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80288A - 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80288A
CN104080288A CN201410092496.XA CN201410092496A CN104080288A CN 104080288 A CN104080288 A CN 104080288A CN 201410092496 A CN201410092496 A CN 201410092496A CN 104080288 A CN104080288 A CN 1040802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
housing
rotating shaft
connecting member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9249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80288B (zh
Inventor
葛西幸一
山口茂
村山一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wa Kancai Co ltd
Fcnt Co ltd
Fcnt LLC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su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0802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802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802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802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DHINGES OR SUSPENSION DEVICES FOR DOORS, WINDOWS OR WINGS
    • E05D3/00Hinges with pins
    • E05D3/06Hinges with pins with two or more pins
    • E05D3/12Hinges with pins with two or more pins with two parallel pins and one ar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14Foldable telephones, i.e.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H04M1/0216Foldable in one direction, i.e. using a one degree of freedom hinge
    • H04M1/022The hinge comprising two parallel pivoting ax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电子装置。一种电子装置包括第一壳体,该第一壳体由第一旋转轴可旋转地支撑;第二壳体,该第二壳体由与所述第一旋转轴平行的第二旋转轴可旋转地支撑;第一凸轮,该第一凸轮设置在所述第一旋转轴上,随着所述第一壳体的旋转而绕所述第一旋转轴旋转,并且使所述第一壳体沿离开所述第二旋转轴的方向与所述第一旋转轴一起移动;第二凸轮,该第二凸轮设置在所述第二旋转轴上,随着所述第二壳体的旋转而绕所述第二旋转轴旋转,并且使所述第二壳体沿离开所述第一旋转轴的方向与所述第二旋转轴一起移动;以及弹性部件,该弹性部件沿所述第一旋转轴与所述第二旋转轴变近的方向施加力。

Description

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文讨论的实施方式涉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以蜂窝电话和平板计算机为代表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快速普及。在这种电子装置中,还有大量由于诸如紧密性等的原因采用折叠结构的电子装置。
用于电子装置的常规折叠结构的示例是在两个壳体之间具有单轴铰链、并且两个壳体借助于铰链旋转而开闭的结构。
而且,为了提高耐用性,有这样一种常规技术:该技术具有利用含有两个平行轴的铰链的结构。另外,有一种常规技术,其中在两个壳体之间设置了多个齿轮以控制壳体的开闭。例如,日本特开第2006-228812号公报和日本特开第2010-250463号公报中公开了这些技术。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电子装置包括第一壳体,该第一壳体由第一旋转轴可旋转地支撑;第二壳体,该第二壳体由与所述第一旋转轴平行的第二旋转轴可旋转地支撑;第一凸轮,该第一凸轮设置在所述第一旋转轴上、根据所述第一壳体的旋转绕所述第一旋转轴旋转、并且使所述第一壳体沿离开所述第二旋转轴的方向与所述第一旋转轴一起移动;第二凸轮,该第二凸轮设置在所述第二旋转轴上、根据所述第二壳体的旋转绕所述第二旋转轴旋转、并且使所述第二壳体沿离开所述第一旋转轴的方向与所述第二旋转轴一起移动;以及弹性部件,该弹性部件沿所述第一旋转轴与所述第二旋转轴变近的方向施加力。
附图说明
图1A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闭合状态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1B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闭合状态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2A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半开闭状态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2B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半开闭状态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3A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打开状态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3B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打开状态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4是示出电子装置的具体示例的立体图;
图5是铰链的立体图;
图6是铰链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用于例示凸轮的形状的示意图;
图8是闭合状态的连结部的放大侧视图;
图9是45度打开状态的连结部的放大侧视图;
图10是90度打开状态的连结部的放大侧视图;
图11是135度打开状态的连结部的放大侧视图;
图12是180度打开状态的连结部的放大侧视图;
图13是闭合状态的连结部的放大截面图;
图14是45度打开状态的连结部的放大截面图;
图15是90度打开状态的连结部的放大截面图;
图16是135度打开状态的连结部的放大截面图;以及
图17是180度打开状态的连结部的放大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果采用使用单轴铰链并且两个壳体被打开到180度的结构,则可以想到诸如以下的问题。首先,存在这样的情况:在完全打开两个壳体的状态下,容纳铰链的部分相对于打开的壳体面突出。如果用于铰链的容纳部以该方式在壳体之间突出,则壳体之间的空间(空隙)增大,增大量等于用于铰链的容纳部。因此,例如,在诸如各个壳体具有屏幕的情况下,两个屏幕之间的空间大幅度增加,所以不可能获得两个屏幕之间的统一感。
而且,存在这样的情况:在完全打开两个壳体的状态下,一个壳体与另一个壳体之间出现高差。如果壳体之间以该方式存在高差,则由于高差,壳体之间的空间较大。还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例如在壳体中设置屏幕,则这两个屏幕不齐平且空间变宽,并且正如所预期的,在使用这两个屏幕时,不可能获得两个屏幕之间的统一感。
