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82510A - 像抖动修正装置和具有像抖动修正装置的拍摄单元 - Google Patents

像抖动修正装置和具有像抖动修正装置的拍摄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82510A
CN102282510A CN201080004650.3A CN201080004650A CN102282510A CN 102282510 A CN102282510 A CN 102282510A CN 201080004650 A CN201080004650 A CN 201080004650A CN 102282510 A CN102282510 A CN 1022825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taining member
movable retaining
pedestal
drive
mag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0465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82510B (zh
Inventor
渡部博之
中村优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Precis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Cop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900542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254052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929483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021022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Copal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Copal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2825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825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825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8251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5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employing a special optical element
    • G02B13/006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employing a special optical element having a beam-folding prism or mirro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42Diffraction optics, i.e. systems including a diffractive element being designed for providing a diffractive effect
    • G02B27/46Systems using spatial filt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64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 G02B27/646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compensating for small deviations, e.g. due to vibration or shak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64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 G02B27/646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compensating for small deviations, e.g. due to vibration or shake
    • G02B27/648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compensating for small deviations, e.g. due to vibration or shake for automatically maintaining a reference alignment, e.g. in self-levelling surveying instrumen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03B5/02Lateral adjustment of le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stable pick-up of the scene, e.g. compensating for camera body vibr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stable pick-up of the scene, e.g. compensating for camera body vibrations
    • H04N23/681Motion detection
    • H04N23/6812Motion detection based on additional sensors, e.g. acceleration sens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stable pick-up of the scene, e.g. compensating for camera body vibrations
    • H04N23/682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 H04N23/685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performed by mechanical compensation
    • H04N23/687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performed by mechanical compensation by shifting the lens or sensor posi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281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telecommunication apparatus, e.g. a switched network of teleprinters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text-based information, a selective call terminal
    • H04N1/0030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telecommunication apparatus, e.g. a switched network of teleprinters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text-based information, a selective call terminal with a mobile telephone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4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 H04N7/141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between two video terminals, e.g. videophone
    • H04N7/142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terminal equipment, e.g. arrangements of the camera and the display
    • H04N2007/145Handheld termina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djustment Of Camera Lense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像抖动修正装置具有基座、可动保持构件、以使可动保持构件在垂直于透镜的光轴的平面内能够自由移动的方式支撑可动保持构件的支撑机构、驱动可动保持构件的驱动装置、位置检测装置、使可动保持构件复位到休止位置的复位装置,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在基座上的线圈(121、131)和固定在可动保持构件上的驱动磁铁(122、132),复位装置包括固定在基座上的复位磁铁(161、162),以与驱动磁铁相向,位置检测装置包括固定在基座上的磁传感器(171、172),支撑机构包括设置在基座上的至少3个凹部(104)、能够自由转动地配置在凹部中的至少3个球体(150)、设置在可动保持构件上且与球体抵接的至少3个抵接面(114)。由此,使结构简单,实现小型化,并能够自动对透镜进行定心。

Description

像抖动修正装置和具有像抖动修正装置的拍摄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装在数码相机的透镜镜筒或快门单元等上的像抖动修正装置(image blur correction device)、具有该像抖动修正装置的拍摄单元,尤其涉及应用于安装在便携式电话机等便携式信息终端机上的相机上的小型且薄型的像抖动修正装置、具有该像抖动修正装置的拍摄单元。
背景技术
作为以往的像抖动修正装置已知如下的结构,即,具有:大致矩形的基座,其在中央具有开口部;第一导向轴,其设置在基座的前表面上;第一可动构件,其以能够沿第一导向轴往复自由运动的方式被支撑着;第二导向轴,其被定向在与第一导向轴成90度的方向上,并设置在第一可动构件的前表面上;第二可动构件,其以能够沿着第二导向轴往复自由运动的方式被支撑着,并且保持透镜;第一驱动装置,其使第一可动构件和第二可动构件一起在第一导向轴的方向上往复运动;第二驱动装置,其使第二可动构件在第二导向轴的方向上往复运动;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采用包括线圈和磁铁的音圈马达(Voice Coil Motor)(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但是,在该装置中,因为形成第一可动构件和第二可动构件沿光轴方向排列配置的两级结构,而导致在光轴方向上装置大型化。另外,虽然第二驱动装置仅驱动第二可动构件,但是第一驱动装置不仅需要驱动第一可动构件,还需要一起驱动第二可动构件和第二导向轴,因而与仅驱动第一可动构件的情况相比,必须要产生更大的驱动力,而导致第一驱动装置大型化。进一步,因为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负载与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负载不同,所以用于在垂直于光轴的平面内对透镜进行定位的驱动控制并不容易。
另外,作为其他的像抖动修正装置已知如下的结构,即,具有:大致矩形的基座,其具有开口部;4个弹性支撑构件(金属线(wire)),其植入基座的前表面四角中,并沿光轴方向延长;可动构件,其连接4个弹性支撑构件的前端,并保持透镜;第一磁铁和第一磁轭(yoke),设置在可动构件上;第二磁铁和第二磁轭,设置在可动构件上;大致矩形的固定框,其固定在与基座不同的其他构件上,并配置在可动构件的前方,来保持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由第一磁铁、第一磁轭和第一线圈构成第一驱动装置,由第二磁铁、第二磁轭和第二线圈构成第二驱动装置,在垂直于光轴的第一方向上通过第一驱动装置驱动可动构件,在垂直于光轴和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通过第二驱动装置驱动可动构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3)。
