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12935B - 热风处理无纺布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热风处理无纺布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12935B
CN102212935B CN201110083602.4A CN201110083602A CN102212935B CN 102212935 B CN102212935 B CN 102212935B CN 201110083602 A CN201110083602 A CN 201110083602A CN 102212935 B CN102212935 B CN 1022129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t blast
nonwoven fabric
hot
endless belt
fi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8360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12935A (zh
Inventor
寺川泰树
寺田博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NC Corp
JNC Fiber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NC Corp
JNC Fiber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NC Corp, JNC Fibers Corp filed Critical JN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2129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129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129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129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1/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 D04H1/4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 D04H1/54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by welding together the fibres, e.g. by partially melting or dissolving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1/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 D04H1/7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forming fleeces or layers, e.g. reorientation of fibres
    • D04H1/74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forming fleeces or layers, e.g. reorientation of fibres the fibres being orientated, e.g. in parallel (anisotropic flee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Nonwoven Fabrics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热风处理无纺布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其提供一种可制作使热风贯穿网及片状物的散布区域,且其贯穿部位的纤维经热粘合而成的点通风无纺布的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本发明的热风处理无纺布加工装置包括:旋转移动的穿孔环形带;热风喷出装置,自该穿孔环形带的内面侧向外侧吹出热风;以及纤维搬送用环形带,在隔着所述穿孔环形带而与所述热风喷出装置的热风吹出面相对一侧,与所述穿孔环形带设定规定间隔而配置,且一面使所述热风通过一面旋转移动。