而且,即使使用了采用仅具有两个平行轴的铰链的常规技术,与单轴铰链结构相比,也存在壳体之间的空间进一步增大了相当于使用两个轴时的情况的风险,并且难以使壳体之间的空间变窄。而且,即使使用利用齿轮的常规技术,其中设置了齿轮的部分之间的空间也会增大,并且难以使壳体之间的空间变窄。因此,如果例如在壳体中设置屏幕,则不管使用哪种常规技术,都不可能获得两个屏幕之间的统一感。
下文基于附图详细描述本申请中公开的电子装置的实施方式。应当注意的是,本申请所公开的电子装置不被以下实施方式所限制。
[实施方式]
图1A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闭合状态的示意性立体图。图1B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闭合状态的示意性侧视图。图2A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半开闭状态的示意性立体图。图2B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半开闭状态的示意性侧视图。图3A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打开状态的示意性立体图。图3B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打开状态的示意性侧视图。
如图1A至图3B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1具有上壳体2和下壳体3。上壳体2和下壳体3经由铰链1A和铰链1B连结。上壳体2是“第一壳体”的示例。而且,下壳体3是“第二壳体”的示例。
图1A、图2A和图3A中的虚线以及图1B、图2B和图3B中的点表示上壳体2的旋转轴20和下壳体30的旋转轴30。
经由铰链1A和铰链1B绕旋转轴20可旋转地支撑上壳体2。换言之,如图1A至图3B所示,上壳体2绕旋转轴20转动。而且,经由铰链1A和铰链1B绕旋转轴30可旋转地支撑下壳体3。换言之,如图1A至图3B所示,上壳体3绕旋转轴30转动。
如图1A和图1B所示,上壳体2和下壳体3的相互面彼此接触。该状态在下文中称作电子装置1的闭合状态。在电子装置1的闭合状态下彼此接触的上壳体2和下壳体3的面称作上壳体2和下壳体3各自的接触面。而且,由上壳体2和下壳体3形成的角度此时是0度。
而且,如图3A和图3B所示,上壳体2和下壳体3旋转到相互接触面形成同一个面的位置(换言之,相互接触面齐平的位置)。该状态在下文中称作电子装置1的打开状态。而且,由上壳体2和下壳体3形成的角度此时是180度。
另外,在从电子装置1的闭合状态向完全打开状态过渡期间的状态(换言之,半开闭工作状态)使用由上壳体2和下壳体3形成的角度来表示。例如,图2A和图2B中的状态是电子装置1已经打开到90度的状态。
图4是示出电子装置的具体示例的立体图。图4是电子装置1的完全打开状态。在图4中,更详细地例示铰链1A和铰链1B的构造。
例如,如图4所示,在电子装置1的上壳体2和下壳体3中,屏幕21和屏幕31可以设置在电子装置1的闭合状态下接触侧的表面上。在这种情况下,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1中,在完全打开状态下,屏幕21和屏幕31并排设置,以便形成同一个表面。由此,当屏幕21和屏幕31用作单一屏幕时,可以获得屏幕之间的统一感。
而且,虽然图4示出了露出铰链1A和铰链1B的状态,但是例如,铰链1A和铰链1B可以被盖覆盖。通过用盖覆盖铰链1A和铰链1B,可以改善电子装置1的外观并且保护铰链1A和铰链1B。
而且,在图4中,边缘部22表示上壳体2的具有屏幕21的表面的下壳体3侧的边缘部。另外,在图4中,边缘部32表示下壳体3的具有屏幕31的表面的上壳体2侧的边缘部。边缘部22是“第一边缘部”的示例。而且,边缘部32是“第二边缘部”的示例。
下面描述铰链1A和铰链1B的构造。这里,除了下文描述的凸轮相对于旋转轴20和旋转轴30附接的方向相反之外,铰链1A和铰链1B具有相同的构造。因此,下文描述铰链1A的示例。图5是铰链的立体图。图5示出从上壳体2和下壳体3去除了处于图4中的状态的铰链1A的状态下的铰链。而且,图6是铰链的分解立体图。图6示出处于图5中的状态的铰链1A被分解的状态。
如图5和图6所示,铰链1A具有连结部件110、连结部件120、M形弹簧130和外壳140。
连结部件110具有凸轮111、凸轮112、阻挡件113、连接孔114、凹槽115和圆筒部件116。凹槽115具有与下文描述的凹槽125相同的结构;然而,凹槽115由于在图5中位于远侧,所以未示出。
连结部件110利用连接孔114被固定到下壳体3。例如,借助于螺栓等插过连接孔114并且固定到下壳体3,连结部件110附接到下壳体3。而且,类似地,连结部件120利用连接孔124固定到上壳体2。
圆筒部件116是中空的并且具有孔117。当连结部件110经由连接孔114附接到下壳体3时,圆筒部件116的中心轴与旋转轴30成一条直线。
凸轮111和凸轮112是平板凸轮。凸轮111和凸轮112围绕着圆筒部件116设置。例如,凸轮111和凸轮112具有通孔,这些通孔被设置为使得中心与圆筒部件116的中心轴和旋转轴30成一条直线,并且圆筒部件116作为凸轮轴插过通孔,使得凸轮111和凸轮112被固定在圆筒部件116的预定位置处。另选地,例如,凸轮111和凸轮112可以与圆筒部件116一体形成,以位于圆筒部件116的预定位置处。凸轮111和凸轮112的凸轮顶沿与圆筒部件116的中心轴正交的方向延伸。而且,在连结部件110附接到下壳体3的状态下,凸轮111沿着旋转轴30设置在比凸轮112更离开下壳体3的位置。
这里,参照图7描述凸轮111的形状的细节。图7是用于例示凸轮的形状的示意图。图7是平直地放置在平面上的板形凸轮111的视图。如图7所示,在凸轮111的凸轮顶200中,一个倾斜部201的倾斜角度小于另一个倾斜部202的倾斜角度。
当凸轮111沿旋转方向R1旋转时,凸轮顶200从倾斜部202侧向上拱凸轮容纳件149。在这种情况下,因为与倾斜部201相比,倾斜部202的倾斜角度较大,所以对于凸轮111的旋转,需要较大力,以使凸轮顶200向上拱凸轮容纳件149。换言之,对于凸轮111的旋转需要的扭矩较大。旋转所需要的扭矩下文称作“负载扭矩”。
另一方面,当凸轮111沿旋转方向R2旋转时,凸轮顶200从倾斜部201侧向上拱凸轮容纳件149。在这种情况下,因为与倾斜部202相比,倾斜部201的倾斜角度较小,所以与沿旋转方向R1的旋转相比,对于凸轮111的旋转需要的力(以使凸轮顶200向上拱凸轮容纳件149)较小。换言之,凸轮111的负载扭矩较小。
这样,在凸轮111中,凸轮顶200的两个倾斜面的倾斜角度是不同的,因此,根据旋转方向,负载扭矩不同的。虽然这里描述了凸轮111,但是同样地,对于凸轮112、凸轮121和凸轮122,凸轮顶的两个倾斜面的倾斜角度也是不同的。
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1中,例如,当闭合上壳体2和下壳体3时,负载扭矩施加于铰链1A的凸轮,使得下壳体3在上壳体2之前旋转。而且,当打开上壳体2和下壳体3时,负载扭矩施加于铰链1A的凸轮,使得上壳体2在下壳体3之前旋转。
具体地,因为凸轮111和凸轮112是固定到下壳体3的连结部件110的凸轮,所以打开上壳体2和下壳体3时向上拱的该侧处的凸轮顶的倾斜部的倾斜角度较大。而且,在凸轮111和凸轮112中,闭合上壳体2和下壳体3时向上拱的该侧处的凸轮顶的倾斜部的倾斜角度较小。
换言之,当从包括电子装置1的厚度方向的表面侧看时,凸轮111和凸轮112具有图7所示的形状。相反,当从包括电子装置1的厚度方向的表面侧看时,在铰链1B的下壳体3侧处的连结部件的凸轮具有倾斜部的倾斜与图7所示的倾斜相反的形状,换言之,图7的左右翻转的形状。而且,当从包括电子装置1的厚度方向的表面侧看时,凸轮121和凸轮122具有图7所示的形状。相反,当从包括电子装置1的厚度方向的表面侧看时,在铰链1B的下壳体2侧处的连结部件的凸轮具有倾斜部的倾斜与图7所示的倾斜相反的形状,换言之,图7的左右翻转的形状。
另外,参照图4和图5描述凸轮111的凸轮顶(图7中的凸轮顶200)。描述凸轮111的凸轮顶200与旋转轴30正交的截面。凸轮111的凸轮顶200沿图4中边缘部32的方向突出。换言之,凸轮111的凸轮顶200被设置成使得当连接旋转轴30、下壳体3的边缘部32和旋转轴20的线由于连结部件110绕旋转轴30旋转而形成一条直线时,凸轮顶的顶点位于该条直线上。该状态是上壳体2和下壳体3已经打开45度的状态。换言之,凸轮111形成为使得在上壳体2和下壳体3已经打开45度的状态下,凸轮顶200的顶点位于凸轮容纳件149上。凸轮111的凸轮顶200被设置成沿边缘部32的方向突出的原因是因为当下壳体3旋转时,边缘部32基于旋转轴30靠近上壳体2到最近的程度。
