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71772B - 印刷系统、印刷设备、控制方法以及控制设备 - Google Patents

印刷系统、印刷设备、控制方法以及控制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71772B
CN102371772B CN201110251440.0A CN201110251440A CN102371772B CN 102371772 B CN102371772 B CN 102371772B CN 201110251440 A CN201110251440 A CN 201110251440A CN 102371772 B CN102371772 B CN 1023717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printing equipment
ink tank
tank
ope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5144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71772A (zh
Inventor
小金平修一
石泽卓
伊藤良平
岩本正治
永井大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3717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717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717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717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06Refilling of the cartridge
    • B41J2/17509Whilst mounted in the prin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66Ink level or ink residue control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29Prin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or printer maintenance, e.g. device status, power levels
    • G06F3/1234Errors handling and recovery, e.g. reprinting
    • G06F3/1235Errors handling and recovery, e.g. reprinting caused by end of consumables, e.g. paper, ink, ton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1Execution arrangements for user interfa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66Ink level or ink residue control
    • B41J2002/17569Ink level or ink residue control based on the amount printed or to be print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印刷系统、印刷设备、控制方法以及控制设备。避免向印刷设备的墨罐补充劣化了的墨水。当从墨罐向喷射头供应的墨水量达到规定的界限值时禁止墨水的喷射。并且,显示促使印刷设备的操作者确认墨罐的墨水量的画面,当残留有墨水时,通过操作者的选择使墨水量的计数值返回规定量。如此,能够在各个墨罐内的墨水充分减少以后进行墨水补充,因此能够补充墨水瓶内的全部墨水。其结果是,能够避免残留在墨水瓶内的墨水发生劣化而补充发生了劣化的墨水的情况。

Description

印刷系统、印刷设备、控制方法以及控制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从喷射头喷射墨水来印刷图像的技术。
背景技术
如喷墨打印机那样通过从喷射头喷射墨水来印刷图像的印刷设备被广泛使用。要被喷射的墨水被容纳在称为墨盒的专用容器中,并在墨水自重的作用下或者通过送液泵被供应至喷射头。
喷射头的内部为形成有用于喷射墨水的微细喷嘴和用于向喷嘴引导墨水的细的墨水通路的复杂结构。因此,如果供应特性和状态劣化了的墨水,则会堵塞喷嘴或墨水通路等,最终可能导致必须更换喷射头的事态。因此,为了避免向喷射头供应特性和状态劣化了的墨水,在墨盒内的墨水耗尽时,按照每个墨盒进行更换。由此,一旦墨水耗尽,就安装新墨盒。墨盒内的墨水只要不被安装就会长期维持适当的特性和状态。因此,总是可向喷射头供应特性和状态适当的墨水。
当然,由于墨水容器中能够容纳的墨水量有限,因此,在进行大量印刷时,不得不多次中断印刷来更换墨盒。因此也存在如下的技术,即:从设置在印刷设备上的墨罐供应墨水,并且在印刷中墨水减少时,通过从另外准备的墨水瓶向墨罐补充墨水来使得可连续印刷(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0-211155号公报
然而,在通过从墨水瓶等补充墨水而使得可连续印刷的情况下,存在由于供应特性和状态劣化了的墨水可能导致喷射头的内部堵塞的问题。这是基于如下的理由。例如,假设补充了墨水瓶内的一半墨水。如果墨水瓶未开封,则内部的墨水能够长期保持适当的特性和状态,但一旦开封之后,墨水瓶内剩余的墨水就会随着时间的经过而逐渐劣化。因此,如果之后将墨水瓶内剩余的一半墨水补充到墨罐中,有可能发生由于特性和状态劣化了的墨水被供应至喷射头而导致喷射头的内部堵塞的事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的至少一部分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从墨水瓶等补充墨水而使得可连续印刷、并且可避免因补充劣化了的墨水而喷射头的内部发生堵塞的技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至少一部分,本发明的控制方法采取了以下构成。即:
一种用于使用计算机来控制印刷设备的动作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设备包括能够从外部补充墨水的墨罐和喷射从所述墨罐供应的墨水的喷射头,并且具有当从所述墨罐向所述喷射头供应的墨水量的计数值达到规定的界限值时停止从所述喷射头的墨水喷射的功能,
所述控制方法使用计算机执行:
从所述印刷设备获取至少能够判别所述墨水量的计数值是否已达到所述界限值的信息的第一处理;
在所述墨水量的计数值已达到所述界限值的情况下显示规定的确认画面的第二功能,其中所述确认画面督促所述印刷设备的操作者确认所述墨罐内的墨水量;以及
在显示所述确认画面后,依据所述印刷设备的操作者的选择,使所述印刷设备进行对所述墨水量的计数值进行初始化的初始化动作、或者使所述计数值从所述界限值返回规定值的修正动作的第三功能。
在这样的本发明的控制方法中,具有如下控制具有当墨水量的计数值达到规定值时停止喷射墨水的功能的印刷设备的动作。首先,从印刷设备获取能够判别墨水量的计数值是否已达到规定的界限值的信息。在此,当在印刷设备的内部对墨水量进行计数时,也可以通过直接测量向喷射头供应的墨水流量来对墨水量进行计数,但也可以根据喷射头喷射墨水的动作对向喷射头供应的墨水量进行间接计数(通过将1点所喷射的墨水量乘以喷射的点数所计数的墨水量)。对墨水量进行计数的方式既可以以随着向喷射头供应墨水而计数值增加的方式进行计数,也可以相反地以随着向喷射头供应墨水而计数值减少的方式进行计数。另外,本发明的控制方法只要能够获取可判别印刷设备内的墨水量的计数值是否达到了规定的界限值的信息即可,因此既可以获取墨水量的计数值,或者也可以获取示出墨水量的计数值与界限值的大小关系的信息或仅示出墨水量的计数值是否达到了界限值的信息。并且,当判定为墨水量的计数值达到了规定的界限值时,显示规定的画面(确认画面),该画面具有督促印刷设备的操作者确认墨罐内的实际墨水量的内容。其后,依据印刷设备的操作者的选择,向印刷设备指示对墨水量的计数值进行初始化的初始化动作(初始化动作)、或者使计数值从界限值返回规定值的动作(修正动作)。
由此,即使在由于墨水量的计数值中包含的误差的影响而尽管墨罐内剩有墨水但墨水量的计数值仍达到界限值的情况下,通过印刷设备的操作者确认墨罐内的墨水量、并且若剩有墨水则使计数值从界限值返回规定值,能够再次开始印刷。因此,由于能够在墨罐内的墨水耗尽或者变为能够补充满瓶的墨水瓶内的全部墨水的量之后补充墨水,因此能够补充墨水瓶内的全部墨水。其结果是,能够避免墨水瓶内剩余的墨水劣化并且该墨水被补充。
另外,在上述的本发明的控制方法中,也可以如下实现。形成墨罐,以使印刷设备的操作者能够目视墨罐内的墨水液面的位置,以能够容易地确认墨罐内的墨水量。并且,当墨水量的计数值达到界限值时,显示督促基于墨罐内的墨水液面的位置来判断是否需要补充墨水的确认画面。其结果是,当印刷设备的操作者选择了进行墨水补充时,使印刷设备进行初始化动作(计数值的初始化),当印刷设备的操作者选择了不补充墨水时,使印刷设备进行修正动作(计数值返回规定值的动作)。
另外,在上述的本发明的控制方法中,也可如下实现。形成墨罐,以使印刷设备的操作者能够目视墨罐内的墨水液面的位置,以能够容易地确认墨罐内的墨水量。并且在墨罐上预先显示用于通过与墨水液面的位置进行比较来判断是否需要补充墨水的下限线。此外,当墨水量的计数值达到界限值时,显示督促通过比较墨罐内的墨水液面的位置和下限线来判断是否需要补充墨水的确认画面。其结果是,当印刷设备的操作者选择了补充墨水时,使印刷设备进行初始化动作(计数值的初始化),当印刷设备的操作者选择了不补充墨水时,使印刷设备进行修正动作(计数值返回规定值的动作)。
由此,通过比较墨罐的下限线和墨水液面,印刷设备的操作者能够容易地判断是否需要补充墨水。其结果是,可避免由于错误地判断为需要补充墨水而不能将墨水瓶内的墨水全部补充、从而剩余的墨水在墨水瓶内劣化的事态。
另外,在上述的本发明的控制方法中,也可如下实现。首先,形成墨罐,使得在墨罐上表示的下限线的下方容纳规定量的墨水作为预备墨水。并且,也可以在印刷设备的操作者通过比较墨水液面与下限线而判断为不补充墨水时,使印刷设备进行将印刷设备内的墨水量的计数值从界限值返回与预备墨水的墨水量相当的计数值。
由此,即使在由于墨水液面和下限线处于几乎相同的位置而判断为不补充墨水并且将墨水量的计数值返回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墨罐内的预备墨水继续进行印刷,直到计数值再次达到界限值为止,因此可避免喷射头变成空喷状态而受损的事态。
另外,在上述本发明的控制方法中,也可如下实现。首先,在印刷设备中安装多个墨罐,并对各个墨罐设置喷射头。并且,当对墨水量进行计数时,针对每个墨罐,对墨水量进行计数,并在任意墨罐中的墨水量的计数值达到界限值时,显示关于该墨罐的确认图像(用于使印刷设备的操作者确认是否进行向墨罐的墨水补充的图像)。其结果是,对于被显示确认画面的墨罐,也可以针对每个墨罐,依据印刷设备的操作者的选择来使印刷设备进行初始化动作或者修正动作。
由此,即使在使用多种墨水进行图像印刷的印刷设备中,也能够持续进行印刷,直到各个墨罐内的墨水充分减少为止。
此外,上述的本发明也可以以印刷系统的方式掌握,该印刷系统由其动作通过上述控制方法来控制的印刷设备和执行该控制方法的计算机等构成。或者,上述的本发明也可以作为在印刷设备中结合了上述控制方法的印刷系统来掌握。以这种方式掌握的本发明的印刷系统是:
一种印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使用喷射头来喷射从外部向墨罐中补充的墨水的印刷部、以及控制所述印刷部的动作的控制部,
所述控制部包括:
对在所述印刷部中从所述墨罐向所述喷射头供应的墨水量进行计数的墨水量计数装置;
当所述墨水量的计数值达到规定的界限值时停止从所述喷射头的墨水喷射的喷射停止装置;
