装置实行,其特征在于,上述图像处理装置实行以下工序:
使得上述图像数据的面积率上升的工序;以及
保持工序,当使得上述图像数据的面积率上升时,万线露白宽度成为所定值以下场合,减少万线线数,使得万线的露白宽度保持为比所定值大的值。
(5)一种程序,在对于输入的图像数据实行混色处理的图像处理装置的计算机实行,其特征在于,使得上述计算机实行以下处理:
使得上述图像数据的面积率上升的处理;以及
保持处理,当使得上述图像数据的面积率上升时,万线露白宽度成为所定值以下场合,减少万线线数,使得万线的露白宽度保持为比所定值大的值。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效果。
按照本发明,当形成浓度高的图像场合,能抑制调色剂附着量的偏差。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施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构成例。
图2表示搭载在本实施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处理部200的构成例。
图3是用于说明以往的混色处理例的图。
图4表示万线交联发生状态。
图5表示万线交联发生状态例。
图6表示本实施形态的混色处理的处理动作例。
图7用于说明本实施形态的混色处理例。
图8表示本实施形态的混色处理的另一处理动作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在以下实施形态中,虽然对构成要素,种类,组合,位置,形状,数量,相对配置等作了各种限定,但是,这些仅仅是例举,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本实施形态的图像处理装置200的概要]
首先,一边参照图1,图2,图6,一边说明本实施形态的图像处理装置200的概要。图1表示搭载本实施形态的图像处理装置200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构成例,图2表示本实施形态的图像处理装置200的构成例,图6表示在本实施形态的图像处理装置200实行混色处理动作例。
本实施形态的图像处理装置(相当于图像处理部200)对于输入的图像数据进行混色处理,搭载在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
本实施形态的图像处理装置200如图6所示,使得图像数据的面积率上升(步骤S1),使得图像数据的面积率上升时,万线的露白宽度(dropout width)成为所定值以下场合(步骤S2的“是”),减少万线的线数(步骤S3),将万线的露白宽度保持在比所定值大的值。
以往,即使图像数据的面积率成为高面积率,使得万线的间隔(万线的露白宽度)单调变狭,图像浓度变浓。但是,若万线的露白宽度变狭,则发生万线和万线之间局部相连(万线交联,cross-linkage of lines)。若发生万线交联,则调色剂附着量发生偏差,因此,以往形成浓度高的图像场合,不能提高图像的色稳定性。
为此,在本实施形态中,即使图像数据的面积率成为高面积率,也使得万线的露白宽度保持为比所定值大的值。由此,能抑制调色剂附着量的偏差,提高图像的色稳定性。
下面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说明本实施形态的图像处理装置200。在以下说明中,以搭载图像处理装置200的图像形成装置为例进行说明。但是搭载本实施形态的图像处理装置200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构成并不局限于图1所示结构,可以搭载在照射光束的各种各样的图像形成装置中。
[图像形成装置的构成例]
首先,一边参照图1,一边说明本实施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构成例。
本实施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如图1所示,在图像形成装置内的下侧,水平地设有用于供给转印纸的供纸盒101。另外,设有用于运送从供纸盒101供给的转印纸的运送带102。
在运送带102上,从上游侧顺序等间隔地配设黄色Y用感光体鼓3Y、品红色M用感光体鼓3M、青色C用感光体鼓3C、黑色K用感光体鼓3K。以下对于符号适当添附Y、M、C、K以便区别。
搭载在本实施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感光体鼓3Y、3M、3C、3K全部以相同直径构成,在该感光体鼓3Y、3M、3C、3K周围,顺序配设用于实行电子照相处理的处理部件。例如,在感光体鼓3Y周围,顺序配设充电模块4Y,光扫描光学系统10Y,显影模块5Y,转印模块7Y,清洁模块6Y。其他感光体鼓3M、3C、3K的周围也同样配设。
因此,本实施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将各感光体鼓3Y、3M、3C、3K表面设为被扫描面或被照射面,各感光体鼓3Y、3M、3C、3K和光扫描光学系统10Y、10M、10C、10K以一对一的对应关系设置。
又,在运送带102的周围,在感光体鼓3Y的上游侧,顺序设置带充电用充电器110,定位辊109,在感光体鼓3K的下游侧,顺序设置带分离充电器111,消电充电器112,清洁装置113。
在带分离充电器111的沿转印纸运送方向下游侧,设有定影装置114,向着排纸盘115,设有排纸辊116。
在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中,实行彩色模式(多色模式)印刷处理场合,在图像处理部200对从外部的主计算机送信来的图像数据进行混色处理(dithering,也称为“渐变色处理”)。接着,在图像处理部200中根据经混色处理的图像数据,驱动半导体激光器LD,从半导体激光器LD向光偏转器照射光束。接着,由各光扫描装置10Y、10M、10C、10K实行光束扫描,在各感光体鼓3Y、3M、3C、3K表面形成与各色图像数据对应的静电潜像。通过与各感光体鼓3Y、3M、3C、3K对应的显影模块5Y、5M、5C、5K,使得静电潜像显影,成为调色剂像,将调色剂像顺序转印在运送在运送带102上的转印纸上,在转印纸上形成彩色图像。接着,通过定影装置114将彩色图像定影在转印纸上后,通过排纸辊116排纸到排纸盘115。由此,能实行彩色模式(多色模式)的印刷处理。
[图像处理部200的构成例]
下面,说明图1所示图像处理部200的构成例。
如图2所示,本实施形态的图像处理部200包括混色处理部201和混色表202。对于输入到图像处理部200的图像数据进行混色处理。接着,将经混色处理的图像数据向半导体激光器LD输出,从半导体激光器LD向光偏转器照射与图像数据对应的光束。混色处理部201参照存储在混色表202的混色图案进行混色处理。
