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36282B - 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及事务机器 - Google Patents

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及事务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36282B
CN102236282B CN201110101889.9A CN201110101889A CN102236282B CN 102236282 B CN102236282 B CN 102236282B CN 201110101889 A CN201110101889 A CN 201110101889A CN 102236282 B CN102236282 B CN 1022362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ing plate
manuscript pressing
supporting component
assembly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0188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36282A (zh
Inventor
仓持竜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em Hongko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Kem Hongko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em Hongkong Ltd filed Critical Kem Hongkong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2362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362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362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3628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7/00Photographic printing apparatus
    • G03B27/32Projection printing apparatus, e.g. enlarger, copying camera
    • G03B27/52Details
    • G03B27/62Holders for the original
    • G03B27/6207Holders for the original in copying cameras
    • G03B27/6221Transparent copy platens
    • G03B27/6228Platen cove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FDEVICES FOR MOVING WINGS INTO OPEN OR CLOSED POSITION; CHECKS FOR WINGS; WING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NCERNED WITH THE FUNCTIONING OF THE WING
    • E05F1/00Closers or openers for w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is subclass
    • E05F1/08Closers or openers for w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is subclass spring-actuated, e.g. for horizontally sliding wings
    • E05F1/10Closers or openers for w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is subclass spring-actuated, e.g. for horizontally sliding wings for swinging wings, e.g. counterbalance
    • E05F1/12Mechanisms in the shape of hinges or pivots, operated by springs
    • E05F1/1246Mechanisms in the shape of hinges or pivots, operated by springs with a coil spr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pivot axis
    • E05F1/1253Mechanisms in the shape of hinges or pivots, operated by springs with a coil spr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pivot axis with a compression spring
    • E05F1/1261Mechanisms in the shape of hinges or pivots, operated by springs with a coil spr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pivot axis with a compression spring for counterbalanc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0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originals
    • G03G15/602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originals for transport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0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originals
