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的杀真菌剂和生物杀真菌剂组合用于控制有害真菌的用途
描述
本发明涉及合成的杀真菌剂和生物控制剂用于控制有害真菌的组合用途。为更精确地,本发明涉及用于控制有害真菌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至少两个处理单元(treatment block),其中在至少一个处理单元中,植物用至少一种合成的杀真菌剂处理,并且在至少一个处理单元中,植物用至少一种生物控制剂处理,条件是终末处理单元包括使植物经历采用至少一种生物控制剂的至少一个处理。
合成的杀真菌剂往往是非特异的并且因此可能作用于目标真菌之外的生物,包括其他天然存在的有益生物。因为其化学本质,它们也可能是有毒和生物不可降解的。世界范围的消费者日益清楚与化学品残留、尤其食品中化学品残留相关的潜在环境问题和健康问题。这已经导致日益增加的消费者压力要求减少化学(即合成的)杀虫剂使用或至少其量。因而,存在应对食物链要求、同时仍允许有效控制虫害的需求。
伴随使用合成的杀真菌剂而生的又一个问题是反复和排他地施加一种杀真菌剂经常导致对抗性真菌的选择。通常,这类真菌菌株也交叉抵抗具有相同作用模式的其他活性成分。随后不再可能用所述活性化合物有效控制此类病原体。然而,开发具有新作用机制的活性成分是困难和昂贵的。
病原体种群中这种耐药性发展的风险以及环境性和人类健康担忧已经激励了鉴定用于防治植物疾病的合成的杀真菌剂替代物的兴趣。使用生物控制剂(BCA)是一种这样的替代物。然而,大部分BCA的有效性不具有与常规杀真菌剂相同的高水平,尤其在重度感染压力的情况下。
因而,对于控制植物疾病的新方法和组合存在持续需要。
本发明的目的因此是提供用于控制有害真菌的方法,所述方法解决减少合成的杀真菌剂的投药率并且因而减少作物中残留量的问题,这降低耐药性形成的风险,但却提供充分的疾病控制。
令人惊奇地,这些目的由合成的杀真菌剂和BCA的特定组合实现。
本发明涉及用于控制有害真菌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待保护免遭真菌攻击的植物经历两个或多个顺序处理单元,优选地2、3或4个顺序处理单元,其中至少一个处理单元包括使植物经历采用至少一种合成的杀真菌剂的至少一个处理,并且至少一个处理单元包括使植物经历采用至少一种生物控制剂的至少一个处理,条件是终末处理单元包括使植物经历采用至少一种生物控制剂的至少一个处理。
″合成的杀真菌剂″指不源自生物来源,而通过合成化学方法产生的杀真菌剂。这些杀真菌剂也命名为″常规杀真菌剂″或″化学杀真菌剂″。
生物控制定义为通过天敌缩小害虫种群并且一般涉及主动的人类角色。植物疾病的生物控制往往基于BCA的拮抗作用。存在认为杀真菌性生物控制起作用的几个机制,包括产生抗真菌性抗生素、竞争养分和根围定居。
″处理单元″指包括一次或多次施加至少一种合成的杀真菌剂或至少一种生物控制剂的处理步骤。不同处理单元因所用活性化合物的类型(一个处理单元包括施加至少一种合成的杀真菌剂或至少一种BCA)并且因时间(即不同的处理单元不重叠)而区别。然而,如果存在多于两个处理单元,则一个处理单元可以包括采用至少一种合成的杀真菌剂和至少一种BCA的组合处理,例如通过施加至少一种合成的杀真菌剂和至少一种BCA的混合物,条件是终末处理单元包括使植物经历采用至少一种生物控制剂(并且无合成的杀真菌剂)的至少一个处理。然而优选处理单元均不包括采用至少一种合成的杀真菌剂和至少一种BCA的组合处理;换句话说,优选每个处理单元包括施加至少一种合成的杀真菌剂或至少一种BCA。
″终末″处理单元是作为一个季节中最后杀真菌处理单元的处理单元,例如在收获之前、期间或最后(作物的处理)或在植物死亡之前(在一年生植物的情况下)。
就本发明的优选特征所做出的以上和随后陈述不仅本身适用,也适用于与其他优选特征组合的情况。
优选地,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两个处理单元。因而,本发明优选地涉及用于控制有害真菌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使待保护免遭真菌攻击的植物经历两个顺序处理单元,其中第一处理单元包括使植物经历采用至少一种合成的杀真菌剂的至少一个处理,并且第二个随后的处理单元包括使植物经历采用至少一种生物控制剂的至少一个处理。
在使植物经历采用至少一种合成的杀真菌剂的至少一个处理的处理单元中,不施加BCA。在使植物经历采用至少一种BCA的至少一个处理的处理单元中,不施加合成的杀真菌剂。
在本发明的方法中,某个处理单元仅前面的处理单元已经完成后实施,即第二处理单元仅第一处理单元已经完成后实施,第三处理单元(如果存在)仅第二处理单元已经完成后实施,等。
优选地,各自处理单元在植物的不同生长期期间实施。换句话说,后续的处理单元之间的时间间隔优选使得植物在接受各自的处理单元时处在不同的生长期,即第一、第二等处理单元在不重叠的植物生长期期间实施,当然第一处理单元在早于第二等处理单元的生长期实施。在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两个处理单元的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的情况下,第一和第二处理单元之间的时间间隔优选地使得植物在接受第一和第二处理单元时处在不同的生长期,即第一和第二处理单元优选地在不重叠的植物生长期期间实施,当然第一处理单元在较早的生长期实施。
如本发明术语中所用,″生长期″指根据BBCH扩展量表的生长期(BBCH Makrostadien;Biologische Bundesanstalt für Land-undForstwirtschaft[BBCH Macrostages;德国联邦农业与林业生物研究中心];见www.bba.de/veroeff/bbch/bbcheng.pdf)。
优选地,第一处理单元最晚在植物已经达到生长期81时结束并且终末处理单元最早在植物处于生长期41时开始。如已经指出,随后的单元总是且强制地在完成前面的单元后实施;这意味例如,如果植物处于生长期81时,第一处理单元已经完成,则第二处理单元仅在第一单元完成后才实施,优选地最早在生长期82实施。处理的最合适时间点本身取决于待处理的植物。
在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两个处理单元的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的情况下,第一处理单元优选地最晚在植物已经达到生长期81时结束并且第二处理单元最早在植物处于生长期41时开始。如已经指出,第二单元总是且强制地在完成第一单元后实施;这意味例如,如果植物处于生长期81时,第一处理单元已经完成,则第二处理单元仅在第一单元完成后才实施,优选地最早在生长期82实施。处理的最合适时间点本身取决于待处理的植物。
更优选地,第一处理单元最晚在植物已经达到生长期79时结束,并且终末处理单元(其优选地是第二处理单元)最早在植物处于生长期41时开始。甚至更优选地,第一处理单元在植物处于生长期01至79、优选生长期10至79时实施,并且终末处理单元(其优选地是第二处理单元)在植物处于生长期41至92或甚至在收获后即生长期41至99时实施。处理的最合适时间点本身取决于待处理的植物。下文相对于具体植物给出更详细的信息。
在下文中,以举例方式汇编具体的植物和针对优选的两个处理单元的各自优选时间间隔。
*GS=生长期
1例如番茄、黄瓜、辣椒
在具体的实施方案中,包括采用至少一种合成的杀真菌剂处理的全部处理单元最晚在各自植物的营养生长期末尾处结束。换句话说,在这个具体实施方案中,合成的杀真菌剂不用于处理营养生长期结束后的植物。在这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采用至少一种BCA的处理在前收获期中的营养生长期之后实施。
在其中使用至少一种合成的杀真菌剂的处理单元中,该合成的杀真菌剂施加至少一次,例如1、2、3、4、5、6、7或8次,优选地1、2、3、4或5次。施加频率尤其取决于病原体压力和/或取决于气候条件。例如,促进真菌攻击和增殖的天气条件,如极端潮湿,可能比干燥和炎热天气要求更多次施加至少一种合成的杀真菌剂。如果存在多于一次合成的杀真菌剂施加,则单次施药之间的时间间隔尤其取决于害虫压力、待处理的植物、天气条件,并且可以由技术人员决定。通常,施加频率以及施加率会对应于给定条件下相应植物和相应杀真菌剂常见的施加频率以及施加率,例外是在特定生长期后,采用合成的杀真菌剂的处理由采用BCA的处理替换。如果存在多于一次合成的杀真菌剂施加,则可以在不同的生长期期间实施这些施药。
在本发明的方法中,取决于所用合成的杀真菌剂的类型,至少一种杀真菌剂的单次施加率是从每公顷0.0001至7kg,优选地从每公顷0.005至5kg,更优选地从每公顷0.05至2kg。
在其中使用至少一种BCA的处理单元中,该BCA施加至少一次,例如1、2、3、4、5、6、7或8次,优选地1、2、3、4、5或6次,更优选地1、2、3或4次、甚至更优选地2、3或4次并且特别是2或3次。类似于施加合成的杀真菌剂的情况,施加频率尤其取决于病原体压力和/或取决于气候条件。例如,促进真菌攻击和增殖的天气条件,如极端潮湿,可能比干燥和炎热天气要求更多次施加该BCA。如果存在多于一次BCA施加,则单次施药之间的时间间隔尤其取决于害虫压力、待处理的植物、天气条件等,并且可以由技术人员决定。通常,施加频率以及施加率会对应于给定条件下相应植物和相应BCA常见的施加频率以及施加率,例外是仅在植物已经达到特定生长期并且在采用合成的杀真菌剂的处理已经完成后BCA才开始。如果存在多于一次BCA施加,则可以在不同的生长期期间实施这些施药。
生物控制剂优选选自非致病性细菌、优选腐生细菌、从其产生的代谢物;非致病性真菌、优选腐生真菌、从其产生的代谢物;树脂酸和植物提取物,尤其大虎杖(Reynoutria sachalinensis)的植物提取物。当然,″非致病性″细菌和真菌应当理解为对待处理的植物无致病性。
合适的非致病性细菌的实例是芽孢杆菌属(Bacillu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de)和放线菌属(Actinomycete)(链霉菌属(Streptomyces.spp))。
下文列出合适的芽孢杆菌属物种。合适的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spp.)是例如荧光假单胞菌(P.fluorescens)和恶臭假单胞菌(P.putida)。合适的放线菌物种(链霉菌属)例如是灰色链霉菌、S.ochraceisleroticus、禾生链霉菌(S.graminofaciens)、S.corchousii、螺旋轮丝链霉菌(S.spiroverticillatus)、灰浅绿链霉菌(S.griseovirdis)和吸水链霉菌(S.hygroscopicus)。
在芽孢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和放线菌属(链霉菌属)当中,优选芽孢杆菌属,更精确地是芽孢杆菌属,并且尤其是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蕈状芽孢杆菌(Bacillus mycoides)、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和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ensis)。
更优选枯草芽孢杆菌。这又包含物种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B.licheniformis)和解淀粉芽孢杆菌(B.amyloliquefaciens),其中优选枯草芽孢杆菌。应当指出最初认为属于枯草芽孢杆菌的一些菌株(菌株FZB24和FZB42)现在已经鉴定属于解淀粉芽孢杆菌。然而,为了简化,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将它们视为属于枯草芽孢杆菌。
合适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例如是来自德国柏林FZB BiotechnikGmbH的FZB13、FZB14、FZB24、FZB37、FZB38、FZB40、FZB42、FZB44、FZB45、FZB47、来自美国AGRAQUEST的Cot1、CL27和QST713。
在这些菌株当中,优选作为来自美国AGRAQUEST的商品可获得的菌株QST713。
合适的非致病性真菌的实例是木霉属(Trichoderma spp.)、Sporidesmium sclerotiorum和接合菌亚纲(Zygomycetes)。市售真菌的一个实例是来自新西兰BOTRY-Zen Ltd.的BOTRY-Zen。该产品含有非致病性腐生真菌,其作为生物控制剂通过竞争与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和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相同的生物学生态位而发挥作用。
合适的树脂酸是例如从蛇麻子提取的树脂酸。它们是市售的,例如作为来自美国BetaTec的和
大虎杖的植物提取物例如以来自德国Dr.Schaette AG,Bad Waldsee的商品形式可获得。
上文提到的由非致病性细菌产生的代谢物包括抗生素、酶、铁载体和生长促进剂,例如双效菌素A(zwittermicin-A)、卡糖胺(kanosamine)、多抗霉素、酶、如α-淀粉酶、几丁质酶和果胶酶、植物激素及其前体,如植物生长素、赤霉素样物质、细胞分裂素样化合物、脂肽如伊枯草菌素(iturin)、制磷脂菌素(plipastatin)或表面活性素(surfactin),例如agrastatinA、芽孢菌霉素D(bacillomycin D)、杆菌溶素(bacilysin)、地非西丁(difficidin)、大球菌素(macrolactin)、芬荠素(fengycin)、杆菌溶素(bacilysin)和bacilaene。优选的代谢物是上文所列的脂肽,尤其由枯草芽孢杆菌并且特别是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713产生的脂肽。
生物控制剂特别优选地选自非致病性细菌、选自从其产生的代谢物和选自大虎杖的植物提取物。尤其,生物控制剂特别优选地选自非致病性细菌和从其产生的代谢物。就合适和优选的细菌而言,参考上文评价。
合成的杀真菌剂优选地选自
A)唑类,其选自由以下物质组成的组:
氧环唑(azaconazole)、双苯三唑醇(bitertanol)、糠菌唑(bromuconazole)、环唑醇(cyproconazole)、醚唑(difenoconazole)、烯唑醇(diniconazole)、烯唑醇-M(diniconazole-M)、氧唑菌(epoxiconazole)、腈苯唑(fenbuconazole)、喹唑菌酮(fluquinconazole)、氟硅唑(flusilazole)、粉唑醇(flutriafol)、己唑醇(hexaconazole)、酰胺唑(imibenconazole)、环戊唑醇(ipconazole)、环戊唑菌(metconazole)、腈菌唑(myclobutanil)、oxpoconazole、多效唑(paclobutrazole)、戊菌唑(penconazole)、丙环唑(propiconazole)、丙硫菌唑(prothioconazole)、硅氟唑(simeconazole)、戊唑醇(tebuconazole)、氟醚唑(tetraconazole)、三唑酮(triadimefon)、唑菌醇(triadimenol)、戊叉唑菌(triticonazole)、烯效唑(uniconazole)、1-(4-氯-苯基)-2-([1,2,4]三唑-1-基)-环庚醇、氰霜唑(cyazofamid)、烯菌灵(imazalil)、稻瘟酯(pefurazoate)、丙氯灵(prochloraz)、氟菌唑(triflumizol)、苯菌灵(benomyl)、多菌灵(carbendazim)、麦穗宁(fuberidazole)、涕必灵(thiabendazole)、噻唑菌胺(ethaboxam)、氯唑灵(etridiazole)、土菌消(hymexazole)和2-(4-氯-苯基)-N-[4-(3,4-二甲氧基-苯基)-异唑-5-基]-2-丙炔-2-基氧基-乙酰胺;
B)嗜球果伞素类,其选自由以下物质组成的组:
腈嘧菌酯(azoxystrobin)、醚菌胺(dimoxystrobin)、烯肟菌酯(enestroburin)、氟嘧菌酯(fluoxastrobin)、亚胺菌(kresoxim-methyl)、叉氨苯酰胺(metominostrobin)、肟醚菌胺(orysastrobin)、啶氧菌酯(picoxystrobin)、唑菌胺酯(pyraclostrobin)、pyribencarb、肟菌酯(trifloxystrobin)、2-(2-(6-(3-氯-2-甲基-苯氧基)-5-氟-嘧啶-4-基氧基)-苯基)-2-甲氧亚氨基-N-甲基-乙酰胺、3-甲氧基-2-(2-(N-(4-甲氧基-苯基)-环丙烷-羰亚氨基硫烷基甲基)-苯基)-丙烯酸甲酯、(2-氯-5-[1-(3-甲基苄氧基亚氨基)乙基]苄基)氨基甲酸甲酯和2-(2-(3-(2,6-二氯苯基)-1-甲基-亚烯丙基氨氧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N-甲基-乙酰胺;
C)羧酰胺类,其选自由以下物质组成的组:
苯霜灵(benalaxyl)、精苯霜灵(benalaxyl-M)、麦锈灵(benodanil)、bixafen、啶酰菌胺(boscalid)、萎锈灵(carboxin)、呋菌胺(fenfuram)、环酰菌胺(fenhexamid)、氟酰胺(flutolanil)、呋吡唑灵(furametpyr)、isopyrazam、isotianil、kiralaxyl、丙氧灭锈胺(mepronil)、甲霜灵(metalaxyl)、精甲霜灵(metalaxyl-M)(mefenoxam)、甲呋酰胺(ofurace)、霜灵(oxadixyl)、氧化萎锈灵(oxycarboxin)、penthiopyrad、sedaxane、叶枯酞(tecloftalamm)、溴氟唑菌(thifluzamide)、tiadinil、2-氨基-4-甲基-噻唑-5-甲酰苯胺、2-氯-N-(1,1,3-三甲基-茚满-4-基)-烟酰胺、N-(3′,4′,5′-三氟联苯-2-基)-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4′-三氟甲基硫代联苯-2-基)-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2-(1,3-二甲基-丁基)-苯基)-1,3-二甲基-5-氟-1H-吡唑-4-甲酰胺和N-(2-(1,3,3-三甲基-丁基)-苯基)-1,3-二甲基-5-氟-1H-吡唑-4-甲酰胺、烯酰吗啉(dimethomorph)、氟吗啉(flumorph)、丁吡吗啉(pyrimorph)、氟联苯菌(flumetover)、氟吡菌胺(fluopicolide)、氟吡菌酰胺(fluopyram)、苯酰菌胺(zoxamide)、N-(3-乙基-3,5,5-三甲基-环己基)-3-甲酰氨基-2-羟基-苯甲酰胺、氯环丙酰胺(carpropamid)、dicyclomet、双炔酰菌胺(mandiproamid)、土霉素(oxytetracyclin)、硫硅菌胺(silthiofarm)和N-(6-甲氧基-吡啶-3-基)环丙烷羧酸酰胺;
D)杂环化合物类,其选自由以下物质组成的组:
氟啶胺(fluazinam)、啶斑肟(pyrifenox)、3-[5-(4-氯-苯基)-2,3-二甲基-异唑烷-3-基]-吡啶、3-[5-(4-甲基-苯基)-2,3-二甲基-异唑烷-3-基]-吡啶、2,3,5,6-四-氯-4-甲磺酰基-吡啶、3,4,5-三氯吡啶-2,6-二腈、N-(1-(5-溴-3-氯-吡啶-2-基)-乙基)-2,4-二氯烟酰胺、N-[(5-溴-3-氯-吡啶-2-基)-甲基]-2,4-二氯-烟酰胺、磺嘧菌灵(bupirimate)、环丙嘧啶(cyprodinil)、二氟林(diflumetorim)、异嘧菌醇(fenarimol)、嘧菌腙(ferimzone)、嘧菌胺(mepanipyrim)、氯草定(nitrapyrin)、氟苯嘧啶醇(nuarimol)、二甲嘧菌胺(pyrimethanil)、嗪氨灵(triforine)、拌种咯(fenpiclonil)、氟菌(fludioxonil)、4-十二烷基-2,6-二甲基吗啉(aldimorph)、吗菌灵(dodemorph)、吗菌灵乙酸酯(dodemorph-acetate)、丁苯吗啉(fenpropimorph)、克啉菌(tridemorph)、苯锈啶(fenpropidin)、氟菌安(fluoroimid)、异丙定(iprodione)、杀菌利(procymidone)、烯菌酮(vinclozolin)、唑酮菌(famoxadone)、咪唑菌酮(fenamidone)、flutianil、异噻菌酮(octhilinone)、噻菌灵(probenazole)、5-氨基-2-异丙基-3-氧代-4-邻甲苯-2,3-二氢-吡唑-1-硫代羟酸S-烯丙酯、噻二唑素(acibenzolar-S-methyl)、amisulbrom、敌菌灵(anilazin)、灭瘟素(blasticidin-S)、敌菌丹(captafol)、克菌丹(captan)、灭螨猛(chinomethionat)、棉隆(dazomet)、咪菌威(debacarb)、哒菌清(diclomezine)、野燕枯(difenzoquat)、野燕枯甲基硫酸酯(difenzoquat-methylsulfate)、氰菌胺(fenoxanil)、灭菌丹(Folpet)、恶喹酸(oxolinic acid)、粉病灵(piperalin)、丙氧喹啉(proquinazid)、咯喹酮(pyroquilon)、喹氧灵(quinoxyfen)、咪唑嗪(triazoxide)、三环唑(tricyclazole)、2-丁氧基-6-碘-3-丙基色烯-4-酮、5-氯-1-(4,6-二甲氧基-嘧啶-2-基)-2-甲基-1H-苯并咪唑、5-氯-7-(4-甲基哌啶-1-基)-6-(2,4,6-三氟苯基)-[1,2,4]三唑并[1,5-a]嘧啶和5-乙基-6-辛基-[1,2,4]三唑并[1,5-a]嘧啶-7-基胺(″BAS 650″);
E)氨基甲酸酯类,其选自由以下物质组成的组:
福美铁(ferbam)、代森锰锌(mancozeb)、代森锰(maneb)、威百亩(metam)、磺菌威(methasulphocarb)、代森联(metiram)、甲基代森锌(propineb)、福美双(thiram)、代森锌(zineb)、福美锌(ziram)、苯噻菌胺(benthiavalicarb)、乙霉威(diethofencarb)、异丙菌胺(iprovalicarb)、百维灵(propamocarb)、霜霉威盐酸盐、valiphenal和N-(1-(1-(4-氰基-苯基)乙磺酰基)-丁-2-基)氨基甲酸-(4-氟苯基)酯;
和
其他活性化合物类,其选自由以下物质组成的组:
-胍类:胍、多果定、多果定游离碱、双胍辛胺(guazatine)、双胍辛胺乙酸盐(guazatine-acetate)、双胍辛醋酸盐(iminoctadine)、双胍辛胺三乙酸酯(iminoctadine-triacetate)、双八胍盐(iminoctadine-tris(albesilate));
-硝基苯衍生物:乐杀螨(binapacryl)、消螨通(dinobuton)、消螨普(dinocap)、异丙消(nitrthal-isopropyl)、四氯硝基苯(tecnazen),
有机金属化合物:三苯锡基盐,如三苯锡基乙酸盐、三苯锡基盐酸盐或氢氧化三苯锡基;
-含硫的杂环基化合物:二噻农(dithianon)、稻瘟灵(isoprothiolane);
-有机磷化合物类:克瘟散(edifenphos)、藻菌磷(fosetyl)、乙磷铝(fosetyl-aluminum)、异稻瘟净(iprobenfos)、亚磷酸及其盐、定菌磷(pyrazophos)、甲基立枯磷(tolclofos-methyl);
-有机氯化合物类:百菌清(chlorothalonil)、抑菌灵(dichlofluanid)、双氯酚(dichlorophen)、磺菌胺(flusulfamide)、六氯苯(hexachlorobenzene)、戊菌隆(pencycuron)、五氯酚(pentachlorphenole)及其盐、四氯苯酞(phthalide)、五氯硝基苯(quintozene)、甲基托布津(thiophanate-methyl)、对甲抑菌灵(tolylfluanid)、N-(4-氯-2-硝基-苯基)-N-乙基-4-甲基-苯磺酰胺;
-无机活性物质:波尔多液、乙酸铜、氢氧化铜、王铜(copperoxychloride)、碱式硫酸铜、硫;
-其他:联苯基、拌棉醇(bronopol)、环氟菌胺(cyflufenamid)、清菌脲(cymoxanil)、二苯胺(diphenylamine)、苯菌酮(metrafenone)、米多霉素(mildiomycin)、喹啉铜(oxin-copper)、调环酸钙(prohexadione-calcium)、螺茂胺(spiroxamine)、对甲抑菌灵(tolylfluanid)、N-(环丙基甲氧基亚氨基-(6-二氟-甲氧基-2,3-二氟-苯基)-甲基)-2-苯基乙酰胺、N′-(4-(4-氯-3-三氟甲基-苯氧基)-2,5-二甲基-苯基)-N-乙基-N-甲基甲脒、N′-(4-(4-氟-3-三氟甲基-苯氧基)-2,5-二甲基-苯基)-N-乙基-N-甲基甲脒、N′-(2-甲基-5-三氟甲基-4-(3-三甲硅烷基-丙氧基)-苯基)-N-乙基-N-甲基甲脒、N′-(5-二氟甲基-2-甲基-4-(3-三甲硅烷基-丙氧基)-苯基)-N-乙基-N-甲基甲脒、2-{1-[2-(5-甲基-3-三氟甲基-吡唑-1-基)-乙酰基]-哌啶-4-基}-噻唑-4-羧酸甲基-(1,2,3,4-四氢-萘-1-基)-酰胺、2-{1-[2-(5-甲基-3-三氟甲基-吡唑-1-基)-乙酰基]-哌啶-4-基}-噻唑-4-羧酸甲基-(R)-1,2,3,4-四氢-萘-1-基-酰胺、乙酸6-叔丁基-8-氟-2,3-二甲基-喹啉-4-基酯和甲氧乙酸6-叔丁基-8-氟-2,3-二甲基-喹啉-4-基酯;
及其混合物。
具体而言,合成的杀真菌剂选自啶酰菌胺、苯菌酮、二噻农、7-甲基-6-辛基-5-乙基三唑并嘧啶、唑菌胺酯、亚胺菌、二甲嘧菌胺、代森联、醚唑、环丙嘧啶、氟菌及其混合物。在极具体的实施方案中,合成的杀真菌剂是啶酰菌胺。
尤其,在本发明的方法中
生物控制剂是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并且合成的杀真菌剂是啶酰菌胺;或
生物控制剂是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并且合成的杀真菌剂是苯菌酮;或
生物控制剂是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并且合成的杀真菌剂是二噻农;或
生物控制剂是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并且合成的杀真菌剂是5-乙基-6-辛基-[1,2,4]三唑并[1,5-a]嘧啶-7-基胺;或
生物控制剂是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并且合成的杀真菌剂是唑菌胺酯;或
生物控制剂是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并且合成的杀真菌剂是氟菌;或
生物控制剂是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并且合成的杀真菌剂是环丙嘧啶;或
生物控制剂是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并且合成的杀真菌剂是醚唑;或
生物控制剂是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并且合成的杀真菌剂是唑菌胺酯和啶酰菌胺的组合,具体地是唑菌胺酯和啶酰菌胺的混合物;或
生物控制剂是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并且合成的杀真菌剂是代森联;或
生物控制剂是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并且合成的杀真菌剂是二甲嘧菌胺;或
生物控制剂是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并且合成的杀真菌剂是亚胺菌;或
生物控制剂是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并且合成的杀真菌剂是二甲嘧菌胺和二噻农的组合,具体地是二甲嘧菌胺和二噻农的混合物;或
生物控制剂是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并且合成的杀真菌剂是唑菌胺酯和二噻农的组合,具体地是唑菌胺酯和二噻农的混合物;或
生物控制剂是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并且合成的杀真菌剂是啶酰菌胺和亚胺菌的组合,具体地是啶酰菌胺和亚胺菌的混合物;或
生物控制剂是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并且合成的杀真菌剂是唑菌胺酯和代森联的组合,具体地是唑菌胺酯和代森联的混合物;或
生物控制剂是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并且合成的杀真菌剂是二噻农、二甲嘧菌胺和唑菌胺酯的组合,具体地是二噻农、二噻农和二甲嘧菌胺混合物与二噻农和唑菌胺酯混合物的组合;或
生物控制剂是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并且合成的杀真菌剂是苯菌酮、啶酰菌胺和亚胺菌的组合,具体地是苯菌酮与啶酰菌胺和亚胺菌混合物的组合;或
生物控制剂是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并且合成的杀真菌剂是苯菌酮、唑菌胺酯、代森联和啶酰菌胺的组合,具体地是苯菌酮、唑菌胺酯和代森联混合物与啶酰菌胺的组合;或
生物控制剂是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并且合成的杀真菌剂是啶酰菌胺、氟菌和环丙嘧啶的组合,具体地是啶酰菌胺与氟菌嘧和菌环胺的混合物的组合;或