当所述墨水量的计数值达到所述界限值时显示规定的确认画面的确认画面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确认画面督促所述印刷设备的操作者确认所述墨罐内的墨水量;以及
在显示所述确认画面后依据所述印刷设备的操作者的选择来执行使所述墨水量的计数值返回到初始值或者使所述计数值从所述界限值返回规定值的动作的计数值改变装置。
在这样的本发明的印刷系统中,也对从墨罐向喷射头供应的墨水量进行计数,并在该计数值达到规定的界限值时,停止从喷射头的墨水喷射,并显示督促确认墨罐内的墨水量的确认画面。并且,当墨罐内剩有墨水量时,在印刷设备内所计数的墨水量的计数值从界限值返回规定值,从而可再次从喷射头喷射墨水。在将用于控制印刷设备的计算机连接到该印刷设备上并印刷图像的情况下,与印刷设备连接的计算机、以及在安装于印刷设备中的控制部中具有下述功能的部分对应于本发明的控制部,该功能是对墨水量进行计数并在计数值达到规定的界限值时停止从喷射头的墨水喷射的功能,印刷设备中的与本发明的控制部不对应的部分对应于本发明的印刷部。另外,在印刷设备自身安装有计算机并且不与外部计算机连接来印刷图像的情况下,安装于印刷设备中的计算机对应于本发明的控制部,其余的部分对应于本发明的印刷部。
在以上的本发明的印刷系统中,也与上述的本发明的控制方法一样,能够在墨罐内的墨水充分减少后补充墨水,而不受印刷设备中的墨水量的计数值中包含的误差的影响。
另外,在本发明的印刷系统中,也可以如下实现:
在墨罐上设置下限线,
从墨水瓶向墨罐补充墨水,
将墨罐中可容纳的墨水容量与未开封的墨水瓶中容纳的墨水的容量的关系设置为:当墨罐内的墨水的液面处于下限线的位置时,能够将未开封的墨水瓶内的墨水全部补充到墨罐内的关系。
由此,可避免不能将墨水瓶内的墨水全部补充而剩下墨水、并且该墨水在墨水瓶内劣化并在下次被用于补充的事态。
另外,上述的本发明也可以以下述印刷设备的方式掌握:
一种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能够与计算机连接,并包括:
能够从外部补充墨水的墨罐;
使用喷射头喷射墨水的印刷部;
对供应至所述喷射头的墨水量进行计数的墨水量计数装置;
基于由所述墨水量计数装置计数的墨水量,将所述墨罐的累积墨水消耗量存储为墨水量的计数值的存储装置;以及
当所述墨水量的计数值达到规定的界限值时停止从所述喷射头的墨水喷射的喷射停止装置;
其中,所述计算机中安装有包括以下步骤的程序:从所述印刷设备获取至少能够判别所述墨水量的计数值是否已达到所述界限值的信息的第一步骤;在所述墨水量的计数值已达到所述界限值的情况下显示规定的确认画面的第二步骤,其中所述确认画面督促所述印刷设备的操作者确认所述墨罐内的墨水量;以及在显示所述确认画面后,依据所述印刷设备的操作者的选择,使所述印刷设备进行对所述墨水量的计数值进行初始化的初始化动作、或者使所述计数值从所述界限值返回规定值的修正动作的第三步骤,
所述印刷设备通过所述程序的处理来初始化所述墨水量的计数值、或者使所述墨水量的计数值从所述界限值返回规定值。
另外,上述的本发明也可以以下述控制印刷设备的动作的控制设备的方式掌握:
一种控制印刷设备的动作的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设备包括能够从外部补充墨水的墨罐和喷射从所述墨罐供应的墨水的喷射头,并且具有当从所述墨罐向所述喷射头供应的墨水量的计数值达到规定的界限值时停止从所述喷射头的墨水喷射的功能,
所述控制设备包括:
从所述印刷设备获取至少能够判别所述墨水量的计数值是否已达到所述界限值的信息的第一装置;
在所述墨水量的计数值已达到所述界限值的情况下显示规定的确认画面的第二装置,其中所述确认画面督促所述印刷设备的操作者确认所述墨罐内的墨水量;以及
在显示所述确认画面后,依据所述印刷设备的操作者的选择,使所述印刷设备进行对所述墨水量的计数值进行初始化的初始化动作、或者使所述计数值从所述界限值返回规定值的修正动作的第三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例示了作为本实施例的印刷设备的喷墨打印机的说明图;
图2是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印刷系统的整体构成的说明图;
图3是示出了本实施例的打印机驱动器所执行的墨水余量管理处理的流程图;
图4是例示了在监视器屏幕202上显示的补充墨水选择画面的说明图;
图5是例示了在监视器屏幕202上显示的补充墨水选择画面的另一形态的说明图;
图6是示出了在墨水余量管理处理中执行的墨水余量修正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例示了在监视器屏幕202上显示的墨水余量确认画面的说明图;
图8是示出了从墨罐盒的确认窗确认墨罐内的墨水余量的情形的说明图;
图9是示出了从墨罐盒的确认窗确认墨罐内的墨水液面的位置的情形的说明图;
图10是例示了墨水液面非常接近下限线的情况的说明图;
图11是例示了在墨水余量确认画面之后显示的补充墨水选择画面的说明图;
图12是在墨水余量管理处理中执行的墨水补充处理的流程图;
图13是示出了从喷射打印机中取下了墨罐盒的情形的说明图;
图14是例示了在监视器屏幕上显示的墨水补充画面的说明图;
图15是例示了容纳有补充墨水的墨水瓶的说明图;
图16是例示了在监视器屏幕上显示的用于输入墨水ID号的输入画面的说明图;
图17是例示了在监视器屏幕上显示的用于督促重新输入墨水ID号的重新输入画面的说明图;
图18是例示了在监视器屏幕上显示的补充完毕画面的说明图;
图19的(a)和(b)是示出了将可向墨罐补充墨水的墨水余量设定为与使墨水液面未达到下限线的墨水余量增加的量相等的值的理由的说明图;
图20是示出了可从墨罐盒的确认窗确认墨罐内的墨水余量的情形的说明图;
图21是示出了从喷墨打印机中取下了墨罐盒的情形的说明图;
图22是示出了用于将墨罐盒固定到喷墨打印机中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23是例示了在监视器屏幕202上显示的墨水余量确认画面的说明图。
参考标号说明
1…印刷用纸、10…印刷系统、100…喷墨打印机、101…供纸托盘、102…排纸口、103…前盖、103…排纸口、104…监视器屏幕、105…操作按钮、109…插入孔、110…滑架、112…喷射头、117…墨水管、120…负压泵、122…帽、124…负压管、130…导轨、140…控制部、150…墨罐盒、151…墨罐、152…确认窗、153…下限线、154…突起、155…上盖、156…帽、157…上限线、160…墨水瓶、162…帽、164…标签、200…计算机、202…监视器屏幕、204…打印机驱动器。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为了明确上述的本发明的内容,按照如下的顺序对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A.设备构成:
A-1.本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的结构:
A-2.本实施例的印刷系统的构成:
B.墨水余量管理处理:
B-1.墨水余量修正处理:
B-2.墨水补充处理:
A.设备构成:
A-1.本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的结构:
图1是例示了作为本实施例的印刷设备的喷墨打印机100的说明图。图示的喷墨打印机100呈大致箱形的外观形状,在前表面的大致中央设置有前盖103,在背面侧设置有放置印刷用纸1的供纸托盘101。另外,在喷墨打印机100的前表面侧的与前盖103的附近相当的位置上设置有多个操作按钮105,而且在设置有操作按钮105的部位的上表面侧设置有触摸面板式的监视器屏幕104。前盖103在下端侧被轴支承,当将上端侧向面前放倒时,露出用于排出印刷用纸1的细长的排纸口102。当将印刷用纸放置于供纸托盘101并对监视器屏幕104或操作按钮105进行了操作时,印刷用纸1从供纸托盘101被吸入。然后,在喷墨打印机100的内部图像被印刷到印刷用纸1的表面之后,印刷用纸1从排纸口102排出。
在喷墨打印机100的侧表面设置有箱形形状的墨罐盒150。在墨罐盒150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墨罐,喷墨打印机100印刷所使用的墨水从该墨罐供应(详细情况将在后面叙述)。
另外,要印刷的图像的数据(图像数据)在通过与喷墨打印机100连接的计算机200实施图像处理后,被供应至喷墨打印机100。喷墨打印机100在从计算机200接收图像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后,将其转换成表示是否在印刷用纸1上通过墨水形成点的点数据,并通过按照得到的点数据在印刷用纸1上喷射墨水来形成点。其结果是,图像被印刷在印刷用纸1上。即,在本实施例中,由喷墨打印机100以及对图像数据实施规定的图像处理并供应给喷墨打印机100的计算机200构成了印刷系统10。
A-2.本实施例的印刷系统的构成:
图2是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印刷系统10的整体构成的说明图。并且,
图中还示出了喷墨打印机100的概略的内部结构。首先,对喷墨打印机100的内部结构进行简单说明。如图2所示,在喷墨打印机100的内部设置有在印刷用纸1的上方往复移动的滑架110,在滑架110上设置有喷射墨水的喷射头112。在本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100中,能够使用青(以下称为C)色、黄(以下称为Y)色、品红(以下称为M)色、黑(以下称为K)色这四种颜色的墨水来印刷图像,与此对应地,按照每种墨水颜色设置了喷射头112。
滑架110通过没有图示的驱动机构被驱动,并在被导轨130引导的同时在印刷用纸1的上方重复进行往复移动。此外,在喷墨打印机100中还设置有没有图示的送纸机构,与滑架110往复移动的动作相配合,印刷用纸1被一点一点输送。并且,与滑架110往复移动的动作和印刷用纸1被输送的动作相配合,从喷射头112喷射C色的墨水(以下称为C墨水)、Y色的墨水(以下称为Y墨水)、M色的墨水(以下称为M墨水)或K色的墨水(以下称为K墨水),由此在印刷用纸1上印刷图像。
将从喷射头112喷射的墨水被容纳在设置于墨罐盒150内的墨罐151中。在本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100中,由于使用C墨水、Y墨水、M墨水、K墨水这四种墨水,所以墨罐151也按照墨水种类设置有C墨水用的墨罐151C、Y墨水用的墨罐151Y、M墨水用的墨罐151M以及K墨水用的墨罐151K这四个墨罐151。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在无需特别区分墨水种类的情况下,将每种墨水种类的墨罐151C、151Y、151M、151K统一简称为墨罐151。这些墨罐151内的墨水经由按照每种墨水种类设置的墨水管117被供应至每种墨水种类的喷射头112。
此外,在滑架110沿导轨130移动到印刷用纸1的外侧的位置处设置有称为初始位置的区域,在喷墨打印机100不执行图像印刷的期间,滑架110移动到初始位置。在初始位置设置有帽122,该帽122通过没有图示的升降机构能够沿上下方向移动。并且,在将滑架110移动到初始位置的状态下,如果将帽122推压到滑架110的底面侧,就会以覆盖喷射头112的方式形成封闭空间,从而可防止喷射头112内的墨水变干。另外,帽122经由负压管124与负压泵120连接,通过在将帽122推压到滑架110的底面侧的状态下使负压泵120工作,可吸出喷射头112内的墨水。因此,即使在喷射头112内部越来越干燥而导致墨水粘度增加的情况下,也可吸出这样的墨水来将喷射头112内的墨水维持在适当的粘度。
另外,在喷墨打印机100中安装有控制部140,该控制部140由执行逻辑运算或算术运算的CPU、存储有各种程序或数据的ROM、EEPROM、以及由CPU 临时存储数据的RAM等构成。控制部140在从计算机200接受到图像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后,将该图像数据所表示的图像转换成由墨水点表现的图像数据(点数据)。并且,按照点数据来控制滑架110往复移动的动作、输送印刷用纸1的动作、喷射头112喷射墨水而形成点的动作。此外,当形成了墨水点时,相应量的墨水被消耗,墨罐151内的墨水余量逐渐减少。因此,在本实施例的控制部140中,基于每种墨水种类的点数据,按照每种墨水种类,对墨罐151内的墨水余量进行计数并存储在EEPROM中,当墨水余量达到规定的下限值(界限值)时(在计算上墨水耗尽时),停止从喷射头112喷射墨水的动作。由此可避免因为在未供应墨水的状态下驱动喷射头112而造成喷射头112受到很大损害。
