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72380A - 压毡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压毡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72380A
CN102272380A CN2009801537406A CN200980153740A CN102272380A CN 102272380 A CN102272380 A CN 102272380A CN 2009801537406 A CN2009801537406 A CN 2009801537406A CN 200980153740 A CN200980153740 A CN 200980153740A CN 102272380 A CN102272380 A CN 1022723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per machine
warp
strengthening module
net blanket
transver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5374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72380B (zh
Inventor
尤维.科克里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oith Patent GmbH
Original Assignee
Voith Paper Patent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oith Paper Patent GmbH filed Critical Voith Paper Patent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22723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723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723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723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FPAPER-MAKING MACHINES; METHODS OF PRODUCING PAPER THEREON
    • D21F7/00Other details of machines for making continuous webs of paper
    • D21F7/08Felts
    • D21F7/083Multi-layer felt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造纸机网毯,尤其是用于造纸机、纸板机或薄页纸机的压毡,所述压毡带有承载负荷的基本结构,所述基本结构在网毯的纵向和横向方向上延伸,且包括如下部件或特别地由如下部件形成:(a)基本上提供网毯在纵向方向上的尺寸稳定性的纵向强化模块(12),以及(b)基本上提供网毯在横向方向上的尺寸稳定性的横向强化模块(1),所述横向强化模块布置在纵向强化模块上且与之连接。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横向强化模块(1)是经编针织物(2),所述经编针织物(2)由至少一个相互平行地布置的经纱(3)的系统和至少一个基本上垂直于所述经纱(3)地走向的、形成网眼(6、7)的缝纫线(4、5)的系统构成,经纱为形成纺织平面构造将结合在所述由形成网眼(6、7)的缝纫线(4、5)组成的系统中,其中经纱(3)横向于网毯的纵向方向延伸且具有比缝纫线(4、5)更高的弯曲刚度。

Description

压毡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造纸机网毯,尤其是涉及用于造纸机、纸板机和薄页纸机的压毡,以及根据权利要求30的前序部分的压毡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造纸机网毯,尤其是用于造纸机、纸板机和薄页纸机的压毡通常具有提供毡的尺寸稳定性的基本结构,所述基本结构在两侧配设有一个或多个无纺布层(Faservlieslagen)。
为形成新的压毡,过去经常将此压毡通过若干单独部件的模块化结构制造且以此替代织造结构,因为织造结构仅能以较低的生产率制造。
因此,在WO89/03300中示出了由模块制造的压毡。在此建议了由与无纺布层连接的纵向线束构成的模块,以及由与无纺布层连接的横向线束构成的模块。
为简化此模块化构造的压毡的制造,在EP1837440A1中此外建议,将承受拉力载荷的纵向强化模块由与无纺布层连接的纵向线束以缠绕方法制造,且将用于提高横向稳定性的横向强化模块由多个仅在压毡长度的部分上延伸的横向强化模块部分构造,所述横向强化模块部分在第一制造步骤中也通过与纵向强化模块的相同的缠绕方法制造,且在随后的制造步骤中将其在待制造的压毡的宽度上切割,且以横向于纵向线束的线在毡的纵向方向上定向地前后相继地布置。此横向强化结构的缺点是它由纵向线束制造,所述纵向线束为用作横向强化模块必须被集束且切割,且由多个单独地在压毡的纵向方向上前后相继布置的部分组成。
已知的模块化压毡设计在此包括纵向线束和横向线束,其中两个束仅通过无纺布层相互连接。此结构的缺点是这样的束经常在压毡内仅提供很有限的内部体积。因为纵向线束和横向线束还可相互运动,所以它们在通过压榨压区时相互移开,这可能导致内部空腔体积的进一步降低,且因此可能导致吸水能力的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造纸机网毯,特别是压毡,其中不再出现以上所述的缺点,且此外所述压毡比从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压毡更廉价地制造。
此任务通过造纸机网毯,尤其是用于造纸机、纸板机或薄页纸机的压毡解决,所述压毡带有承载负荷的基本结构,所述基本结构在网毯的纵向和横向方向上延伸,且由基本上提供网毯在纵向方向上的尺寸稳定性的纵向强化模块以及至少部分地、尤其是基本上提供网毯在横向方向上的尺寸稳定性的横向强化模块形成,所述横向强化模块布置在纵向强化模块上且与之连接。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横向强化模块包括至少一个由经编针织物构成的材料部分,其中所述经编针织物由至少一个在其长度上相互平行地延伸的经纱的系统以及形成网眼的缝纫线构成,其中形成网眼的缝纫线包括至少一个与经纱倾斜或横向地走向的第一缝纫线所组成的系统,所述缝纫线为形成纺织平面构造将经纱相互连接,且其中经纱在其长度上与网毯倾斜或横向地延伸,且具有比第一缝纫线更高的弯曲刚度。
在本发明的意义中,第一缝纫线是将不同的经纱相互连接的线,即所述缝纫线形成结构地与经纱网结。在本发明的意义中,也存在第一缝纫线的多个系统。系统的特征在于,系统的所有的线以相同的方式网结。
在本发明的意义中,纵向强化模块和横向强化模块在此相互独立地制造。在本发明的意义中,还通过纵向强化模块基本上提供网毯在纵向方向上的尺寸稳定性,而通过横向强化模块至少部分地、尤其是基本上提供网毯在横向或宽度方向上的尺寸稳定性。