    • G03G15/605Holders for originals or exposure plate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olders For Sensitive Materials And Originals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Exposure Or Original Feeding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为了提供一种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其在原稿压合板开阖时使原稿压合板水平于接触玻璃的上面顺畅地上升、下降。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由组装组件、支撑组件、升降组件、弹性装置、连结机构构成。组装组件组装于事务机器的机器本体;支撑组件借由第一转轴杆而能转动地轴支于组装组件;升降组件组装于原稿压合板,且与支撑组件重合时,借由第二转轴杆而能转动地轴支于支撑组件的活动端部,其转动方向与支撑组件的转动方向相反;弹性装置设置于组装组件与支撑组件之间,且使原稿压合板在开启方向呈转动态势,且使升降组件推向于与该支撑组件重合的方向;连结机构控制升降组件的转动。其中连结机构包括第一连结臂、第二连结臂及凸轮装置。第一连结臂,其一端部能转动地组装于组装组件的一侧;第二连结臂,其一端部能转动地组装于升降组件的一侧,而其另一端部借由连结装置与第一连结臂的另一端部互相能转动地连结;凸轮装置作用于连结装置。

Description

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及事务机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事务机器的原稿压合板相对装置本体组装为可开阖且适合附有升降机能的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及具有此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的事务机器。其中,原稿压合板为复印机、印刷机或列表机等事务机器的原稿压合板,或除了影印功能具有其它列表机、传真机、扫描机等各种机能的所谓复合机的事务机器的原稿压合板,或是付有ADF装置(原稿自动输送装置)的原稿压合板(在本发明中,这些皆称之原稿压合板)。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所贩卖的事务机器的原稿压合板大多如下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其后端部组装于机器本体的后部上端所设置的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此种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具有组装组件、支撑组件、升降组件及弹性装置。组装组件组装于事务机器的机器本体,支撑组件借由第一转轴杆能转动地轴支于此组装组件,升降组件组装于原稿压合板,且与此支撑组件重合时,借由第二转轴杆能转动地轴支于该支撑组件的活动端部,其转动方向与该支撑组件的转动方向相反方向,弹性装置设置于该组装组件与该支撑组件之间,且使该原稿压合板于开启方向呈转动态势,使该升降组件于与该支撑组件重合的方向推动,其中原稿压合板构成于其后端部以第一转轴杆为支点于上下方向开阖。
记载于此专利文献1的发明在如书本般厚的厚原稿的情况下,将此厚原稿放置于扫描部的接触玻璃面上,当闭阖原稿压合板时,此厚原稿的后部上面的缘部碰触原稿压合板的下面时,接着抵抗弹性装置的弹力,将原稿压合板下压,借此,利用该原稿的缘部为支点的杠杆定理,透过升降组件进行原稿压合板的升降动作,以水平状态覆盖厚原稿的上面。
接着,如下述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原稿压合板也是熟知的,其取代升降组件而将组装脚部设置于组装组件,此组装脚部在机器本体的后部上端所设置的插通孔可上下滑动。
此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在原稿如书本般厚的厚原稿的情况下闭阖原稿压合板时,该原稿压合板的下面碰触厚原稿的上面,因此,利用将原稿压合板更往下压,组装脚部在插通孔内往上方滑动,能以原稿压合板将厚原稿的上面水平覆盖。
接着,如下述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正被开发中。记载于此专利文献3的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具有固定侧转轴体、第一可动侧转轴体、滑件、第二可动侧转轴体、弹性装置、连结臂(linkarm)及固定侧凸轮板。固定侧转轴体相当于专利文献1的组装组件,组装于事务机器的机器本体,第一可动侧转轴体相当于专利文献1的支撑组件,借由相当于第一转轴杆的固定侧转轴杆相对此固定侧转轴体能转动地轴支,滑件可滑动地设置于此第一可动侧转轴体,且形成凸轮部,第二可动侧转轴体相当于专利文献1的升降组件组装于原稿压合板,且重合于该第一可动侧转轴体时,借由相当于第二转轴杆的可动侧转轴杆能转动地轴支于该第一可动侧转轴体的活动端部,其转动方向与该第一可动侧转轴体的转动方向相反,弹性装置设置于该固定侧转轴及该第一可动侧转轴体之间,且使该原稿压合板于开启方向呈转动态势时,使该第二可动侧转轴体于与该第一可动侧转轴体重合的方向推动,连结臂的两端部分别具有限制销,其中的一限制销以插入形式设置于上述固定侧转轴体所形成的凸轮沟,而另一限制销以插入形式设置于上述固定侧转轴体所形成的凸轮构,固定侧凸轮板组装于上述固定侧转轴体,且形成与上述滑件的凸轮部弹性地触接的凸轮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01097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03944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5-164804号公报
上述专利文献1、2分别记载的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将原稿载置于扫描部的接触玻璃上闭阖原稿压合板时,风从接触玻璃的后方流向前方,因此,原稿的载置位置因风的流动具有容易偏移的问题。因此,将原稿压合板缓慢闭阖以使原稿的位置不偏移,或者是必须一边以手压住该原稿的上方面一边闭阖原稿压合板,因此,在影印操作上具有又花费时间,又容易夹手的问题。
更进一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已知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的构成上,厚原稿所承受的负荷大,具有使印刷位置产生偏移,或造成厚原稿损坏,或对扫描部的接触玻璃产生过量负荷等问题。
