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71239A - 设于薄膜涂布装置的干燥装置 - Google Patents

设于薄膜涂布装置的干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71239A
CN102371239A CN2011102270980A CN201110227098A CN102371239A CN 102371239 A CN102371239 A CN 102371239A CN 2011102270980 A CN2011102270980 A CN 2011102270980A CN 201110227098 A CN201110227098 A CN 201110227098A CN 102371239 A CN102371239 A CN 1023712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thouse
downside
upside
drying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2709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71239B (zh
Inventor
井上欣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Q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Q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Q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QING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3712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712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712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7123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9/00Apparatus or plant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surfac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ny preceding group, or in which the means of applying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not important
    • B05C9/08Apparatus or plant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surfac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ny preceding group, or in which the means of applying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not important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and performing an auxiliary operation
    • B05C9/14Apparatus or plant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surfac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ny preceding group, or in which the means of applying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not important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and performing an auxiliary operation the auxiliary operation involving heating or cool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13/00Machines and apparatus for drying fabrics, fibres, yarns, or other materials in long lengths, with progressive movement
    • F26B13/10Arrangements for feeding, heating or supporting materials; Controlling movement, tension or position of materials
    • F26B13/14Rollers, drums, cylinders; Arrangement of drives, supports, bearings, cleaning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划时代的设于两面薄膜涂布装置的干燥装置,其使得必须采用上下二层结构的干燥装置的构建变得容易,并且实现显著的成本降低等。该设于两面薄膜涂布装置的干燥装置形成为,在可移动的块体(6)的上下设置上侧干燥室形成部(7A)和下侧干燥室形成部(7B),通过移动各块体(6)使其一个接一个地侧向相邻并以各出入口部(8)连通的方式连结成横排状态,从而上下地接合形成预定长度的上侧干燥室(5A)和下侧干燥室(5B)。

Description

设于薄膜涂布装置的干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于薄膜涂布装置的干燥装置,其构成为例如相对于从狭缝状的末端喷出孔喷出涂布液的喷嘴部输送薄片状的被涂布体从而在表面涂布形成薄膜,并且涉及输送涂布结束的薄片状的被涂布体使其通过被吹送热风的干燥室来干燥涂布膜的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所述薄膜涂布装置构成为具有喷嘴部,该喷嘴部从狭缝状的末端喷出孔喷出由液体供给部供给的涂布液,通过一边从该喷嘴部的末端喷出孔喷出涂布液,一边相对于该喷嘴部输送与该喷嘴部对置的薄片状的被涂布体,从而在该薄片状的被涂布体上呈薄膜状地涂布涂布液,其中,在所述薄膜涂布装置的输送下游侧设有干燥装置来对涂布结束的薄片状的被涂布体的涂布膜进行干燥。
为了提高该薄片涂布的量产性,期望延长该干燥装置的输送长度(干燥长度)或者提高干燥功能自身来提高干燥能力、加快输送速度。
特别地,当在薄片状的被涂布体的两面进行涂布的情况下,先在被涂布体的单面进行涂布然后对该涂布膜进行干燥,进而在相反面也进行涂布后使该相反面的涂布膜也干燥,因此由各干燥装置的输送长度、干燥功能的提高得到的干燥能力的提高对量产性产生更大的影响。
例如,将铝制或者铜制等金属制薄片作为被涂布体,将粘合剂(NNP等溶剂)等混合到钴酸锂等正极活性物质或者石墨等负极活性物质中并将其作为涂布液在所述被涂布体的表面涂布形成100μm等级(order)的薄膜,由此制作锂离子电池形成材料,在该情况下,即使高速且均匀地进行涂布,如果不能高速地进行该涂布后的干燥的话,仍然无法提高量产性。
因此,即使尽量提高干燥功能,为提高量产性而提高输送速度的话,干燥装置相应地变得较长和大型,进而在两面涂布中,在不存在与该较长和大型的干燥室横向相连的空间的情况下,为了节省空间而不得不形成两层结构而进行折回干燥,无论采取何种方式,要提高量产性都会变得大型化且成本非常高。
特别是在如上所述的制作锂离子电池形成材料的情况下,强烈地期望量产性的提高,由于希望连续且高速地进行单面涂布、干燥、相反面涂布、干燥的工序,因此需要将输送长度(干燥长度)设得较长,为此,不得不如上所述地构建在车间内折回干燥的两层结构的干燥装置。
即,为了确保干燥长度,提高干燥能力,提高输送速度,以提高量产性,例如构建进行热风干燥的单面干燥室作为下侧干燥室,从节省空间以及车间空间受限的角度出发,在下侧干燥室的上部进一步形成框架,构建相反面干燥室作为上部干燥室,在车间内构建两层结构的大规模的干燥装置,输送利用设于单侧的薄膜涂布装置在单面完成涂布的薄片状的被涂布体并使其通过所述下侧干燥室以进行热风干燥,接着利用设于相反侧的薄膜涂布装置对穿过该下侧干燥室后的薄片状的被涂布体在相反面也进行涂布,将该薄片状的被涂布体进行折回输送(方向转换)并使其这次从相反侧输送通过上侧干燥室,对其相反面的涂布膜也进行热风干燥,然后将穿过的该薄片状的被涂布体卷起。
该上下的干燥室在如上所述的任意一种结构中均需要确保足够的长度来提高干燥能力,但从节省空间以及车间内的空间制约的角度来看,而不得不构建为两层结构,因此在各车间中需要大规模的建筑作业,由此存在着该两面涂布的提速、量产化非常耗费成本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这种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划时代的设于薄膜涂布装置的干燥装置,其能够提高干燥装置的干燥能力,提高输送速度,提高薄片涂布的量产性,并且使为了节省空间而不得不形成为上下二层结构的该干燥装置的构建变得容易,实现了显著的成本降低等。
特别地,本发明以提供一种划时代的设于薄膜涂布装置的干燥装置为目的,作为提高了量产性、实现了省空间化的当前的两层构建结构的干燥装置,特别是将两面涂布的情况下的单面干燥室和相反面干燥室形成为与当前一致的上下层结构,能够通过将预先上下地设有上侧干燥室形成部和下侧干燥室形成部的块体一个接一个地相邻连结来构成能够在实现省空间化的同时,确保足够的输送长度(干燥长度)并提高干燥能力的干燥装置,无需像以往那样在构建下侧干燥室后再构建上侧干燥室那样在车间内进行大规模的建筑作业,能够容易地连结制作该上下二层结构的干燥装置,并且显著地实现了成本降低。
参考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主旨。