概念“网毯在纵向方向上的尺寸稳定性基本上通过纵向强化模块提供”应理解为,网毯的超过50%的纵向稳定性通过纵向强化模块提供。此外应注意到的是纵向强化模块也可部分地贡献于提供网毯在横向或宽度方向上的尺寸稳定性。
概念“网毯在横向方向上的尺寸稳定性至少部分地通过横向强化模块提供”应理解为,网毯的横向稳定性的至少部分通过横向强化模块提供。
概念“网毯在横向方向上的尺寸稳定性基本上通过横向强化模块提供”应理解为,网毯的超过50%的纵向稳定性通过横向强化模块提供。
纺织平面构造在此理解为自支承的纺织构造,所述纺织构造形成为平面的,即其长度和宽度明显地大于其高度。在此方面可考虑使宽度和长度大于高度的100倍,尤其是大于高度的1000倍。
根据本发明的模块化地构造的造纸机具有至少部分地、尤其是基本上提供了网毯的横向刚度的横向强化模块。横向强化模块包括至少一个由经编针织物形成的材料部分,所述材料部分由至少一个经纱系统以及形成网眼的缝纫线构成。在此,材料部分布置在纵向强化模块上,使得经编针织物的经纱与网毯的纵向方向倾斜地或横向地延伸。网毯的横向刚度以此至少部分地、尤其是基本上由经纱提供,而形成网眼的缝纫线基本上用于在制造网毯时将经纱保持在位。经编针织物在此可廉价地以有效的方法制造为平的、单件式的纺织(textile)平面构造,所述平面构造带有任意纵向延伸的经纱方向,且然后例如在待制造的造纸机网毯的宽度方向上被修剪。
根据本发明的经编针织物因此可在通过经纱的方向确定的该经编针织物的纵向方向上制造为任意的长度。
因为根据本发明的经编针织物沿其经纱几乎可制造为任意长度且尺寸稳定的经纱与网毯的纵向方向倾斜地或横向地延伸,所以通过本发明提供了可用于任意宽度的造纸机网毯的纺织的横向强化结构。
如由EP1837440A1中已知,本发明的解决方法可以省掉用横向强化模块的无纺布将线束保持在位的设计,因为经纱通过形成网眼的缝纫线保持在位。因此,可省掉从EP1837440A1中已知的昂贵的针刺过程。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不再需要用于形成横向强化的昂贵的成网过程(Webprozess)。
本发明的有利的构造和扩展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
本发明的优选扩展建议,使横向强化模块由一个或多个由经编针织物形成的材料部分构造。
可考虑将纵向强化模块制造为连续的带。这可以是如下情况,即纵向强化模块制造为螺旋的线束或连续的织造织物。此外可考虑使纵向强化模块可通过缝纫制造。
为进一步简单地且廉价地形成根据本发明的基本结构,本发明的特别有利的构造中建议,纵向强化模块包括纵向线束或通过所述纵向线束形成。在此情况中,特别地有利的是纵向线束由至少一个基本上在网毯的纵向方向上延伸且在网毯的横向方向上螺旋状前进地缠绕的纵向线形成。优选地,在此至少一个纵向线在基本结构的整个宽度上缠绕。
如果线束仅由一根唯一的纵向线形成,则所述纵向线基本上在毡带的所提供的纵向方向上延伸,且可在毡带的预定宽度方向上螺旋状前进地缠绕直至毡带的预定宽度。通过纵向线的螺旋状缠绕可形成纵向线束,其中纵向线的每个绕匝平行于先前的和随后的纵向线的绕匝延伸。
如果纵向线束由多个纵向线即由一簇纵向线形成,则各个纵向线基本上在毡带的预定纵向方向上延伸,且在毡带的预定宽度方向上并列地布置,在此纵向线在毡带的预定宽度方向上的布置可螺旋状前进地缠绕直至毡带的预定宽度。通过纵向线布置的螺旋性缠绕,可形成纵向线束,其中布置的所有纵向线总是相互平行地走向,且其中每个纵向线的每绕匝平行于此纵向线的先前的和随后的绕匝延伸。
概念“纵向线或多个纵向线基本上在带的纵向方向上延伸”在本发明的意义中理解为,纵向线束的纵向线或多个纵向线和毡带的纵向方向相互成最大10度的角度,尤其是成最大5度的角度。
如果纵向强化模块包括线束或由线束形成,则网毯在其纵向方向上的尺寸稳定性基本上通过纵向强化模块提供。此外,在此情况中,网毯在其横向或宽度方向上的尺寸稳定性基本上通过横向强化模块提供。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构造建议,使纵向强化模块通过机织物(Gewebe)和/或针织物(Gewirke)和/或螺旋丝网和/或编织物(Gestricke)形成。在此情况中使得或可考虑使得通过纵向强化模块基本上提供网毯在其纵向方向上的尺寸稳定性。此外,在此情况中可考虑分别通过横向强化模块和纵向强化模块部分地提供网毯在其横向或宽度方向上的尺寸稳定性。在此情况中,网毯在其横向或宽度方向上的尺寸稳定性的50%或更多通过纵向强化模块提供,且相应地其尺寸稳定性的小于50%通过横向强化模块提供。
形成为机织物的纵向强化模块在此可圆织或平织地制造。
本发明的扩展进一步建议,使得形成网眼的缝纫线包括至少一个由在经纱的纵向方向上延伸且至少部分地包围经纱的网眼行形成的第二缝纫线的系统。
在此,每根经纱优选地由第二缝纫线的至少一个网眼行至少部分地包围,以此将每个被包围的经纱结合到网眼内。
此外,包围经纱的第二缝纫线优选地结合在将不同的经纱相互连接的第一缝纫线的网眼内。
第二经纱具有比第二缝纫线更高的弯曲刚度。
在本发明的意义中,第二缝纫线是包围经纱的缝纫线,即缝纫线在其网眼内这样地与经纱结合,使得经纱被所述缝纫线至少部分地包围。在本发明的意义中,也可存在第二缝纫线的多个系统。系统的特征在于,其所有线以相同的方式网结。
也可考虑使每个经纱由第二缝纫线的多个网眼行包围。在此,可考虑使第二缝纫线的网眼行在包围各经纱时相互补充。在此情况下可考虑提供第二缝纫线的至少两个系统,即,第二缝纫线的第一系统和第二缝纫线的第二系统,所述两个系统共同包围经纱。
也可考虑使相邻地与每个不同的经纱网结的第二缝纫线也相互网结。
优选地,第一缝纫线的每个以曲折线形式在经纱之间延伸,其中曲折线在经纱的纵向延伸方向上前进。
本发明的构造建议,每个第二缝纫线结合在多个第一缝纫线的网眼内。此外,可考虑在将第二缝纫线结合在第一缝纫线的网眼中时使第一和第二缝纫线形成共同的网眼。
此外可能的是,第一和第二缝纫线比经纱更细。
本发明的另外的构造建议,横向强化模块由仅一个相互平行地布置的经纱的系统构造。优选地,形成网眼的缝纫线进一步由第一缝纫线的仅一个系统和第二缝纫线的两个系统构成。这进一步简化了横向强化模块的结构。
优选地,各个第一缝纫线不相互网结,而是仅通过第二缝纫线相互连接,即通过经纱的包围结构相互连接。在此,第二缝纫线的网眼形成的行优选在网毯的横向方向上延伸。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外的构造建议,使每个第二缝纫线都形成自己的网眼行。
在此,具体的构造建议,使得经纱由包括第二缝纫线的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的对向放置的经编连接(Trikotbindung)包围。
此外,可考虑将连接经纱的每个第一缝纫线(即形成结构的缝纫线)形成线连接(Cordbindung)或绒连接(Samtbindung)。
其结果是在此构造中因此提供了经编针织物,其中每个经纱共同地被第一系统的第二缝纫线和第二系统的第二缝纫线包围,且不同的经纱通过第一缝纫线相互连接,其中将第一和第二系统的第二缝纫线的网眼内的各条经纱结合,所述第二缝纫线又结合在第一缝纫线的网眼内。
例如,为提供足够高的内部空腔体积,可能具有意义的是将经纱由复丝纱(Multifilamentgarne),特别地由相互捻成的单丝(Monfilamente)形成。
