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34037B - 介质输送设备和图像形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介质输送设备和图像形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34037B
CN102234037B CN201110084086.7A CN201110084086A CN102234037B CN 102234037 B CN102234037 B CN 102234037B CN 201110084086 A CN201110084086 A CN 201110084086A CN 102234037 B CN102234037 B CN 1022340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nction unit
layer function
lower layer
medium
cpu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8408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34037A (zh
Inventor
山本悟
高桥圭太
大谷笃志
武田庄司
关广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2340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340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340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3403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3/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ort lengths, e.g. sheets
    • B41J13/0009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ort lengths, e.g. sheets control of the transport of the copy material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18Numerical control [NC], i.e. automatically operating machines, in particular machine tools, e.g. in a manufacturing environment, so as to execute positioning, movement or co-ordinated operations by means of programme data in numerical for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43/00Use of control, check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devices comprising an element for sensing a vari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00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 B65H5/06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rollers or balls, e.g. between rollers
    • B65H5/062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rollers or balls, e.g. between rollers between rollers or bal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7/00Controlling article feeding, separating, pile-advancing, or associated apparatus, to take account of incorrect feeding, absence of articles, or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 B65H7/02Controlling article feeding, separating, pile-advancing, or associated apparatus, to take account of incorrect feeding, absence of articles, or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by feelers or detec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7/00Controlling article feeding, separating, pile-advancing, or associated apparatus, to take account of incorrect feeding, absence of articles, or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 B65H7/20Controlling associated apparatu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29Transport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04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the entire apparatu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handling apparatus
    • B65H2402/10Modular constructions, e.g. using preformed elements or profi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10Size; Dimens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20Location in sp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50Occurence
    • B65H2511/51Presence
    • B65H2511/514Particular portion of el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3/00Dynamic entities; Timing aspects
    • B65H2513/50Tim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57/00Means for control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65H2551/00 - B65H2555/00
    • B65H2557/20Calculating means; Controlling methods
    • B65H2557/25Modular control, i.e. systems which work independently or partially dependently on other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10Handled articles or webs
    • B65H2701/13Parts concerned of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701/131Edges
    • B65H2701/1311Edges leading ed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10Handled articles or webs
    • B65H2701/13Parts concerned of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701/131Edges
    • B65H2701/1313Edges trailing edge

Landscapes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Delivering By Means Of Belts And Rollers (AREA)
  • Paper Feed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Controlling Sheets Or Webs (AREA)
  • Devices For Checking Fares Or Tickets At Control Points (AREA)
  • Separation, Sorting, Adjustment, Or Bending Of Sheets To Be Conveyed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介质输送设备和图像形成设备。第一下位层控制部件控制用于在输送路径的第一输送区间中输送介质的输送部件。第二下位层控制部件控制用于在位于第一输送区间的下游侧的第二输送区间中输送介质的输送部件。上位层控制部件判断介质是否位于第一下位层控制部件和第二下位层控制部件均参与进行介质的输送控制的位置处,当介质位于该位置处时指示第一下位层控制部件和第二下位层控制部件彼此同步地进行工作,并且当介质没有位于该位置时指示第二下位层控制部件异步于第一下位层控制部件而进行工作。

