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30885B - 一种带有螺旋组织的针织面料及其加工方法、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有螺旋组织的针织面料及其加工方法、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30885B
CN112430885B CN202011318014.XA CN202011318014A CN112430885B CN 112430885 B CN112430885 B CN 112430885B CN 202011318014 A CN202011318014 A CN 202011318014A CN 112430885 B CN112430885 B CN 1124308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nitting
weaving
spiral
layer
tu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1801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30885A (zh
Inventor
蔡清来
李颖泉
黄小辉
华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cetech Fuji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cetech Fuj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cetech Fuji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ncetech Fuj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1801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3088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4308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308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308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308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10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 D04B1/102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with stitch pattern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14Other fabrics or articles characterised primarily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thread materials
    • D04B1/16Other fabrics or articles characterised primarily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thread materials synthetic thread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14Other fabrics or articles characterised primarily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thread materials
    • D04B1/18Other fabrics or articles characterised primarily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thread materials elastic threads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331/00Fibres made from polymer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 D10B2331/04Fibres made from polymer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polyesters, e.g.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 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带有螺旋组织的针织面料及其加工方法、应用,包括面料本体,该面料本体包括面编织层和底编织层,其中至少一编织层为螺旋编织层,该螺旋编织层上编织有至少一螺旋组织,每相邻两螺旋组织的至少一部分交叠编织,形成交叠区,该螺旋组织包括至少两螺旋缠绕的编织条,两编织条之间至少一部分相连接形成连接区。每相邻两螺旋组织之间的非交叠编织部分形成多个无交叠区。在编织条之间通过集圈编织有连接区以及螺旋组织之间通过集圈编织有交叠区,连接区和交叠区均通过集圈编织进行强化,有效的加强了螺旋组织之间的稳定性以及抗拉性、耐磨性等物性;螺旋组织之间的非交叠编织部分形成的无交叠区,可以直接提升针织面料的透气性和排湿性。