Description

热风处理无纺布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作无纺布的构成该无纺布的纤维的热风处理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更详细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作使热风贯穿包含所谓的合成纤维的网或片状物的散布区域,且其贯穿部位的纤维经热处理或热粘合而成的点通风无纺布的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纺布制法的纤维间结合方法一般众所周知的是热结合法、化学结合法、针刺法及水刺法等。作为一般的热结合法的加工方式,已知有热风通风加工方式、热辊压接加工方式。
热风通风加工方式是使包含低熔点成分与高熔点成分的热粘合性复合纤维形成网,并使低熔点以上且高熔点以下的温度的热风贯穿该网的整个面的方法。由该方法所获得的无纺布兼具蓬松性与韧性,但由于纤维交缠点全面地热粘合,因此存在柔软性受损的缺点。
热辊压接加工方式是利用2个1对的热辊进行挤压加工的方法。由该方法所获得的无纺布成为高韧性,但存在蓬松性与柔软性受损的缺点。为了弥补该缺点,存在将一个辊设为雕刻压花辊的点粘合热压接加工方式。但是,该方法也难以获得充分的蓬松性。
因此,为使无纺布具有足够的强度,并具备蓬松性与柔软性,而使用如下的点通风加工方式,该点通风加工方式是利用热风通风加工方式,并使热粘合性复合纤维网上混合存在有使热风贯穿的区域与不接触热风的区域来进行加工的加工方式。如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般,点通风无纺布的加工方式是利用热风加工机(抽吸带式干燥机)的加工方法。具体而言,例示有如下的方法:使热粘合性复合纤维网载置于热风加工机的输送带网上,装入用以尽可能不破坏网的体积的间隔片并用冲孔板夹持,然后以低风速的热风进行处理;将热风加工机的输送带设为多孔型,使纤维网载置于该输送带上并以热风进行处理;以及将热风加工机设为上下配置有多孔型输送带的热风加工机,夹持网并以热风进行处理。
当通过此种点通风加工方式制成无纺布时,热风通过冲孔板并贯穿热粘合性复合纤维网,纤维彼此通过热而粘合的热粘合部散布在无纺布上。由于该热粘合部区域的热粘合性复合纤维相互粘合,因此可使无纺布具有强度,另一方面,通过热风未触碰的非热粘合部区域而可使该无纺布具备蓬松性与柔软性。
[先前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206570号公报
先前的热风加工机是所谓的抽吸带式干燥机,具有输送带被热处理室包围的构造。因此,热处理室必然变大,所以处理时间也变长。当处理时间较长时或热风温度相对于纤维的熔点温度过高时,如图6及图7所示,由于热风的影响与来自冲孔板的热,而在热粘合部11与非热粘合部12的边界产生两者混合存在的混合存在部15。当热风吹出速度较小时,另外,当要加工的纤维网的纤维密度较高时,热风的直线前进性受损而扩散。即,如图8及图9所示,热风在已扩散的状态下到达输送带网,接近输送带网的部位成为全面地受到热处理的状态。相反地,当已扩散的热风未到达输送带网时,接近该输送带网的部位成为全面地未受到热处理的状态。另外,当温度过高时,如图10及图11所示,存在输送带网侧的无纺布面成为整个面粘合的状态,非热粘合部12消失的可能性。相反地,当热风温度与合成纤维的熔点温度大致相同时,存在输送带网侧的无纺布面易于成为整个面未粘合的状态,而无法获得形成有纤维的热粘合部的点通风无纺布的情况。
另外,当热处理室较大时,难以遍及整个面均匀地保持热风的贯穿速度,因此当将其用作生产机器时,存在无法均匀地保持品质的情况。
进而,在先前的点通风加工方式中,在热风加工时,必须配合输送带网的移动而依次设置冲孔板,因此耗费时间。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无纺布的纤维的热风处理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在加工方法、装置的结构及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无纺布的纤维的热风处理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又没有适切的加工方法及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的热风处理无纺布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发明内容
鉴于所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制作纤维部分地热粘合,兼具蓬松性与柔软性,不会损及热粘合部以外的纤维的功能的无纺布,且可用作生产机器的热风处理无纺布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进而,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热风贯穿的装置小型,并且所获得的无纺布的品质稳定的可连续生产的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是解决所述课题的发明,其由下述(1)~下述(11)的手段而达成。
(1)一种热风处理无纺布加工装置,其包括:旋转移动的穿孔环形带;热风喷出装置,自该穿孔环形带的内面侧向外侧吹出热风;以及纤维搬送用环形带,在隔着所述穿孔环形带而与所述热风喷出装置的热风吹出面相对一侧,与所述穿孔环形带设定规定间隔而配置,且一面使所述热风通过一面旋转移动。
(2)根据所述(1)所述的热风处理无纺布加工装置,其在所述纤维搬送用环形带的内面侧,设置有对从所述热风喷出装置中吹出的热风的一部分或全部进行抽吸的热风抽吸装置。
(3)根据所述(1)或(2)所述的热风处理无纺布加工装置,其所述穿孔环形带与所述纤维搬送用环形带的间隔可在0.1mm~20mm的间隔中自如地调整。
(4)根据所述(1)或(2)所述的热风处理无纺布加工装置,其所述穿孔环形带的开口率为60%以下。
(5)根据所述(1)或(2)所述的热风处理无纺布加工装置,其所述穿孔环形带的开口率为10%~40%。
(6)根据所述(1)或(2)所述的热风处理无纺布加工装置,其所述热风喷出装置的热风吹出速度的CV值为12%以下。
(7)根据所述(1)或(2)所述的热风处理无纺布加工装置,其包括:冷却所述穿孔环形带的冷却装置。
(8)一种点通风无纺布的加工方法,其使用根据所述(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热风处理无纺布加工装置,使热风部分地贯穿来对包含至少一种合成纤维的至少一层的网或片状物进行热处理。
(9)根据所述(8)所述的点通风无纺布的加工方法,其使具有所述合成纤维中最低的熔点以上的温度的热风部分地贯穿所述网或片状物来进行热处理。
(10)根据所述(8)所述的点通风无纺布的加工方法,其所述合成纤维的至少一种是包含熔点不同的两种成分以上的复合纤维。
