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75618B - 摩托车用尾灯单元 - Google Patents

摩托车用尾灯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75618B
CN102275618B CN2011101621068A CN201110162106A CN102275618B CN 102275618 B CN102275618 B CN 102275618B CN 2011101621068 A CN2011101621068 A CN 2011101621068A CN 201110162106 A CN201110162106 A CN 201110162106A CN 102275618 B CN102275618 B CN 1022756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bulb
tail
separating
separat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6210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75618A (zh
Inventor
荒川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mah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mah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h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mah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2756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756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756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756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6/00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on cycles;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Circuits therefor
    • B62J6/04Rear ligh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1/00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 B60Q1/26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ndicate the vehicle, or parts thereof, or to give signals, to other traffic
    • B60Q1/2607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ndicate the vehicle, or parts thereof, or to give signals, to other traffic comprising at least two indicating la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3/00Signal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brake lamps, direction indicator lights or reversing lights
    • F21S43/50Signal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brake lamps, direction indicator lights or reversing lights characterised by aesthetic compon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ecorative trim, partition walls or co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Abstract

一种摩托车用尾灯单元(2),其中,反射部件(21)包括第一反射部(31)、第二反射部(32)和第三反射部(33)。第一分隔部(41)和第二分隔部(42),被形成为与反射部件(21)分离的单独构件,且布置在反射部件(21)的后方。第一分隔部(41)分隔用于布置右闪光灯灯泡(26)的第一收纳空间(S1)与用于布置尾灯灯泡(25)的第三收纳空间(S3)。第二分隔部(42)分隔第三收纳空间(S3)与用于布置左闪光灯灯泡(27)的第二收纳空间(S2)。第一和第二分隔部(41、42)可相互平行地布置或者以向后逐渐减小的间隔布置。

Description

摩托车用尾灯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摩托车用尾灯单元。
背景技术
公知的摩托车用尾灯单元,如日本专利第3592707号的说明书中所述,包括基座、尾灯灯泡和两个方向指示灯灯泡。基座包括第一反射镜部和两个第二反射镜部。第二反射镜部分别布置在第一反射镜部的左右两侧。尾灯灯泡面对第一反射镜部。方向指示灯灯泡以一对一的形式面对第二反射镜部。
