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68157A - 聚丙烯树脂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聚丙烯树脂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68157A
CN102268157A CN201110147387XA CN201110147387A CN102268157A CN 102268157 A CN102268157 A CN 102268157A CN 201110147387X A CN201110147387X A CN 201110147387XA CN 201110147387 A CN201110147387 A CN 201110147387A CN 102268157 A CN102268157 A CN 1022681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id
carbon atom
acid amides
propylene
btc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4738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大林义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2681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681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3/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3/10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prop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0008Organic ingredient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the "one dot" groups of C08K5/01 - C08K5/59
    • C08K5/0083Nucleating agents promoting the crystallisation of the polymer matrix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16Nitro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20Carboxylic acid am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3/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thene
    • C08L23/06Polyethen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聚丙烯树脂组合物。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包括(A)51-99wt%的丙烯聚合物,该丙烯聚合物具有10-200g/10分钟的熔体流动速率并且含有0.1-40wt%的乙烯单元和/或具有4-10个碳原子的α-烯烃单元和60-99.9wt%的丙烯单元,(B)1-49wt%的具有0.85-0.93g/cm3的密度的乙烯聚合物,和(C)0.001-5重量份的作为成核剂的酰胺化合物。

Description

聚丙烯树脂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丙烯树脂组合物。
背景技术
含有成核剂的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一个例子是公开在JP 2004-515592A(对应于US 2004-63830A和WO 02/46300)中的聚丙烯组合物,它含有(a)可结晶的聚丙烯均聚物、无规共聚物、交替或嵌段(segmented)共聚物、嵌段共聚物(block copolymer)或聚丙烯与其它合成聚合物的共混物,和(b)0.001-5%(相对于该组分(a)的重量)的特定苯均三酸衍生物,并且该组合物产生具有低于62%的雾度值的1.1-1.2 mm厚的板。
其再一个例子是公开在JP 2009-209348A中的丙烯树脂组合物,它含有(a) 基于丙烯的聚合物,和(b)特定量的含有由特定的化学结构式表示的酰胺化合物的改性剂,和该组合物产生基于聚丙烯的包裹膜(wrapping film)。
发明内容
然而,以上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在它们的模塑性(moldability)上和在拉伸强度与低温抗冲击性之间的平衡上仍然是不令人满意的。
考虑到以上情形,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聚丙烯树脂组合物,该组合物在其模塑性上和在拉伸强度与低温抗冲击性之间的平衡上是优异的。
本发明是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包括下列组分(A),(B)和(C):
(A) 51-99wt%的丙烯聚合物,其具有在230℃在2.16 kg负荷下测量的10-200 g/10分钟的熔体流动速率,和含有0.1-40wt%的乙烯单元和/或具有4-10个碳原子的α-烯烃单元和60-99.9wt%的丙烯单元;
(B) 1-49wt%的具有0.85-0.93 g/cm3的密度的乙烯聚合物;和
(C) 0.001-5重量份的作为成核剂的酰胺化合物;
其中组分(A)和(B)的总量是100wt%,或是100重量份,以及所述乙烯单元、α-烯烃单元和丙烯单元的总和是100wt%。
具体实施方式
1. 组分(A):丙烯聚合物
组分(A)的丙烯聚合物具有10-200 g/10分钟,优选20-150 g/10分钟,更优选30-100 g/10分钟,和进一步优选30-80 g/10分钟的在230℃在2.16 kg负荷下测量的熔体流动速率,考虑到该组合物在它的模塑性上和在拉伸强度与低温抗冲击性之间的平衡上的优异表现。
该丙烯聚合物含有0.1-40wt%,优选0.1-30wt%,更优选0.2-20wt%,和进一步优选2-20wt%的乙烯单元和/或具有4-10个碳原子的α-烯烃单元,和含有60-99.9wt%,优选70-99.9wt%,更优选80-99.8wt%,和进一步优选80-98wt%的丙烯单元,前提条件是乙烯单元、α-烯烃单元和丙烯单元的总和是100wt%。在以上乙烯单元,α-烯烃单元和丙烯单元中所含的术语“单元”是指单体的聚合单元。因此,该乙烯单元例如是指-CH2CH2-的结构单元。
具有4-10个碳原子的所述α-烯烃的例子是1-丁烯,1-戊烯,1-己烯,4-甲基-1-戊烯,1-辛烯和1-癸烯。在它们之中,优选的是1-丁烯,1-己烯或1-辛烯。
所述丙烯聚合物的例子是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丙烯和具有4-10个碳原子的α-烯烃的无规共聚物如丙烯-1-丁烯无规共聚物,丙烯-1-己烯无规共聚物,丙烯-1-辛烯无规共聚物,和丙烯-1-癸烯无规共聚物;丙烯、乙烯和具有4-10个碳原子的α-烯烃的无规共聚物如丙烯-乙烯-1-丁烯无规共聚物,丙烯-乙烯-1-己烯无规共聚物,丙烯-乙烯-1-辛烯无规共聚物,和丙烯-乙烯-1-癸烯无规共聚物;下面提及的含有聚合物组分(I)和聚合物组分(II)的混合物;以及它们中两种或更多种的组合。该丙烯聚合物可以与丙烯均聚物组合。
考虑到本发明的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高结晶度和拉伸强度和抗冲击性之间的平衡,该丙烯聚合物具有由13C-核磁共振(13C-NMR分析)测量的优选0.97或更高,和更优选0.98或更高的全同立构五单元组分数(isotactic pentad fraction) (mmmm分数)。该全同立构五单元组分数是相对于含有主要量的α-烯烃单元如丙烯单元的聚合物组分而言的值,并且是由下面提及的测量方法测定的。全同立构五单元组分数越大和越接近于1(一),丙烯聚合物的立构规整性越高(因此结晶度越高)。当所述丙烯聚合物是含有主要量的丙烯单元的上述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含有主要量的丙烯单元的上述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或含有主要量的丙烯单元的上述丙烯-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时,这些无规共聚物的全同立构五单元组分数是相对于由丙烯单元组成的聚合物链测量的。当该丙烯聚合物是含有聚合物组分(I)和(II)的上述混合物时,其在下面详细解释,它的全同立构五单元组分数是相对于含有主要量的丙烯单元的聚合物组分(I)测量的。
所述丙烯聚合物能够使用常规的聚合催化剂和常规的聚合方法来生产。聚合催化剂的例子是(1)齐格勒催化剂体系,(2)齐格勒-纳塔催化剂体系,(3)包括(3-1)元素周期表第4族的过渡金属的含环戊二烯基环的化合物和(3-2)烷基铝氧烷(alkylaluminoxane)的催化剂体系,(4)包括(4-1)第4族过渡金属的含环戊二烯基环的化合物,(4-2)通过与该含有环戊二烯基环的过渡金属化合物反应形成离子配合物(ionic complex)的化合物,和(4-3)有机铝化合物的催化剂体系,和(5)通过将催化剂组分如(5-1)第4族过渡金属的含环戊二烯基环的化合物,(5-2)通过与该含有环戊二烯基环的过渡金属化合物反应形成离子配合物的化合物,和(5-3)有机铝化合物担载于无机颗粒如硅石和粘土矿物上所获得的催化剂体系。这些催化剂体系公开在专利文献如JP 61-218606A(对应于US4,672,050),JP 5-194685A(对应于EP 534776A),JP 7-216017A(对应于US5,608,018),JP 9-316147A(对应于US5,990,242),JP 10-212319A(对应于US6,187,883),和JP 2004-182981A中。而且,所述聚合催化剂可以是通过在以上催化剂体系存在下预聚合乙烯或α-烯烃所制备的预聚合催化剂。
以上聚合方法的例子是:使用在聚合温度下为液体的烯烃作为聚合介质的本体聚合方法;在惰性烃溶剂如丙烷,丁烷,异丁烷,戊烷,己烷,庚烷和辛烷中进行的溶液或淤浆聚合方法;和气相聚合方法,其在含气态单体的介质中聚合气态单体。这些聚合方法是按照间歇方式,连续方式,或它们的结合来进行的。该连续方式可以通过使用彼此连接的两个或更多个聚合反应器来进行,其被称为多阶段方式,在这些聚合反应器的每一个中调节所生产聚合物的比例和特性。在它们之中,从工业和经济观点考虑,优选的是连续气相聚合方法,或连续进行本体聚合方法和气相聚合方法的本体-气相聚合方法。这些聚合方法的聚合条件合适地根据组分(A)来确定或改变,如聚合温度,聚合时间,聚合压力,单体浓度,和催化剂的用量。
该丙烯聚合物可以在低于它的熔融温度(melting temperature)的温度干燥,以便除去其中所含的副产物如极低分子量的低聚物(very low-molecular weight oligomer),和其中所含的残留溶剂。
该丙烯聚合物优选是一种混合物,该混合物含有:
(I) 1-50wt%,优选1-40wt%,更优选10-40wt%,和进一步优选10-30wt%的在在前聚合步骤中生产的聚合物组分(I),它是在135℃在1,2,3,4-四氢化萘(tetralin)中测量具有0.1-5 dl/g,优选0.3-4 dl/g,更优选0.5-3 dl/g,和进一步优选0.5-1.3 dl/g的特性粘度(intrinsic viscosity)([η]I)的丙烯聚合物组分;和
(II) 50-99wt%,优选60-99wt%,更优选60-90wt%,和进一步优选70-90wt%的在在后聚合步骤中生产的聚合物组分(II),它含有1-80wt%,优选5-60wt%,和更优选20-60wt%的乙烯单元和/或具有4-10个碳原子的α-烯烃单元,以及20-99wt%,优选40-95wt%,和更优选40-80wt%的丙烯单元,前提条件是所述乙烯单元、α-烯烃单元和丙烯单元的总和是100wt%,并且该聚合物组分在135℃在1,2,3,4-四氢化萘中测量具有1-20 dl/g,优选1-10 dl/g,更优选2-7 dl/g,和进一步优选2-6 dl/g的特性粘度([η]II),
前提条件是聚合物组分(I)和(II)的总和是100wt%。
含有聚合物组分(I)和(II)的以上混合物优选是在上述多阶段方式中使用两个或更多个聚合反应器生产的。
在聚合物组分(I)中的上述丙烯聚合物组分是丙烯均聚物组分,或含有70-99.99wt%的丙烯单元和0.01-30wt%的乙烯单元和/或具有4-10个碳原子的α-烯烃单元的共聚物组分,前提条件是聚合物组分(I)的总量是100wt%。该α-烯烃优选是1-丁烯,1-己烯或1-辛烯,和更优选1-丁烯。
在聚合物组分(I)中的以上共聚物组分的例子是丙烯-乙烯共聚物组分,丙烯-1-丁烯共聚物组分,丙烯-1-己烯共聚物组分,丙烯-1-辛烯共聚物组分,丙烯-乙烯-1-丁烯共聚物组分,丙烯-乙烯-1-己烯共聚物组分,和丙烯-乙烯-1-辛烯共聚物组分。
聚合物组分(I)优选是丙烯均聚物组分,丙烯-乙烯共聚物组分,丙烯-1-丁烯共聚物组分,或丙烯-乙烯-1-丁烯共聚物组分。
在聚合物组分(II)中具有4-10个碳原子的上述α-烯烃的例子是1-丁烯,1-戊烯,1-己烯,4-甲基-1-戊烯,1-辛烯和1-癸烯。在它们之中,优选的是1-丁烯,1-己烯或1-辛烯。
以上聚合物组分(II)的例子是丙烯-乙烯共聚物组分,丙烯-乙烯-1-丁烯共聚物组分,丙烯-乙烯-1-己烯共聚物组分,丙烯-乙烯-1-辛烯共聚物组分,丙烯-乙烯-1-癸烯共聚物组分,丙烯-1-丁烯共聚物组分,丙烯-1-己烯共聚物组分,丙烯-1-辛烯共聚物组分,和丙烯-1-癸烯共聚物组分。在它们之中,优选的是丙烯-乙烯共聚物组分,丙烯-1-丁烯共聚物组分,或丙烯-乙烯-1-丁烯共聚物组分,并且更优选的是丙烯-乙烯共聚物组分。
当聚合物组分(I)是丙烯均聚物组分时,所述丙烯聚合物(组分(A))的例子是含有该丙烯均聚物组分和共聚物组分作为聚合物组分(II)的混合物,该共聚物组分例如丙烯-乙烯共聚物组分,丙烯-乙烯-1-丁烯共聚物组分,丙烯-乙烯-1-己烯共聚物组分,丙烯-乙烯-1-辛烯共聚物组分,丙烯-1-丁烯共聚物组分,丙烯-1-己烯共聚物组分,丙烯-1-辛烯共聚物组分,和丙烯-1-癸烯共聚物组分。
当聚合物组分(I)是含有主要量的丙烯单元的共聚物组分时,所述丙烯聚合物(组分(A))的例子是下列混合物(1)-(4):
(1) 含有丙烯-乙烯共聚物组分作为聚合物组分(I)和共聚物组分作为聚合物组分(II)的混合物,作为聚合物组分(II)的共聚物组分例如丙烯-乙烯共聚物组分,丙烯-乙烯-1-丁烯共聚物组分,丙烯-乙烯-1-己烯共聚物组分,丙烯-乙烯-1-辛烯共聚物组分,丙烯-乙烯-1-癸烯共聚物组分,丙烯-1-丁烯共聚物组分,丙烯-1-己烯共聚物组分,丙烯-1-辛烯共聚物组分,和丙烯-1-癸烯共聚物组分;
(2) 含有丙烯-1-丁烯共聚物组分作为聚合物组分(I)和共聚物组分作为聚合物组分(II)的混合物,作为聚合物组分(II)的共聚物组分例如丙烯-乙烯共聚物组分,丙烯-乙烯-1-丁烯共聚物组分,丙烯-乙烯-1-己烯共聚物组分,丙烯-乙烯-1-辛烯共聚物组分,丙烯-乙烯-1-癸烯共聚物组分,丙烯-1-丁烯共聚物组分,丙烯-1-己烯共聚物组分,丙烯-1-辛烯共聚物组分,丙烯-1-癸烯共聚物组分,丙烯-1-丁烯-1-己烯共聚物组分,丙烯-1-丁烯-1-辛烯共聚物组分,和丙烯-1-丁烯-1-癸烯共聚物组分;
(3) 含有丙烯-1-己烯共聚物组分作为聚合物组分(I)和共聚物组分作为聚合物组分(II)的混合物,作为聚合物组分(II)的共聚物组分例如丙烯-1-己烯共聚物组分,丙烯-1-辛烯共聚物组分,丙烯-1-癸烯共聚物组分,和丙烯-乙烯-1-己烯共聚物组分;和
(4) 含有丙烯-1-辛烯共聚物组分作为聚合物组分(I)和共聚物组分作为聚合物组分(II)的混合物,作为聚合物组分(II)的共聚物组分例如丙烯-1-辛烯共聚物组分,丙烯-1-癸烯共聚物组分,和丙烯-乙烯-1-辛烯共聚物组分。
所述丙烯聚合物(组分(A))优选是:含有丙烯均聚物组分作为聚合物组分(I)和丙烯-乙烯共聚物组分作为聚合物组分(II)的混合物;含有丙烯均聚物组分作为聚合物组分(I)和丙烯-乙烯-1-丁烯共聚物组分作为聚合物组分(II)的混合物;含有丙烯-乙烯共聚物组分作为聚合物组分(I)和丙烯-乙烯共聚物组分作为聚合物组分(II)的混合物;含有丙烯-乙烯共聚物组分作为聚合物组分(I)和丙烯-乙烯-1-丁烯共聚物组分作为聚合物组分(II)的混合物;含有丙烯-1-丁烯共聚物组分作为聚合物组分(I)和丙烯-1-丁烯共聚物组分作为聚合物组分(II)的混合物;或含有丙烯-1-丁烯共聚物组分作为聚合物组分(I)和丙烯-乙烯-1-丁烯共聚物组分作为聚合物组分(II)的混合物。
所述丙烯聚合物(组分(A))更优选是含有丙烯均聚物组分作为聚合物组分(I)和丙烯-乙烯共聚物组分作为聚合物组分(II)的混合物;或含有丙烯均聚物组分作为聚合物组分(I)和丙烯-乙烯-1-丁烯共聚物组分作为聚合物组分(II)的混合物。
以上[η]II与以上[η]I的比率,[η]II/[η]I,优选是1-20,更优选2-10,和进一步优选2.5-8。
