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56850B - 操作装置以及用于操作这种操作装置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操作装置以及用于操作这种操作装置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56850B
CN102256850B CN2009801516768A CN200980151676A CN102256850B CN 102256850 B CN102256850 B CN 102256850B CN 2009801516768 A CN2009801516768 A CN 2009801516768A CN 200980151676 A CN200980151676 A CN 200980151676A CN 102256850 B CN102256850 B CN 1022568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ing state
handling device
brake
parking brake
inflection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5167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56850A (zh
Inventor
乌韦·本施
盖伊·阿兰·吉奥楚昂吉亚
约尔格·黑尔默
伯恩德-约阿希姆·基尔
哈特穆特·罗森达尔
沃尔夫冈·施特拉
奥特马尔·施特鲁韦
马蒂亚斯·蒂特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F CV Systems Europe BV
ZF CV Systems Hannover GmbH
Original Assignee
Wabco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42097284&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2256850(B)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bco GmbH filed Critical Wabco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22568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568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568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568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7/00Brake-action initiating means
    • B60T7/02Brake-action initiating means for personal initiation
    • B60T7/08Brake-action initiating means for personal initiation hand actuated
    • B60T7/10Disposition of hand control
    • B60T7/107Disposition of hand control with electrical power assistan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3/00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 B60T13/10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with fluid assistance, drive, or release
    • B60T13/24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with fluid assistance, drive, or release the fluid being gaseous
    • B60T13/26Compressed-air systems
    • B60T13/261Compressed-air systems systems with both indirect application and application by springs or weights and released by compressed air
    • B60T13/263Compressed-air systems systems with both indirect application and application by springs or weights and released by compressed air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upling with dependent systems, e.g. tractor-trailer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3/00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 B60T13/10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with fluid assistance, drive, or release
    • B60T13/66Electrical control in fluid-pressure brake systems
    • B60T13/662Electrical control in fluid-pressure brake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ed functions of the control system compon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3/00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 B60T13/74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with electrical assistance or dri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7/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ower brake system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60T8/00, B60T13/00 or B60T15/00, or presenting other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 B60T17/18Safety devices; Monitoring
    • B60T17/22Devices for monitoring or checking brake systems; Signal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7/00Brake-action initiating means
    • B60T7/02Brake-action initiating means for personal initiation
    • B60T7/08Brake-action initiating means for personal initiation hand actuated
    • B60T7/085Brake-action initiating means for personal initiation hand actuated by electrical means, e.g. travel, force sens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gulating Braking Force (AREA)
  • Braking Systems And Boosters (AREA)
  • Valves And Accessory Devices For Brak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操作装置,用于汽车的、特别是商用车的驻车制动器,其中,操作装置具有针对汽车行驶而设的行车制动器和为汽车驻停而设的驻车制动器。借助驻车制动器,在这种情况下可不依赖于行车制动器的制动过程地产生用于汽车的第一制动作用。操作装置具有不能提供驻车制动器的第一制动作用的第一切换状态,并且具有可以提供驻车制动器的特别是完全的第一制动作用的第二切换状态。操作装置此外具有用于操作驻车制动器的、能手动操作的操纵元件(2、2’),其中,操纵元件(2、2’)具有多个偏转位置(18、20、83、84),其中,操作装置在第一偏转位置(18)内在松开驻车制动器的情况下可以切换到第二切换状态,以及其中,操作装置在接合驻车制动器的情况下可以切换到第一切换状态。依据本发明,操作装置可以切换到另外的切换状态。本发明此外涉及一种用于操作这种操作装置的方法,其中,操作装置在对操作的响应中可以切换到所述另外的切换状态。

Description

操作装置以及用于操作这种操作装置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汽车驻车制动器的操作装置,以及一种用于对操作装置加以操作的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特别是商用车具有针对汽车行驶而设的行车制动器和为汽车驻停而设的驻车制动器。借助驻车制动器,可以不依赖于行车制动器的制动过程地产生对于汽车的所谓第一制动作用。公知的操作装置是汽车制动设备的一部分,并且对汽车的驻车制动器加以操作。
公知的操作装置具有用于操作驻车制动器的、能手动操作的操纵元件。在接合驻车制动器的情况下,操作装置可以切换到松开驻车制动器的第一切换状态。操纵元件具有多个偏转位置。在第一偏转位置内在松开驻车制动器的情况下,操作装置可以被切换到接合驻车制动器的第二切换状态。
具有公知的操作装置的制动设备通常具有至少另一制动功能,例如挂车监控功能、挂车制动功能和/或者分段制动功能(Streckbremsfunktion)。对制动设备大量功能的操纵使驾驶员被弄糊涂,并且经常不再能轻易凭直觉完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基于如下问题,即,使这种制动设备能被简单而且凭直觉地进行操纵。
本发明利用开头所述类型的能切换到另一切换状态的操作装置和用于对该操作装置加以操作的方法来解决所述问题,其中,操作装置在对操作的响应中切换到另外的切换状态。