(11)根据所述(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点通风无纺布的加工方法,其所述网或片状物的热风贯穿处理时间为0.1秒~10秒。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热风处理无纺布加工装置,穿孔环形带与纤维搬送用环形带夹持并搬送由合成纤维所构成的网或片状物,来自热风喷出装置的热风通过穿孔环形带的孔而贯穿网或片状物,因此可容易地制造纤维部分地热粘合而成的点通风无纺布。而且,由于穿孔环形带与纤维搬送用环形带旋转移动,因此可进行连续的生产。另外,通过使用穿孔环形带,无需依次设置冲孔板,可提升作业效率。进而,由于在穿孔环形带的内侧面配置热风喷出装置,因此无需利用热处理室覆盖整个输送带,所以可使热风处理无纺布加工装置变得小型。
另外,由于可任意地调整穿孔环形带与纤维搬送用环形带的带面的间隔,因此可调整要制造的无纺布的厚度。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热风处理无纺布加工装置,通过使构成网或片状物的合成纤维的熔点以上的热风贯穿,可制造热风所贯穿的部分的合成纤维在该贯穿部的周边成为筒形膜状或微小的块状且热粘合而成的点通风无纺布、以及纤维的交点热粘合而成的点通风无纺布。
另外,本发明的热风处理无纺布加工装置也可以使未满构成网或片状物的合成纤维的熔点的热风贯穿或吹附,由此用作退火等的热处理机。
综上所述,本发明(调入摘要)提供一种可制作使热风贯穿网及片状物的散布区域,且其贯穿部位的纤维经热粘合而成的点通风无纺布的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本发明的热风处理无纺布加工装置包括:旋转移动的穿孔环形带;热风喷出装置,自该穿孔环形带的内面侧向外侧吹出热风;以及纤维搬送用环形带,在隔着所述穿孔环形带而与所述热风喷出装置的热风吹出面相对一侧,与所述穿孔环形带设定规定间隔而配置,且一面使所述热风通过一面旋转移动。本发明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具有明显的积极效果,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热风处理无纺布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的热风处理无纺布加工装置整体的侧面概略图。
图2是通过实例1或实例2的加工方法所获得的无纺布的整体平面图。
图3是图2的部分放大图。
图4是图3的实例1的X1-X1′剖面图。
图5是图3的实例2的X1-X1′剖面图。
图6是表示无纺布的粘合状态的一例。
图7是图6的X2-X2′剖面图。
图8是表示无纺布的粘合状态的一例。
图9是图8的X3-X3′剖面图。
图10是表示无纺布的粘合状态的一例。
图11是图10的X4-X4′剖面图。
1:穿孔环形带               2:热风吹出管(热风喷出装置)
3:纤维搬送用环形带         4:热风抽吸管(热风抽吸装置)
5:冷却空气抽吸管(冷却装置) 6:纤维网(热粘合性复合纤维网)
7:点通风无纺布             8:热风循环风扇
9:空气加热器               10:排气风扇
11:热粘合部                12:非热粘合部
13:上层部                  14:下层部
15:热粘合部与非热粘合部的混合存在部
A:热风处理部的网            B:冷却处理部的网
C:经部分地热粘合的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热风处理无纺布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其具体实施方式、加工方法、步骤、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以下,参阅图式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
图1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热风处理无纺布加工装置而例示的装置整体的侧面概略图。本例的热风处理无纺布加工装置包括:穿孔环形带1、热风吹出管(热风喷出装置)2、纤维搬送用环形带3、热风抽吸管(热风抽吸装置)4、冷却空气抽吸管(冷却装置)5、热风循环风扇8、空气加热器9、排气风扇10。
如图1所示,在安装于旋转辊上的穿孔环形带1的内侧面配置有热风吹出管2,且在隔着穿孔环形带1而与热风吹出管2的热风吹出面相对一侧,安装于旋转辊上的纤维搬送用环形带3与所述穿孔环形带1设定规定间隔而配置。而且,在纤维搬送用环形带3的内侧面,在与热风吹出管2相向的位置上配置有热风抽吸管4,且在该热风抽吸管4的下游侧,即带的旋转方向侧配置有冷却空气抽吸管5。而且,热风循环风扇8与空气加热器9通过连接管而连接于热风抽吸管4与热风吹出管2,排气风扇10通过连接管而连接于冷却空气抽吸管5。
图1中,从左侧供给纤维网(热粘合性复合纤维网)6,将该纤维网夹持在以相同的速度旋转移动的穿孔环形带1与纤维搬送用环形带3中并朝右侧搬送,在搬送途中对该纤维网进行热风处理而形成点通风无纺布7。即使从热风吹出管2中吹出的热风通过穿孔环形带1的孔而吹附至纤维网6上,构成该纤维网6的合成纤维主要在穿孔环形带1的孔的位置上熔融(热风处理部的网A),然后被冷却空气抽吸管5冷却,通过冷却空气抽吸管5的网(冷却处理部的网B)的经熔融粘合的纤维彼此的交点随着该网的移动而逐渐固化,到达出口附近的网(经部分地热粘合的网C)的该纤维熔融部完全固化,从而成为经部分地热粘合的点通风无纺布7。
在本发明的热风处理无纺布加工装置中,通过热风循环风扇8而从热风抽吸管4中抽吸已贯穿热风处理部的网A的热风,并将该热风连续地输送至热风吹出管2,从而形成热风循环的构造。进而,在热风的循环路径的途中具备空气加热器9,而将热风的温度调整为合成纤维的熔点以上的温度。
而且,热风抽吸管4的下游侧部位所具备的冷却空气抽吸管5与排气风扇10连接,且形成环境空气贯穿穿孔环形带1、冷却处理部的网B、纤维搬送用环形带3,由此强制冷却各个部位构件,然后被该抽吸口抽吸并排出至外部的构造。
以下,对各种设备性条件与其作用进行详细描述。
穿孔环形带1及纤维搬送用环形带3分别安装在旋转辊上并连续地旋转移动。两者的移动速度大致相同,由于两者以相同的方式移动,因此不存在构成纤维网6的纤维的横向偏移,另外,热风处理部的位置偏移消失,所以可稳定地进行热风处理加工。进而,可抑制构成点通风无纺布7的热粘合部以外的纤维的品质变化。驱动源可连结于安装有各个带的辊,且可从任一个驱动源起传送。
(穿孔环形带)
穿孔环形带1是对所需长度的板材成为环状者、或两端部经连接加工且移动方向(以下,称为纵向(Machine Direction,MD))成为环状者大致整体性地实施小孔加工而成的带。该带的MD的长度及宽度方向(以下,称为横向(Cross Direction,CD))的长度并无特别限定。基本上,只要可满足本说明书中所说明的功能,则就谋求本发明的热风处理无纺布加工装置的小型化的意义而言,越小越好。即,MD的长度只要为本案中所说明的各个装置被组装入的长度即可,CD的宽度只要为所要求的产品的最大宽度可无问题地加工的宽度即可。