生物控制剂是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并且合成的杀真菌剂是醚唑、啶酰菌胺和唑菌胺酯的组合,具体地是醚唑与啶酰菌胺和唑菌胺酯混合物的组合;或
生物控制剂是大虎杖的提取物并且合成的杀真菌剂是苯菌酮。
如果本发明方法的特别优选实施方案的上述名单中的合成的杀真菌剂是几种合成的杀真菌剂的组合,这意指该处理单元包括顺序施加所列的不同杀真菌剂/杀真菌混合物。然而,该名单中给出的顺序不是强制性的,并且处理步骤可以包括多于一次施加所列的杀真菌剂/杀真菌混合物。
为根据本发明使用,可以将合成的杀真菌剂转化成常见类型的农业化学制剂,例如溶液剂、乳剂、混悬剂、喷粉剂(dust)、粉剂(powder)、糊剂和粒剂。组合物类型取决于具体的预期目的;在每种情况下,应当确保活性化合物的精细和均匀分布。
组合物类型的实施是可以为水溶性或可湿性的悬浮剂(SC、OD、FS)、可乳化浓缩物(EC)、乳剂(EW、EO、ES)、糊剂、锭剂、可湿性粉剂或喷粉剂(powder or dust)(WP、SP、SS、WS、DP、DS)或粒剂(GR、FG、GG、MG)以及用于处理植物繁殖材料如种子的凝胶制剂(GF)。
通常,组合物类型(例如SC、OD、FS、EC、WG、SG、WP、SP、SS、WS、GF)经稀释使用。组合物类型如DP、DS、GR、FG、GG和MG通常不经稀释使用。
组合物按已知的方式制备(参考US 3,060,084、EP-A 707445(对于液态浓缩物)、Browning:″Agglomeration″,Chemical Engineering,1967年12月4日,147-48,Perry′s Chemical Engineer′s Handbook,第4版,McGraw-Hill,New York,1963,第8-57页及以下等、WO 91/13546、US4,172,714、US 4,144,050、US 3,920,442、US 5,180,587、US 5,232,701、US5,208,030、GB 2,095,558、US 3,299,566、Klingman:Weed Control as aScience(J.Wiley&Sons,New York,1961)、Hance等人:Weed ControlHandbook(第8版,Blackwell Scientific,Oxford,1989)和Mollet,H.和Grubemann,A.:Formulation technology(Wiley VCH Verlag,Weinheim,2001),例如通过用溶剂和/或载体(根据需要,使用乳化剂和分散剂)扩充活性化合物。
农业化学组合物也可以包含在农业化学组合物中常见的助剂。所用的助剂分别取决于具体施加形式和活性物质。
合适助剂的实例是溶剂、固体载体、分散剂或乳化剂(如其他增溶剂、保护性胶体、表面活性剂、展着剂(spreader)和黏附剂)、有机和无机增稠剂、杀细菌剂、抗冻剂、消泡剂,根据需要,着色剂和增粘剂或粘合剂(例如用于种子处理制剂)。
合适的溶剂是水、有机溶剂,如中沸点至高沸点的矿物油馏分、如煤油或柴油、另外煤焦油和植物或动物来源的油、脂族、环状及芳香烃,例如甲苯、二甲苯、石蜡、四氢萘、烷基化萘或其衍生物、醇类,如甲醇、乙醇、丙醇、丁醇和环己醇、二醇类、酮类,如环己酮和γ-丁内酯、脂肪酸二甲基酰胺、脂肪酸和脂肪酸酯,和强极性溶剂,例如胺类,如N-甲基吡咯烷酮。
固体载体的实例是矿物土(mineral earth)如硅酸盐、硅胶、滑石、高岭土、滑石、石灰石、石灰、白垩、红玄武土(bole)、黄土、粘土、白云石、硅藻土、硫酸钙、硫酸镁、氧化镁、研磨的合成材料、肥料,例如硫酸铵、磷酸铵、硝酸铵、尿素,和植物源产物如谷物粉、树皮粉、木粉(wood meal)和坚果壳粉(nutshell meal)、纤维素粉以及其他固体载体。
合适的表面活性剂(佐剂、湿润剂、增粘剂、分散剂或乳化剂)是芳族磺酸(如木质素磺酸(型,Borregard,挪威)、酚磺酸、萘磺酸(型,Akzo Nobel,美国)、二丁基萘磺酸(型,BASF,德国))和脂肪酸的碱金属盐、碱土金属盐和铵盐,烷基磺酸盐、烷基芳基磺酸盐、烷基硫酸盐、月桂基醚硫酸盐、脂肪醇硫酸盐和硫酸化十六、十七与十八烷酸盐、硫酸化脂肪醇乙二醇醚,另外,萘或萘磺酸与苯酚和甲醛的缩合物、聚氧乙烯辛苯醚、乙氧基化异辛基酚、辛基酚、壬基酚、烷基苯基聚乙二醇醚、三丁基苯基聚乙二醇醚、三硬脂基苯基聚乙二醇醚、烷基芳基聚醚醇、醇和脂肪醇/环氧乙烷缩合物、乙氧基化蓖麻油、聚氧乙烯烷基醚、乙氧基化聚氧丙烯、月桂醇聚乙二醇醚乙缩醛、山梨糖醇酯、亚硫酸木质素废液和蛋白质、变性的蛋白质、多糖(如甲基纤维素)、疏水改性淀粉、聚乙烯醇(型,Clariant,瑞士)、聚羧酸(类型,BASF,德国)、聚烷氧化物(polyalkoxylate)、聚乙烯胺(类型,BASF,德国)、聚乙烯吡咯烷酮及其共聚物。
合适的展着剂(化合物,其降低水性组合物的表面张力并且改善经表皮层的渗透,因而增加植物对作物保护剂的摄取)是例如三硅氧烷表面活性剂如聚醚/聚甲基硅氧烷共聚物(来自德国Evonik Industries的产品 )。
增稠剂的实例(即赋予组合物改良的流动性即静止条件下高黏度和搅拌期间低粘度的化合物)是多糖和有机与无机粘土如黄原胶(CPKelco,美国)、23(Rhodia,法国)、(R.T.Vanderbilt,美国)或(Engelhard Corp.,NJ,美国)。
可以添加杀细菌剂以保存和稳定该组合物。合适杀细菌剂的实例是那些基于双氯酚(dichlorophen)和苄醇半缩甲醛(来自ICI的或来自Thor Chemie的RS和来自Rohm&Haas的MK)和异噻唑啉酮衍生物如烷基异噻唑啉酮类和苯并异噻唑啉酮类(来自ThorChemie的MBS)。
合适抗冻剂的实例是乙二醇、丙二醇、脲和丙三醇。
消泡剂的实例是硅酮乳液(如例如SRE,Wacker,德国或Rhodia,法国)、长链醇、脂肪酸、脂肪酸盐、氟有机化合物及其混合物。
合适的着色剂是低水溶性色素和水溶性染料。待提到的实例是罗丹明B、C.I.颜料红112、C.I.、溶剂红1、颜料蓝15:4、颜料蓝15:3、颜料蓝15:2、颜料蓝15:1、颜料蓝80、颜料黄1、颜料黄13、颜料红112、颜料红48:2、颜料红48:1、颜料红57:1、颜料红53:1、颜料橙43、颜料橙34、颜料橙5、颜料绿36、颜料绿7、颜料白6、颜料棕25、碱性紫10、碱性紫49、酸性红51、酸性红52、酸性红14、酸性蓝9、酸性黄23、碱性红10、碱性红108。
增粘剂或粘合剂的实例是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乙酸酯、聚乙烯醇和纤维素醚(Shin-Etsu,日本)。
粉剂、展着材料和喷粉剂(dust)可以通过将活性物质和(根据合适)其他活性物质与至少一种固体载体混合或同时研磨来制备。
粒剂,例如包衣粒剂、浸渍粒剂和均匀粒剂,可以通过黏合活性物质至固体载体上制备。固体载体的实例是矿物土如硅胶、硅酸盐、滑石、高岭土、镁质粘土、石灰石、石灰、白垩、红玄武土、黄土、粘土、白云石、硅藻土、硫酸钙、硫酸镁、氧化镁、研磨的合成材料、肥料例如硫酸铵、磷酸铵、硝酸铵、尿素,和植物源产物如谷物粉、树皮粉、木粉和坚果壳粉、纤维素粉以及其他固体载体。
以下是制剂的实例:
1.用水稀释的产品
为了种子处理目的,此类产品可以在稀释或不稀释的情况下施加至种子。
A水溶性浓缩物(SL,LS)
以重量计10份活性化合物溶解于以重量计90份水或水溶性溶剂中。作为备选,添加湿润剂或其他助剂。一旦用水稀释,则活性化合物溶解。以这种方式获得具有以重量计10%活性化合物含量的制剂。
B可分散浓缩物(DC)
以重量计20份的活性化合物溶解于以重量计70份环己酮中,同时添加以重量计10份的分散剂(例如聚乙烯吡咯烷酮)。用水稀释产生分散体。活性化合物含量以重量计是20%。
C可乳化浓缩物(EC)
以重量计15份的活性化合物溶解于以重量计70份的二甲苯中,同时添加十二烷基苯磺酸钙和蓖麻油乙氧基化物(在每种情况下以重量计5份)。用水稀释产生乳液。该制剂具有以重量计15%的活性化合物含量。
D.乳剂(EW、EO、ES)
以重量计25份的活性化合物溶解于以重量计35份的二甲苯中,同时添加十二烷基苯磺酸钙和蓖麻油乙氧基化物(在每种情况下以重量计5份)。将这种混合物借助乳化器(例如Ultraturrax)导入以重量计30的水中并且制成均质乳液。用水稀释产生乳液。该制剂具有以重量计25%的活性化合物含量。
E混悬剂(SC、OD、FS)
在搅拌式球磨机中,磨碎以重量计20份的活性化合物,同时添加以重量计10份的分散剂、湿润剂和以重量计70份的水或有机溶剂以产生精细的活性化合物混悬剂。用水稀释产生活性化合物的稳定混悬液。该制剂中的活性化合物含量以重量计是20%。
F水分散性粒剂和水溶性粒剂(WG,SG)
将以重量计50份的活性化合物细致研磨,同时添加以重量计50份的分散剂和湿润剂并且通过技术设备(例如挤出机、喷雾塔、流化床)制备为水分散性粒剂和水溶性粒剂。用水稀释产生活性化合物的稳定悬液或溶液。该制剂具有以重量计50%的活性化合物含量。
G水分散性粉剂和水溶性粉剂(WP、SP、SS、WS)
在转子-定子磨机中研磨以重量计75份的活性化合物,同时添加以重量计25份的分散剂和湿润剂以及硅胶。用水稀释产生活性化合物的稳定悬液或溶液。该制剂的活性化合物含量以重量计是75%。
H凝胶剂(GF)
在搅拌式球磨机中,磨碎以重量计20份的活性化合物,同时添加以重量计10份的分散剂、以重量计1份的胶凝剂、湿润剂和以重量计70份的水或有机溶剂以产生活性化合物的精细混悬剂。用水稀释产生活性化合物的稳定悬液,其具有以重量计50%的活性化合物含量。
不稀释施加的产品
I可喷撒粉剂(DP,DS)
将以重量计5份的活性化合物细致研磨并且立即与以重量计95份的细分的高岭土混合。这产生了具有以重量计5%活性化合物含量的可喷撒产品。
J粒剂(GR、FG、GG、MG)
将以重量计0.5份的活性化合物细致研磨并且与以重量计99.5份的载体结合。现有方法是挤出法、喷雾干燥法或流化床法。这产生在不稀释下施加的粒剂,其具有以重量计0.5%的活性化合物含量。
KULV溶液剂(UL)
以重量计10份活性化合物溶解于以重量计90份的有机溶剂(例如二甲苯)中。这产生在不稀释下施加的产品,其具有以重量计10%的活性化合物含量。
通常,所述制剂(农业化学组合物)包含以重量计0.01至95%、优选地以重量计0.1至90%和更优选地以重量计0.5至90%的活性化合物。活性化合物以90%至100%、优选95%至100%的纯度(根据NMR谱)使用。
水溶性浓缩物(LS)、可流动悬浮剂(FS)、干法处理用粉剂(DS)、浆状处理用水分散粉剂(WS)、水溶性粉剂(SS)、乳剂(ES)、可乳化浓缩物(EC)和凝胶剂(GF)通常用于处理植物繁殖材料(特别是种子)的目的。这些制剂可以在稀释或不稀释下施加至植物繁殖材料,特别是种子。2至10倍稀释后,所讨论的制剂产生即用型制品中以重量计0.01至60%、优选以重量计0.1至40%的活性物质浓度。施药可以在播种之前或期间实施。用于施加农业化学化合物及其组合物至植物繁殖材料、尤其种子或用其农业化学化合物及其组合物处理植物繁殖材料、尤其种子的方法是本领域已知的,并且包括繁殖材料的拌药法(dressing)、包衣法、造粒法、撒粉法、浸渍法和沟内施药法。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通过方法分别施加活性化合物或其组合物加至植物繁殖材料,使得不诱导萌发,例如种子拌药法、造粒法、包衣法和撒粉法。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悬液型(FS)制剂用于种子处理。一般而言,FS制剂可以包含1-800g/l活性物质、1-200g/l表面活性剂、0至200g/l抗冻剂、0至400g/l粘合剂、0至200g/l颜料和直至1升溶剂,优选地是水。
可以通过喷洒、雾化、喷雾、喷粉、铺展、涂刷、浸渍或倾倒,原样、以其制剂(农业化学组合物)形式或从其中制备的使用形式,例如以直接可喷洒的溶液剂、粉剂、混悬剂、分散体、乳剂、油分散体、糊剂、可喷撒产品、铺展材料或粒剂的形式,使用至少一种合成的杀真菌剂。施加形式完全取决于预期目的;意图是在每种情况下确保最可能地精细分散根据本发明使用的活性化合物。
可以通过添加水从乳剂浓缩物、糊剂或可湿性粉剂(可喷洒粉剂、油分散体)中制备水性施加形式。为制备乳剂、糊剂或油分散体,可以借助湿润剂、增粘剂、分散剂或乳化剂在水中均化原样或溶解于油或溶剂中的所述物质。备选地,可以制备由活性物质、湿润剂、增粘剂、分散剂或乳化剂和(如果合适)溶剂或油组成的浓缩物,并且此类浓缩物适于用水稀释。
即用型制品中的活性化合物浓度可以在相对宽的范围内变动。通常,它们是0.0001至10%,优选地是0.001至1%。
活性化合物也可以成功地用于超低体积法(ULV)中,即可以施加以重量计包含超过95%活性化合物的制剂(组合物)或甚至在无添加剂的情况下施加所述活性化合物。
BCA也可以转化成常用类型的农业化学制剂,例如溶液剂、乳剂、混悬剂、喷粉剂、粉剂、糊剂和粒剂。优选地,它们以水提取物或醇提取物的形式使用。
本发明的方法总体上通过使待处理的植物、植物部分、收获的作物、植物正在生长或计划生长的地点和/或植物繁殖体与活性化合物(合成的杀真菌剂或BCA)接触来实施。为此目的,将活性成分施加至植物、植物部分、收获的作物、植物正在生长或计划生长的地点和/或植物繁殖体。
术语″繁殖体″代表从中可以培育出完整植株的全部类型的植物繁殖材料,如种子、谷粒、果实、块茎、根状茎、孢子、插条、幼枝、分生组织、单个植物细胞和从中可以培育完整植株的任何形式的植物组织。优选地,它采取种子的形式。
″地点″指植物生长或将在其中生长的任何类型的基质,如土壤(例如在钵中、在田埂中或在田间)或人造介质。通常,它采取土壤的形式。
为处理繁殖体,尤其种子,原则上可以使用处理或拌合种子的任何常见方法,如,但不限于种子拌药法、种子包衣法、种子喷撒法、浸种法、种子膜包衣法、种子多层包衣法、种子包壳法、种子滴加法和种子造粒法。具体而言,如此实施处理,即通过将种子与所需特定量的原样或事先用水稀释后的种子拌药制剂在适于该目的的装置(例如用于固体或固体/液体混合配料(mixing partner)的混合装置)中混合,直至该组合物均匀地分布在种子上。如果合适,随后是干燥操作。
繁殖体的处理通常适合于季节性、尤其一年生植物,即适合于一个季节后完全收获并且必须为下一个季节再种植的植物。
对于处理植物正在生长或计划生长的地点,尤其土壤,可以通过施加合适量的原样或事先用水稀释后的相应活性化合物至土壤而处理土壤。
在植物或其(地上)部分待处理的情况下,这优选地通过喷洒植物或其部分、优选其叶子(叶施药)进行。这里,可以例如使用水作为载体,使用约100至1000l/公顷(例如300至400l/公顷)量的喷洒液,通过常见喷洒技术实施施药。可以通过低体积或超低体积法施加所述活性化合物,同样也可以以微粒剂形式施加它们。另一种用于处理植物或其(地上)部分的合适施药方法是喷雾施药。
后者也适用于处理收获的作物。另外,喷洒法也是可能的。
如果本发明的处理包括处理繁殖体,则这优选地仅在第一处理单元期间才实施。如果本发明的处理包括处理收获的作物,则这优选地仅在终末理单元期间才实施。
本发明方法中采用至少一种合成的杀真菌剂和至少一种BCA的处理优选地以叶处理和/或土壤处理形式并且作为植物的叶处理法实施。
待处理的植物优选地是栽培植物,尤其农用或观赏植物。
优选地,植物选自葡萄、仁果、核果、柑橘类水果、热带水果,如香蕉、芒果和番木瓜、草莓、越橘、杏、葫芦、西葫芦/南瓜、黄瓜、甜瓜、西瓜、羽衣甘蓝、卷心菜、大白菜、莴苣、苦苣、芦笋、胡萝卜、粗根芹菜(celeriac)、球茎甘蓝、菊苣、萝卜、蕉青甘蓝、鸦葱属、抱子甘蓝、花椰菜、绿花椰菜、洋葱、韭菜、大蒜、冬葱、番茄、马铃薯、红辣椒(辣椒)、甜菜、饲用甜菜、小扁豆、菜用豌豆、饲用豌豆、菜豆、苜蓿(紫花苜蓿)、大豆、油籽油菜、芥菜、向日葵、落花生(花生)、玉蜀黍(玉米)、小麦、黑小麦、黑麦、大麦、燕麦、粟/高粱、稻、棉花、亚麻、大麻、黄麻、菠菜、甘蔗、烟草和观赏植物。