该[η]I是使用在所述在前聚合步骤之后立即从在前聚合反应器中取出的聚合物测量的。含有聚合物组分(I)和(II)的混合物的特性粘度[η]是使用该混合物测量的。 该[η]II是从下式计算的:
[η]II  =  ([η]- [η]I × XI)/XII
其中XI是聚合物组分(I)在混合物中的重量分数,和XII是聚合物组分(II)在其中的重量分数,并且XI和XII是以混合物生产中的物料平衡为基础确定的。
2. 组分(B):乙烯聚合物
在本发明中组分(B)的乙烯聚合物是指含有50wt%或更多的乙烯单元的聚合物,前提条件是在乙烯聚合物中的总单体单元是100wt%。所述乙烯聚合物的例子是乙烯均聚物,乙烯-α-烯烃共聚物,以及乙烯与被脂环族化合物取代的α-烯烃的共聚物。
上述α-烯烃优选具有3-10个碳原子,和更优选4-10个碳原子。所述α-烯烃的例子是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4-甲基-1-戊烯,1-辛烯,1-癸烯,和3-甲基-1-丁烯。
上述乙烯-α-烯烃共聚物,和乙烯与被脂环族化合物取代的α-烯烃的上述共聚物具有数量为优选1-49wt%,更优选5-49wt%,和进一步优选10-49wt%的α-烯烃单元,前提条件是在各共聚物中所含的总单体单元是100wt%。
上述乙烯均聚物的例子是低密度聚乙烯(LDPE),它是使用自由基引发剂通过高压自由基聚合方法生产的,并且它具有0.91-0.93 g/cm3的密度,和具有含有无规键接的乙烯单元的支化结构。
上述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例子是具有0.90-0.93 g/cm3的密度和一定结晶度的线形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具有0.85-0.90 g/cm3的密度,橡胶状弹性性能,和低结晶度的乙烯-烯烃共聚物弹性体。
乙烯与被脂环族化合物取代的α-烯烃的上述共聚物的例子是乙烯-乙烯基环己烷共聚物。
所述乙烯聚合物优选是乙烯-α-烯烃共聚物如乙烯-1-丁烯共聚物,乙烯-1-己烯共聚物,乙烯-1-辛烯共聚物,乙烯-1-癸烯共聚物,和乙烯-(3-甲基-1-丁烯)共聚物。
该乙烯聚合物在190℃在2.16 kg的负荷下测量具有优选0.5-50 g/10分钟,更优选1-30 g/10分钟,和进一步优选1-20 g/10分钟的熔体流动速率。
在本发明中的乙烯聚合物优选是这样的乙烯聚合物,其含有51-99wt%的乙烯单元和1-49wt%的具有4-10个碳原子的α-烯烃单元,并且具有在190℃在2.16 kg负荷下测量0.5-50 g/10分钟的熔体流动速率,前提条件是乙烯单元和α-烯烃单元的总和是100wt%。
所述乙烯聚合物能够使用常规的聚合催化剂和常规的聚合方法生产。聚合催化剂的例子是以金属茂催化剂、齐格勒催化剂体系和齐格勒-纳塔催化剂体系为代表的均相催化剂体系。所述均相催化剂体系的例子是:(1)包括(1-1)元素周期表的第4族过渡金属的含环戊二烯基环的化合物和(1-2)烷基铝氧烷的催化剂体系;(2)包括(2-1)第4族过渡金属的含环戊二烯基环的化合物,(2-2)通过与该含有环戊二烯基环的过渡金属化合物反应形成离子配合物的化合物,和(2-3)有机铝化合物的催化剂体系;和(3)通过将催化剂组分如(3-1)第4族过渡金属的含环戊二烯基环的化合物,(3-2)通过与该含有环戊二烯基环的过渡金属化合物反应形成离子配合物的化合物,和(3-3)有机铝化合物担载于无机颗粒如硅石和粘土矿物上所获得的催化剂体系。而且,所述聚合催化剂可以是通过在上述催化剂体系存在下预聚合乙烯或α-烯烃所制备的预聚合催化剂。
所述乙烯聚合物可以是可商购的聚合物,如ENGAGE(Dow Chemical Japan Ltd.的商品名称),TAFMER(Mitsui Chemicals, Inc.的商品名称),NEO-ZEX和ULT-ZEX(Prime polymer Co., Ltd.的商品名称),和EXCELLEN FX,SUMIKATHENE,SUMIKATHENE-L,和ESPRENE SPO(Sumitomo Chemical Co. , Ltd.的商品名称)。
3. 组分(C):酰胺化合物
在本发明中组分(C)的酰胺化合物用作成核剂(nucleating agent),并且对于组分(A)的丙烯聚合物具有成核功能(nucleating function)。所述酰胺化合物的例子是由下列通式(I)-(VI)表示的那些。在它们之中,优选的是由通式(I)或(V)表示的酰胺化合物:
Figure 137719DEST_PATH_IMAGE001
其中R1,R2和R3是彼此相同或彼此不同的,并且是氢原子或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基;和R4,R5和R6是彼此相同或彼此不同的,并且是氢原子,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基,或由下式(1)表示的基团,
Figure 53591DEST_PATH_IMAGE002
其中R7是氢原子,羟基,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基,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氧基,单(含1-20个碳原子的烃基)氨基,二(含1-20个碳原子的烃基)氨基,或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硫基(hydrocarbylthio group);
Figure 132406DEST_PATH_IMAGE003
其中R8,R9和R10是彼此相同或彼此不同的,并且是氢原子或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基;R11是氢原子,羟基,具有1-20碳原子的烃基,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氧基,单(含1-20个碳原子的烃基)氨基,二(含1-20个碳原子的烃基)氨基,或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硫基;以及R12和R13彼此相同或彼此不同,并且是氢原子,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基,或由下式(2)表示的基团,
其中R14是氢原子,羟基,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基,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氧基,单(含1-20个碳原子的烃基)氨基,二(含1-20个碳原子的烃基)氨基,或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硫基;
Figure 339713DEST_PATH_IMAGE005
其中R15,R16和R17是彼此相同或彼此不同的,并且是氢原子或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基;和R18,R19和R20是彼此相同或彼此不同的,并且是氢原子,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基,或由下式(3)表示的基团,
Figure 477302DEST_PATH_IMAGE006
其中R21是氢原子,羟基,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基,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氧基,单(含1-20个碳原子的烃基)氨基,二(含1-20个碳原子的烃基)氨基,或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硫基;
Figure 359807DEST_PATH_IMAGE007
其中R22,R23和R24是彼此相同或彼此不同的,并且是氢原子或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基;以及R25,R26和R27是彼此相同或彼此不同的,并且是氢原子,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基,或由下式(4)表示的基团,
其中R28是氢原子,羟基,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基,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氧基,单(含1-20个碳原子的烃基)氨基,二(含1-20个碳原子的烃基)氨基,或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硫基;
其中R29,R30和R31是彼此相同或彼此不同的,并且是氢原子或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基;以及R32,R33和R34是彼此相同或彼此不同的,并且是氢原子,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基,或由下式(5)表示的基团,
Figure 30457DEST_PATH_IMAGE010
其中R35是氢原子,羟基,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基,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氧基,单(含1-20个碳原子的烃基)氨基,二(含1-20个碳原子的烃基)氨基,或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硫基;和
Figure 638025DEST_PATH_IMAGE011
其中R36,R37,R38和R39是彼此相同或彼此不同的,并且是氢原子或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基;以及R40,R41,R42和R43是彼此相同或彼此不同的,并且是氢原子,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基,或由下通式(6)表示的基团,
Figure 110595DEST_PATH_IMAGE012
其中R44是氢原子,羟基,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基,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氧基,单(含1-20个碳原子的烃基)氨基,二(含1-20个碳原子的烃基)氨基,或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硫基。
在通式(I)-(VI)中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上述烃基的例子是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具有2-20个碳原子的链烯基,具有3-20个碳原子的环烷基,具有3-20个碳原子的环烯基,被环烷基取代的具有4-20个碳原子的烷基,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和金刚烷基。
具有1-20个碳原子的上述烷基的例子是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叔丁基,2-乙基丁基,正戊基,异戊基,1,1-二甲基丙基,1,2-二甲基丙基,2,2-二甲基丙基,3-甲基丁基,1-甲基戊基,1,3-二甲基丁基,正己基,1-甲基己基, 正庚基,异庚基,1,1,3,3-四甲基丁基,1-甲基庚基,3-甲基庚基,正辛基,1,1,3,3-四甲基丁基,2-乙基己基,1,1,3-三甲基己基,1,1,3,3-四甲基戊基,正壬基,异壬基,正癸基,十一烷基,1-甲基十一烷基,正十二烷基,1,1,3,3,5,5-六甲基己基,正十三烷基,正十四烷基,正十五烷基,正十六烷基,正十七烷基,正十八烷基,和正二十烷基。在它们之中,优选的是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正戊基,异戊基,1,1-二甲基丙基,1,2-二甲基丙基,2,2-二甲基丙基,3-甲基丁基,正己基,正庚基,正辛基,2-乙基己基,1,1,3,3-四甲基丁基,异壬基,正十二烷基,或正十三烷基,和更优选的是异丙基,叔丁基,3-甲基丁基,1,2-二甲基丙基,或1,1,3,3-四甲基丁基。
具有2-20个碳原子的上述链烯基的例子是烯丙基,2-甲基烯丙基(2-methally group),丁烯基,戊烯基,己烯基,和油基。在它们之中,优选的是具有饱和1-位碳原子的基团,更优选的是烯丙基或油基。
具有3-20个碳原子的上述环烷基的例子是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环庚基,环辛基,环十二烷基,和环丙基。它的其它例子是被烷基取代的具有3-20个碳原子的环烷基,如2-甲基环己基,2-乙基环己基,2-正丙基环己基,2-异丙基环己基,2-正丁基环己基,2-异丁基环己基,2-仲丁基环己基,2-叔丁基环己基,2-正戊基环己基,2-正己基环己基,2-正庚基环己基,2-(2-乙基己基)环己基,2-正壬基环己基,2-正癸基环己基,3-甲基环己基,3-乙基环己基,3-正丙基环己基,3-异丙基环己基,3-正丁基环己基,3-异丁基环己基,3-仲丁基环己基,3-叔丁基环己基,3-正戊基环己基,3-正己基环己基,3-正庚基环己基,3-(2-乙基己基)环己基,3-正壬基环己基,3-正癸基环己基,4-甲基环己基,4-乙基环己基,4-正丙基环己基,4-异丙基环己基,4-正丁基环己基,4-异丁基环己基,4-仲丁基环己基,4-叔丁基环己基,4-正戊基环己基,4-正己基环己基,4-正庚基环己基,4-(2-乙基己基)环己基,4-正壬基环己基,4-正癸基环己基,2,3-二甲基环己基,2,4-二甲基环己基,2,3,5-三甲基环己基,3,3,5-三甲基环己基,2,4,6-三甲基环己基,2,3-二乙基环己基,2,4-二乙基环己基,2,3,5-三乙基环己基,2,4,6-三乙基环己基,2,3-二正丙基环己基,2,4-二正丙基环己基,2,3,5-三正丙基环己基,2,4,6-三正丙基环己基,2,3-二叔丁基环己基,2,4-二叔丁基环己基,2,3,5-三叔丁基环己基,和2,4,6-三叔丁基环己基。在它们之中,优选的是环戊基,环己基,或被烷基取代的环己基。
具有3-20个碳原子的上述环烯基的例子是环己烯基。
被具有4-20个碳原子的环烷基取代的上述烷基的例子是环丁基甲基,环戊基甲基,环己基甲基,环庚基甲基,环辛基甲基,环癸基甲基,环丁基甲基,环丁基甲基,环丁基甲基,环丁基乙基,环戊基乙基,环己基乙基,环庚基乙基,环辛基乙基,环癸基乙基,环丁基正丙基,环戊基正丙基,环己基正丙基,环庚基-正丙基,环辛基-正丙基,环癸基-正丙基,环丁基异丙基,环戊基异丙基,环己基异丙基,环庚基异丙基,环辛基异丙基,环癸基异丙基,环丁基正丁基,环戊基正丁基,环己基正丁基,环庚基正丁基,环辛基正丁基,环癸基正丁基,环丁基异丁基,环戊基异丁基,环己基异丁基,环庚基异丁基,环辛基异丁基,环十二烷基异丁基,环丁基-仲丁基,环戊基-仲丁基,环己基-仲丁基,环庚基-仲丁基,环辛基-仲丁基,环癸基-仲丁基,环丁基-叔丁基,环戊基-叔丁基,环己基-叔丁基,环庚基-叔丁基,环辛基-叔丁基,和环癸基-叔丁基。
具有6-20个碳原子的上述芳基的例子是苯基,萘基,4-甲基苯基,2-乙基苯基,4-乙基苯基,4-异丙基苯基,4-叔丁基苯基,4-仲丁基苯基,4-异丁基苯基,十二烷基苯基,3,5-二甲基苯基,2,3-二甲基苯基,2,4-二甲基苯基,2,6-二甲基苯基,2,4-二-叔丁基苯基,3,5-二叔丁基苯基,2,6-二乙基苯基,2-乙基-6-甲基苯基,2,6-二异丙基苯基,2,4,6-三甲基苯基,2,4,6-三乙基苯基,和甲基萘基。
具有7-20个碳原子的上述芳烷基的例子是苄基,苯乙基,2-甲基苄基,4-甲基苄基,2,4-二甲基苄基,2,6-二甲基苄基,2,4,6-三甲基苄基,2-叔丁基苄基,和4-叔丁基苄基。
具有1-20个碳原子的上述烃基可以含有取代基,如卤素原子,羟基,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氧基,单(含1-20个碳原子的烃基)氨基,和二(含1-20个碳原子的烃基)氨基。此类含取代基的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的例子是4-甲氧基苯基,4-乙氧基苯基,4-羟基苯基,4-氟苯基,3,5-二氟苯基,五氟苯基,2-氯苯基,3-氯苯基,3-氯-6-甲基苯基,3,5-二(三氟甲基)苯基,4-三氟甲氧基苯基,和4-苯基氨基苯基。此类含取代基的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的例子是4-甲氧基苄基和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
在通式(I)-(VI)中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上述烃氧基的例子是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和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氧基。
