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18830B - 熱風處理不織布加工裝置及加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熱風處理不織布加工裝置及加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18830B
TWI618830B TW100111046A TW100111046A TWI618830B TW I618830 B TWI618830 B TW I618830B TW 100111046 A TW100111046 A TW 100111046A TW 100111046 A TW100111046 A TW 100111046A TW I618830 B TWI618830 B TW I61883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ot
hot air
air
endless belt
nonwoven fabric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110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134997A (en
Inventor
寺川泰樹
寺田博和
Original Assignee
捷恩智股份有限公司
捷恩智纖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捷恩智股份有限公司, 捷恩智纖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捷恩智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1349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349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188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1883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1/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 D04H1/4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 D04H1/54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by welding together the fibres, e.g. by partially melting or dissolving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1/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 D04H1/7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forming fleeces or layers, e.g. reorientation of fibres
    • D04H1/74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forming fleeces or layers, e.g. reorientation of fibres the fibres being orientated, e.g. in parallel (anisotropic flee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Nonwoven Fabrics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可製作使熱風貫穿網及片狀物的點區域,且其貫穿部位的纖維經熱黏合而成的點通風不織布的加工裝置及加工方法。本發明的熱風處理不織布加工裝置包括:旋轉移動的穿孔環形帶;熱風噴出裝置,自該穿孔環形帶的內面側向外側吹出熱風;以及纖維搬送用環形帶,在隔著所述穿孔環形帶而與所述熱風噴出裝置的熱風吹出面相對一側,與所述穿孔環形帶設定規定間隔而配置,且一面使所述熱風通過一面旋轉移動。

Description

熱風處理不織布加工裝置及加工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用於製作不織布時構成該不織布的纖維的熱風處理加工裝置及加工方法,更詳細而言,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用於製作使熱風貫穿包含所謂的合成纖維的網或片狀物的點區域,且其貫穿部位的纖維經熱處理或熱黏合而成的點通風不織布的加工裝置及加工方法。
不織布製法的纖維間結合方法一般眾所周知的是熱結合法、化學結合法、針刺法及水刺法等。作為一般的熱結合法的加工方式,已知有熱風通風加工方式、熱輥壓接加工方式。
熱風通風加工方式是使包含低熔點成分與高熔點成分的熱黏合性複合纖維形成網,並使低熔點以上且高熔點以下的溫度的熱風貫穿該網的整個面的方法。由該方法所獲得的不織布兼具蓬鬆性與韌性,但由於纖維交纏點全面地熱黏合,因此存在柔軟性受損的缺點。
熱輥壓接加工方式是利用兩個一對的熱輥進行擠壓加工的方法。由該方法所獲得的不織布成為高韌性,但存在蓬鬆性與柔軟性受損的缺點。為了彌補該缺點,存在將一個輥設為雕刻壓花輥的點黏合熱壓接加工方式。但是,該方法也難以獲得充分的蓬鬆性。
因此,為使不織布具有足夠的強度,並具備蓬鬆性與柔軟性,而使用如下的點通風加工方式,該點通風加工方式是利用熱風通風加工方式,並使熱黏合性複合纖維網上混合存在有使熱風貫穿的區域與不接觸熱風的區域來進行加工的加工方式。如專利文獻1中所記載般,點通風不織布的加工方式是利用熱風加工機(抽吸帶式乾燥機)的加工方法。具體而言,例示有如下的方法:使熱黏合性複合纖維網載置於熱風加工機的輸送帶網上,裝入用以盡可能不破壞網的體積的間隔片並用沖孔板夾持,然後以低風速的熱風進行處理;將熱風加工機的輸送帶設為多孔型,使纖維網載置於該輸送帶上並以熱風進行處理;以及將熱風加工機設為上下配置有多孔型輸送帶的熱風加工機,夾持網並以熱風進行處理。
當通過此種點通風加工方式製成不織布時,熱風通過沖孔板並貫穿熱黏合性複合纖維網,纖維彼此通過熱而黏合的熱黏合部散佈在不織布上。由於該熱黏合部區域的熱黏合性複合纖維相互黏合,因此可使不織布具有強度,另一方面,通過熱風未觸碰的非熱黏合部區域而可使該不織布具備蓬鬆性與柔軟性。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第4206570號公報
