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25441A - 跨坐型車輛 - Google Patents

跨坐型車輛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25441A
TW201625441A TW104100799A TW104100799A TW201625441A TW 201625441 A TW201625441 A TW 201625441A TW 104100799 A TW104100799 A TW 104100799A TW 104100799 A TW104100799 A TW 104100799A TW 201625441 A TW201625441 A TW 20162544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position lamp
outer casing
headlight
wall por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007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70009B (zh
Inventor
Chih-Kun Shih
Original Assignee
Yamah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h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maha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TW1041007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70009B/zh
Publication of TW2016254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254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700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70009B/zh

Links

Landscapes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具有前外殼體、側外殼體、及後外殼體。上述前外殼體具有:主外殼部,其包含頭燈部,且向上方且後方延伸,該頭燈部具有頭燈透射外殼,且配置於上述頭管之前方;上壁部,其於側視時自上述主外殼部之下緣向後方延伸;下壁部,其前端位於與上述上壁部之前端相同之位置或比其更靠車輛後方,於上述上壁部之下方,至少前部與上述上壁部之前部於上下方向上間隔配置,且自上述前部向後方延伸;及左右位置燈部,其等具有位置燈透射外殼,且位於上述上壁部與上述下壁部之間,分別配置於較頭管更靠左方及右方處。

Description

跨坐型車輛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跨坐型車輛,特別是關於一種跨坐型車輛之前部。
專利文獻1中記載之跨坐型車輛具有位於頭管前方之前外殼體。前外殼體具有:頭燈部,其配置於主外殼部,且配置於車輛左右方向之中央;及左右位置燈部,其等配置於主外殼部,且分別配置於車輛左右方向之右方及左方。於專利文獻1中記載之跨坐型車輛中,左右位置燈部係於前視時,於車輛上下方向上,配置於通過頭燈部之燈泡之水平線、與通過頭燈燈罩之下緣之水平線之間。於專利文獻1中記載之跨坐型車輛中,左右位置燈部係於前視時,於車輛左右方向上,配置於頭燈燈罩之左右側緣、與通過頭燈燈罩之左右側緣之上端的鉛垂線之間。又,於前視時,於頭燈燈罩之左右側緣與左右位置燈部之上側緣之間配置有主外殼部的一部分。
專利文獻1:TW201339025
因此,於專利文獻1中記載之跨坐型車輛中,可一面使來自頭燈部之光與來自左右位置燈部之光之識別性更佳,一面抑制前外殼體之車輛左右方向之尺寸,故可同時兼顧車輛前部之小型化及位置燈部與頭燈部之識別性。
然而,存在著一面抑制前外殼部之車輛左右方向之尺寸,一面使位置燈部與頭燈部之識別性更加提升之需求。
為了提昇位置燈部與頭燈部之識別性,考慮將位置燈部與頭燈部配置於在上下方向進一步分離之位置。然而,為了滿足對頭燈部所要求之功能,頭燈部於形狀或大小方面存在限制,故其係對車輛前後方向之大小影響較大之零件。因此,若為了將位置燈部與頭燈部配置於在上下方向進一步分離之位置,於如專利文獻1之跨坐型車輛中,將頭燈向車輛上下方向之上方移動而配置時,則車輛前部將會於車輛前後方向上變得較大。
本發明係鑒於此種情況而完成者,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一面抑制車輛前部之大型化,一面提高位置燈部與頭燈部之識別性之跨坐型車輛。
本案發明者對車輛前部大型化之原因進行銳意研究之結果,注意到以下情況。
圖16(a)係表示專利文獻1中記載之跨坐型車輛之前外殼體之頭燈部HL'及位置燈部PL'與頭管21的配置關係之左側視圖。假想線F係通過頭燈部HL'之前端之鉛垂線。假想線R係通過頭燈部HL'之後端之鉛垂線。於側視時,頭燈部HL'及位置燈部PL'係以至少一部分於上下方向上重疊之方式配置。位置燈部PL'係以前端位於假想線F之後方之方式配置。
為了提昇位置燈部與頭燈部之識別性,考慮將位置燈部PL'與頭燈部HL'配置於在上下方向上進一步分離之位置之情形。然而,由於頭燈部HL'配置於頭管21之前方,且為了滿足對頭燈部HL'所要求之功能而於其形狀或大小方面存在限制,因此該頭燈部HL'係對車輛前後方向上之大小影響較大之零件。因此,如圖16(b)所示,與圖16(a)相 比,頭燈部HL'之位置係於側視時,以於前後方向上維持原樣之狀態下,於車輛上下方向上朝上方移動。進而,配置頭燈部HL'之前外殼體301'係向上方且後方延伸。因此,如圖16(b)所示,與圖16(a)相比,位置燈部PL'之位置係向車輛前後方向之前方移動。因此,由於前外殼體具有較假想線F更位於前方之部分,故其於前後方向上大型化,從而使車輛前部大型化。
因此,本案發明者考慮如下構成。
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具有:車體框架,其包含頭管;轉向機構,其可旋動地被支持於上述頭管;前輪,其可旋轉地被支持於上述轉向機構之下部;前外殼體,其配置於上述頭管之前方,於前視時位於前輪之旋動空間之上方,且於側視時向上方且後方延伸;側外殼體,其自上述前外殼體之右緣及左緣向下方延伸,且具有於側視時位於上述前輪之後方之部分;及後外殼體,其配置於上述頭管之後方,與上述前外殼體及上述側外殼體共同構成車輛前部外殼體;且上述前外殼體具有:主外殼部,其包含頭燈部,且向上方且後方延伸,該頭燈部具有頭燈透射外殼,且配置於上述頭管之前方;上壁部,其於側視時自上述主外殼部之下緣向後方延伸;下壁部,其前端位於與上述上壁部之前端相同之位置或比其更靠車輛後方,於上述上壁部之下方,至少前部與上述上壁部之前部於上下方向上間隔配置,且自上述前部向後方延伸;及左右位置燈部,其等具有位置燈透射外殼,且位於上述上壁部與上述下壁部之間,分別配置於較上述頭管更靠左方及右方處。
更詳細而言,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係將頭燈部HL配置於主外殼部301M,該主外殼部301M係於前外殼體301在車輛左右方向上之中央向上方且下方延伸。於車輛左右方向上之右方及左方,於上壁部301U與下壁部301D之間配置左右位置燈部PL,該上壁 部301U係自主外殼部301M之下緣向後方延伸,該下壁部301D係於在上壁部301U之下方至少前部與上壁部301U之前部於上下方向上隔有間隔之位置,自前部向後方延伸。藉此,如圖16(c)所示,於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中,即便將頭燈部HL向上方移動,亦可於形成於該上壁部301U與該下壁部301D之間之空間內配置左右位置燈部PL。因此,前外殼體301之主外殼部301M因於較頭燈部HL更下方不具有自假想線F進一步向前方突出之構造,故可抑制因位於頭燈部HL下方之前外殼體301所導致之車輛前後方向上之大型化。
進而,藉由將左右位置燈部PL配置為位於上壁部301U與下壁部301D之間,可改變頭燈部HL與位置燈部PL之視覺表現,且可提昇頭燈部HL與位置燈部PL之識別性。
根據以上內容,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發揮如下效果,即一面抑制車輛前部之大型化,一面提昇位置燈部與頭燈部之識別性。
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之主旨在於,上述左右位置燈部係於前視時,至少一部分於車輛左右方向上配置於上述頭燈之右端部與左端部之間。
根據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係即便頭燈部與位置燈部配置於在左右方向上接近之位置,亦可提昇位置燈部與頭燈部之識別性。藉此,可一面抑制車輛前部之大型化,一面進一步提昇位置燈部PL與頭燈部HL之識別性。
本發明之第3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之主旨在於,上述左右位置燈部係配置為於俯視時,上述位置燈透射外殼位於與上述上壁部之前緣部相同之位置、或較上述上壁部之前緣部更位於後方。