在本发明中,穿孔环形带1的孔的开口率优选60%以下,更优选10%~40%。当该开口率为60%以下时,纤维彼此粘合而成的热粘合部在点通风无纺布7中所占的比例不会过多,相反地非热粘合部不会过少,它们的比例保持在适当的范围内,因此点通风无纺布7成为富有柔软性的无纺布。另外,非热粘合部,即热粘合部以外的纤维可充分地发挥其功能。因此,通过将开口率设定为60%以下,可制成平衡性良好地具备蓬松性、柔软性及热粘合部以外的纤维的功能维持的点通风无纺布7。
另外,就机械性因素而言,也优选将穿孔环形带1的开口率设定为60%以下。若该开口率为60%以下,则充分地具备作为带的功能所必需的韧性、耐永久变形性,且可使制造装置变成经得起长时间使用的装置。
在本发明中,穿孔环形带1的厚度并无特别限定,优选设定为0.3mm~2mm。若穿孔环形带1的厚度为0.3mm以上,则耐永久变形性优异,若该厚度为2mm以下,则可充分地具备用于沿着旋转辊的柔软性。
另外,在本发明中,穿孔环形带1的材质并无特别限定,作为制造装置,就机械性观点及无纺布加工性观点而言,必须具备韧性、耐永久变形性、以及耐热性、耐热变形性、防锈性。另外,优选尽可能地具备平滑性。作为具备代表性的带材料,例如可较佳地使用不锈钢板、实施过镀硬铬处理的铁板等。
进而,在本发明中,穿孔环形带1的孔的形状及每一孔的面积并无特别限定,只要考虑要加工的纤维的网的厚度而适宜选择即可。另外,孔的配置也无特别限定。但是,若每一孔的面积极端地变大,则脱离部分地热粘合这一范畴。另外,若存在孔与孔的距离较大的区域,则该区域以网的状态残留,因此无法成为无纺布。即,穿孔环形带1的孔可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六角形、无定形等的孔,另外,也可以是混合有这些形状的孔,而且优选尽可能地遍及带的整个面大致均匀地配置孔。
(热风吹出管)
热风吹出管2是本发明中所言及的热风喷出装置。热风吹出管2接近并配设在所述穿孔环形带1的内面侧,热风吹出管2的热风吹出面位于热风处理部的网A侧。优选将穿孔环形带1与热风吹出管2的热风吹出面的距离设定为5mm以内。通过将该距离设定为5mm以内,可使热风确实地贯穿热风处理部的网A。此外,热风吹出管2的热风吹出面与穿孔环形带1的内侧面的距离可通过设置如下的机构而任意地设定,该机构是在将穿孔环形带1与安装有该穿孔环形带1的旋转辊群作为一体来支撑的躯体上安装热风吹出管2,并可调整安装部与该躯体的距离的机构。另外,为了提高热风贯穿的效率,也可以将摩擦阻力小的框材作为热风喷出装置的一部分而安装在热风吹出面的外框,且以与穿孔环形带1的内侧面接触的方式设置该框材。
热风吹出管2的热风吹出面的MD的长度并无特别限定,必须考虑热风吹出速度的均匀性或装置本身的小型性及生产性。例如,当要制造的点通风无纺布7的单位面积重量较轻时,只要使穿孔环形带1的移动速度变快,并使热风处理部的网A通过热风吹出管2的通过时间变成短时间的处理即可。相反地,当要制造的点通风无纺布7的单位面积重量较重时,只要使处理时间变长,并将穿孔环形带1的移动速度设定地较慢即可。
但是,就与构成纤维网6的合成纤维的成分,以及所要求的点通风无纺布7的单位面积重量、厚度、热粘合程度、韧性、手感等品质的关系而言,优选除所述的带移动速度,穿孔环形带1与纤维搬送用环形带3的间隔及后述的热风喷出速度、热风温度之类的可调整的加工条件以外,也可以调整该热风吹出面的MD的长度。其方法例如有如下的方法等:使热风吹出管2的热风吹出面的部位可分离地构成,并备齐MD的长度不同的该部位,且随时安装所需的长度的该部位;或者,从热风吹出面的上下游侧或其一侧起将滑动式阻尼器安装在该热风吹出面上,而将该热风吹出面的MD的长度调整成所需的任意的长度。
热风吹出管2的热风吹出面的CD的长度也无特别限定。基本上,只要设定为相当于要制造的点通风无纺布7的最大宽度的长度即可。但是,当要制造的点通风无纺布7的宽度较小时,重要的是使CD的长度与该点通风无纺布7的宽度相吻合。即,当热风吹出面的CD的长度相对于通过该部位的热风处理部的网A的宽度过大时,热风易于朝不存在网A的两侧流动。进而,贯穿网A的热风速度会产生不均。该不均的产生在要制造的点通风无纺布7的单位面积重量或体积密度变大时变得显著。此外,CD的宽度的调整方法只要通过将所述的MD的长度调整的方法应用展开于CD的方法等来进行即可。
热风吹出管2的热风吹出面的热风喷出速度并无特别限定,该速度的偏差范围以CV值计优选设定为12%以下,更优选设定为8%以下。该CV值的定义是风速的变动系数。该CV值是相对于吹出面的整个面,从中央部起在MD与CD上划分成10cm间隔的网格状的交点部位的各风速的标准偏差除以其平均速度后以百分率来表现的值。通过将该CV值设定为12%以下,可制造品质稳定的无纺布。
在本发明中,热风吹出管2的空气入口与热风吹出面之间也可以具备用于提高CD的热风喷出速度的均匀性的空气流路调整装置及空气内压升压装置等。所述空气流路调整装置及空气内压升压装置等对于减小CV值有效,当要制造的无纺布的CD的长度较小时、或者当体积密度较小时、以及当穿孔环形带1的孔的开口率较小时,并不特别需要所述空气流路调整装置及空气内压升压装置等,但当无纺布的CD的长度较大时、或者当体积密度较大时、以及当穿孔环形带1的孔的开口率较大时,所述空气流路调整装置及空气内压升压装置等有效地发挥作用。
(纤维搬送用环形带3)
纤维搬送用环形带3是在所需长度的板材成为环状者、或两端部经连接加工且MD成为环状者上具备可使从热风吹出管2中吹出的热风通过的开口部的带。纤维搬送用环形带3的MD的长度及CD的长度并无特别限定,基本上,只要可满足本案中所说明的功能,则就谋求本发明的热风处理无纺布加工装置的小型化的意义而言,越小越好。
本发明中所例示的纤维搬送用环形带3是通过织加工或编加工而使纤维状物变成网状带者。其开口部只要可载置并搬送纤维网6,且可不阻断从热风吹出管2中吹出的热风的流路而使该热风在喷出方向,即通过热风吹出管2的热风处理部的网A的厚度方向上贯穿,则开口部的形状、大小等并无特别限定。
用于纤维搬送用环形带3的纤维状物的材质、线径并无特别限定。另外,网状态并不特别限定编织的型式、开口率等。但是,要求经得起使用的韧性与耐热性、沿着旋转辊的柔软性、以及使热风高效地通风的通风性等性能。因此,必须以可满足这些性能的方式选择所述纤维状物及网状态。
例如,纤维状物的材质在使用温度为150℃左右为止的情况下,可使用聚酯,在超过150℃的高温的情况下,可使用芳香族聚酰胺,进而可使用不锈钢等。线径及编织的型式就韧性、柔软性、通风性的方面而言,优选使用直径为0.5mm~1.5mm左右,并实施过平纹织、斜纹织者。开口率在确保热风的通风性方面越大越好,若考虑与穿孔环形带1的开口率的平衡及带材的直径或编织的型式,则较佳为30%~80%。
纤维搬送用环形带3是在隔着所述穿孔环形带1而与所述热风吹出管2的热风吹出面相对一侧设定规定间隔而配置。穿孔环形带1与纤维搬送用环形带3的间隔只要设定为小于要搬送的纤维网6的厚度的间隔即可。例如,该间隔优选可在0.1mm~20mm的间隔中自如地调整。若穿孔环形带1与纤维搬送用环形带3的间隔为0.1mm以上,则可充分地获得无纺布的蓬松性,因此优选。另外,若带的间隔为20mm以下,则热风部分地贯穿,因此可进行部分的纤维网的热粘合。
