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589C - 绿碎茶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绿碎茶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589C
CN1023589C CN 90107101 CN90107101A CN1023589C CN 1023589 C CN1023589 C CN 1023589C CN 90107101 CN90107101 CN 90107101 CN 90107101 A CN90107101 A CN 90107101A CN 1023589 C CN1023589 C CN 102358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
machine
kneading
green
green t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9010710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480A (zh
Inventor
程兆慈
沈为龙
胡孔胜
陈光辉
丁志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A EXPERIMENTAL PLANTATION OF YI COUNTY ANHUI PROV
Original Assignee
TEA EXPERIMENTAL PLANTATION OF YI COUNTY ANHUI PRO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A EXPERIMENTAL PLANTATION OF YI COUNTY ANHUI PROV filed Critical TEA EXPERIMENTAL PLANTATION OF YI COUNTY ANHUI PROV
Priority to CN 9010710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589C/zh
Publication of CN10514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4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58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58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Tea And Coffee (AREA)
  •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绿碎茶的制造方法,其制造工序是将鲜叶直接经杀清、揉捻、初烘、揉切、解块筛分、干燥、精制、包装等步骤,形成机械化、连续化生产线,改变了传统用炒青绿茶加工工艺。所制的绿碎茶为碧绿均匀颗粒状,细胞破碎率在80%-90%。用中、低档鲜叶时,精制率达78%。传统工序时间为3小时,现缩短到一个半小时,提高了工效和内在质量。可直接制成清洁、方便、定量、冲饮快速的袋泡茶。

Description

本发明属于一种茶叶制造技术。特别是绿碎茶的制造方法。
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饮茶的习惯向着方便、清洁、冲饮快速的袋泡茶方向发展。袋泡茶有用红碎茶和绿碎茶之分。红碎茶已批量生产,而绿碎茶的制造,现有技术是采用眉茶制造的付产品碎片末制成。其不足之处是加工周期长,茶形为片状;外形差,内质也差。进入茶汤中的物质少。因此直接从鲜叶开始制造绿碎茶是解决上述缺点的一种途径。本发明是参照安徽农学院主编,由农业出版社于1989年5月二版的“制茶学”中第六章第二节绿茶中的眉茶制法(157页-171页)以及第十二章第四节“切细红茶”中的揉切工序(334-338页)。经检索,未见到直接用鲜叶制造绿碎茶的方法。
本发明的任务是解决直接用鲜叶制造绿碎茶的方法。其外观色绿,颗粒重实均匀。冲泡速度快,颗粒沉于杯底,绿汤绿叶,味香醇,进入茶汤的物质多。加工周期短,降低消耗,提高工效。可以直接装成袋泡茶。
本发明的任务可以通过下述流程工序达到,其流程工序如下:(1)鲜叶-(2)杀青-(3)揉捻-(4)初烘-(5)捶切-(6)揉切-(7)解决筛分-(8)干燥-(9)精制-(10)包装。现按工序详述如下:
1、鲜叶,要求生叶新鲜,无红变发热现象。可以使用中、低档鲜叶。
2、杀青:使用长滚筒连续杀青机,时间2-3分钟,杀青叶的含水量,老嫩有别,一般在58%-64%之间。对于中、低档鲜叶原料,
采用高温杀青适度偏老,有利于青草气散失和不易变黄,杀青后要即时风冷摊晾,适度摊晾能散失部份青草气息以及促使芳香物质的转化。