根據本發明之第3實施形態,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係以於俯視時位於與上壁部之前緣部相同之位置、或較上壁部之前緣部更位於後方 之方式配置位置燈透射外殼,藉此可大幅改變由於前方行駛之車輛之騎乘者或對向車、行人所觀察之頭燈部與位置燈部的視覺表現。因此,可進一步提昇位置燈部與頭燈部之識別性。
本發明之第4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之主旨在於,上述左右位置燈部係於前視時,其上緣於車輛上下方向較上述上壁部與上述下壁部之間之中央更配置於上方。
根據本發明之第4實施形態,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係位置燈部於上壁部與下壁部之間位於相對上方,藉此可大幅改變由於前方行駛之車輛之騎乘者或對向車、行人所觀察之頭燈部與位置燈部的視覺表現。因此,可進一步提昇位置燈部與頭燈之識別性。
本發明之第5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之主旨在於,上述左右位置燈部係配置於與上述上壁部及上述下壁部之各者隔有間隔之位置。
根據本發明之第5實施形態,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係於上壁部與下壁部之間,在與上壁部及下壁部之各者隔有間隔之位置配置位置燈部,藉此可進一步提昇位置燈部之冷卻效果,並且進一步提昇位置燈部與頭燈部之識別性。
本發明之第6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之主旨在於,上述主外殼部係於前視時,其下緣自車輛左右方向上之中央向側方且上方延伸,上述左右位置燈部係於前視時,較上述主外殼部之上述下緣之下端更位於上方。
根據本發明之第6實施形態,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藉由其構成而可將位置燈部配置於接近頭燈部之位置,故可進一步抑制車輛前部之上下方向上及左右方向上之大型化。又,頭燈部與位置燈部係可藉由改變視覺表現而確保識別性,故即便配置於在上下方向上接近之位置,亦可提昇位置燈部與頭燈部之識別性。因此,可一面抑制車輛前部之大型化,一面進一步提昇位置燈部與頭燈部之識別性。
本發明之第7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之主旨在於,上述左右位置燈部之上述位置燈透射外殼係其前表面向下方且後方延伸。
根據本發明之第7實施形態,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係將位置燈部之透射外殼以其前表面向下方且後方延伸之方式形成,藉此即便位置燈部之高度變小,亦可確保位置燈部之發光面積,故可進一步抑制車輛前部之上下方向之大型化。因此,可一面抑制車輛前部之大型化,一面提昇位置燈部與頭燈之識別性。
本發明之第8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之主旨在於,上述左右位置燈部之上述位置燈透射外殼係於前視時向上方且外方延伸,且於側視時向上方且後方延伸。
根據本發明之第8實施形態,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係以於前視時向上方且外方延伸,且於側視時向上方且後方延伸之方式形成位置燈部之透射外殼,藉此可進一步抑制車輛前部之左右方向上之大型化。因此,可一面進一步抑制車輛前部之大型化,一面提昇位置燈部與頭燈部之識別性。
本發明之第9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之主旨在於,上述下壁部於側視時自其前緣部向上方且後方延伸。
根據本發明之第9實施形態,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以於側視時向上方且後方延伸之方式形成下壁部,藉此可進一步抑制車輛之上下方向之大型化,並且可使下壁部之面積變大。因此,可使形成於上壁部與下壁部之間之較暗之區域變大,故可大幅改變位置燈部之視覺表現。藉此,可一面進一步抑制車輛前部之大型化,一面提昇位置燈部與頭燈部之識別性。
本發明之第10實施形態之主旨在於,於前視時,上述上壁部之車輛左右方向上之中央部由上述頭燈部形成。
根據本發明之第10實施形態,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可於主外殼 部之較低之位置配置頭燈部,故可進一步抑制車輛前後方向上之大型化。藉此,可一面進一步抑制車輛前部之大型化,一面提昇位置燈部與頭燈部之識別性。
上述本發明之第11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之主旨在於,於俯視時,上述上壁部之前緣係自車輛左右方向上之中央向外方且後方延伸,上述下壁部之前緣係自車輛左右方向上之中央向外方且後方延伸。
根據本發明之第11實施形態,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易於自車輛之側方觀察到配置於上壁部與下壁部之間之位置燈部。因此,可一面抑制車輛之大型化,一面進一步提昇位置燈部與頭燈部之識別性。
本發明之第12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之主旨在於,於前視時,上述上壁部之前緣係自車輛左右方向上之中央向外方且上方延伸,上述下壁部之前緣係自車輛左右方向上之中央向外方且上方延伸。
根據本發明之第12實施形態,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可使配置於上壁部與下壁部之間之位置燈部之位置、與配置於主外殼部之頭燈部之上下方向上之位置接近。因此,可抑制車輛前部之上下方向上之大型化。藉此,可一面進一步抑制車輛前部之大型化,一面提昇位置燈部與頭燈部之識別性。
本發明之第13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之主旨在於,上述下壁部係於車輛左右方向上,自上述右位置燈部之下方延伸至上述左位置燈部之下方。
根據本發明之第13實施形態,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係以自右位置燈部之下方連續地延伸至左位置燈部之下方之方式形成下壁部,藉此可確保下壁部之剛性,並且可提昇位置燈部與頭燈部之識別性。
1‧‧‧跨坐型車輛
2‧‧‧車體框架
3‧‧‧轉向機構
4‧‧‧前叉
5‧‧‧轉向托架
6‧‧‧轉向軸
7‧‧‧把手
8‧‧‧前輪
9‧‧‧座部
10‧‧‧動力單元
11‧‧‧後輪
21‧‧‧頭管
22‧‧‧前框架部
23‧‧‧後框架部
24‧‧‧托架
3‧‧‧車輛前部外殼體
31D‧‧‧車輛前部前外殼部
31DC‧‧‧中央部
31DC1‧‧‧中央第1部
31DC2‧‧‧中央第2部
31DC3‧‧‧中央第3部
31DCa1‧‧‧中央第1固定部
31DCa2‧‧‧中央第2固定部
31DH‧‧‧上側部
31DHO‧‧‧開口
31DHL1‧‧‧上側左第1固定部
31DHL2‧‧‧上側左第2固定部
31DHR1‧‧‧上側右第1固定部
31DHR2‧‧‧上側右第2固定部
31DL‧‧‧左側部
31DLD‧‧‧左側下部
31DLDa1‧‧‧左側下第1固定部
31DLDa2‧‧‧左側下第2固定部
31DLL‧‧‧左端部
31DLU‧‧‧左側上部
31DLU1‧‧‧左側上第1部
31DLU2‧‧‧左側上第2部
31DLUa1‧‧‧左側上第1固定部
31DLUa2‧‧‧左側上第2固定部
31DLUa3‧‧‧左側上第3固定部
31DR‧‧‧右側部
31DRD‧‧‧右側下部
31DRDa1‧‧‧右側下第1固定部
31DRDa2‧‧‧右側下第2固定部
31DRR‧‧‧右端部
31DRU‧‧‧右側上部
31DRU1‧‧‧右側上第1部
31DRU2‧‧‧右側上第2部
31DRUa1‧‧‧右側上第1固定部
31DRUa2‧‧‧右側上第2固定部
31DRUa3‧‧‧右側上第3固定部
31R‧‧‧車輛前部後外殼部
31Ra‧‧‧車輛前部後外殼部上部
31Rb‧‧‧車輛前部後外殼部下部
31U‧‧‧車輛前部上外殼部
31UL‧‧‧左側緣
31UR‧‧‧右側緣
31UO‧‧‧開口
32‧‧‧車輛後部外殼部
32C‧‧‧後部中央外殼部
32L‧‧‧後部左側外殼部
32R‧‧‧後部右側外殼部
33‧‧‧腳踏板
34‧‧‧腳踏板側外殼部
35‧‧‧底外殼部
101‧‧‧引擎
102‧‧‧傳動箱
231‧‧‧下部後框架部
232‧‧‧中間後框架部
233‧‧‧上部後框架部
301‧‧‧前外殼體
301'‧‧‧前外殼體
301D‧‧‧下壁部
301M‧‧‧主外殼部
301O‧‧‧凹部
301U‧‧‧上壁部
302‧‧‧側外殼體
303‧‧‧後外殼體
330‧‧‧置腳部
1021‧‧‧空氣導管
A-A‧‧‧線
AC‧‧‧空氣濾清器
C、F、L1、R、R1‧‧‧假想線
C-C'‧‧‧線
F-F‧‧‧線
HL、HL'‧‧‧頭燈部
HL1、HL1'‧‧‧頭燈透射外殼
HLL‧‧‧左側緣
HLR‧‧‧右側緣
HLS‧‧‧支持構件
HLSa1‧‧‧第1頭管固定部
HLSa2‧‧‧第2頭管固定部
HLSb1‧‧‧第1車輛前部上外殼部固定部
HLSb2‧‧‧第2車輛前部上外殼部固定部
HLSc1‧‧‧第1右車輛前部前外殼部固定部
HLSc2‧‧‧第2右車輛前部前外殼部固定部
HLSd1‧‧‧第1左車輛前部前外殼部固定部
HLSd2‧‧‧第2左車輛前部前外殼部固定部