在此,虽上述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已知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正被开发中,但记载于此专利文献3的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是开启原稿压合板时,借由连结臂从闭阖状态开启该原稿压合板时以及从指定的开启角度闭阖该原稿压合板时,可使原稿压合板水平地上下动作。然而,连结臂的两端部所组装的限制销其中的一以插入形式设置于固定侧转轴体所形成的凸轮沟,另一限制销以插入形式设置于第二可动侧转轴体所形成的凸轮沟,因此,原稿压合板的升降动作无法顺畅,再加上连结臂的动作被凸轮沟的形状限制,因此,难以复杂地控制第二可动侧转轴体的动作。因此,原稿压合板在升降状态开启,在90度全开时,原稿压合板的后部于机器本体的后方突出,将具有难以放置事务机器于墙边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已知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其从闭阖的状态开启原稿压合板时,以及从指定的开启角度闭阖原稿压合板时,使该原稿压合板在水平状态于接触玻璃的上面顺畅地上升、下降。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其从闭阖状态开启原稿压合板时,最初是可水平地上升,接着从指定的开启角度使原稿压合板反转而回复至原位置。
本发明的一种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包括一组装组件、一支撑组件、一升降组件、一凸轮滑件、一弹性装置及一连结机构。组装组件组装于事务机器的机器本体。支撑组件借由一第一转轴杆而能转动地轴支于组装组件。升降组件组装于原稿压合板,且与支撑组件重合时,借由一第二转轴杆而能转动地轴支于支撑组件的活动端部,其转动方向与支撑组件的转动方向相反。作动组件设置于升降组件的一侧。受压装置设置于组装组件的一侧。凸轮滑件能滑动地容置于支撑组件内,且触接受压装置。弹簧承组件能滑动地容置支撑组件内且其活动端侧,并触接作动组件。弹性装置设置于弹簧承组件与凸轮滑件之间,且使原稿压合板于开启方向呈转动态势。连结机构随着原稿压合板的开阖操作以控制升降组件的转动。其中该连结机构包括一第一连结臂、一第二连结臂、一连结杆、第一凸轮组件及一第二凸轮组件。第一连结臂的一端部能转动地轴设于第一转轴杆。第二连结臂的一端部能转动地轴设于作动组件。连结杆固定于第一连结臂的活动端侧并可转动地连结第二连结臂的活动端侧,第一凸轮组件固定于连结杆,第二凸轮组件与第一凸轮组件接触并设置于凸轮滑件。当原稿压合板开启时,该支撑组件以该第一转轴杆为支点转动,该凸轮滑件随着该支撑组件的转动而滑动,该支撑组件通过该凸轮滑件使该第一凸轮组件借由该第二凸轮组件被往下押压,借此,该第一连结臂及该第二连结臂通过该连结杆,同时使该升降组件以该第二转轴杆为支点于该支撑组件的转动方向的相反方向转动,借此,原稿压合板于30度的开阖角度范围内相对于机器本体的接触玻璃以水平状态于垂直方向开启。
又,本发明的一种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包括一组装组件、一支撑组件、一升降组件、一作动组件、一受压组件、一凸轮滑件、一弹簧承组件、一弹性装置、一阻尼装置及一连结机构。组装组件组装于事务机器的机器本体。支撑组件借由一第一转轴杆而能转动地轴支于组装组件。升降组件组装于原稿压合板,且与支撑组件重合时,借由一第二转轴杆而能转动地轴支于支撑组件的活动端部,其转动方向与支撑组件的转动方向相反。作动组件设置于升降组件的一侧。受压装置设置于组装组件的一侧。凸轮滑件能滑动地容置于支撑组件内,且触接受压装置。弹簧承组件能滑动地容置支撑组件内且其活动端侧,并触接作动组件。弹性装置设置于弹簧承组件与凸轮滑件之间,且使原稿压合板于开启方向呈转动态势。阻尼装置容置于弹性装置内,且设置于凸轮滑件与弹簧承组件或支撑组件的顶板之间。连结机构随着原稿压合板的开阖操作以控制升降组件的转动。其中连结机构包括一第一连结臂、一第二连结臂、一连结杆、第一凸轮组件及一第二凸轮组件。第一连结臂的一端部能转动地轴设于第一转轴杆。第二连结臂的一端部能转动地轴设于作动组件。连结杆固定于第一连结臂的活动端侧并可转动地连结第二连结臂的活动端侧,第一凸轮组件固定于连结杆,第二凸轮组件与第一凸轮组件接触并设置于凸轮滑件。当原稿压合板开启时,该支撑组件以该第一转轴杆为支点转动,该凸轮滑件随着该支撑组件的转动而滑动,该支撑组件通过该凸轮滑件使该第一凸轮组件借由该第二凸轮组件被往下押压,借此,该第一连结臂及该第二连结臂通过该连结杆,同时使该升降组件以该第二转轴杆为支点于该支撑组件的转动方向的相反方向转动,借此,原稿压合板于30度的开阖角度范围内相对于机器本体的接触玻璃以水平状态于垂直方向开启。
接着,本发明的一种事务机器,其是应用上述的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的事务机器。
若本发明如请求项1构成,借由在连结机构的活动状态且作用于凸轮装置的连结装置,第一连结臂及第二连结臂使原稿压合板的升降动作顺畅,使得提升操作性的效果奏效。
更进一步,本发明借由连结装置所设置的凸轮装置控制升降组件的转动,能够使得原稿压合板从闭阖位置至指定的开启角度水平上升、下降而开启,从指定的开启角度是可使原稿压合板回复至元位置而完成一般的开阖动作。
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效果将在下述的说明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的斜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的斜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的侧面图;
图4为本发明的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的背面图;
图5为本发明的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的分解斜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的侧剖面图,特别是为了说明受压装置及凸轮滑件的动作的侧剖面图,且显示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闭阖的状态;
图7为本发明的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的侧剖面图,特别是为了说明受压装置及凸轮滑件的动作的侧剖面图,且显示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开启至30度的状态;