一种设于薄膜涂布装置的干燥装置,所述薄膜涂布装置构成为,一边从喷嘴部1的末端喷出孔2喷出涂布液,一边相对于该喷嘴部1输送与该喷嘴部1对置的薄片状的被涂布体4,由此,将涂布液呈薄膜状地涂布于所述薄片状的被涂布体4,在所述干燥装置中,设置上下多层干燥室以输送所述涂布结束后的薄片状的被涂布体4使其通过干燥室,在输送所述被涂布体4使其通过所述上侧干燥室5A和下侧干燥室5B中一方的干燥室后,转换方向并输送所述被涂布体4使其通过另一方的干燥室,以对涂布于所述薄片状的被涂布体4的涂布膜3进行干燥,该设于薄膜涂布装置的干燥装置的特征在于,在可移动的块体6的上下设有上侧干燥室形成部7A和下侧干燥室形成部7B,通过使多个所述块体6一个接一个地侧向相邻地连结成横排状态,从而上下地并排设置形成预定长度的所述上侧干燥室5A和所述下侧干燥室5B,在所述各块体6的两侧上下分别设置有出入口部8,所述出入口部8与所述上侧干燥室形成部7A或者下侧干燥室形成部7B连通并作为供所述薄片状的被涂布体4输送通过的出口或者入口,使所述各块体6移动而一个接一个地侧向相邻从而将所述各块体6以所述各出入口部8连通的方式连结成横排状态。
此外,根据第一方面记载的设于薄膜涂布装置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各块体6的底部设有滚动轮9从而在地面上移动自如地设置,以使所述上下的各出入口部8对置配设的方式将所述各块体6一个接一个地相邻连结,从而上下地接合且并排设置形成预定长度的所述上侧干燥室5A和所述下侧干燥室5B。
此外,根据第一或者第二方面记载的设于薄膜涂布装置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各块体6在能够移动接地固定的大小的框架构成体10上下地水平并排设置形成所述上侧干燥室形成部7A和下侧干燥室形成部7B,所述上侧干燥室形成部7A和下侧干燥室形成部7B设有导入热风的热风导入部11和将该热风排出的热风排出部12,并且构成为在所述上侧干燥室形成部7A和下侧干燥室形成部7B的左右两端部设有供所述被涂布体4输送通过的所述出入口部8,以所述各块体6的上下的出入口部8分别对接连通的方式将各块体6一个接一个地相邻配设,在所述各块体6的连结部分设置避免热风泄漏的密封部7,并且利用所述各块体6的连结来上下地接合且并排设置形成预定长度的所述上侧干燥室5A和所述下侧干燥室5B。
此外,根据第一或第二方面记载的设于薄膜涂布装置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使所述上侧干燥室5A和所述下侧干燥室5B中一方的干燥室作为使涂布于所述薄片状的被涂布体4的单面的涂布膜3干燥的单面干燥室,并使另一方的干燥室作为对该干燥结束后的所述薄片状的被涂布体4的相反面再进行涂布并使该涂布结束后的所述薄片状的被涂布体4的相反面的涂布膜3干燥的相反面干燥室,并且,通过将多个所述块体6连结成横排状态,从而上下地接合且并排设置形成所述干燥两面的上下二层的干燥室即所述上侧干燥室5A和所述下侧干燥室5B。
此外,根据第三方面记载的设于薄膜涂布装置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使所述上侧干燥室5A和所述下侧干燥室5B中一方的干燥室作为使涂布于所述薄片状的被涂布体4的单面的涂布膜3干燥的单面干燥室,并使另一方的干燥室作为对该干燥结束后的所述薄片状的被涂布体4的相反面再进行涂布并使该涂布结束后的所述薄片状的被涂布体4的相反面的涂布膜3干燥的相反面干燥室,并且,通过将多个所述块体6连结成横排状态,从而上下地接合且并排设置形成所述干燥两面的上下二层的干燥室即所述上侧干燥室5A和所述下侧干燥室5B。
发明效果
本发明如上所述地构成,因此形成了一种划时代的设于薄膜涂布装置的干燥装置,其能够提高干燥装置的干燥能力,提高输送速度,提高薄片涂布的量产性,并且使为了节省空间而不得不形成为上下二层结构的该干燥装置的构建变得容易,实现了显著的成本降低等。
即,形成为一种划时代的设于薄膜涂布装置的干燥装置,能够通过将预先上下地设有上侧干燥室形成部和下侧干燥室形成部的块体一个接一个地相邻连结来构成能够在实现节省空间的同时,确保足够的输送长度(干燥长度)并提高干燥能力的干燥装置,无需像以往那样在构建下侧干燥室后再构建上侧干燥室那样在车间内进行大规模的建筑作业,能够容易地连结制作该上下二层结构的干燥装置,并且显著地实现了成本降低,由此能够容易地实现量产性更为优秀的本装置,实用性极为优秀。
此外,在第二、第三方面记载的发明中,形成为能够以更为简易的结构更加容易地实现本发明的、实用性更为优秀的、划时代的设于薄膜涂布装置的干燥装置。
此外,在第四、第五方面记载的发明中,能够发挥所述作用、效果,容易地实现进行单面涂布、干燥、相反面涂布、干燥的工序的两面薄膜涂布装置,形成为实现了显著的成本降低的、极为优秀的设于两面薄膜涂布装置的干燥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概要结构说明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一部分的概要结构说明剖视图。
图3是本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说明立体图。
标号说明
1:喷嘴部;
2:末端喷出部;
3:涂布膜;
4:被涂布体;
5A:上侧干燥室;
5B:下侧干燥室;
6:块体;
7:密封部;
7A:上侧干燥室形成部;
7B:下侧干燥室形成部;
8:出入口部;
9:滚动轮;
10:框架结构体;