但是,在该装置中,使用沿光轴方向延长的4个弹性支撑构件(金属线)将可动构件支撑在基座上,而且在可动构件的前方通过其他构件支撑用于保持线圈的固定框,因而导致装置在光轴方向上大型化,并且4个弹性支撑构件的连接部不是链状而是刚性(rigid)地连接,从而可动构件(透镜)部件不仅可能在垂直于光轴的平面方向上移动,还可能相对于光轴倾斜,而且可能因弹性支撑构件(金属线)随时间的变化而不能获得希望的复位特性。另外,即使基座与可动构件被连接在一起,用于保持线圈的固定框也没有被一体地连接,因而不能使像抖动修正装置模块化,操作不便,并且不能以一个构件(例如基座)为基准分别对可动构件的第一磁铁以及第二磁铁、固定框的第一线圈以及第二线圈进行定位,装置的组装作业麻烦。
另外,作为其他的像抖动修正装置已知如下的结构,即,具有:基座;可动构件,保持透镜;作为支撑机构的3个球和螺旋弹簧,将可动构件支撑为能够相对于基座自由移动;驱动装置(驱动用磁铁、线圈、磁轭),在垂直于光轴的方向上驱动可动构件;位置检测装置(磁铁、霍尔元件),用于检测可动构件的位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4)。
在该装置中,在可动构件与基座之间具有3个能够转动的球,因而能够使装置在光轴方向上薄型化,但是,通过螺旋弹簧产生作用力,使得可动构件与3个球接触而总是被支撑着,螺旋弹簧的作用力在驱动可动构件时作为阻力即驱动负载进行作用,因而作为驱动装置需要产生能够克服螺旋弹簧的作用力的驱动力,而且,使螺旋弹簧挂接的作业麻烦,整体的组装作业并不容易。
而且,作为其他的像抖动修正装置已知如下的结构,即,具有如下等构件:基座;可动构件,保持透镜;第一驱动装置(磁铁、线圈、磁轭)以及第二驱动装置(磁铁、线圈、磁轭),在垂直于光轴的两个方向上驱动可动构件;两个辅助弹簧,用于在线圈未通电的非通电状态(休止状态)下使可动构件复位(定心(centering))到中心位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5)。
在该装置中,作为使可动构件复位到中心位置的复位装置采用辅助弹簧,因而需要辅助弹簧的配设空间,导致装置大型化等,另外,使辅助弹簧挂接的作业麻烦,整体的组装作业并不容易。
专利文献1:JP特开2007-286318号公报;
专利文献2:JP特开2008-64846号公报;
专利文献3:JP特开2007-233214号公报;
专利文献4:JP专利第3969927号公报;
专利文献5:JP专利第386992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像抖动修正装置、具有该像抖动修正装置的拍摄单元,即,结构简单,装置在透镜的光轴方向和垂直于透镜的光轴方向的方向上小型化和薄型化,组装作业简单和容易等,并且能够安装在便携式电话机等的相机上,能够高精度地修正因手抖动等引起的像抖动,另外,在休止状态下能够使修正用的透镜自动复位(定心)至规定的休止位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像抖动修正装置:具有:基座,其具有开口部;可动保持构件,其保持透镜;支撑机构,其以使可动保持构件能够在垂直于透镜的光轴的平面内自由移动的方式支撑可动保持构件;驱动装置,其在上述平面内驱动可动保持构件;位置检测装置,其检测可动保持构件的位置;复位装置,其在休止状态下使可动保持构件复位到规定的休止位置;上述驱动装置包括:线圈,其固定在基座和可动保持构件中的一个上;驱动磁铁,其在与线圈相向的位置上固定在基座和可动保持构件中的另一个上;上述复位装置包括复位磁铁,该复位磁铁与驱动磁铁相向地固定在基座和可动保持构件中的一个上,以产生使上述可动保持构件复位至休止位置的磁力;上述位置检测装置包括磁传感器,该磁传感器在与驱动磁铁相向的位置固定在基座和可动保持构件中的一个上;上述支撑机构包括:至少3个凹部,设置在基座和可动保持构件中的一个上;至少3个球体,以突出的状态且能够自由转动地配置在至少3个凹部中;至少3个抵接面,设置在基座和可动保持构件中的另一个上,并与至少3个球体抵接。
根据该结构,可动保持构件在通过配置在作为支撑机构的凹部中的球体与抵接面的关系能够自由移动地被支撑着的状态下,借助因向线圈通电而与驱动磁铁协动产生的驱动力,在垂直于光轴的平面内相对于基座二维移动,从而能够高精度地修正因手抖动等引起的像抖动。
在此,当以球体配置在凹部中并与抵接面进行抵接的方式将可动保持构件配置成与基座相向时,固定在基座和可动保持构件中的一个上的复位磁铁与固定在另一个上的驱动磁铁相互产生磁吸引力,因而不使用以往那样的产生作用力的弹簧,能够将可动保持构件能够自由移动地组装在基座上。
另外,在复位磁铁与驱动磁铁之间获得磁吸引作用,可动保持构件(透镜)能够自动复位(例如定心)在规定的休止位置(例如,透镜的光轴与基座的开口部的中心一致的位置)并稳定地被保持。因而,在驱动时不需要初始化等驱动控制,而且,在休止状态下能够防止可动保持构件晃动等。这样,将驱动装置的驱动磁铁兼用作与复位磁铁相互进行磁作用的磁铁,能够使结构简单,使装置小型化等。
在上述结构中能够采用如下的结构,即,可动保持构件具有:保持部,其嵌合保持透镜;两个延伸部,隔着保持部向两侧延伸;上述至少3个抵接面;基座具有:上述开口部,形成为收纳所述保持部并使保持部能够自由移动,或者形成在与所述保持部相向的区域;上述至少3个凹部。
根据该结构,在组装装置时,将球体嵌入基座的凹部中,从其之上使抵接面与球体抵接来安装可动保持构件,从而能够以简单的顺序容易地进行装置的组装作业,而且能够使装置在光轴方向上薄型化,进一步,使装置在垂直于光轴的方向且垂直于可动保持构件的长度方向的方向上宽度窄和小型化。
在上述结构中能够采用如下结构,即,基座包括:箱体状基座,其形成有上述开口部、上述至少3个凹部、包围可动保持构件的周围的外周壁;盖状基座,其在将球体和可动保持构件容置在箱体状基座中的状态下,能够自由装拆地与箱体状基座结合,以限制可动保持构件在光轴方向上脱离。
根据该结构,除了复位磁铁与驱动磁铁的磁吸引力之外,还设置有盖状基座,从而能够以使可动保持构件能够相对于箱体状基座自由移动的方式支撑该可动保持构件,并且,即使在受到了来自外部的冲击力等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防止可动保持构件在光轴方向上脱离箱体状基座。尤其是,通过将可动保持构件和球体容置在箱体状基座中并从其之上结合盖状基座,能够将装置作为操作便利的模块部件来使用。
在上述结构中能够采用如下的结构,即,至少3个球体包括分别隔着可动保持构件的保持部配置在分别与一侧的延伸部和另一侧的延伸部相向的区域上的至少两个球体,至少3个凹部包括配置在与至少两个球体相对应的位置上的至少两个凹部,至少3个抵接面包括配置在与至少两个球体相对应的位置上的至少两个抵接面。
根据该结构,能够在可动保持构件的长度方向上不偏斜地均匀地支撑该可动保持构件,由此,能够顺畅且高精度地驱动可动保持构件,来定位在希望的位置。
在上述结构中能够采用如下的结构,即,至少3个球体包括配置在垂直于光轴和可动保持构件的长度方向且通过保持部或开口部的中心的直线上的一个球体,以及配置在相对于该直线线对称的位置上的两个球体;至少3个凹部包括配置在与一个球体相对应的区域上的一个凹部以及配置在与两个球体相对应的区域上的两个凹部;至少3个抵接面包括配置在与一个球体相对应的区域的一个抵接面,和配置在与两个球体相对应的区域的两个抵接面。
根据该结构,在固定在可动保持构件上的驱动磁铁配置成相对于直线左右对称的情况下,能够使用个数少的球体并且平衡良好地配置施加在球体上的负载,从而能够以使可动保持构件顺畅移动的方式支撑可动保持构件。
在上述结构中能够采用如下的结构,即,保持部形成为嵌合保持将外周局部切断的透镜,上述一个凹部、一个球体和一个抵接面配置在上述直线上并配置在保持部的外壁附近。
根据该结构,在垂直于光轴和可动保持构件的长度方向且通过保持部或开口部的中心的直线方向上,能够使装置宽度更窄以及更小型化。
在上述结构中能够采用如下的结构,即,基座和可动保持构件中的一个具有在与上述平面平行的方向延长的多个连接销,基座和可动保持构件的另一个具有多个连接部,该连接部以允许可动保持构件在上述平面内二维移动的方式与连接销连接。
根据该结构,除了通过复位磁铁与驱动磁铁的磁吸引力之外,还通过连接销与连接部的卡合关系,将可动保持构件以能够自由移动的方式支撑在基座上,并且能够可靠地防止可动保持构件在光轴方向上脱离基座。
在上述结构中能够采用如下的结构,即,驱动装置包括在上述平面内的第一方向上进行驱动的第一驱动机构和在上述平面内的第二方向上进行驱动的第二驱动机构,线圈包括第一驱动机构所包括的第一线圈和第二驱动机构所包括的第二线圈,驱动磁铁包括第一驱动机构所包括并与第一线圈相向的第一驱动磁铁和第二驱动机构所包括并与第二线圈相向的第二驱动磁铁,复位磁铁包括与第一驱动磁铁相向的第一复位磁铁和与第二驱动磁铁相向的第二复位磁铁,磁传感器包括与第一驱动磁铁相向的第一磁传感器和与第二驱动磁铁相向的第二磁传感器。
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第一驱动机构(第一驱动磁铁、第一线圈)和第二驱动机构(第二驱动磁铁、第二线圈)使可动保持构件在垂直于光轴的平面内移动,而且能够借助第一复位磁铁与第一驱动磁铁的磁吸引作用以及第二复位磁铁与第二驱动磁铁的磁吸引作用,使可动保持构件复位至规定的休止位置,来对其进行定位保持。
在上述结构中能够采用如下的结构,即,第一驱动机构在上述平面内且垂直于可动保持构件的长度方向的方向上驱动可动保持构件,第一驱动磁铁由在可动保持构件上隔着保持部分别配置在两个延伸部上的两个驱动磁铁形成,第一线圈由配置在箱体状基座上并分别与第一驱动磁铁的两个驱动磁铁相向的两个线圈形成,第一复位磁铁由配置在箱体状基座上并分别与第一驱动磁铁的两个驱动磁铁相向的两个复位磁铁形成,第一磁传感器由配置在在盖状基座上并与第一驱动磁铁的两个驱动磁铁中的至少一个相向的至少一个磁传感器形成。
根据该结构,在垂直于可动保持构件的长度方向的第一方向上驱动可动保持构件的第一驱动机构,由配置在可动保持构件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的两个驱动磁铁和与这两个驱动磁铁相对应的两个线圈构成,因而在第一方向上产生驱动力时,在可动保持构件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分别产生驱动力,能够防止产生使可动保持构件旋转的旋转力矩,从而能够以简单的结构高精度地驱动可动保持构件。此外,虽然第一磁传感器只要配置成与至少一个驱动磁铁相向即可,但是通过采用配置成分别与两个驱动磁铁相向的两个磁传感器,能够更高精度地驱动可动保持构件(透镜)的位置。
另外,本发明的拍摄单元,包括拍摄用的多个透镜、拍摄元件、框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形成上述结构的像抖动修正装置。
根据该结构,通过在拍摄用的多个透镜配置在光轴方向上的结构中包括上述的像抖动修正装置,适当驱动由可动保持构件保持着的修正用的透镜,能够顺畅且高精度地修正因手抖动等引起的像抖动,从而能够通过拍摄元件获得良好的摄影图像。
即,能够提供在拍摄用的多个透镜、拍摄元件和框体基础上追加了上述的像抖动修正功能的拍摄单元。
发明的効果
根据具有上述结构的像抖动修正装置,能够得到如下的像抖动修正装置,并能够得到具有该像抖动修正装置的拍摄单元,即,使结构简单,使装置在透镜的光轴方向和垂直于光轴方向的方向上小型化和薄型化,组装作业简单和容易等,并且能够安装在便携式电话机等相机上,能够高精度地修正因手抖动等引起的像抖动,而且在休止状态下能够使修正用的透镜自动地复位(定心)到规定的休止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安装有组装了本发明的像抖动修正装置的拍摄单元的便携式信息终端机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拍摄单元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拍摄单元的内部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像抖动修正装置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5是拍摄单元的剖视图。
图6是像抖动修正装置的立体图。
图7是像抖动修正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8是像抖动修正装置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像抖动修正装置的一部分(可动保持构件等)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像抖动修正装置的一部分(可动保持构件等)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像抖动修正装置的一部分(基座等)的主视图。
图12是表示像抖动修正装置的一部分(基座等)的后视图。
图13是表示像抖动修正装置的主视图。
图14是表示像抖动修正装置的后视图。
图15是表示在基座上组装柔性配线板和磁轭时的组装前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6A是说明像抖动修正装置的动作的俯视图。
图16B是说明像抖动修正装置的动作的俯视图。
图16C是说明像抖动修正装置的动作的俯视图。
图17A是说明像抖动修正装置的动作的俯视图。
图17B是说明像抖动修正装置的动作的俯视图。
图17C是说明像抖动修正装置的动作的俯视图。
图18是表示像抖动修正装置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图,并是组装了该像抖动修正装置的拍摄单元的内部的俯视图。
图19是表示图18所示的拍摄单元的内部的侧剖视图。
图20是图18所示的像抖动修正装置的立体图。
图21是图18所示的像抖动修正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22是图18所示的像抖动修正装置的剖视图。
图23是表示从图18所示的像抖动修正装置上拆掉了盖状基座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24是表示从图18所示的像抖动修正装置上拆掉了盖状基座和可动保持构件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25是表示图18所示的像抖动修正装置中包括的可动保持构件的主视图。