具体地,植物选自葡萄、仁果、核果、葫芦、甜瓜、卷心菜、番茄、红辣椒(辣椒)、甜菜、菜豆、黄瓜、莴苣和胡萝卜。在极具体的实施方案中,待处理的植物是葡萄(vine)。
术语″栽培植物″应当理解为包括已经通过育种、诱变或基因工程进行修饰的植物,包括但不限于上市或正在开发的农业生物技术产品(参考http://www.bio.org/speeches/pubs/er/agri_products.asp)。遗传修饰的植物是已经利用重组DNA技术以如此方式修饰其遗传物质的植物,所述方式使得在自然环境下不能通过杂交育种、诱变或天然重组轻易地获得它们。一般而言,一个或多个基因已经整合遗传修饰植物的遗传物质中,旨在改善该植物的某些特性。此类遗传修饰也包括,但不限于蛋白质、寡肽或多肽的定向翻译后修饰,例如通过糖基化或添加聚合物如异戊二烯化、乙酰化或法尼基化部分或PEG部分。
例如作为常规育种或基因工程方法的结果,已经使得通过育种、诱变或基因工程而修饰过的植物耐受于施加特定类型的除草剂,如羟苯丙酮酸双加氧酶(HPPD)抑制剂;乙酰乳酸合酶(ALS)抑制剂,如磺酰脲(见例如US 6,222,100、WO 01/82685、WO 00/26390、WO 97/41218、WO 98/02526、WO 98/02527、WO 04/106529、WO 05/20673、WO 03/14357、WO 03/13225、WO 03/14356、WO 04/16073)或咪唑啉酮类(见例如US 6,222,100、WO 01/82685、WO 00/026390、WO 97/41218、WO 98/002526、WO 98/02527、WO 04/106529、WO 05/20673、WO 03/014357、WO 03/13225、WO 03/14356、WO 04/16073);烯醇式丙酮酰莽草酸-3-磷酸合酶(EPSPS)抑制剂,如草甘膦(见例如WO92/00377);谷氨酰胺合成酶(GS)抑制剂如草铵膦(见例如EP-A242236,EP-A242246)或苯腈类除草剂(见例如US5,559,024)。已经通过常规育种方法(诱变)使得几种栽培植物耐受除草剂,例如耐受咪唑啉酮类例如咪草啶酸的夏季油菜(卡诺拉油菜,BASF SE,德国)。基因工程方法已经用来使得栽培植物如大豆、棉花、玉米、甜菜和油菜耐受除草剂如草甘膦和草铵膦,这些栽培植物中的一些是以商标名(耐受草甘膦,Monsanto,美国)和(耐受草铵膦,Bayer CropScience,德国)市售的。
另外,还涵盖这样的植物,其中通过使用重组DNA技术,所述植物能够合成一种或多种杀虫蛋白,尤其已知来自细菌属芽孢杆菌属、特别来自苏云金芽孢杆菌的那些杀虫蛋白,如δ-内毒素、例如CryIA(b)、CryIA(c)、CryIF、CryIF(a2)、CryIIA(b)、CryIIIA、CryIIIB(b1)或Cry9c;营养杀虫蛋白(VIP)、例如VIP1、VIP2、VIP3或VIP3A;线虫定居性细菌(例如发光杆菌属(Photorhabdus.spp)或致病杆菌属(Xenorhabdus.spp))的杀虫蛋白;动物产生的毒素,如蝎毒素、蜘蛛毒素、黄蜂毒素或其他的昆虫特异性神经毒素;真菌产生的毒素,如链霉菌毒素、植物凝集素,如豌豆或大麦凝集素;凝集素(agglutinin);蛋白酶抑制剂如胰蛋白酶抑制剂、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patatin、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或木瓜蛋白酶抑制剂;核糖体失活蛋白(RIP)、如蓖麻毒蛋白、玉蜀黍-RIP、相思豆毒蛋白、软瓜蛋白、肥皂草毒蛋白或异株泻根毒蛋白;类固醇代谢酶,如3-羟类固醇氧化酶、脱皮甾醇UDP-葡糖基转移酶、胆固醇氧化酶、蜕皮激素抑制剂或HMG-CoA-还原酶;离子通道阻滞剂、如钠通道或钙通道阻滞剂;保幼激素酯酶;利尿激素受体(helicokinin受体);芪合酶、联苄合酶、几丁质酶或葡聚糖酶。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这些杀虫蛋白或毒素应当明确地还理解为前毒素、杂合蛋白、截短或修饰的蛋白质。杂合蛋白以蛋白质结构域的新组合为特征(见,例如WO 02/015701)。此类毒素或能够合成此类毒素的遗传修饰植物的其他实例在例如EP-A 374753、WO 93/007278、WO 95/34656、EP-A 427529、EP-A 451878、WO 03/18810和WO 03/52073中公开。用于产生此类遗传修饰植物的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已知的并且在例如上文提到的出版物中描述。遗传修饰植物中所含的这些杀虫蛋白赋予产生这些蛋白质的植物针对来自节肢动物全部分类组的害虫,尤其针对甲虫(鞘翅目(Coeloptera))、双翅昆虫(双翅目(Diptera)和蛾(鳞翅目(Lepidoptera))并且针对线虫(Nematoda)的耐受性。能够合成一种或多种杀虫蛋白的遗传修饰植物例如在上文提到的出版物中描述,并且它们中的一些是市售,如(产生Cry1Ab毒素的玉米栽培品种)、Plus(产生Cry1Ab和Cry3Bb1毒素的玉米栽培品种)、(产生Cry9c毒素的玉米栽培品种)、RW(产生Cry34Ab1、Cry35Ab1和膦丝菌素N-乙酰基转移酶[PAT]的玉米栽培品种);33B(产生Cry1Ac毒素的棉花栽培品种)、I(产生Cry1Ac毒素的棉花栽培品种)、II(产生Cry1Ac和Cry2Ab2毒素的棉花栽培品种);(产生VIP-毒素的棉花栽培品种);(产生Cry3A毒素的马铃薯栽培品种);Bt- Bt11(例如CB)和来自法国Syngenta Seeds SAS的Bt176(产生Cry1Ab毒素和PAT酶的玉米栽培品种)、来自法国SyngentaSeeds SAS的MIR604(产生改良形式Cry3A毒素的玉米栽培品种,参考WO 03/018810)、来自比利时Monsanto Europe S.A.的MON 863(产生Cry3Bb1毒素的玉米栽培品种)、来自比利时Monsanto Europe S.A.的IPC 531(产生改良形式Cry1Ac毒素的棉花栽培品种)和来自比利时Pioneer Overseas Corporation的1507(产生Cry1F毒素和PAT玉米的栽培品种)。
另外,还涵盖这样的植物,其中通过使用重组DNA技术,所述植物能够合成一种或多种杀虫蛋白以增加这些植物对细菌性、病毒性或真菌性病原体的抵抗性或耐受性。此类蛋白质的实例是所谓的″病原体相关蛋白″(PR蛋白,见,例如EP-A 392225)、植物疾病抗性基因(例如马铃薯栽培品种,其表达源自墨西哥野生马铃薯Solanum bulbocastanum的对抗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的抗性基因)或T4-溶菌酶(例如能够合成这些蛋白质的具有增加的细菌(如梨火疫菌(Erwinia amylvora))抗性的马铃薯栽培品种)。用于产生此类遗传修饰植物的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已知的并且在例如上文提到的出版物中描述。
另外,还涵盖这样的植物,其中通过使用重组DNA技术,所述植物能够合成一种或多种蛋白以增加这些植物的生产力(生物量产量、谷粒产量、淀粉含量、含油量或蛋白质含量)、对干旱、盐度或其他限制生长的环境因素的耐受性或针对真菌性、细菌性或病毒性病原体的耐受性。
另外,还涵盖这样的植物,其中通过使用重组DNA技术,所述植物含有修饰量的物质含量或新物质含量,尤其旨在改善人类或动物营养,例如产生促进健康的长链Ω-3脂肪酸或不饱和Ω-9脂肪酸的油料作物(例如油菜,DOW Agro Sciences,加拿大)。
另外,还涵盖这样的植物,其中通过使用重组DNA技术,所述植物含有修饰量的物质含量或新物质含量,尤其旨在提高原料生产,例如,产生增加量的支链淀粉的马铃薯(例如马铃薯,BASF SE,德国)。
具体而言,在本发明的方法中
生物控制剂是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合成的杀真菌剂是啶酰菌胺并且待处理的植物是葡萄、核果、菜豆或莴苣;或
生物控制剂是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合成的杀真菌剂是苯菌酮并且待处理的植物是葡萄、甜瓜、辣椒、葫芦或黄瓜;或
生物控制剂是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合成的杀真菌剂是二噻农并且待处理的植物是葡萄或仁果(具体地是苹果);或
生物控制剂是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合成的杀真菌剂是5-乙基-6-辛基-[1,2,4]三唑并[1,5-a]嘧啶-7-基胺并且待处理的植物是葫芦;或
生物控制剂是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合成的杀真菌剂是唑菌胺酯并且待处理的植物是甜菜;或
生物控制剂是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合成的杀真菌剂是氟菌并且待处理的植物是菜豆;或
生物控制剂是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合成的杀真菌剂是环丙嘧啶并且待处理的植物是菜豆;或
生物控制剂是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合成的杀真菌剂是醚唑并且待处理的植物是胡萝卜;或
生物控制剂是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合成的杀真菌剂是唑菌胺酯和啶酰菌胺的组合,具体地是唑菌胺酯和啶酰菌胺的混合物,并且待处理的植物是番茄、卷心菜或胡萝卜;或
生物控制剂是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合成的杀真菌剂是代森联并且待处理的植物是葡萄;或
生物控制剂是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合成的杀真菌剂是二甲嘧菌胺并且待处理的植物是仁果(具体地是苹果);或
生物控制剂是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合成的杀真菌剂是亚胺菌并且待处理的植物是葡萄;或
生物控制剂是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合成的杀真菌剂是二甲嘧菌胺和二噻农的组合,具体地是二甲嘧菌胺和二噻农的混合物,并且待处理的植物是仁果,或
生物控制剂是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合成的杀真菌剂是唑菌胺酯和二噻农的组合,具体地是唑菌胺酯和二噻农的混合物,并且待处理的植物是仁果(具体地是苹果),或
生物控制剂是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合成的杀真菌剂是啶酰菌胺和亚胺菌的组合,具体地是啶酰菌胺和亚胺菌的混合物,并且待处理的植物是葡萄;或
生物控制剂是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合成的杀真菌剂是唑菌胺酯和代森联的组合,具体地是唑菌胺酯和代森联的混合物,并且待处理的植物是葡萄,或
生物控制剂是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合成的杀真菌剂是二噻农、二甲嘧菌胺和唑菌胺酯的组合,具体地是二噻农、二噻农和二甲嘧菌胺混合物与二噻农和唑菌胺酯混合物的组合,并且待处理的植物是仁果(具体地是苹果);或
生物控制剂是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合成的杀真菌剂是苯菌酮、啶酰菌胺和亚胺菌的组合,具体地是苯菌酮与啶酰菌胺和亚胺菌混合物的组合,并且待处理的植物是葡萄;或
生物控制剂是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合成的杀真菌剂是苯菌酮、唑菌胺酯、代森联和啶酰菌胺的组合,具体地是苯菌酮、唑菌胺酯和代森联混合物与啶酰菌胺的组合,并且待处理的植物是葡萄;或
生物控制剂是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合成的杀真菌剂是啶酰菌胺、氟菌和环丙嘧啶的组合,具体地是啶酰菌胺与氟菌嘧和菌环胺的混合物的组合,并且待处理的植物是菜豆;或
生物控制剂是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合成的杀真菌剂是醚唑、啶酰菌胺和唑菌胺酯的组合,具体地是醚唑与啶酰菌胺和唑菌胺酯混合物的组合,并且待处理的植物是胡萝卜;或
生物控制剂是大虎杖的提取物,合成的杀真菌剂是苯菌酮并且待处理的植物是葡萄或葫芦。
如果本发明方法的具体实施方案的上述名单中的合成的杀真菌剂是几种合成的杀真菌剂的“组合”,这意指该处理单元包括随后施加所列的不同杀真菌剂/杀真菌混合物。然而,该名单中给出的顺序不是强制性的,并且处理步骤可以包括多于一次施加所列的杀真菌剂/杀真菌混合物。
本发明合成的杀真菌剂和BCA的组合使用因针对广谱植物致病性真菌的突出有效性而与众不同,所述的植物致病性真菌包括土源真菌,其尤其源自根肿菌纲(Plasmodiophoromycetes)、Peronosporomycetes(同义词:卵菌纲(Oomycetes))、壶菌纲(Chytridiomycetes)、接合菌纲(Zygomycete)、子囊菌纲(Ascomycetes)、担子菌纲(Basidiomycetes)和半知菌纲(Deuteromycetes)(同义词:不完全真菌纲(Fungi imperfecti))。有利地,本发明的方法适于控制以下植物疾病:
观赏植物、蔬菜(例如,白锈菌(A.candida))和向日葵(例如,婆罗门参白锈菌(A.tragopogonis))上的白锈属(Albugo.spp)(白锈病);蔬菜、油菜、卷心菜(芸苔链格孢(A.brassicola或brassicae))、甜菜(细链格孢(A.tenuis))、水果、稻、大豆、马铃薯(例如,茄链格孢(A.solani)或链格孢(A.alternata))、番茄(例如,茄链格孢或链格孢)、胡萝卜(胡萝卜链格孢(A.dauci))和小麦上的链格孢属(Alternaria.spp)(链格孢菌叶斑病);甜菜和蔬菜上的丝囊霉属(Aphanomyces.spp);禾谷类和蔬菜上的壳二孢属(Ascochyta.spp),例如,小麦上的壳二孢(A.tritici)(炭疽病)和大麦上的大麦壳二孢(A.hordei);平脐蠕孢属(Bipolaris)和内脐蠕孢属(Drechslera.spp)(有性型:旋孢腔菌属(Cochliobolus.spp)),例如,玉米上的南方叶枯病(玉米内脐蠕孢(D.maydis))或北方叶枯病(玉米生平脐蠕孢(B.zeicola)),例如,禾谷类上的斑枯(spot blotch)(小麦根腐平脐蠕孢(B.sorokiniana))和例如,稻及坪草上的B.oryzaes;禾谷类上(例如,小麦或大麦上)的布氏白粉菌(Blumeria)(前称禾生白粉菌(Erysiphe graminis)(白粉菌);水果和浆果(例如,草莓)、蔬菜(例如,莴苣、胡萝卜、芹菜和卷心菜)、油菜、花卉、藤本植物、林业植物和小麦上的灰葡萄孢(有性型:富氏葡萄孢盘菌(Botryotinia fuckeliana):灰霉);莴苣上的莴苣盘梗霉(Bremia lactucae)(霜霉病);阔叶树和常绿树上的长喙壳属(Ceratocystis)(同义词:蛇口壳属(Ophiostoma.spp))(腐病或枯萎),例如,榆树上的榆长喙壳(C.ulmi)(荷兰榆树病(Dutch elm disease));玉米(例如,灰叶斑病:玉蜀黍尾孢(C.zeae-maydis))、稻、甜菜(例如,甜菜生尾孢(C.beticola))、甘蔗、蔬菜、咖啡、大豆(例如,大豆尾孢(C.sojina)或菊池尾孢(C.kikuchii))和稻上的尾孢属(Cercospora.spp)(尾孢菌叶斑病);番茄(例如,黄枝孢菌(C.fulvum):叶霉病)和禾谷类上的枝孢霉属(Cladosporium.spp),例如,小麦上的多主枝孢(C.herbarum)(黑穗病(black ear));禾谷类上的麦角菌(Clavicepspurpurea)(麦角病);玉米(炭色旋孢腔菌(C.carbonum))、禾谷类(例如,禾旋孢腔菌(C.sativus),无性型:小麦根腐平脐蠕孢)和稻(例如,宫部旋孢腔菌(C.miyabeanus),无性型:H.oryzae)上的旋孢腔菌属(无性型:平脐蠕孢属的长蠕孢属(Helminthosporium))某些物种(叶斑病);棉花(例如,棉刺盘孢(C.gossypii))、玉米(例如,C.graminicola:炭疽菌茎腐病)、浆果、马铃薯(例如,C.coccodes:黑斑病)、菜豆(例如,豆刺盘孢(C.lindemuthianum))和大豆(例如,平头刺盘孢(C.truncatum)或胶孢刺盘孢(C.gloeosporioides))上的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有性型:小丛壳属(Glomerella))某些物种(炭疽病);伏革菌属(Corticium)某些物种,例如,稻上的笹木伏革菌(C.sasakii)(纹枯病);大豆和观赏植物上的多主棒孢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叶斑病);Cycloconium某些物种,例如,橄榄树上的C.oleaginum;柱孢属(Cylindrocarpon)某些物种(例如,果树溃疡病或幼藤衰败,有性型:果树、藤本植物(例如,鹅掌楸柱孢(C.liriodendri),有性型:鹅掌楸新丛赤壳(Neonectria liriodendri):黑脚病(Black FootDisease))和观赏植物上的丛赤壳属(Nectria)或新丛赤壳属(Neonectria)某些物种;大豆上的白纹羽束丝菌(Dematophora necatrix)(有性型:褐座坚壳菌(Rosellinia necatrix)(根和茎腐病);间座壳属(Diaporthe)某些物种,例如,大豆上的菜豆间座壳(D.phaseolorum)(猝倒);玉米、禾谷类如大麦(例如,大麦网斑内脐蠕孢(D.teres),网斑病)和小麦(例如,小麦德氏霉(D.tritici-repentis):小麦褐斑病(tan spot))、稻和坪草上的内脐蠕孢属(同义词:长蠕孢属,有性型:核腔菌属(Pyrenophora))某些物种;藤本植物上的Esca(枯梢病)、干枯病(apoplexy)),由斑点嗜蓝孢孔菌(Fomitiporiapunctata)(同义词:斑点木层孔菌(Phellinus punctata))、地中海嗜蓝孢孔菌(F.mediterranea)、Phaeomoniella chlamydospora(较早的Phaeoacremonium chlamydosporum、Phaeoacremonium aleophilum和/或Botryosphaeria obtusa引起;仁果(梨痂囊腔菌(E.pyri))、浆果(覆盆子痂囊腔菌(E.veneta):炭疽病)和藤本植物(痂囊腔菌(E.ampelina):炭疽病)上的痂囊腔菌属(Elsinoe)某些物种;稻上的稻叶黑粉菌(Entyloma oryzae)(叶黑粉病);小麦上的附球菌属(Epicoccum)某些物种(黑霉病(black mold));胡萝卜、甜菜(甜菜白粉菌(E.betae))、蔬菜(例如,豌豆白粉菌(E.pisi)),如葫芦(例如,二孢白粉菌(E.cichoracearum))、卷心菜、油菜(例如,十字花科白粉菌(E.cruciferarum))上的白粉菌属(Erysiphe)某些物种(白粉病);果树、藤本植物和观赏木上的Eutypa lata(弯孢壳(Eutypa)溃疡病或枯梢病,无性型:Cytosporina lata,同义词:Libertella blepharis);玉米(例如,大斑凸脐蠕孢(E.turcicum))上的凸脐蠕孢属(Exserohilum)(同义词:长蠕孢属)某些物种;多种植物上的镰孢菌属(Fusarium)(有性型:赤霉属(Gibberella))某些物种(萎蔫、根或茎腐病),如禾谷镰孢菌(F.graminearum)或黄色镰孢菌(F.culmorum)(根腐病、黑星病或赤霉病(head blight))上的禾谷类(例如,小麦或大麦)、番茄上的尖镰孢菌(F.oxysporum)、大豆上的茄腐镰孢菌(F.solani)和玉米上的轮枝镰孢菌(F.verticillioides);禾谷类(例如,小麦或大麦)和玉米上的禾顶囊壳(Gaeumannomyces graminis)(全蚀病(take-all));禾谷类(例如,玉蜀黍赤霉G.zeae)和稻(例如,藤仓赤霉(G.fujikuroi):恶苗病)上的赤霉属某些物种;藤本植物、仁果和其他植物上的围小丛壳菌(Glomerella cingulata)和棉花上的棉小丛壳菌(G.gossypii);稻上的颗粒染色复合体(Grainstaining complex);藤本植物上的葡萄球座菌(Guignardiabidwellii)(黑腐病(black rot));蔷薇科植物和杜松上的裸孢子囊菌属(Gymnosporangium)某些物种,例如,梨上的G.sabinae,锈病);玉米、禾谷类和稻上的长蠕孢属某些物种(同义词:平脐蠕孢属,有性型:旋孢腔菌属);驼孢锈属(Hemileia)某些物种,例如,咖啡上的咖啡驼孢锈菌(H.vastatrix)(咖啡叶锈病);藤本植物上的褐斑拟捧束孢(Isariopsisclavispora)(同义词:Cladosporium vitis);辣椒上的鞑靼内丝白粉菌(Leveillula taurica)、大豆和棉花上的菜豆壳球孢菌(Macrophominaphaseolina)(同义词:Macrophomina phaseoli)(根茎腐病);禾谷类(例如,小麦或大麦)上的红色雪腐病菌(Microdochium nivale)(同义词:雪腐镰孢菌Fusarium nivale)(粉色雪霉病(pink snow mold));大豆上的扩散叉丝壳(Microsphaera diffusa)(白粉病);核果和其他蔷薇科植物上的链核盘菌属(Monilinia)某些物种,例如,核果链核盘菌(M.laxa)、美澳型核果链核盘菌(M.fructicola)和果生链核盘菌(M.fructigena)(花枝枯萎病、褐腐病);禾谷类、香蕉、浆果和落花生上的球腔菌属(Mycosphaerella)某些物种,如小麦上的禾生球腔菌(M.graminicola)(无性型:小麦壳针孢(Septoria tritici),壳针孢黑斑病)或香蕉上的斐济球腔菌(M.fijiensis)(条叶斑病(blackSigatoka disease));卷心菜(例如,芸苔霜霉(P.brassicae))、油菜(例如,寄生霜霉(P.parasitica))、洋葱(例如,葱霜霉(P.destructor))、甘蔗(烟草霜霉(P.tabacina))和大豆(例如,东北霜霉(P.manshurica))上的霜霉属(Peronospora)某些物种(霜霉病);大豆上的豆薯层锈菌(Phakopsorapachyrhizi)和山马蝗层锈菌(P.meibomiae)(大豆锈病);瓶霉属(Phialophora)某些物种例如藤本植物(例如,P.tracheiphila和P.tetraspora)和大豆(例如,P.gregata:茎腐病);油菜和卷心菜上的黑胫茎点霉(Phoma lingam)(根茎腐病)和甜菜上的甜菜茎点霉(P.betae)(根腐病、叶斑病和猝倒);向日葵、藤本植物(例如,葡萄生拟茎点霉(P.viticola):杆和叶斑病)和大豆(例如,茎腐病:P.phaseoli,有性型:菜豆间座壳(Diaporthe phaseolorum))上的拟茎点霉(Phomopsis)某些物种;玉米上的玉蜀黍节壶菌(Physodermamaydis)(褐斑病);在多种植物上的疫霉属(Phytophthora)某些物种(萎蔫、根、叶、果实和茎腐病),如红辣椒和葫芦(例如,辣椒疫霉(P.capsici))、大豆(例如,大雄疫霉(P.megasperma),同义词:大豆疫霉(P.sojae))、马铃薯和番茄(例如,致病疫霉(P.infestans):晚疫病)和阔叶树(例如,栎树疫霉(P.ramorum):栎树猝死);卷心菜、油菜、萝卜和其他植物上的芸苔根肿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e)(根肿病(club root));轴霜霉属(Plasmopara)某些物种,例如,藤本植物上的葡萄生轴霜霉(P.viticola)(葡萄霜霉病)和向日葵上的向日葵轴霜霉(P.halstedii);蔷薇科植物、蛇麻、仁果和浆果上的叉丝单囊壳属(Podosphaera)某些物种(白粉病),例如,苹果上的白叉丝单囊壳(P.leucotricha);多粘菌属(Polymyxa)某些物种,例如,禾谷类如大麦和小麦(禾谷多粘菌(P.graminis))和甜菜(甜菜多粘菌(P.betae))上和并且通过病毒病传播的某些物种;禾谷类例如小麦或大麦上的小麦基腐病菌Pseudocercosporella herpotrichoides(眼斑病,有性型:Tapesia yallundae);多种植物上的假霜霉属(Pseudoperonospora)(霜霉病),例如,葫芦上的古巴假霜霉(P.cubensis)或蛇麻上的葎草假霜霉(P.humili);藤本植物上的八孢假无柄盘菌(Pseudopezicula tracheiphila)(红火病或rotbrenner’,无性型:瓶霉属);多种植物上的柄锈菌属(Puccinia)某些物种(锈病),例如禾谷类,如小麦、大麦或黑麦上的小麦柄锈菌(P.triticina)(褐锈病或叶锈病)、条形柄锈菌(P.striiformis)(条锈病或黄锈病)、大麦柄锈菌(P.hordei)(矮锈病)、禾生柄锈菌(P.graminis)(秆锈病或黑锈病)或隐匿柄锈菌(P.recondita)(棕锈病或叶锈病)和芦笋(例如,天门冬柄锈菌(P.asparagi));小麦上的麦类核腔菌(Pyrenophora tritici-repentis)(无性型:小麦德氏霉(Drechslera tritici-repentis)(褐斑病)或大麦上的圆核腔菌(P.teres)(网斑病);梨孢属(Pyricularia)某些物种,例如,稻上的稻梨孢(P.oryzae)(有性型:灰色大角间座壳(Magnaporthe grisea),稻瘟病)和坪草和禾谷类上的灰梨孢(P.grisea);坪草、稻、玉米、小麦、棉花、油菜、向日葵、大豆、甜菜、蔬菜和多种其他植物上的腐霉属(Pythium)某些物种(猝倒)(例如,终极腐霉(P.ultimum)或瓜果腐霉(P.aphanidermatum));柱隔孢属(Ramularia)某些物种,例如,大麦上的R.collo-cygni(柱隔孢叶斑病、生理叶斑病)和甜菜上的甜菜生柱隔孢(R.beticola);棉花、稻、马铃薯、坪草、玉米、油菜、马铃薯、甜菜、蔬菜和多种其他植物上的丝核菌属(Rhizoctonia)某些物种,例如,大豆上的立枯丝核菌(R.solani)(根茎腐病)、稻上的立枯丝核菌(纹枯病)或小麦或大麦上的禾谷丝核菌(R.cerealis)(丝核菌春叶枯病);草莓、胡萝卜、卷心菜、藤本植物和番茄上的匐枝根霉(Rhizopusstolonifer)(黑霉病、软腐病);大麦、黑麦和黑小麦上的黑麦喙孢(Rhynchosporium secalis)(灼枯病);稻上的稻帚枝霉(Sarocladium oryzae)和S.attenuatum(鞘腐病);蔬菜和大田作物,如油菜、菜豆、向日葵(例如,核盘菌(S.sclerotiorum))和大豆(例如,齐整小核菌(S.rolfsii)或核盘菌)上的核盘菌属(Sclerotinia)某些物种(茎腐病或白霉);多种植物上的壳针孢属(Septoria)某些物种,例如,大豆上的大豆壳针孢S.glycines(褐斑病)、小麦上的小麦壳针孢(S.tritici)(壳针孢叶枯病)和禾谷类上的颖枯壳针孢(S.nodorum)(同义词:颖枯壳多孢(Stagonospora nodorum)(颖枯壳叶枯病);藤本植物上的葡萄钩丝壳(同义词:葡萄白粉菌(Erysiphe necator)(白粉病,无性型:托氏葡萄粉孢霉(Oidium tuckeri);玉米(叶枯病)(例如,大斑刚毛座腔菌(S.turcica),同义词:大斑病长蠕孢(Helminthosporium turcicum))和坪草上的刺球腔菌属(Setospaeria)某些物种;玉米、高粱和甘蔗上的轴黑粉菌属(Sphacelotheca)某些物种(黑穗病)(例如,玉米丝黑穗病菌(S.reiliana):丝黑穗病);葫芦、黄瓜和甜瓜上的单丝壳白粉菌(Sphaerothecafuliginea)(白粉病);在马铃薯上并且因而通过病毒病传播的马铃薯粉痂菌(Spongospora subterranea)(粉痂病);禾谷类上的壳多孢属(Stagonospora)某些物种,例如,小麦上的颖枯壳多孢(S.nodorum)(壳多孢黑斑病,有性型:颖枯小球腔菌(Leptosphaeria nodorum))[同义词:颖枯暗球腔菌(Phaeosphaeria nodorum)];马铃薯上的内生集壶菌(Synchytriumendobioticum)(马铃薯癌肿病);外囊菌属Taphrina某些物种,例如,桃上的畸形外囊菌(T.deformans)(缩叶病)和李树上的李外囊菌(T.pruni)(李袋果病(plum pocket));甘蔗、仁果、蔬菜、大豆和棉花上的根串珠霉属(Thielaviopsis)某些物种(黑根腐病),例如,根串珠霉(T.basicola)(同义词:秀丽鞘孢(Chalara elegans));禾谷类上的腥黑粉菌属(Tilletia)某些物种(腥黑穗病或坚黑穗病),例如,小麦上的小麦腥黑粉菌(T.tritici)(同义词:小麦网腥黑粉菌(T.carie),小麦腥黑穗病)和小麦矮腥黑粉菌T.controversa(矮腥黑穗病);大麦或小麦上的肉孢核瑚菌(Typhula incarnata)(灰雪腐霉病(grey snow mold));条黑粉菌属(Urocystis)某些物种,例如,黑麦上的隐条黑粉菌(U.occulta)(秆黑粉病(stem smut));蔬菜如菜豆(例如,疣顶单胞锈菌(U.appendiculatu),同义词:菜豆单胞锈菌(U.phaseoli))和甜菜(例如,甜菜单胞锈菌(U.betae))上的单胞锈菌属Uromyces某些物种(锈病);禾谷类(例如,麦散黑粉菌(U.nuda)和燕麦散黑粉菌(U.avaenae)、玉米(例如,玉米黑粉菌(U.maydis):玉米黑粉病)和甘蔗上的黑粉菌属(Ustilago)某些物种(散黑穗病(loose smut));苹果(例如,苹果黑星菌(V.inaequalis))和梨上的黑星菌属(Venturia)某些物种(疮痂病scab);和多种植物,如水果和观赏植物、藤本植物、浆果、蔬菜和大田作物上的轮枝孢属(Verticillium)某些物种(萎蔫),例如,草莓、油菜、马铃薯和番茄上的大丽轮枝孢(V.dahliae)。