11:热风导入部;
12:热风排出部。
具体实施方式
对于认为是优选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基于附图示出本发明的作用并简单地说明。
由薄膜涂布装置结束涂布的薄片状的被涂布体4被折回输送而通过上下的干燥室(上侧干燥室5A和下侧干燥室5B),由此对涂布形成于该被涂布体4表面的涂布膜3进行干燥。
即,利用从设于各干燥室的热风导入部11吹入的热风对所述被涂布体4的涂布膜3进行热风干燥,并将该热风从所述热风排出部12排出到所述干燥室外。
例如,即使由该涂布膜3产生具有爆炸性或者无法简单地原样排出到干燥室外的性质的气化气体,也能够通过始终将其从热风排出部12与热风一起排出并进行热风干燥来阻止气化气体在干燥室内达到危险浓度。
此外,也可以除了该利用热风进行的表面干燥之外再设置从内部进行加热干燥的IR加热器等加热器部13。
通过像这样提高干燥室的干燥功能能够提高输送速度,但是仅此功能提高并不充分,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干燥能力,期望确保输送长度(干燥长度)较长,以进一步提高干燥能力,提高输送速度,实现量产性,为此需要如上所述地将干燥室形成得横向较长,进而为了节省空间需要形成为两层结构,此外在如上所述的两面涂布中,各涂布面的干燥分别需要长度足够的干燥室,因此需要更加长大的干燥装置,由于省空间化和车间的空间限制等,还是需要形成为两层结构。
以往,这样的两层结构的干燥装置不得不在构建下侧干燥室后再在其上方设置框架来以层叠状态构建上侧干燥室,需要在车间内进行大规模的建筑作业。
然而,本发明构成为能够预先制作可移动的小型的块体6,即形成为能沿地面自由推动滑动或者容易自由吊起输送的大小的块体6,并将其根据需要在现场(车间内)接合连结得到期望的干燥长度。
即,在该设定为可移动的大小的各块体6的上下设置上侧干燥室形成部7A和下侧干燥室形成部7B,通过将所述块体6一个接一个地侧向相邻地在横排有多个的状态下连结,从而上下地接合并排设置形成预定长度、即能够为了提高量产性而提高输送速度的干燥长度的所述上侧干燥室5A和下侧干燥室5B。
进一步进行说明,在所述各块体6的两侧上下分别设置作为供所述薄片状的被涂布体4输送通过的出口或者入口的出入口部8,移动所述各块体6并使其一个接一个地侧向相邻而以所述各出入口部8连通的方式连结成横排状态,并上下地接合且并排设置形成所述预定长度的所述上侧干燥室5A和所述下侧干燥室5B。
因此,无需像以往那样在构建下侧干燥室后再构建上侧干燥室那样在车间内进行大规模的建筑作业,而是将预先量产的可移动的接合部件即块体6运到车间内并一个接一个地连结,从而能够容易地以该上下二层结构连结制作上下的干燥室以及预定长度的干燥装置,显著地实现了成本降低,由此能够容易地实现量产性更为优秀的本装置,形成划时代的设于薄膜涂布装置的干燥装置。
【实施例】
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是将本发明应用于设于两面薄膜涂布装置的干燥装置,所述两面薄膜涂布装置通过与涂布用的喷嘴部1对置的支承辊15等引出并输送从卷绕辊17引出的薄片状的被涂布体4,从该喷嘴部1的末端喷出孔2喷出涂布液,在由该支承辊15支承着的被涂布体4的单面涂布了该涂布液后,水平输送该被涂布体4并使其通过所述干燥装置的下侧干燥室5B进行干燥,进而利用同样的薄膜涂布装置对该通过后的薄片状的被涂布体4直接连续地在相反面也涂布后,折回输送(方向转换)并再次水平输送被涂布体4使其通过干燥装置的上侧干燥室5A进行干燥,然后卷绕于所述回收辊18。
即,本实施例的该干燥装置形成为上下二层结构,并且在左右设置薄膜涂布装置,所述薄膜涂布装置构成为从喷嘴部1的末端喷出孔2喷出涂布液,同时,相对于该喷嘴部1输送与该喷嘴部1对置的薄片状的被涂布体4,从而将涂布液呈薄膜状地涂布于所述薄片状的被涂布体4,并且该干燥装置构成为上下设置有多层干燥室,所述干燥室供利用各个薄膜涂布装置在单面和相反面结束了涂布的薄片状的被涂布体4依次输送通过。
具体来说,在本实施例中,干燥装置上下地设有:单面干燥室,牵拉并输送由设于一方侧的薄膜涂布装置在单面进行了涂布的薄片状的被涂布体4使其通过该单面干燥室进行干燥;相反面干燥室,牵拉并输送由设于相反侧的涂布相反面的薄膜涂布装置在相反面也进行涂布的被涂布体4使其通过该相反面干燥室进行干燥,在输送通过所述上侧干燥室5A和下侧干燥室5B中作为所述单面干燥室的一方后,转换方向并输送通过作为相反面干燥室的另一方的干燥室,从而连续地依次干燥涂布于所述薄片状的被涂布体4的两面的涂布膜3。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构成为能够预先制作可移动的小型的块体6,即形成为能沿地面自由推动滑动或者容易自由吊起输送的大小的作为干燥装置形成用部件的块体6,并将其根据需要在现场(车间内)接合连结得到期望的干燥长度。
即,在该设定为可移动的大小的各块体6的上下设置上侧干燥室形成部7A和下侧干燥室形成部7B,通过将所述块体6一个接一个地侧向相邻地在横排有多个的状态下连结,从而上下地接合且并排设置形成预定长度、即能够为了提高量产性而提高输送速度的干燥长度的所述上侧干燥室5A和下侧干燥室5B。
并且,在所述各块体6的两侧上下分别设置出入口部8,所述出入口部8与所述上侧干燥室形成部7A、下侧干燥室形成部7B分别连通,作为供所述薄片状的被涂布体4输送通过的出口或者入口,以所述各块体6的上下的出入口部8分别对接连通的方式将各块体6一个接一个地相邻配设,在所述各块体6的连结部分设置避免热风泄漏的密封部7,并且利用所述各块体6的连结来上下地接合且并排设置形成预定长度的所述上侧干燥室5A和所述下侧干燥室5B。