在上述尾灯单元中,面对尾灯灯泡的第一反射镜部具有相对于车辆的纵向(前后方向)倾斜的左右侧面。具体地,第一反射镜部的左右侧面中的每一个倾斜成,朝向各侧面的后端逐渐增加与第一反射镜部的横向(左右方向)中心线的距离。这里,第一反射镜部的左右方向中心线经过尾灯灯泡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延伸。类似地,面对相应的一个方向指示灯灯泡的第二反射镜部中的每一个具有相对于车辆的前后方向倾斜的左右侧面。具体地,各第二反射镜部的左右侧面中的每一个倾斜成,朝向各侧面的后端逐渐增加与各第二反射镜部的左右方向中心线的距离。这里,各第二反射镜部的左右方向中心线经过相应的一个方向指示灯灯泡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延伸。由于制造包括反射镜部的基座,要求上述形状。
在使用模具制造基座时,通过将树脂浇注到模具中来模制基座。这里,如果第一和第二反射镜部的形状与上述形状不同,则将难以把模具从第一和第二反射镜部拔出。该缺陷可通过将模具分割成多件来解决。例如,在图13中所示的基座70中,第一反射镜部71的侧面72与73之间的距离向后方(即,图13中的下方)逐渐减小。这里,当模具90是一体部件时,将难以把模具90从第一反射镜部71拔出。因此,如图13中所示,要求将模具90分割成诸如第一至第五模具91至95的多件。在该分割结构中,首先把第一模具91从第一反射镜部71拔出。随后,可容易地把第二和第三模具92、93从第一反射镜部71拔出。然而,在这种情况下,这里所使用的制造装置将是复杂的,并且制造成本将增加。因此,公知的尾灯单元通常具有上述结构。简单地说,第一反射镜部和第二反射镜部中的每一个具有各侧面与左右方向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向后方增加的形状。
同时,近来为了提高摩托车的外观,期望扩大尾灯单元的前后方向长度。然而,当扩大上述公知的尾灯单元的前后方向长度时,将产生以下缺陷。
第一反射镜部的两个侧面倾斜成向后方增加相互之间的距离。因此,第一反射镜部的左右方向尺寸将与第一反射镜部的前后方向尺寸的增加成比例地增加。例如,如图14(a)和14(b)中所示,当第一反射镜部71的前后方向尺寸从L1增加至L1′时,第一反射镜部71的左右方向尺寸从W1增加至W1′。应该注意的是,图14示意性地示出尾灯单元的反射镜部。此外,当第一反射镜部的左右方向尺寸增加但整个尾灯单元的左右方向尺寸维持不变时,各第二反射镜部的左右方向尺寸将减小。例如,如图14(c)中所示,当第一反射镜部71的左右方向尺寸从W1增加至W1′但整个尾灯单元的左右方向尺寸维持不变时,各第二反射镜部74和75的左右方向尺寸将从W2减小至W2′。因此,为了维持各第二反射镜部的左右方向尺寸,要求增加整个尾灯单元的左右方向尺寸。然而,整个尾灯单元的左右方向尺寸受到安装尾灯单元的车体的左右方向尺寸的限制。因此,为了增加整个尾灯单元的左右方向尺寸,进一步要求增加车体的左右方向尺寸。然而,这并不是容易的任务。
如上所述,公知的尾灯单元难以全部实现制造的容易性、尾灯单元在前后方向的扩大、和尾灯单元在左右方向的扩大的抑制。鉴于上述,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制造的容易性、尾灯单元在前后方向的扩大、和尾灯单元在左右方向的扩大的抑制的尾灯单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摩托车用尾灯单元而实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摩托车用尾灯单元包括反射部件、第一分隔部和第二分隔部。反射部件包括第一反射部、第二反射部和第三反射部。第一分隔部形成为与反射部件分离的单独构件。第一分隔部布置在反射部件的后方。第一分隔部分隔第一收纳空间与第三收纳空间。第一收纳空间是用于布置右闪光灯灯泡的空间。第三收纳空间是用于布置尾灯灯泡的空间。第二分隔部形成为与反射部件分离的单独构件。第二分隔部布置在反射部件的后方。第二分隔部分隔第三收纳空间与第二收纳空间。第二收纳空间是用于布置左闪光灯灯泡的空间。此外,第一分隔部与第二分隔部相互平行地布置或者以向后逐渐减小的间隔布置。摩托车用尾灯单元优选地还可包括尾灯灯泡、右闪光灯灯泡和左闪光灯灯泡。右闪光灯灯泡优选地布置在尾灯灯泡的右侧。左闪光灯灯泡优选地布置在尾灯灯泡的左侧。第一反射部优选地配置成向后反射从右闪光灯灯泡发出的光。第二反射部优选地配置成向后反射从左闪光灯灯泡发出的光。第三反射部优选地配置成向后反射从尾灯灯泡发出的光。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摩托车用尾灯单元涉及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摩托车用尾灯单元。在该尾灯单元中,反射部件包括第一槽部和第二槽部。第一槽部布置在第一反射部与第三反射部之间。第一分隔部的前端布置在第一槽部中。第二槽部布置在第二反射部与第三反射部之间。第二分隔部的前端布置在第二槽部中。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摩托车用尾灯单元涉及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摩托车用尾灯单元。该尾灯单元还包括外透镜部件。外透镜部件布置成从后方覆盖右闪光灯灯泡、左闪光灯灯泡和尾灯灯泡。外透镜部件覆盖第一分隔部和第二分隔部。外透镜部件形成为单个一体形成的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摩托车用尾灯单元涉及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摩托车用尾灯单元。该尾灯单元还包括分隔部件和内透镜部件。分隔部件包括第一分隔部和第二分隔部。分隔部件包括前后方向贯通的空腔。空腔位于第一分隔部与第二分隔部之间。内透镜部件覆盖与空腔连通的分隔部件的后部开口。内透镜部件具有与外透镜部件的颜色不同的颜色。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的摩托车用尾灯单元涉及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摩托车用尾灯单元。在该尾灯单元中,分隔部件还包括格栅部。格栅部与内透镜部件相对。格栅部包括多个通孔。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的摩托车用尾灯单元涉及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摩托车用尾灯单元。在该尾灯单元中,右闪光灯灯泡、左闪光灯灯泡和尾灯灯泡在左右方向上排列布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的摩托车包括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摩托车用尾灯单元和用于安装摩托车用尾灯单元的车体。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的摩托车涉及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的摩托车。在该摩托车中,摩托车用尾灯单元通过弹性部件安装至车体。