具体地,本发明的方法用于控制以下植物病原体:
在水果和浆果(例如,草莓)、蔬菜(例如,莴苣、胡萝卜、芹菜和卷心菜)、油菜、花卉、葡萄(藤本植物)、林业植物和小麦上并且尤其葡萄上的灰葡萄孢(有性型:富氏葡萄孢盘菌:灰霉)
莴苣上的莴苣盘梗霉(霜霉病)
葡萄(藤本植物)上的葡萄钩丝壳(同义词:葡萄白粉菌(白粉病,无性型:托氏葡萄粉孢霉)
轴霜霉属某些物种,例如葡萄(藤)上的葡萄生轴霜霉(葡萄霜霉病)和向日葵上的向日葵轴霜霉,尤其葡萄上的葡萄生轴霜霉
多种植物上的假霜霉(霜霉病),例如,葫芦上的古巴假霜霉或蛇麻上的葎草假霜霉,尤其葫芦上的古巴假霜霉
蔬菜、油菜(芸苔链格孢(A.brassicola或brassicae))、卷心菜(芸苔链格孢、甜菜(细链格孢)、水果、稻、大豆、马铃薯(例如,茄链格孢或链格孢)、番茄(例如,茄链格孢或链格孢)、胡萝卜链格孢和小麦上的链格孢属某些物种(链格孢叶斑病),尤其番茄上的茄链格孢、卷心菜上的的芸苔链格孢和胡萝卜上的胡萝卜链格孢
苹果(例如,苹果黑星菌)和梨上的黑星菌属某些物种(疮痂病),尤其在仁果、尤其苹果上的苹果黑星菌
核果和其他蔷薇科植物上的链核盘菌属某些物种,例如,核果链核盘菌、美澳型核果链核盘菌和果生链核盘菌(花枝枯萎病、褐腐病),尤其核果上的核果链核盘菌
玉米(例如,灰叶斑病:玉蜀黍尾孢)、稻、甜菜(例如,甜菜生尾孢)、甘蔗、蔬菜、咖啡、大豆(例如,大豆尾孢或菊池尾孢)和稻上的尾孢属某些物种(尾孢菌叶斑病)、尤其甜菜上的甜菜生尾孢
胡萝卜上或甜菜(甜菜白粉菌)上的白粉菌属某些物种(白粉病)
葫芦、黄瓜和甜瓜上的单丝壳白粉菌(白粉病)
辣椒上的鞑靼内丝白粉菌
蔬菜和大田作物上的核盘菌属某些物种(根腐霉或白霉),如油菜、向日葵、菜豆(例如,核盘菌)和大豆(例如,齐整小核菌或核盘菌),尤其菜豆上的核盘菌。
与单独施加合成的杀真菌剂所获得的结果相比,本发明的方法提供对植物致病性真菌的良好控制,而杀真菌效果不明显下降。在众多情况下,本发明方法的杀真菌效果是相当的,在一些情况下甚至比单用合成的杀真菌剂的效果更好。在一些情况下,杀真菌效果甚至超过叠加地(协同地;根据Colby公式计算的协同作用)增强。有利地,与已经单用相应合成的杀真菌剂处理的植物相比,合成的杀真菌剂在收获的作物中的残留量显著减少。
本发明现在将通过以下的非限制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所述活性化合物作为商品制剂使用。
通过目视确定百分数计的感染叶面积实施评价。
1.与啶酰菌胺组合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针对葡萄中灰葡萄孢的活性
葡萄(Vine grape)栽培品种“Riesling”在标准条件下培育,同时充分供应水和养分。试验植株用灰葡萄孢的水性孢子悬液接种。在下表1中编制的日期,用具有下文所述活性化合物的浓度的水制剂喷洒植物的叶至径流点(runoff point)。为了比较,一部分的植株单独用啶酰菌胺(作为BASF商品使用;每次处理的投药率:1.2kg/公顷;用水稀释至800l/公顷)喷洒。另一部分用啶酰菌胺和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作为来自AGRAQUEST的商品AS使用;每次处理的投药率:8l/公顷,用水稀释至800l/公顷)一起喷洒。第一次处理95日和100日后(终末处理25日或30日后),以总状花序感染%目视地确定该疾病发展的程度。在下表1中汇编结果。
表1
*DAT=首次处理后天数
施药代码:
施药代码 |
施药日期 |
生长期 |
A |
09.06.2008 |
68 |
B |
05.07.2008 |
77 |
C |
07.08.2008 |
81 |
D |
18.08.2008 |
83 |
E |
|
|
2.与苯菌酮组合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针对葡萄中葡萄钩丝壳(Uncinula necator)的活性
葡萄在标准条件下培育,同时充分供应水和养分。试验植株用葡萄钩丝壳的水性孢子悬液接种。在下表2中编制的日期,用具有下文所述活性化合物的浓度的水制剂喷洒植物的叶至径流点。为了比较,一部分的植株单独用苯菌酮(作为BASF商品使用;每次处理的投药率:0.02Vol.-%;用水稀释至800l/公顷)喷洒。另一部分用苯菌酮和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作为来自AGRAQUEST的商品AS使用;每次处理的投药率:8l/公顷,用水稀释至800l/公顷)一起喷洒。第一次处理后85日和91日(终末处理后15日或21日),以总状花序感染%目视地确定该疾病发展的程度。在下表2中汇编结果。
表2
*DAT=首次处理后天数
施药代码:
施药代码 |
施药日期 |
生长期 |
A |
28.05.2008 |
57 |
B |
11.06.2008 |
65 |
C |
25.06.2008 |
73 |
D |
09.07.2008 |
77 |
E |
23.07.2008 |
79 |
F |
06.08.2008 |
81 |
3.与二噻农组合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针对葡萄中葡萄生单轴霉(Plasmopara viticola)的活性
葡萄在标准条件下培育,同时充分供应水和养分。试验植株用葡萄生单轴霉的水性孢子悬液接种。在下表3中编制的日期,用具有下文所述活性化合物的浓度的水制剂喷洒植物的叶至径流点。为了比较,一部分的植株单独用二噻农(作为Bayer商品WG使用;每次处理的投药率:525g/公顷;用水稀释至800l/公顷)喷洒或单独用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713(作为来自AGRAQUEST的商品AS使用;每次处理的投药率:8l/公顷,用水稀释至800l/公顷)喷洒。另一部分是用二噻农和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一起喷洒。在第一次处理后67日和73日(终末处理后4日或10日),以总状花序感染%目视地确定该疾病发展的程度。第一次处理73日后(终末处理10日后),目视确定总状花序上感染的严重性和频率[%]。第一次处理87日后(终末处理14日后),以叶感染%计目视地确定该疾病发展的程度。在下表3中汇编结果。
表3
*DAT=首次处理后天数
施药代码:
施药代码 |
施药日期 |
生长期 |
A |
16.05.2008 |
53 |
B |
28.05.2008 |
57 |
C |
04.06.2008 |
63 |
D. |
13.06.2008 |
68 |
E |
23.06.2008 |
71 |
F |
04.07.2008 |
75 |
施药代码 |
施药日期 |
生长期 |
G |
18.07.2008 |
79 |
H |
29.07.2008 |
79 |
I |
07.08.2008 |
81 |
4.与5-乙基-6-辛基-[1,2,4]三唑并[1,5-a]嘧啶-7-基胺(″BAS 650″)组合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针对葫芦中古巴假霜霉(Pseudoperonosporacubensis)的活性
葫芦在标准条件下栽培和培育,同时充分供应水和养分。试验植株用古巴假霜霉的水性孢子悬液接种。在下表4中编制的日期,用具有下文所述活性化合物的浓度的水制剂喷洒植物的叶至径流点。为了比较,一部分的植株单独用5-乙基-6-辛基-[1,2,4]三唑并[1,5-a]嘧啶-7-基胺(″BAS 650″;作为Bayer商品BAS使用;每次处理的投药率:1.2l/公顷;用水稀释至500l/公顷)喷洒或单独用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作为来自AGRAQUEST的商品AS使用;每次处理的投药率:8l/公顷,用水稀释至500l/公顷)喷洒。另一部分是用5-乙基-6-辛基-[1,2,4]三唑并[1,5-a]嘧啶-7-基胺和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一起喷洒。第一次处理28日后(终末处理6日后),以叶感染%计目视地确定该疾病发展的程度。在下表4中汇编结果。
表4
*DAT=首次处理后天数
施药代码:
施药代码 |
施药日期 |
生长期 |
A |
27.02.2008 |
61 |
B |
05.03.2008 |
63 |
C |
13.03.2008 |
71 |
D. |
20.03.2008 |
75 |
E |
27.03.2008 |
81 |
5.与唑菌胺酯组合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针对番茄中茄链格孢(Alternaria solani)的活性
番茄在标准条件下栽培和培育,同时充分供应水和养分。试验植株用茄链格孢的水性孢子悬液接种。在下表5中编制的日期,用具有下文所述活性化合物的浓度的水制剂喷洒植物的叶至径流点。为了比较,一部分的植株单独用唑菌胺酯(作为BASF商品使用;每次处理的投药率:300g/公顷;用水稀释至500l/公顷)喷洒。另一部分用唑菌胺酯/啶酰菌胺混合物和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作为来自AGRAQUEST的商品AS使用;每次处理的投药率:8l/公顷,用水稀释至500l/公顷)一起喷洒。第一次处理42日和55日后(终末处理14日或21日后),以植株上部三分之一(upper third)的感染%计目视地确定该疾病发展的程度。在下表5中汇编结果。
表5
*DAT=首次处理后天数
施药代码:
施药代码 |
施药日期 |
A |
04.12.2007 |
B |
11.12.2007 |
C |
18.12.2007 |
D. |
25.12.2007 |
E |
30.12.2007 |
6.与唑菌胺酯和啶酰菌胺组合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针对卷心菜中芸苔链格孢(Alternaria brassicae)的活性
卷心菜在标准条件下栽培和培育,同时充分供应水和养分。试验植株用芸苔链格孢的水性孢子悬液接种。在下表6中编制的日期,用具有下文所述活性化合物的浓度的水制剂喷洒植物的叶至径流点。为了比较,一部分的植株单独用唑菌胺酯与啶酰菌胺的混合物(作为BASF商品使用;每次处理的投药率:200g/公顷;用水稀释至500l/公顷)喷洒或单独用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作为来自AGRAQUEST的商品AS使用;每次处理的投药率:8l/公顷,用水稀释至500l/公顷)喷洒。另一部分是用唑菌胺酯/啶酰菌胺混合物和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一起喷洒。在第一次处理27日和35日后(终末处理7日或15日后),以植株感染%计目视地确定该疾病发展的程度。在下表6中汇编结果。
表6
*DAT=首次处理后天数
施药代码:
施药代码 |
施药日期 |
生长期 |
A |
28.03.2008 |
31 |
B |
07.04.2008 |
41 |
C |
17.04.2008 |
43 |
D. |
28.04.2008 |
65 |
7.与啶酰菌胺和唑菌胺酯组合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针对核果中核果链核盘菌(Monilinia laxa)的活性
核果在标准条件下培育,同时充分供应水和养分。试验植株用核果链核盘菌的水性孢子悬液接种。在下表7中编制的日期,用具有下文所述活性化合物的浓度的水制剂喷洒植物的叶至径流点。为了比较,一部分的植株单独用唑菌胺酯与啶酰菌胺的混合物(作为BASF商品使用;每次处理的投药率:0.66g/公顷;用水稀释至500l/公顷)喷洒或单独用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作为来自AGRAQUEST的商品AS使用;每次处理的投药率:8l/公顷,用水稀释至500l/公顷)喷洒。另一部分是用啶酰菌胺和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一起喷洒。在第一次处理5日和11日后(终末处理0日或6日后,以植株感染%计目视地确定该疾病发展的程度。在下表7中汇编结果。
表7
*DAT=首次处理后天数
施药代码:
施药代码 |
施药日期 |
生长期 |
A |
20.02.2008 |
66 |
B |
25.02.2008 |
67 |
8.与唑菌胺酯组合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针对甜菜中菾菜生尾孢(Cercospora beticola)的活性
甜菜在标准条件下栽培和培育,同时充分供应水和养分。试验植株用菾菜生尾孢的水性孢子悬液接种。在下表8中编制的日期,用具有下文所述活性化合物的浓度的水制剂喷洒植物的叶至径流点。为了比较,一部分的植株单独用唑菌胺酯(作为BASF商品使用;每次处理的投药率:0.6l/公顷;用水稀释至400l/公顷)喷洒。另一部分用唑菌胺酯和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作为来自AGRAQUEST的商品AS使用;每次处理的投药率:8l/公顷,用水稀释至400l/公顷)一起喷洒。第一次处理46日和53日后(终末处理7日或14日后),以植株感染%计目视地确定该疾病发展的程度。在下表8中汇编结果。
表8
*DAT=首次处理后天数
施药代码:
施药代码 |
施药日期 |
生长期 |
A |
12.05.2008 |
46 |
B |
21.05.2008 |
48 |
C |
30.05.2008 |
48 |
D. |
11.06.2008 |
48 |
E |
20.06.2008 |
49 |
9.与苯菌酮组合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针对甜瓜中单丝壳白粉菌(Sphaerotheca fuliginea)的活性
甜瓜在标准条件下栽培和培育,同时充分供应水和养分。试验植株用单丝壳白粉菌的水性孢子悬液接种。在下表9中编制的日期,用具有下文所述活性化合物的浓度的水制剂喷洒植物的叶至径流点。为了比较,一部分的植株单独用苯菌酮(作为BASF商品使用;每次处理的投药率:0.2l/公顷;用水稀释至500l/公顷)喷洒。另一部分用苯菌酮和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作为来自AGRAQUEST的商品AS使用;每次处理的投药率:8l/公顷,用水稀释至500l/公顷)一起喷洒。第一次处理27日和34日后(终末处理1日或8日后),以植株感染%计目视地确定该疾病发展的程度。在下表9中汇编结果。