图8为本发明的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的侧剖面图,特别是为了说明受压装置及凸轮滑件的动作的侧剖面图,且显示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开启至60度的状态;
图9为本发明的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的侧剖面图,特别是为了说明连结机构的动作的侧剖面图,且显示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闭阖的状态;
图10为本发明的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的侧剖面图,特别是为了说明连结机构的动作的侧剖面图,且显示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开启至15度的状态;
图11为本发明的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的侧剖面图,特别是为了说明连结机构的动作的侧剖面图,且显示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开启至30度的状态;
图12为本发明的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的侧剖面图,特别是为了说明连结机构的动作的侧剖面图,且显示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开启至40度的状态;
图13为本发明的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的侧剖面图,特别是为了说明连结机构的动作的侧剖面图,且显示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开启至60度的状态;以及
图14为显示本发明的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其它实施例的说明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A、1C: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
1B:弹性装置
2:组装组件
3:支撑组件
4:升降组件
5:弹性装置
6:连结机构
7:第一连结臂
7a:变形组装孔
7b:连结孔
8:第二连结臂
8a:垫圈
8b、8c:连结孔
9:连结装置
10:凸轮装置
11:事务机器
11a:机器本体
12:原稿压合板
12a:把手部
12b:原稿自动输送装置
13:接触玻璃
14:连结杆
14a:变形轴部
15:第一转轴杆
16:受压装置
17:第二转轴杆
18:作动组件
19:第一凸轮组件
19a:变形组装孔
19b:固定销
21:底板
22、32、42:两侧板
23:后板
24:轴孔
25:受压销孔
26:轴承组件
26a:轴承孔
27:间隔物
28:垫圈
29a:受压滚轮
29b:受压销
31、41:上板
33:抱持板
34:容置部
35a、35b:凹部
36:轴插通孔
38:第二转轴杆孔
39:间隔物
43:第二转轴杆插通孔
44:组装板
45:作动组件组装孔
51:弹簧承组件
51a:受入凹部
52、103:凸轮滑件
52a:容置部
53:压缩螺旋弹簧
54:第二凸轮组件
56:倾斜凸轮部
56a:突部
56b:倾斜部
100:压缩螺旋弹簧
101:阻尼装置
102:活塞杆
104:汽缸
D:厚原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根据附加图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一种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及应用此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的事务机器。以事务机器而言,并无特别限制,可例如作为单一机体的复印机、印刷机、列表机等事务机器,以及兼具复印机、传真机、扫描机等各种机能的复合机等,以下将以复印机为例,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第一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是将原稿压合板12能开阖地组装于事务机器11(复印机,以下皆相同)的机器本体11a的后端部。又,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通常设置为一对,以组件符号1A及1B表示,在本实施例中,以组件符号1B表示的是一个弹性装置,但基本构成相同,但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1B也可为同样构成,也可未具有弹性装置且相异构成。在以下的说明中,仅针对以组件符号1A表示的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作说明。
原稿压合板12的上部例如设有已知构成的原稿自动输送装置12b。原稿自动输送装置是为了有效率地影印、输送复数张原稿的装置。此原稿自动输送装置12b具有图未显示的原稿输送部,其设置于原稿压合板12的上部一侧,若将原稿安置于此原稿输送部时,原稿将自动地依序送出,以进行影印或输送。
如图2之后所示,本发明的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1A具有组装组件2、支撑组件3、升降组件4及弹性装置5。组装组件2组装于事务机器11的机器本体11a,支撑组件3借由第一转轴杆(hinge shaft)15能转动地轴支于此组装组件2,升降组件4组装于原稿压合板12,且与此支撑组件3重合时,借由第二转轴杆17能转动地轴支于此支撑组件3的活动端部,弹性装置5设置于组装组件2与支撑组件3之间,且使原稿压合板12于开启方向呈转动态势,使升降组件4推向于与支撑组件3重合的方向,其中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1A使原稿压合板12转动,以形成原稿压合板12覆盖机器本体11a的上面的闭阖状态以及其上面露出的开启状态。此弹性装置5不使升降组件4呈转动态势,而是如稍后所述的,该升降组件4以环绕在第二转轴杆17的扭转螺旋弹簧(coil spring)呈转动态势。
组装组件2优选例如是由底板21、两侧板22、后板23构成,其中底板21组装于机器本体11a,两侧板22分别从底板21的两侧端部相对底板21于垂直方向(也包含略垂直方向)延伸,后板23略呈矩形,其从底板21的一端部(后端部)相对底板21于垂直方向(也包含略垂直方向)延伸。