<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摩托车用尾灯单元,第一和第二分隔部形成为与反射部件分离的单独构件。所以,当增加尾灯单元的前后方向尺寸时,仅需要增加第一和第二分隔部的前后方向尺寸。因此,即使当第一至第三反射部中的每一个的侧面倾斜成向后方逐渐增加相互之间的间隔时,也可抑制第一至第三反射部的侧面的左右方向尺寸的增加。此外,第一和第二分隔部之间的间隔向后方逐渐减小。替换性地,第一和第二分隔部相互平行布置。所以,即使当尾灯单元的前后方向尺寸增加时,也防止第一和第二分隔部之间的左右方向间隔增加。因此,可抑制尾灯单元在左右方向的扩大。另外,第一和第二分隔部形成为与反射部件分离的单独构件。因此,可通过使用模具的树脂成形容易地制造各个构件。如上所述,能够同时实现制造的容易性、尾灯单元在前后方向的扩大和尾灯单元在左右方向的扩大的抑制。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摩托车用尾灯单元,第一分隔部的前端布置在第一槽部中。因此,可抑制从第一收纳空间向第三收纳空间的漏光的发生,反之亦然。此外,第二分隔部的前端布置在第二槽部中。因此,可抑制从第二收纳空间向第三收纳空间的漏光的发生,反之亦然。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摩托车用尾灯单元,右闪光灯灯泡、左闪光灯灯泡和尾灯灯泡由形成为一个构件的外透镜部件覆盖。因此,与分离的单独的外透镜部件分别安装于右闪光灯灯泡、左闪光灯灯泡和尾灯灯泡的结构相比,这里可进一步提高防水性能和组装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摩托车用尾灯单元,分隔部件的后部开口由具有与外透镜部件不同颜色的内透镜部件覆盖。因此,从布置在分隔部件的内部的尾灯灯泡发出的光通过内透镜部件向后照射。因此,可抑制从尾灯灯泡发出的光在不改变颜色的情况下向后漏出。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的摩托车用尾灯单元,格栅部与内透镜部件相对。因此,从尾灯灯泡发出的光可与众不同。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的摩托车用尾灯单元,右闪光灯灯泡、左闪光灯灯泡和尾灯灯泡在左右方向上排列布置。换言之,右闪光灯灯泡、左闪光灯灯泡和尾灯灯泡被布置成在竖直(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不相互移位。因此,第一和第二分隔部可有效地抑制从每个灯泡发出的光从每个灯泡的收纳空间漏出到相邻的收纳空间。此外,与右闪光灯灯泡、左闪光灯灯泡和尾灯灯泡在上下方向或前后方向上移位的结构相比,这里可更紧凑地制造尾灯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的摩托车,上述摩托车用尾灯单元安装至车体。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的摩托车,摩托车用尾灯单元通过弹性部件安装至车体。因此,可提高尾灯单元的隔振性能。此外,可提高车体与尾灯单元之间的对准的精度。
附图说明
现在参照构成本原始公开的一部分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摩托车的左侧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摩托车用尾灯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摩托车用尾灯单元的侧视图;
图4是摩托车用尾灯单元的俯视图;
图5是摩托车用尾灯单元的后视图;
图6是沿图5中的线A-A截取的摩托车用尾灯单元的截面图;
图7是沿图1中的线B-B截取的摩托车的部分截面图;
图8是沿图1中的线C-C截取的摩托车的部分截面图;
图9是沿图1中的线D-D截取的摩托车的部分截面图;
图10是用于对比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摩托车用尾灯单元与公知类型的摩托车用尾灯单元的示意图;
图11是用于对比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摩托车用尾灯单元与公知类型的摩托车用尾灯单元的示意图;
图12是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摩托车用尾灯单元的截面图;
图13是示出公知类型的摩托车用尾灯单元的制造方法的视图;并且
图14是公知类型的摩托车用尾灯单元的形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摩托车100的侧视图。摩托车100是所谓的机动脚踏两用车。在以下说明中,除非明确说明,否则“前”、“后”、“右”、“左”及其相关术语等方向术语指的是从坐在摩托车100的车座9上的骑乘者看到的方向。此外,术语“侧方”及其相关术语指的是沿车辆的左右方向从车体中心离开的方向。如图1中所示,摩托车100包括车体1和摩托车用尾灯单元2。
车体1包括前轮3、后轮4、驱动单元5、车体框架6、前叉7、车把8、车座9、车体罩10等。驱动单元5在车辆的纵向(前后方向)上布置在前轮3和后轮4之间。驱动单元5由车体框架6支承。驱动单元5包括作为驱动源的发动机11和变速器12。变速器12配置成将来自发动机11的驱动力通过链条传送到后轮4。
车体框架6包括头管13、主车架14和后车架15。头管13支承前叉7以允许其转动。主车架14连接到头管13,同时从头管13倾斜地向后下方延伸。主车架14布置在驱动单元5的上方。后臂16通过支架(图中未示出)可枢转地连接到主车架14的后部。后臂16支承后轮4以允许其转动。后车架15连接到主车架14,同时从主车架14倾斜地向后上方延伸。后车架15布置在后轮4的上方。此外,车座9布置在后车架15的上方,同时由后车架15支承。