图26是表示图18所示的像抖动修正装置中包括的可动保持构件的后视图。
图27A是说明图18所示的像抖动修正装置的动作的俯视图。
图27B是说明图18所示的像抖动修正装置的动作的俯视图。
图27C是说明图18所示的像抖动修正装置的动作的俯视图。
图28A是说明图18所示的像抖动修正装置的动作的俯视图。
图28B是说明图18所示的像抖动修正装置的动作的俯视图。
图28C是说明图18所示的像抖动修正装置的动作的俯视图。
图29是表示像抖动修正装置的又一实施方式的图,并是表示拆掉了盖状基座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30是表示像抖动修正装置的又一实施方式的图,并是表示拆掉了盖状基座的状态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组装了该像抖动修正装置的拍摄单元U作为相机安装在扁平且小型的便携式信息终端机PH上。便携式信息终端机PH具有形成为大致矩形且扁平的轮廓的框体PH1、配置在框体PH1的表面上的显示各种信息的液晶面板等显示部PH2以及操作按钮PH3、形成在与显示部PH2相反一侧的表面上的摄影窗PH4等。并且,如图1所示,作为相机的拍摄单元U以沿着与从摄影窗PH4进入的被拍摄体光的光轴L1垂直的方向延伸的方式,容置在框体PH1的内部。
如图2和图3所示,拍摄单元U具有作为框体的单元箱体10、棱镜(prism)20、透镜G1、保持透镜G2的第一可动透镜组30、保持透镜G3、G4、G5的作为第二可动透镜组的像抖动修正装置M1、透镜G6、滤光片40、如CCD、CMOS、Live MOS等那样进行光电转换的拍摄元件50、在光轴L2方向上驱动第一可动透镜组30的第一驱动单元60、在光轴L2方向上驱动第二可动透镜组(像抖动修正装置M1)的第二驱动单元70、角速度传感器80、控制单元90等。
如图2和图3所示,单元箱体10形成为扁平且大致矩形的形状,在光轴L1方向上的厚度尺寸小且在光轴L2方向上的长度尺寸小,并且,该单元箱体10具有固定棱镜20的突出部11、保持透镜G1的保持部12、保持透镜G6的保持部13、保持滤光片40的保持部14、保持拍摄元件50的保持部15等。
如图2和图3所示,棱镜20容置在单元箱体10的突出部11中,使从摄影窗PH4进入的被拍摄体光的光轴L1弯曲成直角而导向光轴L2方向。
如图2和图3所示,透镜G1在光轴L1、L2方向上配置在棱镜20的后方,并固定在单元箱体10的保持部12上。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可动透镜组30在光轴L2方向上配置在透镜G1的后方,以能够在光轴L2方向上自由移动的方式被支撑着,被第一驱动单元60驱动而能够在光轴L2方向上往复移动。
即,第一可动透镜组30具有透镜保持构件31、被引导轴61引导的被引导部32、被限制部33、与丝杠63螺合的螺母65所抵接的U字状卡合部34等,其中,被限制部33以能够自由滑动的方式与止转轴62卡合,从而围绕光轴L2的旋转被限制。
如图3所示,透镜G6在光轴L2方向上配置在第二可动透镜组(像抖动修正装置M1)的后方,并固定在单元箱体10的保持部13上。
滤光片40是红外线截止滤光片或低通滤光片等,如图3所示,在光轴L2方向上配置在透镜G6的后方,并固定在单元箱体10的保持部14上。
如图3所示,拍摄元件50在光轴L2方向上配置在滤光片40的后方,并固定在单元箱体10的保持部15上。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驱动单元60具有引导轴61、止转轴62、沿光轴L2方向延长的丝杠63、驱动丝杠63旋转的马达64、螺母65、拉伸型的螺旋弹簧66等,其中,引导轴61和止转轴62沿光轴L2方向延长并且固定在单元箱体10上,螺母65与丝杠63螺合,并且抵接在第一可动透镜组30的U字状卡合部34上,螺旋弹簧66挂接在透镜保持构件31与后述的基座100之间,以产生总是对U字状卡合部34朝向螺母64施力的作用力。
如图2所示,第二驱动单元70具有引导轴71、止转轴(在此兼用止转轴62)、沿光轴L2方向延长的丝杠73、驱动丝杠73旋转的马达74、螺母75、螺旋弹簧(在此兼用螺旋弹簧66)等,其中,引导轴71和止转轴(在此兼用止转轴62)沿光轴L2方向延长,并且固定在单元箱体10上,螺母75与丝杠73螺合,并且与第二可动透镜组中包括的基座100的U字状卡合部103抵接,螺旋弹簧(在此兼用止转轴62)产生总是对U字状卡合部103朝向螺母75施力的作用力。
如图3所示,角速度传感器80经由基板固定在单元箱体10上,对拍摄单元U受到的振动和抖动进行检测。
如图3所示,控制单元90是固定在单元箱体10的外壁上的微型计算机,如图4所示,控制单元90具有控制部91、马达驱动电路92、马达驱动电路93、驱动电路94、驱动电路95、位置检测电路96、角速度检测电路97等,其中,控制部91进行运算处理并且处理各种信号来发出指令信号,马达驱动电路92驱动第一驱动单元60的马达64,马达驱动电路93驱动第二驱动单元70的马达74,驱动电路94驱动拍摄元件50,驱动电路95驱动像抖动修正装置M1中包括的第一线圈121和第二线圈131,位置检测电路96与对像抖动修正装置M1中包括的可动保持构件110的位置进行检测的第一磁传感器171和第二磁传感器172连接,角速度检测电路97与角速度传感器80连接。
如图2、图3、图5所示,作为第二可动透镜组的像抖动修正装置M1在光轴L2方向上配置在第一可动透镜组30与透镜G6之间,以能够沿光轴L2方向自由移动的方式被支撑着。
并且,如图2、图6~图8所示,像抖动修正装置M1具有基座100、可动保持构件110、作为驱动装置的(包括第一线圈121、第一驱动磁铁122)第一驱动机构120、作为驱动装置的(包括第二线圈131、第二驱动磁铁132)第二驱动机构130、驱动装置中包括的磁轭141、142、以使可动保持构件110在垂直于光轴L2的平面内自由移动的方式支撑可动保持构件110的作为支撑机构的3个球体150、作为复位装置的第一复位磁铁161以及第二复位磁铁162、作为位置检测装置的第一磁传感器171以及第二磁传感器172、进行电连接的柔性配线板180等。
如图6~图8、图10~图12所示,基座100形成为在光轴L2方向上大致扁平并且大致矩形的平板状,该矩形是如下那样的矩形,即,在垂直于光轴L2且与光轴L1平行的直线S1方向上宽度窄,在垂直于光轴L2和直线S1的直线S2的方向上长,基座100具有以光轴L2为中心的开口部100a、嵌合并固定第一线圈121的嵌合凹部100b、嵌合并固定第一磁传感器171的嵌合凹部100c、嵌合并固定第一复位磁铁161的嵌合凹部100d、嵌合并固定第二线圈131的嵌合凹部100e、嵌合并固定第二磁传感器172的嵌合凹部100f、嵌合并固定第二复位磁铁162的嵌合凹部100g、以能够自由滑动的方式与引导轴71卡合而被引导的被引导部101、以能够自由滑动的方式与止转轴62卡合而围绕光轴L2的旋转被限制的被限制部102、与丝杠73螺合的螺母75所抵接的U字状卡合部103、收纳作为支撑机构的球体150的3个凹部104、将可动保持构件110连接为能够移动的4个连接销105、用于通过螺钉B固定磁轭141的两个螺钉孔106等。
即,基座100形成为,形成有以可动保持构件110的保持部110a能够自由移动的方式收纳该保持部110a的开口部100a,并且,在光轴L2方向上与后述的可动保持构件110的两个延伸部111相向。
如图11和图12所示,开口部100a,其中心C1形成在直线S1和直线S2的交点,并形成有在直线S1方向上相向且平行于直线S2的内壁面,并且,开口部100a在直线S1方向上宽度窄。而且,开口部100a形成为如下的内径尺寸,即,在可动保持构件110被驱动的范围内,可动保持构件110的保持部110a能够非接触地通过。
如图11和图12所示,嵌合凹部100b、100c、100d和嵌合凹部100e、100f、100g形成为相对于直线S1线对称。即,第一线圈121、第一复位磁铁161、第一磁传感器171与第二线圈131、第二复位磁铁162、第二磁传感器172相对于直线S1线对称地在配置在基座100上。
3个凹部104形成为以使球体150局部在光轴L2方向上突出的状态收纳球体150,该球体150能够自由转动。并且,关于3个凹部104的配置结构,如图11所示,一个凹部104配置在直线S1上并且配置在开口部100a附近,另外的两个凹部104配置在相对于直线S1线对称的位置。即,3个凹部104配置为位于等腰三角形的3个顶点。
连接销105形成为圆柱状,以便能够插入作为可动保持构件110的连接部的连接切口部115和连接长孔部116中。此外,连接销105是在组装时通过嵌合来固定的销。
如图6~图10、图13、图14所示,可动保持构件110形成为在光轴L2方向上除了一部分外大致扁平并且大致矩形的平板状,该矩形为如下的矩形,即,在直线S1方向上宽度窄且在直线S2方向上长。可动保持构件110具有以光轴L2为中心并保持透镜G3、G4、G5的筒状的保持部110a、隔着保持部110a向直线S2方向上的两侧延伸的两个延伸部111、嵌合并固定第一驱动磁铁122的嵌合孔112、嵌合并固定第二驱动磁铁132的嵌合孔113、与作为支撑机构的3个球体150抵接的3个抵接面114、4个连接销105分别插入的作为连接部的两个连接切口部115以及两个连接长孔部116、对磁轭142进行定位的两个定位突起117等。
保持部110a形成为在直线S1方向上宽度窄的扁平的筒状,以在内部保持具有平行的切削面的透镜G3、G4、G5,该平行的切削面是如下形成的,即,将外周在直线S1方向上局部切断(平行于直线S2地切削)。
如图10所示,3个抵接面114配置为,在透镜G3、G4、G5的光轴L2与基座100的开口部100a的中心C1一致的状态下,在光轴L2方向上与3个凹部104(球体150)相向,并且,3个抵接面114形成为具有规定的面积的平面状,以免在可动保持构件110在垂直于光轴L2的平面(包括直线S1、S2的平面)内二维移动的范围内,脱离与插入在位于基座100上的对应的凹部104中的球体150接触的状态。
即,一个抵接面114配置在直线S1上的保持部110a的外壁附近,与一个球体150抵接。
如图9、图10、图14所示,连接切口部115形成为,在与垂直于光轴L2的直线S2平行的方向上延长并且朝向直线S2方向上的外侧开口,以连接销105能够自由滑动的方式收纳连接销105。
如图10和图14所示,连接长孔部116形成为在与垂直于光轴L2的直线S1平行的方向上延长,以连接销105能够自由滑动的方式收纳连接销105。
在此,支撑机构包括设置在基座100上的3个凹部104、配置在3个凹部104上的3个球体150、设置在可动保持构件110上且与球体150抵接的3个抵接面114。由此,能够使结构简单,装置小型化。
另外,如上所述,3个凹部104包括配置在垂直于光轴L2且通过开口部100a的中心C1的直线S1上的一个凹部104和配置在相对于直线S1线对称的位置上的两个凹部104,3个球体150配置在3个凹部104中,3个抵接面114与3个球体150抵接,因而能够使用数量少的球体150并且平衡良好地配置施加在球体150上的负载,从而以可动保持构件110能够顺畅移动的方式支撑可动保持构件110。
而且,基座100的开口部100a和可动保持构件110的保持部110a形成为在垂直于光轴L2且通过开口部100a的中心C1的直线S1方向上宽度窄,在直线S1上配置有一个凹部104(球体150和抵接面114),因而,能够使装置在直线S1方向上宽度窄以及小型化。
尤其是,3个球体150中的一个球体150配置在保持部110a的外壁的在直线S1方向上的附近,因而能够使装置在直线S1方向上宽度更窄以及更小型化,其中,保持部110a为了嵌合保持透镜G3、G4、G5而形成为在直线S1方向上宽度窄。
并且,在组装时,当以球体150插入凹部104中且抵接面114与球体150抵接的方式将可动保持构件110配置成与基座100相向时,固定在基座100上的第一复位磁铁161和固定在可动保持构件110上的第一驱动磁铁122磁吸引,而且,固定在基座100上的第二复位磁铁162和固定在可动保持构件110上的第二驱动磁铁132磁吸引,因而可动保持构件110形成为不会脱离基座100,而能够在垂直于光轴L2的平面内自由移动地被支撑着的状态。而且,通过将连接销105插入连接切口部115和连接长孔部116中,能够限制可动保持构件110在光轴L2方向上离开基座100,可动保持构件110在垂直于光轴L2的平面(包括直线S1、S2的平面)内能够相对于基座100自由移动地被支撑着。
在该状态下,可动保持构件110借助复位磁铁161、162与驱动磁铁122、132之间的磁吸引力和连接销105与连接部(连接切口部115以及连接长孔部116)的卡合关系,防止在光轴L2方向上脱离基座100,因而与以往那样的使用弹簧的作用力防止脱离的情况相比,不需要多余的驱动力,借助第一驱动机构130和第二驱动机构140的驱动力,可动保持构件110能够在上述平面内相对于基座100二维移动,从而能够高精度地修正因手抖动等引起的像抖动。
在此示出了在基座100上设置连接销105,在可动保持构件110上设置作为连接部的连接切口部115和连接长孔部116的情况,但不限于此,可以相反地在基座上设置作为连接部的连接切口部和连接长孔部,在可动保持构件上设置连接销。
如图7、图8、图13和图14所示,第一驱动机构120形成为包括第一线圈121、第一驱动磁铁122的音圈马达。
如图11~图14所示,第一线圈121形成为,从光轴L2方向观察呈在直线S3方向上具有长轴并且在直线S4′方向上具有短轴的大致椭圆环状,嵌合并固定在基座100的嵌合凹部100b中。
并且,第一线圈121配置为长轴相对于直线S2成45度的倾斜角度(长轴与直线S3平行)。
如图13和图14所示,第一驱动磁铁122形成为以通过直线S3的面为界被磁化为N极和S极的矩形形状,嵌合并固定在可动保持构件110的嵌合孔112中。
并且,第一驱动机构120通过对第一线圈121进行通电和断电,在垂直于光轴L2的第一方向即直线S4′方向上产生电磁驱动力。
如图7、图8、图13和图14所示,第二驱动机构130形成为包括第二线圈131、第二驱动磁铁132的音圈马达。
如图11~图14所示,第二线圈131形成为从光轴L2方向观察呈在直线S4方向上具有长轴并且在直线S3′方向上具有短轴的大致椭圆环状,嵌合并固定在基座100的嵌合凹部100e中。