底板21形成为略矩形,以图未显示的螺钉(screw)等组装于机器本体11a。侧板22设有轴孔24,其用以组装具有轴承孔26a且附有止转的轴承组件26。在侧板22的轴孔24前方且偏向于内侧(前方)的位置上设有受压销孔25,其用以装置受压装置16。受压装置16是实施例中触接凸轮滑件52底部的外表面的受压滚轮29a,此受压滚轮29a是能转动地组装于受压销29b,受压销29b组装于受压销孔25。又,此受压装置16也可只有受压销,也可为凸轮组件。
支撑组件3例如为上板31、两侧板32及抱持板33构成,其中上板31为天板,两侧板32分别从上板33的两侧端部相对上板33于垂直方向(也包含略垂直方向)延伸,抱持板33在这两侧板32的下端部侧且互相相对侧90度弯曲形成。在这些上板31、两侧板32及抱持板33构成有稍后说明的凸轮滑件或弹性装置的容置部34。
此支撑组件3的两侧板32的一端部(后端部)设有插通第二转轴杆17的第二转轴杆孔38,且设有凹部35a、35b,以使稍后说明的作动组件18及连结机构6的连结装置9进入。两侧板32的另一端部(前端部)更设有第一转轴杆15的轴插通孔36。使得此支撑组件3的两侧板32的轴插通孔36与组装组件2的侧板22所装置的轴承组件26的轴承孔26a并拢时,这些轴插通孔36与轴承组件26之间,即支撑组件3的侧板32与组装组件2的侧板22之间设有间隔物(spacer)27及垫圈(washer)28,第一转轴杆15插通这些轴插通孔36、轴承孔26a、间隔物27及垫圈28,借此,支撑组件3以第一转轴杆15轴能转动地连结于组装组件2。
升降组件4的构成是为了即使如书本般厚的厚原稿也可利用原稿压合板12安定地压合在机器本体11a的上面,使厚原稿的上面可水平地被覆盖。升降组件4是由上板41、两侧板42及原稿压合板12的组装板44构成,以从上侧覆盖支撑组件3,其中两侧板42分别从此上板41的两端部相对上板41于垂直方向(也包含略垂直方向)延伸,组装板44从这两侧板42的下端部侧往外方向直角弯曲。从升降组件4的一端部(后端部)的中央于上板41一侧的地方设有第二转轴杆插通孔43,而第二转轴杆插通孔43的另一端部且与上板41侧相反一侧的地方设有插通作动组件18的作动组件组装孔45。两侧板42的作动组件组装孔45插通且固定有作动组件18。使得升降组件4的两侧板42的第二转轴杆插通孔43与支撑组件3的两侧板32的第二转轴杆孔38并拢时,第二转轴杆17插通这些孔,借此,升降组件4与支撑组件3以第二转轴杆17为轴而互相能转动地连结。又,若此作动组件组装于升降组件4一侧,即使不为销状也可。又,于图5中,组件符号39是间隔物。
在实施例中,弹性装置5是使原稿压合板12于开启方向呈转动态势,且将升降组件4推向于与支撑组件3重合的方向,且在原稿压合板12为任意转动角度以下时,使推动原稿压合板12的弹力变得比原稿压合板12的转矩还小。又,本发明的开启方向是使原稿压合板12转动时原稿压合板12从接触玻璃13远离的方向。于本发明中,闭阖方向是与开启方向相反的方向,且使原稿压合板转动时,原稿压合板12靠近接触玻璃13的方向。在本发明的转动角度是原稿压合板12相对机器本体11a上面的接触玻璃13的表面的角度。在本发明中的任意转动角度是借由弹性装置5的推动力而任意设定的角度,例如是借由弹性装置5使得推动原稿压合板12的推动力小于原稿压合板12的转矩的角度。
弹性装置5并无特别限制,例如为压缩螺旋弹簧53。压缩螺旋弹簧53容置于支撑组件3内且弹性设置于作动组件18与受压装置16之间。压缩螺旋弹簧53与作动组件18之间设有弹簧承组件51,弹簧承组件51具有弹性装置5的受入凹部51a,且与压缩螺旋弹簧53的受压装置16之间设有凸轮滑件52。又,如稍后所述,将顶板设置于支撑组件3的组件也可省略弹簧承组件51。又,组件符号52a为弹性装置5的容置部。
压缩螺旋弹簧53并无特别限制其个数,一个、二个以上皆可,且压缩螺旋弹簧53是分别将弹簧承组件51及凸轮滑件52推向于互相远离的方向的组件。压缩螺旋弹簧53使原稿压合板12于开启方向呈转动态势,且在原稿压合板12为指定转动角度(例如15度(也包括15度左右))以下时,推动原稿压合板12的弹力所产生的转动态势的力变得比原稿压合板12的转动转矩还小。又,压缩螺旋弹簧53也可设置为二层、三层,重迭于半径方向及轴方向。
弹簧承组件51及凸轮滑件52形成为剖面为矩形且有底的筒状。这些弹簧承组件51及凸轮滑件52是其各开口部,受入凹部51a及容置部52a相对时,压缩螺旋弹簧53是容置于这些组件之间的状态,且其各自是在能滑动地嵌合于支撑组件3的容置部34的状态而容置。弹簧承组件51及凸轮滑件52是组装组件2的底板21及支撑组件3(上板31)略为平行时(例如,使原稿压合板12紧密触接机器本体11a上面的接触玻璃13之上时(原稿压合板12在闭阖位置时)),以容置于支撑组件3的容置部34内的长度而形成。
弹簧承组件51借由压缩螺旋弹簧53的推动力押压作动组件18,且使得支撑组件3及升降组件4重合而推动时,将原稿压合板12往开启方向推动的组件。即,借由压缩螺旋弹簧53的推动力使升降组件4的上板41触接或接近支撑组件3的上板31。此时,上板41优选例如是相对接触玻璃13略平行。
凸轮滑件52的底部(有时称之闭塞部)的外表面设有倾斜凸轮部56且压触受压装置16。若将在闭阖位置的原稿压合板12(参照图3)以第一转轴杆15为轴于远离接触玻璃13的方向(上方)转动,触接受压装置16的地方将从突部56a往倾斜部56b缓慢滑动、移动,且凸轮滑件52借由压缩螺旋弹簧53于支撑组件3内往后端部一侧押压而滑动,压缩螺旋弹簧53缓慢地伸长。
连结机构6设置于支撑组件3的两侧,且由第一连结臂7、第二连结臂8、连结装置9及凸轮装置10构成,其中第一连结臂7为一对,且其各端部能转动地轴支于第一转轴杆15的两端,第二连结臂8同样为一对,且其各端部能转动地轴支于第二转轴杆17的两端,连结装置9为一对,且连结该对第一连结臂7及同为一对的第二连结臂8的各活动端,凸轮装置10为一对,且由连结装置9所设置的第一凸轮组件19及凸轮滑件52的两侧部所设置的第二凸轮组件54构成。又,此连结机构6虽是以一对第一连结臂7、一对第二连结臂8、一对连结装置9及一对凸轮装置10构成,但其中任何构成,只有一个也可。又,组件符号7b为连结装置9的连结孔,组件符号8a为垫圈,组件符号8b及8c为作动组件18及连结装置9的连结孔。
连结装置9是连结第一连结臂7与第二连结臂8的各自活动端侧的连结杆14,此连结杆14的变形轴部14a插入且卡合于第一连结臂7的变形组装孔7a,同时地变形轴部14a插入且卡合于第一凸轮组件19的变形组装孔19a,更借由固定销19b固定。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及应用此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的事务机器的作用效果。
如图3、图6及图9所示,闭阖原稿压合板12压合于机器本体11a的扫描部的接触玻璃13上的状态时,原稿压合板12以本身重量减去螺旋弹簧所产生的转动态势的力的力量而将薄原稿(图未显示)压合于该接触玻璃13。又,在此,也可是构成于原稿压合板12加上其本身重量以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1A于压合方向呈转动态势。而在此闭阖状态中,弹性装置5是在最大的压缩状态。更进一步,连结机构6的凸轮装置10的第一凸轮组件19与第二凸轮组件54是在互相触接的状态。