[以往的混色处理例]
在此,参照图3说明以往的混色处理例。图3表示以往的混色处理中的点成长方法例。
以往的混色处理中的点成长方法如图3所示,使得万线单调成长。这时,当输入图像数据的面积率成为高面积率,调色剂的附着量增加场合,万线间隔(万线的露白宽度)变狭。以往,即使输入图像数据的面积率成为高面积率,万线间隔(万线的露白宽度)单调变狭,输入图像数据浓度变浓。因此,若万线间隔(万线的露白宽度)变狭,如图4所示,万线和万线之间局部相连,发生万线交联。万线交联不是有规律地发生,发生交联有偏差。该图4所示万线交联无规律地发生与调色剂附着状态偏差有关,成为不能提高图像色稳定性的主要原因。
图4所示万线交联易发生的万线露白宽度的值因光束写入速度、光束的光束光点径等各种各样要素而不同。因此,万线交联易发生的万线露白宽度的值根据各机种而不同。
因此,可以例如图2所示,由露白宽度指定装置根据具体状况指定。
例如,从某机种得到的输出图像表示在图5。在从某机种得到的输出图像中,如图5所示,万线露白宽度为83μm场合,不发生万线交联,万线露白宽度为76μm或64μm场合,发生万线交联。因此,在从某机种得到的输出图像中可知,从万线露白宽度为80μm前后,发生万线交联。本实施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为了不发生万线交联,必须将万线露白宽度保持在比各机种固有的所定值(易发生万线交联的万线露白宽度的值)大的值。因此,在本实施形态中,为了将万线露白宽度保持在比所定值大的值,当万线露白宽度成为所定值以下场合,变更线数。
下面,参照图6,图7说明本实施形态的混色处理例。图6表示混色处理的处理动作例,图7表示混色处理中的点成长方法例。
[本实施形态的混色处理例]
首先,使得输入图像数据的面积率上升(步骤S1)。由此,调色剂的附着量增加,万线变粗,万线露白宽度变狭。
接着,判断万线露白宽度是否成为所定值以下(步骤S2),当在步骤S2中,判断为万线露白宽度没有成为所定值以下(步骤S2的“否”),则返回步骤S1,使得输入图像数据的面积率上升。
当在步骤S2中,判断为万线露白宽度成为所定值以下场合(步骤S2的“是”),则进入步骤S3,减少万线线数,使得万线露白宽度成为比所定值大的值。
接着,在步骤S4中,判断万线线数是否为下限值,当在步骤S4中,判断为万线线数不是下限值场合(步骤S4的“否”),则返回步骤S1,再次使得输入图像数据的面积率上升。上述下限值预先设定。
当在步骤S4中,判断为万线线数为下限值场合(步骤S4的“是”),则进入步骤S5,使得输入网点面积率(tone values)单调上升,直到输入图像数据的面积率成为100%。并且,当输入图像数据的面积率成为100%场合,结束处理。
在本实施形态中,输入图像数据的面积率成为高面积率,万线露白宽度成为所定值以下场合,减少万线线数,使得万线露白宽度比所定值大。接着,再次使得输入图像数据的面积率上升,当万线露白宽度再次成为所定值以下场合,再次减少万线线数,使得万线露白宽度比所定值大。在本实施形态中,反复实行该处理通过阶梯地减少万线线数,将万线露白宽度总是保持在比某所定值大的值。
在图7中,输入图像数据的面积率为59.0%时万线露白宽度为所定值以下,因此,减少线数(线数变更),使得万线露白宽度比所定值大。接着,再次使得输入图像数据的面积率上升,万线露白宽度变狭。并且,当输入图像数据的面积率为78.1%时万线露白宽度为所定值以下,因此,减少线数(线数变更),使得万线露白宽度比所定值大。反复实行该处理,阶梯地减少万线线数,使得输入网点面积率单调上升,直到输入图像数据的面积率成为100%,当输入图像数据的面积率成为100%场合,结束处理。由此,避免图4所示万线交联发生,能抑制调色剂附着量的偏差。其结果,能提高图像的色稳定性。
图8表示混色处理的另一处理动作例。
首先,计算预先设定线数的邻接两线之间的露白宽度(步骤S1)。
接着,在步骤S2中,判断万线露白宽度是否等于或小于所定值,当在步骤S2中,判断为万线露白宽度不等于或小于所定值(步骤S2的“否”),则向着半导体激光器LD输出写入信号。
当在步骤S2中,判断为万线露白宽度等于或小于所定值场合(步骤S2的“是”),则进入步骤S3,减少万线线数,使得万线露白宽度成为比所定值大的值。
接着,在步骤S4中,判断万线线数是否为下限值,当在步骤S4中,判断为万线线数不是下限值场合(步骤S4的“否”),则进入步骤S6,再计算万线数量,然后返回步骤S2,再次判断万线露白宽度是否等于或小于所定值。
当在步骤S4中,判断为万线线数为下限值场合(步骤S4的“是”),则进入步骤S5,在保持万线线数下限值状态下,使得面积率向着100%上升,接着,向着半导体激光器LD输出写入信号,结束处理。
[本实施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作用/效果]
这样,本实施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当使得输入图像数据的面积率上升时,万线露白宽度成为所定值以下场合,减少万线线数,使得万线露白宽度保持在比所定值大的值。由此,避免图4所示发生万线交联,能抑制调色剂附着量的偏差。其结果,能提高图像的色稳定性。
上面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形态,上述实施形态是本发明的合适的实施形态,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形态。在本发明技术思想范围内可以作种种变更,它们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例如,构成上述本实施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各部分的控制动作也可以使用硬件或软件或两者的复合构成实行。
使用软件实行处理场合,记录处理顺序的程序可以安装在组装有专用硬件的计算机内的存储器,使其实行。或者也可以将程序安装在能实行各种处理的常用计算机使其实行。
例如,程序可以预先记录在作为记录介质的硬磁盘或RO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或者程序可以暂时或永久地存储(记录)在可移动的记录介质。这种可移动的记录介质可以作为所谓软件包提供。作为可移动的记录介质,可以列举软盘,CD-ROM(只读光盘存储器),MO(磁光盘),DVD(数字视盘,Digital Versatile Disc),磁盘,半导体存储器等。
程序从上述那样的可移动的记录介质安装到计算机。又,从下载网站无线传送到计算机。又,通过网络有线传送到计算机。
本实施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不仅根据上述实施形态说明的处理动作按时间序列实行,而且,也可以根据实行处理的部分的处理能力或根据需要,构筑并行或个别实行。