3、揉捻:采用轻揉短揉,经过短时失水摊晾的杀青叶立即揉捻,使用揉捻机,时间8-12分钟,成条率45%-50%,细胞组织破坏率30%-35%,下机解决。
4、初烘:揉捻叶经解决后立即上烘干机,温度90-100℃,时间7-10分钟,含水量48%-52%。
5、锤切:初烘叶边摊晾边上锤切机,初步定形为1毫米至5毫米碎片。
6、揉切:使用转子揉切机,经、揉、切卷整形成颗粒状碎茶。
7、解块筛分:经揉切的颗粒碎茶上解决筛分机,筛网5-6孔,筛下茶直接干燥,筛面茶回揉切(6)工序;但只复揉切一次,以保护茶质。
8、干燥:分三次进行,毛烘、足烘采用烘干机。
a)毛烘:温度100-120℃,薄摊,时间7-10分钟,含水量降到15%-20%,摊晾8-12分钟。
b)足烘:温度85-90℃,时间7-10分钟,含水量5.5%-6.0%。
进一步发展香气和紧固颗粒。
c)补火:烘笼碳火,叶温60-80℃,时间15-20分钟,含水量达到5.0%-5.5%,用于发展香气去掉粗老气。摊晾后装袋。
9、精制:通过精加工去除碎茶中的梗、黄衣、灰及部份叶茶,使绿碎茶匀净一致,具体流程工序为筛分-风选-静电-补火-匀堆装箱。即成为绿碎茶成品。
10、包装:采用小袋包装机,将绿碎茶成品按2-3克之间定量装袋,即可制成袋泡绿茶。
达60%-70%,冲泡快速。绿碎茶可直接包装成袋泡茶,这种袋泡绿茶包装定量为2克,用200毫升沸水冲泡,一分钟后将小袋提放3-5次最快冲泡时间2分钟。小袋不提放5分钟即冲泡完成。
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机械工具在机械化连续生产中可以使用同类型机械。杀青机可用110杀青机,揉捻工序也可用45或65揉捻机。揉切工序使用的转子揉切机,也可用中型或759转子揉切机。
通过本方法制成的绿碎茶有如下优点和效果:
1)通过分段短时干燥;初烘、毛烘、足烘、补火、起到了失水保色,成型紧固增香的作用。杀青采用高温适度偏老,对散失青草气及保色均有利。
2)本发明所采用的初烘工序的组合是特有的,它不仅弥补鲜叶杀青之不足,使活性酶进一步钝化,而且可以进一步控制揉切叶的水份,减少茶汁流失,并对发展香气,减少青草气,粗老气有一定作用。
3)绿碎茶要求茶叶浸出速度快,本方法用了揉捻,捶切和揉切工序,将茶叶细胞充分挤破,使茶汁渗到叶面,再经烘干茶汁都贴附于碎茶表面,并且外形由片状变为16-24孔的紧固颗粒状,颗粒重实,外形新颖美观,进入茶汤的物质可达60%-70%。
4)本方法精制率高,可以使用中、低档鲜叶,精制率可达78%。而工夫红茶(含内销)的精制率为53.02%,绿茶(含内销)的精制率为59.12%,绿粹茶比上述两种茶的精制率分别高25%和18%。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
5)直接使用鲜叶制造绿碎茶流程工序时间只需1.5小时;而眉茶的流程工序时间需要3小时。也简化了精制流程工序。
6)本方法生产的绿碎茶,由于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节省了流程工
本发明直接用鲜叶制造绿碎茶的方法,现进一步将流程工序描述如下。鲜叶-杀青-揉捻-初烘-锤切-揉切-解块筛分-毛烘-足烘-补火-筛分-风选-静电-补火-匀堆装箱-小袋包装。
在流程工序中鲜叶(1)、解决筛分(7)、精制(9)、包装(10),虽然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份,但技术工艺与常规相同,因此叙述从简。
本发明将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之
绿碎茶的制造是直接采用无红变发热劣变现象的新鲜生叶,将其投入650型长滚筒连续杀青机,台时产量200-220公斤(生叶)。杀青时间2-3分钟,含水量58%-64%,中、低档鲜叶适度偏老。杀青叶要即时风冷摊晾,短时摊晾后即可上55型揉捻机,杀青叶投叶量30公斤±2公斤,揉捻时间8-12分钟,成条率45%-50%,细胞组织破坏率30%-35%,下机后解决,解块后立即上烘干机初烘,温度90-100℃,时间7-10分钟,含水量48%-52%。初烘叶边摊晾边上LTP锤击机锤切,并初步定形为1毫米-5毫米碎片,经锤切的碎片,均匀投入705转子揉切机,并形成颗粒状。颗粒状叶子上解块筛分机,筛网用5-6孔,筛上茶复回揉切,只复揉切一次。筛下茶上烘干机毛烘温度100-120℃,薄摊时间7-10分钟,含水量降到15%-20%,摊晾8-11分 钟,再进行足烘,温度85-90℃,时间7-10分钟,含水量为5.5%-6.0%,最后进行碳火补火,叶温60-80℃,时间15-20分钟,含水量为5%-5.5%,经摊晾后装袋。精制工序,比常规工艺有所简化。袋泡茶的制造使用小袋包装机。
绿碎茶成品,色泽碧绿,颗粒重实均匀。颗粒为16-24孔,每1克约有3300-3500个颗粒。经冲泡2-3分钟内进入茶汤的物质可序时间。用同等鲜叶原料较制造红、绿茶的综合效益提高了15%-20%。
7)绿碎茶可直接装成2克袋泡茶,具有冲饮快速、清洁、方便、定量的优点,减少了茶渣对环境的污染,也节省了用茶量,携带方便,冲饮卫生,是国际、国内茶叶发展趋势。因此具有社会效益。