这样,凸轮111的凸轮顶200形成为使得当连接旋转轴30、边缘部32和旋转轴20的线形成直线时,作为圆筒部件116的中心轴的旋转轴30和作为圆筒部件126的中心轴的旋转轴30彼此离得最远。例如,凸轮111的凸轮顶200具有的高度使得在上壳体2和下壳体3已经打开45度的状态下,旋转轴20与旋转轴30之间的距离增大成等于或大于借助将从旋转轴20到上壳体2的屏幕21(参见图4)的距离和从旋转轴30到边缘部32的距离相加而获得的长度。
而且,虽然作为示例已经描述了凸轮111,但是凸轮112也具有与凸轮111相同的形状。而且,在凸轮121和凸轮122中,凸轮121和凸轮122的凸轮顶被设置成使得当连接旋转轴20、上壳体2的边缘部22(参见图4)和旋转轴30的线形成一条直线时,圆筒部件116的中心轴和圆筒部件126的中心轴彼此离得最远。该状态是上壳体2和下壳体3已经打开135度的状态。对于除了凸轮顶之外的剩余结构,凸轮121和凸轮122与凸轮111相同。凸轮111和凸轮112是“第一凸轮”的示例。而且,凸轮121和凸轮122是“第二凸轮”的示例。
如图5所示,由圆筒部件116的端部的处于电子装置1中的下壳体3的远侧的一部分沿与圆筒部件116的中心轴正交的方向突出,形成阻挡件113。阻挡件113设置在沿着旋转轴30比凸轮111更靠近下壳体3的位置。
而且,凹槽115设置在面向连结部件110的下壳体3侧的表面中。当连结部件110经由连接孔114附接到下壳体3时,凹槽115与下壳体3的内部空间连结。另外,凹槽115与孔117连结。由此,从下壳体3的内部空间中所设置的部件延伸的连接线经由连结部件110的凹槽115和孔117延伸到外部。从孔117延伸到外部的连接线能够经由连结部件120的凹槽127和孔125连接到在上壳体2的内部空间中设置的部件。由此,可以连接在下壳体3的内部空间中设置的部件和在上壳体2的内部空间中设置的部件。
如图6所示,外壳140具有H形纵截面,该H形纵截面具有凹部153和凹部154。连结部件110沿着虚线P容纳在外壳140中,并且嵌合到外壳140的凹部153中。而且,连结部件120沿着虚线Q容纳在外壳140中,并且连结部件120嵌合到外壳140的凹部154中。如图5所示,连结部件110存储在凹部153中,并且连结部件120容纳在凹部154中。具有凹部153和凹部154的外壳140沿圆筒部件116的中心轴(下壳体3的旋转轴30)和圆筒部件126的中心轴(上壳体2的旋转轴20)彼此离开的方向打开。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壳140具有凸轮退让部141至148,以减小尺寸。对于凸轮111,当连结部件110沿下壳体3打开的方向旋转时,凸轮顶容纳在凸轮退让部141中。而且,对于凸轮112,当连结部件110沿下壳体3打开的方向旋转时,将凸轮顶容纳在凸轮退让部143中。对于凸轮111,当连结部件110沿下壳体3闭合的方向旋转时,将凸轮顶容纳在凸轮退让部145中。而且,对于凸轮112,当连结部件110沿下壳体3闭合的方向旋转时,凸轮顶容纳在凸轮退让部147中。
类似地,对于凸轮121,当连结部件120沿上壳体2打开的方向旋转时,凸轮顶容纳在凸轮退让部142中。而且,对于凸轮122,当连结部件120沿上壳体2打开的方向旋转时,凸轮顶容纳在凸轮退让部144中。对于凸轮121,当连结部件120沿上壳体2闭合的方向旋转时,凸轮顶容纳在凸轮退让部146中。而且,对于凸轮122,当连结部件120沿上壳体2闭合的方向旋转时,凸轮顶容纳在凸轮退让部148中。
例如,图5示出凸轮111的凸轮顶容纳在凸轮退让部141中并且凸轮121的凸轮顶容纳在凸轮退让部143中的状态。另外,图5示出凸轮121的凸轮顶容纳在凸轮退让部142中并且凸轮122的凸轮顶容纳在凸轮退让部144中的状态。
例如,如果旋转后的凸轮111、凸轮112、凸轮121和凸轮122存储在外壳140内部,则外壳140的尺寸具有比凸轮的尺寸大一圈的尺寸。相反,如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采用旋转后凸轮111、凸轮112、凸轮121和凸轮122从外壳140的内部空间突出存储的结构,外壳140的尺寸是与凸轮大致相同的尺寸。因此,可以使外壳140变得紧凑。
而且,如图6所示,外壳140具有凸轮容纳件149至152。凸轮容纳件149与旋转的凸轮111接触,从凸轮111接收力,并且使圆筒部件116的中心轴沿离开圆筒部件126的中心轴的方向移动。换言之,旋转轴30由于来自凸轮容纳件149的力,沿离开旋转轴20的方向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凸轮容纳件149具有从圆筒部件126的中心轴朝向圆筒部件116的中心轴突出的凸轮顶。由此,当凸轮的凸轮顶位于连接圆筒部件126的中心轴与圆筒部件116的中心轴的线上时,可以使圆筒部件116的中心轴离开圆筒部件126的中心轴大幅度移动。
凸轮容纳件150是与凸轮112对应的凸轮容纳件。凸轮容纳件150也使圆筒部件126的中心轴沿离开圆筒部件116的中心轴的方向移动。凸轮容纳件151是与凸轮121对应的凸轮容纳件。凸轮容纳件152是与凸轮122对应的凸轮容纳件。凸轮容纳件151和凸轮容纳件152也使圆筒部件126的中心轴沿离开圆筒部件116的中心轴的方向移动。
另外,外壳140具有相对于凹部153和凹部154中存储的圆筒部件116和圆筒部件126从外壳140的外部进行接触的开口部155。开口部155设置在外壳140的与连接圆筒部件116的中心轴和圆筒部件126的中心轴的平面平行的表面中。
如图6所示,M形弹簧130是具有M字符型形状(具有弯曲部131和弯曲部132)的弹簧。如图5所示,M形弹簧130从外壳140的开口部155插入。在M形弹簧130中,容纳在凹部153中的圆筒部件116容纳在弯曲部131中。而且,在M形弹簧130中,容纳在外壳140的凹部154中的圆筒部件126容纳在弯曲部132中。当圆筒部件126的中心轴与圆筒部件116的中心轴之间的距离由于被旋转的凸轮的凸轮顶的作用造成的分离力而增大时,M形弹簧130沿恢复距离的方向向两个圆筒部件施加恢复力。
例如,当连结部件110的旋转结束并且凸轮111和凸轮112的凸轮顶离开凸轮容纳件149和凸轮容纳件151时,M形弹簧130沿使圆筒部件116的中心轴和圆筒部件126的中心轴变近的方向朝向圆筒部件126侧拉动圆筒部件116。而且,当连结部件120的旋转结束并且凸轮121和凸轮122的凸轮顶离开凸轮容纳件150和凸轮容纳件152时,M形弹簧130沿使圆筒部件126的中心轴和圆筒部件116的中心轴变近的方向朝向圆筒部件116侧拉动圆筒部件126。
下面,参照图8至图12描述上壳体2和下壳体3旋转期间的操作。图8是闭合状态的连结部的侧视图。图9是45度打开状态的连结部的侧视图。图10是90度打开状态的连结部的侧视图。图11是135度打开状态的连结部的侧视图。图12是180度打开状态的连结部的侧视图。在图8至图12中,各个状态下的上壳体2和下壳体3由虚线表示。
如图8所示,在上壳体2和下壳体3闭合的状态下,连结部件110的阻挡件113邻接外壳140的壁401。由此,抑制连结部件110从该状态沿接近连结部件120的方向旋转。而且,连结部件120的阻挡件123邻接外壳140的壁402。由此,抑制连结部件120从该状态沿接近连结部件110的方向旋转。在该状态下,当打开上壳体2和下壳体3时,因为连结部件110的负载扭矩大于连结部件120的负载扭矩,所以首先连结部件110不旋转,并且连结部件120开始旋转。
接着,当连接部件120从图8中的状态进一步旋转45度时,达到图9中的状态。在从图8中的状态旋转到图9中的状态时,由于凸轮121和122的旋转,所以使连结部件120沿连结部件120的旋转轴20离开连结部件110的旋转轴30移动的方向逐渐移动。在图9中的状态下,连结部件120的旋转轴20和连结部件110的旋转轴30彼此离得最远。由此,上壳体2与下壳体3之间的距离增大,并且在上壳体2的边缘部22不与下壳体3的屏幕31干涉的情况下,连结部件120旋转。当从该状态进一步打开上壳体2和下壳体3时,因为连结部件110的负载扭矩仍大于连结部件120的负载扭矩,所以连结部件110不旋转,而连结部件120进一步旋转。
接着,当连接部件120从图9中的状态旋转45度时,达到图10中的状态。在从图9中的状态旋转到图10中的状态时,由于凸轮121和凸轮122进一步旋转以及M形弹簧130产生的按压力,所以使连结部件120沿连结部件120的旋转轴20接近连结部件110的旋转轴30的方向移动。图10中的状态下连结部件120的旋转轴20与连结部件110的旋转轴30之间的距离与闭合状态下的距离相同。另外,在图10中的状态下,连结部件120的阻挡件123邻接外壳140的壁403。由此,抑制连结部件120从该状态沿进一步打开的方向旋转。当从该状态进一步打开上壳体2和下壳体3时,因为抑制连结部件120旋转,所以具有大负载扭矩的连结部件110开始旋转。