计算机200由CPU、ROM、RAM等通过总线以可相互通信数据的方式连接而构成,并执行存储在ROM中的各种程序。另外,在计算机200中还安装有监视器屏幕202。在ROM所存储的多个程序中,存储有称为打印机驱动器204的程序。当计算机200的操作者(也是喷墨打印机100的操作者。即,使用由计算机200和喷墨打印机100组成的印刷系统10的用户。以下,简记为操作者)从文件生成应用等执行文档的印刷时,CPU启动打印机驱动器204。打印机驱动器204对要印刷的图像数据实施规定的图像处理,然后将经图像处理的图像数据输出给喷墨打印机100。
另外,如果将本实施例的打印机驱动器204的动作按照其功能分类,则能够分为:与对印刷对象的图像数据实施图像处理的功能相关的部分(图像转换模块)、与在和喷墨打印机100相互通信的情况下管理墨罐151的墨水余量的功能相关的部分(墨水余量管理模块)、与从墨水余量管理模块被启动并用于向墨罐151补充墨水的功能相关的部分(墨水补充模块)等。此外,这里所说的“模块”是指将打印机驱动器204的动作按照功能大体分类的虚拟的概念,实际上能够以各种方式具体实现。例如,既可以具体实现为将多个命令连接起来使得所希望的功能得以实现的程序代码群,或者也可以具体实现为以硬件方式实现所希望的功能的LSI群。
如上所述,在图像转换模块中,对要印刷的图像的图像数据实施规定的图像处理,然后输出给喷墨打印机100,但由于该处理本身与通常的打印机驱动器所执行的处理相同,因此在此省略说明。另外,在本实施例的打印机驱动器204中,墨水余量管理模块(或墨水补充模块)在与喷墨打印机100进行数据通信的情况下执行以下说明的墨水余量管理处理,由此引导操作者执行用于避免在喷墨打印机100中发生墨水用尽而无法印刷的事态的对印刷系统10的操作。而且,还引导操作者执行用于避免因补充不适当特性和状态的墨水而喷射头112的内部发生堵塞的对印刷系统10的操作。以下,说明为了实现上述的功能而在本实施例的打印机驱动器204的内部由墨水余量管理模块执行的处理。
B.墨水余量管理处理:
图3是示出了在本实施例的打印机驱动器204中进行的墨水余量管理处理的流程图。该处理是由打印机驱动器204的墨水余量管理模块在与喷墨打印机100的控制部140进行通信的情况下执行的处理。
如图3所示,在墨水余量管理处理中,首先,从喷墨打印机100的控制部140按照每种墨水种类获取墨罐151内的墨水余量(步骤S100)。如前面参照图2所述,在喷墨打印机100的控制部140中,将从计算机200接受的图像数据转换成点数据(通过墨水点表现图像的图像数据)来控制喷射头112或滑架110的动作等,并基于点数据,按照每种墨水种类对墨罐151的墨水余量进行计数,并累积和存储所述计数的墨水余量。另外,还包含为了清洗喷射头而通过负压泵从喷射头吸出的墨水的量来对墨水余量进行计数。将由控制部140计数并存储在EEPROM内的各个墨罐的墨水余量简称为墨水余量或墨水量的计数值。此外,以下的处理由于针对每种颜色墨水都进行,因此在未特别指定墨水种类的情况下进行的说明对应于所有墨水。
在从喷墨打印机100的控制部140获取墨水余量后,判断所获取的墨水余量是否已达到规定的下限值(步骤S102)。其结果是,当任意墨罐151的墨水余量已减少到规定的下限值时(步骤S102:是),开始墨水余量修正处理(步骤S200)。墨水余量修正处理是使喷墨打印机100的操作者确认墨罐151的墨水余量、并在实际上还剩有墨水时对喷墨打印机100的控制部所计数的墨水余量进行修正的处理(详细情况将在后面叙述)。
另一方面,当从喷墨打印机100获取的墨水余量还未达到下限值时(步骤S102:否),判断喷墨打印机100的操作者是否进行了用于确认墨水余量的规定的操作(步骤S104)。用于确认墨水余量的规定的操作例如是操作者从计算机200启动打印机驱动器204、打开打印机驱动器的窗口并从打开的窗口点击墨水余量确认的按钮的操作。其结果是,当未进行用于确认墨水余量的操作时(步骤S104:否),返回到处理的开头,再次从喷墨打印机100获取墨水余量后(步骤S100),重复上述一系列的处理。
与此相对,当操作者进行了用于确认墨水余量的规定的操作时(步骤S104:是),墨水余量管理模块在计算机200的监视器屏幕202上显示基于从控制部140获取的墨水余量来显示墨罐151内的大体的墨水余量、并用于选择要补充墨水的墨水(补充墨水)的画面(步骤S106)。
图4是例示了在监视器屏幕202上显示的补充墨水选择画面的说明图。如图所示,在补充墨水选择画面中,关于C墨水、Y墨水、M墨水、以及K墨水的每一种墨水,显示了示出大概的墨水余量的图像。而且,在示出大概的墨水余量的图像的下侧显示有复选框,通过操作者勾选复选框,操作者可选择要补充墨水的墨罐。当然,对于墨水余量未减少的墨水无需补充墨水。因此,对于这样的墨水,复选框以不可选的形态显示。在图4中,C、Y、M、K的各墨水的复选框以细虚线被显示是表示这些复选框不可选。
图5是例示了在监视器屏幕202上显示的补充墨水选择画面的另一形态的说明图。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关于Y墨水及M墨水,墨水余量减少至规定值(例如,满罐状态的3%以下),这些墨水的复选框以可选的形态被显示。图中复选框以粗实线被显示是表示以可选的形态被显示。另外,关于墨水余量减少至规定值以下的墨水,在表示大概的墨水余量的图像之上覆盖有在三角形中组合了“!”标志的图形,使得能够容易地识别墨水余量减少了。此外,在图5中,例示了Y墨水及M墨水的墨水余量减少至规定值以下的情况,但在其它墨水(例如,C墨水)的墨水余量减少至规定值以下的情况下,关于该墨水(C墨水)的复选框以可选的形态显示,并且在表示该墨水(C墨水)的大概的墨水余量的图像之上覆盖在三角形中组合了“!”标志的图形。
如以上说明,在图3所示的墨水余量管理处理中,当操作者进行了用于确认墨水余量的规定的操作时(步骤S104:是),如果在该时间点不存在墨水余量减少至规定值以下的墨水,则以图4所示的形态显示补充墨水选择画面,反之,若存在墨水余量减少至规定值以下的墨水,则显示图5所例示的补充墨水选择画面(步骤S106)。并且,当补充墨水选择画面以图4所示的形态显示时,所有墨水的复选框都没有以可选的形态显示,因此,操作者选择画面右下角的显示为“下一步”的按钮(以下称为“下一步”按钮)。与此相对,当补充墨水选择画面以图5所例示的形态显示时,操作者在对想要补充的墨水的复选框进行勾选后,选择画面右下角的“下一步”按钮。当然,当操作者不想补充任何墨水时,对所有墨水的复选框均不进行勾选,而选择“下一步”按钮。
在图3的墨水余量管理处理中,一旦将图4或图5所例示的补充墨水选择画面显示在监视器屏幕202上(步骤S106),则在操作者点击“下一步”按钮之前的期间,在步骤S108中判断为“否”,从而处于等待状态。然后,当操作者按下了“下一步”按钮时,打印机驱动器204的墨水余量管理模块检测到“下一步”按钮被按下(步骤S108:是),然后判断是否存在被选择以补充墨水的墨水(补充墨水选择画面的复选框被勾选的墨水)(步骤S110)。其结果是,当存在操作者为补充墨水而选择的墨罐(要补充的墨水)时(步骤S110:是),开始后述的墨水补充处理(步骤S300)。
与此相对,在补充墨水选择画面如图4所示以不能选择墨水的形态显示的情况下,或者在虽然如图5所示以可选择墨水的形态显示但任何墨水都没有被选择的情况下,在步骤S110中,判断为不存在应补充的墨水(步骤S110:否)。并且,在此情况下,不进行后述的墨水补充处理,直接返回到墨水余量管理处理的开头,在从喷墨打印机100获取了墨水余量后(步骤S100),重复上述一系列的处理。
以上说明了当印刷系统10的操作者进行了用于确认墨水余量的规定的操作时(步骤S104:是)显示补充墨水选择画面的处理。如此,通过操作者进行规定的操作,不管从喷墨打印机100获取的墨水余量的值如何,都可在计算机200的监视器屏幕202上打开补充墨水选择画面,并随时显示大概的墨水余量。与此相对,当判断为从喷墨打印机100获取的墨水余量已达到规定的下限值时(步骤S102:是),开始以下说明的墨水余量修正处理(步骤S200)。首先,在监视器屏幕上自动显示用于显示大概的墨水余量的画面。以下,对这样的墨水余量修正处理进行说明。
B-1.墨水余量修正处理:
图6是示出了墨水余量修正处理的流程图。该处理是如上所述在墨水余量管理处理中,当判定为任一墨水的墨水余量达到了规定的下限值时(图3的步骤S102:是),由打印机驱动器204的墨水余量管理模块(参照图2)执行的处理。
如图6所示,当开始了墨水余量修正处理时,首先,在计算机200的监视器屏幕202上显示墨水余量确认画面(步骤S202)。在此,墨水余量确认画面是督促操作者通过目视墨罐151的墨水液面的位置来确认墨罐内实际剩余的墨水余量的画面。以下,将墨罐内实际剩余的墨水余量称为实际的墨水余量。关于墨水余量确认画面的详细情况将在后面叙述。
另外,使操作者通过目视来确认墨水余量是基于如下的理由。首先,打印机驱动器204从喷墨打印机100获取的墨水余量是通过将由喷墨打印机100的控制部140基于印刷用的点数据计数的墨水的喷射量(墨水喷射量)和从喷射头112为清洗而吸出的墨水量相加、并积累该墨水喷射量而求出的墨水余量。然而,实际的墨水喷射量根据使用喷墨打印机100的环境(例如,周围的温度等)或喷墨打印机100的个体差异而变动,因此计算上的墨水喷射量中会包含或多或少的误差。并且,通过该误差被累积,也可引起计算上的墨水余量与实际的墨水余量不一致。因此,当计算上的墨水余量达到下限值时,操作者通过目视来确认墨罐151的墨水液面是否实际降到下限线,由此来确认实际的墨水余量是否达到了下限值。
图7是例示了在监视器屏幕202上显示的墨水余量确认画面的说明图。如图所示,在墨水余量确认画面中,也与上面参照图4或图5所述的补充墨水选择画面同样地,关于C墨水、Y墨水、M墨水、以及K墨水的每一种墨水,显示了示出大概的墨水余量的图像。并且,通过确认示出各个墨水余量的图像,能够容易地获知计算上的墨水余量是否达到了下限值。例如,在图中显示的示出C墨水的墨水余量的图像、以及示出Y墨水的墨水余量的图像之上覆盖有在圆圈中组合了“×”标志的图形,这示出了这些墨水的墨水余量已减少到下限值(墨罐151几乎变空)。另外,在示出M墨水的墨水余量的图像之上覆盖有在三角形中组合了“!”标志的图形。这与前面参照图5所述的补充墨水选择画面一样,示出了墨水余量已减少到可补充墨水的水平。此外,在示出K墨水的墨水余量的图像之上未覆盖任何图形,这示出了该墨水的墨水余量未减少到可补充墨水的水平。
另外,在这些示出各个墨水的墨水余量的图像的下方显示有方形的复选框。而且,在示出墨水余量的图像的上方显示有如“请确认墨罐151内剩余的墨水量,若存在尚未减少到下限线的墨水,请勾选复选框”这样督促操作者的信息。如上面参照图1说明的那样,墨罐151被容纳在墨罐盒150内,但在墨罐盒150上设置有后述的确认窗。因此,操作者可容易地确认各个墨罐151内的墨水余量。
图8是从设置在墨罐盒150上的确认窗152观看喷墨打印机100的图。从确认窗152能够确认墨罐151内的实际的墨水余量。如图所示,在墨罐盒150的侧表面形成有大的确认窗152,从而操作者能够分别目视墨罐盒150内容纳的C墨水的墨罐151C、Y墨水的墨罐151Y、M墨水的墨罐151M、K墨水的墨罐151K。并且,各个墨罐151C、151Y、151M、151K由透明或半透明的树脂材料形成。因此,能够通过目视来确认各个墨罐151C、151Y、151M、151K中剩余的墨水的液面位置。
另外,如图8所示,在各个墨罐151C、151Y、151M、151K上显示有下限线153。该下限线153对应于图3所示的墨水余量管理处理中对墨水余量进行判断的“下限值”。即,下限线153被设定在从墨罐151满罐的状态开始基于点数据逐渐减去墨水喷射量并且在墨水余量减少到下限值时墨罐151内墨水的液面正好下降到的位置。即,该下限线153被设定为:当在规定环境中使用了标准的喷墨打印机100时,从与最初从墨水瓶向墨罐151填充了墨水瓶内的全部墨水时墨罐的实际墨水量对应的控制部140中的墨水余量(墨水余量100%)不断减去墨水喷射量,并且在墨水余量减小至规定的下限值时使得实际的墨罐151的墨水液面所在的位置略高于下限线。