并且,第二线圈131配置为长轴相对于直线S2成45度的倾斜角度(长轴与直线S4平行)。
如图13和图14所示,第二驱动磁铁132形成为以通过直线S4的面为界被磁化为N极和S极的矩形形状,嵌合并固定在可动保持构件110的嵌合孔113中。
并且,第二驱动机构130通过对第二线圈131进行通电和断电,在垂直于光轴L2的第二方向即直线S3′方向上产生电磁驱动力。
如图7和图8所示,磁轭141形成为大致矩形的板状,并且具有形状与开口部100a的形状大致相同的切口部141a、弯曲部141b、两个螺钉孔141c。
并且,如图15所示,为了夹入柔性配线板180使其弯曲并进行固定,磁轭141配置为与柔性配线板180的背面邻接,使用螺钉B能够自由装拆地固定在基座100上。
如图6~图8所示,磁轭142形成为大致矩形的板状,并且具有收纳保持部110a的圆形的开口部142a、嵌合定位突起117的两个嵌合孔142b。
并且,一边使定位突起117与嵌合孔142b嵌合,一边使用粘接剂等将磁轭142固定在可动保持构件110(以及第一驱动磁铁122、第二驱动磁铁132)的前表面上。
这样,通过设置包括在驱动装置的一部分中的磁轭141、142,能够抑制通过第一驱动机构120和第二驱动机构130产生的磁力线泄漏到外部,从而能够提高磁效率。
如图13所示,因为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20和第二驱动机构130配置为相对于与保持在可动保持构件110上的透镜G3、G4、G5的光轴L2垂直的直线S1线对称,所以第一驱动机构120和第二驱动机构130承受的驱动负载相等,隔着透镜G3、G4、G5在两侧产生驱动力,因而能够在垂直于光轴L2的平面内稳定且顺畅地驱动可动保持构件110。
另外,第一线圈121和第二线圈131配置为各自的长轴与直线S2成规定的倾斜角度(大致45度),因而在将可动保持构件110形成为在直线S2方向上长的形状的情况下,通过使第一线圈121和第二线圈131倾斜,能够减小可动保持构件110在直线S1方向上的尺寸,从而能够使装置在垂直于光轴L2的方向(直线S1方向)上小型化以及薄型化等。
如图8、图12所示,第一复位磁铁161形成为从光轴L2方向观察呈大致长方形,以通过直线S3的面为界被磁化为S极和N极,并且嵌合并固定在基座100的两个嵌合凹部100d中,并在直线S3方向上隔着第一磁传感器171。
即,两个第一复位磁铁161以与第一线圈121的长轴大致平行的方式,相对于直线S2成45度的倾斜角度地排列配置在直线S3上。
并且,第一复位磁铁161与第一驱动磁铁122相向而形成磁路以发挥磁作用,由此在第一线圈121未通电的休止状态下,使可动保持构件110复位至规定的休止位置(在此为透镜G3、G4、G5的光轴L2与基座100的开口部100a的中心C1相一致的位置),并且产生稳定的保持力。
如图8、图12所示,第二复位磁铁162形成为从光轴L2方向观察呈大致长方形,以通过直线S4的面为界被磁化为S极和N极,并且固定在基座100的两个嵌合凹部100g中,并在直线S4方向上隔着第二磁传感器172。
即,两个第二复位磁铁162以与第二线圈131的长轴大致平行的方式,相对于直线S2成45度的倾斜角度地排列配置在直线S4上。
并且,第二复位磁铁162与第二驱动磁铁132相向而形成磁路以产生磁作用,由此在第二线圈131未通电的休止状态下,使可动保持构件110复位至规定的休止位置(在此为透镜G3、G4、G5的光轴L2与基座100的开口部100a的中心C1相一致的位置),并且产生稳定的保持力。
这样,在休止状态下,通过复位装置的第一复位磁铁161以及第二复位磁铁162与驱动装置的第一驱动磁铁122以及第二驱动磁铁132之间的磁吸引作用,可动保持构件110(透镜G3、G4、G5)能够自动地复位(定心)到规定的休止位置(透镜G3、G4、G5的光轴L2与基座100的开口部100a的中心C1一致的位置),并稳定地被保持。因而,在驱动时不需要初始化等驱动控制,而且,在休止状态下能够防止可动保持构件110晃动等。另外,将驱动装置的第一驱动磁铁122和第二驱动磁铁132兼用于与复位装置的第一复位磁铁161和第二复位磁铁162进行相互作用的磁铁,因而能够使结构简单,使装置小型化等。
另外,两个第一复位磁铁161的排列配置方向与第一线圈121的长轴大致平行,并且,两个第二复位磁铁162的排列配置方向与第二线圈131的长轴大致平行。因而,在驱动时(对第一线圈121和第二线圈131通电时),通过复位磁铁161、162的磁力和驱动磁铁122、132的磁力的相互作用,产生抑制可动保持构件110围绕光轴L2旋转的力,并且复位磁铁161、162沿磁化边界线的方向排列配置,因而能够获得大的抑制可动保持构件110围绕光轴L2旋转的力矩,能够使可动保持构件110在垂直于光轴L2的平面内快速移动且高精度地定位在希望的位置。
第一磁传感器171和第二磁传感器172例如是对磁通密度的变化进行检测而输出电信号的霍尔元件等,如图8、图11~图14所示,分别嵌合并固定在基座100的嵌合凹部100c、100f(参照图12)中。在此,在可动保持构件110的移动范围内,第一磁传感器171配置在与第一驱动磁铁122相向的位置,而且,第二磁传感器172配置在与第二驱动磁铁132相向的位置。
并且,第一磁传感器171与固定在可动保持构件110上的第一驱动磁铁122之间形成磁回路,第一磁传感器171对因可动保持构件110相对于基座100相对移动而产生的磁通密度的变化进行检测,来检测可动保持构件110的位置。
另外,第二磁传感器172与固定在可动保持构件110上的第二驱动磁铁132之间形成磁回路,第二磁传感器172对因可动保持构件110相对于基座100相对移动而产生的磁通密度的变化进行检测,来检测可动保持构件110的位置。
这样,因为第一磁传感器171和第二磁传感器172固定在基座100上,所以与设置在可动保持构件110上的情况相比易于配线,还能够防止伴随移动产生的断线等,而且,将第一驱动磁铁122和第二驱动磁铁132兼用于位置检测,因而与设置专用的磁铁的情况相比,能够使结构简单,减少部件数量,使装置小型化等。
如图7所示,柔性配线板180具有与第一驱动机构120的第一线圈121连接的连接部181、与第二驱动机构130的第二线圈131连接的连接部182、与第一磁传感器171连接的连接部183、与第二磁传感器172连接的连接部184。
并且,如图15所示,柔性配线板180配置为与基座100的背面接触,第一线圈121的引出线连接在连接部181上,第二线圈131的引出线连接在连接部182上,第一磁传感器171的端子连接在连接部183上,第二磁传感器172的端子连接在连接部184上,通过磁轭141使连接部181、182的区域弯曲,并且将该区域夹入并固定。
这样,柔性配线板180邻接配置在不在垂直于光轴L2的平面方向移动的基座100的与可动保持构件110所相向的一侧相反的一侧并被固定,因而不需要使柔性配线板180在垂直于光轴L2的平面方向上移动,并且不需要使柔性配线板180向可动保持构件110进行移动的平面方向挠曲来进行配置。
因而,能够减小柔性配线板180的配置空间,由此,能够使装置小型化,提高耐久性。
下面,参照图16A~图17C简单地说明上述像抖动修正装置M1的修正动作。
首先,在第一线圈121和第二线圈131未通电的休止状态下,如图16A所示,可动保持构件110通过复位装置(第一复位磁铁161和第二复位磁铁162)的复位作用,复位(定心)到可动保持构件110的透镜G3、G4、G5的光轴L2与基座100的开口部100a的中心C1一致的休止位置并被保持。
然后,在从图16A所示的休止状态,作为一个例子而使可动保持构件110(透镜G3、G4、G5)向上方移动的情况下,使第一驱动机构120产生第一方向(直线S4′方向)上的朝向斜上方的驱动力,而且,使第二驱动机构130产生第二方向(直线S3′方向)上的朝向斜上方的驱动力。由此,如图16B所示,可动保持构件110朝向直线S1方向上的上方移动。
另外,在从图16A所示的休止状态,作为一个例子而使可动保持构件110(透镜G3、G4、G5)向下方移动的情况下,使第一驱动机构120产生第一方向(直线S4′方向)上的朝向斜下方的驱动力,而且,使第二驱动机构130产生第二方向(直线S3′方向)上的朝向斜下方的驱动力。由此,如图16C所示,可动保持构件110朝向直线S1方向上的下方移动。
接着,如图17A所示,在从可动保持构件110通过复位装置(第一复位磁铁161和第二复位磁铁162)的复位作用复位到可动保持构件110的透镜G3、G4、G5的光轴L2与基座100的开口部100a的中心C1一致的休止位置的休止状态,作为一个例子而使可动保持构件110(透镜G3、G4、G5)向左侧移动的情况下,使第一驱动机构120产生第一方向(直线S4′方向)上的朝向斜上方的驱动力,而且,使第二驱动机构130产生第二方向(直线S3′方向)上的朝向斜下方的驱动力。由此,如图17B所示,可动保持构件110朝向直线S2方向上的左方移动。
另外,在从图17A所示的休止状态,作为一个例子而使可动保持构件110(透镜G3、G4、G5)向右侧移动的情况下,使第一驱动机构120产生第一方向(直线S4′方向)上的朝向斜下方的驱动力,而且,使第二驱动机构130产生第二方向(直线S3′方向)上的朝向斜上方的驱动力。由此,如图17C所示,可动保持构件110朝向直线S2方向上的右方移动。
这样,可动保持构件110在以能够自由移动的方式由支撑机构(3个球体150)支撑着的状态下,通过因向第一线圈121和第二线圈131通电而与第一驱动磁铁122和第二驱动磁铁132协动产生的电磁驱动力,在垂直于光轴L2的平面内相对于基座100二维移动,从而能够高精度地修正因手抖动等引起的像抖动。
在此,第一线圈121的长轴和两个第一复位磁铁161的排列配置方向为同一方向,而且,第二线圈131的长轴和两个第二复位磁铁162的排列配置方向为同一方向。因而,在驱动时(向第一线圈121和第二线圈131通电时),通过复位磁铁161、162的磁力和驱动磁铁122、132的磁力的相互作用,产生抑制可动保持构件110围绕光轴L2旋转的力,并且,由于复位磁铁161、162沿磁化边界线的方向排列配置,因而能够获得大的抑制可动保持构件110围绕光轴L2旋转的力矩,能够使可动保持构件110在垂直于光轴L2的平面内快速移动并高精度地定位在希望的位置。
接着,参照图18~图28说明本发明的像抖动修正装置的其他实施方式。此外,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说明。
如图18和图19所示,组装了该像抖动修正装置M2的拍摄单元U具有单元箱体10、棱镜20、透镜G1、G2、保持透镜G3的第一可动透镜组30、保持透镜G4的第二固定透镜组30′、保持透镜G5的第三可动透镜组30″、保持透镜G6、G7的作为第四固定透镜组的像抖动修正装置M2、滤光片40、拍摄元件50、在光轴L2方向上驱动第一可动透镜组30的第一驱动单元60、在光轴L2方向上驱动第三可动透镜组30″的第二驱动单元70、角速度传感器80、控制单元90(参照图4)等。此外,有时采用拍摄元件50和拍摄处理装置,而不需要滤光片40。
如图18和图19所示,第二固定透镜组30′在光轴L2方向上配置在第一可动透镜组30的后方,保持透镜G4,并且在光轴L2方向上不能移动地固定在单元箱体10的保持部13上。
如图18和图19所示,第三可动透镜组30″在光轴L2方向上配置在第二固定透镜组30′的后方,保持透镜G5,并且能够在光轴L2方向上自由移动地被支撑着,被第二驱动单元70驱动而在光轴L2方向上往复运动。即,第三可动透镜组30″具有透镜保持构件31″、被引导轴61引导的被引导部32″、被限制部33″、与丝杠73螺合的螺母75所抵接的U字状卡合部34″等,其中,被限制部33″以能够自由滑动的方式与止转轴62卡合,从而围绕光轴L2的旋转被限制。
如图18和图19所示,第四固定透镜组(像抖动修正装置M2)在光轴L2方向上配置在第三可动透镜组30″的后方,保持透镜G6、G7,并且不能在光轴L2方向上移动地固定在单元箱体10的保持部13′上。
如图18、图20~图22所示,作为第四固定透镜组的像抖动修正装置M2具有基座200、可动保持构件210、作为驱动装置的(包括第一线圈221、第一驱动磁铁222)第一驱动机构220、作为驱动装置的(包括第二线圈231、第二驱动磁铁232)第二驱动机构230、以可动保持构件210能够在垂直于光轴L2的平面内自由移动的方式支撑可动保持构件210的作为支撑机构的4个球体250、作为复位装置的第一复位磁铁261以及第二复位磁铁262、作为位置检测装置的第一磁传感器271以及第二磁传感器272、进行电连接的柔性配线板280等。
如图20~图24所示,基座200由在光轴L2方向上大致扁平且大致矩形的箱体状基座201和能够自自由装拆地与箱体状基座201结合的盖状基座202构成,即,上述矩形是在垂直于光轴L2且与光轴L1平行的直线S1方向上宽度窄,在垂直于光轴L2和直线S1的直线S2方向上长的矩形。
如图22和图24所示,箱体状基座201具有嵌合并固定透镜G7(如图24所示,在将外径设为R3,将直线S1方向上的距离中心的尺寸设为h3,将直线S2方向上的距离中心的尺寸设为w3时,满足R3>w3>h3的形状的透镜)的开口部201a、形成在开口部201a的周围的凹部201b(如图24所示,在将内径设为R4,将直线S1方向上的距离中心的尺寸设为h4,将直线S2方向上的距离中心的尺寸设为w4时,满足R4>w4>h4的形状的凹部)、嵌合并固定第一线圈221的两个嵌合凹部201c、嵌合并固定第一复位磁铁261的两个嵌合凹部201d、嵌合并固定第二线圈231的嵌合凹部201e、嵌合并固定第二复位磁铁262的嵌合凹部201f、插入引导轴61进行定位的贯通孔201g、插入止转轴62进行定位的贯通孔201h、收纳作为支撑机构的球体250的4个凹部201i、围绕可动保持构件210的周围形成的大致矩形的外周壁201j、形成在外周壁201j的端面上而用于定位并结合盖状基座202的定位销201k以及螺钉孔201m、嵌合在单元箱体10的保持部13′中的突起201p等。
如图22和图24所示,开口部201a,其(与透镜G7的中心L2一致的)中心C1定心在直线S1和直线S2的交点,并形成有在直线S1方向上相向且平行于直线S2的内壁面,并且该开口部201a在直线S1方向上宽度窄。
凹部201b形成为如下的内径尺寸,在可动保持构件210被驱动的范围内,可动保持构件210的保持部210a能够非接触地移动。