先前的熱風加工機是所謂的抽吸帶式乾燥機,具有輸送帶被熱處理室包圍的構造。因此,熱處理室必然變大,所以處理時間也變長。當處理時間較長時或熱風溫度相對於纖維的熔點溫度過高時,如圖6及圖7所示,由於熱風的影響與來自沖孔板的熱,而在熱黏合部11與非熱黏合部12的邊界產生兩者混合存在的混合存在部15。當熱風吹出速度較小時,另外,當要加工的纖維網的纖維密度較高時,熱風的直線前進性受損而擴散。即,如圖8及圖9所示,熱風在已擴散的狀態下到達輸送帶網,接近輸送帶網的部位成為全面地受到熱處理的狀態。相反地,當已擴散的熱風未到達輸送帶網時,接近該輸送帶網的部位成為全面地未受到熱處理的狀態。另外,當溫度過高時,如圖10及圖11所示,存在輸送帶網側的不織布面成為整個面黏合的狀態,非熱黏合部12消失的可能性。相反地,當熱風溫度與合成纖維的熔點溫度大致相同時,存在輸送帶網側的不織布面易於成為整個面未黏合的狀態,而無法獲得形成有纖維的熱黏合部的點通風不織布的情況。
另外,當熱處理室較大時,難以遍及整個面均勻地保持熱風的貫穿速度,因此當將其用作生產機器時,存在無法均勻地保持品質的情況。
進而,在先前的點通風加工方式中,在熱風加工時,必須配合輸送帶網的移動而依次設置沖孔板,因此耗費時間。
有鑑於所述課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可製作纖維部分地熱黏合,兼具蓬鬆性與柔軟性,不會損及熱黏合部以外的纖維的功能的不織布,且可用作生產機器的熱風處理不織布加工裝置及加工方法。進而,本發明提供一種使熱風貫穿的裝置小型,並且所獲得的不織布的品質穩定的可連續生產的裝置及方法。
本發明是解決所述課題的發明,其由下述(1)~下述(11)的手段而達成。
(1)一種熱風處理不織布加工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旋轉移動的穿孔環形帶;熱風噴出裝置,自該穿孔環形帶的內面側向外側吹出熱風;以及纖維搬送用環形帶,在隔著所述穿孔環形帶而與所述熱風噴出裝置的熱風吹出面相對一側,與所述穿孔環形帶設定規定間隔而配置,且一面使所述熱風通過一面旋轉移動。
(2)根據所述(1)所述的熱風處理不織布加工裝置,其中在所述纖維搬送用環形帶的內面側,設置有對從所述熱風噴出裝置中吹出的熱風的一部分或全部進行抽吸的熱風抽吸裝置。
(3)根據所述(1)或(2)所述的熱風處理不織布加工裝置,其中所述穿孔環形帶與所述纖維搬送用環形帶的間隔可在0.1 mm~20 mm的間隔中自如地調整。
(4)根據所述(1)或(2)所述的熱風處理不織布加工裝置,其中所述穿孔環形帶的開口率為60%以下。
(5)根據所述(1)或(2)所述的熱風處理不織布加工裝置,其中所述穿孔環形帶的開口率為10%~40%。
(6)根據所述(1)或(2)所述的熱風處理不織布加工裝置,其中所述熱風噴出裝置的熱風吹出速度的CV值為12%以下。
(7)根據所述(1)或(2)所述的熱風處理不織布加工裝置,其中包括冷卻所述穿孔環形帶的冷卻裝置。
(8)一種點通風不織布的加工方法,其中使用根據所述(1)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熱風處理不織布加工裝置,使熱風部分地貫穿來對包含至少一種合成纖維的至少一層的網或片狀物進行熱處理。
(9)根據所述(8)所述的點通風不織布的加工方法,其中使具有所述合成纖維中的最低的熔點以上的溫度的熱風部分地貫穿所述網或片狀物來進行熱處理。
(10)根據所述(8)所述的點通風不織布的加工方法,其中所述合成纖維的至少一種是包含熔點不同的兩種成分以上的複合纖維。
(11)根據所述(8)至(10)中任一項所述的點通風不織布的加工方法,其中所述網或片狀物的熱風貫穿處理時間為0.1秒~10秒。
基於上述,根據本發明的熱風處理不織布加工裝置,穿孔環形帶與纖維搬送用環形帶夾持並搬送由合成纖維所構成的網或片狀物,來自熱風噴出裝置的熱風通過穿孔環形帶的孔而貫穿網或片狀物,因此可容易地製造纖維部分地熱黏合而成的點通風不織布。而且,由於穿孔環形帶與纖維搬送用環形帶旋轉移動,因此可進行連續的生產。另外,通過使用穿孔環形帶,無需依次設置沖孔板,可提升作業效率。進而,由於在穿孔環形帶的內側面配置熱風噴出裝置,因此無需利用熱處理室覆蓋整個輸送帶,所以可使熱風處理不織布加工裝置變得小型。
另外,由於可任意地調整穿孔環形帶與纖維搬送用環形帶的帶面的間隔,因此可調整要製造的不織布的厚度。
另外,根據本發明的熱風處理不織布加工裝置,通過使構成網或片狀物的合成纖維的熔點以上的熱風貫穿,可製造熱風所貫穿的部分的合成纖維在該貫穿部的周邊成為筒形膜狀或微小的塊狀且熱黏合而成的點通風不織布、以及纖維的交點熱黏合而成的點通風不織布。
另外,本發明的熱風處理不織布加工裝置也可以使未滿構成網或片狀物的合成纖維的熔點的熱風貫穿或吹附,由此用作退火等的熱處理機。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以下,參照圖式說明本發明的實施形態。
圖1是為了說明本發明的熱風處理不織布加工裝置而例示的裝置整體的側面概略圖。本例的熱風處理不織布加工裝置包括:穿孔環形帶1、熱風吹出管(熱風噴出裝置)2、纖維搬送用環形帶3、熱風抽吸管(熱風抽吸裝置)4、冷卻空氣抽吸管(冷卻裝置)5、熱風迴圈風扇8、空氣加熱器9、排氣風扇10。
如圖1所示,在安裝於旋轉輥上的穿孔環形帶1的內側面配置有熱風吹出管2,且在隔著穿孔環形帶1而與熱風吹出管2的熱風吹出面相對一側,安裝於旋轉輥上的纖維搬送用環形帶3與所述穿孔環形帶1設定規定間隔而配置。而且,在纖維搬送用環形帶3的內側面,在與熱風吹出管2相向的位置上配置有熱風抽吸管4,且在該熱風抽吸管4的下游側,即帶的旋轉方向側配置有冷卻空氣抽吸管5。而且,熱風迴圈風扇8與空氣加熱器9通過連接管而連接於熱風抽吸管4與熱風吹出管2,排氣風扇10通過連接管而連接於冷卻空氣抽吸管5。
圖1中,從左側供給纖維網(熱黏合性複合纖維網)6,將該纖維網夾持在以相同的速度旋轉移動的穿孔環形帶1與纖維搬送用環形帶3中並朝右側搬送,在搬送途中對該纖維網進行熱風處理而形成點通風不織布7。即,使從熱風吹出管2中吹出的熱風通過穿孔環形帶1的孔而吹附至纖維網6上,構成該纖維網6的合成纖維主要在穿孔環形帶1的孔的位置上熔融(熱風處理部的網A),然後被冷卻空氣抽吸管5冷卻,通過冷卻空氣抽吸管5的網(冷卻處理部的網B)的經熔融黏合的纖維彼此的交點隨著該網的移動而逐漸固化,到達出口附近的網(經部分地熱黏合的網C)的該纖維熔融部完全固化,從而成為經部分地熱黏合的點通風不織布7。
在本發明的熱風處理不織布加工裝置中,通過熱風迴圈風扇8而從熱風抽吸管4中抽吸已貫穿熱風處理部的網A的熱風,並將該熱風連續地輸送至熱風吹出管2,從而形成熱風迴圈的構造。進而,在熱風的迴圈路徑的途中具備空氣加熱器9,而將熱風的溫度調整為合成纖維的熔點以上的溫度。
而且,熱風抽吸管4的下游側部位所具備的冷卻空氣抽吸管5與排氣風扇10連接,且形成環境空氣貫穿穿孔環形帶1、冷卻處理部的網B、纖維搬送用環形帶3,由此強制冷卻各個部位構件,然後被該抽吸口抽吸並排出至外部的構造。
以下,對各種設備性條件與其作用進行詳細描述。
穿孔環形帶1及纖維搬送用環形帶3分別安裝在旋轉輥上並連續地旋轉移動。兩者的移動速度大致相同,由於兩者以相同的方式移動,因此不存在構成纖維網6的纖維的橫向偏移,另外,熱風處理部的位置偏移消失,所以可穩定地進行熱風處理加工。進而,可抑制構成點通風不織布7的熱黏合部以外的纖維的品質變化。驅動源可連結於安裝有各個帶的輥,且可從任一個驅動源起傳送。
(穿孔環形帶)