图9是示出了从墨罐盒150的确认窗152确认墨罐151内墨水液面的位置的情形的说明图。图中所示的虚线表示容纳在墨罐盒150内的墨罐151。如上所述,墨罐151由透明或半透明的树脂材料形成,因此能够通过目视来确认墨罐151内的墨水液面的位置。另外,如图中单点划线所示,还能够通过目视从确认窗152确认设置在墨罐151上的下限线153。从而,操作者可容易地确认各个墨罐151内的墨水液面是否已达到下限线153。
如图9所示,墨罐151的下限线153被设置在比墨罐151的底面略高一点的位置。即,下限线153的位置被设定为:即使墨水液面达到下限线153,还有一定量(Vrs)的墨水作为预备墨水残留在该墨罐151内。下面对墨罐151的下限线153被设定在这样的位置的理由进行详细说明。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当墨水余量管理模块判断为由控制部40计算的墨水余量已下降到规定的下限值时,显示如图7例示的墨水余量确认画面,然后,操作者从确认窗152确认各墨罐151内墨水液面的位置是否达到下限线153。其结果是,当虽然在计算上墨水余量已下降到下限值(即,认为墨水液面已达到下限线153)然而实际上墨水液面未达到下限线153时,在图7的画面上对对应墨水的复选框进行勾选。
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计算上的墨水余量低于下限值的是C墨水和Y墨水这两个墨水,仅这些墨水的复选框以可通过勾选来选择的形态被显示。与此相对,关于计算上的墨水余量未达到下限值的墨水(M墨水及K墨水),复选框以不可选的形态显示。而且,如图9所示,关于C墨水及Y墨水中的Y墨水,实际确认的墨水液面未达到下限线153,从而通过操作者勾选了复选框(参照图9)。如此,操作者从墨罐盒150的确认窗152通过目视来确认各墨水的液面位置,并根据其结果对复选框进行勾选后,点击画面下方显示为“下一步”的按钮。
于是,在图6所示的墨水余量修正处理中,判断为“下一步”按钮被按下了(步骤S204:是)。并且,在将图7的墨水余量确认画面显示在监视器屏幕202上后(步骤S202),在操作者点击“下一步”按钮之前的期间,在步骤S204中判断为“否”,从而处于等待状态。
并且,当判断为“下一步”按钮被按下时(步骤S204:是),然后判断是否存在需要修正计算上的墨水余量的墨水(即,在图7的墨水余量确认画面上复选框被勾选的墨水)(步骤S206)。其结果是,当存在需要修正墨水余量的墨水时(步骤S206:是),通过向喷墨打印机100的控制部140发送命令来指示修正墨水余量(步骤S208)。控制部140在接受该指示后,将对应墨水的墨水余量增加规定量。由此,即使在计算上的墨水余量与墨罐151中剩余的实际的墨水余量之间存在偏差的情况下,也可使计算上的墨水余量接近实际的墨水余量。当不存在需要修正墨水余量的墨水时(步骤S206:否),不对墨水余量进行修正,而直接结束图6的墨水余量修正处理,返回到图3的墨水余量管理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喷射头112的墨水喷射量被估计得比实际稍多,因此,计算上的墨水余量被设定为通常稍少于实际残留在墨罐151内的墨水的墨水余量。这是基于如下的考虑,即:通过从还剩有墨水的阶段提前督促准备补充墨水,使得能够可靠地避免由于墨水用尽而不能继续印刷的事态的发生。与之对应地,在图3所示的墨水余量管理处理中,仅在计算上的墨水余量达到了规定的下限值时(图3的步骤S102:是),开始墨水余量修正处理,使得喷墨打印机100的操作者确认实际的墨水液面。
当然,也可发生计算上的墨水余量多于实际残留在墨罐151内的墨水量的情况。因此,在虽然实际上墨水液面已下降到下限线153、但在图7的墨水余量确认画面中墨水余量还未到达下限值的情况下,操作者也可以通过从监视器屏幕202上减少计算上的墨水余量来使得计算上的墨水余量与实际的墨水余量一致。例如,操作者只需点击或拖拉在画面上用条表示的墨水余量条来调节条的高度即可。
在此,对在本实施例的墨罐151中将下限线153设定在即使墨水液面达到下限线153在墨罐151内也剩有一定量(Vrs)的预备墨水的位置的理由进行说明。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当计算上的墨水余量达到下限值时,通过使操作者目视墨罐151内墨水液面的位置来确认实际的墨水余量是否真的已达到下限值。大多数情况下,通过比较墨水液面的位置与下限线153能够容易地判断墨水余量是否已达到下限值。但当墨水液面的位置与下限线153非常接近时,情况将略有差异。
图10是例示了墨罐151内墨水液面的位置与下限线153非常接近的情况的说明图。在图示的例子中,关于C墨水(纸面上最左侧墨罐151C的墨水),墨水液面的位置与下限线153非常接近,在此情况下,根据操作者是从墨水液面的上方观察墨罐151还是从墨水液面的下方观察墨罐151,墨水液面与下限线153之间的位置关系可能被相反地看到。或者,如果墨罐盒150略微倾斜或者墨罐151被略微倾斜地安装在墨罐盒150内,则也可能引起尽管实际上墨水液面位于下限线153之下却被观察为位于下限线153之上的情况。而且,在墨水液面与下限线153刚好重合的情况下,可引起操作者勾选复选框的情况和不勾选复选框的情况。
并且,当虽然实际上墨水液面位于下限线153之下但操作者错认为墨水液面位于下限线153之上而在图7的墨水余量确认画面上勾选了复选框时,从打印机驱动器204向喷墨打印机100发送命令,从而关于该墨水(此处为C墨水)的计算上的墨水余量被增加规定量(图6的步骤S208)。其结果是,喷墨打印机100的控制部140在计算上的墨水余量再次达到下限值之前判断为墨罐151(此处为墨罐151C)内剩有墨水,从而持续驱动喷射头112。并且,如果在计算上的墨水余量再次达到下限值之前的期间内墨罐151内的墨水耗尽,则喷射头112变成空喷墨水的状态,从而可引起受到严重损害的情况。
如果虽然如图9例示的C墨水那样墨水液面明显位于下限线153之下,但仍在图7的墨水余量确认画面中勾选了复选框,则由于操作者没有遵照墨水余量确认画面的指示,因此即使喷射头112受到严重损害,也毫无办法。但是,当如图10例示的C墨水那样由于操作者看到的是墨水液面位于下限线153之上而在墨水余量确认画面上勾选了复选框时,从操作者的角度来说只不过是遵照墨水余量确认画面的指示进行了操作。尽管如此喷射头112仍受到损害,这是较大的问题。
因此,为了避免这种事态,使得在墨罐151中的下限线153下方剩有一定量(Vrs)的预备墨水。并且,该预备墨水的墨水量是与当操作者在图7的墨水余量确认画面上勾选了复选框时喷墨打印机100内部增加的墨水余量相当的墨水量(或者比该墨水量稍多的墨水量)。因此,在墨水液面与下限线153非常接近的情况下,即使操作者在图7的确认画面上勾选了复选框,在预备墨水耗尽之前计算上的墨水余量也会达到下限值,从而再次显示墨水余量确认画面。并且,在这个阶段,墨水液面明显降到下限线153的下方,操作者不会误勾选墨水余量确认画面的复选框。其结果是,可避免喷射头112由于空喷而受到严重损害。
如以上所述,如果在图7的墨水余量修正处理中对墨水余量进行修正后(图7的步骤S208)返回到图3的墨水余量管理处理,则在计算机200的监视器202上显示补充墨水选择画面(图3的步骤S106)。即,当墨水余量达到下限值时,无需操作者操作,自动显示图7的墨水余量确认画面,当操作者选择了画面右下角的“下一步”按钮时,这回显示补充墨水选择画面。
图11是例示了在墨水余量确认画面之后显示的补充墨水选择画面的说明图。图11所示的补充墨水选择画面的基本构成与上面参照图4或图5所述的补充墨水选择画面的构成相同。但是,图4或图5所示的补充墨水选择画面由于是在墨水余量达到下限值之前通过由操作者进行规定的操作而显示的画面,因此对于任何墨水都不会显示示出墨水余量已达到下限值的图像(在圆圈中组合了“×”标志的图形的图像)。与此相对,在墨水余量确认画面后显示的补充墨水选择画面中,如图11所例示,有时会显示示出墨水余量已达到下限值的图像。这是因为:通过操作者按照图7所例示的墨水余量确认画面目视确认墨水余量的结果,关于墨水液面已下降到下限线153的墨水,在墨水余量不被修正的状态下显示补充墨水选择画面。
在图11所示的例子中,就C墨水而言,由于在图7的墨水余量确认画面中复选框未被勾选,因而在图11的补充墨水选择画面中也显示示出墨水余量已达到下限值的图像。与此相对,就Y墨水而言,由于在图7的墨水余量确认画面中复选框被勾选,因而虽然墨水余量未达到下限值,但在图11的补充墨水选择画面中仍被改变为示出可补充墨水的图像(在三角形中组合了“!”标志的图形的图像)。
并且,如上所述,喷墨打印机100的操作者在图11的补充墨水选择画面中通过勾选复选框而选择要补充墨水的墨水后,当选择了画面的右下角显示的“下一步”按钮时,用于补充墨水的墨水补充处理(步骤S300)被开始。即,墨水余量管理模块在判断为在补充墨水选择画面中操作者勾选了想要进行墨水补充的墨水的复选框并按下了“下一步”按钮时,启动墨水补充模块。此处,假定操作者在补充墨水选择画面中选择了C墨水和M墨水。
B-2.墨水补充处理:
图12是墨水补充处理的流程图。该处理是由计算机200的打印机驱动器204在墨水余量管理模块中执行的处理。具体由墨水补充模块执行。如图所示,当开始墨水补充处理(步骤S300)时,首先,向喷墨打印机100发送解除墨罐盒150的锁定的命令(解锁命令)(步骤S302)。这基于如下的理由。
如图1所示,墨罐盒150与喷墨打印机100分体构成,并在被安装于喷墨打印机100的侧面上的状态下使用。并且,墨罐盒150通常状态下处于以不能从喷墨打印机100中取下的方式被锁定的状态。然而,在墨罐盒150安装在喷墨打印机100上的状态下,无法向墨罐盒150内的墨罐151补充墨水。因此,当补充墨水时,为了使墨罐盒150能够被取下,从计算机200向喷墨打印机100发送解锁命令。喷墨打印机100的控制部140在接收到解锁命令时,通过使内置在喷墨打印机100中的没有图示的致动器动作来解除墨罐盒150的锁定状态。其结果是,变为喷墨打印机100的操作者可取下墨罐盒150的状态。
图13是示出从喷墨打印机100取下了墨罐盒150的情形的说明图。图13中示出了将墨罐盒150取下后旋转墨罐盒150以使被安装在喷墨打印机100上的那侧的面朝上的状态。如图所示,在墨罐盒150的被安装到喷墨打印机100的面上的四个位置竖立设置有小突起154。并且在喷墨打印机100的面上的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突起154的插入孔109。
当将墨罐盒150安装到喷墨打印机100上时,将突起154的位置与插入孔109的位置对准,以将突起154压入插入孔109。于是,设置在突起154顶端的小通孔的部分与设置在插入孔109内部的没有图示的锁定机构嵌合而变为被锁定的状态,并变为墨罐盒150被安装的状态。另外,在取下墨罐盒150的状态下,设置在墨罐盒150上表面的上盖155可被放倒。并且,当放倒上盖155时,如图13所示,露出墨罐151。其结果是,可通过目视来确认显示在各个墨罐151的侧面上的上限线157。此外,如图13所示,通过在将墨罐盒150旋转后的状态下放倒上盖155,可容易取下设置在墨罐151的上表面侧的帽156。
计算机200的打印机驱动器204在如上述那样通过向喷墨打印机100发送解锁命令而解除了墨罐盒150的锁定状态后(图12的步骤S302),这回在计算机200的监视器屏幕202上显示墨水补充画面(步骤S304)。
图14是例示了在监视器屏幕202上显示的墨水补充画面的说明图。如图所示,在墨水补充画面上显示督促取下墨罐盒150并从墨罐151的帽156(参照图12)补充墨水的消息。另外,在显示画面的下方,作为补充墨水时的注意事项显示如下内容,即:注意将后述的墨水瓶160的墨水全部补充以免墨水瓶160内残留墨水,以及注意不要使墨水液面超过墨罐151上设置的上限线157(参照图13)。
图15中示出了容纳有补充用的墨水的墨水瓶160。墨水瓶160是由气密性及遮光性优异的树脂材料形成的大致圆筒形状的容器,并在容器的顶部设置有帽162。另外,在墨水瓶160的侧面粘贴有纸制的标签164,在该标签164的外侧印刷有后述的墨水ID号。
在本实施例的墨水瓶160中,帽162以固定于墨水瓶160的状态被安装,在该状态下墨水瓶160的内部被保持为气密的状态。当补充墨水时,如果以扭掉的方式取下帽162,就会从中露出细长的注入口。因此,在如图13所示取下墨罐盒150后,打开设置在每个墨罐151上的帽156,注入墨水瓶160内的墨水。
在此,墨水瓶160内的墨水量被设定成当在墨罐151的墨水液面下降到下限线153的状态下注入了墨水瓶160内的全部墨水时使得墨罐151大致满罐但墨水液面不超过上限线的墨水量。此外,墨水瓶160的帽162由于被固定在墨水瓶160上,因此一旦从墨水瓶160取下,就无法再次安装帽162。因此,依据图14所示的墨水补充画面中显示的补充墨水瓶160内的全部墨水的注意事项,操作者自然会将墨水瓶160内的墨水全部补充到墨罐151内。