具有1-20个碳原子的上述烷氧基的例子是甲氧基和乙氧基。具有6-20个碳原子的上述芳氧基的例子是苯氧基和萘氧基。具有7-20个碳原子的上述芳烷氧基的例子是苄氧基和苯基乙氧基。
具有1-20个碳原子的上述烃氧基可以含有取代基,如卤素原子,羟基,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氧基,单(含1-20个碳原子的烃基)氨基,和二(含1-20个碳原子的烃基)氨基。
在通式(I)和(VI)中的上述单(含1-20个碳原子的烃基)氨基的例子是单(含1-20个碳原子的烷基)氨基,单(含6-20个碳原子的芳基)氨基,和单(含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氨基。在单(含1-20个碳原子的烃基)氨基中的“含1-20个碳原子的烃基” 基团可以含有取代基,如卤素原子,羟基,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氧基,单(含1-20个碳原子的烃基)氨基,和二(含1-20个碳原子的烃基)氨基。
上述单(含1-20个碳原子的烷基)氨基的例子是甲基氨基和乙基氨基。上述单(含6-20个碳原子的芳基)氨基的例子是苯基氨基。上述单(含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氨基的例子是苄基氨基。
在通式(I)和(VI)中的上述二(含1-20个碳原子的烃基)氨基的例子是二(含1-20个碳原子的烷基)氨基,二(含6-20个碳原子的芳基)氨基,和二(含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氨基,和甲基苯基氨基。在二(含1-20个碳原子的烃基)氨基中的“含1-20个碳原子的烃基” 基团可以含有取代基,如卤素原子,羟基,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氧基,单(含1-20个碳原子的烃基)氨基,和二(含1-20个碳原子的烃基)氨基。
上述二(含1-20个碳原子的烷基)氨基的例子是二甲基氨基,二乙基氨基,和甲基乙基氨基。上述二(含6-20个碳原子的芳基)氨基的例子是二苯基氨基。上述二(含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氨基的例子是二苄基氨基。
在通式(I)和(VI)中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上述烃硫基的例子是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硫基,具有6-20个碳原子的芳硫基,和具有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硫基。具有1-20个碳原子的所述烃硫基可以含有取代基如卤素原子,羟基,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氧基,单(含1-20个碳原子的烃基)氨基,和二(含1-20个碳原子的烃基)氨基。
具有1-20个碳原子的上述烷硫基的例子是甲硫基和乙硫基。具有6-20个碳原子的上述芳硫基的例子是苯硫基和萘硫基。具有7-20个碳原子的上述芳烷基硫基的例子是苄基硫基和苯乙基硫基。
由通式(I)表示的酰胺化合物的例子是1,3,5-苯三羧酸三(甲基酰胺)( 1,3,5-benzenetricarboxylic acid tris(methylamide)),1,3,5-苯三羧酸三(乙基酰胺),1,3,5-苯三羧酸三(正丙基酰胺),1,3,5-苯三羧酸三(异丙基酰胺),1,3,5-苯三羧酸三(正丁基酰胺),1,3,5-苯三羧酸三(异丁基酰胺),1,3,5-苯三羧酸三(叔丁基酰胺),1,3,5-苯三羧酸三(正戊基酰胺),1,3,5-苯三羧酸三(正己基酰胺),1,3,5-苯三羧酸三(正庚基酰胺), 1,3,5-苯三羧酸三(正辛基酰胺),1,3,5-苯三羧酸三(叔辛基酰胺),1,3,5-苯三羧酸三(正癸基酰胺),1,3,5-苯三羧酸三(正十二烷基酰胺),1,3,5-苯三羧酸三(1-乙基丙基酰胺),1,3,5-苯三羧酸三(1,1-二甲基丙基酰胺),1,3,5-苯三羧酸三(1,2-二甲基丙基酰胺), 1,3,5-苯三羧酸三(3-甲基丁基酰胺),1,3,5-苯三羧酸三(环丙基酰胺),1,3,5-苯三羧酸三(环丁基酰胺),1,3,5-苯三羧酸三(环戊基酰胺),1,3,5-苯三羧酸三(环庚基酰胺),1,3,5-苯三羧酸三(环己基酰胺),1,3,5-苯三羧酸三(环辛基酰胺),1,3,5-苯三羧酸三(环壬基酰胺),1,3,5-苯三羧酸三(环癸基酰胺),1,3,5-苯三羧酸三(环十二烷基酰胺), 1,3,5-苯三羧酸三(2-甲基环己基酰胺),1,3,5-苯三羧酸三(3-甲基环己基酰胺),1,3,5-苯三羧酸三(4-甲基环己基酰胺),1,3,5-苯三羧酸三(2-乙基环己基酰胺),1,3,5-苯三羧酸三(3-乙基环己基酰胺),1,3,5-苯三羧酸三(4-乙基环己基酰胺),1,3,5-苯三羧酸三(2-叔丁基环己基酰胺),1,3,5-苯三羧酸三(3-叔丁基环己基酰胺), 1,3,5-苯三羧酸三(4-叔丁基环己基酰胺),1,3,5-苯三羧酸三(2,3-二甲基环己基酰胺),1,3,5-苯三羧酸三(2,4-二甲基环己基酰胺),1,3,5-苯三羧酸三(2,3,5-三甲基环己基酰胺),1,3,5-苯三羧酸三(3,3,5-三甲基环己基酰胺),1,3,5-苯三羧酸三(2,4,6-三甲基环己基酰胺),1,3,5-苯三羧酸三(2,3-二乙基环己基酰胺),1,3,5-苯三羧酸三(2,4-二乙基环己基酰胺),1,3,5-苯三羧酸三(2,3,5-三乙基环己基酰胺),1,3,5-苯三羧酸三(2,4-二-正丁基环己基酰胺), 1,3,5-苯三羧酸三(2,4,6-三-正丁基环己基酰胺),1,3,5-苯三羧酸三(2,4-二异丁基环己基酰胺),1,3,5-苯三羧酸三(2,4,6-三异丁基环己基酰胺),1,3,5-苯三羧酸三(2,4-二-叔丁基环己基酰胺),1,3,5-苯三羧酸三(2,4,6-三-叔丁基环己基酰胺),1,3,5-苯三羧酸三(2-甲基-4-乙基环己基酰胺),1,3,5-苯三羧酸三(2-甲基-4-正丙基环己基酰胺),1,3,5-苯三羧酸三(2-甲基-4-异丙基环己基酰胺),1,3,5-苯三羧酸三(2-甲基-4-异丁基环己基酰胺),1,3,5-苯三羧酸三(2-甲基-4-叔丁基环己基酰胺),1,3,5-苯三羧酸三(苯基酰胺),1,3,5-苯三羧酸三(2-甲基苯基酰胺),1,3,5-苯三羧酸三(3-甲基苯基酰胺),1,3,5-苯三羧酸三(4-甲基苯基酰胺),1,3,5-苯三羧酸三(2-乙基苯基酰胺),1,3,5-苯三羧酸三(3-乙基苯基酰胺),1,3,5-苯三羧酸三(4-乙基苯基酰胺),1,3,5-苯三羧酸三(2-正丙基苯基酰胺),1,3,5-苯三羧酸三(3-正丙基苯基酰胺),1,3,5-苯三羧酸三(4-正丙基苯基酰胺),1,3,5-苯三羧酸三(2-异丙基苯基酰胺),1,3,5-苯三羧酸三(3-异丙基苯基酰胺),1,3,5-苯三羧酸三(4-异丙基苯基酰胺),1,3,5-苯三羧酸三(2-正丁基苯基酰胺),1,3,5-苯三羧酸三(3-正丁基苯基酰胺),1,3,5-苯三羧酸三(4-正丁基苯基酰胺),1,3,5-苯三羧酸三(2-叔丁基苯基酰胺),1,3,5-苯三羧酸三(3-叔丁基苯基酰胺),1,3,5-苯三羧酸三(4-叔丁基苯基酰胺),1,3,5-苯三羧酸三(2,3-二甲基苯基酰胺),1,3,5-苯三羧酸三(2,4-二甲基苯基酰胺), 1,3,5-苯三羧酸三(3,4-二甲基苯基酰胺),1,3,5-苯三羧酸三(3,5-二甲基苯基酰胺),1,3,5-苯三羧酸三(2,4,6-三甲基苯基酰胺),1,3,5-苯三羧酸三(2-甲基-3-乙基苯基酰胺),1,3,5-苯三羧酸三(2-甲基-4-乙基苯基酰胺),1,3,5-苯三羧酸三(2-甲基-4-正丙基苯基酰胺),1,3,5-苯三羧酸三(2-甲基-4-异丙基苯基酰胺),1,3,5-苯三羧酸三(2-甲基-4-正丁基苯基酰胺),1,3,5-苯三羧酸三(2-甲基-4-异丁基苯基酰胺),1,3,5-苯三羧酸三(2-甲基-4-叔丁基苯基酰胺),1,3,5-苯三羧酸三(2-甲基-4,6-二-叔丁基苯基酰胺),1,3,5-苯三羧酸三(4-氟苯基酰胺),1,3,5-苯三羧酸三(2-甲基-4-氟苯基酰胺),1,3,5-苯三羧酸三(3,5-二氟苯基酰胺), 1,3,5-苯三羧酸三(五氟苯基酰胺),1,3,5-苯三羧酸三(3,5-双(三氟甲基)苯基酰胺),1,3,5-苯三羧酸三(4-甲氧基苯基酰胺),1,3,5-苯三羧酸三(4-乙氧基苯基酰胺),1,3,5-苯三羧酸三(4-(三氟甲氧基)苯基酰胺),1,3,5-苯三羧酸三(环己基甲基酰胺),1,3,5-苯三羧酸三(R(-)-1-环己基乙基酰胺),1,3,5-苯三羧酸三(S(+)-1-环己基乙基酰胺),1,3,5-苯三羧酸三(苄基酰胺),和1,3,5-苯三羧酸三(1-金刚烷基酰胺);以及它们中两种或更多种的组合。
由通式(V)表示的酰胺化合物的例子是1,2,3-丙三羧酸三己基酰胺(1,2,3-propanetricarboxylic acid trihexylamide),1,2,3-丙三羧酸三(十二烷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十八烷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苯酰胺(1,2,3-propanetricarboxylic acid trianilide),1,2,3-丙三羧酸三环己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2-甲基环己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3-甲基环己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4-甲基环己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2-乙基环己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3-乙基环己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4-乙基环己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2-正丙基环己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3-正丙基环己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4-正丙基环己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2-异丙基环己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3-异丙基环己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4-异丙基环己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2-正丁基环己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3-正丁基环己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4-正丁基环己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2-异丁基环己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3-异丁基环己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4-异丁基环己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2-仲丁基环己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3-仲丁基环己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4-仲丁基环己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2-叔丁基环己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3-叔丁基环己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4-叔丁基环己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4-正戊基环己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4-正己基环己基酰胺), 1,2,3-丙三羧酸三(4-正辛基环己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 4-(2-乙基己基)环己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4-正壬基环己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4-正癸基环己基酰胺),1,2,3-丙三羧酸[环己基二(2-甲基环己基)三酰胺],1,2,3-丙三羧酸[二环己基(2-甲基环己基)三酰胺],1,2,3-丙三羧酸三(2,3-二甲基己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2,4-二甲基己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3,4-二甲基己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3,5-二甲基己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2,4,6-三甲基己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2-甲基-3-乙基己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2-甲基-4-乙基己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2-甲基-4-正丙基己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2-甲基-4-异丙基己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2-甲基-4-正丁基己基酰胺), 1,2,3-丙三羧酸三(2-甲基-4-异丁基己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2-甲基-4-叔丁基己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2-甲基-4,6-二-叔丁基己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苯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2-甲基苯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3-甲基苯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4-甲基苯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2-乙基苯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3-乙基苯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4-乙基苯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2-正丙基苯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3-正丙基苯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4-正丙基苯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2-异丙基苯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3-异丙基苯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4-异丙基苯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2-正丁基苯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3-正丁基苯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4-正丁基苯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2-叔丁基苯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3-叔-丁基苯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4-叔丁基苯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2,3-二甲基苯基酰胺), 