操作装置特别是借助同一操纵元件可以切换到第一切换状态、第二切换状态和另外的切换状态。借助所述另外的切换状态,可以利用一个且为同一操纵元件可以对例如挂车监控功能和/或者挂车制动功能和/或者分段制动功能进行切换,或借助操作装置,特别是借助一个且为同一操纵元件可以在关断点火时防止自动接合驻车制动器的功能。操作装置除了操纵元件外具有至少一个用于提供切换状态的电子器件。但此外,操作装置也可以具有制动设备的其他部件,特别是控制电子器件、功率电子器件和制动器的操作机构或促动器。
依据本发明的操作装置的操纵元件可以凭直觉而且比公知的操作装置的操纵元件更容易地被操纵,借助该操纵元件可以切换为挂车监控功能,或者借助该操纵元件在与单独设置的其他操纵元件的组合下,可以切换为挂车制动功能和/或者分段制动功能,或者在关断点火时停用驻车制动器的自动接合。对于用于在关断点火时停用自动接合驻车制动器单独操作的其他操纵元件的情况,也可以简单而且凭直觉进行操作。
本发明通过“多重占用”而节省至少一个操纵元件。由此,节省汽车的驾驶室内仪表盘的空位。所述空位是有限的,这是因为在该仪表盘上通常布置有大量的操纵元件。
本发明同样也节省成本,因为仅须制成较少操纵元件或者无须制成单独的操作装置,来用于在关断点火时使自动接合驻车制动器停用,并且仅须将较少的操纵元件构造到汽车内,或无需将操纵元件构造到汽车内。
优选的是,挂车可以联接到汽车上。借助驻车制动器,同样可以不依赖于牵引车的行车制动器的制动过程地产生用于挂车的第二制动作用。在第一切换状态下,不能提供驻车制动器的第二制动作用。与之相对照地,在第二切换状态下,可以提供驻车制动器的特别是完全的第二制动作用。
操纵元件具有预先确定的中立位置,并且这样构造,即,操纵元件在无外部作用的情况下,占据该中立位置。偏转位置在不同方向上与中立位置相距。
相对于第一切换状态或第二切换状态,在所述另外的切换状态下,改变第二制动作用,但不改变第一制动作用。因此,所述另外的切换状态例如可以切换为挂车监控功能、挂车制动功能或者分段制动功能。
利用挂车监控功能可以测试:由汽车和挂车组成的拖挂车组(Fahrzeugzug)是否可以仅借助汽车的驻车制动器驻车。挂车监控功能只能提供在汽车处的第一制动作用,而在挂车处的第二制动作用则不能被提供。
汽车具有优点地具有组合式的弹簧蓄能器制动缸,其中,该弹簧蓄能器制动缸的膜片件配属于行车制动器,并且弹簧蓄能器部件配属于驻车制动器。为了使汽车借助驻车制动器得以驻停,行驶中被通气的弹簧蓄能器部件排气,由此,弹簧提供用于实现第一制动作用的压紧能量。
与之相对照地,挂车具有如下的制动缸,所述制动缸既可以由行车制动器进气,也可以由驻车制动器进气,并且因此被操作。该制动缸以及在需要时制动设备的其他部件因此可以既配属于行车制动器,也配属于驻车制动器。
在挂车监控功能已激活的情况下,挂车的制动缸排气,从而拖挂车组仅借助牵引车的驻车制动器得以停住。
与之相对照地,在挂车制动功能和分段制动功能下则松开汽车的驻车制动器,而挂车的制动缸被通气并因此被操作。挂车制动功能在这种情况下首要用于监控:挂车是否按常规与汽车相联接。可能未按常规联接的挂车在挂车制动功能激活的情况下当汽车起动时会与汽车分开。
与之相对照地,分段制动功能在低速下使用,以便例如在下坡的行车道时使拖挂车组呈曲线伸展地停住。
作为选择,本发明也可以在具有另外类型制动器(例如可电机械式操作的制动器)的拖挂车组或汽车上使用。
由此总之,在该实施方式在所述另外的切换状态下,第二制动作用—即在挂车处的制动作用总是要么相对于第一切换状态,要么相对于第二切换状态,也就是要么相对于松开的汽车驻车制动器,要么相对于接合汽车驻车制动器进行改变。特别是第二制动作用在另外的切换状态下相对于第一切换状态进行如下改变,即,在这时挂车的制动缸被操作,或者相对于第二切换状态进行如下改变,即,在这时松开挂车的制动缸或者至少这样操作,即,可以达到比较小的第二制动作用。但在极端情况下,在所述另外的切换状态下的第二制动作用相对于在第一切换状态或第二切换状态下的第二制动作用,或者相对于在所述另外的切换状态下第一制动作用发生逆反。
在基于开头所述这种实施方式构成的第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接合驻车制动器的情况下,操作装置在第二偏转位置内为松开驻车制动器而可以切换到第一切换状态。切换到第一切换状态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要么在第二偏转位置内进行,要么作为选择地当操纵元件不再被操作或再次离开第二偏转位置时进行。
在第一偏转位置内,操作装置相对照地为提供挂车监控功能而当事先激活第二切换状态的情况下可以切换到所述另外的切换状态。所述另外的切换状态是第三切换状态,在该第三切换状态下可以提供第一制动作用,但不能提供第二制动作用。因此第一偏转位置被两种功能双重占用。在松开驻车制动器的情况下,即驻车制动器在对操纵元件的操作的响应中在第一偏转位置内接合。相对照地,在接合驻车制动器或在第一偏转位置内对操纵元件重复操作的情况下,只要操纵元件在第一偏转位置内被操作,就激活挂车监控功能。相对照地,在返回中立位置后,再次接合牵引车和挂车的驻车制动器或者说再次占据第二切换状态。
在基于开头所述这种实施方式构成的、可另选的第二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偏转位置也被双重占用,而在这时具有“接合”和“松开”驻车制动器的功能。因此在接合驻车制动器的情况下,操作装置在第一偏转位置内为松开驻车制动器可以切换到第一切换状态。切换到第二切换状态的过程也在第一偏转位置内进行。但在需要时,操作装置也可以这样构成,即该操作装置在离开第一偏转位置后,特别是在达到中立位置的情况下才切换到第一切换状态。
在第二偏转位置内,如果事先激活第二切换状态的话,操作装置相对照地为提供挂车监控功能可以切换到所述另外的切换状态。所述另外的切换状态也是第三切换状态,在该第三切换状态下可以提供第一制动作用,但不能提供第二制动作用。因此借助第一偏转位置可以在这时接合和再次松开驻车制动器,而在接合驻车制动器的情况下以及在操纵元件的操作情况下,在第二偏转位置内以与操纵元件在该第二偏转位置内被操作相同时间来激活挂车监控功能。在松开驻车制动器的情况下在第二偏转位置内进行操作时,第二偏转位置相对照地无功能。
在本发明的基于目前所述特殊实施方式之一构成的优选改进方案中,在松开驻车制动器的情况下,操作装置在第二偏转位置内或者在第二偏转位置内在对前面进行的偏转的响应中,特别是为提供挂车监控功能而可以切换到第四切换状态。在该第四切换状态下,可以提供第二制动作用,但不能提供第一制动作用。因此无论是第一偏转位置还是第二偏转位置,均分别被功能双重地占用。因此,可以节省其他操纵元件,即,用于激活挂车制动功能的单独的操纵元件。但操纵元件的操作还是可以凭感觉进行。
优选的是,操作装置具有检测机构,借助该检测机构可以检测汽车停驶状态或车速,其中,操作装置仅在检测到汽车停驶状态或者车速很低,也就是直至最大速度低于5km/h情况下,才切换到第四切换状态。因此,挂车制动功能仅在其无危险地可行的情况下,即在汽车停驶或很低的车速情况下,才激活。
检测机构可以附加地配属于另外的功能,并且例如提供速度显示的数据和/或者防抱死系统的数据。
在激活挂车制动功能的情况下,可行的是,通过起牵引作用的汽车的起动或猛地开动而识别按常规联接的挂车。具有优点的是,从预先规定的车速例如5km/h起,自动从第四切换状态切换到第一切换状态,因为可以是半挂车的挂车不允许以制动的车轮在较高速度(也就是大于5km/h)下被牵引。
在本发明的改进方案中,操纵元件的第二偏转位置甚至被三重占用。在松开驻车制动器的情况下,操作装置在第二偏转位置内为提供分段制动功能而可以切换到第五切换状态,其中,在该第五切换状态下,第二制动作用超过第一制动作用,特别是可以提供第二制动作用,但不能提供第一制动作用。因此,当松开驻车制动器并且只要操纵元件在第二偏转位置内被操作的情况下,要么激活挂车制动功能,要么激活分段制动功能。
优选的是,分段制动功能在如下情况下被激活,即当汽车具有处于预先规定的或可预先规定的速度区间内时,特别是为例如5km/h与例如60km/h之间的行驶速度。因此,汽车具有检测机构,借助该检测机构可以检测汽车停驶状态或车速。操作装置在检测到车速处于预先规定的或可预先规定的速度区间内的情况下,切换到第五切换状态。由此,排除了:在过高速度下,可能有危险地进行误操作,特别是激活分段制动功能。
优选的是,在松开驻车制动器的情况下以及所检测到的停留时间低于预先规定的或可预先规定的极限操作时间的情况下,操作装置可以切换到所述或一个第五切换状态,其中,在该第五切换状态下,为提供分段制动功能,第二制动作用超过第一制动作用,特别是可以提供第二制动作用,但不能提供第一制动作用。因此,分段制动功能作为选择地或者附加地也可以在汽车停驶状态下,即在操纵元件在第二偏转位置内被以足够时长操作的情况下,被操作或激活。为此,可以检测操纵元件在第二偏转位置内的停留时间。因此,分段制动功能可以及时被激活并且在需要时也在返回中立位置内后被激活,直至重新达到第二偏转位置,或者需要时重新达到第一偏转位置,或者需要时分段制动功能此外被手动或者自动地停用。
依据本发明作为对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另选的、但如基于同样在开头所述实施方式构成的第三优选实施方式一样,在接合驻车制动器的情况下,操作装置在第二偏转位置内为松开驻车制动器而可以切换到第一切换状态。此外,操纵元件具有第三偏转位置,其中,操作装置在该第三偏转位置内,特别是在松开驻车制动器的情况下,为提供分段制动功能而可以切换到所述另外的切换状态。与第一实施方式或者第二实施方式相对照地,所述另外的切换状态不是第三切换状态,而是第五切换状态,在该第五切换状态下,第二制动作用超过第一制动作用,特别是可以提供第二制动作用,但不能提供第一制动作用。操纵元件因此结构上这样构成,即,该操纵元件可以实现第三偏转位置,并且因此无需对第一偏转位置或者第二偏转位置多重占用。
在该第三偏转位置内,第二制动作用优选可以无级或者分级地改变,其中,第三偏转位置设置在所谓的特别是与中立位置相邻的第一偏转区内,并且第二制动作用根据该第一偏转区内的位置来设定。分段制动功能因此不仅被接通,而且被再次关断,而且在其强度方面上可以进行单独调控。
在一种优选的改进方案中,操纵元件具有第四偏转位置,该第四偏转位置设置在特别是与中立位置相邻设置的第二偏转区内。操作装置在该第四偏转位置内,特别是在松开驻车制动器的情况下,为提供动态制动功能而可以切换到第六切换状态,其中,在该第六切换状态下,第一制动作用和第二制动作用可以无级或者分级地提供,以及其中,第一制动作用和第二制动作用根据该第二偏转区内的位置设定。因此,驻车制动器可与行车制动器类似地使用,并且既对于汽车被配量使用,也对于挂车被配量使用。这种配量使用在这种情况下借助操纵元件来进行。
在该实施方式中,操纵元件无外部作用下也占据中立位置,特别是从第一偏转位置或第二偏转位置优选缓冲式地再次返回到中立位置,从而在松开操纵元件后,第一制动作用和第二制动作用降低,或者在激活分段制动功能的情况下,仅第二制动作用降低。
在优选的改进方案中,操作装置这样构成,即,该操作装置在对离开第三偏转位置或第四偏转位置的响应中,或在对离开第一偏转区或第二偏转区的响应中,特别是在对返回到中立位置的响应中,为松开驻车制动器可以切换回到第一切换状态,特别是当操作装置在向第三偏转位置或者第四偏转位置或第一偏转区或者第二偏转区内操作之前处于第一切换状态的情况下。
优选的是,操纵元件或操纵元件的操作机构在操作装置的第三实施方式中可以沿轴线按压、拉动并环绕该轴线特别是相对于操纵元件的基本件枢转,其中,从中立位置出发借助拉动可以达到第一偏转位置,借助按压可以达到第二偏转位置,借助枢转向第一方向可以达到第三偏转位置,并且需要时借助枢转向第二方向可以达到第四偏转位置。由此可以舒适地控制分段制动功能或需要时实现动态的制动功能。此外,可以轻易而迅速地激活或停用驻车制动器。操纵元件作为操作机构可以具有例如杆或者球头。