Claims (5)

1.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对于输入的图像数据实行混色处理,其特征在于:
当使得上述图像数据的面积率上升时,万线的露白宽度成为所定值以下场合,减少万线线数,使得万线的露白宽度保持为比所定值大的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减少万线线数,直到上述万线成为预先设定的下限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图像处理装置包括:
图像形成手段,使得与经混色处理的图像数据对应的光束照射像载置体,形成与上述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以及
设定手段,设定上述所定值;
上述设定手段根据将上述光束写入上述像载置体时的写入速度,以及上述光束的光束光点径的至少一个条件,设定上述所定值。
4.一种控制方法,在对于输入的图像数据实行混色处理的图像处理装置实行,其特征在于,上述图像处理装置实行以下工序:
使得上述图像数据的面积率上升的工序;以及
保持工序,当使得上述图像数据的面积率上升时,万线露白宽度成为所定值以下场合,减少万线线数,使得万线的露白宽度保持为比所定值大的值。
5.一种程序,在对于输入的图像数据实行混色处理的图像处理装置的
计算机实行,其特征在于,使得上述计算机实行以下处理:
使得上述图像数据的面积率上升的处理;以及
保持处理,当使得上述图像数据的面积率上升时,万线露白宽度成为所定值以下场合,减少万线线数,使得万线的露白宽度保持为比所定值大的值。
CN201110352119.1A 2010-11-17 2011-11-09 图像处理装置,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692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57021 2010-11-17
JP2010257021A JP2012109796A (ja) 2010-11-17 2010-11-17 画像処理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69237A true CN102469237A (zh) 2012-05-23
CN102469237B CN102469237B (zh) 2015-02-18

Family

ID=460475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52119.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69237B (zh) 2010-11-17 2011-11-09 图像处理装置,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736907B2 (zh)
JP (1) JP2012109796A (zh)
CN (1) CN10246923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092696A (ja) 2011-10-26 2013-05-16 Ricoh Co Ltd 画像処理方法、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102281B2 (ja) 2013-01-28 2017-03-29 株式会社リコー 電子写真画像出力装置
JP6167654B2 (ja) 2013-05-09 2017-07-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印刷物の製造方法
JP6171547B2 (ja) * 2013-05-10 2017-08-02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印刷物の製造方法
JP5491662B1 (ja) * 2013-07-01 2014-05-14 正義 平井 画像生成方法、画像生成装置、画像生成用プログラム、彫刻物製造方法、及び彫刻物
JP5629024B1 (ja) * 2013-07-01 2014-11-19 正義 平井 画像生成方法、画像生成装置、画像生成用プログラム、彫刻物製造方法、彫刻物及び印刷物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66150B1 (en) * 1998-08-24 2001-07-2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Virtual printer
US6512598B2 (en) * 1996-12-06 2003-01-28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apable of preventing linear nonuniformity and improving image quality
CN1716115A (zh) * 2004-06-21 2006-01-04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和其中使用的浓度校正数据生成方法
US7545399B2 (en) * 2006-01-19 2009-06-09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ne head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31687B2 (ja) 1994-06-29 2003-07-28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H09326927A (ja) 1996-06-07 1997-12-16 Canon Inc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JPH10166658A (ja) * 1996-12-06 1998-06-23 Seiko Epson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3733983B2 (ja) * 1997-01-24 2006-01-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152512A (ja) * 2000-11-10 2002-05-2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装置