两个嵌合凹部201c形成在相对于直线S1线对称的位置,两个嵌合凹部201d形成在相对于直线S1线对称的位置且形成在分别与两个嵌合凹部201c对应的位置。
4个凹部201i形成为以使球体250局部在光轴L2方向上突出的状态下收纳球体250,该球体250能够自由转动。并且,关于4个凹部201i的配置结构,如图24所示,在直线S2方向上,隔着开口部201a和凹部201b在一侧配置有两个凹部201i,在另一侧配置有两个凹部201i。即,一侧的两个凹部201i与可动保持构件210的一侧的延伸部211相对应,另一侧的两个凹部201i与可动保持构件210的另一侧的延伸部211相对应。
如图20~图22所示,盖状基座202以使可动保持构件210的保持部210a露出的方式分割为二半,具有嵌合并固定第一磁传感器271的两个嵌合孔部202a、嵌合并固定第二磁传感器272的嵌合孔部202b、引导轴61插入进行定位的贯通孔202c、止转轴62插入进行定位的贯通孔202d、嵌合定位销201k的嵌合孔(或切口)202e、用于螺钉B穿过的圆孔202f等。
即,在盖状基座202与箱体状基座201结合了的状态下,两个嵌合孔部202a形成在相对于直线S1线对称的位置且形成在分别与两个嵌合凹部201c对应的位置,一个嵌合凹部202b形成在与一个嵌合凹部201e相对应的位置。
并且,关于基座200,通过将球体250和可动保持构件210容置在箱体状基座201中,并从其之上结合盖状基座202,从而限制可动保持构件210在光轴L2方向上脱离,并且使可动保持构件210能够在垂直于光轴L2的平面内自由移动地保持该可动保持构件210。
因而,在将球体250和可动保持构件210容置在箱体状基座201中并组装了盖状基座202之后,能够将这些构件作为模块部件一体地操作。
如图21~图23、图25、图26所示,可动保持构件210形成为在光轴L2方向上除了一部分外大致扁平并且大致矩形的平板状,该矩形为如下的矩形,即,在直线S1方向上宽度窄,在直线S2方向上长。可动保持构件210具有保持透镜G6的筒状的保持部210a、隔着保持部210a向直线S2方向上的两侧延伸的两个延伸部211、嵌合并固定第一驱动磁铁222的两个嵌合孔212、嵌合并固定第二驱动磁铁232的嵌合孔213、与作为支撑机构的4个球体250抵接的4个抵接面214等。
保持部210a形成为在直线S1方向上宽度窄的扁平的筒状(如图23所示,在将外径设为R2,将在直线S1方向上的距离中心的尺寸设为h2时,满足R2>h2的筒状),以在保持部210a的内部保持具有平行的切削面的透镜G6(如图23所示,在将外径设为R1,将在直线S1方向上的距离中心的尺寸设为h1时,满足R1>h1的形状的透镜),并且,保持部210a将透镜G6的光轴L2定心在直线S1和直线S2的交点,其中该平行的切削面是如下形成的,在直线S1方向上将外周局部切断(平行于直线S2地切削)。
两个嵌合孔212形成在相对于直线S1线对称的位置且形成在分别与两个嵌合凹部201c对应的位置,一个嵌合孔213形成在与一个嵌合凹部201e相对应的位置。
如图26所示,4个抵接面214配置为,在休止状态(处于透镜G6的光轴L2与基座200的开口部201a的中心C1(透镜G7的光轴L2)一致的休止位置的状态)下,在光轴L2方向上与4个凹部201i(球体250)相向,并且形成为具有规定的面积的平面状,以避免在可动保持构件210在垂直于光轴L2的平面(包含直线S1、S2的平面)内二维移动的范围内,脱离与插入在箱体状基座201的对应的凹部201i中的球体250接触的状态。
即,设置在一侧的延伸部211上的两个抵接面214与设置在箱体状基座201的一侧上的两个凹部201i相对应,设置在另一侧的延伸部211上的两个抵接面214与设置在箱体状基座201的另一侧上的两个凹部201i相对应。
在此,支撑机构包括设置在箱体状基座201上的4个凹部201i、配置在4个凹部201i中的4个球体250、设置在可动保持构件210上并与球体250抵接的4个抵接面214。
尤其是,如图23所示,在将直线S1方向上的两个球体250的中心距设为H1,将直线S1方向上的两个球体250的最外端的距离设为H2(H2>H1)时,与保持部210a的外径尺寸R2的关系至少满足(1)、(2)式中的(1)式地配置球体250。
2×R2>H1……(1)
2×R2>H2……(2)
由此,能够使结构简单,在光轴L2方向上薄型化,在直线S1方向上宽度窄,使装置整体小型化。
另外,4个球体250(和凹部201i)配置为,两个球体250(和凹部201i、抵接面214)隔着可动保持构件210的保持部210a与一侧的延伸部211(的抵接面214)相向,并且另外的两个球体250(和凹部201i)与另一侧的延伸部211(的抵接面214)相向,因而,能够在可动保持构件210的长度方向(直线S2方向)上不偏斜地均匀地支撑可动保持构件210,由此,能够顺畅且高精度地驱动可动保持构件210,来定位在希望的位置。
第一驱动机构220在平面(包括直线S1和直线S2的平面)内且在垂直于可动保持构件210的长度方向(直线S2方向)的直线S1方向(第一方向)上驱动可动保持构件210,如图21~图23所示,第一驱动机构220形成为包括第一线圈221、第一驱动磁铁222的音圈马达。
如图22~图24所示,第一线圈221形成为从光轴L2方向观察呈在直线S2方向上具有长轴的长圆或大致椭圆环状,分别嵌合并固定在箱体状基座201的两个嵌合凹部201c中。即,第一线圈221由相对于直线S1线对称地配置的两个线圈构成。
如图22~图24所示,第一驱动磁铁222形成为在光轴L2方向上被磁化为两个极且在直线S1方向上被磁化为两个极而整体被磁化为4个极的矩形形状,分别嵌合并固定在可动保持构件210的两个嵌合孔212中。即,第一驱动磁铁222由配置为相对于直线S1线对称且在光轴L2方向上配置为分别与第一线圈221(两个线圈)相向的两个驱动磁铁构成。
并且,第一驱动机构220以正反向对第一线圈221进行通电和断电,由此在第一方向即直线S1方向上产生电磁驱动力。这样,在垂直于可动保持构件210的长度方向(直线S2方向)的第一方向(直线S1方向)上驱动该可动保持构件210的第一驱动机构220由配置在可动保持构件210的长度方向(直线S2方向)上的两侧的两个驱动磁铁222和与两个驱动磁铁222相对应的两个线圈221构成,因而在第一方向上产生驱动力时,在可动保持构件210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分别产生驱动力,能够防止产生使可动保持构件210旋转的旋转力矩,从而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高精度地驱动可动保持构件210。
第二驱动机构230在平面(包含直线S1和直线S2的平面)内且在可动保持构件210的长度方向(直线S2方向,第二方向)上驱动可动保持构件210,如图21~图23所示,第二驱动机构230形成为包括第二线圈231、第二驱动磁铁232的音圈马达。
如图22~图24所示,第二线圈231形成为从光轴L2方向观察呈在直线S1方向上具有长轴的长圆或大致椭圆环状,嵌合并固定在箱体状基座201的一个嵌合凹部201e中。即,第二线圈231由配置成比配置在同一侧的第一线圈221更靠直线S1(开口部201a)的一个线圈构成。
如图22~图24所示,第二驱动磁铁232形成为在光轴L2方向上被磁化为两个极且在直线S2方向上被磁化为两个极而整体被磁化为4个极的矩形形状,嵌合并固定在可动保持构件210的一个嵌合孔213中。即,第二驱动磁铁232由配置成比配置在同一侧的第一驱动磁铁222更靠直线S1(保持部210a)并且在光轴L2方向上与第二线圈231相向的一个驱动磁铁构成。
并且,第二驱动机构230以正反向对第二线圈231通电和断电,由此在第二方向即直线S2方向上产生电磁驱动力。这样,因为第二驱动机构230在可动保持构件210的长度方向(直线S2方向)上驱动可动保持构件210,所以即使是一个线圈231和一个驱动磁铁232,也不会产生旋转力矩,而能够获得希望的直线驱动力。
如图22和图24所示,第一复位磁铁261形成为在直线S1方向上被磁化为两个极的矩形形状,分别嵌合并固定在箱体状基座201的两个嵌合凹部201d中。即,第一复位磁铁261由配置为相对于直线S1线对称且在光轴L2方向上分别与第一驱动磁铁222(两个驱动磁铁)相向的两个复位磁铁构成。
如图22和图24所示,第二复位磁铁262形成为在直线S2方向上被磁化为两个极的矩形形状,嵌合并固定在箱体状基座201的一个嵌合凹部201f中。即,第二复位磁铁262由配置成比配置在同一侧的第一复位磁铁261更靠直线S1(开口部201a)且在光轴L2方向上与第二驱动磁铁232相向的一个复位磁铁构成。
并且,第一复位磁铁261与第一驱动磁铁222相向而形成磁路以产生磁作用,第二复位磁铁262与第二驱动磁铁232相向而形成磁路以产生磁作用,由此在第一线圈221和第二线圈231非通电的休止状态下,使可动保持构件210复位至规定的休止位置(透镜G6的光轴L2与固定在基座200(箱体状基座201)上的透镜G7的光轴L2(开口部201a的中心C1)相一致的位置)。并且产生稳定的保持力。
这样,在休止状态下,通过复位装置的第一复位磁铁261以及第二复位磁铁262与驱动装置的第一驱动磁铁222以及第二驱动磁铁232之间的磁吸引作用,可动保持构件210自动地复位(定心)至规定的休止位置,并稳定地被保持。
因而,在驱动时不需要初始化等驱动控制,而且,在休止状态下能够防止可动保持构件210晃动等。另外,将驱动装置的第一驱动磁铁222以及第二驱动磁铁232兼用作与复位装置的第一复位磁铁261以及第二复位磁铁262进行相互作用的磁铁,因而能够使结构简单,使装置小型化等。
第一磁传感器271例如是对磁通密度的变化进行检测而输出电信号的霍尔元件等,如图21和图22所示,分别嵌合并固定在盖状基座202的两个嵌合孔部202a中。即,第一磁传感器271由配置成相对于直线S1线对称且在光轴L2方向上分别与第一驱动磁铁222(两个驱动磁铁)相向的两个磁传感器构成。
并且,第一磁传感器271与固定在可动保持构件210上的第一驱动磁铁222之间形成磁回路,第一磁传感器271对因可动保持构件210相对于基座200相对移动而产生的磁通密度的变化进行检测,来检测可动保持构件210的位置。
此外,在此示出了作为第一磁传感器271采用分别与两个驱动磁铁222相向的两个磁传感器的情况,但是,例如可以采用与如下的驱动磁铁222相向的一个磁传感器,即,该驱动磁铁222相对于直线S 1配置在与配置有第二驱动磁铁232的一侧相反的一侧。
第二磁传感器272例如是对磁通密度的变化进行检测而输出电信号的霍尔元件等,如图21和图22所示,嵌合并固定在盖状基座202的一个嵌合孔部202b中。即,第二磁传感器272由配置成比配置在同一侧的第一磁传感器271更靠直线S1且在光轴L2方向上与第二驱动磁铁232相向的一个磁传感器构成。
并且,第二磁传感器272与固定在可动保持构件210上的第二驱动磁铁232之间形成磁回路,第二磁传感器272对因可动保持构件210相对于基座200相对移动而产生的磁通密度的变化进行检测,来检测可动保持构件210的位置。
这样,因为第一磁传感器271和第二磁传感器272固定在基座200(盖状基座202)上,所以与设置在可动保持构件210上的情况相比易于配线,还能够防止伴随移动产生的断线等,而且,将第一驱动磁铁222和第二驱动磁铁232兼用于位置检测,因而与设置专用的磁铁的情况相比,能够使结构简单,减少部件数量,使装置小型化等。
如图20~图22所示,柔性配线板280具有与第一驱动机构220的第一线圈221连接的连接部281、与第二驱动机构230的第二线圈231连接的连接部282、与第一磁传感器271连接的连接部283、与第二磁传感器272连接的连接部284。
并且,在球体250和可动保持构件210组装在箱体状基座201上并从球体250和可动保持构件210之上安装了盖状基座202的状态下,以与箱体状基座201的背面和盖状基座202的前表面接触的方式安装柔性配线板280,将柔性配线板280进行电连接。
这样,因为柔性配线板280固定于在光轴L2方向和垂直于光轴L2的平面方向都不移动的基座200(箱体状基座201和盖状基座202)上,所以不需要使柔性配线板280在光轴L2方向和垂直于光轴L2的平面方向上移动,不需要使柔性配线板280挠曲来进行配置。因而,能够减小柔性配线板280的配置空间,由此,能够使装置小型化,提高耐久性。
在组装所述像抖动修正装置M2时,要准备组装有线圈221、231以及复位磁铁261、262的箱体状基座201、组装有磁传感器271、272的盖状基座202、球体250、组装有驱动磁铁222、232的可动保持构件210。
然后,将球体250插入箱体状基座201的凹部201i中,接着,使抵接面214与球体250抵接,从而将可动保持构件210容置在箱体状基座201中。此时,固定在箱体状基座201上的第一复位磁铁261以及第二复位磁铁262与固定在可动保持构件210上的第一驱动磁铁222以及第二驱动磁铁232分别进行磁吸引,因而即使不使用像以往那样的产生作用力的弹簧,可动保持构件210也不会离开箱体状基座201,而能够在垂直于光轴L2的平面内自由移动地被支撑着,并且能够自动定心在休止位置。
接着,以覆盖可动保持构件210的延伸部211的方式盖上盖状基座202并使用螺钉B使盖状基座202与箱体状基座201结合。
最后,使柔性配线板280与箱体状基座201的背面和盖状基座202的前表面相向地安装该柔性配线板280。
这样,将球体250嵌入箱体状基座201的凹部201i中,从其之上使抵接面214与球体250抵接,将可动保持构件210嵌入箱体状基座201中,再从其之上安装盖状基座202,从而能够以简单的顺序容易地进行装置的组装作业,而且,能够在光轴L2方向上使装置薄型化,而且,能够在垂直于光轴L2的方向且垂直于可动保持构件210的长度方向(直线S2方向)的方向上能够使装置宽度窄以及小型化。
另外,除了复位磁铁261、262与驱动磁铁222、232的磁吸引力之外,还设置有盖状基座202,从而能够使可动保持构件210相对于基座200自由移动地支撑在基座200上,从而即使在受到了来自外部的冲击力等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防止在光轴L2方向上可动保持构件210脱离基座200。
接着,参照图27A~图28C简单地说明所述像抖动修正装置M2的修正动作。