前叉7支承前轮3以允许其转动。车把8连接到前叉7的顶部。车座9布置在后车架15的上方。
车体罩10是覆盖车体框架6的树脂部件。车体罩10包括前罩部17和后罩部18。前罩部17覆盖车体框架6的布置在车座9的前方的部分。前罩部17的前表面覆盖头管13的前侧。此外,前罩部17的侧面覆盖前叉7的侧方和驱动单元5的侧方的至少一部分。后罩部18布置在车座9的下方。后罩部18覆盖后车架15的侧方。同时,后罩部18覆盖后车架15的后部的上方。后罩部18包括位于其后部的开口19。尾灯单元2的一部分插入开口19中。
尾灯单元2安装到车体1上。具体地,尾灯单元2安装到上述后罩部18的后部。在下文中将参考图2至6说明尾灯单元2的结构。具体地,图2是尾灯单元2的分解透视图。图3是尾灯单元2的侧视图。图4是尾灯单元2的俯视图。图5是尾灯单元2的后视图。应注意的是,图3至5示出安装到车体1上的尾灯单元2的姿势。图6是沿图5中的线A-A截取的尾灯单元2的截面视图。应注意的是,术语“纵向(前后方向)”、“横向(左右方向)”、“侧方”、“竖直(上下)”及其相关术语在下文中将指的是基于安装到车体1上的尾灯单元2的姿势的方向。
如图2中所示,尾灯单元2包括反射部件21、分隔部件22、外透镜部件23和内透射部件24。如图6中所示,尾灯单元2还包括尾灯灯泡25、右闪光灯灯泡26和左闪光灯灯泡27。
反射部件21是尾灯灯泡25、右闪光灯灯泡26和左闪光灯灯泡27所安装到的部件。反射部件21覆盖尾灯灯泡25、右闪光灯灯泡26和左闪光灯灯泡27的前侧。反射部件21将从尾灯灯泡25、右闪光灯灯泡26和左闪光灯灯泡27发出的光反射到后方。反射部件21是通过树脂成型一体地形成的单个独立构件。反射部件21包括第一反射部31、第二反射部32、第三反射部33、第一槽部34、第二槽部35、多个第一内侧安装部36、多个第一外侧安装部37、和第二外侧安装部38。
第一、第二和第三反射部31、32和33布置在反射部件21的背面上。第一、第二和第三反射部31、32和33中的每一个被形成为镜面。第一、第二和第三反射部31、32和33在左右方向上排列布置。第三反射部33在左右方向上布置在第一反射部31和第二反射部32之间。
第一反射部31是右闪光灯灯泡26所安装到的部分。第一反射部31包括第一安装孔31a。如图6中所示,右闪光灯灯泡26通过第一插座31b安装到第一安装孔31a。第一反射部31具有向前方凹以将从右闪光灯灯泡26发出的光反射到后方的曲面。换言之,第一反射部31的侧面是倾斜的,以便向后方逐渐增大侧面之间的距离。
第二反射部32是左闪光灯灯泡27所安装到的部分。第二反射部32包括第二安装孔32a。左闪光灯灯泡27通过第二插座32b安装到第二安装孔32a。第二反射部32具有向前方凹以将从左闪光灯灯泡27发出的光反射到后方的曲面。换言之,第二反射部32的侧面是倾斜的,以便向后方逐渐增大侧面之间的距离。
第三反射部33是尾灯灯泡25所安装到的部分。第三反射部33包括第三安装孔33a。尾灯灯泡25通过第三插座33b安装到第三安装孔33a。第三反射部33具有向前方凹以将从尾灯灯泡25发出的光反射到后方的曲面。换言之,第三反射部33的侧面是倾斜的,以便向后方逐渐增大侧面之间的距离。
第一和第二槽部34和35是从反射部件21的背面向前方凹的槽。第一和第二槽部34和35沿着上下方向布置。第一槽部34在左右方向上布置在第一反射部31和第三反射部33之间。如图6中所示,待述的第一分隔部41的前端布置在第一槽部34中。第一分隔部41被包含在分隔部件22中。第二槽部35在左右方向上布置在第二反射部32和第三反射部33之间。待述的第二分隔部42的前端布置在第二槽部35中。第二分隔部42被包含在分隔部件22中。
如图2中所示,多个第一内侧安装部36布置在第三反射部33上,同时从第三反射部33向后方突出。第一内侧安装部36在左右方向上排列布置,同时在左右方向上彼此分开。第一内侧安装部36中的每一个在其末端中包含有孔36a。第一内侧安装部36中右侧的一个布置成与第一槽部34相邻,而第一内侧安装部36中左侧的一个布置成与第二槽部35相邻。
如图4中所示,多个第一外侧安装部37布置在反射部件21的前表面上,同时从反射部件21的前表面向前方突出。第一外侧安装部37在左右方向上排列布置,同时在左右方向上彼此分开。如图3中所示,第一外侧安装部37中的每一个包含有在左右方向上贯通的孔37a。如图7中所示,突起18a分别插入孔37a中。突起18a布置在上述后罩部18的内表面上。突起18a通过由橡胶等制成的弹性部件43安装到第一外侧安装部37。因此,反射部件21通过弹性部件43固定到后罩部18。应该注意的是,图7示出沿图1中的线B-B截取的摩托车100的部分截面视图。
如图4中所示,第二外侧安装部38布置在反射部件21的前表面上,同时从反射部件21的前表面向前方突出。第二外侧安装部38在左右方向上位于反射部件21的前表面的大致中心。第二外侧安装部38包含有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的孔38a。形成在车体框架6上的突起(图中未示出)插入孔38a中。具体地,车体框架6的突起通过弹性部件(图中未示出)安装到第二外侧安装部38。如图3中所示,第二外侧安装部38的位置低于第一外侧安装部37。
如图2中所示,分隔部件22是与反射部件21分离地形成的独立部件。分隔部件22布置在反射部件21的后方。分隔部件22由不透明的材料制成。换言之,分隔部件22由不透明的树脂制成。分隔部件22的前表面和背面是开口的。分隔部件22具有大体为箱状的形状并且包括在前后方向上贯通的空腔。分隔部件22的前表面的开口在下文中将被称为“前部开口”,而分隔部件22的背面的开口在下文中将被称为“后部开口”。分隔部件22包括第一分隔部41(见图6)、第二分隔部42、顶面部44、底面部45、格栅部46和多个第二内侧安装部47。
第一和第二分隔部41和42在左右方向上以预定间隔布置。上述分隔部件22内的空腔在左右方向上位于第一和第二分隔部41和42之间。第一和第二分隔部41和42中的每一个具有沿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延伸的平坦板状的形状。第一和第二分隔部41和42形成分隔部件22的侧面。如图6中所示,第一分隔部41是倾斜的,同时向后方逐渐靠近左右方向中心(见点画线C1)。类似地,第二分隔部42是倾斜的,同时向后方逐渐靠近左右方向中心(见点画线C1)。换言之,第一和第二分隔部41和42之间的左右方向间隔向后方逐渐减小。此外,第一分隔部41分隔第一收纳空间S1和第三收纳空间S3。第一收纳空间S1是用于在其内布置右闪光灯灯泡26的空间,而第三收纳空间S3是用于在其内布置尾灯灯泡25的空间。第一分隔部41因此在空间上分隔右闪光灯灯泡26和尾灯灯泡25。第一和第二分隔部41和42中的每一个的前后方向长度La大于第三反射部33的前后方向长度Lb。此外,第一分隔部41的末端与反射部件21接触。具体地,第一分隔部41的末端布置在第一槽部34中。另一方面,第二分隔部42分隔第二收纳空间S2和第三收纳空间S3。第二收纳空间S2是用于在其内布置左闪光灯灯泡27的空间。第二分隔部42在空间上分隔左闪光灯灯泡27和尾灯灯泡25。此外,第二分隔部42的末端与反射部件21接触。具体地,第二分隔部42的末端如上所述布置在第二槽部35中。