在目前已知的带有纺织基本结构或带有包括纵向线束的纵向强化模块的可缝纫压毡中,纵向线形成缝圈(Nahtschlaufen)。为使插线(Steckdraht)穿过缝圈,纵向线形成为单丝。此外,在已知的纺织基本结构中,还将横向线形成为单丝,因此通过针刺布置在基本结构上的无纺布进行的锚定经常是困难的。
通过提供根据本发明的其中纬纱由复丝纱形成的横向强化模块,无纺布层在基本结构上通过针刺的锚定可明显改进,因为无纺布层(多个无纺布层)的纤维在针刺过程中钩在复丝纱内。
在此方面,可考虑例如使单丝由聚酰胺(PA)制成。
捻成的经纱的细度可在大约50至500tex的范围内,特别地在大约100至400tex的范围内。对于第一和/或第二缝纫线中,可考虑例如在大约8至200tex的范围内,尤其是在大约21至120tex的范围内的细度。
当然,也可考虑使经纱由单丝线形成。
特别地,为进一步简化根据本发明的造纸机网毯的制造,可具有意义的是将经编针织物制成平的,即连续的。
横向强化模块可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由经编针织物构造的材料部分,所述材料部分在网毯的宽度上延伸。
优选地,横向强化模块由多个分别在网毯的宽度上延伸且仅在网毯的部分长度上延伸的材料部分构成,所述材料部分在网毯的纵向方向上前后放置地一起向网毯的长度补充地布置。在此,可考虑使每一个在网毯的宽度上延伸的材料部分在网毯的纵向方向上在0.5至8米的范围内延伸。
通过经编针织物构造的材料部分可在其长度上通过两个横向边缘限定边界。因为经编针织物在根据本发明的横向强化模块中在其纵向方向上(即在其经纱的方向上横向于造纸机网毯的纵向方向布置,所以材料部分的横向边缘在经编针织物的纵向方向上延伸,其中经编针织物以其横向方向在网毯的纵向方向上延伸,且通过其宽度确定了材料部分在网毯的纵向方向上的长度。
为连续地形成横向强化模块,相互相邻的材料部分的横向边缘优选地相互对接地放置。
可考虑通过连接条将相互相邻的材料部分相互连接,这通过将连接条覆盖在两个对接地放置的横向边缘上且在两个横向边缘的区域内与各材料部分连接来实现。
为防止横向边缘的散边(Ausfransen),可能具有意义的是在至少一个横向边缘的区域内将材料条与与材料部分连接,所述材料条的一个边沿与所述横向边缘齐平地走向。
为降低以材料条和/或连接条制成的网毯的标记倾向,将材料条和/或连接条优选地由至少一个薄膜和/或纺粘布(Spinnvlies)形成。在此,例如可使用由如下物质形成的薄膜:聚酰胺(PA),聚酰胺共聚物(CoPA),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共聚物(CoPET),聚氨酯(PU),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聚丙烯(PP),热塑性聚氨酯(TPU)或聚醋酸乙烯酯(PVA)。薄膜在此可具有在10至500g/m2的范围内,优选地在20至60g/m2的范围内的面积重量。也可考虑由多种成分形成的薄膜,例如PET-PU薄膜,PA-PU薄膜,PET-PA薄膜。这样的薄膜可具有在20至500g/m2的范围内,优选地在20至60g/m2的范围内的面积重量。
纺粘布可例如由一个或多个如下的聚合物形成:
CoPA、CoPET、PET低密度聚乙烯(LDPE)或PA。纺粘布的面积质量在此可在例如10至150g/m2的范围内。因为至少在压毡中基本结构在制造中与一个或多个无纺布层针刺在一起,所以考虑到制成的网毯的可渗透性,不要求薄膜是可渗透的。优选的构造因此建议,薄膜(多个薄膜)最初、即在与经编针织物连接时是不可渗透的,且仅通过针刺过程形成为可渗透的。
连接条和/或材料条尤其由于压力和/或温度的作用而与经编针织物连接。为此,尤其有利的是连接条和/或材料条与经编针织物的缝纫线和经纱相比在更低的温度下熔融。
在此方面可考虑将两个材料部分例如通过热丝焊接和/或超声波焊接和/或激光焊接相互连接。
在热丝焊接中例如可考虑使两个待相互连接的材料部分重叠地放置,且借助加热的焊丝沿焊接边沿由于熔融而相互连接。在形成焊接边沿后,将重叠放置的且在焊接边沿上相互连接的材料部分通过相互折开而并排布置。
也可考虑通过以上所述的热丝焊接将横向和/或纵向边缘使用或不使用材料条而相互连接。
焊接边沿例如可使用超声波平整。
根据本发明的另外的优选的构造,纵向强化模块除已描述的纵向线束外还包括布置在纵向线束上的且与之连接的支承层。支承层在此尤其如纵向线束一样地在造纸机网毯的整个宽度和长度上延伸。
支承层可通过无纺布层、薄膜层单独地或组合地形成。
纵向线束优选嵌入在无纺布层内。这可例如通过将纵向线束与形成为无纺布层的支承层针刺在一起来实现。通过针刺过程实现使得支承层尽可能地被破坏。在此情况中,支承层可主要承担如下任务,即在毡带的另外的制造过程期间将纵向线束的纵向线保持在位。
本发明的具体扩展建议,使得横向强化模块布置在纵向强化模块的支承层上且与之连接。在此情况中,支承层例如可相应地构造为可简单地与横向强化模块连接。在此方面,例如可考虑使形成为无纺布层的支承层包含熔融粘合纤维,使得横向强化模块可与纵向强化模块的支承层通过热作用而粘合。同时,使用热作用可使横向强化模块和纵向强化模块之间的连接通过压力作用的支持而进一步改进。为实现此情况,例如可考虑使得纵向强化模块和横向强化模块共同围绕加热的滚筒被引导以用于热作用。
当然,另外的连接技术也是可以的。可考虑例如通过将横向强化模块和纵向强化模块相互针刺和/或缝纫和/或焊接而使得横向强化模块与纵向强化模块连接。在此方面例如可考虑使横向强化模块形成为连续的,且然后与形成为连续的或制造为连续的纵向强化模块以及与一个或多个无纺布层在针刺机内通过针刺而连接。在此,连接可仅通过针刺进行,或通过与另外的连接技术的组合进行。
形成为连续的纵向强化模块在此可已经连续地制造,或具有可打开和闭合的缝,例如带有插线的缝。
为进一步简化根据本发明的网毯的制造,可考虑为制造支承层使用其宽度小于网毯宽度的预先量产的支承条。在此情况中例如可考虑使支承条由至少一个基本上在网毯的纵向方向上延伸的且在网毯的横向方向上螺旋状前进地缠绕的支承条形成。
支承条因此在此情况中通过如下方式制造,即使仅在造纸机网毯的一部分预定宽度上延伸的支承条在造纸机网毯的预定宽度的方向上螺旋状前进地缠绕直至网毯的预定宽度。
在螺旋状缠绕中例如可将支承条的相互指向的边缘对接地放置,或例如重叠地放置。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构造,网毯可包括基本结构,所述基本结构例如由如下项形成:
a)在网毯的宽度和长度上延伸的纵向强化模块,所述纵向强化模块包括:
i)在网毯的宽度和长度上的纵向线束,所述纵向线束由至少一个基本上在网毯的纵向方向上延伸的纵向线形成,和
与纵向线束连接的在网毯的宽度和长度上延伸的支承层和/或
ii)弯曲的或螺旋状的或针织的或编织的纺织平面构造,
以及
b)与网毯相同长度和宽度的横向强化模块,所述横向强化模块布置在纵向强化模块上且与之连接,
所述横向强化模块包括多个由经编针织物形成的材料部分或特别地由所述材料部分构成,所述材料部分分别在网毯的宽度上且仅在网毯的部分长度上延伸,且在网毯的纵向方向上前后相继地放置地一起对网毯的长度补充地布置,其中经编针织物由至少一个在其长度上相互平行地延伸的经纱的系统和形成网眼的缝纫线构成,其中形成网眼的缝纫线包括倾斜于或横向于经纱走向的第一缝纫线的至少一个系统,所述缝纫线为形成纺织平面构造而将经纱相互连接,且其中经纱在其长度上横向于网毯的纵向方向延伸,且具有比第一缝纫线更高的弯曲刚度。