通过所述带彼此的间隔的调整,可任意且容易地设定制作出来的点通风无纺布7的厚度。作为调整方法,例如可通过设定如下的机构而实现,即,使将穿孔环形带1与安装有该穿孔环形带1的旋转辊群作为一体来支撑的躯体、以及与其相对的将纤维搬送用环形带3与安装有该纤维搬送用环形带3的旋转辊群作为一体来支撑的躯体分开,且两个躯体或一个躯体可相对于各自所面对的带面进行距离调整移动的机构,以及调整该躯体的间隔的机构。该距离调整移动的机构有千斤顶电机、油压缸、气缸方式等。间隔调整的机构可考虑长度的调整变得自如的定位销制动器方式,利用限制器、光传感器等的位置控制方式等。
(热风抽吸管)
热风抽吸管4是本案中所言及的热风抽吸装置。热风抽吸管4是以如下方式配设,即在所述纤维搬送用环形带3的内面侧,热风抽吸管4的热风抽吸面面向热风处理部的网A,且该热风抽吸面接近或接触纤维搬送用环形带3的内侧面。另外,热风抽吸管4是以其热风抽吸面与所述热风吹出管2的吹出面隔着网A而面对的方式配置。因此,热风抽吸管4是抽吸从热风吹出管2中吹出,且贯穿穿孔环形带1、网A、纤维搬送用环形带3的热风者。
热风抽吸管4的热风抽吸面的MD及CD的长度并无特别限定。如后述般,本发明中所例示的热风处理无纺布加工装置是热风进行循环的机构。为有效地使用该热风,优选将对于热风风速与热风温度的微调整而言所必需的装置外空气的取入停留在最小限度,通常可为与热风吹出管2的热风吹出面的长度相同或略大于其的程度。此外,MD及CD的长度的调整方法可为将所述的热风吹出管2的热风吹出面的MD及CD的长度调整的方法加以应用展开的方法。
(热风循环风扇8及空气加热器9)
另外,本发明中所例示的热风处理无纺布加工装置具备热风循环风扇8与空气加热器9。热风循环风扇8是进行热风吹出管(热风喷出装置)2的吹出空气的供给与热风抽吸管(热风抽吸装置)4的抽吸空气的强制抽吸的装置。另外,空气加热器9是对被抽吸的热风进行加热的装置。热风循环风扇8的空气吹出口与热风吹出管2的空气入口是在途中通过空气加热器9而由专用的连接管来连接。另外,热风抽吸管4的空气出口与热风循环风扇8的空气抽吸口也是由专用的连接管来连接。
通过空气加热器9将由热风循环风扇8所供给的空气加热至规定的温度后,将其供给至热风吹出管2。接着,如上所述般,热风空气从热风吹出管2的吹出面吹出,贯穿热风处理部的网A后被热风抽吸管4的抽吸口抽吸。其后,从热风抽吸管4的空气出口被抽吸至热风循环风扇8的空气抽吸口,通过重复该过程而形成该热风空气在保持规定的温度的状态下进行循环的机构。此处,通过连续地供给纤维网6,可生产纤维部分地热粘合而成的点通风无纺布7。
该热风循环风扇8通过控制风扇的转速而可调整每单位时间的循环量,并可调整必然通过热风处理部的网A的热风通过量。另外,空气加热器9可设定成规定的温度,且可对应于构成纤维网6的合成纤维的熔点而设定。
在本发明的例示中,以使热风进行循环的方式配置连接管,但未必一定是如上所述的循环机构。即,热风吹出专用风扇通过空气加热器而连接于热风吹出管的热风喷出机构、及热风抽吸专用风扇与热风抽吸管连接的热风抽吸机构也可以各自独立。另外,只要具有使热风贯穿该网A的能力,则也可以仅存在热风喷出机构,而无需热风抽吸机构。
就有效使用热风的观点而言,较理想的是使用热风循环机构。但是,通过如上所述般使热风喷出机构独立,可使作为热风空气的产生源的热风吹出专用风扇所吹出的空气变成由压缩机等所形成的压缩空气。有时也可以使用加压蒸气等。此种情况下的热风喷出速度可通过空气的压力调整、流量调整等来调整。但是,在此种情况下,就温度调整、品质维持及稳定制造的意义而言,也需要空气加热器9。
(冷却空气抽吸管)
另外,本发明中所例示的热风处理无纺布加工装置在热风吹出管(热风喷出装置)2的下游侧具备冷却空气抽吸管5。冷却空气抽吸管5冷却通过上游侧的热风吹出管2而得到加热的穿孔环形带1。当穿孔环形带1的冷却不充分时,该穿孔环形带1本身的余热会对构成热风吹出管2的热风处理部的网A的合成纤维的熔融状态的稳定性产生影响,而无法连续地进行均匀的点通风加工。
(排气风扇)
冷却空气抽吸管5的空气出口通过专用的连接管而与排气风扇10的空气抽吸口连接。通过排气风扇10的运转,冷却空气贯穿穿孔环形带1的孔、冷却处理部的网B、及纤维搬送用环形带3的开口部,然后被冷却空气抽吸管5的冷却空气抽吸口抽吸,并从排气风扇10的排气口排出。通过变更排气风扇的转速,可调整冷却风的速度。
本发明中所例示的冷却空气并非强制性地进行冷却的空气,而是存在于冷却空气抽吸管5的冷却空气抽吸口的对面侧,且在穿孔环形带1的带面附近的环境空气。只要可达成该目的,则冷却空气抽吸口的MD的长度并无特别限定。另外,冷却部位只要是接近穿孔环形带1的部位,则可以是任何部位。此外,本例的冷却方式是冷却空气抽吸方式,但也可以是冷却空气喷出方式。
此外,在本发明中,若对点通风无纺布7的生产不产生任何影响,则未必需要本冷却装置。例如,也可以采用通过使带的长度变长来自然冷却的方法。但是,为了谋求装置的小型化,且为了进一步提高冷却效果,较理想的是具备供给温度低于环境温度的空气的空气强制冷却装置。
如本例般,通过在离热风处理部最近的下游部,且在纤维搬送用环形带3的内侧设置冷却空气抽吸管5,可与穿孔环形带1的冷却一起促进通过热风吹出管2后的冷却处理部的网B的合成纤维熔融部的固化。由此,装置可进一步小型化。
通过使用所述的热风处理无纺布加工装置,纤维网6被穿孔环形带1与纤维搬送用环形带3夹持而移动,构成该纤维网6的合成纤维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来自热风吹出管2的热风而熔化(热风处理部的网A),然后通过冷却空气抽吸管5而固化(冷却处理部的网B)。当到达在被两带夹持的状态下结束移动的经部分地热粘合的网C时,形成纤维已部分地热粘合的无纺布,然后与该装置脱离而成为点通风无纺布7。
(纤维网)
本案中所使用的纤维网6是合成纤维,合成纤维的主原料可例示聚乙烯、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尼龙6、尼龙66、聚丙烯腈等热塑性树脂。另外,只要为热塑性,则也可以是被称为生物降解性树脂的树脂、被称为热塑性弹性体树脂的树脂、以及其他共聚物树脂。
合成纤维的剖面中的热塑性树脂的构成并无特别限定。可例示:以所述热塑性树脂为主原料的单一剖面纤维、在该热塑性树脂中混入副原料物而成的单一剖面纤维、以及包含所述热塑性树脂的至少两种成分的复合纤维等。此外,包含两种成分的复合纤维较佳为包含低熔点成分与高熔点成分,且低熔点成分的一部分形成纤维表面的所谓的热粘合性复合纤维。任一种纤维的剖面形状、纤度等均无特别限定。
纤维网6可由包含所述原料及所述剖面的一种合成纤维构成,也可以由两种以上的合成纤维在大致整体性地分散的状态下混合来构成。相对于包含所述合成纤维的纤维网6,通过热风吹出管2而贯穿该纤维网6的热风的温度只要是超过构成该网的最低的熔点温度的温度即可。
例如,当纤维网6由所述复合纤维中的一种合成纤维构成,而且热风贯穿温度超过最低熔点温度且未满最高熔点温度时,热风处理部仅低熔点成分熔融固化,因此在以纤维状残留的该纤维彼此的交点上,形成低熔点成分的热粘合构造。
当纤维网6由以所述热塑性树脂为主原料的单一剖面纤维、在该热塑性树脂中混入副原料物而成的单一剖面纤维、以及所述复合纤维中的至少两种以上的合成纤维构成,而且热风贯穿温度超过所使用的纤维群中的最低熔点温度且未满最高熔点温度时,与所述相同,在以纤维状残留的该纤维彼此的交点上,也形成低熔点成分的热粘合构造。