优选的是,操纵元件这样构成,即,第一偏转位置或第二偏转位置从第二偏转位置或第一偏转位置,即相应另外的偏转位置出发,以及从第三出发和需要时从第四偏转位置出发,能仅通过中立位置而被达到。如果操纵元件处于第三偏转位置或者需要时处于第四偏转位置内,在对拉动或者按压的响应中,首先进入中立位置并且在需要时此后进入第一偏转位置或第二偏转位置。由此,反作用于误操作。驻车制动器只有当动态制动功能或分段制动功能停用的情况下,才接合。
在本发明的一种基于前述特殊实施方式构成的改进方案中,操作装置可以切换到第七切换状态。作为对此的选择,所述另外的切换状态是第七切换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挂车不一定非得联接或可联接到汽车上。
操作装置或具有操作装置的制动设备具有如下自动装置,一旦点火被关断,该自动装置就使汽车停驶。因此,对停住的汽车的无意溜车起反作用。在操作装置处于第一切换状态的情况下,操作装置在对关断点火的响应中因此可以自动切换到第二切换状态。
但如果当关断点火时,操作装置处于第七切换状态下,那么汽车的自动停驶被阻止。汽车可被以非制动的方式停住,这一点例如在车间内,在更换制动衬时、在倒拖时以及为了预防制动器冻结,而可以被需要或是具有优点的。
在具有优点的改进方案中,操作装置这样构成,使操作装置在操纵元件的偏转位置内在操纵元件被操作的时长被切换到第七切换状态,并且在离开该偏转位置后或在返回中立位置后或结束操作后,才被切换到第一切换状态。因此,操作装置在操纵元件被操作的时长内处于第七切换状态。因此在操纵元件被操作期间关断点火的情况下,阻止了自动接合驻车制动器。但如果在操纵元件不再操作的情况下才关断点火,那么自动接合驻车制动器。操作装置在结束操纵元件的操作后因此不再处于第七切换状态,而是处于第一切换状态,在该第一切换状态下不阻止在第二切换状态下用于自动接合驻车制动器的自动切换。
作为对借助“保持按压”而切换到第七切换状态可另选地或者附加地,也可以具有用于切换的其他操纵元件,其中,操作装置在对操作其他操纵元件的响应中,可以在操作的时长内或者预先确定的时间段内或者直至操纵元件的操作为止或者直至再次操作其他操纵元件为止或者直至操作另一个操纵元件为止,均可切换到第七切换状态。具有优点的是,其他操纵元件在这种情况下是已设置用于另外的功能的操纵元件,从而通过对其他操纵元件的多重占用不需要仅用于切换第七切换状态的单独操纵元件。
如果操纵元件具有相应的偏转位置,则可以向偏转位置内进行切换。但对此需要时也可以理解为:这种切换在如下情况下才进行,即,操纵元件不再被操作或离开相应的偏转位置或相应的偏转区,或者改变其在偏转区内的位置时。
附图说明
其他实施方式由借助附图详细介绍的实施例而获得。
在图中:
图1示出依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操作装置的操纵元件;
图2示出依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操作装置的图1中的操纵元件;
图3示出依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操作装置的图1中的操纵元件;
图4示出依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操作装置的图1中的操纵元件;
图5示出依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操作装置的图1中的操纵元件;
图6示出依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操作装置的图1中的操纵元件;
图7示出用于说明切换过程的流程图,这些切换过程可以依据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第三实施例、第四实施例、第五实施例和第六实施例以及第七实施例、第八实施例和第九实施例来实施;
图8示出如下流程图,其包括依据实施例1、2和3的操作装置的切换过程;
图9示出如下流程图,其包括依据实施例4、5、6、8和9的操作装置的切换过程;
图10示出流程图的概要部分,该概要部分在图8和9中可以布置在位置A与B之间,或者在实施例1、2和3或4、5和6的情况下加以布置;
图11示出流程图的概要部分,该概要部分在图8和9中可以布置在位置C与D之间,或者在实施例2和3或5和6的情况下加以布置;
图12示出流程图的概要部分,该概要部分在图11中可以设置在位置E与F之间,或在实施例3或6的情况下加以布置;
图13示出流程图的概要部分,该概要部分在依据本发明第七实施例或第八实施例的操作装置中取代图8和9流程图中的概要部分图11布置在位置C与D之间;
图14示出依据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操作装置的操纵元件;以及
图15示出流程图的概要部分,该概要部分在图9中可以插入位置G与H之间,或者在具有依据本发明第九实施例图14操纵元件的操作装置中插入。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依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操作装置的操纵元件2。该操纵元件2具有基本件4和构造为开关等臂杆的操作机构6。开关等臂杆6还具有上按键区8和下按键区10。操纵元件2此外具有电接线对12和14。上按键区8的后面此外布置有发光机构16,例如白炽灯或者发光二极管。
操纵元件2通过按压上按键区8或者下按键区10可以被手动操作。为操作操纵元件2,通过从左侧按压上按键区8或者下按键区10,使开关等臂杆6环绕垂直于观察平面布置的轴线枢转。在上按键区8朝向基本件4的方向枢转期间,下按键区10从该基本件4枢转移开,并且反过来进行。
在无外部作用的情况下,操纵元件2占据图1所示预先确定的中立位置17。对操纵元件2的操作在逆着至少一个弹簧的压力的情况下进行。该弹簧优选具有递增的特性曲线。但弹簧也可以具有递减或者成比例的特性曲线。
发光机构16要么在操作操纵元件2的时长内发光,但作为选择也可以被这样控制,即,发光机构16的发光配属于操作装置的切换状态。发光机构16的不发光相应配属于操作装置的另一切换状态。发光机构也可以具有多种颜色,其中,每种颜色配属于不同的切换状态。此外,作为附加或者另选地,在下按键区10的后面也可以设置有发光机构。作为选择,发光机构16也可以设置在开关等臂杆6的旁边,并且在需要时也可以设置在操纵元件2的旁边。
操作装置用于操作汽车的驻车制动器,其中,在本发明的该实施例中,挂车可以联接到汽车上,以及其中,汽车和挂车共同形成拖挂车组。挂车在这种情况下特别是也可以是半挂车。
汽车具有设置用于行驶运行的行车制动器和设置用于汽车停驶的驻车制动器。借助驻车制动器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不依赖于行车制动器的制动过程地产生用于汽车的第一制动作用和用于挂车的第二制动作用。
在对按压开关等臂杆6的上按键区8的响应中,操纵元件2达到通过箭头表示的、与中立位置17相距的第一偏转位置18。相对照地,在对按压开关等臂杆6的下按键区10的响应中,达到操纵元件2的与中立位置17相距的并通过箭头表示的第二偏转位置20。
操作装置可以切换到多个切换状态。这些切换状态是能可另选地选择的,从而任何时间仅一种切换状态是有效的。切换状态之间的变换借助对操纵元件2的操作来进行。但需要时也可以例如在依赖于行驶状态或汽车状态的情况下在切换状态之间自动变换。
在第一实施例中,第一偏转位置18被双重占用,在对操作开关等臂杆6的上按键区8的响应中达到该第一偏转位置18。在第一切换状态下,松开驻车制动器,其中,不能提供驻车制动器的第一制动作用和第二制动作用。在对达到第一偏转位置18的响应中,操作装置切换到接合驻车制动器的第二切换状态。之后,才在操作装置对再次达到第一偏转位置18的响应中可以再次返回到第一切换状态之前,必须达到中立位置17。
操作装置可以这样构成,即,只要达到第一偏转位置18,操作装置就直接切换到第一切换状态。但作为另选,操作装置也可以这样构成,即,操作装置在第一偏转位置18内,只要操纵元件2处于第一偏转位置18内,就首先切换到第七切换状态。只有在对离开第一偏转位置18的响应中或者对达到中立位置17的响应中,操作装置在这种情况下才切换回到第一切换状态。
在第七切换状态下松开驻车制动器。第一切换状态和第七切换状态彼此的区别在于,操作装置在第一切换状态下在对关断点火的响应中,自动切换到第二切换状态,以便使停住的汽车不会无意溜车。在第七切换状态下,相对照地,阻止自动切换到第二切换状态。
驻车制动器的自动接合可以是操作装置的参数化功能。特别是操作装置或者具有操作装置的汽车的制造商可以将这种功能选择性与操作装置集成或者虽然依据标准集成,但有选择激活或者停用。为此例如将功能设置在软件中,在该软件内可以有选择地将该功能激活或者停用。
如果操作装置处于第二切换状态或如果接合驻车制动器的话,那么操作装置在对达到第二偏转位置20的响应中,可以切换到另外的、即第三切换状态。在该第三切换状态下,挂车监控功能在操作操纵元件2的时长内,特别是只要达到第二偏转位置或者只要不再达到中立位置的话,就不提供第二制动作用或者说松开挂车的驻车制动器。因此可以确定的是,第一制动作用或汽车或牵引车的驻车制动器是否能够保持包括无制动的挂车在内的整个拖挂车组驻停。当汽车应被长时间停驶并且第二制动作用仅在挂车的制动缸通气的情况下实现时,这样做是具有优点的。如果在较长时间后由于压力损失,该制动缸排气,那么第二制动作用取消,从而拖挂车组必须仅借助牵引车驻车制动器的第一制动作用得以保持停住。
图2示出依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操作装置内图1中的操纵元件2。该第二实施例的操纵元件2因此也像实施例3、4、5和6实施例的操纵元件2那样与结合操作装置介绍的操纵元件2在结构上相同。
该第二实施例的操作装置与依照图1第一实施例的操作装置的区别在于,在这时,第二偏转位置20也被可切换的功能双重占用。在依据第一实施例的操作装置中,从第一切换状态出发达到的第二偏转位置20可以在无功能下保持,而依据第二实施例在操作时长内激活例如提供挂车制动功能的第四切换状态。因此在松开驻车制动器的情况下,通过按压下按键区10或达到第二偏转位置的偏转,可以暂时使挂车制动。
出于安全原因,第四切换状态的激活与如下所述相关联,即,汽车要么停住,要么至少以每小时低于5km的速度行驶。在对激活挂车制动功能的响应中,挂车突然制动,这样使汽车内的驾驶员感觉到窜动或牵引车在起动时受阻。因此驾驶员可以发现:挂车是否按常规与汽车联接,以及挂车的制动器是否产生制动作用。
依据第二实施例的操作装置的另外的功能与第一实施例中所介绍的操作装置的功能相应。
图3示出依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操作装置内的操纵元件2。该第三实施例在第二实施例的基础上构成。特别是第一偏转位置18又被以接合和松开驻车制动器的功能双重占用。但第二偏转位置在这种情况下不仅被双重地以暂时切换到第三切换状态或者第四切换状态占用,以及还被以暂时激活挂车监控功能和挂车制动功能三重占用。作为附加地,即在这里设置有第五切换状态或分段制动功能。
该第五切换状态与第四切换状态相同从第一切换状态出发在达到第二偏转位置18的情况下,被切换出来。在此情况下,操作装置在依赖于检测到的车速情况下,决定:是切换到第三还是第四切换状态或者需要保留在第一切换状态。在汽车停驶状态下或者速度低于每小时5km的情况下,操作装置切换到第四切换状态或激活挂车制动功能。相对照地,在每小时5km与每小时60km之间的速度区间中,激活分段制动功能。