Description

介质输送设备和图像形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介质输送设备和图像形成设备。
背景技术
为了控制诸如打印机或复印机等的图像形成设备,传统上已经采用了使用单个CPU的集中控制。然而,该控制所存在的问题在于:将控制集中于特定CPU将增加该CPU的负荷,并增加了引绕至与控制CPU板分离放置的负载驱动器单元的线束的长度。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将构成图像形成设备的各控制模块分别划分成子CPU的分布式控制系统正受到极大的关注。在该分布式控制系统中,分布式配置的多个控制模块在发送/接收例如控制信息和命令时相互协作地进行工作。
在机器人臂的技术领域中,已经提出了分布式控制系统(日本特开2001-147706)。使用用于控制多个臂关节致动器的多个子控制CPU和用于监管这些子控制CPU的协调控制的主控制CPU来构建该分布式控制系统。预先经由网络将协调控制用的控制数据从主控制CPU提供至子控制CPU,并且子控制CPU与来自时钟提供单元的共同时钟信号相同步地基于该控制数据来分别驱动致动器。
不利地,日本特开2001-147706所述的技术具有以下问题。例如,由于机器人臂等必须具有高速应答特性,因而各模块经由高速网络彼此连接。协调控制例如包括如下的反馈控制,其中该反馈控制是通过使例如用于检测相对于由手臂所抓取的物体的距离的距离测量/检测控制模块和致动器控制模块相协作地进行动作而实现的。距离测量/检测控制模块向主控制CPU通知所检测到的量。主控制CPU将控制数据提供至各致动器控制模块的子控制CPU。此外,主控制CPU向各子控制CPU通知同步时钟。为了获得反馈控制的高速应答特性,网络的开销是不可忽视的。这使得需要高速网络。
然而,在将高速网络应用于图像形成设备的分布式控制时,成本提高。另一方面,在介质(纸张)的输送路径上设置多个输送辊,并且不同的子CPU在各个输送区间控制这些输送辊。这使得需要在多个子CPU间进行介质的传送。如果多个子CPU无法获得定时同步,则该介质可能张紧或卷曲(松弛),由此导致卡纸。然而,根据该介质的大小,多个子CPU可以进行异步输送控制的输送区域也是存在的。
发明内容
由此,本发明的特征是为了解决前述和其它问题中的至少一个问题。例如,本发明的特征是在介质输送设备中实现使用多个控制部件而不会提高成本的分布式控制。其它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在整个说明书中进行了说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介质输送设备,包括:输送路径,用于输送介质;多个输送部件,用于沿着所述输送路径输送介质;第一下位层控制部件,用于控制所述多个输送部件中的、在所述输送路径的第一输送区间中输送介质的输送部件;第二下位层控制部件,用于控制所述多个输送部件中的、在位于所述第一输送区间在介质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第二输送区间中输送介质的输送部件;上位层控制部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下位层控制部件和所述第二下位层控制部件;以及通过检测部件,其设置在所述输送路径中,并且用于检测介质的通过,其中,所述上位层控制部件进一步用于:根据由所述通过检测部件所获得的检测结果,判断介质是否位于所述第一下位层控制部件和所述第二下位层控制部件均参与进行介质的输送控制的位置处;当所述上位层控制部件判断为介质位于所述第一下位层控制部件和所述第二下位层控制部件均参与进行介质的输送控制的位置处时,指示所述第一下位层控制部件和所述第二下位层控制部件彼此同步地进行工作;以及当所述上位层控制部件判断为介质不位于所述第一下位层控制部件和所述第二下位层控制部件均参与进行介质的输送控制的位置处时,指示所述第二下位层控制部件以与所述第一下位层控制部件异步的方式进行工作。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介质输送设备;以及图像形成部件,用于将图像形成在由所述介质输送设备所输送的介质上,其中,所述介质输送设备包括:输送路径,用于输送介质;多个输送部件,用于沿着所述输送路径输送介质;第一下位层控制部件,用于控制所述多个输送部件中的、在所述输送路径的第一输送区间中输送介质的输送部件;第二下位层控制部件,用于控制所述多个输送部件中的、在位于所述第一输送区间在介质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第二输送区间中输送介质的输送部件;上位层控制部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下位层控制部件和所述第二下位层控制部件;以及通过检测部件,其设置在所述输送路径中,并且用于检测介质的通过,其中,所述上位层控制部件进一步用于:根据由所述通过检测部件所获得的检测结果,判断介质是否位于所述第一下位层控制部件和所述第二下位层控制部件均参与进行介质的输送控制的位置处;当所述上位层控制部件判断为介质位于所述第一下位层控制部件和所述第二下位层控制部件均参与进行介质的输送控制的位置处时,指示所述第一下位层控制部件和所述第二下位层控制部件彼此同步地进行工作;以及当所述上位层控制部件判断为介质不位于所述第一下位层控制部件和所述第二下位层控制部件均参与进行介质的输送控制的位置处时,指示所述第二下位层控制部件以与所述第一下位层控制部件异步的方式进行工作。
通过以下参考附图对典型实施例的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图像形成设备的结构的例子的截面图;
图2是示出图像形成设备的控制板的例子的框图;
图3是示出图像形成设备的控制序列的序列图;
图4是子-主CPU 601的控制框图;
图5A是纸张输送时序的例子的图;
图5B是示出与输送通路相关联的数据保持结构的表;
图6A和6B示出位置校正和定位开始(ON)操作的时序图;
图7A~7D是子-主CPU的流程图;
图8A是示出命令格式的表;
图8B是示出纸张数据的例子的图;
图9A~9C是子-主CPU的流程图;
图10是子-主CPU的流程图;
图11A和11B是示出通信事件序列的序列图;
图12A和12B是示出另一通信事件序列的序列图;
图13是子-主CPU 601的控制框图;
图14是示出同步处理的流程图;
图15A示出位置校正的时序图;以及
图15B示出定位ON操作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通常,理论上将纸张的输送路径划分成多个区间。换句话说,纸张的输送路径包括特定从CPU负责纸张的输送控制的区间以及另一从CPU负责纸张的输送控制的区间。因此,多个从CPU在相邻区间之间的边界处同时参与输送单个纸张。在这种情况下,多个从CPU必须彼此同步地进行工作。
在这些状况下,在本发明中,多个从CPU根据它们是否同时参与单个纸张的输送控制以停止该纸张的输送,来彼此同步或异步地进行工作。例如,根据介质的大小和介质在输送路径中的位置,多个从CPU在某些情况下必须彼此同步地进行工作,而这些从CPU在其它情况下必须能够彼此异步地进行工作。本发明是通过关注于该事实而作出的,并且减少了通信路径中的通信流量。这使得可以采用便宜的通信路径。
通常,为了允许多个从CPU彼此同步地进行工作,例如必须在参与进行输送的各从CPU和子-主CPU之间对用于发出同步输送指示的命令、对该命令的应答以及用于发送与同步定时有关的信息的命令进行通信。另一方面,为了输送具有能够被异步输送的大小的介质,仅需要将用于发出异步输送指示的命令发送至参与进行输送的从CPU。
另外,具有横跨通过不同的从CPU进行输送控制的多个输送区间而展开的大小(输送方向上的长度)的介质(例如,A3大小的介质)需要同步输送。通常,这种长介质的使用频率低,因此同步输送的频率也低。另一方面,即使在输送相对短的纸张时,根据该纸张在输送路径中的位置,多个从CPU也常常需要在一些位置同时参与进行该纸张的输送控制。
然而,多个从CPU仅需在少量位置处同时参与进行输送控制。特别地,纸张的输送停止的位置是这种位置的情况很少见。
这样,可以通过根据多个从CPU是否同时参与进行单个纸张的输送控制以停止该纸张的输送而使多个从CPU彼此同步或异步地进行工作,来整体极大地减少通信流量。这使得消除了对高速网络的需要。
尽管这里将以内置于图像形成设备中的介质输送设备为例,但本发明还可以应用于除图像形成设备以外的设备所使用的介质输送设备。这是因为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同步输送和异步输送是根据介质的大小而相互进行切换的,因此本发明可以不依赖于图像形成。
图像形成设备的结构
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设备采用电子照相方案作为其图像形成方案。注意,本发明的技术思想不依赖于图像形成方案。因此,本发明还可以应用于喷墨方案、热转印方案以及其它图像形成方案。添加至附图标记的字母后缀Y、M、C和K分别表示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调色剂。因此,在说明各调色剂所共同的细节时将省略字母后缀Y、M、C和K。而在说明各调色剂所特有的细节时将向附图标记添加字母后缀Y、M、C和K。
感光鼓(以下称为“感光构件225”)使用马达在箭头A所示的方向上转动。一次充电单元221、曝光单元218、显影单元223和转印单元220配置在感光构件225周围。显影单元223K用于单色显影,并且使用K调色剂将潜像显影在感光构件225K上。显影单元223Y、223M和223C用于全色显影。显影单元223Y、223M和223C分别使用Y、M和C调色剂将潜像显影在感光构件225Y、225M和225C上。具有各个颜色并且显影在感光构件225上的调色剂图像通过转印单元220在用作中间转印构件的转印带226上一次进行多重转印。
转印带226缠绕住辊227、228和229。辊227用作在连接至驱动源时对转印带226进行驱动的驱动辊。辊228用作调整转印带226的张力的张力辊。辊229用作二次转印辊231的支承辊。