穿孔環形帶1是對所需長度的板材成為環狀者、或兩端部經連接加工且移動方向(以下,稱為縱向(Machine Direction,MD))成為環狀者大致整體性地實施小孔加工而成的帶。該帶的MD的長度及寬度方向(以下,稱為橫向(Cross Direction,CD))的長度並無特別限定。基本上,只要可滿足本說明書中所說明的功能,則就謀求本發明的熱風處理不織布加工裝置的小型化的意義而言,越小越好。即,MD的長度只要為本案中所說明的各個裝置被組裝入的長度即可,CD的寬度只要為所要求的產品的最大寬度可無問題地加工的寬度即可。
在本發明中,穿孔環形帶1的孔的開口率優選60%以下,更優選10%~40%。當該開口率為60%以下時,纖維彼此黏合而成的熱黏合部在點通風不織布7中所占的比例不會過多,相反地非熱黏合部不會過少,它們的比例保持在適當的範圍內,因此點通風不織布7成為富有柔軟性的不織布。另外,非熱黏合部,即熱黏合部以外的纖維可充分地發揮其功能。因此,通過將開口率設定為60%以下,可製成平衡性良好地具備蓬鬆性、柔軟性及熱黏合部以外的纖維的功能維持的點通風不織布7。
另外,就機械性因素而言,也優選將穿孔環形帶1的開口率設定為60%以下。若該開口率為60%以下,則充分地具備作為帶的功能所必需的韌性、耐永久變形性,且可使製造裝置變成經得起長時間使用的裝置。
在本發明中,穿孔環形帶1的厚度並無特別限定,優選設定為0.3 mm~2 mm。若穿孔環形帶1的厚度為0.3 mm以上,則耐永久變形性優異,若該厚度為2 mm以下,則可充分地具備用於沿著旋轉輥的柔軟性。
另外,在本發明中,穿孔環形帶1的材質並無特別限定,作為製造裝置,就機械性觀點及不織布加工性觀點而言,必須具備韌性、耐永久變形性、以及耐熱性、耐熱變形性、防銹性。另外,優選盡可能地具備平滑性。作為具備代表性的帶材料,例如可較佳地使用不銹鋼板、實施過鍍硬鉻處理的鐵板等。
進而,在本發明中,穿孔環形帶1的孔的形狀及每一孔的面積並無特別限定,只要考慮要加工的纖維的網的厚度而適宜選擇即可。另外,孔的配置也無特別限定。但是,若每一孔的面積極端地變大,則脫離部分地熱黏合這一範疇。另外,若存在孔與孔的距離較大的區域,則該區域以網的狀態殘留,因此無法成為不織布。即,穿孔環形帶1的孔可為圓形、橢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六角形、無定形等的孔,另外,也可以是混合有這些形狀的孔,而且優選盡可能地遍及帶的整個面大致均勻地配置孔。
(熱風吹出管)
熱風吹出管2是本發明中所言及的熱風噴出裝置。熱風吹出管2接近並配設在所述穿孔環形帶1的內面側,熱風吹出管2的熱風吹出面位於熱風處理部的網A側。優選將穿孔環形帶1與熱風吹出管2的熱風吹出面的距離設定為5 mm以內。通過將該距離設定為5 mm以內,可使熱風確實地貫穿熱風處理部的網A。此外,熱風吹出管2的熱風吹出面與穿孔環形帶1的內側面的距離可通過設置如下的機構而任意地設定,該機構是在將穿孔環形帶1與安裝有該穿孔環形帶1的旋轉輥群作為一體來支撐的軀體上安裝熱風吹出管2,並可調整安裝部與該軀體的距離的機構。另外,為了提高熱風貫穿的效率,也可以將摩擦阻力小的框材作為熱風噴出裝置的一部分而安裝在熱風吹出面的外框,且以與穿孔環形帶1的內側面接觸的方式設置該框材。
熱風吹出管2的熱風吹出面的MD的長度並無特別限定,必須考慮熱風吹出速度的均勻性或裝置本身的小型性及生產性。例如,當要製造的點通風不織布7的單位面積重量較輕時,只要使穿孔環形帶1的移動速度變快,並使熱風處理部的網A通過熱風吹出管2的通過時間變成短時間的處理即可。相反地,當要製造的點通風不織布7的單位面積重量較重時,只要使處理時間變長,並將穿孔環形帶1的移動速度設定地較慢即可。
但是,就與構成纖維網6的合成纖維的成分,以及所要求的點通風不織布7的單位面積重量、厚度、熱黏合程度、韌性、手感等品質的關係而言,優選除所述的帶移動速度,穿孔環形帶1與纖維搬送用環形帶3的間隔及後述的熱風噴出速度、熱風溫度之類的可調整的加工條件以外,也可以調整該熱風吹出面的MD的長度。其方法例如有如下的方法等:使熱風吹出管2的熱風吹出面的部位可分離地構成,並備齊MD的長度不同的該部位,且隨時安裝所需的長度的該部位;或者,從熱風吹出面的上下游側或其一側起將滑動式阻尼器安裝在該熱風吹出面上,而將該熱風吹出面的MD的長度調整成所需的任意的長度。
熱風吹出管2的熱風吹出面的CD的長度也無特別限定。基本上,只要設定為相當於要製造的點通風不織布7的最大寬度的長度即可。但是,當要製造的點通風不織布7的寬度較小時,重要的是使CD的長度與該點通風不織布7的寬度相吻合。即,當熱風吹出面的CD的長度相對於通過該部位的熱風處理部的網A的寬度過大時,熱風易於朝不存在網A的兩側流動。進而,貫穿網A的熱風速度會產生不均。該不均的產生在要製造的點通風不織布7的單位面積重量或體積密度變大時變得顯著。此外,CD的寬度的調整方法只要通過將所述的MD的長度調整的方法應用展開於CD的方法等來進行即可。
熱風吹出管2的熱風吹出面的熱風噴出速度並無特別限定,該速度的偏差範圍以CV值計優選設定為12%以下,更優選設定為8%以下。該CV值的定義是風速的變動係數。該CV值是相對於吹出面的整個面,從中央部起在MD與CD上劃分成10 cm間隔的網格狀的交點部位的各風速的標準偏差除以其平均速度後以百分率來表現的值。通過將該CV值設定為12%以下,可製造品質穩定的不織布。
在本發明中,熱風吹出管2的空氣入口與熱風吹出面之間也可以具備用於提高CD的熱風噴出速度的均勻性的空氣流路調整裝置及空氣內壓升壓裝置等。所述空氣流路調整裝置及空氣內壓升壓裝置等對於減小CV值有效,當要製造的不織布的CD的長度較小時、或者當體積密度較小時、以及當穿孔環形帶1的孔的開口率較小時,並不特別需要所述空氣流路調整裝置及空氣內壓升壓裝置等,但當不織布的CD的長度較大時、或者當體積密度較大時、以及當穿孔環形帶1的孔的開口率較大時,所述空氣流路調整裝置及空氣內壓升壓裝置等有效地發揮作用。
(纖維搬送用環形帶3)
纖維搬送用環形帶3是在所需長度的板材成為環狀者、或兩端部經連接加工且MD成為環狀者上具備可使從熱風吹出管2中吹出的熱風通過的開口部的帶。纖維搬送用環形帶3的MD的長度及CD的長度並無特別限定,基本上,只要可滿足本案中所說明的功能,則就謀求本發明的熱風處理不織布加工裝置的小型化的意義而言,越小越好。
本發明中所例示的纖維搬送用環形帶3是通過織加工或編加工而使纖維狀物變成網狀帶者。其開口部只要可載置並搬送纖維網6,且可不阻斷從熱風吹出管2中吹出的熱風的流路而使該熱風在噴出方向,即通過熱風吹出管2的熱風處理部的網A的厚度方向上貫穿,則開口部的形狀、大小等並無特別限定。
用於纖維搬送用環形帶3的纖維狀物的材質、線徑並無特別限定。另外,網狀態並不特別限定編織的型式、開口率等。但是,要求經得起使用的韌性與耐熱性、沿著旋轉輥的柔軟性、以及使熱風高效地通風的通風性等性能。因此,必須以可滿足這些性能的方式選擇所述纖維狀物及網狀態。
例如,纖維狀物的材質在使用溫度為150℃左右為止的情況下,可使用聚酯,在超過150℃的高溫的情況下,可使用芳香族聚醯胺,進而可使用不銹鋼等。線徑及編織的型式就韌性、柔軟性、通風性的方面而言,優選使用直徑為0.5 mm~1.5 mm左右,並實施過平紋織、斜紋織者。開口率在確保熱風的通風性方面越大越好,若考慮與穿孔環形帶1的開口率的平衡及帶材的直徑或編織的型式,則較佳為30%~80%。
纖維搬送用環形帶3是在隔著所述穿孔環形帶1而與所述熱風吹出管2的熱風吹出面相對一側設定規定間隔而配置。穿孔環形帶1與纖維搬送用環形帶3的間隔只要設定為小於要搬送的纖維網6的厚度的間隔即可。例如,該間隔優選可在0.1 mm~20 mm的間隔中自如地調整。若穿孔環形帶1與纖維搬送用環形帶3的間隔為0.1 mm以上,則可充分地獲得不織布的蓬鬆性,因此優選。另外,若帶的間隔為20 mm以下,則熱風部分地貫穿,因此可進行部分的纖維網的熱黏合。