例如,可以构成为使各块体6的侧面对接,并使各出入口部8对接配设,使它们卡合固定,或者一边按压填料部一边卡定锁定等进行连结固定,但也可以构成为仅利用带等对该对接状态(接缝)卷绕进行密封连结。在后述的实施例中,以包围出入口部8的方式呈突出状态地设置作为密封部7的填料部7,按压该填料部7使各块体6对接并卷绕带等,进而进行密封固定。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各块体6的底部设有滚动轮9从而容易在地面上自由滑动移动,仅通过将所述各块体6一个接一个地推动而使其相邻,从而各出入口部8对置配设(对接连通),并在该处设置密封部,例如如上所述地按压作为密封部7而突出于出入口部8的周围的侧面的填料部7并将该对接连结部分用带卷绕密封并且固接从而进行连结,通过该连结而利用各块体6的上侧干燥室形成部7A、下侧干燥室形成部7B上下地接合且并排设置形成预定长度的所述上侧干燥室5A和所述下侧干燥室5B。
此外,本实施例的各块体6在设定为容易向要设置的各车间输送的大小的框架构成体10,上下地水平并排设置形成所述上侧干燥室形成部7A和下侧干燥室形成部7B,所述上侧干燥室形成部7A和下侧干燥室形成部7B设有导入热风的热风导入部11和将该热风排出的热风排出部12,并且构成为在所述上侧干燥室形成部7A和下侧干燥室形成部7B的左右两端部设有供所述被涂布体4输送通过的所述出入口部8,在搬入车间后,利用下部的滚动轮9沿地面滑动移动,以所述各块体6的上下的出入口部8分别对接连通的方式将各块体6一个接一个地相邻配设,在所述各块体6的连结部分设置避免热风泄漏的密封部7并进行连结。
此外,构成为在连结后,将接地脚部19伸长接地并进行固定保持。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如上所述地在各块体6的上侧干燥室形成部7A和下侧干燥室形成部7B设置送出热风的热风导入部11和排出该热风的热风排出部12,利用由该热风导入部11送入的热风对涂布膜3的表面进行加热干燥,将该热风干燥的热风与由该涂布膜3产生的气化气体一起从热风排出部12排出到干燥室外。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与薄片状的被涂布体4呈对置状态地靠近配设干燥用加热器部13来与该热风干燥并用,该干燥用加热器部13通过辐射热对涂布膜3的内部进行加热干燥来提高干燥功能,但该干燥用加热器部13不是板状体,而是构成为经由所述热风通过的通风间隙将多个加热器杆状部14沿所述被涂布体4的面方向并列设置,虽然不能靠近到在薄片状的被涂布体4产生薄片振动的情况下接触的位置,但是考虑到由上述的热风干燥和气化气体引起的爆炸的可能等并尽量靠近,并用由辐射热进行的干燥,实现了干燥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此外,更为具体地进行说明的话,在本实施例中,例如是如下的薄膜涂布装置:以铝制或者铜制等金属制薄片作为被涂布体4,将粘合剂(NNP等溶剂)等混合到钴酸锂等正极活性物质或者石墨等负极活性物质中并将其作为涂布液在所述被涂布体的表面涂布形成100μm等级的薄膜来制作锂离子电池形成材料,并且是将分别设于该对每个单面进行涂布的各薄膜涂布装置的输送下游侧的上侧干燥室5A和下侧干燥室5B配设为上下两层的干燥装置。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使各干燥室5A、5B构成为利用各块体6分为多个块并分别由出入口部8连接设置,在每个块干燥室设有一对或者多对在输送上游侧朝向输送方向送出热风的热风导入部11和以与热风导入部11对置的方式在相反侧设置的热风排出部12,由设于所述各块干燥室的下侧的支承辊20支承来牵拉输送薄片状的被涂布体4以使其通过干燥室内,在该干燥室的上方从热风导入部11向热风排出部12吹送热风,对涂布形成于该被涂布体4的上表面的涂布膜3进行热风干燥,进而,由大量的所述加热器杆状部14构成的所述干燥用加热器部13配设于该被涂布体4的上方,所述加热器杆状部14处于与该被涂布体4靠近对置的状态并呈并排设置状态配设于被涂布体4的面方向,热风经由该加热器杆状部14之间的所述通风间隙往来并向其下方的被涂布体4的涂布膜3送风。
此外,虽未图示,在该加热器杆状部14突出设置热风导入部等,经由所述通风间隙将由所述热风导入部11送入的热风向所述被涂布体4的涂布膜3导风,即使使干燥用加热器部13靠近来提高效率,也可靠地将热风送入涂布膜3,一边维持热风干燥,一边使气化气体与热风一起排出而不会停留。
此外,所述加热器杆状部14形成为内置有电热线等热源,或者使高温水蒸汽、油等高温介质流通,利用该热从表面的(陶瓷)发出红外线的红外线加热器(IR加热器)。
具体来说,在本实施例中,利用折回杆状部并排设置型的IR加热器构成,利用陶瓷形成或者用陶瓷覆盖使高温水蒸气流通的管,并将该加热器杆状部14在端部折回,用该折回的大量的并排设置的加热器杆状部14覆盖被涂布体4的预定范围,使高温水蒸气流通于该连通的各加热器杆状部14,并利用从表面发出的红外线产生的辐射热从内部对涂布膜3进行加热干燥。