HLSe1‧‧‧位置燈安裝座固定部
L-L'‧‧‧線
P‧‧‧樞軸部
PL、PL'‧‧‧位置燈部
PL1‧‧‧位置燈透射外殼
PLM‧‧‧位置燈安裝座
PLMa‧‧‧左位置燈安裝部
PLMb‧‧‧右位置燈安裝部
PLMc‧‧‧連結部
PLMO1‧‧‧第1開口部
PLMO2‧‧‧第2開口部
PLM1‧‧‧頭燈部固定部
PLMS1‧‧‧第1位置燈部固定部
PLMS2‧‧‧第2位置燈部固定部
PLS‧‧‧位置燈支持部
PLS1‧‧‧第1位置燈安裝座固定部
PLS2‧‧‧第2位置燈安裝座固定部
PLS3‧‧‧第3位置燈安裝座固定部
PLS4‧‧‧車輛前部前外殼部固定部
Rf‧‧‧反射器
Rfa‧‧‧凹部
S‧‧‧置腳部
S1、S2‧‧‧光源
圖1係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1之左側視圖,且以虛線表示被車體 外殼所遮掩之車體框架2。
圖2係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1之前視圖,且以虛線表示車體框架2。
圖3係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1之俯視圖。
圖4係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1之車輛前部之一部分的立體圖。
圖5係表示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1之車輛前部之一部分的構造之局部放大前視圖。
圖6係表示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1之車輛前部外殼體30之一部分的構造之前視圖。
圖7係表示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1之車輛前部外殼體30之一部分的構造之左側視圖。
圖8係表示頭燈部HL與位置燈部PL之配置關係之前視圖,且較假想線C更位於右方之部位表示卸除頭燈透射外殼HL1及位置燈透射外殼PL1之狀態。
圖9(a)係位置燈安裝座PLM之前視圖。圖9(b)係位置燈安裝座PLM之左側視圖。
圖10(a)係表示位置燈部PL之單品之前視圖。圖10(b)係表示位置燈部PL之單品之側視圖。圖10(c)係自上方觀察圖10(a)之A-A線之剖面之圖。圖10(d)係自左方觀察圖10(a)之F-F線之剖面之圖。
圖11係表示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1之車輛前部之一部分的構造之俯視圖,且以虛線表示被車體外殼所遮掩之頭管21、頭燈部HL、及位置燈部PL等。
圖12係表示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1之車輛前部之一部分的構造之左側圖,且以虛線表示被車體外殼所遮掩之頭管21、頭燈部HL、及位置燈部PL等。
圖13係自左方觀察圖5之C-C'-L-L'線之剖面之圖。
圖14係自左方觀察圖5之C-C'線之剖面之圖。
圖15係自左方觀察圖5之L-L'線之剖面之圖。
圖16(a)係表示專利文獻1中記載之跨坐型車輛之前外殼體之頭燈部HL'及位置燈部PL'與頭管21的配置關係之左側視圖。圖16(b)係表示變更專利文獻1中記載之跨坐型車輛之頭燈部HL'及位置燈部PL'與頭管21之配置關係的一例之左側視圖。圖16(c)係與圖13對應而表示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1之前外殼體301之頭燈部HL'及位置燈部PL'與頭管21的配置關係之左側視圖。
以下,一面參照隨附圖式所示之一實施例,一面詳細地對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進行說明。
於以下之說明中,前、後、左、右、上、下之方向分別係指自乘坐於跨坐型車輛1之騎乘者觀察之前、後、左、右、上、下之方向者。再者,下述圖1~16中之「前」、「後」、「左」、「右」、「上」、及「下」之文字標示分別表示「前方」、「後方」、「左方」、「右方」、「上方」、及「下方」。
圖1係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1之左側視圖,且以虛線表示被車體外殼所遮掩之車體框架2。圖2係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1之前視圖,且以虛線表示車體框架2。圖3係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1之俯視圖。圖4係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1之車輛前部之一部分的立體圖。圖5係表示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1之車輛前部之一部分的構造之局部放大前視圖。圖6係表示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1之車輛前部外殼體30之一部分的構造之前視圖。圖7係表示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1之車輛前部外殼體30之一部分的構造之左側視圖。圖8係表示頭燈部HL與位置燈部PL之配置關係之前視圖,且較假想線C更位於右方之部位表示卸除頭燈透射外殼HL1及位置燈透射外殼PL1之狀態。圖9(a)係位置燈安裝座PLM之前視 圖。圖9(b)係位置燈安裝座PLM之左側視圖。圖10(a)係表示位置燈部PL之單品之前視圖。圖10(b)係表示位置燈部PL之單品之側視圖。圖10(c)係自上方觀察圖10(a)之A-A線之剖面之圖。圖10(d)係自左方觀察圖10(a)之F-F線之剖面之圖。圖11係表示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1之車輛前部之一部分的構造之俯視圖,且以虛線表示被車體外殼所遮掩之頭管21、頭燈部HL、及位置燈部PL等。圖12係表示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1之車輛前部之一部分的構造之左側圖,且以虛線表示被車體外殼所遮掩之頭管21、頭燈部HL、及位置燈部PL等。圖13係自左方觀察圖5之C-C'-L-L'線之剖面之圖。圖14係自左方觀察圖5之C-C'線之剖面之圖。圖15係自左方觀察圖5之L-L'線之剖面之圖。圖16(a)係表示專利文獻1中記載之跨坐型車輛之前外殼體之頭燈部HL'及位置燈部PL'與頭管21的配置關係之左側視圖。圖16(b)係表示變更專利文獻1中記載之跨坐型車輛之頭燈部HL'及位置燈部PL'與頭管21之配置關係的一例之左側視圖。圖16(c)係表示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1之前外殼體301之頭燈部HL'及位置燈部PL'與頭管21的配置關係之左側視圖。
<車輛整體>
跨坐型車輛1係所謂之「底梁式」之跨坐型車輛。如圖1所示,底梁式之車體框架2之前端部支持用以將前輪8轉向之轉向機構3,且於該車體框架2之中央部,支持有單元擺動式動力單元10使之能以樞軸部P為中心上下擺動。於動力單元10之上方,安裝有座部9,該座部9以其前端部之鉸鏈銷(未圖示)為中心而可相對於置物箱(未圖示)開閉。
騎乘者係以乘坐於座部9之乘坐部並將腳擱置於置腳部330之上表面之姿勢,操縱轉向機構3而駕駛跨坐型車輛1。再者,本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1係雙座車輛,後座騎乘者能夠以乘坐於座部9之後部並將腳擱置於置腳部S之姿勢乘車。轉向機構3係可旋動地被支持於下述 頭管21。如圖1所示,轉向機構3包含一對前叉4、轉向托架5、轉向軸6、及把手7。一對前叉4係向前方斜下方延伸,於其下端配設前輪8。前叉4之上端係安裝於被固定設置於轉向軸6之下端部之轉向托架5。於轉向軸6之上端設置騎乘者操作之把手7。前叉4具有懸架機構,藉由懸架機構伸縮而吸收衝擊。伴隨前叉4之懸架機構伸縮,前輪8於上下方向移動。
前輪8係可旋轉地被支持於轉向機構3之下部。前輪8係藉由騎乘者操作把手7而能夠以如下方式旋動,即相對於在車輛左右方向之中央向前後方向延伸之中心線而向左右偏向。
動力單元10係如下構造者,即例如包括引擎101、及配置於自引擎101之側方朝向車輛後方延伸之傳動箱102內之V型皮帶式無段變速機,且將引擎101與傳動箱102一體化。引擎101係朝向大致水平前方而搭載氣缸軸。於傳動箱102之前端部連接有空氣導管1021,該空氣導管1021係吸入用以使藉由V型皮帶式無段變速機之皮帶之摩擦等而產生之熱散發的外界氣體。於傳動箱102之後端部,旋轉自如地支持有以引擎101之驅動力驅動之後輪11。於傳動箱102之上方配置有對供給至引擎101之外界氣體進行過濾之空氣濾清器AC。再者,亦可不使引擎101與傳動箱102一體化而設為分體構造。再者,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1並不限定於機車,亦包含三輪機車之態樣之跨坐型車輛。
<車體框架>
如圖1所示,車體框架2包含頭管21。更詳細而言,車體框架2包括頭管21、前框架部22、及後框架部23。頭管21係被插入有轉向機構3之轉向軸6而對轉向軸6可旋動地支持,且朝向車輛前方而向斜下方延伸。前框架部22係例如藉由焊接而連接於頭管21,並朝向車輛後方而向斜下方延伸,且較前輪8更位於後方。後框架部23係焊接於前框架部22之下部並向後方延伸,自下方支持座部9。