通過所述帶彼此的間隔的調整,可任意且容易地設定制作出來的點通風不織布7的厚度。作為調整方法,例如可通過設定如下的機構而實現,即,使將穿孔環形帶1與安裝有該穿孔環形帶1的旋轉輥群作為一體來支撐的軀體、以及與其相對的將纖維搬送用環形帶3與安裝有該纖維搬送用環形帶3的旋轉輥群作為一體來支撐的軀體分開,且兩個軀體或一個軀體可相對於各自所面對的帶面進行距離調整移動的機構,以及調整該軀體的間隔的機構。該距離調整移動的機構有千斤頂電機、油壓缸、氣缸方式等。間隔調整的機構可考慮長度的調整變得自如的定位銷制動器方式,利用限制器、光感測器等的位置控制方式等。
(熱風抽吸管)
熱風抽吸管4是本案中所言及的熱風抽吸裝置。熱風抽吸管4是以如下方式配設,即在所述纖維搬送用環形帶3的內面側,熱風抽吸管4的熱風抽吸面面向熱風處理部的網A,且該熱風抽吸面接近或接觸纖維搬送用環形帶3的內側面。另外,熱風抽吸管4是以其熱風抽吸面與所述熱風吹出管2的吹出面隔著網A而面對的方式配置。因此,熱風抽吸管4是抽吸從熱風吹出管2中吹出,且貫穿穿孔環形帶1、網A、纖維搬送用環形帶3的熱風者。
熱風抽吸管4的熱風抽吸面的MD及CD的長度並無特別限定。如後述般,本發明中所例示的熱風處理不織布加工裝置是熱風進行迴圈的機構。為有效地使用該熱風,優選將對於熱風風速與熱風溫度的微調整而言所必需的裝置外空氣的取入停留在最小限度,通常可為與熱風吹出管2的熱風吹出面的長度相同或略大於其的程度。此外,MD及CD的長度的調整方法可為將所述的熱風吹出管2的熱風吹出面的MD及CD的長度調整的方法加以應用展開的方法。
(熱風迴圈風扇8及空氣加熱器9)
另外,本發明中所例示的熱風處理不織布加工裝置具備熱風迴圈風扇8與空氣加熱器9。熱風迴圈風扇8是進行熱風吹出管(熱風噴出裝置)2的吹出空氣的供給與熱風抽吸管(熱風抽吸裝置)4的抽吸空氣的強制抽吸的裝置。另外,空氣加熱器9是對被抽吸的熱風進行加熱的裝置。熱風迴圈風扇8的空氣吹出口與熱風吹出管2的空氣入口是在途中通過空氣加熱器9而由專用的連接管來連接。另外,熱風抽吸管4的空氣出口與熱風迴圈風扇8的空氣抽吸口也是由專用的連接管來連接。
通過空氣加熱器9將由熱風迴圈風扇8所供給的空氣加熱至規定的溫度後,將其供給至熱風吹出管2。接著,如上所述般,熱風空氣從熱風吹出管2的吹出面吹出,貫穿熱風處理部的網A後被熱風抽吸管4的抽吸口抽吸。其後,從熱風抽吸管4的空氣出口被抽吸至熱風迴圈風扇8的空氣抽吸口,通過重複該過程而形成該熱風空氣在保持規定的溫度的狀態下進行迴圈的機構。此處,通過連續地供給纖維網6,可生產纖維部分地熱黏合而成的點通風不織布7。
該熱風迴圈風扇8通過控制風扇的轉速而可調整每單位時間的迴圈量,並可調整必然通過熱風處理部的網A的熱風通過量。另外,空氣加熱器9可設定成規定的溫度,且可對應於構成纖維網6的合成纖維的熔點而設定。
在本發明的例示中,以使熱風進行迴圈的方式配置連接管,但未必一定是如上所述的迴圈機構。即,熱風吹出專用風扇通過空氣加熱器而連接於熱風吹出管的熱風噴出機構、及熱風抽吸專用風扇與熱風抽吸管連接的熱風抽吸機構也可以各自獨立。另外,只要具有使熱風貫穿該網A的能力,則也可以僅存在熱風噴出機構,而無需熱風抽吸機構。
就有效使用熱風的觀點而言,較理想的是使用熱風迴圈機構。但是,通過如上所述般使熱風噴出機構獨立,可使作為熱風空氣的產生源的熱風吹出專用風扇所吹出的空氣變成由壓縮機等所形成的壓縮空氣。有時也可以使用加壓蒸氣等。此種情況下的熱風噴出速度可通過空氣的壓力調整、流量調整等來調整。但是,在此種情況下,就溫度調整、品質維持及穩定製造的意義而言,也需要空氣加熱器9。
(冷卻空氣抽吸管)
另外,本發明中所例示的熱風處理不織布加工裝置在熱風吹出管(熱風噴出裝置)2的下游側具備冷卻空氣抽吸管5。冷卻空氣抽吸管5冷卻通過上游側的熱風吹出管2而得到加熱的穿孔環形帶1。當穿孔環形帶1的冷卻不充分時,該穿孔環形帶1本身的餘熱會對構成熱風吹出管2的熱風處理部的網A的合成纖維的熔融狀態的穩定性產生影響,而無法連續地進行均勻的點通風加工。
(排氣風扇)
冷卻空氣抽吸管5的空氣出口通過專用的連接管而與排氣風扇10的空氣抽吸口連接。通過排氣風扇10的運轉,冷卻空氣貫穿穿孔環形帶1的孔、冷卻處理部的網B、及纖維搬送用環形帶3的開口部,然後被冷卻空氣抽吸管5的冷卻空氣抽吸口抽吸,並從排氣風扇10的排氣口排出。通過變更排氣風扇的轉速,可調整冷卻風的速度。
本發明中所例示的冷卻空氣並非強制性地進行冷卻的空氣,而是存在於冷卻空氣抽吸管5的冷卻空氣抽吸口的對面側,且在穿孔環形帶1的帶面附近的環境空氣。只要可達成該目的,則冷卻空氣抽吸口的MD的長度並無特別限定。另外,冷卻部位只要是接近穿孔環形帶1的部位,則可以是任何部位。此外,本例的冷卻方式是冷卻空氣抽吸方式,但也可以是冷卻空氣噴出方式。
此外,在本發明中,若對點通風不織布7的生產不產生任何影響,則未必需要本冷卻裝置。例如,也可以採用通過使帶的長度變長來自然冷卻的方法。但是,為了謀求裝置的小型化,且為了進一步提高冷卻效果,較理想的是具備供給溫度低於環境溫度的空氣的空氣強制冷卻裝置。
如本例般,通過在離熱風處理部最近的下游部,且在纖維搬送用環形帶3的內側設置冷卻空氣抽吸管5,可與穿孔環形帶1的冷卻一起促進通過熱風吹出管2後的冷卻處理部的網B的合成纖維熔融部的固化。由此,裝置可進一步小型化。
通過使用所述的熱風處理不織布加工裝置,纖維網6被穿孔環形帶1與纖維搬送用環形帶3夾持而移動,構成該纖維網6的合成纖維的一部分或全部通過來自熱風吹出管2的熱風而熔化(熱風處理部的網A),然後通過冷卻空氣抽吸管5而固化(冷卻處理部的網B)。當到達在被兩帶夾持的狀態下結束移動的經部分地熱黏合的網C時,形成纖維已部分地熱黏合的不織布,然後與該裝置脫離而成為點通風不織布7。
(纖維網)
本案中所使用的纖維網6是合成纖維,合成纖維的主原料可例示聚乙烯、聚丙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尼龍6、尼龍66、聚丙烯腈等熱塑性樹脂。另外,只要為熱塑性,則也可以是被稱為生物降解性樹脂的樹脂、被稱為熱塑性彈性體樹脂的樹脂、以及其他共聚物樹脂。
合成纖維的剖面中的熱塑性樹脂的構成並無特別限定。可例示:以所述熱塑性樹脂為主原料的單一剖面纖維、在該熱塑性樹脂中混入副原料物而成的單一剖面纖維、以及包含所述熱塑性樹脂的至少兩種成分的複合纖維等。此外,包含兩種成分的複合纖維較佳為包含低熔點成分與高熔點成分,且低熔點成分的一部分形成纖維表面的所謂的熱黏合性複合纖維。任一種纖維的剖面形狀、纖度等均無特別限定。
纖維網6可由包含所述原料及所述剖面的一種合成纖維構成,也可以由兩種以上的合成纖維在大致整體性地分散的狀態下混合來構成。相對於包含所述合成纖維的纖維網6,通過熱風吹出管2而貫穿該纖維網6的熱風的溫度只要是超過構成該網的最低的熔點溫度的溫度即可。
例如,當纖維網6由所述複合纖維中的一種合成纖維構成,而且熱風貫穿溫度超過最低熔點溫度且未滿最高熔點溫度時,熱風處理部僅低熔點成分熔融固化,因此在以纖維狀殘留的該纖維彼此的交點上,形成低熔點成分的熱黏合構造。
當纖維網6由以所述熱塑性樹脂為主原料的單一剖面纖維、在該熱塑性樹脂中混入副原料物而成的單一剖面纖維、以及所述複合纖維中的至少兩種以上的合成纖維構成,而且熱風貫穿溫度超過所使用的纖維群中的最低熔點溫度且未滿最高熔點溫度時,與所述相同,在以纖維狀殘留的該纖維彼此的交點上,也形成低熔點成分的熱黏合構造。