首先,在第一线圈221和第二线圈231未通电的休止状态下,如图27A所示,可动保持构件210通过复位装置(第一复位磁铁261和第二复位磁铁262)的复位作用,复位(定心)到可动保持构件210的透镜G6的光轴L2与基座200的开口部201a的中心C1(即,透镜G7的光轴L2)一致的休止位置并被保持。
然后,在从图27A所示的休止状态,作为一个例子而使可动保持构件210(透镜G6)向上方移动的情况下,使第一驱动机构220产生第一方向(直线S1方向)上的朝向上方的驱动力。由此,如图27B所示,可动保持构件210朝向直线S1方向上的上方移动。
另外,在从图27A所示的休止状态,作为一个例子而使可动保持构件210(透镜G6)向下方移动的情况下,使第一驱动机构220产生第一方向(直线S1方向)上的朝向下方的驱动力。由此,如图27C所示,可动保持构件210朝向直线S1方向上的下方移动。
这样,在第一方向(直线S1方向)上驱动可动保持构件210的第一驱动机构220由配置在可动保持构件210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的两个驱动磁铁222和与两个驱动磁铁对应的两个线圈221构成,所以在第一方向上产生驱动力时,在可动保持构件210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分别产生驱动力,能够防止产生使可动保持构件210旋转的旋转力矩,从而能够以简单的结构高精度地驱动可动保持构件210。
接着,如图28A所示,在从可动保持构件210通过复位装置(第一复位磁铁261和第二复位磁铁262)的复位作用,复位到可动保持构件210的透镜G6的光轴L2与基座200的开口部201a的中心C1(即,透镜G7的光轴L2)一致的休止位置的休止状态,作为一个例子而使可动保持构件210(透镜G6)向右侧移动的情况下,使第二驱动机构230产生第二方向(直线S2方向)上的朝向右方的驱动力。由此,如图28B所示,可动保持构件210朝向直线S2方向上的右方移动。
另外,在从图28A所示的休止状态,作为一个例子而使可动保持构件210(透镜G6)向左侧移动的情况下,使第二驱动机构230产生第二方向(直线S2方向)上的朝向左方的驱动力。由此,如图28C所示,可动保持构件210朝向直线S2方向上的左方移动。
这样,可动保持构件210在以能够自由移动的方式由支撑机构(4个球体250)支撑着的状态下,通过因向第一线圈221和第二线圈231通电而与第一驱动磁铁222和第二驱动磁铁232协动产生的电磁驱动力,在垂直于光轴L2的平面内相对于基座200二维移动,从而能够高精度地修正因手抖动等引起的像抖动。
图29是表示本发明的像抖动修正装置M2的变形例的图,在支撑机构中,除了将球体250、凹部201i和抵接面214变更为3个以外,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因而,对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9所示,箱体状基座201′具有3个凹部201i,可动保持构件210′具有3个抵接面214。
并且,一个凹部201i配置在通过开口部201a的中心C1的直线S1上且配置在上侧,另外的两个凹部201i配置在相对于直线S1线对称的位置且配置在下侧。
另外,一个抵接面214配置在与位于直线S1上的凹部201i相对应的位置,另外的两个抵接面214配置在与位于相对于直线S1线对称的位置的两个凹部201i相对应的位置。
即,3个球体250中的两个球体250分别隔着可动保持构件210′的保持部210a配置在分别与一侧的延伸部211和另一侧的延伸部211相向的区域中,3个凹部201i中的两个凹部201i配置在与对应于各自的延伸部211的两个球体250相对应的位置,3个抵接面214中的两个抵接面214配置在与对应于各自的延伸部214的两个球体250相对应的位置。
根据该结构,可动保持构件210′由配置在直线S1上的一个球体250和隔着保持部210a与一侧的延伸部211和另一侧的延伸部211相对应的两个球体250支撑着,因而使结构更简单,并且在可动保持构件210′的长度方向上不偏斜地均匀地支撑可动保持构件210′,由此,能够顺畅且高精度地驱动可动保持构件210′,来定位在希望的位置。
图30是表示本发明的像抖动修正装置M2的其他变形例的图,在支撑机构中,将球体250、凹部201i和抵接面214变更为3个,并且与图29所示的实施方式相比对球体250的配置位置进行了变更,除此以外,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形同。因而,对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0所示,箱体状基座201″具有3个凹部201i,可动保持构件210″具有3个抵接面214。
并且,一个凹部201i相对于直线S1配置在左侧的延伸部211上,另外的两个凹部201i相对于直线S1配置在右侧的延伸部211上。
另外,一个抵接面214配置在与相对于直线S1位于左侧的凹部201i相对应的位置上,另外的两个抵接面214配置在与相对于直线S1位于右侧的两个凹部201i相对应的位置上。
在此,利用一个球体250支撑仅保持第一驱动磁铁222的右侧的延伸部211,利用两个球体250支撑保持第一驱动磁铁222和第二驱动磁铁232的左侧的延伸部211。
即,3个球体250中的两个球体250分别隔着可动保持构件210″的保持部210a配置在分别与一侧的延伸部211和另一侧的延伸部211相向的区域,3个凹部201i中的两个凹部201i配置在与对应于各自的延伸部211的两个球体250相对应的位置,3个抵接面214中的两个抵接面214配置在与对应于各自的延伸部214的两个球体250相对应的位置。
根据该结构,可动保持构件210″由隔着保持部210a与一侧的(保持了一个驱动磁铁222的)延伸部211相对应的一个球体250和与另一侧的(保持了两个驱动磁铁222、232的)延伸部211相向的两个球体250支撑着,因而能够使结构更简单,在可动保持构件210″的长度方向上不偏斜地均匀地支撑该可动保持构件210″,由此,能够顺畅且高精度地驱动可动保持构件210″,来定位在希望的位置。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第一线圈121、221和第二线圈131、231示出了长圆或大致椭圆环状的线圈,但是不限于此,可以为大致矩形环状或其他的环状的线圈。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位置检测装置示出了由霍尔元件形成的第一磁传感器171、271和第二磁传感器172、272,但是不限于此,可以采用其他的磁传感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支撑可动保持构件的支撑机构示出了在基座100、200上设置有容置球体150、250的凹部104、201i,在可动保持构件110、210、210′、210″上设置有与球体150、250抵接的抵接面114、214的情况,但是不限于此,可以相反地采用在可动保持构件上设置凹部而在基座上设置抵接面的结构。另外,示出了3个或4个凹部104、201i、3个或4个球体150、250、3个或4个抵接面114、214的结构,但是不限于此,可以采用5个以上的凹部、球体以及抵接面。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基座100、200上固定线圈121、131、221、231、复位磁铁161、162、261、262以及磁传感器171、172、271、272并且在可动保持构件110、210、210′、210″上固定驱动磁铁122、132、222、232的结构中,采用本发明的支撑机构的情况,但是不限于此,相反地在基座上固定驱动磁铁并且在可动保持构件上设置线圈、复位磁铁以及磁传感器的结构中也可以采用本发明的支撑机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适用于安装在便携式信息终端机上的相机(拍摄单元U)的像抖动修正装置,但是也可以在包括拍摄用的多个透镜、拍摄元件、框体的其他拍摄单元中采用包括形成上述结构的像抖动修正装置的结构。
若这样,则在拍摄用的多个透镜配置在光轴方向上的结构中,通过包括上述的像抖动修正装置,从而适当驱动被可动保持构件保持着的修正用的透镜,能够顺畅且高精度地修正因手抖动等引起的像抖动,从而能够通过拍摄元件获得良好的摄影画像。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像抖动修正装置,结构简单,使装置在透镜的光轴方向和垂直于光轴方向的方向上小型化和薄型化,组装作业简单和容易等,并且,能够高精度地修正因手抖动等引起的像抖动,而且在休止状态下能够自动地进行复位动作,因而当然能够适用于安装在要求小型化和薄型化的便携式电话机、便携式型音乐播放机等便携式信息终端机上的相机,在通常的数码相机或其他便携式型的光学设备也能够使用,进一步地,在组装了这些设备的个人电脑等中也能够使用。
附图标记的说明
L1、L2 光轴
PH 便携式信息终端机
PH1 框体
PH2 显示部
PH3 操作按钮
PH4 摄影窗
U 拍摄单元
10 单元箱体(框体)
11 突出部
12、13、13′、14、15 保持部
20 棱镜
G1、G2、G3、G4、G5、G6、G7 透镜
30 第一可动透镜组
31 透镜保持构件
32 被引导部
33 被限制部
34 U字状卡合部
30′第二固定透镜组
30″第三可动透镜组
31″透镜保持构件
32″被引导部
33″被限制部
34″U字状卡合部
40 滤光片
50 拍摄元件
60 第一驱动单元
61 引导轴
62 止转轴
63 丝杠
64 马达
65 螺母
66 螺旋弹簧
70 第二驱动单元
71 引导轴
73 丝杠
74 马达
75 螺母
80 角速度传感器
90 控制单元
91 控制部
92、93 马达驱动电路
94、95 驱动电路
96 位置检测电路
97 角速度检测电路
M1 像抖动修正装置
B 螺钉
S1、S2、S3、S4 直线
S3′直线(第二方向)
S4′直线(第一方向)
100 基座
100a 开口部
C1 基座开口部的中心
100b、100c、100d、100e、100f、100g 嵌合凹部
101 被引导部
102 被限制部
103 U字状卡合部
104 凹部(支撑机构)
105 连接销
106 螺钉孔
110 可动保持构件
110a 保持部
111 延伸部
112、113 嵌合孔
114 抵接面(支撑机构)
115 连接切口部(连接部)
116 连接长孔部(连接部)
117 定位突起
120 第一驱动机构(驱动装置)
121 第一线圈
122 第一驱动磁铁
130 第二驱动机构(驱动装置)
131 第二线圈
132 第二驱动磁铁
141 磁轭
141a 切口部
141b 弯曲部
141c 螺钉孔
142 磁轭
142a 开口部
142b 嵌合孔
150 球体(支撑机构)
161 第一复位磁铁(复位装置)
162 第二复位磁铁(复位装置)
171 第一磁传感器(位置检测装置)
172 第二磁传感器(位置检测装置)
180 柔性配线板
181、182、183、184 连接部
M2 像抖动修正装置
S1 直线(第一方向)
S2 直线(第二方向)
200 基座
201、201′、201″箱体状基座
201a 开口部
201b 凹部
201c、201d、201e、201f 嵌合凹部
201g、201h 贯通孔
201i 凹部(支撑机构)
201j 外周壁
201k 定位销
201m 螺钉孔
201p 突起
202 盖状基座
202a、202b 嵌合孔部
202c、202d 贯通孔
202e 嵌合孔(或切口)
202f 圆孔
210、210′、210″可动保持构件
210a 保持部
211 延伸部
212、213 嵌合孔
214 抵接面(支撑机构)
220 第一驱动机构(驱动装置)
221 第一线圈
222 第一驱动磁铁
230 第二驱动机构(驱动装置)
231 第二线圈
232 第二驱动磁铁
250 球体(支撑机构)
261 第一复位磁铁(复位装置)
262 第二复位磁铁(复位装置)
271 第一磁传感器(位置检测装置)
272 第二磁传感器(位置检测装置)
280 柔性配线板
281、282、283、284 连接部

Claims (10)

1.一种像抖动修正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
基座,其具有开口部,
可动保持构件,其保持透镜,
支撑机构,其以使所述可动保持构件能够在垂直于透镜的光轴的平面内自由移动的方式支撑所述可动保持构件,
驱动装置,其在所述平面内驱动所述可动保持构件,
位置检测装置,其检测所述可动保持构件的位置,
复位装置,其在休止状态下使所述可动保持构件复位到规定的休止位置;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
线圈,其固定在所述基座和可动保持构件中的一个上,
驱动磁铁,其在与所述线圈相向的位置固定在所述基座和可动保持构件中的另一个上;
所述复位装置包括复位磁铁,该复位磁铁与所述驱动磁铁相向地固定在所述基座和可动保持构件中的一个上,以产生使所述可动保持构件复位到休止位置的磁力,
所述位置检测装置包括磁传感器,该磁传感器在与所述驱动磁铁相向的位置固定在所述基座和可动保持构件中的一个上,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
至少3个凹部,设置在所述基座和可动保持构件中的一个上,
至少3个球体,以突出的状态且能够自由转动地配置在所述至少3个凹部中,
至少3个抵接面,设置在所述基座和可动保持构件中的另一个上,并与所述至少3个球体抵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抖动修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保持构件具有:
保持部,嵌合保持透镜,
两个延伸部,隔着所述保持部向两侧延伸,
所述至少3个抵接面;
所述基座具有:
所述开口部,形成为收纳所述保持部并使所述保持部能够自由移动,或者形成在与所述保持部相向的区域,
所述至少3个凹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像抖动修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座包括:
箱体状基座,其形成有所述开口部、所述至少3个凹部、包围所述可动保持构件的周围的外周壁,
盖状基座,其在将所述球体和可动保持构件容置在所述箱体状基座中的状态下,能够自由装拆地与所述箱体状基座结合,以限制所述可动保持构件在光轴方向上脱离。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像抖动修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3个球体包括分别隔着所述可动保持构件的保持部配置在分别与一侧的延伸部和另一侧的延伸部相向的区域上的至少两个球体,
所述至少3个凹部包括配置在与所述至少两个球体相对应的位置上的至少两个凹部,
所述至少3个抵接面包括配置在与所述至少两个球体相对应的位置上的至少两个抵接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像抖动修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3个球体包括配置在直线上的一个球体以及配置在相对于所述直线对称的位置上的两个球体,所述直线是指,垂直于所述光轴和所述可动保持构件的长度方向且通过所述保持部或开口部的中心的直线,
所述至少3个凹部包括配置在与所述一个球体相对应的区域上的一个凹部,以及配置在与所述两个球体相对应的区域上的两个凹部;
所述至少3个抵接面包括配置在与所述一个球体相对应的区域的一个抵接面,以及配置在与所述两个球体相对应的区域上的两个抵接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像抖动修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部形成为嵌合保持将外周局部切断的透镜,
所述一个凹部、一个球体和一个抵接面配置在所述直线上并配置在所述保持部的外壁附近。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抖动修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座和可动保持构件中的一个具有在与所述平面平行的方向上延长的多个连接销,
所述基座和可动保持构件的另一个具有多个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以允许所述可动保持构件在所述平面内二维移动的方式与所述连接销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抖动修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
第一驱动机构,其在所述平面内的第一方向上进行驱动,
第二驱动机构,其在所述平面内的第二方向上进行驱动;
所述线圈包括:
第一线圈,其包括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中,
第二线圈,其包括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中;
所述驱动磁铁包括:
第一驱动磁铁,其包括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中,并与所述第一线圈相向,
第二驱动磁铁,其包括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中,并与所述第二线圈相向;
所述复位磁铁包括:
第一复位磁铁,其与所述第一驱动磁铁相向,
第二复位磁铁,其与所述第二驱动磁铁相向;
所述磁传感器包括:
第一磁传感器,其与所述第一驱动磁铁相向,
第二磁传感器,其与所述第二驱动磁铁相向。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像抖动修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在所述平面内且在垂直于所述可动保持构件的长度方向的方向上驱动所述可动保持构件,
所述第一驱动磁铁包括两个驱动磁铁,所述两个驱动磁铁在所述可动保持构件上隔着所述保持部分别配置在所述两个延伸部上,
所述第一线圈包括两个线圈,所述两个线圈配置在所述箱体状基座上,并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磁铁的两个驱动磁铁相向,
所述第一复位磁铁包括两个复位磁铁,所述两个复位磁铁配置在所述箱体状基座上,并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磁铁的两个驱动磁铁相向,
所述第一磁传感器包括至少一个磁传感器,所述至少一个磁传感器配置在所述盖状基座上,并与所述第一驱动磁铁的两个驱动磁铁中的至少一个相向。
10.一种拍摄单元,包括拍摄用的多个透镜、拍摄元件、框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像抖动修正装置。
CN201080004650.3A 2009-01-14 2010-01-12 像抖动修正装置和具有像抖动修正装置的拍摄单元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825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05423A JP5254052B2 (ja) 2009-01-14 2009-01-14 像振れ補正装置、撮像レンズユニット、及びカメラユニット
JP2009-005423 2009-01-14
JP2009-294834 2009-12-25
JP2009294834A JP5021022B2 (ja) 2009-12-25 2009-12-25 像振れ補正装置及び撮像ユニット
PCT/JP2010/050197 WO2010082555A1 (ja) 2009-01-14 2010-01-12 像振れ補正装置及び像振れ補正装置を備えた撮像ユニッ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82510A true CN102282510A (zh) 2011-12-14
CN102282510B CN102282510B (zh) 2014-02-12

Family

ID=423398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04650.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82510B (zh) 2009-01-14 2010-01-12 像抖动修正装置和具有像抖动修正装置的拍摄单元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792166B2 (zh)
CN (1) CN102282510B (zh)
TW (1) TW201031995A (zh)
WO (1) WO2010082555A1 (zh)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78528A (zh) * 2013-11-29 2015-06-03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透镜驱动设备
CN107076960A (zh) * 2014-10-27 2017-08-18 夏普株式会社 摄像机组件
CN107979259A (zh) * 2018-01-12 2018-05-01 河南省皓泽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记忆合金驱动的微型电机
CN108267830A (zh) * 2017-01-03 2018-07-10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机构
TWI657266B (zh) * 2017-05-08 2019-04-21 日商日本電產三協股份有限公司 帶抖動修正功能的光學單元
TWI658314B (zh) * 2017-07-12 2019-05-01 日商日本電產三協股份有限公司 帶抖動修正功能的光學單元
TWI662297B (zh) * 2017-05-08 2019-06-11 日商日本電產三協股份有限公司 帶抖動修正功能的光學單元
CN110873988A (zh) * 2018-08-30 2020-03-10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抖动修正装置及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及其制造方法
CN111880353A (zh) * 2020-06-30 2020-11-03 重庆睿恩光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光学防抖装置、相机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1082944A1 (zh) * 2019-10-28 2021-05-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马达、摄像模组及移动终端
CN112904641A (zh) * 2021-05-06 2021-06-04 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抖动补偿装置、照相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WO2022021514A1 (zh) * 2020-07-29 2022-02-03 诚瑞光学(常州)股份有限公司 反射模组及潜望式摄像头
CN114563855A (zh) * 2022-01-30 2022-05-31 睿恩光电有限责任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相机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5225805A (zh) * 2021-09-23 2022-10-21 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图像传感器驱动装置、照相机装置及电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593999B1 (ko) * 2009-10-30 2016-02-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카메라의 흔들림 보정장치
US8593743B2 (en) * 2011-07-19 2013-11-26 Hong Kong Appli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Magnetic structure for compact imaging device
JP2013114167A (ja) * 2011-11-30 2013-06-10 Jvc Kenwood Corp 撮像装置
TW201329503A (zh) * 2012-01-11 2013-07-16 Asia Optical Co Inc 防手振定位機構(一)
JP2013246414A (ja) * 2012-05-29 2013-12-09 Sony Corp 像ぶれ補正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US9319574B2 (en) * 2013-06-10 2016-04-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amera lens assembly
JP5919439B2 (ja) * 2013-08-01 2016-05-1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モジュール
TWI518396B (zh) * 2014-12-19 2016-01-21 台灣東電化股份有限公司 薄型鏡頭模組
CN116661090A (zh) 2016-05-10 2023-08-29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镜头系统
US10303042B2 (en) * 2016-07-12 2019-05-28 Tdk Taiwan Corp. Lens driving module
TWI650587B (zh) * 2016-08-04 2019-02-11 台灣東電化股份有限公司 鏡頭驅動裝置
CN106125453A (zh) * 2016-08-24 2016-11-16 中山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镜头防抖机构
JP7111098B2 (ja) * 2017-05-30 2022-08-02 ソニー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ぶれ補正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KR102427818B1 (ko) 2017-09-29 2022-08-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자기력을 이용하여 렌즈의 위치를 고정할 수 있는 마그넷을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및 전자 장치
US11064098B2 (en) * 2018-06-15 2021-07-13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Camera module, camera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1693208B2 (en) * 2019-02-01 2023-07-04 Tdk Taiwan Corp. Optical sensing system