另外,当相对于构成纤维网6的合成纤维,热风温度超过最高的熔点温度时,热风处理部在纤维形状已消失的状态下熔融热粘合。例如,在热风处理部的一部分形成作为熔融块的热粘合构造,或者在热风处理部形成孔,在该孔的外周部以膜状形成热粘合构造。
作为纤维网6的制法,只要是可将合成纤维形成为网状的制法,则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例示:由短纤维形成网的梳棉法(carding method)及干浆法、由长纤维形成网的纺粘法、以及由通过热风等吹散熔融树脂而变成纤维状物者形成网的熔喷法等。能够以单层来对通过这些制法而获得的网进行加工,也能够以将同种制法的网彼此积层为二层以上、或者将同种制法的网及异种制法的网积层为二层以上而成的多层网来进行加工。
纤维网6的制造装置与本发明的热风处理无纺布加工装置的关系可以是两装置连续地配置的所谓的线内(in line),也可以是两装置被分离的所谓的离线(off line)。当积层二层以上时,可以全部为线内,也可以是预先积层有网的离线。另外,也可以是成为线内的部分与成为离线的部分混合存在的生产线。
通过选择纤维网6的制法、构成纤维网6的合成纤维的种类、所述的穿孔环形带1与纤维搬送用环形带3的间隔、穿孔环形带l的孔的开口率、热风温度、热风速度及热风处理部位的通过时间等加工条件,可生产各类品种的点通风无纺布7。
在本发明中,通过热风处理无纺布加工装置的加工方法所进行的热风贯穿处理的时间并无特别限定,只要设定为0.1秒~10秒,优选0.3秒~8秒即可。该热风处理时间是纤维网6通过热风吹出管(热风喷出装置)2的时间,且考虑要制造的点通风无纺布7的单位面积重量与密度的关系、及热风温度与粘合状态的关系等后,必须调整该热风处理时间。为了维持本案所意图的点通风无纺布7的柔软性或二次加工性,优选能够以尽可能短的时间进行处理。通过以0.1秒以上来进行热风处理,可对纤维网6赋予足够的热量,通过以10秒以下来进行热风处理,可抑制热对于热风处理部以外的影响。当超过10秒进行热风处理时,穿孔环形带1本身的温度变高,纤维网6的与该穿孔环形带1接触一侧整体性地受到热的影响,点通风无纺布7的表面易于变硬,且二次加工性容易受损。此外,热风贯穿处理时间如上所述,可通过热风吹出面的MD长度与移动速度来设定。
如上所述,通过使用本发明的热风处理无纺布加工装置,可生产在纤维网的散布区域形成有热粘合部的点通风无纺布。另外,根据本发明,可在带的规定位置对网进行热风处理,因此无需将整个装置放置在热环境下。因此,可生产抑制了热粘合部与非热粘合部的混合存在部的产生的点通风无纺布。另外,由于穿孔环形带与纤维搬送用环形带以相同的速度旋转移动,因此与纤维网接触的穿孔环形带的孔的位置不会偏移,可确实地达成部分的热粘合。
本发明的热风处理无纺布加工装置也可以进行片状物的点通风加工。本案中所言及的片状物是将如构成所述网的热塑性树脂作为原料,并预先加工成片状者。要构成的纤维的品种及混纤程度等并无限定。另外,单层品及积层品等也无限定。体积密度也无特别限定,但当体积密度高至通风性受损的程度时,热风的贯穿加工变得困难,因此该体积密度较理想的是0.5g/cm3以下。另外,本案的装置也可以进行该片状物与所述网的积层品的点通风加工。
利用本发明的加工装置所获得的点通风加工无纺布的特征为可不以高应力挤压网及片状物而进行加工,因此可提高蓬松性及通风性。此外,通过调整其厚度,可任意地调整体积密度及通风度等。另外,仅热风处理部热粘合,热风处理部以外并不那么受到热的影响,因此可发挥合成纤维及片状物的功能,进而可应用于二次加工。
[实例]
进而,对本发明的具体的实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仅限定于这些实例。
[实例1]
从由鞘成分包含熔点为130℃的高密度聚乙烯,芯成分包含熔点为162℃的聚丙烯,纤度为3dtex/f,切割长度为51mm的偏心芯鞘型复合短纤维所构成的网,加工出该纤维部分地热粘合而成的点通风无纺布。此外,使用前段步骤(未图示)的梳棉机连续地对实例1的网进行加工,然后将其供给至图1的热风处理无纺布加工装置。该网的单位面积重量为30g/m2,宽度为1m。
穿孔环形带1为不锈钢制,且以孔径为φ2.5mm,孔间距为5mm间隔的交错状排列全面地开口。开口率为22.7%。纤维搬送用环形带3为聚酯制,且为所使用的单丝的线径为φ1mm,经线间距为2.5mm,纬线间距为2.5mm的平纹织物状。开口率为36%。将该穿孔环形带1与纤维搬送用环形带3以间隔达到2mm的方式设置。另外,将两者的移动速度设定为50m/分。
将热风吹出管2的热风吹出面及热风抽吸管4的抽吸面的MD长度设定为1m,将CD长度设定为1m,且以使各个面相对的方式进行设置。在不存在网的状态下,以使从穿孔环形带1的孔中喷出的热风的温度达到140℃,风速达到2m/秒的方式设定热风循环风扇8的转速与空气加热器9的加热器温度。此外,热风吹出面的风速的CV值是在事前测定,并确认为7.3%。冷却空气抽吸管5的抽吸面的MD长度为1m,CD长度是设定为与上游侧的热风吹出管2的吹出面相同的1m。另外,以使连接于冷却空气抽吸管5的抽吸面的网状带的对面侧的抽吸风速达到2m/秒的方式,设定冷却风排气风扇10的转速。
在如上所述般设定了装置的条件后,使梳棉机与热风处理无纺布加工装置运转,将纤维网6从左侧供给至图1的热风处理无纺布加工装置。网6被穿孔环形带1与纤维搬送用环形带3夹持,且不偏离该带而以50m/分的移动速度从左朝右方向移动,从而连续地制造经热风处理的部分热粘合而成的点通风无纺布7。此外,此时的热风贯穿处理时间变成1.2秒。
进行约6小时的连续运转,可不产生装置方面的问题、运转方面的问题及产品方面的问题而运转。所制造的点通风无纺布7维持大致2mm的厚度,且具有如图2、图3及图4所示的热粘合部11与非热粘合部12,并兼具蓬松性与柔软性。
[实例2]
从将由鞘成分包含熔点为100℃的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芯成分包含熔点为162℃的聚丙烯,纤度为2dtex/f,切割长度为51mm的芯鞘型复合短纤维构成,且单位面积重量为20g/m2的网配置成上层部,将由包含熔点为130℃的乙烯-丙烯共聚物(copolymer)与熔点为160℃的聚丙烯,纤度为3dtex/f,切割长度为51mm的并列型复合短纤维构成,且单位面积重量为10g/m2的网配置成下层部的双层网,加工出仅构成上层部的复合纤维部分地热粘合而成的点通风无纺布。此外,使用前段步骤(未图示)的连续配置有2台的梳棉机连续地对本实例2的双层网进行加工,然后将其供给至图1的热风处理无纺布加工装置。该双层网的单位面积重量为30g/m2,宽度为1m。
热风处理无纺布加工装置是使用与实例1相同的热风处理无纺布加工装置。但是,加工条件如下般,以使该穿孔环形带1与纤维搬送用环形带3的间隔达到1mm的方式进行设置。两带的移动速度是设定为与实例1相同的50m/分。在不存在网的状态下,将从穿孔环形带1的孔中喷出的热风的温度设定为120℃,将风速设定为2m/秒。将冷却空气的抽吸风速设定为2m/秒。
在如上所述般设定了装置的条件后,与实例1同样地使梳棉机与热风处理无纺布加工装置运转,将网6从左侧供给至图1的加工装置。网6被穿孔环形带1与纤维搬送用环形带3夹持,且不偏离该带而以50m/分的移动速度从左朝右方向移动,从而连续地制造仅经热风处理的部位的上层部部分地热粘合而成的点通风无纺布7。