在速度较高时,操作装置保留在第一切换状态下。对于挂车制动功能在达到每小时5km的最大速度或者在分段制动功能时超过每小时5km与每小时60km之间的速度区间的边界的情况下,操作装置自动切换回到第一切换状态。
在需要时才发出声或者光的报警信号,并在预先规定的时长后,才自动切换回第一切换状态,以便可以使驾驶员相应适配车速,并且因此也可以防止不希望地切换回到第一切换状态。
分段制动功能可以提供对于挂车完全的第二制动作用。但作为选择,分段制动功能也可以仅提供挂车与完全的第二制动作用相比减小的制动作用。制动作用可以预先规定或者也可以是能调整的。
需要时操纵元件2也能以不同方式构成。分段制动功能例如可以借助开关等臂杆6分级或者无级地操作。以比较小的力按压下按键区10操作开关等臂杆6例如使挂车上仅产生很小的第二制动作用。相应较高的力按压则提高第二制动作用。作为选择,制动作用可以借助单独的操纵元件进行调整。
在对第三实施例的另一另选方案中,当离开第二偏转位置20或者达到中立位置17时,操作装置不从第五切换状态切换回到第一切换状态。取代第一切换状态低,分段制动功能以如下时长保持激活,直至再次达到第二偏转位置20,或者达到第一偏转位置18,或者在对所识别的确定行驶状态或者汽车状态的响应中,电子器件自动停用第五切换状态并且切换回到第一切换状态。
图4、图5和图6示出依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第五实施例和第六实施例的操作装置。这些操作装置与图1、2和3实施例的操作装置相同。特别是这些操作装置也具有相同的操纵元件2。第一偏转位置18也被双重占用,而第二偏转位置20则被单重或双重或三重占用。但在图4、5和6的实施例中,与图1、2和3的实施例相对照地,在第二偏转位置20内可以达到第一切换状态并在第一偏转位置18内可以达到第三切换状态。达到第一切换状态或第三切换状态的条件如上所述。对实施例1、2和3的操作装置上述的另选方案也可以类似地作为实施例4、5和6操作装置的另选方案。
依据第4、5和6实施例的操作装置将驻车制动器的接合和接合驻车制动器的情况下暂时激活的挂车监控功能这二者配属给第一偏转位置18。因此,驾驶员可以无需变换按键区10首先接合驻车制动器并此后激活挂车监控功能。
相应地,将驻车制动器的松开需要时与在松开驻车制动器的情况下暂时激活的挂车制动功能和需要时分段制动功能共同配属给第二偏转区20。由此,驾驶员具有用于接合和松开驻车制动器的明确分开的按键区8和10。此外,驾驶员在依据第5和6实施例的操作装置中可以直接在松开驻车制动器后,激活挂车制动功能,而无需从下按键区10变换到上按键区8或单独的操纵元件。相应内容适用于第六实施例的分段制动功能,但其中,汽车在这种情况下在松开驻车制动器与接合分段制动功能之间应加速,从而车速处于预先规定的速度区间内。
但作为选择,如果例如仅短暂达到第二偏转位置20的话,分段制动功能也可以在停驶时或者速度低于5km/h时被激活。短暂操作在这种情况下是指低于预先规定的极限操作时间的操作时间。因此在汽车停驶状态下或者在速度低于5km/h时,在很短的操作时间的情况下激活分段制动功能,并且在每次超出操作时间的情况下激活挂车制动功能。在短暂操作时间内激活的分段制动功能因此也在中立位置17内保持激活。停用通过对操纵元件2的再次操作或者自动或者借助单独的操纵元件来进行。
在所有实施例1至6中,可以从第一切换状态或第二切换状态暂时切换到第三切换状态以及需要时切换到第四切换状态和第五切换状态。操作装置从第一切换状态需要时可以切换到第四切换状态或者第五切换状态并在该第四切换状态或第五切换状态结束后再次返回到第一切换状态。相应地,可以从第二切换状态达到第三切换状态,其中,操作装置在第三切换状态结束后返回到第二切换状态。
图7示出如下流程图,其说明借助依据第一至第六实施例以及下面进一步介绍的第七实施例、第八实施例和第九实施例切换依据本发明的操作装置的过程。以步骤22开始,例如在汽车投入运行时供给操作装置电能。操作装置在步骤24内检查:依据第1至6实施例的操纵元件2或者作为选择地该操作装置不同构造的操纵元件是否处于第一偏转位置18内。如果不是这种情况,那么操作装置在步骤26内检查:操纵元件2是否处于第二偏转位置20内。如果不是这种情况,那么依据图1至6实施例的操作装置在步骤24内再次检查。操纵元件2处于中立位置17内,并且一直交替实施步骤24和26,直至操纵元件2处于第一偏转位置18内或第二偏转位置20内。
依据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第八实施例或者第九实施例,在步骤26与24之间还设置有步骤28,在该步骤28内,在检查一个或者多个其他偏转位置或偏转区后可以暂时切换到第五切换状态和/或者第六切换状态。
一旦在步骤24内的检查得出:操纵元件处于第一偏转位置18内,则以步骤30继续进行,在该步骤30内检查:驻车制动器是否接合。在驻车制动器未接合的情况下,在步骤32内接合该驻车制动器。操作装置为此从第一切换状态或第七切换状态切换到第二切换状态。此后在步骤34内检查是否再次达到中立位置17。只要操纵元件2持续操作,在步骤34内就进行再次检查。只有在达到中立位置17时或操纵元件2不再处于第一偏转位置18内的情况下,才又以步骤24继续进行。
在已接合驻车制动器的情况下,在步骤30后接着进行步骤36,在该步骤36内,依据实施例1、2和3松开驻车制动器。
为了松开驻车制动器,操作装置在这种情况下切换到第一切换状态。但作为选择地,操作装置也可以这样构成,即,操作装置在步骤36内,只要操纵元件2处于第一偏转位置18内,就切换到第七切换状态并且在返回到中立位置17内或在离开第一偏转位置18后才切换到第一切换状态。在步骤36内的停留期间,操作装置因此处于第七切换状态。在达到第一切换状态后,以步骤24继续进行。
需要时在步骤24与26、26与28或者28与24之间检查:点火是被接通还是关断,或者是已经被接通还是已经被关断。如果操作装置处于第一切换状态下并获知点火被关断,那么操作装置从第一切换状态切换到第二切换状态或者说接合驻车制动器。如果操作装置处于第七切换状态下,相对照地则阻止自动接合驻车制动器。第七切换状态因此需要时在步骤36内有效,但不是在步骤24与26、26与28或28与24之间有效。
依据实施例4、5或者6的操作装置在步骤36内从第二切换状态暂时切换到第三切换状态。在离开第一偏转位置18后或在切换回到中立位置17内后,操作装置切换回第二切换状态。此后以步骤24继续进行。
在依据第九实施例的操作装置构成中,步骤36也可以是无功能的或取消。在这种情况下,步骤30后进行步骤24。
只要步骤26获知操纵元件2处于第二偏转位置20内,则在步骤38内就以与步骤30类似的方式检查:驻车制动器是否接合。在驻车制动器已接合的情况下,以步骤40继续进行,否则以步骤42继续进行。
依据实施例1、2和3,操作装置在步骤40内以与步骤36类似的方式,如与第一偏转位置18和实施例4、5和6相关地介绍的那样,暂时切换到第三切换状态。
但依据实施例4、5和6,操作装置在步骤40内为松开驻车制动器以与步骤36类似的方式,如与第一偏转位置18和实施例1、2和3相关地介绍的那样,暂时切换到第一切换状态或第七切换状态。
步骤42可以无功能或取消,其中,在步骤38之后在未接合驻车制动器的情况下接着进行步骤24。但依据实施例2、3、5和6,在步骤42内暂时切换到第四切换状态。因此从第一切换状态切换到第四切换状态,并且此后在继续步骤24之前切换回到第一切换状态。
此外,依据实施例3和6,在步骤42中切换到第五切换状态,其中,第五切换状态意与操纵元件2处于第二偏转位置20内相同的时长存在。但作为选择地,操作装置也可以这样构成,即,只要操纵元件2在从第二偏转位置20返回后处于中立位置17内或没有再次达到第二偏转位置20及其他偏转位置17的话,就保持第五切换状态。需要时自动装置也可以在依赖于预先确定的或可以确定的条件情况下从第五切换姿态返回到第一切换状态。
图8示出配属于实施例1、2、3和7的流程图。该流程图大部分与依据图7的流程图相同,并且具体说明实施例1、2、3和7的切换过程。特别是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的步骤。
步骤28与依照图7的实施例相比被取消。在步骤36’内松开驻车制动器,其中,需要时在暂时切换后切换到第七切换状态、第一切换状态。在对图7的说明中所提到的选择功能在步骤36内取消。
步骤40’与图7的步骤40相同,但其中,驻车制动器与实施例4、5、6、8和9相关的松开被取消。在步骤40’内因此暂时切换到第三切换状态。
步骤42在对图7的说明中已经以通用的形式进行了介绍。不同方案中的步骤42的详细说明下面参阅所介绍的图11、12和13。
图9示出与实施例4、5、6、8和9相关地具体说明的图7的切换过程。相同的附图符号也表示相同的步骤。在步骤40’’内松开驻车制动器。步骤40’’内第三切换状态下的可另选切换在该实施例中取消。朝向第三切换状态的这种切换在实施例4、5、6和8的情况下在步骤36’’内进行。与实施例9相关地,步骤36’’无功能或可以取消。
依据实施例4、5、6和8的步骤40’’和36’’与依据实施例1、2、3和7的步骤36’和40’相同。在接合驻车制动器的情况下,在第一偏转位置18和第二偏转位置20内所调用的功能彼此互换。
实施步骤24、26和需要时28进行的顺序是任意的。因此,在未示出的可另选的实施例中,步骤24、26和需要时28相对于所示的实施例,彼此间可以任意交换。
图10以细节示出与实施例1、2、3和7相关图8的步骤40’或与实施例4、5、6和8相关图9的步骤36’’。在步骤44内,操作装置从第二切换状态切换到第三切换状态。但在该第三切换状态下,对于挂车监控功能来说,与第二切换状态相比,用于与汽车联接的挂车的第二制动作用并未改变用于汽车的第一制动作用。特别是第二制动作用并未逆反第一制动作用。因此松开挂车上的驻车制动器,并且只要操纵元件处于第二偏转位置20或第一偏转位置18内或者至少不再达到中立位置17,就一直保持松开。只要在步骤46内确定达到中立位置17,在步骤48内就停用挂车监控功能,其中,操作装置从第三切换状态返回到第二切换状态。此后以步骤24继续进行。
在第9实施例中,可以取消字母A与B之间的步骤,同时依据图10的布置方案通过A与B之间的实线箭头来取代。
图11以细节示出在第二实施例、第三实施例、第五实施例、第六实施例、第七实施例和第八实施例的情况下图7、8和9中步骤42。步骤42具有步骤50,在该步骤50内首先确定:汽车是否停驶或是否以低于5km/h的速度运动。如果是这种情况,那么操作装置在步骤52内从第一切换状态切换到激活挂车制动功能的第四切换状态。只有在步骤54内获知离开相关偏转位置18或20后或者在返回中立位置17内后,在步骤56内挂车制动功能才再次停用,同时从第四切换状态返回到第一切换状态。此后再次接着进行依照图8或9的步骤24。
但如果在步骤50内获知汽车运动,特别是以5km/h的最低速度运动,那么取代步骤52、54和56而实施步骤58,该步骤58在第二实施例或第五实施例的情况下无功能,但依据第三实施例或第六实施例可以切换到第五切换状态。
图12示出依据实施例3和6的图11的字母E与F之间步骤58。为激活第五切换状态或分段制动功能而预先规定速度区间。这种速度区间朝向高速方向通过预先规定的极限速度来界定。在步骤60内,首先确定检测到的车速是否低于这种预先规定的极限速度。如果不是这种情况下,那么通过图8内的F和D优选进入步骤24。
否则,在步骤62内切换到第五切换状态,特别是激活分段制动功能。在其他步骤64和66内,检查:所检测到的车速是否处于预先规定的速度区间内部,或者操纵元件2是否已经再次处于中立位置17内。在此,步骤64和66一直重复实施,直至要么检测到的车速不再处于预先规定的区间内部,要么达到中立位置17或离开第二偏转位置20。此后在步骤68内停用第五切换状态或分段制动功能,其中,操作装置从第五切换状态返回到第一切换状态。通过F和D依据图8或9接着进行步骤24。