为提供压毡,特别地有意义的是在网毯的基本结构的指向纸张侧或机器侧的侧上布置至少一个、尤其是多个无纺布层。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造纸机网毯涉及在机器,特别是造纸机、纸板机或薄页纸机中的可缝纫的压毡。这样的压毡在其两个开放的端部上通常尤其是具有通过单丝线形成的缝圈,所述缝圈为连续形成压毡而可以这样地相互接合,使得通过接合区域形成插线可被导引穿过的通道。
在此构造中,缝圈优选通过纵向强化模块提供。
根据本发明的网毯,尤其是用于造纸机的具有长度和宽度的压毡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提供带有宽度和长度的纵向强化模块,所述宽度和长度对应于待制造的网毯的宽度和长度,
b)提供带有宽度和长度的横向强化模块,所述宽度和长度对应于待制造的网毯的宽度和长度,
c)将纵向强化模块和横向强化模块重叠地布置,
d)将横向强化模块与纵向强化模块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特征在于:步骤b)至少包括如下步骤:
i)提供至少一个由经编针织物构成的材料部分,其中经编针织物由至少一个在其长度上相互平行地延伸的经纱的系统和形成网眼的缝纫线构成,其中形成网眼的缝纫线包括倾斜于或横向于经纱走向的第一缝纫线的至少一个系统,所述缝纫线为形成纺织平面构造而将经纱相互连接,且其中经纱在其长度上具有比第一缝纫线更高的弯曲刚度,且其中经编针织物的长度至少对应于待制造的网毯的宽度,和
ii)必要时将经纱修剪,使得由经编针织物形成的材料部分的长度对应于待制造的网毯的宽度,和
且在于,步骤c)至少包括如下步骤:
iii)将由经编针织物形成的材料部分这样地布置在纵向强化模块上,使得经编针织物的经纱倾斜于或横向于网毯的纵向方向延伸。
步骤i)至步骤iii)的次序在此不是固定的。因此,例如可考虑首先执行步骤i),然后执行步骤iii),接着执行步骤ii)。也可考虑首先执行步骤i),然后执行步骤ii),最后执行步骤iii)。
为制造在网毯的长度和宽度上延伸的横向强化模块,可建议提供多个由经编针织物构造的材料部分,所述材料部分每个的宽度小于待制造的网毯的长度,且这样地重复步骤i)至步骤iii),使得各个材料部分分别在网毯的宽度上且仅在网毯的部分长度上延伸,且在网毯的纵向方向上前后相继放置地彼此对网毯的长度补充地布置。
在修剪之后可将经编针织物在每个切割边缘上由所述的材料条覆盖(kaschiern),以防止各横向边缘的散边。在随后的缝纫之前(其中,在基本结构的指向纸张侧或机器侧的侧上分别缝纫一个或多个无纺布层),可连续地形成横向强化模块。这可例如通过将每个相互相邻的材料部分相互连接来实现。
在步骤c)中建议的将纵向强化模块和横向强化模块重叠布置之前,可已将纵向强化模块和/或横向强化模块形成为分开制造的连续带。
因此,例如可考虑使纵向强化模块作为连续的纵向线束存在,且使横向强化模块也连续地存在,然后将它们重叠布置且例如通过针刺相互连接。也可考虑使纵向强化模块作为连续织造的或可缝纫的织物存在,且使横向强化模块也连续存在,然后将它们重叠布置且例如通过针刺相互连接。在针刺中,在此特别地同时将一个或多个无纺布与纵向和横向强化模块进行针刺。
连续的纵向强化模块在此可制造为连续的或可打开和闭合的缝。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建议了根据权利要求1至29中一项所述的造纸机网毯、尤其是压毡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提供带有长度和宽度的条形纵向强化模块,
b)提供带有长度和宽度的通过经编针织物形成的材料条,
c)侧向引导材料条到纵向强化模块,和
d)将所引导的材料条在纵向强化模块上齐平地安放,
e)将材料条的安放在纵向强化模块上的部分与剩余的材料条分开以形成材料部分,
f)使纵向强化模块在其纵向方向上相对于材料条运动,其运动路线基本上对应于经编针织物的宽度,
g)重复步骤c)至步骤f),使得各个材料部分在毡带的纵向方向上前后相继放置地布置。
使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简单地使横向强化模块能够从作为成卷商品提供的材料带制造。当使用根据本发明的、由在其纵向上相互平行地延伸的经纱的系统和形成网眼的缝纫线构成的经编针织物时,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根据此方面特别地具有优点,其中形成网眼的缝纫线包括倾斜于或横向于经纱走向的第一缝纫线的系统,为形成纺织平面构造所述第一缝纫线将经纱相互连接,且其中经纱在其长度上倾斜于或横向于网毯的纵向方向延伸,且具有比第一缝纫线更高的弯曲刚度,因为此经编针织物可作为成卷商品的大批量生产的商品而购得。
该方法尤其是这样地执行,使得在完成的基本结构中,每个放置在纵向强化模块上的材料部分在纵向强化模块的宽度上延伸,且使得前后相继放置地布置的材料部分一起对纵向强化模块的长度补充。
在两个建议的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中,放置在纵向强化模块上的材料部分与纵向强化模块连接。
各个由经编针织物形成的材料部分与纵向强化模块的连接例如可包括使得纵向强化模块和布置在其上的材料部分一起受到热作用。为此可考虑使得纵向强化模块和布置在其上的材料部分为受到热作用而一起围绕加热的滚筒引导。
附图说明
本发明在下文中根据示意性的非按比例的附图更详细地解释。各图为:
图1在俯视图中示出了用于压毡的基本结构的根据本发明的横向强化模块的实施形式;
图2在横截面图中示出了带有横向强化模块的根据本发明的压毡的实施形式;
图3示出了用于制造根据本发明的造纸机网毯的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实施形式;
图4示出了用于制造根据本发明的造纸机网毯的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另一个实施形式;
图5示出了连接两个相互相邻的材料部分之间的可能的构造;
图6示出了用于制造根据本发明的造纸机网毯的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另一个实施形式。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在俯视图中示出了用于压毡的基本结构的根据本发明的横向强化模块的实施形式的截面。
横向强化模块1通过至少一个制造为平的经编针织物2的材料部分形成。在图1的图示中以剖面形式示出了经编针织物2。
经编针织物由在其长度上相互平行地延伸的经纱3的系统和形成网眼6、7的缝纫线4、5构成。形成网眼的缝纫线4、5形成了倾斜于或横向于经纱3走向的第一缝纫线4的系统以及第二缝纫线5的系统。
在此,第一缝纫线4的系统将经纱3相互连接以形成纺织平面构造。此外,第二缝纫线5在经纱3的纵向方向上延伸且在此包围了经纱3,其中第一缝纫线4结合在第二缝纫线5的网眼7内。此时,第一缝纫线4和第二缝纫线5一起形成了网眼。
如从图1所示,每个第二缝纫线5分别包围一根经纱3,其中第一缝纫线4结合在多个第二缝纫线5的网眼6内。每个经纱3在此结合在第二缝纫线5的网眼行8内。
第二缝纫线5形成了相互平行地布置的且沿经纱3延伸的网眼7的行8,其中经纱3结合在第二缝纫线5的网眼7内。可见每个第二缝纫线5形成了自己的网眼行8,其中,每个网眼行8通过沿各自的经纱3相互错开地延伸的散边连接(Fransebindung)形成。
图1中图示的经编针织物具有如下结构:
-LS1:1-0/0-1//散边连接封闭(第二缝纫线(5))
-LS2:0-0/0-0/1-1/1-1//(经纱(3))
-LS3:1-0/3-4//缎纹(Satin)封闭(第一缝纫线(4))
例如也可构思如下结构:
-LS1:1-0/0-1//散边连接打开(第二缝纫线)
-LS2:0-0/0-0/1-1/1-1//(经纱(3))
-LS3:1-0/4-5//总封闭(第一缝纫线)
经纱3在其长度上在网毯的横向方向CMD上延伸,且具有比第一缝纫线4和第二缝纫线5更高的弯曲刚度。
经编针织物2的纵向方向L通过经纱3的长度延伸确定。第一缝纫线4以曲折线形式在经纱3之间延伸,其中曲折线在经编针织物2的纵向方向L上前进。经编针织物2这样地定向,使其在其纵向方向L上在网毯的横向方向CMD上延伸。
经纱3可通过复丝纱,特别地通过相互捻成的单丝线形成。
图2中在横截面内示出了形成为压毡的带有图1的横向强化模块1的造纸机网毯10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式。
网毯10具有承载负荷的基本结构11,所述基本结构11在网毯10的纵向方向和横向方向CMD上延伸。
基本结构11主要由基本上提供网毯10在纵向方向MD上的尺寸稳定性的纵向强化模块12和在图1中示出的基本上提供网毯10在横向方向CMD上的尺寸稳定性的横向强化模块1形成,其中横向强化模块1布置在纵向强化模块上且与之连接。
在图2中示出的纵向强化模块12中包括纵向线束13,所述纵向线束13由多个基本上在网毯10的纵向方向上延伸的且在网毯10的横向方向CMD上延伸的螺旋状前进地缠绕的纵向线14形成。
此外,纵向强化模块12包括形成为无纺布的支承层15,在所述支承层15内嵌入了纵向线束13。
无纺布15在此可包含熔融粘合纤维。横向强化模块1目前与纵向强化模块11通过以熔融纤维粘合而连接,即横向强化模块1布置在支承层15上且与之连接。
在形成为压毡的网毯10中,此外在基本结构11的指向纸张侧16的侧上布置了两个无纺布层17、18,且通过针刺将其与基本结构11连接。在此,提供纸张侧16的上无纺布层17比布置在上无纺布层17和基本结构11之间的中无纺布层18包括更精细的纤维。
此外,在形成为压毡的网毯10中,在基本结构11的指向机器侧20的侧上布置了无纺布层19,所述无纺布层19与基本结构11通过针刺连接,且提供了网毯10的机器侧20。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制造方法的步骤。
图中可见已制造的纵向强化模块12,所述纵向强化模块12包括无纺布层15和嵌入其内的纵向线14。
图中可见由图1的经编针织物形成的材料部分21a,所述材料部分21a已放置在纵向强化模块12上,且另外可见由经编针织物形成的材料部分21b,所述材料部分21b刚好放在纵向强化模块12上。两个材料部分21a、21b已在它们放置在纵向强化模块12之前切割为正确的长度,即切割为纵向强化模块12或网毯10的宽度。材料部分21a、21b与另外的未示出的材料部分一起在纵向强化模块12上形成了横向强化模块1。所有材料部分这样地布置在纵向强化模块12上,使得经编针织物在其纵向方向上-即在经纱的方向上-在待制造的网毯10的宽度方向上延伸,且在其横向方向Q上在待制造的网毯10的纵向方向上延伸。在此,各材料部分分别在网毯的宽度上延伸,但仅在待制造的网毯的部分长度的上延伸。
材料部分21a、21b...在纵向强化模块12上布置为使得它们分别在网毯10的宽度上且仅在网毯10的部分长度上延伸0.5m至8m的范围,且使得它们在网毯10的纵向方向MD上前后相继放置地布置。
在此,所有放置在纵向强化模块12上的材料部分21a、21b...形成为相同的材料部分,且可例如相继地从材料带上切下。
目前,在此由经编针织物形成的相互相邻的材料部分21a、21b以其在网毯10的横向方向CMD上对齐的横向边缘23、24对接地放置。进一步可考虑如例如在图5中所图示,将相互相邻的材料部分21a、21b通过连接条25相互连接,这通过将连接条25覆盖在两个对接地放置的横向边缘23、24上且在两个横向边缘23、24的区域内将连接条25与各自的材料部分21a、21b连接来实现。
为防止横向边缘23、24的散边,进一步在每个横向边缘23、24的区域内将每个材料条26与各自的材料部分21a、21b连接,所述材料条的一个边沿与各自相应的横向边缘23、24齐平地走向。
在将材料部分21a、21b...布置在纵向强化模块12上之后,将材料部分21a、21b...与纵向强化模块12连接。目前,材料部分21a、21b...和纵向强化模块12之间的连接通过使纵向强化模块12和布置在其上的材料部分21a、21b...一起受到热作用来实现,这通过将它们一起围绕加热的滚筒22导引而实现,以此使无纺布15由于布置在其内的熔融粘合纤维而与材料部分21a、21b...粘合。
图中可见,经纱3将通过经编针织物形成的材料部分21a、21b相对于网毯10的纵向方向MD成直角布置。
如此形成的基本结构11可为提供形成为压毡的网毯10随后仍在单侧或双侧提供至少一个无纺布。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制造根据权利要求1至33的一项所述的造纸机网毯,尤其是压毡的另一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具有长度和宽度的条形纵向强化模块12。此外,提供具有长度和宽度的由图1的经编针织物提供的材料条12,所述材料条12缠绕在滚子23上且作为成卷商品存在。将纵向强化模块12侧向地、即在网毯的横向方向CMD上提供到材料条21的纵向方向L上,这通过将横向强化模块12的每个自由端24从纵向强化模块12的纵向边缘25引导到纵向强化模块12的另一个纵向边缘26而实现(见箭头)。在引导之后或引导期间,将材料条21放置在纵向强化模块12上。在放置之后,将材料条21的放置在纵向强化模块12上的部分从剩余的材料条21切下从而形成另外的材料部分21b。
替代地,可在将材料条21放置在纵向强化模块12期间已将待放置在纵向强化模块12上的材料部分21a从材料条21切下。如从图4的图示中可见,切割材料部分21a、21b使其长度对应于纵向强化模块21或网毯10的宽度。
在图4的图示中已将材料部分21a根据前述方法放置在纵向强化模块12上,而在图示的时刻将材料条21侧向于纵向强化模块12地引导且放置在其上,且在进行放置(未示出)之后这样地切割材料条21,使得另外的材料部分21b在纵向强化模块12的宽度上延伸。
在将通过经编针织物形成的材料部分21a放置在纵向强化模块12上之后,使纵向强化模块12在其纵向方向MD上相对于材料条21运动,其运动路线基本上对应于材料条21的宽度。通过重复前述步骤实现,使得材料部分21a、21b...在网毯10的纵向方向MD上前后相继放置地布置。
目前这样地执行所述方法,使得在基本结构11完成时每个放置在纵向强化模块12上的材料部分21a、21b都在纵向强化模块12的宽度上延伸,且使得相继地放置地布置的材料部分21a、21b与另外的未示出的材料部分补充连续的层(ununterbrochenen Lage)且形成横向强化模块。
如在图4中所述的方法,将放置且切割的横向强化模块部分4a、4b...与纵向强化模块3连接,这通过使纵向强化模块3和布置在其上的横向强化模块部分4a、4b...共同围绕加热的滚筒11引导而一起受到热作用来实现。
制造根据本发明的压毡的替代的可能性在图6a至图6c中示出。