进行约6小时的连续运转,可不产生装置方面的问题、运转方面的问题及产品方面的问题而运转。所制造的点通风无纺布7维持大致1mm的厚度,且如图2、图3及图5所示,上层部13具有热粘合部11与非热粘合部12,下层部14全部为非热粘合部12。但是,在下层部14的热风所贯穿的部分,构成其的并列型复合纤维显现出微细的卷缩。此外,使用后步骤的悬浮式干燥机(未图示),以120℃对该点通风无纺布7进行热处理。该下层部的非热粘合部12的并列型复合纤维一面表现出微细卷缩,一面几乎无变化地残留收缩的特性,运用该悬浮式干燥机的加工条件,以使MD的收缩率达到50%,CD的收缩率达到40%的方式进行热收缩加工。该无纺布的单位面积重量达到100g/m2,厚度达到约4mm,且兼具蓬松性、柔软性及伸缩性。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此种热风处理无纺布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对于制作兼具蓬松性、柔软性、通风性及韧性的无纺布有效。进而,可无损合成纤维的功能而进行加工,因此利用该方法所制作的无纺布可容易地进行利用合成纤维及片状物的功能的二次加工。
而且,通过本发明的热风处理无纺布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所获得的无纺布的蓬松性、柔软性、通风性优异,并兼具韧性,且使构成加工前的网的合成纤维或加工前的片状物的特性得以发挥,因此可较佳地用于一次性尿布用表面构件、生理用品用构件等卫生材料的表面构件,一次性尿布用伸缩性构件、尿布用伸缩性构件、生理用品用伸缩性构件、尿布套用伸缩性构件等卫生材料的伸缩性构件,伸缩性胶带,橡皮膏,衣服用伸缩性构件,衣料用衬布,衣料用绝缘材或保温材,防护服,帽子,口罩,手套,护具,伸缩性绷带,湿布材的底布,石膏材的底布,防滑底布,振动吸收材,护指套,无尘室用空气过滤器、血液过滤器、油水分离过滤器等各种过滤器,实施过驻极体加工的驻极体过滤器,隔离板,隔热材,咖啡袋,食品包装材料,汽车用顶棚表皮材,防音材,基材,缓冲材,扩音器防尘材,空气净化器材,绝缘体表皮,包装材,粘合无纺布片,门饰板等各种汽车用构件,复印机的清洁材等各种清洁材,地毯的表面材料·基底材料,农业卷布,木材排水材,运动鞋表皮等鞋用构件,皮包用构件,工业用密封材,擦拭材,床单等物品。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热风处理无纺布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实施孔加工的旋转移动的穿孔环形带;
热风喷出装置,自该穿孔环形带的内面侧向外侧吹出热风;以及
纤维搬送用环形带,在隔着所述穿孔环形带而与所述热风喷出装置的热风吹出面相对一侧,与所述穿孔环形带设定规定间隔而配置,且一面使所述热风通过一面旋转移动,
在所述穿孔环形带与所述纤维搬送用环形带之间夹持并搬送包含至少一种合成纤维的至少一层网或片状物,在搬送途中自所述热风喷出装置吹出的热风通过所述穿孔环形带的所述孔,而使位于所述孔的所述网或片状物熔融黏合,从而在所述网或片状物的散布区域形成热黏合部,而获得点通风无纺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风处理无纺布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在所述纤维搬送用环形带的内面侧,设置有对从所述热风喷出装置中吹出的所述热风的一部分或全部进行抽吸的热风抽吸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风处理无纺布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所述穿孔环形带与所述纤维搬送用环形带的间隔可在0.1mm~20mm的间隔中自如地调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风处理无纺布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所述穿孔环形带的开口率为60%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风处理无纺布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所述穿孔环形带的开口率为10%~40%。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风处理无纺布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所述热风喷出装置的热风吹出速度的CV值为12%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风处理无纺布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其冷却所述穿孔环形带的冷却装置。
8.一种点通风无纺布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热风处理无纺布加工装置,使热风部分地贯穿来对包含至少一种合成纤维的至少一层的网或片状物进行热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点通风无纺布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使具有所述合成纤维中的最低的熔点以上的温度的热风部分地贯穿所述网或片状物来进行热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点通风无纺布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所述合成纤维的至少一种是包含熔点不同的两种成分以上的复合纤维。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点通风无纺布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所述网或片状物的热风贯穿处理时间为0.1秒~10秒。
CN201110083602.4A 2010-04-02 2011-03-30 热风处理无纺布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Active CN1022129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86394A JP5477123B2 (ja) 2010-04-02 2010-04-02 熱風処理不織布加工装置および加工方法
JP2010-086394 2010-04-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12935A CN102212935A (zh) 2011-10-12
CN102212935B true CN102212935B (zh) 2015-05-06