图13示出图8或9中在字母C与D之间的过程或与实施例7或8相应的图7、8和9的步骤42。在这种情况下,步骤42包括对于与图12相联系的图11的过程可另选的过程。图13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提供的可能性是,即便在汽车停驶时或速度低于5km/h时,仍切换到第五切换状态或激活分段制动功能。为此图11的过程补充了其他步骤。具有相同附图符号的步骤表示相同的步骤,因此与其功能相关的内容参见图11和12的实施例。
操作装置在这时不仅在步骤54内等待直至达到中立位置17。而是在步骤70内,附加获知操纵元件2在第二偏转位置内的停留时间或直至达到中立位置17的时长。在步骤56内挂车制动功能停用后或在切换到第一切换状态后,如果所检测的停留时间长于或不短于预先规定的极限操作时间的话,通过步骤72达到采用D标注的部位。极限操作时间作为选择也可以预先规定,或者需要时在依赖于汽车状态和/或者行驶状态的情况下自动适配。
但只要操纵元件2仅短时间在第二偏转位置内操作,同时停留时间短于预先规定的极限操作时间,就在步骤72后在步骤74内激活分段制动功能或切换到第五切换状态。
在步骤76内,之后类似于步骤64获知:所检测到的车速是否处于预先规定的速度区间内。只要不是这种情况,就在步骤68内停用分段制动功能或切换回第一切换状态。否则在步骤78内确定:操纵元件2是否还处于中立位置17内。如果是这种情况,那么以循环的方式再以步骤76继续进行。否则在步骤68内切换回第一切换状态或停用分段制动功能。
需要时,可与图13不同地在步骤62与步骤66之间与图12的过程相应地插入步骤64。步骤64在这种情况下使得:在所检测到的车速不再处于预先规定的区间内部,而操纵元件2仍处于第二偏转位置20内或尚未达到中立位置17的情况下,以步骤76继续进行。
图14示出依据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操作装置的操纵元件2’。操纵元件2’具有构造为球头的操作机构6’,操作机构6’可以沿轴线80相对于基本件4’可推移地或者绕该轴线80相对于基本件4’可枢转地布置。操作机构6’或操纵元件2’在无外部作用的情况下自主地占据预先确定的而且在该附图中通过一个点表示的中立位置17’。通过拉动操作机构6’,为切换到第二切换状态或为接合驻车制动器,可以达到通过箭头表示的第一偏转位置18’。相对照地,借助朝向基本件4’的方向按压操作机构6’,为切换到第一切换状态或为松开驻车制动器达到通过另一箭头表示的第二偏转位置20’。
与中立位置17’相邻的是第一偏转区81和第二偏转区82。特别是通过从中立位置17’出发右旋达到第一偏转区81,而通过从中立位置17’出发左旋则达到第二偏转区82。作为选择地,偏转区81和82如偏转位置18’和20’那样也可以互换。
在第一偏转区81内,布置有用于切换到第五切换状态或用于切换分段制动功能的、通过箭头表示的第三偏转位置83。另一箭头表示设置在第二偏转区82内的第四偏转位置84,其用于切换到第六切换状态或用于切换动态制动功能。动态制动功能既产生第一制动作用,也产生第二制动作用,其中,两种制动作用根据第二偏转区82内的当前偏转位置来设定。第一制动作用和第二制动作用可以通过驻车制动器或者通过数据通告引起的行车制动来进行。相应地,分段制动功能中的第二制动作用根据第一偏转区81内的当前偏转位置来设定。
作为对图14实施例的选择,操纵元件可以具有构成为杆或者球头的操作机构,所述操作机构按照操纵摇杆的方式从中立位置出发可以向四个方向偏转或枢转。例如操作机构可以向前偏转到第一偏转位置内以及向后偏转到第二偏转位置内,用于接合或松开驻车制动器。第三偏转位置和第四偏转位置或第一偏转区和第二偏转区通过向左或向右的偏转来达到,以便由此激活分段制动功能或动态制动功能。
图15涉及采用图14的操纵元件2’的第九实施方式,并示出如下流程,该流程图9中设置在字母G与H之间并且以细节介绍了对应第九实施例的那里的步骤28。在其他实施例中,步骤28相对照地可以无功能或取消。
操作装置从G出发在步骤85内获知:操纵元件2’是否处于第一偏转区81内。如果不是这种情况,那么在后面在步骤86内获知:操纵元件2’是否处于第二偏转区82内。如果不是这种情况,那么通过H继续达到依据图9的步骤24。步骤24、26、85和86对于所示实施例另选地能够可以其他任意顺序进行。
只要在步骤85内发现了在第一偏转区81内的偏转,则在步骤87内就检查:所检测到的车速是否处于预先规定的速度区间内部。如果不是这种情况,那么不做任何其他动作,并且通过H继续进行。否则在步骤88内,切换到第五切换状态或与偏转区内的位置或与偏转相应地激活分段制动功能。在步骤89内接着进行另外的检查:车速是否处于预先规定的速度区间内部。只要是这种情况,就以步骤90继续进行,在该步骤90中检查:操纵元件2在第一偏转区81内的位置是否改变。只要不是这种情况,就再次进行步骤89,从而只要车速处于预先规定的速度区间内部并且位置没有改变,则分段制动功能就保持激活。
但如果在步骤90内发现偏转或位置已改变,那么在步骤92内检查:位置是否还处于第一偏转区81内。如果是这种情况,那么在步骤94内,对制动作用与操纵元件2’的位置相应地进行适配。例如在第一偏转区81内从中立位置17的继续偏转提高了挂车上的第二制动作用,而减少偏转也降低第二制动作用。
一旦要么在步骤89内发现所检测到的车速不再处于预先规定的速度区间内部,要么在步骤92内发现位置不再处于第一偏转区81内,就在通过H离开图15内所示流程图概要部分之前,在步骤96内返回到第一切换状态或停用分段制动功能。
在步骤86内发现操纵元件2’在第二偏转区82内偏转的情况下,在步骤98内激活第六切换状态或动态制动。
与第二偏转区82内的偏转或位置相应地,既产生汽车上的第一制动作用,也产生挂车上的第二制动作用。这些制动作用只要在后面在步骤100内发现位置没有改变,就保持不变。但在位置改变后,在步骤102内获知:位置是否继续处于第二偏转区82内。如果不是这种情况,那么从第六切换状态返回到第一切换状态或停用动态制动。此后达到H。
但如果位置已改变,而未离开第二偏转区82的话,那么在步骤106内汽车和挂车的制动作用与第二偏转区82内的偏转相应进行适配。自中立位置17’出发的偏转的加大在这种情况下加大制动作用。相应减小偏转使制动作用下降。在步骤106内对制动作用进行适配后再次达到步骤100,在那里重新检查:位置相对于在第二偏转区82最后确定的位置是否改变。
在前面提及的附图说明和说明书导言内所提到的所有特征既可以单独地、也可以相互任意组合使用。本发明因此并不局限于所介绍的或所要求保护的特征组合上。而是所有特征组合均应视为公开。

Claims (38)

1.操作装置,用于汽车的驻车制动器,具有针对汽车行驶而设的行车制动器和为汽车驻停而设的驻车制动器,其中,借助所述驻车制动器能够不依赖于所述行车制动器的制动过程产生用于所述汽车的第一制动作用,其中,所述操作装置具有松开所述驻车制动器的第一切换状态,其中,在松开所述驻车制动器的情况下不能提供所述第一制动作用,其中,所述操作装置具有接合所述驻车制动器的第二切换状态,其中,在接合所述驻车制动器的情况下,能够提供所述驻车制动器的所述第一制动作用,其中,所述操作装置具有用于操作所述驻车制动器的、能手动操作的操纵元件(2、2’),其中,所述操纵元件(2、2’)具有多个偏转位置(18、18’、20、20’、83、84),其中,所述操作装置在第一偏转位置(18、18’)内在松开所述驻车制动器的情况下,能够切换到所述第二切换状态,以及其中,所述操作装置在接合所述驻车制动器的情况下,能够切换到所述第一切换状态,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装置能够切换到另外的切换状态。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是商用车。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接合所述驻车制动器的情况下,能够提供所述驻车制动器的完全的所述第一制动作用。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借助所述驻车制动器能够不依赖于牵引车的行车制动器的制动过程地产生用于与所述汽车联接的挂车的第二制动作用,其中,在所述第一切换状态下,不能提供所述驻车制动器的所述第二制动作用,其中,在所述第二切换状态下,能够提供所述驻车制动器的所述第二制动作用,其中,所述操纵元件(2)具有预先确定的中立位置(17)并且这样构成,即,所述操纵元件在无外部作用下占据所述中立位置(17),其中,所述偏转位置(18、20、83、84)在不同方向上与所述中立位置(17)相距,以及其中,在相对于所述第一切换状态或第二切换状态的所述另外的切换状态下,改变所述第二制动作用,但不改变所述第一制动作用。
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切换状态下,能够提供所述驻车制动器的完全的所述第二制动作用。
6.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接合所述驻车制动器的情况下,所述操作装置在第二偏转位置(20)内为松开所述驻车制动器而能够切换到所述第一切换状态,并且在所述第一偏转位置(18)内为提供挂车监控功能,而能够切换到所述另外的切换状态,其中,所述另外的切换状态是第三切换状态,在所述第三切换状态下,能够提供所述第一制动作用,但不能提供所述第二制动作用。
7.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接合所述驻车制动器的情况下,所述操作装置在所述第一偏转位置(18)内为松开所述驻车制动器,而能够切换到所述第一切换状态,并且在第二偏转位置(20)内为提供挂车监控功能,而能够切换到所述另外的切换状态,其中,所述另外的切换状态是第三切换状态,在所述第三切换状态下,能够提供所述第一制动作用,但不能提供所述第二制动作用。
8.按权利要求6至7之一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松开所述驻车制动器的情况下,所述操作装置在所述第二偏转位置(20)内为提供挂车监控功能,而能够切换到第四切换状态,其中,在所述第四切换状态下,能够提供所述第二制动作用,但不能提供所述第一制动作用。
9.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检测汽车停驶状态或车速的检测机构,其中,所述操作装置仅在检测到汽车停驶状态或检测到车速低于预先规定的或能预先规定的最大速度的情况下,才能切换到所述第四切换状态。
10.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松开所述驻车制动器的情况下,所述操作装置在所述第二偏转位置(20)内为提供分段制动功能,而能够切换到第五切换状态,其中,在所述第五切换状态下,所述第二制动作用超过所述第一制动作用。
11.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松开所述驻车制动器的情况下,所述操作装置在所述第二偏转位置(20)内为提供分段制动功能,而能够切换到第五切换状态,其中,在所述第五切换状态下,能够提供所述第二制动作用,但不能提供所述第一制动作用。
12.按权利要求10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检测汽车停驶状态或车速的检测机构,其中,所述操作装置仅在检测到车速处于预先规定的或能预先规定的速度区间内的情况下,才切换到所述第五切换状态。