顶面部44形成分隔部件22的顶面。顶面部44连接第一分隔部41的顶部边缘和第二分隔部42的顶部边缘。因此,顶面部44覆盖包含在分隔部件22内部中的空腔的上方。底面部45形成分隔部件22的底面。底面部45连接第一分隔部41的底部边缘和第二分隔部42的底部边缘。因此,底面部45覆盖包含在分隔部件22内部中的空腔的下方。
格栅部46布置在分隔部件22的后部开口内。如图6中所示,格栅部46与待述的内透镜部件24相对。格栅部46包括多个通孔46a。具体地,格栅部46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格子状形状。应注意的是,附图标记“46a”仅被赋予图6中通孔46a的一部分。
如图2中所示,多个第二内侧安装部47被布置成与上述第一内侧安装部36一一对应地匹配。第二内侧安装部47布置在分隔部件22的后部开口内。每个第二内侧安装部47具有平坦形状并且其前表面与第一内侧安装部36中对应的一个的末端接触。每个第二内侧安装部47包括布置成与第一内侧安装部36中对应的一个的孔36a匹配的孔47a。
内透镜部件24覆盖分隔部件22的后部开口。内透镜部件24安装到分隔部件22上以封闭分隔部件22的后部开口。内透镜部件24是薄板状部件。内透镜部件24具有向后膨出的弯曲形状。内透镜部件24由透明的有色树脂制成。内透镜部件24的颜色与外透镜部件23的颜色不同。内透镜部件24包括多个第三内侧安装部48。第三内侧安装部48在左右方向上排列布置,同时在左右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第三内侧安装部48被布置成与上述第二内侧安装部47一一对应地匹配。第三内侧安装部48从内透镜部件24的背面向前凹。每个第三内侧安装部48包括布置成与第二内侧安装部47中对应的一个的孔47a匹配的孔(图中未示出)。反射部件21、分隔部件22和内透镜部件24通过将螺钉插入第一内侧安装部36的孔36a、第二内侧安装部47的孔47a和第三内侧安装部48的孔中来彼此固定。
外透镜部件23的前表面是开口的。外透镜部件23安装到反射部件21上用于覆盖反射部件21的背面。外透镜部件23由此被布置成从后侧覆盖右闪光灯灯泡26、左闪光灯灯泡27和尾灯灯泡25。外透镜部件23覆盖分隔部件22。换言之,外透镜部件23覆盖第一和第二分隔部41和42。此外,外透镜部件23覆盖内透镜部件24。外透镜部件23由透明的树脂制成。具体地,外透镜部件23由透明的有色树脂制成。外透镜部件23是一体地形成的单个独立构件。此外,外透镜部件23具有逐渐变细的形状以便向后方逐渐减小其上下方向尺寸,如图3的侧视图所示。此外,外透镜部件23具有锥形形状以便向后方逐渐减小其左右方向宽度,如图4的俯视图所示。
外透镜部件23包括第一透镜部51、第二透镜部52和第三透镜部53。第一、第二和第三透镜部51、52和52在左右方向上排列布置。第一透镜部51被布置成覆盖右闪光灯灯泡26的后方、上方和下方的每一方。如图6中所示,第一透镜部51与第一反射部31和第一分隔部41一起围成用于在其内收纳右闪光灯灯泡26的空间(即第一收纳空间S1)。第二透镜部52被布置成覆盖左闪光灯灯泡27的后方、上方和下方的每一方。第二透镜部52与第二反射部32和第二分隔部42一起围成用于在其内收纳左闪光灯灯泡27的空间(即第二收纳空间S2)。
第三透镜部53在左右方向上位于第一透镜部51和第二透镜部52之间。第三透镜部53的背面53a与内透镜部件24相对以覆盖内透镜部件24的后方。第三透镜部53的背面53a布置成更靠近内透镜部件24。第三透镜部53的背面53a位于第一透镜部51的背面51a和第二透镜部52的背面52a的后方。如图2中所示,第三透镜部53的顶面53b布置成更靠近分隔部件22的顶面部44。第三透镜部53的底面53c布置成更靠近分隔部件22的底面部45。如图5中所示,第三透镜部53的顶面53b的位置高于第一透镜部51的顶面51b和第二透镜部52的顶面52b。第三透镜部53的底面53c的位置低于第一透镜部51的底面51c和第二透镜部52的底面52c。因此,第一台阶部54被形成在第一透镜部51和第三透镜部53之间。此外,第二台阶部55被形成在第二透镜部52和第三透镜部53之间。上述第一和第二分隔部41和42布置在第三透镜部53内部,同时延伸从而到达第三透镜部53的背面、顶面和底面53a、53b和53c。该结构充分地隔离用于在其内布置右闪光灯灯泡26的第一收纳空间S1、用于在其内布置左闪光灯灯泡27的第二收纳空间S2和用于在其内布置尾灯灯泡25的空间(即第三收纳空间S3)。
如图3和4中所示,外透镜部件23在其顶面上包含有多个第一安装突起56。第一安装突起56从外透镜部件23的顶面向上突出。具体地,第一透镜部51在其顶面51b上包含有第一安装突起56,而第二透镜部52在其顶面52b上包含有第一安装突起56。如图8所示,上述后罩部18在其内表面上包含有多个第一安装部57。每个第一安装部57包括切口57a。每个第一安装突起56通过由橡胶等制成的弹性部件58固定到第一安装部57中对应的一个。应注意的是,图8示出沿图1中的线C-C截取的摩托车100的部分截面视图。
如图3和5中所示,外透镜部件23还在其底面上包含有多个第二安装突起59。第二安装突起59从外透镜部件23的底面向下突出。具体地,第一透镜部件51在其底面51c上包含有第二安装突起59,而第二透镜部52在其底面52c上包含有第二安装突起59。如图9中所示,上述后罩部18在其内表面上包含有多个第二安装部61。每个第二安装部61包括切口61a。每个第二安装突起59通过由橡胶等制成的弹性部件62固定到第二安装部61中对应的一个。应注意的是,图9示出沿图1中的线D-D截取的摩托车100的部分截面视图。
如上所述,外透镜部件23通过弹性部件58和62固定到后罩部18。此外,反射部件21也通过弹性部件43固定到后罩部18,如上所述。因此,尾灯单元2通过弹性部件43、58和62安装到车体1上。