通过定位辊对255、进纸辊对235以及垂直通路辊对236和237将容纳在进纸盒240和241以及手动进纸单元253中的纸张进给至辊隙部,即二次转印辊231和转印带226之间的抵接部。纸张代表要输送的介质,并且有时例如被称为记录纸张或记录材料。此外,纸张不必总是由纸所制成的介质。形成在转印带226上的调色剂图像在该辊隙部被转印到纸张上。之后,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纸张通过定影单元234对调色剂图像进行热定影,并且排出到设备外部。进纸盒240和241以及手动进纸单元253分别包括用于检测纸张有无的薄片有无检测传感器243、244和245。进纸盒240和241以及手动进纸单元253还分别包括用于检测纸张的拾取失败的进纸传感器247、248和249。以进纸传感器247为例说明了用于感测在第一输送区间所输送的介质(纸张)的前端和后端的通过的第一感测单元。
这里将说明图像形成设备的图像形成操作。当图像形成开始时,分别通过拾取辊238、239和254将容纳在进纸盒240和241以及手动进纸单元253中的纸张逐一输送至进纸辊对235。当通过进纸辊对235将纸张输送至定位辊对255时,通过紧挨在定位辊对255之前的定位传感器256来检测该纸张的通过。以定位传感器256为例说明了用于感测在第二输送区间所输送的介质的前端和后端的通过的第二感测单元。在定位传感器256检测到纸张的通过时经过预定时间之后,进给辊对235中断纸张的输送操作。结果,纸张以静止状态抵接在定位辊对255,并且该纸张停止。通过启动定位辊对255,将该纸张提供至二次转印辊231。注意,定位辊对255连接至驱动源,并且接收从离合器传输来的驱动力,由此被转动驱动。
将电压施加至一次充电单元221,以将感光构件225的表面均匀负充电至预定充电单元电位。通过包括激光扫描器单元的曝光单元218对充电后的感光构件225上的图像部分进行曝光,以使得具有预定曝光单元电位,从而形成潜像。曝光单元218基于经由打印机控制I/F 215从主控制器460发送来的图像数据,接通/断开(on/off)激光,由此形成与该数据的图像相对应的潜像。显影单元223的显影辊施加有针对各颜色预先设置的显影偏压。在潜像穿过显影辊的位置时,利用调色剂对该潜像进行显影,由此可视化为调色剂图像。在调色剂图像通过转印单元220被转印至转印带226上,并且进一步通过二次转印辊231转印至由进纸单元所输送的纸张之后,该纸张穿过后定位输送通路268,并且经由输送带230输送至定影单元234。通过排纸单元257的排纸辊270将纸张排出至排纸托盘242。排纸传感器269被设置在定影单元234在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处。
这样,在本实施例中,沿着用于输送介质的输送路径设置多个输送单元。特别地,以从薄片有无检测传感器243到进纸传感器247的区间为例说明了输送路径中的第一输送区间。此外,以从辊237到定位辊对255的区间为例说明了位于第一输送区间在输送介质的方向的下游侧的第二输送区间。以存在于第二输送区间的下游侧的后定位输送通路268和排纸通路为例说明了这些输送区间。
图1所示的各控制负载由以下四个控制块进行控制:图2所示的第一输送模块280、第二输送模块281、图像形成模块282和定影模块283。主模块284用作使这四个控制块具有图像形成设备的功能的控制模块。主模块284设置有用作主控制单元/第一下位层控制单元的主CPU 1001。主CPU 1001基于经由打印机控制I/F 215从主控制器460接收到的指令、命令和图像数据来控制整个图像形成设备。用于执行图像形成的第一输送模块280、第二输送模块281、图像形成模块282和定影模块283分别包括子-主CPU 601、901、701和801,作为用于控制各个功能的子-主控制单元/第二下位层控制单元。通过主CPU 1001来控制子-主CPU 601、901、701和801。各个功能模块还分别包括从CPU 602、603、604和605,902和903,702、703、704、705和706,以及802和803,作为对用于执行各个功能的控制负载进行操作的从控制单元/第三层控制单元。通过子-主CPU 601来控制从CPU602、603、604和605。通过子-主CPU 901来控制从CPU 902和903。通过子-主CPU 701来控制从CPU 702、703、704、705和706。通过子-主CPU 801来控制从CPU 802和803。
如图2所示,主CPU 1001经由公共网络通信总线(主总线1002)连接至多个子-主CPU 601、701、801和901。子-主CPU 601、701、801和901也经由主总线1002彼此连接。注意,可以将主CPU 1001环接至多个子-主CPU 601、701、801和901。子-主CPU601也经由串行通信线一对一地连接至多个从CPU 602、603、604和605。类似地,子-主CPU 701经由串行通信线连接至从CPU702、703、704、705和706。子-主CPU 801经由串行通信线连接至从CPU 802和803。子-主CPU 901经由串行通信线连接至从CPU 902和903。注意,串行通信线用于短距离通信。
相反,子-主CPU 601、701、801和901以及主CPU 1001仅进行不需要精确的控制时序并且监管图像形成操作的大致处理序列的通信。主CPU 1001向子-主CPU 601、701、801和901发出用以开始例如预图像形成处理、进纸和后图像形成处理的指示。主CPU 1001在开始图像形成之前,还向子-主CPU 601、701、801和901发出基于由主控制器460所指定的模式(例如,单色模式或双面图像形成模式)的指示。子-主CPU 601、701、801和901仅进行无需精确时序控制的通信。也就是说,将图像形成设备的控制划分成不需要子-主CPU间的精确时序控制的控制单位,并且子-主CPU以精确时序控制各个控制单位。因此,在图像形成设备中,通过使通信流量最小化,可以经由仅要求低速度和低成本的主总线1002来使各模块相互连接。安装有主CPU、子-主CPU和从CPU的控制板不需要与图2所示的控制板完全相同,并且可以根据这些部件的安装方面的情况而改变。
控制序列
将参考图3来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控制序列。图3所示的序列图假定对一张纸进行图像形成。
在步骤S301中,主CPU 1001在开始图像形成之前指示子-主CPU 601、701、801和901开始预图像形成处理。输送模块的预图像形成处理的例子是用于感测在输送路径上剩余的纸张的输送辊转动处理。在步骤S302中,响应于开始指示,子-主CPU601执行预进纸处理。在步骤S303中,子-主CPU 701执行预图像形成处理。在步骤S304中,子-主CPU 801执行预定影处理。在步骤S305中,子-主CPU 901执行预输送处理。
在步骤S306a中,主CPU 1001指示子-主CPU 601根据由操作者发出的、并且从操作单元10或外部I/F输入的指示开始进给第一张纸。注意,操作单元10包括输入单元和显示单元,并且用于将特别来自输入单元的与作为介质的纸张的大小有关的信息输入到主CPU 1001。响应于进纸开始指示,子-主CPU 601在步骤S307a中开始进纸处理。在进纸处理中,将放置在进纸盒240或241或者手动进纸单元253中的纸张输送至定位辊对255,并且临时停止在当前位置。也就是说,子-主CPU 601例如控制沿着从进纸盒240和241以及手动进纸单元253到定位辊对255之间的输送路径所设置的输送辊。在步骤S308a中,子-主CPU 601重新启动定位辊对255以将纸张输送至二次转印辊231上,并指示子-主CPU 701开始图像形成。响应于图像形成开始指示,子-主CPU 701在步骤S309a中执行纸张上的图像形成处理和转印处理。在步骤S310a中,当确认为形成有图像的纸张移动到定影单元234时,子-主CPU 701指示子-主CPU 801开始定影。响应于定影开始指示,子-主CPU 801在步骤S311a中执行纸张上的热定影处理。在步骤S312a中,当确认为定影有图像的纸张移动到排纸辊270时,子-主CPU 801指示子-主CPU 901开始排纸。响应于排纸开始指示,子-主CPU 901在步骤S313a中执行纸张的排纸处理。在步骤S314a中,子-主CPU 901向主CPU 1001通知排纸完成。
响应于排纸完成的通知,主CPU 1001在步骤S315中指示子-主CPU 601、701、801和901开始后图像形成处理。响应于开始指示,子-主CPU 601在步骤S316中执行后进纸处理。在步骤S317中,子-主CPU 701执行后图像形成处理。在步骤S318中,子-主CPU 801执行后定影处理。在步骤S319中,子-主CPU 901执行后输送处理。
在上述序列中,已经说明了从进给单个纸张到该纸张的排出的一系列图像形成处理。另一方面,为了连续对多个纸张执行图像形成,例如,如图3的步骤S306b~S314b所示那样,在开始第一张纸的图像形成时经过预定时间之后连续执行图像形成。在这种情况下,根据纸张数量重复执行步骤S306b~S314b中的处理。
第一输送模块280的结构
这里将说明与本实施的关系尤其密切的第一输送模块280中的子-主CPU 601以及从CPU 602和605。第一输送模块280管理进纸控制,以使得将容纳在进纸盒240和241以及手动进纸单元253中的纸张进给至二次转印辊231和转印带226之间的抵接部。第一输送模块280包括对进纸控制进行整体控制的子-主CPU 601以及驱动控制负载的从CPU 602、603、604和605。将各从CPU连接至由该从CPU直接进行控制的控制负载组。
图4示出从CPU 602和605的内部结构和装置连接关系。注意,从CPU 602和605包括相同或相似的组成元件,并且为了避免重复说明,从CPU 605中具有后缀“b”的附图标记表示与从CPU 602中的结构相同的结构。从CPU 602具有用作用于驱动与进纸盒240相关联的拾取辊238的驱动源的马达606、薄片有无检测传感器243和进纸传感器247作为控制负载,并且控制这些控制负载,从而将纸张传送至进纸通路266。以拾取辊238和马达606为例说明了用于在第一输送区间输送介质的输送单元。从CPU 605具有马达609、610和611以及定位传感器256作为控制负载,其中,这些马达用作驱动进纸辊对235以及垂直通路辊对236和237的驱动源。从CPU 605控制这些控制负载,从而将从进纸盒240和241以及手动进纸单元253传送来的纸张输送至定位辊对255上,并临时使纸张停止。以进纸辊对235、垂直通路辊对236和237以及马达609、610和611为例说明了用于在第二输送区间中输送介质的输送单元。以薄片有无检测传感器243、进纸传感器247和定位传感器256为例说明了设置在输送路径中并用于检测介质的通过的通过检测单元。