13.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能够检测所述操纵元件(2)在所述第二偏转位置(20)内的停留时间,并且在松开所述驻车制动器的情况下以及在所检测到所述停留时间低于预先规定的或能预先规定的极限操作时间的情况下,所述操作装置能够切换到第五切换状态,其中,在所述第五切换状态下,为提供分段制动功能,所述第二制动作用超过所述第一制动作用。
14.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能够检测所述操纵元件(2)在所述第二偏转位置(20)内的停留时间,并且在松开所述驻车制动器的情况下以及在所检测到所述停留时间在返回到所述中立位置(17)内以后低于预先规定的或能预先规定的极限操作时间的情况下,所述操作装置能够切换到第五切换状态,其中,在所述第五切换状态下,为提供分段制动功能,能够提供所述第二制动作用,但不能提供所述第一制动作用。
1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接合所述驻车制动器的情况下,所述操作装置在第二偏转位置(20’)内为松开所述驻车制动器,而能够切换到所述第一切换状态,所述操纵元件(2’)具有第三偏转位置(83),并且所述操作装置在所述第三偏转位置(83)内,为提供分段制动功能而能够切换到所述另外的切换状态,其中,所述另外的切换状态是第五切换状态,在所述第五切换状态下,所述第二制动作用超过所述第一制动作用。
16.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接合所述驻车制动器的情况下,所述操作装置在第二偏转位置(20’)内为松开所述驻车制动器,而能够切换到所述第一切换状态,所述操纵元件(2’)具有第三偏转位置(83),并且所述操作装置在所述第三偏转位置(83)内,在松开所述驻车制动器的情况下,为提供分段制动功能而能够切换到所述另外的切换状态,其中,所述另外的切换状态是第五切换状态,在所述第五切换状态下,能够提供所述第二制动作用,但不能提供所述第一制动作用。
17.按权利要求15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制动作用能够无级或者分级地改变,其中,所述第三偏转位置(83)布置在第一偏转区(81)内并且所述第二制动作用根据所述第一偏转区(81)内的位置来设定。
18.按权利要求17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转区(81)与所述中立位置相邻。
19.按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操纵元件(2’)具有第四偏转位置(84),所述第四偏转位置(84)布置在第二偏转区(82)内,以及所述操作装置在所述第四偏转位置(84)内,为提供动态制动功能,而能够切换到第六切换状态,其中,在所述第六切换状态下,所述第一制动作用和所述第二制动作用能被无级或者分级地提供,以及其中,所述第一制动作用和所述第二制动作用根据所述第二偏转区(82)内的位置来设定。
20.按权利要求19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偏转区(82)与所述中立位置(17’)相邻。
21.按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操纵元件(2’)具有第四偏转位置(84),所述第四偏转位置(84)布置在第二偏转区(82)内,以及所述操作装置在所述第四偏转位置(84)内,在松开所述驻车制动器的情况下,为提供动态制动功能,而能够切换到第六切换状态,其中,在所述第六切换状态下,所述第一制动作用和所述第二制动作用能被无级或者分级地提供,以及其中,所述第一制动作用和所述第二制动作用根据所述第二偏转区(82)内的位置来设定。
22.按权利要求19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对离开所述第三偏转位置或第四偏转位置(83、84)的响应中,或在对离开所述第一偏转区(81)或第二偏转区(82)的响应中,所述操作装置能够切换到所述第一切换状态。
23.按权利要求19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对返回到所述中立位置(17’)的响应中,当所述操作装置在向所述第三偏转位置或所述第四偏转位置或者所述第一偏转区或所述第二偏转区内操作之前处于所述第一切换状态时,所述操作装置能够切换到所述第一切换状态。
24.按权利要求19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元件(2’)具有操作机构(6’),所述操作机构(6’)能够相对于所述操纵元件(2’)的基本件(4’)沿轴线(80)按压、拉动以及绕所述轴线(80)枢转,其中,从所述中立位置(17’)出发借助拉动能够达到所述第一偏转位置(18’),借助按压能够达到所述第二偏转位置(20’),需要时借助枢转向第一方向能够达到第三偏转位置(83)和需要时借助枢转向第二方向能够达到第四偏转位置(84)。
25.按权利要求24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机构(6’)是杆或者球头。
26.按权利要求24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元件(2’)这样构成,使所述第一偏转位置(18’)从所述第二偏转位置(20’)出发仅通过所述中立位置(17’)就能够达到和所述第二偏转位置(20’)从所述第一偏转位置(18’)出发仅通过所述中立位置(17’)就能够达到,以及所述第一偏转位置(18’)和所述第二偏转位置(20’)从所述第三偏转位置(83)或第四偏转位置(84)出发仅通过所述中立位置(17’)就能够达到,以及所述操纵元件(2’)在需要时处于所述第三偏转位置(83)或第四偏转位置(84)内的情况下,在对拉动或者按压的响应中,首先进入所述中立位置(17’)并且需要时此后进入所述第一偏转位置(18’)或所述第二偏转位置(20’)。
27.按权利要求4至7以及15至18之一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七切换状态,在所述第七切换状态下不能提供所述驻车制动器的所述第一制动作用和所述第二制动作用,其中,所述操作装置在处于所述第一切换状态下的情况下,在对关断点火的响应中,能够自动切换到所述第二切换状态,以及其中,所述操作装置这样构造,即,如果所述操作装置处于所述第七切换状态下的话,则阻止自动切换到所述第二切换状态。
28.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另外的切换状态是第七切换状态,在所述第七切换状态下,不能提供所述驻车制动器的所述第一制动作用和第二制动作用,其中,所述操作装置在处于所述第一切换状态下的情况下,在对关断点火的响应中,能够从所述第一切换状态自动切换到所述第二切换状态,以及其中,所述操作装置这样构造,即,如果所述操作装置处于所述第七切换状态下的话,则阻止自动切换到所述第二切换状态。
29.按权利要求27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装置这样构成,即,在如下的偏转位置(18、18’、20、20’)内,即所述操作装置在该偏转位置(18、18’、20、20’)上或在离开该偏转位置(18、18’、20、20’)以后能够切换到所述第一切换状态,所述操作装置为阻止自动切换而首先切换到所述第七切换状态并在离开所述偏转位置(18、18’、20、20’)后或在返回所述中立位置(17、17’)后才切换到所述第一切换状态。
30.按权利要求27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装置在对操作至少一个其他操纵元件的响应中,能够在该操作的时长内或者直至再次操作所述其他操纵元件为止或者在预先确定的时长内或者直至操作所述操纵元件(2、2’)为止或者直至操作另一个其他操纵元件为止,均切换到所述第七切换状态。
31.用于操作汽车驻车制动器的操作装置的方法,利用针对汽车行驶而设的行车制动器和为汽车驻停而设的驻车制动器,其中,所述驻车制动器能够不依赖于所述行车制动器的制动过程产生用于所述汽车的第一制动作用,其中,所述操作装置在对切换到第一切换状态的响应中,松开所述驻车制动器,其中,在松开所述驻车制动器的情况下,不提供所述第一制动作用,其中,所述操作装置在对切换到第二切换状态的响应中,接合所述驻车制动器,其中,在接合所述驻车制动器的情况下,提供所述驻车制动器的所述第一制动作用,其中,所述操作装置具有用于操作所述驻车制动器的、能手动操作的操纵元件(2、2’),其中,所述操纵元件(2、2’)具有多个偏转位置(18、18’、20、20’、83、84),其中,所述操作装置在松开所述驻车制动器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偏转位置(18、18’)内在对操作的响应中,切换到所述第二切换状态,以及其中,所述操作装置在接合所述驻车制动器的情况下在对操作的响应中,切换到所述第一切换状态,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装置在对操作的响应中,切换到另外的切换状态。
32.按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是商用车。
33.按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合所述驻车制动器的情况下,提供所述驻车制动器的完全的所述第一制动作用。
34.按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装置借助所述驻车制动器不依赖于所述行车制动器的制动过程地产生用于与所述汽车联接的挂车的第二制动作用,其中,所述操作装置在所述第一切换状态下,不提供所述驻车制动器的所述第二制动作用,其中,所述操作装置在所述第二切换状态下,提供所述驻车制动器的所述第二制动作用,其中,所述操纵元件(2)具有预先确定的中立位置(17),并且在无外部作用下占据所述中立位置(17),其中,所述偏转位置(18、20、83、84)在不同方向上与所述中立位置(17)相距,以及其中,在对切换到相对于所述第一切换状态或第二切换状态的所述另外的切换状态的响应中,改变所述第二制动作用,但不改变所述第一制动作用。
35.按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装置在所述第二切换状态下,提供所述驻车制动器的完全的所述第二制动作用。
36.按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装置在接合所述驻车制动器的情况下以及在所述操纵元件(2)偏转到第二偏转位置(20)内的情况下,为松开所述驻车制动器而切换到所述第一切换状态,并且在所述操纵元件(2)偏转到所述第一偏转位置(18)内的情况下,为提供挂车监控功能而切换到所述另外的切换状态,其中,所述另外的切换状态是第三切换状态,在所述第三切换状态下提供所述第一制动作用,但不提供所述第二制动作用。
37.按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装置在接合所述驻车制动器、所述操纵元件(2)偏转到所述第一偏转位置(18)内的情况下,在对偏转到所述第一偏转位置(18)内的响应中,为松开所述驻车制动器而切换到所述第一切换状态;并且所述操作装置在所述操纵元件(2)偏转到第二偏转位置(20)内的情况下,为提供挂车监控功能而切换到所述另外的切换状态,其中,所述另外的切换状态是第三切换状态,在所述第三切换状态下提供所述第一制动作用,但不提供所述第二制动作用。