如图6中所示,尾灯灯泡25、右闪光灯灯泡26和左闪光灯灯泡27在左右方向上排列布置成一行。如上所述,尾灯灯泡25安装到第三反射部33。尾灯灯泡25布置在由第三反射部33、分隔部件22和第三透镜部53围成的第三收纳空间S3中。右闪光灯灯泡26布置在尾灯灯泡25的右侧。如上所述,右闪光灯灯泡26安装到第一反射部31。右闪光灯灯泡26布置在由第一反射部31、第一分隔部41和第一透镜部51围成的第一收纳空间S1中。左闪光灯灯泡27布置在尾灯灯泡25的左侧。如上所示,左闪光灯灯泡27安装到第二反射部32。左闪光灯灯泡27布置在由第二反射部32、第二分隔部42和第二透镜部52围成的第二收纳空间S2中。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摩托车100具有以下特征。
图10(a)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尾灯单元2。图10(b)示意性地示出公知的尾灯单元。图10(c)示出通过在前后方向上扩大公知的尾灯单元而不改变其左右方向尺寸所获得的虚构的示例性尾灯单元。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尾灯单元2中,第一和第二分隔部41、42是与反射部件21分开制造的单独构件。这里,即使当尾灯单元2的前后方向尺寸从L1增加至L1′时,也仅需增加第一和第二分隔部41、42的前后方向尺寸,而无需增加反射部件21的前后方向尺寸。因此,即使当第一、第二和第三反射部31、32和33中的每一个的侧面倾斜成向后增加相互之间的间隔时,也可抑制反射部31和32的侧面的左右方向尺寸(见W1和W2)的增加。此外,第一和第二分隔部41、42之间的间隔向后减少。因此,即使当尾灯单元2的前后方向尺寸增加时,第一和第二分隔部41、42之间的左右方向间隔(见W3)也不增加。因此,可抑制尾灯单元2在左右方向上扩大。此外,分隔部件22和反射部件21是分离的单独构件。因此,可通过使用模具的树脂成形容易地制造两个构件。如上所述,可同时实现制造的容易性、尾灯单元2在前后方向的扩大和尾灯单元2在左右方向的扩大的抑制。
此外,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尾灯单元2中的第一反射部31的侧面的倾斜角θ1和第二反射部32的侧面的倾斜角θ2(见图10(a))分别大于通过扩大公知的尾灯单元所获得的虚构的示例性尾灯单元中对应于第一反射部31的部分的侧面的倾斜角θ1′和对应于第二反射部32的部分的侧面的倾斜角θ2′(见图10(c))。因此,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尾灯单元2可在不增加尾灯单元2的左右方向尺寸的情况下,朝向大范围的区域反射从右和左闪光灯灯泡26、27发出的光。
第一分隔部41的前端布置在第一槽部34中。该结构可抑制从第一收纳空间S1向第三收纳空间S3漏光,反之亦然。此外,第二分隔部42的前端布置在第二槽部35中。因此,该结构可抑制从第二收纳空间S2向第三收纳空间S3漏光,反之亦然。
右闪光灯灯泡26、左闪光灯灯泡27和尾灯灯泡25由形成为一个构件的外透镜部件23覆盖。因此,与分离的单独的外透镜部件23以一对一的形式安装于右闪光灯灯泡26、左闪光灯灯泡27和尾灯灯泡25的结构相比,这里可进一步提高防水性能和组装性能。
分隔部件22的后部开口由内透镜部件24覆盖。此外,内透镜部件24是具有透光性的有色部件。从而,即使当分隔部件22容纳在外透镜部件23中时,也可抑制从尾灯灯泡25发出的白光通过外透镜部件23与分隔部件22之间的间隙,漏到第一收纳空间S1或第二收纳空间S2中。
格栅部46布置在分隔部件22的后部开口内。从尾灯灯泡25发出的光因而可与众不同。
尾灯灯泡25、右闪光灯灯泡26和左闪光灯灯泡27在左右方向上排列成一行。第一和第二分隔部41、42因而可更加有效地抑制从每个灯泡25至27发出的光从每个灯泡的收纳空间漏到相邻的收纳空间。此外,与尾灯灯泡25、右闪光灯灯泡26和左闪光灯灯泡27在上下方向或前后方向上移位的结构相比,这里可更加紧凑地制造尾灯单元2。
尾灯单元2通过弹性部件43、58和62等安装至车体1。因此,可提高尾灯单元2的隔振性能。此外,可提高车体罩10与尾灯单元2之间的对准的精度。
以上已说明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可不限于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且在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对本发明作出多种改变。例如,本发明适用的摩托车可不必是机动脚踏两用车,而可包括踏板型车或运动型摩托车。
第一和第二分隔部41、42可以不一体地包括在分隔部件22中,而是分离的单独的部件。格栅部46可以不具有格子状的形状,而是具有包括多个通孔的任何适合的形状。外透镜部件23可不必是具有透光性的有色部件。例如,外透镜部件23可以是无色透明部件。
如图11(a)中所示,第一和第二分隔部41、42可相互平行地布置。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当尾灯单元2的前后方向尺寸从L1增加至L1′时,第一与第二分隔部41、42之间的左右方向间隔(见W1)也不增加。因此,可抑制尾灯单元2在左右方向上的扩大。应该注意的是,图11(b)是公知尾灯单元的示意图。
只要第一和第二分隔部41、42可将灯泡25、26和27的收纳空间S1、S2和S3相互分隔,则第一和第二分隔部41、42可不必布置成在空间上分隔灯泡25、26和27。例如,如图12中所示,第一和第二分隔部41、42的前端可位于灯泡25、26和27的后方。
在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分隔部件22由不透明树脂制成。然而,分隔部件22可具有镜面并可布置成反射光。
尾灯灯泡25、右闪光灯灯泡26和左闪光灯灯泡27可不在左右方向上排列成一行,而是在前后方向或上下方向上移位。
<工业适用性>
根据本发明,可对于尾灯单元实现以下有益效果:制造的容易性;尾灯单元在前后方向的扩大;以及尾灯单元在左右方向的扩大的抑制。
附图标记列表:
25 尾灯灯泡
26 右闪光灯灯泡
27 左闪光灯灯泡
31 第一反射部
32 第二反射部
33 第三反射部
21 反射部件
41 第一分隔部
42 第二分隔部
2  摩托车用尾灯单元
34 第一槽部
35 第二槽部
23 外透镜部件
22 分隔部件
24            内透镜部件