接着,为了开启原稿压合板12,以手握持其当前一侧所设置的把手部12a往开启方向开启时,该原稿压合板12与升降组件4及支撑组件3同时以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1A的第一转轴杆15为支点转动而开启。然而,此时支撑组件3虽以第一转轴杆15为支点往开启方向转动,但连结机构6的第一连结臂7及第二连结臂8将其第一凸轮组件19押压于凸轮滑件52所设置的第二凸轮组件54,借此,透过第一连结臂7及第二连结臂8将升降组件4往与支撑组件3的转动方向相反方向拉,因此,该升降组件4以第二转轴杆17为支点于支撑组件3的转动方向相反方向转动,结果,如图7、图10及图11所示,组装于此升降组件4的原稿压合板12相对接触玻璃在保持于水平状态于垂直方向开启。如图7及图11所示,在此水平状态垂直状态地开启原稿压合板12,支撑组件3的转动角度为30度,超过此角度时,借由连结机构6的凸轮装置10升降组件4的转动方向与先前相反,而变得与支撑组件3重合,因此,如图8及图13所示,于60度的开启位置,原稿压合板12接着升降组件4与支撑组件3重合,然后在此状态开启。因此,在图1所示的全开启状态,原稿压合板12的后部不必往机器本体11a的后部突出。此特征与专利文献3的发明相异。
接着,闭阖已开启的原稿压合板12时,如图8及图13所示,闭阖角度为60度,升降组件4接着原稿压合板12与支撑组件3重合,而与该支撑组件3同时转动而闭阖。接着,若超过闭阖角度60度时,凸轮滑件52的一侧所设置的连结机构6的第二凸轮组件54将第一凸轮组件19往下推,因此,如图7、图10及图11所示,原稿压合板12透过第一连结臂7及第二连结臂8将升降组件4反转,借此,相对接触玻璃13以保持水平状态于垂直方向闭阖。
因此,原稿压合板12相对接触玻璃13在水平状态闭阖,因此,借由风压可有效地防止相对该接触玻璃13上的薄原稿产生的偏移。
又,如图7及图11所示,相对如书本般的厚原稿D保持水平状态而闭阖,因此,比起已知技术的装置,不须为了水平地覆盖原稿压合板12的上面而反抗弹性装置5的弹力使原稿压合板反转,因此,相对接触玻璃13及厚原稿D不需施加无谓的力。
[第二实施例]
图14为显示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另一实施例。依据图示,在此第二实施例的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1C的压缩螺旋弹簧100内设有已知构成的阻尼装置(damper)101。此阻尼装置101在原稿压合板12在闭阖方向转动时,仅在原稿压合板12的任意转动角度以下的特定转动角度以下(例如10度左右以下),活塞杆(piston rod)102的前端触接凸轮滑件103的内底部,以使其原稿压合板12的闭阖速度减速而动作,防止原稿压合板急速地落下。其它构成与第一实施的构成相同,因此,省略说明。阻尼装置除了图14所示构成外,也可适合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记载的其它构成的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
阻尼装置101例如为油阻尼装置(oil damper device)等。此阻尼装置101只在原稿压合板12的特定角度以下(例如10度左右以下),能使原稿压合板12的转动角度降低的话,并无特别地限定。更进一步,此阻尼装置101优选例如是由填充硅油(silicon oil)等的汽缸(cylinder)104及使汽缸104露出长度变长而推动的活塞杆(piston rod)构成,但不限于此。第二实施例的阻尼装置101是已知构成的组件,因此,省略详细说明。
又,作为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的其它实施例,升降组件是加上由压缩螺旋弹簧形成的弹性装置,或者也可以是此弹性装置的弹力不作用,而是以环绕在第二转轴杆的扭转螺旋弹簧于与支撑组件重合的方向呈转动态势。又,作动组件是实施例中连接升降组件的两侧板之间的销状组件,但若设置于升降组件的一侧,并无特别限定是实施例中的销状组件。也可例如是升降组件的第二转轴杆一侧所设置的顶板,而将其本体加工,或者是组装于顶板的一侧。又,形成压缩螺旋弹簧形成的弹性装置的一端部也可是触接于支撑组件的活动端侧所设置的顶板一侧。在此情况下,升降组件借由扭转螺旋弹簧于与支撑组件重合的方向呈转动推势。
本发明如以上的构成,因此,可应用于将事务机器的原稿压合板相对装置本体组装为可开阖且适合附有升降机能的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及具有此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的事务机器。其中,原稿压合板为复印机、印刷机或列表机等事务机器的原稿压合板,或除了影印功能具有其它列表机、传真机、扫描机等各种机能的所谓复合机的事务机器的原稿压合板。

Claims (3)

1.一种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其包括:
一组装组件,其组装于事务机器的机器本体;
一支撑组件,其借由一第一转轴杆而能转动地轴支于该组装组件;
一升降组件,其组装于一原稿压合板,且与该支撑组件重合时,借由一第二转轴杆而能转动地轴支于该支撑组件的活动端部,其转动方向与该支撑组件的转动方向相反;
一作动组件,其设置于该升降组件的一侧;
一受压装置,其设置于该组装组件的一侧;
一凸轮滑件,其能滑动地容置于该支撑组件内,且触接该受压装置;
一弹簧承组件,其能滑动地容置于该支撑组件内且其活动端侧,并触接该作动组件;
一弹性装置,其设置于该弹簧承组件与该凸轮滑件之间,且使该原稿压合板于开启方向呈转动态势;以及
一连结机构,其随着该原稿压合板的开阖操作以控制该升降组件的转动;
其中该连结机构包括:
一第一连结臂,其一端部能转动地轴设于该第一转轴杆;
一第二连结臂,其一端部能转动地轴设于该作动组件;
一连结杆,其固定于该第一连结臂的活动端侧,并可转动地连结该第二连结臂的活动端侧;
一第一凸轮组件,其固定于该连结杆;以及
一第二凸轮组件,其与该第一凸轮组件接触并设置于该凸轮滑件;
当该原稿压合板开启时,该支撑组件以该第一转轴杆为支点转动,该凸轮滑件随着该支撑组件的转动而滑动,该支撑组件通过该凸轮滑件使该第一凸轮组件借由该第二凸轮组件被往下押压,借此,该第一连结臂及该第二连结臂通过该连结杆,同时使该升降组件以该第二转轴杆为支点于该支撑组件的转动方向的相反方向转动,借此,该原稿压合板于30度的开阖角度范围内相对于该机器本体的接触玻璃以水平状态于垂直方向开启。
2.一种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其包括:
一组装组件,其组装于事务机器的机器本体;
一支撑组件,其借由一第一转轴杆而能转动地轴支于该组装组件;
一升降组件,其组装于一原稿压合板,且与该支撑组件重合时,借由一第二转轴杆而能转动地轴支于该支撑组件的活动端部,其转动方向与该支撑组件的转动方向相反;
一作动组件,其设置于该升降组件的一侧;