另外,當相對於構成纖維網6的合成纖維,熱風溫度超過最高的熔點溫度時,熱風處理部在纖維形狀已消失的狀態下熔融熱黏合。例如,在熱風處理部的一部分形成作為熔融塊的熱黏合構造,或者在熱風處理部形成孔,在該孔的外周部以膜狀形成熱黏合構造。
作為纖維網6的製造方法,只要是可將合成纖維形成為網狀的製造方法,則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例示:由短纖維形成網的梳棉法(carding method)及乾式漿法、由長纖維形成網的紡黏法、以及由通過熱風等吹散熔融樹脂而變成纖維狀物者形成網的熔噴法等。能夠以單層來對通過這些製造方法而獲得的網進行加工,也能夠以將同種製造方法的網彼此積層為二層以上、或者將同種製造方法的網及異種製造方法的網積層為二層以上而成的多層網來進行加工。
纖維網6的製造裝置與本發明的熱風處理不織布加工裝置的關係可以是兩裝置連續地配置的所謂的線內(in line),也可以是兩裝置被分離的所謂的離線(off line)。當積層二層以上時,可以全部為線內,也可以是預先積層有網的離線。另外,也可以是成為線內的部分與成為離線的部分混合存在的生產線。
通過選擇纖維網6的製造方法、構成纖維網6的合成纖維的種類、所述的穿孔環形帶1與纖維搬送用環形帶3的間隔、穿孔環形帶1的孔的開口率、熱風溫度、熱風速度及熱風處理部位的通過時間等加工條件,可生產各類品種的點通風不織布7。
在本發明中,通過熱風處理不織布加工裝置的加工方法所進行的熱風貫穿處理的時間並無特別限定,只要設定為0.1秒~10秒,優選0.3秒~8秒即可。該熱風處理時間是纖維網6通過熱風吹出管(熱風噴出裝置)2的時間,且考慮要製造的點通風不織布7的單位面積重量與密度的關係、及熱風溫度與黏合狀態的關係等後,必須調整該熱風處理時間。為了維持本案所意圖的點通風不織布7的柔軟性或二次加工性,優選能夠以盡可能短的時間進行處理。通過以0.1秒以上來進行熱風處理,可對纖維網6賦予足夠的熱量,通過以10秒以下來進行熱風處理,可抑制熱對於熱風處理部以外的影響。當超過10秒進行熱風處理時,穿孔環形帶1本身的溫度變高,纖維網6的與該穿孔環形帶1接觸一側整體性地受到熱的影響,點通風不織布7的表面易於變硬,且二次加工性容易受損。此外,熱風貫穿處理時間如上所述,可通過熱風吹出面的MD長度與移動速度來設定。
如上所述,通過使用本發明的熱風處理不織布加工裝置,可生產在纖維網的散佈區域形成有熱黏合部的點通風不織布。另外,根據本發明,可在帶的規定位置對網進行熱風處理,因此無需將整個裝置放置在熱環境下。因此,可生產抑制了熱黏合部與非熱黏合部的混合存在部的產生的點通風不織布。另外,由於穿孔環形帶與纖維搬送用環形帶以相同的速度旋轉移動,因此與纖維網接觸的穿孔環形帶的孔的位置不會偏移,可確實地達成部分的熱黏合。
本發明的熱風處理不織布加工裝置也可以進行片狀物的點通風加工。本案中所言及的片狀物是將如構成所述網的熱塑性樹脂作為原料,並預先加工成片狀者。要構成的纖維的品種及混纖程度等並無限定。另外,單層品及積層品等也無限定。體積密度也無特別限定,但當體積密度高至通風性受損的程度時,熱風的貫穿加工變得困難,因此該體積密度較理想的是0.5 g/cm3以下。另外,本案的裝置也可以進行該片狀物與所述網的積層品的點通風加工。
利用本發明的加工裝置所獲得的點通風加工不織布的特徵為可不以高應力擠壓網及片狀物而進行加工,因此可提高蓬鬆性及通風性。此外,通過調整其厚度,可任意地調整體積密度及通風度等。另外,僅熱風處理部熱黏合,熱風處理部以外並不那麼受到熱的影響,因此可發揮合成纖維及片狀物的功能,進而可應用於二次加工。
[實例]
進而,對本發明的具體的實例進行詳細說明,但本發明並不僅限定於這些實例。
[實例1]
從由鞘成分包含熔點為130℃的高密度聚乙烯,芯成分包含熔點為162℃的聚丙烯,纖度為3 dtex/f,切割長度為51 mm的偏心芯鞘型複合短纖維所構成的網,加工出該纖維部分地熱黏合而成的點通風不織布。此外,使用前段步驟(未圖示)的梳棉機連續地對實例1的網進行加工,然後將其供給至圖1的熱風處理不織布加工裝置。該網的單位面積重量為30 g/m2,寬度為1 m。
穿孔環形帶1為不銹鋼制,且以孔徑為φ2.5 mm,孔間距為5 mm間隔的交錯狀排列全面地開口。開口率為22.7%。纖維搬送用環形帶3為聚酯制,且為所使用的單絲的線徑為φ1 mm,經線間距為2.5 mm,緯線間距為2.5 mm的平紋織物狀。開口率為36%。將該穿孔環形帶1與纖維搬送用環形帶3以間隔達到2 mm的方式設置。另外,將兩者的移動速度設定為50 m/分。
將熱風吹出管2的熱風吹出面及熱風抽吸管4的抽吸面的MD長度設定為1 m,將CD長度設定為1 m,且以使各個面相對的方式進行設置。在不存在網的狀態下,以使從穿孔環形帶1的孔中噴出的熱風的溫度達到140℃,風速達到2 m/秒的方式設定熱風迴圈風扇8的轉速與空氣加熱器9的加熱器溫度。此外,熱風吹出面的風速的CV值是在事前測定,並確認為7.3%。冷卻空氣抽吸管5的抽吸面的MD長度為1 m,CD長度是設定為與上游側的熱風吹出管2的吹出面相同的1 m。另外,以使連接於冷卻空氣抽吸管5的抽吸面的網狀帶的對面側的抽吸風速達到2 m/秒的方式,設定冷卻風排氣風扇10的轉速。
在如上所述般設定了裝置的條件後,使梳棉機與熱風處理不織布加工裝置運轉,將纖維網6從左側供給至圖1的熱風處理不織布加工裝置。網6被穿孔環形帶1與纖維搬送用環形帶3夾持,且不偏離該帶而以50 m/分的移動速度從左朝右方向移動,從而連續地製造經熱風處理的部分熱黏合而成的點通風不織布7。此外,此時的熱風貫穿處理時間變成1.2秒。
進行約6小時的連續運轉,可不產生裝置方面的問題、運轉方面的問題及產品方面的問題而運轉。所製造的點通風不織布7維持大致2 mm的厚度,且具有如圖2、圖3及圖4所示的熱黏合部11與非熱黏合部12,並兼具蓬鬆性與柔軟性。
[實例2]
從將由鞘成分包含熔點為100℃的直鏈狀低密度聚乙烯,芯成分包含熔點為162℃的聚丙烯,纖度為2 dtex/f,切割長度為51 mm的芯鞘型複合短纖維構成,且單位面積重量為20 g/m2的網配置成上層部,將由包含熔點為130℃的乙烯-丙烯共聚物(copolymer)與熔點為160℃的聚丙烯,纖度為3 dtex/f,切割長度為51 mm的並列型複合短纖維構成,且單位面積重量為10 g/m2的網配置成下層部的雙層網,加工出僅構成上層部的複合纖維部分地熱黏合而成的點通風不織布。此外,使用前段步驟(未圖示)的連續配置有2台的梳棉機連續地對本實例2的雙層網進行加工,然後將其供給至圖1的熱風處理不織布加工裝置。該雙層網的單位面積重量為30 g/m2,寬度為1 m。
熱風處理不織布加工裝置是使用與實例1相同的熱風處理不織布加工裝置。但是,加工條件如下般,以使該穿孔環形帶1與纖維搬送用環形帶3的間隔達到1 mm的方式進行設置。兩帶的移動速度是設定為與實例1相同的50 m/分。在不存在網的狀態下,將從穿孔環形帶1的孔中噴出的熱風的溫度設定為120℃,將風速設定為2 m/秒。將冷卻空氣的抽吸風速設定為2 m/秒。
在如上所述般設定了裝置的條件後,與實例1同樣地使梳棉機與熱風處理不織布加工裝置運轉,將網6從左側供給至圖1的加工裝置。網6被穿孔環形帶1與纖維搬送用環形帶3夾持,且不偏離該帶而以50 m/分的移動速度從左朝右方向移動,從而連續地製造僅經熱風處理的部位的上層部部分地熱黏合而成的點通風不織布7。