1,2,3-丙三羧酸三(2,4-二甲基苯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3,4-二甲基苯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3,5-二甲基苯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2,4,6-三甲基苯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2-甲基-3-乙基苯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2-甲基-4-乙基苯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2-甲基-4-正丙基苯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2-甲基-4-异丙基苯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2-甲基-4-正丁基苯基酰胺), 1,2,3-丙三羧酸三(2-甲基-4-异丁基苯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2-甲基-4-叔丁基苯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2-甲基-4,6-二-叔丁基苯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4-氟苯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2-甲基-4-氟苯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3,5-二氟苯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五氟苯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3,5-双(三氟甲基)苯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4-甲氧基苯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4-乙氧基苯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4-(三氟甲氧基)苯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环己基甲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R(-)-1-环己基乙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S(+)-1-环己基乙基酰胺),和1,2,3-丙三羧酸三(苄基酰胺);以及它们中的两种或更多种的组合。
在由通式(V)表示的那些酰胺化合物中,优选的是其中氢原子作为R29、R30和R31,和含3-20个碳原子的环烷基(它可以含有取代基),含6-20个碳原子的芳基,或含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作为R32、R33和R34的酰胺化合物;更优选的是其中氢原子作为R29、R30和R31,和环己基(它可以含有取代基)、苯基或取代苯基作为R32、R33和R34的酰胺化合物; 和进一步优选的是1,2,3-丙三羧酸三环己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2-甲基环己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3-甲基环己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4-甲基环己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2,3-二甲基己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2,4-二甲基己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3,4-二甲基己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3,5-二甲基己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2,4,6-三甲基己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苯基酰胺, 1,2,3-丙三羧酸三(2-甲基苯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3-甲基苯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4-甲基苯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2,3-二甲基苯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2,4-二甲基苯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3,4-二甲基苯基酰胺),1,2,3-丙三羧酸三(3,5-二甲基苯基酰胺),或1,2,3-丙三羧酸三(2,4,6-三甲基苯基酰胺)。
由通式(VI)表示的酰胺化合物的例子是1,2,3,4-丁烷四羧酸四己基酰胺(1,2,3,4-butanetetracarboxylic acid tetrahexylamide),1,2,3,4-丁烷四羧酸四(十二烷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十八烷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苯酰胺(1,2,3,4-butanetetracarboxylic acid tetraanilide),1,2,3,4-丁烷四羧酸四环己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2-甲基环己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3-甲基环己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4-甲基环己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2-乙基环己基酰胺), 1,2,3,4-丁烷四羧酸四(3-乙基环己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4-乙基环己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2-正丙基环己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3-正丙基环己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4-正丙基环己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2-异丙基环己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3-异丙基环己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4-异丙基环己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2-正丁基环己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3-正丁基环己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4-正丁基环己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2-异丁基环己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3-异丁基环己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4-异丁基环己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2-仲丁基环己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3-仲丁基环己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4-仲丁基环己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2-叔丁基环己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3-叔丁基环己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4-叔丁基环己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4-正戊基环己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4-正己基环己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4-正庚基环己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4-正辛基环己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 4-(2-乙基己基)环己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4-正壬基环己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4-正癸基环己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二环己基二(2-甲基环己基)四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2,3-二甲基己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2,4-二甲基己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3,4-二甲基己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3,5-二甲基己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2,4,6-三甲基己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2-甲基-3-乙基己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2-甲基-4-乙基己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2-甲基-4-正丙基己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2-甲基-4-异丙基己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2-甲基-4-正丁基己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2-甲基-4-异丁基己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2-甲基-4-叔丁基己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2-甲基-4,6-二-叔丁基己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苯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2-甲基苯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3-甲基苯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4-甲基苯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2-乙基苯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3-乙基苯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4-乙基苯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2-正丙基苯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3-正丙基苯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4-正丙基苯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2-异丙基苯基酰胺), 1,2,3,4-丁烷四羧酸四(3-异丙基苯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4-异丙基苯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2-正丁基苯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3-正丁基苯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4-正丁基苯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2-叔丁基苯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3-叔丁基苯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4-叔丁基苯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2,3-二甲基苯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2,4-二甲基苯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3,4-二甲基苯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3,5-二甲基苯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2,4,6-三甲基苯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2-甲基-3-乙基苯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2-甲基-4-乙基苯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2-甲基-4-正丙基苯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2-甲基-4-异丙基苯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2-甲基-4-正丁基丙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2-甲基-4-异丁基苯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2-甲基-4-叔丁基苯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2-甲基-4,6-二叔丁基苯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4-氟苯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2-甲基-4-氟苯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3,5-二氟苯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五氟苯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3,5-双(三氟甲基)苯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4-甲氧基苯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4-乙氧基苯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4-(三氟甲氧基)苯基酰胺), 1,2,3,4-丁烷四羧酸四(环己基甲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R(-)-1-环己基乙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S(+)-1-环己基乙基酰胺),和1,2,3,4-丁烷四羧酸四(苄基酰胺);和它们中的两种或更多种的组合。