如圖2所示,前框架部22係由1根管構件所構成,於不使轉向機構3旋動時(即,前輪8不相對於在車輛左右方向上之中央於前後方向上延伸之中心線偏向的狀態),在前視時與前輪8重疊。然而,並不限定於此,前框架部22亦可由2根或2根以上之管構件所構成。
如圖1所示,後框架部23包括:左右一對下部後框架部231,其等焊接於前框架部22之下部,以平緩斜度向後方延伸;左右一對中間後框架部232,其等自左右一對下部後框架部231之各者之後部以陡峭斜度向後上方延伸;及左右一對上部後框架部233,其等自左右一對中間後框架部232之各者之後部以平緩斜度向後上方延伸。
更佳為,下部後框架部231、中間後框架部232、及上部後框架部233係連續之管構件,且係左右一對地設置,但其中一部分或整體亦可由1根或2根以上之管構件所構成。進而,下部後框架部231亦可焊接於前框架部22之下端部,但亦可焊接於前框架部22之下部之「除下端部外之部位」。
再者,本發明之車體框架並不限定於上述敍述之形態。例如,車體框架之接合方法並不限定於焊接,可藉由螺栓等固定,亦可藉由鑄造而製造為一體。又,車體框架並不限定於管構件,亦可為鑄造框架,剖面並不限定於圓形狀,亦可為角形狀。於可能之範圍內可進行各種變更。
<車體外殼部>
如圖1所示,車體外殼部包含車輛前部上外殼部31U、車輛前部前外殼部31D、及車輛前部後外殼部31R。
如圖6所示,車輛前部前外殼部31D包含左側部31DL、右側部31DR、中央部31DC、及上側部31DH。左側部31DL係以自中央部31DC之下緣之左端向左側部31DL之左端部31DLL延伸的假想線L1為分界而劃分有左側上部31DLU與左側下部31DLD。右側部31DR係以 自中央部31DC之下緣之右端向右側部31DR之右端部31DRR延伸的假想線R1為分界而劃分有右側上部31DRU與右側下部31DRD。
如圖7所示,左側上部31DLU包含左側上第1部31DLU1、及以自左側上第1部31DLU1之下緣向後方延伸之方式形成之左側上第2部31DLU2。於圖7中,未表示車輛前部前外殼部31D之右側部31DR,但右側上部31DRU係與左側上部31DLU相同地,包含右側上第1部31DRU1、及以自右側上第1部31DRU1之下緣向後方延伸之方式形成之右側上第2部31DRU2。
如圖7所示,中央部31DC包含:中央第1部31DC1;中央第2部31DC2,其以自中央第1部31DC1之上緣向後方延伸之方式形成;及中央第3部31DC3,其以自中央第1部31DC1之下緣向後方延伸之方式形成。
下述之車輛前部外殼體30包含前外殼體301、側外殼體302、及後外殼體303。
前外殼體301包含主外殼部301M、左右位置燈部PL、上壁部301U、及下壁部301D。其中,主外殼部301M包含下述之頭燈部HL。更詳細而言,如圖5所示,主外殼部301M包含下述之頭燈部HL、車輛前部上外殼部31U、車輛前部前外殼部31D之左側部31DL之左側上第1部31DLU1、及車輛前部前外殼部31D之右側部31DR之右側上第1部31DRU1。
又,上壁部301U包含左側上第2部31DLU2及右側上第2部31DRU2。下壁部301D包含中央第2部31DC2。
側外殼體302包含車輛前部前外殼部31D之左側下部31DLD及右側下部31DRD。後外殼體303包含車輛前部後外殼部31R。
關於前外殼體301(主外殼部301M、左右位置燈部PL、上壁部301U、及下壁部301D)、側外殼體302、及後外殼體303之各者之配設 之詳細說明,將記載於後。
又,如圖1所示,車體外殼部更包含車輛後部外殼部32、腳踏板33、腳踏板側外殼部34、及底外殼部35。
如圖1、3所示,車輛後部外殼部32係配設於座部9之下方且於置物箱之周圍。於車輛前部後外殼部31R與車輛後部外殼部32之間,配設有作為置腳部之低地板之腳踏板33以便騎乘者擱置腳。車輛後部外殼部32包含:後部左側外殼部32L,其位於置物箱之左方;後部右側外殼部32R,其位於置物箱之右方;及後部中央外殼部32C,其自腳踏板33之後端向後方且上方延伸。
又,如圖1所示,腳踏板33係自與車輛前部後外殼部31R之下端之連接部大致水平地向後方延伸,且與後部中央外殼部32C之下端連接。藉此,於側視車體時,於車輛前部後外殼部31R與車輛後部外殼部32之間且腳踏板33之上方,形成有於左右方向開放之置腳空間。
如圖1所示,於腳踏板33之左右兩側,以自腳踏板33之左右兩側緣向下方下垂之方式形成有一對腳踏板側外殼部34,於腳踏板33之下方,在一對腳踏板側外殼部34之間形成有車輛左右方向之剖面為U字狀之底外殼部35。又,於腳踏板33之下方,於左右一對下部後框架部231之間配設有燃料箱(未圖示)。
<車輛前部前外殼部31D>
如圖1、3、4所示,車輛前部前外殼部31D係以如下方式配設,即自前方、右側方、及左側方包圍轉向機構3、頭管21、及前框架部22。
如圖6所示,於車輛前部前外殼部31D,中央部31DC係以如下方式配設,即於前視時,於左側部31DL與右側部31DR之間連接左側部31DL及右側部31DR之各者之上下方向的大致中央部。上側部31DH係以如下方式配設,即於前視時,在左側部31DL與右側部31DR之間連 接左側部31DL之左側上部31DLU及右側部31DR之右側上部31DRU各者的上部。上側部31DH具有與安裝於頭管21之喇叭(未圖示)之位置對應之開口31DHO。
如圖2所示,於全部組裝完畢之狀態下,車輛前部前外殼部31D係於前視時呈大致H字狀。於前視時,前輪8係於車輛前部前外殼部31D之左側部31DL與右側部31DR之間,配設於較中央部31DC更下方。即,車輛前部前外殼部31D係以於前視時自左側方、右側方、及上方包圍前輪8之方式配設。又,如圖5所示,於前視時,下述之頭燈部HL係於車輛前部前外殼部31D之左側上部31DLU與右側上部31DRU之間,配設於較中央部31DC更上方。於前視時,車輛前部上外殼部31U係於車輛前部前外殼部31D之左側上部31DLU與右側上部31DRU之間,配設於較頭燈部HL更上方。即,於前視時,車輛前部上外殼部31U與頭燈部HL係上下並列地配設,車輛前部前外殼部31D係以自左側方、右側方、及下方包圍車輛前部上外殼部31U及頭燈部HL之方式配設。
如圖7所示,車輛前部前外殼部31D係於側視時朝車輛前方凹曲,具有回旋標形狀。更詳細而言,車輛前部前外殼部31D於以沿通過中央部31DC且於車輛左右方向延伸之面切斷時,其上方之部分具有自前方朝向後方而向上方傾斜延伸之形狀,其下方之部分具有自前方朝向後方而向下方傾斜延伸之形狀。
<車輛前部上外殼部31U>
如圖1所示,車輛前部上外殼部31U係以如下方式配設,即於側視時,於較頭管21更前方且較頭燈部HL更上方,向上方且後方延伸。車輛前部上外殼部31U係以自前方覆蓋車輛前部前外殼部31D之上側部31DH之方式配設。
如圖6所示,車輛前部前外殼部31D之上側部31DH係於前視時, 於左部具有上側左第1固定部31DHL1、及上側左第2固定部31DHL2,且於右部具有上側右第1固定部31DHR1、及上側右第2固定部31DHR2。車輛前部上外殼部31U藉由使設置於其之固定部(未圖示)卡合於車輛前部前外殼部31D之上側左第1固定部31DHL1、上側左第2固定部31DHL2、上側右第1固定部31DHR1、及上側右第2固定部31DHR2,而固定於車輛前部上外殼部31U。
如圖5所示,車輛前部上外殼部31U具有右側緣31UR及左側緣31UL。於前視時,在車輛前部上外殼部31U,右側緣31UR及左側緣31UL係分別以相對於通過其等下端之鉛垂線而向車輛左右方向之中央傾斜之方式形成。即,右側緣31UR及左側緣31UL係分別自下端朝向上端而向車輛左右方向之中央傾斜延伸。右側緣31UR及左側緣31UL係分別為上端較下端更位於接近車輛中央之位置。
又,如圖4所示,車輛前部上外殼部31U具有與安裝於頭管21之喇叭(未圖示)之位置對應之開口31UO。
<車輛前部後外殼部31R>
如圖1所示,車輛前部後外殼部31R係以自後方、右側方、及左側方包圍轉向機構3、頭管21、及前框架部22之方式配設。
車輛前部後外殼部31R包括車輛前部後外殼部上部31Ra及車輛前部後外殼部下部31Rb。車輛前部後外殼部上部31Ra係以如下方式配設,即自前方朝向後方而向上方傾斜延伸,且自頭管21之後方覆蓋。車輛前部後外殼部下部31Rb係以如下方式配設,即自車輛前部後外殼部上部31Ra之下緣朝向後方而向下方傾斜延伸並與腳踏板33之前端連結,且自前框架部22之後方覆蓋。
如圖6所示,左側部31DL係於左側下部31DLD之後側,具有左側下第1固定部31DLDa1、及左側下第2固定部31DLDa2。右側部31DR係於右側下部31DRD之後側,具有右側下第1固定部31DRDa1、及右 側下第2固定部31DRDa2。車輛前部前外殼部31D係藉由左側下第1固定部31DLDa1、左側下第2固定部31DLDa2、右側下第1固定部31DRDa1、及右側下第2固定部31DRDa2而固定於車輛前部後外殼部31R。
以上所說明之車輛前部上外殼部31U、車輛前部前外殼部31D、車輛前部後外殼部31R、車輛後部外殼部32、腳踏板33、腳踏板側外殼部34、及底外殼部35等車體外殼為外觀構件,可分別由塑膠等材料適當地形成。各外殼構件為利用射出成形所一體成形之製品,但亦可包含複數片構件。例如,於本實施形態之車輛前部前外殼部31D中,左側部31DL、右側部31DR、中央部31DC、及上側部31DH係被一體化,但亦可分別分體形成。又,該等亦可各自包含複數個構件。此外,車體外殼係無論於外觀方面或是製造方面,於整體上表現為左右對稱者較佳。
<車輛前部外殼體30>
如上所述,車輛前部外殼體30包含前外殼體301、側外殼體302、及後外殼體303。如圖1所示,前外殼體301係以向上方且後方延伸之方式配置於頭管21之前方。如圖2所示,前外殼體301係於前視時,位於前輪8之旋動空間之上方。