接着,当连接部件110从图10中的状态旋转45度时,达到图11中的状态。在从图10中的状态旋转到图11中的状态时,由于凸轮111和112的旋转,所以使连结部件110沿连结部件110的旋转轴30离开连结部件120的旋转轴20移动的方向移动。在图11中的状态下,连结部件110的旋转轴30和连结部件120的旋转轴20彼此离得最远。由此,上壳体2与下壳体3之间的距离增大,并且在下壳体3的边缘部32不与上壳体2的表面23干涉的情况下,连结部件110旋转。当从该状态进一步打开上壳体110和下壳体120时,因为阻挡件123抑制连结部件120旋转,所以连结部件120不旋转,而连结部件110旋转。
接着,当连接部件110从图11中的状态进一步旋转45度时,达到图12中的状态。在从图11中的状态旋转到图12中的状态时,由于凸轮111和凸轮112旋转以及M形弹簧130(未示出)产生的恢复力,所以使连结部件110沿连结部件110的旋转轴30接近连结部件120的旋转轴20的方向逐渐移动。图10中的状态下连结部件110的旋转轴30与连结部件120的旋转轴20之间的距离与闭合状态下的距离相同。另外,在图12中的状态下,连结部件110的阻挡件113邻接外壳140的壁404,并且连结部件120的阻挡件123邻接外壳140的壁403。由此,抑制连结部件110和连结部件120从该状态沿进一步打开的方向旋转。换言之,上壳体2和下壳体3不再进一步打开。
下面,参照图13至图17说明凸轮和轴在电子装置旋转期间的移动。图13是闭合状态的连结部的截面图。图14是45度打开状态的连结部的截面图。图15是90度打开状态的连结部的截面图。图16是135度打开状态的连结部的截面图。图17是180度打开状态的连结部的截面图。图13至图17示出各个状态下的与图5中的A-A截面对应的截面。在图13至图17中,各个状态下的上壳体2和下壳体3由虚线表示。
这里,凸轮111的凸轮顶是凸轮顶510。而且,凸轮121的凸轮顶是凸轮顶520。如图13所示,在上壳体2和下壳体3闭合的状态下,凸轮111的凸轮顶510在离开外壳140的凸轮容纳件149的位置中。而且,在上壳体2和下壳体3闭合的状态下,凸轮121的凸轮顶520在离开外壳140的凸轮容纳件150的位置中。在这种情况下,经由M形弹簧130沿旋转轴20和旋转轴30变近的方向向圆筒部件116和圆筒部件126施加力。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达到旋转轴20和旋转轴30最近的状态。
另外,当上壳体2和下壳体3打开时,向连结部件110和连结部件120施加力,以沿连结部件110和连结部件120彼此离开移动的方向(换言之,沿打开方向)从图13中的状态旋转。这里,如图13所示,在向上拱凸轮容纳件149的凸轮111的该侧处倾斜部511的倾斜角度大于在向上拱凸轮容纳件150的凸轮121的该侧处倾斜部521的倾斜角度。因此,凸轮111具有比凸轮121更大的负载扭矩。因此,当打开上壳体2和下壳体3时,在凸轮111的倾斜部511向上拱凸轮容纳件149之前,凸轮121的倾斜部521向上拱凸轮容纳件150。换言之,凸轮121在凸轮111之前开始旋转。
接着,当凸轮121从图13中的状态旋转45度时,达到图14中的状态。在从图13中的状态旋转到图14中的状态时,由于凸轮121的旋转,所以凸轮顶520向上拱凸轮容纳件150,并且使连结部件120沿连结部件120的旋转轴20离开连结部件110的旋转轴30移动的方向逐渐移动。当凸轮121的凸轮顶520的顶点向上拱凸轮容纳件150时,连结部件120与连结部件110之间的距离最大。在旋转轴20、上壳体2的边缘部22和旋转轴30形成一条直线的状态下,从旋转轴20到下壳体3的屏幕31的距离L2比从旋转轴20到边缘部22的距离L1大。该状态是上壳体2在连结部件120旋转时最靠近下壳体3的状态,并且通过确保在该状态下边缘部22不与下壳体3的屏幕31接触,可以在不与下壳体3干涉的情况下使上壳体2旋转。而且,在该过程中,因为凸轮111的负载扭矩大于凸轮121的负载扭矩,所以维持凸轮顶510邻接凸轮容纳件149的状态,并且连结部件110停止且不旋转。
接着,当凸轮121从图14中的状态沿打开方向进一步旋转45度时,达到图15中的状态。由于从图14中的状态旋转到图15中的状态,所以凸轮121的凸轮顶520离开凸轮容纳件150。由此,由于M形弹簧130产生恢复力,所以使连结部件120沿连结部件120的旋转轴20接近连结部件110的旋转轴30的方向移动。图15中的状态下连结部件120的旋转轴20与连结部件110的旋转轴30之间的距离与闭合状态下的距离相同。另外,图15中的状态对应于图10中的状态,其中,连结部件120的阻挡件123邻接外壳140并且抑制连结部件120旋转。因此,具有大扭矩的连结部件110开始从该状态旋转。换言之,凸轮111的凸轮顶510的倾斜部511向上拱凸轮容纳件149。
接着,当凸轮111从图15中的状态进一步旋转45度时,达到图16中的状态。在从图15中的状态旋转到图16中的状态时,由于凸轮111的旋转,所以凸轮顶510向上拱凸轮容纳件149,并且使连结部件110沿连结部件110的旋转轴30离开连结部件120的旋转轴20移动的方向逐渐移动。当凸轮111的凸轮顶510的顶点向上拱凸轮容纳件149时,连结部件110与连结部件120之间的距离最大。在旋转轴20、下壳体3的边缘部32和旋转轴30形成一条直线的状态下,从旋转轴30到上壳体2的屏幕21的距离L4大于从旋转轴30到边缘部32的距离L3。该状态是下壳体3在连结部件110的旋转时最靠近上壳体2的状态,并且通过确保在该状态下边缘部32不与上壳体2的表面23接触,可以在不与上壳体2干涉的情况下使下壳体3旋转。
接着,当凸轮111从图16中的状态进一步旋转45度时,达到图17中的状态。由于从图16中的状态旋转到图17中的状态,所以凸轮111的凸轮顶510离开凸轮容纳件149。由此,由于M形弹簧130产生恢复力,所以使连结部件110沿连结部件110的旋转轴30接近连结部件120的旋转轴20的方向移动。图17中的状态下连结部件110的旋转轴30与连结部件120的旋转轴20之间的距离与闭合上壳体2和下壳体3时的距离相同。另外,图17中的状态对应于图12中的状态,连结部件110的阻挡件113邻接外壳140的壁404并且连结部件120的阻挡件123邻接外壳140的壁403。因此,抑制上壳体2和下壳体3从该状态沿进一步打开的方向旋转。换言之,连结部件110和连结部件120不再进一步打开。
下面,以图17至图13的顺序描述闭合上壳体2和下壳体3的情况。
当闭合上壳体2和下壳体3时,向连结部件110和连结部件120施加力,以沿连结部件110和连结部件120变近的方向(换言之,沿闭合方向)从图17中的状态旋转。这里,如图17所示,在向上拱凸轮容纳件149的凸轮111的该侧处倾斜部512的倾斜角度大于在向上拱凸轮容纳件150的凸轮121的该侧处倾斜部522的倾斜角度。因此,凸轮121具有比凸轮111更大的负载扭矩。因此,凸轮111在凸轮121之前开始旋转。在凸轮121的倾斜部522向上拱凸轮容纳件150之前,凸轮111的倾斜部512向上拱凸轮容纳件149。
接着,当凸轮111从图17中的状态进一步旋转45度时,达到图16中的状态。在从图17中的状态旋转到图16中的状态时,由于凸轮111的旋转,所以凸轮顶510向上拱凸轮容纳件149,并且使连结部件110沿连结部件110的旋转轴30离开连结部件120的旋转轴20移动的方向逐渐移动。当凸轮111的凸轮顶510的顶点向上拱凸轮容纳件149时,连结部件110与连结部件120之间的距离增大到最大,并且达到图16中的状态。
接着,当凸轮111从图16中的状态沿闭合方向进一步旋转45度时,达到图15中的状态。由于从图16中的状态旋转到图15中的状态,所以凸轮111的凸轮顶510离开凸轮容纳件149。由此,由于M形弹簧130产生恢复力,所以使连结部件110沿连结部件110的旋转轴30接近连结部件120的旋转轴20的方向移动。图15中的状态下连结部件120的旋转轴20与连结部件110的旋转轴30之间的距离与闭合上壳体2和下壳体3时的距离相同。另外,当从图15中的状态闭合上壳体2和下壳体3时,因为连结部件110的阻挡件113邻接外壳140并且如图9所示抑制连结部件110旋转,所以连结部件120开始旋转。
接着,当凸轮121从图15中的状态沿闭合方向进一步旋转45度时,达到图14中的状态。在从图15中的状态旋转到图14中的状态时,由于凸轮121的旋转,所以凸轮顶520向上拱凸轮容纳件150,并且使连结部件120沿连结部件120的旋转轴20离开连结部件110的旋转轴30移动的方向移动。当凸轮121的凸轮顶520的顶点向上拱凸轮容纳件150时,连结部件120与连结部件110之间的距离增大到最大并且达到图14中的状态。