将纵向强化模块27形成为连续的带。在此,可涉及纵向线束或如在图6a中所图示涉及形成为连续织物的纺织平面构造,所述平面构造适合于基本上提供网毯的纵向稳定性。替代地,也可涉及可缝纫的织物或线束。在连续形成时,织物27可为此在两个相互平行的有间隔的滚筒28、29之间张紧。
在另外的制造步骤中提供根据本发明的横向强化模块1。为此,将每个在网毯的宽度上且仅在网毯的所提供的部分长度上延伸的多个由根据本发明的经编针织物制造的材料部分30.1、30.2、30.3...在网毯的纵向方向上前后相继放置地相互对网毯的长度补充地布置,且在每个相互指向的横向边缘31、32处例如通过连接条或热丝焊接相互连接到设计为连续带的横向强化模块1。
在图6c中示出的制造步骤中,将连续的纵向强化模块27、连续的横向强化模块1以及布置在其上和/或其下的无纺布33、34通过针刺而相互连接。为此,将连续的纵向强化模块27和连续的横向强化模块1重叠地放置,这通过将它们拉过两个相互平行的有间隔的滚筒36、37而实现。纵向强化模块27和放置在其上的横向强化模块1与无纺布层33、34一起提供给针刺装置35,所述针刺装置35将由纵向强化模块27、连续的横向强化模块1和无纺布33、34形成的整个布置相互针刺在一起。

Claims (31)

1.一种造纸机网毯,尤其是用于造纸机、纸板机或薄页纸机的压毡,所述压毡带有承载负荷的基本结构,所述基本结构在网毯的纵向和横向方向上延伸,且包括,尤其是由如下部件构成:
a)基本上提供网毯在纵向方向上的尺寸稳定性的纵向强化模块,以及
b)至少部分地、尤其是基本上提供网毯在横向方向上的尺寸稳定性的横向强化模块,所述横向强化模块布置在纵向强化模块上且与之连接
其特征在于,
横向强化模块包括由经编针织物构造的至少一个材料部分,所述经编针织物由至少一个在所述经编针织物长度上相互平行地延伸的经纱的系统以及形成网眼的缝纫线构成,其中,形成网眼的缝纫线包括倾斜于或横向于经纱走向的第一缝纫线的至少一个系统,为形成纺织平面构造,所述形成网眼的缝纫线将经纱相互连接,且其中所述经纱在所述经纱的长度上横向于网毯的纵向方向延伸且具有比第一缝纫线更高的弯曲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机网毯,其特征在于,纵向强化模块包括纵向线束,所述纵向线束由至少一个基本上在网毯的纵向方向上延伸且在网毯的横向方向上螺旋状前进地缠绕的纵向线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造纸机网毯,其特征在于,形成网眼的缝纫线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缝纫线的系统,所述第二缝纫线形成在经纱的纵向方向上延伸且至少部分地包围经纱的网眼行,其中,第二缝纫线结合在第一缝纫线的网眼内,且其中经纱具有比第二缝纫线更高的弯曲刚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造纸机网毯,其特征在于,每个第二缝纫线结合在多个第一缝纫线的网眼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造纸机网毯,其特征在于,在将第二缝纫线结合在第一缝纫线的网眼内时,第一缝纫线和第二缝纫线形成共同的网眼。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一项所述的造纸机网毯,其特征在于,每个第二缝纫线形成自己的网眼行。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一项所述的造纸机网毯,其特征在于,每个网眼行通过沿各经纱相互错开地延伸的散边连接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一项所述的造纸机网毯,其特征在于,将各经纱相连接的第一缝纫线的每一个形成线连接或绒连接。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所述的造纸机网毯,其特征在于,经纱通过复丝纱形成,尤其通过相互捻成的单丝形成。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所述的造纸机网毯,其特征在于,经编针织物是平织的。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所述的造纸机网毯,其特征在于,横向强化模块包括由经编针织物形成的在网毯的宽度上延伸的材料部分。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所述的造纸机网毯,其特征在于,横向强化模块由多个分别在网毯的宽度上且仅在网毯的部分长度上延伸的材料部分形成,所述材料部分在网毯的纵向方向上前后相继放置地一起对网毯的长度补充地布置。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所述的造纸机网毯,其特征在于,材料部分的每个在网毯的纵向方向上延伸,其延伸范围从0.5米至8米。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所述的造纸机网毯,其特征在于,通过经编针织物形成的材料部分在该材料部分的长度上由两个横向于造纸机网毯纵向方向走向的横向边缘限定边界。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造纸机网毯,其特征在于,为连续形成由材料部分形成的横向强化模块,将相互相邻的材料部分的横向边缘相互对接地放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造纸机网毯,其特征在于,相互相邻的材料部分通过连接条相互连接,这通过将连接条覆盖在两个对接放置的横向边缘上且在两个横向边缘的区域内将连接条与各自的材料部分连接而实现。
17.根据权利要求14至16中一项所述的造纸机网毯,其特征在于,在横向边缘的至少一个的区域内将材料条与材料部分连接,所述材料条的一个边沿与材料部分的横向边缘齐平地走向。
18.根据权利要求14至17中一项所述的造纸机网毯,其特征在于,连接条和/或材料条由至少一个薄膜和/或纺粘布形成。
19.根据权利要求15至18中一项所述的造纸机网毯,其特征在于,连接条和/或材料条通过压力和/或温度的作用与材料部分连接。
2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所述的造纸机网毯,其特征在于,纵向强化模块包括布置在纵向线束上且与之连接的支承层。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造纸机网毯,其特征在于,支承层由无纺布层和薄膜层单独地或组合地形成。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造纸机网毯,其特征在于,纵向线束嵌入在无纺布层内。
23.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造纸机网毯,其特征在于,无纺布层包含熔融粘合纤维。
2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所述的造纸机网毯,其特征在于,横向强化模块与纵向强化模块通过相互针刺和/或粘合和/或缝纫和/或焊接而连接。
2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所述的造纸机网毯,其特征在于,横向强化模块布置在纵向强化模块的支承层上且与之连接。
26.根据权利要求21至25中一项所述的造纸机网毯,其特征在于,纵向线束与形成为无纺布层的支承层针刺在一起。