换言之,并非板状的IR加热器,而是形成为将供高温水蒸气通过并从表面发出红外线的左右折回反转的连通的大量的加热器杆状部14并排设置而成的类型的IR加热器,使该各加热器杆状部14的长度方向为与所述被涂布体4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并且形成为在该被涂布体4的输送方向并排设置的状态,在对置状态下靠近配设于被涂布体4的上方。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构成为将与热风导入、导出管道连结的所述热风导入部11和所述热风排出部12以及与所述IR加热器等所述高温介质的导入、导出管连结的所述干燥用加热器部13设于开闭各块体6的各上侧干燥室形成部7A、下侧干燥室形成部7B的开闭盖16。
因此,通过打开该开闭盖16,设于该开闭盖16的热风导入部11、热风排出部12、加热器部13与该开闭盖16一起移动,下方的各支承辊20露出,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该支承辊20的更换、该上侧干燥室形成部7A、下侧干燥室形成部7B的清扫,并且能够在该维护后再次容易地进行使薄片状的被涂布体4通过该各支承辊20上的通纸作业。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于实施例,能够对各构成要素的具体的结构进行适当设计。

Claims (5)

1.一种设于薄膜涂布装置的干燥装置,所述薄膜涂布装置构成为一边从喷嘴部的末端喷出孔喷出涂布液,一边相对于该喷嘴部输送与该喷嘴部对置的薄片状的被涂布体,由此,将涂布液呈薄膜状地涂布于所述薄片状的被涂布体,在所述干燥装置中,设置上下多层干燥室以输送所述涂布结束后的薄片状的被涂布体使其通过所述干燥室,在输送所述被涂布体使其通过所述上侧干燥室和下侧干燥室中一方的干燥室后,转换方向并输送所述被涂布体使其通过另一方的干燥室,以对涂布于所述薄片状的被涂布体的涂布膜进行干燥,
该设于薄膜涂布装置的干燥装置的特征在于,
在可移动的块体的上下设有上侧干燥室形成部和下侧干燥室形成部,通过使多个所述块体一个接一个地侧向相邻地连结成横排状态,从而上下地并排设置形成预定长度的所述上侧干燥室和所述下侧干燥室,在所述各块体的两侧上下分别设置有出入口部,所述出入口部与所述上侧干燥室形成部或者下侧干燥室形成部连通并作为供所述薄片状的被涂布体输送通过的出口或者入口,使所述各块体移动而一个接一个地侧向相邻从而将所述各块体以所述各出入口部连通的方式连结成横排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于薄膜涂布装置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各块体的底部设有滚动轮以在地面上移动自如地设置,以使所述上下的各出入口部对置配设的方式将所述各块体一个接一个地相邻连结,从而上下地接合且并排设置形成预定长度的所述上侧干燥室和所述下侧干燥室。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于薄膜涂布装置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
各块体在能够移动接地固定的大小的框架构成体上下地水平并排设置形成所述上侧干燥室形成部和下侧干燥室形成部,所述上侧干燥室形成部和下侧干燥室形成部设有导入热风的热风导入部和将该热风排出的热风排出部,并且构成为在所述上侧干燥室形成部和下侧干燥室形成部的左右两端部设有供所述被涂布体输送通过的所述出入口部,以所述各块体的上下的出入口部分别对接连通的方式将各块体一个接一个地相邻配设,在所述各块体的连结部分设置避免热风泄漏的密封部,利用所述各块体的连结来上下地接合且并排设置形成预定长度的所述上侧干燥室和所述下侧干燥室。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于薄膜涂布装置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
使所述上侧干燥室和所述下侧干燥室中一方的干燥室作为使涂布于所述薄片状的被涂布体的单面的涂布膜干燥的单面干燥室,并使另一方的干燥室作为对该干燥结束后的所述薄片状的被涂布体的相反面再进行涂布并使该涂布结束后的所述薄片状的被涂布体的相反面的涂布膜干燥的相反面干燥室,并且,通过将多个所述块体连结成横排状态,从而上下地接合且并排设置形成所述干燥两面的上下二层的干燥室即所述上侧干燥室和所述下侧干燥室。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于薄膜涂布装置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
使所述上侧干燥室和所述下侧干燥室中一方的干燥室作为使涂布于所述薄片状的被涂布体的单面的涂布膜干燥的单面干燥室,并使另一方的干燥室作为对该干燥结束后的所述薄片状的被涂布体的相反面再进行涂布并使该涂布结束后的所述薄片状的被涂布体的相反面的涂布膜干燥的相反面干燥室,并且,通过将多个所述块体连结成横排状态,从而上下地接合且并排设置形成所述干燥两面的上下二层的干燥室即所述上侧干燥室和所述下侧干燥室。
CN201110227098.0A 2010-08-09 2011-08-09 设于薄膜涂布装置的干燥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7123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78909 2010-08-09