在由通式(VI)表示的那些酰胺化合物中,优选的是其中氢原子作为R36、R37、R38和R39,和含3-20个碳原子的环烷基(它可以含有取代基)、含6-20个碳原子的芳基,或含7-2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作为R40、R41、R42和R43的酰胺化合物;更优选的是其中氢原子作为R36、R37、R38和R39,和环己基(它可以含有取代基)、苯基或取代的苯基作为R40、R41、R42和R43的酰胺化合物;和进一步优选的是1,2,3,4-丁烷四羧酸四环己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2-甲基环己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3-甲基环己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4-甲基环己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2,3-二甲基己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2,4-二甲基己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3,4-二甲基己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3,5-二甲基己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2,4,6-三甲基己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苯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2-甲基苯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3-甲基苯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4-甲基苯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2,3-二甲基苯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2,4-二甲基苯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3,4-二甲基苯基酰胺),1,2,3,4-丁烷四羧酸四(3,5-二甲基苯基酰胺),或1,2,3,4-丁烷四羧酸四(2,4,6-三甲基苯基酰胺)。
上述酰胺化合物能够通过公开于文献如WO 2004-515592,JP 2009-209348A,JP 2007-231134A,JP 2007-063484A,和JP 07-278374A中的方法来生产。
由通式(V)和(VI)表示的酰胺化合物能够根据公开在文献如JP 07-242610A中的方法,通过使相应多羧酸或其酸酐与一种或多种一元胺反应来容易地生产。
由通式(I)-(VI)表示的酰胺化合物关于它们的晶系(crystal system)没有限制。其例子是六方晶系,单斜晶系,和立方晶系。具有那些晶系的酰胺化合物能够通过现有技术中已知的方法来生产。
上述酰胺化合物能够与分散剂结合,以便改进它在本发明的聚丙烯树脂组合物中的分散性。所述分散剂的例子是具有10-24个碳原子的脂族酸;具有10-24个碳原子的羟基化的脂族酸;脂族酸的烷基酯;脂族酸的碱金属盐,如钠盐、钾盐和锂盐;脂族酸的碱土金属盐如钙盐、镁盐和锌盐;被具有10-30个碳原子的烃基取代的醇;多醇如甘油,乙二醇,丙二醇,季戊四醇,二季戊四醇,三季戊四醇,和山梨糖醇:这些多醇的酯;脂族酸如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油酸、硬脂酸、山萮酸、芥酸、羟基棕榈酸和羟基硬脂酸的单酰胺;和脂族酸的双酰胺如亚乙基双月桂酸酰胺(ethylenebislauric acid amide),亚乙基双肉豆蔻酸酰胺,亚乙基双棕榈酸酰胺,亚乙基双油酸酰胺,亚乙基双硬脂酸酰胺,亚乙基双山萮酸酰胺,和亚乙基双芥酸酰胺。
上述酰胺化合物优选具有颗粒形状,其具有优选0.01-10μm,更优选0.01-5μm,和进一步优选0.01-3μm的体积平均粒径,采用激光衍射型粒度分布测量装置如HELOS(Sympatec GmbH的商品名称)测量,并且具有优选50μm或更小,和更优选10μm或更小的最大粒径。
具有上述体积平均粒径的酰胺化合物能够,例如,通过包括用粉碎装置粉碎和分级酰胺化合物的方法来生产,所述粉碎装置例如是流化床型COUNTER-JET MILL 100AFG(Hosokawa Micron Corporation的商品名称)和SUPERSONIC JET MILL PJM-200(Nippon Pneumatic Mfg. Co., Ltd.的商品名称)。
可商购或包括在FDA Standard in USA(Code of Federal Regulations)中的酰胺化合物的例子是N JESTER TF-1(New Japan Chemical Co., Ltd.的商品名称),它的化学名称是N,N’,N”-三环己基-1,3,5-苯三羧酸酰胺(N,N',N''-tricyclohexyl-1,3,5-benzenetricarboxamide),或1,3,5-苯三羧酸三(环己基酰胺),并且具有CAS Reg. No. 160535-58-0,和N,N’,N”-三(2-甲基环己基)-1,2,3-丙三羧酸酰胺(N,N',N''-tris(2-methylcyclohexyl)-1,2,3-propanetricarboxamide),它具有CAS Reg. No. 160535-46-6;和IRGACLEAR XT386(BASF Japan Ltd.的商品名称)和N-[3,5-双-(2,2-二甲基-丙酰基氨基)-苯基]-2,2-二甲基-丙酰胺,它具有CAS Reg. No. 745070-61-5。
4. 组分(D):添加剂
本发明的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可含有现有技术中已知的添加剂,如中和剂,抗氧化剂,UV吸收剂,光稳定剂,抗静电剂,润滑剂,防粘连剂,加工助剂,有机过氧化物,着色剂,发泡剂,泡孔形成成核剂,成核剂(排除本发明中的组分(C)),增塑剂,阻燃剂,交联剂,交联助剂,闪光材料(glittering materials),抗菌剂,光漫射剂(light-diffusing agents),无机填料,抗划擦剂(anti-scratch agents),和它们当中的两种或更多种的组合。在它们之中,优选的是中和剂,抗氧化剂,UV吸收剂,光稳定剂,或着色剂。
上述中和剂的例子是高级脂肪酸的金属盐(金属皂),水滑石,碱土金属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以及它们中的两种或更多种的组合。
所述金属皂的上述高级脂肪酸优选是具有10-30个碳原子的脂肪酸,并且进一步优选具有12到18个碳原子的脂肪酸。金属皂的金属优选是钙,钠,镁,锂,铝,或锌,和更优选钙。在它们之中,优选的是作为高级脂肪酸金属盐的硬脂酸钙。也能够使用所述金属皂以便改进组分(C)在本发明的聚丙烯树脂组合物中的分散性,或以便将颜料分散在其聚丙烯树脂组合物中,其中金属皂的用量优选是0.05-5重量份,更优选0.05-2重量份,和进一步优选0.1-1重量份,每100重量份的本发明的聚丙烯树脂组合物。
上述水滑石是天然或合成产物,并且适宜地测定它的性能如晶体结构,晶体颗粒直径,和水分含量。如果必要,允许使用经表面处理的水滑石。
上述水滑石优选是由下式表示的化合物:
MgyAl2(OH)2y+4CO3?mH2O  或   ZnyAl2(OH)2y+4CO3?mH2O
其中Y是4或更大的数,和m是正数;和更优选由下式表示的化合物:
Mg4.5Al2(OH)13CO3?3H2O,
Mg4.5Al2(OH)11(CO3)0.8?O0.2
Mg4Al2(OH)12CO3?3H2O,
Mg5Al2(OH)14CO3?4H2O,
Mg6Al2(OH)16CO3?4H2O,
Zn4Al2(OH)12CO3?mH2O (m是0-4的数),或
Mg3ZnAl2(OH)12CO3?mH2O (m是0-4的数)。
作为中和剂的碱土金属的上述氧化物或氢氧化物的例子是氧化钙,氧化镁,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镁。在它们之中,优选的是氢氧化钙。
上述中和剂的用量通常是0.001-0.5重量份,优选0.005-0.2重量份,和更优选0.01-0.2重量份,前提条件是在树脂组合物中所含的丙烯聚合物和乙烯聚合物的总和是100重量份。
上述抗氧化剂的例子是酚类抗氧化剂,含磷原子的抗氧化剂,含硫原子的抗氧化剂,羟胺,和金属去活化剂。在它们之中,优选的是酚类抗氧化剂,含磷原子的抗氧化剂,或含硫原子的抗氧化剂。
上述酚类抗氧化剂的例子是四[亚甲基-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甲烷,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十八烷基酯,3,9-双[ 2-{3-(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基)丙酰基氧基}-1,1-二甲基乙基]-2,4,8,10-四氧杂螺[5·5]十一烷,三甘醇-N-双-3-(3-叔丁基-5-甲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1,6-己烷二醇双[ 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2,2-硫双-二亚乙基双[ 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2,2-thiobis-diethylenebis[3-(3,5-di-tert- butyl-4-hydroxyphenyl) propionate]),和生育酚类。在它们之中,从本发明的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加工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考虑,优选的是四[亚甲基-3 (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甲烷,或3,9-双[2-{3-(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基)丙酰基氧基}-1,1-二甲基乙基]-2,4,8,10-四氧杂螺[5·5]十一烷。
上述酚类抗氧化剂的用量优选是0.01-2重量份,更优选0.01-1重量份,和进一步优选0.01-0.5重量份,前提条件是在树脂组合物中所含的丙烯聚合物和乙烯聚合物的总和是100重量份。
从本发明的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加工稳定性考虑,上述含磷原子的抗氧化剂的例子是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和2,4,8,10-四叔丁基-6-[3-(3-甲基-4-羟基-5-叔丁基苯基)丙氧基]二苯并[d,f][1,3,2]dioxaphosphepine。
上述含磷原子的抗氧化剂的用量优选是0.01-2重量份,更优选0.01-1重量份,和进一步优选0.01-0.5重量份,前提条件是在树脂组合物中所含的丙烯聚合物和乙烯聚合物的总和是100重量份。
从本发明的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耐热老化性能考虑,上述含硫原子的抗氧化剂的例子是3,3’-硫二丙酸二肉豆蔻基酯,新戊烷四基四(3-月桂基硫基丙酸酯)(neopentan-tetrayltetrakis(3-laurylthiopropionate)),和双[2-甲基-4-(3-正烷基(C12-C14)硫基丙酰基氧基)-5-叔丁基苯基]硫化物(bis[2-methyl-4-(3-n-alkyl(C12-C14)thiopropionyloxy)-5-tert- butylphenyl]sulfide),其中“烷基(C12-C14)”是指具有12-14个碳原子的烷基。
上述含硫原子的抗氧化剂的用量优选是0.01-2重量份,更优选0.01-1重量份,和进一步优选0.01-0.5重量份,前提条件是在树脂组合物中所含的丙烯聚合物和乙烯聚合物的总和是100重量份。
上述UV吸收剂的例子是水杨酸苯酯,水杨酸4-叔丁基苯酯, 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2,4-二叔丁基苯基酯,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肉豆蔻基酯,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月桂基酯,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棕榈基酯,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硬脂基酯,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二十二烷基酯,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二十九烷基酯,水杨酸4-叔辛基苯基酯,2,4-二羟基二苯甲酮,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羟基-4-辛氧基二苯甲酮,2,2’-二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双(5-苯甲酰基-4-羟基-2-甲氧基苯基)甲烷,2,2’,4,4’-四羟基二苯甲酮,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2-(3’,5’-二-叔丁基-2’-羟基苯基)苯并三唑,2-(5’-叔丁基-2’-羟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5’-叔辛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叔丁基-5’-甲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3’-仲丁基-2’-羟基-5’-叔丁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4’-辛基氧基苯基)苯并三唑,2-(3’,5’-二叔戊基-2’-羟基苯基)苯并三唑和2-[ 2’-羟基-3’,5’-双(α,α-二甲基苄基)苯基]-2H-苯并三唑。在它们之中,为了获得在色调上优异的本发明的聚丙烯树脂组合物,优选的是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2,4-二-叔丁基苯基酯,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月桂基酯,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棕榈基酯,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硬脂基酯,或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二十二烷基酯。