27.根据权利要求20至26中一项所述的造纸机网毯,其特征在于,支承条由至少一个基本上在网毯的纵向方向上延伸且在网毯的横向方向上螺旋状前进地缠绕的支承条形成。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造纸机网毯,其特征在于,在螺旋状缠绕时支承条的相互指向的边缘对接地或局部重叠地放置。
2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所述的造纸机网毯,其特征在于,造纸机网毯的基本结构的指向纸张侧和/或造纸机侧的侧上布置至少一个无纺布层。
30.一种用于造纸机的具有长度和宽度的压毡,尤其是用于造纸机、纸板机或薄页纸机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提供带有宽度和长度的纵向强化模块,所述宽度和长度对应于待制造的网毯的宽度和长度,
b)提供带有宽度和长度的横向强化模块,所述宽度和长度对应于待制造的网毯的宽度和长度,
c)将纵向强化模块和横向强化模块重叠地布置,和
d)将横向强化模块与纵向强化模块连接。
其特征在于:
步骤c)至少包括如下步骤:
i)提供至少一个由经编针织物形成的材料部分,其中,经编针织物由至少一个在所述经编针织物长度上相互平行地延伸的经纱的系统以及形成网眼的缝纫线构成,其中形成网眼的缝纫线包括倾斜于或横向于经纱走向的第一缝纫线的至少一个系统,所述缝纫线为形成纺织平面构造而将经纱相互连接,且其中经纱在其纵向上具有比第一缝纫线更高的弯曲刚度,且其中经编针织物的长度至少对应于待制造的网毯的宽度,和
ii)必要时将经纱修剪,使得所述由经编针织物形成的材料部分的长度对应于待制造的网毯的宽度,并且
步骤d)至少包括如下步骤:
iii)将由经编针织物形成的材料部分这样地布置在纵向强化模块上,使得经编针织物的经纱的纵向方向在网毯的横向方向上延伸。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多个由经编针织物构造的材料部分,每个所述材料部分的宽度小于待制造的网毯的长度,且这样地重复步骤i)至步骤iii),使得各材料部分分别在网毯的宽度上且仅在网毯的部分长度上延伸,且在网毯的纵向方向上前后相继放置地相互对网毯的长度补充地布置。
CN200980153740.6A 2008-11-20 2009-11-20 压毡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022723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8043917A DE102008043917A1 (de) 2008-11-20 2008-11-20 Pressfilz und Verfahren zu seiner Herstellung
DE102008043917.7 2008-11-20
PCT/EP2009/065579 WO2010057989A1 (de) 2008-11-20 2009-11-20 Pressfilz und verfahren zu seiner herstellu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72380A true CN102272380A (zh) 2011-12-07
CN102272380B CN102272380B (zh) 2014-03-12

Family

ID=416920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53740.6A Active CN102272380B (zh) 2008-11-20 2009-11-20 压毡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273218B2 (zh)
EP (1) EP2358940B1 (zh)
CN (1) CN102272380B (zh)
BR (1) BRPI0916033A2 (zh)
DE (1) DE102008043917A1 (zh)
WO (1) WO2010057989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51186A (zh) * 2011-12-14 2012-07-11 广东省金叶烟草薄片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可消除静电絮聚的低定量绒毛浆干法成型技术及装置
CN102828436A (zh) * 2012-09-04 2012-12-19 应城市恒达工业用呢有限公司 叠层底网造纸毛毯
CN110820667A (zh) * 2019-09-06 2020-02-21 山东鑫天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深水阻水的挡水帘和挡水幕布、释放水底装置和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9002433A1 (de) 2009-04-16 2010-10-21 Voith Patent Gmbh Papiermaschinenbespannung
DE102010038622A1 (de) * 2010-07-29 2012-02-02 Voith Patent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Bandes für eine Maschine zur Herstellung von Bahnmaterial, insbesondere Pressfilz
DE102011004568A1 (de) * 2011-02-23 2012-08-23 Voith Patent Gmbh Pressenpartie einer Maschine zur Herstellung einer Faserstoffbahn
DE102011007291A1 (de) * 2011-04-13 2012-10-18 Voith Patent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Moduls, insbesondere Endlosmoduls, für eine Papiermaschinenbespannung
DE102011007286A1 (de) * 2011-04-13 2012-10-18 Voith Patent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Endlosmoduls für eine Papiermaschinenbespannung
DE202014001502U1 (de) * 2013-03-01 2014-03-21 Voith Patent Gmbh Gewobenes Sieb mit flachen Kettfäden
MX367715B (es) 2013-11-14 2019-09-03 Gpcp Ip Holdings Llc Hojas absorbentes y suaves que tienen alta absorbencia y alto calibre, asi como metodos para elaborar hojas absorbentes y suaves.