接着,当凸轮121从图14中的状态沿闭合方向进一步旋转45度时,达到图13中的状态。由于从图14中的状态旋转到图13中的状态,所以凸轮121的凸轮顶520离开凸轮容纳件150。由此,由于M形弹簧130产生恢复力,所以使连结部件120沿连结部件120的旋转轴20接近连结部件110的旋转轴30的方向移动。图13中的状态下连结部件110的旋转轴30与连结部件120的旋转轴20之间的距离与闭合上壳体2和下壳体3时的距离相同。
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中,在旋转期间,利用凸轮使旋转轴之间的空间变宽,壳体移动到壳体不彼此干涉的位置,并且旋转之后,旋转轴之间的空间由弹簧的力来恢复。通过在旋转期间使两个壳体彼此离开地移动,并且使壳体在旋转之后相互靠近,可以在减小结束旋转时壳体之间的空间的同时顺利执行旋转。通过减小结束旋转时壳体之间的空间,如果屏幕设置在上壳体和下壳体中,则当完全打开上壳体和下壳体时,缩短两个屏幕之间的空间,并且当两个屏幕用作单一屏幕时,可以获得屏幕之间的统一感。
上述中,虽然M形弹簧用作缩短被凸轮分开的连结部件110与连结部件120之间的距离的部件,但是这里可以使用另一个部件(只要该部件沿旋转轴20和旋转轴30变近的方向向连结部件110和连结部件120施加力)。例如,诸如螺旋弹簧等的弹性体可以设置在连结部件110与连结部件120之间。另外,可以设置从连结部件120的相对侧朝向连结部件120按压连结部件110的部件,并且可以设置从连结部件110的相对侧朝向连结部件110按压连结部件120的部件。
在本实施方式中,凸轮111、凸轮112、凸轮121和凸轮122的负载扭矩被调节为使得连结部件110和连结部件120顺序旋转。如果通过改变负载扭矩未设置连结部件110和连结部件120旋转的顺序,则存在铰链1B的下壳体3侧处的凸轮将与例如铰链1A的上壳体2侧处的凸轮同时移动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存在壳体扭曲并且开闭变得困难或者壳体和铰链被损坏的风险。换言之,通过如在本实施方式中使连结部件110和连结部件120顺序旋转,可以确保开闭的容易性并且降低对壳体和铰链的损害。然而,如果壳体和铰链具有高的刚性并且如果毫无疑问操作者会小心地执行开闭等,则凸轮111、凸轮112、凸轮121和凸轮122的负载扭矩不必须不同。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凸轮111、凸轮112、凸轮121和凸轮122的负载扭矩被调节为使得在打开期间上壳体2首先打开,并且在闭合期间下壳体3首先闭合。这是因为当下壳体3放置在平整表面上时,如果上壳体2在下壳体3完成沿打开方向的旋转时旋转,则存在上壳体2将沿放置有下壳体3的表面的方向大幅度突出的风险,并且再也不可能以平直方式放置下壳体3。然而,如果不必以平直方式放置下壳体3,则旋转发生的顺序不限于此。例如,凸轮的负载扭矩可以被调节为使得在打开时刻或闭合时刻上壳体2首先旋转。
本文描述的所有实施方式和条件性语言都用于教导目的,以帮助读者理解本发明和发明人在现有技术基础上作出的构思,而不应解释为对具体描述的示例和条件的限制,说明书中的这些示例的编排也并不是本发明的优点和缺点的体现。尽管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应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各种改变、替换和更改。

Claims (8)

1.一种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包括:
第一壳体,该第一壳体由第一旋转轴可旋转地支撑;
第二壳体,该第二壳体由与所述第一旋转轴平行的第二旋转轴可旋转地支撑;
第一凸轮,该第一凸轮设置在所述第一旋转轴上,随着所述第一壳体的旋转而绕所述第一旋转轴旋转,并且使所述第一壳体沿离开所述第二旋转轴的方向与所述第一旋转轴一起移动;
第二凸轮,该第二凸轮设置在所述第二旋转轴上,随着所述第二壳体的旋转而绕所述第二旋转轴旋转,并且使所述第二壳体沿离开所述第一旋转轴的方向与所述第二旋转轴一起移动;以及
弹性部件,该弹性部件沿所述第一旋转轴与所述第二旋转轴变近的方向施加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凸轮使所述第一旋转轴移动到在所述第一壳体旋转时所述第一壳体不与所述第二壳体干涉的位置,
并且,所述第二凸轮使所述第二旋转轴移动到在所述第二壳体旋转时所述第二壳体不与所述第一壳体干涉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凸轮从所述第一旋转轴朝向所述第一壳体的在所述第一壳体旋转时面向所述第二壳体的第一边缘部突出,
并且,所述第二凸轮从所述第二旋转轴朝向所述第二壳体的在所述第二壳体旋转时面向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二边缘部突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凸轮具有这样的高度:使得在所述第一壳体旋转并且凸轮顶的顶点位于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轴和所述第二旋转轴的直线上的状态下,将从所述第一旋转轴到所述第一凸轮的所述凸轮顶的所述顶点的距离与从所述第二旋转轴到所述第一凸轮的所述凸轮顶的所述顶点的距离相加而获得的距离大于将从所述第一边缘部的顶点到所述第一旋转轴的距离与从所述第二壳体的在所述第一壳体旋转时面向所述第一壳体的表面到所述第二旋转轴的距离相加而获得的距离,
并且,所述第二凸轮具有这样的高度:使得在所述第二壳体旋转并且凸轮顶的顶点位于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轴和所述第二旋转轴的直线上的状态下,将从所述第一旋转轴到所述第二凸轮的所述凸轮顶的所述顶点的距离与从所述第二旋转轴到所述第二凸轮的所述凸轮顶的所述顶点的距离相加而获得的距离大于将从所述第二边缘部的所述顶点到所述第二旋转轴的距离与从所述第一壳体的面向所述第二壳体的表面到所述第一旋转轴的距离相加而获得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
其中,所述弹性部件是具有弯曲部的M形弹簧,在弯曲部中分别容纳所述第一旋转轴和所述第二旋转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
其中,在所述第一凸轮和所述第二凸轮中,所述第一壳体转动时的负载扭矩和所述第二壳体转动时的负载扭矩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
其中,在所述第一凸轮和所述第二凸轮中,当将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打开时,所述第一壳体转动时的所述负载扭矩小于所述第二壳体转动时的所述负载扭矩,并且当将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闭合时,所述第一壳体转动时的所述负载扭矩大于所述第二壳体转动时的所述负载扭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装置,
其中,在将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打开时,所述第一凸轮的凸轮容纳件受按压的一侧的倾斜角度小于所述第二凸轮的凸轮容纳件受按压的一侧的倾斜角度,并且在将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闭合时,所述第一凸轮的凸轮容纳件受按压的一侧的倾斜角度小于所述第二凸轮的凸轮容纳件受按压的一侧的倾斜角度。
CN201410092496.XA 2013-03-27 2014-03-13 电子装置 Active CN10408028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67665 2013-03-27
JP2013067665A JP6197327B2 (ja) 2013-03-27 2013-03-27 電子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80288A true CN104080288A (zh) 2014-10-01
CN104080288B CN104080288B (zh) 2017-09-08