表9
*DAT=首次处理后天数
施药代码:
施药代码 |
施药日期 |
生长期 |
A |
04.12.2007 |
71 |
B |
11.12.2007 |
73 |
C |
16.12.2007 |
75 |
施药代码 |
施药日期 |
生长期 |
D. |
18.12.2007 |
75 |
E |
21.12.2007 |
77 |
F |
23.12.2007 |
79 |
G |
28.12.2007 |
81 |
10.与苯菌酮组合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针对辣椒中鞑靼内丝白粉菌(Leveillula taurica)的活性
辣椒在标准条件下栽培和培育,同时充分供应水和养分。试验植株用鞑靼内丝白粉菌的水性孢子悬液接种。在下表10中编制的日期,用具有下文所述活性化合物的浓度的水制剂喷洒植物的叶至径流点。为了比较,一部分的植株单独用苯菌酮(作为BASF商品使用;每次处理的投药率:0.2l/公顷;用水稀释至800l/公顷)喷洒。另一部分用苯菌酮和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作为来自AGRAQUEST的商品AS使用;每次处理的投药率:8l/公顷,在喷雾剂A和B中用水稀释至800l/公顷并且在喷雾剂C和D中用水稀释至1000l/公顷)一起喷洒。第一次处理35日和42日后(终末处理7日或14日后),以叶感染%计目视地确定该疾病发展的程度。在下表10中汇编结果。
表10
*DAT=首次处理后天数
施药代码:
施药代码 |
施药日期 |
A |
16.06.2008 |
B |
23.06.2008 |
C |
30.06.2008 |
D. |
07.07.2008 |
11.与啶酰菌胺组合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针对菜豆中核盘菌的活性
菜豆在标准条件下栽培和培育,同时充分供应水和养分。试验植株用核盘菌的水性孢子悬液接种。在下表11中编制的日期,用具有下文所述活性化合物的浓度的水制剂喷洒植物的叶至径流点。为了比较,一部分的植株单独用啶酰菌胺(作为BASF商品使用;每次处理的投药率:1.0kg/公顷;用水稀释至500l/公顷)喷洒。另一部分用啶酰菌胺和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作为来自AGRAQUEST的商品AS使用;每次处理的投药率:8l/公顷,用水稀释至500l/公顷)一起喷洒。第一次处理28日和35日后(终末处理0日或7日后),以植株感染%计目视地确定该疾病发展的程度。在下表11中汇编结果。
表11
*DAT=首次处理后天数
施药代码:
施药代码 |
施药日期 |
生长期 |
A |
19.11.2007 |
65 |
B |
23.11.2007 |
71 |
C |
29.11.2007 |
73 |
D. |
04.12.2007 |
73 |
E |
10.12.2007 |
75 |
12.与苯菌酮组合的大虎杖植物提取物针对葫芦中单丝壳白粉菌(Sphaerotheca fuliginea)的活性
葫芦在标准条件下栽培和培育,同时充分供应水和养分。试验植株用单丝壳白粉菌的水性孢子悬液接种。在下表12中编制的日期,用具有下文所述活性化合物的浓度的水制剂喷洒植物的叶至径流点。为了比较,一部分的植株单独用苯菌酮(作为BASF商品使用;每次处理的投药率:.2l/公顷;用水稀释至500l/公顷)喷洒。另一部分用苯菌酮和大虎杖的植物提取物(作为来自德国Dr.Schaette AG,Bad Waldsee的商品使用;每次处理的投药率:1Vol-%,用水稀释至500l/公顷)一起喷洒。第一次处理38日后(终末处理6日后),以叶的上半侧面的感染%计目视地确定该疾病发展的程度。在下表12中汇编结果。
表12
*DAT=首次处理后天数
施药代码:
施药代码 |
施药日期 |
B |
09.05.2008 |
C |
16.05.2008 |
D. |
27.05.2008 |
E |
03.06.2008 |
13.与苯菌酮组合的大虎杖植物提取物针对葡萄中葡萄钩丝壳的活性
葡萄在标准条件下培育,同时充分供应水和养分。试验植株用葡萄钩丝壳的水性孢子悬液接种。在下表13中编制的日期,用具有下文所述活性化合物的浓度的水制剂喷洒植物的叶至径流点。为了比较,一部分的植株单独用苯菌酮(作为BASF商品使用;每次处理的投药率:0.2l/公顷;用水稀释至1,000l/公顷)喷洒。另一部分用苯菌酮和大虎杖的植物提取物(作为来自德国Dr.Schaette AG,Bad Waldsee的商品使用;每次处理的投药率:1Vol-%,用水稀释至100l/公顷)一起喷洒。第一次处理76日和90日后(终末处理14日和28日后),以总状花序的感染%和叶的感染%计目视地确定该疾病发展的程度。在下表13中汇编结果。
表13
*DAT=首次处理后天数
施药代码:
施药代码 |
施药日期 |
生长期 |
A |
15.04.2008 |
55 |
B |
25.04.2008 |
55 |
C |
05.05.2008 |
61 |
D. |
15.05.2008 |
73 |
E |
26.05.2008 |
73 |
F |
05.06.2008 |
79 |
G |
16.06.2008 |
81 |
14.与唑菌胺酯组合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针对番茄中茄链格孢(ALTESO)的活性
该试验在田间条件下实施。番茄籽苗移栽至田间并且在标准条件下培育,同时充分供应水和养分。在疾病发作之前,进行下表14中所列产品的第一次施加。该施药重复4至9次(见下文),同时间隔7-9日施加单一产品。对于病原体对照,不施加其他产品或化合物。为此目的,用具有下文所述活性化合物的浓度的水制剂喷洒植物的叶至径流点。为了比较,一部分的植株单独用唑菌胺酯(作为BASF商品使用;每次处理的投药率:300g/公顷;用水稀释至500l/公顷)喷洒。还为了比较,一部分的植物用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作为来自AGRAQUEST的商品ASO使用;每次处理的投药率:8l/公顷,用水稀释至500l/公顷)喷洒。另一部分用唑菌胺酯/啶酰菌胺混合物和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作为来自AGRAQUEST的商品ASO使用;每次处理的投药率:8l/公顷,用水稀释至500l/公顷)一起喷洒。ALTESO感染天然地发生。在第4次施药13日后(13 DAT(4))评价发病率。以相应样地中作为攻击%给出的感染叶面积百分数评定观察到的疾病水平。
表14
施药代码:
施药代码 |
施药日期 |
生长期 |
A |
25.11.2008 |
23 |
B |
2.12.2008 |
62 |
C |
9.12.2008 |
72 |
D. |
18.12.2008 |
74 |
15.与苯菌酮组合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针对葡萄上葡萄白粉菌(Erysiphe necator)(UNCINE)的活性
该试验在田间条件下实施。建立的葡萄植株(栽培品种Müller-Thurgau)在标准条件下培育,同时充分供应水和养分。在疾病发作之前,进行下表15中所列产品的第一次施加。该施药重复3至6次(见下文),同时间隔14日施加单一产品。对于病原体对照,不施加其他产品或化合物。为此目的,用具有下文所述活性化合物浓度的水制剂喷洒植物的叶至径流点。为了比较,一部分的植株单独用苯菌酮(作为BASF商品使用;0.2l/公顷)喷洒。另一部分用苯菌酮和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作为来自AGRAQUEST的商品ASO使用;每次处理的投药率:8l/公顷,用水稀释至500l/公顷)一起喷洒。UNCINE感染天然地发生。在第5次施药6日后(6DAT(5))和第6次施药15日后(15DAT(6))评价发病率。以相应样地中作为攻击%给出的感染葡萄串(cluster)百分数评定观察到的疾病水平。
表15
施药代码:
施药代码 |
施药日期 |
生长期 |
A |
28.5.2008 |
57 |
B |
11.6.2008 |
65 |
C |
25.6.2008 |
73 |
D. |
9.7.2008 |
77 |
E |
23.7.2008 |
79 |
F |
6.8.2008 |
81 |
16.与二噻农组合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针对葡萄中灰葡萄孢(BOTRCI)的活性
该试验在田间条件下实施。建立的葡萄植株(栽培品种Müller-Thurgau)在标准条件下培育,同时充分供应水和养分。在疾病发作之前,进行下表16中所列产品的第一次施加。该施药重复4至9次(见下文),同时间隔7-14日施加单一产品。对于病原体对照,不施加其他产品或化合物。为此目的,用具有下文所述活性化合物的浓度的水制剂喷洒植物的叶至径流点。为了比较,一部分的植株单独用二噻农(作为Bayer CropScience商品使用;0.75kg/公顷)喷洒。另一部分用二噻农和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713(作为来自AGRAQUEST的商品ASO使用;每次处理的投药率:8l/公顷,用水稀释至500l/公顷)一起喷洒。BOTRCI感染天然地发生。在第9次施药21日后(21 DAT(9))评价发病率。以相应样地中作为攻击%给出的感染葡萄串(cluster)百分数评定观察到的疾病水平。
表16
施药代码:
施药代码 |
施药日期 |
生长期 |
A |
16.5.2008 |
53 |
B |
28.5.2008 |
57 |
C |
4.6.2008 |
63 |
D |
13.6.2008 |
68 |
E |
23.6.2008 |
71 |
F |
4.7.2008 |
75 |
G |
18.7.2008 |
79 |
H |
29.7.2008 |
79 |
I |
7.8.2008 |
81 |
17.与二噻农组合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针对葡萄上葡萄生单轴霉(PLASVI)的活性
该试验在田间条件下实施。建立的葡萄植株(栽培品种Müller-Thurgau)在标准条件下培育,同时充分供应水和养分。在疾病发作之前,进行下表17中所列产品的第一次施加。该施药重复4至9次(见下文),同时间隔7-14日施加单一产品。对于病原体对照,不施加其他产品或化合物。为此目的,用具有下文所述活性化合物的浓度的水制剂喷洒植物的叶至径流点。为了比较,一部分的植株单独用二噻农(作为Bayer CropScience商品使用;0.75kg/公顷)喷洒。还为了比较,一部分的植物用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作为来自AGRAQUEST的商品ASO使用;每次处理的投药率:8l/公顷,用水稀释至500l/公顷)喷洒。另一部分用二噻农和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一起喷洒。PLASVI感染天然地发生。在第7次施药10日后(10DAT(7))和第9次施药4日后(4DAT(8))评价发病率。以相应样地中作为攻击%给出的感染叶面积(4DAA(9))百分数和感染葡萄串百分数评定观察到的疾病水平。
表17
***DAA=(括号中的x)第x次施药后天数
施药代码:
施药代码 |
施药日期 |
生长期 |
A |
16.5.2008 |
53 |
B |
28.5.2008 |
57 |
C |
4.6.2008 |
63 |
D |
13.6.2008 |
68 |
E |
23.6.2008 |
71 |
F |
4.7.2008 |
75 |
G |
18.7.2008 |
79 |
H |
29.7.2008 |
79 |
I |
7.8.2008 |
81 |
18.与二噻农组合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针对苹果中苹果黑星菌(Venturia inequalis)(VENTIN)的活性
该试验在田间条件下实施。建立的苹果植株(栽培品种Rubinette)在标准条件下培育,同时充分供应水和养分。在疾病发作之前,进行下表18中所列产品的第一次施加。该施药重复6至10次(见下文),同时间隔7-14日施加单一产品或产品混合物。对于病原体对照,不施加其他产品或化合物。为此目的,用具有下文所述活性化合物的浓度的水制剂喷洒植物的叶至径流点。为了比较,一部分的植株单独用二噻农(作为Bayer CropScience商品使用;0.75kg/公顷)喷洒。另一部分用二噻农和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作为来自AGRAQUEST的商品ASO使用;每次处理的投药率:8l/公顷,用水稀释至500l/公顷)并用含有二噻农(0.43kg/公顷)和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的桶混制剂(tank mix)一起喷洒。VENTIN感染天然地发生。在第10次施药6日后(6DAT(10))评价发病率。以相应样地中作为攻击%给出的感染叶面积百分数评定观察到的疾病水平。
表18
施药代码:
施药代码 |
施药日期 |
A |
3.4.2008 |
B |
11.4.2008 |
C |
21.4.2008 |
D |
30.4.2008 |
E |
14.5.2008 |
F |
26.5.2008 |
G |
4.6.2008 |
H |
14.6.2008 |
I |
24.6.2008 |
J |
2.7.2008 |
19.与二噻农/二甲嘧菌胺与二噻农混合物/唑菌胺酯与二噻农混合物组合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针对苹果中苹果黑星菌(VENTIN)的活性
该试验在田间条件下实施。建立的苹果植株(栽培品种Rubinette)在标准条件下培育,同时充分供应水和养分。在疾病发作之前,进行下表19中所列产品的第一次施加。该施药重复10次(见下文),同时间隔7-14日施加单一产品或产品混合物。对于病原体对照,不施加其他产品或化合物。为此目的,用具有下文所述活性化合物的浓度的水制剂喷洒植物的叶至径流点。为了比较,一部分的植株用二噻农(作为Bayer CropScience商品使用;0.75kg/公顷)喷洒,随后用二甲嘧菌胺与二噻农的混合物(作为BASF商品BAS 669 AF F使用;1.2l/公顷)喷洒,然后用唑菌胺酯与二噻农的混合物(作为BASF商品使用;2.5kg/公顷)喷洒,而后再用二噻农喷洒,再用Maccani喷洒并且最后用二噻农喷洒。另一部分的植株用二噻农(作为Bayer CropScience商品使用;0.75kg/公顷)喷洒,随后用二甲嘧菌胺与二噻农的混合物(作为BASF商品BAS 669 AF F使用;1.2l/公顷)喷洒,然后用唑菌胺酯与二噻农的混合物(作为BASF商品使用;2.5kg/公顷)喷洒,而后再用二噻农喷洒,并且最后用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作为来自AGRAQUEST的商品ASO使用;每次处理的投药率:8l/公顷,用水稀释至500l/公顷)喷洒。VENTIN感染天然地发生。在第10次施药6日后(6 DAT(10))评价发病率。以相应样地中作为攻击%给出的感染叶面积百分数评定观察到的疾病水平。