上述光稳定剂的例子是低分子量光稳定剂和低聚物型-高分子量光稳定剂。其特定例子是癸二酸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酯;含有癸二酸双(1,2,2,6,6-五甲基-4-哌啶基)酯和癸二酸甲基酯1,2,2,6,6-五甲基-4-哌啶基酯的混合物;[[3,5-双(1,1-二甲基乙基)-4-羟基苯基]甲基]丁基丙二酸双(1,2,2,6,6-五甲基-4-哌啶基)酯;癸二酸双(2,2,6,6-四甲基-1 (辛基氧基)-4-哌啶基)酯,1,1-二甲基乙基氢过氧化物(1,1-dimethylethyl hydroperoxide)和辛烷的反应产物;4-苯甲酰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从2,2,6,6-四甲基-4-哌啶醇和高级脂肪酸制备的混合酯;1,2,3,4-丁烷四羧酸四(2,2,6,6-四甲基-4-哌啶基)酯;1,2,3,4-丁烷四羧酸四(1,2,2,6,6-五甲基-4-哌啶基)酯;琥珀酸二甲酯与4-羟基-2,2,6,6-四甲基-1-哌啶乙醇的缩聚物;聚[{6-(1,1,3,3-四甲基丁基)氨基-1,3,5-三嗪-2,4-二基) {(2,2,6,6-四甲基-4-哌啶基)亚氨基}六亚甲基{(2,2,6,6-四甲基-4-哌啶基)亚氨基}];二丁基胺·1,3,5-三嗪·N,N'-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1,6-六亚甲基二胺与N-(2,2,6,6-四甲基-4-哌啶基)丁基胺的缩聚物;N,N’,N’’,N’’’-四(4,6-双(丁基-(N-甲基-2,2,6,6-四甲基哌啶-4-基)氨基)三嗪-2-基)-4,7-二氮杂癸烷-1,10-二胺;和混合的{1,2,2,6,6-五甲基-4-哌啶基/β,β,β',β'-四甲基-3,9-[2,4,8,10-四氧杂螺(5,5)十一烷]二乙基}-1,2,3,4-丁烷四羧酸酯。在它们之中,为了获得其光稳定性优异的本发明的聚丙烯树脂组合物,优选的是癸二酸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酯;癸二酸双(2,2,6,6-四甲基-1 (辛基氧基)-4-哌啶基)酯,1,1-二甲基乙基氢过氧化物,和辛烷的反应产物;四(2,2,6,6-四甲基-4-哌啶基) 1,2,3,4-丁烷四羧酸酯;四(1,2,2,6,6-五甲基-4-哌啶基) 1,2,3,4-丁烷四羧酸酯;琥珀酸二甲酯与4-羟基-2,2,6,6-四甲基-1-哌啶乙醇的缩聚物;或聚[{6-(1,1,3,3-四甲基丁基)氨基-1,3,5-三嗪-2,4-二基){(2,2,6,6-四甲基-4-哌啶基)亚氨基}六亚甲基{(2,2,6,6-四甲基-4-哌啶基)亚氨基}]。
上述光稳定剂的用量优选是0.01-2重量份,更优选0.01-1重量份,和进一步优选0.01-0.5重量份,前提条件是在聚丙烯树脂组合物中所含的丙烯聚合物和乙烯聚合物的总和是100重量份。
上述着色剂的例子是无机颜料如氧化铁,二氧化钛,氧化锌,烧赭石(burnt ocher),镉红,镉黄,耐洗蓝(permanent blue),钴蓝,钛黄,铅白,铅丹,铅黄,普鲁士蓝,以及这些当中两种或更多种的组合;有机颜料如喹吖啶酮(quinacridon),多偶氮黄(polyazo yellow),蒽醌(anthraquinon)黄,多偶氮红,偶氮色淀黄(azo lake yellow),苝,酞菁绿,酞菁蓝,异吲哚啉酮黄(isoindolinone yellow),以及这些中两种或更多种的组合;以及这些无机颜料中的一种或多种与这些有机颜料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这些颜料可以与颜料分散剂如高级脂肪酸的上述金属盐(金属皂)结合,以便使颜料充分地分散在本发明的聚丙烯树脂组合物中。
5. 聚丙烯树脂组合物
本发明的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含有数量为0.001-5重量份,优选0.01-5重量份,更优选0.01-1重量份,进一步优选0.03-0.5重量份,和特别优选0.1-0.3重量份的组分(C),前提条件是组分(A)和(B)的总量是100重量份。
本发明的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含有数量为51-99wt%,优选60-99wt%,和更优选70-95wt%的组分(A),和含有数量为1-49wt%,优选1-40wt%,和更优选5-30wt%的组分(B),前提条件是组分(A)和(B)的总和是100wt%。
从模塑性考虑,本发明的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在230℃在2.16 kg负荷下测量具有优选10-400 g/10分钟,更优选15-300 g/10分钟,和进一步优选15-150 g/10分钟的熔体流动速率。
从包括本发明的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模制品如膜、片材和注塑制品的低温抗冲击性和外观考虑,优选的是,所述模制品含有极少的鱼眼,所述鱼眼是点状凸出或中空,并且其由组分(A)、(B)和(C)在聚丙烯树脂组合物中的不充分分散所引起。为了获得含有极少鱼眼的模制品,本发明的聚丙烯树脂组合物例如在180℃或更高进行熔融混合,然后所形成的熔融混合物进行过滤。每单位时间或过滤器的每单位面积的熔融混合物的过滤速率能够任意地确定,只要其过滤效率不变得低效就行。所述过滤是以单阶段或多阶段方式进行的。在后一方式中多个过滤器以串联、平行或两者结合方式设置到熔融混合物的料流中。
本发明的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可以含有除组分(A)和(B)之外的其它树脂和/或橡胶。其例子是含有苯乙烯和/或它的衍生物的聚合单元的聚合物如聚苯乙烯,聚(对-甲基苯乙烯),和聚(α-甲基苯乙烯);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AS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树脂);特殊丙烯酸类橡胶/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AAS树脂);丙烯腈/氯化聚乙烯/苯乙烯共聚物(ACS树脂);聚氯丁二烯;氯化橡胶;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丙烯酸类树脂;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树脂;氟树脂;聚缩醛;接枝聚苯醚树脂;接枝聚苯硫醚树脂;聚氨酯;聚酰胺;聚酯树脂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碳酸酯;聚砜;聚醚醚酮;聚醚砜;芳族聚酯树脂;环氧树脂;邻苯二甲酸二烯丙基酯预聚物;硅酮树脂;硅酮橡胶;聚丁二烯;1,2-聚丁二烯;聚异戊二烯;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丁二烯/丙烯腈共聚物;氯醚橡胶(epichlorohydrin rubber);丙烯酸类橡胶;天然橡胶。
而且,本发明的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可含有聚合物如聚乳酸(PLA树脂)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树脂),它们是通过聚合从生物材料提取的衍生自植物的单体生产的。
此外,本发明的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可以含有有机填料或无机填料。无机填料的例子是玻璃纤维,碳酸钙,滑石,硅石,云母,粘土,晶须,和碱式硫酸镁。
本发明的聚丙烯树脂组合物能够通过使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熔融捏合装置如熔体挤出机和班伯里密炼机,在180℃或更高、优选180-300℃和更优选180-250℃将组分(A)、(B)和(C)和上述的任选组分彼此熔融捏合来生产。
将组分(C)与组分(A)和(B)和任选的组分进行混合的方法的例子是下列方法(1)-(3):
(1) 包括将必要量的组分(C)与含有必要量的组分(A)和(B)的混合物进行混合的方法;
(2) 包括以下的方法:将(2.1)给定量的混合物(母料)(它含有(2.1.1) 100重量份的组分(A)或(B)或100重量份的组分(A)和(B)的混合物,和(2.1.2) 1-100重量份,优选1-50重量份,和更优选5-30重量份的组分(C))与(2.2)含有给定量的组分(A)和(B)的混合物进行混合;和
(3) 包括下列步骤的方法:(i)将10-900重量份,优选10-500重量份,和更优选20-200重量份的组分(C)与100重量份的任选组分进行混合,因此制造混合物, (ii)将该混合物以颗粒状态固化,因此制造粒状颗粒,和(iii)将给定量的该粒料颗粒与必要量的组分(A)和(B)的混合物进行混合;
其中术语“必要量”是指与本发明中规定的量对应的量,和术语“给定量”是指这样的量,其使得在最终获得的混合物(聚丙烯树脂组合物)中所含的组分(A)、(B)和(C)的量满足本发明中规定的量。
现有技术中已知的上述熔融捏合装置的例子是单螺杆挤出机;同向旋转双螺杆挤出机如ZSK(Wernw Pfleideren的商品名称),TEM(Toshiba Machine Co. , Ltd.的商品名称),TEX(The Japan Steel Works,Ltd.的商品名称),和KZW(Technovel Corporation的商品名称);和反相旋转双螺杆挤出机如CMP(The Japan Steel Works,Ltd.的商品名称),FCM(Kobe Steel,Ltd.的商品名称),NCM(其商标),和LCM(其商品名称)。
本发明的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形状的例子是线料,片,平板,和通过将该线料切断到合适长度所获得的粒料。在它们之中,从由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稳定生产模制品考虑,优选的是1-50毫米长的粒料。
从其拉伸强度与低温抗冲击性之间的平衡考虑,本发明的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具有优选高于75%的雾度值(haze value),使用从所述聚丙烯树脂组合物模塑的1毫米厚片材测量。 该1毫米厚片材能够通过一般方法来制备,包括在180-270℃(熔融该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温度),在3-130℃(加热或冷却模具的温度;其冷却时间适宜地确定)模制该聚丙烯树脂组合物。
本发明的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模制方法的例子是注塑方法,加压模塑方法(press molding method),真空模塑方法(vacuum molding   method),膨胀成形方法(expansion molding method),和挤出成型方法(extrusion molding method)。其进一步的例子是将所述聚丙烯树脂组合物与其它树脂层压的方法,和将所述聚丙烯树脂组合物与其它树脂共挤出的方法。在它们之中,优选的是注塑方法。注塑方法的例子是常规注塑方法,注射泡沫模塑方法(injection foam molding method),超临界注射泡沫模塑方法(supercritical injection foam molding method),超高速注塑方法(ultrahigh speed injection molding method),注射压缩模塑方法(injection compression molding method),气体辅助的注塑方法(gas-assist injection molding method),夹芯模塑方法(sandwich molding method),夹芯泡沫模塑方法(sandwich foam molding method),以及嵌入式·外入式模塑方法(insert?outsert molding method)。
本发明的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用途的例子是汽车组件,家用电器部件,监视组件(monitoring  components),OA设备组件,医用材料,排水盘,化妆品供应器(toiletry supplies),瓶,容器,片材,膜,和建筑材料。汽车组件的例子是内部组件如门贴脸,柱,仪表板,控制台,锁扣板(locker panels),扶手,门板,和备用轮胎盖;外部组件如保险杠,扰流器,挡泥板,和侧跨台阶;其它组件如空气进气道,冷却剂储存箱,挡泥板衬里,风扇,和下导向板(underdeflectors);和集成的组件如前端板(front end panels)。家用电器部件的例子是洗衣机的组件如外筒,内桶,盖板,脉动器,和平衡器;干燥机组件;真空吸尘器组件;电饭锅组件;电热壶组件;热绝缘体组件;洗碗机组件;和空气滤清器组件。
实施例
参考下列实施例来更详细地解释本发明,所述实施例不限制本发明。
1. 组分(A):丙烯聚合物
丙烯聚合物A-1
A-1是由丙烯均聚物组成的聚合物组分(I)与由丙烯-乙烯共聚物组成的聚合物组分(II)的混合物,其是使用通过公开于JP 2004-182981A的实施例1中的方法获得的聚合催化剂,通过液相-气相聚合方法生产的,并且其具有下列性能:
-该混合物具有在230℃在2.16 kg负荷下测量的26g/10分钟的熔体流动速率;
-该混合物含有7.4wt%的乙烯单元,该混合物是100wt%;
-该混合物具有1.4 dl/g的特性粘度([η]);
-该混合物含有80wt%的聚合物组分(I),和20wt%的聚合物组分(II),该混合物是100wt%;
-聚合物组分(I)具有0.983的全同立构五单元组分数;
-聚合物组分(I)具有1.07 dl/g的特性粘度([η]I);
-聚合物组分(II)含有37wt%的乙烯单元,聚合物组分(II)是100wt%;
-聚合物组分(II)具有2.7 dl/g的特性粘度([η]II);和
-[η]II/[η]I是2.52。
丙烯聚合物A-2(用于对比)
A-2是由丙烯均聚物组成的聚合物组分(I)与由丙烯-乙烯共聚物组成的聚合物组分(II)的混合物,与以上所述类似地生产并且具有下列性能:
-该混合物具有在230℃在2.16 kg负荷下测量的9.4g/10分钟的熔体流动速率;
-该混合物含有5.6wt%的乙烯单元,该混合物是100wt%;
-该混合物具有1.6 dl/g的特性粘度([η]);
-该混合物含有86wt%的聚合物组分(I),和14wt%的聚合物组分(II),该混合物是100wt%;
-聚合物组分(I)具有0.983的全同立构五单元组分数;
-聚合物组分(I)具有1.4 dl/g的特性粘度([η]I);
-聚合物组分(II)含有40wt%的乙烯单元,聚合物组分(II)是100wt%;
-聚合物组分(II)具有2.9 dl/g的特性粘度([η]II);和
-[η]II/[η]I 是2.07。
丙烯聚合物A-3(用于对比)
A-3是丙烯均聚物,具有在230℃在2.16 kg负荷下测量的17 g/10分钟的熔体流动速率;1.34 dl/g的特性粘度([η]);162℃的熔融温度(Tm);和0.983的全同立构五单元组分数。
2. 组分(B):乙烯聚合物
乙烯聚合物B-1
B-1是乙烯-1-辛烯共聚物弹性体,ENGAGE EG8100(Dow Chemical Japan Ltd.的商品名称),具有0.87 g/cm3的密度;在190℃在2.16 kg的负荷下测量的1 g/10分钟的熔体流动速率;34.0wt%的1-辛烯单元,乙烯聚合物B-1是100wt%;和50.5℃的熔融温度(Tm)。
乙烯聚合物B-2(用于对比)
B-2是由Keiyo Polyethylene Co.,Ltd.生产的乙烯均聚物(高密度聚乙烯:HDPE),具有0.960 g/cm3的密度;在190℃在2.16 kg负荷下测量的16 g/10分钟的熔体流动速率;1.04 dl/g的特性粘度([η]);和130.6℃的熔融温度(Tm)。
3. 组分(C):酰胺化合物
化合物C-1
C-1是N JESTER TF-1(New Japan Chemical co. , ltd.的商品名称),具有化学名称N,N’,N”-三环己基-1,3,5-苯三羧酸酰胺(一般名称:1,3,5-苯三羧酸三(环己基酰胺),由下式表示;CAS Reg. No.160535-58-0;和具有用上述激光衍射型粒度分布测量装置所测量的1.6μm的体积平均粒径。
Figure 161727DEST_PATH_IMAGE013
化合物C-2 (用于对比)
C-2是HYPERFORM HPN-68L(Milliken and Company的商品名称),具有化学名称(1R,2R,3S,4S)-双环[2.2.1]庚烷-2,3-二羧酸二钠(纯度:80wt%),由下式表示;和具有采用与上述相同的装置测量的2.0μm的体积平均粒径。
化合物C-3 (用于对比)
C-3是AL-PTBBA(Kyodo Chemical Co. Ltd.的商品名称),具有化学名称羟基-二(对叔丁基苯甲酸)铝,由下式表示;和具有采用与上述相同的装置测量的1.6μm的体积平均粒径。
Figure 498217DEST_PATH_IMAGE015
4. 组分(D):添加剂
添加剂D-1
D-1是由Kyodo Chemical Co. Ltd.制造的中和剂,具有化学名称硬脂酸钙。
添加剂D-2
D-2是抗氧化剂,SUMILIZER GA80(Sumitomo Chemical Co. , Ltd.的商品名称),具有化学名称3,9-双[2-(3-(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基)丙酰氧基)-1,1-二甲基乙基]-2,4,8,10-四氧杂螺[5·5]十一烷。
添加剂D-3
D-3是抗氧化剂,SONGNOX6260(Matsubara sangyou,Ltd.的商品名称),具有化学名称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
实施例1
1. 丙烯聚合物A-1的生产
(1) 在前聚合步骤