46            格栅部
1             车体
100           摩托车
43、58、62    弹性部件

Claims (9)

1.一种摩托车用尾灯单元(2),包括:
反射部件(21),包括:第一反射部(31);第二反射部(32);以及第三反射部(33);
第一分隔部(41),被形成为与所述反射部件(21)分离的单独构件,所述第一分隔部(41)布置在所述反射部件(21)的后方,所述第一分隔部(41)分隔第一收纳空间与第三收纳空间,所述第一收纳空间用于布置右闪光灯灯泡(26),所述第三收纳空间用于布置尾灯灯泡(25);以及
第二分隔部(42),被形成为与所述反射部件(21)分离的单独构件,所述第二分隔部(42)布置在所述反射部件(21)的后方,所述第二分隔部(42)分隔所述第三收纳空间与第二收纳空间,所述第二收纳空间用于布置左闪光灯灯泡(27),
其中,所述第一分隔部(41)和所述第二分隔部(42)相互平行地布置或者以向后逐渐减小的间隔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用尾灯单元(2),
其中,所述反射部件(21)包括:第一槽部(34),布置在所述第一反射部(31)与所述第三反射部(33)之间;以及第二槽部(35),布置在所述第二反射部(32)与所述第三反射部(33)之间,
所述第一分隔部(41)的前端布置在所述第一槽部(34)中;并且
所述第二分隔部(42)的前端布置在所述第二槽部(35)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托车用尾灯单元(2),还包括:
尾灯灯泡(25);
右闪光灯灯泡(26),布置在所述尾灯灯泡(25)的右侧;以及
左闪光灯灯泡(27),布置在所述尾灯灯泡(25)的左侧,
其中所述第一反射部(31)被配置成向后反射从所述右闪光灯灯泡(26)发出的光;所述第二反射部(32)被配置成向后反射从所述左闪光灯灯泡(27)发出的光;并且所述第三反射部(33)被配置成向后反射从所述尾灯灯泡(25)发出的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托车用尾灯单元(2),还包括:
外透镜部件(23),被形成为单个一体形成的构件,所述外透镜部件(23)被布置成从后方覆盖所述右闪光灯灯泡(26)、所述左闪光灯灯泡(27)和所述尾灯灯泡(25),所述外透镜部件(23)覆盖所述第一分隔部(41)和所述第二分隔部(4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摩托车用尾灯单元(2),
其中,由所述第一分隔部(41);所述第二分隔部(42);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分隔部(41)与所述第二分隔部(42)之间的空腔一起构成分隔部件(22),所述空腔在前后方向上贯穿所述分隔部件(22),
所述摩托车用尾灯单元(2)还包括:内透镜部件(24),覆盖与所述空腔连通的所述分隔部件(22)的后部开口,所述内透镜部件(24)具有与所述外透镜部件(23)的颜色不同的颜色。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摩托车用尾灯单元(2),
其中,所述分隔部件(22)还包括与所述内透镜部件(24)相对的格栅部(46),并且
所述格栅部(46)包括多个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托车用尾灯单元(2),其中,所述右闪光灯灯泡(26)、所述左闪光灯灯泡(27)和所述尾灯灯泡(25)在左右方向上排列布置。
8.一种摩托车(100),包括: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摩托车用尾灯单元(2);以及
用于安装所述摩托车用尾灯单元(2)的车体(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摩托车(100),其中,所述摩托车用尾灯单元(2)通过弹性部件(43、58、62)安装至所述车体(1)。
CN2011101621068A 2010-06-11 2011-06-13 摩托车用尾灯单元 Active CN10227561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34331 2010-06-11
JP2010-134331 2010-06-11
JP2010218476A JP2012017088A (ja) 2010-06-11 2010-09-29 自動二輪車用テールランプユニット
JP2010-218476 2010-09-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75618A CN102275618A (zh) 2011-12-14
CN102275618B true CN102275618B (zh) 2013-07-03

Family

ID=442261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621068A Active CN102275618B (zh) 2010-06-11 2011-06-13 摩托车用尾灯单元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2394891B1 (zh)
JP (1) JP2012017088A (zh)
CN (1) CN102275618B (zh)
ES (1) ES2553379T3 (zh)
MY (1) MY178941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58986B (zh) * 2012-03-30 2015-09-16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跨坐型车辆
CN102767771B (zh) * 2012-07-18 2014-08-13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摩托车尾灯
JP6125308B2 (ja) 2013-04-24 2017-05-1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尾灯装置