表19
施药代码:
施药代码 |
施药日期 |
A |
3.4.2008 |
B |
11.4.2008 |
C |
21.4.2008 |
D |
30.4.2008 |
E |
14.5.2008 |
F |
26.5.2008 |
G |
4.6.2008 |
H |
14.6.2008 |
I |
24.6.2008 |
J |
2.7.2008 |
20.与苯菌酮/啶酰菌胺与亚胺菌混合物组合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针对葡萄中葡萄白粉菌(UNCINE)的活性
该试验在田间条件下实施。建立的葡萄植株在标准条件下培育,同时充分供应水和养分。在疾病发作之前,进行下表20中所列产品的第一次施加。该施药重复7次(见下文),同时间隔9-13日施加单一产品或产品混合物。对于病原体对照,不施加其他产品或化合物。为此目的,用具有下文所述活性化合物的浓度的水制剂喷洒植物的叶至径流点。为了比较,一部分的植株用苯菌酮(作为BASF商品使用;0.26kg/公顷)喷洒,随后用啶酰菌胺与亚胺菌的混合物(作为BASF商品Collis使用;0.4l/公顷)喷洒,然后再用苯菌酮喷洒,并且最后用硫(作为BASF商品使用,5kg/公顷)喷洒。另一部分用苯菌酮(作为BASF商品使用;0.26kg/公顷)喷洒,随后用啶酰菌胺与亚胺菌的混合物(作为BASF商品使用;0.4l/公顷)喷洒,然后再用苯菌酮喷洒,并且最后用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作为来自AGRAQUEST的商品ASO使用;每次处理的投药率:8l/公顷,用水稀释至500l/公顷)喷洒。VENTIN感染天然地发生。在第7次施药7日后(7DAT(7))评价发病率。以相应样地中作为攻击%给出的感染葡萄串百分数评定观察到的疾病水平。
表20
施药代码:
施药代码 |
施药日期 |
生长期 |
A |
12.5.2008 |
57 |
B |
22.5.2008 |
62 |
C |
2.6.2008 |
69 |
D |
12.6.2008 |
73 |
E |
23.6.2008 |
75 |
F |
3.7.2008 |
79 |
G |
14.7.2008 |
81 |
21.与苯菌酮/唑菌胺酯和代森联混合物/啶酰菌胺组合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针对葡萄中葡萄白粉菌(UNCINE)的活性
该试验在田间条件下实施。建立的葡萄植株在标准条件下培育,同时充分供应水和养分。在疾病发作之前,进行下表21中所列产品的第一次施加。该施药重复7次(见下文),同时间隔9-13日施加单一产品或产品混合物。对于病原体对照,不施加其他产品或化合物。为此目的,用具有下文所述活性化合物的浓度的水制剂喷洒植物的叶至径流点。为了比较,一部分的植株用苯菌酮(作为BASF商品使用;0.26kg/公顷)喷洒,随后用唑菌胺酯和代森联的混合物(作为BASF商品Cabrio Top使用;1.5kg/公顷)喷洒,然后再用啶酰菌胺(作为BASF商品Cantus使用;1.2kg/公顷)喷洒,而后再用苯菌酮喷洒,并且最后用硫(作为BASF商品使用,5kg/公顷)喷洒。另一部分用苯菌酮(作为BASF商品使用;0.26kg/公顷)喷洒,随后用唑菌胺酯和代森联的混合物(作为BASF商品Cabrio Top使用;1.5kg/公顷)喷洒,然后再用啶酰菌胺(作为BASF商品Cantus使用;1.2kg/公顷)喷洒,并且最后用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作为来自AGRAQUEST的商品ASO使用;每次处理的投药率:8l/公顷,用水稀释至500l/公顷)喷洒。VENTIN感染天然地发生。在第7次施药7日后(7DAT(7))评价发病率。以相应样地中作为攻击%给出的感染葡萄串(cluster)百分数评定观察到的疾病水平。
表21
施药代码:
施药代码 |
施药日期 |
生长期 |
A |
12.5.2008 |
57 |
B |
22.5.2008 |
62 |
C |
2.6.2008 |
69 |
D |
12.6.2008 |
73 |
E |
23.6.2008 |
75 |
F |
3.7.2008 |
79 |
G |
14.7.2008 |
81 |
22.与啶酰菌胺/氟菌与环丙嘧啶混合物组合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针对菜豆中核盘菌的活性
菜豆在标准条件下栽培和培育,同时充分供应水和养分。试验植株用核盘菌的水性孢子悬液接种。在下表22中编制的日期,用具有下文所述活性化合物的浓度的水制剂喷洒植物的叶至径流点。为了比较,一部分的植株单独用啶酰菌胺和氟菌与环丙嘧啶混合物的组合(啶酰菌胺作为BASF商品使用;每次处理的投药率:1.0kg/公顷;用水稀释至500l/公顷;氟菌与环丙嘧啶的混合物作为Syngenta商品使用;每次处理的投药率:1.0kg/公顷;用水稀释至500l/公顷)喷洒。另一部分用啶酰菌胺、氟菌与环丙嘧啶混合物和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作为来自AGRAQUEST的商品MAX使用;每次处理的投药率:4kg/公顷,用水稀释至500l/公顷)一起喷洒。第一次处理28日和35日后,以植株感染%计目视地确定该疾病发展的程度。在下表22中汇编结果。
表22
*DAT=首次处理后天数
施药代码:
施药代码 |
施药日期 |
生长期 |
A |
17.3.2009 |
65 |
B |
24.3.2009 |
71 |
C |
31.3.2009 |
71 |
D. |
7.4.2009 |
75 |
E |
14.4.2009 |
85 |
23.与啶酰菌胺组合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针对莴苣中莴苣盘梗霉(Bremia lactucae)的活性
莴苣在标准条件下栽培和培育,同时充分供应水和养分。试验植株用莴苣盘梗霉的水性孢子悬液接种。在下表23中编制的日期,用具有下文所述活性化合物的浓度的水制剂喷洒植物的叶至径流点。为了比较,一部分的植株单独用啶酰菌胺(作为BASF商品使用;每次处理的投药率:1kg/公顷;用水稀释至500l/公顷)喷洒。另一部分用啶酰菌胺和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作为来自AGRAQUEST的商品MAX使用;每次处理的投药率:4kg/公顷,用水稀释至500l/公顷)一起喷洒。在终末处理7日后,以植株感染%计目视地确定该疾病发展的程度。在下表23中汇编结果。
表23
*DAT=终末处理后天数
施药代码:
施药代码 |
施药日期 |
生长期 |
A |
30.3.2009 |
43 |
B |
6.4.2009 |
45 |
C |
13.4.2009 |
47 |
D. |
20.4.2009 |
49 |
24.与唑菌胺酯和啶酰菌胺组合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针对胡萝卜中白粉菌属(Erysiphe spp.)的活性
胡萝卜在标准条件下栽培和培育,同时充分供应水和养分。试验植株用白粉菌属的水性孢子悬液接种。在下表24中编制的日期,用具有下文所述活性化合物的浓度的水制剂喷洒植物的叶至径流点。为了比较,一部分的植株单独用吡唑醚菌与啶酰菌胺的混合物(作为BASF的商品使用;每次处理的投药率:200g/公顷;用水稀释至500l/公顷)喷洒。另一部分用唑菌胺酯/啶酰菌胺混合物和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作为来自AGRAQUEST的商品MAX使用;每次处理的投药率:4kg/公顷,用水稀释至500l/公顷)一起喷洒。在终末处理7日后,以植株感染%计目视地确定该疾病发展的程度。在下表24中汇编结果。
表24
*DAT=终末处理后天数
施药代码:
施药代码 |
施药日期 |
生长期 |
A |
2.4.2009 |
41 |
B |
9.4.2009 |
42 |
C |
16.4.2009 |
43 |
D. |
23.4.2009 |
44 |
E |
30.4.2009 |
45 |
25.与唑菌胺酯和啶酰菌胺组合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针对胡萝卜中胡萝卜链格孢(Alternaria dauci)的活性
胡萝卜在标准条件下栽培和培育,同时充分供应水和养分。试验植株用胡萝卜链格孢的水性孢子悬液接种。在下表25中编制的日期,用具有下文所述活性化合物的浓度的水制剂喷洒植物的叶至径流点。为了比较,一部分的植株单独用唑菌胺酯和啶酰菌胺的混合物(作为BASF商品使用;每次处理的投药率:225g/公顷;用水稀释至500l/公顷)喷洒。另一部分用唑菌胺酯/啶酰菌胺混合物和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713(作为来自AGRAQUEST的商品MAX使用;每次处理的投药率:4kg/公顷,用水稀释至500l/公顷)一起喷洒。第一次处理35日和42日后,以植株感染%计目视地确定该疾病发展的程度。在下表25中汇编结果。
表25
*DAT=首次处理后天数
施药代码:
施药代码 |
施药日期 |
生长期 |
A |
2.4.2009 |
41 |
B |
9.4.2009 |
42 |
C |
16.4.2009 |
43 |
D |
23.4.2009 |
44 |
E |
30.4.2009 |
45 |
26.与唑菌胺酯、啶酰菌胺和醚唑组合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713针对胡萝卜中胡萝卜链格孢(Alternaria dauci)的活性
胡萝卜在标准条件下栽培和培育,同时充分供应水和养分。试验植株用胡萝卜链格孢的水性孢子悬液接种。在下表26中编制的日期,用具有下文所述活性化合物的浓度的水制剂喷洒植物的叶至径流点。为了比较,一部分的植株用唑菌胺酯和啶酰菌胺的混合物(作为BASF商品使用;每次处理的投药率:225g/公顷;用水稀释至500l/公顷)喷洒,随后用醚唑(作为商品使用,每次处理的投药率:400g/公顷;用水稀释至500l/公顷)喷洒。另一部分用唑菌胺酯/啶酰菌胺混合物、醚唑和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作为来自AGRAQUEST的商品MAX使用;每次处理的投药率:4kg/公顷,用水稀释至500l/公顷)一起喷洒。第一次处理35日和42日后,以植株感染%计目视地确定该疾病发展的程度。在下表26中汇编结果。
表26
*DAT=首次处理后天数
施药代码:
施药代码 |
施药日期 |
生长期 |
A |
2.4.2009 |
41 |
B |
9.4.2009 |
42 |
C |
16.4.2009 |
43 |
D |
23.4.2009 |
44 |
E |
30.4.2009 |
45 |
27.与苯菌酮组合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针对黄瓜中单丝壳白粉菌(Sphaerotheca fuliginea)的活性
黄瓜在标准条件下栽培和培育,同时充分供应水和养分。试验植株用单丝壳白粉菌的水性孢子悬液接种。在下表27中编制的日期,用具有下文所述活性化合物的浓度的水制剂喷洒植物的叶至径流点。为了比较,一部分的植株单独用苯菌酮(作为BASF商品Vivando使用;每次处理的投药率:0.3l/公顷;用水稀释至500l/公顷)喷洒。另一部分用苯菌酮和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作为来自AGRAQUEST的商品MAX使用;每次处理的投药率:4kg/公顷,用水稀释至500l/公顷)一起喷洒。在第一次处理38日后,以叶感染%计目视地确定该疾病发展的程度。在下表27中汇编结果。
表27
*DAT=首次处理后天数
施药代码:
施药代码 |
施药日期 |
生长期 |
A |
1.4.2009 |
13 |
B |
8.4.2009 |
15 |
C |
15.4.2009 |
18 |
D |
23.4.2009 |
73 |
E |
30.4.2009 |
75 |
28.与苯菌酮、啶酰菌胺与亚胺菌组合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针对葡萄中葡萄白粉菌的活性
葡萄在标准条件下培育,同时充分供应水和养分。试验植株用葡萄白粉菌的水性孢子悬液接种。在下表28中编制的日期,用具有下文所述活性化合物的浓度的水制剂喷洒植物的叶至径流点。为了比较,一部分的植株用苯菌酮(作为BASF商品Vivando使用;每次处理的投药率:0.27l/公顷;用水稀释至800l/公顷)和亚胺菌和啶酰菌胺的混合物(作为BASF商品使用;每次处理的投药率:0.4l/公顷;用水稀释至800l/公顷)喷洒。另一部分用苯菌酮、亚胺菌/啶酰菌胺混合物和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713(作为来自AGRAQUEST的商品MAX使用;每次处理的投药率:4kg/公顷,用水稀释至800l/公顷)一起喷洒。在第8次施药12日后和第9次施药5日后,以葡萄串感染%计目视地确定该疾病发展的程度。在下表28中汇编结果。
表28
***DAA=(括号中的x)第x次施药Y日后
施药代码:
施药代码 |
施药日期 |
生长期 |
A |
24.4.2009 |
15 |
B |
6.5.2009 |
53 |
C |
15.5.2009 |
55 |
D |
25.5.2009 |
59 |
E |
4.6.2009 |
65 |
F |
16.6.2009 |
71 |
G |
26.6.2009 |
73 |
H |
8.7.2009 |
77 |
I |
20.7.2009 |
79 |
29.与苯菌酮组合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针对葡萄中葡萄白粉菌的活性
葡萄在标准条件下培育,同时充分供应水和养分。试验植株用葡萄白粉菌的水性孢子悬液接种。在下表29中编制的日期,用具有下文所述活性化合物的浓度的水制剂喷洒植物的叶至径流点。为了比较,一部分的植株单独用苯菌酮(作为BASF商品Vivando使用;每次处理的投药率:0.27l/公顷;用水稀释至800l/公顷)喷洒。另一部分用苯菌酮和枯草芽孢杆菌菌株QST 713(作为来自AGRAQUEST的商品MAX使用;每次处理的投药率:4kg/公顷,用水稀释至800l/公顷)一起喷洒。在第6次施药11日后,以葡萄串感染%计目视地确定该疾病发展的程度。在下表29中汇编结果。
表29
***DAA(6)=在第6次施药后天数
施药代码:
施药代码 |
施药日期 |
生长期 |
A |
6.5.2009 |
53 |
B |
20.5.2009 |
57 |
C |
3.6.2009 |
61 |
D |
18.6.2009 |
71 |
E |
2.7.2009 |
75 |
F |
16.7.2009 |
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