WO2020243866A1 (zh) * 2019-06-01 2020-12-10 瑞声光学解决方案私人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潜望式镜头模组的棱镜装置及潜望式镜头模组
US11924529B2 (en) * 2019-07-23 2024-03-05 Lg Innotek Co., Ltd. Camera actuator, and camera module and camera device comprising same
US11556047B2 (en) 2019-08-16 2023-01-17 Tdk Taiwan Corp. Optical member driving mechanism including matrix structure that corresponds to noise
JP2022047976A (ja) * 2020-09-14 2022-03-25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光学ユニット
CN115225783B (zh) * 2021-09-23 2023-12-26 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图像传感器驱动装置、照相机装置及电子设备
JP7410443B2 (ja) * 2022-06-10 2024-01-10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光学素子駆動装置、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カメラ搭載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74266A (en) 1992-04-06 1998-06-3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stabilizing device
JP3044128B2 (ja) * 1992-04-06 2000-05-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像ぶれ防止装置
JP3229899B2 (ja) 1992-04-20 2001-11-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像ぶれ補正装置
US6008954A (en) * 1996-08-30 1999-12-28 Minolta Co., Ltd. Lens barrel with optical system for preventing image shake
JP3869926B2 (ja) 1998-01-29 2007-01-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学機器
JP3969927B2 (ja) 2000-04-06 2007-09-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筒、撮影装置及び観察装置
JP4011576B2 (ja) 2004-10-20 2007-11-21 株式会社タムロン アクチュエータ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レンズユニット及びカメラ
JP4602780B2 (ja) * 2005-02-02 2010-12-22 株式会社シグマ 画像振れ防止装置
KR100754730B1 (ko) 2005-05-26 2007-09-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카메라 렌즈 어셈블리의 손떨림 보정 장치
JP2007163593A (ja) * 2005-12-09 2007-06-28 Canon Inc 光学機器および撮像システム
JP4789655B2 (ja) 2006-03-03 2011-10-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振れ補正装置、レンズ鏡筒および光学機器
JP5003008B2 (ja) * 2006-04-17 2012-08-15 コニカミノルタアドバンストレイヤー株式会社 手振れ補正装置、レンズユニットおよび撮像装置
KR101404843B1 (ko) * 2006-06-22 2014-06-09 가부시키가이샤 니콘 위치 결정 장치, 떨림 보정 장치 및 전자 기기
JP4871679B2 (ja) 2006-09-05 2012-02-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像ぶれ補正装置、レンズ鏡筒および撮像装置
JP4483869B2 (ja) * 2007-02-01 2010-06-16 ソニー株式会社 像ぶれ補正装置、レンズ鏡筒及び撮像装置
JP2008197571A (ja) * 2007-02-15 2008-08-28 Fujinon Corp 像ブレ補正ユニット、像ブレ補正装置、および撮影装置
JP5106998B2 (ja) * 2007-11-16 2012-12-2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光学素子駆動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JP5297443B2 (ja) 2010-12-17 2013-09-25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及びその走行装置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78528A (zh) * 2013-11-29 2015-06-03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透镜驱动设备
CN107076960A (zh) * 2014-10-27 2017-08-18 夏普株式会社 摄像机组件
CN107076960B (zh) * 2014-10-27 2019-08-30 夏普株式会社 摄像机组件
CN108267830B (zh) * 2017-01-03 2022-08-26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机构
CN108267830A (zh) * 2017-01-03 2018-07-10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机构
TWI657266B (zh) * 2017-05-08 2019-04-21 日商日本電產三協股份有限公司 帶抖動修正功能的光學單元
TWI662297B (zh) * 2017-05-08 2019-06-11 日商日本電產三協股份有限公司 帶抖動修正功能的光學單元
US10663754B2 (en) 2017-05-08 2020-05-26 Nidec Sankyo Corporation Optical unit with shake correction function structured to swing optical element
US10788680B2 (en) 2017-05-08 2020-09-29 Nidec Sankyo Corporation Optical unit with shake correction function
TWI658314B (zh) * 2017-07-12 2019-05-01 日商日本電產三協股份有限公司 帶抖動修正功能的光學單元
CN107979259A (zh) * 2018-01-12 2018-05-01 河南省皓泽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记忆合金驱动的微型电机
CN110873988A (zh) * 2018-08-30 2020-03-10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抖动修正装置及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及其制造方法
CN110873988B (zh) * 2018-08-30 2022-04-12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抖动修正装置及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及其制造方法
WO2021082944A1 (zh) * 2019-10-28 2021-05-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马达、摄像模组及移动终端
CN111880353A (zh) * 2020-06-30 2020-11-03 重庆睿恩光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光学防抖装置、相机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2021514A1 (zh) * 2020-07-29 2022-02-03 诚瑞光学(常州)股份有限公司 反射模组及潜望式摄像头
CN112904641A (zh) * 2021-05-06 2021-06-04 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抖动补偿装置、照相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5225805A (zh) * 2021-09-23 2022-10-21 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图像传感器驱动装置、照相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563855A (zh) * 2022-01-30 2022-05-31 睿恩光电有限责任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相机模组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82510B (zh) 2014-02-12
TW201031995A (en) 2010-09-01
US8792166B2 (en) 2014-07-29
WO2010082555A1 (ja) 2010-07-22
US20110267692A1 (en) 2011-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82510B (zh) 像抖动修正装置和具有像抖动修正装置的拍摄单元
CN102165368B (zh) 像抖动修正装置、摄像透镜单元和相机单元
TWI723073B (zh) 透鏡驅動裝置、相機模組及相機搭載裝置
CN102165367B (zh) 像抖动修正装置、摄像透镜单元和相机单元
US10539759B2 (en) Optical system
KR102354669B1 (ko) 액추에이터, 카메라 모듈 및 카메라 탑재 장치
CN102436118B (zh) 透镜驱动装置以及照相机
CN210514888U (zh)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KR102131597B1 (ko) 폴디드 카메라 모듈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2870043A (zh) 倾斜修正单元
KR102527790B1 (ko) 카메라 모듈
TW202113449A (zh) 相機致動器
CN214474265U (zh) 光学系统
KR20200122166A (ko) 카메라 모듈
JP5604068B2 (ja) 光学ユニッ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0096862A (ja)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JP2015215628A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ユニット、およびカメラ
KR20140027418A (ko) 촬상 장치
JP5254052B2 (ja) 像振れ補正装置、撮像レンズユニット、及びカメラユニット
US20230209162A1 (en) Camera actuator and camera device comprising same
JP5021022B2 (ja) 像振れ補正装置及び撮像ユニット
JP5117360B2 (ja) 像振れ補正装置、撮像レンズユニット、及びカメラユニット
US9915828B2 (en) Lens driving device
JP5295735B2 (ja) 像振れ補正装置、撮像レンズユニット、及びカメラユニット
US20230185052A1 (en) Camera actuator and camera device including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212

Termination date: 201601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