一受压装置,其设置于该组装组件的一侧;
一凸轮滑件,其能滑动地容置于该支撑组件内,且触接该受压装置;
一弹簧承组件,其能滑动地容置于该支撑组件内且其活动端侧,并触接该作动组件;
一弹性装置,其设置于该弹簧承组件与该凸轮滑件之间,且使该原稿压合板于开启方向呈转动态势;
一阻尼装置,其容置于该弹性装置内,且设置于该凸轮滑件与该弹簧承组件或该支撑组件的顶板之间;以及
一连结机构,其随着该原稿压合板的开阖操作以控制该升降组件的转动;
其中该连结机构包括:
一第一连结臂,其一端部能转动地轴设于该第一转轴杆;
一第二连结臂,其一端部能转动地轴设于该作动组件;
一连结杆,其固定于该第一连结臂的活动端侧,并可转动地连结该第二连结臂的活动端侧;
一第一凸轮组件,其固定于该连结杆;以及
一第二凸轮组件,其与该第一凸轮组件接触并设置于该凸轮滑件;
当该原稿压合板开启时,该支撑组件以该第一转轴杆为支点转动,该凸轮滑件随着该支撑组件的转动而滑动,该支撑组件通过该凸轮滑件使该第一凸轮组件借由该第二凸轮组件被往下押压,借此,该第一连结臂及该第二连结臂通过该连结杆,同时使该升降组件以该第二转轴杆为支点于该支撑组件的转动方向的相反方向转动,借此,该原稿压合板于30度的开阖角度范围内并相对于该机器本体的接触玻璃以水平状态于垂直方向开启。
3.一种事务机器,其是应用如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的事务机器。
CN201110101889.9A 2010-04-22 2011-04-22 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及事务机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3628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98689 2010-04-22
JP2010098689A JP5807943B2 (ja) 2010-04-22 2010-04-22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並びに事務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36282A CN102236282A (zh) 2011-11-09
CN102236282B true CN102236282B (zh) 2014-07-30

Family

ID=448870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01889.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36282B (zh) 2010-04-22 2011-04-22 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及事务机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807943B2 (zh)
KR (1) KR101245026B1 (zh)
CN (1) CN102236282B (zh)
TW (1) TWI42101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70829B2 (ja) * 2016-08-01 2021-05-12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開閉装置並びに産業機器
JP6924364B2 (ja) * 2017-04-03 2021-08-2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CN108221298B (zh) * 2017-12-15 2022-08-23 佛山市顺德海尔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铰链安装结构及洗衣机
CN108060554B (zh) * 2017-12-15 2022-09-16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种铰链安装结构及洗衣机
JP7134470B2 (ja) * 2018-06-26 2022-09-12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ヒンジ並びにこのヒンジを用いた各種機器
CN108769452B (zh) * 2018-07-31 2024-04-16 苏州格莱博扫描有限公司 一种按压式扫描仪升降结构
JP7223400B2 (ja) * 2018-12-28 2023-02-16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並びにこの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を備えた事務機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8120A (zh) * 1999-11-30 2001-06-06 加藤电机株式会社 原稿压板开关装置
JP2005164804A (ja) * 2003-12-01 2005-06-23 Shimonishi Giken Kogyo Kk 開閉体のヒンジ
CN1991607A (zh) * 2005-12-27 2007-07-04 加藤电机株式会社 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和办公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70891Y2 (ja) * 1991-06-26 1998-05-13 ニスカ株式会社 原稿押さえ装置
JPH11174597A (ja) * 1997-12-10 1999-07-02 Kato Electrical Mach Co Ltd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
JP3368376B2 (ja) * 2000-02-09 2003-01-20 日発販売株式会社 開閉装置
JP2003005309A (ja) * 2001-06-27 2003-01-08 Nisca Corp ヒンジ装置
TWI224245B (en) * 2002-07-09 2004-11-21 Teco Image Sys Co Ltd Lid hinge device of the original draft
JP2005221860A (ja) * 2004-02-06 2005-08-18 Noritsu Koki Co Ltd 写真処理装置
JP3963390B2 (ja) * 2004-12-09 2007-08-22 加藤電機株式会社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及び事務機器