从CPU 602的内部结构
CPU核401根据程序,使用外围电路控制各种装置。闪速存储器402保持由CPU核401执行的数据和程序。SRAM 403是CPU核401用的工作存储器。看门狗定时器404用于监视CPU核401的工作状态。中断控制器405接收例如串行通信的内部状态的变化或者来自外部I/O的信号的状态的变化,或者接受切换处理类型所依据的中断因素,由此中断CPU核401的处理。通用定时器406用于以1ms的周期进行中断。串行通信I/F 407是从CPU 602进行与子-主COU 601的串行通信所利用的通信接口。GPIO(通用I/O)412包括多个通用输入/输出端口。CPU核401经由GPIO412从传感器获取检测信号。马达606、609、610和611例如是步进马达。薄片有无检测传感器243、进纸传感器247和定位传感器256各自例如是光电遮断器传感器,其中光电遮断器传感器包括例如LED(发光二极管)和光电晶体管,并且用于生成根据入射到光电晶体管的光的特性而改变的检测信号。马达驱动器429、430和431根据例如多个相位励磁图案信号输入来更新马达的励磁图案。PWM生成器410、411和415使用通用定时器406生成PWM(脉冲宽度调制)信号。
步进马达控制
从CPU 602根据PWM生成器410的操作周期来更新发送至马达驱动器429的驱动信号。用于利用从CPU 602和PWM生成器410驱动步进马达的方法可以使用已知方法,并且将不给出对其的说明。
纸张输送时序
图5A示出图像形成设备的纸张输送时序的例子。这里将以总共2张纸α和β的输送为例。将纸张α的前端位置(α前端)和后端位置(α后端)以及纸张β的前端位置(β前端)和后端位置(β后端)表示为时间的函数。当在步骤S 306a中将进纸开始指示从主CPU1001发送至子-主CPU 601时,拾取辊238进给并输送纸张α。进纸/输送速度例如为1,000mm/s。当纸张α的前端位置到达转动停止的定位辊对255时,例如,进纸辊对235继续进行输送,以在纸张α上形成长度约为5mm的环。同步于要转印到纸张α上的图像所形成的时刻,定位辊对255和位于定位辊对255在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的进纸辊对235例如重新开始输送。以下将该操作称为“定位ON操作”。定位ON操作速度例如为1,000mm/s。纸张α的输送速度在二次转印辊231的夹持部之前大约10mm的位置处减速至500mm/s,并且由此将调色剂图像转印至纸张α上。定影单元234在将输送速度保持在500mm/s的同时对调色剂图像进行定影。在纸张α的后端穿过定影辊233并且其后端向前移动了5mm之后,排纸辊270将纸张α的输送速度再次加速至1,000mm/s并排出该纸张。定位辊对255调整纸张β,以使其与在前纸张α的后端相隔长度足以避免两个纸张碰撞的距离。在该状态下,拾取辊238进给并输送纸张β。尽管之后输送时序与纸张α相同,但图像形成设备的生产率根据定位ON操作时序而进行调整。
图5B示出与输送通路相关联的数据保持结构。将这些数据存储在各子-主CPU的闪速存储器402中。在“子-主”列中描述了对在与“子-主”列相邻的“从”列中所描述的从CPU进行管辖的子-主CPU的名称。在“ID”列中描述了相应的从CPU的识别信息。参与纸张输送的子-主CPU 601、701、801和901将ID分配至受其控制的从CPU。在“通路长度”列中描述了受相应的从CPU控制的输送通路的长度。在“基准传感器”列中描述了连接至相应的从CPU的传感器。在“传感器距离”列中描述了从输送通路的入口到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在“马达ID”列中描述了分配至“马达”列中所描述的马达的识别信息。在“马达”列中既描述了马达的名称也描述了受该马达驱动的辊的名称。在“辊距离”列中描述了从输送通路的入口到辊之间的距离。在“入口位置”和“出口位置”列中分别描述了相对于拾取辊的入口位置和出口位置的信息。
图5A还示出受各从CPU控制的输送通路。例如,从CPU 602管辖从输送路径中的薄片有无检测传感器243到进纸传感器247之间的输送通路。因此,以从CPU 602为例说明了用于控制在第一输送区间中输送介质的输送单元的第一下位层控制单元。从CPU 605管辖从辊237到定位辊对255之间的输送通路。以从CPU 605为例说明了用于控制在位于第一输送区间在输送介质的方向的下游侧的第二输送区间中输送介质的输送单元的第二下位层控制单元。各子-主CPU从图5B所示的数据保持结构中,指定受各个从CPU控制的输送通路之间的前后关系。以子-主CPU 601为例说明了用于控制第一下位层控制单元和第二下位层控制单元的上位层控制单元。
时序图
图6A和6B示出位置校正(定位停止)和定位ON操作的时序图。图6A特别示出通过大尺寸纸张的同步驱动进行定位停止和定位ON操作的时序图。也就是说,子-主CPU 601根据由多个通路检测单元所获得的检测结果来识别介质的位置,以判断介质是否处于第一下位层控制单元和第二下位层控制单元均参与该介质的输送控制的位置处。子-主CPU 601用作如下的同步操作指示单元,其中该同步操作指示单元用于当判断为介质处于第一下位层控制单元和第二下位层控制单元均参与介质的输送控制的位置处时,指示第一下位层控制单元和第二下位层控制单元彼此同步地进行工作。如上所述,大尺寸纸张很长,以致横跨多个输送区间而展开。因此,需要使用于控制这些输送辊的多个从CPU彼此同步。经由用作串行通信线并且设置在子-主CPU 601以及从CPU 602和605之间的本地通信线路450来分别发送/接收控制命令。当子-主CPU 601发送同步停止请求时,从CPU 602和605发送回针对该同步请求命令的同步应答。以同步停止请求为例说明了表示第一下位层控制单元和第二下位层控制单元彼此同步地停止分别受其控制的输送单元的同步请求命令。之后,子-主CPU 601将同步操作命令发送至从CPU 602和605。同步操作命令表示同步时序。在接收到同步操作命令时,从CPU 602和605基于包括在该同步停止命令中的请求,分别停止马达606以及609、610和611。子-主CPU 601将同步启动请求经由本地通信线路450发送至从CPU 602和605。以同步启动请求为例说明了表示第一下位层控制单元和第二下位层控制单元彼此同步地启动分别受其控制的输送单元的同步请求命令。从CPU 602和605将同步应答经由本地通信线路450发送至子-主CPU 601。子-主CPU 601将同步操作命令发送至从CPU 602和605。在接收到同步操作命令时,从CPU 602和605基于包括在同步启动请求中的请求,分别启动马达606以及609、610和611。同步操作命令可以具有比其它命令更高的优先级和更短的命令长度,以使得在无需延迟的情况下进行同步。可以将命令同时发送至多个从CPU,只要可以应用多播总线通信即可。
图6B示出通过小尺寸纸张的异步驱动进行定位停止和定位ON操作的例子。如上所述,小尺寸纸张不太可能横跨多个输送辊而展开。因此,不需要使用于控制这些输送辊的多个从CPU彼此同步。换句话说,可以使用异步驱动来降低命令的数量。然而,即使对于小尺寸纸张,多个从CPU有时仍同时参与输送该纸张。在这种情况下,进行与大尺寸纸张的情况下的处理相同的处理。这里将说明纸张进入受从CPU 605控制的输送通路的例子。子-主CPU 601将异步停止请求经由本地通信线路450发送至从CPU 605。以异步停止请求和异步启动请求为例说明了表示第一下位层控制单元和第二下位层控制单元彼此异步地操作分别受其控制的输送单元的异步操作命令。子-主CPU 601用作如下的异步操作指示单元,其中该异步操作指示单元用于当判断为介质没有位于第一下位层控制单元和第二下位层控制单元均参与介质的输送控制的位置处时,指示第二下位层控制单元异步于第一下位层控制单元而进行工作。从CPU 605基于异步停止请求的接收,停止马达609、610和611。子-主CPU 601将异步启动请求经由本地通信线路450发送至从CPU 605。从CPU 605基于异步启动请求的接收,启动马达609、610和611。
这样,子-主CPU 601基于纸张的大小来判断是否需要同步驱动或者异步驱动是否足够。换句话说,子-主CPU 601用作如下的判断单元,其中该判断单元用于判断介质是否处于第一下位层控制单元和第二下位层控制单元均参与该介质的输送控制的位置处。因此,子-主CPU 601根据介质在输送路径中的位置,判断是要进行单个从CPU的纸张输送还是要进行多个从CPU的纸张输送。根据该判断结果,子-主CPU 601指示参与纸张输送的从CPU进行同步驱动或异步驱动。在本实施例中,特别由于对某些类型的介质仅采用异步驱动,因而与针对所有类型的介质采用同步驱动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少通信流量。与小尺寸纸张相比,生产率在大尺寸纸张的情况下通常较低,因此与小尺寸纸张相比,每单位时间的通信流量在大尺寸纸张的情况下较小。此外,与大尺寸的纸张相比,输送路径上需要同步驱动的位置在小尺寸纸张的情况下较少。因此,同步驱动的频率相对低,由此通过前述处理产生了降低通信流量的良好效果。
子-主CPU的控制序列
图7A示出子-主CPU 601、801和901的主循环处理。在步骤S701中,子-主CPU判断命令是否已经到达主总线1002。如果在步骤S701中判断为“否”,则处理直接进入步骤S703;否则,处理进入步骤S702。在步骤S702中,子-主CPU执行如图7B所示的事件处理A。在步骤S703中,子-主CPU判断命令是否已经由本地通信线路450到达。如果在步骤S703中判断为“否”,则处理返回至步骤S701;否则,处理进入步骤S704。在步骤S704中,子-主CPU执行事件处理B。
主总线事件处理
将参考图7B说明步骤S702中的事件处理A(主总线事件处理)。在步骤S711中,子-主CPU根据由该子-主CPU和主CPU 1001这两者预先定义的命令格式来分析经由主总线1002所接收到的命令。在步骤S712中,子-主CPU判断命令的细节是否属于进纸请求。如果在步骤S712中判断为“否”,则子-主CPU在步骤S713中判断命令的细节是否属于定位ON操作请求。如果在步骤S713中判断为“否”,则子-主CPU在步骤S714中判断命令的细节是否属于纸张前端传送请求。如果在步骤S714中判断为“否”,则子-主CPU在步骤S715中判断命令的细节是否属于纸张后端传送请求。