如圖5所示,如上所述,於前外殼體301,主外殼部301M具有車輛前部前外殼部31D之左側上第1部31DLU1及右側上第1部31DRU1。又,側外殼體302包含車輛前部前外殼部31D之左側下部31DLD及右側下部31DRD。車輛前部前外殼部31D之左側下部31DLD及右側下部31DRD係分別與車輛前部前外殼部31D之左側上第1部31DLU1及右側上第1部31DRU1連接。即,如圖2所示,側外殼體302係以自前外殼體301之右緣(與假想線R1對應)及左緣(與假想線L1對應)向下方延伸之方式配設。又,如圖1所示,側外殼體302具有於側視時位於前輪8之 後方之部分。
如圖4所示,後外殼體303包含車輛前方後部外殼部31R,配置於頭管21之後方。
<前外殼體301>
接著,如圖5所示,進一步詳細地對前外殼體301進行說明。如上所述,前外殼體301包含主外殼部301M、左右位置燈部PL、上壁部301U、及下壁部301D。又,主外殼部301M包含頭燈部HL、車輛前部上外殼部31U、車輛前部前外殼部31D之左側部31DL之左側上第1部31DLU1、及車輛前部前外殼部31D之右側部31DR之右側上第1部31DRU1。
如圖12所示,主外殼部301M係以於側視時,自前方朝向上方且後方延伸之方式構成。主外殼部301M係於側視時包含頭燈部HL,該頭燈部HL具有頭燈透射外殼HL1,且配置於頭管21之前方。
如上所述,上壁部301U包含車輛前部前外殼部31D之左側上第2部31DLU2及右側上第2部31DRU2。更詳細而言,上壁部301U包含車輛前部前外殼部31D之左側上第2部31DLU2與右側上第2部31DRU2、及自頭燈部HL之頭燈透射外殼HL1之下緣向後方延伸之部分。即,如圖12所示,上壁部301U係以於側視時自主外殼部301M之下緣向後方延伸之方式形成。
如上所述,下壁部301D包含中央第2部31DC2。又,中央第2部31DC2係與車輛前部前外殼部31D之左側上第2部31DLU2與右側上第2部31DRU2、及自頭燈部HL之頭燈透射外殼HL1之下緣向後方延伸之部分於上下方向上間隔配置。因此,如圖12所示,下壁部301D係以如下方式形成:於上壁部301U之下方,至少前部與上壁部301U之前部於上下方向上間隔配置,且自前部向後方延伸。此處,所謂「向後方延伸」係只要於側視時,至少存在較主外殼部301M大之朝向後方 之成分即可,其可向後方水平地延伸,可向上方且後方延伸,亦可向下方且後方延伸。
又,如圖11所示,下壁部301D之前端係以於俯視時,較上壁部301U之前端更位於車輛後方之方式配設。更詳細而言,下壁部301D之前緣之中央部係於俯視時,較上壁部301U之前緣之中央部更位於車輛後方,下壁部301D之前緣之車輛左右方向之兩側係較上壁部301U的前緣之車輛左右方向之兩側更位於車輛前方。然而,並不限定於此,下壁部301D之前緣之中央部亦可於俯視時,配設於與上壁部301U之前緣之中央部相同之位置。
如圖5所示,左右位置燈部PL分別具有位置燈透射外殼PL1,且較頭管21更配置於左方及右方。左右位置燈部PL係以位於上壁部301U與下壁部301D之間之方式配設。更詳細而言,於上壁部301U與下壁部301D之間形成有凹部301O,左右位置燈部PL係於較頭管21更左方及右方,配設於凹部301O內。
<頭燈部HL>
如圖8所示,頭燈部HL包含支持構件HLS、光源S1、反射器Rf、及頭燈透射外殼HL1。
光源S1係例如為鹵素燈。如圖14所示,光源S1位於頭燈部HL之後端,且被支持於支持構件HLS。反射器Rf具有朝向前方開口之凹部Rfa,光源S1配置於凹部Rfa內。藉此,光源S1所發出之光係被反射器Rf朝向車體前方反射。
頭燈部HL為了提昇熱散發功能,需要於頭燈部HL之內部確保某種程度之散熱空間。又,頭燈部HL為了獲得所期望之照射距離、範圍、或所期望之配光特性,以將頭燈部HL內部之各構件之形狀、及相對配置最佳化之方式構成。因此,為了滿足對頭燈部HL要求之功能,無法任意調整頭燈部HL之內部空間、及頭燈部HL之內部之各構 件之形狀與相對配置,因此頭燈部HL於形狀或大小方面存在限制。
頭燈透射外殼HL1為透明,且與支持構件HLS卡合。如圖8所示,於頭燈部HL之支持構件HLS,在上側部配設有第1頭管固定部HLSa1、第2頭管固定部HLSa2、第1車輛前部上外殼部固定部HLSb1、及第2車輛前部上外殼部固定部HLSb2,於右側部配設有第1右車輛前部前外殼部固定部HLSc1、及第2右車輛前部前外殼部固定部HLSc2,於左側部配設有第1左車輛前部前外殼部固定部HLSd1、及第2左車輛前部前外殼部固定部HLSd2,且於下側部配設有一對位置燈安裝座固定部HLSe1。
如圖12所示,於側視時,於頭管21之前方配設有托架24。如圖11所示,頭燈部HL係藉由利用螺絲將第1頭管固定部HLSa1及第2頭管固定部HLSa2固定於托架24,而經由托架24固定於頭管21。如圖6所示,於前視時,車輛前部前外殼部31D之左側上部31DLU係於後側,在較中央部31DC更上方,具有用以固定頭燈部HL之左側上第1固定部31DLUa1及左側上第2固定部31DLUa2。於前視時,車輛前部前外殼部31D之右側上部31DRU係於後側,於較中央部31DC更上方,具有用以固定頭燈部HL之右側上第1固定部31DRUa1及右側上第2固定部31DRUa2。
如圖6及圖8所示,頭燈部HL係藉由如下方式固定於車輛前部前外殼部31D,即,使第1右車輛前部前外殼部固定部HLSc1與右側上第1固定部31DRUa1卡合,使第1左車輛前部前外殼部固定部HLSd1與左側上第1固定部31DLUa1卡合,藉由螺絲而將第2右車輛前部前外殼部固定部HLSc2固定於右側上第2固定部31DRUa2,藉由螺絲而將第2左車輛前部前外殼部固定部HLSd2固定於左側上第2固定部31DLUa2。
車輛前部上外殼部31U係藉由使其下方之固定部(未圖示)與頭燈部HL之第1車輛前部上外殼部固定部HLSb1及第2車輛前部上外殼部 固定部HLSb2卡合而固定於頭燈部HL。
頭燈部HL係藉由使一對位置燈安裝座固定部HLSe1與下述之位置燈安裝座PLM之一對頭燈部固定部PLM1卡合而支持位置燈安裝座PLM。
<上壁部301U及下壁部301D>
如上所述,上壁部301U包含車輛前部前外殼部31D之左側上第2部31DLU2與右側上第2部31DRU2、及自頭燈部HL之頭燈透射外殼HL1之下緣向後方延伸之部分。即,如圖5所示,於前視時,上壁部301U係車輛左右方向上之中央部由頭燈部HL形成。即,頭燈部HL係於前視時,其下緣為上壁部301U之一部分。如圖11所示,於俯視時,上壁部301U之前緣包含車輛前部前外殼部31D之左側部31DL之左側上部31DLU之下緣與右側部31DR的右側上部31DRU之下緣、及頭燈部HL之下緣。
又,如圖5所示,於前視時,上壁部301U之前緣係自車輛左右方向之中央向外方且上方延伸,下壁部301D之前緣係自車輛左右方向之中央向外方且上方延伸。如圖11所示,於俯視時,上壁部301U之前緣係自車輛左右方向之中央向外方且後方延伸,下壁部301D之前緣係自車輛左右方向之中央向外方且後方延伸。如圖12、15所示,下壁部301D係於側視時,自其前緣向上方且後方延伸。
又,如圖5所示,車輛前部前外殼部31D之中央部31DC為了於左右方向上連續,以連接車輛前部前外殼部31D之左側部31DL及右側部31DR各者之上下方向之大致中央部之方式配設。因此,以自車輛前部前外殼部31D之中央部31DC之上緣向後方延伸之方式形成的下壁部301D係於車輛左右方向上,自右位置燈部PL之下方延伸至左位置燈部PL之下方。
<左右位置燈部PL>
如上所述,如圖5所示,左右位置燈部PL係以位於上壁部301U與下壁部301D之間之方式配設。左右位置燈部PL係安裝於位置燈安裝座PLM。
如圖9(a)所示,位置燈安裝座PLM包含左位置燈安裝部PLMa、右位置燈安裝部PLMb、及連結部PLMc。於位置燈安裝座PLM,配設有一對頭燈部固定部PLM1。
如圖9(a)所示,於位置燈安裝座PLM,連結部PLMc係於前視時向大致左右延伸之帶狀構件。連結部PLMc係於其左右兩側,分別配設有左位置燈安裝部PLMa及右位置燈安裝部PLMb。更佳為,於位置燈安裝座PLM,左位置燈安裝部PLMa、右位置燈安裝部PLMb、及連結部PLMc係被一體化,但亦可分別分體形成。
左位置燈安裝部PLMa及右位置燈安裝部PLMb之各者係配設有第1開口部PLMO1、及第2開口部PLMO2。如圖9(b)所示,左位置燈安裝部PLMa及右位置燈安裝部PLMb之各者係配設有第1位置燈部固定部PLMS1、及第2位置燈部固定部PLMS2。
如圖10(a)所示,左右位置燈部PL之各者包含複數個光源S2、位置燈透射外殼PL1、及位置燈支持部PLS。位置燈支持部PLS具有第1位置燈安裝座固定部PLS1、第2位置燈安裝座固定部PLS2、第3位置燈安裝座固定部PLS3、及車輛前部前外殼部固定部PLS4。
光源S2係例如使用LED(Light Emitting Diode,發光二極體)光源。如圖10(d)所示,複數個光源S2係於位置燈部PL之後部,支持於位置燈支持部PLS。
位置燈透射外殼PL1為透明,且如圖10(c)所示,以與位置燈支持部PLS卡合之方式配設。
如圖10(b)所示,左右位置燈部PL之位置燈透射外殼PL1係以其前表面向下方且後方延伸之方式構成。即,位置燈透射外殼PL1具有 其前端自前方之上緣向下方且後方延伸之傾斜面。
更佳為,左右位置燈部PL之位置燈透射外殼PL1係如圖10(a)所示般以於前視時向上方且外方延伸之方式構成,且如圖10(b)所示般以於側視時向上方且後方延伸之方式構成。
左右位置燈部PL係如下般固定於位置燈安裝座PLM。首先,將左右位置燈部PL之位置燈透射外殼PL1分別插設至左、右位置燈安裝部PLMa、PLMb之第1開口部PLMO1,並且使左右位置燈部PL之第2位置燈安裝座固定部PLS2插穿於左、右位置燈安裝部PLMa、PLMb之第2開口部PLMO2。其次,藉由螺絲而將左右位置燈部PL之第1位置燈安裝座固定部PLS1分別固定於左位置燈安裝部PLMa之第1位置燈部固定部PLMS1及右位置燈安裝部PLMb之第1位置燈部固定部PLMS1,使左右位置燈部PL之第3位置燈安裝座固定部PLS3與左位置燈安裝部PLMa之第2位置燈部固定部PLMS2及右位置燈安裝部PLMb之第2位置燈部固定部PLMS2卡合。