JP4898216B2 (ja) * 2005-12-27 2012-03-14 加藤電機株式会社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及び事務機器
JP5429767B2 (ja) * 2007-08-31 2014-02-26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及び原稿圧着板を備えた事務機器
JP5382760B2 (ja) * 2007-11-02 2014-01-08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及び原稿圧着板を備えた事務機器
JP5312832B2 (ja) * 2008-03-26 2013-10-09 下西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ヒンジ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8120A (zh) * 1999-11-30 2001-06-06 加藤电机株式会社 原稿压板开关装置
JP2005164804A (ja) * 2003-12-01 2005-06-23 Shimonishi Giken Kogyo Kk 開閉体のヒンジ
CN1991607A (zh) * 2005-12-27 2007-07-04 加藤电机株式会社 原稿压板开闭装置和办公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3-5309A 2003.01.08
JP特开2005-164804A 2005.06.23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421011B (zh) 2013-12-21
KR101245026B1 (ko) 2013-03-18
CN102236282A (zh) 2011-11-09
JP5807943B2 (ja) 2015-11-10
TW201138597A (en) 2011-11-01
JP2011227370A (ja) 2011-11-10
KR20110118089A (ko) 2011-10-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36282B (zh) 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及事务机器
CN102137207B (zh) 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及具有此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的事务机器
CN104080288A (zh) 电子装置
CN101907845B (zh) 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
JP5312832B2 (ja) ヒンジ
CN102530659B (zh) 纸张自动进给装置、复印机和传真装置
CN102338997B (zh) 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及事务机器
JP2009237046A5 (zh)
CN102621844B (zh) 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及办公机器
JP5148228B2 (ja)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及び原稿圧着板を備えた事務機器
JP607004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227370A5 (zh)
CN109424631A (zh) 原稿压接板开闭装置及具备该装置的事务机器
CN103186067A (zh) 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办公机器
JP7223400B2 (ja)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並びにこの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を備えた事務機器
TWI529069B (zh) 原稿壓合板開闔裝置及辦公室自動化機器
CN102880021B (zh) 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及办公室自动化机器
CN101995786A (zh) 开阖装置的防脱机构及具有防脱机构的办公机器
CN102968008B (zh) 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及办公机器
CN102083290A (zh) 固定机构
CN101498954A (zh) 具有支撑脚架结构的笔记本电脑
CN202001490U (zh) 铰链装置
TWI324549B (zh)
CN100496198C (zh) 信息处理装置
CN106019877A (zh) 开合支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KATOH ELECIRICAL MACHINERY (HONG KONG)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KATOH ELECTRICAL MACHINER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30311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TO: HONG KONG, CHINA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311

Address after: Chinese Hongkong Kowloon Tsim Sha Tsui Road No. 33 Kowloon sub soil PCT Center 9 building 908 room

Applicant after: Kem Hongkong Ltd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Japan

Applicant before: Katoh Electrical Machinery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30

Termination date: 201804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