如果命令的细节属于进纸请求,则在步骤S716中,子-主CPU将与由该命令所指定的纸张ID(这种情况下为P)相对应的纸张数据存储在SRAM 403中。图8A示出纸张数据的例子。针对各纸张ID生成纸张数据。纸张数据例如包括如下信息:表示管辖纸张的前端的从CPU的信息(前端管辖从ID(N1));表示管辖纸张的后端的从CPU的信息(后端管辖从ID(N2));以及表示纸张的大小(纸张在输送方向上的长度和宽度)、纸张的克重、纸张的表面特性和前端马达的信息。子-主CPU根据其控制状态来更新纸张数据。也就是说,在受从CPU控制的纸张的前端或后端变得不受该从CPU控制的时刻,该从CPU向子-主CPU通知纸张ID和表示这种情况的消息。当纸张受从CPU的控制时,该从CPU能够经由例如输送辊来参与该纸张的输送。表示这种情况的消息是表示之前已受从CPU控制的纸张的前端或后端变得不受该从CPU控制的信息。子-主CPU接收该通知,并且基于该通知更新纸张数据。子-主CPU向如下的从CPU通知该从CPU的从ID、纸张ID和表示该情况的消息,其中,该从CPU管辖位于受已发送该通知的从CPU控制的区间的下游侧的相邻区间。注意,可以使用该从CPU来检测纸张的前端或后端穿过受该从CPU控制的传感器的时刻。从CPU将纸张的输送速度和从输送路径中设置有检测纸张的前端或后端的传感器的位置到落入该从CPU的管辖范围的最下游位置之间的距离,作为数据预先保持在例如ROM中。因此,从CPU可以通过将该距离除以该输送速度来计算纸张的输送时间。换句话说,从CPU可以通过相加传感器感测到纸张的前端的时间点(时刻),来估计该前端穿过最下游位置的时刻。还可以通过与前端中使用的方法相同的方法来估计纸张的后端穿过最下游位置的时刻,这是因为与前端中的关系相同的关系在后端中同样成立。最下游位置是从CPU的管辖内的范围和管辖外的范围之间的边界。因此,从CPU可以检测纸张的前端或后端变得不受该从CPU控制的时刻。注意,各从CPU的管辖内的范围是指各输送区间。尽管图8A为了描述方便而没有描述实际负载名称,但可以存储例如图5B所示的从ID或马达ID。在步骤S716中,子-主CPU使(稍后所述的)纸张就绪标志变为OFF。在步骤S717中,子-主CPU开始进纸处理。
如果在步骤S713中判断为“是”,则在步骤S718中,子-主CPU进行用于启动驱动定位辊对255的马达的定位ON操作处理。稍后将详细说明定位ON操作处理。如果在步骤S714中判断为“是”,则子-主CPU在步骤S719中进行纸张前端传送处理。在纸张前端传送处理中,例如,在识别出纸张前端离开如图5B所示受从CPU 602控制的输送通路并进入受从CPU 605控制的输送通路时,启动从CPU 605的输送负载。如果在步骤S715中判断为“是”,则子-主CPU在步骤S720中进行纸张后端传送处理。在纸张后端传送处理中,例如,在识别出纸张后端离开如图5B所示受从CPU 602控制的输送通路并进入受从CPU 605的控制的输送通路时,停止从CPU 602的输送负载。如上所述,子-主CPU 601用作用于识别介质的位置的识别单元,并且按照需要根据图8A所示的纸张数据来由此识别纸张的前端位置和后端位置。因此,子-主CPU 601在(稍后所述的)纸张前端输送位置处理中,发出纸张前端传送请求和纸张后端传送请求作为内部事件。
图8A示出由子-主CPU和从CPU二者预先确定出的命令格式的例子。经由本地通信线路450利用串行通信来发送/接收该命令格式中的命令。在“命令表”列中描述了各命令的名称。在“方向”列中描述了各命令的发送方向(各命令是从主CPU发送至从CPU还是从从CPU发送至主CPU)。在“同步”列中描述了是否需要从CPU之间的同步。此外,各种类型的参数也可以包括在各命令中。图8B示出各种类型的参数的例子。在命令ID(CMD-ID)中描述了用于识别各命令的识别信息。例如,马达启动A是从子-主CPU(M)发送至从CPU(S)的命令,并且具有ID“0100h”。在该例子中,各命令最多可以具有4个参数。这4个参数例如为表示要驱动的马达的马达ID、马达驱动速度(单位:pps)、马达驱动加速度(单位:pps2)和电流值(单位:%)。
本地通信事件处理
将参考7C说明步骤S704中的事件B(本地通信事件处理)。子-主CPU在接收到来自从CPU的定时事件时,进行输送处理。子-主CPU根据图8A所示的命令格式,对经由本地通信线路450所接收到的命令的细节进行分析。子-主CPU执行步骤S731中的纸张前端位置更新处理、步骤S732中的纸张前端输送位置处理和步骤S733中的纸张后端位置更新处理,并且在步骤S734中检查马达状态。在纸张前端位置更新处理和纸张后端位置更新处理中,使用传感器检测命令(图8A所示的0900h和0910h)以及信号和马达驱动脉冲计数命令(0A00h和0B00h)来更新前端位置和后端位置。
位置校正(定位停止)处理
步骤S732中的纸张前端输送位置处理与输送通路中的所有类型的事件相关联,并且针对各子-主CPU而不同。将参考图7D作为例子说明子-主CPU 601中的纸张前端输送位置处理。注意,通过之前所述的步骤S731中的纸张前端位置更新处理来识别纸张的前端位置。在步骤S741中,子-主CPU判断纸张的前端是否已到达与拾取辊238相距240mm的位置(定位传感器256的位置)。如果在步骤S741中判断为“否”,则处理进入步骤S743;否则,处理进入步骤S742。在步骤S742中,子-主CPU发出用于位置校正的定位停止请求。在步骤S743中,子-主CPU判断纸张的前端是否已到达与拾取辊238相距260mm的位置(即,定位停止位置)。如果在步骤S743中判断为“是”,则子-主CPU在步骤S744中使纸张就绪标志变为on。纸张就绪标志这里是指表示纸张已达到用于位置校正的定位停止位置的标志,即表示与调色剂图像同步地进行定位ON操作的信息。在步骤S741中,子-主CPU进行(稍后所述的)同步处理。
定位停止请求处理
图9A是示出图7D的步骤S742中的定位停止请求处理的细节的流程图。在步骤S901中,子-主CPU参考纸张数据,以判断要进行定位停止的纸张的前端管辖从ID(N1)和后端管辖从ID(N2)是否彼此一致。如果N1=N2,则正通过单个从CPU输送纸张,因此不需要进行同步定位停止。另一方面,如果N1≠N2,则正通过多个从CPU同时输送纸张,因此需要进行同步定位停止。这样,步骤S901对应于用于判断是否需要同步处理或者异步处理是否足够的处理。用作该判断的标准的纸张数据反映了与纸张的大小和纸张在输送路径中的位置有关的信息。
如果在步骤S901中判断为“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902。在步骤S902中,子-主CPU在与等于定位停止位置和纸张前端位置之间的差的距离相对应的时刻,将马达异步停止请求(马达停止B:0210h)发送至由前端管辖从ID(N1)所指定的从CPU。在步骤S903中,子-主CPU使表示同步停止请求的同步标志变为off。
如果在步骤S901中判断为“否”,则处理进入步骤S904。在步骤S904中,子-主CPU将马达同步停止请求(马达停止A:0200h)发送至存在于前端管辖从ID(N1)和后端管辖从ID(N2)之间的所有从CPU。尽管在该例子中以两个从CPU为对象,但可以存在如下的输送路径,其中在该输送路径中以三个以上的从CPU为对象。子-主CPU将从ID分配至各从CPU。注意,以从输送路径的上游侧到其下游侧的升序顺序(根据从CPU参与输送的顺序),将从ID分配至从CPU。因此,如果N1=3并且N2=1,则第一从CPU和第三从CPU之间的第二从CPU也进行同步驱动。在步骤S905中,子-主CPU使表示同步停止请求的同步标志变为on,并且同步就绪标志变为off。因此,将同步待机状态保持在存储器中。
马达状态检查处理
将参考图9B来说明图7C的步骤S734中的马达状态检查。在步骤S911中,子-主CPU判断同步标志是否为ON。如果在步骤S911中判断为“否”,则处理直接进入步骤S915;否则,处理进入步骤S912。在步骤S912中,子-主CPU判断自从CPU所接收到的事件是否是同步应答(0600h)。如果在步骤S912中判断为“否”,则处理直接进入步骤S915;否则,处理进入步骤S913。在步骤S913中,子-主CPU判断是否能够从步骤S904中同步停止请求所发送至的所有从CPU中接收到同步应答(0600h)。如果在步骤S913中判断为“否”,则处理直接进入步骤S915;否则,处理进入步骤S914。在步骤S914中,子-主CPU使表示从CPU准备好同步的同步就绪标志变为on。在步骤S915中,子-主CPU执行同步处理。
同步处理
将参考图9C来说明步骤S745和S915中的同步处理。在步骤S921中,子-主CPU判断同步标志是否为ON。如果在步骤S921中判断为“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922。在步骤S922中,子-主CPU判断同步就绪标志是否为ON。如果在步骤S922中判断为“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923。在步骤S923中,子-主CPU判断纸张就绪标志是否为ON。如果在步骤S923中判断为“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924。在步骤S924中,子-主CPU将同步请求(0500h)发送至步骤S742中同步停止请求所发送至的所有从CPU。这样,当各从CPU准备好同步和纸张的前端已到达定位停止位置这两个条件均满足时,发送同步请求(0500h)。纸张就绪标志是用于防止在纸张到达定位停止位置之前发送同步请求的信息。
定位ON操作处理
将参考图10来详细说明步骤S718中的定位ON操作处理。在步骤S1001中,子-主CPU参考纸张数据,以判断要进行定位ON操作的纸张的前端管辖从ID(N1)和后端管辖从ID(N2)是否彼此一致。如果N1=N2,则能够识别出正通过单个从CPU输送纸张这一事实。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子-主CPU判断为纸张不需要进行同步定位ON操作。另一方面,如果N1≠N2,则能够识别出正通过多个从CPU同时输送纸张这一事实。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子-主CPU判断为纸张需要进行同步定位ON操作。