JP2010178909A JP5277218B2 (ja) 2010-08-09 2010-08-09 薄膜塗工装置に設ける乾燥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71239A true CN102371239A (zh) 2012-03-14
CN102371239B CN102371239B (zh) 2015-01-07

Family

ID=457907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27098.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71239B (zh) 2010-08-09 2011-08-09 设于薄膜涂布装置的干燥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277218B2 (zh)
KR (1) KR20120022499A (zh)
CN (1) CN102371239B (zh)
TW (1) TW201217732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09761A (zh) * 2016-01-28 2017-08-04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干燥装置
CN108793774A (zh) * 2018-06-21 2018-11-13 无锡腾华电缆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阻水玻璃纱生产工艺及其专用生产设备
CN110608590A (zh) * 2018-06-15 2019-12-24 内蒙古兆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滚筒刮板干燥机的布料方法
CN111871674A (zh) * 2020-07-14 2020-11-03 安徽友发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彩色布基胶带的三次涂胶生产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16824A (zh) * 2013-06-21 2013-09-25 李琴 一种旋转架
CN103341436A (zh) * 2013-06-21 2013-10-09 李琴 烘箱旋转机架
JP2015206529A (ja) * 2014-04-18 2015-11-19 クリーン・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薄膜塗工装置に設ける乾燥装置
KR101865563B1 (ko) * 2015-12-02 2018-06-11 (주)덕산테코피아 질소 건조식 글러브 박스
CN107051818B (zh) * 2017-06-13 2019-11-26 陕西生益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立式上胶机
CN108927310A (zh) * 2018-05-10 2018-12-04 惠州市普利司德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双面涂布设备
CN114850004A (zh) * 2022-06-02 2022-08-05 东莞市坚华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回字形烤箱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54796U (zh) * 1979-10-03 1981-05-13
JPH0896800A (ja) * 1994-09-21 1996-04-12 Mitsubishi Chem Corp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の電極板の製造方法
CN1400631A (zh) * 2001-07-26 2003-03-05 株式会社东芝 涂敷型成膜方法、涂敷型成膜装置及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433849A (zh) * 2001-10-03 2003-08-06 保谷株式会社 涂布膜的干燥方法、涂布膜的形成方法、及涂布膜形成装置
JP2006048942A (ja) * 2004-07-30 2006-02-1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池用電極の製造方法
JP2008173590A (ja) * 2007-01-19 2008-07-31 Toyota Motor Corp 塗工装置、及び電極箔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3912Y2 (ja) * 1986-07-15 1994-06-22 京都機械株式会社 布帛の移動式乾燥装置