又,於將左右位置燈部PL固定於位置燈安裝座PLM後,如上所述般使位置燈安裝座PLM之一對頭燈部固定部PLM1與頭燈部HL之一對位置燈安裝座固定部HLSe1卡合,藉此藉由頭燈部HL支持位置燈安裝座PLM。藉此,左右位置燈部PL係經由位置燈安裝座PLM而固定於頭燈部HL。
進而,如圖6所示,車輛前部前外殼部31D之左側上部31DLU係於後側具有左側上第3固定部31DLUa3,車輛前部前外殼部31D之右側上部31DRU係於後側具有右側上第3固定部31DRUa3。車輛前部前外殼部31D之中央部31DC係於前視時,在後側具有中央第1固定部31DCa1、及中央第2固定部31DCa2。
於將頭燈部HL、位置燈安裝座PLM、及左右位置燈部PL之組裝體固定於車輛前部前外殼部31D時,左右位置燈部PL係藉由如下方式 固定於車輛前部前外殼部31D:使各者之第2位置燈安裝座固定部PLS2與車輛前部前外殼部31D之左側上第3固定部31DLUa3、右側上第3固定部31DRUa3(圖6)卡合,藉由螺絲而將各者之車輛前部前外殼部固定部PLS4固定於車輛前部前外殼部31D之中央第1固定部31DCa1及中央第2固定部31DCa2(圖6)。
如圖11所示,左右位置燈部PL係於上壁部301U與下壁部301D之間,在俯視時位置燈透射外殼PL1較上壁部301U之前緣部更位於後方。
更佳為,如圖5所示,左右位置燈部PL係於前視時,其上端於車輛上下方向較上壁部301U與下壁部301D之間之中央更配置於上方。即,左右位置燈部PL係於上下方向上,較凹部301O之中央部更配設於上方。又,左右位置燈部PL可與上壁部接觸,亦可不與上壁部接觸。最佳為左右位置燈部PL係以如下方式配設,即於前視時,配置於與上壁部及下壁部之各者隔有間隔之位置。
又,如圖5所示,主外殼部301M係於前視時,其下緣自車輛左右方向上之中央向側方且上方延伸。左右位置燈部PL係於前視時,較主外殼部301M之下緣之下端更位於上方。更詳細而言,左右位置燈部PL係於前視時,較通過主外殼部301M之下緣之下端之水平線更位於上方。
<頭燈部HL與左右位置燈部PL之配置關係>
如上所述,於本實施形態中,頭燈部HL與左右位置燈部PL係均配置於前外殼體301。藉由左右位置燈部PL分別位於頭燈部HL之兩側而表示車寬。即,於左右位置燈部PL之間配置頭燈部HL。
又,頭燈部HL之整體並非必須位於左右位置燈部PL之間,亦可為頭燈部HL之至少一部分於車輛左右方向上配置於左右位置燈部PL之間。具體而言,如圖5所示,頭燈部HL之形狀係於前視時呈向下之 箭頭狀之形狀。更詳細而言,於前視時,頭燈部HL係上緣與下緣自車輛左右方向上之中央向左右兩側方且上方延伸,左側緣HLL與右側緣HLR向下方且內方延伸。於全部組裝完畢之狀態下,在前視車輛時,於跨坐型車輛1之車輛左右方向上,左位置燈部PL以光源S2較頭燈部HL之左側緣HLL之延長線更位於左外側方之方式配置。於全部組裝完畢之狀態下,於前視車輛時,於跨坐型車輛1之車輛左右方向上,右位置燈部PL係以光源S2較頭燈部HL之右側緣HLR之延長線更位於右外側方之方式配置。
進而,如圖5所示,左右位置燈部PL係於前視時,至少一部分於車輛左右方向配置於頭燈部HL之右端部與左端部之間。更詳細而言,左右位置燈部PL係於前視時,至少一部分配置於通過頭燈部HL之右端部之鉛垂線與通過左端部之鉛垂線之間。
又,關於車輛上下方向,左右位置燈部PL之光源S2之各者之至少一部分係於車輛上下方向,配置於通過頭燈部HL之光源S1之水平線與通過頭燈透射外殼HL1之下端之水平線之間。又,左右位置燈部PL之光源S2係分別較向頭燈透射外殼HL1之下緣之朝左右側方的延長線更配置於下方。
於圖13中表示頭燈部HL與左位置燈部PL之車輛前後方向之位置關係。具體而言,於車輛前後方向,左位置燈部PL之光源S2較頭燈部HL之光源S1更位於前方。另一方面,左位置燈部PL之位置燈透射外殼PL1係較頭燈透射外殼HL1更位於後方。於圖13中,雖未表示右位置燈部PL,但與頭燈部HL之車輛前後方向之位置關係係與左位置燈部PL相同。
<實施形態之效果>
如上所述,本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係跨坐型車輛1,其具有:車體框架2,其包含頭管21;轉向機構3,其可旋動地被支持於頭管 21;前輪8,其可旋轉地被支持於轉向機構3之下部;前外殼體301,其配置於頭管21之前方,於前視時位於前輪8之旋動空間之上方,於側視時向上方且後方延伸;側外殼體302,其自前外殼體301之右緣及左緣向下方延伸,具有於側視時位於前輪8之後方之部分;及後外殼體303,其配置於頭管21之後方,與前外殼體301及側外殼體302共同構成車輛前部外殼體30;且前外殼體301具有:主外殼部301M,其包含頭燈部HL,且向上方且後方延伸,該頭燈部HL具有頭燈透射外殼HL1,且配置於頭管21之前方;上壁部301U,其於側視時,自主外殼部301M之下緣向後方延伸;下壁部301D,其前端位於與上壁部301U之前端相同之位置或比其更靠車輛後方,於上壁部301U之下方,至少前部與上壁部301U之前部於上下方向上間隔配置,且自前部向後方延伸;及左右位置燈部PL,其等具有位置燈透射外殼PL1,且位於上壁部301U與下壁部301D之間,分別配置於較頭管21更靠左方及右方處。
如上所述,相對於圖16(a)所示之專利文獻1之跨坐型車輛,如圖16(b)所示,以於車輛上下方向上維持左右位置燈部PL'之位置之狀態,將頭燈部HL'向上方移動而與位置燈部PL'於上下方向上分離之方式配置之情況下,存在於前後方向上大型化,從而使車輛前部大型化之虞。又,於將左右位置燈部PL'移動至頭燈部HL'之上方配置之情形時,需要於前外殼體301',於較頭燈部HL'更上方之右方及左方處設置用以配置左右位置燈部PL'之空間(space),故亦存在於前後方向上大型化,從而使車輛前部大型化之虞。
與此相對,根據本實施形態,為進一步提昇頭燈部HL與左右位置燈部PL之識別性,即便以於車輛上下方向上維持左右位置燈部PL之位置之狀態下,將頭燈部HL向上方移動而與位置燈部PL於上下方向上分離之方式配置,亦可如圖13般以位於與上壁部301U之前端相 同之位置、或較上壁部之前端更位於車輛後方之方式配設下壁部301D之前端,且於形成於上壁部301U與下壁部301D之間之凹部301O內配設左右位置燈部PL,藉此抑制因位於頭燈部HL之下方之前外殼體301所導致之車輛前後方向上之大型化。
又,藉由在獨立於主外殼部301M之凹部301O內配設左右位置燈部PL,可「改變頭燈部HL與左右位置燈部PL之視覺表現」,從而可提昇頭燈部HL與左右位置燈部PL之識別性。
此處,所謂「改變視覺表現」係如下情形:(1)「在獨立於主外殼部301M之凹部301O內配設左右位置燈部PL,藉此配設有頭燈部HL之主外殼部301M及配設有左右位置燈部PL之凹部301O可利用主外殼部301M與凹部301O之間之段差,而於前視時被賦予立體之視覺效果」;及(2)「形成於上壁部301U與下壁部301D之間之凹部301O可營造較暗之環境,因此藉由在凹部301O內配設左右位置燈部PL,而可於前視時使左右位置燈部PL之周圍之較暗之背景與自左右位置燈部PL出射的光之對比變大」。本發明係藉由「改變頭燈部HL與左右位置燈部PL之視覺表現」,而可提昇位置燈部PL與頭燈部HL之識別性。又,形成「左右位置燈部PL之周圍之較暗之背景」係營造如下之視覺效果之情形,即於前視時,使左右位置燈部PL之上方、下方、左方、及右方中之至少一區域暗於車輛之外部環境。
又,於本實施形態之速克達型車輛1之一個較佳之形態中,左右位置燈部PL係於前視時,至少一部分於車輛左右方向配置於頭燈部HL之右端部與左端部之間。
根據本實施形態,可藉由改變頭燈部HL與位置燈部PL之視覺表現而確保識別性,故即便頭燈部HL與位置燈部PL配置於在左右方向上接近之位置,亦可提昇位置燈部PL與頭燈部HL之識別性。藉此,可一面抑制車輛前部之大型化,一面進一步提昇位置燈部PL與頭燈 部HL之識別性。
又,於本實施形態之速克達型車輛1之一個較佳之形態中,左右位置燈部PL係配置為於俯視時,位置燈透射外殼PL1位於與上壁部301U之前緣部相同之位置、或較上壁部301U之前緣部更位於後方。
根據本實施形態,位置燈部PL係較頭燈部HL更位於下方。通常,觀察位置燈部PL時之於前方行駛之車輛之騎乘者或對向車、行人之視線係呈俯瞰之方向。因此,藉由以於俯視時位於與上壁部301U之前緣部相同之位置、或較上壁部301U之前緣部更位於後方之方式配置位置燈透射外殼PL1,可大幅改變由在前方行駛之車輛之騎乘者或對向車、行人所觀察之頭燈部HL與位置燈部PL之視覺表現。因此,可進一步提昇位置燈部PL與頭燈部HL之識別性。
又,於本實施形態之速克達型車輛1之一個較佳之形態中,左右位置燈部PL係於前視時,其上緣於車輛上下方向較上壁部301U與下壁部301D之中央更配置於上方。
根據本實施形態,位置燈部PL係於上壁部301U與下壁部301D之間位於相對上方,藉此可大幅改變由在前方行駛之車輛之騎乘者或對向車、行人所觀察之頭燈部HL與位置燈部PL之視覺表現。因此,可進一步提昇位置燈部PL與頭燈部HL之識別性。
又,於本實施形態之速克達型車輛1之一個較佳之形態中,左右位置燈部PL係配置於與上壁部301U及下壁部301D之各者隔有間隔之位置。
根據本實施形態,於上壁部301U與下壁部301D之間,在與上壁部301U及下壁部301D之各者隔有間隔之位置配置位置燈部PL,藉此可進一步提昇位置燈部PL之冷卻之效果,並且進一步提昇位置燈部PL與頭燈部HL之識別性。