Description

一种带有螺旋组织的针织面料及其加工方法、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针织面料领域,具体指的是一种局部弹性编织物及其加工方法、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针织产品相互间的交流和结合,越来越多其它针织产品的针织组织应用在针织鞋面上。例如在针织服装中。“螺旋组织”应用在针织服装类比较多,由于服装对针织组织的物性要求不高,所以多组“螺旋组织”间的连接位置通常为单层连接,若应用在针织鞋面,则耐磨性和抗拉性能较差。
基于上述情况,有必要研究将其它针织产品的针织组织改进为可以应用在针织鞋面上的技术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带有螺旋组织的针织面料及其加工方法、应用。
本发明公开一种带有螺旋组织的针织面料,包括面料本体,该面料本体包括面编织层和底编织层,其中至少一编织层为螺旋编织层,该螺旋编织层上编织有至少一螺旋组织,每相邻两螺旋组织的至少一部分交叠编织,形成交叠区,该螺旋组织包括至少两螺旋缠绕的编织条,两编织条之间至少一部分相连接形成连接区。
优选的,每相邻两螺旋组织之间的非交叠编织部分形成多个无交叠区。
优选的,所述连接区利用纱线进行去程面编织和去回面编织而形成,并通过集圈编织进行强化,所述交叠区利用纱线进行去程编织和回程编织而形成,并通过集圈编织进行强化。
优选的,该面料本体为一体编织成型。
优选的,该螺旋组织使用至少一条编织材料编织而成。
优选的,该编织材料为含热熔丝涤纶高弹纱。
优选的,当面编织层和底编织层均为螺旋编织层时,该面料本体还包括基础编织层,该基础编织层贴附在底编织层的底面。
一种带有螺旋组织的针织面料的加工方法,该针织面料为上述带有螺旋组织的针织面料,该方法包括:
面料本体编织步骤:利用纱线进行去程、回程编织形成面料本体,其中,去程、回程编织均包括两织行,其中一织行采用面隔针编织,另一织行采用底编织、集圈编织相结合的规律隔针编织;
螺旋组织编织步骤:利用纱线重复进行去程、回程编织形成螺旋组织;
整烫步骤:对编织完的针织面料进行高温整烫。
优选的,该螺旋组织编织步骤包括:
连接区编织步骤:利用纱线进行去程面编织和去回面编织形成连接区,并通过集圈编织进行强化组织的编织;
交叠区编织步骤:利用纱线进行去程编织和回程编织形成交叠区,并通过集圈编织进行强化组织的编织。
优选的,该连接区编织步骤包括:
单层强化编织:采用不带底编织的集圈编织形成集圈组织;
多层强化编织:采用带底编织的集圈编织形成集圈组织。
根据上述带有螺旋组织的针织面料在鞋面上的应用。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在编织条之间通过集圈编织有连接区以及螺旋组织之间通过集圈编织有交叠区,连接区和交叠区均通过集圈编织进行强化,有效的加强了螺旋组织之间的稳定性以及抗拉性、耐磨性等物性。
2、螺旋组织之间的非交叠编织部分形成的无交叠区,可以直接提升针织面料的透气性和排湿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个或数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此类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一中实施例1针织面料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一中实施例2针织面料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二中实施例1针织面料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二中实施例2针织面料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连接区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加工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针织鞋面编织图图一;
图8为本发明针织鞋面编织图图二;
图9为本发明针织鞋面编织图图三;
图10为本发明单层强化组织面料实物效果图;
图11为本发明多层强化组织面料实物效果图;
图12为本发明针织面料鞋面应用效果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面编织层,2底编织层,3螺旋组织,31编织条,4交叠区,5连接区,6无交叠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需要说明的是,只要不构成冲突,本发明中的各个实施例以及各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所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同时,在以下说明中,处于解释的目的而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彻底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可以不用这里的具体细节或者所描述的特定方式来实施。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有螺旋组织3的针织面料]