Family

ID=439210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83602.4A Active CN102212935B (zh) 2010-04-02 2011-03-30 热风处理无纺布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481954B2 (zh)
EP (1) EP2372005B1 (zh)
JP (1) JP5477123B2 (zh)
CN (1) CN102212935B (zh)
TW (1) TWI61883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47537B (zh) * 2011-12-20 2015-07-22 金红叶纸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无纺布固结设备及工艺
CN102535010B (zh) * 2011-12-23 2014-09-03 金红叶纸业集团有限公司 复合无纺布吸收体生产设备、工艺及复合无纺布吸收体
JP6024915B2 (ja) * 2013-03-28 2016-11-16 Jnc株式会社 不織布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て得られた製品
CN103806222A (zh) * 2014-03-10 2014-05-21 宋志敏 一种多组分一次成型热风无纺布及其制造方法
KR102302375B1 (ko) 2014-08-27 2021-09-15 도레이 카부시키가이샤 멜트 블로 부직포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5568560A (zh) * 2014-10-08 2016-05-11 张家港骏马无纺布有限公司 一种蓬松熔喷布的制备方法
CN104514139A (zh) * 2014-12-24 2015-04-15 江苏海狮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运送湿布草的进料输送装置
BE1023505B1 (nl) 2016-03-24 2017-04-11 Beaulieu International Group Non-woven-structuur met vezels die gekatalyseerd zijn door een metalloceenkatalysator
EP3406780B1 (de) * 2017-05-22 2020-01-08 Axel Nickel Getemperter meltblown-vliesstoff mit hoher stauchhärte
US20200139282A1 (en) * 2017-05-30 2020-05-07 Toray Industries, Inc. Spunbond non-woven fabric for filt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id fabric
CN111556909B (zh) 2017-11-22 2024-04-09 挤压集团公司 熔喷模头尖端组件和方法
US10946412B2 (en) * 2018-03-19 2021-03-16 Ronie Reuben Thermally insulating sheet formed from a down core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on
CN111334927A (zh) * 2019-04-10 2020-06-26 浙江艾伦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气流固结成形的高弹填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16767B (zh) * 2019-04-10 2020-10-16 武汉纺织大学 喷气固结式高吸附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及高吸附非织造布
CN113622085A (zh) * 2020-05-07 2021-11-09 新丽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可调密度的纤维结构体的制造装置及方法
KR102222357B1 (ko) * 2020-06-26 2021-03-04 김민호 부직포 제조장치
CN112408058B (zh) * 2020-10-26 2022-08-09 温州市锦源合成纤维有限公司 一种无纺布加工设备
WO2023286140A1 (ja) * 2021-07-12 2023-01-19 花王株式会社 不織布の製造方法、これにより製造された不織布、及び該不織布を構成部材として含む吸収性物品
CN115323698A (zh) * 2022-08-31 2022-11-11 宁波海世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面料加工用熨烫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714348A1 (de) * 1997-03-26 1998-10-01 Grafe Rudolf Dipl Ing F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Dämmstoffen aus Textilabfällen danach hergestellte Dämmstoffe und Verwendung derselbe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E617864A (zh) * 1961-05-29
JPS5137389B2 (zh) * 1971-08-12 1976-10-15
JPS57205569A (en) * 1981-06-05 1982-12-16 Asahi Chemical I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nonwoven fabric
US4642153A (en) * 1983-05-31 1987-02-10 Allen Industr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a sheet of material
JPH0635697B2 (ja) * 1984-10-05 1994-05-11 井上金属工業株式会社 不織布製造方法及び不織布製造装置
JP2800841B2 (ja) * 1990-05-17 1998-09-21 花王株式会社 不織布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吸収性物品
JPH04343748A (ja) * 1991-05-21 1992-11-30 Nippon Filcon Co Ltd 不織布製造用ベルト及び模様を形成した不織布の製造方法
JP3109630B2 (ja) * 1992-11-06 2000-11-20 チッソ株式会社 不織布の製造方法
JP3365520B2 (ja) * 1993-09-01 2003-01-14 東洋紡績株式会社 繊維集合体の熱処理方法および装置
JPH08226069A (ja) 1995-02-23 1996-09-03 Watanabe Eng Kk 繊維製品熱処理成形機
US6010323A (en) * 1997-04-11 2000-01-04 Masaki Ooba Vacuum pressure forming apparatus and vacuum pressure forming method
DE19740338A1 (de) * 1997-09-13 1999-03-18 Truetzschler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zum Herstellen eines Faservlieses, z. B. aus Baumwolle, Chemiefasern, Fasermischungen u. dgl.
JP4206570B2 (ja) * 1999-04-23 2009-01-14 チッソ株式会社 不織布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吸収性物品
GB0128692D0 (en) 2001-11-30 2002-01-23 B & H Res Ltd Formation of sheet material using hydroentanglement
JP4747259B2 (ja) * 2005-09-22 2011-08-17 Jnc株式会社 嵩高柔軟性不織布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繊維製品
JP5123497B2 (ja) 2006-06-23 2013-01-23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不織布、不織布製造方法及び不織布製造装置
US8650727B2 (en) * 2008-05-27 2014-02-18 Kao Corporation Process for producing cleaning sheet
JP4762289B2 (ja) 2008-10-01 2011-08-3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特定パターンデータが格納される仮想ボリュームへの記憶領域の割り当てを制御するストレージ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714348A1 (de) * 1997-03-26 1998-10-01 Grafe Rudolf Dipl Ing F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Dämmstoffen aus Textilabfällen danach hergestellte Dämmstoffe und Verwendung derselbe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1219873A (ja) 2011-11-04
US9481954B2 (en) 2016-11-01
CN102212935A (zh) 2011-10-12
EP2372005A1 (en) 2011-10-05
TWI618830B (zh) 2018-03-21
TW201134997A (en) 2011-10-16
EP2372005B1 (en) 2016-10-05
US20110240210A1 (en) 2011-10-06
JP5477123B2 (ja) 2014-04-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12935B (zh) 热风处理无纺布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JP5129575B2 (ja) Sms生成物の模様付け
US6200669B1 (en) Entangled nonwoven fabrics and methods for forming the same
KR100823431B1 (ko) 호모필라멘트 주름진 섬유의 인-라인 열처리
CN104641027B (zh) 聚苯硫醚复合纤维及无纺布
JP6239746B2 (ja) 不織布およびその形成方法
CN100575064C (zh) 可撕式弹性合成物及制造方法
DK1340842T3 (da) Anlæg til kontinuerlig fremstilling af en fiberdugsbane
MY135631A (en) Arrangement for the continuous production of a filament nonwoven fibrous web
TWI477390B (zh) 用於不織布製程之抗靜電傳送帶
US20210316238A1 (en) Nonwoven material for filtration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KR20190104338A (ko) 수압 처리된 부직포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WO2003008691A3 (de) Verfahren zur farblosen musterung einer warenbahn und vorrichtung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JP4414084B2 (ja) 複合不織布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021417B2 (ja) フィラメントから不織布を製造する方法
TW200303188A (en) A punched shee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100015875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he production of a one-layered or multilayered nonwoven fabric
US20040121673A1 (en)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a nonwoven web or fleece from synthetic resin strands
KR100282948B1 (ko) 흡습성 스펀본드 부직포의 제조방법
JPS5930825B2 (ja) 熱融着可能な繊維シ−トの製造法
ITMI982459A1 (it) Procedimento e impianto per la realizzazione di falde di fibresintetiche o filamenti continui a tenacita' elevata, falde ottenut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JNC CORPORATION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CHISSO CORPORATION

Effective date: 2011102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1028

Address after: Japan Tokyo Chiyoda Otemachi two chome 2 No. 1

Applicant after: JNC Corporation

Co-applicant after: Chisso Polypro Fiber Co., Ltd.

Address before: Japan Osaka Osaka North Island in the three chome 3 No. 23

Applicant before: Chisso Corporation

Co-applicant before: Chisso Polypro Fiber Co., Ltd.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Japan Tokyo Chiyoda Otemachi two chome 2 No. 1

Applicant after: JNC Corporation

Co-applicant after: JNC Fibers Corp

Address before: Japan Tokyo Chiyoda Otemachi two chome 2 No. 1

Applicant before: JNC Corporation

Co-applicant before: Chisso Polypro Fiber Co., Ltd.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