Family

ID=501896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92496.XA Active CN104080288B (zh) 2013-03-27 2014-03-13 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598886B2 (zh)
EP (1) EP2797296A3 (zh)
JP (1) JP6197327B2 (zh)
CN (1) CN104080288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70917A (zh) * 2014-10-28 2015-01-07 成都中远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带立式支架的电子装置
CN104284542A (zh) * 2014-10-24 2015-01-14 成都中远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带展开式支架的电子装置
CN104329549A (zh) * 2014-10-27 2015-02-04 成都中远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立式支撑架
CN108292148A (zh) * 2015-11-20 2018-07-17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铰链式设备
CN109857201A (zh) * 2019-03-31 2019-06-0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连接装置
CN109992054A (zh) * 2019-03-30 2019-07-0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连接装置
CN110324441A (zh) * 2018-03-30 2019-10-1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13357257A (zh) * 2020-03-03 2021-09-07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转轴结构
WO2022068211A1 (zh) * 2020-09-30 2022-04-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30048A (zh) * 2014-03-17 2015-09-2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双轴铰链及电子设备
US9625954B2 (en) 2014-11-26 2017-04-18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Multi-pivot hinge
US10174534B2 (en) 2015-01-27 2019-01-08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Multi-pivot hinge
US10162389B2 (en) 2015-09-25 2018-12-25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Covered multi-axis hinge
US10501973B2 (en) * 2016-06-14 2019-12-10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Hinge with free-stop function
US10301858B2 (en) * 2016-06-14 2019-05-28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Hinge mechanism
US10474203B2 (en) 2016-09-01 2019-11-12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Hinged device
US10364598B2 (en) * 2016-09-02 2019-07-30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Hinged device
US10437293B2 (en) 2016-09-23 2019-10-08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Multi-axis hinge
US10641318B2 (en) 2016-12-09 2020-05-05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Hinged device
US10241548B2 (en) 2016-12-09 2019-03-26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Computing device employing a self-spacing hinge assembly
US10253804B2 (en) 2017-01-24 2019-04-09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Hinged device
US11327534B2 (en) * 2017-02-06 2022-05-10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Axis shifting hinge assemblies
US10296044B2 (en) 2017-06-08 2019-05-21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Hinged device
US10344510B2 (en) 2017-06-16 2019-07-09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Hinged device
US10088875B1 (en) * 2017-07-10 2018-10-02 Leohab Enterprises Co., Ltd. 360° pivotal device for an electronic product
TWI695665B (zh) * 2018-06-21 2020-06-0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鉸鏈模組及電子裝置
USD928135S1 (en) * 2018-12-21 2021-08-1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ase for mobile phone
US11116300B2 (en) * 2019-01-18 2021-09-14 Case-Mate, Inc. Tension spring assisted protective cover
US11647819B2 (en) 2019-01-18 2023-05-16 Case-Mate, Inc. Tension spring assisted protective cover
USD879084S1 (en) * 2019-02-25 2020-03-24 Spigen Korea Co., Ltd. Case for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s device
USD877136S1 (en) * 2019-02-25 2020-03-03 Spigen Korea Co., Ltd. Case for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s device
USD879764S1 (en) * 2019-02-27 2020-03-31 Spigen Korea Co., Ltd. Case for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s device