在用丙烯彻底吹扫的不锈钢液相环管聚合反应器中加入三乙基铝和环己基乙基二甲氧基硅烷。该环管反应器被调节在内部温度65-75℃,并且用丙烯和氢气调节在内部压力4.5 MPa(表压)。向该环管反应器中连续地供应通过在JP 2004-182981A的实施例1中公开的方法所制备的固体催化剂组分,由此在液相中均聚丙烯。所得到的丙烯均聚物连续地转移到由三个容器组成的气相聚合反应器的第一容器中。
丙烯和氢气连续供应到该第一容器,同时将聚合温度和压力(表压)分别保持在80℃和2.1 MPa,并在气相中保持氢气浓度恒定,由此在从环管反应器转移来的丙烯均聚物存在下在气相中均聚丙烯。在第一容器中的丙烯均聚物间歇地全部转移到所述气相聚合反应器的第二容器中。
丙烯和氢气连续供应到第二容器中,同时将聚合温度和压力(表压)分别保持在80℃和1.7MPa,并在气相中保持氢气浓度恒定,由此在从第一容器间歇地转移来的丙烯均聚物存在下在气相中均聚丙烯。因此,所生产的是聚合物组分(I),其基本上是间歇地从第一容器转移来的丙烯均聚物和在第二容器中生产的丙烯均聚物的混合物。从第二容器中取出的聚合物组分(I)的样品经测定具有1.07 dl/g的特性粘度([ηI]),和0.983的全同立构五单元组分数。聚合物组分(I)间歇地全部转移到所述气相聚合反应器的第三容器中。
(2) 在后聚合步骤
丙烯、氢气和乙烯连续供应到第三容器中,同时将聚合温度和压力(表压)分别保持在70℃和1.35MPa,并且在气相中保持氢气浓度和乙烯浓度恒定,由此在从第二容器间歇地转移来的聚合物组分(I)存在下在气相中共聚丙烯和乙烯。因此,所生产的是丙烯-乙烯共聚物的聚合物组分(II)。
将在第三容器中的所得粉末状聚合物连续地转移到去活化容器中,以用水将聚合物中所含的催化剂组分去活化。聚合物用热氮气在80℃干燥,由此获得白色粉末状(丙烯)-(丙烯-乙烯)聚合物(丙烯聚合物A-1),其基本上是聚合物组分(I)和(II)的混合物。
丙烯聚合物A-1经过测定具有(i)在230℃在2.16 kg负荷下所测量的26 g/10分钟的熔体流动速率,(ii) 1.4 dl/g的特性粘度([η]),(iii) 7.4wt%的乙烯单元,丙烯聚合物A-1是100wt%,和(iv) 80/20的比率XI/XII,XI和XII分别是丙烯聚合物A-1中聚合物组分(I)的重量比例和丙烯聚合物A-1中聚合物组分(II)的重量比例,以在丙烯聚合物A-1的生产中的物料平衡为基础确定。
聚合物组分(II)经过测定具有(i)2.7 dl/g的特性粘度([ηII]),从公式[η]II = ([η]-[η]I × XI)/XII计算,和(ii) 37wt%的乙烯单元,聚合物组分(II)是100wt%。
2. 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生产
将85wt%的丙烯聚合物A-1,15wt%的乙烯聚合物B-1,0.05重量份的化合物C-1,和0.05重量份的添加剂D-1彼此在转鼓混合器中在室温混合5分钟,丙烯聚合物A-1和乙烯聚合物B-1的总量是100wt%和100重量份。
所形成的混合物用具有15 mm的内径和45的L/D比的同向旋转双螺杆挤出机KZW(Technovel Corporation的商品名称),在190℃(机筒区段C1)、200℃(机筒区段C2)和220℃(机筒区段C3-C6和模头)的机筒温度,在300 rpm的螺杆转速,和在约6 kg/小时的挤出速率进行熔融捏合,其中熔融捏合的混合物经过测定具有220-230℃的温度。
熔融捏合的混合物用具有100μm的过滤器精度(filter precision)的烧结金属过滤器FINEPORE NF15N(Nippon Seisen Co., Ltd.的商品名称)过滤,该过滤器放置于连接到机筒的下游端的上述模头的内部,然后被挤出通过模头的三个出口(直径:3毫米),然后用冷水冷却以形成固化的线料,然后切成包括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粒料。
该粒料经过测定具有18 g/10分钟的熔体流动速率;0.895 g/cm3的密度;对于其热压模塑制品和注塑制品而言93%的雾度值;21 MPa、20 MPa和1,000%或更高的在其拉伸试验中的屈服强度、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和8.5 kJ/m2的艾佐德(Izod)冲击强度。结果示于表1中。
所述粒料的上述性能使用下列试件来测量:
(1) 对于拉伸试验和艾佐德冲击试验,通过用由TOYO MACHINERY & METAL CO.,LTD.制造的注塑机TOYO SI30III,在230℃(模塑温度)和50℃(模具温度)模塑粒料来制备试件;和
(2) 对于雾度试验,通过下列两种模塑方法(2-1)和(2-2)来制备试件:
(2-1) 加压模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 将粒料投入放置于不锈钢正方形模具(150毫米×150毫米)上的两个铝板(各具有0.1 mm厚度)之间;
(ii) 将该粒料在230℃加热5分钟,由此熔融该粒料;
(iii) 在230℃在5 MPa压力下热压该熔融粒料;
(iv)在30℃在5 MPa压力下冷压5分钟,由此获得1毫米厚的片材;
(v) 在具有23±2℃的温度和25±5%的相对湿度的环境中将该1毫米厚的片材定形48小时或更长时间;和
(vi) 从1毫米厚的片材裁切具有35 mm×40 mm的尺寸的矩形试件;和
(2-2) 注塑方法,包括用由TOYO MACHINERY & METAL CO.,LTD.制造的注塑机TOYO SI30III,在230℃(模塑温度)和50℃(模具温度)模塑该粒料,由此获得具有48毫米×48毫米×1毫米(厚度)的尺寸的矩形试件。
由下列方法测量上述性能:
1. 熔体流动速率(MFR:g/10分钟)
它是通过在JIS-K-7210-1999中规定的方法,对于丙烯聚合物或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在230℃在2.16 kg负荷下以及对于乙烯聚合物在190℃在2.16 kg负荷下测量的,其中JIS是日本工业标准。
2. 密度(g/cm3)
它是由JIS-K7112-1999中规定的方法测量的。
3. 熔融温度(℃)
它是根据在JIS-K-7121-1987中规定的方法,使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通过包括下列步骤的下述方法测量的:
(1) 在比其熔融温度高50℃或更多的温度将样品完全地熔融;
(2) 以5℃/分钟的冷却速率将样品冷却到比其结晶温度更低的温度(对于丙烯聚合物,冷却至23℃,和对于乙烯聚合物,冷却至-20℃);
(3) 以5℃/分钟的加热速率加热将样品,由此获得吸热曲线;和
(4) 将该吸热曲线中的峰值温度视为样品的熔融温度。
4. 特性粘度(dl/g)
它是由这样一种方法(外推法)测量的,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用乌氏粘度计在135℃测量分别具有0.1 g/dl,0.2 g/dl和0.5 g/dl的浓度的三种1,2,3,4-四氢化萘溶液的比浓粘度;
(2) 分别对于这些浓度绘图这些比浓粘度;和
(3) 外推浓度至零,由此获得特性粘度。
该外推法公开在“Kobunshi Yoeki,Kobunshi Jikkengaku 11”(由Kyoritsu Shuppan Co. Ltd.在1982年出版),第491页。
聚合物组分(II)的特性粘度,[η]II,是由公式[η]II = ([η]-[η]I × XI) / XII计算的,其中[η],[η]I,XI和XII如上述所定义。
5. 乙烯单元含量和α-烯烃单元含量(wt%)
在丙烯聚合物或乙烯聚合物中所含的乙烯单元或α-烯烃单元(1-辛烯单元)的含量是通过公开于由Chemical Society of Japan and Polymer Analysis Research Society编辑,由Kinokuniya Co.,Ltd.(1995)出版的“Kobunshi Bunseki Handbook (新版)”中的13C-核磁共振法(13C-NMR方法)测量的。 为了确定在乙烯聚合物中的α-烯烃单元含量,在乙烯聚合物的13C-NMR谱中的峰是参考James C. Randall, J. Macromol. Sci., Rev. Macromol. Chem. Phs., C29 (2 & 3), 29, 201-317 (1989)来归属的。
6. 在聚合物组分(II)中的乙烯单元含量(wt%)
在聚合物组分(II)中的乙烯单元含量是基于以下测定的:
-聚合物组分(I)和(II)的重量比例(即,XI和XII);和
-通过包括以下步骤的下述方法所获得的丙烯聚合物中的乙烯单元的含量:
(1) 在10 mm-Ф试管中将约200 mg的丙烯聚合物均匀地溶解在3 ml的邻二氯苯(4体积份)/邻二氯化苯-d1(1体积份)混合溶剂中;
(2) 在下列条件下测量所得溶液的13C-NMR谱;和
-NMR装置:JNM-EX270(JEOL LTD的商品名称),
-测量温度:135℃,
-脉冲重复时间:10秒,
-脉冲宽度:45°,和
-累积次数:2,500次,
(3) 以公开于Kakugo等人,Macromolecules,15卷,第1150-1152页(1982)中的报告为基础,从所述13C-NMR谱确定乙烯单元含量。
7. 全同立构五单元组分数(mmmm分数)
它是通过计算在用NMR装置,AM400(Bruker Corporation的商品名称)测量的13C-NMR谱中mmmm峰面积与甲基的碳原子的总峰面积的比率确定的,其中这些峰是以Macromolecules,8卷,第687页(1975)为基础进行归属的。
8. 拉伸试验
它是根据在ASTM D638中规定的方法,通过让注塑的2毫米厚度试件在23℃在50 mm/分钟的拉伸速率进行拉伸试验来进行的。
9. 艾佐德冲击强度(kJ/m2)
它是根据在JIS-K-7110中规定的方法,通过让注塑的4 mm厚度试件(缺口)在-20℃进行冲击试验来测量的。
10. 雾度(%)
它是通过在JIS-K-7105-1981中规定的方法,采用装置DIRECT READING HAZE METER(Toyo Seiki Seisaku-sho,LTD.的商品名称),采用上述试件在23℃测量的。
实施例2
重复实施例1,只是0.05重量份的化合物C-1改变为0.1重量份的该化合物。结果示于表1中。
实施例3
重复实施例1,只是0.05重量份的化合物C-1改变为0.2重量份的该化合物。结果示于表1中。
对比实施例1
重复实施例1,只是0.05重量份的化合物C-1改变为0.2重量份的化合物C-2。结果示于表1中。
对比实施例2
重复实施例1,只是0.05重量份的化合物C-1改变为0.2重量份的化合物C-3。结果示于表1中。
对比实施例3
重复实施例1,只是不使用化合物C-1。结果示于表1中。
对比实施例4
重复实施例1,只是(i)乙烯聚合物B-1改变为乙烯聚合物B-2,和(ii)0.05重量份的化合物C-1改变为0.2重量份的该化合物C-1。结果示于表1中。
对比实施例5
重复实施例1,只是(i)不使用乙烯聚合物B-1,和(ii)0.05重量份的化合物C-1改变为0.2重量份的该化合物C-1。结果示于表1中。
对比实施例6
重复实施例1,只是(i)不使用乙烯聚合物B-1,和(ii)0.05重量份的化合物C-1改变为0.2重量份的化合物C-3。结果示于表1中。
对比实施例7
重复实施例1,只是(i)不使用乙烯聚合物B-1和化合物C-1。结果示于表1中。
对比实施例8
重复实施例1,只是(i)丙烯聚合物A-1改变为丙烯聚合物A-2,和(ii) 0.05重量份的化合物C-1改变为0.2重量份的该化合物C-1。结果示于表1中。
对比实施例9
重复实施例1,只是(i)丙烯聚合物A-1改变为丙烯聚合物A-2,和(ii) 0.05重量份的化合物C-1改变为0.2重量份的化合物C-3。结果示于表1中。
对比实施例10
重复实施例1,只是(i)丙烯聚合物A-1改变为丙烯聚合物A-2,和(ii)不使用化合物C-1。结果示于表1中。
表1
Figure 559714DEST_PATH_IMAGE016
组分(A)和(B)的总量是100wt%,并且也是100重量份。
注释1:加压模塑试件/注塑试件
Figure 781747DEST_PATH_IMAGE017
Figure 194274DEST_PATH_IMAGE018
对比实施例11
1.丙烯聚合物A-3的生产
在用丙烯彻底吹扫的不锈钢液相环管聚合反应器中加入三乙基铝和环己基乙基二甲氧基硅烷。该环管反应器被调节在内部温度60℃,并且用丙烯和氢气调节在内部压力3.5 MPa(表压)。向环管反应器中连续地供应通过在JP 2004-182981A的实施例1中公开的方法制备的固体催化剂组分,由此在液相中均聚丙烯。所形成的丙烯均聚物连续地转移到由三个容器组成的气相聚合反应器的第一容器中。
丙烯和氢气连续供应到第一容器中,同时将聚合温度和压力(表压)分别保持在83℃和2.1 MPa,并且在气相中保持氢气浓度恒定,由此在从环管反应器转移来的丙烯均聚物存在下在气相中均聚丙烯。在第一容器中的丙烯均聚物间歇地全部转移到气相聚合反应器的第二容器中。
丙烯和氢气连续供应到第二容器中,同时将聚合温度和压力(表压)分别保持在83℃和1.7MPa,并且在气相中保持氢气浓度恒定,由此在从第一容器间歇地转移来的丙烯均聚物存在下在气相中均聚丙烯。丙烯均聚物间歇地全部转移到气相聚合反应器的第三容器中。
丙烯和氢气连续供应到第三容器中,同时将聚合温度和压力(表压)分别保持在83℃和1.35MPa,并且在气相中保持氢气浓度恒定,由此在从第二容器间歇地转移来的丙烯均聚物存在下在气相中均聚丙烯。
在第三容器中的所得粉末状聚合物连续地转移到去活化容器中,以用水将聚合物中所含的催化剂组分去活化。聚合物用热氮气在110℃干燥,由此获得白色粉末状的丙烯聚合物A-3。在环管聚合反应器中,在气相聚合反应器的第一容器中,在气相聚合反应器的第二容器中,和在气相聚合反应器的第三容器中聚合的丙烯量的重量比测得是10/54/21/15。
丙烯聚合物A-3经过测定具有在230℃在2.16 kg负荷下测量的17 g/10分钟的熔体流动速率,1.34 dl/g的特性粘度,162℃的熔融温度,和0.983的全同立构五单元组分数。
2. 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生产
将100重量份的丙烯聚合物A-3,0.05重量份的添加剂D-1,0.05重量份的添加剂D-2,和0.1重量份的添加剂D-3彼此在转鼓混合器中在室温混合5分钟。所形成的混合物与实施例1类似地进行熔融捏合,由此获得粒料。结果示于表2中。
对比实施例12
重复对比实施例11,只是进一步使用0.2重量份的化合物C-1。结果示于表2中。
对比实施例13
重复对比实施例11,只是(i)100重量份的丙烯聚合物A-3改变为85重量份的丙烯聚合物A-3,(ii) 进一步使用15重量份的乙烯聚合物B-1,和(iii)进一步使用0.2重量份的化合物C-1。结果示于表2中。
对比实施例14
重复对比实施例11,只是(i)100重量份的丙烯聚合物A-3改变为80重量份的丙烯聚合物A-3,(ii) 进一步使用20重量份的乙烯聚合物B-1,和(iii)进一步使用0.2重量份的化合物C-1。结果示于表2中。
对比实施例15
重复对比实施例11,只是(i)100重量份的丙烯聚合物A-3改变为70重量份的丙烯聚合物A-3,(ii) 进一步使用30重量份的乙烯聚合物B-1,和(iii)进一步使用0.2重量份的化合物C-1。结果示于表2中。
表2

Claims (6)

1.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其包括下列组分(A)、(B)和(C):
(A) 51-99wt%的丙烯聚合物,其具有在230℃在2.16 kg负荷下测量的10-200 g/10分钟的熔体流动速率并且含有0.1-40wt%的乙烯单元和/或具有4-10个碳原子的α-烯烃单元和60-99.9wt%的丙烯单元;
(B) 1-49wt%的具有0.85-0.93 g/cm3的密度的乙烯聚合物;和
(C) 0.001-5重量份的作为成核剂的酰胺化合物;
其中组分(A)和(B)的总量是100wt%,或是100重量份,以及所述乙烯单元、α-烯烃单元和丙烯单元的总量是100wt%。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丙烯聚合物是含有1-50wt%的下列聚合物组分(I)和50-99wt%的下列聚合物组分(II)的混合物:
(I) 丙烯聚合物组分,具有在135℃在1,2,3,4-四氢化萘中测量的0.1-5 dl/g的特性粘度[η]I;和
(II) 聚合物组分,具有在135℃在1,2,3,4-四氢化萘中测量的1-20 dl/g的特性粘度[η]II并且含有1-80wt%的乙烯单元和/或具有4-10个碳原子的α-烯烃单元和20-99wt%的丙烯单元;
其中聚合物组分(I)和(II)的总量是100wt%,以及所述乙烯单元、α-烯烃单元和丙烯单元的总量是100wt%。
3.根据权利要求2的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含有聚合物组分(I)和(II)的混合物是使用两个或更多个聚合反应器按照多阶段方式生产的。
4.根据权利要求1的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其中该乙烯聚合物含有51-99wt%的乙烯单元和1-49wt%的具有4-10个碳原子的α-烯烃单元,并且具有在190℃在2.16 kg负荷下测量的0.5-50 g/10分钟的熔体流动速率,前提条件是所述乙烯单元和α-烯烃单元的总和是100wt%。
5.根据权利要求1的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其中该酰胺化合物是由以下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