如果在步骤S1001中判断为“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1002。在步骤S1002中,子-主CPU将马达异步启动请求(马达启动B:0110h)发送至由前端管辖从ID(N1)所指定的从CPU。在步骤S1003中,子-主CPU将表示同步启动请求的同步标志设置为OFF。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001中判断为“否”,则处理进入步骤S1004。在步骤S1004中,子-主CPU将马达同步启动请求(马达启动A:0100h)发送至与存在于N1和N2之间的从ID相对应的所有从CPU。在步骤S1005中,子-主CPU使表示同步启动请求的同步标志变为on,并且使同步就绪标志变为off。因此,将同步待机状态保持在存储器中。注意,在定位ON操作时,使纸张停止并处于待机状态。因此,子-主CPU使纸张就绪标志变为on。之后,通过图9B的步骤S734中的马达状态检查来进行同步处理,因此多个马达彼此同步地启动。
如上所述,多个从CPU在位置校正(定位停止)和定位ON操作中,进行同步/异步马达控制。在例如二次转印之前的减速和定影之后的加速中,可以以几乎相同的序列进行同步/异步马达驱动。
子-主CPU和从CPU之间的事件序列1
图11A和11B示出大尺寸纸张的一系列操作中的、子-主CPU 601以及从CPU 602和605之间的通信事件序列:进纸开始、位置校正(定位停止)和定位ON操作。换句话说,该事件序列为同步序列。说明了各事件中与上述流程图中的处理相对应的部分。由于使用大尺寸纸张作为纸张,因而同步地执行定位停止和定位ON操作。例如,大尺寸纸张在输送方向上的长度比受子-主CPU 601控制的输送通路的长度220mm更长。大尺寸纸张例如为A3大小的纸张。换句话说,在本实施例中使用220mm作为预定阈值。注意,尽管使用小尺寸纸张,但多个从CPU也可能在输送路径的一部分中同时参与输送。
当主CPU 1001向子-主CPU 601发出进纸请求(S717)时,子-主CPU 601启动从CPU 602的马达606,以驱动拾取辊238。当纸张前端到达进纸传感器247,并且将传感器接通命令从从CPU602发送至子-主CPU 601时,在纸张前端位置更新(S731)中更新纸张位置。连续进行马达606的脉冲计数,以获得纸张的前端到达受从CPU 602控制的输送通路的出口的时刻。在纸张前端位置更新中接收到马达606的脉冲计数完成事件(S731),并且在纸张前端传送中将纸张的前端传送至从CPU 605(S719)。纸张的前端进入受从CPU 605控制的输送通路,因此将异步启动请求(马达启动B:0110h)发送至从CPU 605的马达609、610和611。在纸张前端到达由马达609、610和611驱动的辊237、236和235的时刻顺次执行纸张前端位置更新处理(S731)。
参考图11B,在进纸传感器247感测到介质的前端的通过之后,并且在该进纸传感器247感测到介质的后端的通过之前,定位传感器256检测到纸张前端的通过。子-主CPU 601通过纸张前端输送位置处理(S732)和定位停止请求处理(S742),将马达同步停止请求(马达停止A:0200h)发送至从CPU 602和605。子-主CPU 601用作如下的同步操作指示单元,其中该同步操作指示单元用于当在第一感测单元感测到介质的后端的通过之前第二感测单元感测到介质的前端的通过时,指示第一下位层控制单元和第二下位层控制单元彼此同步地进行工作。响应于自从CPU 602和605到达的同步应答,在马达状态检查(S734)中判断是否要进行同步停止。如果纸张的前端在此时尚未到达定位停止位置,则处理进行等待,直到马达609的计数完成事件到达为止。当马达609的计数完成事件从从CPU 605到达子-主CPU 601时,执行纸张前端输送位置处理(S732)和同步处理(S745)。当定位ON操作请求从主CPU 1001到达时,执行定位ON操作处理(S718),并且将马达同步启动请求(马达启动A:0100h)发送至从CPU 602和605。一旦接收到来自从CPU 602和605这两者的同步应答(0600h),则在马达状态检查(S734)中将同步请求(0500h)发送至从CPU 602和605,由此对纸张进行定位ON操作。
子-主CPU和从CPU之间的事件序列2
图12A和12B示出小尺寸纸张的一系列操作中的、子-主CPU 601以及从CPU 602和605之间的通信事件序列的例子:开始进纸、位置校正(定位停止)和定位ON操作。换句话说,该事件序列是异步序列。开始进纸的序列与图11A和11B所示的序列相同。例如,小尺寸纸张在输送方向上的长度比受子-主CPU 601控制的输送通路的长度220mm更短。小尺寸纸张例如为A4大小的纸张。由于使用了小尺寸纸张,因而纸张后端在定位ON操作之前到达从CPU 602的进纸传感器247。换句话说,在定位ON操作之前向子-主CPU 601通知传感器OFF。以与纸张前端的方式相同的方式,基于马达脉冲执行纸张后端位置更新(S733)和纸张后端传送(S720)。在进纸传感器247感测到介质的后端的通过之后,定位传感器256感测纸张前端的通过。子-主CPU 601在纸张前端输送位置处理(S732)和定位停止请求处理(S742)中,将异步停止请求(马达停止B:0210h)发送至从CPU 605。也就是说,子-主CPU 601用作如下的异步操作指示单元,其中该异步操作指示单元用于当在所述第一感测单元感测到介质的后端的通过之后第二感测单元感测介质的前端的通过时,指示第二下位层控制单元异步于第一下位层控制单元而进行工作。当马达609的计数完成事件从从CPU 605到达子-主CPU 601时,更新纸张前端位置(S731),并且纸张进行定位停止。当定位ON操作请求从主CPU 1001到达时,执行定位ON操作处理(S718),并且将马达异步启动请求(马达启动B:0110h)发送至从CPU 605,由此对纸张进行定位ON操作。
根据本实施例,根据要进行利用单个从CPU的纸张输送还是进行利用多个从CPU的纸张输送(即,纸张的大小是否不小于预定阈值)来判断要进行同步驱动还是进行异步驱动。通常,为了使多个从CPU彼此同步地进行工作,必须在各从CPU和子-主CPU之间对同步输送命令、该命令的应答以及用于发送与同步定时有关的信息的命令进行通信。另一方面,为了输送具有能够异步输送的大小的介质,仅需要将用于发出异步输送指示的命令发送至参与输送的从CPU。因此,可以通过根据介质的大小而在同步输送和异步输送之间进行切换来整体地极大减少通信流量。这将使得不需要高速网络。这使得不仅可以降低通信路径的成本还可以减少通信延迟,因此提高了输送精度。
代替直接指定,可以间接地或隐含地指定介质的大小。如已参考图11A~12B所述那样,当在进纸传感器247检测到后端之后,定位传感器256检测到前端时,正在输送大小小于预定阈值的介质。另一方面,如果在进纸传感器247检测到后端之前,定位传感器256检测到前端,则正在输送大小等于或大于预定阈值的介质。换句话说,即使在不获取介质大小的数据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监视由多个传感器所获得的检测结果来有效地指定纸张的大小。注意,纸张的大小不必总是由该处理来指定。这是因为:可以基于从用于在输送路径上检测纸张的前端和后端的通过的传感器所输出的检测结果来确定输送路径上的前端位置和后端位置。只要可以指定纸张的前端位置和后端位置,子-主CPU就可以确定多个从CPU是彼此同步地输送该纸张还是彼此异步地输送该纸张。可以与前端位置和后端位置的组合相关联地将表示要进行同步输送还是进行异步输送的信息制成表,并将所制成的表保持在例如ROM中。
第二实施例
在第一实施例中,通过经由本地通信线路450发送同步操作命令来实现同步定时通知。将在第二实施例中说明经由通用端口进行同步定时通知的例子。
子-主CPU的控制块
图13示出子-主CPU 601的控制块。为了说明的简化,与图4中的附图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与图4中的部分共同的部分。在第二实施例中,子-主CPU 601和各从CPU的GPIO 412经由同步信号线1301和1302相互连接,其中,同步信号线1301和1302各自用作发送用于向这些从CPU通知同步时序的同步信号的单一信号线。换句话说,将子-主CPU 601的输出端口中与同步信号线1301和1302连接的输出端口设置为同步信号输出端口。以同步信号线1301和1302为例说明了用于将表示同步时序的同步信号从上位层控制单元发送至第一下位层控制单元和第二下位层控制单元的第二通信路径。
图14示出第二实施例中的子-主CPU 601的同步处理的细节。将不对与第一实施例共同的部分进行说明。如果同步标志、同步就绪标志和纸张就绪标志均为ON,则处理进入步骤S1404。在步骤S1404中,子-主CPU使与在步骤S904中马达同步停止请求所发送至的所有从CPU相对应的同步信号输出端口变为ON/OFF。
图15A和15B分别是第二实施例中的位置校正(定位停止)和定位ON操作的时序图。图15A特别示出大尺寸纸张(同步驱动)的例子。在经由本地通信线路450发送/接收到同步停止请求和同步应答之后,子-主CPU 601将连接至同步信号线1301和1302的同步信号输出端口设置为低(Low)。从CPU 602和605例如使用中断控制器,以监视连接至同步信号线1301和1302的GPIO的输入端口。当从CPU 602和605检测到同步ON时,从CPU 602和605基于同步停止请求的接收,分别使马达606以及609、610和611停止。在经由本地通信线路450发送/接收到同步启动请求和同步应答之后,子-主CPU 601将连接至同步信号线1301和1302的输出端口切换为低。当从CPU 602和605检测到同步ON时,从CPU 602和605基于同步启动请求的接收,分别启动马达606以及609、610和611。这样,可以通过相加同步信号线1301和1302来向从CPU通知同步时序。这使得可以进一步减少本地通信线路450中的通信流量。
图15B示出小尺寸纸张(异步驱动)的例子。在经由本地通信线路450发送/接收到异步停止请求之后,从CPU 605基于异步停止请求的接收,使马达609、610和611停止。此外,在经由本地通信线路450发送/接收到异步启动请求之后,从CPU 605基于异步启动请求的接收来启动马达609、610和611。因此,第二实施例可以实现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效果。此外,与第一实施例相比较,在第二实施例中可以进一步减少本地通信线路450中的通信流量。由于可以以低成本来基本实现用于简单发送同步信号的信号线,因而第二实施例可以更加有利地进一步减少本地通信线路450中的通信流量。尽管已经假定串行通信线作为用作第一通信路径的本地通信线路450,但本地通信线路450可以利用无线电通信来实现。