USD905675S1 (en) * 2019-06-25 2020-12-22 Spigen Korea Co., Ltd. Case for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s device
USD910004S1 (en) * 2020-03-20 2021-02-09 Spigen Korea Co., Ltd. Case for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s device
USD902934S1 (en) * 2020-07-10 2020-11-24 Pioneer Square Brands, Inc. Case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computing device
USD999199S1 (en) * 2020-07-22 2023-09-19 Spigen Korea Co., Ltd. Case for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s device
USD999198S1 (en) * 2020-07-22 2023-09-19 Spigen Korea Co., Ltd. Case for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s device
USD1001113S1 (en) * 2020-07-22 2023-10-10 Spigen Korea Co., Ltd. Case for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s device
USD999200S1 (en) * 2020-07-22 2023-09-19 Spigen Korea Co., Ltd. Case for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s device
CN115337656A (zh) * 2022-09-15 2022-11-15 上海布鲁可积木科技有限公司 玩具门转动结构及太空舱玩具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34331A (zh) * 2008-03-13 2009-09-16 加藤电机株式会社 双轴铰链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KR20110088735A (ko) * 2010-01-29 2011-08-04 주식회사 케이에이치바텍 이중 회전축을 갖는 힌지모듈이 구비된 휴대단말기
TWM422001U (en) * 2011-07-13 2012-02-01 Quanta Comp Inc Dual-axis hinge structure and electr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US20120046076A1 (en) * 2010-08-20 2012-02-23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obile phone
KR20120129234A (ko) * 2011-05-19 2012-11-28 (주) 프렉코 힌지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휴대용 전자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91218A (en) * 1963-12-03 1965-06-29 Stanley M Skiba Hinge structures with multiple pintles
US6253419B1 (en) * 2000-01-13 2001-07-03 Lu Sheng-Nan Pivot device with multiple pivotal bars for a notebook computer
JP2003520998A (ja) 2000-01-24 2003-07-08 スポットウェア テクノロジーズ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小型化可能/たたみ込み可能なモジュールpda
CN1252558C (zh) 2000-08-09 2006-04-19 金时焕 用于便携式显示装置的箱体
JP2006144892A (ja) * 2004-11-18 2006-06-08 Kantatsu Co Ltd 折り畳み式携帯電話機
JP4176085B2 (ja) 2005-02-15 2008-11-05 株式会社東芝 電子機器
JP4729545B2 (ja) 2007-09-13 2011-07-20 京セラ株式会社 携帯通信端末機
JP5606686B2 (ja) 2009-04-14 2014-10-15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3007392A (ja) * 2009-10-20 2013-01-10 Panasonic Corp 携帯端末装置
CN102109005B (zh) * 2009-12-25 2013-10-09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铰链结构及使用该铰链结构的电子装置
US20110265288A1 (en) * 2010-04-29 2011-11-03 Yung-Chang Chiang Two-stage dual-pintle hinge
US20120137471A1 (en) * 2010-12-03 2012-06-07 Nokia Corporation Hinge Apparatus and Method
JP5039216B2 (ja) * 2011-02-24 2012-10-03 株式会社東芝 電子機器
JP2012237392A (ja) * 2011-05-12 2012-12-06 Katoh Electrical Machinery Co Ltd 平行2軸ヒンジ並びにこの平行2軸ヒンジを備えた小型電子機器
JP5801607B2 (ja) * 2011-05-31 2015-10-28 スタッフ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US9192060B2 (en) * 2011-09-21 2015-11-17 Nec Corporation Electronic device
KR20130059297A (ko) * 2011-11-28 2013-06-05 레노보 (베이징) 컴퍼니 리미티드 단말 장치
CN103140093B (zh) * 2011-11-29 2016-08-17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US20130170108A1 (en) * 2012-01-04 2013-07-04 Le-Yao Lin Hinge and electronic device with the hinge
TWM466285U (zh) * 2013-03-27 2013-11-21 First Dome Corp 雙軸式轉軸樞轉定位結構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34331A (zh) * 2008-03-13 2009-09-16 加藤电机株式会社 双轴铰链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KR20110088735A (ko) * 2010-01-29 2011-08-04 주식회사 케이에이치바텍 이중 회전축을 갖는 힌지모듈이 구비된 휴대단말기
US20120046076A1 (en) * 2010-08-20 2012-02-23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obile phone
KR20120129234A (ko) * 2011-05-19 2012-11-28 (주) 프렉코 힌지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휴대용 전자장치