JP4023095B2 (ja) * 2001-01-29 2007-12-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装置及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JP5082360B2 (ja) * 2006-09-25 2012-11-2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ラインヘッド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135637A (ja) * 2007-11-29 2009-06-18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12598B2 (en) * 1996-12-06 2003-01-28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apable of preventing linear nonuniformity and improving image quality
US6266150B1 (en) * 1998-08-24 2001-07-2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Virtual printer
CN1716115A (zh) * 2004-06-21 2006-01-04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和其中使用的浓度校正数据生成方法
US7545399B2 (en) * 2006-01-19 2009-06-09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ne head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109796A (ja) 2012-06-07
US8736907B2 (en) 2014-05-27
CN102469237B (zh) 2015-02-18
US20120120454A1 (en) 2012-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69237A (zh) 图像处理装置,控制方法以及程序
JP2010061069A (ja) 画像形成装置、濃度ずれ補正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0045634A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8225000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US20080037891A1 (en)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image formation apparatus,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and computer data signal
JP2009063662A (ja)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濃度ずれ補正方法および濃度ずれ補正プログラム
JP5233851B2 (ja) 画像書き込み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書き込み方法、画像書き込み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440405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7796150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multi-color dot image formation
JP2007196580A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512159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JP2006215156A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JP462261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11161113A (ja)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EP2541332B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74676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3604880B2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方法及び記憶媒体
JP542403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プログラム
JP471335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33780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その露光制御方法
JP2014027394A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2005165229A (ja) 電子写真方式画像形成装置及び方法
JPH1014900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055411A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電子写真方式の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34347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218

Termination date: 201711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