JP2003240434A (ja) * 2002-02-20 2003-08-27 Fuji Photo Film Co Ltd 乾燥装置及びその運転・清掃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54796U (zh) * 1979-10-03 1981-05-13
JPH0896800A (ja) * 1994-09-21 1996-04-12 Mitsubishi Chem Corp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の電極板の製造方法
CN1400631A (zh) * 2001-07-26 2003-03-05 株式会社东芝 涂敷型成膜方法、涂敷型成膜装置及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433849A (zh) * 2001-10-03 2003-08-06 保谷株式会社 涂布膜的干燥方法、涂布膜的形成方法、及涂布膜形成装置
JP2006048942A (ja) * 2004-07-30 2006-02-1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池用電極の製造方法
JP2008173590A (ja) * 2007-01-19 2008-07-31 Toyota Motor Corp 塗工装置、及び電極箔の製造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09761A (zh) * 2016-01-28 2017-08-04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干燥装置
CN110608590A (zh) * 2018-06-15 2019-12-24 内蒙古兆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滚筒刮板干燥机的布料方法
CN108793774A (zh) * 2018-06-21 2018-11-13 无锡腾华电缆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阻水玻璃纱生产工艺及其专用生产设备
CN111871674A (zh) * 2020-07-14 2020-11-03 安徽友发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彩色布基胶带的三次涂胶生产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71239B (zh) 2015-01-07
KR20120022499A (ko) 2012-03-12
JP2012037163A (ja) 2012-02-23
JP5277218B2 (ja) 2013-08-28
TW201217732A (en) 2012-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71239A (zh) 设于薄膜涂布装置的干燥装置
JP2012037163A5 (zh)
CN101466991B (zh) 用于干燥器的干燥器模块
CN102343321B (zh) 涂覆设备的真空室系统和利用该真空室系统的涂覆方法
CN204122322U (zh) 一种双面气浮涂布机
US20080302299A1 (en) Hybrid hot melt adhesive or other thermoplastic material dispensing system
CN205966395U (zh) 同时双面挤压涂布装置
CN105413505B (zh) 一种环形供气立式泡沫发生装置
JP2012149788A (ja) 膜塗工機
CN205641860U (zh) 一种新型滚筒式干燥机系统
JP2012146852A (ja) 電極製造装置、電極製造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記憶媒体
JP2018030108A (ja) 塗工装置および塗工方法
JP2012047401A (ja) 膜塗工装置に設ける乾燥装置
CN103418306B (zh) 卧式喷雾干燥装置
CN102671830B (zh) 一种涂布机
CN218013873U (zh) 烘箱组件及锂电池涂布系统
TW201536656A (zh) 上浮式搬運裝置
CN207875179U (zh) 一种内发热的喷绘设备一体式热定型装置
CN102145322A (zh) 喷头装置及涂布系统
CN220804180U (zh) 烘干系统及涂布系统
KR20140097913A (ko) 무접점으로 소재를 연속 양면 코팅하는 장치
CN217489761U (zh) 一种不粘壁的高效喷雾干燥机
JP2012202650A (ja) 乾燥装置、および処理装置
CN218013454U (zh) 一种集装箱底板加工用的粘合剂喷涂装置
CN213377408U (zh) 基材输送组件以及涂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07

Termination date: 202108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