TWM422001U (en) * 2011-07-13 2012-02-01 Quanta Comp Inc Dual-axis hinge structure and electr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84542A (zh) * 2014-10-24 2015-01-14 成都中远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带展开式支架的电子装置
CN104329549A (zh) * 2014-10-27 2015-02-04 成都中远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立式支撑架
CN104270917A (zh) * 2014-10-28 2015-01-07 成都中远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带立式支架的电子装置
CN108292148B (zh) * 2015-11-20 2021-06-29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铰链式设备
CN108292148A (zh) * 2015-11-20 2018-07-17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铰链式设备
CN110324441A (zh) * 2018-03-30 2019-10-1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10324441B (zh) * 2018-03-30 2021-03-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09992054A (zh) * 2019-03-30 2019-07-0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连接装置
CN109992054B (zh) * 2019-03-30 2021-04-1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连接装置
US11678448B2 (en) 2019-03-30 2023-06-13 Lenovo (Beijing)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nnection device
CN109857201A (zh) * 2019-03-31 2019-06-0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连接装置
CN113357257A (zh) * 2020-03-03 2021-09-07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转轴结构
CN113357257B (zh) * 2020-03-03 2022-05-10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转轴结构
WO2022068211A1 (zh) * 2020-09-30 2022-04-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598886B2 (en) 2017-03-21
EP2797296A3 (en) 2015-03-18
JP2014192398A (ja) 2014-10-06
EP2797296A2 (en) 2014-10-29
JP6197327B2 (ja) 2017-09-20
US20140290009A1 (en) 2014-10-02
CN104080288B (zh) 2017-09-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80288A (zh) 电子装置
TWI693500B (zh) 折疊式裝置之轉軸模組
US6832100B2 (en) Magnetic hinge apparatus
US7832056B2 (en) Opening-closing device
CN101889428B (zh) 蜂窝式电话的自动铰接模块
CN103097770B (zh) 开闭装置
KR200439610Y1 (ko) 휴대단말기용 힌지식 덮개 개폐장치
JP5599226B2 (ja) 開閉装置
KR101142836B1 (ko) 2축 힌지 모듈 및 이것이 장착된 휴대단말기
US20050235458A1 (en) Hinge mechanism for foldable radiotelephone
CN104350293A (zh) 铰接装置和外壳
CN101577982A (zh) 移动式终端设备以及滑动盖装置
CN101389197A (zh) 用于可折叠式电子装置的铰链以及该可折叠式电子装置
CN115388085B (zh) 电子设备和折叠装置
CN106094991A (zh)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翻转机构
CN1312897C (zh) 用于便携式无线终端的折叠器的旋转止动机构
CN101107786A (zh) 具有两个相互转动或滑动部件的便携式设备及其连接装置
JP5019216B2 (ja) 折り畳み式携帯電子機器のヒンジ構造
KR102432149B1 (ko) 힌지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전자기기
CN105074108A (zh) 车辆用把手装置
CN203560287U (zh) 双轴扭力枢轴器翻折控制机构
JP2008095935A (ja) 平行二軸ヒンジモジュール
CN112392849B (zh) 依虚拟轴心运动的枢轴结构
KR100641833B1 (ko) 평행한 두 축을 갖는 힌지장치 및 그 힌지장치가 장착된슬라이드 및 회전운동에 의해 펼쳐지는 휴대전화기
TWI797045B (zh) 鉸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210

Address after: Kanagawa

Patentee after: Fujitsu Interne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Kawasaki, Kanagawa, Japan

Patentee before: Fujitsu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Kanagawa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after: Daiwa Kancai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Japan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before: FCN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Japan

Address after: Kanagawa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after: FCN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Japan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before: Fujitsu Internet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Japan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330

Address after: Kanagawa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after: FCNT LLC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Japan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before: Daiwa Kancai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Japa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