8)本方法所生产的袋泡茶,以绿碎茶为主料,用已有技术简单组合、窨制就可开发成袋泡绿花茶,常见的花茶有桂花茶、兰花茶、珠兰花茶以及茉莉花茶。也可以制成袋泡保健绿茶,防衰老茶。

Claims (5)

1、一种绿碎茶的制造方法,包括
1)鲜叶:要求生叶新鲜无红变发热现象,可以使用中、低挡鲜叶;
2)杀青:使用长滚筒连续杀青机,时间2~3分钟,达到含水量58%~64%,老嫩有别,适度偏老;杀青后立即短时风冷摊晾;
3)揉捻:使用揉念机,揉含时间8~12分钟,成条率45%~50%,细胞组织破坏率为30~35%,下机后解决;
4)初烘:在揉捻解块后立即上烘干机,温度90~100℃,时间7~10分钟含水量48%~52%;
5)锤切:使用锤击机,并初步定型为1~5毫米碎片;
6)揉切:使用转子揉切机,进行揉、卷、切整形成颗粒碎茶;
7)解决筛分:用5~6孔筛分,筛上茶再返回揉切,只复揉切一次;
8)干燥:a.毛烘:温度100~120℃,薄摊,时间7~10分钟,含水量15%~20%,烘后摊凉8~11分钟;
b.足烘:温度85~90℃,时间7~10分钟,含水量为5.5%~6%;
c.补火:烘笼碳火补火;叶温60~80℃,时间15~20分钟,含水量5%~5.5%;
g)精制:经筛分-风选-静电-补火-匀堆装箱去除碎茶中的梗、黄衣、灰及部份叶茶,使绿碎茶匀净一致,颗粒为16~24孔;
10)包装:采用小袋包装机,将绿碎茶成品按2~3克定量装袋,制成袋泡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杀青(2)工序中所用的长滚筒杀青机,可以使用650型,其台是产量为200~220公斤(生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揉捻(3)工序中所用的揉捻机,可以使用55型揉捻机,杀青叶投放量为台时30±2公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锤切(5)工序中所用的锤切机,可以使用LTP锤切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的揉切(6)工序中所用的揉切机,可以使用705型转子揉切机。
CN 90107101 1990-08-16 1990-08-16 绿碎茶的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589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0107101 CN1023589C (zh) 1990-08-16 1990-08-16 绿碎茶的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0107101 CN1023589C (zh) 1990-08-16 1990-08-16 绿碎茶的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480A CN1051480A (zh) 1991-05-22
CN1023589C true CN1023589C (zh) 1994-01-26

Family

ID=48804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0107101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589C (zh) 1990-08-16 1990-08-16 绿碎茶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589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144C (zh) * 1995-09-22 2000-05-10 王振勤 罗布麻茶的制备方法
CN1044077C (zh) * 1995-11-11 1999-07-14 中国土产畜产湖北茶麻进出口公司 超微茶粉制造方法
CN101411372B (zh) * 2007-10-17 2012-05-23 炉霍县林业开发总公司 一种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67921B (zh) * 2009-11-19 2012-12-05 深圳市深宝华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绿茶加工方法及产品
CN102450348B (zh) * 2010-10-19 2015-11-25 艾秀群 兰花香型茉莉花茶生产工艺
CN101983574A (zh) * 2010-11-18 2011-03-09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袋泡灯台叶茶及其加工方法