進行約6小時的連續運轉,可不產生裝置方面的問題、運轉方面的問題及產品方面的問題而運轉。所製造的點通風不織布7維持大致1 mm的厚度,且如圖2、圖3及圖5所示,上層部13具有熱黏合部11與非熱黏合部12,下層部14全部為非熱黏合部12。但是,在下層部14的熱風所貫穿的部分,構成其的並列型複合纖維顯現出微細的捲縮。此外,使用後步驟的懸浮式乾燥機(未圖示),以120℃對該點通風不織布7進行熱處理。該下層部的非熱黏合部12的並列型複合纖維一面表現出微細捲縮,一面幾乎無變化地殘留收縮的特性,運用該懸浮式乾燥機的加工條件,以使MD的收縮率達到50%,CD的收縮率達到40%的方式進行熱收縮加工。該不織布的單位面積重量達到100 g/m2,厚度達到約4 mm,且兼具蓬鬆性、柔軟性及伸縮性。
[產業上的利用可能性]
此種熱風處理不織布加工裝置及加工方法對於製作兼具蓬鬆性、柔軟性、通風性及韌性的不織布有效。進而,可無損合成纖維的功能而進行加工,因此利用該方法所製作的不織布可容易地進行利用合成纖維及片狀物的功能的二次加工。
而且,通過本發明的熱風處理不織布加工裝置及加工方法所獲得的不織布的蓬鬆性、柔軟性、通風性優異,並兼具韌性,且使構成加工前的網的合成纖維或加工前的片狀物的特性得以發揮,因此可較佳地用於一次性尿布用表面構件、生理用品用構件等衛生材料的表面構件,一次性尿布用伸縮性構件、尿布用伸縮性構件、生理用品用伸縮性構件、尿布套用伸縮性構件等衛生材料的伸縮性構件,伸縮性膠帶,橡皮膏,衣服用伸縮性構件,衣料用襯布,衣料用絕緣材或保溫材,防護服,帽子,口罩,手套,護具,伸縮性繃帶,濕布材的底布,石膏材的底布,防滑底布,振動吸收材,護指套,無塵室用空氣篩檢程式、血液篩檢程式、油水分離篩檢程式等各種篩檢程式,實施過駐極體加工的駐極體篩檢程式,隔離板,隔熱材,咖啡袋,食品包裝材料,汽車用頂棚表皮材,防音材,基材,緩衝材,擴音器防塵材,空氣淨化器材,絕緣體表皮,包裝材,黏合不織布片,門飾板等各種汽車用構件,影印機的清潔材等各種清潔材,地毯的表面材料‧基底材料,農業卷布,木材排水材,運動鞋表皮等鞋用構件,皮包用構件,工業用密封材,擦拭材,床單等物品。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穿孔環形帶
2‧‧‧熱風吹出管(熱風噴出裝置)
3‧‧‧纖維搬送用環形帶
4‧‧‧熱風抽吸管(熱風抽吸裝置)
5‧‧‧冷卻空氣抽吸管(冷卻裝置)
6‧‧‧纖維網(熱黏合性複合纖維網)
7‧‧‧點通風不織布
8‧‧‧熱風迴圈風扇
9‧‧‧空氣加熱器
10‧‧‧排氣風扇
11‧‧‧熱黏合部
12‧‧‧非熱黏合部
13‧‧‧上層部
14‧‧‧下層部
15‧‧‧熱黏合部與非熱黏合部的混合存在部
A‧‧‧熱風處理部的網
B‧‧‧冷卻處理部的網
C‧‧‧經部分地熱黏合的網
圖1是本發明的熱風處理不織布加工裝置整體的側面概略圖。
圖2是通過實例1或實例2的加工方法所獲得的不織布的整體平面圖。
圖3是圖2的部分放大圖。
圖4是圖3的實例1的X1-X1'剖面圖。
圖5是圖3的實例2的X1-X1'剖面圖。
圖6是表示不織布的黏合狀態的一例。
圖7是圖6的X2-X2'剖面圖。
圖8是表示不織布的黏合狀態的一例。
圖9是圖8的X3-X3'剖面圖。
圖10是表示不織布的黏合狀態的一例。
圖11是圖10的X4-X4'剖面圖。
1‧‧‧穿孔環形帶
2‧‧‧熱風吹出管(熱風噴出裝置)
3‧‧‧纖維搬送用環形帶
4‧‧‧熱風抽吸管(熱風抽吸裝置)
5‧‧‧冷卻空氣抽吸管(冷卻裝置)
6‧‧‧纖維網(熱黏合性複合纖維網)
7‧‧‧點通風不織布
8‧‧‧熱風迴圈風扇
9‧‧‧空氣加熱器
10‧‧‧排氣風扇
A‧‧‧熱風處理部的網
B‧‧‧冷卻處理部的網
C‧‧‧經部分地熱黏合的網

Claims (11)

  1. 一種熱風處理不織布加工裝置,其包括:實施孔加工的旋轉移動的穿孔環形帶;熱風噴出裝置,自該穿孔環形帶的內面側向外側吹出熱風;以及纖維搬送用環形帶,在隔著所述穿孔環形帶而與所述熱風噴出裝置的熱風吹出面相對一側,與所述穿孔環形帶設定規定間隔而配置,且使所述熱風通過並且旋轉移動,在所述穿孔環形帶與所述纖維搬送用環形帶之間夾持並搬送包含至少一種合成纖維的至少一層網或片狀物,在搬送途中自所述熱風噴出裝置吹出的熱風通過所述穿孔環形帶的所述孔,而使位於所述孔的所述網或片狀物熔融黏合形成熱黏合部,而獲得具有所述熱黏合部及非熱黏合部的經部分地熱黏合的點通風不織布。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熱風處理不織布加工裝置,其中在所述纖維搬送用環形帶的內面側,設置有對從所述熱風噴出裝置中吹出的所述熱風的一部分或全部進行抽吸的熱風抽吸裝置。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的熱風處理不織布加工裝置,其中所述穿孔環形帶與所述纖維搬送用環形帶的間隔可在0.1mm~20mm的間隔中自如地調整。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的熱風處理不織布加工裝置,其中所述穿孔環形帶的開口率為60%以下。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的熱風處理不 織布加工裝置,其中所述穿孔環形帶的開口率為10%~40%。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的熱風處理不織布加工裝置,其中所述熱風噴出裝置的熱風吹出速度的CV值為12%以下。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的熱風處理不織布加工裝置,其中包括冷卻所述穿孔環形帶的冷卻裝置。
  8. 一種點通風不織布的加工方法,其中使用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7項中任一項所述的熱風處理不織布加工裝置,使熱風部分地貫穿來對包含至少一種合成纖維的至少一層的網或片狀物進行熱處理。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點通風不織布的加工方法,其中使具有所述合成纖維中的最低的熔點以上的溫度的熱風部分地貫穿所述網或片狀物來進行熱處理。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點通風不織布的加工方法,其中所述合成纖維的至少一種是包含熔點不同的兩種成分以上的複合纖維。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至第10項中任一項所述的點通風不織布的加工方法,其中所述網或片狀物的熱風貫穿處理時間為0.1秒~10秒。
TW100111046A 2010-04-02 2011-03-30 熱風處理不織布加工裝置及加工方法 TWI6188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86394A JP5477123B2 (ja) 2010-04-02 2010-04-02 熱風処理不織布加工装置および加工方法
JP2010-086394 2010-04-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34997A TW201134997A (en) 2011-10-16
TWI618830B true TWI618830B (zh) 2018-03-21

Family