当如此补充完需要补充的所有墨水后,操作者选择显示在图14的墨水补充画面的右下角的“下一步”按钮。于是,在图12的墨水补充处理中,墨水补充模块判断“下一步”按钮被按下了(步骤S306:是),从而在监视器屏幕202上显示督促输入补充了的墨水的墨水ID号的画面(步骤S308)。另外,在显示了图14的墨水补充画面后(步骤S302),在操作者点击“下一步”按钮之前的期间,在步骤S306中判断为“否”,从而处于等待状态。
图16是例示了监视器屏幕202上显示的墨水ID号的输入画面的说明图。如图所示,在墨水ID号的输入画面上,关于在上述的补充墨水选择处理中被判断为需要补充的墨水(由操作者选择了进行墨水补充的墨水),输入栏以可输入墨水ID号的状态被显示。在图16所示的例子中,C墨水和M墨水的输入栏以可输入墨水ID号的状态被显示。另外,关于被判断为不需要补充的墨水(在此为Y墨水和K墨水),输入栏以不能输入墨水ID号的状态被显示。因此,操作者在确认墨水瓶160的标签164并输入印刷在标签164外侧的墨水ID号后,点击显示在画面右下角的“下一步”按钮。
于是,在图12所示的墨水补充处理中,判断为“下一步”按钮被按下(步骤S310:是)并读取输入的墨水ID号(步骤S312),然后判断所读取的墨水ID号是否适当(步骤S314)。墨水ID号是由多个数字或字母构成的乍一看没有意义的代码,但却是包含墨水的种类(颜色)、被填充到墨水瓶160中的日期和时间(包括到秒单位)、可使用的喷墨打印机100的机种等信息的一种密码数据。并且,仅在使用特定的密钥数据译解的情况下才可解码并获取这些信息。
当将打印机驱动器204安装到计算机200时,该密钥数据事先被保存在计算机200内的ROM中,并在读取了墨水ID号后,使用密钥数据进行解密。其结果是,如果在译解正常结束并且获得的各种信息(例如,墨水的种类、喷墨打印机100的机种等)正确,则能够判断墨水ID号适当。与此相对,在无法译解墨水ID号的情况下,或者在虽然大致能够解密但解密所得到的各种信息发生矛盾、诸如墨水的种类或喷墨打印机100的机种与实际不同等的情况下,能够判断该墨水ID号不适当。在图12所示的墨水补充处理的步骤S314中,如此判断墨水ID号是否适当。另外,就算是适当的墨水ID号,在使用过一次的墨水ID号被再次输入的情况下,该墨水ID号也被判断为不适当(详细情况将在后面叙述)。
其结果是,当判断为输入的墨水ID号不适当时(步骤S314:否),在监视器屏幕202上显示督促重新输入墨水ID号的画面(步骤S316),然后,再次通过重复判断“下一步”按钮是否被按下的处理(步骤S310)来变为等待状态。
图17是例示了在监视器屏幕202上显示的用于督促重新输入墨水ID号的画面(重新输入画面)的说明图。如图所示,在重新输入画面中,除了之前输入的墨水ID号之外,还显示有该墨水ID号是否适当的判断结果。例如,在图17所示的例子中,对C墨水输入的墨水ID号被判断为适当(OK),但对M墨水的墨水ID号被判断为不适当(NG)。因此,操作者在再次输入被判断为不适当的M墨水的墨水ID号后,再次点击“下一步”按钮。于是,打印机驱动器204判断为“下一步”按钮被按下(图10的步骤S310:是),读取重新输入的墨水ID号(步骤S312),然后判断墨水ID号是否适当(步骤S314)。
其结果是,在全部墨水ID号被判断为适当之后(步骤S314:是),然后将判断为适当的墨水ID号作为使用过的ID号存储在计算机200的ROM中(步骤S316)。如此存储的使用过的ID号在下一次及其以后判断墨水ID号是否适当的步骤S314的处理中被参照,从而即使输入的墨水ID号能够被准确地译解,而且译解的内容不矛盾,在被存储为使用过的ID号的情况下,该墨水ID号也被判断为不适当。
接下来,打印机驱动器204通过向喷墨打印机100的控制部140发送命令,来将喷墨打印机100的控制部140所计数的计算上的墨水余量初始化成满罐状态(步骤S320)。如上面参照图2所述,喷墨打印机100的控制部140在计算上的墨水余量达到下限值时,停止通过喷射头112喷射墨水的动作,但通过如此从打印机驱动器204发送命令并对计算上的墨水余量进行初始化,可重新开始印刷。由此,由于仅在输入的墨水ID号适当的情况下才可对墨水余量进行初始化,因此墨水ID号对应于本发明中的“初始化数据”。
在如上述那样恢复通过喷墨打印机100的控制部140计数的计算上的墨水余量后,这回在监视器屏幕202上显示用于通知墨水补充已完毕的画面(补充完毕画面)(步骤S322)。图18中例示了显示在计算机200的监视器屏幕202上的补充完毕画面。在如此显示了补充完毕画面后,结束图12所示的墨水补充处理,在暂时恢复到图3的墨水余量管理处理后,返回到墨水余量管理处理的开头,重复上述一系列的处理。
如以上说明,在本实施例的印刷系统10中,喷墨打印机100的控制部140基于从喷射头112喷射的墨水量对墨水余量进行计数。然后,计算机200的打印机驱动器204在执行上述的墨水余量管理处理的同时,通过从喷墨打印机100获取墨水余量来监控墨罐151内的墨水余量。其结果是,当墨水余量变少时,通过进行图12的墨水补充处理来使操作者补充墨水。而且,当计算上的墨水余量达到下限值时,通过进行图6的墨水余量修正处理来使操作者确认墨罐内剩余的实际墨水量,并在实际还剩有墨水时将计算上的墨水余量增加预定量,由此使得计算上的墨水余量接近实际的墨水余量。因此,虽然采用了从墨水瓶160向墨罐151补充墨水的方式,但也能够避免由于补充性质和状态不适当的墨水而导致喷射头112内发生堵塞。以下,对这一点进行说明。
首先,如上面参照图2所述,喷墨打印机100的控制部140基于点数据对墨水余量进行计数,当所计数的墨水余量达到下限值时,停止通过喷射头112喷射墨水的动作。从而,为了继续印刷,需要对喷墨打印机100的控制部140所计数的墨水余量进行初始化,为此,需要向墨罐151补充墨水。并且,当操作者补充了墨水时,补充墨水的墨水ID号的输入画面出现在监视器屏幕202上。通过打印机驱动器204判断输入的墨水ID号是否适当,仅在墨水ID号适当的情况下,墨水余量被初始化,从而能够再次从喷射头112喷射墨水。即,即使向墨罐151中补充墨水,如果不输入适当的墨水ID号,也无法从喷射头112喷射墨罐151内的墨水。
并且,如上所述,由于墨水ID号是由多个数字或字母以乍一看没有意义的方式排列的密码数据,因此如果不是看着印刷在墨水瓶160的标签164上的墨水ID号进行输入,实际上不可能输入适当的墨水ID号。其结果是,操作者自然会购买正品(或喷墨打印机100的制造商推荐产品)的墨水瓶160。当然,如果一旦购入的正品的墨水瓶160的墨水ID号被多次使用,则不能避免补充不适当的性质和状态的墨水。但是,曾经作为适当的墨水ID号而被接受过一次的墨水ID号被存储为使用过的ID号,并且接下来在该墨水ID号被输入时,被判断为不适当的墨水ID号。因此,当补充墨水时,必须从新购买的正品(或制造商推荐产品)的墨水瓶160补充墨水,从而能够避免不适当的性质和状态的墨水被供应到喷射头112而导致喷射头112堵塞。
另外,如上面参照图4及图5所述,在本实施例的印刷系统10中,当墨罐151内的墨水液面下降到下限线153时,首次将用于选择要补充的墨水的画面显示在监视器屏幕202上(参照图5)。然后,设定墨水瓶160的墨水容纳量,使得当将墨水瓶160内的全部墨水补充至墨罐151时墨罐151的墨水液面从下限线153到达至大体接近上限线157。因此,操作者在补充墨水时自然会补充墨水瓶160内的全部墨水。而且,如图14所例示,由于在监视器屏幕202上显示补充墨水瓶160内的全部墨水的消息,因此不会将少量墨水残留在墨水瓶160内。
而且,当喷墨打印机100的控制部140所计数的计算上的墨水余量达到下限值时,显示图7例示的墨水余量确认画面,并且操作者确认墨罐151的墨水液面的位置是否到达了下限线153。并且,当墨水液面未到达下限线153时,修正计算上的墨水余量使其增加规定量。如此,在墨罐151中还剩有墨水剩余的情况下,通过将计算上的墨水余量增加规定量,能够持续进行印刷。因此,在墨罐151内剩有很多墨水的状态下,墨水不会被补充。换言之,在墨罐151内的墨水几乎耗尽后,进行墨水的补充。
从而,可将墨水瓶160内的墨水全部补充到墨罐151中。
假定在补充墨水瓶160内的全部墨水之前墨罐151变满,因此墨水瓶160内剩有墨水。如上所述,即使是正品的墨水瓶160,一旦开封,墨水瓶160内的墨水的性质和状态也会随着时间的经过而逐渐劣化。因此,一旦开封后,如果使用墨水瓶160内剩余的墨水进行补充,则喷射头112的内部有可能发生堵塞。但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的印刷系统10中,操作者在补充墨水时不会在墨水瓶160内残留墨水。因此能够避免由于墨水瓶160一旦开封而墨水在墨水瓶160内劣化从而引起喷射头112内部堵塞的事态。
而且,如上所述,由于曾输入一次并被接受的墨水ID号无法再使用,因此在下一次补充时,必须购买新的墨水瓶160,并且,如果将该墨水瓶160内的墨水全部注入,则墨罐151内的墨水液面就会几乎达到上限线157。而且,如图14所例示,在监视器屏幕202上显示注意不要使墨罐151内的墨水液面超过上限线157的消息。因此,就算旧墨水瓶160内剩有少量墨水,也能够避免向墨罐151补充该旧墨水而导致喷射头112内部堵塞。
此外,假定尽管将第一瓶墨水瓶160全部补充但墨罐151没有达到满罐状态因而发生了打开第二瓶墨水瓶160进行补充的情况。在此情况下,第二瓶的墨水瓶160中当然会剩墨水。并且,墨水ID号由于输入粘贴在第一瓶墨水瓶160上的墨水ID号即可,因此第二瓶墨水瓶160的墨水ID号不被使用。从而当下次补充墨水时,如果补充第二瓶墨水瓶160中剩余的墨水并输入第二瓶墨水瓶160的墨水ID号,其结果是,由于供应了特性和状态劣化了的墨水而可能堵塞喷射头112。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向墨罐151补充墨水的墨水余量(在图5的补充墨水选择画面中复选框可被选择的墨水余量)、墨罐151的上限线157的位置以及容纳在墨水瓶160中的墨水量被设定为具有以下的关系。
首先,在图5的补充墨水选择画面中复选框可被选择的墨水余量(以下,将该墨水余量称为“可补充的墨水余量R”)被设定为与在图7所示的墨水余量确认画面中被选择的墨水(墨水液面没有达到下限线153的墨水)的墨水余量所增加的量相同的墨水余量(以下,将该墨水余量称为“增量墨水余量dI”)。这是基于如下的理由。
图19的(a)和(b)是示出将可向墨罐151补充墨水的墨水余量(可补充的墨水余量R)设定成与将墨水液面没有达到下限线153的墨水余量增加的量(增量墨水余量dI)相同的理由的说明图。例如,假定某墨水(在此为C墨水)的计算上的墨水余量达到下限值时的墨水液面处于如图19的(a)所示的状态。即,计算上的墨水余量达到下限值的墨水(在此为C墨水)的墨水液面仅略高于下限线153,并且假定存在计算上的墨水余量比该墨水稍多的墨水(在此为Y墨水)。在此情况下,由于C墨水的墨水液面在下限线153之上,因此假定操作者勾选了图7的墨水余量确认画面中的复选框。于是,C墨水的计算上的墨水余量增加增量墨水余量dI。
并且,如果在此状态下继续进行印刷,则这回Y墨水的计算上的墨水余量达到下限值,从而墨水余量确认画面被显示。当然,C墨水的墨水液面比上次确认时的墨水液面更低,处于下限线153的下方。从而,操作者认为必须对C墨水进行补充。但是,由于上次确认墨水液面时C墨水的墨水余量已被增加,因此计算上的墨水余量尚未达到下限值。即,因为确认实际的墨水液面来增加了计算上的墨水余量的缘故,需要使得即使计算上的墨水液面的位置未达到下限值也能够补充墨水。并且,作为最苛刻的条件,可假定在增加计算上的墨水余量之后立即补充墨水的情况。结果,使得即使在计算上的墨水余量为刚从下限值增加后的墨水余量(比下限值多出增量墨水余量dI的状态)的情况下也可补充墨水即可。即,只要将可进行补充的墨水余量R(墨水可被补充的墨水余量)设定成等于或大于在下限值上相加增量墨水余量dI而得的墨水余量的值即可。另外,如上面参照图10所述,增量墨水余量dI是与墨罐151的预备墨水(在下限线153下方的墨水)的墨水量(Vrs)对应的墨水余量。
另外,在以上的说明中,说明了只要将可补充的墨水余量R设定成等于或大于将下限值的墨水余量和增量墨水余量dI相加的值即可。但是,本实施例的可补充的墨水余量R被设定为在下限值上加上增量墨水余量dI而得的值。这是基于如下的理由。