参照图1-图4,包括面料本体(该面料为一体编织而成),该面料本体包括面编织层1和底编织层2,其中至少一编织层为螺旋编织层,该螺旋编织层上编织有至少一螺旋组织3(该螺旋组织3采用至少一编织材料编织而成,可采用含热熔丝涤纶高弹纱,但不局限于上述一种),每相邻两螺旋组织3的至少一部分交叠编织,形成交叠区4(可加强螺旋组织3之间的稳定性、耐磨性、抗拉性等物性),该螺旋组织3包括至少两螺旋缠绕的编织条31,参照图5,两编织条31之间至少一部分相连接形成连接区5(可加强螺旋组织3的稳定性、耐磨性、抗拉性等物性)。所述连接区5利用纱线进行去程面编织和去回面编织而形成,并通过集圈编织进行强化,所述交叠区4利用纱线进行去程编织和回程编织而形成,并通过集圈编织进行强化,每相邻两螺旋组织3之间的非交叠编织部分形成多个无交叠区6(可以直接提升针织面料的透气性和排湿性)。进一步的,参照图1-图2或图3-图4,每相邻两螺旋组织3的螺旋缠绕方向相同或不同,缠绕方向相反时,可提高螺旋组织3之间的稳定性,进一步的,当面编织层1和底编织层2均为螺旋编织层时,为了使面料更加舒适,可在底编织层2的底面编织基础编织层,该基础编织层可采用弹性纱线编织而成,但不局限于弹性纱线。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有螺旋组织3的针织面料的加工方法]
一种带有螺旋组织3的针织面料的加工方法,该针织面料为上述带有螺旋组织3的针织面料,参照图6该方法包括:面料本体编织步骤:利用纱线进行去程、回程编织形成面料本体,其中,去程、回程编织均包括两织行,其中一织行采用面隔针编织,另一织行采用底编织、集圈编织相结合的规律隔针编织;具体参照图6,第1织行A纱做面隔针编织,第2织行B纱做底编织、底紧吊目(集圈)编织与B纱底隔针编织的规律编织,第1、2织行是AB纱嘴的去程编织。第3、4织行,除第4织行与第2织行错位两支针位,其它编织与1、2织行一致,是AB纱嘴的回程编织。螺旋组织3编织步骤:利用纱线重复进行去程、回程编织形成螺旋组织3;进一步的,参照图6,该螺旋组织3编织步骤包括:连接区5编织步骤:利用纱线进行去程面编织和去回面编织,并通过集圈编织进行强化组织的编织,具体的参照图8,第47至第50织行是FECD纱做去程面编织,第55至第58织行是DCEF纱做去回面编织,第57织行第17至19织针列开始编织连接区5的强化组织。交叠区4编织步骤:利用纱线进行去程编织和回程编织形成交叠区4,并通过集圈编织进行强化组织的编织。具体参照图8,第51至第54织行,是AB纱嘴做去程编织以及AB纱嘴做回程编织,以上连接区5和交叠区4重复编织(具体详细的编织程序可参照图6、图7、图8,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直接从图中获得具体的相关编织步骤,本说明书中不做详细描述)。整烫步骤:对编织完的针织面料进行高温整烫,对于使用热熔丝的织物,需要经过整烫使热熔丝融化粘合在织物内部,达到合适的织物效果。进一步的,该连接区5编织步骤包括:参照图10,单层强化编织:利用不带底编织的集圈编织形成集圈组织;参照图11,多层强化编织:采用带底编织的集圈编织形成集圈组织,采用多层强化编织,可加强针织鞋面的稳定性、耐磨性、抗拉性等物性。
[本发明提供带有螺旋组织3的针织面料在鞋面上的应用]
参照图12,将带有螺旋组织3的针织鞋面应用至鞋面上(可应用至鞋面上任一部位),提高鞋面的透气性、排湿性,同时提高鞋面的耐磨性、抗拉性等物性。
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中,螺旋组织3采用单层强化编织。
实施例1:本实施例中,每相邻两螺旋组织3的螺旋缠绕方向相同。
第1织行A纱做面隔针编织,第2织行B纱做底编织、底紧吊目(集圈)编织与B纱底隔针编织的规律编织,第1、2织行是AB纱嘴的去程编织,第3、4织行,除第4织行与第2织行错位两支针位,其它编织与1、2织行一致,是AB纱嘴的回程编织,编织形成底编织层2和面编织层1,利用纱线重复进行去程、回程编织形成螺旋组织3(每相邻两螺旋组织3的螺旋缠绕编织方向相同),利用纱线进行去程面编织和去回面编织,并通过不带底编织的集圈编织形成集圈组织,具体的参照图8,第47至第50织行是FECD纱做去程面编织,第55至第58织行是DCEF纱做去回面编织,第57织行第17至19织针列开始编织连接区5的强化组织,形成强化的连接区5。利用纱线进行去程编织和回程编织形成交叠区4,并对交叠区4通过集圈编织强化,第51至第54织行,是AB纱嘴做去程编织以及AB纱嘴做回程编织,形成交叠区4,并重复编织,螺旋组织3”的长度和宽度可以根据使用场景的需求自由调节。
实施例2,:本实施例中,每相邻两螺旋组织3的螺旋缠绕方向相反。
第1织行A纱做面隔针编织,第2织行B纱做底编织、底紧吊目(集圈)编织与B纱底隔针编织的规律编织,第1、2织行是AB纱嘴的去程编织,第3、4织行,除第4织行与第2织行错位两支针位,其它编织与1、2织行一致,是AB纱嘴的回程编织,编织形成底编织层2和面编织层1,利用纱线重复进行去程、回程编织形成螺旋组织3(每相邻两螺旋组织3的螺旋缠绕编织方向相反,缠绕方向相反时,可提高螺旋组织3之间的稳定性),利用纱线进行去程面编织和去回面编织,并通过不带底编织的集圈编织形成集圈组织,具体的参照图8,第47至第50织行是FECD纱做去程面编织,第55至第58织行是DCEF纱做去回面编织,第57织行第17至19织针列开始编织连接区5的强化组织,形成强化的连接区5。利用纱线进行去程编织和回程编织形成交叠区4,并对交叠区4通过集圈编织强化,第51至第54织行,是AB纱嘴做去程编织以及AB纱嘴做回程编织,形成交叠区4,并重复编织,螺旋组织3”的长度和宽度可以根据使用场景的需求自由调节。
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中,螺旋组织3采用多层强化编织。
实施例1:本实施例中,每相邻两螺旋组织3的螺旋缠绕方向相同。