尽管已经参考典型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典型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符合最宽的解释,以包含所有这类修改、等同结构和功能。

Claims (6)

1.一种介质输送设备,包括:
输送路径,用于输送介质;
多个输送部件,用于沿着所述输送路径输送介质;
第一下位层控制部件,用于控制所述多个输送部件中的、在所述输送路径的第一输送区间中输送介质的输送部件;
第二下位层控制部件,用于控制所述多个输送部件中的、在位于所述第一输送区间在介质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第二输送区间中输送介质的输送部件;
上位层控制部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下位层控制部件和所述第二下位层控制部件;以及
通过检测部件,其设置在所述输送路径中,并且用于检测介质的通过,其中,
所述上位层控制部件进一步用于:
根据由所述通过检测部件所获得的检测结果,判断介质是否位于所述第一下位层控制部件和所述第二下位层控制部件均参与进行介质的输送控制的位置处;
当所述上位层控制部件判断为介质位于所述第一下位层控制部件和所述第二下位层控制部件均参与进行介质的输送控制的位置处时,指示所述第一下位层控制部件和所述第二下位层控制部件彼此同步地进行工作;以及
当所述上位层控制部件判断为介质不位于所述第一下位层控制部件和所述第二下位层控制部件均参与进行介质的输送控制的位置处时,指示所述第二下位层控制部件以与所述第一下位层控制部件异步的方式进行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过检测部件为多个,所述通过检测部件包括:
第一感测部件,用于感测在所述第一输送区间中输送的介质的前端和后端的通过;以及
第二感测部件,用于感测在所述第二输送区间中输送的介质的前端和后端的通过,以及
所述上位层控制部件进一步用于:
当在所述第一感测部件感测到介质的前端的通过之后并且在所述第一感测部件感测到介质的后端的通过之前,所述第二感测部件感测到介质的前端的通过时,指示所述第一下位层控制部件和所述第二下位层控制部件彼此同步地进行工作;以及
当在所述第一感测部件感测到介质的后端的通过之后,所述第二感测部件感测到介质的前端的通过时,指示所述第二下位层控制部件以与所述第一下位层控制部件异步的方式进行工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位层控制部件进一步用于:
将同步请求命令经由第一通信路径发送至所述第一下位层控制部件和所述第二下位层控制部件,并且在接收到对所述同步请求命令的应答之后将同步命令经由所述第一通信路径发送至所述第一下位层控制部件和所述第二下位层控制部件,其中所述同步请求命令指示由所述第一下位层控制部件和所述第二下位层控制部件分别进行控制的输送部件彼此同步地停止或启动,所述同步命令指示同步时序;以及
将异步操作命令经由所述第一通信路径发送至所述第二下位层控制部件,其中所述异步操作命令指示由所述第一下位层控制部件和所述第二下位层控制部件分别进行控制的输送部件彼此异步地进行工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通信路径,用于将指示同步时序的同步信号从所述上位层控制部件发送至所述第一下位层控制部件和所述第二下位层控制部件,其中,
所述上位层控制部件进一步用于:
将同步请求命令经由第一通信路径发送至所述第一下位层控制部件和所述第二下位层控制部件,并且在接收到对所述同步请求命令的应答之后将指示同步时序的同步信号经由所述第二通信路径发送至所述第一下位层控制部件和所述第二下位层控制部件,其中所述同步请求命令指示由所述第一下位层控制部件和所述第二下位层控制部件分别进行控制的输送部件彼此同步地停止或启动;以及
将异步操作命令经由所述第一通信路径发送至所述第二下位层控制部件,其中所述异步操作命令指示由所述第二下位层控制部件进行控制的输送部件以与由所述第一下位层控制部件进行控制的输送部件异步的方式停止或启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介质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路径是串行通信线,并且所述第二通信路径是单一信号线。
6.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介质输送设备;以及
图像形成部件,用于将图像形成在由所述介质输送设备所输送的介质上,其中,
所述介质输送设备包括:
输送路径,用于输送介质;
多个输送部件,用于沿着所述输送路径输送介质;
第一下位层控制部件,用于控制所述多个输送部件中的、在所述输送路径的第一输送区间中输送介质的输送部件;
第二下位层控制部件,用于控制所述多个输送部件中的、在位于所述第一输送区间在介质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第二输送区间中输送介质的输送部件;
上位层控制部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下位层控制部件和所述第二下位层控制部件;以及
通过检测部件,其设置在所述输送路径中,并且用于检测介质的通过,其中,
所述上位层控制部件进一步用于:
根据由所述通过检测部件所获得的检测结果,判断介质是否位于所述第一下位层控制部件和所述第二下位层控制部件均参与进行介质的输送控制的位置处;
当所述上位层控制部件判断为介质位于所述第一下位层控制部件和所述第二下位层控制部件均参与进行介质的输送控制的位置处时,指示所述第一下位层控制部件和所述第二下位层控制部件彼此同步地进行工作;以及
当所述上位层控制部件判断为介质不位于所述第一下位层控制部件和所述第二下位层控制部件均参与进行介质的输送控制的位置处时,指示所述第二下位层控制部件以与所述第一下位层控制部件异步的方式进行工作。
CN201110084086.7A 2010-03-31 2011-03-31 介质输送设备和图像形成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340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83398 2010-03-31
JP2010083398A JP5646866B2 (ja) 2010-03-31 2010-03-31 媒体搬送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34037A CN102234037A (zh) 2011-11-09
CN102234037B true CN102234037B (zh) 2014-03-12

Family

ID=440656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84086.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34037B (zh) 2010-03-31 2011-03-31 介质输送设备和图像形成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272640B2 (zh)
EP (1) EP2371567B1 (zh)
JP (1) JP5646866B2 (zh)
KR (1) KR101441733B1 (zh)
CN (1) CN10223403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35342B2 (ja) * 2008-09-17 2013-11-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そのシート搬送制御方法、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シート供給装置
JP5522143B2 (ja) * 2011-10-05 2014-06-18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用紙搬送装置、用紙搬送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用紙搬送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JP6024301B2 (ja) * 2012-08-31 2016-11-1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シート搬送プログラム
JP2014108585A (ja) * 2012-12-03 2014-06-12 Canon Inc 印刷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5842881B2 (ja) * 2013-08-20 2016-01-13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N105281885B (zh) * 2014-07-25 2021-04-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网络设备的时间同步方法、装置及时间同步服务器
JP6756257B2 (ja) * 2016-12-14 2020-09-16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用紙搬送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GB2567626B (en) * 2017-10-13 2020-08-26 Innovative Tech Ltd A modular banknote apparatus
JP7443110B2 (ja) 2020-03-19 2024-03-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モータ駆動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468099B2 (ja) * 2020-04-14 2024-04-16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制御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54643A (en) * 1994-10-07 1998-12-2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a gap between a printing head and a printing medium