首先,作为理想状态,假定在墨水余量达到下限值的时间点从墨水瓶160补充了墨水。在此情况下,在补充墨水的时间点残留在墨罐151中的墨水量是墨水液面处于下限线153时的墨水量,因此为预备墨水的墨水量Vrs。从而,补充墨水后的墨罐151内的墨水量变为将预备墨水的墨水量Vrs和容纳在墨水瓶160中的墨水量相加的墨水量。其次,在补充墨水的时间点墨罐151内的墨水量最少的状态是预备墨水用尽的状态。从而,在此情况下,补充墨水后的墨罐151内的墨水量变为比理想状态少出预备墨水的墨水量Vrs的量。另一方面,在补充墨水的时间点墨罐151内的墨水量最多的状态是计算上的墨水余量刚达到可补充的墨水余量R的状态。从而,在此情况下,补充墨水后的墨罐151内的墨水量变为比理想状态多出与可补充的墨水余量R相当的墨水量的墨水量。严格来说,还必须考虑作为计算上的墨水余量的可补充的墨水余量R与实际墨水量的差异,但在此作为可忽略不计的量而省略。
在此,需要使得即使将墨水瓶160内的墨水全部补充,墨罐151的墨水液面也不超过上限线157。从而,需要将上限线157设置在比在理想状态(即,在墨水液面达到下限线153的时间点墨水被补充的状态)下墨水液面达到的位置高出与可补充的墨水余量R相当的墨水量的位置。另一方面,也有可能发生补充墨水后的墨水液面比理想状态的墨水液面下降与预备墨水的墨水量Vrs相当的量。在此情况下,即使将墨水瓶160的墨水全部补充,墨水液面也在上限线157之下。并且,该差值相当于将与可补充的墨水余量R相当的墨水量和预备墨水的墨水量Vrs相加的墨水量。如果该差值过大,从而即使将第一瓶的墨水瓶160补充也仍不够时,有可能发生操作者考虑使用第二瓶墨水瓶160进行墨水补充的情况。为了避免这种情况,需要将可进行补充的墨水余量R设定成尽可能小的值。在本实施例中,基于上述理由,将可进行补充的墨水余量R设定为可取范围内的最小值(即,与增量墨水余量dI相同的值)。
第二实施方式
以下,按照以下的顺序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实施例。
C.设备构成:
C-1.本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的结构:
C-2.本实施例的印刷系统的构成:
D.墨水余量管理处理:
D-1.墨水余量修正处理:
D-2.墨水补充处理:
C.设备构成:
C-1.本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的结构:
图20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实施例的构成的说明图,是特别说明墨罐盒150的部分的图。
第一实施方式与第二实施方式的不同如下所述。
如图20所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墨罐151没有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墨罐151上设置的下限线。取而代之,在操作者对墨罐151内剩余的实际的墨水余量进行确认时,使操作者使用公知的测量工具来确认墨水的液面位置(即,相当于墨水余量)。具体而言,使用尺子的刻度来测量。并且,第二实施方式的喷墨打印机的不同之处在于:具有容纳用于测量墨罐内容纳的实际的墨水余量的尺子的尺子容纳部,以及将墨罐盒固定到喷墨打印机的构成。
在其它方面,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在以下的说明中,省略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设备构成以及墨水余量管理处理的说明,对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构成和处理进行说明。
另外,在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图中,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标注了相同的参考标号。
如图20所示,在墨罐盒150的侧表面形成有大的确认窗(开口)152,从而能够分别目视墨罐盒150内容纳的C墨水的墨罐151C、Y墨水的墨罐151Y、M墨水的墨罐151M、K墨水的墨罐151K。另外,各个墨罐151C、151Y、151M、151K由透明或半透明的树脂材料形成。因此,能够通过目视来确认各个墨罐151C、151Y、151M、151K中剩余的墨水的液面Lv的位置(即,墨水的余量)。
如图20所示,喷墨打印机100和墨罐盒150置于平面PF上。在该状态下取出容纳在后述的尺子容纳部中的尺子300,并通过将尺子300的一端放在平面PF上,并确认与残留在各个墨罐151C、151Y、151M、151K中的墨水的液面对应的尺子的刻度310,能够定量地确认墨罐151的水位Lv。
由此,能够确认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下限线相当的墨水余量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定量地确认墨罐的水位Lv所需的精度,以10mm间隔设置了刻度310。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从平面PF起20mm的位置设为相当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下限线的位置。操作者通过使用尺子测量墨水水位Lv,能够判断是否需要修正控制部140所计数的墨水余量以及是否需要向墨罐151中补充墨水。
尺子容纳部以及墨罐盒向喷墨打印机的固定
图21是示出了将墨罐盒150固定到喷墨打印机100的构成的说明图。图21中示出了将墨罐盒150取下后旋转墨罐盒150以使被安装在喷墨打印机100上的那侧的面朝上的状态。如图所示,在墨罐盒150的被安装到喷墨打印机100的面上靠墨罐盒150的上表面侧的两个部位竖立设置有挂钩158。并且在喷墨打印机100的侧表面(安装墨罐盒150的面)上设置有固定罩170。在固定罩170上的与挂钩158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固定部172。
在固定罩170上,通过从底部178和底部178的外周竖立设置的壁部177形成了凹部179,该凹部179起到容纳尺子300的“尺子容纳部”的功能。因此,该凹部179也称为尺子容纳部179。在壁部177的与一侧的固定部172邻接的位置上设置有向尺子容纳部179引导尺子300的引导开口176。通过该引导开口176,能够将尺子300容纳到尺子容纳部179中,并且能够从尺子容纳部179中取出尺子300。如图21所示,尺子300不必全部容纳在尺子容纳部179中,只要尺子300的姿态稳定,尺子300的一部分也可以从尺子容纳部179露出。
接着,对墨罐盒向喷墨打印机的固定进行说明。当将墨罐盒150固定到喷墨打印机100时,提起墨罐盒150以使挂钩158位于固定部172的稍上方,并从该位置向喷墨打印机100被放置的平面PF的方向下降墨罐盒150。于是,挂钩158从上方与固定部172嵌合,并且墨罐盒150被安装到喷墨打印机100上。
在墨罐盒150被如此安装到喷墨打印机100的状态下进行印刷的过程中,当墨罐151内的墨水余量变少时,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依照墨水余量管理模块的引导,向墨罐151补充墨水。首先,将墨罐盒150提起并从固定罩170取下,如图21所示,放倒墨罐盒150以使喷墨打印机100侧的面朝上。于是,设置在墨罐盒150上表面的上盖155被放倒,从而设置在墨罐151的上表面侧的帽156变得容易取下,因此取下帽156并从墨水瓶160向墨罐151内补充墨水。
图22是在将喷墨打印机100放置在平面PF的状态下墨罐盒150的挂钩158与固定罩170的固定部172相嵌合的部分的放大图。如图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100中,在将墨罐盒150和喷墨打印机100置于地面的状态下,墨罐盒150的挂钩158的基部的位置稍高于固定罩170的固定部172的顶端位置。因此,在将喷墨打印机100放置于地面的状态下,墨罐盒150独立竖立在地面上,由此,在大部分的时间(喷墨打印机100被放置在平面PF上的时间),墨罐盒150的重量不施加给固定罩170。因此,能够防止由于墨罐盒150的重量经由固定罩170持续施加在喷墨打印机100上而由蠕变(creep)造成喷墨打印机100发生龟裂。
C-2.本实施例的印刷系统的构成:
使用了第二实施方式的喷墨打印机的印刷系统的构成由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D.墨水余量管理处理:
D-1.墨水余量修正处理:
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由打印机驱动器204执行的墨水余量处理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3、图6的流程所示的处理相同,但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当督促操作者确认实际的墨水余量时,督促的是根据墨罐151内容纳的墨水余量相对于墨罐151的下限线处于什么位置来进行确认,相对于此,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督促使用尺子来确认实际的墨水余量。由此,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S202中显示的墨水余量确认画面不同。图23是例示了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在监视器屏幕202上显示的墨水余量确认画面的图。大致示出墨水余量的图像的显示、在示出墨水余量的图像的下方显示“□”的复选框的这些方面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在示出墨水余量的图像的上方显示的信息如下:“请确认墨罐内剩余的墨水量。如果墨水水位的位置大于或等于从墨罐底部起的20mm的位置,请勾选复选框。为了确认墨水量,请使用打印机附带的尺子”。
不同之处仅在于,在第二实施方式中通过尺子来确认墨水量,以代替第一实施方式中通过下限线来确认墨水量,之后的处理和效果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另外,在墨水补充处理中,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首先进行了“墨罐盒的解锁”处理,但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省略了该步骤。
D-2.墨水补充处理:
由于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墨水补充处理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墨水补充处理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E.变形例:
在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的印刷系统10中,说明了打印机驱动器204在计算机200上执行图3的墨水余量管理处理。但是,由于喷墨打印机100上也设置有由CPU、RAM、以及ROM构成的控制部140、监视器屏幕104、操作按钮105等,因此也可以使得喷墨打印机的控制部140在喷墨打印机100上执行图3的墨水余量管理处理。
作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公知的测量工具,对标有刻度的尺子进行了说明,但测量工具不限于尺子。例如,只要是具有与从平面PF到下限线相当的高度的物体即可,也可以是块等。
以上,说明了各种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所有的实施方式,可在不脱离其宗旨的范围内以各种方式实施。

Claims (12)

1.一种用于使用计算机来控制印刷设备的动作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设备包括能够从外部补充墨水的墨罐和喷射从所述墨罐供应的墨水的喷射头,并且具有当从所述墨罐向所述喷射头供应的墨水量的计数值达到规定的界限值时停止从所述喷射头的墨水喷射的功能,