又,於本實施形態之速克達型車輛1之一個較佳之形態中,主外 殼部301M係於前視時,其下緣自車輛左右方向上之中央向側方且上方延伸,左右位置燈部PL係於前視時,較主外殼部301M之下緣之下端更位於上方。
根據本實施形態,因其構成而位置燈部PL可配置於接近頭燈部HL之位置,故可進一步抑制車輛前部之上下方向上及左右方向上之大型化。又,頭燈部HL與位置燈部PL可藉由改變視覺表現而確保識別性,故即便配置於在上下方向上接近之位置,亦可提昇位置燈部PL與頭燈部HL之識別性。因此,可一面抑制車輛前部之大型化,一面進一步提昇位置燈部PL與頭燈部HL之識別性。
又,於本實施形態之速克達型車輛1之一個較佳之形態中,左右位置燈部PL之位置燈透射外殼PL1係其前表面向下方且後方延伸。
根據本實施形態,以位置燈部透射外殼PL1之前表面向下方且後方延伸之方式形成該位置燈部透射外殼PL1,藉此即便位置燈部PL之高度較小,亦可確保位置燈部PL之發光面積,故可進一步抑制車輛前部之上下方向之大型化。因此,可一面抑制車輛前部之大型化,一面提昇位置燈部PL與頭燈部HL之識別性。
又,於本實施形態之速克達型車輛1之一個較佳之形態中,左右位置燈部PL之位置燈透射外殼PL1係於前視時向上方且外方延伸,於側視時向上方且後方延伸。
根據本實施形態,以於前視時向上方且外方延伸,於側視時向上方且後方延伸之方式,形成位置燈部透射外殼PL1,藉此可進一步抑制車輛前部之左右方向上之大型化。因此,可一面進一步抑制車輛前部之大型化,一面提昇位置燈部PL與頭燈部HL之識別性。
又,於本實施形態之速克達型車輛1之一個較佳之形態中,下壁部301D係於側視時,其前緣向上方且後方延伸。
根據本實施形態,如圖15所示,以於側視時向上方且後方延伸 之方式形成下壁部301D,藉此可進一步抑制車輛之上下方向之大型化,並且可使下壁部301D之面積變大。因此,可使形成於上壁部與下壁部之間之較暗之區域變大,故可大幅改變位置燈部PL之視覺表現。藉此,可一面進一步抑制車輛前部之大型化,一面提昇位置燈部PL與頭燈部HL之識別性。
於本實施形態之速克達型車輛1之一個較佳之形態中,在前視時,上壁部301U係車輛左右方向之中央部由頭燈部HL形成。
根據本實施形態,可於主外殼部301M之較低之位置配置頭燈部HL,故可進一步抑制車輛前後方向之大型化。藉此,可一面進一步抑制車輛前部之大型化,一面提昇位置燈部PL與頭燈部HL之識別性。
於本實施形態之速克達型車輛1之一個較佳之形態中,於俯視時,上壁部301U之前緣係自車輛左右方向上之中央向外方且後方延伸,下壁部301D之前緣係自車輛左右方向上之中央向外方且後方延伸。
根據本實施形態,易於自車輛之側方觀察到配置於上壁部301U與下壁部301D之間之位置燈部PL。因此,可一面抑制車輛之大型化,一面進一步提昇位置燈部PL與頭燈部HL之識別性。
於本實施形態之速克達型車輛1之一個較佳之形態中,於前視時,上壁部301U之前緣係自車輛左右方向上之中央向外方且上方延伸,下壁部301D之前緣係自車輛左右方向上之中央向外方且上方延伸。
根據本實施形態,可使配置於上壁部301U與下壁部301D之間之位置燈部PL之位置、與配置於主外殼部301M之頭燈部HL之上下方向上之位置接近。因此,可抑制車輛前部之上下方向上之大型化。藉此,可一面進一步抑制車輛前部之大型化,一面提昇位置燈部PL與 頭燈部HL之識別性。
於本實施形態之速克達型車輛1之一個較佳之形態中,下壁部301D係於車輛左右方向上,自右位置燈部PL之下方延伸至上述左位置燈部PL之下方為止。
根據本實施形態,以自右位置燈部PL之下方連續地延伸至左位置燈部之下方為止之方式形成下壁部301D,藉此可確保下壁部301D之剛性,並且可提昇位置燈部PL與頭燈部HL之識別性。
<其他實施形態>
以上,對本發明之實施例進行了說明,但業者可基於上述本發明之教示,進行不脫離本發明之範圍之各種設計變更,因此本發明之應被保護之範圍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例,亦包含本發明之專利申請範圍內之不脫離本發明之各種設計變更。
例如,車體外殼部之構成並不限定於上述敍述之實施例,至少具有車輛前部上外殼部31U、車輛前部前外殼部31D、車輛前部後外殼部31R、車輛後部外殼部32、及腳踏板33即可,然亦可具有除此之外之外殼部。又,車輛前部外殼體30之構成並不限定於實施例,亦可包含複數個外殼構件,該外殼構件之分割位置並不限定於實施例。
各車體外殼部之組合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例,亦可變更各車體外殼部之固定部之位置及固定方法(卡合、及螺絲固定等)。
頭燈部HL可經由托架24而固定於頭管21,亦可將頭燈部HL以如下方式配設來取代固定於頭管21:固定於車輛前部上外殼部31U、車輛前部前外殼部31D、及車輛前部後外殼部31R等車體外殼部。
又,使用於頭燈部HL之光源S1與使用於左右位置燈部PL之光源S2之種類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例,其可為燈泡,亦可為LED。頭燈部HL之形狀並不限定於實施例,亦可為其他形狀、例如向上之箭頭狀、或倒梯形等形狀。此處,所謂「頭燈部HL為向上之箭頭狀」係 以如下方式構成,即於前視時,頭燈部HL係上緣與下緣自車輛左右方向上之中央向左右兩側方且下方延伸,左側緣HLL與右側緣HLR向下方且內方延伸。又,所謂「頭燈部HL為倒梯形」係以如下方式構成,即於頭燈部HL,上緣與下緣以維持各者之高度之方式自車輛左右方向上之中央向左右兩側方延伸,左側緣HLL與右側緣HLR向下方且內方延伸。
又,對於頭燈部HL與左右位置燈部PL之配置關係,並不限定於左右位置燈部PL分別以光源S2較頭燈部HL之左側緣HLL之延長線或右側緣HLR之延長線更位於車輛左右方向之外側方之方式配置,亦能夠以如下方式配置:各者之光源S2之一部分較左側緣HLL之延長線或右側緣HLR之延長線更接近車輛左右方向之中央。
又,左右位置燈部PL之光源S2並不限定於以各者之至少一部分於車輛上下方向位於通過頭燈部HL之光源S1的水平線、與通過頭燈透射外殼HL1之下端之水平線之間之方式配置,亦可較通過頭燈透射外殼HL1之下端之水平線更配置於下方。
進而,頭燈部HL之殼體與左右位置燈部PL之殼體可為分體形成,亦可形成為一體。
又,上壁部301U之前緣只要包含車輛前部前外殼部31D之左側上部31DLU之下緣、及右側上部31DRU之下緣即可。即,上壁部301U之前緣可包含頭燈部HL之下緣、車輛前部前外殼部31D之左側上部31DLU之下緣、及右側上部31DRU之下緣,亦可於車輛前部前外殼部31D更具有頭燈部下側外殼部,該頭燈部下側外殼部係於頭燈部HL之下方,位於左側上部31DLU之下部與右側上部31DRU之下部之間,上壁部301U之前緣包含由該頭燈部下側外殼部、左側上部31DLU、及右側上部31DRU所構成之外殼部之下緣。
又,下壁部301D可以於車輛左右方向上,自右位置燈部PL之下 方延伸至左位置燈部PL之下方之方式構成,亦可於前視時,使下壁部301D具有右下壁部及左下壁部,右下壁部之左緣與左下壁部之右緣於左右方向上隔有間隔。
又,下壁部301D係只要於該上壁部301U之下方,至少前部與上壁部301U之前部於上下方向間隔配置即可。上壁部301U及下壁部301D係可於側視時,各者之後端連接而成為一體,亦能夠以各者之後端未連接之方式,形成向後方開口之開口部。
又,左右位置燈部PL係只要於俯視時,位置燈透射外殼PL1位於較上壁部301U之前緣部更前方即可。即,左右位置燈部PL之位置燈透射外殼PL1可於俯視時,位於較上壁部301U之前緣部更後方,亦能夠以位於與上壁部301U之前緣部相同之位置之方式配置。
又,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機車,亦可應用於三輪機車之態樣之速克達型車輛。再者,亦可應用於電動車輛、運動型機車、輕型機車、或者ATV(All Terrain Vehicle(全地形型車輛))等四輪推車等除速克達型車輛外之跨坐型車輛。電動車輛並不限定於二輪車,亦包含三輪車之態樣。再者,於應用於電動車輛之情形時,動力單元為馬達,而並非為引擎。
31D‧‧‧車輛前部前外殼部
31DC‧‧‧中央部
31DLD‧‧‧左側下部
31DLL‧‧‧左端部
31DLU‧‧‧左側上部
31DLU1‧‧‧左側上第1部
31DRD‧‧‧右側下部
31DRR‧‧‧右端部
31DRU‧‧‧右側上部
31DRU1‧‧‧右側上第1部
31U‧‧‧車輛前部上外殼部
31UL‧‧‧左側緣
31UR‧‧‧右側緣
301D‧‧‧下壁部
301M‧‧‧主外殼部
301O‧‧‧凹部
301U‧‧‧上壁部
C-C'‧‧‧線
HL‧‧‧頭燈部
HLL‧‧‧左側緣
HLR‧‧‧右側緣
L-L'‧‧‧線
L1、R1‧‧‧假想線
PL‧‧‧位置燈部
PL1‧‧‧位置燈透射外殼
PLM‧‧‧位置燈安裝座
S2‧‧‧光源

Claims (13)

  1. 一種跨坐型車輛,其特徵在於包含:車體框架,其包含頭管;轉向機構,其可旋動地被支持於上述頭管;前輪,其可旋轉地被支持於上述轉向機構之下部;前外殼體,其配置上述頭管之前方,於前視時位於前輪之旋動空間之上方,且於側視時向上方且後方延伸;側外殼體,其自上述前外殼體之右緣及左緣向下方延伸,具有於側視時位於上述前輪之後方之部分;及後外殼體,其配置於上述頭管之後方,與上述前外殼體及上述側外殼體共同構成車輛前部外殼體;且上述前外殼體包含:主外殼部,其包含頭燈部,且向上方且後方延伸,該頭燈部具有頭燈透射外殼,且配置於上述頭管之前方;上壁部,其於側視時,自上述主外殼部之下緣向後方延伸;下壁部,其前端位於與上述上壁部之前端相同之位置或比其更靠車輛後方,於上述上壁部之下方,至少前部與上述上壁部之前部於上下方向上間隔配置,且自上述前部向後方延伸;及左右位置燈部,其等具有位置燈透射外殼,且位於上述上壁部與上述下壁部之間,分別配置於較上述頭管更靠左方及右方處。