CN1434352A (zh) * 2002-01-24 2003-08-06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
CN1746780A (zh) * 2004-09-06 2006-03-15 佳能株式会社 成像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41858B2 (ja) * 1990-11-30 1998-12-24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の制御装置
JP2841859B2 (ja) * 1990-11-30 1998-12-24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の制御装置
JPH05306038A (ja) * 1992-04-30 1993-11-19 Shinko Electric Co Ltd シ−ト類搬送用の搬送ロ−ル駆動装置
JP2001147706A (ja) 1999-11-22 2001-05-29 Sony Corp アクチュエータ駆動制御方式、多軸機械装置、及びアクチュエータのための駆動制御装置
JP2003170631A (ja) * 2001-12-05 2003-06-17 Seiko Epson Corp プリンタ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4749005B2 (ja) * 2005-03-14 2011-08-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用紙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EP1755006A1 (en) * 2005-08-18 2007-02-21 Ricoh Company, Ltd. Data transmission between sheet post-processing modules
JP4654868B2 (ja) * 2005-10-07 2011-03-23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8105772A (ja) * 2006-10-23 2008-05-08 Canon Inc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シート搬送方法
JP2008169039A (ja) * 2006-12-13 2008-07-24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記録媒体供給方法
JP2009300945A (ja) * 2008-06-17 2009-12-24 Canon Inc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4557052B2 (ja) * 2008-06-18 2010-10-06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用紙搬送中継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5335342B2 (ja) * 2008-09-17 2013-11-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そのシート搬送制御方法、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シート供給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54643A (en) * 1994-10-07 1998-12-2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a gap between a printing head and a printing medium
CN1434352A (zh) * 2002-01-24 2003-08-06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
CN1746780A (zh) * 2004-09-06 2006-03-15 佳能株式会社 成像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1-147706A 2001.05.29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1215372A (ja) 2011-10-27
US8272640B2 (en) 2012-09-25
CN102234037A (zh) 2011-11-09
EP2371567B1 (en) 2016-07-20
KR20110109902A (ko) 2011-10-06
EP2371567A3 (en) 2015-02-25
US20110241289A1 (en) 2011-10-06
KR101441733B1 (ko) 2014-09-17
JP5646866B2 (ja) 2014-12-24
EP2371567A2 (en) 2011-10-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34037B (zh) 介质输送设备和图像形成设备
CN100454155C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8413985B2 (en) Image forming system,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sheet feeding apparatus with signal line for transmitting handover signal output
CN100500533C (zh) 纸张传输控制方法及成像装置
US9141067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hat is capable of double-sided printing,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and storage medium storing control program therefor
CN101833261A (zh) 图像形成设备
US8892932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apparatus
EP2690503B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JP200629313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1825851B (zh) 图像形成装置、给纸控制方法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CN100476608C (zh) 图像形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US9708149B2 (en)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including stacking tray on which sheets are stacked,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US5255986A (en) Pictur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mechanism controller
JP2004054246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H05538A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CN108732883B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2007314334A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H11352848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排紙制御方法
JP2007045624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の排紙制御方法
JPH04243749A (ja) 印刷装置
JPH11171390A (ja) 画像記録装置および方法ならびにシート処理装置
JP202117872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EP2229283A1 (en) A printing apparatus and a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transport of sheets through a printing apparatus
JP2006091395A (ja) コントローラ間通信システム、用紙トレイ及びコントローラ間通信方法
JPS62116957A (ja) 画像処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312

Termination date: 2020033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