所述控制方法使用计算机执行:
从所述印刷设备获取至少能够判别所述墨水量的计数值是否已达到所述界限值的信息的第一处理;
在所述墨水量的计数值已达到所述界限值的情况下显示规定的确认画面的第二处理,其中所述确认画面督促所述印刷设备的操作者确认所述墨罐内的墨水量;以及
在显示所述确认画面后,依据所述印刷设备的操作者的选择,使所述印刷设备进行对所述墨水量的计数值进行初始化的初始化动作、或者使所述计数值从所述界限值返回规定值的修正动作的第三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
所述墨罐被形成为所述印刷设备的操作者能够目视所述墨罐内的墨水液面的位置,
所述第二处理显示督促所述印刷设备的操作者以使其根据所述墨罐内的墨水液面的位置来判断是否需要补充墨水的画面,作为所述确认画面,
所述第三处理在所述操作者选择了补充所述墨水时使所述印刷设备执行所述初始化动作,在所述操作者选择了不补充所述墨水时使所述印刷设备执行所述修正动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
所述墨罐被形成为所述墨罐内的墨水液面的位置能够被目视,并且在所述墨罐上显示有通过与所述墨水液面的位置进行比较能够判断是否需要补充所述墨水的下限线,
所述第二处理显示督促所述印刷设备的操作者以使其通过比较所述墨罐内的墨水液面的位置与所述下限线来判断是否需要补充所述墨水的画面,作为所述确认画面,
所述第三处理在所述操作者选择了补充所述墨水时使所述印刷设备执行所述初始化动作,在所述操作者选择了不补充所述墨水时使所述印刷设备执行所述修正动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
所述墨罐是在所述下限线的下方容纳规定量的墨水作为预备墨水的墨罐,
所述第三处理使印刷设备进行使所述印刷设备内的所述墨水量的计数值从所述界限值返回与所述预备墨水的墨水量相当的计数值的动作,作为所述修正动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
所述印刷设备包括多个所述墨罐、以及为每个所述墨罐设置的所述喷射头,并且具有当针对每个所述墨罐进行计数的所述墨水量达到所述界限值时针对每个所述墨罐停止墨水喷射的功能,
所述第一处理获取至少能够针对每个所述墨罐判别所述墨水量的计数值是否已达到所述界限值的信息,
所述第二处理关于所述墨水量的计数值已达到所述界限值的所述墨罐,显示所述确认画面,
所述第三处理关于被显示所述确认画面的所述墨罐,依据所述印刷设备的操作者的选择,使所述印刷设备针对每个所述墨罐执行所述初始化动作或者所述修正动作。
6.一种印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使用喷射头来喷射从外部向墨罐中补充的墨水的印刷部、以及控制所述印刷部的动作的控制部,
所述控制部包括:
对在所述印刷部中从所述墨罐向所述喷射头供应的墨水量进行计数的墨水量计数装置;
当所述墨水量的计数值达到规定的界限值时停止从所述喷射头的墨水喷射的喷射停止装置;
当所述墨水量的计数值达到所述界限值时显示规定的确认画面的确认画面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确认画面督促所述印刷设备的操作者确认所述墨罐内的墨水量;以及
在显示所述确认画面后依据所述印刷设备的操作者的选择来执行使所述墨水量的计数值返回到初始值或者使所述计数值从所述界限值返回规定值的动作的计数值改变装置。
7.一种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能够与计算机连接,并包括:
能够从外部补充墨水的墨罐;
使用喷射头喷射墨水的印刷部;
对供应至所述喷射头的墨水量进行计数的墨水量计数装置;
基于由所述墨水量计数装置计数的墨水量,将所述墨罐的累积墨水消耗量存储为墨水量的计数值的存储装置;以及
当所述墨水量的计数值达到规定的界限值时停止从所述喷射头的墨水喷射的喷射停止装置;
其中,所述计算机中安装有包括以下步骤的程序:从所述印刷设备获取至少能够判别所述墨水量的计数值是否已达到所述界限值的信息的第一步骤;在所述墨水量的计数值已达到所述界限值的情况下显示规定的确认画面的第二步骤,其中所述确认画面督促所述印刷设备的操作者确认所述墨罐内的墨水量;以及在显示所述确认画面后,依据所述印刷设备的操作者的选择,使所述印刷设备进行对所述墨水量的计数值进行初始化的初始化动作、或者使所述计数值从所述界限值返回规定值的修正动作的第三步骤,
所述印刷设备通过所述程序的处理来初始化所述墨水量的计数值、或者使所述墨水量的计数值从所述界限值返回规定值。
8.一种控制印刷设备的动作的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设备包括能够从外部补充墨水的墨罐和喷射从所述墨罐供应的墨水的喷射头,并且具有当从所述墨罐向所述喷射头供应的墨水量的计数值达到规定的界限值时停止从所述喷射头的墨水喷射的功能,
所述控制设备包括:
从所述印刷设备获取至少能够判别所述墨水量的计数值是否已达到所述界限值的信息的第一装置;
在所述墨水量的计数值已达到所述界限值的情况下显示规定的确认画面的第二装置,其中所述确认画面督促所述印刷设备的操作者确认所述墨罐内的墨水量;以及
在显示所述确认画面后,依据所述印刷设备的操作者的选择,使所述印刷设备进行对所述墨水量的计数值进行初始化的初始化动作、或者使所述计数值从所述界限值返回规定值的修正动作的第三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设备,其中,
所述墨罐被形成为所述印刷设备的操作者能够目视所述墨罐内的墨水液面的位置,
所述第二装置显示督促所述印刷设备的操作者以使其根据所述墨罐内的墨水液面的位置来判断是否需要补充墨水的画面,作为所述确认画面,
所述第三装置在所述操作者选择了补充所述墨水时使所述印刷设备执行所述初始化动作,在所述操作者选择了不补充所述墨水时使所述印刷设备执行所述修正动作。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设备,其中,
所述墨罐被形成为所述墨罐内的墨水液面的位置能够被目视,并且在所述墨罐上显示有通过与所述墨水液面的位置进行比较能够判断是否需要补充所述墨水的下限线,
所述第二装置显示督促所述印刷设备的操作者以使其通过比较所述墨罐内的墨水液面的位置与所述下限线来判断是否需要补充所述墨水的画面,作为所述确认画面,
所述第三装置在所述操作者选择了补充所述墨水时使所述印刷设备执行所述初始化动作,在所述操作者选择了不补充所述墨水时使所述印刷设备执行所述修正动作。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设备,其中,
所述墨罐是在所述下限线的下方容纳规定量的墨水作为预备墨水的墨罐,
所述第三装置使印刷设备进行使所述印刷设备内的所述墨水量的计数值从所述界限值返回与所述预备墨水的墨水量相当的计数值的动作,作为所述修正动作。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设备,其中,
所述印刷设备包括多个所述墨罐、以及为每个所述墨罐设置的所述喷射头,并且具有当针对每个所述墨罐进行计数的所述墨水量达到所述界限值时针对每个所述墨罐停止墨水喷射的功能,
所述第一装置获取至少能够针对每个所述墨罐判别所述墨水量的计数值是否已达到所述界限值的信息,
所述第二装置关于所述墨水量的计数值已达到所述界限值的所述墨罐,显示所述确认画面,
所述第三装置关于被显示所述确认画面的所述墨罐,依据所述印刷设备的操作者的选择,使所述印刷设备针对每个所述墨罐执行所述初始化动作或者所述修正动作。
CN201110251440.0A 2010-08-24 2011-08-24 印刷系统、印刷设备、控制方法以及控制设备 Active CN10237177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86922 2010-08-24
JP2010-186922 2010-08-24
JP2011-004591 2011-01-13
JP2011004591A JP2012066563A (ja) 2010-08-24 2011-01-13 印刷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71772A CN102371772A (zh) 2012-03-14
CN102371772B true CN102371772B (zh) 2014-07-30

Family

ID=456966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51440.0A Active CN102371772B (zh) 2010-08-24 2011-08-24 印刷系统、印刷设备、控制方法以及控制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596735B2 (zh)
JP (1) JP2012066563A (zh)
KR (1) KR20120019383A (zh)
CN (1) CN102371772B (zh)
TW (1) TWI44174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MY166230A (en) 2012-08-10 2018-06-22 Seiko Epson Corp Liquid container, liquid consuming apparatus, liquid supply system and liquid container unit
JP5978863B2 (ja) 2012-08-31 2016-08-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制御部
JP6064448B2 (ja) * 2012-08-31 2017-01-2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装置
US9421781B2 (en) 2012-10-15 2016-08-23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JP5987625B2 (ja) 2012-10-16 2016-09-0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体、液体収容体ユニット及び液体消費装置
TW201733819A (zh) 2013-03-01 2017-10-01 Seiko Epson Corp 液體收容容器
US9481180B2 (en) 2013-03-01 2016-11-01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container, liquid container unit, liquid ejecting system, an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JP2015080906A (ja) 2013-10-23 2015-04-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容器、液体噴射装置
JP6492393B2 (ja) 2013-10-23 2019-04-0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JP2015080905A (ja) 2013-10-23 2015-04-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容器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
JP6260196B2 (ja) 2013-10-23 2018-01-1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容器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