第1织行A纱做面隔针编织,第2织行B纱做底编织、底紧吊目(集圈)编织与B纱底隔针编织的规律编织,第1、2织行是AB纱嘴的去程编织,第3、4织行,除第4织行与第2织行错位两支针位,其它编织与1、2织行一致,是AB纱嘴的回程编织,编织形成底编织层2和面编织层1,利用纱线重复进行去程、回程编织形成螺旋组织3(每相邻两螺旋组织3的螺旋缠绕编织方向相同),利用纱线进行去程面编织和去回面编织,并通过带底编织的集圈编织形成多层集圈强化组织,具体的参照图8,第47至第50织行是FECD纱做去程面编织,第55至第58织行是DCEF纱做去回面编织,第57织行第17至19织针列开始编织连接区5的强化组织,形成多层强化的连接区5。利用纱线进行去程编织和回程编织形成交叠区4,第51至第54织行,是AB纱嘴做去程编织以及AB纱嘴做回程编织,形成交叠区4,通过集圈编织对交叠区4进行多层强化,并重复编织,螺旋组织3”的长度和宽度可以根据使用场景的需求自由调节,多层强化编织就是将面编织层1和底编织层2均编织成螺旋编织层,为了使编织后的面料更加舒适,可在底编织层2的底面编织基础编织层,该基础编织层可采用弹性纱线编织而成。
实施例2:本实施例中,每相邻两螺旋组织3的螺旋缠绕方向相反。
第1织行A纱做面隔针编织,第2织行B纱做底编织、底紧吊目(集圈)编织与B纱底隔针编织的规律编织,第1、2织行是AB纱嘴的去程编织,第3、4织行,除第4织行与第2织行错位两支针位,其它编织与1、2织行一致,是AB纱嘴的回程编织,编织形成底编织层2和面编织层1,利用纱线重复进行去程、回程编织形成螺旋组织3(每相邻两螺旋组织3的螺旋缠绕编织方向相反,缠绕方向相反时,可提高螺旋组织3之间的稳定性),利用纱线进行去程面编织和去回面编织,并通过带底编织的集圈编织形成多层集圈强化组织,具体的参照图8,第47至第50织行是FECD纱做去程面编织,第55至第58织行是DCEF纱做去回面编织,第57织行第17至19织针列开始编织连接区5的强化组织,形成多层强化的连接区5。利用纱线进行去程编织和回程编织形成交叠区4,第51至第54织行,是AB纱嘴做去程编织以及AB纱嘴做回程编织,形成交叠区4,通过集圈编织对交叠区4进行多层强化,并重复编织,螺旋组织3”的长度和宽度可以根据使用场景的需求自由调节,多层强化编织就是将面编织层1和底编织层2均编织成螺旋编织层,为了使编织后的面料更加舒适,可在底编织层2的底面编织基础编织层,该基础编织层可采用弹性纱线编织而成。
需说明,在上文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带有螺旋组织的针织面料,包括面料本体,其特征在于:该面料本体包括面编织层和底编织层,其中至少一编织层为螺旋编织层,该螺旋编织层上编织有至少一螺旋组织,每相邻两螺旋组织的至少一部分交叠编织,形成交叠区,该螺旋组织包括至少两螺旋缠绕的编织条,两编织条之间至少一部分相连接形成连接区,所述连接区利用纱线进行去程面编织和去回面编织而形成,并通过集圈编织进行强化,所述交叠区利用纱线进行去程编织和回程编织而形成,并通过集圈编织进行强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螺旋组织的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每相邻两螺旋组织之间的非交叠编织部分形成多个无交叠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螺旋组织的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该面料本体为一体编织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螺旋组织的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该螺旋组织使用至少一条编织材料编织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有螺旋组织的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该编织材料为含热熔丝涤纶高弹纱。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螺旋组织的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当面编织层和底编织层均为螺旋编织层时,该面料本体还包括基础编织层,该基础编织层贴附在底编织层的底面。
7.一种带有螺旋组织的针织面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针织面料为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带有螺旋组织的针织面料,该方法包括:
面料本体编织步骤:利用纱线进行去程、回程编织形成面料本体,其中,去程、回程编织均包括两织行,其中一织行采用面隔针编织,另一织行采用底编织、集圈编织相结合的规律隔针编织;
螺旋组织编织步骤:利用纱线重复进行去程、回程编织形成螺旋组织;
整烫步骤:对编织完的针织面料进行高温整烫。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螺旋组织编织步骤包括:
连接区编织步骤:利用纱线进行去程面编织和去回面编织形成连接区,并通过集圈编织进行强化组织的编织;
交叠区编织步骤:利用纱线进行去程编织和回程编织形成交叠区,并通过集圈编织进行强化组织的编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区编织步骤包括:
单层强化编织:采用不带底编织的集圈编织形成集圈组织;
多层强化编织:采用带底编织的集圈编织形成集圈组织。