CN102511583B (zh) * 2011-12-28 2013-06-05 济南格瑞斯草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紫花苜蓿保健叶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99281B (zh) * 2012-03-28 2013-05-15 湖南龙舟茶业有限公司 碎茶精制加工工艺
CN103340250B (zh) * 2013-07-25 2014-10-29 贵州省茶叶研究所 冷泡绿茶的工业化生产方法
CN104012697B (zh) * 2014-06-26 2016-08-24 黄山紫霞茶业有限公司 绿茶多功能生产线
CN104397215A (zh) * 2014-10-29 2015-03-11 湖北裕德茶叶有限公司 一种绿碎茶初制生产线联动系统
CN105660909A (zh) * 2015-09-09 2016-06-15 宜宾川红茶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冷泡茉莉绿茶的加工方法
CN105124022A (zh) * 2015-10-12 2015-12-09 贵定县富茗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低农残绿碎茶的制作方法
CN105432827A (zh) * 2015-12-11 2016-03-30 苏州市启扬商贸有限公司 一种速溶袋泡绿茶的制作方法
CN105901193A (zh) * 2016-04-21 2016-08-31 随州神农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绿碎茶的制作方法
CN108378144A (zh) * 2018-01-16 2018-08-10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 一种机采鲜叶绿碎茶初精制一体化加工方法
CN108196017A (zh) * 2018-01-16 2018-06-22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 一种绿碎茶快速稳定的审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480A (zh) 1991-05-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589C (zh) 绿碎茶的制造方法
EP1365657B1 (en) Black tea manufacture
CN106234720A (zh) 一种新型杜仲茶及其制备方法
EP2249656B1 (en)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a tea product
CN105053363B (zh) 一种桑叶保健茶的制作方法
CN110178932A (zh) 一种降低夏季红碎茶苦涩味的加工方法
CN107467227A (zh) 一种珠形绿茶的加工方法
CN104996623B (zh) 袋泡茶梗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25586A (zh) 颗粒藏茶的制作方法
CN104798919A (zh) 一种具有多种作用的新型六堡茶的制备方法
CN106538742A (zh) 一种高原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305387C (zh) 一种颗粒茶生产工艺
CN101524106A (zh) 一种袋泡鹧鸪茶
KR101388420B1 (ko) 발효귤피와 황차를 주원료로 한 복합발효차의 제조방법
AU2006250961B2 (en) A bush tea product
CN104365909A (zh) 金银花黑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61681A (zh) 一种薄荷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06123A (zh) 一种棕香型红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52409A (zh) 一种石磨加工茶粉工艺及系统
CN108378144A (zh) 一种机采鲜叶绿碎茶初精制一体化加工方法
CN107997105A (zh) 一种细腻花椒酱的制作方法
CN106212772A (zh) 利用茶树秸秆制取红茶粉的方法
JPS6317812B2 (zh)
KR920004883B1 (ko) 뽕잎차의 제조방법
CN207443551U (zh) 一种便于清理的农产品粉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