JP6303520B2 (ja) * 2014-01-16 2018-04-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システムならびに収容ユニット
JP2015199261A (ja) * 2014-04-08 2015-11-1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
US9925786B2 (en) * 2015-01-14 2018-03-27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Remaining amount of ink display apparatus, printing system
JP6557978B2 (ja) 2015-01-21 2019-08-1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428293B2 (ja) 2015-01-21 2018-11-2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547303B2 (ja) 2015-01-21 2019-07-2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390445B2 (ja) * 2015-01-21 2018-09-1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US9623691B2 (en) 2015-01-21 2017-04-18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with cover and method therefor including inquiry and notification features
JP6922867B2 (ja) 2015-01-21 2021-08-1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428294B2 (ja) 2015-01-21 2018-11-2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390444B2 (ja) 2015-01-21 2018-09-1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631019B2 (ja) * 2015-03-12 2020-01-1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体ユニット
JP6641950B2 (ja) * 2015-12-07 2020-02-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2017136787A (ja) * 2016-02-05 2017-08-1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滴吐出装置及び液滴吐出装置における液体使用量の算出方法
JP6797554B2 (ja) * 2016-05-06 2020-12-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知装置および記録装置
JP6361752B2 (ja) * 2017-01-24 2018-07-2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6900748B2 (ja) * 2017-03-31 2021-07-0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JP6972619B2 (ja) 2017-03-31 2021-11-2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JP6972709B2 (ja) * 2017-06-30 2021-11-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JP7025699B2 (ja) * 2018-03-20 2022-02-2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EP3774353B1 (en) * 2018-03-29 2023-09-13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WO2020013862A1 (en) * 2018-07-13 2020-01-16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rint substance reservoirs
JP7224945B2 (ja) * 2019-02-04 2023-02-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CN113840734B (zh) * 2019-05-23 2023-02-24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具有可从外部着色剂供应源填充的储存器的打印设备的可选择的填充模式
CN113535097B (zh) * 2020-04-18 2023-07-14 深圳市汉森软件有限公司 墨水用量自动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30938A (en) * 1978-08-26 1980-03-05 Ricoh Co Ltd Ink jet recording device
JPS6125846A (ja) * 1984-07-16 1986-02-04 Ricoh Co Ltd インクジエツトプリンタ
JP2006168266A (ja) * 2004-12-17 2006-06-29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CN101098789A (zh) * 2005-01-14 2008-01-02 夏普株式会社 流体吐出装置、喷墨打印机和流体吐出装置的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34603A (en) * 1991-06-19 1995-07-18 Hewlett-Packard Company Ink cartridge with passageway for ink level indicator
US7283258B1 (en) 1998-08-28 2007-10-16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Print system capable of notifying user of required ink amount
JP2000071568A (ja) 1998-08-31 2000-03-07 Brother Ind Ltd プリントシステム
JP3804737B2 (ja) 1999-01-27 2006-08-02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US7280243B2 (en) 2002-05-09 2007-10-0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inter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KR101023290B1 (ko) 2008-05-16 2011-03-18 안현진 네트워크를 이용한 잉크 공급 시스템
JP2011056721A (ja) * 2009-09-08 2011-03-24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印刷可否判定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30938A (en) * 1978-08-26 1980-03-05 Ricoh Co Ltd Ink jet recording device
JPS6125846A (ja) * 1984-07-16 1986-02-04 Ricoh Co Ltd インクジエツトプリンタ
JP2006168266A (ja) * 2004-12-17 2006-06-29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CN101098789A (zh) * 2005-01-14 2008-01-02 夏普株式会社 流体吐出装置、喷墨打印机和流体吐出装置的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71772A (zh) 2012-03-14
KR20120019383A (ko) 2012-03-06
TWI441740B (zh) 2014-06-21
JP2012066563A (ja) 2012-04-05
US8596735B2 (en) 2013-12-03
TW201210848A (en) 2012-03-16
US20120050359A1 (en) 2012-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71772B (zh) 印刷系统、印刷设备、控制方法以及控制设备
CN102371771B (zh) 印刷系统、印刷设备、控制方法以及控制设备
JP5716567B2 (ja) 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制御装置
CN103171307B (zh) 控制装置、信息处理装置以及印刷系统
JP5621495B2 (ja) プリンター制御装置、印刷システム、プリンター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503685B2 (ja) 液体供給装置
JP2008296535A (ja) インク管理装置および印刷装置
CN102402405B (zh) 信息处理系统、印刷装置以及信息处理方法
KR20150047560A (ko) 제어 유닛
JP2013139140A (ja) 液体収容体、液体供給システム、および液体消費装置
JP2018161851A (ja) 記録装置
JP2013152685A (ja) 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情報処理装置及び印刷システム
CN108290421A (zh) 用于提供服务接口机构的系统和方法
KR20150045509A (ko) 액체 분사 장치
CN102407695B (zh) 印刷控制装置、印刷装置及印刷装置中的印刷控制方法
US11235584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system
JP2017001249A (ja) 液体噴射装置
JP2017121801A (ja) 液体消費装置、液体容器、液体消費システム、液体消費方法および情報機器
JP2014156124A (ja) 印刷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5163483A (ja) 印刷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6965563A (zh) 印刷装置
JP2019142239A (ja) 液体噴射装置
JP5899758B2 (ja) 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
US20240104325A1 (en) Printing apparatus
JP2022045531A (ja) 液体噴射装置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の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