DE102014201768A1 (de) 2014-01-31 2015-02-12 Voith Patent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Bespannung
DE102014212301A1 (de) 2014-06-26 2015-12-31 Voith Patent Gmbh Textile Flächenstruktur und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058616A (en) * 1964-01-31 1967-02-15 Henry Johnson Fourdrinier wires for paper-making machines
US4359069A (en) * 1980-08-28 1982-11-16 Albany International Corp. Low density multilayer papermaking fabric
WO1997014846A1 (en) * 1995-10-18 1997-04-24 Scapa Group Plc Papermakers dryer fabric
CN1290315A (zh) * 1998-02-14 2001-04-04 斯卡帕集团有限公司 多孔带或滤布
US20040005833A1 (en) * 2002-04-25 2004-01-08 Walter Best Paper machine clothing and a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US20060016545A1 (en) * 2004-07-22 2006-01-26 Hansen Robert A Semi-permeable fabrics for transfer belt and press fabric applications
CN1240902C (zh) * 2001-01-26 2006-02-08 奥尔巴尼国际公司 用于造纸机抄纸用织物和工业带的螺旋缠绕形纱线
EP1837440A1 (de) * 2006-03-21 2007-09-26 Helmbach GmbH & Co.K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Filzbandes sowie Filzband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660768A1 (de) 1965-02-17 1971-07-15 Filztuchverwaltungs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textiler Flaechengebilde,insbesondere genadelte Papiermaschinenfilze,ohne Grundgewebe oder verstaerkende Einlagen
US3653961A (en) 1970-02-11 1972-04-04 Huyck Corp Papermakers fabrics
GB1480339A (en) 1973-07-28 1977-07-20 Scapa Porritt Ltd Paper machine clothing and a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US4781967A (en) 1987-10-07 1988-11-01 The Draper Felt Company, Inc. Papermaker press felt
US5118557A (en) 1988-10-31 1992-06-02 Albany International Corp. Foam coating of press fabrics to achieve a controlled void volume
DE102005035559A1 (de) 2005-07-29 2007-02-01 Voith Patent Gmbh Papiermaschinenbespannung
ES2372111T3 (es) 2006-03-21 2012-01-16 Heimbach Gmbh & Co. Kg Procedimiento para fabricar una cinta de fieltro y cinta de fieltro.
DE102007055902A1 (de) 2007-12-21 2009-06-25 Voith Patent Gmbh Band für eine Maschine zur Herstellung von Bahnmaterial
DE102008000915A1 (de) * 2008-04-01 2009-10-08 Voith Patent Gmbh Pressfilz und Verfahren zu seiner Herstellung
DE102008043855A1 (de) 2008-11-19 2010-05-20 Voith Patent Gmbh Papiermaschinenbespannung und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EP2358939B1 (de) 2008-11-19 2015-04-29 Voith Patent GmbH Papiermaschinenbespannung und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DE202009010898U1 (de) 2009-04-03 2010-02-18 Voith Patent Gmbh Papiermaschinenbespannung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058616A (en) * 1964-01-31 1967-02-15 Henry Johnson Fourdrinier wires for paper-making machines
US4359069A (en) * 1980-08-28 1982-11-16 Albany International Corp. Low density multilayer papermaking fabric
WO1997014846A1 (en) * 1995-10-18 1997-04-24 Scapa Group Plc Papermakers dryer fabric
CN1290315A (zh) * 1998-02-14 2001-04-04 斯卡帕集团有限公司 多孔带或滤布
CN1240902C (zh) * 2001-01-26 2006-02-08 奥尔巴尼国际公司 用于造纸机抄纸用织物和工业带的螺旋缠绕形纱线
US20040005833A1 (en) * 2002-04-25 2004-01-08 Walter Best Paper machine clothing and a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US20060016545A1 (en) * 2004-07-22 2006-01-26 Hansen Robert A Semi-permeable fabrics for transfer belt and press fabric applications
EP1837440A1 (de) * 2006-03-21 2007-09-26 Helmbach GmbH & Co.K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Filzbandes sowie Filzband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51186A (zh) * 2011-12-14 2012-07-11 广东省金叶烟草薄片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可消除静电絮聚的低定量绒毛浆干法成型技术及装置
CN102551186B (zh) * 2011-12-14 2014-05-21 广东省金叶烟草薄片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可消除静电絮聚的低定量绒毛浆干法成型技术及装置
CN102828436A (zh) * 2012-09-04 2012-12-19 应城市恒达工业用呢有限公司 叠层底网造纸毛毯
CN110820667A (zh) * 2019-09-06 2020-02-21 山东鑫天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深水阻水的挡水帘和挡水幕布、释放水底装置和方法
CN110820667B (zh) * 2019-09-06 2023-12-12 山东鑫天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深水阻水的挡水帘和挡水幕布、释放水底装置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10290443A1 (en) 2011-12-01
BRPI0916033A2 (pt) 2015-11-10
WO2010057989A1 (de) 2010-05-27
US8273218B2 (en) 2012-09-25
EP2358940A1 (de) 2011-08-24
EP2358940B1 (de) 2015-10-14
DE102008043917A1 (de) 2010-05-27
CN102272380B (zh) 2014-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72380B (zh) 压毡及其制造方法
US20210112892A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protection device
TWI358357B (en) Semi-permeable fabrics for transfer belt and press
CN101978111B (zh) 造纸机输送带及其制造方法
CN104520096B (zh) 含弹性载体层缝合压毡及其制造方法
RU2007139455A (ru) Многоосная ткань с уменьшенным интерференционным узором
US8414742B2 (en) Paper machine clothing
EP2900866B1 (en) Method for preparing a seam area for a pmc base fabric
CN101622398B (zh) 工业织物及其制造方法
US8123911B2 (en) Press felt and method for its production
CN102325939A (zh) 造纸机网毯及其制造方法
CN101208473B (zh) 多层织物和形成多层织物的方法
CN100378270C (zh) 具有接缝加固环的可机上缝合的工业用织物
ES2301869T3 (es) Sistema sensor pasivo para la deteccion de problemas de desgaste en el revestimiento de una maquina de papel.
JP2001040594A (ja) 角度のついた織を持つ多軸プレス布
CA2556612C (en) Multiaxial complex
CN112430885B (zh) 一种带有螺旋组织的针织面料及其加工方法、应用
EP1233089A1 (en) Reinforced fabric
CN105274696A (zh) 纺织面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05358763B (zh) 绷网及其制造方法
CN105164088A (zh) 拉垫
RU2242150C1 (ru) Многослойная деталь для одежды
CN105473785A (zh) 绷网和用于制造该绷网的方法
CS210451B1 (cs) Způsob výroby proplétané natkané textili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