38.按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另外的切换状态是第七切换状态,在所述第七切换状态下,不提供所述第一制动作用和所述第二制动作用,其中,所述操作装置在处于所述第一切换状态的情况下,在对关断点火的响应中,自动切换到所述第二切换状态,并且如果所述操作装置处于所述第七切换状态下的话,所述操作装置阻止自动切换到所述第二切换状态。
CN2009801516768A 2008-12-19 2009-10-13 操作装置以及用于操作这种操作装置的方法 Active CN1022568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8064077.8 2008-12-19
DE102008064077A DE102008064077A1 (de) 2008-12-19 2008-12-19 Betätigungseinrichtung sowie Verfahren zum Betätigen einer derartigen Betätigungseinrichtung
PCT/EP2009/007328 WO2010078880A1 (de) 2008-12-19 2009-10-13 Betätigungseinrichtung sowie verfahren zum betätigen einer derartigen betätigungseinrichtu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56850A CN102256850A (zh) 2011-11-23
CN102256850B true CN102256850B (zh) 2013-12-25

Family

ID=420972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516768A Active CN102256850B (zh) 2008-12-19 2009-10-13 操作装置以及用于操作这种操作装置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795136B2 (zh)
EP (1) EP2379386B2 (zh)
JP (1) JP5604697B2 (zh)
CN (1) CN102256850B (zh)
DE (1) DE102008064077A1 (zh)
PL (1) PL2379386T5 (zh)
WO (1) WO201007888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89207B2 (en) 2002-06-18 2005-05-03 Bellsouth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Content control in a device environment
DE102012217542A1 (de) 2012-09-27 2014-04-17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Steuerung einer Parkbremse
EP2719588B1 (en) * 2012-10-15 2020-12-23 KNORR-BREMSE Systeme für Nutzfahrzeuge GmbH Method for operating an electrically operable parking brake system and control device of an electrically operable parking brake system
US8997966B2 (en) 2012-11-07 2015-04-07 Honda Motor Co., Ltd. Sliding parking switch
US10118597B2 (en) 2015-11-18 2018-11-06 Bendix Commercial Vehicle Systems Llc Parking brake controller an method to maintain a trailer air supply
DE102015016598A1 (de) 2015-12-19 2016-07-28 Daimler Ag Verfahren zum Betätigen einer Betätigungsvorrichtung für eine elektronische Feststellbremse eines Fahrzeuges
DE102016203020A1 (de) * 2016-02-25 2017-08-31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Fahrerassistenzsystem mit per Feststellbremse-Bedienelement aktivierbarer Nothaltefunktion
DE102016003059A1 (de) 2016-03-11 2016-10-06 Daimler Ag Bremsvorrichtung für ein Fahrzeug
US20180086321A1 (en) * 2016-09-24 2018-03-29 Bendix Commercial Vehicle Systems Llc Electronic park brake interface module, park brake controller and system
US11485341B2 (en) 2016-09-24 2022-11-01 Bendix Commercial Vehicle Systems, Llc Electronic park brake interface module, park brake controller and system
US11161484B2 (en) 2016-09-24 2021-11-02 Bendix Commercial Vehicle Systems Llc Electronic park brake interface module, park brake controller and system
US9975627B2 (en) * 2016-10-18 2018-05-22 Goodrich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ircraft parking brakes with multiple control locations
US10272888B2 (en) * 2016-12-09 2019-04-30 Goodrich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ircraft emergency and park brakes
DE102017001140A1 (de) * 2017-02-08 2018-08-09 Man Truck & Bus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Steuern einer elektrischen Parkbremse
DE102017105688A1 (de) 2017-03-16 2018-09-20 Knorr-Bremse Systeme für Nutzfahrzeuge GmbH Drehschalter für elektronische Parkbremsvorrichtung eines Fahrzeugs, insbesondere eines Nutzfahrzeugs
DE102017105689A1 (de) * 2017-03-16 2018-09-20 Knorr-Bremse Systeme für Nutzfahrzeuge GmbH Drehschalter zum Steuern einer, insbesondere elektronischen, Parkbremsvorrichtung eines Fahrzeugs
DE102017105690A1 (de) 2017-03-16 2018-09-20 Knorr-Bremse Systeme für Nutzfahrzeuge GmbH Betätigungseinrichtung zum Steuern einer, insbesondere elektronischen, Parkbremsvorrichtung eines Fahrzeugs
DE102017006006A1 (de) 2017-06-26 2018-12-27 Wabco Gmbh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r elektropneumatischen Feststellbremsanlage eines Fahrzeugzuges
WO2019060292A1 (en) * 2017-09-23 2019-03-28 Bendix Commercial Vehicle Systems Llc ELECTRONIC PARKING BRAKE INTERFACE MODULE, CONTROL DEVICE AND PARKING BRAKE SYSTEM
SE542149C2 (en) * 2017-10-03 2020-03-03 Scania Cv Ab A control device for a vehicle comprising a selector means with a parking brake position and a vehicle comprising such a control device
US11453397B2 (en) * 2018-01-18 2022-09-27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Assistance system for a vehicle
US10780872B2 (en) * 2018-04-17 2020-09-22 Bendix Commercial Vehicle Systems Ll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iler service brake control
DE102018121311A1 (de) 2018-08-31 2020-03-05 Knorr-Bremse Systeme für Nutzfahrzeuge GmbH Verfahren, Steuergerät und Steuersystem zum Steuern eines Feststellbremssystems für ein Fahrzeuggespann mit einem Zugfahrzeug und einem Anhänger
DE102018122955A1 (de) * 2018-09-19 2020-03-19 Knorr-Bremse Systeme für Nutzfahrzeuge GmbH Elektronische Parkbremsein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r elektronischen Parkbremseinrichtung