ID=439210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11046A TWI618830B (zh) 2010-04-02 2011-03-30 熱風處理不織布加工裝置及加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481954B2 (zh)
EP (1) EP2372005B1 (zh)
JP (1) JP5477123B2 (zh)
CN (1) CN102212935B (zh)
TW (1) TWI61883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47537B (zh) * 2011-12-20 2015-07-22 金红叶纸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无纺布固结设备及工艺
CN102535010B (zh) * 2011-12-23 2014-09-03 金红叶纸业集团有限公司 复合无纺布吸收体生产设备、工艺及复合无纺布吸收体
JP6024915B2 (ja) * 2013-03-28 2016-11-16 Jnc株式会社 不織布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て得られた製品
CN103806222A (zh) * 2014-03-10 2014-05-21 宋志敏 一种多组分一次成型热风无纺布及其制造方法
WO2016031693A1 (ja) 2014-08-27 2016-03-03 東レ株式会社 メルトブロー不織布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5568560A (zh) * 2014-10-08 2016-05-11 张家港骏马无纺布有限公司 一种蓬松熔喷布的制备方法
CN104514139A (zh) * 2014-12-24 2015-04-15 江苏海狮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运送湿布草的进料输送装置
BE1023505B1 (nl) 2016-03-24 2017-04-11 Beaulieu International Group Non-woven-structuur met vezels die gekatalyseerd zijn door een metalloceenkatalysator
EP3406780B1 (de) * 2017-05-22 2020-01-08 Axel Nickel Getemperter meltblown-vliesstoff mit hoher stauchhärte
WO2018221122A1 (ja) * 2017-05-30 2018-12-06 東レ株式会社 フィルター用スパンボンド不織布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11447893B2 (en) 2017-11-22 2022-09-20 Extrusion Group, LLC Meltblown die tip assembly and method
US10946412B2 (en) * 2018-03-19 2021-03-16 Ronie Reuben Thermally insulating sheet formed from a down core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on
CN111334927A (zh) * 2019-04-10 2020-06-26 浙江艾伦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气流固结成形的高弹填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16767B (zh) * 2019-04-10 2020-10-16 武汉纺织大学 喷气固结式高吸附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及高吸附非织造布
CN113622085A (zh) * 2020-05-07 2021-11-09 新丽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可调密度的纤维结构体的制造装置及方法
KR102222357B1 (ko) * 2020-06-26 2021-03-04 김민호 부직포 제조장치
CN112408058B (zh) * 2020-10-26 2022-08-09 温州市锦源合成纤维有限公司 一种无纺布加工设备
CN117337346A (zh) * 2021-07-12 2024-01-02 花王株式会社 无纺布的制造方法、利用其制造的无纺布、以及包含该无纺布作为构成构件的吸收性物品
CN115323698A (zh) * 2022-08-31 2022-11-11 宁波海世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面料加工用熨烫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00181A (en) * 1961-05-29 1965-08-10 Rudloff Bernard Method of and means for manufacturing padding and insulating materials comprising fibres
JPS4827070A (zh) * 1971-08-12 1973-04-10
JPS57205569A (en) * 1981-06-05 1982-12-16 Asahi Chemical I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nonwoven fabric
US4642153A (en) * 1983-05-31 1987-02-10 Allen Industr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a sheet of material
JPH0424263A (ja) * 1990-05-17 1992-01-28 Kao Corp 不織布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吸収性物品
JPH06158499A (ja) * 1992-11-06 1994-06-07 Chisso Corp 不織布の製造方法
JPH08226069A (ja) * 1995-02-23 1996-09-03 Watanabe Eng Kk 繊維製品熱処理成形機
TW200302304A (en) * 2001-11-30 2003-08-01 B & H Res Ltd Formation of sheet material using hydroentangleme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5697B2 (ja) * 1984-10-05 1994-05-11 井上金属工業株式会社 不織布製造方法及び不織布製造装置