CN202011318014.XA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带有螺旋组织的针织面料及其加工方法、应用 Active CN1124308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18014.XA CN112430885B (zh)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带有螺旋组织的针织面料及其加工方法、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18014.XA CN112430885B (zh)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带有螺旋组织的针织面料及其加工方法、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30885A CN112430885A (zh) 2021-03-02
CN112430885B true CN112430885B (zh) 2022-07-22

Family

ID=746934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18014.XA Active CN112430885B (zh)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带有螺旋组织的针织面料及其加工方法、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30885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000143U (zh) * 2014-05-23 2014-12-10 孟振晓 斜纹针织品及具有斜纹针织品的袜子或袜子罗口
JP6719757B2 (ja) * 2015-07-30 2020-07-08 ミツカワ株式会社 起毛丸編地
CN107541850A (zh) * 2017-09-30 2018-01-05 东莞市利鸿柏斯针织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成型的针织鞋生产工艺以及一种针织鞋
CN111455536A (zh) * 2020-05-13 2020-07-28 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轻质超强物性通透面料、鞋面以及面料的制作方法
CN111549434B (zh) * 2020-06-11 2023-09-19 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浮雕组织面料、鞋面以及面料的制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30885A (zh) 2021-03-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72380B (zh) 压毡及其制造方法
TWI358357B (en) Semi-permeable fabrics for transfer belt and press
CN111455535B (zh) 中空内置编织物面料、鞋面以及面料的制作方法
MX2007004504A (es) Elemento textil de proteccion para un soporte plastico.
CN1200158C (zh) 含高纱细度纱线的中间衬料用纺织品
CN101096793B (zh) 在编织终端侧具有开口部的筒状针织物及其编织方法
CN106110599A (zh) 运动类球的球胎件
CN109371528A (zh) 防绒无缝双层面料同织方法
CN104685123A (zh) 用于制备pmc基底织物的接缝区域的方法
CN112430885B (zh) 一种带有螺旋组织的针织面料及其加工方法、应用
CN1126477C (zh) 用于加强衬衫衣领的纺织支承物
CN112962204B (zh) 用于提高全成型服装夹位强度的编织方法及其加固结构
CN102325939A (zh) 造纸机网毯及其制造方法
JP3944613B2 (ja) 立体構造状ネット
CN206736485U (zh) 一种纬编针织物应变传感器
CN106884257A (zh) 一种纬编针织物应变传感器及其编织方法
TW200417653A (en) Multi-layer woven seam baseweave having different sized seam attachments
PL189693B1 (pl) Wspornik włókienniczy do wzmacniania odzieży lub części odzieży i sposób wytwarzania wspornika włókienniczego do wzmacniania odzieży lub części odzieży i zastosowanie wspornika włókienniczego do wzmacniania odzieży lub części odzieży
CN201420152Y (zh) 保暖织物改良结构
KR102266801B1 (ko) 통모양 편성포의 편성방법 및 통모양 편성포
JP6732267B1 (ja) レース地
CN109881330A (zh) 一种开叉织带
KR102100138B1 (ko) 제직성 및 볼륨감이 우수한 직물형 패딩원단용 충진섬유
CN211227580U (zh) 一种经编提花弹性织物
CN220053112U (zh) 多层叠加纵横向交叉棉纤维絮片的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