US11203333B2 (en) * 2018-10-16 2021-12-21 Bendix Commercial Vehicle Systems Llc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 trailer parking brake status indicator in a tractor
DE102019207487A1 (de) * 2019-05-22 2020-11-26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m Übergang von einem ersten Bremszustand zu einem zweiten Bremszustand bei einem Fahrzeug mit einem elektrischen Antrieb
EP3904170B1 (en) * 2020-04-28 2023-07-12 KNORR-BREMSE Systeme für Nutzfahrzeuge GmbH Brake operation devic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721166A1 (de) * 1997-05-21 1998-02-05 Voith Turbo Kg System und Verfahren zur Einstellung von Retarderbremsprogrammen und/oder Retarderbremsfunktionen
DE10025731A1 (de) * 1999-05-29 2000-12-14 Continental Teves Ag & Co Ohg Elektrisch betätigbare sowie steuerbare Feststellbremsanlage für Kraftfahrzeuge
DE102007021831A1 (de) * 2007-05-07 2008-11-13 Zf Friedrichshafen Ag Bedienvorrichtung für ein Fahrzeug mit automatisiertem Getriebe und einem elektrisch betätigten Parkbremssystem
EP1997700A2 (de) * 2007-06-02 2008-12-03 WABCO GmbH Betätigungseinrichtung für eine Bremsanlage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31216B2 (ja) * 1987-12-24 1996-09-04 いすゞ自動車株式会社 制動力保持装置
US5992576A (en) * 1997-06-16 1999-11-30 Clark Equipment Company Parking lock with secondary brake
DE19838886A1 (de) 1998-03-31 1999-10-07 Itt Mfg Enterprises Inc Elektrische Feststellbremse (EPB)
ITTO20020417A1 (it) * 2002-05-16 2003-11-17 Knorr Bremse Systeme Sistema di frenatura di stazionamento o parcheggio a controllo elettronico per autoveicoli commerciali.
JP2006044624A (ja) * 2004-08-06 2006-02-16 Wabco Gmbh & Co Ohg 車両用の圧力媒体で作動せしめられる制動システム
DE102005060810A1 (de) * 2005-12-20 2007-07-12 Wabco Gmbh Taster zum Betätigen einer elektro-pneumatischen Handbremse (EPH)
DE102007014427B4 (de) * 2007-03-22 2010-09-09 Knorr-Bremse Systeme für Nutzfahrzeuge GmbH Elektrische Feststellbremsanlage für ein Nutzfahrzeug und Betriebsverfahren
DE102007023345B4 (de) * 2007-05-16 2013-09-12 Knorr-Bremse Systeme für Nutzfahrzeuge GmbH Bremsanlage für ein mit einem Anhänger pneumatisch koppelbares Nutzfahrzeug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solchen Bremsanlag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721166A1 (de) * 1997-05-21 1998-02-05 Voith Turbo Kg System und Verfahren zur Einstellung von Retarderbremsprogrammen und/oder Retarderbremsfunktionen
DE10025731A1 (de) * 1999-05-29 2000-12-14 Continental Teves Ag & Co Ohg Elektrisch betätigbare sowie steuerbare Feststellbremsanlage für Kraftfahrzeuge
DE102007021831A1 (de) * 2007-05-07 2008-11-13 Zf Friedrichshafen Ag Bedienvorrichtung für ein Fahrzeug mit automatisiertem Getriebe und einem elektrisch betätigten Parkbremssystem
EP1997700A2 (de) * 2007-06-02 2008-12-03 WABCO GmbH Betätigungseinrichtung für eine Bremsanlag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512106A (ja) 2012-05-31
WO2010078880A1 (de) 2010-07-15
EP2379386A1 (de) 2011-10-26
PL2379386T3 (pl) 2013-04-30
CN102256850A (zh) 2011-11-23
JP5604697B2 (ja) 2014-10-15
EP2379386B2 (de) 2017-04-26
DE102008064077A1 (de) 2010-07-01
PL2379386T5 (pl) 2017-10-31
US20120006634A1 (en) 2012-01-12
US8795136B2 (en) 2014-08-05
EP2379386B1 (de) 2012-1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56850B (zh) 操作装置以及用于操作这种操作装置的方法
CN101925496B (zh) 电子机械式停车制动系统和操控其停车制动单元的方法
US10953859B2 (en) Pneumatic braking device for a utility vehicle
CN111032461B (zh) 电驻车制动器
US11091137B2 (en) Pneumatic braking device
US20080316012A1 (en) Goods-Carrying Vehicle with Lighting Units that can be Controlled by Means of Plc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CN109484383A (zh) 电子驻车及坡道起步控制系统和车辆
KR20190047057A (ko) 상용차용 파킹 브레이크 장치
AU2001292742B2 (en) Latching electric-control vehicle air brake system
CN105579303B (zh) 制动装置以及换向阀在制动装置内的用途
JP2016511718A (ja) 車両用電子制御エアブレーキシステム、そのようなシステムを備える車両及びそのようなシステムを制御する方法
CN103867699B (zh) 机动车辆自动变速器和制动装置的操纵组件及其操纵方法
CN107531222B (zh) 用于调节挂车中的制动器的方法
CA2020622A1 (en) Auxiliary parking brake system
AU2001292742A1 (en) Latching electric-control vehicle air brake system
EP1382502B2 (en) Method and braking system for the parking brake of vehicles, in particular lorries
US11904821B2 (en) Electronic parking brake devic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n electronic parking brake device
US4697853A (en) Pressure-medium braking system for vehicles
US8217778B1 (en) Brake light switch for engine brake systems
CN114228687B (zh) 一种双控驻车系统
CN112896130B (zh) 控制装置、单车停放制动系统及轨道车辆
KR101006577B1 (ko) 브레이크등 표시제어장치
CN201501395U (zh) 具有压力保护机构的汽车制动系统
KR100387785B1 (ko) 자동변속기차량의 변속레버와 일체형 주차 브레이크
KR0152627B1 (ko) 자동 변속 자동차의 자동 파킹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Hannover

Patentee after: ZF commercial vehicle systems Hanover

Address before: Hannover

Patentee before: WABCO GmbH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518

Address after: Brussels,Belgium

Patentee after: ZF commercial vehicle systems Europe Ltd.

Address before: Hannover

Patentee before: ZF commercial vehicle systems Han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