JPH04343748A (ja) * 1991-05-21 1992-11-30 Nippon Filcon Co Ltd 不織布製造用ベルト及び模様を形成した不織布の製造方法
JP3365520B2 (ja) * 1993-09-01 2003-01-14 東洋紡績株式会社 繊維集合体の熱処理方法および装置
DE19714348C2 (de) * 1997-03-26 2001-06-07 Rudolf Graf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Dämmstoffen aus Textilabfällen, danach hergestellte Dämmstoffe und Verwendung derselben
US6010323A (en) * 1997-04-11 2000-01-04 Masaki Ooba Vacuum pressure forming apparatus and vacuum pressure forming method
DE19740338A1 (de) * 1997-09-13 1999-03-18 Truetzschler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zum Herstellen eines Faservlieses, z. B. aus Baumwolle, Chemiefasern, Fasermischungen u. dgl.
JP4206570B2 (ja) * 1999-04-23 2009-01-14 チッソ株式会社 不織布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吸収性物品
JP4747259B2 (ja) * 2005-09-22 2011-08-17 Jnc株式会社 嵩高柔軟性不織布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繊維製品
JP5123497B2 (ja) 2006-06-23 2013-01-23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不織布、不織布製造方法及び不織布製造装置
US8650727B2 (en) * 2008-05-27 2014-02-18 Kao Corporation Process for producing cleaning sheet
JP4762289B2 (ja) 2008-10-01 2011-08-3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特定パターンデータが格納される仮想ボリュームへの記憶領域の割り当てを制御するストレージ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00181A (en) * 1961-05-29 1965-08-10 Rudloff Bernard Method of and means for manufacturing padding and insulating materials comprising fibres
JPS4827070A (zh) * 1971-08-12 1973-04-10
JPS57205569A (en) * 1981-06-05 1982-12-16 Asahi Chemical I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nonwoven fabric
US4642153A (en) * 1983-05-31 1987-02-10 Allen Industr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a sheet of material
JPH0424263A (ja) * 1990-05-17 1992-01-28 Kao Corp 不織布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吸収性物品
JPH06158499A (ja) * 1992-11-06 1994-06-07 Chisso Corp 不織布の製造方法
JPH08226069A (ja) * 1995-02-23 1996-09-03 Watanabe Eng Kk 繊維製品熱処理成形機
TW200302304A (en) * 2001-11-30 2003-08-01 B & H Res Ltd Formation of sheet material using hydroentangleme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12935B (zh) 2015-05-06
EP2372005A1 (en) 2011-10-05
US20110240210A1 (en) 2011-10-06
JP2011219873A (ja) 2011-11-04
TW201134997A (en) 2011-10-16
EP2372005B1 (en) 2016-10-05
US9481954B2 (en) 2016-11-01
JP5477123B2 (ja) 2014-04-23
CN102212935A (zh) 2011-10-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18830B (zh) 熱風處理不織布加工裝置及加工方法
EP1348051B1 (en) In-line heat treatment of homofilament crimp fibers
KR100743215B1 (ko) 높은 가로방향 신도를 갖는 개선된 부직포 및 그것의제조방법
EP2334859B1 (en) Permeable belt for nonwovens production
JP2009516778A (ja) 不織製品用のシートスリット状の形成ベルト
GB2579302A (en) Laminated papermaking belt
US20180169995A1 (en) Hydraulically treated nonwoven fabrics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US7025914B2 (en) Multilayer approach to producing homofilament crimp spunbond
CN111107760A (zh) 具有选择性通风的隔热的构造
KR20150134370A (ko) 부직포 및 이를 이용하여 얻어진 제품
CN117337346A (zh) 无纺布的制造方法、利用其制造的无纺布、以及包含该无纺布作为构成构件的吸收性物品
US20050197027A1 (en) Bloused spunbond laminate
JP6502250B2 (ja) 補強材を有するらせん状に巻回された材料ストリップを含む産業用ファブリック
TW201821042A (zh) 賦形不織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