FR3007503A1 (fr) * 2013-06-20 2014-12-26 Valeo Vision Dispositif d'eclairage et/ou de signalisation pour equiper un vehicule automobile
CN104340304B (zh) * 2013-07-29 2017-09-1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机动二轮车用的后组合灯
JP6025764B2 (ja) * 2013-07-29 2016-11-1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用のリアコンビネーションランプ
CN106322268B (zh) * 2015-06-25 2020-04-21 睿能创意公司 车辆、灯具系统及其灯具装置
BR112018004573A2 (pt) * 2015-09-22 2018-09-25 Honda Motor Co Ltd estrutura de luz de posição para motocicleta
CN107776748B (zh) * 2016-08-30 2019-11-1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鞍乘型车辆的后组合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85037A (ja) * 1983-10-17 1985-05-14 Yamaha Motor Co Ltd 車両のランプ装置
JPS61238542A (ja) * 1985-04-15 1986-10-23 Yamaha Motor Co Ltd 車両の灯火装置
DE3922830C2 (de) * 1989-07-08 1993-10-14 Swf Auto Electric Gmbh Lichtabgabeoptik für Kraftfahrzeugleuchten
DE29704776U1 (de) * 1997-03-15 1997-04-30 Hella Kg Hueck & Co Mehrkammerleuchte für Fahrzeuge
BR0117100B1 (pt) 2001-10-24 2010-12-14 lanterna de combinaÇço traseira para motocicleta.
JP2007030592A (ja) * 2005-07-25 2007-02-08 Yamaha Motor Co Ltd 車両用ライト装置及び該ライト装置を備えた自動二輪車
JP4535331B2 (ja) * 2005-11-10 2010-09-0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テールランプ構造体
JP2007269143A (ja) * 2006-03-31 2007-10-18 Yamaha Motor Co Ltd 車両用テールランプ装置及び該テールランプ装置を備えた自動二輪車
US7588356B2 (en) * 2007-02-28 2009-09-15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Structure of tail light for motorcycle
CN101439743B (zh) * 2007-11-23 2012-06-13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摩托车后灯组合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Y178941A (en) 2020-10-23
EP2394891A3 (en) 2013-07-17
ES2553379T3 (es) 2015-12-09
CN102275618A (zh) 2011-12-14
JP2012017088A (ja) 2012-01-26
EP2394891B1 (en) 2015-11-11
EP2394891A2 (en) 2011-1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75618B (zh) 摩托车用尾灯单元
JP5474732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前部構造
CN100516636C (zh) 用于车辆的灯单元和配备有这种灯单元的摩托车
EP2767462B1 (en) Saddle type vehicle
JP2008091178A (ja) ヘッドライト装置及び車両
CN103448844A (zh) 骑乘型车辆
JP2011148451A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前部構造
JP4417044B2 (ja) ライトユニット
EP2138392B1 (en) Motorcycle with a flasher unit
CN101357654B (zh) 跨乘式车辆
CN101629688B (zh) 骑乘型车辆的照明器结构
EP1905678B1 (en) Support structure for lamp body unit
EP2138390B1 (en) Lamp and motorcycle
JP6114594B2 (ja) 鞍乗型車両用リアライト
CN104554557B (zh) 跨坐型车辆
ITTO20060230A1 (it) Gruppo ottico per veicolo.
JP5468524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前部構造
CN110316289B (zh) 跨坐型车辆
JP2017065515A (ja) 車両用リアコンビネーションランプ及び車両
TW201625441A (zh) 跨坐型車輛
JP5578035B2 (ja) 自動二輪車のヘッドランプ装置
US20190113202A1 (en) Vehicular lamp device
JP2572748B2 (ja) 自動二,三輪車のハンドルカバ−
JP2010006259A (ja) 自動二輪車
JPH01114581A (ja) 自動2輪車のフロントランプ類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