  2.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左右位置燈部係於前視時,至少一部分於車輛左右方向上配置於上述頭燈部之右端部與左端部之間。
  3.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左右位置燈部係配置為於俯 視時,上述位置燈透射外殼位於與上述上壁部之前緣部相同之位置、或較上述上壁部之前緣部更位於後方。
  4.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左右位置燈部係於前視時,其上緣於車輛上下方向較上述上壁部與上述下壁部之間之中央更配置於上方。
  5. 如請求項4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左右位置燈部係於前視時,配置於與上述上壁部及上述下壁部之各者隔有間隔之位置。
  6.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主外殼部係於前視時,其下緣自車輛左右方向上之中央向側方且上方延伸,上述左右位置燈部係於前視時,較上述主外殼部之上述下緣之下端更位於上方。
  7.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左右位置燈部之上述位置燈透射外殼係其前表面向下方且後方延伸。
  8. 如請求項7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左右位置燈部之上述位置燈透射外殼係於前視時向上方且外方延伸,且於側視時向上方且後方延伸。
  9.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下壁部係於側視時,其前緣向上方且後方延伸。
  10.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於前視時,上述上壁部係車輛左右方向上之中央部由上述頭燈部形成。
  11.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於俯視時,上述上壁部之前緣係自車輛左右方向上之中央向外方且後方延伸,且上述下壁部之前緣係自車輛左右方向上之中央向外方且後方延伸。
  12.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於前視時,上述上壁部之前緣係自車輛左右方向上之中央向外方且上方延伸,且上述下壁部之 前緣係自車輛左右方向上之中央向外方且上方延伸。
  13.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下壁部係於車輛左右方向上,自上述右位置燈部之下方延伸至上述左位置燈部之下方。
TW104100799A 2015-01-09 2015-01-09 Straddle type vehicle TWI5700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00799A TWI570009B (zh) 2015-01-09 2015-01-09 Straddle type vehicl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00799A TWI570009B (zh) 2015-01-09 2015-01-09 Straddle type vehicl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25441A true TW201625441A (zh) 2016-07-16
TWI570009B TWI570009B (zh) 2017-02-11

Family

ID=569850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00799A TWI570009B (zh) 2015-01-09 2015-01-09 Straddle type vehicle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7000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78619A (zh) * 2016-09-30 2018-04-06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跨坐型车辆
EP3366556A1 (en) 2017-02-28 2018-08-29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Front lighting of a straddled vehic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79418B2 (ja) * 2008-04-03 2013-09-04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
JP5474732B2 (ja) * 2009-12-17 2014-04-1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の前部構造
JP5712017B2 (ja) * 2011-03-23 2015-05-0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
JP2013203082A (ja) * 2012-03-27 2013-10-07 Yamaha Motor Co Ltd 鞍乗型車両
JP2013244880A (ja) * 2012-05-28 2013-12-09 Yamaha Motor Co Ltd 鞍乗型車両
TWI473740B (zh) * 2013-01-10 2015-02-21 Kwang Yang Motor Co Locomotive lights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78619A (zh) * 2016-09-30 2018-04-06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跨坐型车辆
EP3366556A1 (en) 2017-02-28 2018-08-29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Front lighting of a straddled vehic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70009B (zh) 2017-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89811B (zh) Locomotive position lights and lighting fixtures
TWI551496B (zh) 跨坐型車輛
JP5211020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前部灯火器構造
CN103359226B (zh) 跨乘式车辆
TWI422508B (zh) 機車
TWI570009B (zh) Straddle type vehicle
JP2009181913A (ja) 車両の前照灯装置
JP7157721B2 (ja) ヘッドライト装置
CN105584566B (zh) 速克达型车辆
JP5624200B2 (ja) 車両の前照灯装置
CN105818907B (zh) 跨乘型车辆
JP2020100257A (ja) 鞍乗型車両
JP6858741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前照灯
JP7185598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JP2018144798A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灯火装置配置構造
TWI523786B (zh) Speed ​​Keda type vehicle
TWI495580B (zh) 跨坐型車輛
JP4510736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前照灯装置
JP2018144573A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灯火装置配置構造
CN107878622B (zh) 跨骑型车辆的导风构造
TWI557009B (zh) Straddle type vehicle
TWI606951B (zh) 跨坐型車輛
TWI570007B (zh) Straddle type vehicle
JP7478853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TWI525010B (zh) Straddle type veh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