Figure 201110147387X100001DEST_PATH_IMAGE001
其中R1,R2和R3是彼此相同或彼此不同的,并且是氢原子或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基;和R4,R5和R6是彼此相同或彼此不同的,并且是氢原子,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基,或由下式(1)表示的基团,
Figure 526928DEST_PATH_IMAGE002
其中R7是氢原子,羟基,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基,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氧基,单(含1-20个碳原子的烃基)氨基,二(含1-20个碳原子的烃基)氨基,或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烃硫基。
6.根据权利要求1的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其中该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具有采用从该聚丙烯树脂组合物模制的1毫米厚度片材测量大于75%的雾度值。
CN201110147387XA 2010-06-04 2011-06-02 聚丙烯树脂组合物 Pending CN10226815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28729 2010-06-04
JP2010-128729 2010-06-0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68157A true CN102268157A (zh) 2011-12-07

Family

ID=449740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47387XA Pending CN102268157A (zh) 2010-06-04 2011-06-02 聚丙烯树脂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492468B2 (zh)
JP (1) JP2012012595A (zh)
CN (1) CN102268157A (zh)
DE (1) DE102011102876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04072A (zh) * 2011-12-22 2014-12-10 弗纳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成核在改进icp树脂的吹塑膜气泡稳定性中的应用
CN108779307A (zh) * 2016-04-14 2018-11-09 巴塞尔聚烯烃意大利有限公司 丙烯聚合物组合物
CN110997738A (zh) * 2017-06-27 2020-04-10 埃克森美孚化学专利公司 高冲击聚丙烯抗冲共聚物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602104A1 (en) * 2011-12-09 2013-06-12 EADS Deutschland GmbH Fiber-reinforced composite material with improved fire resistance, and structural component made thereof
JP6107046B2 (ja) * 2012-10-23 2017-04-05 東洋製罐株式会社 容器
JP2015155515A (ja) * 2014-02-21 2015-08-27 日本ポリプロ株式会社 プロピレン系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成形品
JP7015635B2 (ja) * 2017-01-27 2022-02-15 サンアロマー株式会社 発泡性ポリプロピレン組成物
CN108912587A (zh) * 2018-08-07 2018-11-30 中宝环保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风机盘管接水盘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KR102259442B1 (ko) * 2018-11-30 2021-06-01 롯데케미칼 주식회사 자동차 시트 쿠션용 발포체 조성물, 자동차 시트 쿠션용 발포체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53931A (zh) * 2000-12-06 2004-12-08 �������⻯ѧƷ�ع����޹�˾ 聚丙烯树脂组合物
JP2009167407A (ja) * 2007-12-21 2009-07-30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ポリプロピレン系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218606A (ja) 1985-03-25 1986-09-29 Sumitomo Chem Co Ltd α−オレフイン重合体の製造法
CA1263370A (en) 1985-03-25 1989-11-28 Masaaki Katao CATALYST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alpha.-OLEFIN POLYMERS USING THE SAME
JP2785607B2 (ja) 1991-09-27 1998-08-13 住友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エチレン−プロピレンブロック共重合体
CA2079200A1 (en) 1991-09-27 1993-03-28 Hajime Sadatoshi Ethylene-propylene block copolymer
JP2950168B2 (ja) 1993-12-08 1999-09-20 住友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α−オレフィン重合用触媒ならびにα−オレフィン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US5608018A (en) 1993-12-08 1997-03-04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α-olefin polymerization catalyst system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α-olefin catalyst
JP3564722B2 (ja) 1994-03-07 2004-09-15 新日本理化株式会社 新規なアミド系化合物
JP3430626B2 (ja) 1994-04-06 2003-07-28 新日本理化株式会社 ポリプロピレン系樹脂組成物
JP3398469B2 (ja) * 1994-05-27 2003-04-21 昭和電工株式会社 ポリプロピレン樹脂組成物
JP3480064B2 (ja) 1994-09-29 2003-12-15 新日本理化株式会社 ポリプロピレン系樹脂組成物
JP3656324B2 (ja) 1996-06-03 2005-06-08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プロピレン/エチレン−α−オレフィン系ブロック共重合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SG67392A1 (en) 1996-05-27 1999-09-21 Sumitomo Chemical Co Propylene/ethylene-alpha-olefin block copolymer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US6187883B1 (en) 1996-08-23 2001-02-13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Solid catalyst component for α-olefin polymerization, catalyst for α-olefin polymerization,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α-olefin polymer
JP3832039B2 (ja) 1996-08-23 2006-10-11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α−オレフィン重合用触媒ならびにα−オレフィン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WO2000052089A1 (en) 1999-03-05 2000-09-08 Ciba Specialty Chemicals Holding Inc. Nucleators for crystallizable thermoplastic polymers
JP4031622B2 (ja) * 2001-05-30 2008-01-09 バセル ポリオレフィン イタリア エス.アール.エル. ポリプロピレン系樹脂組成物
JP4903360B2 (ja) 2002-11-19 2012-03-28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プロピレンブロック共重合体製造用固体触媒成分、プロピレンブロック共重合体製造用触媒、およびプロピレンブロック共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JP4940601B2 (ja) 2005-09-01 2012-05-30 新日本理化株式会社 新規なポリプロピレン樹脂組成物、該組成物を用いたシート又はフィルム成形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7231134A (ja) 2006-02-28 2007-09-13 New Japan Chem Co Ltd 改良されたポリプロピレン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成形体
JP2009120797A (ja) 2007-10-24 2009-06-04 Japan Polypropylene Corp 押出しシート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包装製品
JP2009209342A (ja) 2008-02-08 2009-09-17 Japan Polypropylene Corp プロピレン系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成形品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53931A (zh) * 2000-12-06 2004-12-08 �������⻯ѧƷ�ع����޹�˾ 聚丙烯树脂组合物
JP2009167407A (ja) * 2007-12-21 2009-07-30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ポリプロピレン系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体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04072A (zh) * 2011-12-22 2014-12-10 弗纳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成核在改进icp树脂的吹塑膜气泡稳定性中的应用
CN108779307A (zh) * 2016-04-14 2018-11-09 巴塞尔聚烯烃意大利有限公司 丙烯聚合物组合物
CN108779307B (zh) * 2016-04-14 2020-11-06 巴塞尔聚烯烃意大利有限公司 丙烯聚合物组合物
CN110997738A (zh) * 2017-06-27 2020-04-10 埃克森美孚化学专利公司 高冲击聚丙烯抗冲共聚物
CN110997738B (zh) * 2017-06-27 2022-08-16 埃克森美孚化学专利公司 高冲击聚丙烯抗冲共聚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012595A (ja) 2012-01-19
DE102011102876A1 (de) 2011-12-08
US8492468B2 (en) 2013-07-23
US20110301268A1 (en) 2011-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68157A (zh) 聚丙烯树脂组合物
CN1803914B (zh) 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及成形制品
EP3049469B1 (en) Nucleating agent for thermoplastic polymer composition
JP4887785B2 (ja) ポリプロピレン系樹脂組成物および成形体
CN102010549B (zh) 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及其生产方法
CN101939374B (zh) 聚丙烯类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形体
CN102558683B (zh) 一种聚丙烯β晶型成核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1855288B (zh) 具有良好低温延性的填充的tpo组合物
CA2934992C (en) Propylene-based compositions of enhanced appearance and flowability
US20140242335A1 (en) Fiber-reinforced polypropylene resin composition and molded article thereof
CN104736630A (zh) 用于制备包含非均相丙烯共聚物和滑石的组合物的方法
EP4017916B1 (en) Polypropylene - polyethylene blends with improved properties
AU2006261996A1 (en) Filled TPO compositions,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and articles prepared from the same
WO2019224129A1 (en) Process to produce polypropylene-based composition from post-consumer resins and articles made of said compositions
CN105026485A (zh) 纤维补强的聚丙烯类树脂组合物和其成形体
CN104927184A (zh) 填充的热塑性聚烯烃组合物、制备其的方法和由其制得的制品
CN101903464B (zh) 聚丙烯类树脂组合物及由其制成的成型体
US20220306844A1 (en) Polypropylene - polyethylene blends with improved properties
KR20150086319A (ko) 타이거 스트라이프가 완화 또는 제거되고 우수한 기계적 특성이 유지된 pp 화합물
US20220356330A1 (en) Polypropylene - polyethylene blends with improved properties
CN115066413B (zh) 三酰胺化合物和包含所述三酰胺化合物的组合物
JP2010077396A (ja) プロピレン系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成形体
JP2010024428A (ja) ポリプロピレン系包装用フィルム
JP5023493B2 (ja) ポリプロピレン系樹脂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EP3733764B1 (en) Polypropylene-polyethylene composition with improved toughnes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